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5 周五:
养成一种“历史感”很重要。什么是历史感?我理解,就是回到历史上每一个人、每一代人当时的处境里去,重新理解那些活过、挣扎过、死掉的人们在当时所面临的约束下所取得的成就。只有这样看,你才会看到一个真实的现代文明。人类文明的爆发,确实是在过去两百年,但是就像第五个包子你吃饱了,前四个包子并不是没有用一样。
一个人建立了这样的时空感之后,至少心胸会大一点。他知道,他现在面对的所有困扰、烦恼、成就、欢喜,在历史上是无数人都曾遇到过的,他在宇宙中只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更重要的是,一个人建立了这样的时空感之后,他思考问题的框架才足够大。
《历史的教训》这本书里有一段话,说得特别好:“我们今天所传承的遗产比此前任何时候都更为丰富。它比伯里克利的丰富,因为包含了他以后的希腊文化精华;比达·芬奇的丰富,因为包含文艺复兴的其他巨匠;比伏尔泰的丰富,因为包含了全部启蒙运动的结晶。如果历史有进步可言,那不是因为我们生下来时比前人更健康、更美好、更聪明,而是因为我们降生于更丰厚的遗产之中,被更高的底座托起,以此前知识和艺术的全部成就为基,随着它上升。所谓历史,就是这遗产的创造和记录,而所谓进步,就是它的拓展、保存、传承和使用。”
本文来源:《罗辑思维》,罗振宇 著,大象出版社。
2021.02.06 周六:
钱的本质是什么?它实际上是对各种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量化度量,而资源本身又可以分为自然资源和人的资源。每个人钱的多少,反映了他今后能调动社会资源(包括自然和人两种资源)的总量。当你有效花钱时,就等于有效地利用了社会资源,而利用了社会资源,就有可能获得更多的钱,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这时钱的意义才体现出来。
如果想让钱发挥最大的效能,最好的办法是利用它把今天过好。对于“昨天、今天、明天”这三个概念,我一直觉得昨天无论好与不好,其实已经无法改变,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沉没成本①。如果我们过去过得很好,那是我们的幸运,为此一定要感谢上帝和周围的人。如果过得不那么好’把今天过好还不晚。对于未来,很多人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我小时候也总梦想着有特别好的未来,但是上大学之后就更看重今天了,因为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性。用钱来提高今天的生活品质是我的一个原则,这不仅是为了享受生活,更是因为未来是在今天的基础上发―来的。把钱有效地花掉’让自己处于一个好的起点,才能有好的未来。至于是否该“攒钱”,我汄为任何人都需要有点儿积蓄来应急,这样遇到那种万分之一的倒霉事,才有走出困境的机会。但是为了攒钱而牺牲当下的生活,是很不值得的事情。
要想挣钱多,我还有一个秘诀,这里不妨分享出来,那就是必须掌握一些大部分人不会的技能。如果我们想清楚了钱是对资源的量化度量,越是稀缺的资源自然越值钱,那么当我们有了别人不会的技能时,我们就是稀缺资源。今天,大家都会的技能是毫不值钱的,比如开车的技能。
本文来源:《见识》,吴军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1.02.07 周日:
高考中的足球或者百米跑成绩,就是前面说的收益函数。只要这个函数一确定,整个社会就变成了一个机器学习的系统,期望值最大化原理会自动优化全社会,让足球或百米跑成绩达到最大值。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
当我们在处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时,也在不自觉地按照期望值最大化原理不断完善。一个人交朋友,开始可能有比较大的随意性,但是他内心有一个衡量标准(收益函数X就是最大化自己的“收益”,久而久之,那些对他好的人、能让他分泌多巴胺等激素的人,以及物理距离近又便于相互帮忙的人,就成了他的朋友,其他人就渐渐淡出了他的生活圈。当然,每个人在心里所设定的收益函数是不同的。
期望值最大化,不仅是信息论的一个原理,也是宇宙演变所遵循的规律,可以讲是“天道”。科学原理不仅适用于科学本身,也适用于生活。任何人,无论是单位的一个主管,还是一名基层员工,都不妨利用一下这个原理–最大化自己的期望值。
本文来源:《见识》,吴军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1.02.08 周一:
农村里,有个人出门,看到在一条很窄的田埂上,俩人顶上了,谁也不让谁,谁也过不去。为什么不让呢?因为俩人都挑着很沉的担子,路太窄了,谁要让,谁就得从田埂上下去,站到水田里,沾一脚泥。
你作为一个旁观者,想上去劝,咋劝呢?你说,这位年纪大,你下去,让他先过。他会说,凭啥。你说,这位身上的担子重,你下去,让他先过。他还会说,凭啥。你看,这不就顶死了吗?
那这个旁观者是怎么做的呢?他走上前去说,来来来,我下到田里,你把担子交给我,我替你挑会儿,你这一侧身,不就过去了吗?
你看,只要你的身份稍稍转换一点,从一个旁观者,变成一个置身其中的人,把自己放进去,是不是一个看似无解的事,就有了答案?
躬身入局原文出自曾国藩:“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身入局,挺膺负责,方有成事之可冀。”
我们的世界不是《桃花源记》里的桃花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我们的世界是婆娑世界,永远有缺憾,永远有不完美,也永远有挑战。哪怕是躲进了尽量安逸的世界,仍不可避免的要面对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
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有人选择旁观或呐喊,有人选择躬身入局;在躬身入局者中,有得意着,也有失意者。对于旁观和呐喊者,其实我们也无可厚非,毕竟这不是职责所在,而是匹夫有责的主动选择。但对于躬身入局后的失意者,其实是很可惜的。他们已经入局了,但却没有了解躬身的意思。
为什么叫躬身?躬身有两个对外认识,两个自我认识,缺任何一个都容易变成躬身入局的失意者。
第一个对外认识,躬身表示对世界的一种谦卑。
世界不缺昂头挺胸指点江山的人,也不缺那种不站同一屋檐下的挑剔,而是需要我辈匹夫之责。英雄有英雄的大本事,匹夫有匹夫的精卫之力,只有能够认识到自己是在事中,理应当仁不让的觉悟者,才有可能低下头去做一些事情。
这话一说一听显得很老套,甚至有点冠冕堂皇。但我不是要讨论这句话是不是冠冕堂皇,而是说有这种认识,甚至是即便没有这种明确的认识但有这种习惯的人,他潜意识里就是这么想的。不这么想,就没有躬身可言。
第二个对外认识,是认可世界不美好的必然。
我自己曾经是个完美主义者,不仅仅对未来是这么要求,而且是对眼前对周围都这么要求。我会把自己认为至真的理想强加给身边的每个人。结果是,自己很累。而这种想法的改变,也的确经过了挺长时间和挺多事之后才明白的这个道理。
明白的道理不仅仅是认可不美好的必然,还有恰恰因为不圆满所以才会有探险和惊喜。很多事情一眼就能看到答案,一步就能跨到目标时,反而没那么有吸引力。不断求索的过程可能才是真正让人充实的来源。
第一个自我认识,任怨和忍辱
任劳任怨、忍辱负重两个词的前两个字都是能够让自己躬身且不悔的前提。从来没有真理说做好事做正确的事就一定会顺利,甚至更应该说做好事做正确的事一定不会太顺利。因为人是不完美的,由人组成的社会同样是不完美的。而这种不完美恰恰就包含了对出头鸟和木秀于林的误解甚至敌视。
因此,想躬身入局,尤其是想干一番事业的人,就必须有任怨和忍辱的本事,虽千万人吾往矣。
第二个自我认识,为而不持
老子在道德经里一直提醒我们“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他的道理是说真正的功德不是在于占有。但我一直觉得这个要求有点反人性,真正不反人性的占有是不一定向外求,而是更多的向内求,达到自我肯定。
但困难在于,大多数人恰恰习惯于通过别人的认可或者外在所得来认可自己的价值。那些有正义感且愿意入局但经常落得抱怨不满的人,问题常常出在这个点上。
这可能是基于交换的价值观在起作用,我付出了当然应该有所回报。但这种交换只是经济属性的一部分,不应该把它当成道德准则去强加人。即便具有任怨和忍辱的本事,但如果一定要得到等量或超量的外来回报,往往会落得让自己难以接受的下场。
当然,说向内求不是说拒绝外来的奖励,而是说往往向内求是因,而外在的奖励是惊喜的果。道理说教未免显得骨感,好像还有点强人所难。但疫情期间身边的很多人实际上就真真正正的实践了躬身入局。
“得到大学”的一个同学由于从事医疗企业行业,因此疫情期间加入了医疗物资捐赠者的行列。从那段日子的对话中,可以明显看出其中的艰辛和被误解、被怀疑的痛苦。但她一直没有放弃,而是坚持把自己所能做的所有事情都坚持到了极致。没有媒体报道她,更没有什么外在的利益奖励她。但我相信,余生任何时候回忆起这件事,她都会自以为傲。这应该是一种内求而来的,更加持久和有意义的奖赏。
这两天被国家邮政局和人民日报点名嘉奖的顺丰快递小哥汪勇,疫情期间从帮忙搭医院的医生回家,到后来组织车队负责成百上千医生的交通,到想尽办法甚至直接对接政府承担每天15000份盒饭配送。他出名了,但我非常确认他那句“没想那么多”是真的,没有人能够在一个如此特殊的环境下能够算计到自己可以因此连升两级,从快递小哥变成经理。能够支撑他面对困难,不遗余力的做这些事的初衷,就是“躬身入局”的内求结果。
本文来源:《躬身入局的明白人和失意者》,孙震,知乎。
2021.02.10 周三:
威尔逊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在远处的人看起来,简直就是照亮黑暗世界的灯塔。但是在身边人看起来,难免就是固执,不切实际。威尔逊这个人,在历史上的评价非常两极化。法国驻华盛顿大使这样形容威尔逊:“假如他生在几个世纪之前的话,会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暴君,因为他根本不认为自己会犯错。”这个评价不见得公允,但这是跟他熟悉的人的真实感受。
为什么?《缔造和平》作者麦克米伦对威尔逊有一段评价:“这个人的品格可以用《圣经》中最高贵的语言来形容,可他对待顶撞他的人又是如此无情;这个人热爱民主,却又鄙视多数同行政客;这个人想要为全人类做贡献,自己却没有几个朋友。这些矛盾该如何解释?”
跟身边人处不好关系,这个魔咒在威尔逊身上反复发酵。他对自己任命的国务卿蓝辛,刚开始各种赞赏,但是到后来相处时间一长,他对蓝辛的评价变成了“他没有想象力,没有创造力,不管在什么方面都没有一丁点儿真材实料”。
理想主义是个好东西。但是需要注意:第一,如果没有妥协,理想不能落地;第二,如果不能整合一切力量,尤其是身边人和自己人的力量,固守底线,妥协就没有意义。
本文来源:《罗辑思维》,罗振宇 著,大象出版社。
2021.02.11 周四:
庸众的迫害,基于一种廉价而苍白的正义感和道德感,你的活法跟我不一样,就要从谩骂升级到迫害。我们应该容忍每一个人,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去创新。
在他之前,人类已经有了很多机器吧,这些机器也很强大,从最早的蒸汽机到后来的飞机、大炮、汽车,这些机器的本质都是一个,就是人的肢体力量的延伸和替代。只不过是利用了当时的新能源,什么煤炭、电能,这些机器也很强大,它替代人腿能跑得那么快,甚至能飞上天,但是这些机器都是在人的操控下才能够运转的。可是图灵机的本质就不一样,它可不是人的肢体的简单延伸和替代,它是对人的思考过程的复制和再现。这才是图灵机的野心。人类的思考过程跟图灵机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先输入一个信息,然后进行编程、处理,得出一个结果,再把这个结果输入回来,我们再进行处理,再得出结果。如此循环往复,往前一步一步地进行思考,图灵机要再现的就是这么一个过程。
本文来源:《罗辑思维》,罗振宇 著,大象出版社。
2021.02.12 周五:
最后我其实想说的是理想主义者的问题。理想主义不能说不好,人类文明发展往往是靠理想主义者在推动。可是理想主义走到极端之后,容易犯一个毛病,就是不大关注其他人的利益。
我们看秦始皇执政期间,全国这套制度对谁有好处?除了他,什么人都没有得到好处,整个国家变成了一个大的监牢。项羽搞的那一套对谁有好处?事实证明,连对他自己都没有好处。但是理想主义者觉得,这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为了理想不惜一切。
可是问题在于,当你不去关注他人利益,你的巨大的事业里面没有他人利益的共融空间的时候,你这个事业本身是很难持续的,理想主义有的时候会堕落为一种剥夺他人利益的借口。
举一个我现实当中的例子。有一次我跟一个出版界的朋友聊,我说很多外国翻译过来的作品,书本身很精彩,可是那个翻译实在是太烂了,你们为什么不多出一点翻译费?你知道现在翻译英文著作的翻译费,通常标准是多少吗?千字八十元,就这么个水准,你怎么可能雇得到顶尖的翻译?可是你知道那个出版人怎么回答我的?他说他们做的是学问,他们为的是理想,他们不图金钱的。当时隔着桌子我就差点呸出来了,凭什么人家为了理想,就可以不图金钱?你拿理想去忽悠别人,然后自己挣钱,你不觉得这是一种最卑劣的理想主义者吗?
我这里没有想说服大家放弃理想主义跟着刘邦学,做充满铜臭气味的投机主义者,我只是想帮大家清理一下理想和现实利益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大概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善意的方式,就是我有我的理想,你有你的理想,我们互相尊重。如果想把别人的理想纳入到自己的理想体系当中来,也可以,请用利益来说话,请用共享利益的方式尊重他人。
可是还有一种恶性的理想主义方式,就是我有我的理想,这玩意儿可是宇宙真理,我的理想就应该是你的理想。我为我的理想已经牺牲到这个程度了,你也应该放弃利益,纳入到我的理想当中来。我是素食主义者,你吃肉就是罪过;我是一个环保主义者,你开空调就是个罪过。请问,用这样的理想主义绑架他人,可能产生好的结果吗?如果在职场上遇到这样的老板,他告诉你,这是一家伟大的公司,我们是一支有理想的创业团队,你要不要加入我们?能不能少要一点钱,甚至是白打工?这个时候你就要告诉他,你有你的理想,我有我的理想,如果想让我加入你的理想,你可以说服我、收买我,但是千万不要绑架我。
本文来源:《罗辑思维》,罗振宇 著,大象出版社。
2021.02.13 周六:
很多人之所以不愿意抱着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的东西,是因为他们已经很满足于自身的成就和环境,或者说他们已经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然而什么事情都是相对的,庄子在《逍遥游》里讲了大和小是相对的,我们自己觉得很大的东西,放到更大的环境中就显得渺小了。同样,《逍遥游》里还讲到时间的长和短也是相对的,寒蝉的寿命很短,而大龟的寿命就很长,它把500年当作春,把500年当作秋,但是它相比大椿这种古树,就又显得很短了,因为大椿树把8000年当作春,把8000年当作秋,这就是长寿。当然,我们今天比庄子对时空的概念有了更深的认识,相比宇宙,一切都是渺小而短暂的。
当我们只看到眼前、看到周围的时候,做了一件好事、受到一些夸奖,就不免沾沾自喜,喜欢拿来显摆,但是如果把它放在一个大时代中,我们做的这一点点事情就算不上什么了。同样,如果把我们所生活的时代放到历史的长河中,也不过是一瞬间而已。想到这里,我们那一点点成就难道还值得沾沾自喜吗?我听到很多人讲,自己多么忙,做的事情多么重要,以至没有时间享受生活。但是如果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果真如此吗?很多人傲的看似重要的事情,如果跳出自己认识的局限看,其实是可有可无的。
本文来源:《见识》,吴军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1.02.18 周四:
在这场博弈中,我反而觉得,奥巴马呈现出的是另一种个人成长。这种成长不是一个简单的秀肌肉、释放力量的过程。相反,它是一个人逐渐摸到自己能力和权力边界的过程。也就是知道哪些事应该做、哪些事必须做,又有哪些事,其实自己无能为力。
本文来源:《得到-邵恒头条》,邵恒。
2021.02.19 周五:
看看吧,看看这个淡蓝色的小点,所有历史上的帝王将相,所有你认识的不认识的人,听说过没有听说过的故事,都只发生在这一个微小的蓝点上。在浩瀚的宇宙剧场里,地球只是一个极小的舞台,为什么我们要把自己的眼光和想象力局限在这么小的一个小点上呢。在你的身边,有那么一群人,耗尽自己一生的时间和所有的才华,努力让人类走到更远的地方,你难道不觉得幸运吗?他们不应该受到尊敬吗?
本文来源:《得到-罗辑思维》,罗振宇。
2021.02.20 周六:
人最重要的是生活着,快乐着。
一些朋友问我,是否应该为了利益牺牲掉一部分自由。从短期看,这么做或许容易得到一些物质利益,但是,如果只是为了名利做事情,将难以获得可叠加式的进步。人一辈子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但是绝大多数事情是可做可不做的,因为它们除了帮我们获得一些金钱(有的甚至连钱也得不到),产生不了什么影响力。一些朋友问我如何判断一件事情是否有必要做,我的标准是,那些花了精力做的事情要尽可能对自己将来的进步有益。
本文来源:《见识》,吴军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1.02.21 周日:
当时我的导师贾里尼克教授对我说:“博士和硕士是不同的,硕士只要掌握专业技能即可,博士需要对人类的知识体系有所贡献。虽然你做了很多工作,发表了不少论文,但是你还没能解决一个以前没有人解决过的、对后人有意义的问题。因此,我还不能让你毕业。”
本文来源:《见识》,吴军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1.02.22 周一:
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本文来源:《留侯论》,苏轼。
2021.02.23 周二:
2015年,一位xx省级文科高考状元为自己没有接受素质教育而感到自豪,因为他把别人花在接受素质教育上的时间都拿来刷题了,因此他成了高考的“省级状元”。其实,把所谓的省级状元放到古代,只能勉强算作解元。因为全国一年能产生120多个省级状元(各省文理科分别有状元,再用加分不加分进行细分,一个省每年最多能产生4个状元),往往比中进士的人数还多。当然,即便如此,在高考中得省级第一还是值得称道的,因为任何时候,在大范围里得第一总是不容易的。
不过,靠每年寒假刷36套题、暑假刷144套题而当上“状元”,自然会牺牲很多东西,包括各种素质的培养。我因为从小体会过中国最穷困农村的状况,非常能够体会一个贫家子弟要通过考试获得晋升机会的心态。但是,对于中国大部分孩子来讲,这未必是一条能让他们幸福的道路。事实上,作为中国大学的客座教授和美国大学的管理者,我非常清楚中美两国虽然在高等教育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顶尖的大学最想要的都是做两遍题就能取得好分数的学生,而不是刷几百套题的人。一个人对自己没有接触音乐、绘画、舞蹈、主持、奥林匹克竞赛和计算机感到自豪,而不是遗憾,我很怀疑这类人的人生道路是否会很精彩。
现在,大部分中产阶层家庭的孩子并不需要把青春都用来刷题,现在的孩子应该追求一些温饱之上、物质以外的东西。中国大中城市的很多家长让孩子从小体会艺术的美感、体育的拼搏精神,锻炼服务同辈人和社会的领导才干,都是对应试教育很好的补充。一个懂得美、热爱生活的人,才能在人生道路上走得精彩。当然,素质教育远不止音乐、绘画、舞蹈、主持、奥林匹克竞赛和计算机,那些都是手段,目的则是培养既能适合社会,也能愉悦自己的自由人。素质教育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获得,读经典著作就是其一。
很多人问我读经典有什么用。或许真没用,但素质教育从来不是出于功利的目的。虽然宋真宗曾经讲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是我们见过几个古代的老学究有黄金屋和颜如玉的?事实上,读书、读经典既不能直接带来金钱,也不能帮助年轻人考上好大学。但是,当人们需要用到经典,却不知道经典中的内容的时候,只能悔恨自己读书太少,修养不足。
本文来源:《见识》,吴军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1.02.24 周三:
假如一个人匆匆忙忙做5件事,却一件都没有做好;另一个人专注做一件事,但是做成了,后者的成就是前者的无穷倍。人这一辈子,不在于开始了多少件事情,而在于漂亮地完成了多少件事,这一点我在前文提到过。
影响力差别的动态范围不仅在网络上是巨大的,在实体经济中也是如此。如果看一下全球各品牌手机的实际利润,2017年,排名第一的iPhoneX是排名第十的iPhoneSE的38倍左右(分别占了全世界手机利润的35%和0.9%)。而全球利润排在前十名的手机中,除了有两款是三星的,剩下的8款都是苹果的。也就是说,从对行业利润的贡献来讲,绝大部分手机可以忽略不计,这还不算很多卖都卖不出去的手机。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一些大学花了十几年时间,在云计算或者人工智能方面发表了上百篇论文,加在一起还抵不上谷歌的杰夫•迪恩一篇论文的影响力。一万块广东产的电子表,价格都抵不上一块百达翡丽的手表。
国内很多创业公司一味追求速度,一个工程师一年写的代码有时是谷歌或微软工程师的两三倍。但是据我的观察,国内大部分工程师写的代码的生命周期都超不过三个月,而且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很少有人愿意使用。这样的工作,影响力就很有限。而在谷歌,有些经典代码的生命周期在10年以上,而且绝大部分项目都在使用这些代码。这就产生了量级的差别,两者成就孰高孰低显而易见。很多时候,并非工作越忙越有成就。
在计算机领域,一个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会想方设法从量级上改进方法,因为这样的收获是几百倍、几万倍,甚至更多。而只有上进心、没有学到工程思维的工程师,则要每天挤时间多工作一小时,去做重复性的事情。要知道,一粒芝麻和一个橘子相比差得可远了,更无法和西瓜相比。一个优秀的专业人士在做事之前,会梳理出一个做事清单,按照重要性和影响力的量级排序,然后集中资源把最重要、影响力最大的事情先做完。至于无关紧要的事情,可能直接从清单上删掉。没有经验的人则是什么事情先来就先做什么,以至做了很多费力而没有影响力的事情。
做事的多少最多不过是几倍的差异,但做事的质量以及随后带来的影响力可以达到量级之差。想明白这一点,就不妨换一种工作方式,多做一些有影响力的事情。当然,这不是让大家好高骛远,否则成功率永远等于零,会一辈子一事无成。根据我对清华大学上一辈和与我同辈的老师的观察,我发现他们之中一辈子做不出成就的人并不少。这并非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低,只做简单的事情,反而是因为自视过高,不愿意从小事踏踏实实地做起。一事无成后,那些人无一例外地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即便是聪明人中的聪明人,如果好高骛远,成功率也会降为零。再大的数乘以一个零,结果还是零。
本文来源:《见识》,吴军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1.02.25 周四:
为什么有些人会成为悲观主义者?一个原因是,悲观主义的风格能减轻悲剧对我们的打击。悲观主义者时常会想,世界很糟糕。怀着这种想法,当悲剧或者厄运真的发生时,由于在预期之中,他们会觉得打击不那么痛苦。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防御性悲观。然而,悲观主义虽然能够减轻痛苦,却不能解决问题。悲观主义产生的另一个原因在于恐惧未来。虽然它促使人们小心谨慎,但会让人瞻前顾后,失去应有的机会。
不论形势是好是坏,总有人对我们的生活进行悲观的解读。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灾难有防范意识当然好,但是用悲观主义(包括怀疑主义)的心态做事,弊要远远大于利。因为这种心态让人惶惶不可终日,难以专注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最后变得一事无成。还有很多人,因为对当下不满,对未来感到悲观,便生活在怀旧之中。等某一天推开门一看,世界已经完全变了样子。
为什么悲观主义会盛行?人的过分自信以及由此造成的与现实之间的反差,是导致悲观主义的第一个原因,也是根本原因。看到这个观点,有人可能会反驳:过分自信不应该导致乐观吗?其实,人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在现实生活中却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才会产生悲观情绪。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在内心对自己是尚估的。一些读者问我:我们十年寒窗苦读,上了大学,快毕业了,才发现自己努力读书还是拼不过富二代和官二代,整个人都不好了,怎么办?我在《见识》一书中专门做了回答,标题是“这个世界没有欠你什么”。这种对世界、对前途悲观的看法,其实来自过分自信造成的自己的能力在想象和现实之间的反差。
十年寒窗苦读,上了一所还不错的大学,甚至过去一直是学霸,其实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很多被称为“高考状元”的学子,只是一个省的第一名。至于市、县一级的“状元”,只相当于古代的秀才而已。所以,现在所谓的“状元”,没有什么可自豪的。即便是古代那些闯过4关夺得状元的人,我们现在能说出名字的恐怕也就三五个。当了状元尚且不过如此,十年寒窗苦读,真不算什么人生的资本。没有资本,面对比自己想象中复杂得多的社会,自然很容易“整个人都不好了”。
相反,一个人不断往上走,眼界越来越开阔后,就越知道自己能力的局限,会越谦逊,越有敬畏之心,就不会再有不切实际的奢望了。这时人会变得豁达大度起来,反而对未来、对社会不再那么悲观。
我们的世界并非那么灰暗,即便有挫折,也是暂时性的。积极走向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才是我们应有的生活态度。
本文来源:《见识》,吴军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1.02.26 周五:
2018年,中国有一个关键词:焦虑。这其实反映出人们对未来的怀疑;如果没有对不确定性的担心,就不会焦虑。任何一个能够通过努力往上走的年轻人,特别是还待在学校里的年轻学生,如果能够想清楚人一辈子有几十年挣钱的时间,就会觉得相比日后的几十年,多在学校里花一两年时间不算什么。如果能利用好在学校的宝贵机会,踏踏实实地打好基础,将来可能会有一个更高的起点(类似前文提过的基线)。
反之,如果他们怀疑未来,就会觉得学了也是白学,要么在学校里混日子,要么急于做没有水平的创业。一个人但凡做一些看似毫不着调的事情,背后的原因都和对正规的途径失去信心有关。这就如同伍子胥讲的,日暮途穷,倒行逆施。
本文来源:《见识》,吴军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1.02.27 周六:
无论是乐观主义者还是悲观主义者,都喜欢谈“转折”这个词,因为谈永恒和不变无法引起媒体关注。但是前者说的是机会,后者说的是厄运将至。其实,转折通常不是一两天就可以完成的,事物发展是持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永远有掉队的、被牺牲掉的,以及不愿意参与的人。但是只要积极参与,并且做得比其他人好,就容易成为受益者。更重要的是,转折到来的时候,船小才好调头。既得利益者因为负担比较重,反而容易瞻前顾后。因此,变化其实是给底层群体机会。
每次怀旧之后,从壁炉前起身时,我都会告诉自己,我们不仅无法回到过去,也不会习惯过去的生活,除了往前走,没有第二个选择。在往前走的过程中,必然会失去一些东西,已经失去的就随它们去吧,不需要弥补,因为通常是补不回来的。
本文来源:《见识》,吴军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1.02.28 周日:
如果我们认定未来是光明的,就该堂堂正正地打正规战,那样成功就是大概率事件。因此,年轻的时候好好读书,毕业后努力工作,有了钱理性投资,是所有人立足的根本。当然,如果知道未来要遇到大灾难,比如发生了地震,一定要及时逃脱。生活在20世纪30年代德国的犹太人,或者生活在20世纪70年代柬埔寨、越南的华裔以及大量有产者,走正道就行不通了,他们就要出奇制胜,想尽办法逃离那些连命都不保的国家。很多人觉得走正道没有出路,是因为看不到走正道的前途,对未来没有信心。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了解我们的社会,了解我们的未来,相信未来有的是机会,然后静下心来,成为一个乐观派、实力派,这样,成功的概率要大很多。
本文来源:《见识》,吴军 著,中信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