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30-丁立的十一月读书笔记

在阅读中探寻自己的迷执与迷途

Posted by DL on November 30, 2020

2020.11.01 周日:

  “超越”“永不放弃”,这就是刘翔的人设。凡事皆有代价,因为这个人设他可以轻松获得巨额代言合同,可以受到万众崇拜,但当他的行为有违这个设定的时候必然也会遭到人们的恶语中伤。

  我们总说要勇于做自己,但人生在世,最难的事恰恰就是做自己。因为在别人眼里我们不是“人”,而是他们所认可的“人物设定”,简称“人设”。而这个人设,其实就是人们对我们贴上的“标签”的集合。

本文来源:《认知破局》,王达 著,中信出版社。


2020.11.02 周一:

  沉锚效应(Anchoring effect),如果你一生之中只能了解一个心理学概念的话,我推荐你去了解它。沉锚效应是指人们在对未知的人和事物做出判断时,极易受第一印象或第一信息支配,它们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把人们的思想固定在某处。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沉锚效应普遍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一印象”和“先入为主”是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常见表现形式,在商业活动中,这个概念也十分重要。

本文来源:《认知破局》,王达 著,中信出版社。


2020.11.04 周三:

  同时,我们的大脑之所以酷爱“强行逻辑自洽”,也是因为这一切都关乎于效率这个问题。设想一下如果你是公司的人力招聘负责人,你怎么可能记住所有面试者简历的全部内容?即便你能记住,这些简历信息就能全面展示一个人全部的特性吗?这样的认知管理成本是巨大的,我们的大脑根本无法承受。再来谈谈判断逻辑,如果你是一位公司领导,要派一名员工去美国开拓公司的新市场,你怎么办?你会在大脑里检索所有具有“英语好”“爱交流”“靠谱”等标签的员工,然后把他们写入候选人名单,毫无疑问,这样做会有误判,但是效率很高。正如一直被人们热议的高考一样,它的确不够绝对全面与公平,但你几乎找不出任何一个比它更有效率、更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了。存在即合理,这就是它合理的原因。

本文来源:《认知破局》,王达 著,中信出版社。


2020.11.05 周四:

  企业招聘一个员工亦如投资一只股票,企业人力资源经理在对我们进行估值时,基本面毫无疑问是他们最先考虑的因素,这个基本面就是我们自己的学历和工作经验。有太多的人总是沉醉于自己虚无缥缈的潜力中,甚至以此作为自己基本面低下的最佳借口,只可惜事实是:只有在一个良好的基本面的前提下,人们才会关注你可能会在未来兑现的“潜力”和“特质”。在知乎上,有这样一个职场类问题引起了热议:“很多大公司在招聘时都是非‘211’或‘985’类院校的毕业生不要,这样真的合理吗?”反对者搬出一些高学历、低能力的职场个例来质疑企业筛选人才的标准和规则,但这并不能帮你逃避学历和工作经历是你的求职敲门砖的事实。抛开这个质疑中幸存者偏差的逻辑漏洞不谈,现行的以学历和工作经验为基础的人才遴选机制不只关乎正确率,更关乎效率和成本。企业对自己人才队伍建设的核心诉求是什么?就是以最少的成本、最高的效率招聘到更多优秀的人才。

  如何做到筛选最有效率且成本最低呢?其实通过漫长的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以及高考这个千军万马通过的独木桥,国家的教育体系已经对所有未来的人才完成了一次大规模的长期全面筛选。虽然其中不乏会有一些潜在的精英因为种种原因未能考上重点大学,但是人才的筛选不是在解析方程式——我们需要穷尽所有的解。这个筛选的过程除了准确率之外必然要同时兼顾规模与效率。况且,那些高考遗珠如果真的是人中龙凤,日后他们自会在职业生涯中干出漂亮的业绩,到那时完全可以用社会招聘来弥补这个机制的不足。猎头不就是以此为生的吗?充分解析企业人才选用机制之后,结论显而易见,我们应该意识到学历作为自己价值基本面的重要性。

本文来源:《认知破局》,王达 著,中信出版社。


2020.11.07 周六:

  蔡康永说过:“如果羡慕成功者的富贵,请别一味模仿他们富贵后的事,那些名牌表呀包呀酒呀车呀,都是他们富贵后的事,硬撑着模仿了,也只能图个穷开心而已。要模仿,就模仿他们富贵前的事,他们那些鹰般的探查、蛇般的专注、蚁般的搜括、蛹般的耐心,全是些风吹日晒、灰头土脸的事啊。”

本文来源:《浪潮之巅-第四版》,吴军 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0.11.11 周三:

  自然界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也是利益至上、竞争激烈的世界。但是,自然界既没有人类社会的规则和法律,也没有任何道德心,是一个发生任何事情都不足为奇的残酷世界。

本文来源:《弱者的逆袭:38亿年生命进化史》,稻垣荣洋 著,接力出版社。


2020.11.12 周四:

  事实上你的价值就是你的意识、你感知和经历的能力。人类生命的价值在于它存在的事实,你是造物主创造出的精密复杂的奇迹。你是一个为生存而努力的人,这足以让你与其他同样为生存而努力的人价值相当,无关乎成就。你做的任何一件事、任何一份贡献都不应该以证明自我价值为目标,而是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的体现。你应该为了充实生活努力,而非拼命证实自己。

  无论你是一个正在攻克癌症的研究者抑或是扫马路的清洁工,你都已经知道希望和恐惧、依恋和失去、需要和失望,你都已经远眺过世界并竭力将它看明白,你都已经处理过一系列自身特有的问题,并且承受过痛苦。在过去的几年里,为了能够缓解疼痛,你已经尝试过很多策略。一些已经奏效,一些却没有。一些只能在短期内奏效,从长远来看,却让你变得更加忧伤。这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你努力活着。尽管生活的道路布满荆棘,你仍不懈尝试。这就是你的价值、你的人性。

本文来源:《自尊》,马修·麦凯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11.14 周六:

  宽恕来自于理解和接受。和其他两项一样,它并不代表赞成。它意味着不纠结于过去,确保当前对自己的尊重,展望更美好的未来。当你宽恕自己对孩子的吼叫行为时,并不是在颠倒是非或是全然抛之脑后。你发怒仍然是不对的,而且你也会以此为鉴,指导未来,但是你的确写下了“到此为止”把目光转向当下的任务,不会对此耿耿于怀,一遍遍自责。

本文来源:《自尊》,马修·麦凯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11.15 周日: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产生了各种各样价值评判标准。古希腊从人性和政治角度评判一个人的美德。如果你认同和谐、节制的理念,并遵守社会秩序,在别人眼中就有价值,自尊也相应增强。有价值的罗马人应当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并且骁勇善战。早期的基督徒更看重人对上帝和人类的热爱,他们认为这比效忠世俗皇室更能凸显价值。有价值的佛教徒无欲无求。有价值的印度人会想方设法加强他们对所有生灵的敬畏。有价值的穆斯林尊重法律、传统和荣誉。有价值的自由主义者热爱人类和优秀作品。保守主义者看重勤奋刻苦,并且尊重传统。有价值的商人都腰缠万贯。有价值的艺术家都天赋异禀。有价值的政治家都位高权重。有价值的演员都备受青睐,诸如此类。

  接下来,在一个特定的行业或社会阶层,我们的文化依据成就大小赋予人价值。升职加薪、拿到学位、赢得比赛就是有价值。获得和社会地位相匹配的房子、车子、家具,或是能让孩子上大学也能说明有价值。如果你被解雇或是被炒、失去房子,或是以其他方式从成就的阶梯下滑,就会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你失去了所有的价值载体,在别人眼中变得一文不值。

  当你被这种文化所禁锢,可以提醒自己每一条衡量价值的标准都植根于文化背景。德高望重的禅宗和尚在华尔街就没什么地位。法术高强的巫医在五角大楼不会受到重用。约翰尝试用这一点提醒自己:“第一次跨市审计在这周或是下周完成能有什么区别?天会塌下来吗?难道我作为一个人的全部价值仅取决于两列数字是否平衡?如果我在帕果帕果海滩或是莎士比亚时期的伦敦,就不可能遇到这样的问题。”

本文来源:《自尊》,马修·麦凯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11.16 周一:

  我们已经把自己卖给了一种快餐式的教育模式,它使我们的精神和活力日渐枯竭,就像快餐侵蚀我们的躯体一样。想象力是人类一切成就的源泉。我认为,我们现在教育孩子和我们的自己的方法正在系统地破坏想象力。

本文来源:《精要主义》,格雷戈·麦吉沃恩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0.11.17 周二: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曾说:“世上有一种东西比所有的军队都更为强大,那就是恰逢其时的一种理想。”在过这过度互联的时代中,要找回淹没在海量信息中的知识,要在数不胜数的事务中集中攻克有意义的少数,要在生活和工作的多种过法和做法中心无旁骛地聚焦于最重要的那种,要在纷纷扰扰的逐利世界中旗帜鲜明地活出超越空洞追求的意义,精要主义正是恰逢其时的一种原理。

本文来源:《精要主义》,格雷戈·麦吉沃恩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0.11.21 周六:

无效的回应方式:在回应批评时,有三种基本错误:咄咄逼人、被动承受或两者兼具。

咄咄逼人型

  对批评咄咄逼人式的回应是指做出反击。妻子批评你抱着电视不放的习惯,你反讽她对于社交网络的迷恋。丈夫嘲笑你的体重,你用他的血压进行反攻。这就是如何对待批评的“哦,是吗”理论,用不怀好意的“哦,是吗”态度回应每一次批评,只是强度不同而已,从“你竟然敢批评我”到“我是不好,但你也好不到哪去”。

  对批评的咄咄逼人式回应有一个优点:你可以立刻终止批评者对你指手画脚,但好景不长,如果你和批评你的人常常抬头不见低头见,他们绝不会放过你,他们会用越来越威猛的火力向你发起一轮接一轮的进攻。他们的攻击和你的反攻最终会升级为全面战争,你有可能是在把具有建设性的批评者转为具有毁灭性的敌人。

  即使你咄咄逼人的反击会永远封住某个批评者的嘴巴,你也不一定是赢家。如果有人对你心存怨恨,他可能会暗中放箭报复,而你则成为最后一个知道真相的人。

  反复对批评做出挑衅回应是自尊不足的症状。你猛烈抨击批评者是因为其实你和他们一样,在内心深处也对自己的某方面感到不满,所以你坚决抵制任何人揭你的短。你攻击批评者是为了把他们降低到和你一样的级别,为了显示尽管你不是出类拔萃,比起他们还是绰绰有余。

  不断对批评者进行反击也是让你陷入自卑的不二做法。攻击、反攻和升级的过程意味着你很快就会被形形色色的批评者包围,每个人都能头头是道地讲出你的不足之处。即使你刚开始还能负隅顽抗,保留一点自尊。假以时日,自尊就会被打压全无。而且,与对你颇有微词的人剑拔弩张的交往方式会妨碍你与他们的进一步交往。

本文来源:《自尊》,马修·麦凯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11.22 周日:

有效的回应方式:承认、含糊与探究。

对批评进行回应的有效方法是使用肯定的方式。肯定的批评回应方式不是攻击、投降或伤害批评者,而是要平息他的怒气。当你对批评者做出肯定回应时,是在不牺牲自尊的前提下,澄清误解、承认批评中合理的成分、忽视其他不合理因素,并为不受欢迎的攻击画上句号。

承认

承认很简单,就是表示认同批评者的观点,目的是立刻终止批评,这种做法屡试不爽。当承认别人的批评时,你对批评者说:“是的,我在我的屏幕中也看到了同样的画面,我们在一个频道上。”

当某些人对你的批评准确无误时,只需遵循下列步骤。

1.说:“你说得对。”

2.转述批评内容,让批评者明白你正确理解了他想表达的内容。

3.如果合适,就向批评者表示感谢。

4.如果合适,做出解释。注意解释不是道歉。当你为提升自尊做出努力时,最佳策略是绝不道歉、尽量不解释。记住批评是不请自来的不速之客,你既无须道歉也无须解释,只需承认它的合理性,到此,大多数批评者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承认错误有几个好处。它总是打压批评者士气快速而有效的方法。你的反抗能助长批评者的嚣张气焰,他们需要借此充分发挥,翻出旧账,一次次列出、重提你曾经犯的错误。当你与批评者站在同一战线时,就像是在练柔道,懂得顺势而为,让攻击力自行消散在虚无缥缈的空气中,批评者也就无话可说了。因为你放弃争辩,他再多说也毫无意义。没几个批评者在你认错后还会继续唠唠叨叨,他们已经得到了被人认可的满足感,也就不指望进一步喋喋不休翻旧账了。

  承认错误的一大缺点是:如果承认对你的不实指控,它对保护你的自尊就无能为力了。承认错误只有在你真心认同批评者观点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当你无法完全苟同时,最好使用含糊的技能。

含糊

  含糊是指对批评者象征性地表示同意,适用于既非建设性又失准确性的批评。当你使用含糊的方法应对批评时,你对批评者说“是的,你屏幕上的一部分内容也同样出现在我的屏幕上”,但还要对自己多说一句“另一些则不是”。你通过部分同意、只同意可能性或同意原则“含糊其辞”。

1.部分同意。部分同意意味着你挑选出批评者的一部分内容,只承认此部分内容。

2.同意可能性。你在同意可能性时会说:“你可能是对的。”即使你认为概率只有百万分之一,仍然可以由衷地说一句它是可能的。

3.同意原则。这项含糊的技能承认批评者的逻辑,但不一定认可他的所有假设,会使用到条件句“如果……那么……”的模式。

  无论采用什么形式,含糊的优势是在不牺牲自尊的前提下,让批评者不再发声。批评者听到那句“你说得对”的魔力语言就会心满意足,不会留意到或并不在乎你所说的他们只是部分正确、可能正确或原则上正确。

  有时,含糊回答并不能尽如你意。对于该话题经过深思熟虑后,你可能迫不及待地想要说出内心的真正想法,与批评者进行争辩,最终说服他接受你的观点。如果批评者的初衷是为了帮助你,提出的批评是有建设性的,他也有改变观点的可能,那么争辩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大多数你无法苟同的批评其实毫无意义,不值得费时费力去争论。象征性表示同意、含糊其辞,然后转移话题的处理方式对你和你的自尊都有更大好处。

  当你第一次尝试含糊方式时可能会心生内疚。如果这种情况发生,记住你不欠批评者任何东西。批评本来就是不请自来的不速之客,是批评者消极悲观、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他们习惯了怨声载道,而不是享受生活的美好。他们打压你的目的是抬高自己。大多数批评者本身就有极强的操控欲:他们不会直接要求你做某事,而是通过向你表达不满,间接影响你。尤其当你收到的批评不切实际或是毫无建设性时,你完全有权利翻身,变得和批评者一样盛气凌人,把你的自尊放在第一位。

  含糊的唯一弊端是你可能不分青红皂白就使用它。如果你在还没完全理解批评者的动机和用意之前就打断对话,可能会错过一些善意的忠告。所以不要急于使用含糊回答,先弄清对方用意,确定批评者是否出于善意。如果你无法辨别对方真实用意,使用探查法。

探究

  很多批评都是模糊难辨的,你无法确定对方的真实目标,所以必须通过探究来明晰批评者的意图和意思。当你了解对方的完整意图后,才能判断它是否具有建设性,你是否认可它的全部抑或是一部分,以及采取何种应对方式。

  通过探究,你可以对批评者说:“你的屏幕我看不清。麻烦你调整焦距,可以吗?”你不断请批评者调整,直到你看清图像为止。然后你可以说,“好了,我的屏幕和你的在同一频道了”或是“嗯,好的,你屏幕上的一些内容也出现在了我的屏幕上(一些没有)”。探究法的关键词有:“究竟”“具体来讲”“比如”。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探究方式:“我究竟怎么令你失望了?”“我洗碗的方式具体哪里你看不惯?”“你能否举一个我粗心大意的例子?”

  探究的优点显而易见。你获得了所需信息,可以判断出如何回应批评。你也许会发现有些乍一听像是批评的言论实则是合理的建议、表达的忧虑或是求助的哭诉。澄清批评者意图的最佳结果是将随口抱怨升级为一次有意义的对话。询问批评者的最次结果是证实你的疑虑,他的确是在对你进行恶意攻击,因此,你要用最娴熟的含糊技巧与对方过招。

  探究的唯一坏处在于它只是过渡策略,只能帮你正确理解批评者的意图和意思,你仍然需要在承认错误或是采用某种含糊方式之间进行选择。下一部分的决定树形图有助于你回顾应对措施,以便根据探究结果做出相应选择。

  本部分教你如何在怀疑别人批评埋怨你的一刹那,做出恰当反应:使用自己的口头禅,“屏幕上出现了什么内容”提醒自己,批评者只是对他屏幕上的内容表达不满,而非现实。它和你并无直接关系,防止你内心的病态批评自动迎合。命令自己把自尊从此循环中移出。一旦你让自尊置身事外,就能够一心关注批评者真正想要表达什么。

本文来源:《自尊》,马修·麦凯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11.26 周四:

  第一个陌生人效应:我们在跟陌生人打交道时,总是默认,对方是诚实的。

  这是一个人的本能。跟你懂得多少方法,关系不大。这也被叫做默认真话效应。也就是,在跟人打交道时,我们大多数时候,并不是像科学家那样,先搜集证据,然后一点一点得出结论。我们是先得出结论。先默认对方说的都是真的。在这个基础上,假如对方做出什么可疑的行为,我们的怀疑才会逐步累加。直到积累到一定程度,我们才会走出这个默认真实。

  默认真实让我们容易上当,那么这个能力为什么没有被淘汰掉?其实,答案已经很明显了。因为只有在大多数情况下默认真实,我们才能顺畅的跟陌生人开展协作。就算偶尔被骗,并不会对生存造成致命的打击。但是,假如什么都怀疑,虽然你不容易上当,但也很难跟人协作。更重要的是,你自己的生活,也会因为过度怀疑,闹得一塌糊涂。这对一个族群来说,是个致命的缺陷。总之,凡有收益,必有代价。至于代价孰轻孰重,太明显了。

  第二个陌生人效应:耦合效应。

  什么叫耦合效应?简单说,就是一个人的任何一个行为,都不是孤立的。它是由一堆相关因素,共同造就的结果。在跟别人打交道时,我们总是在揣摩对方的动机。但事实上,当你面对一个人时,你面对的,根本就不是一个简单的动机。而是一个复杂的结果,是一个由一连串事件导致的结果。人的任何一个行为,它的成因都比你想象的复杂得多。这种现象,就叫耦合效应。

  第三个陌生人效应:透明人假设。

  我们大多数时候,总是把别人看得特别单纯。觉得自己能看懂对方的心思。显然,事实没那么简单。再比如,你可能经常听到这个句式,谁谁谁,他那种人,就是怎样怎样。你看,这个句式的潜台词,就是想说,人其实很简单,无非就那么几类,而我早已洞察了一切。但是,当我们回过头,审视自己时,却总觉得,自己是复杂的,是难以被理解的。这是我们在跟人打交道时的一种普遍心态。这是第三个陌生人之间存在的效应,叫做透明假设。也就是,我们总觉得,别人是透明的,一眼就能被看穿。而我们自己是复杂的,谁都看不透。

  其实,这三个效应,无非是想告诉我们三句话。第一,我们并不像自己想象中那么擅长识别谎言。我们在跟人打交道时,往往默认对方说的是真话。第二,我们总觉得,别人都是透明的。但是,自己一定是复杂的,难以看透的。第三,一个人的任何一个行为,都不是单纯的个人动机,它是一大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实,这三句话,简单说就是,陌生人,并不像你想象得那么简单。

  我们需要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即了解陌生人是有限度的。我们永远不会知道全部真相,我们必须满足于了解部分真相。谨慎、谦逊地与陌生人交谈才是正确的方式。

本文来源:《陌生人效应》,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著,中信出版社。


2020.11.27 周五:

  第一,是什么引发了心理失衡?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人的心理需要被分为对安全感的需要、爱与归属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个人都有可能在这几方面产生心理失衡,但每个人心理失衡的程度有所不同。那么,这种程度的不同因何产生?追溯其本源就会发现,它来自比较,是人与周围其他人进行比较的结果。在职场中常见的一个会导致人心理失衡的例子是分配奖金,当人们拿到的奖金数额与自己预期的差不多或比预期的更多时,就会很开心,但当得知同部门里其他人的奖金都比自己多时,马上就会不高兴。当我们比较的标准或对象发生变化时,心理失衡的程度也会随之变化。比较引发了绝大部分的心理失衡,它在一切心理需要中贯穿始终,这就是全因模型中的第四个模块——比较器。

  第二,我们如何应对心理失衡?

  生活中充满了挑战,因此心理失衡会频频发生。不是所有的心理失衡都能用行为来迅速恢复,在很多情况下,导致人们产生心理失衡的原因并不会轻易消失,因此人们常常会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进行弹性解释,以说服自己,“我不比别人差”或者“我没有错”。人们会通过改变认知的方式使自己恢复心理平衡,具体方法是:自我安慰、自找理由、自圆其说、自找台阶。绝大多数人的决策失误都来源于我们应对心理失衡的惯用策略,即全因模型中的第五个模块——平衡补偿机制。值得强调的是,我认为这种弹性解释机制是由物理及化学规律激发的,所以人们很难反抗。

  仔细观察,人与外部互动过程中永远离不开的一件事就是比较。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作“社会比较”,说的是人在现实生活中,有通过与周围他人比较来定义自己在社会中所处水平的倾向。人与人之间通过比较以分优劣,人们几乎是无法抑制地相互比较,比工作、比家庭、比长相、比能力、比学识、比涵养、比格局……并且谁都希望自己是优,而不是劣,因为这就跟裁员一样,劣就意味着可能被淘汰。

本文来源:《人的全景》,池宇峰 著,中信出版社。


2020.11.28 周六:

  我们之所以会进行社会比较,是因为这是我们了解自己,评价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的重要途径。想想那些我们用来比较的元素,它们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没有固定标准,很难客观衡量。学术界将这些元素定义为人的“社会特征”,正是因为社会特征没有固定的衡量标准,我们只能通过比较来确定自我位置。

  我想说的是:对任何事情都不要过度执着,努力过、奋斗过,无论结果如何,都要接受它,世界上还有更多美好的事物值得我们去体验。虔诚的僧人放弃社会比较,以求心境平和。尽管我们不可能像他们一样超脱世俗,彻底不“比较”,但仍可以从中学习一二,不要过于在意与他人的比较结果,而要充分体验经历的过程。

  很少有人能掌控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很少有人能做到事事胜过他人,但我想我们仍可以在糟糕的局面下保持乐观的心态,寻找属于自己的胜利之道,与自己失败的一面达成和解。正像阿图尔·鲁宾斯坦所说的,“成功没有规律可言,如果有的话,或许就是能无条件地接受生活及生活带来的一切”。不仅如此,哈佛大学的幸福课告诉我们,制定自我和谐的目标才能让我们更快乐,要摆脱“舒适的麻木”,寻找挑战,激发自己的潜能,才能获得成就感。另外,我们应尽可能丰富自己的生活,避免将所有期望都寄托在一件事上。这样,当我们在一件事上不顺时,在另一件事上仍有机会成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经过不断尝试,我们总会找到自己的闪光点。

本文来源:《人的全景》,池宇峰 著,中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