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31-丁立的八月读书笔记

在阅读中探寻世界的欢沁与自己的迷途

Posted by DL on August 31, 2021

2021.08.01 周日:

  发自内心的感觉,是我们判断事物唯一可靠的凭仗。然而,如果没有学会尊重并信任自己的感觉,我们就会容易信任一些貌似正确的信条。一旦我们过于依赖这些信条,它们就会成为僵硬的教条。并且,这种信条很多本身就是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

  假如你是一棵树,别人对你的态度就是一阵又一阵的风。如果你很在意别人的意见,那就意味着,随便一阵风都会剧烈地摇晃你,甚至将你吹倒。作为一棵树,你能否矗立在大地上,取决于你有多少根系深入大地。

  生活就是大地,你在生活中的每一种细腻的感受就是一条或粗或细的根。你的感受越是丰富、充沛,你的根系就越是深入大地。这样一来,就算是很强烈的风也不能颠覆你的立场。

本文来源:《走出人格陷阱》, 武志红 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08.02 周一:

总想着目标是浪费时间

  不能活在当下的另一个常见原因,是我们容易被目标所淹没。很多人喜欢树立目标,认为目标越高,自己做事的动力就越大。然而,总是想着目标,我们就会忽略当下,便做不好当下的事情。

  春节回家,我一个老乡来找我诉苦。他说他有一肚子的雄心壮志,渴望出人头地,但没有人理解他。大家反而都嘲笑他好高骛远,都看不起他。和他聊天时,我有一种感觉,好像他飘浮在空中,并且他的眼神也有一种飘忽感。慢慢地,我发现他说话有这样一个逻辑:事情A做不好,是因为事情B阻碍了事情A;事情B做不好,是因为事情C阻碍了事情B……总之,我难以和他就事论事地谈论一件事情。

  一开始,我试图令他就事论事地说话,但发现无法做到这一点,我就接受了他的逻辑,顺着他的逻辑往下说。即承认事情B是事情A的阻碍,事情C是事情B的阻碍……最终,这样聊下去的结果,是他不得不承认,他没有做好过任何一件事。譬如,他事业做不好,耕田也不行,做饭超难吃,也不会打扮,学历也很低……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最直接的原因是好高骛远。他做事情时有一个毛病,做着事情A时就想着事情B,做着事情B时就想着事情C……总之,总是想着更高一层的目标。当做着事情A时,他的时间就用在了事情A上,但他的心思不在事情A上,所以时间就被浪费了。因为过去30多年他一贯如此,所以他过去所有的时间都被浪费了,结果令他现在几乎一事无成。

活在当下,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是有必要的,然而,仅靠目标做动力,这种动力就是强迫式的。有这种动力的人很容易焦虑,所以会比较努力,但他们缺乏全神贯注的素质,于是做事会比较马虎,而且会停留在表面上,不能做得非常到位。

  拥有全神贯注做事这一素质的人,是能够活在当下的。他们也有目标,有一个全盘规划,但在做事时,他们会关注当下的信息。不但很细致,而且会乐在其中。他们做事的动力是当下产生的快乐,而不是源自未来——其实也是过去——的目标。很多父母和老师都喜欢给孩子树立目标,认为有了压力才会有动力。但是,这都会阻碍孩子活在当下,令他们在做事情A时总想着目标B。于是,不仅容易焦虑,而且还容易马虎。

不活在当下,易纸上谈兵

  “活在当下”是一个普遍哲理,任何时候都适用。譬如学心理学,国内一位著名心理学专家对我说,他发现学心理学的方式有两种:一种人是拿理论去套事实,这种人将大师的理论奉为圭臬,如果发现理论与事实不相符,他们会第一时间怀疑事实,而不是理论;另一种人则是拿事实检验理论,如果发现理论与事实不相符,他们会第一时间怀疑理论,这就是活在当下的态度。

  玩摄影时,我也会发现这种差别。一些人拍照时,会想着书上讲的构图,另一些人则沉浸在当下,凭着当下产生的感觉去构图。自不必言,前一种人的摄影水平很难提高,因为当不能沉浸于当下,不能与当下的事物建立关系时,他们就是在浪费时间。

  要活在当下,重要的是破,而不是立。我们要认识自己当前的渴望,明白它们一定是源自过去,然后试着放下它们。当你能做到放下时,就能洞见当下事物的本质,然后这洞见力会自动告诉你,你该怎么做。

本文来源:《走出人格陷阱》, 武志红 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08.03 周二:

  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的书,譬如关于悲伤,他写道:

  有没有可能完全不逃避悲伤呢?也许我的儿子去世了,这的确是很大的悲伤、震惊,然后我发现自己实在非常寂寞。我无法面对这件事,我无法忍受这件事,因此我逃避……有没有可能不采取任何形式来逃避这样的疼痛、寂寞、悲伤、震惊呢?而且还要怀着苦恼,完全与这个事件同在?你有没有可能握着任何问题,不想办法解决它,而是看着它,仿佛握着某颗珍贵的宝石、手工雕成的精美宝石……如果能够的话,思想不运动、不逃避,握着我们的悲伤,不离开事实,就会引出一股全然的释放,叫人摆脱所谓的“痛苦”。


  然而,我深信,任何一个人,不管他能说出多么好的道理,他仍然只是一个凡人,并且必然有一个凡人的苦恼和脆弱。由此,任何试图装扮成神的人,要么别有用心,要么有严重的精神疾病。

  又如,一个网友,他写的哲理诗非常棒,写透了许多难以参透的道理。然而,我对他很担忧,因为我觉得他把自己和道理混为一谈,他认为自己可轻松地在各个境界中自由穿行。这种想法一定是妄念,是他将自己当成了这些信息的肇始者。

本文来源:《走出人格陷阱》, 武志红 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08.04 周三:

  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中,我们需要一个终极的牵系。有了这个牵系,自己的灵魂就不再是孤魂野鬼。然而,任何人都不能成为这个牵系的另一方。

  我们必须明白这一点,并永远保留对自己人生的选择权,永远拒绝任何人为我们的人生做主,因为那个人不管多么贤明,他一定仍然是个凡人,他仍然一定会谋他的私利。而最大的私利,其实不是钱财,而是权力,即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别人身上的欲望。

本文来源:《走出人格陷阱》, 武志红 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08.05 周四: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第一年,它结了10个苹果,9个被拿走了,自己得到了1个。对此,苹果树愤愤不平,于是自断经脉,拒绝成长。第二年,它结了5个苹果,4个被拿走了,自己得到了1个。“哈哈,去年我得到了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这棵苹果树心里平衡了。

  但是,它还可以这样:继续成长。譬如,第二年,它结了100个果子,被拿走90个,自己得到10个。

  很可能,被拿走99个,自己得到1个。但没关系,它还可以继续成长,第三年结1000个果子……

  其实,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苹果树在成长!等苹果树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那些曾阻碍它成长的力量都会微弱到可以忽略。真的,不要太在乎果子,成长是最重要的。

本文来源:《走出人格陷阱》, 武志红 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08.06 周五:

完美主义:

  我们总是把部分成功定义成失败,这大错特错。学校教育我们,只要付出最大程度的努力,就会取得优异的成绩;然而,人生告诉我们,最大程度的努力只是让取得优异成绩成为可能而已。学生们走出校门,步入人才市场,即便不犯任何错误,也仍然会因为没能成功求职而在现实的考场上失利。

  • 过高期待
  • 纠结不放
  • 认同需求
  • 过失担忧
  • 行动顾虑

不完美主义:

  不完美主义带给你的是无限自由,因为那才是我们的自然状态,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模样。相反,完美主义是人为的努力,它只会用不合理的标准限制、僵化、统一我们的行为。比起把事情做好,不完美主义认为重要的是先把事情做完。当然,不完美主义与把事情做好并不抵触,它只是消除了对失败的严重恐惧。

  不完美主义的重要前提,或者说关键,是标准低并不意味着结果不如意。人们常有一个错误想法:只有目标完美了,结果才能更接近完美。但事实正好相反:比起完美主义心态,只有你接受不完美,结果才能更接近完美。

  身为一个不完美主义者的首要好处是,你可以在更多的场合获得行动力,受到的压力更小,取得的成果更大。一个人越是勇敢、自信、轻松,就越容易接受生活中的不完美。如果你希望人生中有好事发生,即使你的轮胎气不足、车身已生锈、前车灯坏了,你也必须即刻出发。因为只有走出去,你才能看到新世界、邂逅新的可能性,才能有更多实现成长、享受人生的机会。

本文来源:《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 斯蒂芬·盖斯 著,江西人民出版社。


2021.08.07 周六:

  人的一生始终都在追求两样东西——舒适度和成长度。若想在某个领域有所成长,你就必须面对不断增加的风险、不确定性甚至不适感。除此之外别无他法。举重会造成肌肉纤维的酸痛,这就如同我们在经历失败或不安后内心会感到痛苦一样。但接下来,肌肉会得到重塑,变得更加强壮,这也如同失败后总结了教训的我们会变得更强大一样。这绝非陈词滥调,从神经学角度讲,在频繁经历失败或痛苦后,我们的大脑在面对这些失败和痛苦时便会具备更强的抗压力。

  想想各行各业最娴熟的专业人士吧,他们也曾经笨手笨脚,或表现糟糕。通往卓越的路一开始都崎岖不平,我想这一点大家都清楚,但我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我们在潜意识中经常通过自我设限绕开颠簸的道路,假装真存在一条平坦的上升通道。这样的通道并不存在。每次遇到失败,我们都试图找出一个借口,却不愿接受我们虽然有时会失败,但也会重整旗鼓的事实。

本文来源:《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 斯蒂芬·盖斯 著,江西人民出版社。


2021.08.08 周日:

  不完美主义并不等于懒散、低标准、安于失败、不追求优秀与进步或对世事漠不关心。从其本质上说,不完美主义也追求美好,采取积极行动,但并不指望达到完美,更不用说把完美当成理所应当的结果了。比起把事情做好,不完美主义认为重要的是先把事情做完。当然,不完美主义与把事情做好并不抵触,它只是消除了对失败的严重恐惧。不完美主义背后的逻辑是:不那么在意条件和结果,而关心眼前具体怎么做才能掌控自己的身份与人生,积极前行。

  如果仔细审视人的一生,你也会看到这种情况。从来就没有所谓完美的计划或环节,人生注定要遇到各种问题。事先计划的确是有用的,但随机应变、伺机而动同样重要。你必须知道,由于自身、环境和他人的原因,你的人生必将持续不完美。

本文来源:《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 斯蒂芬·盖斯 著,江西人民出版社。


2021.08.09 周一:

说到紧张,我又想起一件事。我原本一直是个心态健康、情绪冷静的人,一天上午,我突然被蜘蛛咬了,而接下来一系列可怕的连锁反应让我跑了三次急诊室。这还不算,从那以后,我就开始胡思乱想了。我开始过分关注自己的身体感受,在身上寻找大病的征兆。从那以后,我就陷入了焦虑,不仅仅是对身体,对生活中其他方面也是。严重的时候,我会蜷缩在床头浑身发抖,毫无理由地焦虑,对自己的焦虑而焦虑。

  而如今的我却像海中摇曳的水母一样平静,因为多年之后,我终于学会了无视心头莫名泛起的焦虑。我学会了忽视自己终日处于紧张状态这一事实,我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学会了不在乎。正是这种漠然的心态救了我。“不再为任何事担心”是一条危险的建议,但你如果能把不在意的态度用对地方,绝对可以让你的生活发生质的改善。

  这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问题不仅仅是在不在乎,在乎的程度也很重要:不完美主义是指对某些事情不那么在乎,因为只有当你不那么在乎时,你才能在这一领域更放松。而只有更放松,你才不会产生严重的焦虑和分心,你的大脑才能保持清醒和专注,你才能集中更多精力来解决问题

本文来源:《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 斯蒂芬·盖斯 著,江西人民出版社。


2021.08.10 周二:

  完美主义者通常拥有强烈的“永不满足”的偏见。我希望在你读到这里时,我能让你给“满足”下一个新定义。接受你的人生,它就是不够完美,你要想的不是“永不满足”,而是“这就够了”。知足常乐并非一个被动状态,它是个人成长的最高标准:心无旁骛、欲望纯粹地做一些对你自己或世界有益的事。

  学会满足甚至可以让我们避免陷入束手无策、被动反应的境地。如果我们总是对人生不满,就会无法前进。白天时间不够,晚上睡眠不足,今天上午我表现得不好,我的钱不够多,我(因为无数可能原因)不够优秀。然而,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和我们的局限、瑕疵之处以及不断流逝的岁月和解。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只要多想正面的事,你就能感到心满意足。你还在呼吸吗?还有人爱你吗?你的猫咪可爱吗?你总是可以找到一些令人满意的地方,而且你也需要这么做。

  只有你自己能决定是否对自己的生活满意。社会上很多事都会并且都在影响你对满足的感知,但这些情绪只是一种影响,并非最终结果。请从今天开始接受知足常乐的心态,享受这种心态带给你的自由和快乐。

本文来源:《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 斯蒂芬·盖斯 著,江西人民出版社。


2021.08.11 周三:

我们在海边蹚着水跑步,气温越来越低,最后教官终于把我们叫上岸。可是没过一会儿,哨子又响了,我们又被勒令返回海滩,匍匐前进,浑身奇痒,酸痛难忍。五个人当即选择退出,被送到卡车上。对他们的退出,我内心充满不解,因为我们以前做过类似的训练,虽然不容易,但无论如何也到不了无法承受的程度。我猜那几个人只是想得太多了,担心魔鬼训练周接下来五天的训练会更加恐怖——那正是马奎尔队长特意交代我们不要去做的事。

——马库斯·勒特雷尔,美军在阿富汗“红翼行动”中的唯一幸存者

  人在一生中无论做什么事都会遭遇阻力,困难可能会超出你能忍受的程度,条件和结果可能都不合你的心意。海豹突击队员有着惊人的意志力,即便经历的是人间地狱般的折磨,他们也能把全部心思放在过程上。而魔鬼训练周中那些退出的精英,就像马库斯猜测的那样,很可能一直在担忧未来要经历什么,这让他们在到达自身极限后败下阵来。

  归根结底,主要的区别在于你考虑的是环境还是过程。那些对环境过于在乎的人,一旦开始思考“我累了”,就会反复陷入这种想法无法自拔,过于关注疲惫这件事。这样一来,他们后续的行动无疑会受到环境的左右——无法积极应对,只有被动反应。相反,那些 关注过程 的人在执行任务时,即便意识到“我累了”,也会迅速把焦点转回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来。换句话说, 关注环境 的人关心的是问题而非解决办法,以至于他们总是 被动地应付环境 ,而非积极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本文来源:《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 斯蒂芬·盖斯 著,江西人民出版社。


2021.08.12 周四:

  对过去纠结不放,表面上看似乎对你有所帮助,但实际上,因为毫无作为,你并没有为事情的解决做出任何实质性行动。 —— 卡拉·格雷森(Carla Grayson)

  纠结不放也是完美主义的一种表现。纠结者总是过分关注自身的问题及/或引发问题的原因,并经常对自己过去的表现感到自责。

本文来源:《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 斯蒂芬·盖斯 著,江西人民出版社。


2021.08.13 周五:

纠结不可修复的损失:接受现实才是唯一的解决之道

  所谓沉没成本,就是那些已经无法改变的伤害、代价或不幸。对待它们最理性的办法就是,不管它们的影响有多可怕,你都要接受它们。什么时候算是真正接受了沉没成本?当你不再对其耿耿于怀的时候。我们纠结的某事也许是悲剧的,而悲剧的罪魁祸首可能正是纠结者自身。但到了某种时候,我们必须明白,事情一旦发生,无论怎么愧疚、悔恨、纠结,都已无法挽回。时间不可能停滞不前,更不会倒退,所以我们别无选择,只能继续前进。否则,那伤人的过往将会永远把我们裹挟在痛苦之中,让本已终止的伤害延续下去。

  放下过去、继续前进并不是对那些你曾经伤害的人的不敬,因为纠结不放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也不能弥补任何过错。自我惩罚并不能弥补你犯下的错误,或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实。纠结不放是一种绝望而无谓的挣扎。你的反思并不能改变过去,只能让你进一步自我否定,而接受现实才是当前困境的解决方法。

  所谓接受现实,意味着你要忍受全部痛苦。如果事态严重,必然会造成伤害。但你只要接受了现实,就给了自己一条可以继续前进的生路。你要接受人性存在弱点的事实,这一点至关重要,你可以犯错误——哪怕是可怕的错误——因为你就是个普通人。

纠结可以修复的过失:接受现实,重新来过

  如果你把摩托车撞坏了,知道有人能修好它(以及你那骨折的胳膊),你只需花时间和钱就可以把问题解决,之后便可以重新全速前进。如果你向老板提交了一份报告,她说“这简直是我看过的最糟糕的提案”,你可以听听她的意见,重新修改后再交一份。人类纠结的几乎所有问题都能找到解决答案。

  我们其实有超级强大的选择能力,但在纠结不放时却放弃了这种能力。纠结的杀伤力极大,但很容易成为一种习惯。解决办法就是继续尝试、练习、改进,这样下去,随着时间的积累,你就会发现自己纠结于那些可以修复的错误的做法是多么愚蠢。

  针对纠结的毛病,最关键的解决办法就是把注意力引导到更有意义的地方去。如果过失不可修复,那就把注意力转移到更有兴趣的地方;如果过失可以修复,那就对自己纠结的事情采取新的行动。

本文来源:《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 斯蒂芬·盖斯 著,江西人民出版社。


2021.08.14 周六:

  “应该”这个词特别危险,因为一旦用来指过去的事(“本应该”),就意味着你认为之前自己做错了,本应该用其他方式做的。这个词带有遗憾的意味。“本应该”充满了罪恶感和羞耻感。纠结的人每次回顾往事或其后果,总是在想自己当时能如何做得更好,而往往忽视了自己已经做得很好的地方。

  不过,你如果碰巧说了一句“我本该点一份奶酪来搭配这个贝果”,也不必过分解读。这里的“本应该”是没有任何害处的,所以根本不需要任何更改。再说,奶酪确实很美味。你自我对话的语境和语气很大程度上能揭示出你与自己相处的态度。你可能会觉得“与自己相处”这种说法有些奇怪,但人与自我的这种关系的确存在。对一件事纠结不放时,你是在因为这件事对自己进行评判,就像你会对他人进行评判那样。即便你本人就是做出行动的人,每次纠结时,那个擅长分析的你就会跳出来批判,仿佛他/她是另一个人似的。

本文来源:《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 斯蒂芬·盖斯 著,江西人民出版社。


2021.08.15 周日:

  • 1.接受沉没成本,毕竟发生的事情已无法挽回。每天(特定时间、地点或习惯行为之后)专门花点儿时间来回顾过去,接受既定现实。这种练习有助于培养出关注当下的思维方式。

  • 2.如果你纠结的事情与你的个人表现相关,你要明确它属于意外还是失败。如果是意外,那就再试试;如果是失败,那就要庆祝自己排除了一种错误途径,可以再想新的办法,重新来过。如果你怀疑意外和失败的成分兼而有之,比如反复遭到拒绝,那你就要在找到新办法后继续尝试。

  • 3.修正错误的自我对话方式。如果你发现自己陷入了“本应该”的思维陷阱,可以尝试使用“本可以”取而代之,因为“本可以”让人感觉多了一种可能性,而不是仅仅在批判错误。同样,你要努力理解自己当时的决定。不论做什么事,我们总是有做它的理由,既然这样,你就要努力理解自己当时的想法,要像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那样全力以赴。

  • 4.积极行动起来纠结不放带来的最大的问题是无所作为。如果你的想法一直停留在过去,就不可能高效地专注于当下。

应用举例

杰瑞止步于面试第二轮。对招聘者选择了其他人这件事,他耿耿于怀。他一直在想,要是自己在面试时有不一样的表现,或许就不会遭到拒绝了。被拒这件事让他感到十分沮丧。他虽然知道纠结过去已经于事无补,但还是无法释怀,于是,他选择按照本章中介绍的办法逐步尝试。

  • 1.杰瑞回顾了求职被拒这一事实。鉴于该职位已经找到合适人选,他明白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扭转这一结果。对这份工作已经不属于他的认识可以有效帮助他在情感上放下这件事。

  • 2.杰瑞意识到这次求职的结果有运气的成分,而他面试的表现其实还不错,足够他得到这份工作。之前,他之所以纠结自己的表现,主要是因为他想给自己被拒找个合理的解释。现在,他已经接受了这个不好的结果,并放下了对这份工作的感性纠结,他已经可以更客观地看待此事,并开始考虑下一个目标。

  • 3.之前,杰瑞一直纠结面试中自己“本应该”如何表现,如今他已改换思路,开始考虑面试时自己“本可以”怎么做,这样一来,他对自己的批判和给自己的压力减少了,这样做还会帮助他给未来的面试积累经验。他针对下次面试可以如何改善做了一些笔记,因为自己从这次经历中得到了经验,他心里也好受了很多。

  • 4.杰瑞开始申请其他工作,他现在的注意力已经放到了新的工作机会上,可以说已经完全从之前求职失败的阴霾中走了出来。他意识到,再纠结之前的面试已是浪费时间,因此已彻底释怀。


2021.08.16 周一:

  那些一心想要获得他人认同的人很难达成心愿,而那些勇于做自己的人却总能获得更多认同。 —-韦恩·戴尔

人类之所以寻求认同,主要有两个原因:

  • 1.他们缺乏自尊和自信,因此希望从他人处获得这些。缺乏自信的人容易为自己的行为寻求他人的许可。比起自己的想法,他们更在意别人的意见。然而,你从他人处获得的信心与你的自信完全是两码事。

  • 2.他们希望每个人都能喜欢自己。一旦有了这种想法,你的所有行为都会受到影响,哪怕在你独处时也会如此。在你的想象中,总有人关注着你的一举一动。

本文来源:《如何成为不完美主义者》, 斯蒂芬·盖斯 著,江西人民出版社。


2021.08.17 周二:

  “生命在则欲望不止,欲望不止则痛苦不息。”

  “人和树一样,他愈求升到高处和光明,他的根就愈往下扎,向黑暗,向深处,——向罪恶。” ———— 尼采

  世间最复杂的,莫过于人性。毛姆说:“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所以,人性经不起判断,它的灵活多变让每个人既是天使,亦是撒旦。

  新媒体的快速流转更是加快了我们对他人的粗暴概括。历史人物都会被后人盖棺定论,“定论”之后,真相便不再重要——这实在是后人对前人最大的残忍。世人眼光永远只停留在行为的结果,却无人追溯行为的理由。

  在我看来,人的某些行为具有偶然性,用必然去覆盖偶然,难免过于绝对。我们幼年所阅历过的大量文本都充斥着这种简化的绝对,等我们踏入社会后,依然沿用这种思维的惯性去判定人,辨别敌友。简化是为了站队,复杂方能包容。

  个人与群体彼此包容的起点在于——对人性复杂的懂得。所以,我会时常提醒自己,去理解人性,不要急于判断人性。

本文来源:《生活在裂隙》, 立雯 著,山东友谊出版社。


2021.08.18 周三:

  凡人行事多基于条件反射——遇事、冲动、作出反应,不预想后果。有智慧之人在遇事后,会重复设想未来的长远影响,纠正本能冲动,再据此行事。

  举个例子,普通人的视界会局限在获得物质的一刹那欢愉,而智慧之人则会看到物质到头来都不会对人的幸福有任何影响,反而随着财物堆积,会给人带来不可避免的操劳。用智慧指导行为,往往意味着对本能的克服。有智慧之识,但无法在行为上依守智识的人,是不能称其为智慧的。毕竟,行为比思考更难,行为需要克服人不自觉的动物本性,思考则可以在不受本性干扰下稳步进行。因此,看一个人的真实面貌,看他所行比所言更直接有效。

  智慧往深里去,就是对人生本质的看透与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建定。因此,智慧的觉醒往往意味着一丝理性的绝望。所以,新构建的价值体系反给人带来一种稳定与使命感。这就如同当你理解了黑暗才是夜晚更明确的存在,你才真正意识到了星星的光亮

  智慧之人毫无例外是忧郁的,他们对痛楚的敏感,以及精神上的敏锐,都要比常人凸显。智慧之人也毫无例外是不热衷于社交的。叔本华说过,“一个人具备了卓越的精神思想就会造成他不喜与人交往”。对他们而言,世间没有任何事物比得上静处独思的自得更宝贵。

本文来源:《生活在裂隙》, 立雯 著,山东友谊出版社。


2021.08.19 周四:

  遭遇本身实在不值一提,它是每个人生活的构成,尤其当你回头看,人事远去,不再心有余波,留下的都是经历与反省。事实上,智慧便是从种种遭遇中提炼总结得到的,遭遇是人活一世修行的必须。

  第一,请接受当下的一切。人在遭遇挫难时,内心会不由自主地抗拒,这种不自觉的抗拒只会加剧痛感。本质上,困境之所以让人痛是因为它打破了你的安全感。如果你不敢接受这种不确定性,就会整日害怕担忧。而当你让自己全然接受所有不确定,那一刻,你便会获得心灵上的纾解,你才会走出情绪漩涡,转向行动面对。

  第二,行胜于言,思虑万千,不如动手干活。禅宗并不强调思维上的修炼,甚至认为禅道是无法通过语言来表达的。不过,话说回来,所有思想与智慧落到词句之间,必有磨损,无论是用何种语言。所以,禅宗更讲究一种“专注于行”的智慧。吃饭一心吃,洗碗凝神洗。当人专注于做手上的事,不被纷乱的思绪绑架时,即是“活在当下”的禅道。遭遇困难时,不要沉迷痛感,不要过度思虑,专注做事——日常家务、工作琐事、写作阅读等——才是缓解痛苦的有效方式。

  第三,懂得经历本身并无绝对好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在遭遇不顺时,你不妨换个角度想想,眼下困境是否会迫使你做一些之前没动力做的事,甚至迫使你彻底转换方向。人在顺意时往往是麻木行进的,缺乏改变航道的能动。危机是最大的催化剂,它逼迫人克服惰性,赋予人坚毅勇气。人在绝境下往往会绽放出自己都未曾想象过的光芒——这可能是人的生命力最迷人之处。

  古罗马哲学家塔西佗(Tacitus)曾说过:“人对安全感的渴求会阻碍人创造一切伟大而高贵的事业。”当你接受了绝境招致的所有不确定性,你便获得了更多生机、敏锐与创造力。

本文来源:《生活在裂隙》, 立雯 著,山东友谊出版社。


2021.08.20 周五:

《卢梭——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梦》:“如果世间真有这么一种状态:心灵十分充实和宁静,既不怀恋过去也不奢望将来,放任光阴的流逝而紧紧掌握现在……只要这种状态继续存在,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就可以说自己得到了幸福……”

  《The Power of Now》:在这本书中,作者用问答思辨的方式解释了一件事:我们的痛苦无一不来自于脑中纷乱的思绪,而我们的思绪( mind ) ,或者说执念,无时无刻不在被我们的自我(ego)所控。只有当我们撇除自我(ego)控制下的思绪,全身心关注当下,才能获得充盈的安宁与平和。

  什么是自我?按照这本书的说法,“自我”并非本真的自我,而是过去的经历、家庭的遭遇及社会大环境所共同塑造的一个充满偏见与欲念的“假我”。这个“假我”牵制着我们不断陷入对过去的“过分”解读和对未来的“过度”想象,从而造成了我们的担忧与痛苦。

  如何解除自我的纠缠呢?很简单,就是意识到并观望执念的存在。当你陷入痛苦、焦虑、愤怒或其他负面情绪无法自拔时,你只需提醒自己抽身“观望”这些执念,不要做判断,因为判断就是自我这个“假我”的回归,你只消静静“旁观”,便能升到自我之上。

  作者谈到,执念存在的土壤便是对“时间”的错觉。而事实上,只有当下是真实存在的,过去与未来都是执念的投射、诠释与想象。“当下”是不需要时间轴来承托的,它真实存在于你此刻生命舒卷的空间里。当你专注当下时,你是会忘记时间的存在的,也只有此时,你才真正连接到了生命的本源存在。

  如今在一些国家越来越流行的冥想,也是在帮助人回到当下、专注于此刻,因为在这个时代我们的脑子已被过载的信息、过强的欲念绑架了。人持久的幸福是要建筑在每一刻“当下”之上的,它跟情绪的波动无关,跟经历的起落无关,跟转瞬的快乐或忧苦无关,那些都是“自我”的养料罢了。真正的幸福是一种平稳的忘我的存在,它是中性的,它彻底融进了此刻,成了“当下”的一部分。

本文来源:《生活在裂隙》, 立雯 著,山东友谊出版社。


2021.08.21 周六:

  无论处在哪个阶段、占有多少财富、位于哪个阶层、来自何种背景、经受着何种遭遇,人所面对的痛苦本质都相同,都是围绕欲望之未达——事成之未达、爱人之未达、名利之未达……虽然每个人的命运不尽相同,但每个人在各自的命运中却有着本色一致的所欲和所求。

  欲望是不会消停的,它只会在达成时获得短暂的空白,而后又会牵连上新的欲望,绵延不绝,牵引着人如动物般捕食猎物、填补欲壑。很多人这一生的各种遭遇只是表象上的繁忙,本质都是欲望的重复。生命在则欲望不止,欲望不止则痛苦不息。

  回顾自身过往,无论爬坡至哪处,总有那处的欲望和与之纠缠的苦楚,每一处都似乎是新的风景,而新的风景都暗藏险境,险境至深处都是如出一辙的欲望——无非名利与人际。这些纠葛并不会随着人生的递进而消失,也许真的要到生命尽头,当人的皮囊无法再支撑起欲望时,人才能接近所谓的“无欲则刚”吧。

本文来源:《生活在裂隙》, 立雯 著,山东友谊出版社。


2021.08.22 周日:

“伊斯特林悖论”:人们的快乐度并不跟收入正相关。

  首先,人是生活在群体中而并非孤立存在的。人总会有意无意将自己与周围人比较。 在任何环境中,自我感觉的个体的优与差都取决于你相对于别人的位置,同类比较总会给人带来不断的压力。这就是为什么无论你取得多少成绩和财富,你感受到的快乐总是稍纵即逝,因为你的比较级也在随着周围环境的提高而提升。

  第二个原因,人有适应性。伴随时间流逝,人终归会适应一切状况,也终归会对已经拥有的漠视不见。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人的适应性都极强。在时间这条轴上,所有偏离正轨的心理和情绪最终都会被拉回平衡值,这点我们不需要怀疑。

  第三,现代人越来越不快乐的原因,也在于资讯的发达。微信微博等媒体将成功人士的消息及时带入了平常百姓家,网络将他们的生活与名利都极度放大,使那些本来有小梦想的人有了更多“不切实际”的“大梦想”。有梦并非坏事,可一旦鸿鹄之志成了终身的纠结,快乐就很难被单纯激发,因为他们的“攀比层次”被这信息化社会拔苗助长了

  叔本华说:“各人拥有的不同地位和财富赋予了各人不同的角色,但各人的内在幸福并不会因外在角色的不同而产生对应的区别。”换句话说,人的幸福并不会随着自身财富地位的上升而获得提升。太多人执着于对身外之物的上下求索,以为那会成为快乐之源,而事实上,快乐真的与物质无关——在过了那条基准线之后。

  亚里士多德曾说:“理性的人寻求的不是快乐,而只是没有痛苦。”根据自己这些年的人生经历与体会,我越来越感悟到——快乐如气球,来去匆匆;痛苦反倒像铅球,繁华之下锚定着人生的基调。

  所以说,无论你身处何种地位,其实幸福快乐都不易。真正成熟理智之人,不应执拗于追求快乐,而是应守住自己平稳的内心,最后到达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云淡风轻之境。

本文来源:《生活在裂隙》, 立雯 著,山东友谊出版社。


2021.08.23 周一:

派在回顾海上求生这一路时,说:“如果没有老虎理查德·帕克,我肯定活不了。对它的恐惧让我保持警觉,把它喂饱则成了我每天生活的目标。”

这真是有关活着的最好注解。

  人活着的基石正是苦难,而非快乐。人身心的构造,不会对顺意有所感知,却会敏感于一丁点的痛苦。苦难才让我们保持活着的警觉,而摆脱苦难——哪怕只是一瞬——才使我们有目标感。

  人生中的快乐都不过是稍纵即逝的片刻,人生的底色其实是苦涩,并且,这是普遍于所有人的定律。有了这样的清醒认知后,你会懂得,人生里的苦难都是值得被感谢的。正如老虎与派在海上的共生,没有困境的人生才是绝境,而苦难的敲打才不至于让生命陷入巨大的虚空。

  我们有痛苦往往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接受现状,我们心中总有个“常态”或者说“预期”浮在那里,一旦“常态”“预期”被打破,我们就抵抗,我们就痛,我们就不知所措。而痛苦的消散都始于对现状的全盘接受。是的,你的孩子有疾患;是的,你的爱人离去了;是的,你失业了;是的,你创业失败了……

  “不接受”表明你还在跟过去的遗留、牢固的执念搏斗,说明你还活在过去的延续中。只有“接受”,你才能真正跟过去挥手告别,才能迈出内心转变的那一步,走上新的征程。

本文来源:《生活在裂隙》, 立雯 著,山东友谊出版社。


2021.08.24 周二:

  之所以有那么多人即使无法从工作中享受到“对位”的快乐却还在苦苦挣扎,要么是养家糊口所迫,要么是真心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大多是不知所好,三四十岁往上则兼而有之,不过,人到中年,养家的压力还是首当其冲。能够在年纪轻轻便认定并专注喜好的终归是少数幸运儿。 对年轻人来说,对自己缺乏认识其实是常态,应当有意识地去用有限的青春试错。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就通过尝试去了解自己不喜欢什么,用一种试错的方式去生活,明确自身喜好。

  如若过了这个阶段身不由己了,那就追求小范围的移动,让工作在限定范围内尽可能靠近自己所好。即使眼下实现不了也不要抱怨,抱怨并不能解决问题,尽职始终是职场人士的基本素养与契约精神。当工作偏离所好时,尝试爱上某些环节,另外,不如培养些工作之余的兴趣爱好吧。我发现,大多数中国人很欠缺爱好。

  某日我读到社交网站上一篇帖子,讲中国大型综合类购物中心的崛起:73%的中国消费者把在里面吃喝玩乐当成生活娱乐的最佳方式。帖子下有个美国人评论道: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样有各种兴趣爱好,他们只知道疯狂工作与学习……这个观点虽然偏激,但评论的角度还是让我心有戚戚焉。我们为了应试而放弃了兴趣,毕业后,又为了挣钱放弃了生活。

  我想,每个人都必然也应该有自己的爱好,需要注意的是,爱好并非消遣。消遣是打游戏、看电视、喝酒泡吧等无脑娱乐,爱好则是需要调遣才智、提升自己的活动,比如学语言、画画、演奏乐器等。

  现代人无时无刻不感到焦虑与疲顿。如若工作能与爱好统一,那至少工作本身能带来心灵的充实,即使人际纠葛仍无法减免;而如若工作内容都成了机械无趣的源头,这时,有个爱好便能起到消减烦闷的作用。用力找到自己喜欢的事,若条件允许,将其转化为事业,你会从这种统一中获得更强的成就感与成功率;若条件不允,就把它转为爱好,让它们成为你净化心灵、远离喧躁的良药。

本文来源:《生活在裂隙》, 立雯 著,山东友谊出版社。


2021.08.25 周三:

  油腻体现的是生命力的阻滞。像罗曼·罗兰所描述的那样:“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

  这些人的四五十岁与他们的二三十岁之间的差异只有年龄,他们的人生并未获得任何宽度或深度上的延展,这便是对自己生命力的阻滞与浪费。这样的人其实很普遍,他们的生存停留在了重复性的“条件反射”上:他们活着靠低级欲望指路,与人相处靠情绪利益诱导,遇事遭挫便是过激撕裂的反应,言谈举止尽是流言八卦的庸俗。当一个人失去精神追求与提升自我的高级趣味,他便堕入了油腻的死水。

  油腻的反面是清趣,即一种清新的情趣。清新呈现的是生命力的流动,情趣则会让人在生活之上开花。清新的人身上涌动着活力,无论活在何种阶段、受制于何种局限,他们总是对人与事充满正向的好奇,积极开拓人生的边界。这种清新的活力是极具感染力的,周围人都能感到这种能量的照明。情趣可以是思想上的幽默智趣,也可以是把日子过得充盈丰满。总之,清新的人不满足于日复一日的机械回归,随时都以极大的热情将自己投掷入生命的创意里,他们诠释着所谓的“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生命的图景总是越过越沉重、越度越无聊,油腻是将这种沉重无趣负荆于自己,而情趣则以一种轻快的方式消解它。油腻是生命的惯性,我们活着活着便容易陷入这种漠然于发生、冷淡于新奇的停滞,所以,我们要努力克服这种惯性。

本文来源:《生活在裂隙》, 立雯 著,山东友谊出版社。


2021.08.26 周四:

  那些身上自带稳定与秩序感的人是最吸引我的。纷乱的世界与他们无关,他们有稳定的日常、稳定的爱好、稳定的阅读与稳定的价值观。他们有内生的锚,与外在无关。

  人必然趋近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类同的轨迹是两个人交心的基础。人要放弃与生命中遇到的多数人成为朋友的野心。这是不可抵达的,你得承认。在一个时期,能与一个人达成精神上对等的深交,已属不易;若过了很久,你们依然能对谈如旧,那是知音难得。

  交流的难易,本质上取决于你与对方是否同一种人。若非同类,说再多话也是徒劳,思维的铁墙坚不可摧。

  人常常过高估计了交流的作用,大多数时候,交流是无效的,除非“人合”(注:这里用“合”而非“和”是希望表达同一种人的契合,而非和气、和谐)。“人合”并非指技能背景上的吻合,而是综合了经历、心智、道德、品性等的整体素养。

  往上一层,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价值观的贴合,比如对人的仁慈、对己的反省、对不同的包容、对欲望的警惕、对意义的求索等等。虽然我们无法将这种气质一一分解量化,但遇到“合”的人,几句交谈、一眼汇合,彼此便能感知;遇到“不合”之人,也是一句话见分晓的事。

  合的人之间的交流是心底的共振,是观点的确认与话语的见证。不合之人,就像同极的磁铁,相斥是一种本能。我们人生中有多少时间都浪费在了试图与不合之人共谋的努力上。所以,人要挑剔,要有眼力,无论选择伴侣、友人、同事、上司、下属,最终都会落到“人合”。成于人合,败于不合。“人合”是所有关系及谋事成功的起点,也会决定终点能走到哪。

本文来源:《生活在裂隙》, 立雯 著,山东友谊出版社。


2021.08.27 周五:

  尼采在《偶像的黄昏》里讲:“文化和国家……两者互相分离,靠牺牲对方而生长。一切伟大的文化时代都是政治颓败的时代,在文化的意义上伟大的事物都是非政治的……”

  回看我们这个时代,表面上零碎的纷争不断,但本质多是围绕利益纠葛而展开,缺乏站在更高处或更深层的矛盾与张力。而当时代里所有人的精神步调都趋同,灵魂与创造也将被稀释。

本文来源:《生活在裂隙》, 立雯 著,山东友谊出版社。


2021.08.28 周六:

  我曾一度排斥规律的生活,认为规律是反自由的,是异化人的手段。在有了更多人生阅历后,我才逐渐体悟到:自律之人才是最自由的。很多人会厌倦朝九晚五式的工作制,认为它缩减了自由,于是,便渴盼一种截然相反的状态,一种没有任何限制的绝对自由。殊不知,外附的规律一旦消失,人就像被抛掷于一片失重之下,丧失了平衡与方向,陷入了颠沛流离的恐慌之中。

  我曾有半年尝试过一种相对更自由的生活,睡到自然醒,凭冲动给自己安排每日事务,不设常规,随性随意,结果没多久就厌倦了。日常规律其实保证了生活的可预期性,而可预期性会赋予人精神上的松弛与稳和。规律的打乱意味着人生被不断暴露在无穷的不确定中,大多数人并没有自建规律的能力,也不具备全然接纳生活的“不确定性”和由此产生的“不安全感”的心智,所以,他们需要依附于雇佣工作。

  按照罗素的说法,“很多工作能给予人们消磨时间和施展哪怕是最微小的抱负的快乐,这一快乐能使从事单调工作的人比无所事事的人幸福得多”。即使是一个财务自由的人,也只有通过有规律与目的的生活,才能获得活着的乐趣。事实上,富人的工作甚至比普通人更卖力更紧凑。一个人对抗无序是一种能力,从无序中开辟出规律是能力,而遵守住规律更是一种少见的能量。

  最卓越的自由是能不依附于他人设置的目的,自我构建人生意义、建立计划并依律往前。不过,罗素也说过,“能够自觉而明智地充实空闲时间是文明的最后产物,目前还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个程度”。总之,极大的自由都意味着极大的自律。山本耀司讲过一句很扎心的话——“我从来不相信什么懒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的更广阔的人生,那样的自由才是珍贵的、有价值的;我相信一万小时定律,我从来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灵感和坐等的成就。做一个自由又自律的人,靠势必实现的决心认真地活着。

  这世界从不存在绝对的自由。人生的充实与快乐与其说仰仗自由,倒不如说取决于自律。

本文来源:《生活在裂隙》, 立雯 著,山东友谊出版社。


2021.08.29 周日:

  看书读到一句“自足即智慧”,我心里一暖。书里又写到,“人生的智慧就在于自觉限制对于外物的需要,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以便不为物役,保持精神的自由”。

  我觉得这样形容“自足的智慧”还不够。自足的状态,应该是无须克制的。克制说明还有欲望,需要去掐断;自足了,心的落脚处变成已有的,不用再向外找了。自足是泰然的,不用力的。已有的即足够,未有的无所求。自足也是饱满的,气定而神闲。凡人的郁闷,都是想着未有的,忘了已有的。而每一次拼命将“未有”占为“已有”,只能带来短暂的满足。得到即贬值,此为凡人之境。

  若眼光总在捕捉未有的,人便沦为欲望的奴隶。毕竟,未有无限,已有有限,人的一生更是有限得局促。用有限去追求无限,本就是荒诞。当你懂得无论你占有多少,都不会再为你的福悦添砖加瓦时,自足便离你不远了。

  持久的自足需要人生的智慧,而时不时的自足感则可以通过时时的自我提醒达到。常常提醒自己已拥有的美好——“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那被你无视的身旁,已有足够的理由令你自足。

本文来源:《生活在裂隙》, 立雯 著,山东友谊出版社。


2021.08.30 周一:

  记得自己在25岁和30岁到来之前,都有一种突升的恐慌。这个时代的急促让人迫不及待想在而立之前有所建树,似乎到了30岁还无所作为的话,生命就注定要荒芜下去了。然而,真过了三十岁后,生命反倒慢慢驶入一种从容不迫。岁月给人的智慧,只要你能承接得住,是能赋予人以光的。我并不想回到青春年少,那时的鲁莽与唐突,那时的不知深浅的自负与受挫后的自卑,活得过于用力,并不可爱。

  现在倒是越发觉得成熟真好,当对人与事有了辨识度,生活的确定性会越来越多,人学会接纳自己,尤其去接纳自己的裂隙时,时间的光反而照了进来,人生从此有了更多亮度。

  年轻时,总有一颗占据一切的雄心;待人老去,那些不重要的自然会从生命里脱落。生活有了专注度,才有了从容所需的厚度。

  某天我看到拍摄蒋勋的一个片子,他2014年回到台东池上,住进了一间简朴小屋,画画、读书、写作、散步、修葺艺术馆……他说,生命过了繁华以后,还是可以很美好。人的渐老,是让我们逐渐学会坦然面对死亡。在人生的终点,我希望能优雅地跟这个世界告别,跟自己告别。

本文来源:《生活在裂隙》, 立雯 著,山东友谊出版社。


2021.08.31 周二:

  麦克卢汉说:我们的工具增强了人体的哪个部分,哪个部分最终就会麻木。

  我们在获得信息的广阔与速度时,必然失去了消化咀嚼信息的从容与深度。我担心我们的情绪连同信息都流转得太快了,太快了,以至于我们最后麻木了。

  我们强迫症似的不断刷新页面,企图比别人早一秒知晓信息。我们前一刻还对着执法不公的新闻而愤懑流泪,下一秒已对着笑话开怀。太快了,快到我们不断用遗忘迎接新闻。

  情绪与思想,本应在“慢”中生成与沉淀。而我们在迅速流转的信息中竟完成不了一个完整的笑。我们刚笑了三分之一,表情已转向下一条。流泪更应是个缓慢而悲伤的体验,有雨打芭蕉的韵律,有悲天悯人的情怀,而今天,流泪也被速成化了。

  思想在广阔中稀薄着,记忆继续被速度祭奠。我们遗忘,然后继续麻木地活着。当遗忘苦难的速度超过新苦难的生成,我们都将成为这个时代的共谋。

本文来源:《生活在裂隙》, 立雯 著,山东友谊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