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受到的启发:
1.智识提供力量,阅历赋予分寸感。追寻最本真的热爱,便是对生命的不辜负。
2.追求所谓的完美秩序可能是一个幻觉,这种生活方式的容错率太低了,我们会变得很焦虑。把完美秩序作为一种强烈的要求、期待和标准,这种诉求会使我们永远惶恐不安。
我们要承认人的无知和人的理性的局限性,要对世界有一个容错的能力。在这种见识的背后,是对很多不确定性或者说命运的敬畏。
3.伪工作者/瞎忙族:干了太多不该干的事情;喜欢同时做很多事情;迷信所谓的速成。
什么是选择?真正能够提高我们效率的方法,不是从17分钟里省出17秒,而是用17分钟省出17个小时。也就是说,我们要在这17分钟里做出一个决定——接下来要花费17小时做的事情,到底值不值得做?
这就叫作选择。在做选择时,我们必须考虑:哪些事情是你实现人生目标必须做的?哪些事情是对我们的人生目标帮助不大的?哪些事情是我们即使失去现有的条件也一定要完成的?经过审慎的取舍后,选择做那些对我们来说最最重要的事情,是提高效率的第一要义。
正如《阿甘正传》中所说的:“我不觉得人的心智成熟是越来越宽容涵盖,什么都可以接受。相反,我觉得那应该是一个逐渐剔除的过程,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知道不重要的东西是什么。而后,做一个简单的人。”
4.人们一直身居秩序,被混乱所围绕。人们所在的熟悉领域之外充满了未知,对秩序与混乱的恰当调和可以使人们领会到存在的意义。调和混乱与秩序的过程,即所谓的意识。如果说意识对于整个宇宙来说是有意义的,那么它的意义就在于自由选择。人们恰恰是在自己的选择当中将自己塑造出来的,我们永远是自己命运的主宰。
5.不要低估视野和方向的力量,它们能够将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碍转变成宽阔通畅的道路。认真对待自己,重新定义自己,修炼个性,选择目标,明确存在。在更大的空间和时间里寻找自己的位置,我们今生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超越今生。
6.当生活向前推进的时候,你会陷入暂时的混乱,这虽然会给你带来压力,但同时也会让你产生新的希望;当你内外一致时,就能够专注于当下。谨慎地对待一切,整理你能掌控的事物,修复失序混乱的部分,做到精益求精。
我们要提高对波动的容忍度,学习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依旧拥有正常行事的能力。
7.人们年轻的时候既缺乏独立也缺少认知,因为还没来得及积累阅历与智慧、建立起个人标准,所以只好和他人做比较,以外在动机作为自己的驱动力。
外在动机常常会导致人的行为产生趋同化,“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熙熙攘攘的人群,都在为利来为利往,因而追求外在动机的人一定是拥挤的,大家都在做着差不多的事。如果大家都在做差不多的事,那就会带来两个结果,第一,导致竞争很激烈,竞争激烈了以后你追求的东西最后未必能拿到;第二,视域会变得狭窄,在现实目标以外的东西变得不那么容易看见了。
看上去生活富足、家庭事业美满的中年人,却压力重重,在焦虑、抑郁中挣扎;学习成绩优异的名校学生,却找不到人生的意义感,在茫然困惑中迷失。
只是追求那些外界强加给他的价值和目标的人是不自由的,因为他丧失了内在动机和真正的自主,也无法获得真正持久的幸福。真正的自主意味着人们的行为来自自己的真正选择,意味着人们在行动中被真正的自我所掌控。生活中首要的事情,就是赢得自我,获得自我,这个“我”并不是某个宏大而抽象精神的一部分,而是承担责任的活生生的主体。总有一些事情必须由“我”来承担,也只有“我”才是爱、恨、焦虑、恐惧、绝望等情感的主体。
改变的起点是接纳自己,并且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我们应当做些实事,按照自己能接受的方式来生活,并用一种友好、洒脱且冷漠的态度来对待外界的褒贬。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才是唯一关键的。
8.人生的意义可大可小,但无高下之分,因为它是我们的主观选择,我们都是自我选择的意义的践行者,我们也恰恰是在自己的选择当中将自己塑造出来的。意义的出现表明了,你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恰当地平衡了秩序与混乱,让一切都实现了最好的可能性。意义是终极的平衡,是内在和谐统一的进程。一边是带来变化和可能性的混乱,另一边是创造规则的纯粹秩序。这种平衡通过混乱创造出更加完美的秩序,从而实现混乱和秩序之间更持久的平衡。
你需要放下当前的预设和执念,甚至需要牺牲你最在乎的东西,才能够建立起内心的和谐统一,建立起力量与自由之源,以便让自己的存在不再是单纯依赖外力推动的客体,让自己成为主体,从而实现自己的潜力,而不是始终停滞不前。追求意义,拒绝苟且。
9.任何合理的存在都是有局限性的,或许,正是因为生命的有限才衬托出生活的可贵,活着本身已是一种莫大的美好。正是进化了几十亿年的基因偶然间激活了我们的生命,才让我们有机会看到这样一个充满生机的星球和满天繁星。承认并接受存在的局限性,不是因为麻木和胆怯,而只是因为存在本身就无愧于我们拥有的幸福。
人的存在需要局限性,没有局限,就没有我们独一无二的人生故事;没有故事,我们就如同无数滴落向宽阔大地的雨滴中寂寂无名的一滴,是确实存在的,却也是可以被替代的一滴。
生命虽有局限,但却不是静态的。生命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是一个方向,是一个“成为”的过程。“成为”意味着成长或者变化,我们都努力地在短暂的一生中寻找意义和标杆,努力地在“成为”着,成为更好的学生,更好的子女,更好的爱人,更好的员工······但我们每个人都并不优越于他人,每个人依旧是有限的。
人要承认并接受自己的有限性。承认自己是有限的,于是承认你的逻辑是有限的,承认你的理性是有限的,承认你的阅读是有限的······唯有承认自己的无知和有限,渺小和幽暗,才能不断地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今生活着的唯一意义,就是超越今生。
10.《The Great Gatsby》:The test of a first-rate intelligence is the ability to hold two opposed ideas in the mind at the same time, and still retain the ability to function(同时持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念,还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处在高度复杂又灵活的认知状态,意味着我们既能够了解并且认清现实,又有对自我的坚持;在接受现实的同时,又致力于改变现实;不是以非黑即白的思维看待这个世界,而是能够追求高度复杂的对立统一。
11.这就像在生活中,一开始我们看事情,看的是对和错、大和小。慢慢地,我们认识到世界其实并没有这么简单,我们看事情开始看到灰度。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情就是复杂到没有规律。π就是π,根号就是根号,它就是很复杂,我们不要试图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定义它。我们要承认它的客观存在,承认这个世界的复杂性。
12.有限的生命与无限的宇宙:人类能够谈上千年的主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向内认识自我,另一类是向外认识宇宙。当然,两者是互动的,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不同人,对这两类主题的看法也会不一样。
人的生命、人和宇宙的关系,是任何时代、任何人都绕不过去的话题。人终有一死,和宇宙相比终究渺小,人生怎么过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13.从哲学层面上讲,阿波罗(日神)跟狄俄尼索斯(酒神)代表了我们每个人身上对立的两个侧面。当然,这个两个侧面也统一在每一个人身上。
在古希腊文化中,理性是由阿波罗精神主导的。尼采讲过,日神精神代表了形式美、节制和对称,这也是我们今天思想的主旋律。同时,人又都有酒神狄俄尼索斯的一面。我们常常感觉很累,其实就是因为身上的日神精神不足以支撑全部的生活。这时,做一些非理性的事情,比如喝个半酣,或者找个人吐槽,反而是解决问题的好方式。
希腊文化里既有日神主导的理性精神,也有酒神主导的非理性精神,而它们其实能对应进我们的生活——我们既有乐观积极的一面,也会有沮丧阴暗的一面。
心灵是引导生活向上的动力,而这种动力就来源于前人为我们留下的深层次的思考和高维度的智慧。
14.首先,人生是短暂的,这本身就是个悲剧。其次,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很多事自己做不到。最后,命运是无常的,总有黑天鹅事件发生。命运无常,人生中充满了无奈,能够勇敢地接受这种无奈而不消沉衰落,正是生命的骄傲,也是对不确定的人生命运的积极态度。
对待没有来世且命运不确定的人生,我们该持以什么样的态度呢?简单地讲,悲痛但不忧伤,平和地对待厄运和死亡。寻常人生寻常过,有限快乐胜黄金。
15.我们一直都在以自身局限的感受或者思维去推测他人,但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他们都有着形形色色的思考体系,我们不懂别人,那是因为没有站在他们的角度、站在他们的体系里去思考。学着去做一个富有同理心的人,在更大程度上了解和理解不同的人生故事,进而理解故事背后的人。
16.人们恰恰是在自己的选择当中将自己塑造出来的。我们的行为和我们的选择,最终形成了我们的思想。生理方面的极限有太多,唯独思想的力量没有极限。
17.生命的永恒轮回让每个人的一举一动都变得极其重要,因为这些举动会对别人和世界造成重大影响。这样一来,生命似乎又变得毫无意义了,轻得同样让人不能承受。个人生命如此,历史也是如此。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所谓轻和重的问题。我们一直想获得那种轻的感觉,似乎只有轻,才能平衡生活中得重。但是,如果认为简简单单地用一个“轻”字就能化解生活中的重,就是把问题看得太过简单了。现实生活中,追求轻本身就是一个让人无法承受的负担。事实上,没有了重,轻就失去了根基;追求着轻,但每一个选择又都是很沉重的,而且没有回头路可走。“生活很容易”这个看法本身是个陷阱,一味地追求轻,不仅不能让我们解脱,还会让我们陷入麻烦和苦恼。轻并没有那么容易化解重。
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人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毫无意义。那么我们将选择什么呢?沉重还是轻松?
其实人生本无意义,所谓意义就在你手下做的每一件事情中,我们都是自我给出的意义的践行者。追求人生中积极的一面,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寻找人生的意义,把大部分精力用于行动。
人的努力不见得都能成功,但我们不能因此不努力。
18.认识自尊、理解自尊,最大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每个人都充分意识到,外界的声音常常只是一种参考,不能作为左右我们看待自我的关键。你想要的尊重,不应该来自外界对你的评价,而应该来自你和自己的关系。
19.过去的事情来不及衡量是否幸福,将来的事情没必要揣测是不是幸福,所以,在你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能想到的幸福,就是用心享受面前的好茶,让此刻愉快的感觉更醇厚,而面前与我谈新叙旧的你们更是我的幸福之源。
20.“课题分离”是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意思是,在生活中,你有你的课题,我有我的课题,大家彼此做好自己的课题,也不要去干涉别人的课题,这样就能免去无数的人际烦恼。
21.人要做出某种自我决定的行动,必然会在内心经历某种取舍和选择,而价值观就是那个一直影响着我们做出改变、做出选择的底层驱动力。
不同的价值观在心里不断打架,是人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事情。因为冲突本质上是人的资源有限的一个现实反映,当人的时间有限、金钱有限、条件有限时,我们需要通过整合、排序,尽可能地让更多资源投入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事情中。
22.你讨厌的,你恐惧的,你想逃避的,这些带给你消极情绪的东西,它们真的没有意义吗?它们真的是阻碍你前进的绊脚石吗?
和积极情绪一样,消极情绪也是人生必须经历的体验。每个人都拥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就像每座城市都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天气,这些情绪证明了我们是活生生的存在的人。消极情绪虽然体验不是很好,但它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威胁,反而是在向我们释放某种特定的信号,提醒我们,在情况变得更糟糕之前,需要采取某些行为去调整和改变。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问题不可能由导致这种问题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就像你想打开一扇上了锁的门,盯着锁孔看是没有用的,关键是找到那把钥匙。学会对劣势场景重新赋义,不再把劣势场景当成要解决的问题或者需要填补的缺漏,而是把它当成一个新的激发潜力的机会,以此来把劣势场景转化为优势场景,化障碍为通途。
重新赋义其实就是我们的大脑对上述消极事件进行了带有主观色彩的再加工,给这些事件赋予了新的正向意义。有了它,那些对我们来说烦人、有压力的劣势事件,就能因为个人的优势,变成对我们有意义、有积极情绪的事件。对于消极情绪,我们可以试试通过重新赋义的方式,让自己逐渐拥有一个机会,去了解它、熟悉它,让它更好地融入我们的生活。
23.观《美丽心灵》有感:
“每个人都会被过去所缠绕,只是我已经习惯不理会他们了。”
“现在我仍然能看见一些不存在的东西,我只是选择不去理睬他们,就像一次心灵节食,我选择不去纵容某些食欲,比如我的幻觉和想象。”
人类的大脑总是渴望知晓、理解和控制,我们常常会把自己的想法和观念误认为是真实存在的东西,我们面前的高墙很可能只是我们自以为是想象出来的幻觉。其实对于很多心魔都是这样,我们不断地想要彻底消灭它,但是我们会发现,它永远不会完全消失,它会一直在这儿。推翻和逃避是徒劳的,也可能是危险的,有时正是彻底消灭它的这个想法让我们一次又一次与其纠缠无果,最终使我们陷入思维的牢笼中。偏执是有害的,生活需要均衡。
在内心幻想和现实之间的博弈中,我们并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我们可以试着与自己的想法共处,不要太过重视它们,努力使它对自己的影响程度降到最低。一旦我们真正接纳了消极情绪,它就失去了破坏力。我们可以选择不去过度关注它们,不给它们“营养”,它们也就成长不起来了。有些事情,不一定非要克服,也许,慢慢承认它,接受它也是一种解决方法。让你深陷绝望的地方,也是让你重新站立的地方。我们需要接纳自己,并与自己和解。
真正意义上的战胜不是消灭,而是能与那些困扰我们的东西,和平共处,接纳它们的存在。不去理会那些负面的心理能量,也是意味着不去关注我们所恐惧的东西,这样它们也就不会对我们造成伤害。
彼得·德鲁克在他90岁高龄的时候说过一句话:“你要学会与问题共同生活,而不是去解决问题。等你到我这个年纪的时候,你的身体就会到处都是问题,如果你不想被问题所扰的话,那你就得躺在棺材里了。”
接受自己人生中的阴影,如果无法战胜它们,那么就学会与它们共处。李安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也有传达这个思想:“明白人生与自我,都不是用来战胜,而是用来相处的。”
在《长寿的代价》这本书中,作者也有表达同样意思的一段话:“保持复杂感情而不试图加以化解的倾向是长者的智慧之一,是他们意识到了生活未必十全十美才算好,而且永远不会十全十美。麻烦总是伴随着我们,摆脱这一个或者那一个并不会使我们快乐,那样只不过会把另一个困难挪到队伍的最前面来。要通过接受而不是消除痛苦和损失来获得快乐。”
海明威说:“生活曾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让我们受伤的地方,也是让我们强壮的地方。”
正如《阿甘正传》中所说的:“You got to put the past behind you, before you can move on.” 你得丢开往事,才能不断继续前进。
亨利·沃兹沃斯·朗费罗在《诗人的故事》中也说到:“The best thing one can do when it’s raining is to let it rain.”
我们有太多割舍不掉的东西了,真正重要且值得我们在乎的东西不会越来越多,只会越来越少。当我们闷着头去追逐“查尔斯、帕彻、玖茜”时,别忘了身边还有爱你的“爱丽西亚”。请多去接受现实,不要和现实做无谓的抗争,要多去肯定自己的抑郁情绪。命运和变数总是交织在一起,和时间做伴,与自己和解,珍惜眼前人。
24.很少有人能掌控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很少有人能做到事事胜过他人,但我想我们仍可以在糟糕的局面下保持乐观的心态,寻找属于自己的胜利之道,与自己失败的一面达成和解。正像阿图尔·鲁宾斯坦所说的,“成功没有规律可言,如果有的话,或许就是能无条件地接受生活及生活带来的一切”。
25.进化的逻辑是让利益和风险平衡,而不是让利益最大化。进化做不到完美,它只是做到了让这个物种的整体利益和风险平衡。
之所以人体能够在疾病状态下,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不出现明显的症状,是因为人体有一种代偿机制。身体某些组织或者器官持续受损,已经没办法修复原样了,人体就调动没有受损的部分,加快补充或者代替受损的部分完成工作。
人体的代偿能够让器官在持续损伤的状态下,基本上能够满足功能,也就是凑合着用,所以才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只有到了疾病晚期,代偿不动或者超过极限了,症状才会出现。代偿是人体不得已而为之的机制,是妥协。代偿的最终目的是保证器官的基本功能,也就是为了保命。
26.辩证行为疗法DBT里有个技能叫做radical acceptance,翻译为”全然地接受“,其核心是这样的:
-
Pain + Acceptance = Pain,痛苦 + 接受 = 痛苦
-
Pain + Non-Acceptance = Suffering,痛苦 + 不接受 = 苦难
-
痛苦是不可避免的(pain is inevitable),而苦难是可选择的(but suffering is optional)。
27.不同的人在不同环境下,疼痛体验是不同的。尽管受到伤是客观的,但是疼痛却不客观,疼痛的程度是主观感受。医院有句话:病人说疼就是疼,病人说有多疼,就有多疼。
既然疼痛是一种主观体验,那么疼痛有客观基础吗?有。
研究表明,痛觉的产生有明确的神经传导通路。首先,各种损伤会刺激人体组织,释放致痛物质,也就是导致疼痛的化学物质。接下来,这种化学物质会转化为生物电信号,然后由神经通过脊髓传给大脑。大脑经过快速、复杂的分析和整合,最终形成疼痛的感觉。所以,这个通路上的任何一个点出问题,痛觉都会受影响。
28.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疼痛是除了血压、呼吸、脉搏、体温之外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就是为了唤起全世界对于疼痛的关注。国际疼痛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Pain)把每年的10月11日定为“全球征服疼痛日”。就是为了唤起全世界的人,对于止疼的重视。
29.没有人天生拥有一切。唯有看得远、想得大(Think big, think long),才能在追求卓越的人生体认中,创造真正的价值,做时间的朋友。优秀的人是在后天磨炼中成长起来的,没有人是天生的。他们吸收信息,研究既往经验,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不断进步。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是获得能力的能力。
30.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能力——要想解决复杂问题,只需专注于那两三个决定性的影响因素就行了。此外,还需要有不知疲倦的好奇心、对风险的忍耐以及对细枝末节的关注。
31.买房、贷款、学区划片、996、绩效、职称、晋级……这些常规意义上的人生大事共同构成了城市生活,把人卷入日夜奔腾的大机器,一天又一天,焦虑研磨出更多焦虑,压力像齿轮旋转、加速,紧紧咬合在一起。一颗螺丝停了下来,向自己的人生提问——我不拧紧行不行?
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生活,无论是怎样的无忧无虑,都常常会觉得在泥潭中。有时是经济压力,有时是心理包袱。更可能是在衣食无忧后,时间带走了理想,人情世故繁多,让人怠惰麻木。但无论怎样的泥潭,平凡的人生也可以活得积极,豁达,充满爱和热情,让我们内心自豪、喜悦和慰藉。
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掌握好节奏。人在忙碌的时候,很容易忘掉忙碌的目的,最后反而离目标越来越远。从忙乱中退一步,思考一下目的,能省掉多余的需求和行动,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让我们更快地接近目标。在诸多目标中,终极目标当属生活本身。别把生活的螺丝拧得太紧。
2022.04.01 周五:
应对偏差,做出明智的决策
-
第一个核心观点:偏差会导致我们误入歧途,但是偏离的方向却并不是随机的。
-
第二个核心观点:处理偏差的正确方法,是不要试图去克服它们(已知一切应如是)。
-
第三个核心观点:虽然组织可以克服个体的偏差,但是做到这一点绝非偶然。
正如当代伟大的思想者之一纳西姆·塔勒布(Nassim Taleb)在《黑天鹅》(The Black Swan )一书中指出的那样:“我们的头脑是一台非常了不起的解释机器,能够从几乎所有事物中分析出道理,能够对各种各样的现象罗列出各种解释。”无论是只看到一些孤立事实的韦恩,还是获得一些线索的你,都无法想象它们所构造出来的“模式”只是偶然杂凑的结果。把所有这些信息放到一起,其实一点意义都没有。在听到故事时,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将它们视为连贯的叙事元素。我们自然根本不会想到,这一切可能只是巧合。
讲故事陷阱
讲故事陷阱是指我们利用一些精挑细选出来的事实构建出一个连贯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还可能有其他版本,而现在的版本有可能并不真实,很可能会让我们误入歧途。
确认性偏差会使我们忽视或低估与我们最初的信念相矛盾的信息,也会影响聪明人和显而易见的“客观”判断。当确认性偏差助长了我们对“优胜者”的信心时,它也会助长优胜者偏差。当我们相信自己的经验的重要性时,就会产生经验偏差。如果某个故事是我们自己想要听到的,那么它对我们的影响就会变得非常大。
本文来源:《偏差》,奥利维耶·西博尼 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22.04.02 周六:
人们一直身居秩序,被混乱所围绕。人们所在的熟悉领域之外充满了未知,对秩序与混乱的恰当调和可以使人们领会到存在的意义。
从进化的角度来说,人们最为适应的不是物质的世界,而是秩序和混乱、阴和阳的二元现实,这种现实超越生活,永久存在。
人们可以通过平衡来驾驭这种二元对立:一只脚坚定地踏在秩序和安全中,另一只脚则踏在混乱、可能性、成长和冒险里。当你恰到好处地处在秩序和混乱的交界线上时,生活就会变得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且充满意义,你也会进入忘我的专注状态。我们在这里发现的意义是最深层的本能自我做出的反应。这种意义表明,我们一方面保障了稳定,另一方面也能够拓展生活、生产、自我和社交的空间。不论从哪个层面来说,这都是最恰当的位置。这就像是当你听着音乐甚至随之翩翩起舞的时候,那些可预测和不可预测的旋律都处于和谐共鸣的状态,而你则能从心灵深处体会其意义。
混乱和秩序是所有生活经验,甚至是所有想象经验的基本组成部分。不论身在何处,人们总能依靠秩序来对事物做出识别、预测和利用,也总会遭遇未知和不理解的事物。
人生在世,我们总有能掌控和不能掌控的事情,我们要学会去接受永远包含着混乱和秩序的现实。
和他人比较这件事情要小心对待。当你成年后,你就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了。你在财务、亲密关系、心理等层面的特定问题,都镶嵌在你存在的独特情境中。你的事业是否适合你,这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问题,因为答案也和你生活中的其他细节息息相关。你需要据此决定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以及决定要放弃什么,追求什么。
你追求什么,决定了你看见什么
精确地专注于自己在乎的事情,而忽视其他一切。你选择性地看见那些助你前行和达成目标的东西,识别路上的障碍,除此以外的一切你都视而不见,但是除此以外还包括很多东西,所以你是非常盲目的。
这是必然结果,因为这个世界包含的比你关注的多太多了,你必须认真分配有限的资源。看见是很难的,所以你必须选择看见什么,忽略什么。
跳脱固有思维,发现被隐藏的可能性
你用自己特定的方式来看待这个世界,建立起了一套过滤和屏蔽多余事物的方法,这套方法经过日积月累成为你的习惯。它不仅是抽象概念,也成了你的一部分,在这个世界为你指明方向。它是你最深层的价值观,而且通常隐藏在你的潜意识之中。它成了你生理结构的一部分,像是有生命一样不愿消失、变形或死亡。但有时候你也必须终结它们来让新的事物诞生,因此,人们在成长的旅途中需要学会放下。你需要放手,做出必要的牺牲,揭示一系列曾经被掩盖的可能性,而这样的可能性是很丰富的。
人们往往只会看见自己追求的事物,余下的大部分世界都会被他们隐藏起来。如果一个人开始追求不同的事物,比如“让自己生活得更好”,那么他的心灵会开始从之前隐藏的世界里发掘出新的信息,这些信息会帮助他前行,并且他也可以凭借这些信息来行动、选择、观察和提升。当一个人这么做并成功获得自我提升之后,或许他又会开始追求更加不一样、更高层的东西,比如“我想要得到比改善生活更好的东西”,然后他便会进入一个更加广阔、更加丰富的世界。
生活的不顺或许不是因为生活本身,而是源自我们的无知。既然我们忽视了很多事物,那么一定还有很多未被我们发现的可能性。
人们看见什么取决于他们相信什么。你的行动恰恰最准确地反映出了你最深层的信仰。这些信仰镶嵌于你的存在当中,隐藏在你有意识的担忧、可表述的态度和表层的自我认知之下。要想知道自己真正相信什么,不能光局限于你认为自己相信什么,还要观察自己的所作所为,否则你就无法真正了解自己。你太复杂、太难以看清真实的自己了。
从特定角度来看,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失明”的。
集中注意力,改善现状
集中注意力,关注你的物理和心理环境,注意到那些一直令你困扰,但你又有能力和意愿改变的东西。着眼更高层的目标,关注人生的改良,让你的心灵与真理和至善相连。宜居的秩序需要被建立,存在之美需要被创造。战胜邪恶,缓解痛苦,提升自我,都是你需要去完成的任务。
专注于今日,进而活在当下,完全且妥当地照料眼前的事物。但在这么做之前,务必先让你的内在闪现,只有这样才能证明存在的合理,并且照亮世界。同时也务必先下定决心,愿意为了最高尚的善而有所牺牲。
意识带来觉醒。所以与其做暴君,不如集中注意力。你要忠于事实,不要摆弄是非;你要讨价还价,但不要主动牺牲或者欺压别人。你不再需要嫉妒别人,因为你不知道别人是否真的过得更好;你不再需要感到挫败,因为你拥有了耐心,学会了量力而行。
你不再那么关心他人的所作所为,因为你自己有很多要做的事情。专注今日,并且追求至善,这样,你的人生轨迹就会让你充满希望。这种改善有时是一点,有时是很多,有时甚至是全部。和昨天的自己比,别和今天的别人比。
我们需要认清自己是谁、想要什么、愿意做什么,然后我们会发现,解决自己特有问题的方案是需要量身定制的。
在一切崩溃时,主动为自己的失败负责,直面现实,这是极端负责任的表现。而另一种选择是,批判现实的缺陷和存在的本质,然后陷入仇恨和复仇的欲望当中。如果你感到痛苦,这其实是正常的。人是不完美的,生活是悲惨的,但如果痛苦变得无法忍受,你也开始堕落,那么你应该想想以下的事情。
清理你的生活
观察你周围的环境,从小事开始。你是否充分利用了所有的机会?你是在努力发展事业,认真工作,还是在让怨恨拖你的后腿?你和自己的兄弟重归于好了吗?你尊重你的伴侣和孩子吗?你有破坏健康和幸福的坏习惯吗?你主动承担责任了吗?你对亲友坦诚吗?你做了那些你能够做到,也能够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好的事情吗?你清理过你的生活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或许你可以试试看先停止做那些你明知是错误的事情,今天就停下来。如果你确定那是错误的,就不要浪费时间怀疑你是如何判断对错的。不合时宜的质疑不会带来启示,只会制造困惑,阻碍你的行动。你是可以在不清楚原因的情况下判断事情的对错的,因为你的整个存在会告诉你一些无法解释或无法表达清楚的事情。每个人都很复杂,以至于每个人都很难完全看清自己,但我们都拥有自己无法理解的智慧。所以,只要你有一丁点停止的想法,那就立刻停止。
不要一味责怪,不要在整理好自己的人生之前就试图去干预别人。保持谦虚,如果你没法齐家,又怎敢治国?让你的内心指引你,看看接下来的日子会发生什么。你会开始对同事坦白想法,告诉家人自己的真正需求,当你有未完成的事情时,你也会立刻弥补遗漏。
停止用谎言填充头脑,头脑就会变得更清晰;停止用不坦诚的行为扭曲生活,生活就会得到改善。随后你就能发现和纠正那些更微妙的错误。批判世界之前先清理你的房间。报复心无论多么有理,都会阻碍内心的成长。每个想要减轻世间痛苦、完善存在的缺陷、实现最美好未来和创造人间天堂的人,都会做出最巨大的牺牲。
在做出牺牲的时候,人类的祖先开始用行为演绎一个可以被这样描述的命题:如果当下放弃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未来就可以有更好的收获。在人类发现了脆弱和死亡这些存在的不完美时,也同样发现了未来。人终将一死,而工作可以延缓死亡,当下的牺牲从长远来看是有价值的。
通俗地说,牺牲和工作就是延迟满足,不过用这样的语言来描述意义如此深远的事情未免过于世俗。人类在意识到满足能被延迟的同时也发现了其与时间的因果关系。在很久以前,人们开始意识到现实的构造决定了它好像是可以讨价还价的,如果控制住自己当下的冲动,体谅他人的困难,那么就会在未来获得奖励。于是人们开始抑制、控制和组织自己的本能冲动,以免干扰他人以及未来的自己。这和组建社会是一个道理。
延迟满足的前提是人类文明稳定到能够确保延迟行为在未来会得到奖励。
自我意识的存在是悲剧,会带来不可避免的痛苦。这种痛苦反过来又会让人们渴望获得自私的即时满足,也就是权宜之计。不过,牺牲和工作远比短期的冲动享乐更能抵挡痛苦。社会和自然针对脆弱个体的武断苛求并非痛苦的唯一来源,甚至不是主要来源。人们还需要考虑邪恶的问题。世界注定是和我们作对的,但是人类的不人道却更加可怕,这也让牺牲变得更加复杂:工作、奉献和放弃的意愿不仅仅要用来应对贫困和死亡。
本文来源:《人生十二法则》,乔丹•彼得森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2.04.03 周日:
随着新信息不断地出现,每一个人都要在大脑里接收、存储、筛选、加工各种信息,然后根据处理结果,做出决策或行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为了更高效地统筹处理越来越庞大的信息,人类就渐渐地形成了一套内心机制,这就是进化出来的“自我”。
你的自我,其实就是一套强大的心理机制。它一边汇总筛选信息,一边发出指令。而且它会持续不断地和环境磨合,仍然在随着时间继续进化,帮助你更好地处理与自己、与别人、与世界的关系。
自我的困扰:自我进化与环境不匹配
既然自我那么厉害,我们每个人不是都应该强大到可以处理好跟别人、跟世界的关系了吗?为什么我在生活中还是有那么多关于为人处世的困扰和痛苦呢?
因为,自我不是由一个全知全能的上帝为你量身定做的,而是逐渐进化出来的。事物的进化往往会滞后于环境的变化,自我也一样。
你的自我,在过去的环境中,努力帮助你分析处理信息,尽可能地做到趋利避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人生角色在转变,比如,从学校走入职场,从单身走向恋爱,我们周围的人和事也在不断改变。这个过程中,原本功能发挥稳定的自我,就有可能因为无法适应新环境,而产生很多困扰和痛苦,甚至阻碍你的发展。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自我往往会在三个层面无法及时适应环境的发展变化:第一,生物基因层面;第二,性格基因层面;第三,文化基因层面。当自我的进化在这三个层面无法和环境匹配时,各种各样的困扰也就随之而来了。
自我进化是为了更好地帮助我们解决和自己、和他人、和世界的关系问题。
生物基因与环境不匹配
首先,生物基因与环境的不匹配,会对你的自我产生很大的困扰。比如说,过度焦虑,就是典型的生物基因与环境不匹配的结果。
焦虑本来是人类的一种正常情绪反应,它提醒我们有潜在的坏事可能发生。而且,为了应对不同级别的坏事,我们的焦虑程度是不一样的。焦虑是一种能够提醒潜在危险的情绪,焦虑反应比较强的人更容易存活下来。久而久之,这种焦虑反应机制就被写进了基因。当潜在的危机出现时,焦虑感也会随之而来,提示你要准备应对危险了。
但是,只有当担心程度和危险程度一致时,这种焦虑才是有益的。而对于活在现代社会的人来说,像老虎级别那样危及生命安全的事情已经很少见了,更常见的是野猫级别的烦心事。但我们常常是一遇到问题就激发老虎级别的焦虑,没有问题就创造问题来让自己焦虑,如果一点都不焦虑,你反而觉得不对劲。这种弥漫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过度焦虑,就是自我在生物基因层面的进化赶不上环境变化的结果。
性格基因与环境不匹配
自我与环境变化的不匹配,不仅体现在生物基因上,也体现在性格基因上。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杰伊·贝尔斯基(Jay Belsky)提出:“一个孩子在出生的时候会尝试不同的性格策略,也就是早期在生存环境中形成的反应策略,然后根据外界的反馈,最终选择其中一种,发展成自己的性格。这个过程,就像生物基因的进化一样,是一个人性格基因的进化。”
一个人的性格策略,是在儿时的环境中,自我可以做出的最优选择;但在成人的世界里,我们面临的环境要复杂得多,如果性格基因和环境不匹配,你的自我就可能产生很多困扰。
所谓的“自我”,它其实是一套进化出来的、协调你和外界互动的心理机制。它会收集加工信息,主动发起行为,帮你更好地处理各种问题。但是,要让自我好好运转,你必须先处理好和自我本身的关系。
自我的进化,包含了三层面重要的基因传承:你身上的生物基因,曾经帮助过几十万年来人类的生存;你身上的性格基因,曾经帮助你在生命最初、最脆弱的阶段求得生存;你身上的文化基因,曾经帮助我们这个文明几千年来的生存。当这三层面的基因在进化的过程中无法和环境匹配的时候,你的自我就会面临很多困扰。
你的自我历尽千辛万苦才进化成今天这个样子,虽然它不完美,但它真的很不容易。我们无法决定过去,但我希望你可以选择接纳它,而不要否定它。否定就像沉重的枷锁一样,只会让你在前行的过程中伤痕累累。
带着清醒的头脑,带着对自己的理解和爱,轻装上阵。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摆脱过往的束缚,进化出一个更蓬勃的自我,真正决定自己的人生。
不同的人主动接收外界刺激的能力也不一样,这就会影响到自我处理问题的效率和质量。就像人的身体,有些人长期不运动,整天在家“葛优躺”,肌肉就会变得越来越虚弱;而有些人经常健身,主动刺激肌肉,它就会变得更强大。
自我的进化也是一样的,只有主动去刺激它成长,它才能变得更强大。但怎么刺激呢?就是需要你投入和世界、别人、自己的互动之中,通过处理这三种关系,锻炼自我,进化自我。
三大基本心理需求
能力感指的是,我觉得自己有能力完成某件事情;关爱感指的是,我觉得做某件事情是有别人支持的;自主感指的是,我是自愿地、发自内心地做某件事的。当一个人感到自己有能力完成某件事,并且做这件事的意愿是发自内心的,也有人支持的时候,他就会更愿意去行动。一旦你愿意去行动,你的自我就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变得更强大,也更独特。
当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符合自己的价值观、意义和兴趣的时候,他的内在自我就是融洽的,他所有的心理资源都在往同一个方向使劲,这就是自主。
能力感
你的能力感,和你拥有哪些能力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它是一种主观的感受:你感到自己是自信的、有能力的,你感到自己想去寻找更高级的挑战。
刚才那个例子,同事B缺的不是能力,而是能力感。比起过程,他更在意结果,也更在意能否保全他那脆弱的自尊,除非事情有十足的胜算,否则他不敢轻易尝试,这些都是他能力感不够的表现。而能力感充足的A,更希望通过尝试,来让自己提升。即使知道可能会输,他也享受挑战的过程。
这就是能力感最大的意义。它能够推动你去主动接受新的挑战和新的刺激,让自我逐渐走出舒适区,去接受外部世界的充分锻炼。在这个过程中,你解决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你的自我就能像打游戏一样,一直在打怪的过程中不断升级。
自我的进化需要满足我们的能力感需求,当我们感受到自己有能力完成某件事时,会更愿意走出舒适圈,去挑战外部世界中更复杂的难题,把自我推向更强大的等级。
关爱感
缺失关爱感不是简单地感觉自己缺少了关心和爱护,它其实意味着一个人缺失了人一生中重要的连接感。这种连接感,追溯到一个人的生命初期,就是你能否从看护者那里体验到稳定的关注和回应。
关爱感的重要性,还体现在是它把我们放在了一张人际联结的大网之中,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定义自我。你的自我其实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从你和别人的关系中来定义。比如,当我思考我是谁时,我的回答首先会是“我是一个中国人”“我是我爸妈的儿子,是我妻子的丈夫,是我孩子的父亲”,然后才是我的兴趣、特长等。几乎没有人会孤立于世界、关系之外来谈论自我。而这位姑娘就缺失了这一环,她对自我的定义仅仅局限在工作和事业上。因为缺少关爱感,她不能和别人发展良好的关系,也就无法从人际关系中定义自我。
这样的自我看上去很自由,但是一个人孤零零地伫立在旷野之中,失去了边界。而没有边界,内涵也会变得模糊,这就会让我们无法准确定义自我。
自我的进化需要满足我们的关爱感需求,当我们感到跟他人有连接,能够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回应的时候,会更愿意与他人建立联系,我们的自我也在人际关系中得到更深刻的定义。
自主感
自主感,并不是通常说的“自己能做选择、能做主”,而是在做选择、做主的时候,你的自我内部是融洽的,你能感到自己做出的行动反映了内心的愿望,体现了你真正的价值观、意义和兴趣。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她真实感受到的是,自我的内部不融洽、不统一。对于我这位学生而言,由于自主感没有得到满足,她不清楚自己内心的真实愿望,也就无法判断现在做的每个选择是不是体现了自己真正的想法。所以她的自我一直处在内耗的状态。这种内耗的状态,也让她在面对人生选择题时,不敢轻举妄动:比如,不敢换工作、不敢全力以赴去恋爱。
只有自主需求得到了满足,自我才有信心去挑战更艰难的任务,这些任务会刺激你的心智功能,变得越来越复杂,又逼着你的自我更努力地去协调,从而推动自我升级,你的内心会变得越来越丰富,能力越来越强,想法越来越多,但你的自我并不会杂乱无章,反而会把内部磨合得更好,变得更融洽、更强大。
自我的进化还需要满足我们的自主感需求,只有当我们感受到的自我是融洽、统一的时候,才有动力去完全投入一件事情中去,而不是让自我消耗在内耗中。
自我的进化就像一棵树的成长。在努力向下扎根的同时,也期盼着向上生长。向下扎根是为了保全自己,同时给向上生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自我进化也是如此,只有当心理需求都得到满足时,我们才能站稳脚跟,才有底气来推动自己向上进化升级。
在访谈记录中,尼克爸爸提到的一句话让我特别感动,他说:“父母能够给予孩子的所有东西中最重要的,就是‘被爱的感觉’和‘在家很安全的感觉’,无论世界怎么变化,家里的事情都不会有任何变化。”
人经常容易被表面的痛苦所迷惑,比如,无主的人总觉得做任何事都没有动力、没有意义,就会想着直接去寻求意义,可到头来又会发现,自己根本没办法一下子体验到别人常说的那种意义感,于是对自我的存在价值就感到更深的怀疑。这是因为步子迈得太大,只会走得更艰难。你不能刚走几步路,就指望大象能飞奔。请你给大象多点时间,多点耐心,让它有机会慢慢长大。
Self-compassion,自我关怀。
本文来源:《无行动,不幸福》,赵昱鲲 著,万卷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2022.04.04 周一:
假如在你从小成长的环境里,人们都特别注重攀比的话,在家里,妈妈跟你说:“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你怎么就不如他呢?”爸爸跟你说:“一定要出人头地,每次都要考第一!”到了学校里面,同学之间也整天相互比较,谁的文具更贵,谁穿的衣服牌子更大,谁的爸爸职位更高,等等。
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我们不认同这些东西的价值,就很可能被其他人排斥、贬低。有的人会选择接受这些事物的价值,以换来大环境的认同,最终也陷入了他主的状态。就像有的人追逐金钱名利,并不是因为享受得到金钱的幸福,而更多的呢,其实是害怕被比下去的痛苦。
对外在事物的过度追求,就会在无形之中成为一种情感控制的枷锁。那些因此被激发出来的负面情绪,对于大象来说,就像鞭子一样。大象是因为害怕鞭打才前进,而不是因为真正喜欢才朝这个目标奔跑。从表面上看,他主倾向的人也可能会表现得很优秀,比如,能发愤图强考高分,能很快地明确结婚生子等重大人生决定,但其实他们内在并没有多少幸福和充实的感觉,因为他们做这一切仅仅是为了获得喘息,避免遭受身心记忆里的那种痛苦和煎熬。
过度迎合外在因素,最大的风险就在于会忘记自己内心的想法,彻底陷入被外在事物操控的旋涡里面。我来举一个例子:四年前,我邀请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副主任徐凯文老师到清华来讲课。徐老师通过调查发现,北大有40%的学生觉得人生活着没有意义,他说:“他们已经取得了一般社会上认可的那种荣誉和成就,可内心还是弥漫着强烈的无意义感。”
徐老师还谈到一位高考状元,那位状元说:“学习好工作好只是基本的要求,如果学习不好,工作不够好,我就活不下去。但也不是说因为学习好,工作好了我就开心了,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我对自己总是不满足,总是想各方面做得更好,但是这样的人生似乎没有一个尽头。”
你看,这个孩子也在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并且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但他不是因为这样做能给他带来多少快乐和意义,而只是因为这样做能够避免不被认可的痛苦。
陷入他主状态的本质就是一个人去做那些看上去被社会称赞的行为,争取那些看上去光鲜亮丽的成就,却不是为了追求满足,而是为了逃避痛苦。当这样的倾向变成这个人唯一的追求时,他可能也在拼命奔跑,但是奔跑的同时,又伴随着强烈的无意义感。就像一个人内心的大象,一直是在被鞭子抽打着前进。终于有一天,大象会放弃挣扎,认为人生无非就是一场鞭打加上另一场鞭打,逃避也只能获得短暂的喘息。他就可能会放弃自己,彻底陷入他主的旋涡之中。
在每个人身上,无主、他主和自主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有时候它们甚至可能会共存,有时候也会因为一些调整相互转化。所以我们总是可以调整自己,让自己变得更自主。调整的方式就是找到自己的积极情绪。因为真正的自主,带来的都是积极的情绪。也就是说,当你选择做一件事情,做之前充满期待,做的时候全情投入、满心欢喜,做完之后感到充实而有意义,那才是你的大象和骑象人统一和谐了,那就是自主。
比如说,最能让我感到喜悦的事情之一,就是跟家人在一起,而最能让我觉得平静、安宁的,就是读书,所以我再忙,都会挤出时间来读一本好书。还有一种积极情绪是我个人特别喜欢的,就是敬畏和升华感,我喜欢看那些能打动深层情感、让我感到悲喜交集的电影,深深敬畏于生命和人性的伟大。
自我决定理论的创始人爱德华·德西和理查德·瑞恩指出,真正的能力感,来自你克服困难的过程,而不是轻易获得的成就。当你在竭尽全力之后,遇到一个个障碍又一个个克服了它们,哪怕跟别人相比仍然不足,但这种大汗淋漓竭尽全力激发出全身潜力的感觉,也要远远胜过你轻松击败别人时那种没有用力的感觉。
人类的大脑是用进废退的,越用越灵活,不用就会退化。这个,说的就是大脑的可塑性。大脑的运转是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来传递信息的,新的连接会不断产生,旧的连接也可能失去,关键就是看你给的刺激多少。如果你经常去练习一件事情,一些本来不太相关的神经元就会在你的脑中建立起一个新的连接。越练习,相关脑神经的连接就越强壮。
所以,每当你发起一个行为,无论是打球、写作,还是演讲等,都是在刺激大脑里的一些特定的神经元,让它们之间形成更强有力的神经回路。这个回路越强大,就是你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
神经可塑性的意义就在于,它告诉我们,你完全可以从心底里去相信,你的能力可以通过有效的努力得到成长。这种成长不仅仅表现在外在成果上,甚至还会刻入你的大脑,改变你的神经结构,真的让你变得越来越聪明。因为反复的尝试和投入,还有反复的总结复盘,不是“笨方法”,而正是一个人不断积累聪明才智的象征。
对性格持固定型思维的人,容易遇到事情就对一个人下结论。同事迟到了,就想:“这个人真懒!”自己忘了给朋友回电话,就会想:“我这个人真差劲!”但是对性格持成长型思维的人,考虑问题就往往能够做到对事不对人,比如说:“哦,他迟到了,可能是因为今天堵车特别严重。”或者:“唉,我最近太忙了,连给朋友回电话都忘了。”你看他就不会直接给一个人的性格下定论。
最重要的思维模式,其实就是你对自我本身的看法。无论是能力,还是性格、兴趣、情绪,其实都是自我在不同方面的表现。对自我抱有固定型思维的人,会早早地开始画地为牢,不愿意改变;但是抱有成长型思维的人,能够勇敢地面对暂时的缺陷,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怎么样弥补不足,持续提升上。
本文来源:《无行动,不幸福》,赵昱鲲 著,万卷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2022.04.05 周二:
自尊的稳定性
美国心理学教授迈克尔·克尼斯(Michael Kernis)提出,人的自尊分为两层:一层是外显自尊,一层是内隐自尊。外显自尊,指的是一个人显示在外面的、在意识层面对自己的总体评价。而内隐自尊指的是隐藏在里面的、潜意识里你的自我价值感。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从外界得到各种各样的反馈,当你将这些反馈内化了之后,你对自我就会产生一种本能的判断,常常连自己都意识不到。
如果一个人的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基本一致,那么他的自尊水平就比较稳定,不会总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产生波动。反过来,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不一致,这个冲突,就会让人反复从外界寻找线索来确认自己的价值。可外界的反馈总是起起伏伏的,所以越是从外界寻找线索,他的自尊水平就越不稳定。
稳定的高自尊
总体来说,稳定高自尊的人,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的水平都比较高,所以他们的内心冲突很小。他在意识层面知道自己的价值,对自己持有正面、积极的看法,内心深处也有坚定的信念。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稳定高自尊的人看起来简单、自然、真实,成功的时候会开心,失败的时候也不掩饰难过。被表扬的时候就感谢对方,被批评的时候就想想对方有没有道理,就事论事,不会因此而否定自己或者埋怨别人,别人跟他相处也愉快。
不稳定的高自尊
不稳定的高自尊通常外显自尊水平比较高,在意识层面相信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但是,他们的内心深处,对自己并不是那么有把握。所以,“容易受到打击”是不稳定的高自尊最典型的特点。
周围的人都会有一种感觉,不敢轻易在他们面前说反对或批评意见,就怕好像要戳破了什么东西似的,担心他们生气。这种感觉是对的,他的愤怒来自他内心里无意识的恐惧,他担心那个弱小的内隐自尊会被伤害。
敏感、孤傲的背后,其实说明了一点:好像外在的任何一点评价,都证实了他自己心里觉得没有价值、不值得被爱的担忧,都变成了她否定自我价值的存在。
现实生活中,不稳定高自尊的人,内心深处常常隐含着不安,总想通过外界的评价和反应来证明自己是有价值的。可是外界因素很不可控,谁都会遇到领导的批评、同事的反对、客户的不满等,这些负面信息仿佛都在告诉他们:“你确实不行,你很糟。”于是他们常常会陷入对外界评价过激的反应之中。
自尊,其实是能够用来观察自我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它和三大心理需求的满足程度息息相关。
自尊水平的高低,整体上和一个人得到的心理需求满足的多少有关系。如果一个人的关爱感、自主感和能力感从小就得到了持续、充分的满足,他最后往往就能发展出比较稳定的高自尊。相反,假如这些需求长期无法得到满足,因为缺少关爱感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缺少能力感所以对自己没有信心,缺乏自主感所以找不到自己的价值。这样就很容易发展成稳定的低自尊。
认识自尊、理解自尊,最大的意义就在于,让我们每个人都充分意识到,外界的声音常常只是一种参考,不能作为左右我们看待自我的关键。你想要的尊重,不应该来自外界对你的评价,而应该来自你和自己的关系。
我们如何“错误”地维护了自尊
当一个人的自尊在面临威胁和压力的时候,很自然地会产生痛苦、冲突的情绪和想法,通常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本能地做出一些行为来缓解这种不舒服的感受,来维护或增强我们的自尊心。这种内在调节机制,在心理学上就叫作心理防御机制。
有些内在防御机制虽然能够帮助我们获得短暂的安全感,但同时也会很容易让我们失去一个发展自我的机会。回避和退缩,防御性悲观,投射,这些维护自尊的防御机制虽然有效,却不健康,反而会让我们在原有的自尊类型里原地打转,限制了自我的进化。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是最早研究自尊问题的先驱,他认为一个人的自尊水平,不仅仅取决于他取得了多少成功,还取决于他对成功的判断标准。如果用一个方程式来表示的话,就是自尊=成功/自我要求。
这个公式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作为我们自我观察的一个参考,随时进行调整。比如,当我们在某件事情上获得成功,可以停下来想想:这件事的成果能让我感到自尊的提升吗?如果获得的成绩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那自然会感受到自尊的提升;但如果原本的预期高于现在取得的成绩,那我们可能就无法感受到自尊的提升了。这个时候,我们需要重新评估一下:究竟是这件事本身对我们来说微不足道,还是我们确实对自己的要求过高了?
所以简单来说,不管哪种自尊类型,想要稳步提升你的自尊水平,都要从这两方面入手。第一,不断积累成功的经验;第二,及时调整你对成功的期望值。
第一次做成一件事时,成就感和幸福感往往是最强的,我们的自尊水平也因此涨了一大截;可接下来,同等水平的成功体验多了,我们变得习以为常,甚至开始不满足。久而久之,我们对成功的期望值就越来越高,对自己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对自己要求高当然是好事,但如果只是为了要求而要求,反而会陷入对自己的苛责,产生受挫的感受,降低自己的自尊水平。所以,在追求更高的成功时,也不要忘了回头看看自己来时的路。再确认一下,你现在的追求,是希望获得真实的成功,还是获得好高骛远的“成就感”。从这个角度来说,有时候,学会管理你的渴望,甚至学会放弃,反而更有利于提高你的自尊水平。很多时候,我们都想追求完美,无形之中却拔高了对成功的期待值,反而给自己带来了更多的压力。
本文来源:《无行动,不幸福》,赵昱鲲 著,万卷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2022.04.06 周三:
想要变得完美当然没错,这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心态,我们也正是因为想要变得完美,才有动力不断向那个理想的自己靠近。但问题是,人们通常只热爱想象那个完美的结果,却对变完美的过程和代价缺乏预期。只幻想最后的完美结果,却不肯面对变化的过程。这个时候完美主义就会变成一个陷阱,不但没有让我们变得更好,反而会阻碍了我们的发展,甚至成为你自我进化过程中最大的绊脚石。
拖延症的背后,其实暴露了完美主义者最常有的心态,那就是一个完美的目标,必须在开始后就迅速跨进完美的结果,否则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第一张牌有任何闪失,之后的每一张牌都会被推翻。他们希望一出手就赢得满堂喝彩,一次性就解决掉所有问题。但现实情况往往没有那么理想化。想法越多,就会越焦虑、越纠结,也就越无法开始行动。
另外,对过程的恐惧通常会让他们极其想要把控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完美主义者在做一件事时,不管是开始前的做计划,还是过程中的执行,他们都希望能够按照自己设想的那样进行,一旦出现丝毫偏差,他们就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机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破罐子破摔。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对完美主义者来说,这些计划和行动的背后,承载了他们对完美自我的幻想,他们必须小心翼翼地控制着一切,不能允许过程中有任何偏差。一旦行动、计划和预期偏离,那个完美的自己也就跟着破灭了。既然不“完美”,那还不如清零、重启。
但问题是,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按照预期“完美”发展下去的事情。绝对的完美只存在于理想中,出现偏差本就是追求完美的宿命。
出现偏差和波动,就是一种自发产生的完美,一种从属于有生命的有机体的完美。
你可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这么多人希望追求完美,但对变完美的过程有这么多的抵触情绪呢?总的来说,这是整个社会合力施加影响的结果。很少能有人向我们展示完美结果背后的过程。外界的更多声音,反而是在加固我们“要么完美、要么失败”的极端思维。
在我们对完美的过度追求里面,有两个推波助澜的重要角色,一个是我们已经说过很多次的了,父母老师的权威角色,以及社会上的评价体系;另一个就是现代社会里泛滥的媒体信息。
长大后,社会上的评价体系也同样在告诉我们:完美的结果比过程更重要。像企业强调业绩,一个员工的价值必须通过业绩来体现,只有苦劳等于没有价值。新闻媒体几乎只展现那些极少数人职业生涯中的巅峰时刻。我们只看得见年少成名的天才运动员,一亿元只是个小目标的大企业家,或者拿了无数奖项的作家等。而荣誉背后的无数次失败的尝试、曲折艰难的过程统统都被剪辑掉了。
如今,社交媒体的流行也加剧了人对完美结果的渴望。朋友圈上到处都是去国外度假的人生赢家、和行业大佬谈笑风生的风云人物还有每天运动打卡的自律狂人,以及容光焕发的美颜照片。我们经常反复地看到各种轻松成功、永远吃不胖、7×24小时敬业的完美形象,然后我们也下意识地要求自己下一分钟也变成这样。
这些我们反复看到的完美的结果,不知不觉中让我们形成对完美的狭隘认知:我们误以为完美是一步到位的,是不接受过程的。但是我们忘记了,大多数运动员成名之前可能连登上竞赛擂台的机会都没有,大多数企业在上市前都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危机,大多数作家在写出成名作之前往往无人问津。其实,大多数人的生活跟你我差不多,有高光时刻,但绝大多数时候也很平凡。缺陷和不完美才是绝大多数人的人生真相。
所以,所谓的完美主义,更像是一个由社会合力包装出来的谎言。这个谎言放大了完美的结果,抹去了过程中反复的尝试和无数次的试错。
从否认过程走向接纳过程
哈佛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心理学讲师泰勒·本-沙哈尔(Tal Ben-Shahar)认为,摆脱完美主义的最好方式,就是在生活中,更多地去追求最优主义。
所谓最优主义,其实意味着坦然接受过程中的不完美。承认现实条件的限制,并且想办法在有限的条件里,争取最优的选项。最优主义承认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失败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他们虽然也不喜欢失败,但他们愿意拥抱失败。简单来说,就是如果完美主义从起点到目标是一条直线的话,那么最优主义就是一条起起伏伏,但是大方向朝着目标前进的曲线。
培养“足够好”的思维方式
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野心,总想要在生活中的各个领域都表现完美,既想要在工作中投入很多,好让自己升职加薪,又不希望冷落了伴侣,还想拥有足够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雄心壮志当然很重要,但有时也会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和恐慌。结果呢,可能什么都想要,就什么都得不到。
但“足够好”的思维能让我们开始学会接受存在偏差的过程。这个方法是为了能让我们学会享受过程,坦然接受过程中的不完美。比如,也许每天重复的工作会让人时不时感到倦怠,但它能给我们的生活提供稳定的基础,甚至因为工作结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这就已经“足够好了”。
不要因为过程中的磕磕碰碰而太过苛责自己,你可以用“足够好”的思维去享受当下过程中的快乐。你会发现,生活中很多微小的喜悦都是你的高光时刻。
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曾经说过:“美好的生命是一个过程。它是一个方向,而不是一个终点。”生命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不要因为追求成功的结果,而忽略了对过程给予足够的耐心和等待。完美和过程并不相斥,反而是过程中的尝试、失败让我们更接近完美。
放下自我是认识自我的最后一步
承认并接纳自我的平凡,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追求自我的独特性,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
我们生来就觉得自己才是生活的主角。当我们还是婴儿时,我们觉得整个世界几乎都围着我们转。饿了有人喂,哭了有人哄。稍微长大一点,虽然知道自己不再万能,但我们依然觉得自己会对周围人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有人感到快乐,那一定是我做对了什么;如果别人生气或难过,那一定是我做错了什么。比如,成绩好的时候,父母和老师会表扬;表现很糟糕时,他们又会很生气。
后来,随着年龄渐长,我们开始隐隐约约地发现,好像自己并没有这么特别。每个人都有很多自己的事要忙,没有人能真正关心我们想什么、做什么。但是,我们并没有放弃对独特性的追求。相反,我们形成了一种信念,为了获得别人的目光,必须让自己显得与众不同。比如,靠优秀的成绩、漂亮的外貌、过人的特长,或者靠与众不同的衣着打扮、博人眼球的言行举止等。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追求自我的独特性,确实有它的合理性。
一方面,它让我们离成功更近一些。这个时代鼓励我们追求自我,标榜个性。我们的社会,经常暗示每个人都应该是特别的,不该流于平凡。不够特别,往往容易被遗忘,也容易错过机会。因此,对自我独特性的追求,让我们更敢于在众人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争取自己的利益。
另一方面,它促使我们不断思考个人价值。比如,我是谁,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要怎样才能活出自我。在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中,你的自我也会变得更加深刻。
但是,你可能没有意识到,追求自我独特性并不总是好事,对独特性的执念恰恰也是大多数人痛苦的来源。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看。
容易陷入自我怜悯
首先,为了追求自我的独特性,很多人会让自己持续浸泡在负面体验中。我观察过很多人后,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不少人在生活中,因为工作或者感情不顺而产生一些负面情绪时,既想要别人来安慰,却又抱着一种“我的痛苦,你们不管怎么样都无法理解”的心理,抗拒别人的共情。
对这些人来说,所有的负面体验最好也只属于自己,因为如果别人都能理解,那自己就不再特别了。所以,哪怕这些负面体验让人不舒服,他们也会选择忍受,并且很容易掉进自我怜悯的陷阱之中。
容易丧失感受快乐、感受进化的能力
其次,追求自我独特性的人,往往会在内心构建一个理想中的自我,然后不断朝那个方向努力。问题是,当理想中的自我和现实中的自我差距过大时,他们很容易为此感到痛苦。
我曾经在美国参加过一个积极心理学公益活动。活动中,有一位中国女士和大家分享了她自己的经历。她说自己从小就属于“别人家的孩子”,家庭条件不错,学习成绩也非常好,高考时,她成为老家的高考状元,顺利考入了北大。学校的风云榜上她的名字和照片摆在了最显眼的位置。她特别享受这种成为人群焦点的感觉。大学毕业后,她就来到美国继续读研,之后供职于一家知名的律所,并认识了现在的丈夫。
听她讲到这里时,我注意到周围有不少人露出了羡慕的眼神。可是,这位女士却说自己过得并不幸福,反而一年比一年焦虑,她觉得高考那年过后,自己的人生就开始走下坡路。比如,她很遗憾自己当时在美国深造读研时没能考进顶尖的学府,找工作时,选中自己的律所在美国连前五都排不上。
可能有些人听着会觉得这位女士好矫情,是不是变相嘚瑟呀?太不知足了。明明该有的成就都有了,怎么还不满足?
但是我发现,她其实一直忍受着一种痛苦,那就是不再有人为自己喝彩的痛苦。她希望逃离这种自我被淹没在人群中的窒息感。但是我也知道,她越想逃,就越逃不掉。为什么呢?因为她把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自己身上,看不到别人,也听不到别的声音。
读到这里,如果你把前面的内容连接起来,那你可能就注意到了,就是像这位女士一样太看重自我的人,往往追求的都是“表现型目标”,而且他们生存的方式更接近他主倾向。这两个概念我们前面在讲能力感和自主感时都提到过。表现型目标是指一个人一切行为的目的都是证明自己很强,比别人强。他主指的是为别人或者别的东西而活。就像这个例子中,这位女士看起来是追求理想中的自我,但其实一直受困于外在的名声,不停地想要追逐巅峰。
曾经认为自己是被命运选中的少数人,到头来却要承认自己的平平无奇。因为太不甘心,所以他们活得痛苦、焦虑,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无力。由于太过沉溺其中,她完全没有意识到,虽然自己没能进入前五名的律所,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她一样在现在的公司里产生了巨大的价值。比如,她帮助很多企业和个人解决了很多法律问题,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因为她的努力变得更加幸福。这些难道不是人生意义吗?所以,从本质上,因为太看重自我的独特性,她丧失了感受快乐的能力,也丧失了感受自我一直在进化的能力,持续地活在焦虑和挫败当中。
限制了自我的发展和进化
最后,放不下自我对一个人最大的影响就是,从长远来看,它会限制自我的发展和进化。
当我们把所有的能量都放在自己身上时,就很难再有足够的精力和他人、和世界发生真诚的互动。也许你也健身,但你在乎的是健身房的照片能不能凸显你精致的生活理念;也许你也读书,但你在乎的是能不能在下次讨论中说出与众不同的观点;也许你也谈恋爱,但你在乎的是不断考验对方,看看对方有多重视你。
你的能量都用来关注自己,没有足够的能量向外释放,去投入地生活。我在开头就提到过,自我进化而来,是为了帮助你更好地解决和自己、和别人、和世界的关系。而如果没有把更多的能量投入和世界的互动之中,你的自我就无法得到进一步的进化。
本文来源:《无行动,不幸福》,赵昱鲲 著,万卷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2022.04.07 周四:
克里斯汀·内夫提出,自我关怀主要包含了三个核心部分。
第一,放下自我批判,接纳真实的、不完美的自我。
我们通常对自己比对别人要严格苛刻得多。宽慰一个失落的朋友对我们来说并不难,但当我们自己犯错或者失意时,我们总是指责自己。所以,自我关怀的第一个核心,就是学会积极主动地像宽慰朋友一样宽慰自己。
第二,平凡和苦难都是人类共有的,时刻提醒自己,你并不孤单。
当我们陷入低谷时,常常会陷入“只有我这么痛苦”的自我怜悯之中。但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这种孤立无援的感受除了帮助我们维持虚假的独特感之外,并不会让我们变得更轻松。每个人都会经历苦难、脆弱和不完美,这些你所面临的问题并不是个人问题,而是绝大多数人的共同问题。我们也许是在跌跌撞撞地前进,但我们一定不是独自在前行。认识到这一点,你会更容易从那些负面情绪中抽离出来。
第三,静观当下。
所谓的静观,和正念减压疗法创始人乔恩·卡巴金(Jon Kabat-Zinn)所说的正念冥想有点类似。
当陷入对自我的执念时,我们通常激起的是负面能量。做得好的时候也总觉得不够,受挫的时候更失落。卡巴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无法阻止波浪,但你可以学会冲浪。”而学习冥想,其实就是用一种平衡的方式来处理我们的负面情绪,既不过度沉溺,也不过度批判。最基础的静观练习,可以从闭目静坐开始,把你所有的注意力都投到此时此刻的体验上来,可以关注呼吸,或者关注身体的变化。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专注、平静地观察当下,不对任何一个想法或情绪进行评判。
当我们从自我的束缚中跳出来后,你将会释放出更多的注意力。接下来,你要做的事情就是将这些注意力转移到具体的事情上,去解决具体的问题。你的自我会在和世界的互动中逐渐发展、越来越蓬勃丰富。
自主孤立,还是被动连接
首先,作为社会性动物,没有任何一个个体可以脱离关系存在,每个人都需要在关系中更充分地定义自我。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类最重要的价值观和动力之一,就是和别人建立有意义的联系。也就是说,当我们在谈论关系时,其实就是在谈论关系中的自我。
其次,日常生活中,我们面临的大大小小的人生课题,它们其实也都是“关系”的课题。小到怎么把握和领导、同事相处的分寸;大到怎么避免父母过多地干预生活,或者和什么样的人谈恋爱、结婚等。谈论关系,本质上就是在谈论我们的人生。
最后,也是我最想说的,所谓的关系,并不是外界赋予的像“缘分”或者“命运”一样的存在,实际上关系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当你明白了自己的关系模式,并且了解自己在关系中的真实需求时,你就能够拥有主动创建让自己舒服的关系的能力。
土耳其心理学家库查巴沙经过研究后发现,人与人的关系不仅仅有距离远近这个维度,距离远的相对孤立,距离近的连接比较紧密;还有一个维度是自主程度,也就是说,你在建立关系时,通常是遵从本心比较多,还是受外界因素影响更多,比较被动。
按照这两个维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模型可以分为四种,分别是:他主连接型、他主孤立型、自主孤立型、自主连接型。
第一种是他主连接型,指的是人和人之间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但并不是心甘情愿的,发自内心的愿意的。他主连接型通常在重人情的传统型社会里比较明显。可能是迫于外界压力,如果不这么做显得不合群,会被排挤,会被人说;或者是为了从关系中得到好处,比如,为了利益跟同事、领导拉关系;当然,也有的人是随波逐流,既然大家都看重人情往来,那我也就跟着吧。
他主连接型的关系,就像一把双刃剑,好的是,彼此紧密连接,互相之间带来了很多便利和照应;但不好的是,也会让人不堪重负。因为很多时候陷入其中的人,交往的过程并不快乐,只是为了避免痛苦和外界压力。每个人都不得不戴上合适的面具,不能做真实的自己。
第二种是他主孤立型,就是指你跟别人保持着比较疏远的人际距离,但这并不是你真心想要的。可能是因为环境不允许,比如,你发现周围的人都很冷漠,你想交朋友却交不上;也可能是你为了其他目标而不得不牺牲关系,比如,你虽然想要谈恋爱,但工作缠身没有时间,怕耽误人家于是干脆放弃;还可能是因为曾经的关系创伤,担心跟别人的关系太近,自己会再次受到伤害等。
他主孤立,通常会发生在我们的生活环境出现变化的时候。
第三种是自主孤立型,就是一个人主动选择了比较疏远的人际关系模式。他们经常持有着一种信念,那就是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各过各的日子;哪怕结婚生子了,也就维持一个核心家庭,跟原生家庭或者其他人都不会有太过密切的往来。大家高度尊重彼此的隐私,没有人会过多地评判你的个人生活,更没有人情捆绑。
主动学习如何划分人际边界,适当推远人际距离,坚守自己的人际界限,是挺重要的一件事。就像梭罗在他的作品《瓦尔登湖》中说过:“当一个人离群索居时,才可能体会出生命的意义。”适当的疏离是必要的,因为它能够使我们的生命恢复完整,回到自我的根源,去寻求身心的安顿,去探索内在更深刻的意义。
最后一种是自主连接型,指的是我们自己主动选择去构建关系,和别人拉近距离。比如你喜欢跟一个人在一起,觉得这段关系是好的、正确的事情,所以主动地去爱别人;与此同时,你也欣然地接受被别人爱着。我前面提到过,关爱感需求和自主感需求都是人类的基本心理需求,所以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其实我们每个人往往都会本能地想要发展自主连接型的关系模式。
在关系中,相对于距离的远近,你是否感受到充分的自主,才是更重要的。换句话说,不管是连接还是孤立,只要是你发自内心做出的选择,对你来说,就都是好的关系。
在关系中变得更自主的要点有两个:第一,觉察自己真实的人际需求之后,不去否认和压抑。第二,建构自主关系的时候,有重点、有选择。比如,我并不强求要和每个同事都交朋友,有些同事比较难以接近,不必勉强自己。有些同事人很好,平时有事我们也会相互帮忙,但是确实没有共同话题,没法发展共同的感情,就算了。
只要是自主的关系,对你来说就是足够好的。虽然我们都一样生活在众人之中,但没有谁规定必须像众人一样活着。别人怎么发展关系,别人怎么看待你的关系,对你来说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各种人际关系里的真实感受是什么?理解了每种关系类型会带来的影响后,你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领域、有选择地做出改变和调整就行了。
本文来源:《无行动,不幸福》,赵昱鲲 著,万卷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2022.04.08 周五:
去探望一位生病的友人,聊起很多从前的事情,计划很多未来的事情,她忽然发问:对于你来说,幸福的时刻是什么?想了半天,竟然没有一个很适合的答案。
那阵子,经常携带这个难题去和人打交道,不管是新朋还是故友,聊到酣畅总是抛出这个问题冷场,当然,收获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有人说,幸福的时刻就是加官晋爵时买房购车后身体无恙中;有人说最幸福的时刻就是父母双全爱人平安孩子快乐领导待见粉丝忠诚仇人遭谴……都对,但都不打动我。
直到有一天陪朋友去见一位来自台湾的朋友,朋友说:他的人和他的文章一样禅意幽深。茶过三道,我忍不住继续兜售这个问题时,他微笑着给我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
过去的事情来不及衡量是否幸福,将来的事情没必要揣测是不是幸福,所以,在你问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能想到的幸福,就是用心享受面前的好茶,让此刻愉快的感觉更醇厚,而面前与我谈新叙旧的你们更是我的幸福之源。
我终于领会到了何谓醍醐灌顶。生活中似乎有太多可以论证他这番话的例子。
曾经去国外参加文化交流,花了很多钱买过一件非常漂亮的衣服,因为太喜欢,所以舍不得穿,除非参加什么重要的会议,或者出席需要表示自己诚意的场合时才上身。使用率太低,慢慢地也就忘记了自己有这样一件衣服。换季的时候,家人帮我整理衣柜时,才想起自己原来有过这样一件衣服,因为躲过了水洗日晒的蹉跎,它依旧崭新笔挺,但是款式却已经过时,讪讪地也是自责地把它小心包好继续收进柜底,回味起当初对它的喜欢,忍不住感叹那些快乐都成了落花流水。
很年轻很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喜欢什么人,一点一滴,一颦一笑都让我有无尽的话想要表达想要歌颂。但总是怯于启齿,小心翼翼把那些心事静静地窝在心里,折叠得整整齐齐,幻想着总有一天,会勇敢地站在他的面前扑啦啦地全部抖开。等啊等啊,最终这些情愫就像一粒种在晒不到太阳缺乏雨露的泥土里的种子,只能腐烂在密不透风的土壤里。
我们都太喜欢等,固执地相信等待是永远没有错的,美好的岁月就这样被一个又一个遗憾消耗掉了。
没有在最喜欢的时候穿上美丽的衣服,没有在最纯粹的时候把这种纯粹表达出来,没有在最看重的时候去做想做的事情,以为将来会收获丰硕,结果全都变成小而涩的果。
品尝这种酸涩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自责:如果当初能多穿几次那件衣服,如果当初我有足够的勇气对他说……那会是多么幸福。
生命中的任何事物都有保鲜期,那些美好的愿望如果只能珍重地供奉在理想的桌台上,那么只能让它在岁月里积满灰尘。当我们在此刻感觉到含在口中的酸楚,也就应该在此刻珍重,身上衣、眼前人的幸福。
本文来源:《幸福就在此刻》,铁凝 。
2022.04.09 周六: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简·达顿(Jane Dutton)教授发现,建立好的职场关系,并没有那么多烦琐复杂的“套路”,也不需要让自己那么疲惫。她在经过多年的职场关系研究后,提出了一个核心概念,那就是,高质量连接。
她认为,在职场关系中,只要专注于建立高质量连接就够了。你不用考虑跟某个同事有多少个人友谊,也不需要苦心琢磨怎么做到对领导投其所好,更不用担心不这么做的话,会在关系互动中逐渐边缘化。你只需要注重提高每一个当下的互动质量,做好每一次短暂、简单的互动,比如,一个电话、一封邮件、一次会议讨论。这样做的效果,比你花更多额外的时间去维持一张庞大但是低质量的关系网,更加有效。
所谓高质量连接,英文叫作High-Quality Connections,简称为HQC。它是指一种能让人感到尊重、信任,有支持性互动的关系。哪怕这个关系很短暂,你也会觉得这个短暂的时刻是有生命力的。
尊重、信任和支持性互动。
尊重,是对方能感到你了解他、关心他,知道他的价值是被你认可的;信任,就是传递你对他在人品、能力等方面的信任感;而支持性互动,就是你既表达了自我,也考虑了他的立场,双方都体验到参与感,达到互相支持、互相激发的效果。
达顿教授指出,保持高质量的连接关系,能够给我们带来三个更实际的好处。
第一,它能让你的工作效率更高,业绩更好。因为跟同事的高质量连接会让你感觉安全,你可以放松、完全地投入工作中去,不必被人际关系牵扯精力。相反,一个低质量的互动,就可能毁掉你一整天的工作效率。
第二,它能让你的能力和能力感都得到提升。因为人在被爱、被重视的放松状态下,可以达到最佳的认知能力,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愿意探索困难的思路;我们会因为觉得受到鼓舞,尽可能做到最好;我们更愿意分享信息,对别人的错误更宽容,也因此可以学习得更快,不仅为团队做了贡献,自己也获得了成长。
第三,它的好处还会延伸到工作之外,促进你的心理幸福和身体健康。因为工作关系的质量提升,相当于缓解了一个重大的压力来源,而建立高质量连接,能降低大脑的压力激素,增强人的免疫力,使人心情更愉快,身体更健康。
最后,只要有协作,就会遇到挫折与障碍。这是最考验信任感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不能指责对方的动机。对方做得不对的地方,你可以指出,可以批评,可以提出改进意见,但是不可以推测对方的动机。
比如:“他就是故意跟我捣乱!”“不要强调这些客观因素,你这是在推卸责任!”或者:“什么工作多、来不及?他就是想偷懒!”我们人类确实喜欢推测别人的动机,但这也是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最需要警惕的地方,无论你猜的是对的还是错的,都会破坏你们之间的信任。
让我们以更成熟的方式,秉持尊重、信任和支持性互动的原则,去接纳人性中自然流动的真情实感。因为和我们一起共事的,都是像我们自己一样,鲜活的、不完美的人。
他人也很重要
我的一位老师克里斯托弗·彼得森,也是积极心理学的创始元老之一,曾经给我们讲过,有一次,他在积极心理学的讲座上被人追问:“教授,如果用一句话总结的话,你觉得积极心理学到底是什么?”
彼得森想了想,然后说:“Other people matter.”意思就是“他人很重要”。也就是在彼得森看来,积极心理学对人最大的启示就是,关系对人的重要性。他的这句话,点明了一个真相,那就是:人生来就渴望与他人建立连接。这里的他人,可以是我们的父母、伴侣、朋友,也可以是那些只有一面之缘,甚至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本质上就是爱的连接。我们在关注对方、爱对方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活着的意义,感受到作为人类的价值。
为什么要在关系中学会创造更多的积极共鸣呢?
首先,积极共鸣是一个非常好的触发爱与连接的机会,能满足我们对连接感的基本心理需求。
由于商业社会的发展,我们不断强化自己的独特性,让自己看上去更权威、更强大,我们确实比以前更有能力,去和世界斗争、抗衡了,但因为丧失了与他人的连接,我们变得越来越孤独,越来越焦虑。其实,在看上去沉稳、能干的外表之下,每个人都有脆弱的一面。而积极共鸣,让我们能够揭下表面的伪装,在内心与他人紧紧相连。
而且,科学研究表明,积极共鸣能够提升催产素水平,在催产素的影响下,人会变得更平和,与他人相处时会更加和睦、友善,也更加包容。这就意味着,你跟别人进行情感连接的能力也在积极共鸣的过程中得到提升。
其次,积极共鸣的时刻能增强我们的幸福感。最后,创造更多积极共鸣的时刻能够让我们更有心理韧性。
以色列心理学家施瓦茨(Schwartz)提出了一套价值观体系,他把价值观分成了两大类:成长型价值观和保护型价值观。
成长型价值观是指那些能帮助丰富和拓展自我的价值观,是开放的、鼓励生长的,比如,友善、超越、自主、探索。而保护型价值观是指那些帮助自我防御和避免伤害的价值观,是封闭的、被动的,比如,物质、安全、传统、服从。
保护型价值观,是在成长过程中越缺少,越看重,比如,小时候缺少安全、物质的人,长大后会更看重安全、物质;但成长型价值观,则是越满足,越看重,比如,小时候得到了充分的自主、探索的机会,长大后就更加喜欢自主和探索。
物质和金钱导向的价值观,是典型的保护型价值观。缺钱当然很痛苦,一定要有钱才觉得放心。但达到一个“拐点”之后,钱就对提升个人幸福感没有显著效果了,继续追求钱也不会让你感到多开心。如果是成长型,比如,自主导向的价值观,当你真的靠自己做到一次,体验到那种自主带来的生命力,你会越来越喜欢,越追求越心满意足。
根据施瓦茨曾经做过的研究,从长远来看,成长型价值观和人的幸福、健康、人际成就等呈正相关,而自我保护型则呈现负相关。
人就像一棵树,成长型价值观让我们往上生长,保护型价值观让我们往下扎根。往下扎根当然也很重要,没有根,树就无法存活。但是归根到底,一棵树生长在世上,是为了往上生长,开花结果,而不是为了无限地向下,从土壤里吸水。我希望你能够往上成长,探索你的无限可能,在世界上留下你的人生痕迹,而不仅仅是活着保护自己。
本文来源:《无行动,不幸福》,赵昱鲲 著,万卷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2022.04.10 周日:
劣势场景下发挥优势
方法一:创造性地发挥优势
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顺利地发挥优势,但外界总是不可控的,我们常常必须面对很多让自己处于被动或者不利的情况,也就是所谓的劣势场景。这些劣势场景,有时候是内部因素导致的,比如,擅长独自思考、收集信息的内向型的人,对着大众演讲时,有点尴尬,无法挥洒自如。有些时候则是外部因素导致的,比如,年轻、未婚的销售人员因为业务调整,得向50岁以上的中老年用户推销产品。
其实不单单是我们在工作或者生活中碰到的难题,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些细碎的、消耗你情绪能量的事情,都可能是劣势场景。
当你遇到了劣势情境,提醒自己不要被事情本身困住了视野,告诉自己切换角度,把优势拿出来重新思考解决办法,这就是创造性发挥的开始。
很多时候,让我们的优势失效的并不是场景本身,而是我们受限于看待场景和看待问题的视角。所以,在面对劣势场景时,第一,明确当下的情况对你来说,不利条件是什么;第二,认清自己的优势,同时不要轻易认为自己的优势对目前的困难毫无用处;第三,在优势和劣势场景之间寻找联系。以优势为线索全面思考自己的资源,“我能做到什么”,然后把它做好。
方法二:重新赋义
第二个方法,是利用优势对劣势场景重新赋义,也就是重新把劣势场景赋予意义,把劣势场景转化为优势场景。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问题不可能由导致这种问题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就像你想打开一扇上了锁的门,盯着锁孔看是没有用的,关键是找到那把钥匙。对我们来说,“优势”其实就是那把万能钥匙。通过重新赋义,我们不再把劣势场景当成要解决的问题或者需要填补的缺漏,而是一个新的激发潜力的机会。
重新赋义实际上就是一个对问题重新赋予意义的过程。有了它,那些对我们来说烦人、有压力的劣势场景,就能因为个人的优势,变成对我们有意义、有积极情绪的场景。所以当你在面临劣势场景时,第一步,先用积极的语言来定义自己面对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再想想你的核心优势能否跟第一步重新定义的新议题联系起来。
本文来源:《无行动,不幸福》,赵昱鲲 著,万卷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2022.04.11 周一:
不同的想法会导致我们不同的情绪反应和行动。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艾利斯(Albert Ellis)把这个心理过程称作ABC模型。A是Adversity,触发事件;B是Belief,想法;C是Consequence,后果。当我们碰到不好的事件A时,我们会产生一个想法B,而它们会引起后果C。也就是说,并不是事件A直接导致的后果C,而是想法B带来了后果C。
情绪C是看法B所带来的结果。总的来说,只要我们允许自己花点时间关注那些触发条件,并以积极的思维方式去解释,那么积极情绪就随处可见。
遭遇挫折时人的心态是好是坏,其实是不同思维方式的结果。当你用悲观的思维方式去看待事物时,我们更容易对现状感到无力;而当拥有乐观的思维方式时,更容易保持良好心态,积极地采取行动。
那么,如何改变悲观的思维方式?关键就在于改变你对事件的解读和想法。具体怎么做呢?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在ABC模型的基础上加入了D,Disputation,也就是反驳,想要改变悲观的思维方式,关键在于通过各种反驳策略,来纠正自己的想法B。通常人们悲观的思维方式会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已经发生的坏事进行悲观的归因,二是对未来还没发生的事情进行灾难化的预设。
人在理解任何事物发生的原因时,往往有他们习惯的思维方式,也会形成比较稳定的归因风格。悲观的人对坏事会做永久性、普遍性和内在化的解释,这种归因方式容易让人自暴自弃、裹足不前。
所谓灾难化预设,其实就是有些人会把一件事在未来可能发生的最糟糕的情况当成确实会发生的事情。灾难化思维的杀伤力,就在于它把小概率坏事发生的可能性无限地放大,一环套一环的非理性推断,在我们脑海中瞬间完成。所以,灾难化的思维方式往往与过度焦虑和担忧联系在一起,严重的时候会让人产生很大的压力,甚至产生心理问题,妨害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情绪是高度个人化的,你能否体验到它,取决于你的内在理解,而不是外部环境。
塞利格曼所说的“习得性乐观”不是精神胜利法,更不是自欺欺人,而是通过理性的分析和客观事实依据,来驳斥内心的负面想法,破除自己不理性的悲观态度,让自己变得更乐观。
弗雷德里克森教授提出了积极情绪的拓展与构建理论。她认为,积极情绪的存在是在提醒我们:对于环境中发生的事,我们需要去做些什么。而这些所作所为能够不断拓展我们的视野,构建我们各方面的资源,为未来所用。首先,积极情绪能够拓展人的认知资源,包括创造力、发散性思维等。其次,积极情绪还能拓展我们的社会资源。
积极情绪还能拓展心理和生理资源。比如,让人更有心理韧性,提高我们的免疫力。
本文来源:《无行动,不幸福》,赵昱鲲 著,万卷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2022.04.12 周二:
当消极情绪来临时,很多人会启动“战斗或者逃跑”的应对方式,就是说要么对消极情绪宣战,打压它,比如,逼自己对着镜子说“我很棒”,或者强颜欢笑,快速投入解决问题;要么选择逃避,比如,通过暴食暴饮、购物、找朋友social等方式转移注意力,或者忽视消极情绪,希望它能自己消失。
这两种应对方式都暴露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常常用这种敌我对立的态度来看待消极情绪。许多心理学的实证研究已经表明,这种敌我状态虽然短期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它只会引发更长远的问题。你并不知道消极情绪为什么会出现,什么时候会来,来的时候有多强烈,自己还能不能应对。久而久之,你对生活的失控感就会越来越强。
我们需要的不是消灭、打压它们,而是用一种成长的方式,理解消极情绪真正想表达的信息,与它们共处。这个过程大致上可以分为三个步骤:识别、接纳和表达。
识别情绪
能够细致、精确地识别不同的情绪感受,就是高级心理功能的一种体现,也是应对消极情绪的基础。心理学家巴瑞特发明了“情绪颗粒度”的概念,用来定义一个人辨析情绪的能力。“颗粒度”粗糙,说明一个人对情绪的感受和识别能力比较粗糙,对情绪的感知和描述都显得笼统、空泛。比如,哭了就是难过,笑了就是开心,皱眉头就是生气。而“颗粒度”精细,则说明一个人对情绪有更细致、精准的感知能力,更能从复杂的感受里找到细微的差别。当一个人哭了的时候,他能够判断出这是感动、委屈还是悲伤,甚至能够更进一步地辨认出更细微的类型。巴瑞特团队通过研究后发现,能够对消极情绪进行精细处理,就能够在控制情绪时更灵活。
人的大脑就像一套预警系统,会不断地根据过去的经验,来决定如何提前为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做准备。它会决定当你发生一些事情时,出现什么样的身心反应。
情绪颗粒度越高,越精细,就意味着大脑的预警效果越好。因为大脑知道针对某种具体的情绪,预设什么样的身心反应最合适。可是反过来,如果情绪颗粒度特别粗糙,比如说,不管是愤怒、悲伤还是憎恨,我们的感觉都是笼统的“糟糕”“难受”,那么大脑每次产生的身心反应都是一样的,时间一长,大脑就只积累了同样的一种预警模式,无法构建更多合适的情绪状态,就更别说具体怎么应对了。
所以,培养更高的情绪颗粒度,将会使你的大脑变成一个精细的工具,来应对生活给予你的无限挑战。
找一个情绪颗粒度比你高的人交流,也是个好的方法。有时候你会发现,跟有些人聊天,对方什么建议也没给,就是听你说一说,帮你表达出一些情绪,你就觉得好多了。这是因为对方虽然没给你现实的建议,但帮你从情绪颗粒度上梳理了大脑,大脑从混沌的情绪状态里解脱出来,腾出了新的空间,于是你反而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去处理问题了。
敲黑板:“大脑中混沌的情绪状态”。
接纳情绪
为什么我们无法接纳自己的情绪呢?在我看来,通常有以下三种情况:
-
第一,不知道自己的感受是什么,对这个感觉很陌生、有点惶恐。
-
第二,我们虽然知道这是什么情绪,但错误地把它当成洪水猛兽,所以选择通过打压或者逃避的方式应对。
其实一旦我们真正接纳了消极情绪时,它就失去了破坏力。打个比方,一个正在游泳的人如果遇到了逆流,因为担心自己会被拖到海里,开始拼尽全力逆流而上。但这么做,往往会累到气喘吁吁,甚至抽筋、溺水。想要存活下去,这个时候应该做的恰恰是放手,让水流把自己带到海里。水流最终会减弱,然后我们可以重新游回岸边。同样地,面对强烈的负面情绪也是如此,推翻和逃避是徒劳的,也可能是危险的,可如果我们接受了它,它就会自然而然地发展下去,你会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下一步可行的方向。
更重要的是,消极情绪虽然体验不是很好,但它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威胁,反而是在向我们释放某种特定的信号,提醒我们,在情况变得更糟糕之前,需要采取某些行为去调整和改变。
- 第三,虽然我们知道这是什么情绪,但从小到大,没有人告诉我们这些消极情绪是正常的、可被接受的。
和积极情绪一样,消极情绪也是人生必须经历的体验。每个人都拥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就像每座城市都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天气,这些情绪证明了我们是活生生的存在的人。
本文来源:《无行动,不幸福》,赵昱鲲 著,万卷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2022.04.13 周三:
一个人的压力究竟从哪里来呢?我们其实都有过类似的体验,同样地一件事情,会让一些人压力很大,而另一些人根本没当回事。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拉扎勒斯认为,压力其实是一个人对自己感知到的事件的全部反应。这个反应是通过我们的认知评价来决定和完成的。换句话说,一个人是否会产生压力,压力又会带来多大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我们怎么看待和评价发生的事情。
我们对事件的认知评价又包括了两个部分。一是你对外界压力事件的初步判断:这件事和我有什么关系?它向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有潜在的利益吗?有潜在的危害或者威胁吗?
二是我们对自己内部资源的评价:我以前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我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来应对这件事?包括自己的能力、优势、过去问题的处理经验、是否能得到他人支持等。如果你觉得能应付,那这个外部事件给你带来的情绪影响就结束了。反过来,如果你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应付它,那么,我们就会感到有压力,并产生手足无措和焦虑等消极情绪表现。
所以,压力之所以会产生,本质上是你觉得这件事对你提出的要求已经超过了你能够应对的范围。不管是外在事件提出的要求,还是应对能力,都是我们主观的认知评价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压力非常个人化。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压力特别大,就是因为对压力事件的评价,既包含了事件本身提出的要求,也包含了我们对自己的期待。当你对自己需要做的事缺乏一个相对清晰且客观的认识,甚至存在过度完美主义倾向,这样认知上的不足或扭曲,都会给自己带来很多额外的压力。
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很多人通常是以逃避和转移的方式来消极应对。一种是在暴饮暴食中逃避压力,“什么都不想做”,所以索性“什么都不做”;另一种是把自己的压力转移并发泄到其他人身上。这些消极应对压力的方式,通常不但起不了多大作用,反而会让人的情绪变得越来越糟糕,而糟糕的情绪又会给人带来更大的压力,感到更加焦虑和无助,从而造成恶性循环,让压力感不断升级。
压力源:直面压力事件,解决问题
首先,最直接的方式是,直面压力事件。如果你能直面压力源,解决实际状况中的问题,那么,不仅压力感很快会消失,问题的解决还能为你积累成功经验,增强自我效能感。
当压力事件来临时,通过what-why-how三个提问,来帮助自己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
What:这件事对我提出的要求是什么?(压力事件的要求)
-
Why:为什么我会感觉压力这么大呢?(问题的根本)
-
How:怎样去解决这个问题?其中我可以做些什么呢?(解决方案)
认知:重新评价、发现意义
其次,当没有办法解决问题本身的时候,我们也能通过重新调整对压力源的认知评价,来减轻压力。这就是我所说的,认知策略。处于压力情境中,我们会有很多消极的想法和评价。
习惯拖延的人总是想“我等一下再做”,固定型思维的人则总暗示自己“我不会做这件事,我连从哪里开始都不知道”。再或者,因为现实的任务无法逃避,只能在思想上进行逃避了:“如果我病了,我就不用做这件事了。心理学家大卫·伯恩斯把这些消极的想法称为任务干扰型认知(task-interfering cognitions)。虽然只是想想而已,可能一边想一边也在完成任务。但这些想法本身一直在消耗心理资源,妨碍任务的完成。
伯恩斯认为我们可以主动地把这些消极想法转化为更积极、对任务完成更有建设性的想法,把任务干扰型认知变为任务导向型认知(task-orienting cognitions)。
对压力事件进行重新赋义。
情感:合理发泄、补充资源
第一,寻求支持,通过对家人朋友诉说问题,寻求他们的帮助。第二个情感策略是,“表达性书写”(expressive writing)。
当我们身处压力情境,或是生活发生重大转折时,我们很容易反复思考这件事,这在心理学上就叫作“反刍”。就像牛羊将草反刍到胃里反复消化一样,我们也经常把负面想法和情绪反刍到脑中,反复思考,这就会导致焦虑、失眠等问题,大量消耗我们的心理资源。
而表达性书写,就通过纸笔,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安全的环境,让我们合理地发泄脑海中的情绪和想法,往后退一步来评估我们的生活。并且,通过把自己混乱、复杂的想法转化到纸面上,我们开始成为生活故事的主动创造者,随之而来的掌控感也会让我们感到更有能力应对压力的挑战。
一个人只要活着,就无法避免压力。学生的压力来自学业,成年人的压力来自职业发展、家庭的经营、孩子的养育等。但是,一件事让你感到巨大的压力的同时,也意味着它对你的重要性。之所以希望高考能有个好成绩,是为了美好的未来。之所以希望有份好工作,是为了自己和家人的美好生活。压力感与意义感是紧密相连的。
生活向我们提出的一个个挑战造成了压力,而我们能通过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来守护我们认为重要的东西,从而获得自身的成长,这也就是压力背后的意义。
本文来源:《无行动,不幸福》,赵昱鲲 著,万卷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2022.04.14 周四:
对“自我实现”这个词,估计你并不陌生。在传统价值观逐渐失去吸引力的现代社会,自我实现成了很多人新的信仰。可是一提到自我实现,人们经常联想到的是财务自由、功成名就等,我们所理解的自我实现,都局限在了用现实指标来衡量,通过跟他人对比来评判之中了。
-
自我实现是一种更高级的需求
-
自我实现不是结果,而是状态
处在高度复杂又灵活的认知状态,意味着你既能够了解并且认清现实,又有对自我的坚持;在接受现实的同时,又致力于改变现实;不是以非黑即白的思维看待这个世界,而是能够追求高度复杂的对立统一。
高度复杂而又灵活的认知结合在一起,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三观,也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并不一定会处在戴斯蒙德这样极端的情境下,但是就像罗曼·罗兰说的那样:“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我们既不回避世界的黑暗真相,也不放弃自己的美好追求,在知道自己的人生意义后,我们对自己的人生和世界,都会有一个更超越的想法和目标。
很多人之所以花钱买不到幸福,是因为他们只是懵懂地按照消费主义理念在花钱。他们并没有真正地问过自己:我的价值观排序是什么,我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所谓的花钱,其实就是我们通过可支配的物质资源,按照内在的价值观排序进行合理的分配。
首先,一个最大的总原则是,避免炫耀性消费。经济学教授罗伯特·法兰克认为,总的来说,花钱可以分为两种:炫耀性消费和非炫耀性消费。炫耀性消费是指那些你因为社会比较的原因而消费,意思是:别人都有,我不能没有。非炫耀性消费是指那些单纯为了自己的体验和使用而消费。在中文里,炫耀和非炫耀有两个更直截了当的名字:面子、里子。炫耀和攀比所占的比例越大,对幸福感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这种现象,用一句俗语来说就是:“赢了面子,输了里子。”
为什么这么多人会陷入炫耀性消费呢?炫耀性消费是现代人被消费主义绑架的产物,也是人们花钱买不到快乐的重要原因。作为社会动物,人类迫切地需要被别人认可,而炫耀性消费,则成为高效的“贴标签”的方式。很多时候,我们的欲望并不来自自己内心深处,它们更可能是社会创造的产物。从这个角度来看,消费主义更应该负责,看上去它为我们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消费者选择,这个体系也的确积极迎合了每个可能的细微差别。可在看似无穷无尽的个性背后,却是极其标准化的消费模式。我们总觉得自己掌控着消费决定,可回顾消费经历时,才会感到荒唐。
我们在寻求外界认可的同时,很可能忘记了来自我们内心深处的暗示,我们实际上并不满意外在社会所提出的标准道路。那该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继续发生呢?还是那句老话,给自己的价值观排序,为自己真正的内在需求进行投票。还记得我们的三大基本心理需求是什么吗?能力感、关爱感和自主感。总体而言,最直接、最可靠的方法是为满足基本心理需求而花钱,因为它能够产生更大的情感效益。
首先,从时间的角度,我们提供两个建议:第一,把钱优先花在占用你时间最多的领域上;第二,学会花钱购买时间。其次,为了体验到更多、更持久的幸福感,你可以把钱用在许多小快乐上,而不是花大价钱一次挥霍。再次,将付钱和消费的过程分隔开,先付钱,后消费,也能提升人的幸福感。最后一个建议是,把钱花在别人身上。把钱花在别人身上更幸福。
金钱,是我们人生途中的重要伙伴,比起占有它、奴役它,仅仅利用它来填补匮乏,我们更应该尊重它、发挥它的优势、与它配合,共同成长。所以,看起来我们是在说怎么花钱,实际上是在谈对待金钱,甚至对待我们自己的人生的正确方式。
消费的本质是用金钱为自己的价值观排序。
本文来源:《无行动,不幸福》,赵昱鲲 著,万卷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2022.04.15 周五:
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埃里希·弗洛姆提出过一个观点,人生取向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追求占有,一种是追求经历。弗洛姆更提倡的是那种追求经历的人生,一个人愿意放下对物质的占有,去经历当下,才能达成真正的存在。因为你清楚地知道你真正要的是什么,你每时每刻都在过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因为你已经是你了。
弗洛姆曾经比较过“占有”和“经历”这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占有者想要尽可能多地占有东西,从物品到技能、名誉、人际关系,甚至时间;而经历者更注重关注人生本身,比如,我是谁、我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处在什么样的状态、我拥有什么样的人生目标,等等。
毫无疑问的是,占有是存在的基础。我们可以借助之前讲过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理解,人对占有的需求更接近匮乏需求,如果没能得到基本满足,人就活不下去。但是,人不能一直停留在“占有”状态。
一方面,人具有很强的心理适应性,曾经看起来新奇刺激的东西很快就会成为常态,所以无形之中,我们对物质占有的标准会不断地提高;另一方面,究其本质而言,占有让人陷入比较和追求欲望的恶性循环之中。我们会因为拥有一辆新车而感到兴奋,可一旦朋友买了一辆更好的车,我们的快乐也就开始打折扣。
弗洛姆:“看起来,我好像拥有一切,实际上一无所有,因为我所有的,所占有的和所统治的对象都是生命过程中暂时的瞬间。”
追求“占有”是一种被动的生存方式。你看上去也积极主动、勤奋忙碌地在追逐一个目标,但这些目标是为了占有其他东西,是为了防止自己再次出现匮乏的感觉,是恐惧,是焦虑,这些东西跟你的真实自我还隔着很长一段距离。
和“占有”不同,“经历”是一种真正积极主动的生存方式。首先,经历更多地属于内在价值,我们不会像比较物质上的占有那样比较经历。其次,经历是转瞬即逝的存在,但也正因为它短暂、不可复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价值也在逐渐增加。
最重要的是,经历更加能够定义一个人,能帮助一个人进行自我认同的过程和体验。我之所以是我,不是因为我拥有一栋房子、一辆车、一个银行账户,而是因为我与不同的人相遇,我做过不同的事,我去过不同的地方,关键是我真心投入了这些过程,这些过程融入了我认可的生命历程之中,使我成为独特的我。对物质、名誉占有再多也无法填满我们内心的基本心理需求。随着年龄逐渐老去,当一个人回顾一生的时候,比起他所占有的物质,他会更倾向通过这辈子的经历来定义自己。
工作、爱情、学习,这些本来自带经历属性的东西,如今很多时候反而被异化成了一种占有。所以当你为了丰富经历打算去学习、旅行、工作、恋爱的时候,再认真觉察一下,是为了不甘人后所以想占有一个证书、占有一些知识、占有一堆可以发在朋友圈的照片、占有一个处于亲密关系里的身份,还是出于自主的、内在的、自我成长的呼唤。
在当下的社会,工作不知不觉地成为一个比较地位、成就高低的工具。此外,爱也成了一样可以占有的东西,我们开始计较得失,也受困于嫉妒、失望和愤怒等负面情绪。
本文来源:《无行动,不幸福》,赵昱鲲 著,万卷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2022.04.16 周六:
人活在世界上,追求幸福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追逐更高的成就,个人价值的实现,或者不断提高生活品质等。可是如果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很多人的生活质量已经远高于生存条件之上,可他们依然被动地在现实生活中不停地奔波,无法享受到幸福和自由。
有一样东西我们常常忽略了,那就是内在精神世界的稳定。人类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它决定了我们随时处于需要接受外部大量信息和反馈的处境中。从进化的角度来说,这样的生理机制帮助我们更敏锐地感知外部信息,更有利于生存繁衍,但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苦恼。大量的信息涌入,常常会让我们的意识系统失去原有的秩序,让我们感到焦虑、烦躁、不安和痛苦。
而心流,是对抗这种失控感的存在。契克森米哈曾经这样描述过:“我们对生命的看法,是由许多塑造体验的力量汇聚而成的,每股力量都会留下愉快或不愉快的感受。对于大多数的力量我们难以控制,但也有些时候,我们觉得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动,主宰自己的命运,不用被莫名其妙的力量牵着鼻子走。这种难得的时刻,我们会感到无比欣喜,就像在追寻理想人生的旅途中树立了一座里程碑。这就是所谓的‘最优体验’。”
也就是说,创造心流最大的意义在于,我们能够通过掌控自己的意识,来获得对整个人生的掌控感。只有满足了这个条件,当我们去追求物质满足和个人成就时,才会切实地体会到深刻持久的幸福。
本文来源:《无行动,不幸福》,赵昱鲲 著,万卷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2022.04.17 周日:
精神熵=内在失序的混乱状态
“熵”是用来形容系统的无序和混乱程度。一个系统越混乱,熵值越高。反过来,一个系统内部越有规律,结构越清晰,熵值就越低。
那什么是精神熵呢?回想一下,当你烦躁、忧虑或者深陷痛苦中时,你的内心是否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这些声音可能来自你对物质条件的得失计算,可能来自他人的评价或者外在世俗的标准,也可能来自你对自我的抱怨与不自信……
佛家有这样一个说法,一个人表面上看起来是在静坐,内心却如同瀑布一般,无数杂乱无章的念头蜂拥而来。总之,你的大脑就像热锅里的气体一样,各个念头之间没有什么束缚和联系,各自撒开脚丫欢快地狂奔,你的内心一片混乱。虽然你意识到的可能只有少数几个念头,但在潜意识里,有无数个念头在相互冲突,它们在抢夺你大脑的控制权,消耗你的注意力,试图引导你往南辕北辙的方向走。想要在嘈杂和混乱的状态中辨认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下一步该做什么,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契克森米哈把像这样,人的内在失去秩序的混乱状态定义为“精神熵”。
心流=精神熵不断降低的过程
在心流的状态下,我们的思想渐渐变得有规律,指向性变得清晰,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当前的任务上,你所有的心理能量都在往同一个地方使,那些跟任务无关的念头都被完全屏蔽。你对世界的意识、对自我的感知、对物质得失的精心计算、对别人评价的患得患失……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你并不是只有一个念头,你的大脑仍然在高速运转,但是所有这些念头都是有规律、有秩序的,像一支高度有纪律的军队,井井有条地组织了起来,高效率地去完成一个任务。
这时候,你的感觉就跟心流这个英文原文flow意思一样,心里的念头就像一条钢铁洪流,浩浩荡荡但又井然有序,势不可当但又能从心所欲,喷涌而出但又不会四处洒落,你不需要特意去控制这个过程,但一切又都在你的控制之中。
并且,处于心流中的人,还会短暂地失去自我意识和时间意识,沉浸在活动本身的乐趣之中,物我两忘、陶醉其中。心流体验过后,我们还会收获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这种巨大的享受来自体验的过程本身,它是不用外在奖励就能体验到的积极情绪,也是你内在动机和自主感的源泉。
科学研究表明,只要满足接下来的三个条件,几乎所有的活动都能产生心流体验。
第一,目标明确,指的是任务需要有明确的目标,这样我们就能把杂乱的心理能量组织起来,往一个方向使劲。这里的关键在于两个,一是把握好目标的性质,不管一件事情是否有外在的要求,我们都要学会自己给自己设定目标;二是把目标拆分成多个可实际执行的小目标,把目标融入行动的过程当中,我们更容易全身心投入。
第二,即时反馈。反馈能让我们知道自己是否在接近目标,时刻掌握任务进行的状态,随时进行调整,从而减少不必要的焦虑感。
第三,也是心流产生的最关键条件:任务的难度要和自身的技能相匹配。当然,现实情况往往并没有那么理想化,不是每次都能遇到和自己的技能相匹配的事情。如果任务太难了,可以适当分解任务,从而降低每个小环节的难度。
本文来源:《无行动,不幸福》,赵昱鲲 著,万卷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2022.04.18 周一:
人生意义不是一样东西,而是一个过程
人生意义不是一样固定在某处的静态标杆。它也像你的自我,随着经历会不断升级。关键在于,把许多更复杂、看似相互矛盾的内容整合到一起。
就像我自己,曾经从本能上认为“人性本善”,以最大的善意去对待世界和他人,哪怕遇到挫折,我也会认为:“这只是暂时的,未来会更好。”哪怕遇到伤害,我也会想:“他可能也有不得已的苦衷。”随着智识长进,我逐渐意识到,世界并不是这样的运行法则,过分天真的乐观主义经不起生活的检验。但变得厚黑,又和我从小的情感训练相悖,让我做起事来觉得很不舒服。这样两种冲突的自我同时在我身上,让我内心的熵值不断升高。后来我才明白,我并不需要在这两者之中做一个取舍,而应该将它们整合起来,整合成一个更复杂的人生意义。
一个经过了实证检验的整合方式是:重新讲述你的故事。每个人在叙述自己经历的时候,往往会有一个惯性模式。但是当你刻意训练自己使用另一种视角来讲述经历时,即使是同一件事,你也会产生新的感受和思考,从而整合进原来的观点,你对生命的看法也会因此变得更有弹性、更有力量。
当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视角来讲述自己的故事时,也就对这段人生形成了更高层次、更复杂、更整合的理解。
“内卷”这个词近年来忽然爆红,本来是指农民反复在一片有限的土地上投入更多的劳动和人力,精耕细作,很辛苦,可产量却没有多少提升。但其实不仅是农业,只要一个领域的资源和技术被限制住了,失去了向外拓展的可能性,就都会陷入内卷的陷阱,比如教育,很多父母将孩子的时间投入到了应试教育的无限竞争中,最后就是所有孩子都更累更苦了,可结果并没有得到多少优化。再比如职场上,员工不钻研专业知识,也不思考和尝试与其他领域的结合,而是靠更多的加班、重复劳动来竞争,那也是一种内卷。
“心理内卷”也一样。很多人看上去很努力,也很用心,但其实并没有实质的突破和进展,反而一直向内卷曲。
比如有些人一直在寻找认同,他们努力工作,赚了不少钱,也取得了很不错的社会地位,也结婚、生孩子,表面上看是妥妥的人生赢家,可他们心里却一直特别空虚,总觉得没有达到自己的标准,总担心别人还是不认可他们。可如果你问他们,这个标准该是什么呢?他却答不上来。即便他给自己设立了一个标准,当他真的达到这个标准后,他却仍然是觉得心里没底,无法享受成功带来的满足感和充实感。
也有人一直在焦虑。学生时代焦虑成绩,焦虑和同学的关系,毕业后焦虑业绩、职场关系,成家后又焦虑孩子的教育。甚至连家里马桶坏了、下水道堵了,都能焦虑半天。哪怕通过努力,一一解决了这些问题,他们也仍然很难轻松片刻,去享受生活,而是继续为未来是否会发生不好的事情而担心。
这两个例子看起来一个是缺乏合适的人生目标,一个是无法放下焦虑、享受生活,其实都是心理内卷的表现,就像一颗卷心菜,虽然成熟了,但始终在原地卷自己,不再长高也不再变大,从此停滞不前。
你可能会觉得,我好像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理想很丰满,可现实很骨感,面对工作、房贷、生活、孩子的压力,实在没有安全感,没法心理升级啊。
但你真的没有安全感吗?我们的基本生活条件比起上一代人来,已经非常安全了。你之所以觉得还不够安全,往往是因为跟别人攀比的结果。外界灌输给你的安全线,其实早已超过了必要的范畴。这样的安全感是典型的心理内卷陷阱,无论你怎么努力,达到那个安全线后,没过几天,你又会重新感到不安全,因为它只能暂时平复你的不安,你必须依靠努力冲往下一个标准来缓解。这是一场看不到尽头的恶性循环。
也正是为了对抗这种错误的文化基因,我们才更需要心理升级,把自己的安全建立在成长型心理的充实满足之上。
把你的自我观念,从实体观升级为过程观。你的自我不是固定的,不是与生俱来、先天注定的,而是一个流动的过程,你随时都可以经过努力,让你的自我变得更加美好。
当然,就算你的心理升级为成长型,也不意味着你从此一帆风顺、走上了人生赢家的道路。不是的,你读完这本书,并不会就自动的变得幸福起来,人生也不会自动的就变得美好起来。你依然会历经艰难困苦,也依然要面对这世界该有的自私冷漠。这个世界从来都是那个模样,可你不再是原来的那个自己。
学了积极心理学,并不是说我们的生活从此就一帆风顺,我们的心理就幸福圆满了。我们仍然会遇到很多艰难困苦,但是,心态在转变,行动在开始,我们不再把艰难困苦看成失败和挫折,而是我们变得更强大的机会,是我们心理升级必不可少的推动力,也是我们人生意义的一部分。
在成长型心理下,这些艰难困苦,不再是人生的痛苦,而是你提升的机会。因为归根到底,你的心理,不是名词,而是动词:
情绪是一个动词,重要的不是你感受到的到底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而是你在感受本身;自我是一个动词,重要的不是你形成什么自我,而是你作为一个主体与外界、内心时刻进行互动和改造的过程;幸福是一个动词,不要把幸福当成目标去追求,它是你在活出蓬勃人生的状态时自然会有的感受;人生是一个动词,重要的并不是评判你有什么样的人生,而是你的每时每刻都在如何生活;意义也是一个动词,它不是我们要去苦苦追寻的终极答案,而就是你此刻当下的生活本身。
本文来源:《无行动,不幸福》,赵昱鲲 著,万卷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2022.04.19 周二:
创伤带来的成长,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激发自己原本潜藏的力量。就像我在前面引用的调查一样,疫情期间,我们的品格优势反而得到了增长。很多人在疫情期间发现了自己原本不知道的才能,无论是厨艺、直播,还是处理危机的能力。
第二,创伤能帮助人发现和建设重要的关系。同样的创伤,能否带来成长,最重要的就是个人特质和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就是指别人能不能安慰你、理解你、支持你、帮助你,遇到坏事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谁是酒肉朋友,谁是你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人。平时也许你每天呼朋唤友,夜夜笙歌,疫情来了,大家都被迫待在家里,甚至你可能遇到了工作和职业上的危机,这时候你才能发现哪些关系是可以舍弃的,哪些关系是对你真正重要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疫情其实是个难得的机会,让我们被迫减少人际交往,于是可以专注于自己最重要的少数关系。
第三,你会改变人生的优先度。重大坏事发生之后,你才会发现,以前自己追求的那些事情,可能其实都没有那么重要。对你的人生意义最有影响的,很可能是其他的事情。
本文来源:《无行动,不幸福》,赵昱鲲 著,万卷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2022.04.20 周三:
在体验到重大的压力事件(包括创伤事件)之后,一般会体验到的应激反应包括:
-
1.抑郁症状(depression):包括常见的抑郁症状,比如情绪低下、没有兴趣、缺乏动力、容易哭、对未来无望、一直疲惫等。
-
2.焦虑症状(anxiety):包括常见的焦虑症状,比如紧张、多虑、不安、心慌、头痛、肌肉紧张等。
-
3.行为问题(disturbance of conduct):包括做出毁灭性、冲动性、危险性的、反叛性的行为,容易发怒,容易做出语言上和行为上的攻击行为。
以上提到的这些应激反应,一般在压力事件过去之后(也就是隔离结束)会自行消失,但也有部分的人群可能会继续体验到显著的精神健康问题,他们有可能因为这些压力事件而患上精神疾病,那么届时需要进行临床上的干预。
这就好比是根橡皮筋,一旦拉得太远,或者撑开的时间过长,就会断掉。具体到某个人在哪一个点上会崩掉,很难说,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橡皮筋断掉了,那就是精神疾病的开始,而橡皮筋所代表的是”心理弹性”(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我觉得这里最需要去做的是两个字:接受。 如果把“接受”说得更为详细些,我们可以分两个方向去做:
-
接受现实,尽管这个现实并不是自己想要的,这个现实并不理想,或者这个现实可能并不公平公正。
-
肯定自己的想法,肯定自己的情绪,肯定自己的抑郁。肯定不代表我们认可,但是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自己会有这样的想法和情绪。
为什么要去接受呢?
辩证行为疗法DBT里有个技能叫做radical acceptance,翻译为”全然地接受“,其核心是这样的:
-
Pain + Acceptance = Pain,痛苦 + 接受 = 痛苦
-
Pain + Non-Acceptance = Suffering,痛苦 + 不接受 = 苦难
-
痛苦是不可避免的(pain is inevitable),而苦难是可选择的(but suffering is optional)。
这里我举个例子:
-
隔离在家26天,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这是“痛苦”(pain)。
-
因为自己在家隔离,耽误工作学习,自己不能接受这个现实,我们开始自暴自弃,开始对身边的人感到愤怒,开始关注各种负面的新闻,整天沉浸在“心理反刍”中,这是“苦难”(suffering)。
-
在这个事件中,隔离的“痛苦”不是你可以改变的,所以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你不接受自己被隔离、而且自己对被隔离并没有任何控制的现实,你开始和“不可改变的现实”做“没有结果的斗争”,那么你给自己造成的“苦难”是你自己选择的,这不是你一定要去体验的。
我们没办法去减少“痛苦”,但是我们可以避免“苦难”的发生,这就是“接受现实”的核心。当你肯定了自己的体验后,你的痛苦情绪会变得不那么“强烈”,你可以更好地去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请去接受这个让人痛苦、让人抑郁、让人愤怒的现实,因为如果我们不接受现实,如果我们去和现实做无谓的抗争,可能会让你的抑郁情绪变得更为严重。
本文来源:知乎,Dr.M(加拿大安大略省临床心理学家)。
2022.04.21 周四:
肖克利提出了一个简单的模型,解释他观察到的产出量的对数正态分布。他认为,要发表一篇论文,一名科学家必须同时兼顾多个因素。比如:
- 因素1(F1),发现一个好的选题;
- 因素2(F2),就这一选题取得进展;
- 因素3(F3),找到有价值的结果;
- 因素4(F4),决定何时结束研究并开始整理记录结果;
- 因素5(F5),充分论述;
- 因素6(F6),从批评中获得建设性意见;
- 因素7(F7),决定向期刊提交论文;
- 因素8(F8),应刊物或审稿人要求还要对论文进行修改。
肖克利的模型不仅解释了产出量为何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提高自我产出的理论框架。这个模型提醒我们,发表论文并不能依靠有一个好点子这样的单一因素。相反,它要求科学家在多种因素上都要足够优秀。看到某人极其高产时,我们倾向于将此归结为单一的独特因素,比如某个教授在构思新选题(F1)或将想法写成文字(F5)方面确实突出。但该模型显示,单一因素是无法解释离群值的。一位研究人员只有在诸多因素上都出类拔萃,没有弱项,才有可能成为最高产的科学家。
–
获得博士学位
图15-2展示了在美国完成科学领域博士学位所需要的时间,表明这一过程在2007年所需的时间仅比30多年前稍长了一点。尽管在2007年之前的20年,这一时间略有下降的趋势,但在生命科学和工程学,获得学位所需的平均时间仍然是6~8年。事实上,大多数博士项目所声称的5年时间,对多数研究生来说只是一个梦想,仅有不到25%的研究生能设法在这一期限内完成学位要求,而55%的研究生需要7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些统计数据只计算了那些真正获得学位的个人,但掩盖了一个事实,即在美国开始博士学习的研究生有40%~50%未能毕业。
图15-2 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需要多长时间
2007年,完成理学和工程学博士学位的平均时间为7.2年。
考虑到博士项目数量的迅速增加,考上博士似乎应该要容易很多。但为何获取博士学位却要花这样长的时间呢?各方面的数据表明,进入博士项目后,写出达到毕业要求的博士学位论文变得越来越困难。
比如就论文本身的长度而言,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博士论文的平均长度在1950—1990年几乎翻了一倍,在40年里从100页飙升到差不多200页。论文所包含的参考文献数量同样也在上升,表明今天的研究论文建立在比以往更大的知识体量上。最后,作为胸怀远大的科学家职业生涯的重要里程碑,博士论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将1984年上半年发表在3种主要杂志上的生物学论文,与2014年相同时段发表的论文进行比较,研究人员发现实验图表的插图数量(与论文一道发表的表和图)增加了2~4倍,这表明,成功发表论文所需的证据量也有显著的增加。
这些统计数据清楚表明获得博士学位变得多么困难。然而,获得博士学位只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获取学术职位
普赖斯的那句“80%~90%曾经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的科学家,现在仍然存在着”,令人印象深刻地证实了科研从业者数量的指数级增长。但并不是学术就业渠道的所有部分都得到同等迅速的扩展。比如,每年获得的理学博士学位的人数在1998—2008年增长了将近40%,在构成“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34个国家中达到了34 000人。但是,同样的30年,在这些国家的大学里,教师岗位数量却大多保持不变,甚至还略有下降(见图15-3)。
图15-3 学术就业渠道
自1982年以来,理学和工程学(S&E)学科共授予了近80万个博士学位。这些毕业生要竞争约10万个学术教师岗位。每年授予的S&E博士学位数量,在这个时间范围内逐年上升,从1982年的19 000到2010年的40 000。然而,每年所空缺的教师职位数量却保持不变,甚至还略有下降。2010年,40 000名博士在竞争约3 000个学术岗位。
虽然并不是所有获得博士学位的人都打算谋求一个学术研究的职位,但如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似乎都愿意选择学术研究,而不是在企业、政府,或非营利性单位工作。《自然》于2017年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一项调研,参与调研的5 700位博士生中,有将近75%的人更倾向于选择学术岗位,而不是刚才提到的非学术性工作。对他们来说,图15-3所展示的趋势可能令人沮丧,一个稳步增长的博士群体不得不为数量有限的机会展开激烈竞争。
增加博士人数的一个后果就是,短期、非终身教职的博士后研究人员数量开始激增。美国博士后岗位的研究人员从1979年以来增加了3倍,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增长尤为显著(见图15-4)。尽管博士后推动了许多学科的科研工作,但他们的回报却不尽如人意。在获得博士学位5年之后,终身教职岗位或企业科研人员的工资中位数高于博士后的工资中位数。
图15-4 博士后的积压
美国博士后岗位科研人员的数量,从1979年以来增加了2倍多。绝大多数博士后来自生命科学领域。在所有研究领域,从获得博士学位后的前5年来看,博士后的工资中位数显然低于非博士后。
总之,这些数据表明,对于远航者来说,知识和机遇的海洋正在变得日益拥挤。在博士数量增加的同时,大学的空余岗位保持不变,竞争加剧导致博士后数量快速上升,更多的人离开学术领域,到其他领域寻求职业发展。但有一点很重要,即这种趋势未必对社会有害,对从事各类职业的科研人员来说同样不是坏事。迄今为止的所有迹象都显示,离开学术领域的博士们往往能找到充满成就感的工作。虽然他们可能不会创造学术意义上的知识,但是他们的工作往往会产生重要的专利、产品,以及创新的解决方案。因此,科学界的“失”往往会成为社会的“得”。
本文来源:《The science of science》,王大顺 /艾伯特 - 拉斯洛·巴拉巴西 著,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2.04.22 周五:
一个人要想得到命运之神的呵护并不容易。要想命好,首先要认识命的重要性,即信命和认命。信命是知道自己有所不能,认命则是不超越命运给自己画的线,对于得不到的坦然接受。孔子日:“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不逾矩”三个字就是认命的意思。
我也是个比较认命的人,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很少去想,只关注自己命中能够得到的。
那什么是命呢?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对我来讲,它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环境的因素和我们自己对未来走向划定的方向。人生轨迹走不出这两条线,个人的努力、运气等不过是让我们在这两条线之间做微调而已。环境的因素不能忽视。
人出生的时间当然无法选择,不过“到哪座山唱哪座山的歌”的智慧是应该有的,时代需要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这就是信命。
决定个人命运的第二个因素掌握在每个人自己手里。所谓命就是一个人看问题和做事情的方法,如此而已,但它们却决定了人的一生。
突然想到,读博其实是用自己的时间做投资。
每天应付事务性工作的人被称为 pseudo worker,直译出来就是“伪工作者”。这些人每天把自己搞得很忙,他们所做的工作可能也是公司里面存在的,但是那些工作(也被称为“伪工作”)不产生什么效果。
其实,一个人的效率是很难提高的,自己唯一能够控制的就是少做一点事情,有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就不要做了,而不是挤压时间把所有的事情凑合做完。一个人所追求的不应该是完成了百分之几或者百分之几十的工作,而是做完了哪几件重要的事情。一个有经验的员工,应该善于找到最重要的工作,并且优先完成它们。
绝大部分人只是辛苦,并不是在奋斗,有苦劳但没有功劳。努力生活,却不顺利。伪工作做得越多,个人进步就越慢,甚至能力还会倒退。
很多我们看上去非做不可的事情,其实想通了并没有那么重要。有时候换一个角度来审视我们所做的事情,你就会发现,舍弃一些事情也未尝不可。再宽泛地讲,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如果静下心来总结一下就会发现,我们其实常常把时间浪费在那些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上。所以,当你因为总也干不完的工作而焦虑时,不妨试试先停下来,重新梳理一遍手边的工作:主动地站在对公司业务帮助最大的角度,站在提升自己能力的角度,把那些最重要的工作找出来并完成它们。试试看,这样你的工作状态会不会发生改变。
聚焦:注重用有限的资源解决 95%的问题,别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纠结不重要的 5%的问题。
本文来源:《见识》,吴军 著,中信出版社。
2022.04.23 周六:
我们很多人做事都是这样,越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耘,对外界的所知就越少,而自己的适应性也就越差。
即使听到不中听的话,也要试着找出其中的合理之处
这句话大概有三层意思。第一层,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换位思考。第二层,凡事要习惯回过头来三思。比如某个人和你讲一件事,你第一感觉可能觉得他完全是胡说八道,但是,一定要想第二遍,是否我错了、他对了。这一遍思考,一定不能假设自己是对的;如果又想了第二遍,还是觉得自己对、对方错,要想第三遍,是否我的境界不够,不能理解他。为什么要想第三遍呢?因为任何一个想要精进的人,都要和比自己强的人多来往,比如下棋,如果整天和臭棋篓子下,只能越下越臭。既然是和比自己强的人交往,第三种情况就很可能发生,因此这时候不妨进一步交流,深入了解对方那么说的原因。只要经常这么做,就能避免习惯性失败。
第三层,即使对方真的是胡说八道,也要思考他为什么这么说,找出其中的合理性。举一个极端的例子,你在公司里遇到一个骂街的泼妇,你也没有招惹她,她对你劈头盖脸就是一通臭骂。对此我们有三种做法:一种是骂回去;一种是装作没听见;但是我会采取第三种,就是要思考为什么她没缘由地骂我,或许她就是一个疯子,那么我以后走路躲她远点,也算接受一个教训;或许她真有一个骂我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合理性,如果我们找到了这个原因,不仅理解了她的问题,而且对人性的理解也有了提升。
如果我们总是能从不中听的话中找到合理性,不仅进步快,而且眼界、够都会比常人高出很多,才不会陷入林黛玉的困境。这一点看似不容易做,但我的做法很简单,就是每次遇到别人和我有不同意见时,就立即开启寻找对方合理性的开关,直到找到对方的合理性为止。
凡事做记录,这样可以避免狗熊掰棒子。
向死而生
俗话说,除死无大难。父亲过世后,我对这句话体会非常深。每当遇到困难、挫折和失败,我就想,没关系,我还活着,活着就有希望。
活着总要做些事情,但是考虑到我们最终还是要死掉的,就应该明白我们并没有时间什么事情都做。至于做什么事情,我的想法常常和别人不同,我是倒着来思考这个问题的,或者说向死而生。
有些事情看似很重要,但是仔细想一想,其实也是可有可无,站在一生的角度看,放弃了也并无大碍。
当我们想到生命的意义,站在一生的高度过每一天时,就能活出精彩。
本文来源:《见识》,吴军 著,中信出版社。
2022.04.24 周日:
人们的经济收入通常会在成功地选择职业或者更换工作单位后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人的幸福感和成就的取得,却不是来回来去选择的结果,而是在没有多少选择时深度经营的结果。这种现象可以称之为“不选择反而获得幸福”。很多时候,我们把太多的精力花在了选择上,而不是经营上,导致难以精进。或许少些选择,会更加聚焦,也会让我们更幸福、更成功。
当一个人的心思放到了捡芝麻上,他就永远失去了捡西瓜的可能性。一个人在工作中也常常容易捡芝麻、丢西瓜。伪工作者就是捡芝麻的典型例子。那些人习惯于做简单、重复且价值又低的工作,因为那种工作不需要太动脑筋,不会遇到非常大的困难。但是,人一旦习惯于这种工作,真正有创造性的工作就做不来了。我曾经批评过 2016 年在阿里巴巴抢月饼的人,以及为他们开脱的人,他们行为本身的对错倒在其次,这种把心思放在捡芝麻上的人,让我瞧不上,因为他们永远地远离了西瓜。糟糕的思维方式和衡量价值的标准,决定了人不幸的命运。
与其想着到处去捡芝麻,不如把自己的专长发挥好。捡西瓜的人在思维方式上和捡芝麻的人完全不同,他们不会为那些蝇头小利动心,而是把目光放得更长远。
除了眼光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捡西瓜更是要有能力的,它不能靠运气,而是需要长期培养才能获得。我们在职场中的每个人,与其把心思放在赚小钱上,不如把它们都聚焦到一点,练就捡西瓜的能力,让自己从同事中脱颖而出。当然,世界上捡芝麻的人多、捡西瓜的人少,你如果致力于捡西瓜,就要耐得住寂寞。有人说,我没有遇到西瓜啊,其实不是没有遇到,而是因为你满眼都是芝麻,天天为捡芝麻而忙碌,就没有机会练就捡西瓜的能力了。
人生需要做减法
时间有限,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要做,必须要有所舍弃、顺其自然。
每当别人问我:“怎么才能每天有更多的时间做事情,或者如何能够抓紧时间?”我总是告诉他们:“你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因为你已经很抓紧时间了。你需要做的是跳出原有的思维方式少做事。如果你想通了很多事情不做其实也无关大体,就不要去做它们,这样你就不会天天忙忙碌碌了。”如果一个人不能够把一件事情做好,他首先想到的就应该是少做事情,而不是让自己更忙碌。
跳出思维定式有时需要大胆地反常规思考,甚至舍弃很多利益。当我们跳出一般人的思维定式,重新审视人生时就会发现,可以不做的事情实在太多。接下来,就是下决心少做事情,然后把几件该做的事情做好就行了。
既然我们的生命很有限,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的就应该是少做事情、做好事情。在低水平上做很多事情,花两倍的时间只能获得两倍的收益,但是如果把时间集中起来将事情做得比别人好,两倍的时间可以获得 10 倍甚至更多的收益,这就是我常讲的捡芝麻和捡西瓜的关系。
庄子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不仅学习如此,做事更是如此。人生成功的秘诀在于做减法,而做减法的关键在于能够跳出一般人的思维方式,找到那些其实无关紧要的事情,然后下决心把那些事情放弃掉。
本文来源:《见识》,吴军 著,中信出版社。
2022.04.25 周一:
无论多么强势的人都难逃命运的安排,认命其实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有的生活态度。
可能有人会觉得,认命太消极、太迷信。恰恰相反,不认命才是迷信!所谓不认命,就是以为世界上所有事情自己都能控制,这是一种妄念,是对自己的迷信。事实上,不确定性是我们这个世界固有的特征,世界上有很多我们自己甚至整个人类都无法控制的力量。承认这一点,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就算遇到不如意之事,人还是要活下去的。
人贵在自知,知道自己的长处,知道自己能力的边界,在这个边界内最大化自己的收益,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至于结果是好是坏,不妨泰然处之。尽人事,听天命。
问心无愧是我们唯一稳得的报酬。
为什么要听天命呢?因为世界上稍微难点儿的事情都非常复杂,超出我们的有限认知,更超出我们的控制能力。我们付出努力,无非解决了一些维度上的问题,但是还有很多维度的因素不是我们能控制的。当然,如果不尽人事,能把握的那些维度也会把握不住,自然一事无成。
很多时候,努力未必能有回报,但是不努力一定会后悔。凡事要尽人事,但是也要听天命。坦然接受每一个的当下,并把目光放到未来。
承认天命的作用,我们在做人时就不会恃才傲物。但凡觉得自己了不起的人,通常都没有见过真正聪明能干的人。人只有到了人才荟萃的地方,才能体会到自己水平上的不足。
在这种见识的背后,是对很多不确定性或者说命运的敬畏。很多时候,我们从能力到主动性都是有限的,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下必然懒惰,在一个没有对手的环境中必然自大,然后会一步步走向毁灭。明白自己能力的局限性,对世界有一种诚惶诚恐的态度,才会有长远的发展。
人的命运是由大环境和自身做事情的方法决定的。没有人能够选择自己出生的年代和地点,但是可以通过认清自己所处的时代和环境,选择做事的方法和方向。这就如同中国老话所讲,在哪座山就唱哪山的歌。
本文来源:《格局》,吴军 著,中信出版社。
2022.04.26 周二:
人这一辈子总会有好运气和坏运气。对绝大多数人来讲,一次好运气并不足以改变命运。但对很多人来讲,一次坏运气足以让人倒霉很长时间,造成长期心理阴影。更严重的是,这些坏运气会被放大,形成蝴蝶效应,产生雪崩式的灾难。怎样才能斩断厄运链呢?方法很简单,只要记住“止损”和“认命”这4个字。
遇到任何倒霉的事情,一定要认命,不要总想着挽回损失,这样损失就会被限制在局部。很多人总是抱着“堤内损失堤外补”的心理,最后损失得越来越多。
舍得止损,才能斩断厄运。
很多人不肯认命,不肯止损,其实是因为骨子里太高估自己——不仅高估自己的能力,而且高估自己的地位和作用。高估自己的能力,才会觉得有翻盘的可能;高估自己的地位和作用,才觉得什么都该是自己的,什么都不能少。
如果认识到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自己的那点儿所得不过是上天的恩赐,得到了固然可喜,得不到也在情理之中,就愿意割舍,也就不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人不会总有好运气,也不会永远走背运,但是不好的心态会让厄运不断被放大。很多时候,心态决定命运。遇到厄运时不慌乱,坚决斩断厄运链,把损失限制在局部,避免雪崩式灾难,是智慧的体现。而愿意止损、愿意认命的背后,体现的是我们对自己的自知,对命运的敬畏。
生活中最重要的是掌握好节奏。人在忙碌的时候,很容易忘掉忙碌的目的,最后反而离目标越来越远。从忙乱中退一步,思考一下目的,能省掉多余的需求和行动,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让我们更快地接近目标。在诸多目标中,终极目标当属生活本身。
现代人都觉得自己特别忙,尤其是中国人,从成年人到小孩子无不如此。成年人自有忙的道理:单身的年轻人事业还没有发展起来,还要在各方压力下解决婚姻问题;为人父母者不仅要还房贷、努力晋升,还要让孩子站在更好的起跑线上。孩子忙更有理由——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他们从小就被告知现在忙是为了以后闲,但是等待他们的未来几十年其实更忙。
忙碌之后是否有结果,没有人知道。虽然从总体来看,“忙碌族”似乎比“清闲族”混得好一些,但是大多数人的付出和所得绝不成正比。其实,方法和效率远比忙碌重要,有时候慢下来、静下心来,反而能获得更大的收益。
别把生活的螺丝拧得太紧。
很多时候,我们做不好事情,是因为我们太匆忙、太着急,以至犯了太多原本可以避免的错误。当我们慢下来,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时,可以更正很多明显的错误。
在我接触过的几十个国家的人中,中国人是相对急躁的,这可能和当下的社会环境有关。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实现了长期高速的经济增长,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在这样的环境中,忙碌自然成了主旋律。在很多人看来,忙碌才是自己社会价值的体现,而“不忙”等于不上进,见人都有点儿不好意思,几乎人人都会眉飞色舞、略有自得地介绍自己是如何忙碌的。但是,忙完一圈,人们除了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之外,其他方面是否比过去更好了呢?真不好说。当然,很多人太忙了,以至没有时间考虑这个问题。
忙和生活好有时未必正相关。既然我们不是神,何不休息休息,不要那么匆忙,走出越穷越忙、越忙越穷的怪圈。
在地球上,可能只有人类是唯一不停工作的动物。因此,有人认为,人类所谓的文明进程,其实是付出了无休止劳碌的代价,才得到一个物质日渐丰富的社会的;除此之外,很难说我们是不是富翁。为了活得轻松一点儿,人类发明了很多机器,让它们帮助我们做事情。但每一次重大科技进步的结果总是财富进一步向少数人集中,大部分人的生活压力更大了。马克思把这种现象称为机器的异化(或者叫“劳动异化”的第一个层次),即原本应该成为机器主人的我们,最后成了机器的依附者。
当忙碌成为生活主旋律,却不能让我们找到出路时,我们是否应该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当下的困境:为什么有的人成了机器的主人,而有的人(可能包括我们自己)却成了机器的奴隶?要思考,就需要慢下来,审视自己所做的事情。其实,很多事情,我们连做它们的目的都没有想清楚,就在世俗力量的驱赶下随着奔涌不停的人潮匆匆去做了。在这个过程中,物欲与权力让我们进一步加速行走。虽然越走越快、越走越远,每一步似乎都有目标,但是停下脚步一看,自己回到了原点。
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从大自然、从生活本身寻求无穷的乐趣,而不是匆匆过完一生。当我们做事慢一点,少走点弯路,多花点时间享受浪漫时,我们便能使自己时不时地沉浸在奇思妙想的长河中,畅游在人类知识和艺术的海洋里。
本文来源:《格局》,吴军 著,中信出版社。
2022.04.27 周三:
伪工作者/瞎忙族:干了太多不该干的事情;喜欢同时做很多事情;迷信所谓的速成。
要解决上述三个问题,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说难,是因为人的本性难移。如果真有不需要努力的捷径,所有人都能学会,这个捷径带来的优势一定不具有稀缺性,也就不能称其为优势了。说容易,其实只要把做事的节奏慢下来,先动脑,再动手,把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从任务清单上删除;在做事的过程中按部就班地把事情做好,不要开了很多头却不结尾;做完事情,审视一下自己的得失,评估一下效果,以备将来参考。这样,效率自然能提高,收益也能随之而来。
陷入“越穷越忙,越忙越穷”怪圈的人,要做的就是斩断厄运链。越是落在别人后面,就越想通过并行处理多做点事情,结果错误百出,和别人的差距越来越大。这时候,不妨停下来,想一想,做减法,把各种不必要的事情从清单上删除,而不是花更多时间在低回报的道路上狂奔,那样只会让人生失控。
承认自己过去用的方法不得当,过于贪婪,需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很多人能够走出“越穷越忙,越忙越穷”的怪圈,是因为他们愿意反省自己的得失,接受新的思维方式。但是,对另一些人而言,这是很难做到的事情。我们通常觉得老年人保守,不愿意接受新的东西,更不愿意尝试新的东西,但是很多年轻人也是如此,他们是“年轻的老人”。
这些人在遇到一个和自己过去长期接受的观念不同的概念时,第一反应不是思考,不是花时间搞清楚新概念,而是陷入惯性思维的泥潭无法自拔。比如,很多人一旦形成自己的观点,就会对符合自己观念的想法坚信不疑;遇到一些和已有认知不同的想法时,就会本能地反驳。我们从各种社交网络的留言中经常能找到这样的人,他们的反驳并没有逻辑,只是和对方的观点不一样而已。甚至有些人在陷入“越穷越忙,越忙越穷”的怪圈后,听不得成功者的经验,反而倾向于求助认知水平和自己相当的人,或许这样能让他们不自卑吧。
我们会习惯一种思维,是因为它不仅让我们舒服,而且显得我们很正确。我们在不得不接受别人的新思维时,至少要在心里否认自己一次,这是很多人不愿意去做的。很多人觉得,“我没有变痩,一定是吃得还不够少”“我每天加班却还没有升职加薪,一定是不够努力,所以一定要熬夜加班”。如果告诉他们原因是努力的方向错了,他们会想都不想就反驳:“我努力加班都挣不多,少做事情岂不挣得更少?”他们不会考虑,合理饮食加上适当运动比一味少吃更有利于减肥,早睡早起、提高工作方法和效率才是更好完成任务的途径。很多人不愿意接受新东西、改变旧习惯,仅仅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一种生活和工作方式,满足于低成就的快感。用一句流行语形容,就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而我们都知道,如果方向错了,越努力离目标越远。
当遇到困境时,我们首先应该慢下来,斩断厄运链。然后重新审视目标,做减法,讲究效果。
本文来源:《格局》,吴军 著,中信出版社。
2022.04.28 周四:
人们往往觉得自己很忙,没有闲暇时间好好休息,度一个长假更是奢望。很多人即使下了班,依然无法放下手中的工作,觉得如果有什么事情自己没有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就会失去很多机会。这种敬业精神固然可贵,不过一个人的神经如果一直绷得那么紧,不仅自己早晚会吃不消,而且未必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其实,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重要到什么事情缺了他就不能运转了。绝大多数人每日做的那些看似必须做的事情,都是可有可无的。每年年底,我们如果总结一下在过去一年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做的主要事情,就会发现其实很多事情没必要做,还有一些事情虽然需要做,但是没有产生想要的结果。想清楚这一点,就可以放下负担去休假。
休息分为两种,一种是被动的,比如睡觉、嗑瓜子儿、看电视,或者到歌厅去娱乐。这样的休息是必需的,短时间内可以让人充电,但是,时间长了人就不容易提起精神。比如,觉得越睡越困就是这个原因。很多人觉得,我太忙了,没时间休息,其实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对休息有误解,把休息等同于各种被动休息了。
还有一种休息是主动的,比如做运动、旅行或者游学。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身体状态不同,适合的休息方式也不同。不管怎样休息,只要能够帮助自己恢复精力,重拾自信心,更重要的是能让自己从原先封闭的系统走出来,就是好的休息。
休息的本质是从外界获得信息和能量。无论是在热力学中,还是在信息论中,任何不与外界沟通的封闭系统都是向着熵增加的方向发展的,也就是说变得越来越无序。而破局的关键就是打破封闭系统,引人负熵。在热力学中,我们可以将负熵理解为能量;在信息论中,可以将它理解为信息。无论哪一种,都要先走出封闭的圈子。
休息的意义:劳逸结合、提高效率,或者保持好身体,健康长寿;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开阔眼界。
2019年初,美国政府关门了30多天,大家日子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没有谁感觉到生活变得艰难了。也就是说,美国政府里除了海关工作人员等极少数的人,绝大部分人平时做的事情其实可有可无。我们做的那些引以为豪的事情,其实远没有我们以为的那么重要。所以,任何没时间的说法都是托词。
站在人一生的时间跨度和整个社会的范围来看,绝大多数人的工作没有他们想的那么重要,更不能和生活相比。世界上绝大部分事情没有张三去做,自然有李四做,李四甚至会做得更好。但是,每一个人的具体生活是独一无二的,既不能由别人代替,也不可能等以后有时间再补上。很多人觉得以后有的是时间,其实等于永远没有时间。
幸福生活才是目的,个人的成功不过是实现这个目的的途径和手段而已。很多人为了挣钱和出名,偏离幸福生活这个目标,虽然挣了很多钱,但是不幸福。
亚里士多德讲过,真正的幸福来自生活的意义。
本文来源:《格局》,吴军 著,中信出版社。
2022.04.29 周五:
那时,他晚上经常请我在北京最贵的饭店吃饭。北京新开一家餐厅,他就请我去,我们当时吃饭的速度赶得上北京高档酒楼开业的速度。那些餐厅的饭虽然好吃,但绝不是工薪阶层能吃得起的,每次都能吃掉我一个月的工资。我虽然饱了口福,但毕竟手上的钱不多,花起钱来并不能随心所欲。有一次,我半开玩笑地和张先生讲:“Thomas,你花这么多钱请我吃饭,我真的很感激,可是吃完饭我还是没钱花,你不如把钱给我。”张先生很严肃地和我讲:“我请你吃饭,带你享受生活,是为了让你开眼界,让你体会高水平的生活质量。以你的能力,将来会比我生意做得大、生活得好。如果我把钱给了你,你就会满足于那几百元钱,格局就太小了,那样你只能成为一个挣点儿工资、奖金就满意的人。”后来他还对我讲:“你和中关村那群商人没少打交道,他们卖一台计算机,挣上1000元(当时计算机利润很高)就很满足了,因为那是他们同龄人两三个月的工资。他们非常满足于这样一台一台地卖下去,可是这样下去他们的水平是不会提高的。而我们签一个单子,常常是上百万元金额的合同,一次生意抵得上他们的几十次。然而,这种生意非常繁杂,难度很大,从投标到办理进出口手续,交付设备后还要培训,并不是满足于挣1000元的‘倒爷’能做的,绝大部分人永远没有能力做每单上百万元的生意。”
当时的销售合同里每一项条款都有一些细节描述,每项细节描述平均占A4纸的1/3,但是这张纸后半部分都是空白的,因此一份销售合同非常厚。我为了替他省纸,在数据库软件中非常巧妙地计算出细节描述的长度,把几项很短的销售描述合并到一张纸上。张先生验收后讲了一句话,让我记了一辈子。他说:“Jun,在办公室里,永远不要省纸。”张先生的意思显然不是让我浪费纸张,而是不要为了省那些不太值钱的东西,把事情做得不漂亮;更重要的是,这样做可以避免为次要的小事费心。我想了想确实如此,一份合同金额达几十万、上百万元,还在乎多用几张纸吗?大部分人戒不掉“贪”,既想把事情做好,又想省成本,总是觉得自己的聪明才智能够兼顾两头儿,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把小的一头儿照顾了,却把大的一头儿丢掉了。我以前做生意时一直在想,为什么张先生的收入是我的100倍,能够集中精力把该做的事情做漂亮,是一个重要原因。
无论是在当学生还是做老师时,我都遇到过一些同学,他们在做数学、物理作业或者考试时,没有像样的草稿纸,而是用已经涂了字的半张纸打草稿,甚至在报纸缝隙中打草稿。这样的学生再聪明,成绩也很难提高。因为做数学题,特别是比较难的数学题,需要非常清晰的思路,单凭苦思冥想未必能将思路全部整理清楚。在纸上写写画画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让解题的水平成倍提高。如果写得很乱,就会找不到头绪,就算能找到,也要浪费很多时间。找一张皱皱巴巴,甚至还有一些涂鸦的草稿纸,看似节省资源,其实是在浪费自己考出好成绩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学生的命运在省那半张草稿纸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我在《谷歌方法论》专栏中谈到了我对草稿纸的看法。一位在德国读书的读者朋友给我留言,说德国人的草稿纸用的都是质量很好、有细细格子的纸张。他在刚到德国时,觉得德国人太浪费,后来发现这样做大有好处,能避免很多明显的错误。
到美国之后,我就和张先生失去了联系,但是有时想想自己成长的经历,总是从心里感激他,感谢他让我能够有较高的志向,而不至于天天算小账。
一些朋友问我,是否应该为了利益牺牲掉一部分自由。从短期看,这么做或许容易得到一些物质利益,但是,如果只是为了名利做事情,将难以获得可叠加式的进步。人一辈子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但是绝大多数事情是可做可不做的,因为它们除了帮我们获得一些金钱(有的甚至连钱也得不到),产生不了什么影响力。一些朋友问我如何判断一件事情是否有必要做,我的标准是,那些花了精力做的事情要尽可能对自己将来的进步有益。一些人爱蹭热度,见到某个知名人士或者知名企业就凑上去,除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其实没有什么益处。
我一直不反对通过钱财和物质让自己生活得更好,但是我反对过分追求物质,那会成为生活的负担。生活中有很多物质需求其实可有可无。大部分时候,对物质看重的程度只要稍微轻一点点,幸福感就会增强很多。
人其实都有两面:想成为亚历山大大帝的一面和想成为第欧根尼的一面。生活应该是这两方面的平衡,只不过我们通常更在乎亚历山大大帝的一面,而忽视了另一面。马斯洛把人类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底下的三层是和生存有关的基本需求,在此之上,人们希望获得尊重并实现自我价值,而大部分人能够想到的就是学习亚历山大。但是,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大,将个人的幸福、荣辱和成就放到一个很大的时空中去考量,就会发现,纵使成了亚历山大,那点儿成就也显得微乎其微。在历史上,亚历山大的帝国在他死后就迅速解体了,而让他能够出现在今天历史书上的主要原因,反而是他在无意中将希腊文明带到了周边地区,从此历史上有了一个被称为“希腊化”的时代。第欧根尼古怪的一生让我从另一个视角看待人生一一人最重要的是生活着,快乐着。
我们有很多机会来决定怎样接好生活向我们扔过来的球,踢好自己的那场比赛。
无论博雅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在英语里都是同一个词——liberalarts。它最初来源于希腊语。arts并不仅限于艺术,还包括科学之外、哲学之下所有和生活直接相关的知识和智慧;liberal最初是指古希腊的自由民的属性,他们是各个城邦的主人,有自由意志,能够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博雅教育就是针对这些自由民进行的素质教育,奴隶是不能学的。与之相对应的是具体做事的技能,奴隶和自由民都可以学习。因此,是否接受过博雅教育,是区别自由民和奴隶的特征。在物质不丰富的年代和地区,人虽然有人身自由,但是时间都用来获取谋生的基本物质了,博雅教育是无从谈起的。现在,中国人大多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不仅是法律上的自由人,还应该成为精神上的自由人,因此博雅教育就显得特别有必要。
为什么有些人会成为悲观主义者?一个原因是,悲观主义的风格能减轻悲剧对我们的打击。悲观主义者时常会想,世界很糟糕。怀着这种想法,当悲剧或者厄运真的发生时,由于在预期之中,他们会觉得打击不那么痛苦。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防御性悲观。然而,悲观主义虽然能够减轻痛苦,却不能解决问题。悲观主义产生的另一个原因在于恐惧未来。虽然它促使人们小心谨慎,但会让人瞻前顾后,失去应有的机会。
我们的世界并非那么灰暗,即便有挫折,也是暂时性的。积极走向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才是我们应有的生活态度。
不论形势是好是坏,总有人对我们的生活进行悲观的解读。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灾难有防范意识当然好,但是用悲观主义(包括怀疑主义)的心态做事,弊要远远大于利。因为这种心态让人惶惶不可终日,难以专注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最后变得一事无成。还有很多人,因为对当下不满,对未来感到悲观,便生活在怀旧之中。等某一天推开门一看,世界已经完全变了样子。
哈耶克:“我们对进步的善行怀有信心,反而成了心灵浅薄的标志。”
一个人不断往上走,眼界越来越开阔后,就越知道自己能力的局限,会越谦逊,越有敬畏之心,就不会再有不切实际的奢望了。这时人会变得豁达大度起来,反而对未来、对社会不再那么悲观。
2018年,中国有一个关键词:焦虑。这其实反映出人们对未来的怀疑;如果没有对不确定性的担心,就不会焦虑。任何一个能够通过努力往上走的年轻人,特别是还待在学校里的年轻学生,如果能够想清楚人一辈子有几十年挣钱的时间,就会觉得相比日后的几十年,多在学校里花一两年时间不算什么。如果能利用好在学校的宝贵机会,踏踏实实地打好基础,将来可能会有一个更高的起点。
反之,如果他们怀疑未来,就会觉得学了也是白学,要么在学校里混日子,要么急于做没有水平的创业。一个人但凡做一些看似毫不着调的事情,背后的原因都和对正规的途径失去信心有关。这就如同伍子胥讲的,日暮途穷,倒行逆施。
本文来源:《格局》,吴军 著,中信出版社。
2022.04.30 周六:
科技论文里有4个部分必须写清楚。
第一,问题的提出和前人的工作综述。如果你有三分钟介绍你的工作,这部分需要花一分钟时间。
今天的学术研究,99%是N+1的工作,不管你怎么吹它的重要性,还是N+1。也就是说,你发现前人的工作有改进之处,你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这本身就足够有意义。既然是N+1的工作,任何人写论文时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提一下N的工作,也就是同行以前做过的工作,这部分内容既是为了说明你研究的问题的来源(前人尚未完成的工作),也是对前人和同行的认可。一些中国人请我帮助修改论文,虽然他们的目的是让我帮助修改英语,但是我发现他们论文的结构有大问题,很多人搞科研,不做详细的文献研究,上来就谈自己的工作。读者一下子就不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同行读了之后,觉得没有引用自己的工作,也会不高兴。
第二,自己的工作想得到什么样的结论,这是论文的灵魂。当然,为了验证自己的结论,自己的工作是怎么做的,这个过程要写清楚,但不要啰唆。对于人文学科的论文,需要在文献和其他数据中寻找大量的证据。证据必须支持自己的假设,内在的逻辑要成立。对于自然科学的论文,不仅要有可信的实验结果,而且实验的设置要合理,实验条件要符合规范,不能乱来。当然,最重要的是实验结果要能重复,特别不能仅仅从几个精心挑选出来的结果,给出一个所谓的普遍规律。一些急于求成的学者为了发表具有轰动效应的结果,常常把不好的实验数据删掉,以致同行无法重复他们的实验,这种做法属于欺诈行为。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论文的结论应该是前提假设和研究工作的自然结果。很多糟糕论文的作者,从他们的前提和工作中,得不到他们想说的结论。这种论文哪怕很有文采,也难以通过审核。
第三,好的研究论文,不仅要得出自己的结论,还需要比较自己工作和相关工作的优劣。既然做学问是N+1的工作,我们为了证明N+1比原来的N要好,你首先要重复前面N个人的工作,这也是在科研上实验结果必须能够重复的原因。一个有经验的导师在指导学生做研究时,通常是从重复前人的实验开始的,然后才开始自己的改进。将来写成论文时,实验结果的第一部分就是重复前人最成功的实验(一般被称为基准)。然后,才是对自己各种实验结果的介绍,以及和前人的比较。
第四,实验所用的数据,要尽可能地使用那些同行能够得到的。可比性对科学研究非常重要。为了让大家有一个可以公平比较的平台,各个学科领域都有很多共享数据、材料和工具,供同行使用,这些是属于整个学术圈子的财富。大家做研究都要用这些共同的东西来验证、比较,这样才是橘子和橘子的比较,不是苹果和橘子的比较。
万一有些数据是自己产生的,外面找不到,当同行问起来时,要随时准备提供给对方。这里我想补充一点,有时,为同行准备大家可以对比的客观数据,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事实上,在学术界,为了便于大家进行学术交流,常常要建设一个给学术圈子使用的基准平台。有时,建这样一个数据平台甚至要花很多钱。我过去所在的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宾夕法尼亚大学就有专门一个小组为全世界的学者准备研究和测试数据。2015年,谷歌为了让全世界的大数据医疗研究有一个可以做对比实验的基准,拿出一亿美元给了斯坦福和杜克两所大学的医学院,用5年时间采样5000人(各2500人)的全部生理和医疗数据,作为将来全世界在相关领域搞研究的共同基础。
对于非自然科学的论文,使用的数据一定要是同行也能够得到的,比如在经济学上,大家常常采用世界银行、美国中央情报局、美国统计局的数据。我在写《浪潮之巅》分析各公司的经营状况时,一般都引用它们向美国证监会(SEC)提供的数据,而不是《华尔街日报》的二手数据。
此外,如果一个研究人员在前人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那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但是,完成了N+1,将来就会有N+2,因此好的论文最后都会从学术角度,讲一下自己未完成的工作,这些工作或许是自己正在进行的,或许是留给同行的。到此,一篇论文才算完整。
写科技论文,下面三件事一定不要做,不会有好处,只会帮倒忙。
第一,吹牛。过分强调自己研究的重要性,上升到非常高的高度,生怕立意不够高被拒绝,这样的做法是在帮倒忙。
第二,贬低同行的话。
第三,对于一些次要的,但是需要花特别多篇幅才能解释清楚的现象或者发现,根本就不需要写在论文里,因为这反而会让读者更糊涂。一篇论文能说清楚一件事,给大家一个明确的结论,就非常有意义了。
最后,要注意两个细节:在论文中,凡是别人的数据和观点都要写明出处;对于任何在做研究和写论文过程中给予了帮助的人,都要鸣谢。至此,一篇完整的论文就完成了。
本文来源:《态度》,吴军 著,中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