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1 周四:
应对尴尬
第一个方法:经常让自己处于可能会感到尴尬的境地,不断地进行练习。如果你如愿以偿,感受到了尴尬,那看看一年后你是否依然活得生龙活虎。或许你会因此获得一个可以与人分享的段子。
第二个方法:观察一下,你就会发现,作为旁观者,别人的尴尬对你来说其实微不足道,没有多少意义。你的尴尬在别人眼里也是如此——微不足道。
本文来源:《跳出你的思维陷阱》,斯科特·亚当斯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1.04.02 周五:
如果你和大多数人一样,你会根据别人所犯的错误来评判他们。很多时候我也如此,但最终我意识到,这是一种局限思维。更聪明的思维方式是通过人们对错误的反应来评判他们。一旦错误发生,我们如何处理是评判彼此的更好标准。
根据别人所犯的错误来评判他们的另一个问题是,我们也会犯错,而且我们对自己的错误总是“振振有词”。有时候我们认为对方没有全盘考虑事情,有时候我们认为我们的错误根本不是错误,即使在别人看来是错误……等等。问题的关键是,只有当你希望应用于自身的行为标准与你应用于他人身上的标准相同时,文明才能发挥最佳效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类喜欢评判事物。我们无法改变大脑的这种特点,而且我们也不想改变,因为判断我们周围的环境能让我们生存下来。人类的意识是一个连续的循环,不断寻找模式和问题,并对其进行评判,这样我们才能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人类无法改变自己喜欢评判的特点,就像行星不能改变自己的重力一样。但我们可以改变评判方式,通过人们对他们所犯错误的反应而非错误本身来评判他们较轻的过失。
本文来源:《跳出你的思维陷阱》,斯科特·亚当斯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1.04.03 周六:
正是罗丝安妮这件事促使我提出了48小时规则,主要用于公开澄清事实。如果遵循这一规则,任何人都可以澄清被负面解读的言论。我认为,一旦进行了澄清,媒体和公众就应该接受澄清后的事实。
但是等一下,万一澄清只是一个用于掩饰真相的谎言怎么办?48小时规则建议你应该接受谎言,将其当作事实,然后转移目标,继续生活。很多社交活动就是这样进行的,我们称之为“礼貌”。
比如:
你朋友:对不起,我迟到了。路上堵车堵得太厉害了!
你(心里):这可能是个谎言。
你(嘴上):很高兴你安全赶来了!我请你喝一杯吧。
我们不能成为思想警察,那样的话不现实,社会将无法运转;但我们可以坚持让人们做正确的事、说正确的话,这样做既可行又有用。如果你心中藏有邪恶的想法,却始终能保证自己的言行对世界有益,那么在我看来,你就是一个好人。
简而言之:你做什么样的事就是什么样的人,你是什么样的人与你怎么想无关。
本文来源:《跳出你的思维陷阱》,斯科特·亚当斯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1.04.04 周日:
回望来路,万般实苦,唯有自渡
不抛弃、不放弃
来时虽有自卑,坚韧才是底色
遗忘角落或十里繁华,已知一切应如常
沉心,沉气
“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
每个人都是带着成见来看待世界的,如果你不带着成见,那你对世界就根本没有看待方式。
本文来源:腾讯视频《十三邀之王宝强》。
2021.04.05 周一:
说到神经症性,大家也许会想到精神病,但这一特性高也未必与疾病有直接相关联。正如这一特性也可以表达为情绪不稳定,它是以情感和情绪的不稳定性为核心特征的,是正常范围内的性格特性。
一直以来,从整体而言,神经症性的强度反映了神经系统的兴奋容易度。这一特性高的人倾向于更加强烈地感受到各种情感,特别是负面情感。诚然,些微的小事就感到受伤、沮丧、不安,给人一种精神上脆弱的印象。
此外,神经症性偏高可以表现为事情进展不顺时的焦躁、对他人的敌意。这个特征也与负面情感的易滋生性相关。
不过,实际上神经症性也有其好处。那就是“引起注意”。比如,对他人未注意到的琐碎事情感到不安,这关系到考虑发生状况时的准备及应对问题。另外,虽然不安带来紧张,但是适度的紧张可以成为正式进行时发挥实力的原动力。并且,为了避免不安与紧张,也会提高练习的动机。
相反,神经症性偏低,对负面情绪的感受性不是很强,发生状况时,情绪较为稳定。这样的人抗压能力强,不容易受到事物的影响,但对危险可能会有些迟钝,等到意识到的时候,可能会耽误对危机的应对。
本文来源:《瞧!不一样的我》, 小盐真司 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21.04.06 周二:
尽责性,顾名思义,其核心特征是认真。该倾向强的人爱好做计划,严守计划;做事有热情,为完成课题不惜付出大量努力;责任感强,认真完成被交代的工作。
相反,尽责性低的人不是很介意自己不守约或是未按计划执行,不太在意规则,该做的工作即便近在眼前也会因厌倦而无法专注,也不是很擅长整理工作。
据说尽责性高与长寿有一些关联。儿童期尽责性较高的孩子,无论是去除成人之后高尽责性的影响,还是认识到自身的尽责性很高,抑或是朋友是这样认知的,仍然可以发现这样的人寿命较长。
那么,是什么将尽责性与寿命联系到一起的呢?那是因为尽责性高意味着与酗酒、暴食、吸烟、用药、不安全性行为等生活习惯的关联较少,这些生活习惯累积起来应该或多或少地会对健康和寿命有影响。
本文来源:《瞧!不一样的我》, 小盐真司 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21.04.07 周三:
想必很多人都经历过,有时遇到讨厌的事情,会在头脑中挥之不去。这就是“反刍”,来源于牛、羊等将进食的食物再次返回口中进行咀嚼以帮助消化的现象。这样一来,一件事在头脑中反复被想起。这种倾向比较强的人有个比较麻烦的特征,即会因为一些小事而不断进行各种思考。
“省察”是反省自身、思考自身。喜欢进行自我分析,倾向于探索自己是何种人,深入分析事物的本质。私我意识与神经症性和开放性有关联,其中“反刍”要素与神经症相关,“省察”要素与开放性相关。
本文来源:《瞧!不一样的我》, 小盐真司 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21.04.08 周四:
通过轻视自己以外的其他人来相对地且无意识地让自己产生效能感,这种倾向叫作“虚拟效能感”。这种倾向是通过认为“周围人都没什么了不起”,来贬低周围人的价值,从而相对地认为自己了不起。
我们的自尊感下降时,会想方设法地希望恢复。
一个是叫作虚拟效能感的轻视他人的倾向。此前的研究已经指出,意识性自尊感(外显的自尊感)较低、无意识自尊感(内隐自尊感)较高的人,倾向于喜欢愚弄别人,有轻视别人的倾向。
从中可以看到,无法自我满足的人,通过评价“周围都是比自己笨的人”来弥补自己的低自尊。在网上的SNS、公告板等,每天都能看到这样的言行。
本文来源:《瞧!不一样的我》, 小盐真司 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21.04.09 周五:
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肯特·贝里奇(Kent Berridge)通过实验发现,人类“渴望”和“喜欢”的感觉由大脑不同的神经通道产生。“喜欢”的神经通道位于大脑皮质的下部,如果采用电极刺激这些区域,特别是刺激伏隔核,人就能产生积极快乐的情绪。控制人类“渴望”区域的神经系统与“喜欢”区域的神经系统连接,也在大脑皮质的下部,只是“渴望”比“喜欢”的神经分布更为广泛,而且受不同的神经化学激素刺激——影响“渴望”的神经化学激素主要为多巴胺。
有意思的是,很多产生药物依赖的人的兴奋反射区域主要是“渴望”区域。这些人经常表示他们特别“渴望”这些药品,但他们并不见得“喜欢”它们。请从这个角度思考你对财富的追求,扪心自问,你是真的“喜欢”金钱,还是“渴望”金钱带给你的某种满足与成就感?
正如生活中最珍贵、最美好的东西都是免费的一样,能让我们真正喜欢的,也许恰恰是那些朴素无华而又真实长久的事物,比如亲情、友谊、工作、学习、运动、艺术、希望等。因此,我们千万不要轻易被自己所“渴望”的事物欺骗。
本文来源:《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彭凯平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1.04.10 周六:
1995年,我当时有机会成为福特公司派驻中国的代表之一,年薪非常高。我向尼斯贝特教授汇报了这一消息,没想到他把我邀请到他的家里,和我进行了将近3个小时的谈心。他特别提出,上帝给每个人安排好了位置,科学家其实行使着上帝的职责,代表上帝判断人间的真伪,而我和他的生命交集中一定有更高级的意义。
那是我第一次被宗教式的使命感震撼。我此前一直认为,教授只是一个工作岗位而已,做科学研究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方式和手段。但对尼斯贝特教授而言,科学是一项神圣、高尚的事业,人从科学研究中获得的满足感与幸福感绝非金钱所能衡量。但尼斯贝特教授本人并非宗教信徒,他出于科学家的理性和对人类生命的挚爱,才把心理学研究当作神圣的事业。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一个优秀的科学家,永远在追求、探索未知的领域。”
正是与尼斯贝特教授的这一次长谈,让我体会到我以前从来没有感受过的职业使命感,于是我决定放弃福特公司的高薪聘请,潜心做科学研究。我在博士毕业后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职乃至后来回到中国在多所高校任教,也是受到了他的影响。
本文来源:《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彭凯平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1.04.11 周日:
如何用钱“买”幸福?
第一,花钱买时间。人们常说,时间就是金钱。然而心理学家发现,在带给人幸福的体验上,时间胜于金钱。花时间与家人和朋友待在一起,比为了钱去加班或者降低社交的频率,能带给我们更多的快乐。当我们认为时间就是金钱时,我们反而容易把不直接创造经济收益的行为看作“浪费时间”,从而变得更加急躁,很难体会到独处或跟亲友相聚的幸福感。
花钱买时间,就要避免在一些重复琐碎的事情上亲力亲为。比如家务,你可以请钟点工来做,也可以通过给家里添置扫地机、洗碗机、烘干机等设备来解决。又如购物,在网上订菜、采购生活用品等,能节省大量往返菜市场、超市的时间。此外,一年给自己安排一两个悠闲的假期也是对自己必要的奖励,及时休息、充电能让你感受更多生活的乐趣。
需要提醒的是,不要把多出来的时间都用来宅在家里玩电子游戏,或埋头看剧。必要的娱乐活动可以放松身心,但更重要的还是花时间和“正确”的人待在一起,包括亲人、朋友、老师、贵人等。
第二,花钱买体验。有些人在心情烦躁、情绪不好的时候会拼命花钱买东西来转移注意力,缓解心中的不快。其实跟买鞋子、衣服、包等物品相比,旅游、听音乐、看电影等娱乐体验带来的快感更加长久和深远。
享受体验能拓展我们的时间。因为生命有限,充分享受每一个瞬间,把每一分钟都活得幸福和愉悦,我们的生命就会在无形中得到延展。
第三,花钱建立友好的社会关系。如果我们在心情不好时能跟亲人或朋友交流,哪怕只是一两句关心的话也会让我们觉得好受一些。这样的关心就是一种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和金钱所代表的资源都是我们安全感的源泉,过分重视金钱则会降低我们对社会支持的渴望,让我们忽视社会关系的重要性。
美国洛杉矶大学的著名心理学家艾伦·费斯克(Alan Fiske)认为:亲密的社会关系之间的伤害靠金钱很难弥补,反而要用更多的社会行为、更亲密的举动来弥补。因此,密切关注他人的幸福,把闲钱花在别人身上(邀请朋友聚餐,在纪念日给亲友准备礼物,做慈善,等等)比把闲钱花在自己身上更能带来幸福感。
本文来源:《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彭凯平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1.04.12 周一:
负面情绪的“多米诺效应”
&emsp关于令人猝不及防的坏事件,从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创建的情绪ABC理论的基础上延伸出了一个“ABC模式”:当我们碰到不好的事件(adversity)时,我们最自然的反应就是不断想起它,这些思绪很快凝聚成想法(belief),不管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想法,都会引发行动,产生后果(consequence),比如放弃、变得沮丧或者振作起来再尝试等。
负面思维的“多米诺效应”,也就是认为不好的事情必然会接二连三地发生。如果我们习惯将事件“灾难化”,随着“打击面”的扩大,相关结果会越来越让人难以承受。我们会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足够的信心和能力应对,于是延缓解决问题的行动,在抱怨和懊悔中,思维也开始混乱……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有很多担忧跟人类的优势有关。人和动物不太一样,我们的大脑前额叶非常发达,所以我们喜欢思考。其实动物也有应激反应,但它们不怎么思考,所以它们很快能够释放情绪,然后达到平衡。我们知道,应激反应就是在出现应激源之后,会有一种压力激素让我们全身心激动,以应对当前的困难,危险过去之后,我们就会马上放松。
但人类的问题是爱想事。爱想事本来是好事,但也有副作用——过度思考。哈佛大学心理学系主任丹尼尔·吉尔伯特(Daniel Gilbert)做过一项研究,他调查了2 000多人,发现很多人在解决问题时,有46.9%的时间都在想跟目标无关的一些事(比如别人在干什么、人际关系、社会规范、面子等)。换句话说,不是这件事情让我们担忧,是我们为这件事情产生的想法让我们担忧。
本文来源:《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彭凯平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1.04.13 周二:
南非的“人权斗士”、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曼德拉,由于反抗白人种族主义而被监禁了二十多年,他说:“当我走出监狱,迈向通往自由的大门时,我已经清楚地意识到,如果不能把悲痛和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还是生活在监狱之中。”
焦虑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都不知道自己处于焦虑状态,也就是完全被焦虑控制,这是很危险的。接纳当下的状况,并不代表屈从于正在发生的事情,而是弄清现状。我们无论多么悲伤、痛苦、恐惧、焦虑,都要清楚内心的体验、感受,这样我们才知道如何去调整心态,转化情绪。
本文来源:《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彭凯平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1.04.14 周三:
现在如果说有什么是我想和年轻后辈分享的,我觉得在看不清方向时,不妨以终为始,想象自己临终前的样子。拿出纸笔,花几分钟想象自己已经走到人生终点,缠绵病榻。回首往事,请完成下面的句子:
-
这一生,我花费了太多时间去担心……
-
这一生,我花费了太少时间去做……
-
如果能回到过去,我将会……
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可以帮助你屏蔽噪声,克服做决定的艰难。通过审视当下的选择,看看哪些是迫于周围人的眼光等外界压力而做出的,哪些是自己内心真正在意、珍视的,从而做出更正确的决定,如此才能无悔,不愧于你的选择。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曾经说:“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发现,就是人们可以改变对自身的认识,继而改变自己的生活。
本文来源:《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彭凯平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1.04.15 周四:
也许很多人跟安杰拉一样,在职场上因为种种原因“负气出走”。但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像她一样,抱持开阔的心胸看待曾经的工作,愿意与变化了的环境一起改变,并专注于工作中积极、正面的因素呢?其实,外人看来再光鲜的工作,都有不为人知的苦涩,让自己保持弹性,多从积极的角度看问题,让工作成就你,而非主宰你,这才是我们应该在职场上追求的东西。
这个故事最打动我的一句话是,“也许有人花钱请你做你自己”。很多人对“做自己”有个误解,认为这意味着一切从自己的兴趣、诉求、利益出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不了我不干了”。“做自己”不等于任性,它是在规则、纪律约束下的自由,我们需要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拓展自己的职责范围,丰富自己以展现多样化的职业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工作的确提供了让我们施展才华、发掘潜力的绝好契机。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安杰拉那样的好运。也许你目前从事的工作、所在的公司的确不适合你,甚至有很多弊病,但你至少可以试着像安杰拉那样,“不管他们要我做什么样的差事,我都愿意放手一搏!”然后看看是否会有转变发生。请记住,克服困难、接受挑战提升的是你自己的格局和能力,先努力沉淀自己,施展自己的能力,之后不管是继续还是放弃,你都在“做自己”的阶梯上又攀升了一级。
本文来源:《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彭凯平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1.04.16 周五:
现代进化理论发现:进化的单位是一个个基因,而非生物个体。这就是著名的“自私的基因”理论。这个名字有些误导性,很多人以为,“自私的基因”证明人天生就是自私的。其实,这个理论只是说明人是基因的载体,遗传基因决定了我们的本能反应。
在某些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对基因的繁衍更有利,因此促使生物互助的基因遗传下来。这首先体现为亲人之间的帮助。我们与亲人共享许多基因,从基因的角度出发,帮助亲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帮助自己。哪怕个体的利益受损,但这样做只要能促进其他亲人的基因更好地传播,那对于基因就是合算的。自然选择会青睐这样的基因。
但是,就算你跟一个人毫无血缘关系,只要你们经常打交道,你仍然应该尽量和对方建立互助关系。因为一加一大于二,社会的互惠规范让你可以期待未来某一天会从对方那里得到回报。即便没有任何回报,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这一行为本身也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快乐,让我们身体更健康,情商更高,社交能力更强。
本文来源:《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彭凯平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1.04.17 周六:
我们正处在一个物欲横行、焦虑烦躁的时代。人们关注的更多是自己缺什么,或者别人有什么而自己没有,从而使得感恩之心不容易产生。感恩是对自己曾经或现在拥有的事物的一种欣赏,它建立在拥有感而非稀缺感的基础之上。人们在关注自己缺少的东西时,会感到不满、愤怒、焦虑和沮丧;人们在感谢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时,内心则洋溢着满足、幸福、意义和仁爱。
我们经常把感恩之心和愧疚之心、亏欠之心联系在一起。愧疚之心或亏欠之心是一种有阴影的或者受局限的义务感,它们代表受惠人对施惠人的一种心理和情感上的义务。这种愧疚、亏欠之心在中国文化里通常以报恩、报答之心体现。这种精神虽然有其正面价值和意义,但感恩本身其实并不涉及任何报恩的因素。因为认识到别人给予的恩惠能使人感到幸福,但意识到自己被迫要回报对方往往会使人感到痛苦,所以,报答之心有时会驱使受惠人对施惠人产生回避或不满的心态。
当前有些感恩教育过于强调“报答之心”的意义和作用,特别是给年轻人灌输“感恩教育”就是所谓的“报答教育”这一观念,这其实是一种思想控制,而不是一种培养感恩的心态。真实的感恩不是感人,而是对自己所拥有之物的一种满足,是快乐、轻松、幸福的体验,它给予我们的是心理上的放松,而不是压力。
感恩之心最大的心理效果是比起关注自己缺什么,更关注自己有什么,同时让人们更加关注别人而不是自己。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古罗马著名政治家西塞罗把感恩之心称作人类的道德巅峰,因为它是人类所有其他美德产生的根源。
本文来源:《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彭凯平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1.04.18 周日:
复仇思想是普遍存在的。心理学研究发现,相对于其他的攻击行为,报复的破坏性更强,因为它有强烈的、不断延续的性质。也就是说,报复会在加害者和受害者之间形成强烈的、持续不断的、相互反应的恶性循环,直至变成“冤冤相报何时了”的仇怨。
仇恨是生活中最主要的毒化剂之一,而宽恕则是能让这种毒化剂逐渐稀释的因素。传统观念认为,宽恕就是遗忘过去的事实。现在的心理学研究发现,真正的宽恕是记得。宽恕并不是姑息错误或者是弱者的被迫反应,而是一种智慧的方法,它提醒我们避免下一次痛苦和不公正的类似行为。宽恕的真正受益者是我们自己,宽恕展示的是爱心和坚强,它代表着积极、主动、善良和伟大。
本文来源:《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彭凯平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1.04.19 周一:
心理学家考察了不同的群体,比如分开抚养的同卵双胞胎,或者由养父母抚养的孩子,以分析决定孩子智商的两大主要因素:基因和环境。富裕和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可以为孩子提供个人指导、大量书籍以及进入好学校和培养项目的机会。如果父母教育程度低,为生计挣扎,孩子获得的智力资源就会减少,必须与更多的障碍做斗争。
多项研究表明,如果孩子成长在低收入家庭,家长是未受过良好教育或事业有成的成年人,孩子就不太可能充分实现智力潜力。一些孩子在面临很多人生挑战(甚至正是因为这些挑战)的情况下,智力仍然发展得很好,但平均而言,他们的智商低于根据基因潜力所预测的智商。一些研究甚至发现,遗传潜力与实际智商之间几乎没有相关性,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恶劣的环境压倒了优秀的基因。
但对社会经济阶层较高的父母而言,环境几乎无关紧要。他们子女的智商几乎完全取决于基因。父母拥有学士学位还是博士学位,属于中产阶级还是富人,事业上仅仅是马马虎虎还是非常成功,这些都不重要。只要在一定水平之上,教养方式并不会对子女智力构成太大影响。有钱的父母可能会为子宫里的胎儿放莫扎特的小夜曲,聘请最好的家教,让孩子上最昂贵的学校,但他们并不能显著提高孩子的智商。通过避免负面环境,他们可以确保孩子的遗传潜力得到发挥,但仅此而已。
相同的规律也适用于育儿的情感层面。耶鲁大学心理学家桑德拉·斯卡尔(Sandra Scarr)和其他研究人员发现,父母只要避免暴力、虐待,不要漠不关心即可,除此之外,父母做的任何事情都不会产生显著影响。差劲的教养方式会伤害孩子,极其认真负责也未必能让孩子更快乐或更健康。教养方式在青春期并不会造成很大影响,关爱和提供情感支持等好的特质几乎没什么效果。事关孩子们成长,至少对预测哪些孩子不快乐、哪些孩子会触犯法律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坏的特质,比如家长发脾气、管教太严厉和不公平。
本文来源:《会好的:悲观者常常正确,乐观者往往成功》, 罗伊·鲍迈斯特 约翰·蒂尔尼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1.04.20 周二:
每当我们感到焦虑或害怕的时候,都是我们自己在杞人忧天。打个比方说,如果你突然感到一阵恐慌,可能是因为你认为你自己处在崩溃边缘,马上就要失去控制。如果你害怕开车,可能是因为你觉得自己开车的时候会手足无措,无法控制汽车,最终车毁人亡。
当你开始感到焦虑的时候,你的消极想法和情绪开始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不断加深的恶性循环。这些消极想法会导致焦虑和恐惧,而焦虑和恐惧又会让你的想法更加消极。比如,你告诉自己:“我感觉害怕,所以我一定面临着某种危险,否则,我肯定不会这么害怕。”
如果你深究触发自己不良情绪的源头,你就会很自然地认为是外界的事物刺激你产生了这种感受。这看似真实,但实际并非如此。当你感到焦虑时,心中的很多想法都并非现实。这就是神经性焦虑和健康的焦虑情绪之间的最大区别。
神经性焦虑和健康的焦虑情绪都完全源自我们的想法。健康的焦虑情绪源自对实际存在的危险的感知,因此,这种焦虑是无须治疗的。如果你真的处在危险之中,这种健康的焦虑情绪甚至可以帮助你存活下来。相比之下,神经性焦虑则没有这样的功能,因为神经性焦虑并不是由真实的威胁导致的。导致神经性焦虑的想法往往都是扭曲的、不合逻辑的。
本文来源:《伯恩斯焦虑自助疗法》, 戴维·伯恩斯 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21.04.21 周三:
暴露模型认为,当你焦虑时,你其实是在极力逃避你害怕的事情。因此,只要你勇敢直面心中的恐惧,就可以战胜这种恐惧。所以我们也可以说,杰弗里之所以能迅速康复,可能是因为他终于能够直面失败了。当他最终打开心门,告诉他的同事他输了官司这件事的时候,他发现自己担心害怕的庞然大物其实是一只纸老虎。
那时,我偶然发现了这种名为“洪水法”(Flooding)的治疗方法。在恐慌之时,我们不要刻意逃避,而是故意让自己暴露在害怕的事物面前,让自己充满焦虑。这时候,我们不要想着要如何战胜焦虑或是控制焦虑,而是向焦虑妥协,承认它的存在。最后,这种焦虑会像一支蜡烛一样自己燃烧殆尽,你自然就不再焦虑了。
本文来源:《伯恩斯焦虑自助疗法》, 戴维·伯恩斯 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21.04.22 周四:
抑郁会带来很大的痛苦,因为抑郁的情绪会剥夺你的自尊。而且,在抑郁的状态下,你也会更加容易觉得没有希望,会很容易认为自己的痛苦是永不休止的。
我常常说,抑郁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最残酷的骗子,因为你会骗自己去相信很多根本不真实的东西。抑郁情绪会让你认为自己很糟糕,认为自己应该做得更好,还会感觉自己从来不曾开心、满足,也不会拥有创造力,无法和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此外,在抑郁的状态下,你眼中的自己和生活都是消极悲观的。但是,这种情况是可以改善的。实际上,如果你能从抑郁中康复,这可能是人类能感受到的最大的快乐了。很多病人都说,抑郁症康复后感觉整个人都重获新生,他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幸福.
本文来源:《伯恩斯焦虑自助疗法》, 戴维·伯恩斯 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21.04.23 周五:
大脑是一个复杂而巨大的信息处理加工中枢,有点像一个可以自己思考,并且有自己的感情的超级电脑。但是人脑和电脑的区别在于,人脑每天都会产生新的脑细胞和新的电信号回路。所以,每天早上我们醒来的时候,从字面意义上说,我们都是一个“全新的人”,因为我们的脑细胞在过去的24小时里已经全部更新一遍了。
本文来源:《伯恩斯焦虑自助疗法》, 戴维·伯恩斯 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21.04.24 周六:
尝试出色地完成每一项工作并没有什么不对,但如果我努力想要追求完美,我就必须为自己的压力、担忧和失望做好准备。当我犯错误或没有达到既定目标时,我不需要感到羞耻或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我总是有很大提升空间的。我可以把我的错误视为学习和个人成长的机会。
如果你采取这种态度,除了压力、紧张和自我怀疑外,你什么都不会失去。你最终可能会变得更有效率和创造力,因为你会感到更放松,你的自尊心并不总是会出来作祟。
本文来源:《伯恩斯焦虑自助疗法》, 戴维·伯恩斯 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21.04.25 周日:
人对利益的认知有非常丰富的层次。生存与安全以及基本饮食居住保障,是基本的利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包括亲密、友爱和归属感也是对生活的重要需求,当然也是利益。人希望获得肯定、承认或者尊重,获得工作的成就感、创造的满足感,以及身份认同感等,这些都是人生重要的需求,因此构成了利益的要素。
如果把这个复杂的动机结构全部考虑在内,你就会发现,我们必须对利益做非常开阔的理解。如果看不到人们的认知、身份、道德和价值等观念(实际上就是所谓“现实利益”本身的构成要素),我们就会陷入一种低级的现实主义思一面上很务实,实际上却丧失了真正的现实感。
本文来源:《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刘擎 著,新星出版社。
2021.04.26 周一:
每个人都是一大堆不计其数的细胞的集合体。“这便是佐证人类个体并不是一个整体的证据。”美国生物学家刘易斯·托马斯如是说道。卡尔·萨根也说:“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一个整体,而是一个众多单元组成的集体。”说得准确点,人体是一个由约百万亿个细胞构成的集合体。这真是个天文数字,不禁让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个浩瀚的星系。不对,自己其实是1000个星系。因为人体内的细胞比1000个银河系的星星还多呢。
而每一个人体的细胞又像是个迷你的小世界,结构精巧复杂,如一座城市一样运营。细胞内有几十亿个微小的机器在不断运行,有行政中心,有制造工厂,有库房物流,还有永远繁忙的大街小巷。“细胞内有电站供能,”美国记者彼得·格温说,“还有工厂生产蛋白质以及重要化工产品。复杂的交通体系引导不同的化学分子去它该去的地方工作,有的还被派往细胞外去出差。还设有关卡和守卫,监督进出口物资,放哨预警。还有生物军队严阵以待,随时准备抗击外来侵略。而细胞内的基因就是掌控大局的中央政府。”
本文来源:《奇怪的知识增加了》, 马库斯·乔恩 著,湖南科技出版社。
2021.04.27 周二:
人间大小事,有其潮汐。把握涨潮,则万事无阻。错过了,一生的旅程就要于浅滩饱含苦楚——威廉·莎士比亚《裘力斯·凯撒》
一念放下,万般从容。——弘一法师
2021.04.28 周三:
我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世,这令我的童年非常幸福。我的经历后来使我明白了这样一种人生真相——一个人知道的事情多少,与他的幸福感往往成反比。知道得越多,很可能越不幸福。而知道得少,甚或某些事压根不知道,幸福感有时还会高些。想想吧,有的人明明知道某事的真相,不能说或不敢说,命令自己必须带到棺材里,他或她死到临头时该是多么地不甘心?人不甘心地死去还有什么幸福可言呀。
是人都有虚荣心,这已无须证明。我想,所谓虚荣心,无非是那么一种心理感觉。一个人并没做过任何值得别人刮目相看的事,或那事掰开了揉碎了说并不可赞可敬却仍会被刮目相看;明明没什么资格获得,却又特享受,可不等于虚荣嘛。
本文来源:《我和我的命》, 梁晓声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04.29 周四:
我成年以后,历事渐多,既看到了人世间众多人生活的不易,也体会到了种种个人责任的沉重压力——不,有时候那简直是压迫啊!便由现实中看出了一种咄咄逼人的真相;有时我们明明知道自己或别人的某种做法是不对的,却还是那么去做了。委实是因为,除了违心地那么做,也再无第二种正确的做法可供选择啊!特别是在我们毫无损人利己的动念,一心想的是千万别使他者受到什么伤害的情况下,我们反而只有选择不对的做法时,我对现实的态度就又多了几分包容;对“唯正确论”者,也就常常敬而远之了。
我甚至认为,只要人类存在一天,那种大大小小的无奈,便是人世间常态之一种。
本文来源:《我和我的命》, 梁晓声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04.30 周五:
能力突出且有成就的成功人士及他们所在的行业头部机构无疑是认可“压力”的。事实上,我们倾向于将“压力大”视为一种荣誉的象征,它证明了我们的成功与成就。在我们的共同认知中,“压力大”意味着这个人的工作量大、日程安排得满、非常忙碌且绝对重要。“压力大”不过是身为“宇宙主宰”的他们的一个副产品罢了。
否则,为何我们很多人都会吹嘘自己前一天晚上只睡了几个小时,上一次回家时孩子还没睡觉已经是好几天前的事情,自己要同时应付各种不同的活动和要求,或者我们已有很多年没享受过一个完整的假期,甚至一个完整的周末?在我们的文化中,我们把自己的压力浪漫化了,甚至对它的抱怨也是带着谦虚的炫耀。
我们也想与众不同,但我们也担心,如果我们不能全情投入仓鼠轮中的生活,我们就要承受一些可怕的后果:破坏孩子们在幼儿园到研究生阶段进入名校的机会,阻碍我们自己获得想要的工作、晋升或职业回报的机会。如果我们无法接受每一次邀请、会议、演讲、鸡尾酒会、邻居的烧烤及孩子同学的生日会,那么我们的个人和职业关系网就会受损。我们甚至为这种心态创造了一个缩写——FOMO(the fear of missing out),也就是对错失的恐惧。
本文来源:《心理韧性》, 伊丽莎白·斯坦利 著,中信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