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1 周六:
尽管如此,近期的研究已经推翻了“拥有”特定基因必定会产生特定行为或疾病的旧有观点。实际上,任何结果都是在许多基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因此单个基因的作用微乎其微。然而更重要的是,大量实验和实证研究令人信服地证明,基因表达与否(基因是否会“开启”或“关闭”)取决于我们的重复经验。
也就是说,尽管我们会在某些特征方面具有遗传倾向,但这种倾向是否真的会通过基因表达展现出来,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环境和习惯。简而言之,环境影响和习惯可能会让我们的DNA(脱氧核糖核酸)或周围的蛋白质发生变化,产生所谓的表观遗传变化。这些表观遗传变化可以开启或关闭基因表达,对我们的身心系统产生持久的作用。在我们的一生中,我们可能会在这两个方向上积累表观遗传变化,即开启我们之前关闭的基因或关闭我们之前开启的基因。例如,研究表明,长期睡眠不足与轮班工作可能会对调节昼夜节律和免疫的基因产生不利影响。
正如大脑可以被任何有害或有益的重复经历塑造一样,表观遗传变化也可以向着有害或有益的方向发生。而这一切都归结于我们的身心系统经历了哪些重复经验。不出所料的是,有害表观遗传变化与没有得到充分恢复的压力和创伤经历有关,特别是童年时期的经历。
本文来源:《心理韧性》, 伊丽莎白·斯坦利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1.05.02 周日:
一旦感知到威胁,生存脑就会指挥内分泌系统释放肾上腺素。在几秒钟内,肾上腺素加快我们的心率,迅速将血液输送到各个器官和四肢肌肉中去,好让我们跑得更快。在肺部,肾上腺素扩张我们的支气管,提高我们的呼吸频率,这样我们就可以吸入更多的氧气。肾上腺素还可以调动我们的机体释放葡萄糖,这样我们就有了现成的能量来源。
与此同时,血液从消化系统中流出,这可能会让我们感到恶心或胃部不适。毕竟,如果我们不能挺过接下来的几分钟,那么消化我们的上一顿饭也就没那么重要了。肾上腺素还会引起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我们被老虎抓伤而流血的概率。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有压力的时候,我们的皮肤可能会感到冰冷而潮湿,我们的手掌心会出汗,毛发竖起。肾上腺素还会触发纤维蛋白原,这会让血液加速循环,进一步防止流血。
应激唤醒下发生的一切最初都是为了运输氧气和葡萄糖,因为我们需要能量,让大脑专注于当下。
皮质醇在第二波应激唤醒过程中有两种作用。首先,它补充了第一波应激唤醒时肾上腺素激增时消耗的能量。其次,它能增强免疫功能。皮质醇将白细胞输送到身体脆弱部位的“战斗岗位”,比如皮肤和淋巴结,这是人体受伤或感染时最有可能用到它的地方——想想早期人类防御猛兽时的情况!因此,应激唤醒在短时间内提高了我们的免疫功能。然而,一小时后,持续的应激唤醒抑制了我们的免疫力,使其在我们的正常水平上下降了40%~70%。这就是为何我们在紧张的时候更容易感冒的原因。
HPA轴同样会激活其他优先处理紧急需求的激素。例如,它可以释放内啡肽(endorphins),这是人体内的一种阿片类物质,可以减弱我们对疼痛的感知。它还会释放抗利尿激素(vasopressin),这是一种在压力下调节心血管系统的激素,可以让自主神经系统进入防御模式。
本文来源:《心理韧性》, 伊丽莎白·斯坦利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1.05.03 周一:
轻度至中度的应激唤醒水平能够增强短期内的显性记忆和自主学习水平。在轻度到中度的刺激之下,高皮质醇和高血糖水平意味着海马体能够获得现成的能量,而这可以让我们集中注意力,有助于显性记忆的形成、存储和检索。实际上,大脑对葡萄糖是非常贪婪的,虽然它仅占我们体重的3%,却消耗了人体中20%的循环葡萄糖,其中海马体是最贪爱葡萄糖的部位之一。
这就是喝咖啡会提高我们的注意力的原因,因为它引起了我们皮质醇水平的飙升。这也是低血糖在我们感到饥饿的时候会导致执行功能和显性记忆下降,同时令我们更加易怒的原因。一项研究调查了以色列假释裁决委员会的法官和他们的用餐休息时间。研究发现,距离法官们上一餐的时间越长,他们越有可能否决假释。在感到“饥饿”时,他们调节易怒情绪的能力就会减弱,而在法庭上带着清晰的思路和同情心来评判案件细节的能力也会减弱。
本文来源:《心理韧性》, 伊丽莎白·斯坦利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1.05.04 周二:
太追求效率可能会损害我们形成记忆的能力,而记忆会帮助我们以后更有效地利用信息。效率不必然是坏的。用搜索引擎来检索信息往往比花时间记忆信息更快,但研究表明,如果我们想学到什么,我们就必须付出足够的努力,才能将其转化成自身的知识积累。这就像在体育锻炼中一样,对大脑和肌肉来说,必须经过反复锻炼才能形成肌肉记忆。用笔记本电脑做笔记的学生通常会尽可能地按照字面意思复制老师的话,由于手写笔记无法跟上老师说话的速度,手写笔记的人不得不辨认和复述老师的主要思想,这对掌握课程内容有更大帮助。
本文来源:《效率悖论》, 爱德华·特纳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1.05.05 周三:
在这种影响学生和成年人的事后结果导向中,网络并不是完全中立的。网络不仅仅是像传统媒体那样的信息流,而且是一种文化和政治武器库,拥有支持几乎所有观点的资源。事实上,搜索引擎的算法可以有效检测用户正在寻找的网站类型。如果学生和其他人清楚自己知识的局限性,他们可能会更仔细和刻意地搜索。即使只是为了更有效地提出反对意见,他们也可能会搜索最有力的证据来挑战既有的观点。但是,这一过程需要他们具备大量正在寻求的知识。
本文来源:《效率悖论》, 爱德华·特纳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1.05.06 周四:
教育技术有两个悖论。第一个悖论是,虽然教育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提高学习效率,但与爱迪生或斯金纳的希望相反,教育不能以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实现。要使信息技术在学校发挥作用,需要训练有素、收入丰厚的教师和图书管理员。尽管有越来越多的培训专家满足了这一需要,但教师和图书管理员的关键信息技能却在下降。
第二个悖论是,纸媒这种效率低下的媒介,在对提高思考效率方面有价值。数据库搜索可以有效地直接回答问题并提供与查询最相关的资源。但是,相对低效的纸质书图书馆促进了另一种可能更深入、更持久的学习。
一个世纪以来,从托马斯·爱迪生到B. F.斯金纳再到里德·黑斯廷斯,通过技术进行有效学习的目标似乎已经陷入僵局——信息技术增强和丰富了教育中的几乎所有领域,但既没有减少获得学位所需的时间,也没有改善人们的背景知识或批判性判断能力。技术可以让不严谨的人产生掌握知识的幻觉。
正如我所承认的那样,鉴于机器学习的进展,算法有可能在理论上学习到有效的教学辅导技术,如通过分析最成功的人类教师的大量课程,甚至通过对大量学习者进行实验来制定新的策略。但无论技术在教学中的效率有多高,它在教授批判性判断或创造性方面都可能效率低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几十年就一直强调服从和统一带来效率的观念已经过时了。没有独立思考,社会永远不可能有效率。
本文来源:《效率悖论》, 爱德华·特纳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1.05.07 周五:
童年经历,特别是与父母或其他重要照料者相处的经历,会在我们的一生中产生强烈的长期反响,尤其是在我们与他人交往、应对压力和从压力中恢复的过程中。我们能否掌握构成第一道防线的所有能力(包括社会参与、依附、迷走神经制动及在应激唤醒之后恢复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童年时与父母及其他照顾我们的重要人员的互动协调性与和谐程度。
依恋研究者强调,如果父母如他们所说的“足够好”,那么他们就能确保孩子的腹侧副交感神经回路不受损。[16]当他们的关系中偶尔出现问题时,例如,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协调出现裂痕时,“足够好”的父母能够提供互动式修复,即采取有意识的步骤来恢复他们的协调关系。
本文来源:《心理韧性》, 伊丽莎白·斯坦利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1.05.08 周六:
今天的生物医学研究有多高效?在一定程度上,由于科技的变革使科学出版物转向了数字格式,发行副刊的边际成本接近于零,科学杂志和论文的数量激增。仅从1996年到2011年,全世界1500万名科学家发表了2500万篇论文。然而,研究结果质量的学者得出了令人震惊的结论。他们认为,其中85%的论文毫无价值。许多有影响的成果未能被成功复制。这并不是因为我们上面提到的结构性效率低下,而是因为现实给研究人员设置了障碍。事实上,如果发表更多负面调查结果,批评者会很高兴。真正的问题在于,论文夸大了结果的有效性。
如果对研究人员的需求和供应是平衡的,那么发表论文的效率以及衡量生物医学研究人员论文产出的数量和质量就不会有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即使在相对幸运的美国,85%以上的新生物医学博士也找不到终身教职。吉娜·科拉塔(Gina Kolata)在《纽约时报》上撰文指出,20世纪90年代,延长的博士后研究经费的薪资表可以让研究人员领取到40多岁,因此,“学术界的生物医学科学家实际上要持续当学徒直至中年”。
本文来源:《效率悖论》, 爱德华·特纳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1.05.09 周日:
“镇定。听我说完。为什么对你讲这些?是要使你明白,在十几亿人中,什么现象都几乎是世界级现象。二百多年前,清朝初期,全世界不过才十六亿多人口。中国又处在改革开放的转型期,公私混杂,权钱交织,令人愤懑之事肯定层出不穷,且抓且现,且治且泛,若以太理想主义的眼光看时代,看社会,看人世间,那善良的人只有整天唉声叹气、愁眉不展、徒唤奈何纠结不已了。但我却是乐观的,我同时看到了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民生状况在改变。“中国号”列车,在滚滚红尘和欲望横流中拖泥带水,更是摧枯拉朽地向前向前!所以亲爱的,忘掉你在李娟的家乡看到的听到的事吧,在朋友肩负人生重担之时,我们只能尽力帮助;如果以自己的坏情绪影响朋友,似乎是悲朋友之所悲,其实往重了说是不帮忙反添乱的……”
本文来源:《我和我的命》, 梁晓声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05.10 周一:
所谓人生,对普通人而言,无非是既活着,就得讨生活;而所谓生活,无非就是,如果想活得好点儿,那就得努力多挣点儿钱。对普通人而言,挣钱是毫无诗意的事,能习惯那过程就算不普通了。
四年来的打工生活使我明白,芸芸众生之中寻常如我者,在现代社会,最迟三十就该知天命了,否则岂非活得甚不清醒么?何况,果然中了几千万大奖就不平凡了?我不还是我吗?我不怕平凡,简直也可以说,既然平凡注定是我的宿命,我愿与我的宿命和平共处,平平凡凡度过我的一生。我之一切努力和劳碌,不是一心想要超越平凡,只不过是要使那平凡趋于稳定,争取在稳定中过出几许平凡人生的微淡的小滋味来。
本文来源:《我和我的命》, 梁晓声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05.11 周二:
“人是自我给出的意义的践行者。”
我不信世上会有君子国,这使我活得不矫情;我不信“他人皆地狱”,这使我活得不狡猾。
本文来源:《我和我的命》, 梁晓声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05.12 周三:
要读对自己没有用的书,而且最好讲的还是之前你从来没想过的问题。用非功利的角度对待读书,这是最要紧的事情。我们说一个人穷,并不单指可供他支配的物质比较少,同时也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就是逼仄粗砺的生活,把我们本来高贵而精致的精神世界磨损殆尽。
在互联网时期,就获取信息而言,书是最低效的。所以读书的目的并不在知道了点什么,而是从问题到答案之间的这段风景。如果你不喜欢这段风景,那不如闭目养神。
我一个好朋友就说过一句特别有道理的话。他说:“所谓成长的过程,就是看着以前觉得特别牛的人,一个一个地,变成了傻瓜。”其实并不是别人变傻了,而是你变聪明了,变得更有学问了。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知道得多一点,无非是在知识的海洋里换了个大一点儿的救生圈,让自己与自己的无知有一个更长的接触面而已。谁能成为无所不通的全材呢?我对《古兰经》一无所知,我对佛教什么大乘小乘的也一无所知。我就是智力缺陷啦?所以,能从阅读中得到乐趣才是最重要的,读什么书却并不重要。
我发现,现代人普遍存在一种对自己的无知的焦虑状态,却忽略了过程中的快乐。大家都是半杯水,你盯着上面空的那一半,我盯着下面满的那一半。
美国最高法院已故大法官霍姆斯有句名言,他说:“生命的目标,乃是要从不完美中尽量能获取多少就获取多少。”相比于一个人一生所能掌握的,知识的总量实在是太大了。所以,“临咽气的时候我拥有过多少知识”就成了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过程中尽力,并且感受到快乐,就好了。
本文来源:顾衡。
2021.05.13 周四:
实际上在大学里,教书育人这一关是最重要的。我们现在培养出来的很多学生“产品”是只讲知识,既没文化也不懂做人的,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首先我们内地的教授本身的这个操行就不是很得体,总是跟官场搅在一起,另外一个是学术做假,还有就是到各处去跑场子,根本不注重教学,这些都导致了学生这个“产品”比较低劣。
本文来源:《郎咸平说》, 郎咸平 著,东方出版社。
2021.05.14 周五:
普林斯顿大学校长雪莉·蒂尔曼:“小就是美!正因为我们不需要什么都做,我们才能够集中精力和资源来干两件事情,一是非常严格的本科生教育,二是非常学术化的研究生教育。我们把这两件事情做到了极致。”
西美尔《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现代人在追求种种伪造的理想;在这些名目繁多的理想中,生活的所有实质内容变得越来越形式化地空洞,越来越没有个体灵魂的痕印,生命质地越来越稀薄,人的自我却把根本不再是个体生命感觉的东西当作自己灵魂无可置疑的财富。”
2021.05.15 周六:
“镜中我效应”,是1902年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提出的,这个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是其他人对于自己看法的反映,他所具有的这种自我感觉,是由别人的思想、别人对于自己的态度所决定的。”
顾名思义,“镜中我效应”的内涵是,就像我们只能从镜子里看到自己的长相,“我”对自我的认知也都是来源于别人对我的看法。因此,与一般社会心理学理论所提倡的“不要在意他人看法”的观点相反,“镜中我效应”指出,每个人的“自我观”都是通过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形成的。
首先,我们会想象他人是如何“认识”自己的。其次,我们会想象他人在这个认识之上是如何“评价”自己的。最后,我们会根据别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产生某种感情,这种感情将主导我们对自己的认知。
个体与社会如此相关,个体往往需要通过社会中其他人的评判,才能完成对自我的认知。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很多时候是由社会反馈决定的,别人认为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
本文来源:《墨菲定律》, 张文成 著,古吴轩出版社。
2021.05.16 周日:
“墨菲定律”诞生在20世纪中叶,正是欧美国家经济迅速增长、科技爆炸的时代,西方世界充满了一种自信、乐观的精神,相信人类终将克服一切困难,改造一切,没有什么问题是战胜不了的。而“墨菲定律”则给当时的人们敲了一下警钟:技术会日臻完美,而人却始终会出错。如果没有考虑到事情的全部可能性,只要事情有做错的可能,那肯定会有人去把事情做错。
之后,人们又将墨菲定律进一步深挖,从中阐释出四个方面的内涵:
- 一、任何事情都不会像它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 二、所有任务的完成周期都会比你预计的时间长。
- 三、任何事情如果有出错的可能,那么就会有极大的概率出错。
- 四、如果你预感可能会出错,那么它就必然会出错。
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墨菲定律一方面警告我们最坏的情况肯定会发生,不管是对技术还是对概率都不要有盲目的自信;另一方面也提醒我们,事先一定要考虑到每一种可能性,防微杜渐,消除潜在的隐患。
中国有句古话:“万事必作于细。”既然最坏的情况总会发生,那么,至少,我们可以提前做出一个周全的预案——这就是墨菲定律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本文来源:《墨菲定律》, 张文成 著,古吴轩出版社。
2021.05.17 周一:
“踢猫效应”源自一则有趣的寓言:一位骑士在晚宴上被领主训斥了一顿,他怒气冲冲地回到自己的庄园,对没有及时迎接的管家大发了一通脾气。管家心里窝火,回家后找了个鸡毛蒜皮的理由,又把自己的妻子骂了一顿。妻子受了委屈,正好看到儿子在床上蹦跶,上去就给了儿子一耳光。最后,那孩子莫名其妙地挨了一耳光,心情极度糟糕,一脚把正在身边打滚的猫踢了个跟斗。
心理学家用这则寓言描绘了一种典型的情绪传染链——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的心情,一般会随着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地位高的传向地位低的,由强者传向弱者。最终,无处发泄的最弱小者便成了牺牲品。
本文来源:《墨菲定律》, 张文成 著,古吴轩出版社。
2021.05.18 周二:
在一次公开演讲中,米契尔说道:“我瘫痪之前可以做一万件事,而现在我只能做九千件。我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我无法再做好的一千件事上,或是把目光放在我还能做的九千件事上。我曾遭受过两次重大的挫折,如果我能选择不把挫折视为放弃努力的借口,那么,或许,你们也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一些一直让你们裹足不前的经历。你们可以退一步,想开一点儿,然后,你们就有机会说,‘或许,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本文来源:《墨菲定律》, 张文成 著,古吴轩出版社。
2021.05.19 周三: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前往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进行田野考察。格尔茨深入当地居民的农耕生活中,潜心研究族群文化状态,发现当地人千百年来一直维持着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形态,生活方式和世界观也同样保持着千百年前的状态,换句话说,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长期停留在一种简单重复、没有进步的轮回状态中。
回到美国后,格尔茨将他的考察结果写成报告,并把这种现象取名为“内卷化”。
大到一个社会,小到一个组织,再具体到一个人,一旦陷入原地踏步的“内卷化效应”,就如同车入泥潭。表面上看,车轮依然在疯狂转动,实际上却在原地踏步、裹足不前,无谓地耗费着有限的资源,最终难逃被时代淘汰的命运。
本文来源:《墨菲定律》, 张文成 著,古吴轩出版社。
2021.05.20 周四:
“马太效应”一个最大的表现形式是资源的累积。拥有资源的人可以吸引更多资源,因为资源本身会寻找别的资源去整合。与此同时,马太效应也会对个人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成功者因为成功而自信,然后因为自信而更成功;而失败者因为失败而自卑,然后因为自卑而更失败。
不过,这个看似冰冷的现实背后,依然有一层辩证的核心。
对于成功者来说,“马太效应”同样有着消极作用:付出同样的努力,成功者获得成功比失败者更容易,这也就意味着必然有一些人无法清醒地认识自我,把“马太效应”带来的成功误认为是自己努力的结果。而对于失败者来说,“马太效应”同样有着消极作用:它可以使自己过早地成为舆论焦点,而卷进竞争的旋涡中不能自拔。
本文来源:《墨菲定律》, 张文成 著,古吴轩出版社。
2021.05.21 周五:
马蝇叮咬马,马才会跑得飞快,人其实也一样。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与站立相比,人们更喜欢坐着——人的本质是喜静不喜动,这是由人内心寻求安逸的天性决定的。有人曾经这样说:“安逸、舒适的生活足以毁灭一个天才。”的确,无数的例子证明,过于安逸的生活能消磨掉人的斗志,并在日常琐事中将个人的才华、潜力消耗殆尽。
人都是“激”出来的,因为人皆有惰性,如果没有外力的刺激或震荡,许多人都会四平八稳、舒舒服服、得过且过地走完人生之路。那些优秀的人才固然能力出众、天赋过人,但是,许多算不上优秀的庸才却未必真的平庸,很可能只是缺乏激励,没能把自己真正的潜力发挥出来而已。因此,想取得成功,我们就要学会主动接受外在的激励,让外在压力变成内在的动力,挖掘出潜藏于自身的真正的实力!
本文来源:《墨菲定律》, 张文成 著,古吴轩出版社。
2021.05.22 周六:
布里丹提出这个悖论的最初目的,是反驳当时的理性主义思潮,为信仰做辩护,认为如果人过于理性的话,就会像那只挨饿的毛驴,陷于无尽的决策危机中不能自拔。在心理学上,就把这种因为反复权衡利弊而犹豫不定、迟疑不决的现象称为“布里丹毛驴效应”。
当我们优柔寡断、举棋不定的时候,往往会认为自己是一个理性而谨慎的决策者,优柔寡断的人总是徘徊在取舍之间,无法定夺,却把畏首畏尾理解为“细致的理性对比”。这样会使得本该得到的东西,轻易地失去了;而本该舍去的东西,又耗费了自己的许多精力。、
但正如那些反对者所言,这种理性是狭隘的,本质上是对选择本身的恐惧:现实世界中没有两堆一模一样的稻草,任何一种选择都意味着放弃另一个选择,同时意味着不得不面对一个未知的结局。没有人知道自己的选择会带来怎样的结果,于是,在恐惧心理的驱使下反复权衡利弊。殊不知,很多抉择时刻都不会留给我们足够的时间慢慢思考。哪一个都不敢选的结果,很有可能是哪一个都得不到。
选择之前不犹豫,选择之后不后悔——是对“布里丹毛驴效应”最好的反击。
本文来源:《墨菲定律》, 张文成 著,古吴轩出版社。
2021.05.23 周日:
斯坦福监狱实验证明了一个道理: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善人,也没有绝对的恶人,善与恶同时潜伏在人性深处,在不同的环境中轮流出场。只不过,在社会秩序良好的环境下,“恶”的因子被深深地掩藏在人们心底,但只要有合适的土壤,比如说像“斯坦福监狱”这样的法外之地,攫取到权力的“路西法”便会毫不犹豫地苏醒,把一个“好人”转换成“坏人”。这就是所谓的“路西法效应”。
这是一个惊人的发现。在这之前,我们的道德和社会教条永远纠结于区分善与恶,我们强调的是培养好人,防范坏人。可是,斯坦福监狱实验明确地告诉我们,没有什么好人和坏人,只有“表现得像好人的人”和“表现得像坏人的人”。
不要以为自己面对的是个“好人”就疏于防范——“好人”只是特定场合下的“好人”,或许,换一个环境,“好人”突然拥有了可以恣意施暴而不受惩罚的权力,他立刻就会化身为魔鬼。
英国有句谚语:“每个人的衣柜里都藏着一具骷髅。”换句话说,即使是好人,心里也深藏着魔鬼,一旦我们对某人给予了绝对的信任,就等于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那个随时会苏醒的“路西法”。
本文来源:《墨菲定律》, 张文成 著,古吴轩出版社。
2021.05.24 周一:
心理学家托马斯·莫里亚蒂在赌马的赌徒身上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旦某个赌徒对自己选中的马下了赌注,他立刻就会对这匹马信心大增,并坚信这匹马一定是所有马中最好的。于是,莫里亚蒂认为,一旦人们做出某种决定,或者选择了某种立场,就会强迫自己釆取某种行为,以证明他们之前的行为的正确性。
据此,莫里亚蒂认为,当你决定(或承诺)了一件事情之后,你之后的行为就会不自觉地按照原先的承诺来进行——这就是“承诺一致性原理”。承诺一致性现象的主要诱因并不是人类的心理本能,而是某种社会心理规范。在通常的价值观中,如果一个人不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就会被人们认为是两面三刀、表里不一。因此,一旦我们做出了某种承诺,就会执着于之前的承诺——因为这是一种简单而机械的应对社会生活的捷径。
简单地说,就是哪怕我们明知自己错了,也绝不愿意承认。
在日常生活中,“承诺一致性原理”常被以说服人为职业的人利用。他们首先引诱我们采取某种行动或者对某事表态,然后,再利用我们要与过去保持一致的压力来迫使我们屈从于他们的要求。没有人愿意向别人证明自己是错的,所以,当你做出承诺的时候,你会采取各种措施来兑现你的承诺。
本文来源:《墨菲定律》, 张文成 著,古吴轩出版社。
2021.05.25 周二:
他们的生活中有损失和缺陷,但他们没有被这些定义自己的生活,每天早上醒来时,他们所拥有的愿望和需求,并没有因为膝关节疼痛或没法像过去那样玩填字游戏而打折扣。年老不是在他们不注意的时候骤然降临的,它也不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它是人生的一个阶段,与其他任何阶段没有两样,在此期间,他们仍然在决定自己想要怎样的生活,仍在学着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
这六位老人都从他们的固有潜质而非外在环境,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快乐。没有人想失去自己相伴60年的伴侣,也没人想因为疼痛而放弃散步,但在如何对待损失和余生的问题上,我们依然拥有一定的选择权。我们可以专注于我们失去的一切,也可以专注于我们当下拥有的生命。尽管健康状况可能一塌糊涂,但这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他们都形成了自己的度日方式,但他们的日常安排往往可以归结为同样的东西:把你正日渐减少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做你还能做,并能给你满足感的事,而不是哀叹你从前能做但现在做不了的事。老年学专家称之为“选择优化补偿”:老人尽可能利用所剩的一切,去补偿已经失去的一切。(詹姆斯·布朗称为“用现有的东西去争取想要的东西”。)如果你的原有能力只剩下30%,要把它用在你喜欢的事情上。年轻时代的傲慢之处或许在于,人们认为一旦不能做现在所做的事,活着就没有价值了。
本文来源:《长寿的代价》, 约翰·利兰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1.05.26 周三:
或许历史也根本不会有什么改变,我们注定就是这样。当你把镜头拉得足够远时,你会发现人类历史的很多篇章就是帝国兴衰、互相杀得屁滚尿流的故事。像农业、领袖和战争,所有这些反过来帮着开启了帝国时代的东西,它们之所以能胜出,未必是因为它们是对人类最有利的长期计划,而可能是因为曾经有某个大人物决定要这么做,然后对剩下的几乎每一个人来说,要么追随,要么被碾碎。这就像是在旧日美国西部的酒吧里打架,只不过当历史的钢琴再次奏响时,很多人已经站不起来了。
非洲奴隶贸易、集中营的发明、日本帝国的“慰安妇”制度、西班牙在美洲的监护征赋制度(西班牙国王把原住民作为劳动力赏赐给征服南美的西班牙人,就像创业公司给员工的人力资本股票期权)—这张恐怖清单看不到结尾,而且冷酷得让人无法忍受。你还可以给它加上很多条罪状:数不清的文化被抹去,历史记录被摧毁,巨大的财富被不合理地转移—这一条在如今仍然很明显,你可能正在享受着它带来的发展前景和安逸,当然这取决于你生在世界的哪个地方。
我并不是说殖民主义该对世界上的所有恶行负责,那不是事实;我也不是说在殖民者到来之前,那些被殖民的社会都是和平礼让、天人合一的幸福之地,那也不是事实。我希望书到此处大家已经明白,人类犯蠢犯浑的本事贯穿了整个世界史。我只是想说,作为一个物种,我们可能应该试着基于事实来思考我们的过去,而不是一厢情愿、含糊不清地描述和怀念帝国的辉煌。
这一切都将我们拽回本书的主题之一:我们一贯善于用故事和错觉来自欺欺人,粉饰我们真实的所作所为。维护一个帝国需要积极的努力,需要不断把它的现在写成神话,把它的过去加以美化。这种自相矛盾从一开始就存在:正因如此,哥伦布的文字表明,就在他内心盘算泰诺人是否值得征服和奴役的同时,他也坚信自己是奉主的旨意传播基督教的信仰。也正因如此,当帝国时代结束时,即将离开非洲的英国人有组织地销毁了数万份殖民档案,真的就是烧成灰再一起倒进大海里,企图抹去这段历史,制造集体失忆。在乌干达,这种行动有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遗产行动”。
本文来源:《愚蠢的人类》, 汤姆·菲利普斯 著,文汇出版社。
2021.05.27 周四:
东印度公司的财富和势力与英格兰帝国霸业的成功密不可分,因此他们动用自身的影响力来破坏苏格兰贸易公司的计划。这是全球贸易残酷的现实政治给苏格兰贸易公司上的第一课:你们想做大量的国际贸易,还想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做,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个世界就会因此配合你们。
佩特森似乎很清楚怎样给金融狂热火上浇油并加以利用。事实上,他讨论这个问题的方式,与我们如今对“病毒式传播”的理解极为相似。他在1695年的一封信中写道:“如果事情不能借着最初的热度搞起来,那么资金的募集就难以成功,因为民众往往非理性地盲从。”
本文来源:《愚蠢的人类》, 汤姆·菲利普斯 著,文汇出版社。
2021.05.28 周五:
我只知道,我的人生起起落落,我以为坚不可摧的东西其实转瞬即逝。我想,至少我还不老。但是,我开始接受死亡是老年的必然归宿,是我们生命的主动行为,那么,放弃就和斗争一样了不起,最终的结局也没有多少差别。
本文来源:《长寿的代价》, 约翰·利兰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1.05.29 周六:
我所说的快乐是出于我这个年龄的视角,在这个年龄,我还在摸索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展望着未来;弗雷德讲的快乐则是出于老龄的视角——满足于现有的一切,而不是寄希望于未来。我的定义是向前看;弗雷德的定义是从当下获取满足感,因为未来可能不会降临。
对乔纳斯来说,未来是幻象。他只有在未来变成现在的时候才承认。他说:“谈论未来,那不是我思维运转的方式。一切都在走向未来,但未来并不存在,它是我们创造出来的。我们对当前这一刻的责任,就是道义。人类,或者家庭,或者随便什么东西的未来,都取决于你此刻的所作所为。如果你希望接下来一切都会更好,那你最好妥善利用这一刻。”
他说,大家经常问他是否快乐,他的回答总是一样的:他当然快乐。“我认为,一个人并非总是微笑或者大笑才叫快乐。快乐更像是内在的东西,你内心觉得自己人生中的一切都做对了,你没有让别人不快乐。你的内心有某种祥和与平衡,你不担心下一分钟或者第二天会发生什么。你顺其自然,你不忧虑,过平衡的生活。我说的就是我自己。”
本文来源:《长寿的代价》, 约翰·利兰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1.05.30 周日:
老人更有满足感,心理学家劳拉·卡斯滕森提出了一种令人信服的解释。她创建了斯坦福大学长寿研究中心,是中心的负责人。她给自己的猜想取了个古怪的名字——“社会性情绪选择”。老人知道自己来日无多,所以把精力集中在当下能使他们感到愉快的事情上,而年轻人未来的日子还很长,所以总想寻求未来可能有回报或者没有回报的新体验或者新知识。年轻人为他们尚未拥有但日后可能会需要的东西而烦恼;老人则从他们拥有的东西中筛选出他们最喜欢的少量几件。年轻人亲吻青蛙,希望青蛙能变成王子;老人亲吻他们的孙辈。卡斯滕森说:“很难让85岁的人学习无机化学。”也许老人的活法确实好像没有明天似的。
阿德尔特说,对于负面信息的钝感力有助于消除不必要的烦恼,在年轻人和老人身上都一样。“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会减少。从前用于表面的精力现在全部集中于实质,而实质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乔纳斯·梅卡斯对于他快乐的原因有个更简单的解释。他说:“我认为这很正常。”选择快乐其实是阻力最小的道路,比起他的许多朋友给自己制造的焦虑不安,活得快乐要轻松容易得多,那些人为没有发生的事担心,渴望他们不需要的东西,沉溺于毒品、酒精或者性。他说,就连他在苏联人和纳粹手下的遭遇到头来都是好事,因为这样的遭遇才促使他来到了纽约,并且在那里创造了自己的生活。
本文来源:《长寿的代价》, 约翰·利兰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1.05.31 周一:
他不会为无法改变的事情烦恼,而是把精力用于追寻能够滋养他和其他人的事物。选择权在他手里。为什么要选择让他不快乐的事物呢?他说:“这归根结底是你的信念问题。尽管艺术和美之类的字眼显得很含糊,但我选择关注这些事物,而不是我们现在生活中的丑陋和恐惧。如果说一个人观赏花朵或者听音乐,会受到正面影响,那么被丑陋和恐惧所包围就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我觉得我有义务去关注千百年来的诗人、科学家、圣人、歌手和吟游诗人,他们为了让人类的生活更美好而付出了一切。我必须用我微不足道的方式去延续他们的工作。”
在任何年龄,智慧的起点可能都是接受你会死去,真正接受,并且对这种生活的局限感到更满足,而不是更哀怨。现代医学鼓励我们把死亡看作我们成功或失败的考验,由身穿白衣的专家主持局面。但是,老人们提供了一种更有智慧的观点:我们都无法活着离开,所以还不如在能够做到的时候好好活着。如果我们的死法与祖先更相似,在家里,有深爱的人环绕在周围,成为他们关爱的中心,我们是否会在生活中更注意培养这种爱呢?
两千年前,斯多葛派哲学家塞内加认为:“我们应该珍惜和热爱老年时代,因为如果我们知道如何加以利用,它就是充满愉悦的……在走上下坡路但又尚未急剧下坠的时候,人生最令人心旷神怡。我本人认为,可以这么说,站在屋顶边缘的阶段有着独特的乐趣。我们不对乐趣抱有希望,那就是最大的乐趣。耗尽一个人的欲望,让欲望不复存在,这是多么令人宽慰!”
本文来源:《长寿的代价》, 约翰·利兰 著,中信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