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30-丁立的九月读书笔记

在阅读中探寻世界的欢沁与自己的迷途

Posted by DL on September 30, 2021

2021.09.01 周三:

  关于年龄的不幸在于:年轻人体会不到自己的年轻,年老者却时刻意识到自己正在变老。人生是个不断减少不确定的过程:年轻人因生活的变量而勃发;年老者因生活的定量而安宁。要让精神先于肉体衰老,才能更坦然面对肉体衰老;要让智慧对得起皱纹。

  时间越来越少,要对社交吝啬,对阅读慷慨。珍惜与亲友的每一次相遇,年岁越长,每一次的相遇,都越可能成为最后一次。一人静,二人谊,三人以上开始戏。商业是一堆人的戏,友情最需要一对一的谊,人生的智慧则只能靠一人静。

  人世间,是一群想不清自己要什么的人给一群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工作。糊涂的人需要清醒的人带着往前走。越早明确自己一生要做的事,越早获得活着的力量。

  只要确认了自己的大方向,并保证自己在大方向上前行,过程中的波澜挫折都不重要。耐心和坚持是人与人的分水岭。人在彻底意识到自己是平凡之身后,才开启了活在当下之旅。身边的美好踏步而往,日月明晰,路途比终点生动,经历比得到值得。

  有句话我一直印象很深:“人无法用相同的自己,得到不同的未来。”

本文来源:《生活在裂隙》, 立雯 著,山东友谊出版社。


2021.09.02 周四:

  人的一生无须太多物质,也无须太多朋友。我们要有取舍,当彼此气味不同时,是不该让别人在你这浪费时间的。省下的时间,可以让他们找到更对味的人。人与人之间,有莫名的磁场。同类之间,无须太多言语,一个眼神,便已知晓彼此。大部分人只是路过你的生命,留下的,都是灵魂相近的人。生命是不可控的,我们随时都会死。所以, 要抓紧时间,舍弃本应平行的人,珍惜彼此懂得的人

我的价值观是:生活无非是在欲望和能力中平衡,找到最舒适的生活方式,包括比生存城市平均水平略高的收入,有时间陪伴家人享受生活的工作和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

本文来源:《生活在裂隙》, 立雯 著,山东友谊出版社。


2021.09.03 周五:

  纪律是权威人物施加给我们的,以对我们进行约束。自律是我们为自己设定的,以掌控生活,使我们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从根本上说,自律是要鼓励的,而不能强制。自律是一种技能,但只有通过自由选择才能维持自律。你不能强迫自己自律,这一点听起来很奇怪。你不能说“我从现在开始就要自律了”,因为你可能并不具备维持自律的技能,而且你可以随时选择中止这一任务。向来都是如此!

  的确,你可以强迫自己采取行动,有时候,强迫自己做一些正确的事是没有害处的。但这常常会演变成一种自我奴役,你会觉得自己仿佛是计划的囚徒,而不是生活的主宰者。之所以会出现自我奴役这种情况,是由于自律的表象下暗藏着机械的实质,你却将这两者弄混了。在没有受过训练的人看来,自律通常与自我奴役很像,然而真正的自律来源于自由,是一种充满爱的努力

本文来源:《弹性习惯》, 斯蒂芬·盖斯 著,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1.09.04 周六:

  否定他人容易,否定自己难,这是他们内心逻辑秩序的基石,他们一切的行为逻辑都是建立在这些基石之上的,否定这些基石就是否定他们自己的人生。


2021.09.05 周日:

  恐惧起源于哺乳动物防御系统,是人类中一个无处不在的体验。我们的生活、文化、社会,本质上都是在与恐惧的对抗中形成的。

  在个人身上,对抗恐惧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则更加明显,比如,我们害怕在他人面前显露脆弱,总希望表现出强大、坚定;害怕死亡和未知挑战等不确定性概念,总想掌控一切;追求完美,无法容忍一些哪怕很小的问题;假装一切都好,不敢承认真实的感受或面对真实的自己……

  焦虑与恐惧本质相同,焦虑是指向未来的恐惧——焦虑的核心,依然是恐惧感。只要我们留意,很容易发现日常生活中的恐惧:万一她拒绝我怎么办?万一我的观点被老板嘲笑怎么办?万一我表现不好,输掉比赛怎么办?

  要处理恐惧,人们往往习惯性地寻求控制、预测的帮助,或求助于风险回避策略。但生活往往是不可控、不可测的,挑战也往往是不可回避的。

  • 接纳、觉察、放松、行动。

  维克多·弗兰克尔:你的一切都可以被夺走,但除了这一样东西: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下,选择自己的生活态度的自由。它永远由你自己掌控。

  我们永远无法自由选择自己过去的经历,无法选择原生家庭的养育环境和成长体验,无法选择生活将会遭遇何种挑战,但有一件事我们永远拥有主动权:面对挑战,去选择我们的视角、选择思维以及行为处理模式。生活的掌控权,一直在我们手中!

本文来源:《反内耗》, 于德志 著,天地出版社。


2021.09.06 周一:

  我们是否该扪心自问:高昂的学费、紧张的家庭氛围,以及各种活动,真的能为孩子换来更美好、更富足或者更快乐的人生吗?这真的可以帮助孩子成才吗?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这种做法只会适得其反。这种少年有成的压力存在一个难以为人察觉的阴暗面:它会导致年轻人心理脆弱,不堪挫折。我们强迫青少年接受像职业人士一样的训练强度,让他们追求完美,让他们在少年时(甚至更小的时候)就做出人生抉择,这实际上是在伤害他们。这种揠苗助长的行为,会阻碍他们的成长,关闭他们进行探索的路径,让他们更加脆弱。在我们本该鼓励孩子们心怀梦想、勇于尝试和从生活的失败中吸取教训的时候,我们却在不遗余力地教他们如何小心翼翼地避免犯错。这便导致他们活在害怕失败的恐惧中。将孩子锤炼成神童,实际上是一个让他们陷入脆弱的过程。

本文来源:《大器晚成》, 里奇·卡尔加德 著,天津出版传媒集团。


2021.09.07 周二:

如果为了考试而考试,考试的意义何在

  如果你认为我们现在已经变得比泰勒时代更开明了,不妨看看“有教无类”(No Child Left Behind)、“共同核心课程标准”(Common Core)和“力争上游”(Race to the Top)等最近的美国教育改革计划,它们都抬高了标准化考试在公共教育中的地位。而高利害的标准化考试,只不过是泰勒思想应用于教育领域的一个缩影罢了。事实上,我们的教育制度很大程度上是根据工业体系的规定来运行的:持续走向更广泛的标准化和衡量方式,公然提倡具有功利性的理工科课程,使用铃声来区分上下课时间的物理同步方法——这个体系中的孩子们就好像在泰勒设计的装配线上流动的福特T型汽车一样。

  对多数人而言,这种说法听起来荒谬可笑。但大家其实都知道,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它涉及神经、心理和情感方面的发展。这意味着我们都会以不同的节奏吸收、整合和运用知识。有些人会在刚接触到一些事物的时候,就开始运用知识。其他人,尤其是大器晚成者(包括我自己)则必须在完整接触相关内容后才能运用知识。此时如果突然想通了一些复杂的问题,就会有茅塞顿开的感觉。但这种学习模式可能会与针对学生的跟踪、排名和分类的流程格格不入。有些孩子的确能够完美匹配标准学习模式,但还有许多孩子的学习过程可能并不太符合预期。

  标准化考试并不能衡量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或者对某个话题的真正参与度。强迫教师讲解只能强化在标准化考试中进行衡量的内容,回避更具有分析性的资料,阻碍学生们的学习。这还会贬低教师这个职业的价值,就像泰勒的理论会贬低工厂技工的价值一样。将教育简化成一个备考的过程会危害课程的质量,贬损教师授课的技艺。它会掏空教育过程中的人性。

本文来源:《大器晚成》, 里奇·卡尔加德 著,天津出版传媒集团。


2021.09.08 周三:

  尽管天分确实很重要,但一个人的能力主要靠积累获得。从一个人开始从事一个职业的那一瞬间起,只要足够认真、努力,他的能力就会不停地积累。如果这个人实际上向往的是另一个职业,那么他的所谓“梦想”几乎必然使他在当前这份职业上心不在焉、无甚积累。其实,世界上80%以上的职业并不过分依赖天分,更可能甚至几乎只依赖积累。天长日久,这个人在当前的职业中将逐渐落后于那些认真做事的人。但此时他不会因为自己的落后而奋起直追,反过来,更可能的是把“反正我的梦想不是这个”当作借口。

  无论是谁,进入自己梦想职业的成本都很高昂—极少数运气好的人除外—有些相对依赖天分和运气的行业更是如此。当初未能从事一个职业就已经能说明问题了—除了运气不好,更可能的原因是积累不够。几年过去,这个人在他的所谓“梦想职业”中的经验积累依然是零,仍旧只是空有梦想。还有一个他更可能宁愿视而不见的事实是,那些在他所谓“梦想职业”中拼搏努力的人在这段时间里已经积累了无数经验,磨炼出了他在“圈外”无法想象的各种能力。就算有一天,这个人有足够的运气,进入了那个他梦寐以求的领域,结果可能还是发现自己一无所有、毫无竞争力,最后不过是一切清零、从头再来。

  越是不满现状,摆脱现状的欲望就越强烈,而这种欲望会让一个人最终迷失方向,因为无论是谁,从本质上看都无法摆脱现状—每一时刻的现状都是过去某一或者某些时刻的结果,而每一时刻的现状都是未来某一或者某些时刻的原因。没有人能够逃脱现实的束缚。

  从某种意义上理解,“逆境造就成功”、“磨难令人成熟”之类的话纯属胡说八道。显然,在顺境中更容易成功,而且很多磨难根本没有必要—这更可能是失败者对他们自己一生都未曾有机会体验的成功及成功者“意淫”式的猜想而已。失败者永远没有机会了解成功的真相,因为人最容易受自身经验的限制,而不曾有哪怕一点点成功经验的人更无从摆脱自身的局限。

  对现状不满、急于摆脱现状,是人们常常不知不觉落入的陷阱(尽管偶尔这也是少数人真正的动力)。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不要常常觉得苦(这会让人忍不住顾影自怜,浪费精力与时间),而要想办法在任何情况下找到情趣—快乐是一种本事。这些年我遇到的优秀的年轻人几乎都有这样的特征:他们很少对现状不满(可能是他们的优秀使他们难以觉得不满吧),他们热爱自己的生活,他们相对更不在意外界的影响,他们更专注于做事而心无旁骛,他们身处良性循环之中,当然,他们也因此每时每刻都在进步。

本文来源:《把时间当作朋友》, 李笑来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2021.09.09 周四:

  生活本身充满了意外,并且,总是意外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现实只能接受

  尽管现实总是如此难于接受,坚强的你却应该坦然。以上提到的种种现实,包括“速成绝无可能”、“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完美永不存在”、“未知永远存在”、“现状无法马上摆脱”,都既清楚又简单,你必须要接受—不仅要接受,还要牢记;不仅要牢记,还要坚信,不容半点动摇。

  最好时常把自己的一些念头记下来,然后与这几条现实对照,看看它们是否与这些现实相符。之后,你会和所有这样做过的人一样,发现自己常常在不知不觉之间被一些实际上完全不现实的念头所左右。这是正常的。但是,通过不时地记录、思考与反省,你会越来越善于甄别那些不现实的念头,进而摆脱它们的影响。这就是差别。很多人一生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有多么不现实。之前提到的“既勤奋又懒惰”的人群,基本上都是把这些现实当作老生常谈的道理—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从不记录、从不反省,才常常作出荒唐的决定,最终堕落到那分田地。

  百分之百地接受现实也许痛苦,但要醒悟—没有其他的办法。正如凤凰涅槃,只有浴火才能重生一样。时间是现实的人的朋友,是不现实的人的敌人。时间不是故意要这样做,只不过事实就是如此。

本文来源:《把时间当作朋友》, 李笑来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2021.09.09 周四:

来自外部的恐惧在于: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

  人是一种很有趣的动物,在自己做对、做好之前,通常已经了解做对、做好是什么样子。于是,无论能否做对、做好,人都觉得自己有能力判断别人是否做对、做好。所以,尽管自己不怎么样,却可以振振有词、理直气壮地评价别人做得对不对、好不好。这样看来,一个人一旦开始认真做事,被嘲弄、被耻笑的几率将远远高于被夸奖、被鼓励的几率—这几乎是肯定的。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使很多人怀有前文提到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微妙心态。

  事实上,那些真正能够做对、做好的人,绝不会随意嘲弄、打击别人,因为他们是做对过、做好过的人,他们一路走过来,心里非常清楚做对、做好有多么不易,所以,他们会不吝一切机会去鼓励那些尝试做事情的人。这甚至可以当作一种测试方法:如果一个人经常嘲弄他人,那只能说明他自己不怎么样;否则,他会像那些极少数已经做对、做好的人一样,给予别人真诚的鼓励而非嘲弄。尽管那些能真正做对、做好的人有时也会给出负面评价,但这些评价通常是“建设性的负面评价”,并不是为了获得优越感而发出的嘲弄。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在意来自他人的、非建设性的负面评价。没有谁从一开始就能做对、做好。所有做对、做好的人都是一路磕磕绊绊走过来的,这就是生活常态。而动辄给出非建设性负面评价的人,往往不是正经做事的人,他们和那些正经做事的人身处不一样的世界,这也是生活常态。

本文来源:《把时间当作朋友》, 李笑来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2021.09.10 周五:

  许多年前我就注意到一个现象:我会在别人求助于我,而我内心其实非常抵触的时候,因为怕别人说我是“不够意思的人”,硬着头皮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我在一次深感受伤的时候有了一个闪念:原来这种尴尬并非来自我没有“乐于助人”的品性,其原因是我的精力并不足够旺盛,无法在将自己的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的同时,拿出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帮别人做事—事实上,我自己根本已经是个正在“过河”的“泥菩萨”了。想多了之后,我甚至开始怀疑雷锋的领导是否太白痴,因为他没有给自己的下属分配足够的工作—这是那天晚上于我来讲非常惊喜的一件事—我发现我正在独立思考。

  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前提。从我重新思考“雷锋的领导”那天开始,我就主动挣扎着去学习如何做事量力而行了。说起来好笑,我自己的智商实在是有限,有限到过去竟然没想过“量力而行”是如此高难度的行为模式:第一,承认自己能力有限;第二,不怕在别人面前露怯;第三,敢于不去证明自己是“好人”……集中精力改变那些自己能够改变的事情,暂时忽略那些自己不能改变的事情。专心打造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交往的人。

  • 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自己的独立赢得尊重。

本文来源:《把时间当作朋友》, 李笑来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2021.09.11 周六:

  每个人都想提高效率,可奇怪的是,那么多所谓的“专家”怎么会常常忽略一个很简单又很明显的事实:没有任何机器可以一直用100%的功率运转,人也一样。任何人都不可能100%地有效率,至少不可能总是 100%地有效率

  有些时候,我们会非常有效率,但是,这种情况不可能永远维持。如果一个人强迫自己一定要如此,那么他必然会像那些始终用100%的功率运转的机器一样,由于损耗太大而提前报废。

  黄金分割率可以作为一件趁手的工具。如果一天你可以规划的时间有10小时,并且你确定自己是以工作成就为导向的人,那就这样规划吧:用大约6.18小时去工作和学习,而用剩下的大约3.82小时去享受欢乐—你毕竟是一个正常人。反过来,如果你确定自己是以生活满足为导向的人,那就这样规划吧:用大约6.18小时去享受欢乐,而用剩下的大约3.82小时去工作和学习—你毕竟还要想办法养活自己。在这一点上—其实这世间的绝大多数事情都是一样的—不见得一定要做到极致才可以。简单地说,如果满分是100分,还是可以按照黄金分割法,做到61.8分就够了。因为61.8分以上的成绩,必须放弃很多才可以获得。

  很多人半途而废,往往是因为把目标设定得太高,同时又对达成那么高的目标要付出的代价缺乏清楚的认识。这足以体现“自知之明”的重要性。我常常觉得,很多快乐是建立在“自知之明”上的。我知道自己的优点是什么,同时也知道自己的缺点是什么,所以,通常情况下,我不大可能做白日梦。平庸的人也有权利快乐。

本文来源:《把时间当作朋友》, 李笑来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2021.09.12 周日:

  • 理性处理一件事,情感处理另一件事,且它们都认为自己处理问题的方法是正确的。

  • 大脑由竞争的子系统组成:一个系统是自动化的、启发式的;另一个系统是有意识的、分析性的。

  • 我们的行为是短期欲望和长期欲望斗争的结果。

本文来源:《隐藏的自我》, 大卫·伊格曼 著,浙江教育出版社。


2021.09.13 周一:

  酒精移除了人们对想法的主观抑制,从而使任何观点都能不接受审查而释放出来。但是,不能将形成和滋养这些观点的责任归于酒精。犹太典籍《巴比伦塔木德》(The Babylonian Talmud)中包含着同样的思想:“进去的是酒,出来的是秘密。”并劝告世人:“在三件东西中能够发现一个人的真面目,即他的酒杯中,他的钱包中,他的愤怒中。

本文来源:《隐藏的自我》, 大卫·伊格曼 著,浙江教育出版社。


2021.09.14 周二:

  在追求创新的路上,日趋严重的专业化造成的结果是“永不交集的平行沟渠”。每个人都在埋头挖自己的沟,越挖越深,但是鲜有挖沟者站上来看看旁边的沟,即使能解决自己问题的人就在旁边。

本文来源:《成长的边界》,大卫·爱泼斯坦 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09.15 周三:

(四)

  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这游历当然是有风险,但去大河上漂流就安全吗?不同的是,漂流可以事先做些准备,生病通常猝不及防;漂流是自觉的勇猛,生病是被迫的抵抗;漂流,成败都有一份光荣,生病却始终不便夸耀。不过,但凡游历总有酬报:异地他乡增长见识,名山大川陶冶性情,激流险阻锤炼意志,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五)

  当有人劝我去佛堂烧炷高香,求佛不断送来好运,或许能还给我各项健康时,我总犹豫。不是不愿去朝拜(更不是不愿意忽然站起来),佛法博大精深,但我确实不认为满腹功利是对佛法的尊敬。便去烧香,也不该有那样的要求,不该以为命运欠了你什么。莫非是佛一时疏忽错有安排,倒要你这凡夫俗子去提醒一二?唯当去求一份智慧,以醒贪迷。为求实惠去烧香磕头念颂词,总让人摆脱不掉阿谀、行贿的感觉。就算是求人办事吧,也最好不是这样的逻辑。实在碰上贪官非送财礼不可,也是鬼鬼祟祟的才对,怎么竟敢大张旗鼓去佛门徇私舞弊?佛门清静,凭一肚子委屈和一沓账单还算什么朝拜?


(六)

  上帝把他伟大的创造指给约伯看,意思是说:这就是你要接受的全部,威力无比的现实,这就是你不能从中单单拿掉苦难的整个世界!约伯于是醒悟。背运的时候谁都可能埋怨命运的不公平,但是生活,正如上帝指给约伯看到的那样,从来就布设了凶险,不因为谁的虔敬就给谁特别的优惠。

  不断的苦难才是不断地需要信心的原因,这是信心的原则,不可稍有更动。倘其预设下丝毫福乐,信心便容易蜕变为谋略,终难免与行贿同流。甚至光荣,也可能腐蚀信心。在没有光荣的路上,信心可要放弃吗?以苦难去做福乐的投资,或以圣洁赢取尘世的荣耀,都不是上帝对约伯的期待。

  可是上帝终于还是把约伯失去的一切还给了约伯,终于还是赐福给了那个屡遭厄运的老人,这又怎么说?关键在于,那不是信心之前的许诺,不是信心的回扣,那是苦难极处不可以消失的希望啊!上帝不许诺光荣与福乐,但上帝保佑你的希望。人不可以逃避苦难,亦不可以放弃希望——恰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上帝存在。命运并不受贿,但希望与你同在,这才是信仰的真意,是信者的路。


(十一)

  重病之时,我总想起已故好友周郿英,想起他躺在病房里,瘦得只剩一副骨架,高烧不断,溃烂的腹部不但不愈合反而在扩展……窗外阳光灿烂,天上流云飞走,他闭上眼睛,从不呻吟,从不言死,有几次就那么昏过去。就这样,三年,他从未放弃希望。现在我才看见那是多么了不起的信心。三年,那是一分钟一分钟连接起来的,漫漫长夜到漫漫白昼,每一分钟的前面都没有确定的许诺,无论科学还是神明,都没给他写过保证书。我曾像他所有的朋友一样赞叹他的坚强,却深藏着迷惑:他在想什么,怎样想?

  可能很简单:他要活下去,他不相信他不能够好起来。从约伯故事的启示中我知道:真正的信心前面,其实是一片空旷,除了希望什么也没有,想要也没有

  但是他没能活下去,三年之后的一个早晨,他走了。这是对信心的嘲弄吗?当然不是。信心,既然不需要事先的许诺,自然也就不必有事后的恭维,它的恩惠唯在渡涉苦难的时候可以领受。


(十二)

  求神明保佑,可能是人人都会有的心情。“人定胜天”是一句言过其实的鼓励,“人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才是实情。生而为人,终难免苦弱无助,你便是多么英勇无敌,多么厚学博闻,多么风流倜傥,世界还是要以其巨大的神秘置你于无知无能的地位。

  有一部电影,《恺撒大帝》。恺撒大帝威名远扬,可谓“几百年才出一个”。其中一个情节:他唯一倾心的女人身患重病,百般医药,千般祈告,终归不治。恺撒,这个意志从未遭遇过抗逆的君主,涕泪横流仰面苍天,一声暴喊:“老天哪!把她还给我,恺撒求你了!”那一声喊让人魂惊魄动。他虽然仍不忘记他是恺撒,是帝王,说话一向不打折扣,但他分明是感到了一种比他更强大的力量,他以一生的威严与狂傲去垂首哀求,但是……结果当然简单——剧场灯亮,恺撒时代与电影时代相距千载,英雄美人早都在黑暗的宇宙中灰飞烟灭

  我也曾这样祈求过神明,在地坛的老墙下,双手合十,满心敬畏(其实是满心功利)。但神明不为所动。是呀,恺撒尚且哀告无功,我是谁?古园寂静,你甚至能感到神明在傲慢地看着你,以风的穿流,以云的变幻,以野草和老树的轻响,以天高地远和时间的均匀与漫长……你只有接受这傲慢的逼迫,曾经和现在都要接受,从那悠久的空寂中听出回答。


(二十六)

  活着,不是仅仅有了科学就够。当然,装神弄鬼骗人钱财的,自封神明愚弄百姓的,理应铲除。但其所以要铲除,倒不是看它不科学,是看它不人道。原子弹很科学,也要铲除。一个人,身患绝症,科学已无能给他任何期待,他满心的坚强与泰然可是牵系于什么呢?地球早晚要毁灭,太阳也终于要冷下去,科学尚不知那时人类何去何从,可大家依然满怀豪情地准备活下去,又是靠着什么?靠着信心,靠着对未来并无凭据的猜想和希望。但这就是迷信吗?但这不能铲除。相反,谁要铲除这样的信心,甚或这样的迷信,倒不允许。先哲有言:科学需要证明,信仰并不需要。事实上,我们的前途一向都隐藏在神秘中,但我们从不放弃,不因为科学注定的局限而沮丧。那也就是说,科学并非我们唯一的依赖,甚至不是根本的依赖。

本文来源:《病隙碎笔1》,史铁生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09.16 周四:

(十一)

  人可以走向天堂,不可以走到天堂。走向,意味着彼岸的成立。走到,岂非彼岸的消失?彼岸的消失即信仰的终结、拯救的放弃。因而天堂不是一处空间,不是一种物质性存在,而是道路,是精神的恒途。

  物质性(譬如肉身)永远是一种限制。走到(无论哪儿)之到,必仍是一种限制,否则何以言到?限制不能拯救限制,好比“瞎子不能指引瞎子”。天堂是什么?正是与这物质性限制的对峙,是有限的此岸对彼岸的无限眺望。谁若能够证明另一种时空,证明某一处无论多么美好的物质性“天堂”可以到达,谁就应该也能够证明另一种限制。另一种限制于是呼唤着另一种彼岸。因而,在限制与眺望、此岸与彼岸之间,拯救依然是精神的恒途。

  这是不是说天堂不能成立?是不是说“走向天堂”是一种欺骗?我想,物质性天堂注定难为,而精神的天堂恰于走向中成立,永远的限制是其永远成立的依据。形象地说:设若你果真到了天堂,然后呢?然后,无所眺望或另有眺望都证明到达之地并非圆满,而你若永远地走向它,你便随时都在它的光照之中。


(十二)

  一个满心准备迎接爱情的人,好没影儿的先迎来了残疾——无论怎么说,这一招是够损的。我不信有谁能不惊慌,不哭泣。况且那并不是一次光荣行为的后果,那是一个极为普通的事件,普通得就好像一觉醒来,看看天,天还是蓝的,看看地,地也并未塌陷,可是一举步,形势不大对头——您与地球的关系发生了一点儿变化。是的,您不能再以脚掌而是要以屁股,要不就以全身,与它摩擦。不错,第一是坐着,第二是躺着,第三是死。好了,就这么定了,不再需要什么理由。我庆幸他很快就发现了问题的要点:没有理由!你没犯什么错误,谁也没犯什么错误,你用不着悔改,也用不上怨恨。让风给你说一声“对不起”吗?而且将来你还会知道:上帝也没有错误,从来没有。

本文来源:《病隙碎笔2》,史铁生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09.17 周五:

  就人类而言,我们甚至会把一些极为抽象的概念视为奖励,比如政治意识形态,或是受当地社群重视的感觉。和动物不同的地方是,我们往往把这些奖励放在生理需求之前。一如里德·蒙塔古所说的“鲨鱼不会绝食抗议”,动物王国里的其他生物只寻求满足基本需求,只有人类经常为了抽象的理想压抑自己的基本需求。所以,面对一系列可能出现的情况时,我们会整合内外数据,试图实现奖励的最大化,然而怎样算是奖励最大化,是每个人自己定义的

  奖励的挑战性在于,不管是基本的还是抽象的奖励,它们一般并不会立刻结出果实来。我们所做的决定,几乎总是在完成了所选行动之后才带来回报。人们到学校上学,苦读多年,因为他们重视将来能获得的学历;人们在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岗位上辛苦耕耘多年,因为他们希望将来得到晋升;人们逼着自己进行痛苦的锻炼,因为他们怀着保持身材的目标。

  比较不同选项,意味着给每一个选项的预期奖励赋予一个价值,每个选项的价值以统一的货币单位衡量,接着选择价值最高的那一个。想想这种情况:我有一点空闲时间,我决定做点什么。我需要去买些家用杂货,但我也想去咖啡店,或赶在最后期限之前为自己的实验室撰写补助申请。我还想花时间跟儿子到公园里玩一会儿。我怎样在这三个选项里做出决断呢?

  实验室补助带来的是一种不同类型的奖励:它不光为实验室带来了金钱这个一级奖励,还让我得到了系主任的赞赏,让我对自己的职业产生了成就感。想象自己和儿子在公园玩耍,激发了快乐情绪,带来的奖励是家人的亲密。我的最终选择,取决于奖励系统用统一货币对每种未来分配了多少价值。做出选择很不容易,因为这些价值之间的差别非常微妙:购买杂货伴随着乏味感,撰写补助申请伴随着挫折感,带儿子去公园又有一种没做完正事的愧疚感。在意识的雷达范围外,我的大脑逐一模拟着所有选项,并对其进行直觉校验。

  我怎样准确模拟这些未来呢?我怎么可能预测出顺着这些路径走下去实际上会是什么样呢?答案是,我不能:我完全无法知道自己的预测是否准确。我所有的模拟仅仅是根据过去的经验,以及我当前对世界如何运行的认识模型做出来的。大脑的关键任务就是预测。要想把这一任务完成好,我们就需要从自己的每一段经历中不断学习。故此,在本例中,我基于自己过去的经验,为每一选项分配了价值。把我对每一选项所预测的奖励价值想成是一种内部评估,评价出某事的益处有多大。采购杂货能为我供应食物,就说它价值10个奖励单位。撰写补助申请很难,但对我的事业发展大有好处,所以它价值25个奖励单位。我喜欢花时间陪伴儿子,所以带着他去公园价值50个奖励单位。

  但这里有一个有趣的转折:世界很复杂,所以我们的内部评估从来不会用永久性墨水书写。你对身边一切的估值随时可变,因为在很多时候,我们的预测跟实际发生的情况并不吻合。有效学习的关键在于追踪这一预测失误:即选择的预期结果和实际结果之间存在的差距。

  这是怎么运作的呢?为不断更新你对世界的评估,大脑里有一套又小又古老的系统。这套系统由中脑里的微小细胞群构成,它们所用的语言是神经递质多巴胺。当你的期待和现实失调,该中脑多巴胺系统就会释放一种信号,以重新评估价值。该信号告诉系统的其余部分,情况是比预期好还是糟,比预期好时多巴胺会激增,比预期糟时多巴胺会减少。预测误差的信号令大脑其余部分调整预期,努力在下一次更贴近现实。多巴胺充当了失误校正机制,它是始终运转着的化学评估员,随时更新你的评价。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根据自己优化过的对未来的猜测,把自己的决定排出优先顺序来

本文来源:《大脑的故事》, 大卫·伊格曼 著,浙江教育出版社。


2021.09.18 周六:

  阿卜杜勒复述他父亲卡拉姆安慰他的话。卡拉姆要他的孩子们对这类无能为力的状况保持无动于衷。“首先,这些孩子得学会找饭吃,”他告诉老婆,“等他们长大,再去为其他事操心。”

  他知道为什么他和其他孩子只有在摄影记者来访时,才吃得到冰激凌;也知道为什么捐给孩子们的食物和衣服,会在孤儿院大门外偷偷转卖出去。苏尼尔发现人们行为背后隐藏的原因时,极少动怒。认识到世界赤裸裸的运作方式,让他觉得能借此保护自己。

本文来源:《美好时代的背后》, 凯瑟琳·布 著,新星出版社。


2021.09.19 周日:

  在当今世界的背景下,我们仍然竭力为自己保留各种选择余地。我们买的是可扩展式电脑操作系统,以备万一需要在上面安装那些最新的高科技附加功能;我们给等离子电视买保险,万一出现黑屏可以保修;我们让孩子学习各种课程——体操、钢琴、法语、园艺,还有跆拳道,以发掘他们在某个项目中可能迸发出的天才的火花;我们买豪华的运动功能汽车,不是为了到没有高速公路的地方去开,而是为了在我们下了高速公路之后,轮子有足够的高度不至于损伤底盘。

  我们可能往往认识不到,无论哪种情况,保留余地的同时,我们也放弃了别的东西。结果是我们的电脑里有很多功能根本用不到,音响系统的保修费又高又多余。说到孩子,我们和他们都投入了太多时间——为了寻找孩子在某一方面的特长,让他们把一大堆活动都体验了一遍。我们为了一些不一定重要的事情疲于奔命,却忘记了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下功夫。

本文来源:《怪诞行为学》, 丹·艾瑞里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1.09.20 周一:

果断地关上该关的门

  在现代民主制度下,困扰人们的不是缺乏机会,而是机会太多,令人眼花缭乱。这在今天的社会里表现得更明显。人们不断提醒自己,我们可以做到一切,可以成就自己期望的一切。问题在于是否能实现这一梦想。我们必须尽一切可能全面提高自己;我们必须对生活中的一切加以尝试;必须在有生之年把人生必看的1 000种东西全部看遍,就算看了999种也不行。随之而来就产生了一个问题,这样做下去,难道不会把自己搞得劳累不堪、心力交瘁吗?弗洛姆描述的这种诱惑,我认为,就是我们看到的那些参与者所遭受的诱惑,他们正在手忙脚乱地从一扇门冲向另一扇门

  在门与门之间奔忙是人类的一种奇怪行为。更加奇怪的是,我们的一种冲动驱使我们去追逐毫无价值的选择——那些几乎消逝的或者对我们不再有价值的机会。相反,如果我们认识不到某些事物已经成了消失的房门,需要我们当机立断去珍惜,那么悲哀的另一面就来了。例如,我们在工作上加班加点,却没想到爱子和娇女的童年正在一天天消逝。有些时候,这些“门”正在慢慢地、一点一点地关上,我们甚至察觉不到。

  手忙脚乱地去保持所有选择是傻瓜的游戏。它不仅可能耗尽我们的热情,也可能掏空我们的钱包。我们需要把有些“门”自觉地关上,关掉某些小门当然很容易,但大一些的门,关起来就很困难了。比如,通向新职业、新职位的大门关起来就很难,通向我们梦想的大门关起来也很难。我们和某些人的关系之门也是如此——即使它看起来已毫无价值。我们有种非理性的冲动,要让所有的门都开着。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应该去关。

  我们有必要退出一些浪费时间的委员会,不要再给一些朋友寄送节日贺卡,因为他们有了新的生活、新的朋友。我们需要确定是否有时间去看篮球,是否能同时打高尔夫球和壁球,又能和家人在一起。我们或许应该把其中某些运动放一下。我们有必要把这些门关掉,因为这些事既费时费力还挤占了我们的参与机会,使我们无法顾及那些有价值的选择,并使我们疲惫不堪。

  • 及时止损——认命——百分百接受——果断地关上该关的门

本文来源:《怪诞行为学》, 丹·艾瑞里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1.09.21 周二:

  假如你把很多门都关了,只剩下两扇。你以为,这样你就容易选择了,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事实上,在吸引力大致相同的两种选择中做取舍是最难的。在这种情形下,问题不仅在于保留选择时间的长短,还在于到头来我们要为自己的犹豫不决付出代价

  我们在集中关注两种选择的细微异同时,偏偏没有考虑迟疑不决的后果。驴子没有考虑自己会被饿死;美国国会没考虑反复辩论关于高速公路立法问题期间失去的生命;我的朋友没考虑他错过了多少珍贵照片,还不算他在百思买花去的时间。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考虑,无论他们做哪种选择,那些细小的差别总会存在

  我的朋友当时不管买了哪一款相机其实都会同样满意,驴子不管吃了哪一堆谷子都不会被饿死,美国国会议员不管通过哪种有细微争议的议案都可以高高兴兴地回家吹嘘自己的成就。换言之,他们本可以更轻松地做出决定。但是我们不会这样做,因为我们就是不愿意把这些门关上。

本文来源:《怪诞行为学》, 丹·艾瑞里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1.09.22 周三:

  西蒙德·弗洛伊德是这样解释的,他说,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把社会美德内化了。这种内化引导我们发展到超我境界。一般来说,当我们的所作所为符合社会伦理时,超我就感到愉悦;否则就会感到不快。因此我们早上4点钟遇到红灯也会停车,即使我们知道附近并没有人;我们把钱包交还失主心中会感到快乐,即使我们不留下自己的姓名。这些行为刺激我们大脑中的奖赏中心——伏隔核和尾状核,使我们获得满足感。

本文来源:《怪诞行为学》, 丹·艾瑞里 著,中信出版集团。


2021.09.23 周四:

  我是我印象的一部分,我的全部印象才是我。我是包括张三、李四、某一铁生……在内的诸多部分的交织、交融、更新、再造。我经由光阴,经由山水,经由乡村和城市,同样我也经由别人,经由一切他者以及由之引生的思绪和梦想而走成了我。那路途中的一切,有些与我擦肩而过从此天各一方,有些便永久驻进我的心魂,雕琢我,塑造我,锤炼我,融入我而成为我。

  幸亏写作可以这样,否则他轮椅下的路早也就走完了。有很多人问过我:史铁生从二十岁上就困在屋子里,他哪儿来那么多可写的?借此机会我也算做出回答:白昼的清晰是有限的,黑夜却漫长,尤其那心流所遭遇的黑暗更是辽阔无边。

  生命的意义本不在向外的寻取,而在向内的建立。那意义本非与生俱来,生理的人无缘与之相遇。那意义由精神所提出,也由精神去实现,那便是神性对人性的要求。这要求之下,曾消散于宇宙之无边的生命意义重又聚拢起来,迷失于命运之无常的生命意义重又聪慧起来,受困于人之残缺的生命意义终于看见了路。

本文来源:《病隙碎笔2》,史铁生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09.24 周五:

  我们太看重了白昼,又太忽视着黑夜。生命,至少有一半是在黑夜中呀——夜深人静,心神仍在奔突和浪游。更因为,一个明确走在晴天朗照中的人,很可能正在心魂的黑暗与迷茫中挣扎,黑夜与白昼之比因而更其悬殊。

  我常在夜深人静之时问他:怎么样你觉着,活得还好吗?于是由生至死的这一路风光便依次展现,如同录像,你捏住遥控器,可以倒带看看开头,也可以快进先看看结尾,可以无论停在哪一段落再仔细瞧瞧。他握住我的右手,说:“你的手真凉啊。”我握住他的左手:“你的也是,你冷吗?”但这终归是他的问题,是截瘫和尿毒症的问题,肉身问题,是苦海、惩罚、原罪。

  我的问题是,既入惩罚之地,此一铁生你怎么办?我给他的建议是:最好把惩罚之地看成锤炼之地。但既是锤炼之地,便又有了一个顺理成章的猜想——我曾经不在这里,我也并不止于这里,我是途经这里。

  就像现在不能离开过去和未来而是现在一样,我也不能离开别人而是我,我不能离开天离开地离开万物万灵……离开一切他者而是我。那么我是怎么来的?我是从一切中来啊,我是由一切所孕育、所催生的一缕浪动的消息,微薄但是独具。这样的消息并不都是由我决定,但这样的消息不死不灭总是以“我”为名——不信去问所有的人好了,他们无不是以“我”的角度在行走,在迷茫,在领悟

  我不断地眺望那最初之在:一方蓝天,一条小街,阳光中缥缈可闻的一缕钟声,于恐惧与好奇之中铺筑成无限。因而我看着他的背影,看他的心流一再进入黑夜,死也不是结束。只有一句话是他的保佑:“看不见而信的人是有福的。”

本文来源:《病隙碎笔2》,史铁生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09.25 周六:

  以无苦无忧的世界为目标,会助长人们逃避苦难的心理,因而看不见人的真实处境,也看不见信仰的真意。再有,以福乐为许诺——你只要如何如何,便可抵达俗人不可抵达的极乐之地——这在逻辑上太近拉拢。以拉拢来推销信仰,这“信仰”非但靠不住,且很容易变成推销者的福利与权柄。

本文来源:《病隙碎笔4》,史铁生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09.26 周日:

  生命本无意义,是“我”使生命获得意义——此言如果不错,那就是说:“我”,和生命,并不完全是一码事。

  没有精神活动的生理性存活,也叫生命,比如植物人和草履虫。所以,生命二字,可以仅指肉身。而“我”,尤其是那个对意义提出诘问的“我”,就不只是肉身了,而正是通常所说的:精神,或灵魂。但谁平时说话也不这么麻烦,一个“我”字便可通用——我不高兴,是指精神的我;我发烧了,是指肉身的我;我想自杀,是指精神的我要杀死肉身的我。“我”字的通用,常使人忽视了上述不同的所指,即人之不同的所在。

  不过,精神和灵魂就肯定是一码事吗?那你听听这句话:“我看我这个人也并不怎么样。”——这话什么意思?谁看谁不怎么样?还是精神的我看肉身的我吗?那就不对了,“不怎么样”绝不是指身体不好,而“我这个人”则明显是就精神而言,简单说就是:我对我的精神不满意。那么,又是哪一个我不满意这个精神的我呢?就是说,是什么样的我,不仅高于(大于)肉身的我并且也高于(大于)精神的我,从而可以对我施以全面的督察呢?是灵魂

  精神,当其仅限于个体生命之时,便更像是生理的一种机能,肉身的附属,甚至累赘(比如它有时让你食不甘味,睡不安寝)。但当他联通了那无限之在(比如无限的人群和困苦,无限的可能和希望),追随了那绝对价值(比如对终极意义的寻找与建立),他就会因自身的局限而谦逊,因人性的丑陋而忏悔,视固有的困苦为锤炼,看琳琅的美物为道具,既知不断地超越自身才是目的,又知这样的超越乃是永远的过程。这样,他就不再是肉身的附属了,而成为命运的引领——那就是他已经升华为灵魂,进入了不拘于一己的关怀与祈祷。所以那些只是随着肉身的欲望而活的,你会说他没有灵魂。

  比如希特勒,你不能说他没有精神,由仇恨鼓舞起来的那股干劲儿也是一种精神力量,但你可以说他丧失了灵魂。灵魂,必当牵系着博大的爱愿。再比如希特勒,你可以说他的精神已经错乱——言下之意,精神仍属一种生理机能。你又可以说他的灵魂肮脏——但显然,这已经不是生理问题,而必是牵系着更为辽阔的存在,和以终极意义为背景的观照。

  这就是精神与灵魂的不同。精神只是一种能力。而灵魂,是指这能力或有或没有的一种方向,一种辽阔无边的牵挂,一种并不限于一己的由衷的祈祷。

本文来源:《病隙碎笔5》,史铁生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09.27 周一:

  如果生命的意义只是健康长寿(所谓身内之物),死亡便终会使它片刻间化作乌有,而在此前,病残或衰老必早已使逍遥自在遭受了威胁和嘲弄。这时,你或可寄望于转世来生,但那又能怎样呢?路途是不可能没有距离的,存在是不可能没有矛盾的,生是不可能绕过死的,转世来生还不是要重复这样的逍遥和逍遥的被取消,这样的长寿和长寿的终于要完结吗?那才真可谓是轮回之苦哇!

  如果意义只是对一己之肉身的关怀,它当然就会随着肉身之死而烟消云散。但如果,意义一向牵系着无限之在和绝对价值,它就不会随着肉身的死亡而熄灭。事实上,自古至今已经有多少生命死去了呀,但人间的爱愿却不曾有丝毫的减损,终极关怀亦不曾有片刻的放弃!当然困苦也是这样,自古绵绵无绝期。可正因如此,爱愿才看见一条永恒的道路,终极关怀才不至于终极地结束,这样的意义世代相传,并不因任何肉身的毁坏而停止。

  也许你会说:但那已经不是我了呀!我死了,不管那意义怎样永恒又与我何干?可是,世世代代的生命,哪一个不是“我”呢?哪一个不是以“我”而在?哪一个不是以“我”而问?哪一个不是以“我”而思,从而建立起意义呢?肉身终是要毁坏的,而这样的灵魂一直都在人间飘荡,“秦时明月汉时关”,这样的消息自古而今,既不消逝,也不衰减。

  你或许要这样反驳:那个“我”已经不是我了,那个“我”早已经不是(比如说)史铁生了呀!但是,首先,史铁生主要是因其肉身而成为史铁生的吗?其次,史铁生一直都是同一具肉身吗?比如说,三十年前的史铁生,其肉身的哪一个细胞至今还在?事实上,那肉身新陈代谢早不知更换了多少回!三十年前的史铁生——其实无需那么久——早已面目全非,背驼了,发脱了,腿残了,两个肾又都相继失灵……你很可能见了他也认不出他了。总之,仅就肉身而论,这个史铁生早就不是那个史铁生了。

  我曾有过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背后我曾有过的思想、情感、心绪,这才是我,这才是我这个史铁生,否则他就是另一个史铁生,一个也可以叫作史铁生的别人。就是说,史铁生的特点不在于他所栖居过的某一肉身,而在于他曾经有过的心路历程,据此,史铁生才是史铁生,我才是我。

  一棵树上落着一群鸟儿,把树砍了,鸟儿也就没了吗?不,树上的鸟儿没了,但它们在别处。同样,此一肉身,栖居过一些思想、情感和心绪,这肉身火化了,那思想、情感和心绪也就没了吗?不,他们在别处。倘人间的困苦从未消失,人间的消息从未减损,人间的爱愿从未放弃,他们就必定还在。

本文来源:《病隙碎笔5》,史铁生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09.28 周二: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永恒的消息赖以传扬的载体。因那无限之在的要求,或那无限之在的在性,这消息必经某种载体而传扬。它是什么,它就传扬什么消息,反过来也一样,它传扬什么消息,它就是什么。

  但这消息已经是高贵得不能再高贵了吗?只要你注意到了人性的种种丑恶,肉身的种种限制,你就是在谛听或仰望那更为高贵的消息了。那更为高贵的消息,也许不能再经由蛋白质所建构的肉身来传扬,不能再以三维的有形而存在,或者仅仅是因为我们受这三维肉身的限制而不能直接与它相遇,甚至不能逻辑性地与之沟通,因而要以超越时空的梦想、描画和祈祷来追寻它,来使这区区肉身所承载的消息得以辽阔,得以升华。这便是信仰无需实证的原因;实证必为有限之实,信仰乃无限之虚的呼唤。

本文来源:《病隙碎笔5》,史铁生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09.29 周三:

  个人永远都是有限,都是局部。那么,这永远的局部,将永远地朝向何方呢?局部之困苦,无不源于局部之有限,因而局部的欢愉必是朝向那无限之整体的皈依。所以皈依是一条永恒的路。无聊的人总是为皈依标出一处终点,期求着一劳永逸的福果,一尊宝座,或种种超出常人的功能(比如特异功能)。没有证据说那神乎其神的功能全属伪造,但这样的期求哪里还是爱愿呢?不过是宫廷朝政中的权势之争,或绿林草莽间的称王称霸的变体罢了。究其原因,仍是囿于一己之肉身的福乐。然而你就是钢筋铁骨,还不是“荒冢一堆草没了”?你就是金刚不坏之身,还不是“沉舟侧畔千帆过”?那无限的消息不把任何一尊偶像视为永恒,唯爱愿于人间翱飞飘缭历千古而不死

  你要是悲哀于这世界上终有一天会没有了你,你要是恐惧于那无限的寂灭,你不妨想一想,这世界上曾经也没有你,你曾经就在那无限的寂灭之中。你所忧虑的那个没有了的你,只是一具偶然的肉身。所有的肉身都是偶然的肉身,所有的爹娘都是偶然的爹娘,是那亘古不灭的消息使生命成为可能,是人间必然的爱愿使爹娘相遇,使你诞生。

  这肉身从无中来,为什么要怕它回到无中去?这肉身曾从无中来,为什么不能再从无中来?这肉身从无中来又回无中去,就是说它本无关大局。大局者何?你去看一出戏剧吧,道具、布景、演员都可以全套地更换,不变的是什么?是那台上的神魂飘荡,是那台上台下的心流交汇,是那幕前幕后的梦寐以求!人生亦是如此,毁坏的肉身让它回去,不灭的神魂永远流传,而这流传必将又使生命得其形态。

本文来源:《病隙碎笔5》,史铁生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1.09.30 周四:

  人类的文明不仅仅只是商业利益,经济发展,或者技术的创新突破,文明应该是更广博的概念。某种程度上,文明应该是一种智识上发展的眼光,努力认清现实,又有更大的视野。

本文来源:《十三邀》,傅高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