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31-丁立的十二月读书笔记

在阅读中探寻自己的迷执与迷途

Posted by DL on December 31, 2020

2020.12.08 周二:

  当你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你会发现一片意料之外的自由之地。

本文来源:《逆转》,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著,中信出版社。


2020.12.10 周四:

  假设信息填补——你眼中的他人,是75%的自己。

  在生活中,我们在对他人做出判断时,因为不完全了解他人,所以会假设他人跟自己一样,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价值观填补对他人了解的空白,然后再做出判断,这就是“假设信息填补”。你是什么样,你眼中的他人大概就是什么样的。假设信息填补最大的漏洞在于,人们总用自己来填补他人,得出的结论往往很主观,因此无法客观、全面地看到他人的全貌。人类很多狭隘且自以为是的判断都来源于假设信息填补。

  一般而言,大多数关系普通的人之间不会有机会共享太多经历。例如,通常同事之间一周在一起工作大约40个小时,还不到一周总时长的25%。所以,我们和同事有大约75%的时间都不在一起,无法得知对方在这段时间的经历,只能靠猜测来增补,而且是根据自己的经历去猜测。所以,你眼中的同事,就是25%的他加上75%的自己。

  我们对他人的评价具有主观性,并不能完全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状况。当你调用自己的经验去感知对方,而不是调用对方的经验去感知对方时,你感知到的对方在很大程度上是你自己:你很善良,就会倾向于认为对方也善良;你爱财,就会倾向于认为对方也爱财;你是个疑心重的人,就会倾向于认为对方也在怀疑你;你计谋多,就会倾向于认为对方也经常对你下套。

  假设信息填补本身不一定是错误的,有的时候用经验去判断一个人是非常高效的。而且如果你的判断有足够多的经验来支撑,那么你的判断很有可能是对的,只要时刻注意根据新的信息去调整自己的认知,就不会有问题。但假设信息填补也可能是错误的,人与人之间绝大多数的误解和矛盾都来源于此。

本文来源:《人的全景》, 池宇峰 著,中信出版社。


2020.12.14 周一:

  人之所以会维持判断力自信,最核心的问题在于,人们认为,一旦自己的作品被否定就意味着自己也会被否定。事实上,你的某一条经验有误,并不意味着你一定会被社会淘汰,更不意味着你就过不好这一生,相反地,你会因这条错误经验被纠正而获得更大的成功。将你每一次的“作品”与自己区分开来,就是克服判断力自信的第一步,之后你就能更好地接受他人的质疑与批评,看到自己的错误。

  没有人能永远正确,甚至可以说,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在犯错。判断力很重要,但判断力自信没那么重要,打破自己对判断力自信的执念,开启自省的闸门,先破后立,人就会不断进步、更加优秀。我认为,能够听取别人意见,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一条价值观。一个人如果能够低下头听取别人的意见,就意味着他可以随时调整错误方向,避免损失,使自己和组织做正确的事,这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一旦经历几次“打破判断力自信,迎接建设性意见”的过程,我们就会不再受颜面的束缚,就会习惯于凡事多听多方建议,择优选择。开始时,你可能会陷入一些“自信危机”,甚至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整个价值判断体系,但经历几次之后,你会庆幸自己有改变的勇气。不改变固然舒服,但如果这样,自己的判断力将永远无法得到提升。一旦跨越这段波动期,你的能力将不再仅限于你自己的知识,而是集合了集体的优势与智慧,那时的你必将能承担更大的责任,取得更大的成就。

本文来源:《人的全景》, 池宇峰 著,中信出版社。


2020.12.19 周五:

  “情境选择”是背景、时间、环境和冲动的融合。既然如此,我们也许应该将人生长链上的每一环都考虑进来,正如狄更斯所言:“人生这条长链,不论是金铸的,还是铁打的,不论是荆棘编成的,还是花朵串起的,都是自己在特别的某一天动手去制作了第一环,否则你也就根本不会过上这样的一生。”也就是说,人生长链的每一环都将我们带到了生命中决定性的时刻。

本文来源:《暗知识》, 迈克尔·布拉斯兰德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2020.12.20 周日:

  有一位名叫威廉·凯琳的评论家,是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医学教授。他曾坦言:“我对于生物医学研究中马虎敷衍的态度十分担忧。”在其他问题方面,他认为写论文的目标已经从“验证具体结论转变为做出尽可能广泛适用的论断”。凯琳说,追求广度必然会缺少深度,以至于没有人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去评估那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的论断。“危险的是,这些论文越来越像稻草搭建的大厦,而非坚固的砖瓦楼房。”他将这种趋势称为“论断通胀”(claims inflation)。

  约安尼迪斯说,在某些领域,我们可以回顾几年前的实验,看看当我们用新技术重新验证那些研究发现时,那些“成果”是否还站得住脚。在这方面,遗传学上就有一个经典实例。20年前,寻找“……基因”的一些实验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有大量报道称发现了某些特定基因与特定行为或疾病存在联系。这些寻找基因的实验常由小团队开展,并使用小样本。这些实验进展慢,成本高,且几乎无法重现。这些研究人员最多聚集几百名患有同一种疾病的患者,查看他们的基因组,寻找共同特征,然后找出相较于常人,似乎更多地出现在患者身上的特定基因,进而将它们定义为致病基因。

  10年前,基因学发生了改变。样本量变得更大了,检测成本大幅降低,研究团队更加壮大,研究标准更加统一,研究重现也更加容易。这意味着,针对相同的问题,我们可以将使用旧方法的过去的研究与新研究进行比较。约翰·约安尼迪斯说,结果表明,近99%的以前的“发现”都站不住脚。例如,使用了更现代的技术进行重新检测之后,在根据一个1476人的样本所得出的与儿童哮喘有关的237个基因位点中,只有1个基因位点成功重现。其背后折射出的真相虽难以置信,却无法回避:多年来,作为热门、先进的科学领域之一,基因学的研究成果几乎是完全不可信的。2018年,我参加了一个有关研究方法的研讨会,会上一位发言者回顾了他曾做过的那些研究,并感慨道:“20年的基因研究一直是错误的,大量的努力付之东流。”

  我们在推进知识方面的许多工作其实是极具不确定性的。可以从这一点出发,开始改进。我们首先得承认,我们太过频繁地宣称自己掌握了知识,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最后一次引用丹尼尔·布尔斯廷的观点:对进步的最大威胁,不是无知,而是对已有或未知知识的错觉。

本文来源:《暗知识》, 迈克尔·布拉斯兰德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2020.12.21 周一:

并不是教育越发展,经济增长就越快

  各国政府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都很重视教育。在全球范围内,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小学入学率只有66%,现在已经达到了100%,中学入学率也已经从14%提高到了40%以上。

  无论是哪个流派的经济学家,主张政府作用的也好,主张自由市场的也好,都认为教育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会带来正的溢出效应。也就是说,要是大家一起好好学习,比每个人自己好好学习,带来的收益更大。按照这个推理,发展教育就能促进经济增长。

  真的是这样吗?2004年,曾经为世界银行工作多年的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兰特·普利切特(Lant Pritchett)发表了一篇报告,题目叫:《教育都干啥用了》(Where has all the education gone?)。 他分析了1960-1987年间十几个富国和穷国的数据,结论是: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教育发展和人均产出增长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并不是说教育越发展,经济增长就会更快。

  举例来说,非洲的一些穷国教育发展其实很快。1980-2004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人口识字率从40%上升到了61%,但就在这个时期,这些非洲国家的人均收入下降了0.3%。你可能会说,那是因为非洲国家一开始教育水平太低,所以才显得它们的教育发展速度更快,不能高估它们的教育水平。

  那我们不妨再看看东亚四小龙。很多人认为,东亚四小龙之所以实现了经济起飞,是因为这个地区的人们更重视教育。而其他亚洲经济体,以及非洲、拉丁美洲的国家一直落后,是因为教育不行。

  我们把时光倒回1960年。这一年,中国台湾省的人口识字率只有54%,菲律宾是72%。台湾实现了经济腾飞,菲律宾没有。同一年,韩国的识字率是71%,阿根廷是91%。韩国实现了经济腾飞,阿根廷没有。我们还可以再举个例子。苏联东欧国家的国民受教育年限并不逊色于西欧和北美,但其人均GDP却远远低于后者。

  你可能会说,东亚的孩子学习更刻苦,老师教得更卖力。你可能还会说,苏联东欧的教育体制不对,不像欧美国家那样强调学生的创造力。各国之间的教育质量是有差异,但这种差异似乎并不足以解释它们经济增长的巨大差异。

学校教育和技能训练脱节

  如果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教育质量差异很大,那么,发达国家之间的教育差异应该没有那么大吧?让我再告诉大家一个“瑞士悖论”。瑞士不能不算是发达国家吧,而且它可以算是发达国家中的发达国家、优等生中的优等生。奇怪的是,瑞士的大学入学率是富国中最低的。20世纪90年代,瑞士的大学入学率只有富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1996年,瑞士的大学入学率只有16%,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平均大学入学率是34%。2007年瑞士的大学入学率提高到了47%,但芬兰是94%,美国是82%,丹麦是80%,事实上,瑞士的大学入学率比希腊、立陶宛和阿根廷都低。

  让我声明一下,不是说教育没有用。教育启迪了民智,充实了我们的心灵,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的乐趣和意义。即使教育没有促进经济增长,也不能因此就给教育判了死刑。

不要对教育过于迷信

  为什么教育发展和经济增长没有直接的关系呢?可能是因为,我们在学校里学的某些知识,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没有直接的作用。如果你是个小提琴手,学习微积分并不能提高你的演奏水平。如果你是一个银行家,学习欧洲中世纪的历史并不能提高你的经营业绩。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应该区分学习和教育。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教育是老师的事情。学习大于教育。教育往往局限于学校里老师照本宣科教给你的那些知识,但要是真的想提高技能,实习和在岗培训比学校教育更重要。真正的技能都是“从干中学”的,很多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不亲身体验就无法体会。

  如果给政府提个建议,那就是不能对教育过于迷信。增加教育投入是对的,但更要关注怎么教、教什么。我们的教育政策不是没有犯过错误。从1989年开始,为了救助贫困地区的失学少年,政府搞了“希望工程”,建了很多“希望小学”。有用没有用?当然有用,但不是那么有用。

  我曾经到很偏僻的山区调研,发现村子里村民的房子破破烂烂,半山腰上却有一座相当现代化的“希望小学”,但走到门口一看,门是锁着的,锁是生锈的。“希望工程”没有考虑到后来发生的一个巨大的变化:很多农村的孩子跟着父母到城里去了,村里没有那么多学生了。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这本来是好事,但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该到哪里就业呢?这个政策实施了十几年,弊端越来越多,不得不叫停。

  如果给家长和学生提个建议,那就是不能对教育过于迷信。学校教给学生的,不是都有用,或至少不是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最有用的。找到孩子真正的天分和兴趣,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团队精神,才是更重要的,而学校里未必教得了这些。拿一张文凭,就能找到一个理想的、稳定的工作,这种想法已经越来越不靠谱了。

  最后,还得要告诫大家,不能在学习这件事情上太功利。不是所有的教育都是为了以后挣更多的钱。如果你把教育当作投资,就必须认真筹划,尽量提高教育投资的收益率,但就算是你认真地筹划了,很可能也不得不面对教育投资的收益率不断降低这个黯淡的前景。如果教育投资的收益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高,你会不会就不再学习了呢?其实,教育也可能不是投资,而是消费,甚至是一种必需的消费。要带着你的好奇心去学习,要学会用平常心看待教育。

本文来源:《为什么教育无法促进经济增长?》, 何帆。


2020.12.25 周五:

  进化的动力是竞争。谁能够生存下来,生育更多的后代,并让后代生存下来,再生育更多的后代,谁就是自然选择的赢家。很显然,那些高大的、聪明的、敏捷的人比那些矮小的、愚蠢的、迟缓的人更有竞争优势。可是,为什么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是人越变越高大、越变越聪明、越变越敏捷呢?很简单,因为上帝是个经济学家。

  经济学所讲的优化,是在约束条件下的优化。经济学讲的优化,是在一般均衡中的优化。人的能量是有限的,一个人一天能够代谢的能量大约是5000卡路里,需要做的事情又多,所以上帝必须选择我们在每一个用途上配置的资源都恰到好处。上帝始终遵循的是中庸之道。只有人类才会犯愚蠢的错误。Diamond讲到,英国海军在一战之前和一战期间陆续造了13艘战斗巡洋舰,他们的目标是要大、装的炮要多、而且要跑得快。最后果然让他们给造出来了。2800吨的庞然大物,速度又快,真是振奋人心。但是,给定船的重量,如果又要增加炮的重要,又要增加发动机的重量,就只有减少其他部件。他们减少的是什么呢?船的防护甲和防空设备。1916年,有三艘这样的战斗巡洋舰在战斗中被弹片击中而沉没,1941年另一艘战斗巡洋舰在和德国战舰交火之后不到8分钟就被击沉,珍珠港事件之后又一艘这样的船被日本的轰炸机击沉。在约束条件下,你不可能样样都好,只能满足于样样都说得过去,但统一起来之后最优。

  为了更好地完成自然选择的目标,每一个物种需要为自己的健康投资、也需要为生育和抚养后代投资。上帝帮助我们选择在这两个用途上最佳的配置。不过,最后的均衡解不一定只有一个。人类活得时间长,但能够生育的后代很少,老鼠活得时间很短,但生育的后代很多。人和老鼠都找到了自己的最佳策略,这两种策略哪种更好?上帝不告诉我们。为什么上帝不让老鼠花更多的资源投资于自身的健康?因为这种投资的预期收益太低。老鼠的天敌很多,所以它的预期寿命很短,给它投资是不值得的。鸟会飞,乌龟会躲在水底谁都不招惹,它们的天敌少,预期寿命长,所以上帝就给它们更多的投资。女人的预期寿命比男人平均多6年,这是因为给男人投资的风险太大,你不知道哪天男人和男人之间就会发生战争,他们就会变成炮灰,不打仗的时候男人也不会闲着,他们会闯红灯、踢足球,很容易把自己弄伤,所以在上帝看来,给男人投资真是不值。

  为我们自己健康的投资,就是修补我们的身体。有的修补是坏了之后修补,比如皮肤有了伤口,会逐渐愈合。有的修补是日常检查,定期更换。比如我们到了6岁之后会换牙。我们一生只换两次牙,大象要换6次,鲨鱼要换无数次。和其他动物的修补本领比起来,人类可能是远远不及的。蟹和虾会换自己的骨骼、海参会换自己的肠子、壁虎会换自己的尾巴,我们要是也有这样脱胎换骨的本领多好呀。其实,人类的修补要比其他动物的修补更加及时全面。我们每天肠道里的细胞每隔几天就会更换一次,膀胱里的细胞每隔两个月就会更换一次,血液里的红细胞每隔4个月就会更换一次。即使你每天都躺在床上不动,仍然会消耗至少1640卡路里,这些能量干什么了,就是拿来修补你的身体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很多生理学对衰老和死亡的解释都是错的。有的生理学家认为人的衰老是因为荷尔蒙的变化,有的认为是免疫系统失灵,有的认为是神经中枢退化。这些观点都是试图在寻找导致人类衰老的唯一的原因。如果这些理论成立,那么我们找到青春之泉就能获得永生。很多老人注射荷尔蒙,想延长自己的生命,就是出于这种幻想。上帝的每一分投资都已经精确的计算过成本和收益。上帝都要撤出投资的项目,我们却还要追加投资:这一切都是徒劳的。

本文来源:《上帝是个经济学家》, 何帆。


2020.12.26 周六:

  人类如此聪明,以至于他们认为有必要发明理论来解释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不幸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还不够聪明,无法找到正确的解释。所以,当他们依据自己的理论来行事时,往往就像傻子一样。

本文来源:《言辞与托词》, 阿道司·赫胥黎。


2020.12.27 周日:

  面对不断变化的外界压力和日日更新的零碎信息,他们还需要用各式各样的、可变通的理论和价值观,来应对往往是相互矛盾的多重目标。他们生活在各自的小世界里,我们很难估量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就更别提控他们了,这些事件每时每刻都可能会受到某个模糊但有效的影响。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必须在一种永远无法确定的状态下,去不断探寻规律、一般法则和因果机制,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可能错过了什么。

  你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者,无法一手遮天,翻云覆雨。如果你试图威胁这个世界,让它屈从于你,只是因为你坚信自己可以把事情处理得滴水不漏,那么你不仅会抓狂,还会失败。当然,要严谨,越严谨越好。还要尽可能地坚定信念。有时候这会给你带来回报。但若没有,也请保持冷静。这些隐藏的因素既是你无法掌控的,也是你无法想象的。它就在那里,在你所无法主宰的另一半世界里。它可以为所欲为,而你却可能永远也无法猜透它。

本文来源:《暗知识》, 迈克尔·布拉斯兰德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2020.12.28 周一:

  如果你能把焦虑看作虚假警报,也能把令人焦虑的念头当作猴子在叽叽喳喳,那就意味着你已经开始好转了。明白猴子思维是身体机能的一部分,但自己并不会被它完全驾驭。

  在认知行为疗法当中,我们将之称为离解。渐渐体悟到上述内容之后,你体内的两个自我就会开始产生离解,也就是说,在那个对潜在威胁反应过度的自我和那个理智且能够注意到自己的想法、情绪和身体感受并学会适时将之推翻的自我之间,拉开距离。通过与患者们的接触我了解到,如果人们不把焦虑的源泉看作是体内的怪兽,而仅仅当作一只受了惊吓、试图完成本职工作的小猴子,离解就容易得多了。

本文来源:《跳出猴子思维》, 珍妮弗·香农 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0.12.29 周二:

无法忍受不确定性:我必须要百分之百确定。

  这种思维模式是要付出代价的。持续保持高度警戒的状态,会令我们倍感压力,满心焦虑,尤其是每当夜晚想要入睡的时候,就越发被压得喘不过气。正因为我们认为自己必须要做出正确的选择,所以做决定才变得如此艰难。像是选择一所大学或是一份工作这种重大决定时,大脑在重压之下简直要陷入瘫痪状态了。即便是像挑一双鞋子这样简单的小事,也会变得利弊纠缠,就像走迷宫般复杂。

  总是预期困难重重,会引发强迫性查验行为,就像反复检查门锁好了没有,或者电器是不是都关掉了。你还会因此产生过度计划的倾向,哪怕是周末和假期都安排上日程计划。如果日程无法完成或是事情进展不如预期,就会变得沮丧,无法享受美好的时光。

  你想让一切事情尽在掌控是很困难的,因为需要确定的事情源源不绝。如果要追求对万事万物的绝对掌握,那么人生的每一秒,都将陷于求而不得的困境。当你的默认方案是保证在每种情况下都有一个好的结果时,你就把生活本身当成了一个威胁,也就是说你要对生活中的任何事情抱持查验、分析、评估、控制乃至征服的态度。你把宝贵的日子浪费在担心可能发生的事情上,而不是充实地生活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我遇到的几乎每一个焦虑患者都跟玛丽娅有着类似的思维模式,也就是他们都认定,确定性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平和与幸福的必需品。可是真相却恰恰相反。无论再怎么准备,结果还是不受控的。生活中总有逆境,我们应该灵活应对、顺势而为。生活也会有令人愉悦的惊喜,也就是那些超出预期的欢乐与平和的时光。很遗憾,只着眼于有把握的事情的人,是无缘体会这些的。

  一定要对事情明确把握的那些人,会有以下问题:难以放松;难以做抉择;难以有自己的观点;担心自己的健康状况、家庭关系以及财务能力;过度计划并在计划不能如期进展的时候变得丧气;缺乏灵活性;有强迫症倾向;控制欲过强。

过度责任:我对所有人的幸福和安全都负有责任。

  过度负责者很害怕关系受损。他们会把责任心倾注在那些舍不得惹恼的对象身上,像老板、同事、朋友、亲戚,甚至有些时候还包括完完全全的陌生人。而在这过程中,他们把自己忽略了。

  也许你已经意识到自己做的太多了,也试着跟其他人约法三章。然而,一旦对方对此感到失望,你会为约法三章的决断感到内疚,或觉得自己很自私吗?如果别人生你的气,你会觉得那是自己的问题吗?即便别人是为了跟你完全没关系的事情生气,以过度责任者的思维模式,你仍然会认为自己有义务把对方哄高兴。过度责任者的思维模式就是要倾尽全力保全关系,无论付出什么代价,即便是步步退让去满足别人的需求和期待。

  如果认为自己能够获得幸福与安全感的唯一途径就是别人先幸福安全了,那你就要背负无限的琐事和麻烦,而这么大的责任是任谁也承担不起的。尽管你可以尽量令别人过得开心,也可以尽可能保障对方的安全,但你没有办法改变他人。只要你不放手,他们就会一直依赖你。总之,如果你认为满足自己的需求就会伤害到其他人的需求,那你就是个过度负责的人。

  过度负责的思维模式会带来以下问题:总是比其他人更卖力;替其他人承担问题;对自己的关爱不足;倦怠;总在担忧和思索着别人的事;给别人的建议多到把对方吓跑;因为别人的错误责备自己;很难坚守底线并且很难坚持自己的想法。

本文来源:《跳出猴子思维》, 珍妮弗·香农 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0.12.30 周三:

猴子思维模式:如果我在乎的人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我有责任做点什么。如果我不这样做,我要对后果负部分责任。

拓展性思维模式:我认为人人都应该为自己的生活和选择负责,他们的行为产生的不良后果不是我的错。

猴子思维模式:向他人说明自己的底线或者声明自己的偏好时,觉得自己应该对对方的感受负责。

拓展性思维模式:向他人说明自己的底线或者声明自己的偏好时,我可以对别人的感受很敏感,但并不认为需要对他们负责。

猴子思维模式:如果其他人不把分内的工作完成,那我就应该收拾烂摊子。

拓展性思维模式:如果其他人不把分内的工作完成,我没有义务挺身而出。我接受他人的作为和不作为所引发的一切后果。

猴子思维模式:我倾向于把其他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上。

拓展性思维模式:我认为照顾自己跟照顾其他人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猴子思维模式:如果其他人感到痛苦,我会很难过,并试图帮他们解决问题,或者指出他们错在哪。

拓展性思维模式:如果其他人感到痛苦,我可以充满同情地倾听对方的感受,但是我的工作不是去解决他们的问题。

本文来源:《跳出猴子思维》, 珍妮弗·香农 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20.12.31 周四:

  他和朋友保持疏离,向对手表示敬意。他的文字温文尔雅、婉转迂回、自我克制,从不会有斩钉截铁的断言、含沙射影的攻击和声色俱厉的批判。他以自己的风格告诉我们,要敢于在对立的思想面前保持宽容和灵活,发现人类社会和政治生活中的复杂和多样。

  太阳下山了,最后一抹阳光在红色的砂岩上跳跃了一下,轻巧地坠入黑暗之中。游人都已离去,荒原复归沉寂。河水仍然无声无息地奔流。如果你是一条河,就要继续向前流。

本文来源:《猜测和偏见》, 何帆 著,中信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