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的知识账本:
1.家境不好不坏,不富不贵,却有着固液混合的虚荣心;人长得不帅,貌似挺老实,其实不切实际;没有理想,但是有小心思、小聪明,没啥大智慧;随遇而安,目前疏于学业,事业上没有进取之心;生活上偶尔荒唐,偶尔骗人,但是有限度;看谁都不一定满意,但是自己做啥都没太成;博闻浅识,知道一些东西,但是没有任何自己特别专业的东西;容易心乱,因为有所图、有所求;一直在找一些精神寄托,因为还不够强大······
以前,我总是把人生的重点放在竞争、攀比和改变他人这些事情上,却从未想过要先改变自己。我总是本能地逃避我的自卑、偏见、情绪化和自私,但其实真正阻碍我的,正是我内心深处的这些缺点。我始终不敢直面我的文过饰非和不坦诚,我的消极和脆弱,我的狭隘和冲动。
很多时候我看不清别人,就是因为我看不清自己。因而我开始尝试面对上述的亚自我,面对自己的人性,面对自己的黑暗和光明。我既不感到羞耻,也不感到自得,我深知,正是这些优缺点在一起,形成了我的人性。
真实地面对自己内心的执念和阻碍,接受它们,改变自己,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需要直面自己的种种缺点,而且要一个个地去解决。但无论多困难,我认为都是值得去做的,我始终坚信,真正的人味,是对他人的真诚,是对自我的真实,是从生命基底里给出的真心。在“真”的基础上,善才不是伪善,美才是真美,我才是真我。人与人的交往必须从心出发,别人确切地感受到你的真诚,才会回报同等的真诚,你才能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
2.好吧,第二条启发我就被打脸了。从我最近的社交经历来看,人性的“真”也是相对的,你以为你在动情地“真”,或许别人以为你在虚伪地“假”,社交互动中存在着许多的信息不对称。我们其实没办法探究很多事情的真和假,世界也并不存在客观的真假对错。
你或许会问,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框架,我们日常的沟通和表达中都会不自觉地使用特定的取景框,这叫做“携带偏见的客观”。举例来说,我们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但这些事情并不是巨细无遗地进入到我们的视野当中,而是会根据我们自己的感知偏好有选择地收纳事实。我们并不知道这些事实是已经被我们选择过的,而是一味地拿部分的事实进一步证明自己原来的观点。这是人类在认知世界的时候经常采取的一种方式:将已有的材料放进我们已有的认知框架里。
虽然人人都长着一双眼睛,但是这双眼睛是向外看的。几乎人人都相信自己的眼睛,相信自己的感觉和判断,而且往往只相信某一刻的现象。于是容易把假象当作事实,从而产生傲慢和偏见。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我们老想让自己心里舒服,而不是考虑对方到底要什么,才做出了很过分的事,这就是人与人之间不断起争执的根本。
每个人都站在不同的戏台上,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偏见里。你喜欢什么,就会以什么为价值判断;你在什么位置,就决定了你做事的出发点。在很多的沟通场景中,大家的思考和交流都不在一个频道上,有效的沟通带宽其实非常窄,导致沟通的界面不够平静和友好,甚至完全相反。我们不要通过自己解读的想法去跟别人沟通,就是“我猜你是这样认为我的”,预设结论去沟通。没有人愿意先被预设。
有两种沟通的方法,第一,主动进行坦诚地沟通,减少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从而增大沟通的带宽,恢复良好的沟通界面。人们在沟通中最看重的,永远内容本身,而是迫切被人理解的心情。第二,如果对方实在不想沟通,那么以后说话做事点到为止,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实事求是,勇敢面对。因为你说服不了我,我说服不了你,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道理。
我再补充一点关于认知偏见的想法:框架理论其实暗含了一种提醒,那就是,我们每个人在对任何一个人或事发表看法的时候,休言客观。当你说一个东西好,或者一个东西坏,当你在褒贬一个人的时候,你在很大程度上表达的不是对这个人、这件事的客观看法,而是表达了你选择了一种什么样的框架,或者更直接的说,你在批判世界和他人的时候其实是在表露和批判你自身。我们对人的看法和态度都是内在心智模式外化的反映,当内心能量不足的时候,便容易对自己、对他人释放恶意。
3.小时候,觉得自己长大一定能成为大英雄,可以改变世界。长大了,发现自己改变不了世界,于是整天想着去改变别人。而最近,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能改变的,只有自己。人生成长的真正顺序是:先从改变自己开始,让自己通过学习和成长变得更强大,然后再努力地帮助别人成长,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进而或许真的可以改变世界。
改变世界最长的路径,就是通过别人去改变;改变世界最短的路径,就是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人发生改变的原理是一样的:觉知—接纳—改变,而不是觉知—自责、自责、自责—不改变。自责越深,越不会改变。接纳越彻底,越容易改变。事过去了,笑一笑,反正已经做了蠢事,算了,下次不这样就好了。
人生总有风雨,但时间永远向前。不管当下的你是处在逆流还是顺流,过去的总会过去,未来的总会到来。不要浪费生命,不要浪费柔情,不要反刍过去,不要深陷无果的缘分,更不要执着于无谓的执着,你且只管把自己的人生活好即可。
2022.11.02补充:
我发现自己很复杂,对生活有很多不解,产生了很多自我冲突,这其实是对自己真正有一个自我探测的过程,是非常好的迹象。一个年轻人,首先要体会自己的迷惘,因为迷茫说明在思考。
现在很多人害怕迷惘,期待风调雨顺,期待农业社会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生产规律:上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多赚点儿钱,买个好房子······一切都是确定的,但这个东西太“农业社会”了。一个当代青年,面对这么丰富的社会,如果不迷惘那就太肤浅了。如果一个毕业生发愁、难过、想不通,那就对了,就怕他一清二楚。年轻人需要给自己一个思考、一个探索、一个疑问。
4.人生没有平行线。我们常常会想,“当年如果我没选这个就好了”,但这么想是没有意义的,不仅创造不了任何价值,还会让自己纠结得要命,一天到晚患得患失,觉得这样也不好,那样也不行。因为你已经选了,这事没法改变,任何抱怨、责备、追悔莫及,都会让你停留在过去,止步不前。重点是把以后的事做好,而不是遇到一个问题,就开始纠结:是选这个还是选那个?哪有那么多时间用来选?
人生有特别多的不确定因素,一个人根本没办法在算准所有事情后再去行动。我们没法算准马上工作就能一帆风顺,也不能算准研究生毕业后恰好能遇到白马王子,嫁入豪门。既然算不了这么清楚,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赶紧选一个,继续往下走,这才是你的人生。不管现在做的选择对不对,不管是不是幸运,也不管命运到底怎么安排我们的未来,我们只要保证自己每天都在做正向积累就好了。工作的时候认真工作,休息的时候享受生活。多读书学习,每天进步一点,就好了。
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学的哪个东西将来会有用,我们能做的就是每天尽量做点正向积累,这样等机会到来的时候,我们才能有好的表现。哪怕这辈子平平淡淡过去了,那也是美好的。所以不要太纠结,你就过好你自己的人生就好了,不要羡慕别人的人生。
怎么才能让自己不那么犹豫?
我是个普通人,我发现我之所以烦恼多、执着多,就是因为老担心会遇到不好的结果。我做的每一个选择都会带来相应的改变,因为只要有了因,就一定有果,这是无法改变的。但没有什么好犹豫、执着、痛苦的,这些负面情绪只会导致我们的决策变得缓慢,下一课来得更晚,徘徊的时间更久。所以,我们只需要为自己当下的选择负责就好了。
5.感谢唐霞提供以下的文字,愿你淡定又从容地稳稳向上。
- 保持良好的身体健康,永远保证睡眠,永远别吃的太甜太油腻,永远每天留点时间给自己运动。
- 保持不懈的阅读和长期学习的习惯,承认自己在很多方面都是个傻瓜,不停地吸收和更新内心。
- 保持和良师益友的互动,社交圈子永远去芜存菁,你不需要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关系,精简就好。
- 在前进的时代,就跟着走;在停滞的世界,也别挑头,顺应时代,不要逆势而行。
人性有一个基本需求,就是需要周围的人对自己有一种认同感。所以一般人都需要通过社交展示自己,这其实也是内心弱小的表现。人越孤独,越喜欢把自己变得忙碌。因为忙碌可以让一个人短暂地逃避落寞。
对于内心强大的人来说,他们已经不需要从周围的人那里获得认同感,他们更需要的是自己对自己的认同。所以他们不再外求,宁可去内求。独处就是一个人开始内求的表现。独来独往并不代表着孤单,反而更容易让一个人放飞内心;同样的道理,在人群中热热闹闹也不代表你被认同,那更像是一种外在的喧哗。
- 你待人接物非常友善,但总喜欢独来独往。
- 你平时不会和别人冲突,包括口角和行动上的,可以妥善处理和每一个人的关系;但是大部分时间你都喜欢独处,很享受一个人的时光。
- 独来独往并不意味着你不善于社交和表现,相反你可以很自如地切换到侃侃而谈的模式,只是你对成为一群毫不相干的人眼里的焦点这件事失去了兴趣。
- 你平时与人为善,能理解大多数人的行为,但并不去附和他们,不想被讨论,也不想去看别人的热闹。
- 你虽然很温柔,但不向每个人展露,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你的温柔。所以你选择只对极少数人温柔热情,剩下的大多数人,你保持礼貌和理性。
内心强大的人也一定是情商高的人,他们往往非常擅长管理自己的情绪,在面对消极情绪时能够积极处理,在极度开心时不得意忘形,还非常擅长处理自己同别人的关系。这样的人未来的成就普遍不会太差。
6.什么叫“恢弘大度”的人?
生活当中,他总能够通过尽可能的奉献、付出来形成一种势能,并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人的善意。你跟他相处的时候你总觉得他给你的多,你付出的少,他试图制造一种你永远在欠他的感觉。你明明欠他的,但是他又不追着你来偿还你所欠的。
如何做到“恢弘大度”?
恢弘大度不是糊涂蛋,被别人卖了帮别人数钱。恢弘大度的人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了了分明,另一方面如如不动。心里头非常的清楚,但是界面是很平静的,很友好的,给人展现的是一种平常心。我们要做一个“执左契,而不贵”的人,这样才可能形成一种巨大的凝聚力,自然而然地会形成一种领导力。
恢弘大度跟老好人有什么差别?
恢弘大度是我内心有很强的力量,我有能力制服你,我甚至可以消灭你,但是我不滥用这个权利,我的退让不是因为我的怯懦,不是因为我的胆小而退让,而是因为我不屑于、没有兴趣跟你来较短长。还有一种可能是,因为你强大,所以你不太感受到他人的威胁,或者你不愿意在这样一件在你看来很小的事情上浪费时间,表现出你的恶意。一个恢弘大度的人,他会尽可能地隐藏自己的恶意,尽可能地表现自己的善意,但是背后是有一个实力在作为支撑的。
现代人的内心越来越脆弱,那些常常表现自己恶意的人,往往是弱小的,内心是不强大的,他们遇到很小的事情也会感受到很大的威胁,这时候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就是鱼死网破,遇到一点点事情就勃然大怒,这样在外人看来你就是一个很不大度的人。如果这样的人有一定的生活经历,他会发现这种策略是很不划算的,他会选择另一种,就是退让,体面地退让。
恢弘大度的人是有实力、有自信,但不滥用自己的权利和优势,他内心有一种丰饶感和安全感,他习惯于做出退让。而老好人是没有原则、没有实力的退让,遇到任何事他都统一地采取这种退让、收缩自我、苟且偷生的状态。但是话说回来,想堂堂正正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做一个恢弘大度的人其实是很难的,实力才是关键。
7.世人最难过的一关,就是总向别人解释自己。然而,无论你怎么解释,你永远不知道在别人嘴中的你会有多少版本,不知道别人用什么样的方式悄悄诋毁你。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置之不理,更没必要去解释澄清,懂你的人永远都会相信你;不愿意相信你的人,无论你说什么都不会信你。
- 如果每个人都得喜欢你,你得装成什么样?
- 如果每个人都得在乎你,你得累成什么样?
- 如果每个人都能理解你,你得普通成什么样?
- 如果你能接纳所有的人,你得懦弱成什么样?
- 如果你能喜欢所有的人,你得虚伪成什么样?
- 如果你能成全所有的人,你得委屈成什么样?
做人不求全,我们不需要为别人的眼光而活,只需要保证自己每天都在进步。
认识自尊、理解自尊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让我们每个人都充分意识到,外界的声音常常只是一种参考,不能作为左右我们看待自我的关键。你想要的尊重,不应该来自外界对你的评价,而应该来自你和自己的关系。
保持自尊最好的办法,是永远认真地对待自己,不要为了任何人和任何原因做自暴自弃的事情。遭遇了不公正对待,最好的办法是对自己更加的好。让自己内心变得强大,才是应对这个世界最好的方式。
8.曾国藩说:“应事接物时,须从人情物理中之极粗极浅处着眼,莫从深处细处看”。在执行这些法、这些规则,跟人打交道、跟人一起做事的时候,要从人情、事理、最浅显的地方去看,不要在细处看那么清楚,不要太较真。规则是人定的规则,执行是人去执行,所以在规则的里里外外、前前后后、上上下下,都有两个字——“人情”。做事要落实到具体,应事接物,揣摩人心,宜粗不宜细,宜浅不宜深。
我们不要习惯性地给自己和身边人贴那么多标签,这样会让我们头脑里的那个“批判性自我”越来越膨胀,我们应该主动去调动“观察性自我”,有事说事,有活干活,该干啥干啥,投入地去做。事情能做,大家能一起共事就好,别考验人性,考验人性的都输了。
不必纠正他人的错误:我们往往有一个执念,总是试图纠正别人的错误。我们苦口婆心地给他们讲很多道理,表面上是为了别人好,但是好心未必就能办好事,而且也真的没必要。一是有些毛病其实算不上毛病,二是一个人把意思表达清楚了,我们已经知道他想说什么,何必要纠正他。所以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我们要尽量避免挑剔别人,尽量听你要听的东西,知道了就好。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大家在一起可以和谐相处,却不需要完全保持一致。你跟我的想法不一样,我就认为你不可理喻;你跟我的想法不一样,我就要跟你吵架。这肯定不行。想法不同,但我们照样可以和谐相处。别想太多,也不需要知道那么多,能长时间做到最基本的,就已经很不错了。
任何试图救赎或者驯服别人的行为,都需要付出代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修行,我们不能打乱别人的节奏和路线。让恺撒的归恺撒,让上帝的归上帝。一切都是自己修出来的,大家各按其时,各安其事就行。少管闲事,就是一种修行。
- 学会舒缓压力;
- 学会接受别人跟你的“不一样”;
- 学会准确描述自己的情绪,知道“是什么”,才能知道“怎么办”;
- 不要总是臆想,并固执地维护自己的判断;
- 不要轻易开启战斗模式,把别人当敌人就没办法跟他成为朋友了;
- 不要总是背负过去的错误;
- 学会了解、关心别人;
- 不要总是觉得自己被冒犯,你的自尊和习惯真的没那么重要。
9.整个九月份,我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我们该如何定位自我?
是我的身体吗?是我的考试成绩、学校名次、工作职位、物质生活、人际关系、社会地位和名声吗?如果觉得是,那么请看这个小故事:
一个犹太人给一个纳粹军官看了一大摞文件,说“这是我的学位证,这是我的职业证明”等,借此说明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这个纳粹军官说:好,给我看看。他拿过这一摞材料,转身扔进了垃圾桶,然后说:好,你现在什么都不是了!
如果不是证书、履历,那我是谁?是我的经历吗?是我的情绪吗?是我的梦想吗?是我的能力吗?我想都不是。
上述这两个层面都是标签化、外化的自我,都属于“小我”的范畴。“小我”是“拥有”的那个我,拥有学历、职位、财产,拥有人际关系里的焦虑、不满、不和谐。说到底,它们都是外人眼里的我,但这些标签是可以变化、可以消失的。
我们的职位、房子、财产……这些当然是真的。作为物品,它们的确是真的。但问题是,占有这些的是“真”的我吗?如果是,那么当我的职位变了,财富没有了,爱人走了,我就不是我了吗?我们认为“属于”我们的东西,就真的属于我们吗?就算是看上去属于,又会属于我们多久呢?等它们不属于我们的时候,我们拿什么立命,又如何自洽呢?
【2023.04.25 补充】我时而会冒出这样的想法:被现代文明过度裹胁的人们真是奇怪啊,他们放着无限的精神自由不要,反而扎堆地去在有限的世俗世界寻求自我认同,甚至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完全等同于家庭背景、肉身条件、学历高低、财富多少等一众无常之物,整个一生都在为之奔命。
因为拥有,所以害怕失去。其实这些东西并不真正“属于”我,它们都是可以变化,也可能消失的。如果我们把自我建立在这些“拥有”之上,那一旦拥有的东西变了,我们自我的根基也就变了,这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
小我是“我执”,是“动物我”。物质层面的“小我”属于外相,精神层面的“小我”属于内相,它们都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并非对应“真”的我。因为有“有”,就会有“无”。所以《金刚经》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那什么才是真实的“我”呢?不会“无”的那个才是“真我”。什么不会“无”?是在“小我”后面的那个“觉知”,是我们曾经有过的心路历程。“自我觉知”才是“真我”,是有无限性的,是永恒的。这听起来似乎有些虚无缥缈,我们以大树来举例。
一个人就像一棵树,那些标签化、外化的自我就像是树枝,它们随风摇曳,能够第一时间被人看到、感知到,于是人人都在追求着外相上的“风韵”,以此来彰显自身的枝繁叶茂。我们日常的社会活动和人际关系其实都是在标签化和外化自我的层面。这没什么不好, “标签”有些时候有助于我们快速得到有效的认知。
但是,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外在自我的层面,因为外在的东西是可以变化、可以消失的。从小到大,我们似乎一直被告知,生活的优秀是有客观标准的,考试的成绩、学校的名次、工作的职位、工资的高低……似乎有了这些客观的成绩,占有了优质的资源,我们才可以幸福。但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外化的声音会让我们更多地处于“树枝”的层面,一生不断地外求和奔跑,我们会逐渐丧失和真我的联结能力。而一棵大树,只有自己内在的根基坚实,才有面对风雨的能力。我们向内探索自己的根扎得越深,向外伸展的枝叶才能越繁茂。而大树的根基,就是我们内在的自我觉知,是我们生而为人最重要且最需要探求,却最难用语言描述的东西。这份对自我的觉知,便是“真我”的本质。
如果要得到真正的个人内心的融洽,有两段必经之路,一是自外向里,能够透过外化的自我去看内在的“批评家”和“受过的伤”,进而触摸本我。能做到这一点已经是很不容易了,但真正的融洽来自第二段路,就是自里向外,让外化的自我成为内在灵魂的真实外展。
其实,我们所有的不快都来自外在的我和真我的脱节,就好像没有根基的枝叶,风一吹就散。所谓的自我发现,就是寻找、感受和连接这根基的旅程。真我就是那个总在“觉知”“觉察”的存在。
那么,自我觉知的终点在哪儿?
自我觉知是一段无尽的旅程,它的最终目的不是给自己一幅清晰、具体的画像,而是不论遇到顺境还是逆境,内心都可以处于“不动心”的状态。这个向内的探寻和做一个高效能的外在的我不仅不矛盾,反而相辅相成。因为我们越和内在的自我相连,就会有越多的精力、能量、灵感和创造力,就能由内到外生活,表里一致,达到自洽和丰盈,并不断打开生活的新维度。
人慢慢长大了,对自我的看法就会变。我们要努力跳出惯性,跳出外在的形式,跳出头脑里的声音,跳出佛经讲的“相”,去看自我以及世界的本来面目。
10.庐山的美庐别墅,蒋介石和毛泽东都曾经住过,一个朋友感慨道,当时这两位都是风云人物,但最后房子还在那里,却不属于其中任何一人。他突然意识到,掌握那么多财富完全没有意义,人只不过是财富一个阶段的看守者。运气好的话,可以看守多一段时间,但是不会永远属于某个人。
我们的人生都是暂住的人生,生命是个期权,它今天流到你这里,但它不会一直是你的,每个人都是时间流逝的途径,人生最终都会归于尘土。房子、车子、人、存款、田地,甚至是作品,皆如此。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只拥有在某段时期内有效的一种权力。婚姻也是一个期权,人们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不要把世界仅仅看成是财产和财产所有者的世界,不要把自己和外部性的物质绑定得太紧,更不要把自己等同于某些身份认同、某些物质占有。我们都只是生命的体验者和事情发生的通道,并不真的拥有或是占有什么。要敢于打破对某事某物“具有所有权”这一妄想出来的概念,敢于放弃已经沉没的成本。
人生无常,没有永恒,岁月总会流逝,生命定会老去。人生真的像在酒店入住,睡一晚再结账离开,你会留下一些记录,付房费或者欠房费。但无论怎样,你是行人,我也是行人,你是旅人,我也是旅人。人生历程中存在着各种局限性,人生精彩,是因为全情投入;人生无奈,是因为其中的各种局限性。放远来看,人生一辈子是悲剧,因为没有人能够永生,死亡就是悲剧。但正因为人生是悲剧,我们才应该把每一天过得更加快乐、更加合算、更加有意义、更加充实。开心地过是一种过法,噘着嘴过也是一种过法,我自己倾向于不噘着嘴过,开心地过,因为过程的精彩更重要。无奈中带着潇洒,最后走向人生的豁达,这才是该有的态度。
11.先致敬我的一位挚友:TA了解人性、人情,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有同理心去了解别人。TA有智慧、有决断,拿得起、放得下,TA的目的不是比一群人好,而是要比昨天的自己更好。从TA身上,我体会到了一颗积极的、细腻的、明白的心。
我觉得人生中最无聊的胜利,就是所谓社交上的战胜。人生的确有许多战场,但切记要避免把一些本不是战场的地方也战场化,搞得硝烟弥漫。全是战场了,生活就没有了。不要总觉得生活里藏有危机,为了解决这些不存在的危机大动干戈,凭空制造出很多矛盾。这样扭曲了我,消灭了你,大家都没有好结局。
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要你还在证明自己是对的,只要你还在跟对方讲道理,就说明你还没有把握到关系的本质和精髓。即使你讲赢了道理,证明了自己是对的,也输掉了所有人。
任何其乐融融的氛围,总离不开一些成员私底下的担待和维系。总有人担待得多一些,有人担待得少一些,有人畅所欲言,有人微笑不语。这是一个套路过剩的年代,人人都熟悉和掌握各种套路,而当所有人都在使用套路的时候,那些用心、走心、有价值的人,将成为最受欢迎的人。
最后再分享一段稳固内在自我的心法:整个世界都夸你,你也不要使劲做你手上现在做的事,别不禁夸,别刻意而为之;所有人都说你做得不对,你不要沮丧,可能其他人意识不到,也可能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证明你是对的。你自己要明白内心和外界的关系,你自己分辨好什么是丢人,什么是得意,不要跟着别人的定义而走。
希望我能继续做一个多情又真实的人,而且能在油腻的世界上生存。
12.在《非暴力沟通》里区别了两个概念:Power with和Power over。Power with是将你的能量和权利与对方的能量和权利融合起来,实现共赢;Power over是将你的权利置于对方的权利之上,压倒对方,这种状态就是暴力状态。非暴力就是从Power over到Power with。
《非暴力沟通》里的一个关键点是:我们在沟通的时候一定要区分观察与评论。很多时候,我们把评论当成观察:当你看对方的时候,即使你是默默地在旁边观察,你的观察方式也已经不知不觉染上了评论的色彩。你认为你的看法很客观,但你其实是戴着有色眼镜在看对方,也就是说,我们已经陷入到评论的状态,或者说,我们在沟通之前就已经被我们身上的批评家人格所绑架。你在表达你对对方看法的时候,其实是在进行价值观输出,而你自己不知道。我们要努力屏蔽“批判性自我”的声音,积极去调动“观察性自我”,有事说事,有活干活,该干啥干啥,投入地去做。
所谓非暴力沟通,首先是抑制自己在沟通中的“暴力倾向”,让自己的反应尽可能调试到能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的波段。
但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沟通是两个人的事,让沟通有良好的效果,你必须要改变这个场景中的态势,悄悄地设定游戏规则,也就是说通过某种游戏规则,以一种不动声色的方式让对方切换频道。期间最基本的是不要去打开对方申辩和反击的开关。与此同时,你要尽可能去打开对方那个【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进一步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的开关。
应该怎么做呢?你可以主动先让自己切换到这个频道上。自己主动做一件事情不是做好一件事情的重要手段,而是唯一手段。当你和别人出现了冲突,你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打开自己的一个开关,通过打开自己的一个开关悄悄打开对方的开关,最好就是【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那个开关。
13.从人生终点回望现在,给我带来了两种想法上的改变,其中之一是不再觉得时间无限,人生拥有无限可能。当我们遥望未来的时候,会错误地认为自己拥有无限的时间,因为拥有无限的时间,那么就拥有无限的人生可能。但是,当自己站在人生的终点回头去看的时候,会发现人生是在有限时间内做出有限次选择,最后大家都殊途同归,走向相同的终点。
另外一种想法改变是开始质疑许多事情的意义。因为凡人皆有一死,这是无法逃脱的命运,那么之前存活的这一小段本身有什么意义?或者说,如何让它变得有意义?
我们经历了那么多种生活,经历了那么多辛酸苦辣,经历了那么多的选择、放弃和坚持,应该对自己有基本的思考、判断,然后放弃原来80%的渴望,在最后的20%集中发力,去简单而坚定地生活。
一个人活到一定程度,才会知道世界上那么多东西跟自己无关。庄子讲鼹鼠饮河不过满腹,我们很多人就是个小鼹鼠,整条大河都想拥有,其实一小口河水就饱腹了。你的生活在哪里,你的生活之水在哪里,想清楚后就非常坚定地去拥抱它,而不是东想西想、好高骛远。
成长是做加法,成熟是做减法,真正的成熟就是把80%的精力花在20%的事情上。事情只有越做越少,才能越做越精。不浪费柔情,不反刍过去,不深陷无果的缘分,不执着无谓的执着。
14.“慌乱”这个词很形象:“慌” ,竖心旁+荒,荒是杂草丛生的土地,除了杂草什么都没有,只是荒着。当心处于这种忙乱状态的时候,就是慌的,各种零乱的、不产生任何结果的念头在内心发生分歧。
我们的各种杂念经常像苍蝇一样在内心飞舞,这个时候,心智能量最容易耗散。如果能保持杂念越少,心智能量不变,那在面对具体事情的时候,就能将效益最大化。
心智管理,无非就是从混沌到有序,始终让心处在一个有序状态,而不是听任各种杂乱信息,让自己的心智陷入到问题云的状态。一旦有序,心智能量的使用就会合理化,就有了优先级。根据优先级,你再去有条不紊地处理一个个数量其实很少的问题,而不是让你的心智去处理众多没有主次、随时出现在你面前的小问题,那样你即使筋疲力尽,问题也不会有任何进展。
最忌讳的就是被迫平均使用你的智力,去处理那些没有主次和大小的问题,这样的话,处理问题的过程就会变成恶化问题的过程,而问题越恶化,你就越慌乱,问题也就越恶化。
15.认知的降维:《意志力》这本书里有一个忠告,如果你和你太太自驾旅行,不要在晚上六点多的时候跟你太太讨论严肃的问题。人的生理规律是:进食超过4 个小时之后,糖分会降低,人的思维和意志能力会大大降低,并因此对问题丧失耐心和关注度,很难对一个问题进行耐心地思考和沟通。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时候,你已经降维了。所以,这个时候不要讨论严肃的问题,最好找一家饭馆吃饭,在补足糖分以后,你可能又暂时升维了。
当然,认知的降维不像缺乏糖分那么简单:哪怕糖分很充足的时候,你也很可能也是在一个低维度上思考。比如忧心忡忡充满着莫名焦虑的时候,你的认知就会被绑架,在这个平面上费劲地、无效率也无效果地挣扎。更重要的原因是,你会很容易被各种各样的小事所挂碍——挂碍就是,被挂住,然后成为了一种障碍。在一个场景下事大如天的事情,在另外一个空间里都是细枝末节的,但你就是会被这些细枝末节所挂碍。
(1) 信天翁:不自由的认知状态。法国诗人波德莱尔有一首诗叫《信天翁》。信天翁是一种海鸟,海员们经常恶作剧地抓一只信天翁,把它的腿绑起来,让它不是完全不能走,但是没办法飞,然后放在甲板上,看着这只可怜的信天翁在甲板上费劲地走。
波德莱尔说:海员们把信天翁放在甲板上,这碧空的王者便笨拙而羞耻,它的伟岸的白翼可怜地垂放着,像船桨在它的身侧维系。翅膀这个时候不仅不能成为它的优势,反而成为它在这个平面上行走的障碍了。
信天翁这个意象,可以作为思维降维的一个很好的象征。有时候,我们是被别人用一些我们不知道的障碍物或者绳索给绑住了,有时候,则是我们自己把自己给绑住了——这样无疑费力,并且效果非常差。我们的认知就这样陷入到一种不自由的状态。
(2) 《心经》:致良知。和这种不自由的状态相反的状态是自由和解放的状态。《心经》里有一段话就是描述这种解放状态的: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心没有挂碍的时候,内心就没有恐惧了,这是“无挂碍故,无有恐怖”;各种杂念、问题云在你脑海中浮现,你又控制不了,就像做梦的时候你把它当成真实的东西,这是“颠倒梦想”;涅槃是一种终极的空无,同时又是一种最完美的宁静状态。
《心经》讲的是心的解放,王阳明把这种状态称为“致良知” ,也就是达到了优质的、高品质的认知状态,一种真正的三维状态。心是可以达到这样一种状态的,但要达到这种状态需要驱除各种挂碍。
至于如何升级我们的认知,可以从两个角度看:
-
1) 积极的角度:优化自己的认知;
-
2) 另一个角度:在你的认知能力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各种牵缠和障碍,就像长跑运动员去掉跑步时绑在腿上的沙袋的那种解放感。认知即使是个存量,在大量挂碍被去掉以后,你也会有身轻如燕的感觉。而这些挂碍、妄念、颠倒梦想被去除之后,你也会不知不觉上升到一个新的认知境界。
在谋求认知增量的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面对认知存量,如果有很好的管理方式,能尽可能消除认知的混沌无序状态,清除认知的种种障碍,我们的认知也能得到明显的优化。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认知乏力,是因为我们的认知没有很好的治理。
伏尔泰曾说:“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很有必要学会随时倒出鞋子里的那粒沙子。 ”王阳明也说过,“ 心中的贼太多 ”,贼一直在妨碍你的内心,去掉这些以后,你的心智能量会骤然上升,心智也由此获得了解放。
不要掉到针眼里,不要尝试捍卫过去,要学会时常去掉内心里的那些沙子。通常来讲,麻烦最常见的消失模式是逐渐变得不再那么重要。而在你放下的那一瞬间,其实它就已经变得不重要起来。
16.如果我们对一件事情完全没有办法,不妨先放弃解决它的努力,因为我们相信另外一个可能,那就是这个事情本身既然存在就一定有解决方法。不要试图去创造一个解决方法,因为能力已经不行了,那还不如安静地去等待。该罢休时且罢休,尤其是在不断朝一个方向努力却总是没有结果的时候,一定要停下来。
慧就是定,所谓“止观定慧”。儒家学说里也有类似的说法,叫“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吃饭的时候,就认真吃饭。另外,看人的时候就认真地看人,喝水的时候就认真喝水,这叫全然地接受当下。如果真的能够全然接受,人们就会发现自己没有烦恼,因为烦恼都是对过去的悔恨和对未来的恐惧,而这些都是心理病毒。当思维不在当下的时候,这些病毒就会乘虚而入,占据人们的大脑和心灵。
人的焦虑实际就是染上了大量的心理病毒,无法达到禅定,将大量宝贵的时间都花在意识流上。所谓智慧,尤其是‘慧’,就是停止这些无效的心理活动,活在你的当下,把我们的每一个感觉、每一个行动自身当成目的,而不是当成手段。
17.从概率上说,有格局的人的成功概率高于别人。在明局之外看到暗局的那些人,他在考虑收益的时候,既考虑到显性收益,也考虑隐性收益;他考虑成本的时候,既考虑显性成本,也考虑隐性成本。没格局的人正好相反,表面上一个事情他付出的成本好像很低,其实,他付出的隐性成本是他自己完全没意识到的,有可能是很大很大的。
当你在跟别人打交道的时候,总是选择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化,你就会让自己的心态变得非常的拮据,你的思维逐渐地就变成一种存量思维,而不是一种增量思维,有大量的机会,你在根本没有看到它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
有格局,不仅关注存量,而且关注增量;不仅关注看得见的事情,而且要关注看不见的事情。
“相由心生”,外在的空间有多大,取决于你内在的空间有多大。内在的空间就是你内心的格局有多大。你内心的格局是小的,你外在的格局,也就是最终竞争的那个格局,不可能是大的。生命只有针眼那么大,就很容易栓塞、窒息。做人,还是大度些。
18.“沟通视窗”: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四个象限里—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叫公开象限;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叫隐私象限;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的,叫盲点象限;自己和别人都不知道的,叫潜能象限。一个人的发展历程,就是不断减少隐私象限、盲点象限,扩大公开象限的过程。
当你的公开象限特别大的时候,大家都了解你、都知道你的时候,误解就变少了。所以,我们要想办法跟别人多沟通,多交朋友。
19.人一生会犯大大小小很多错误,有些错误是允许犯的,另一些错误是不允许犯的。如果犯了,无论你怎么认错,怎么悔恨,都是没有用的。错误永远是错误,坏事永远是坏事。
正像罗伯特·弗罗斯特说的,“林中有两条路,你选择了这条路就意味放弃了那条。”每个决定都会让时间分岔,通往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未来。选择之所以会让人惶恐,是因为一旦做出选择,你就无法知道自己到底失去了什么,因为另一个未来从那刻起就塌陷了。但我相信,不存在完全正确的选择。你选了什么,那接下来就要把它变成正确的选择。
其实,时间和人都不会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总有变化推着人再次出发,去赴未来的命运。人来人往,世事变迁,我在自己的经历中不停地翻找,一直想找到可以确信的东西。现在我最确信的是,无论多么焦虑和无助的当下,也终究都会过去,总有一天,你会突然发现,坚韧的你早已从往昔抽身出来,获得了平静叙述的能力。
20.人的、动物的,所有生物的感官都不是用来认知世界的,而首先是用来让你更方便地、更有效率地生存的。
每一个物种,包括人所具有的感知能力,实际上都是隐藏着巨大缺陷,而我们又不自知的那么一个状态。从本质上来说,我们不同的物种,包括我们人类其实都是盲人,我们对我们的盲目性、对我们的瞎眼是不自知的。
举个蚂蚁的例子。蚂蚁的数量、种类应该都是属于最高的那个级别,有500多种。但蚂蚁的世界是一个二维世界,蚂蚁从地面上往树上爬的过程中,它是感觉不到空间维度的变化的。蚂蚁由于它的爪子的能力,使得它有一种天生能够“如履平地”,不平的地方它也认为是平地,它从地面往墙上走的时候,它还以为它还是在同一平面上。假如我们把蚂蚁的世界中地上的一片叶子突然拿起来,在蚂蚁看来这就是一个很灵异的事件,因为它是二维的,第三个维度它没有,所以它认为这种消失是突然消失的,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三维的世界,第三维——那个长宽之外的高,这个维度对蚂蚁来说是完全感知不到的。让它在一张纸上爬,当它从纸的这一面翻到那一面来继续不停地爬,在它的世界看来它是永远在向前走,它的世界无比广阔,因为它没有第三个维度,彷佛走了很远很远,其实一直在转圈。
关于蚂蚁世界的认知维度的这个例子提醒我们,我们的世界是一个自定义的世界,你只能看到你能看到的世界,你只能听到你能听到的声音,这些东西我们身在其中不自知。我们很少有人能够抽身出来,从空间、时间上抽身出来,去审视一下自己当下此刻所处的这个位置。
吴伯凡老师说过,“盲点不可怕,可怕的是盲维”。我们要努力从自我狭隘的视角中抽身出来,尝试从不同的维度去看到一个局里头的多重隐秘的格局,当你看到的格局越多、越宽阔,你就越是一个高维度、有格局的人。
21.一个东西的价值不能从它本身来界定,而在于它所处的一种价值关系当中。《伊索寓言》里面打了个很形象的比方,“地上有珍珠和麦粒,公鸡一定会选择后者。”
我们对一个事物的价值评估,其实在很大程度上不是在对它进行定义,而是在对我们自身进行定义。当你在评价一个事物的时候,你也在告诉别人你是什么。
相机有焦距,而我们观察世界、感受世界的方式常常是没有焦距的,我们从一个角度看到了一个什么东西,我们就认定它就是那样的。如果陷入到这样一种状态,我们就会陷入到一种“愚”的状态。愚蠢的愚,这个字的上面是个禹、下面是个心,“愚”就是我们的心被限定在一个角落里头,我们自以为看得真真切切,实际上我们看到的其实是一个极其片面和谬误的世界。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有些时候争得不可开交的事情,换一个维度来看完全是无意义的纷争。当我们陷入到一种苦不堪言,又好像津津有味的一场争斗、一场竞争的时候,能不能抽身出来想一想,这个争斗真的有意义吗?当你增加一个维度的时候,就会发现大部分争斗是没有意义的。
当我们能够从较低的维度上升到较高的维度看我们的生存状况的时候,我们就能获得两种状态:第一是敬畏,第二是包容。
当我们对某一局面产生了一种认知的时候,需要意识到,我们当下的这套认知还有升级的可能,有可能我们看到的真真切切的局面、境况其实是一个幻想,所以我们要对未知的世界,对我们还没有感受到的、但的的确确存在的那个世界要有一颗敬畏之心。
还有一个心态就是包容的心态,包容不是说我明明不同意你的观点,我就忍气吞声,包容是你不同意别人的观点,但是你知道它为什么那么想、那么认为。当你知道他处于另外一个维度的时候,你就很少有去据理力争的这样一种动机和愿望了。
22.我们为什么要让自己的认知、要让自己的行为升维呢?
原因就是低维的东西容易绑架我们,容易让我们去从事那种低品质的勤奋,你也付出了很大的热情和努力,但是你做事的效率和效果很差。反过来,当你在一个更高的维度来看待一件事情,并采取相应行动的时候,你的效率和效果就可能要好得多。
面对我们眼前的这个世界,我们一方面要有一种放达的心态,我们在生活当中常常会有那些“当时看事大如天,过后想细枝末节”的一些事情,要避免自己被某种场景绑架,我们就需要增加自己的思维和行动的维度。
最后我想提醒一下,认知升级的过程是一个艰难的蜕变的过程,就像蝴蝶从蛹里面蜕变出来那样的艰难,我们需要有“无诱于势力,无望其速成”的心态。如果一个升级完成得是那么的轻松、那么的简单,很可能是一个伪升级,一段时间过后,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其实是在原地踏步,就像是被人蒙上眼睛的驴子,自己觉得自己走了千万里,其实一直在围着磨盘转。
23.在索罗的《瓦尔登湖》里头讲到了印第安人的一个习俗:有一个印第安部落,每年他们在艰难地熬过冬天、迎来春天的时候,他们都会有一个仪式——把这个部落所有的财产,包括帐篷,包括日常的用具,一把火把它烧掉,然后他们围绕着这一堆火跳起了篝火舞,庆祝过去的这些东西毁于灰烬。
索罗说,这是一种精神强健的表现。我们文明人跟他们的最大区别就是永远在囤积,永远被那些实际上已经没有用,甚至是已经成为我们的障碍的那些资产所绑架,让我们活得不是越来越强健,而是越来越懦弱。
即使不能把过去清零,我们也要努力将过去大大地压缩,对自己淡淡地说一句“过往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从今天开始,及时将过去的熵埋葬,以防被那个看不见的,但是巨大的熵流所裹挟,而陷入不能行动甚至是毁灭的境地。
24.爱因斯坦说:“一个问题一定不能用导致这个问题的思维方式来解决。”表面上我们在解决问题,其实是在制造更大的问题。
你永远在往前走,永远想尽各种“办法”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用一种“态度”来直面这个问题。有时候,一个你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身就是问题的一部分,你越是想去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这个问题就会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个时候,最需要做的首先是什么都不做,悬置判断。
有个故事是这么说的:有一个人掉到漩涡里头,他拼命地想游到岸边,结果在冰凉地水中游了半个小时,毫无结果,最后死掉。在他沉到水底不到一分钟,他的尸体就被卷到岸边了。他永远不能理解,我们可以理解的一个道理就是,很多时候,我们对我们身处的环境和系统不了解的时候,我们往往采取直接的自认为最有效的反应,结果把自己推向灾难的深渊。
所谓失控就是一种表面上没有控制,实际上一种无形的方式在控制这个世界的那种力量。面对万事万物,我们常常会有控制的冲动,而这种控制的冲动和行为常常是无效的。因此,我们要学会尊重那个无形而巨大的力量。
我们要对这种“power of the powerless”有一种敬畏,如果对这样一个看不见的系统视而不见,同时又对它缺乏意识,缺乏敬畏,那我们很多看上去积极主动的行为,不仅成事不足,常常是败事有余。
25.我们以前做过的事情、说过的话、想过的事情,都会积累下来,成为我们的“业”。基督教说的是凡走过的,必留下痕迹;佛教说的是你的所思、所念、所行,都会在你的身上留下痕迹、留下结果。也就是说,“业”是我们的言行,是我们做任何事情、说任何话、想任何事情的时候的一个必然的副产品。
有些念头我们动一动,过后好像也没有付诸实施,我们就认为这事儿就消失了,其实没有消失,它也会渐渐地在我们的本性上留下一个结果。另外,人做了坏事,他没有被抓住,而且常常是老做坏事老不被抓住,他是不是就没有结果呢?在现实里头,他眼下没有结果,但它实际上已经在你的内心、在你的身上留下了结果。所以佛教有一句话叫“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
我们做任何事情,尤其是那些好像不带来结果的行为,那些好像没有什么直接后果的话,都会逐渐地内化为一种模式。这个模式就叫“业”,它会在你以后的生命当中影响你。
《圣经》里有一句话,叫“保守好你的心,因为它决定着你的未来”。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把自己清空,破除内心的偏见和执念,这时整个人就像一个超导体,高维能量才会流进来。
26.《第五项修炼》里有个很重要的观点是,人只能感受到他愿意感受的东西,人只能听见他愿意听到的话。
这有点违反我们的常识,因为我们经常会听到好多我们不愿意听到的话,会看到好多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但是由于对那些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事、不愿意听到的话有一种习惯性抵制,你的思维和感受当中就会逐渐地形成一种过滤机制,即使它不能完全过滤掉,但大多数的,甚至很关键的因素就会被过滤掉了。这个世界是一面镜子,会把你的感受反射给你。
作为一个现代的智识分子,我们要努力做到两点:第一,感受到多种要素;第二,要让各种要素达到一种和谐。
27.任正非说和谐的过程就叫妥协,妥协这个词听起来不是个好词,即使你不得不妥协的时候,你心里头可能都憋着一口气,那就是我含恨认可你或者说我让步了,但是我心里头还在腹诽你,“看在你丑的份上就算你是对的吧!”
当我们做出妥协的时候心里头常常是愤愤不平的,但妥协这个词其实是个好词。妥就是稳妥、妥妥的、好好的、有序的叫妥。协就是相互的协作,这叫妥协。妥协的英文是compromise,承诺的英文是promise,它的本意是共同承诺。
所有的音乐是不同的音符放在一起它们共同承诺,不同的人在一个公司里头,他们做出一个共同承诺,这个承诺的结果就是和谐,就是妥协,也就是灰度。最后的颜色既不是属于你的,也不是属于我的,而是既有你又有我还有他,还有众多的人的因素都在里头。
28.在一口深塘上,一只白鹤飞过去,这个水面上一定会映现出它的影子,但是鹤走了,它的影子也就消失了。
心要到这样一种状态,你出现了就出现,你走了就走。不粘附,它不会因为你的某种刺激而改变。前面放一束红色的花,它的镜子不会染上红色;放上一束黄色的花,它也不会染上黄色,它始终如一。这种状态就叫不动,始终是保持它原初的那个状态,尽管镜面上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东西。这才叫做不动心。
但是,这种不变不是在一个静态的环境当中保持不变。比如,王阳明就很瞧不起那些整天坐禅的人,他把那种禅叫坐枯禅,无所作为的禅,真正的禅一定是在动荡当中保持不变。如果你能把人做正了,还需要坐禅吗?换句话说,即使你每天坐禅,但是行为依然混乱,那坐禅又有什么用?
青年毛泽东读《王阳明》的时候,他让自己去菜市场读书,这就是他要在动荡当中保持一颗不变的心。我们面对的世界是越来越嘈杂,各种变化如此之多,如果我们能在动荡中拥有一颗定静之心,有选择地动心和动意,动那些有益于自己的心,蔽那些消耗自己的心,就会收获很多成长的力量。
有选择地动心也符合进化原则里面的:与环境形成相互作用,适应环境,得以生存。而强求的不动心,其本身就是一种刻意的动心,仍旧属于执念,如同老和尚坐枯禅,全是表面功夫。
除了有选择性地动心,我们还要积极入世,努力地过好每一个今天,不断地去接受未知的挑战。我们要将生活的波动看作是对自己的修行和磨练,永远拥有勇气,永远可以振作,永远拥有盼望,永远不会随便的被命运所碾压。
29.我们经常说要战胜自己,那怎么才算战胜自己呢?我们应该意识到,最可能和我们暗中作对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我们在想问题、做事情的时候,另外一个自己随时在侧,在我们自己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骚扰我们、挫败我们。战胜自己有很多方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战胜那个悄悄给我们自己拆台,给我们自己挖坑的那个自己。
只有当我们战胜了那个以各种噪音来干扰我们,让我们心神不宁的那个自我以后,我们才可能既专注又轻松地去做事、去想问题,才可能进入到一种叫做沉浸感的状态当中。说到沉浸感,我就想到洛克菲勒的一句话,他说:“我和穷光蛋最大的不同,不在于我是世界首富、他身无分文,我始终觉得我和他们真正的区别就在于,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无论别人以怎样不友好的方式来看待我,我都能够在5分钟之内沉浸在自己的工作里。而有些人,他们在一生的时间当中都没办法拥有我这样的状态,他们用一辈子的时间在追寻,同时也在自我怀疑,那种三心二意的状态伴随着他们的一生,所以他们碌碌无为,最终一无所有。”
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我们经常说A的脑子快,B的脑子慢,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A这个人脑子的流量大,而B那个人脑子的流量小。A的心智带宽里有比较多的闲置面积,而B则会被各种各样的观念所堵塞。
当一个人有格局的时候,其实我们都能看到他行动和思维背后的那种勇气,那种胆略。“勇气”其实就是一种对过度的风险意识的屏蔽能力,是高水平、主动状态下的认知抑制。“战略”的“略”就是“忽略”,对那些琐碎的、杂乱的信息、可能性的一种屏蔽的能力。无我则近道!
30.吝啬是一种非理性的节俭,为节俭而节俭,没有意义、没有目的的节俭。它是一种心理癖好、一种情节。人一旦被这样的情节所纠缠的话,就会身不由己、难以自拔,被这种非理性的节俭习惯所控制的人,一方面他做事的时候会出现惊人的浪费,或者说他实际浪费的资源相当大(比如时间、精力上的浪费),但却在某些局部性、细节性上不遗余力的节省,做那种没有意义的节俭。
华为公司有一句口号,“绝不在非战略性的机会点上消耗战略性资源”,也就是说不要在无关紧要的事件上消耗动用自己的战略性资源。陷入到非理性节俭,也就是吝啬成性的人,他们往往是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消耗、动用自己的自控力,而在紧要的事情上却常常丧失自控力。
比如说有的人在出门办事的时候为了省十几块钱、几十块钱,选择一种最便宜的交通工具,但是他没有意识到或者不愿意看到,因为他的这种节俭,他有可能造成明显的时间、精力上的浪费,甚至是机会上的浪费。由于他从小到大,自控力只是集中在局部性的、细节性的事物上,没有一种从整体上看待事情、处理事情的习惯,面对一个整体性格局的时候无法保持自己的自控力,所以就会出现“大事不算小事算,大事糊涂小事精明”的状况。这种局部性的、细节性的自控力并不意味着这个人真的有自控力。
《自控力》的作者认为,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人自控力的总量是相对固定的,如果你在这件事情上消耗了自控力,就有可能在另外的事情上丧失自控力。所以自控力对我们个人来说是一种稀缺的资源,是一种稀缺的能力,我们不要滥用这种能力,尤其是不要把这种宝贵的能力用在那些根本不重要的事情上。
最后总结一下:不要被过去特殊的生活经历所绑架,不要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消耗、动用自己的自控力,而要把自控力用在真正要紧、真正重要、真正具有战略性的事情上。
31.我们个人很容易陷入到一种低品质的勤奋当中,也就是说我们常常会以表面的勤奋来掩盖实质的懒惰。我们通过让自己变得很忙碌、很辛苦来向别人、也向自己表明自己很勤奋,但是我们没有去努力地思考和探索一种真正有效的,当然很可能是更困难、更需要付出深度的而非表面努力的那样一种状态。
过分强调过程的效率而不注重结果的好坏,就容易使我们陷入到一种低品质的勤奋当中去。因此,要告别高内耗,我们一定要从效率主义转向效果主义,一定要建立一套基于效果的自我考评体系。
32.哲学家尼采写过一本书叫《善恶的彼岸》,说不要去考虑什么善恶,应该从另外的角度来考虑我们的行为。他说贞操是我的经济学,而不是我的伦理学。什么意思呢?我过一种纯洁的生活,不是因为这个东西在道德上有多高尚,而是因为我可以节省我的精力,我可以节省我的能量,我集中我的能量去干一个真正值得干的事情,我就能成为一个Superman(超人,即超越自我的人)。如果你经常把你的能量随意耗散的话,你最终会是一个低能量的人,你就不可能成为一个超人。
法国诗人波德莱尔说,在我们所有的情感当中,你最应该珍惜的就是仇恨,为什么呢?因为仇恨是一种最消耗能量的情绪,你不分青红皂白地到处去发泄你的仇恨的时候,你的能量都会随着这种仇恨毫无结果的,甚至会带来不幸、带来灾难的耗散掉了。
所以,当有一个事情让你觉得很可恨的时候,你要想到的是这件事情在消耗我的能量,怨恨是在消耗我的能量,仇恨是在消耗我的能量,嫉妒也是在消耗我的能量。如果你的心理状态每天都是在处于怨恨、恼怒、烦的话,证明你的能量、你的力比多就毫无意义地发散掉了,你不可能真正干成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所有的这种情感,尤其是负面的情感,本身消耗的是大量的能量,就像炸弹就是一个包含巨大能量的东西,能量是守恒的,我们的力比多也是守恒的。弗洛伊德有一个核心的观点,力比多就是我们的生命能量,为什么有的人能够成为大师,有的人成为庸才,原因就是因为成为大师的人是很珍惜自己的能量的,不把自己的能量消耗在那些没有结果的、没有意义的、甚至是会带来负面结果的那些事情上,不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消耗战略性资源。
波德莱尔说你要珍惜你的仇恨,一个人仇恨的对象标志着他的生命层次,你如果整天在仇恨那些乱七八糟、那种琐碎的事情,你一定就是一个琐碎的人。如果你仇恨的是一个层次比较高的对象,说明你本身的生命层次也是比较高的。最高的、最好的状态就是不要去仇恨,不要去仇恨这听起来又像是道德说教了,还是回到尼采的立场,我之所以不仇恨,不是因为我要做一个善人,不是因为我要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是因为我要节省我的能量,我不在这些事情上耗费我的精力。
我觉得对善最好的阐释就是《道德经》。上善若水,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利万物而不争,这就是典型的外部性,它不把它创造的价值计入它的销售清单里头。
事实上我们做很多事情都会有外部性,你会做很多边际成本为零,但是对于别人来说可能是很重要的价值,这样就是尽管你在这件事上没有获益,但是你为别人创造了价值,不获益而为别人创造价值就叫做善。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不断地创造价值,但是不去争那个利益。
最高的善就如康德所说的那样:“我们之所以做道德的事情,不是因为幸福,而只是因为这本身就无愧于我们已经拥有的幸福。”
33.你说什么是刚需?我们人有两条腿是不是刚需,人有两只眼睛是不是刚需,我们经常说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的爱护什么东西,眼睛对我们来说绝对是刚需,真的是如此吗?难道人的身体就一点弹性都没有吗?如果有一只眼睛不幸失明你就不活了吗?在战争和灾难当中失去了一条腿你就不活了吗?甚至失去了两条腿你就不活了吗?你还是会顽强地活下去,而且可能还活出精彩来。这样的话听起来很反动,我只是在说这个逻辑。
有一个著名的澳大利亚的高尔夫运动员,他就是没有双腿的,他能打出非常精彩的高尔夫球,说到这些例子,我只是想说明一件事情,就是所谓需求的刚性在很多时候,它其实是有弹性的。
丹麦有个哲学家叫克尔凯格尔,他说人对于那种小的麻烦、困难常常会抱怨,但如果是一场灾难降临的时候,人反而没什么话说了。你会抱怨这屋子的空调不制冷,说这个房子不隔音,窗户开关起来很费劲等等。如果有一天突然来一个地震的话,我们反而是懵了、服了、不抱怨什么了。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机制呢?其实,它是打破了一个所谓刚需的幻象,你觉得空调制冷是刚需,其实不一定是刚需。再比如,在没有体验过风餐露宿之前,你光是想想都会害怕,想想都很不幸福。但你换个角度去看问题,你想象贝爷,贝爷实际上在做一件什么事情?他就在挑战所谓的刚需观念,在最极端的情况下人如何还能活得下来,而且最有意思的是,当豪宅、锦衣玉食不存在的时候,只要你有勇气和能力,你不仅能活下去,而且还能活得很精彩。
我们之所以觉得这些例子很悖谬,实际上是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人性的多面性和人体系统的弹性。我们如果仔细地观察自然的话,会发现自然界有很多生物在颠覆我们关于刚需的概念。
自然界里头如果讲刚需,只有非常少的东西是刚需。比如说海星,海星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它每一个尖角对这个生命体来说应该是刚性的,如果你要是把那只角剁掉,它会逐渐地恢复,长出一个角来,最有趣的是剁掉的那个小角又成了一个小海星。有一本书叫《海星式组织》说的就是,有一种组织是极富弹性的,你越是去摧残它,不过就是在壮大它,你打击的过程就是在培养和壮大它的过程。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我们认为是刚需的那些需求,其实都是富有弹性的,这里头有一个因素在作怪,它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学问题,而是一个心理学的问题。比如说买手机是不是刚需?汽车是不是刚需?当我们说手机是刚需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忘了人类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没有手机的,甚至连电话都没有。当你觉得车是刚需的时候,我们可以想想我们小的时候是怎么过的,我们的父母是怎么过的。还有农村里头再贫穷的家庭,他们在过年的时候都要割几斤肉,都要请客,他们的孩子结婚也要大摆宴席,这背后是什么?
背后是习俗,习俗或者说是共识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因素来造就我们的刚需,不是因为它本身是刚需,而是因为这个习俗迫使你觉得没有这个就活不了,但事实上没有这个你可能活得也不错,甚至活得更好。
我们可以给自己拉一个清单,梭罗说多余的钱只能用来做多余的事。我们今天有了很多多余的钱,我们做的基本上都是多余的事,真的不一定是满足自己实际的刚需。当然,现代的经济繁荣其实是建立在大量的所谓刚需越来越多,不是因为需求而产生了产品,而是因为一个个产品创造了我们的需求,甚至是创造了刚性需求。由于市场已经成气候,对某种东西的消费已经成为一种强大的习俗的时候,我们就觉得那是刚需了。我们不是说在批判这种现象,而只是说,很多的刚需只是一种表面的刚需,它里头包含着很大的弹性。
这样一个观念对于自我管理会有一点用处,我们不妨给自己列一个极简主义的清单,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我没有那些东西也能活得不错,这不是在倡导过清教徒的生活,而是要我们意识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培养起一种扫除力和删除力,如果没有这样删繁就简的能力的话,各种各样所谓的刚需就会来压迫你、绑架你,尤其是那些伪刚需,会使你在消费的时候常常超出你的支付能力,而你又非得要咬紧牙关去消费。
34.不凶恶实际上是要暂时放弃你的优势,至少是不彰显你的优势,对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礼,对位置比你高的人,你做到恭敬是很容易的,但是你要做到有尊严的恭敬那是很难的。
这里头有一个关键概念就是,take no advantage,就是不占用、不彰显、不使用、不占用自己的优势,你要形成这样一种习惯,当你获得优势的时候不去彰显、不去滥用这种优势。你能耐得住贫贱、守得住繁华,在繁华和贫贱之间游刃有余,也就是说让自己对于环境,对某一单一环境的依赖度降低。
当你对单一环境的依赖度降低,也就意味着对多环境的适应性,而对多环境的适应性就能够避免你的优势发生脆断。
35.我们需要更多地去关注自我的感受,同时把对于自我的执念转换为对家人、对身边人真正的关心。
思考力应该优先用在跟自己有关系的事儿上,对无关的事儿少说话,是靠谱的人该有的气质。你的所作所为将决定你是怎样的人。重要的不是说什么,信什么,或站在哪边,而是把时间花在什么上。
36.时间像流水一样,很多事发生在时间这条河流里,由人生事。能遇见深度看见自己的人,或者能遇到被自己深度看见的人,都是极度幸福的,这就是爱。
有些感情是很难定义的,人来世上一遭,能够感受到各种各样的感情,别怕,放开自己。自己不想怎么做的时候,争取不要那么做;自己想怎么做的时候,偶尔让自己做一回,为喜欢的、敬佩的人,不丢人。
37.我们有时候深深地被某些人和事迷惑,一种可能是我们没得到,另一种可能是我们错过了。
年轻的时候错过,没得到,是那样不甘心。但是隔一段时间来看,老天的安排可能是最好的安排。两个人没有相互觉得特别合适却在一起,而后出现了各种花残、月缺、雪消、令人啼笑皆非的麻烦,变得人不是人,鬼不是鬼。遗憾也许是老天善良的安排。一个人的一辈子很有限,没必要把太多的人请进生命里来。
我总想有机会去体验不同的新生活,就像多演一部电影,多加一重分身。 但真实的人生不是这样的。每个决定都会让时间分岔,通往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未来。选择之所以会让人惶恐,是因为一旦做出选择,你就无法知道自己到底失去了什么,因为另一个未来从那刻起就塌陷了。不过,我坚信这个说法:不存在完全正确的选择,你选了什么,那接下来就要把它变成正确的选择。
2022.09.01 周四:
如何克服对不确定性的焦虑?
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在《科学的不确定性(The Uncertainty of Science)》中写道:“我可以与怀疑、不确定性和未知共存。我认为怀着未知,比怀着可能错误的答案去生活要更有趣。”然而,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即使明白了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也很有必要,仍然常常会对未知而感到担忧、焦虑、迷茫或者恐惧。
这里有7个tips,希望能帮助你克服对不确定性的焦虑,更加从容、勇敢地面对并爱上这充满不确定性的人生。
- Tip 1:接纳不确定性,理解生活的复杂性。
从小到大,我们经历过太多场有固定正确答案的标准化考试,以至于有时候会忘记在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会有确定的答案。
然而,生活本身就是复杂、矛盾和充满不确定性的,而不是简单、非黑即白而确定的。接纳不确定性,意味着看到真实的复杂世界,乐意去遇见现实生活本来的样子。能够接纳不确定性和承认生活的复杂性是智慧和心智成熟的一种表现。
不确定性本身从来都不是我们的敌人,会使人担忧和焦虑的是我们与不确定性的对抗。当我们能理解和接纳生活的本来面目时,生活会变得轻松很多。
- Tip 2:破除“应该思维”,对生活抱有合理的期待。
很多人对生活会有一种“应该思维”,也就是觉得生活应该是会按照我们的预期展开的,试图让真实的世界臣服于我们头脑中设想出来的世界的样子。
比如,我们可能会觉得“我应该找到更好的工作”“我的爱人应该能一直和我在一起”。当这些我们所设想的“应该”变得不确定时,我们会便会很容易陷入失望、沮丧和怨恨。
所以说,困住我们的并非不确定性本身,而是那些对生活理所当然的预期。当我们能够区分哪些是现实,哪些只是我们的愿望,并且能够容忍现实和愿望总会有不一致时,我们对生活会抱有更合理的期待,也更能接纳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 Tip 3:告别完美主义,过好有问题的生活。
对生活的完美主义,会使人难以容忍存在着问题和不确定性的生活。然而,我们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会遇到很多问题,直到生命快要走向终点的时候,我们仍是在第一次面临死亡。在死亡真正降临之前,人生就没有绝对的确定性可言。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度过一段困难和充满不确定性的阶段,生活便会成为好,比如我们会把考研/考公成功、找到工作称为“上岸”,这其实是在想象度过了某个人生节点后,生活便会成为一条没有问题的坦途,但这么想只会让人把当下的生活看成是想象中未来完美生活的“过渡”。
如果你正处在一个充满高度不确定性的人生阶段,比如毕业、择业、转行…….,感到迷茫和焦虑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有问题才是生活的常态,人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可以带着问题生活,不必急切地去寻求消除问题,或者找到问题的确定答案。
- Tip 4:放弃“控制一切”的幻想,专注于可控的事情。
无法容忍不确定性的人常常会有想要控制一切的想法,但事实上却因为苦恼于生活中那些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而无法去好好投入精力控制那些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
在我们面临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的事件时,比如一次考试或面试,我们可以控制的是选择花多少时间和精力去准备,不可控制的是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难题或者面试官。
《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曾说,“我们花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尝试控制这个世界,而不是尝试着去理解它。”我们可以尝试去理解和思考,区分出生活中哪些事情是自己能够控制的,哪些是无法控制的,专注于那些力所能及可控的事情,便能让我们在不确定性面前提升对生活的掌控感。
- Tip 5:专注于当下的行动,解决真实世界而非虚构世界的问题。
不确定性会使一些人困在头脑中想象的“what if”的虚构世界里,比如“如果这件事搞砸了,会发生什么?”“如果ta不喜欢我,要怎么办?”。在反复思考这些不确定的、想象中可能会发生的事情时,我们也就远离了真实的生活,哪怕大多想象中的可怕结果永远不会发生。
在害怕不确定性中逃避现实时,人们往往会低估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可以专注于当下,用行动去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而不是困在头脑中虚构世界里想象中的不确定性里。在确立一个大方向的基础上,在看到一条清晰的道路之前,我们先开始行走,道路才会因为我们的靠近而逐渐变得清晰。
- Tip 6:明确对你真正重要的事情,增加自身的确定感。
不确定性本身并不可怕,会使人焦虑和恐惧的是那些伴随着不确定性的失控感。面对失控感,我们可以去思考哪些事情是对自己真正重要的,并且专注于这些事情,增加自身的确定感。就像郝景芳在《生于一九八四》中说的,“当一个人自身不确定,就觉得四周都是要改变自己的力量。一旦自身确定了,看其他人其他事就成了画。画里都是有趣的人。”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更看重的人和事,专注投入到这些事情上,能让我们自己更加明确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也能给人带来更加稳定的自我价值感、目标感和意义感。
如果你还不太清楚生命中什么是最重要的,可以尝试从建立与他人的深度联结开始,当我们感觉自己能够归属于一个比自己更大的系统中时,我们能够在归属感中走出孤独与迷茫,增强自身的确定感。
- Tip 7:主动创造不确定性,让未知变成能激发创造力的惊喜。
当我们主动地将自己置身于一些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时,未知能够激发我们的创造力。
研究发现,生活中一些未知的惊喜能够提升人们的幸福感。过于习惯的生活方式容易让人忽略事情的乐趣,可以尝试在生活中主动创造一些新的未知体验,比如走一条不同的路线去上班、读一些和自己熟悉领域无关的书、看一个之前从未看过的综艺节目、尝试没吃过的食物、和不同的人交流……这些都可能会带来意料之外的惊喜。
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描述过他在每次电影拍摄开始时,主动选择将自己置身于巨大的不确定性中的感觉——“每次开始拍摄一个新场景,我不知道自己听到台词后会想到什么,我不知道自己会对演员说些什么,也不知道要把摄影机放在哪里”。他把这种感觉形容为“世上最美妙的感觉”,也正是这些美妙的不确定性成为了他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给生活保留一份不确定性,也能保留一份未知的乐趣。当我们把不确定性当做敌人,生活会充满焦虑的对抗;而当我们把不确定性当做朋友,生活会给我们更多惊喜。
我们可以带着未知,把生活过成一次有趣的冒险。不确定性也意味着生活存在更大的可能性,未知的惊喜能给予人们更大的想象空间,也让我们得以保持对未来的憧憬。在不知道我们自己人生故事的结局时,方能心怀期待地前行。
本文来源:如何克服对不确定性的焦虑? - 草芽君的回答 - 知乎。
2022.09.02 周五:
悉达多认识许多可敬的婆罗门,首先是他的父亲。他纯粹、博学,德高望重。他举止沉静高雅、生活质朴、言语练达,头脑中充满高贵的思想——但如此渊博的父亲,就能拥有内心永恒的幸福和平静吗?他不也同样是位渴望者、探索者?他同样要不断去圣泉边痛饮,去献祭,去阅读,去同其他婆罗门探讨。为何这位无可指摘的人要每日洗涤罪孽?每日忙于清洁,每日更新?难道阿特曼没在他心中,成为他的心之源泉吗?人必须找到它。内在“我”之源泉,必须拥有自己的阿特曼!其他一切都只是寻觅、走弯路和误入歧途。这就是悉达多的想法,也是他的渴望,他的痛苦。
时常,他默诵《歌者奥义书》中的句子:“诚然,梵即真理——顿悟真理之人日日前往天国世界。”时常,他感到天国近在咫尺,又无法完全够及。他终极的焦渴从未平复。在所有教诲过他的圣贤和智者中,也没有一人完全抵达过天国,完全消除过永恒的焦渴。
本文来源:《悉达多》,赫尔曼·黑塞 著,天津人民出版社。
2022.09.03 周六:
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揭示了我们是谁,以及为什么做我们所做之事。但是,我们的用户手册要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得多。除去智慧、风趣和对艺术的热爱,我们必须承认我们的核心本质是一个由DNA构建的生存机器,受我们无法控制的众多隐形力量影响。
我们是DNA的产物,而DNA是一种一心一意地复制自身的分子。DNA构建像我们这样的生命体来充当它的生存机器,并尽最大可能将自己传递给下一代人。
发现GABRB3与酗酒有关,为该疾病源于大脑过度活跃的理论提供了依据。由于其具有镇静作用,酒精可以使高度活跃的神经元放松,从而控制大脑中汹涌的信息流。由于通常早在20岁出头大脑发育完全之前,酒精成瘾就开始显现,因此大脑过度活跃的人学会了把酒精作为一种解压方式。在这个年龄段获得的学习行为可能很难改变,因为它们实质上已被绣入大脑的挂毯中。
如果你一生中的每一天都很快乐,那么你不是现实中的人,而是游戏节目的主持人。 ——韦罗妮卡·索耶,《希德姊妹帮》
“莫克打电话给奥森……进来吧,奥森!”
当我还是一个8岁的孩子时,我就迷上了这些话。像其他许多人一样,我爱上了喜剧天才罗宾·威廉姆斯。威廉姆斯在他的电视节目首秀中扮演了一个外星人莫克,他被派往地球研究人类的行为(就像我们在这本书中所做的事情一样)。该节目开启了威廉姆斯传奇般的职业生涯,直到2014年威廉姆斯自杀时突然终止。这场悲剧使全世界震惊:这样一个令人愉快的有趣男人——一个可以用微笑照亮房间的人——怎么会内心如此悲伤,以至于他熄灭了自己的生命之光?笑声是被成瘾和抑郁所笼罩的阴暗生活中的救赎恩典。
罗宾·威廉姆斯证明了我们情绪的复杂性和脆弱性。许多科学家认为,我们生来就有情绪的基线,就像恒温器一样,这由我们的遗传学和早期的环境决定。随着威廉姆斯长大,由于一种叫作路易体痴呆(LDB)的疾病,他的情绪偏离了基线。弗里茨·海因里希·路易在1912年首次指出,路易体是大脑中异常的蛋白质聚集体,可以破坏神经元之间的交流,从而使受害人的思维和行为异常。
超过100万人患有这种疾病,但我们不知道路易体为什么会形成,又该如何消除它。随着路易体痴呆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会遭受抑郁、失眠、妄想症和幻觉的折磨。罗宾的遗孀苏珊·威廉姆斯将路易体称为“我丈夫头脑中的恐怖分子”。
罗宾·威廉姆斯的悲剧表明,我们的情绪根深蒂固地植根于我们的生理之中。疾病只是一个例子,它告诉我们,我们对疾病的控制程度远不如自己所想的那样强。
你的感受从何而来?
情绪很难定义,但当我们感觉到它们时,我们肯定会知道。爱、恨、愤怒、喜悦、嫉妒、同理心,仅仅是其中的一些。我们的祖先曾经认为,来自各种器官的精神在我们体内产生了这些感受。人们认为爱来自心脏,愤怒来自脾脏中讨厌的黑色汁液。但是,我们很快意识到受损的心脏不会阻止爱,而脾脏被切除的人仍然会生气。
随着时间流逝,我们知道如果大脑受伤或它的生化结构和特性有所改变,情绪状态就会发生变化。不管情绪对你而言有多么不可思议,你的情绪都纯粹是基于生物学的,由刺激特定大脑区域的被称为神经递质的脑内化学物质产生(请注意,某些激素也可以充当神经递质)。当用电探针刺激大脑的部分区域并模拟神经递质的活动时,你也会感受到情绪。鉴于基因编码合成这些神经递质的酶、它们所结合的受体以及分解它们的酶,我们大部分的情绪状态都在遗传水平上受到调控。
各种各样的激素和神经递质都与情绪的产生有关,因此我们仅举几个例子来说明生物化学信号可以支配我们的感受。我们已经知道了多巴胺,它是一种神经递质,会因响应身体认为对生存或繁殖重要的事情(例如捕鱼或做爱)而释放。
大脑不是在舒适的现代世界中进化的,所以在区分小成绩和大成就方面做得不好。因此,无论你只是买了很划算的鞋,升级了电子游戏还是没有遇到一个红灯就回到了家,多巴胺都会让你兴奋不已。它与我们对奖赏的期望交织在一起,激励我们进行某些活动。正如我们在第4章中所了解到的那样,多巴胺信号传导的失常会促使人们铤而走险或成瘾。多巴胺的减少与缺乏动力、拖延症和缺乏信心有关。多巴胺的长期低水平可以完全抹去感受愉悦的能力,这就是临床上的抑郁。多巴胺过多与攻击性和精神疾病有关,包括精神分裂症和注意力障碍。
尽管对多巴胺的研究已经揭示了我们大脑中存在一个奖赏系统,但其他研究表明,还存在“反奖赏系统”。通常,反奖赏系统通过释放神经递质来结束奖赏活动,从而使我们清醒过来回到现实中(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但是,某些人的反奖赏系统运作得过于好,从而导致了抑郁和自杀。
基因和生化物质驱动着我们的情绪。对有些人而言,这似乎很机械,而且令人不安。但请放心:知道汽车的工作原理并不会减少驾驶的乐趣。了解情绪如何在分子水平上运作,不会使你失去它们引发出的感受。尽管知道了我们在这里学到的所有知识,但是当观看《我们这一天》时,你仍然会哭泣;当观看《办公室》时,你仍然会开怀大笑;在观看《月光光心慌慌》时,你仍然会感到恐怖;而当你咬了一块巧克力曲奇,却发现里面只是燕麦葡萄干时,你仍然会感到不快。
揭开情绪的神秘面纱,并不会减少它对我们身体和行为的影响,但这的确使我们想起了我们不可多得的天赋:控制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控制的能力。毕竟,情绪只是一种我们的大脑用来构建世界的摹本的输入方式,况且它们所成功利用的信息并非绝对可靠。知道情绪是可能对也可能错的生化信号,理应激励我们用理性的眼光看待这些冲动,而不是纯粹任由无意识的本能摆布。尽管情绪是思想的民主中的重要声音,但我们不应该让其中任何一种成为独裁者。
本文来源:《很高兴认识“我”》,比尔·沙利文 著,中信出版社。
2022.09.04 周日:
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平视这个世界,既不是仰视,也不是俯视。多读些经典,看到历经时间的价值,求真实,祛除魅惑,甩掉魑魅魍魉,不糊涂,才能多成事。
在《活着》的序言里,有一些让我有感触的段落: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
这个原则我感同身受——只为自己内心写作,不应该去迎合。最了不起的作家从来只对自己负责,不会为了市场而写作。
经常有人指责我太自恋,但是一个作家如果不自恋,就成不了好作家。自恋不意味着他觉得自己有多好,而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媒介去了解这个世界,除了自己之外,你别无他途。
一个好作家往往是敏感的。现实以及他通过眼、耳、鼻、舌、身、意接收到的信息,落到自己的身心灵里,会产生比普通人更大的涟漪,感受到更多的痛苦和欢乐、光明和黑暗。所以,一个作家需要做的是接触生活,甚至接触一些极端的生活;阅读、理解、长见识,增加自己身心灵这个“湖泊”,只有心里这摊水越来越大,掉进来一块小石头,才会激起很大的涟漪;保持身心的开放,不要说“太阳底下无新鲜事”。要说我,依旧敏感,依旧可以受伤,依旧可以变得鲜血淋漓,这样才是一个好作家好的写作状态。
作家虽然有辛苦的地方,过度敏感、过度焦虑、很多事情不能忘记,但作家也有自己幸福的地方,通过写作好像又活了一遍,过去的岁月透过时间的迷雾慢慢地、一点点地清晰起来,感觉像坐上了时光机,回到了过去。
智慧之道:从做理性之人开始
奥勒留《沉思录》的一个核心词是“理性”。跟随宇宙理性去生活,不要去管别人。宇宙理性给你的任务,你去完成。
在宇宙理性的指引下,克服感官诱惑,你才能够在宇宙间不易被风吹散。这个风有可能是别人的意见、外界的风潮,也有可能是你内心翻滚的欲望。
形成意见、正见非常重要,只有主见强大,内心才能强大。
人实在是太渺小了,你是一个担负着躯体的小小的灵魂。不要过分放大自己和自己的欲望、理想。用好你这块材料,这就是渺小的个体最该理解的命运,最该去做的事情。
如果要完成我们的责任,我们要时刻警惕自己的肉体。它就像一辆车一样,能带我们去要去的地方,但是它也充满了欲望,有把我们带到沟里的可能。
与自私基因和平共处的智慧
当我们意识到人都是带着自私的基因,这个基因就是想繁殖,爱情、理想、神圣都是表象,从而感到这个世界的荒凉和冷酷时,怎么办?只能依靠智慧。
第一,看到人性桎梏,继续积极向上地生活。为了自私,我们希望别人和我们一起过得好一点,世界能变得更美好一点。
第二,看到自私基因强大的一面。你我皆凡人,不要苛责自己。不苛责自己,就不会产生内疚心理,就能为你省下能量去做一些公益的事情。
第三,基因不能起到决定一切的作用。你生下来就带着基因组,但那只是你的命,并不是你的一切。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这是所谓的“成功十要素”。命只是其中第一个要素。你做到上面两点,就是在管理自己的基因——觉生定,定生慧,也就是和它和平共处,能够欣赏、享受人的本性,激发自己的神性。
慕容复:没那个命,却有那个病
慕容复是《天龙八部》里的悲剧人物,是按照虚竹和段誉的对立面来塑造的。
段誉热爱妇女,慕容复一点都不热爱妇女,他认为儿女私情实在不重要。虚竹顺势而为,慕容复就充满了心机,一定要光复大燕,以为自己是大燕国的直系后裔,根正苗红,“天选之人”,该做这件事。
我这五十年也的确见过一些人,根正苗红,周围都是帮他的人;履历不错,一路名校、名企;能说会道,似乎什么东西都能说上两句,偶尔一块儿做事也还算有头有尾,有张有弛,有理想、有目标、有行动、有方法。
可是奇怪了,有些人看上去光鲜,似乎特别能成事,但结果啥事也办不成。与其跟这种人做大事,还不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如果你没有机会跟像段誉、萧峰这样的大英雄去做事,千万要认清楚慕容复这类人,他们不是好的领袖。
江湖上称“北乔峰,南慕容”,但这俩人的差别比南北的差别还大。
一、命。如果皇冠砸到慕容复脑壳上,他不会是特别差的皇帝;但是皇冠没有砸在他头上,也没有神奇的命运来眷顾他。
二、做事的江湖道义。做事是为了什么?别人为什么要跟着你?你能给别人什么?慕容复没想清楚,只是想着自己想要的。哪怕一开始江山、美人都在你手上,最后还是两手空空。
三、本事。基因没给慕容复那个判断能力和智慧。他表面上是谁谁的儿子,被前呼后拥,但是午夜梦回,大雨滂沱而下,他扪心自问:自己真的有超出平常人之处吗?没有。
一个人尽全力想让自己闪烁,想站到舞台中心,最后必定是一场空,还可能丢掉本来可以得到的亲情、爱情、友情。慕容复看不清命、能力,不知道分享、分利,只想着自己巨大的欲望。最后他疯了,反而解脱了。疯了之后,还有阿碧陪着他,对他柔情无限。在疯疯癫癫中,他似乎有了江山,也有了美人,还有七八个跟着他的“群臣”,哪怕只是一帮小屁孩。所以,人还是要看清命运、看淡名利,想清楚欲望,然后一个一个地放下。
总之,慕容复这样的人不能跟,慕容复这样的人你也不要做。
本文来源:《了不起》,冯唐 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2.09.05 周一:
世界的真相是无常
“诸行无常”说的是看似你能从A推到B,有因有果,但是绝大多数的“因”,不是你我这样的凡夫俗子能轻易去改变、去推动的。
“诸法无我”,世界不是围着我们任何一个人转的。
“诸漏皆苦”,任何深的感情、纠缠、得到、失去都是苦的,本一不二,不要认为世俗定义的幸福和快乐就真的是幸福和快乐。
“涅槃寂静”,就是宇宙终极没有意义,人生到终极可能也没有意义。从一出生到死去,中间到底有什么意义?我整天说文字打败时间,那也是一个妄念。最后看烟花消逝,还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莫笑少年江湖梦,谁不年少梦江湖。”在有力气、有青春、有机会的时候,我们都有很多梦想,男生想干大事,女生想得大爱。这些都是常见的人性。常见的人性背后,我们还要意识到这些还是没有终极意义,要看到“涅槃寂静”。
人生八苦,灭道做不到
金庸在《天龙八部》里讲“苦集灭道”。佛教讲了很多种苦,充分概括了“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比如霸王别姬,太苦了)、“怨憎会苦”(你想抽他的人,天天见,烦不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又叫“五蕴炽盛苦”,就是感官过度敏感)。
这“八苦”在《天龙八部》中都有表现,比如虚竹本身是守清规戒律的小和尚,开始无欲无求,可当遇见“梦姑”,失去了童男之身后,欲望之心不断膨胀,也有“爱别离苦”。
苦是贪嗔痴召集过来的,消掉它们就要“灭道”。“灭”是通过一定的方式达到“涅槃”,“贪欲永尽无余,瞋恚愚痴永尽无余,一切烦恼永尽无余”。
《天龙八部》里有个扫地、烧火、干粗活的老僧,点化萧远山和慕容博之间的矛盾。他是这么说的:
要知佛法在求渡世,武功在求杀生,两者背道而驰,相互克制。只有佛法越高,慈悲之念越盛,武功绝技方能练得越多,但修为上到了如此境界的高僧,却又不屑去多学诸般厉害的杀人法门了。
扫地僧就提出了武功和佛法之间的矛盾。武功是世俗的成就,佛法是教人脱离苦海的方式。两者有矛盾,也能结合。但是我不同意结合。
改变不了世界,就做韦小宝
金庸创造了一类侠客,搞笑的“逗侠”,像段誉、韦小宝,人性有光明,有黑暗,有血有肉,有烦恼,有可爱之处,也有可恨之处。
这类人物非常典型,又非常有个人魅力,他们是有智慧的,所以他们干事的时候成事,不干事的时候成佛,金庸老先生通过他们打败时间。
《天龙八部》里的三个主人公:萧峰有傻的地方,从我喜爱的庄子的角度看,大英雄不当也罢;段誉有聪明可爱的一面,也有顽固不化的一面,就像贾宝玉并不是我的偶像一样,段誉也不是我偶像;虚竹对于多数人来说很难效仿。
我在阅读武侠小说这件事上是个俗人,我更喜欢单一主人公,有更强的代入感,所以更喜欢《鹿鼎记》。读着读着,我就化身为鱼,纵横四海;我就化身为韦小宝,跟某个女的聊一聊,遇上某个英雄把他糊弄了,遇上某个官戏弄他一阵等。
韦小宝真实、可爱,是在油腻社会容易混出来还能活得有滋有味的、不丧尽天良的、不傻的人物。
韦小宝如果理想大一点,机会好一点,能混成刘邦、朱元璋、赵匡胤。如果他混得差,心地没那么善良,他就是西门庆。但是,他不会混得特别差,不会做出对不起周围人的事。他做的事可大可小,能审时度势地把事办成,能在世界上像花草一样摇曳。
如果我们不能被庄子、释迦牟尼叫醒,一定要在油腻的世界上混,那就应该多多学习韦小宝。
本文来源:《了不起》,冯唐 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2.09.06 周二:
先说说环境。在1949年之前,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是38岁。我妈就跟我说过,中国人就是这样子,家里有根葱,绝不往外冲,能吃饱穿暖,都不会想谋反的事情。人们总说想梦回宋朝、梦回大唐,我不想回到哪个朝代,我只想活在现在。因为多数的朝代、多数人过的日子都很惨,大家不要有任何奢望。其实大家在博物馆里、电视上看到的只是它们最美的一面,事实上多数人过的是在温饱贫困线上下浮动的日子。
由此可知,这个帝国管理制度设计的第一目的是什么——在维持多数人温饱的基础上,帝国持续的时间越长越好。总结概括:低水平,长期维持。
生而为人,欲望满身
在无尽的欲望之海里,正确地对待欲望,用中庸的方式把欲望和志向分开,并巧妙融合,构建自己的乐园,才是通向幸福之路的正解。
十几年之后,简·奥斯汀在写给侄女范妮的一封信中,是这么写的:
对于求婚的问题,我愿意回答。我写了那么多文字,都围绕如何走入婚姻。但是我现在给你这封回信,是这么想的:除非你真喜欢他,否则不要走进婚姻,不要接受他的求婚。任何事情都比没有感情的婚姻要好,任何事情都比没有感情的婚姻可以被忍受。
能有个幸福的婚姻,纯属偶然。两个人背景、三观、身体结构、生活习惯如此不同,还要一块儿干那么多事儿,还能开心,这的确是一个极小概率的事件,我甚至认为大家不要有奢望。
简·奥斯汀向亲属表示过,她能做的只是写乡村生活,写乡野的几户人家。在一小块象牙上,用一支细细的画笔,轻描慢绘。简·奥斯汀坚持自己的写法、题材,按我的行话说,她有非常少见的战略笃定性——守得住自己,不迷失,但求苟全于世界,不求闻达于诸侯。厉害,认得清自己。
一多愁善感,就容易敏感地观察社会。她能看到周边的事情、人,把点点滴滴记在心里。如果你有天赋,又有这种郁结,有巨大的肿胀感和表达欲,那你写出来,很有可能就是你成为作家的第一步。
虚荣和骄傲是两个概念,但是经常被当成同义词混用。有些人把骄傲当虚荣,有些人把虚荣当骄傲,多数人是把虚荣误以为是骄傲。人总在意别人如何看自己,很少知道一个现实:其实别人真的不看你。
一个人可以骄傲,但并不虚荣。骄傲多指我们对自己的看法,虚荣多指我们想要别人对我们抱有什么看法。
我想说的是,就按自己熟悉的东西去写当下的生活,不要装,不要端着,不要认为自己的想象力超越了其他人。
老老实实、扎扎实实、真实地去写,不要怕家长里短,忘记那些大事,直接写小事,越自然越好,越舒服越好。写小事不过时,写细节永远不过时。
我看过挺多人写所谓的商战小说,在商业环境下如何尔虞我诈,如何挣数不清的钱。我做商业这么久,可以负责地说,这样的人在商场是混不下去的,只能是油腻地在锅边转悠,吃些剩饭残羹,做一时一事,然后很快出事。
的确是有这些人,你看不出任何毛病,该有的教育、学识、常识、打扮、家境都有,但又实在看不出有哪些突出的地方。偏巧这些人又有一个巨大的自我,看不上这,看不上那,注定了一辈子不是那么舒服。
本文来源:《了不起》,冯唐 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2.09.07 周三:
川端康成体弱多病,早年经历亲人的死亡、各种各样的恋爱。从某种意义上讲,形成文豪的几个后天重要条件,川端康成都具备了。
川端康成的文章,大致能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纯情之恋”。纯纯的对女性的向往,代表作《伊豆的舞女》,并前后被翻拍了六部电影。我因为这部书慕名去了一趟伊豆,没遇上舞女,就泡了一个温泉。
第二阶段:“无奈之恋”。对于中年,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归纳。我对中年的总结是一个词——确定。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知道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也没有期待,没有梦了,没有远方,只有眼前的苟且。川端康成把中年归纳成“无奈”——你改变不了什么。《雪国》就是无奈之恋的代表作。
第三阶段:到了晚年,“变态之恋”。“变态”,在我的词典里不是一个贬义词。《搏击俱乐部》的导演大卫·芬奇说过这么一句话:“我觉得人都是很变态的,这就是我导演生涯的根基。”多数人的确有变态的一面,但变态不是他的主流,变态是很多艺术家赖以成为艺术大师的根基。“变态”,其实是人的个性。只有共性没有个性的人,是很难成为伟大的艺术家的。
爱情并不是必需品。婚姻是生活的日常、是安排,但是爱情不是。爱情是很奇怪的一种东西,是每个人心里有,但是多数人拿不到的一种东西。
直到15世纪末期16世纪早期,大家开始意识到:我好像还是个人,我身体中有兽性,也有神性;我还顶着个脑袋,脑袋不是为了显高而存在,吃饱了就会想一些复杂的事情,想起了跟生活相关又能“离地半尺”的一些事情,包括爱情。
在莎士比亚逝世400年之后,他的戏剧还在上演。他是不是天才,你认不认可,都不重要。活在人们心里,活在戏剧舞台之上,这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其实我想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会写故事,还有就是他重视人。他的戏剧贯穿始终的是人,是人的困扰、人的困境、人的困惑、人的无可奈何、人的“不得不”。这些东西只要人类的基因编码没有大的改变,就会一直在。
本文来源:《了不起》,冯唐 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2.09.08 周四:
为什么你总是郁郁寡欢?
每个人都会不时地感到沮丧,但是临床上的抑郁远远超出了正常的水平。它开始于某人正不断遭受悲伤打击,直至快感缺失——对带来快乐的活动失去兴趣。我们必须强调这种疾病的严重性,抑郁的人甚至无法从食物和性生活中获得乐趣(就算他们能获得乐趣,这种愉悦也转瞬即逝,他们会迅速退缩到痛苦中)。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有超过3亿人感到抑郁,每年有近80万人自杀。如果我们能鉴定出与抑郁有关的基因,或者相反——与幸福有关的基因,那么这些都会促使新药产生,从而能够以积极的方式改变情绪。寻找改变情绪环颜色的因素,就像遗传学上的淘金热。但是事实证明,在彩虹尽头找到那桶金,要比预期中更具挑战性。
经过数十年的基因组序列梳理研究,我们发现许多疾病和行为显然过于复杂,无法用单个基因来解释。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导致亨廷顿病或囊性纤维化的某些基因变异,实际上也将促使这些疾病发展。但是,关于抑郁,还没有发现对此负责的单个基因。
在寻找导致抑郁的基因的同时,不令人意外的是,大量研究工作有力地证明,应激性生活事件是抑郁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中的一些大事件包括孤独、失业和人际关系压力源。但是排在榜首的是儿童期虐待或忽视。伦敦国王学院的心理学家阿夫沙洛姆·卡斯皮在2003年进行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表明,基因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多么重要。卡斯皮和他的同事们发现,有一个血清素转运体基因变异,在一个人遭受不良生活事件时与抑郁的关系更为紧密。这是一项很重要的研究结果,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搜寻相关基因如此困难:并非每个携带抑郁相关基因变异的人都会真正地患上抑郁。精确研究环境如何使基因更容易引发抑郁,是情绪研究的新前沿领域。
就彩票赢家或因一场意外而瘫痪的人来说,你认为其中谁会更快乐或更悲伤?与直觉相反,事实证明,几个月后,彩票中奖者并没有比中奖前快乐多少,而瘫痪者也没有比意外发生前难过太多。尽管每个人都期待中奖,但我们没有考虑进来的是,我们拥有必须适应生活的顽强能力——无论遭遇好运还是不幸。换句话说,在最初的高潮或低潮之后,我们的思想会恢复正常,我们倾向于恢复到由基因、胎儿编程和儿童早期环境设立的情绪基线。
大量文献表明,我们不可剥夺的权利——追求幸福,实际上可能对幸福产生负面影响。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士嘉堡校区的萨姆·马利奥于2018年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沉迷于追寻快乐的人们对时间的理解,与感激已经拥有的事物的人们的看法不同。那些仍在追求幸福的人常常会感到时间紧迫,这种匆忙的感觉阻碍了幸福。根据这项研究,那些觉得自己白天没有足够时间的人倾向于避免进行休闲活动,而休闲活动会为他们提供他们所渴望的幸福。此外,那些“忙碌的蜜蜂”通常觉得自己没有时间去帮助别人或从事志愿者工作,而这两种活动都可以使人们感到幸福。
消除负面情绪可能会破坏人体校准自身的能力,正是这种能力帮助我们克服通往目标的障碍。换句话说,我们需要与负面情绪相关的生化物质,因为它们有助于我们克服障碍。如果这是真的,那么科学似乎证明了梅伦坎普先生的观点:我们不应该过着幸福的生活,要过富有挑战性的生活。的确,进化已选择了应对机制,使我们能够在不太友好的环境中蓬勃发展。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永远都不应该幸福。但是,幸福就像培根,太多可能是不健康的。逆境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而否定困难带来的令人不快的情绪,会使我们失去应对挑战所需要的生理工具。
心灵导师拉姆·达斯于1971年写了一本著名的书,名为《活在当下》(Be Here Now ),启发乔治·哈里森创作了同名歌曲。达斯提倡活在当下,而不是迷恋未来。最近,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在他2006年的著作《哈佛幸福课》中阐述了这一概念。吉尔伯特解释了不确定的未来如何导致脑失调——我们的脑是一个大控制狂(第8章将对此进行详细介绍)。此外,我们通常很难想象未来有什么会令我们感到幸福,因为现在可以取悦我们的东西不一定能在未来使我们兴奋。简而言之,未来是阻碍幸福感的焦虑之源。
这些想法与哲学家伯特兰·罗素1930年的著作《幸福之路》中的观察结果相一致。罗素教人们通过意识到在人生长河的宏伟计划中大部分事情都不重要,“从焦虑王国中解放出来”。宇宙不在乎你决定穿什么衣服,或者你积累了多少物质财富。罗素声称,当他减少对自己的关注时,他就更接近幸福。
从对自我的过分关注中解放出来。人总在意别人如何看自己,很少知道一个现实:其实别人真的不看你。
伦理学家彼得·辛格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他主张最大的幸福不是通过实现狭隘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目标找到的,而是通过承担起使世界尽可能地更加美好的挑战而实现的。
与这些哲学思想相一致,科学研究反复表明,最幸福的人是专注于他人而不是专注于自己的人。大脑成像研究表明,利他行为激活了大脑中食物和性激活的那个奖赏中枢。帮助他人使你的生活充满目标和意义,它提供了即时的满足感和近乎欣喜的满足感。它还可以使你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以及与你共享世界的各种各样的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也支持这一观点,他说:“不要为了成功而努力,而是为了成为有价值的人而努力。”帮助他人不仅是一件高尚的事,也是幸福的关键。
也许我们将会接受这样的隐性力量,比如我们的基因、表观遗传编程和微生物群,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不知不觉地塑造了我们或积极阳光或不那么积极阳光的性格。情绪障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健康问题,过度的悲伤和过度的快乐都不利于我们的正常生活。严厉地训斥某人以便使其从中走出来,就好比对盲人大喊大叫要他/她看见。一种更有用的方法是,提供支持并鼓励他们寻求专业帮助。
事实上,科学已经启发人类觉醒:我们的情绪基线在很大程度上,早在生命早期就由我们无法控制的因素预先设定了。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在情绪变化方面也没有太多的决定权。有人会说这些启示是原始的觉醒:我们更愿意控制自我,我们希望有能力改变我们的情绪。我们可能做到,但不能不面对事实。随着我们更好地、更深入地理解情绪的生物学基础,一系列新的治疗方法将会出现。
本文来源:《很高兴认识“我”》,比尔·沙利文 著,中信出版社。
2022.09.09 周五:
《包法利夫人》是欲望之悲喜剧,讲一个女生在欲望面前的快乐和悲伤、希望和幻灭。现代社会带给我们很多好东西,产品、服务、衣食住行,随之而来的是我们更多的欲望。如何管理这些欲望,是每个现代人不得不面对的问题。用我老妈的话说:“我有欲望,因为我活着。”我文艺地给她总结了一下:“生而为人,欲望满身。”
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里,多数人、多数时候只求两件事:温饱第一,后代第二。活着,让自己的基因再传递下去,就是这么简单的要求,但大多数人还是死于饥饿、战争、瘟疫和自然灾害。
人类真正开始过好日子是在工业革命之后,温饱问题渐渐得到解决,人类平均寿命得到大大的延长。在温饱是大问题的时候,其他的事都是小事。解决了食色大欲之后,更多的欲望产生了。现代商业挖空心思所做的就是激起你的欲望,然后用产品和服务满足它们,以此挣钱。
人从某种角度来说很贱——没有选择时,内心是平静的,生活是简单的;选择多了,就有了动力、欲望以及焦虑。
会花钱的天才不多,会挣钱的天才更少。欲望被社会所激发,但是社会没有给你和欲望相匹配的钱,怎么办?爱玛觉得她就要最好的,就要享受肉欲和物质的美好。她不见得有错,但是我对欲望有不同看法。
树立“不二观”,欲望可以有,但是迎着欲望当头一棒,看清欲望的本质。欲望是虚幻的,所谓好的物质都是现代社会创造出来的,让你觉得好而已,其实没有太大区别。好比你隔了三十年再看看班花,发现她和非班花其实是一样的。豪车和自行车在某些时候可能也没什么差别。花销大的东西,不见得能带来实际的身心灵的快乐。
只要婚姻制度还是人类的通用制度,如果你想管好自身的欲望,一个办法就是在结婚之前多谈恋爱。先恋爱再结婚,不要先结婚再恋爱,不要没有谈够恋爱就结婚,这样能大大地降低婚后的不幸。
我从一个西医的角度解释,你虽然能支配你的肉身,但是你作为司机,不一定完全清楚你这辆车想要什么,喜欢和厌恶什么,容易被肉身反噬,因为你没有满足过它,它会一直试图反咬你。
各地有各地的风俗习惯和原则法规,我不能给出建议。但是,一个人在结婚之前会谈恋爱,就像行万里路,也是修行智慧的途径之一,甚至能够帮助某些人交到好师傅。
我从几个女友身上学到了很多,她们教会我的很多道理,我之后一二十年才想明白。
成功婚姻的秘诀,一方面要门当户对,另一方面还要有肉体的喜欢和精神的喜欢。门当户对和灵肉相辅才是最好的结合。
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不幸的婚姻?很简单,人就是这种东西。即使一个人明白、有觉悟,也不一定有定力和智慧。哪怕门当户对,哪怕走进婚姻之前已经灵肉结合,两个个体的人想长久相守,恩恩爱爱,也是极难、极小概率的事件。
在原生家庭环境、成长背景、教育背景和所处社会环境方面,两个人存在诸多本质的不同,再加自恋、自怜等诸多人类劣根性,如果两人能在干柴烈火之后,相安无事地相处一二十年,且心里没想过拿刀砍对方,那可真是人间奇迹。
跟包法利夫人相比,现在人恋爱时间变得更长,机会变得更多,试错机会也变得更多,这是好事。多使用肉身,多去狂喜和伤心。
在自以为想明白之前,多试试,不要太自信。你会在恋爱的尝试中慢慢认清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不要对自己撒谎,没有永远的谎言。
受人责备或训斥,可能任何人心里都会觉得不是滋味,但我从人们生气的脸上,看出比狮子、鳄鱼、巨龙还要可怕的动物本性。平时他们似乎隐藏着本性,但一有机会,他们就会在暴怒之下,突然暴露出人类可怕的一面,就像温驯地在草原上歇息的牛,冷不防甩尾拍死停在腹部上的牛虻一样,这一幕总是令我吓得寒毛倒竖。想到这种本性或许也是人类求生的手段之一,我感到无比绝望。
这是小说的一个核心比喻,作者通过主角叶藏,体会到人是虚伪的,人一直在端着、装着,不好意思说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些动物的本性长期被压抑,被认为是不道德、不守规矩的。每个人都戴着面具,说着自己觉得合适的话。人的恶、本性,并没有因此消失,就像吃草的牛趁牛虻不注意,会用尾巴在一瞬间拍死它,拍死比它弱小的东西。
因为被压抑,不能说自己真喜欢什么,所以不快乐;因为不快乐久了,对一切似乎都接受了。对于多数人来说,被压抑惯了也就这么过了。睁开眼天就亮了,闭上眼天就黑了,大家睡觉我就睡觉,大家睁眼我就睁眼。叶藏,也就是太宰治的内心,无法接受这种人类的秩序,觉得虚伪可耻。
如果今生想过得更好,我想,作为强势一方,少安排别人,不要有那么大的掌控欲。在能给别人自由的时候,多给别人一点自由,这样就会少一些伤害。让草就那么绿,让花就那么开,天不会塌的,只会更丰富。
弱势的一方可以强悍一点。我是草,我就是绿的;我是花,我就是美的。你要摧残,你就来吧,我不同意你对颜色和美的定义。
人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物种,总是在奢求得不到的。有时候,你喜欢故乡那种熟悉的环境,看千万遍的路、景物、人、脸;但有时候你又想在陌生的地方躲起来,“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藏在无数的人当中,你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
希望所有像神一样的好孩子都能够意识到自己在人间并不失格,人间其实也是他们能长待一阵子的地方。
这个悲剧中所有的人,女孩的爸爸、妈妈、老人、女孩自己都是好人,没有一个人做得绝对错,没有一个人不能被我们理解,但是合起来就是一个悲剧。《边城》悲剧的底子就在这段话里。当然,人生就是有一个悲剧的底子,背景一定是孤寂的,也就是所谓涅槃寂静。但在涅槃寂静的背景下,有鲜活的生命、短暂的欢喜、似曾相识的爱。这就是人,这就是有人味儿的人间。
张爱玲的一生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漂泊于天津、上海、英属香港、美国各地,最后在美国定居,1960年取得了美国国籍。1956年,也就是在她取得美国国籍之前,和大自己近30岁的德裔美国人赖雅结婚。赖雅跟她结婚之后去世,张爱玲在美国一个人终老,没有孩子。
她遇上过个别人渣,后嫁给年龄差异大的人,最后孤独终老,不禁让人唏嘘。我细想,也不能算是悲剧,这世界上谁没遇上过几个人渣,哪个好女生没遇上过几个人渣。
张爱玲的写作有独特的个人主义角度,比如《倾城之恋》:不以国为怀,我不逐鹿中原,我不管什么主义,我只管我自己的小日子,只管我自己的婚丧嫁娶、生老病死这些小事。
张爱玲的一生是决绝的个人主义,决绝的个人主义的写作,决绝的个人主义的生活。人很容易被周围人影响,容易被零星的噪声、欲望、人性的惯性所裹挟,想过决绝的个人主义生活,想一辈子做决绝的个人主义的写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张爱玲知道自己生活和写作上要什么,个人的行动、生活抉择、写作都依照清楚的决策去执行。按战略管理的行话说,就是战略制定严谨,战略取舍明确决绝,战略执行明确决绝。
一些人总觉得张爱玲生活得不幸福,以至于我也有这种印象。但据接近她的人说,张爱玲一人生活得开心着呢!我想原因可能是以己度人了,我们不了解决绝的、纯粹的个人主义。绝对的个人主义,其实也是一种活法。张爱玲的作品证明了她这么做的意义,因为这些作品打败了时间。
作为一个人,如果你把自己投到社会的洪流之中,是一种活法;如果你把自己相对独立于整个历史的洪流,也是一种活法。不见得活不下去,不见得活得不好,不见得不是好小说家的活法。不管是不是小说家,我们不得不活在社会里,活在时间的流动里,活在历史的变迁中。
在生活的海浪中有欢喜有忧愁,起起伏伏,不容易。
本文来源:《了不起》,冯唐 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2.09.10 周六:
很多了不起和钱没关系
有一类人,推动这个社会靠的是一种用力过猛的心结。这类人容易成功,但是不容易幸福;容易成功,但是也容易出事。真正的幸福不是“一定要怎么样”。
做个多情、真实又会生存的人
《红楼梦》,我认为有三点好处。
第一,真实。《红楼梦》用非常生动真实的方式讲了真实的世界什么样,包括四大家族及其周围的利益相关方,以及四大家族下边一层、二层、三层,直到最底层的耕田种地等阶层。贾宝玉不想知道,不意味着社会就不是那个样子。
第二,多情。《红楼梦》里最可爱、最吸引人、最让我心驰神往的,还是贾宝玉作为一个情窦初开的“官四代”,专为女生、毫不为自己的热爱。贾宝玉对女生的喜爱,表现在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这种喜爱涉及人类最根本的基因编码,就是生存。男生爱女生,春天让花开,男生想把女生扑倒,女生想把男生扑倒。这是自然界最美好、最本真、最基础的一件事。
第二个层面,这种喜爱、这种扑倒、这种吃嘴上的胭脂,并没有沾染社会上的功名利禄,他只是简简单单地喜欢。正是因为这种简简单单的喜欢,就是这种纯纯的爱,带肉欲的、两性的,实际上跟最原始的本能、最终极的快乐是密切相关的。
第三,还原了真实的清中期。康雍乾三朝史称清代最辉煌的时候,如果你想知道那时候清朝的样子,读《红楼梦》要远远好于你读《清史稿》。如果没有《红楼梦》,我们不知道康乾盛世时社会各个阶层都是如何去生活、工作的,如何尔虞我诈、各自心怀鬼胎的。
曹雪芹从出生到去世,具备了极其优秀的小说家应该具备的条件:生活在边缘,表达在当下,理解在高处。曹雪芹经历过大富大贵,也经历过穷困潦倒,人生可谓大起大落。这种生活,是老天给他的境遇。
他能从中跳出来,能看到无常是常,能看到贪嗔痴都是苦,能看到诸法无我,世界不会因为自己的个人意志而转变。他也能看到涅槃寂静,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
希望能看懂《红楼梦》的,也能成为多情又真实的人,还能在这个油腻的世界上生存。
贾宝玉到秦可卿的卧房睡觉之前,看到一副对联,立刻说不在这块待,要去别处待。对联写的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的就是这个世界什么样,是怎么运行的,怎么生存甚至繁荣的。这个是袭人想让贾宝玉读书、历事、行路知道的。
曹雪芹伟大的地方是,认同、赞赏贾宝玉对于女生的热爱,但是依然揭示了世界并不是一方净土,世界就是存在油腻,这两三千年来都没有变过。
《了不起的盖茨比》讲述了普通但是普世的故事:在一个让年轻人凭自己的积极和原力就能干事、成事的伟大时代,一个小镇青年明快决断又小心翼翼地爬到社会顶层。他还没老到忘记爱情,还没老到忘记那些见识过的美好和没实现的愿望。他一直纯洁,一直记得小时候没得到的那根冰棍、那盆花、那个女生,然后处心积虑、不计成本地找到欲望的源泉,找到动力的源泉——那个女生、那个夜晚、那种无奈、那句话、那个躲不开的分开。然后他再次遇到那个女生,然后被社会、被自己的欲望和执念毫无意外地毁掉。
痴情、野心、奢靡、奸情、劣根,在这本小说里应有尽有。
心结容易让人成功但不幸福
菲茨杰拉德选择了人类普遍的困境。有些男性,特别是一些事事争先、好胜的“阿尔法”男性,往往会有一种情结,可能对特定女性,也可能对一件事、一个所谓的事业,会有莫名其妙的、无法自拔的、挥之不去的迷恋。这辈子就围绕着这个念念不忘的心结。这个心结甚至是社会进步的某种核心动力之一。
盖茨比这类人推动社会靠的就是这种用力过猛的心结。这些人喜欢全部付出,用200%的力气去干一件事。他们只想争第一,目的性非常强,非常想出人头地。他会把其他事的重要性降得非常低,一门心思往一个目标去走。这类人容易成功,但是不容易幸福,也容易出事。他的大问题就是用力过猛。
所以老天也挺有意思的,得到是一种安排,得不到也是一种安排。
菲茨杰拉德有一种自省的视角,能跳出来冷静地审视特别热闹的时代:镶着金边的泡沫注定会幻灭。好的小说家不能随波逐流,不能完全沉浸其中而不能自拔。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兴盛繁荣。美国梦就是挣钱,只要艰苦奋斗,只要勤劳勇敢,就可以得到美好的生活。社会不固化,有相当的流动性,底层的人能走到上层,本分的人可以过上之前想象不到的生活。这种财富的增加是不是能让每个人都感到幸福?答案是否定的。真的没有十全十美的生活。
比如盖茨比挣了花不完的钱,从某种程度上得到了黛茜,但是他幸福吗?盖茨比在隐约察觉到黛茜的空虚和庸俗之后,还没来得及彻底厌倦、幻灭,就出了事情。黛茜开着盖茨比的车撞死了汤姆的情妇,汤姆跟黛茜商量,设一个套,让情妇的丈夫认为是盖茨比干的,因为盖茨比跟他老婆有一腿。情妇的丈夫开枪打死了盖茨比,然后自杀。这多角关系就不再存在了。
盖茨比的死法不是最好的,但不会是最坏的。他至少还是带着没有完全破灭的梦想进入坟墓的。
黛茜和汤姆有好的生活,得到了钱财,他们就幸福吗?这两个人虽然生活衣食无忧,但内心没有任何追求。他们所谓的精神支柱就是维持高档的生活方式一天一天地过下去。他们是不是真的幸福?
他们出轨、乱搞、酗酒、开飞车、撞人,自私自利到让盖茨比去顶雷。他们似乎躲过了法律的制裁,但是我不认为他们可以一辈子坦然面对,能够踏踏实实地睡好每一觉。他们只是自己高档生活的奴隶而已。
在财富高速增长的时代,很多所谓的富人生活是飘在面上的,是没法真正体会衣食住行简单的小美好的。因为没有理想、没有信念,从而没有底线。
尼克跟盖茨比道别的时候说,虽然盖茨比是个私酒贩子,打扮俗气,但是他周围那些白喝他的酒、白吃他的菜的人都是烂人,这帮浑蛋加起来都没有他高贵。尼克没说的话是,盖茨比虽然俗气、偏执,但是有“真”的地方,他还有“真”的幻想——黛茜能够带给他生活意义这一点不油腻的幻想。
“勃朗特三姐妹”之一的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长篇《呼啸山庄》是少见的描写黑暗力量的杰作。多数小说讴歌光明,正义历尽曲折战胜邪恶,讲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很遗憾,世界存在暗黑物质、暗黑力量,人性也是一样的,破坏是人性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或许因为有了黑暗,光明才得以显现,破坏不一定都是错误的,或许有了破坏才有改变,才有革命。
因为黑暗,得见光明
暗能量在任何人的心中都有,只是多数人没有表现出来,或是不面对、不谈论、不承认。《呼啸山庄》提起了我们不愿意去探究的事物,好像人心中的黑森林,既然我们不愿意走进去,那就绕着黑森林转一转。
如何对待内心的黑暗?我觉得有两点可以做:第一点,不要全面否认暗黑力量创造性的一面,有些腐朽的、充满矛盾的、僵化的事物,不用暗黑之力,怎么打破它们?暗黑力量也有它的积极意义。第二点,个人要追求一种平衡,找到适合自己的比例。比如光明、希望、愉悦、小确幸占内心的80%,暗黑力量、破坏力量占20%。
如果你没意识到暗黑力量,恭喜你,你是幸福的。但是,当你体会到人世间有暗黑力量,在别人身上看到暗黑力量时,不要大惊小怪,它是存在的,在平衡着世间的其他一些力量。
观察生活比群居生活重要
一些人认为生活面很窄的人当不了小说家,生活丰富的人写出来的文字比小说还好看,这是典型的误解。生活不存在宽窄,如果你有足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哪怕在一间屋子里,或者在监狱里,你都可能生活得丰富;如果你不会观察,就算你一天飞三个地方,一年换十份工作,你依旧是苍白的、没有养料的,是写不出东西来的。所以,生活面的宽窄跟作家有没有宽阔的视野,能不能表达在当下、理解在高处,完完全全是两回事。
经历变故,认知会突飞猛进
女性在认知上突飞猛进的力量源泉是什么?或许是《飘》里表现出的母性。以一人之力就可以让一个家、一个庄园活下来,乃至让一个部落活下来,让一个国家活下来。我不靠别人,我只靠自己,那种生生不息、那种压抑不了的生长能力,不见得去逐鹿中原,不见得去杀伐占取,但我这一亩三分地我一定能撑起来。
看上去一个柔弱的、简单的、以跳舞为乐、以有男人追为乐的女生,在巨变之下,可以说我可以做到我之前完全想象不到的事情,我可以保护自己,我可以保护我的周围,我可以保护我的庄园,我可以保护我的村落。支撑她的东西,就是伟大的母性。
其实任何一个女性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刚才说的了不起的力量——巨大的母性。读《飘》的时候,我一直跳出男性视角,从女性视角想,或者从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想,有些成长跟岁数无关,跟经历有关;如果不经历一些巨大的灾难和变故,有些成长是不可能实现的。并不是说,你在一个稳定的环境里,长到20岁就一定能知道20岁该知道的道理,到了30岁就一定能够而立,到了40岁就一定能不惑,到了50岁就一定能知天命。
人需要经历一些故事,经历一些变故,甚至巨大的变故,才可能在认识上、见识上突飞猛进。
有多少能量,就有多少成就
虽然包法利夫人很可爱,很爱美,但斯嘉丽这种作看上去更酷——我不会被任何外界的力量所摧毁,我就是我,我就是Scarlett。今天我被打成碎片,明天我还是斯嘉丽,打不死的Scarlett。生命之树常青,不是好坏所能够衡量的,不是好坏能定义的,不是道德能定义的,甚至不是法律能定义的。我就是这样能量级超大的女性,我就是不为外界所动的强悍的女主。
据我观察,最终一个人到50岁左右的成就,其实跟智商、情商、教育、经历,甚至跟家庭背景,都不直接相关,最直接的要素反而是什么?能量。如果这个人有没使出来的劲儿,如果这个人一直想成事,很有可能最后最有成就的就是这个人。
本文来源:《了不起》,冯唐 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2.09.11 周日:
《长物志》的明式审美,有四个关键词:简素、自然、功能、接受。
简素:简单素雅,能少则少,能不多就不要去多。
自然:符合自然规律,用自然的材料、自然的色彩、自然的空间结构呈现。
功能:要好用,要舒适,要能够满足人的空间功能需求。
接受:接受一切是空的,纯生活,纯投入生活。
把闲情用好也是很好的一生
我人生中有些缺憾,既想立言,又想立功,还琢磨着怎么立德,结果没了生活。人来到地球只有一次,我不想当“卧底”。无论酸甜苦辣,都挺有意思的。当我终于有了时间,怎么用时间,怎么闲下来?
我认为闲情就是大事,事无大小,本一不二,衣食住行也有生命的真谛在。以国为怀,逐鹿中原,是有些人能干并且乐于干的事。这不矛盾,两边都好。李渔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虽是小道,但有真理在。”
会生活也能安身立命
享受生活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日用之美。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冬天的第一场雪、春天的第一束花、夏天的第一阵凉风、秋天的第一片落叶,都是不用钱买的。你都可以去体会,去看,去发呆。找一个湖边,倒一杯酒,抽一根烟,就是很好的半小时。找本书,找个路边,带上啤酒,念十页书,又是很好的半小时。
和光同尘是一种处世态度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经常降低自己的欲望,看一看世界的奇妙。你静静地坐着,静听风声如海,静听花开,静听月光落在树叶上,静听蛤蟆掉到了井里——“吧嗒”。
人活着不能完全没欲望,用我老妈的话说:“生而为人,欲望满身。”有欲望可以,你要去看欲望是怎么产生、发展、变化、结束的,才能想清楚欲望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过去的习惯是,升起一个欲望,给它斩掉,绝不留情。但现在我发现,对欲望不要武断,让它慢慢地涨一涨、飘一飘,给它点时间。
对自己、对他人、对事情、对世界的理解,实际上是一个智慧问题。人类一定有一些根深蒂固的基因基础,如果想达到某种智慧,真的需要一些时间,除非你是天才。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无为有几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因为这个世界有道存在,你不干,道还在;你干了,道可能就偏了。所以你要无为,在多数时候要学会收手。第二个层次,“行不言之教”,你想做什么自己去做,以身作则。自己做,做到了,别人能学多少就是多少,不见得要求别人做到。
“万物作焉而不辞”,只要你做到不干涉大道的运行,你会发现周围的一切,会有规律地、美好丰富又有秩序地生长。
接下来说的是态度。“生而不有”,你让一些东西长成,但不要认为这是你的私有财产、你的全部功劳。“为而不恃”,你做,但不把着,做就做了,下雨就下雨了,水流走就流走了,挣钱就挣点钱,花就花了。
“功成而弗居”,哪怕你有百分之九十的功劳,也不要跟别人唠叨这事是你干的,这样容易招祸。“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因为你不霸占着什么东西,所以你也不会失去,你可能不会非常显眼、风光,但是你也不会非常落魄。
第一,推功揽过;第二,别太自我,认为自己哪儿都好是得不到成长的;第三,不要着急,用功时排除心中的杂念,一时做一件事情,专注地做好,再换下一件事。
当你被炽盛的名利心困扰,当你因为自己的欲望身心俱疲,请读《庄子》。《庄子》就一个道理:你手上放不下的东西一点也不重要。
庄子提出绝对自由主义,不求名,不求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就想好好地过完这一生。这远远走在了时代的前面。我在成事起伏的过程中,才体会到庄子的“逍遥游”,其实是可以在20多岁时就做到的,但是时间已经过去了。
人如何活得像草木一样丰美
精神病医生发现,男性精神病患者都是想做大事,女性精神病患者都是想得到爱情。我不知道有多强的科学依据,但是根据我对周围人包括我自己的观察,觉得说得挺对。我没变成精神病患者,归功于我读了《庄子》,它会帮助我放下。
《庄子》的思想就是简单三个字——逍遥游,人来到世间,好好看一看,活一活。《庄子》讲个人和群体、个人和社会、个人和自然的关系,“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种现代个人主义、绝对自由主义竟然是庄子最早提出的。《庄子》巧妙地阐释了个体的人在地球上如何能活得像草木一样优美、自然、丰富。
每个人都可以在元宇宙中成为庄子,但是很少人能做到。因为见识、智慧不够,你的水、天,不能负担你的鲲、鹏。在现实社会中更是这样,你有屠龙技,腰别屠龙刀,但是没有屠龙的环境,你就屠不了龙。在这种时候,你该想到的不是改变整个环境,因为改变不了,反而应该是改变你自己。让自己的见识、智慧像庄周一样,有巴掌大的地方,就可以进入你的元宇宙,像鲲鹏一样巨大、自由,游在大海里,飞在天空中。
鲲鹏像庄周、你我一样,都不是独立于世间而存在的。你我总要生活,但是这不影响我们心中有元宇宙。
本文来源:《了不起》,冯唐 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2.09.12 周一:
把自己的心想明白,就能够面对一切
王阳明讲究“致良知”。你扪心自问,问自己的良知,眼观鼻,鼻观口,口问心。你问出来的,自认为是对的,就是对的。你把自己的心想明白了,你就能够面对一切。不用管书上的大道理,不用管其他人怎么想,你想知道的一切都在你心里。从这个角度讲,王阳明“援释入儒”,把佛教的东西、禅宗的东西引入儒学,在儒学中形成自己的“心学”。
从宋代以后,朱熹古板的、渐进的、苦修的方式,被当成读书人的正途。只要你走科举之路,只要你还想当官,就逃不过朱熹。几百年下来,读书人得多恨朱熹:太烦了,一步一步走,一点捷径都不给我;太烦了,好几百年都不变;实在太烦了,存天理,天理在哪儿呢?
这个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王阳明,他告诉你不要去看其他书,不要去管其他人,甚至你都不要去想虚无缥缈的天理,安安静静地和自己的心待一会儿,你的心里一切都有。你看清楚了自己的心,听心的召唤,心让你去干什么,你就去干什么,你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多数人一听就觉得太棒了。
我觉得八个字可以作为《传习录》的主题:自我解放,看到方向。
《传习录》迎合了那个时代,或者说适应了那个时代,也适应了之后人心里所向往的——人人可以成圣。解放自己,成就自己,在那之后,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个人解放、致良知、以内心为驱动,王阳明心学的主要内容,我用一句话总结就是:按照良知,按照你的心指引你的道路去做,你就可以成圣。
与其舍远,不如求近;与其求诸人,不如求诸己。看清自己,听灵魂的召唤。在看清自己的过程中不断创造、试错,接受不完美,或许有一天你真的就成了。
静处体悟,事上磨炼
在安静的时候多体会了悟。你每天开一百次会,见一百个人,是没法来看清自己的心的。要给自己一段相对安静的时间,想想自己的心。在事上去磨炼。把做事当成磨炼自己最好的方式。多把自己的肉身当成一块材料,多把具体的实事当成一块磨刀石。十年磨一剑,磨刀石就是具体的事,剑就是你。
生命只有一次,你来到世间,虽然不是你提出申请被批准之后而降临的,但是你既然来了,还是要把它过好。想过好,就要想想时间如何来用,不要盲目地把时间花在心感触不到的地方。
处理事情、工作要放得开阔一点,不要钻牛角尖,不要总争强好胜。大道如青天,我们都可以走一边,退半步,路宽点,彼此都方便一点。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每个人都可以讲出自己的道理,很难分清楚谁对谁错,即使分清楚,错的一方也不会心服口服,即使心服口服,他也不会改。所以算了,多问问自己要达成什么目的。说不通的事,合作不愉快的人,解决不了的大问题,暂且放过去。
其实你能干的有很多,别往牛角尖里钻,不要往墙角里逼自己,你逼自己的时候也逼着别人,你逼别人的时候也是逼着自己。温饱之后,万事往开了想,积极努力拓展新的空间。
人们总说,要无我,要忘我,但在这之前,你要先理解自己。为己这事并不丢人,这样才能知道你的力量来自哪里。知道了你的光明面和黑暗面,你才有可能去克制黑暗面,才能变成更好的自己。一、先要承认自己是最好的。二、发挥自己最善良、光明、美好的一面——致良知。三、克服自己非良知的部分。四、知行合一,实现自己的良知。
王阳明晚年对心学的总结,是四句:“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如果你觉得绕,就记住三句——“心即是理”:你的心就是天理;“知行合一”:认定了就去做,做到了才是真知道;“致良知”:奔着心中光明的、善良的、正能量的方面去,不要陷到黑暗之中。如果你还觉得复杂,用禅宗的一句话说就是:诸恶勿作,诸善奉行。
本文来源:《了不起》,冯唐 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2.09.13 周二:
在点滴日常中渐悟
禅宗强调不信、怀疑、思考,强调通过思考而产生的觉悟。你要趁着事去琢磨,智慧的路是要通过学习和思考才能走通的。由觉生定,由定生慧。
禅宗强调自力,强调内心有一个强大的核,没有比自己这颗心更好地去修禅、修佛的途径了。你的心蕴藏了足够的无上智慧,你之所以没看到,不是你心的问题,是你蒙上了眼睛。
强调自我,同时也就强调了日常。从自己、从自心、从真性、从真我去修佛,就够了。怎么修?修日常禅。日常的一饮、一饭、一睡觉、一谈话、一读书、一散步,都是修行的方式。枯坐、打坐、苦修是没有用的。如果你枯坐就能成佛,那所有走不动道的人都是佛了。你当然可以做,但跟必修之路没有任何关系。
通过个人经验、日常去修行,强调自己,强调自己的视角,别信其他,信自己。没有现成的路,全靠你自己。
如果用一句话概括禅宗的精髓,那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意思是避免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认为一切都是真实的,所有好东西都去追求,追求到的就死守,你“住”在这种纠缠和欲望之中。当然,你的欲望可能会用更鲜活、正面的形象表现出来,表现成你的理想、追求、愿景,但也是极端。禅者的定义就把它叫作“住”,你陷在里面了。
另外一个极端,是绝对的空无。你陷在人生无意义、所谓的涅槃之中,什么都是“没意思、没劲、没趣、没用、空”。
这两个极端,用另外一种说法,一个叫“有执”,一个叫“空执”,都是一种执念。
正确的态度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各种境遇、追求,都是不应该往死里较真的,都是应该拿得起、放得下的。“生其心”,就是各种境、态、相都不值得去着相,去执着。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知道无常是常,但是这不影响我们内心肿胀,来世界花开一场。曾经有人说,儒家教我们拿得起,道家教我们放得下,佛家教我们想得开。这话有一定的道理。
无常是常,诸法无我。诸善奉行,诸恶莫作。人生一世,不过雪泥鸿爪,但求无愧于心。
禅是要靠自己的,禅是不需要上师,甚至不需要经典的。禅是需要自己在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一食一饭中去慢慢琢磨的。或许你能遇上好老师,能遇上某些决定性的瞬间,你在一瞬间开悟了,开悟之后你一直就是开悟的状态。或许有所反复,又坠入原来的轮回、原来的思维定式,但是一旦你开悟,你就很难回到没开悟的状态。
我作为一个禅者,第一次有开悟的体会,也是在一个晚上读到这句,感觉很好,我觉得我应该明白了一切。
只要有一次明白了一切这种感觉,你至少不会永远糊涂。这有点像小脑记忆,比如你学自行车,忽然在一瞬间,你会骑了,那么你这辈子都会骑。
那天晚上,我在香港大学对面的太平山脚下住着,晚上突然醒了。当时周围非常安静,月亮特别大,月光像一盆水似的落下来。我觉得我也像一盆水,也落了,仿佛身体里有一个“塞子”被拔掉了,然后身体“这桶水”,那些烦恼、纠缠、想不开就落下来了,在这一瞬间,心里变得很平和。我看见月亮大大的,挂在窗前,“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功德,靠花钱没用,是在智慧中。看到自己的真性是功,看到自己的真性,自己的自我跟其他人的自我其实是一个自我,这是德。
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内心安安静静地、踏踏实实地看自己的真性,这是功;在外边,对外人有礼貌、讲公德,是德。简单地说,佛在你心里,不在你的钞票里。念佛,念自心,通过自心做日常该做的事情。
渐修也好,顿悟也好,其实只是不同的方法,最后达到的结果很有可能是一样的,不同的方法只是适用于不同的人。
其实我日常繁重的工作,也是我日常禅的一部分。我也是花了很多工夫,吃过很多苦,才明白“本一不二”的,才明白“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意思。如果没有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亲尝,没有我眼、耳、鼻、舌、身、意体会到的痛苦、烦恼,没有我持续不断地琢磨,我想也没有那一次,在那个月夜,在太平山下,那一时的顿悟。
大珠慧海禅师的大意是,多数人,吃饭的时候不好好吃饭,做吃饭之外的事情;睡觉的时候不肯睡觉,翻来覆去,各种计较、安排;所以多数人跟“我”不一样。
鸟窠道林,看到山上有大松树,好茂盛,又能遮风,又能挡雨,他就住在上边。别人一看这个人整天待在上面像鸟似的,就把他叫成鸟窠禅师。白居易正好到附近当官儿,就进了这座山去拜见鸟窠禅师。
“禅师住处甚危险。”禅师啊,你住在这个地儿忒危险了,万一翻个身,就从树上掉下来了,就摔得屁股裂成八瓣了。
师曰:“太守危险尤甚!”白曰:“弟子位镇江山,何险之有!”白居易就说:我是一方大员,守一方疆土,有什么可险的?
师曰:“薪火相交,识性不停,得非险乎?”大意就是:你整天担心这、担心那,心挂名、权、利等东西,欲火天天在燃烧,思虑一刻都不停,你在你的位置上难道不危险吗?
白居易又问:“如何是佛法大意?”鸟窠道林跟他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曰:“三岁孩儿也解恁么道。”白居易说:“这一点三岁小孩都知道。”他的意思是,鸟窠道林作为禅师,有没有点新东西。
鸟窠禅师是这么说的:“三岁孩儿虽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别看我这是简单的道理,三岁小孩都说得明白,但是八十岁老人做不到的比比皆是。
所以,禅的确是一枝花,不需要太多的说法;禅也的确是一件衣裳、一个饭碗,天天穿、天天捧起来吃。禅,在日常;禅,在花开。
本文来源:《了不起》,冯唐 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2.09.14 周三:
做好小事,想点大事
《人类简史》这本书把人类的历史——从石器时代到今天智人的演化分成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知革命。约7万年前,智人演化出了想象力。用我的语言总结就是,在七八万年前,上一个冰河期结束之后,智人里格外有“智”的人,胡思乱想、哄骗他人的能力特别强。没有的事他能说成有,看不到的事他能编,他还能用自己的想象来鼓动其他人。简单地说,认知革命时期有一些伟大的骗子出现,他用自己的骗术激励很多周围的人,跟他一块儿去实现所谓的理想。
第二阶段,农业革命。就是1万年前,农业开始发展。人们常年聚集在一起,有了分工合作,有了多余的食物,有一些人可以不干活了。大多数人要从事更多劳动,不见得能比认知革命时期的人活得更舒服。农业革命让有些人可以不劳而获,也让大家在相对固定的地理位置生活。
第三阶段,人类的融合统一,使人类政治组织逐渐融合成几个统一的“全球帝国”。1500年之前,以欧亚大陆为主要载体,大家基本有一套共同的维系体系,包括货币、宗教、国家,这么一个带引号的“全球帝国”。
第四阶段,就是从1500年到现在,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直到现在,他定义为科学革命时代。科学革命一步步加速发展到今天,我们使用共同的科技,数据在以海量的方式积累,我们也在越来越多地理解人类的基因。人类往何处去,是现在我们所有人类面临的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尤瓦尔贡献了一个角度:打破地域限制,没有国家、民族的概念,不谈具体的文化,把人类当成一个总体,在地球范围内考虑人类共同体是从哪儿来,现在是什么状态,要到哪儿去。这个人类共同体的角度是之前没有人写过的,而在现在又是非常切题的。到了21世纪,我们要面临共同的困难、共同的科技发展,无论你在地球的什么地方,你多少会感受到。
角度重要,结论不重要;引发你思考重要,答案不重要。生命技术、计算机技术50年、100年、500年后是什么样子?1000年后人类还能不能存在?用什么方式存在?不一定要有标准答案。
在所有地球生物里,人类后天的可塑性是最大的。其他生物出生的时候,99.9%都已经由基因决定论定了。为什么人类不能99.9%先天决定?
原因跟人类的大脑袋和人类适应大脑的过程相关。人类在平均38周孕期时生下孩子,到39周、40周的时候,胎儿的脑袋发育太大,出现难产的可能性是巨大的。
人类按自然界的定义,基本上都是早产。其他动物基本上出生没多长时间,就可以站立、行走,甚至跑跑跳跳。人呢,七坐八爬九扶站,就是7个月才能坐着,8个月才会爬,9个月才能扶着东西站起来。人类多么“弱智”啊。
为了避免难产,人类多数是早产,因此需要有漫长的时间去继续发育。所以人的脑袋、人的身体的可塑性,比地球上的其他物种都要强。如果周围的人、父母能让小孩培养出好的习惯和品性,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先天的不足的,所以人类教育还是有很大作用的。
认知革命,人类经历的第一场革命,核心词是语言文字。
在距今7万年前前后,智人发生了一次突飞猛进的变化,走出了非洲,不仅把其他远亲,包括尼安德特人和其他人类赶出了中东,还到了原来智人没有到过的地方,越过海洋,去到澳大利亚大陆。智人发明了船、油灯、弓箭、车轮等,还有缝制御寒衣物所不可缺少的针。他们还创造了艺术,第一次有了艺术品,有了珠宝。他们不仅会编瞎话,还会臭美了。这时也出现了宗教、商业和社会分层、社会分工。
用一句话总结:智人出现了想象的能力。智人某种关键的基因改变,给予了智人语言能力,这种语言能力又增强了智人想象的能力。
在认知革命之后,传说、神话、神以及宗教也应运而生。无论是人类还是许多动物,都能大声喊:“小心,有狮子!”但在认知革命之后,智人能说出“狮子是我们祖先的一部分,是我们的保护神”。“讨论虚构的事物”,正是智人语言最独特的功能。
“所以,究竟智人是怎么跨过这个门槛值,最后创造出了有数万居民的城市、有上亿人口的帝国?这里的秘密很可能在于虚构的故事。就算是大批互不相识的人,只要同样相信某个故事,就能共同合作。”
智人如何把部落扩展成城市,一个可能就是:靠编故事。地球上第一拨“骗子”智人,实现了人类的大进步。
本文来源:《了不起》,冯唐 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2.09.15 周四:
几乎所有人都带着童年的记忆活着,年纪再大,你跟童年的状态也没有太大变化。最初的记忆、最初的经历,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控制着我们的人生。我们小时候讲浪费可耻,所以我长大之后,看到任何人浪费,心里都很不舒服。我克服了很久很久。小时候养成的习惯,到了大了不一定对;即使对,也不是你一定要坚持的事情。
很多人因为时机好,因为运气好,因为命好,有了他们的地位,有了他们的名头,但是并不意味着这些人真的有智慧、有水平、有能力,他们可能能唬住一般人,但是他们唬不了自己以及真正有天赋的人。
我们似乎总有一个倾向,这个人要么必须是神,要么就是跟你我一样平凡、普通的人。其实有些人有天才的闪烁点,甚至在某些方面真的是天才,只是我们缺乏承认、认可,甚至缺乏对他闪光点的崇拜。直到这个人被所谓的官方认可,得了所谓的大奖,挣了大名,得了大钱,大家才说,他或许真的是天才。
阿城通过《棋王》告诉大家,其实我们身边是存在天才的,我们要试着去发现他们,包括发现自己身上的天才属性。进一步地说,去尊重他们,同时也尊重我们自己。
这个世界、这个地球,如果能有更多的天才被发现,那就像花园里有更多的花朵开放,天空里有更多的星星闪烁。
专心,才对得起美好之物
有钱可以让你享受有品位的人生,但有没有品位与钱不直接相关。如果能从日常的普通物件—一本书、一支笔、一块石头的品鉴里,悟出为人处世之道,这便是读书对于人的最大益处。
我总体上是个悲观主义者,如果你问人生有没有终极意义,我觉得没有。但是我又是局部乐观主义者,既然被一脚踢到地球上来,那就过好这一生。生而为人真苦,如何在这一生里过得有点人样,活得开心一点,在苦中作乐,是个大问题。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浮生”典出于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中“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沈复想过理想的文艺生活,就像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里描述的,喝酒、聊天、逗趣、写诗。很可惜,他命不够好,成事能力差,以及家境不够富,没能过上李白的日子。所以,沈复叹浮生若梦,追古思今,泪如泉涌。
我坚定地认为,一个世道变坏,是从看不起文艺青年开始的。文艺青年如何在这惨淡的世界里过好一生,独自厉害,独自快乐,独自文艺,挺难的。
要真实,真情实感,有感而发。如果你没有真情实感,无病呻吟,你写不出好东西。真是好东西,哪怕通过手抄本的形式写出来,传播出去,也不会被埋没。
我见过很多会挣钱的人,但是没见过能快乐地挣钱的人。人到中年,除了长肉,没有什么其他容易的事了。我也很少见到会花钱的人。花钱是门功夫,甚至需要某种天赋,并不是随便走进一家商店看最贵的就买就叫会花钱。花钱更深层的意思是会享受,会乐。难得的是会花钱,更难得的是少花钱也能找乐,极为难得的是不花钱都能有乐子。
沈复、陈芸是真正的生活家。可惜他们还是文艺青年,而文艺青年往往不能抗击风险,往往不能长期自己养活自己。作为生活家,需要一些天赋,但前提是要能自己养活自己。
我如果有机会跟沈复、陈芸两人聊天喝酒,我可能憋不住要说,请二位天才在吃喝玩乐的同时,稍稍用5%~10%的时间和精力想想如何挣钱。只有自己能养活自己,才能让爱情不受外界风霜的打扰;只有自己养活自己,哪怕挣得不多,才能持续地享受清风朗月。
财务自由不是说有很多钱,而是能够量入为出,过上自己能够接受的水平的生活,降低自己的欲望,增加自己的收入,让支出和收入能够达到某种平衡。所以,文艺青年们醒醒,早工作,早挣钱,早达到财务自由。
有太多的书歌颂太阳、歌颂月亮,但是很少有书歌颂黑暗。我可以告诉你一个真相,所有的光明都有黑暗,有些尘世间的负面其实有正面的一面。这里的黑暗并不是有破坏力的黑暗力量,不是那种破坏力,不是那种妒忌、恐惧等负能量。
阴影本身也是美的
“阴”,并不见得是阴暗、阴邪,而是指光、声音,偏安静的、昏暗的、角落的。“翳”,它是遮遮掩掩的、不透明的,是虚虚实实的、有很多层次的。
什么是阴翳之美?
第一,隐私之美。隐私是美的,因为我们都是人,尊重、保护别人和自己的隐私,不能用阳光之名剥夺人类的隐私之美。
第二,阴影之美。阴影是美的,就像阴天、雨天、雪天是美的;时间的痕迹是美的,旧的、保存得好的衣服是美的;器物长期被使用,手、岁月留下的痕迹、皮壳、包浆是美的。阴影本身也是美的。
第三种,缓慢、求不得之美。一些喜欢的事情,慢慢做;一些时光,慢慢消磨;一些求不得的东西,慢慢等待;有些不能抓住的手,如果不能轻轻碰一下,就用眼睛慢慢看一下;不方便快行,那就坐一条慢船去。不以效率为原则,有时候内心是欢喜的。
懒惰的生活也是美好的生活,不用每天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去做事。思索古与今、东与西、人与我的生活态度的不同,以及如何去对待才是好的平衡。
挽留一点失去的美好
我的院子里有两棵海棠,一棵是西府海棠,另一棵也是西府海棠。每年清明节前后会开花,小院子就变成一个花盆儿。你看着风来,花叶摇动,有些花瓣慢慢地飘落下来,落在地上,落在身上,落在心上。在花下,支张桌子,打一瓶冰好的酒,干白、香槟都好。找俩仨,最多不要超过五个莫名其妙地跟自己结交了大半辈子的朋友瞎聊聊。不见得要聊什么,有的没的,东一句西一句,一个下午晚上连吃带喝过去,极其美好。
但是,这总有一个“但是”,花期最多持续俩礼拜,北京的风“咣叽”一吹,“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然后它会结果,引来一群莫名其妙的鸟,你六点之前就会被鸟叫起来。秋天了,果子、叶子开始掉了,你都要扫。到了冬天你还要剪枝。你看两周的花开,有可能要扫半年的院子,这就是不方便的实例。
有时候我想起那两周的院子、两周的花开,我认了。花开的时候,呼朋唤友在院子里坐一下午,胜却人间无数。这是不方便之美。
阴翳之美除了厕所,还体现在其他一切东西上,比如餐具,比如玉石。中国一万年用玉的历史,比文字还要长一倍。在各个朝代,用玉的习惯没有断绝。
西方喜欢的是宝石、半宝石,是能闪烁的、有耀眼颜色的。中国人爱玉石,爱那种不发光的、柔柔的、内敛的、暗淡的、收起来的、不激昂的。其实,看日常生活,看普通的人和周围的事物,如果你一半的日子过得像玉石一般,那也是很好的日子。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我们多数人过的是浑浑噩噩的生活,没有仔细看我们的生活是什么样,没有仔细想生活应该什么样。
本文来源:《了不起》,冯唐 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2.09.16 周五:
越过人生的刀锋
一个人的成长,无非是学会面对三件事,面对诱惑,面对委屈,面对执念。毛姆说,一把刀的锋刃总是难以越过。而这些就是人生的刀锋。哪怕是再聪明机智的个体,也可能在其中某一项上倒下。
面对凛冽的刀锋,作为脆弱而又充满欲望的凡人,该如何越过?我觉得有一个词很好:温柔。这是一个经常被误解的词。很久以来,总有人爱说女性要温柔,因而遭到不少非议——凭什么女性就要谨小慎微,低三下四?
事实上,真正的温柔不是对他人的,而是对自己的。当面对诱惑、面对委屈、面对执念的时候,我们都需要对自己温柔。
你可以炽热地去追求,但要温柔地控制好脚步;你可以强烈地去控诉,但不妨温柔地呵护自己的内心;你也可以果断地拒绝与放下,但不妨温柔地说声再见。
欲望会让世界前进,而温柔的力量让世界可爱。
南兰的婚姻困境,该怎么破?真正管用的是两条路:提升自己,开阔一下眼界,增长阅历知识,争取和苗人凤说得上话;或者也可以“换人”,那就换一个和自己对等的人,比如嫁个普通乡绅、不学武的,大家在一个圈子、有同一种价值观,更能聊到一起,不能换田归农这样野心勃勃的江湖大佬。
对激情这玩意,得有个正确认识。有部老电影叫《廊桥遗梦》,讲的也是个已婚女人遇到“真爱”的故事。影片中的男主角倒是真心实意,不像田归农别有用心,但女主激情过后,还是选择留在家里,不跟他走。很多人看后一片感动,说女主对家庭的责任心很强,不愿意为了私欲而摧毁家人的幸福。倒也是这个理儿。
有家、有儿女的人要干私奔这种事,是要先撕碎自己的。我们可能绕了一大圈,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背负了沉重的道德代价,牺牲了名誉,结果比原点还不如。
但是我私心里更认为,女主是个明白人,明白激情易碎。她很清楚,自己跟男主的相处为什么愉快。除了两人真正投契,还有环境的加持,孩子们都不在,没了日常生活里的辛苦,在生活的休止符上写出一点动人旋律,很浪漫,但也很短暂。跟着男主走,激情过后,会重新面临生活的鸡零狗碎,还不如在回忆里保持美好。相逢有爱,后会无期,既然殊途同归,又何必伤筋动骨呢?
每个人都很孤独。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人不能改变身世,但多多少少可以选择命运,逃离黑暗。
假如原生家庭特别糟糕,身边的亲人特别坏,要果断地斩断、逃离,千万不要和他们扭打在一起。扭打多了,打出“乐趣”来了,就走不出来了。
今天,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家庭固然都是安稳幸福的,但不幸的家庭仍然存在。不少女生仍然面临“田青文式”困境,家里没有爱,充斥着自私、隔阂、冷漠、算计。
比如:有的父母短视、暴躁、偏心,摧残孩子的身心;有的兄弟对姐姐或妹妹没有爱,只会无休止地榨取和索求;有的亲戚自私,不懂得互爱互助,只会蝇营狗苟地算计,互相攻讦。这种种家庭都会成为一个个“小田青文”的痛苦之源。
这样的环境下,当务之急是什么?没别的,一个字:逃。或者说,突围,寻求自我救赎。
任何一个女性,渐渐长大之后,第一要务就是学会审视自己的环境,判断自己的处境:这里有没有爱?这里会温暖我还是摧残我?倘若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便要果断地开始计划自我救赎。人不能改变身世,但多多少少可以选择命运,逃离黑暗。黑窟窿是填不满的,恶劣的人性也是改变不了的,倘若不幸为田青文,只能果断地和泥淖切割。
然而,逃离是要勇气的,也有风险的。相比之下,另一种选择显得更轻松、更容易,甚至更诱人,那就是随波逐流。
身边人都粗鄙,你也就跟着粗鄙;身边人都短视算计,你也就短视算计;身边都是坏人,你也就选择做坏人,非但不逃,还主动融入,与他们扭打成一片,肉搏到一起,变成黑暗的一部分。
但罪恶是会吞噬人的,会让人泥足深陷。越是沉溺在这种便利和乐趣里,就会和这种黑暗粘连得越紧、越胶着,就越无法摆脱,越难以救赎,路就越走越窄,越无法奔向新生命。自我救赎,是有窗口期的。耽误得太久了,和罪恶扭打得多了,就会变成罪恶的一部分,就跑不掉了。
路就越走越窄,环境越来越逼仄,人就一点一点地被缠住了、套牢了。
本文来源:《越过人生的刀锋》,六神磊磊 著,中信出版社。
2022.09.17 周六:
人生都是苦海,生下来“哇”一声哭,死的时候“啊”一闭眼。一生一死的过程中,我想没有人会完全没有体会过任何一点苦。哪怕你生在蜜罐子中,哪怕你富有全宇宙,没用的,你一定体会过苦。
在普通人的世界里,如何脱离苦海?松浦弥太郎给我们指出了一条明路,就是通过你每天的恋物,爱该爱的东西,常常爱,久久爱。日常生活中的100件东西,小到笔记本、铁壶,大到一个屏幕,都可以是你快乐的源泉。所以,物欲不一定永远是痛苦的,如果你能管理好自己的物欲,它有可能是你脱离苦海的一条捷径。
并不是说一定要砍掉自己的欲望,而是把最能带给自己快乐的欲望留着,这样一天就过得挺好。留着让你快乐的欲望,过一辈子。
《日日100》还帮我克服了“划痕症”这个心魔。我是重度“划痕症”患者。买全新的东西,我最担心的不是花多少钱,不是能不能给我带来快乐,而是怎样避免划痕。
我曾用三个方法试图克服:
第一,“觉”,说服自己。告诉自己“天地皆残,万物必失”,天地间的一切东西都是残缺的,天地之间所有的东西都会消失。
第二,所谓的时间治愈。一个东西出现划痕、破损,我就把这个东西搁到看不见的地方,一段时间后再去看它,心里就会舒服一点。这招我是跟金圣叹学的。金圣叹买古董碟子,如果不小心磕碰了,他就把碟子放到柜子最深的角落,当它不存在,心里就舒服一点了。
第三,如果前两招都不好使,我实在又爱这东西,那就再买一个。
这三招多数时候还是管用的。但是,在看了松浦弥太郎的《日日100》后,我彻底顿悟:划痕是你和你的爱物之间的故事,是你跟它之间产生的时间关联、爱恨情仇。划痕越多,说明你们接触越多,你们之间的关系越深。我就这样克服了我的“划痕症”。
虽破尤美,划痕也是一种你与物品的爱与纠缠。
设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重要性,X轴;另一个维度是可得性,Y轴。重要性是从不重要到重要,可得性是从难到易。
不重要、可得性又差,舍掉;很重要又容易得,要珍视它们;容易得但是重要性不高,无所谓;很重要但是难得到,你自己取舍,有精力、有能量你就取一些,没有你就舍掉。
“断舍离”并不是说让人去“裸奔”,而是扔下所有能扔的东西,和剩下的东西好好过;没必要的东西不用太管,把你最喜欢、你觉得最重要的东西选出来。
第一,物欲的增加不能让人幸福。有时候人会期望,如果有了这个就好了。你好好想想,你最快活的时候是获得的时候吗?不,你最大的快乐来自于期待。
第二,物欲的增加还能让人不幸。乐高最大的缺点是什么?没地方放。你要伺候它,收拾它,不用的时候,它会占地儿。
第三,把钱花在刀刃上,花在真能给你欢喜、你真喜欢的事情上。钱的数量固定,但如果我们只关心10~100件事物,那我们在每件事物上可以花的钱就多很多,可以跟它花的时间和感情就要多很多。
东西在生命中的意义,就是你生命的意义。大家一定要有审美的意识,用物、用情、用时间,实际上也是把自己的生命变美的过程。
本文来源:《了不起》,冯唐 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2.09.18 周日:
华歆跟王朗乘船去避难,有一个人想上他们的船,华歆不同意。王朗就说:“船里还有地方,为什么不呢?”后来贼追了过来,王朗就想把他救的这个人赶走——你赶快自己逃命去吧。
华歆就说:“我当时之所以不想救他,就是因为怕出现现在这种状态。既然人家已经把性命托付给了我们,怎么能因为情况紧急就把他丢下呢?”于是他们接着带着这个人往前走。人们因为这件事判定华歆比王朗强。
就好比现在我们招募团队的时候,要尽量谨慎一些。多一个人就多一个想法,多好几个人,甚至会产生公司政治。能少招一个人,就少招一个人。一旦把人招来了,就要对人家负责,不能因为公司面临困难,就随便丢弃人。华歆在这件事上表现出的风格是我认同的:慎始,敬终。
人间值得,既然来了,那就好好过一场。除了自己要有强大的内核,还要跟另外一个人建立某种羁绊,比如在心理、生理、生活、工作上长期依赖某个人。我不知道这种依赖关系什么样,但是我能感觉到这种依赖关系的美好和某些时候的心碎。
一是乐观——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二是淡定——风吹起来了,我的酒也醒了,微微冷;三是涅槃——也无风雨也无情,归于寂静。
想想十几岁、二十几岁那个时候,抓耳挠腮,一定要见到某个人,一定要跟她在一起,一定要问她到底爱不爱我……现在想起来,唉,人哪……“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涅槃寂静,诸漏皆苦、诸法无我、诸行无常,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即使懂,也改变不了我们对一切可眷恋之处、可眷恋之人的眷恋,对一切小情大爱的难舍之情。
如果你不对一个东西渴望,这种渴望又得不到,你就很难用特别神奇的语言来描述这种求而不得。
人生的路不止一条
《瓦尔登湖》是迄今为止美国最受欢迎的非虚构作品。这是一本关于放下的书,是断舍离的鼻祖;这是一本安静的书,告诉我们面对生活,也可以不走其他人走的路,简朴生活也是一种选择;这是一本讲不同的书,世界上的路不止一条,人生的路也不止一条。
作者亨利·戴维·梭罗是19世纪影响世界最大的哲学家之一,1817年7月12日出生,1862年5月6日去世。梭罗是作家、哲学家,和他的恩师爱默生都是超验主义代表人物。他还是一位废奴主义者及自然主义者,有无政府主义倾向,曾任土地测量员。我们了解作者的生平,可以方便理解其作品为什么那么写,以及怎么写。
基于我对爱默生和梭罗他们作品的了解,稍稍解释下什么是超验主义:主张人能够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超验主义有三个主要思想观点:第一,强调存在超灵,强调精神;第二,强调个人与个体的重要性,不要认为你只是社会的螺丝钉,你像一滴水、一朵花一样,一滴水里也有万物,一朵花里也有宇宙;第三,自然是美好和神奇的。
与众不同地生活到底可不可以
《瓦尔登湖》这本书的细节离我们的生活有点远。重要的是它构建出来的精神,一种在大家都这么选择的时候,你可以不这么选择的态度,反而对我们更有用。我读《瓦尔登湖》时脑海里蹦出了五个问题:
- 1.面对生活,我们真的有选择吗?
- 2.如果有选择,我们是主动选择,还是听天由命?
- 3.我们怎么去选择?
- 4.如果想做到这样去选择,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能力?
- 5.在做前、做中、做之后,我们需要避免哪些误区?
与众不同的生活到底可不可以选择?把你推向生活主流的力量,自身的欲望、别人的压力等,有可能像抽刀断水水更流一样,推着你往回去,让你不能轻易地享受与众不同的生活。
我访谈了身边真正过着与众不同的生活的朋友来兄,他只比我小两岁,跟我完全是一代人。他在北大念到第三年,忽然觉得非常无聊,就去庙里待了一年。老师让他回来再考试拿毕业证,来兄拒绝了,说没必要。
围绕这五个问题,来兄的观点我总结如下:
人的生活是有选择的,所以当然,别人有选择你和不选择你的权利。但是你也有选择的权利,跟谁不跟谁,做什么工作,甚至到人生的最后都有选择,比如积极治疗还是不积极治疗。人的每一步,都是在做选择。
多数人没有能力做选择,往往是无意识地在选择。但无意识的选择,听爸妈的、老师的、老婆的、老朋友的、老板的、社会的召唤,都是选择。任何个体都要明白,归根结底,责任都是要自己承担的,其他人都不能用你的肉体和心灵替你做事情。
我们如果要选择不随主流,在选择面前就要建立自己的原则。首先要有意识,“我可以过与众不同的生活”。多数普通人就像羊群马群一样,容易随大溜,跟随所谓的意见领袖、个性和人格强的人。要小心,要独立问问题,从自己出发,做自己的选择,给自己以答案,否则很容易在极端影响下走偏。
其次需要具备三种能力:第一种,要有道德底线。包括个人的道德,不偷、不抢、不坑、不骗;包括人在社会中的道德,不作恶、不配合作恶、不服从作恶的命令。
第二种,要能够享受自己,要有丰富的个人生活。多数人只有工作和家庭,没有个人的空间和时间。不要全身投入,你要维持自己。
第三种,要有思考复杂问题的能力。有独立思考、自由精神、欣赏美的能力,才能不随大溜,战略笃定。
与众不同地生活,要避开哪些常见误区?第一点,生活不能复杂,过简单生活。如果你生活很复杂、很挑剔,在做重大选择时,就无法有足够的自由度;第二点,不要二元思维,非黑即白,特别是社会舆论如此容易走极端,用你的脑子想想,是不是真的像舆论说的那样。
“我觉得一个人若生活得诚恳,他一定是生活在一个遥远的地方了。”可见在现在的世界里,保持真诚、有趣、干净有多难。诚实、真实是生活的底线,哪怕因为诚实、真实,你受到一些不便甚至损失,你可以去调整生活,但是不真实、不诚实的生活是要不得的。
瓦尔登湖可以是那个瓦尔登湖,也可以是你能去的另外一个地方,还可以是你的一个爱好、小梦想、小习惯。你每天在不被打扰的状态下喝一杯茶、一杯酒,那这茶、酒也可以是你的瓦尔登湖。
“一个人要在世间谋生,如果生活得比较单纯而且聪明,那并不是苦事,而且还是一种消遣;……我希望世界上的人,越不相同越好;但是我愿意每一个人都能谨慎地找出并坚持他自己的合适方式,而不要采用他父亲的,或母亲的,或邻居的方式。”我希望我周围的怪人越多越好,怪人越不同越好。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生态系统里生物的多样性,越多样的世界、越多样的人群越有意思。
“读得好书,就是说,在真实的精神中读真实的书,是一种崇高的训练,这花费一个人的力气,超过举世公认的种种训练。”当脑力被训练得很好,就像一把刀,能够帮你披荆斩棘。把读书当成一种锻炼,当成去健身房,也是一种值得培养的爱好。读好书,读实至名归、金线之上的书,读得筋疲力尽,获得一天的安眠。
“我并不比湖中高声大笑的潜水鸟更孤独,我并不比瓦尔登湖更寂寞。我倒要问问这孤独的湖有谁做伴?然而在它的蔚蓝的水波上,却有着不是蓝色的魔鬼,而是蓝色的天使呢。”有时候我们的在场感是虚假的。所有的人、事物都是孤独的。真正战胜孤独的方式并不是和别人时时刻刻在一起,并不是做多数人认可的事情。
“如果一个人跟不上他的伴侣们,那也许是因为他听的是另一种鼓声。让他踏着他听到的音乐节拍而走路,不管那拍子如何,或者在多远的地方。他应否像一株苹果树或橡树那样快地成熟,并不是重要的。”一个人可以有他自己的节奏,不见得他要跟别人完全一样。
“不论你的生命如何卑贱,你要面对它,生活它;不要躲避它,更别用恶言咒骂它。它不像你那样坏。你最富的时候,倒是最穷。爱找缺点的人就是到天堂里也找得到缺点。尽管贫穷,你要爱你的生活。甚至在一个济贫院里,你也还是有愉快,高兴,光荣的时辰。夕阳反射在济贫院的窗上,像射在富户人家窗上一样光亮;在那门前,积雪同在早春融化。我只看到,一个安心的人,在那里也像皇宫中一样,生活得心满意足而富有愉快的思想。”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但是,你上一次看见星空、看见朗月、享受清风,是什么时候?
“不必给我爱,不必给我钱,不必给我名誉,给我真理吧。”追求真理、智慧,是有满足感、有意思的,但多数人想反了。
本文来源:《了不起》,冯唐 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2.09.19 周一:
善待自己心里的小孩
文学里的青春,在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前有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这类作品。《大卫·科波菲尔》是穷孩子努力、勇敢、奋斗、获得成功的青春,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中产阶级从无到有,发展壮大。《大卫·科波菲尔》呈现的三观,构成了中产阶级的教化。中产阶级希望他们的孩子读《大卫·科波菲尔》这类书,像他们小时候经历的一样,努力、勇敢、成功,或者从成功走向成功,从增长走向增长,花开不败,一代一代。
但是《麦田里的守望者》横空出世,完全逆转了中产阶级这种教化。《麦田里的守望者》中的男主角家境优渥,不需要再奋斗。他看到了奋斗中的无聊,看到了中产阶级教化中的虚伪、庸俗之处,奋斗成功忽然变得毫无意义。
在《麦田里的守望者》里,大人、老师反复教导孩子们的就是“人生是场比赛”,按照规则,你足够努力,加上一点点天赋,就可以赢。
如果全世界的孩子都发足狂奔,那是多么无聊的一件事。为什么就不能有个人说我不想比赛,为什么要比赛,赢的意义是什么?于是塞林格横空出世,写了《麦田里的守望者》,告诉大家其实人生可以不是场比赛,我也可以拒绝长大。
《麦田里的守望者》里的男主角离家出走,离校出走,各处乱逛,试图从他的角度进入成年人的世界。但他看到的都是他不喜欢的,最后他选择了“回去”,对自己做出了妥协,人生可能就是这么无奈。
似乎每个人在青春的时候都有过愤怒,极个别的人用他们的方式跟世界断绝关系。即使是老老实实地接受成人世界主流规则的大多数人,谁能说心里就没有一丝丝残留的反叛?谁能说年轻时做出的事都是荒唐可笑的?
我们在父母的教诲下拼命地成长、念书、考试、进好公司、干活,拼命地在一条规定的路上发足狂奔。转眼人生最好的一半已经过去了,很多美好的事情,甚至不能说忘记,因为都没有体验体会过,青春就呼啸而过了。
无论我们想过顺从的青春还是反叛的青春,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都值得参考。
《老人与海》里,孩子马诺林问老人桑提亚哥:”But are you strong enough now for a truly big fish?”“如果真来了一条特别大的鱼,您干得动它吗?”
这问得挺残酷的。所有人都年轻过,那时候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气,等到老了,力气一定会往下坡路走。老人是这么回答的:”I think so. And there are many tricks.”“我干得动。我有挺多的窍门儿。”
这个窍门,不是油腻,不是捷径,不是诡计,不是阴谋,而是怎么更好地用自己的力气,怎么更好地判断方向,怎么控制自己。老人吃过更大的苦,遇过更大的不幸,他潜意识里知道什么时候该坚持,什么时候该放弃,他有过往的经验给他的智慧。
专业在于自我修炼
一个人如果长期做事、训练、修行,虽然力气、精力不如以前,但是他会有其他随着岁月而增长的东西。比如见识、对情绪的控制能力,比如对成事作为一种修行的理解和掌握,比如一种战略笃定。所以年轻有年轻的优点、优势,老年有做事方面的优点、优势。
我体会到很多真的职业人——无论哪个职业——都会把自己的修炼当成很重要的事,把需要做的准备,一步一步做得精确无误,然后等待奇迹的发生。虽然很痛苦,但是每天都会比昨天好一点,比昨天高明一点。
我有时候跟年轻团队成员说:“您总是想做大事,想发大财、出大名,但是能不能保证基本的身体别掉链子,您两星期得一次感冒,三星期得一次中耳炎,四星期得一次腮腺炎,那您这算什么专业人士?”
专业人士成事的第一个基本要素是别老生病;第二个基本要素是别老情绪化,别整天臊眉耷眼或愁眉苦脸或义愤填膺的。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士是能够稳定、精确地管理自己的情绪的。
你只有你自己
**“You have only yourself.” **
人越年长,孤独感越强。你的习惯、想法、生活,很难跟别人分享,让别人理解。哪怕再了不起的人,哪怕再顶尖的专业人士,都希望自己有帮手、有团队,不希望自己只是一个人。他也希望自己的人生体验、行业体验,特别是一些极致体验,能够通过人和人的交往传递下去。
但是英雄注定孤独,往往这些人不在,那他自己就要顶上。对于一个人特别想干的事,只会有一条结束的法则:我在,事在,我在,这事就没完;只有我死了,才能停止。打鱼是这样的,写作也一样。
我们说回《资治通鉴》,今天我们把目光转向另一个我们现在非常熟悉的人物——荀况。虽然荀况的历史地位在战国晚期,跟范雎相比,根本谈不上重要性,但是对于后世荀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我在现实生活中也遇到过,一些成功大佬挣了钱了,几十亿、上百亿都有。他们有时候就会问我,冯老师,你的驱动力是什么?你为什么不想挣那么多钱呢?我沉思了一阵,跟他们讲,我更喜欢影响力,更喜欢持续的影响力;钱,我没有特别强的欲望,温饱就好了,“一箪食,一瓢饮”就够了,一天吃顿饭就挺好,一天喝半瓶酒就挺好。但是我的妄念是100年、200年之后,还有人谈起我的文章,谈起我的想法,还有人谈起我创的“成事学”。
从这个角度看,我更贪图影响力,你更贪图钱财,都是好东西,大家开心就好,大家觉得有动力就好。你有动力挣钱,我有动力追求影响力,我有动力去创造,没有高低贵贱,只是擅长的和老天给的不一样而已。
所以,你比较荀子和范雎的话,现在你在北京街头拉100个人问,你知道范雎吗?我估计最多有两三个人知道范雎;如果你在北京街头随便拉100个人说,你知道荀况吗?你知道荀子吗?很有可能10个、20个人会听说过这个名字。尽管这10个、20个人可能一句荀子的话都不会说,但荀子留下了名字,范雎留下了故事。
追求的东西不一样,得到的东西也不一样,适合的东西也不一样。所以,追求什么要根据自己适合什么决定,听内心的召唤。如果内心真的想去挣钱,如果钱真的能给你安全感,那去挣钱,去挣没数的钱,持续去挣钱;如果创造思想、影响力是能让你激动的东西,那就追求;如果简简单单地活着就能给你带来最大的满足,如果你能相对舒服,那就做喽,就像庄子一样,一辈子只做过短暂的一段小官吏,挺好,一切都挺好。我只是想跟你说,这里面有不同,不同往往不意味着高低贵贱,而只是意味着人类的多样性、人心的多样性、人脑子的多样性。
本文来源:《了不起》,冯唐 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2.09.20 周二:
一般来说,越是深情之人,就越容易受到感情的反噬,受伤之后的回血能力就越差。相应地,越是这种人,人生就需要有更多的出口,找到更多的意义,这样才有回旋的余地——人生一旦活得够宽,面前的海岸线够长,就不容易把自己困死在沙滩上。
如果一个人活得很“窄”,活不出足够的宽度,那么与其深情,还不如薄情,别太敏感,就像李敖说的“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就好。否则,多半要沦为一个自怜自伤、喋喋不休的人,凡事都想不开,出去相亲,对方瞪他一眼,他就想不开气死了。
杨过闹事之后,害怕被责罚,不敢回家,找了个山洞过夜。郭靖很焦虑,遍寻杨过不着,情绪不好,很是烦恼。
此时,黄蓉有没有指着郭靖说“瞧瞧你这个好侄子”之类的话?并没有,而是做了很平淡的一个举动:“知道劝郭靖不听,也不吃饭,陪他默默而坐”。
你体会一下这个“陪”,这个“默默而坐”,是不是已经是最好的应对了?此时此刻,在这个一团乱麻、所有人都很焦躁的夜晚,有没有感觉到黄蓉是这个家庭的情绪稳定器?
她本来有理由和郭靖一样烦恼焦急的。接下来的剧本原本可能是:男主人暴跳如雷,女主人喋喋不休,女儿捂着脸哭,大家集体歇斯底里。但黄蓉没有。
她改变了这个剧本,选择了“默默陪坐”。这一行为释放出来的信号是:这件事确实挺烦,我也很烦,但没关系,让我们一起等到明天去解决它。黄蓉事实上成了所有人情绪的保险阀,是全家最安静理性的一个,也是姿态最高的一个。
第二天夜里,杨过找到了,回家了。黄蓉又是什么举动呢?
倘若换了一般人,总会有点情绪要宣泄,总难免要数落杨过几句,可黄蓉仍然没有。来看原著,她的反应是这样的:“回到屋中,黄蓉预备饭菜给郭靖和杨过吃了,大家对过去之事绝口不提”。
郭靖能“绝口不提”好理解,相比之下,黄蓉的“绝口不提”更难做到,体现了一种气质,不多废话,不多啰唆聒噪,过去就过去了,并且还准备了饭菜给郭靖和杨过吃,与郭芙殴斗的事不提了。
大家平时可以多注意,在家庭生活中,小气的人和大气的人,气质不好的人和气质好的人,主要区别在哪里?答案就是:一个总是爱做情绪的加法,一个总是爱做情绪的减法。
在这件事上,自始至终,黄蓉都在做情绪的减法。对有情绪的郭靖,黄蓉做减法,陪他默默而坐;对有情绪的杨过,黄蓉做减法,端上饭菜,旧事再也不提。
这就是智慧,对于陷入家庭矛盾和负面情绪的成员,要给予情感上的支持,而不是情绪上的支持,在情绪上反而要降温。杨过这个小子也许就等着你说他呢,就等着找证据证明你们歧视他、迫害他呢,可是咱偏不提,让他情绪降温。
综观整个桃花岛上的鸡毛蒜皮,从黄蓉的处理上,能得到一些启示。
第一,姿态要高。不要低姿态,要高姿态,小朋友打架可以批评,可以教育,但不要掺和进去拉偏架,甚至迁怒于家人,对郭靖说“你怎么把这么个小王八蛋”带到岛上来了,这就庸俗了。
第二,留有余地。倘若对人不喜欢、有看法,也注意留有余地,不要歇斯底里,不要意气用事撕破脸。
第三,行所当行。黄蓉的角色是伯母,不是伯伯,既然如此,打杨过耳光这种事没有充分理由便不要去做。郭靖打了杨过耳光,逼得杨过跳海,黄蓉去下海救人,这就叫行所当行。如果反过来,那就是另一种效果了。
第四,守住底线。黄蓉对杨过的底线是什么?是抚养他,教育他,不遗弃他,不凌虐他,尊重和成全郭靖的故人之义。
在修补和杨过的关系上,黄蓉有一点也还是做得不错的,那便是坦诚,尤其是面对杨过这个聪明人。注意,不管是生活中还是职场上,对聪明人尤其要坦诚。黄蓉是怎么和杨过谈心的呢?就是一个词:坦诚,不回避问题。她是这样说的:
过儿,你有很多事,我都不明白,若是问你,料你也不肯说。不过这个我也不怪你。我年幼之时,性儿也是极其怪僻,全亏得你郭伯伯处处容让。
(黄蓉)又道:我不传你武功,本意是为你好,哪知反累你吃了许多苦头。你郭伯伯爱我惜我,这份恩情,我自然要尽力报答,他对你有个极大的心愿,望你将来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我定当尽力助你学好,以成全他的心愿。过儿,你也千万别让他灰心,好不好?
不拐弯抹角,不遮遮掩掩,两个聪明人之间坦诚相对,有啥说啥,效果很好。杨过听了之后居然啜泣了,他感受到黄蓉是真挚的。
这种经过了怀疑之后的信任,其实比那种盲目的信任更让人感动。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先凉后热,慢慢升温,可能比一开始上来就火速升温更理智,也更持久。
郭靖、黄蓉的婚姻顺、感情好,还与黄蓉的另一个特点有关,那就是黄蓉能体谅没有那么聪明的人。她虽然绝顶聪明,但在跟资质一般的人相处时,并不太给对方压力,让对方能够放松下来。
生活中,大多数聪明人都容易犯什么毛病呢?就是完美主义,难以和不聪明的人相处。因为自己太聪明,所以不断地给身边人提高要求,让别人更高、更快、更强;更因为自己太聪明,所以受不了周围人的迟钝,简直没有半分耐心跟这些笨蛋沟通,对人家做的什么事情都不满意。
但是黄蓉没有。她的聪明是公认的,可是偏能体谅笨人的难处,跟郭靖在一起,不炫耀自己懂得多、会得多,也不嘲笑他笨、反应慢,更没有期待过郭靖会被自己熏陶得提高智商,给他提不切实际的要求。郭靖在黄蓉面前是完全放松的,充满自信力的,少年时因为学武太慢带来的心理阴影一扫而空,这才是最大的内驱力。
聪明人要消除这种智力歧视是很难的。看看林朝英,跟王重阳还没开始谈恋爱呢,就开始比武功、比才智,连自己研发的玉女剑法都要处处克制全真剑法。还有绝情谷里的裘千尺,比对象高明那么一点点,就要在家里颐指气使、居高临下,最后感情都崩盘。
当然了,说一千道一万,郭靖、黄蓉的婚姻好,关键还是黄蓉眼神好,郭靖这个人找得不错,值得托付终身,这是第一位的。不然,黄蓉再怎么“包容”、相处方式再怎么对路也没用。正确的策略,只有在正确的人身上才能发生作用。说到底,眼睛擦亮点,把人选好、看准才是关键。感情的世界里,一切好都不如眼神好。
本文来源:《越过人生的刀锋》,六神磊磊 著,中信出版社。
2022.09.21 周三:
有自我认知偏差的人,看到的总不是真实的自己,而是扭曲放大的。
一个人平庸可不可以?当然可以。每个人都有平庸的权利,没有谁是生来就必须优秀的。即便是名门之女,也不一定就非有义务要成为什么名女人、女富豪、女帮主。
一个人自我感觉良好行不行?也行。平凡的人也可以自我感觉良好,也应当有自信,也有昂着头追逐梦想的权利。但这永远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先要对自己有正确认识。就像希腊古城特尔斐的神殿上那句名言:“人啊,认识你自己。”
能力要放到合适的地方。在人的所有能力之中,最基本、最核心的能力,就是认识自己的能力,明白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善于干什么、不善于干什么。了解了这些之后,梦想才能谈得上是梦想,否则就是狂想。
亲友恭维她,下属恭维她,追求者恭维她,路人也恭维她,郭芙从小沉浸在这种恭维里,天天听这种话,整天喝醉酒一样,当然觉得自己方方面面都优秀了。
而且一个人越是膨胀自负,越爱听假话,别人就会越倾向于不去打破这种错觉,更多地附和:是、是、是,对、对、对,你很优秀,你很棒。刻意的恭维加上顺嘴的应付,共同助长了她的膨胀,她的幻觉也就不断被放大。
生活中有许多人,便是自我感觉极其优秀,又说不出优秀在哪里。这种人有男性,也有女性。他们往往心气儿很高,认为自己天然就优越别人一头,就该是团队的核心,天然地应该被高度尊重,因为自己很“优秀”。
可是,你真问他们到底“优秀”在哪里,却又根本说不出来,搞不清楚。学过两天琴,读过几本畅销小说,出过几次国,或者因为工作关系、家庭关系认识了一两个名人,都可以让他们产生优秀感。事实上,这些都是幻觉。
认识自己永远是第一位的。每个人都有长处,而这一切的前提是认清楚自己,不要非去当母亲那样的女强人、女英豪、女帮主。选对了赛道,人都可以有机会活得很精彩,包括郭芙。
不要轻易用“爱”这个字。因为“爱”很抽象、很不可捉摸,所以很多复杂的情绪都打着“爱”的擦边球,祭出“爱”的大旗。
如果这都是爱,我们可以轻易考证出范遥爱灭绝师太,张无忌爱黄衫女,甚至杨过的真爱是黄蓉。故事的本来面目,我觉得很简单。她是找出“因爱生恨”四个字,作为自己强烈挫败感的挡箭牌。
因为她最鄙视的,结果成了最优秀的;她的那些跟班,最后成了不成器的;她认为自己高于同辈众女,但婚姻、事业最终都没有证明。所以潜意识之中,她在给自己找理由:我不是没有识人之明,而是一直喜欢他。
当然,也许后来她真的是开始喜欢他了。因为她也在成熟,也在懂事,也在学会欣赏。很有可能她慢慢发现,这种人才是男人,这种心跳才够刺激,这种旗鼓相当的感觉才可能产生爱情。
但是,当她绕了一个圈子回来,他早已经不在那里了。她和他已经是霄壤之别、云泥之判。她连伤害他、激怒他的资格都没有了,更遑论获得他的爱——鸟从天空飞过,哪会在意地上的藩篱?
“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这是余光中写给哈雷彗星的诗句。人心如彗,缘分也如彗,是不会等你成长的。错过了,也许便永不会再交会。
假如真的爱孩子,不希望她变成一个巨婴,那么应该让她明白一个道理:家里总有一些事情,比你的个人感受更重要;总有一些事情,你不能决定,只能理解。倘若你一时不能理解,爸妈可以耐心地帮助你理解。但是归根结底,不管你理不理解,都要理解。这才是给孩子的真正的成长礼物。
反之,很多崩坏、失衡的家庭,往往都是爹可以不要妈、只认孩子,或者妈不认爹、只认孩子,而孩子则觉得谁都没有自己重要。
这让人想起《圣经》。它认为家庭中首要的关系是什么呢?是夫妻关系,不是母子关系或者父子关系。这种说法国人未必全能理解,但我不得不说,它是有一定道理的,是一种智慧。
这种所谓的“高级感”是一种比较玄妙的东西。有钱不一定有高级感。有的人明明花了很多钱,甚至是花了冤枉钱,却总给人感觉不太体面。原因何在呢?何以有的人花钱也买不到高级感呢?
第一就在于他们往往都带着一种压力,这种压力叫作“证明自己的压力”。有的人时时刻刻活在这种压力下,举手投足间都透露着这种压力,花钱的时候也带着这种压力,所以他气息就不对。郭襄花钱为什么让人感觉潇洒?因为她不需要用钱证明自己,超越了这种压力,高级感自然就出来了。
举一个对比的例子就很明白了——乔峰和鸠摩智。两个人明明都是大高手,在原著里武功也差不多,但为什么总给人感觉鸠摩智就层次低一级?这种诡异的低端气息是从哪里来的呢?
关键就在于鸠摩智无法摆脱证明自己的压力,他无时无刻不活在这种压力下。他东跑西颠、到处串门,挨家挨户证明自己会少林七十二绝技。而且他还动辄进行现场演示,到天龙寺演示,到少林寺演示。为什么演示?怕别人不信呗,怕不能证明自己呗。一个绝世高手老得证明自己是绝世高手,因此他的气息就比较低级。
乔峰有这种压力吗?没有。乔峰不需要到处证明自己真的会降龙十八掌、真的会擒龙功,你爱信不信。他早就超越了这种压力,所以高级感就来了。
这和花钱的道理是一样的。“时刻必须证明自己有点钱且过得不错”,这种气息很微妙,但是又很明显,像煤气味一样明显,人人都觉察得到。比如今天有的圈子、有的行业,就到处弥漫着这种味道,似乎人人身上都带着这种压力。
世界上的一切商品永远只分为两种——服务自己的和证明自己的。你买来服务自己,你就比它高;你买来证明自己,你就比它低。所以乔峰就比降龙十八掌高,鸠摩智就比少林七十二绝技低。如果一个人老需要靠花大价钱吃饭、买商品、住酒店这种事来证明自己,他的气息就怎么都高级不起来。
以上是第一点。再总结第二点,叫作经常性地暴露自己的价格。这也是高级感立不起来的原因。什么意思呢?就是如果你用两千元的酒店来标榜自己,那么便暴露了你的层次就是两千元;你用三千元的酒店来标榜自己,就暴露了你的层次就是三千元。反之,不管你住什么样的酒店,只要安之若素,那么别人就窥探不了你,你也给自己保留了深度。
一样商品,只要不用来标榜自己,它就没有价格属性。你用一个五万元的包,吃一次九百九十元的下午茶,不用来标榜自己有钱,那么这个包、这次下午茶就没有价格属性。乔峰打最简单的太祖长拳也好,用最华丽的擒龙功也好,都不是用来标榜自己的,所以我们就无法从中窥见乔峰的深度。可一旦你用它来证明自己有钱,它就立刻有了价格属性,一秒钟就暴露了你的价格。
“我宁愿坐在宝马车上哭”,这话的真正问题在哪里?注意,并不是什么所谓的太物质,它的真正问题是暴露了自己的价格——原来这个人没有宝马车,并且坐宝马车的机会也不多。进而容易被可以轻易拥有宝马车的人轻看。
任何好的商品都有价,再贵的东西这世上都有人可以轻易拥有。所以,不要把自己的尊严和这些东西捆绑起来,一旦捆绑,就给自己标了价,也就必定有人觉得你廉价。一个踩着滑板车的人是无价的,因为你不知道他什么价。你知道张家口的小乞丐黄蓉什么身价?你知道无量山光着屁股买饭吃的段誉什么身价?
除了以上两点,还有第三点,也是金庸告诉我们的,如何花钱才有高级感?就是同时能让旁人觉得舒适。郭襄也花钱,也挥霍。她在风陵渡口的酒店拔金钗换银子,请所有人吃饭,打十斤酒,切二十斤牛肉,又打十斤酒,切二十斤羊肉,所有人都高兴,所有人都舒适。因为她花这个钱不冲着别人。
除了故意逗自己的姐姐,郭襄此举没有踩在场的任何人,没有贬损在场的任何人,因而大家都舒适,“笑逐颜开,齐声道谢”。她花钱给人的感觉就是这姑娘活该有钱,她越有钱旁人越高兴,高级感应运而生。
如果换了别人、换个场景,同样也是请客买单,对方可能就不舒适了。比如朋友聚会,其中一个家伙说“呵呵,这个地方比较贵哦,你们可能不常来,我常来”。
那别人就可能特别不舒适。为什么不舒适?因为他的实际目的是贬损别人、抬高自己,和上述郭襄那种正好是相反的。所以,搞不好钱花了,又没有落到好,你也不会觉得他有什么高级感。他越有钱你可能越不痛快,恨不得把朋友里最有钱的叫过来弄死他。
事实上,面对这种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完全放松,充分地使自己舒适:对、对,我不常来,你请吧,我还没吃饱,还想点菜。
本文来源:《越过人生的刀锋》,六神磊磊 著,中信出版社。
2022.09.22 周四:
王重阳和林朝英的真正问题,在于不会谈恋爱。恋爱和轻功、暗器一样,也是门技术活儿。张翠山不会谈恋爱,但是幸亏殷素素会,所以做成了夫妻;而王重阳、林朝英两人都不会,作为一派宗师,又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当桥板,于是问题就大了。
他们都是文武全才,王重阳甚至连工程建筑都懂,古墓的图纸都是他画的;林朝英也一样,你看玉女剑法里,她会的东西真是太多了:小园艺菊、抚琴按箫、松下对弈、锦笔生花……这样的两个人,怎么肯暴露自己不会谈恋爱呢?
一个人越优秀、越全能,碰到某个领域自己不会的,就越宁死也不肯碰。
他们互相写了那么多封亲热的信,“没一句涉及儿女私情”。他们都努力装作“只要我愿意,随时可以谈私情”,就像两只强壮的旱鸭子在泳池边淡定地比画、热身,聊天气,聊美食,却谁也不肯下水。
他们上演了一幕幕类似“给女神修电脑”的拙劣对手戏。林朝英说“我觉得你的房子真好”,王重阳马上说“好呀,我搬出来给你住”;王重阳说“我发现一种床对你身体很好”,林朝英说“好呀”,结果王重阳辛辛苦苦地打了张寒玉牌单人床。他们不咸不淡地互相顶着帖,挥霍着岁月年华,还以为这就算是在谈恋爱。
最后,林朝英孤独地老了、死了。王重阳跑到古墓,熟视故人遗容,“痛哭了一场”。你也很体面,我也很体面,但是我们的爱情,只收获了一个永远寂静的朋友圈。
如何面对人生里的不公平
如果你觉得世界很公平,那么你是幸运的,因为很多时候不尽公平才是世界的常态。
誓言可能会遭背弃,友谊可能会变冷淡;你爱一个人,不可能必然得到对等的回报;你拜师学艺,也不代表必然得到和同门完全相同的对待。明白“不公”是常态,“不公”将和人生如影随行,才能与之相处,并且平视之、超越之,参与到更广阔的人生游戏中去。这话绝非让人去甘心受委屈、当怂包、遇事不争取,而是说必须认清世界的本来面目,那就是没有时时、处处、事事的公平。
有一个问题:读金庸让少年时的你学会了什么?编剧史航的回答让人印象深刻:人一辈子,总有许多遭遇会让你觉得孤苦无助,怎么偏偏就我遇到了,别人没有?我怎么这么倒霉?就如卢梭曾说,青春期的苦痛,就在于你苦的时候不知道别人也在苦着。而恰恰是金庸让少年的我明白,这些孤苦、纠结、不公并不是我所独有的,还有许许多多的人也在遭受着这种孤苦,并且他们都能坚强地活下去、走出来。
人一生的奋斗,其终极目的之一便是追求公平。倘若公平如此轻而易举,那还奋斗什么?而且,人生的许多游戏,其本质都不是关于公平的,而是关于勇敢、幸运、毅力的。
比如爱情,它便不是一个关于公平的游戏,而是一个关于勇敢和幸运的游戏。张无忌娶周芷若的时候,便对赵敏不公平;而赵敏反过来华堂夺夫,说“非要勉强”之时,则又对周芷若不公平。如果一概以公平论之,那大家干脆都练《葵花宝典》,不要谈恋爱了。你唯有明白了这个游戏无关公平,才能更好地参与其中,体验和享受爱情。
有一些不公,是可以主张权益、可以维权的,然而另一些不公则永远不能。李莫愁倘若去买苹果,买到了烂的,自然可以主张权益,讨回赔偿来。然而男人不爱她了,并且已经死了多年了,这种“不公”如何主张权益?无法主张。她便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迁怒。须知“迁怒”是世上最大的色厉内荏,也是世上最大的自我折磨,越迁怒便会越觉得自己的无能,无能又产生新的愤怒,永无休止。李莫愁便在这种永无休止的迁怒中自我吞噬了。
许多时候,命运对待你我并没有如此不公,只是你对别人所受的痛苦不屑一顾而已。好比李莫愁,眼里只有自己的痛苦,没有别人十倍、百倍的痛苦。李莫愁出场时,随手就害死了一个女子武三娘。她倘若真的了解武三娘的故事,就会知道,武三娘所受之“不公”比她沉重多了!
武三娘的丈夫居然爱上了养女,还为此疯疯癫癫,到处寻衅惹事,对武三娘何等不公?武三娘不得不独立把两个孩子带大,还养得健康可爱,丈夫无丝毫付出,是否不公?丈夫神智迷糊了,到江湖上去流窜,武三娘还得带着两个孩子一路寻夫,风尘仆仆,是否不公?最后她丈夫中了李莫愁的毒针,武三娘居然牺牲自己,替丈夫吮毒而死,是否不公?
人世上真正的不公,都是发不出声音的,就如武三娘这样。倘若你遇到的“不公”可以如李莫愁般大吵大嚷说出来,说明命运对你还远没有坏到极处,还早着呢!矫情到对着武三娘下毒手,还高喊命运不公,什么玩意!
本文来源:《越过人生的刀锋》,六神磊磊 著,中信出版社。
2022.09.23 周五:
做人难,做女人难,做女主角难上加难。黄蓉、赵敏、小龙女,都是女人,但三个姑娘做事不一样。赵敏是遇到困难便向前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黄蓉是倘若问题大,就先绕着走,青山还在,就有柴烧;小龙女不同,是遇到困难反着走,倒退一百步,制造一个新困难,把自己逼上绝路。
人在世上,常有要退一步的时候,甚至退三步、五步的都有,那叫审时度势。战略性撤退是理性的,然而遇事就退一百步,那是非理性的,多出来的九十九步,从根子上说要么是自怨自艾,是赌气,是报复,是企图用浮夸的大撤退来伤害对方,要么就是感动自己,追求一种自我牺牲和自我放逐的仪式感,让自己陶醉和麻痹。
你观察小龙女就会发现,她有个心理特点,就是畏惧和回避矛盾。这是许多都市人也有的心理现象。往好了说是“与世无争”,爱咋咋,往根源上讲就是不愿意面对矛盾,一秒钟要撤退到安全地带,往后、往后,再三百里。
小龙女在古墓长大,从生到死都被祖师婆婆、师父留下来的一套方案安排好了,连死了以后睡哪口棺材都早有安排,所以她就与世无争,没什么可争,也没人和她争。敌人来了,放一群玉蜂就可以驱散,不用和人评理置辩。
从这个角度看,现在都市人表面上生活五光十色,其实还不照样是活在古墓里?许多人自小到大就有长辈安排好一切,按部就班地直到工作、结婚,所以许多人也就畏惧竞争,遇见矛盾就要退一百步。
对小龙女来说,自从离开古墓,有太多的矛盾她不愿面对,无法面对。她觉得山下的世界是荆棘丛。比如:自以为“失贞”,这样沉重的负担和纠结,她无法面对;师徒之恋,江湖不容,倘若要继续和杨过在一起,又势必要面对许多矛盾和纠葛;后来听说杨过和郭芙是一对,更让她觉得太复杂、太纷乱,这团乱麻难以处理。
在她的内心深处,黄蓉、郭靖、郭芙、朱子柳、尹志平……这些人都太麻烦了、太事儿了,她想回避和这些人的正面冲突,不想条分缕析、见招拆招,所以一遇到事,就习惯性地大踏步后退,离开战场,离开矛盾,割舍爱情,成全对方,这总行了吧。
事实上,人要怎样才不会那么畏惧矛盾、畏惧竞争?答案只能是你战胜过它。你看小龙女有点怕李莫愁,却没那么怕武功更强的金轮法王,因为她曾经战胜过后者。一个人,倘若处理过棘手的矛盾,搞定过尖锐的冲突,就不容易再习惯性躲到古墓里去。
而且她还会知道:在人生选择上,进一步或者退一步,也许都可以收获空间和宁静。但是退一百步,往往反而无法获得宁静。好比嫁到绝情谷,小龙女的余生会得到平静吗?
最了不起的“与世无争”不是躲起来,而是你太厉害了,没有人可以和你争。最后小龙女剑术通神,和杨过好好地在一起,反倒是得到空间和宁静了,因为她知道没有人可以和她争了。
社会心态往往是慕强的。在许多人想当然的理解中,“强人”往往是所谓“霸气”的,睥睨四方、说干就干,能动手决不动嘴。慕强也不是什么错,但前提是要识别强人,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强者、什么是伪强人。
我们经常把“霸气”误以为是一味好战、到处树敌,这是一种对强人的误解。这种人不是强人,乃是“假强人”,这种气质也不叫霸气,而叫情绪化、蠢人上头。
强人并不盲目四面树敌,而李莫愁却是四面树敌。树敌是为了什么?什么也不为,纯为了发泄,一味地情绪导向,火气一来就不管不顾。这不叫“霸气”,叫蠢人上头。
再者,真正的强人一般都有明确而笃定的目标。“强人”之所以“强”,往往是目标较凡俗之人远大。目标远大,就不容易被琐事干扰,也就往往能够超越短期利益,意志也就较为坚定。再对比欧阳锋,作为一代强人,便有着明确而坚定的目标——要争取武功天下第一。一切有利于这个目标的,他就积极谋取;一切与这个目标无关的,他就视若不见、鲜有分心。他极其珍惜自己的注意力。
桃花岛上,欧阳锋被周伯通设计浇了一身臭尿,洋相是出了,但他也没有跳脚乱骂,只无奈笑笑,换了件袍子便罢。因为这与他的远大目标无关。而李莫愁有何坚定而远大的人生目标、人生愿景?完全没有!非但没有远大的长期目标,似乎连一个像样的短期目标都没有。
她一大半的精力,就是用在和前男友一家捣蛋上了,挖坟掘墓、打架杀人、迁怒找碴儿,这便是她的主营业务。她另外一小半的精力,似乎专注于谋取《玉女心经》。这倒也像个目标,然而实际操作中又变形了,变成了嫉妒师妹、怨恨师父,和师妹小龙女纠缠乱斗,仿佛经书不是最重要的,与自己的童年阴影作战才是最重要的。
强人不能是情绪的奴隶,而李莫愁却是典型的情绪的奴隶。许许多多的无关细节都能搅乱她、迷惑她、分她的心。
“翻篇”二字说来简单,但在日常生活里,面对老公苦恋了十多年、闹出无数幺蛾子的异性,还能允许保留个联系方式、偶尔问候一句,就已经算是翻篇翻得洒脱的了,要求中断联系、不许再来往的怕也不鲜见。几个人能心无波澜地做到和她郭芙朝夕相处,她高兴时便和她“腋下呵痒”“嘻嘻哈哈”,她不高兴时便要识趣收敛、“微笑不语”?
再退一步说,郭芙如果性格好、易相处,那倒也罢了,可偏偏她是个优越感极强、不易相处的。自己嫁了她的跟屁虫,两口子托庇于她父亲的门下、仰人鼻息,完颜萍倘若稍微敏感一点,心里怕都少不了别别扭扭。换作林黛玉这样心窍极多的,早已经自己别扭死了自己。
完颜萍却偏不别扭,好比有一个心灵的黑口袋,已经给她敞开了,她却不往里钻。面对郭芙,该呵痒便呵痒,该微笑不语便微笑不语。这是能耐,是本事。世上有些东西,你心里存着尴尬,它便会显得分外尴尬;你心里不尴尬,它就半点也不尴尬。原本多尴尬的事儿啊,可是到了完颜萍这儿她不尴尬,于是便一点也不尴尬,郭芙不尴尬,武修文也不尴尬。
还有一件事,完颜萍翻篇也是特别显本事的,就是在她和其他男人的关系上,那便是耶律齐和杨过。
她和耶律齐是一度相当暧昧的,很是纠缠了一阵子,连男方的妹妹耶律燕都认定兄长这是选好嫂子了。完颜萍和杨过则更进了一步,杨过对完颜萍是“拉着她的手,跟她并肩坐在床沿上”,痛陈自己的身世,情到深处,哭湿了人家姑娘一条手帕,还让完颜萍去摸自己小腿上的伤疤。末了,杨过又抱住完颜萍,“如痴如狂”,痛吻姑娘的眼睛。
然则后来,两段关系都风流云散,耶律齐娶了郭芙,杨过和小龙女成婚,各成眷属。完颜萍嫁的是几个男人里相对最不成器的武修文。这种情形下,倘若纠结不甘,内心生出些熨不平、抚不开的波澜来,也是常情。
完颜萍却不见有什么纠结,也没什么遗憾。她痛痛快快、爽爽利利地翻篇了。后来面对这两个男人,她表面上不尴尬,内心里也不尴尬。换作他人,有人也许会忍不住想“假如当年……”,可她心中却没有这个假如,没有那种李商隐所谓“当时若爱韩公子”的无谓计较,自己不曾真正拥有的,便当命里没有过。
她甚至还捍卫了自尊。倘若她面对这两个男人,内心纠结尴尬,一会儿憾己之未得,一会儿愧丈夫之不如,被耶律齐、杨过识破,那真是会自尊上低一头的。如此爽利地翻篇,反而是满分的自尊。
默默的、不引人注目的完颜萍,拿了一个尴尬的剧本,却活得最不尴尬。
她漂亮地翻篇,不浪费柔情,不反刍过去,不深陷无果的缘分,不执着无谓的执着,好像一辆丁零当啷的小火车,虽然不可避免地要走走停停,也许一些站台有月光洒落、树影婆娑、风景动人,但铃声响起,火车出发,就痛痛快快地去拥抱前方了。
本文来源:《越过人生的刀锋》,六神磊磊 著,中信出版社。
2022.09.24 周六:
婚姻是一个中性词。它不是一个褒义词,也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个中性词。就像单身一样,也是一个中性词,没有褒贬。
它只是一种选择、一种状态,是人生许多选择中的一种。有人爱把婚姻包装成褒义,觉得它是人生至高追求、终极意义,是一切的优先级;有人爱把婚姻搞成贬义,认为婚姻是“坟墓”,是爱情的葬礼。这都不对。
一个人走进婚姻的最好心态,就是先明白它是一个中性词。它是一个很勇敢的选择,而选择必然是有风险的;它也是一个美好的约定,而约定是可以解除的。
婚姻会给人带来一些东西,也会带走一些东西;会造就一些东西,也会磨损一些东西。在这里,付出不一定准时获得回报,但平时也许有惊喜。暮春三月,可能江南草不长,你把它当港湾停一停船,却有可能收取“江清月近人”的快乐。
如果真的能了解婚姻是个中性词,那么对于别人的婚姻,吃瓜的看客和旁观者也会少很多不必要的过高期待或是道德判断。对这个失望的,对那个谩骂的,都会少很多,那是人家的事儿。
做人不能既要、又要、还要,人是要做选择的。有时越想努力周全一切,不肯做任何选择,不想伤害任何人,越会把所有人都伤害一遍,尤其是自己。
道德、伦理、爱情、师父、同门、名誉,什么都要最大限度去维护,一样都不肯放弃。说白了就是这个女人太好了,所以也就太求好了,道德洁癖太重,太想要全须全尾了。然而,做人恰恰不能既要、又要、还要。
仁也要,义也要,信也要,爱也要,师也要,亲也要,家也要,女儿也要。好不好?都好,但是做不到,它们彼此矛盾。这个世界不是美好和美好的结合体,而是美好和遗憾的结合体,你得做选择。如果你原地踏步、畏于选择,努力想周全一切,谁都怕伤害,结果便是适得其反,所有人反而都被你“伤害”了一遍。
人生总是要做选择的,在一切看上去都很重要的东西里面,也仍然会有一些更重要的东西。
因为被折叠得太久,从没有打开过真实的自己,渐渐地她的真性情和假性情就合一了,变得半真不假、半假不真了,你看她总觉得像隔着毛玻璃,模模糊糊不清楚。
一个人的成长,无非是学会面对三件事,面对诱惑,面对委屈,面对执念。反过来说,这三样东西其实就是我们曾经活过的最深的烙印,是我们回望青春时最刻骨铭心的东西。当你回想自己的十六七岁,记忆中最难忘的,是否就是自己当初面对的最炽热的诱惑、曾经受过的最大的委屈,以及拥有过的最深的执念?
本文来源:《越过人生的刀锋》,六神磊磊 著,中信出版社。
2022.09.25 周日:
看见另一种可能
我们的大脑运用框架来抓住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时过滤掉次要的方面。否则,面对杂乱无章的世界,我们将无所适从。通过对各类事物建构框架,世界变得井然有序,我们的行动也更加有的放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框架使原本云山雾罩的现实世界变得简洁明了。不过,框架不是世界的简化版,它们只是帮助我们将关注点聚焦在主要的部分。
框架还可以帮助我们从单一的经验中成长,学会归纳总结出可应用于其他情形(包括尚未发生的情况)的规律性的东西。它使我们能够对那些未曾观察到甚或不可观察的事物有所了解,能够对数据一片空白的事物展开想象。也就是说,框架能够让我们看见未有之事物。我们可以设问“如果……那又怎样?”,并预测不同的决策会带来怎样不同的结果。可以说,正是这种展望和预想虚拟空间的能力,成就了个体的荣耀和社会进步。
建构框架的概念在社会科学领域被广为接受。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和阿莫斯·特沃斯基(Amos Tversky)曾清楚地表明结果的不同表征会如何影响决策,他们将此称为“框架效应”,并把它描述为人类推理的缺陷。尽管我们使用的是同一个词,但此处的含义有所不同:建构框架不是如何定位事物,而是在做出决定之前有意识地利用心智模型来导出选择的一种行为。尽管错误的框架必然导致决策失误,但是建构框架是有意义的,可以增强我们的能力。框架使我们得以了解并重新改造世界。缺少了框架,我们就不再是我们自己,无论是作为个体还是作为一个物种。
把框架重构看作一种范式转换,看作对某一领域传统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根本性改变,这也许很吸引人。1962 年,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曾指出,范式转换能推动科学进步。但是,这么说并不确切。每一次的范式转换都相当于一次框架重构。比如,哥白尼的“日心说”推翻托勒密的“地心说”就是一次框架重构。然而,并非每一次框架重构都是范式转换——此时,框架重构的发生非常频繁。有时候,框架重构可以改变社会对世界的认识,但更多的时候,它只是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微不足道却实实在在的改变。不管是哪一种情况,凡是成功的框架重构都会促成明智的决策。
和框架打交道似乎既复杂又不易,需要具备一定的技能。不过,人类在这方面特别擅长。千百年来,我们一直都是按照这样的框架生活和工作,只不过有时候并未意识到而已。框架不仅仅意味着某个人的独特视角,它还代表我们所使用的认知模板。
我们都是架构者。我们预测未来,从平凡之事到宏大景象,无所不包。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不断开启头脑里面的时空旅行。有些人穿梭自如,另一些人则相对笨拙,但我们都可以努力做得更好。事实上,我们也必须如此。
有节制地想象
框架在两个方面的表现尤其突出:第一,在新的场景下或当环境改变的时候,我们选择框架的能力将为我们带来新的选项;第二,在熟悉的场景下,框架有助于我们聚焦重点,从而减少认知负担。
框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能帮助我们进行正确的决策,但是,要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有三个关键要素缺一不可。这三个要素是:因果律、反事实思维能力,以及在朝着既定目标进发过程中约束和调整自己想象空间的能力。
第一个要素——因果律。人类是基于因果关系来看待世界的,这使世界变得通透。我们会预测某个特定行为可能带来怎样的结果,并循环往复、以此类推。因果推理是我们认知的基础。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会了因果思维,因果思维也使人类社会得以不断进化发展。我们都是因果推理的机器。
我们的因果推理往往会出错,因为世界纷繁复杂。仅凭那 3 磅重的海绵状脂肪和蛋白质构成的大脑,我们不可能看清所有的纷纷扰扰。现在我们依靠科学的方法来防止过于草率地推导出结论。比如,跳起某种特别的舞蹈就可以让老天下雨,这样的推论是站不住脚的。不过,我们习惯从因果的角度看待事物也有一个好处,这说明我们知道如何认识世界,并且或多或少地把世界置于我们的控制之下。
第二个要素是反事实思维。所谓反事实思维,是与真实场景相反的重新思考,是人们建构的一种可能性假设。正如我们习惯从因果角度思考,我们也常常进行反事实思维活动。这对于我们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以反事实思维进行思考的一个优势是,我们可以跳出此时此地的认知,可以不受真实世界的制约,并且能够在大脑中建构虚拟的场景。
反事实思维对人类进步十分重要。我们在大脑中想象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事物,这为我们认识真实的世界并构想如何改变世界提供了可能。我们通过“如果……那又怎样?”式的提问来进行反事实思考。我们的想象不必是无意义的白日梦,它们可以成为我们行动的先导,成为我们决策的重要一环。我们在想象和展望的时候,往往就是在衡量和评估各种反事实。通过反事实思维,我们可以让世界变得更好。但是,我们也要避免过分陷入虚无缥缈之中。
第三个要素,即有所约束的重要性。适度的约束有助于我们把想象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如此一来,我们的反事实思维才有可能转化为行动,也即具有可实现的机会。建构框架并不是任由思绪随处飘飞,像风力作用下的气球一般漫无目的——那是在一定范围之内的美好想象。只有不越出边界,我们的反事实思维才有意义。
适度的控制就好比黏合剂,能够把我们的心智模型捏合在一起,从而使我们得以有序和审慎地发出“如果……那又怎样?”的考问。假设我们的车胎爆了,而此前又从未有过换车胎的经历,我们不会指望星际战舰的反重力技术来帮忙,相反,我们会到后备厢里翻找工具(如千斤顶和扳手),并设想这些工具如何能帮我们解决问题。
人类认知中的这三个维度——因果律、反事实思维和约束——构成了框架建构的基础。它们助推人类见所未入眼之事物,未雨绸缪,超前谋划。
关于框架,我们不能容忍的是排除其他框架的存在(这有违框架并无好坏之分的理念)。心智模型的整齐划一是阻碍人类进步最大的敌人,它使人们变得像机器一般,只会延续过往,看不见将来。假如我们的框架无法共存,我们又如何共存?
在人类建构框架的努力中,正是由于我们的框架千差万别,我们能够从无数不同的视角来看待世界,所以我们才如此强大。我们唯有充分挖掘和发挥框架的潜在作用,才能因时而进,在生存和发展的道路上构想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走笔至此,让我们再次回到雷吉娜·巴尔齐莱的话题。我们现在正处在十字路口,巨大的挑战若隐若现、无处不在。像抗生素的故事一样,我们的很多脆弱点其实都是在点点滴滴中自己促成的,我们所做的错误决定、我们的固执己见和不懂得变通、我们的怠惰等等就是证明。我们自己造成了如今的困局。所幸的是,我们还可以抽身而出,但前提是必须具备新的心智模型。
内在决定外在:回顾以往,在人类进步的每一个阶段,思想的演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凡大地之上迎来一次变化,必先有思想上的转变。外部世界的一切先从人的内心开始。我们一次次地建构世界,文明也得以不断向前推进。
本文来源:《框架思维》,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著,中信出版社。
2022.09.26 周一:
成为架构者,学会选取并应用不同的框架,从而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无论是女性对性骚扰的反应方式,还是科学家对抗生素分子结构的构想,框架使纷繁复杂的世界变得易于理解。我们的大脑中装满了这样的框架。这就是我们思考的方式。框架或简单或复杂,或精准或粗略,或美好或邪恶。它们都是现实世界某个方面的反映。有了这些框架,我们能更好地阐释问题、聚焦问题并做出决策。
大约在 20 世纪 70 年代初,“心智模型”这一概念获得了广泛关注;同时引起关注的还有另一概念,即人的推理不是一种形式逻辑运算,而更像是对现实的模拟:我们通过设想可能发生的事情来评估该采取何种行动。研究表明,当我们在计划未来时,会激活与空间认知和三维思考能力相关的大脑区域。实际上,这相当于我们刻意在做某种目的性很强的梦。
这项研究使人们对人类思维方式的了解悄然转变。研究表明,心智模型是人类认知的基本组成部分。我们的所见所知、所感所信,皆始于我们看待宇宙的方式。我们认为世界是如何运行的,我们就推测世界该是怎样的。比如,为什么某些事情会发生,它们在未来会如何发展,如果我们有所行动,又会发生什么?框架不等于“想象力”或“创造力”,却使之成为可能。
大多数人在做决定的时候可能不会过多地考虑自己的心理状态。这是因为我们所做的大多数决定都无关紧要,比如穿哪件衬衫、在沙拉里放什么配料等等。但在做更为实质性的决定时,人们的行为就被心智模型的概念改变了。许多人会充分意识到并权衡自己所建构的框架,因为这些框架将影响他们的选择和决定。
框架最主要的意义不在于它是什么,而在于它能实现什么。框架赋予我们力量,因为它使我们得以保持专注。框架运作得当时,可以突显事物的本质,而令我们忽略其余方面。这是框架的特征,而非程序员所说的缺陷。框架就像巨大而高效的认知捷径,勾画出相应的思维空间以便我们做出决定。它使我们能更快速有效地做出选择。它也简化、强化并放大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从而指导我们的行动。
框架给予我们更多的自由度,我们想要强调现实的哪些方面,就可以选择哪样的框架。通过有意识地尝试运用不同的框架,我们远远超越了听从直觉的动物或遵循指令的机器。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世界,我们就丰富了自身的认知,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选择框架,就是选择最终能让我们做出决定的那条路。想要知道在实践中选择框架是怎么一回事,不妨参照地图的作用。
地图是心智模型的一种物理表征,它勾勒出空间,精确了定位。即便是地形图,也有几十种绘制方法,因为地球表面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映射到二维平面上。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这永远是一种权衡取舍。
“哪种地图最好”这一问题从理论上来说十分荒谬,答案取决于地图使用的具体情境和目的。框架也是如此。框架本身并无对错之分,究竟该选择何种框架应视情况和目的而定。一旦我们选取并应用了某个框架,便意味着广阔的可能性。我们如果没能应用某个框架,就可能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并且一事无成。选取并应用框架——使自己成为架构者——是决策和行动的先决条件。
多种互为冲突的框架能使讨论变得更有意义,也能产生更多样的选择。不过,如果可以应用的框架不止一种(这种情况屡见不鲜),那么选择适合的框架就不那么容易,需要对框架应用的目标和背景进行深入的了解。这一点很重要。
不当的框架建构及其不幸
现在,让我们把时间快进到 2020 年。当这一年年初的新型冠状病毒引起公共卫生部门关注的时候,大家对它的影响还不甚了解。当时,只知道有 7 种冠状病毒能够感染人类,感染率和致死率不尽相同。有些冠状病毒仅会引起普通的感冒,而另一些冠状病毒,比如2002——2004 年的非典病毒和 2012 年的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则会引起更严重的症状,潜伏期更长,两者的致死率分别为 10%和 35%。不过,此前我们曾有过应对冠状病毒暴发的经验,而且还战胜了它们,就像战胜埃博拉一样。
也许正因为如此,各国都不清楚应如何应对SARS-CoV-2 病毒的出现及其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即Covid-19)。中国对武汉进行了封城,这是前所未有的举措。在意大利,当人们还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时,病例数已急剧上升。伦巴第的医院不堪重负,以至有一段时间,医生们不得不哭着给 60 岁以上的患者注射镇静剂,以减轻他们死去时的痛苦,从而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留给年轻患者。
就像 2014 年世界卫生组织和无国界医生组织所面临的情况那样,所有国家都掌握着同样的数据。和埃博拉一样,各国最初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方式决定了他们倾向于何种选项、会采取何种行动,以及在危机来临时会有怎样的表现。英国和新西兰是两个典型的例子,它们对疫情的反应证明选择对的框架是多么重要。
新西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框架和应对非典类似,采取的是“消除”的方法。尽管新西兰未曾暴发非典,但当地的官员会定期和中国台湾、韩国等暴发过非典的地区和国家人员进行交流,这些地区和国家拥有稳健的疾病监测体系和政策。因此,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新西兰卫生部门官员就启动了灾害模式。总理杰辛达·阿德恩认为,反应过激总比措手不及要好。“目前我国有 102 例病例,但是意大利曾经也是如此。”2020 年 3 月时,她对民众如是说。新西兰进入了封锁状态,关闭了边境,并严格追溯每一例病例。
与此同时,英国则把新冠肺炎视作季节性流感,采取的措施更为“温和”。英国卫生部门官员认为,新冠病毒不可避免会在人群中传播开来,并最终形成群体免疫。英国政府在新冠肺炎暴发初期就放弃了检测和追踪密切接触者,而且实行禁止举办大型公共活动以及封校等措施的时间也比欧洲其他国家晚。直到流行病学模型显示新冠病毒将压垮其国民医疗服务体系之时,当局才选择了全国性的封锁。2020年 6 月初,当阿德恩总理宣布新西兰境内已消除新冠病毒时,英国因新冠肺炎死亡的人数已达到约 50000 例,是全球新冠肺炎死亡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两个国家,同样的数据,同样的目标,因为采用了不同的框架和不同的行动,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框架能帮助我们达成所愿,但是我们需要选择方向。这听起来十分令人鼓舞:一切尽在我们掌控之中。不过,这同样令人沮丧。尽管框架功能强大、用途广泛且不可或缺,但最终做出抉择的还是我们人类。
本文来源:《框架思维》,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著,中信出版社。
2022.09.27 周二:
认识并解释世界,预见未知的事物,在诸多的选择中做出决定:框架就像一把用来认知的瑞士军刀。对人类而言,建构框架(无论从哪个意义上来说)为我们开辟了广阔而又便捷的通道,使我们得以探索星空。
框架使我们成为更好的决策者,也使我们得以把价值观结合到我们的选择之中。反过来,框架也会影响我们的世界观,甚至改变现实世界。显然,在很多情况下,框架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选择正确的框架
框架的应用是一个有序的过程,在因果律、反事实思维和约束想象力等因素的导引下进行。但是,选择正确的框架十分不易。
如果一个人有很多框架可以选择,那么,为某一特定情形找到合适的框架会比较容易。反之,若可供选择的框架有限或框架全都大同小异,事情就会比较麻烦。但是,仅仅有内容丰富的框架是不够的,我们还得清楚每种框架的优缺点。否则,我们就无法因地制宜,为特定的场景和目标匹配合适的框架。
影响我们正确选择框架的第一个障碍是,在我们的认知中,总是倾向于选择之前用过的框架。就像手艺人一样,当举起锤子,眼里只看得见钉子。继续应用我们此前已经用过且很熟悉的框架并非不好,事实上,继续应用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框架是一种明智的策略,这样既省去了不必要的思考,同时又能得到好的结果。随着我们反复运用相同的框架,对该框架的了解会越来越多,应用能力会越来越强,得到的结果也会更优。
然而,囿于熟悉的心智模型也会制约我们的能力,导致我们难以转换思路去找寻其他可行的框架。正如著名风险投资人尤金·克莱纳所言,“当你身处框架之中,你往往难以识得庐山真面目”。也许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比如,我们的目标更高了,或者某种情况可能与之前遇到的相类似,但实际却并非如此。在上述情形之中,那些我们曾经应用过并且信任的框架就不再是最佳选择了,此时就需要去找寻更好的框架。也许我们能在已有的框架体系中找到合适的,但前提是我们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且足够细心。否则,我们需要继续努力。
选择新的框架是一个既充满挑战又耗费时间的过程,若非十分必要,应尽量避免。更糟糕的是,即便我们反复尝试,也不见得会表现得多好,因为关键不在于一遍遍地尝试,而在于尝试不同的选择。当然,寻找更好的框架是值得的。虽然这需要充分调动认知,且存在失败的风险,但一旦成功,就意味着更优的选择和决策。它的回报是巨大且持久的。
我们无往不在框架之中
一些自我提升类的书在鼓励读者超脱桎梏、发挥创造性思维的时候,总是要他们“跳出思维定式”。这句话现在已经是老生常谈,在商界和管理部门更是如此。它出自一个叫作“九点测试”的商业心理学实验。
九点测试或许能让人们发现原本不曾意识到的选项,但“跳出思维定式”的说法其实并不十分严谨。作为人类,我们不可能不去建构框架。事实上,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建构框架。我们唯一能选择的是应用什么样的框架,怎样加以利用。即使我们能跳出框架来进行思考,其作用也有待商榷。框架会设定边界——假如没有边界,我们可能会过于天马行空,从而难以形成实实在在的选项。设想我们像丹尼特笔下的机器人那样,面对一颗定时炸弹,我们也许会祈求上帝显灵,祈求拆弹专家从天而降,或者祈求能说服炸弹不要爆炸。这些想法的确“超越了思维定式”,但并没有实际的用处。
框架的建构之所以有用,就是因为它能使我们的大脑以一种有序、有目的和受约束的方式进行思考。思维定式其实是一种挺玄乎的东西。
九点测试本身也说明了很多。事实上,有几种可能的解决办法:把测试的纸卷成桶状,或者折起来,或者剪成好几片,或者干脆想象在四维空间中问题得到了解决。谁说不可以呢?任何一种限制都是一种桎梏,而我们又曾经被灌输要有意识地突破这样的框框。对每一次测试,我们都可以想象出一个超常规的解决方案,即逾越了旧有思维定式的方案。可这样并不能解决问题,没法给我们带来实际可操作的选项和答案。
为了达到目的,我们需要把自己的想象框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想要在九点测试中得到理想的结果,也就是说在想象的边界之外把点和线连起来,要求我们将思维限制在纸张的二维平面上,而不去考虑折叠或裁剪这张纸。九点测试表明约束是有必要的。这个例子告诉我们的不是“跳出思维定式”,而是要建构框架。它告诉我们,要考虑心智模型,考虑如何适当控制想象的空间,并在此基础上构想其他的替代解决方案。这个测试提示我们,选择正确的框架、合理地发挥想象有多么重要。
在现实生活里,我们常感觉自己受到条条框框的制约。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需要框架来打开更多的可能性。
框架底层要素之一:因果律
将因果推理转化为框架,成为可供反复利用的模板,减轻认知负担,节约决策时间。
人类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能够把因果推论转化为框架。这些心智模型成为可供反复利用的模板,帮助人们从因果关系的视角去看待世界。把此时此地的经验推而广之变成一种更为通用的因果模板,这是一种巨大的优势。这样的模板有相当广泛的用途。因为我们可以将这样的模板应用到新的环境中,所以它们灵活性高,可以相互替代。
因果模板就像一个特定的工具,它可以被用于不同的方面。每当环境发生改变或者我们遇到了新情况,如果没有这个模板,我们可能就要重新推断因果关系并做出预判。但是,有了因果模板,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个可以灵活运用的结构。也许这些模板不是那么完美,但肯定比从头开始要好。
抓紧学好因果框架可大大节省时间,对于那些需要快速做出决定的情形更是如此。若没有模板,我们就会浪费宝贵的时间,一步步慢慢摸索潜在的可能性。
总之,既有适应性又有学习速度,我们就能提高变通能力和效率。当然,最大的益处是拥有抽象能力。它使我们不再只是关注低阶的因果关系,不再像植物和简单的动物那样把自己束缚在当下。相反,我们可以超越当下进行思考。抽象思维使我们的认知有了质的飞跃,使我们的因果思维不再局限于具体的、特定环境的和可观察到的事物。也就是说,有了框架,每当遇到新情况,我们就不必再“运行实验”、经历试错。
人类如果失去了归纳总结能力,失去了高层次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就等于被剥夺了雄心和超越一切的能力。我们就会像海狸一样被困住,日复一日,重复同样的活计,不去努力,不做尝试,也不把新知识融入新的思维层面。生活将会像一潭死水,既不会有厚重的历史,也谈不上对未来的展望。
本文来源:《框架思维》,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著,中信出版社。
2022.09.28 周三:
可解释性至关重要
通过抽象的因果模板看世界的最大好处就是,世界变得可以解释——尽管我们不可能总能找到对的解释。
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若要让人们接受新的框架,就必须提供有说服力的解释。可解释性对于因果框架的成功至关重要,它使我们的存在和经历变得有意义。当我们参透了某一种现象——使世界的某个小小部分变得可理解——其所带来的满足感是巨大的。
从建构框架的角度来看,当人类在用因果框架解释世界时,他们实际上也增进了对世界的了解,他们的见解也变得更加深刻和准确。向别人解释世界可以使自己更好地认识世界。这一发现可直接应用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让孩子们解释自己的推论,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这或许也有助于人类的进化发展,因为在解释的过程中,我们会比其他人更快、更好地了解世界。)
如果我们不具备抽象能力,那么我们所经历的每一种情况都会是全新的,我们将无法从中总结出通用的规则来指导我们的行为。然而,基于因果框架的可解释性比仅仅为世界提供秩序具有更大的影响。它是人的能动性、责任和控制的基础。
能动性的概念意味着,人类拥有各种选择,且能够加以利用。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是主体,而不是客体,我们有能力采取行动。能动性取决于我们建构因果框架的能力。这并不是说“自由意志”是客观存在的,也不是说人类的选择不受社会结构的影响。但是,只有当我们的行动会产生后果,我们能够预见我们的选择将如何改造现实世界时,我们才能真正做出选择。
如框架赋予我们能动性,它也使我们肩负责任。因为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行动,可以做出决策,所以我们也可能被指责。责任伴随着选择。被人用枪逼迫着交出钱财不会使我们受到惩罚,但抢劫银行会被惩罚。梦游时横穿马路不会受到惩罚,但故意撞倒行人会受到惩罚。能动性的另一面是责任,是做选择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有些因果框架存在缺陷,不过我们不该对此感到惊讶。作为初入门的新人,我们的所知其实十分有限,也不明白原因和结果究竟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例如,在 19 世纪 20 年代第一列蒸汽机车开始运行之前,专家们曾担心,以每小时 15 英里的“高速”行驶,乘客们可能会窒息,又或者速度过快可能会让人们的眼睛模糊,造成损伤。
现在我们知道,乘客们当然没事。当时用于预测的因果模型过分原始,缺乏重要的科学依据,也缺乏对人体调节机制的了解。但是,随着现实暴露了该模型的缺点,再加上我们对空气和人的视力有了更多了解,因此在评估速度的影响时,我们就用更恰当的模型取代了之前的模型。这就好比我们后来采用了太阳每天随着地球转动而升起的模型,而不是那个公鸡打鸣导致太阳升起的模型。人类需要了解世界,进而调整自己的心智模型,但这并非控诉框架的存在,而是鼓励人们完善框架建构。
大多数时候,生活都在修正我们自以为知道但实际上并不知道的东西。科学告诉我们,知识永无止境,我们必须时常摒弃一些旧的想法,去获取更好的想法。换句话说,我们的因果框架看起来不会总是完美的。这似乎有些令人沮丧:架构者可不允许像职业运动员那样,在到达终点、赢得冠军之后即打开欢庆胜利的香槟。
因果框架的建构伴随着无数次的失败。
框架底层要素之二:反事实思维
以目标为导向,透过现状做出各种预想,提前应对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想象另一种现实
我们经常会在大脑中设想无数的可能性,设想世界的另一番样子,设想别样的人生是怎样的。反事实思维是我们透过现状做出各种预想的一种方式。若无法想象“本来可以是什么”“已经发生过什么,未来可能会是什么”,我们就会永远被困在“现在是什么”的此时和此地之中。
你永远不可能做到向一只猴子保证它死后在天堂有吃不完的香蕉,就能让它把手中的香蕉给你,但是,人类的宗教可以。价值观的交流是只属于人类的特质,只有人才能想象从未发生过的情景。
反事实思维是建构框架的第二个要素,它绝非随心所欲的空想和幻想,也不是才学的卖弄。不同于随机的意识流式想象和自由联想,反事实思维是以目标为导向的,它重点明确。我们用反事实思维来了解世界,为行动做准备。反事实思维取决于对因果关系的理解,而后者根植于我们的框架之中。反事实思维使我们能设想未来或假设过去,或者把某个场景中发生的事情纳入另一场景中来考虑。
在头脑里所做的假设为我们开启了想象,使我们得以构想出不同于真实世界的虚拟现实。
尽管反事实思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对我们来说它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反事实思维使我们能“填补”想象世界的“空白”,即利用所掌握的信息来想象自己缺失的信息。反事实思维使我们能想象在不同的情况下事态会如何发展。
想象另一种现实可以使我们的因果推理具有可操作性。我们可以就一些潜在的原因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会产生特定的效果。但是,反事实思维和因果推理这两个要素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如果没有因果关系,我们将被淹没在一片没有意义的事件海洋中,漫无头绪;另一方面,如果缺少了反事实思维,我们将被现实所困,毫无选择余地。
反事实思维不仅能帮助我们畅想不存在的事物,也能大大提升我们的决策能力。
首先,反事实思维可以被看作是对“因果决定论”的一种制衡。因果决定论认为只有一条固定不变的道路可走。作为框架建构的一部分,因果推理使我们专注于某个特定的因果交互作用,这样有助于我们迅速掌握情况。如果本来罐子里还剩最后一块巧克力饼干,后来却发现罐子空了,那么我们的因果推理引擎就会超速运转,然后将此怪罪于我们的孩子。但如果我们错了呢?如果是我们的配偶突然嘴馋,把饼干罐洗劫一空了呢?
这就是反事实思维的闪光之处。当我们想象另一种现实时,我们也会想到不同的原因。反事实思维是一剂良药,可以使我们避免过早地得出一个特定的因果结论。反事实思维提醒我们,事情可能并非如原先所想的那般。我们也因此能够不囿于最初的因果假设,以更加开放的心态看待世界。
反事实思维的第二个优点,即它能使我们成为更好的因果思考者。在运用反事实思维后,人们会比之前更擅长因果推理。反事实思维非常有用,因为它让我们看见不同的选择,拓宽我们的关注点,而不会让我们陷入其中一个无法自拔。当考虑选择时,我们也会思考因果关系。相反,当我们只关注一个因素时,并不会激发我们的想象力。
反事实思维的第三个优点是,我们和反事实互动的方式使之变得可为我所用。当我们想象一种情况并把它在脑海中演绎出来时,我们就像个旁观者,看着假设中的现实在眼前呈现出来。我们不必费劲地设想某种情形会如何发展,只需要到脑海里去寻找那些画面即可。这样更直观,不需要反复琢磨。对我们来说,想象某些不存在的东西比用纯粹的概念术语来思考更容易。正如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所言,“心智模仿最重要的方面在于,它是一种观察行为,而非建构行为”。
反事实思维的第四个优点是它切入了我们的隐性知识体系。通过想象某种情况可能产生的其他结果,我们对于世界的许多认知(包括因果洞察力)被激活了。若不是反事实思维,我们可能无从知道它们的存在。
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是建立在反事实思维的基础上的,它打破了这些物品的普通特性,来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反事实思维的第五个也是最后一个优点是它给人一种使命感。它揭示并表达了我们的行动和能动观念。观察一个特定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我们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但想象另一种现实则有助于我们采取行动,因为这样我们能够有所选择。在通过假设的现实来想象不同的选择会如何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会感到事物具有可预测性,同时也会获得一种控制感。因果框架的核心价值在于它能激发人的能动性。人类的决定很重要,因为通过反事实思维,我们可以看到选择并做出选择。反事实思维使我们从理解转向行动,从领悟转向决策。
反事实思维意味着我们利用认知能力来把握以前没有遇到过的情况,并借此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平,为决策提供帮助。通过发挥我们的外在特质,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人类在身体上发生了进化。但作为一个物种,我们心智的提高却得益于框架建构,而反事实思维便是框架建构的核心。
本文来源:《框架思维》,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著,中信出版社。
2022.09.29 周四:
框架底层要素之三:约束
只有加上规则和限制等约束条件,才能有效释放创造力,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约束是框架建构发挥作用的第三个要素,仅次于因果律和反事实思维。如果没有约束,我们可能会想象出无数与因果心智模型缺乏联系的虚拟现实,它们对我们的行动没有任何参考价值。我们需要恰当的约束条件,这样才能合理地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并导出正确的选择。约束条件有助于我们做出更佳选择。
所谓约束,是指以特定方式塑造我们的反事实思维的规则和限制。我们可以不同的方式与这些约束共存,比如,可以放松、收紧约束条件,或者增加新的约束条件以及剔除原先的约束条件,等等。有了约束,框架的建构就从认知范畴转向至关重要的行动。
擅长架构的人明白,他们的想象力需要约束,比如认知上的限制、精神上的束缚等。但这些约束并不是要阻碍他们的视野,而是为了更好地引领它。约束有利于释放创造力而不是削弱创造力,它为可能的心理风险设置了一道屏障。
有些创新者还会刻意营造约束来助推其创造力。约束不一定是一种制约,而是意味着一种机会。建筑师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认为,他创作成功的秘诀恰恰在于须竭尽全力突破局限。“作为一名艺术家,我能感受到约束。地心引力就是其中之一。”他笑着补充道,“但在这种种约束面前,我有 15%的自由来创作我的艺术。”盖里说,他接到过最困难的任务是被要求在没有任何约束条件下为一位富有的赞助商建造一座住宅。他简直都要崩溃了,因为毫无约束即是虚空。
从此种意义上来说,约束就是在我们梦想的画布上施加限制,实际上更能释放自由而非捆住我们的手脚。但是,约束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部分,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应对约束。通过改变约束,我们也改造了自己构想出来的虚拟现实。可见,重要的是约束想象力的行为。约束的放与收,就好比操作一台复杂机器的阀门,只有调节得当,才能产生好的结果。
神奇是由精心把控约束的收与放造就的,如此才可促成合适的反事实思维。如果执着于错误的约束条件,我们就会迷失方向,但是专注于所有的约束条件也不会带来益处。若选择的约束过少,我们就无法聚焦真正重要的事情;若选择的约束过多,我们也可能错过某些重要的事情。
可变性原则并不完美。我们也许相信某些事情是可变的,但事实上它们并不是。反之亦然。但利用可变性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它使我们的思考能聚焦那些我们可施加影响、可加以改变的事情。它帮助我们看到选项并采取行动。
在考虑哪些约束可收、哪些可放的时候,我们应考虑做尽可能少而非尽可能多的改变。我们追求的是最小变化。虽然我们在脑海中会想象各种不同的现实,但此种想象应更加贴近而非远离真实的世界,这样才会降低凭空想象出不切实际的“现实”的风险。现实需要照亮想象的通道。
这一原则类似于“奥卡姆剃须刀原理”。“奥卡姆剃须刀”是解决问题的一条经验法则,它提倡优先考虑简单之事。当需要在不同的解释或解决方法之间选择时,应选择不太复杂的那一个。这可能比选择错综复杂的答案更为简单直接。这一原理是由英国修士奥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kham)在 14 世纪提出的。所谓“剃须刀”,就是剃去不必要的东西,专注于重要的东西。
当选择反事实思维时,最小变化原则给我们指明了一个特定的方向:宁可减去一些东西,也不要盲目增加。对我们来说,想象一个缺少某些特征的世界要比想象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世界容易得多。
本文来源:《框架思维》,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著,中信出版社。
2022.09.30 周五:
脱离自己熟悉的事物和场景往往很不容易。在重构框架时,我们必须主动放弃既有的框架,为新框架腾出认知空间。这类似于园林设计师在设计一条新的路径时必须撤销现有路线,以免人们还行走在他们原先熟悉的路上,即那些已经被踩过无数次的沟沟坎坎。这就是要学会遗忘,是我们在建构新生事物时必然会发生的。
学会遗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类的遗忘是一个自动的过程,而非我们能轻易操控。然而,如果我们想要重构框架,就必须学会遗忘,特别是当新旧框架相互冲突,或当新框架需要克服其所引起的认知失调时,更是如此。
这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
世界是复杂的,仅凭单一的框架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尝试利用不同的视角来提升我们的判断力,有助于得出更好的结论。反过来说,当我们需要选择一种框架时,如果可选择的余地很小,那么结果也会截然相反:由于潜在的选择范围有限,会导致得出的是次优决策。当然,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更多元化的框架,还需要做出合理的选择。
增加思维多样性的另一个策略是激发我们对新想法的兴趣。我们可将此称为“认知寻觅”,也就是追求新的思考方式,不以构建框架为目的来看待世界。为了发现新的主张、获得新的体验和看待事物的新方式,我们可以不惜为之奔走。这有点像满足自我的好奇心,其目的在于接触到在我们的认知范围之外的丰富而独特的视角、多样的观点和林林总总的概念,在于一旦有需要,我们能以更广阔的视野去发现新的心智模型。这样的实践使我们习惯于成为思想采集者,能激发起我们内心的求知欲。通过不断地观察,我们会变得更善于观察。
我们的思维活动在本质上是灵活多变的,而非一成不变的。
当人们面临不熟悉的场景时,比如,结识新朋友、涉猎大量图书,或者来到那些原本不会去的地方时,就会进行认知寻觅,以便培养一种开放、探究的思维。这通常意味着与不同领域的人建立联系,不是为了获取直接的帮助,而是为了通过获得新鲜感来刺激思维。当看到穿着古板衬衫的商界领袖与满是文身、珠光宝气的人聊天时,人们往往会对此种怪诞的友谊心生疑惑。实际上,这两者之间的交往对双方都有益,尽管这种益处并不那么显而易见或立竿见影。
让不同的框架百花齐放
在个人层面,拥抱变量、发挥教育的作用;在社会层面,鼓励流动、宽容。
拥抱变量是指主动作为,形成观点上的不同,而非被动等待分歧的出现。也就是说,把各种不同观点的出现视作一件值得庆幸的事,而非生活中应竭力避免的令人不快的部分。简单的一句“我有不同的看法”虽然会带来不快,但同时也显示了对对方及自己观点的尊重。它表明持有不同框架的人仍然能进行有效互动。这意味着认可我们的世界在认知上并非是同质的,恰恰相反,多种心智模型的存在正是文明进步的标志。
认知开放的核心标志是对新事物持开放态度,敢于直面不同的观点,并接受意见冲突的合理性。这种对新思想保持开放的态度,代表着思维的灵活性和认知的多样性。越多元,越自信,我们思维的可塑性和弹性也越强。
如何教会人们接受从多个不同的角度看待世界,这一点至关重要。正视并尊重差异,而非故意视而不见或将差异束之高阁,这也很重要。能够直面差异,就等于认可和重视它。
心智模型已经从过去普通的认知特征变成了一种可用来提高我们生活质量的强大工具。但是,我们需要努力发展思维的敏捷性,扩展我们的概念和认知范围,吸收并接受既有的框架或尚未构思完成的框架,学会认同不同的视角和价值观,并在面对新问题时设计出新的替代方案。
架构者看到的不是世界的现状,而是世界的无限可能。他们通过了解、考虑、否定或接受他人的框架,并和周围的人交流沟通来做到这一点。思维敏捷性原则要求我们永远不要停止提高自己架构的技能,要看到因果关系,要进行各种反事实思维并改变其特征。简而言之,要在有所约束的条件下展开无限的想象。正如信息的自由流动是人际协调的基础一样,思维敏捷性也是人们成功构架的基础。
我们想象的边界即世界的边界。人类并非只局限于一种世界,相反,我们可以开辟新的天地并在其中任意遨游驰骋。这样的力量就在我们内心,它促使我们对周围的世界和自己的生活展开构想,使我们知道自己是什么,将来又希望成为什么。通过合作,我们得以阔步前行,但只有投入框架建构,我们才能继续生存和发展。
本文来源:《框架思维》,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著,中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