2020年2月-生物学研究热点

生物类(侧重植物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分享

Posted by DL on March 2, 2020

2020年2月第1周

2020.02.01 — Nature 子刊 | 朱健康/王鹏程组合作揭示植物调节渗透压的激酶级联反应通路

来源: iNature

本文链接

8FJ4IA.jpg

  该研究表明Raf样蛋白激酶的B2,B3和B4亚家族是磷酸化和激活SnRK2s的上游激酶,在介导渗透胁迫和ABA反应中至关重要,揭示了在高等植物中介导渗透调节和ABA信号传导的上游激酶级联反应。


2020年2月第2周

2020.02.04 — Nature背靠背 | 张永振、石正丽团队分别发表文章报道武汉新型冠状病毒

来源: BioArt

本文链接

89T2KU.jpg

89T4a9.jpg

  张永振教授领导的团队从1名在武汉海鲜市场上的工作人员身上收取到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鉴定出了一种新型病毒,利用测序技术确定了该RNA病毒的基因组(注:张永振教授是第一位公布该病毒序列的科研工作者,1月10日公布序列),并发现该病毒基因组与蝙蝠体内发现的SARS样冠状病毒有89.1%的相似性。

  石正丽团队分析了7例重症肺炎患者的样本,其中6人为武汉海鲜市场内的工人,该海鲜市场在2019年12月已首次发现病例。研究者发现在其中5名病人身上获取的全长度基因组序列彼此之间几乎完全一致(相似度超过99.9%),与SARS冠状病毒有79.5%的序列一致。


2020.02.04 — Nature Commun. | 新发现!一个小麦广谱抗白粉病基因Pm24

来源: 遗传所 BioArt植物

本文链接

89OGCj.jpg

  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刘志勇研究组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李洪杰研究组合作报道了一个中国普通小麦地方品种中罕见的TKP蛋白突变Wheat tandem kinase 3 (WTK3) 获得了小麦抗白粉病功能。通过正向遗传学的方法,从中国小麦地方品种“葫芦头”中图位克隆了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24,该基因编码一个具有串联激酶结构域的蛋白WTK3,抗白粉病品种与感白粉病品种中的WTK3基因序列差异为第5外显子上的6 bp缺失。通过转基因和EMS感病突变体分析,证明了“葫芦头”中的WTK3即为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24,该基因第5外显子上的6 bp缺失赋予了Pm24基因抗白粉病功能。


2020.02.07 — 华中农业大学水稻团队揭示水稻“抗病-发育”平衡调控新机制

来源: 华中农大 BioArt植物

本文链接

89XEZT.jpg

89XuW9.jpg

  在该研究中,水稻团队抗病课题组发现了一个乙醛脱氢酶基因OsALDH2B1,该基因是水稻生长和防御间的主要调节因子。OsALDH2B1的功能缺失突变体极大地增强了对病原菌的广谱抗性,包括真菌病原菌稻瘟菌、细菌性病原菌白叶枯病菌和细菌性条斑菌,但造成了雄性不育、植株变小、籽粒大小和数量下降等严重的表型缺陷。研究发现,OsALDH2B1具有多重功能:一是OsALDH2B1作为线粒体乙醛脱氢酶调控水稻花粉育性;二是OsALDH2B1作为转录因子具有抑制和激活活性调节多种生物过程,包括油菜素内酯 (brassinolide, BR)、G蛋白、茉莉酸 (jasmonic acid, JA) 和水杨酸 (salicylic acid, SA) 信号通路。


2020.02.07 — 水稻基因组“垃圾DNA”的真相

来源: BioArt植物

本文链接

  近日,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农科院作科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团队等研究人员利用全基因组分析的手段,对水稻及其近缘野生种基因组中的“垃圾DNA”进行注释。结果发现,有些被称做“垃圾DNA”的变异与水稻淀粉含量、籽粒大小等重要农艺性状的多样性相关。其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进展》上。


2020.02.07 — 专家点评Cell | 周峰博士等发现植物根系利用细胞损伤“门控”机制调节自身免疫响应

来源: BAP BioArt植物

本文链接

89j8cn.jpg

  2020年2月6日,瑞士洛桑大学Niko Geldner教授实验室在Cell 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o-incidence of Damage and Microbial Patterns Controls Localized Immune Responses in Roots的研究论文(Niko Geldner团队周峰博士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该项研究对植物根系如何利用细胞损伤机制来调控自身免疫系统从而识别土壤中的“朋友”(有益细菌)和“敌人”(有害细菌)这一问题给出了答案。


2020年2月第3周

2020.02.11 — 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综述文章

来源: 植物生物技术Pb

本文链接

8FB2s1.jpg

  2020年2月4日,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在线发表了西班牙瓦伦西亚理工大学Miguel A.Blazquez、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David C.Nelson和荷兰瓦格宁根大学Dolf Weijers合作撰写的题为“Evolution of Plant Hormone Response Pathways”的综述文章。


2020.02.13 — Mol Plant | 中国农大李继刚课题组揭示ABA信号转导新机制

来源: Mol Plant BioArt植物

本文链接

8FQzPf.jpg

  该论文揭示转录因子PHYTOCHROME-INTERACTING FACTORS (PIFs) 通过直接结合ABI5基因的启动子并且激活ABI5的表达,在黑暗下特异调控植物的ABA信号途径。此外,该研究还发现ABA受体PYL8/PYL9能够和PIFs直接相互作用,并且介导PIFs对ABI5的转录调控。


2020.02.15 — Plant Cell | CRK2调控拟南芥活性氧(ROS)产生的机制

来源: LPH BioArt植物

本文链接

8F36xS.jpg

8F3LqJ.jpg

  近日,法国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生物和环境科学学院Michael Wrzaczek团队在The Plant Cell上发表了题为CRK2 and C-terminal Phosphorylation of NADPH Oxidase RBOHD Regulate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Production in Arabidopsis的研究论文,揭示了CRK2调控活性氧产生及其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作用机制。


2020年2月第4周

2020.02.18 — Science | 效应因子触发的植物免疫反应全景图

来源: 道人 BioArt植物

本文链接

8FGklT.jpg

  该研究通过构建PsyTEC数据库,运用泛基因组学分析揭示了植物免疫中高度特异性和重要性的ETI反应在广谱寄主范围内仅仅通过少数的NLRs介导,同时发现了新型的潜在的寄主和病原互作遗传基础,为广谱抗病育种提供了大量新的靶点。最后作者推测躲避ETI反应可能是病菌发挥毒力的关键策略,效应子剂量调控也可能有利于病菌毒力发挥达到最优化。


2020.02.21 — 水稻Osa-miR1873调控稻瘟病抗性及产量性状

来源: iPlants

本文链接

8FNYxP.jpg

  该研究在构建过表达Osa-miR1873及其诱捕靶标(target mimic)、以及靶基因LOC_Os05g01790的转基因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抗性和稻瘟病菌侵染细胞学分析,发现Osa-miR1873可能通过LOC_Os05g01790来调控稻瘟病抗性和产量性状。


2020.02.22 — Nature经典 | 植物如何告诉自己地下缺水并响应干旱胁迫–多肽长距离运输

来源: 潜心者 iPlants

本文链接

8FU8wF.jpg

8FUaS1.jpg

8FUWlt.jpg

  该论文发现了多肽CLE25能在根部感受缺水信号,并通过维管束长距离的运输到叶片中,通过与叶片的BAM受体结合后,调控ABA的生成和气孔的关闭,最终,。因此,该文首次研究表明多肽能够作为长距离的分子信号调节非生物胁迫干旱,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植物体应对干旱胁迫的机制,并有效提高植物的抗旱性。


2020年2月第5周

来源: 植物科学最前沿

本文链接

8F0k1s.png

  近日,由英国东英吉利大学塞恩斯伯里实验室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Trends in Plant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Stories of Salicylic Acid: A Plant Defense Hormone”的前沿综述文章。讲述了水杨酸的”前世今生”,以及在植物抗性方面新的发现。


2020.02.29 — 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 植物NLR免疫受体蛋白进化综述文章

来源: 植物生物技术Pbj

本文链接

8FBV8H.png

  2020年2月24日,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在线发表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Janina Tamborski和Ksenia V.Krasileva 撰写的题为“Evolution of Plant NLRs:From Natural History to Precise Modifications”的综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