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31-丁立的十月读书笔记

与人类伟大的灵魂对话,超越日常的忧虑和有限

Posted by DL on October 31, 2022

十月份的知识账本:

  1.文艺中年冯唐说,一个世道变坏,是从看不起文艺青年开始的。很巧的是,我前阵子也收到了这一嘲笑。有个书友给我写了一封长信,洋洋洒洒地说我的文字是流水账,是我用来妆点自己的“艺术类”化妆品。其实呢,我真算不上文艺分子,仅仅是一个爱看书的稚气凡胎。从这之后,我着实有点理解真正的文艺青年了,他们想在这功利且价值虚无的世界里过好一生,独自厉害,独自快乐,独自文艺,真的挺难的

  下面我假装文艺地回复这位书友一番:我是宇宙中渺小的一粒微尘,只占据很小的空间和时间;我是无数滴落向宽阔大地的雨滴中寂寂无名的一滴,是可以被替代的一滴。但这一粒微尘、一粒雨滴是确实存在的,它落在我身上就是我的一辈子,一瞬亦是一生

  阅读和写作从来都不是我拿来消遣的东西,不是某种从我身边流过的东西,而就是我的生命。我读到的、写下的每一句话并不是用来标榜自我的花哨装饰,而就是我日常生活的经历,所有这些组成一本写满我人生故事的书,它们有长有短,跌宕起伏,有时令人困惑,有时令人兴奋

  一个作家需要敏感,他的敏感来自于见过轮回,见过高低起落,见过热闹繁华,见过穷苦寂静,这种反差能造就出好的作家。反差的优势,无论是时代、家庭还是个人造成的,对作家的成长都是件好事。脑子永远保持激动,常常好奇、常常反思、常常警觉、常常回顾、常常检讨,这样的日子才有意义。

  伪文艺结束,下面进入正题:一直以来,阅读都是我跟自己交流的方式,是我在精神层面所取得的力量之源,它属于“自我项目”,并不是用来炫耀和展示的化妆品。阅读不过是一个契机,文字不过是路标,每个人读到的意味、通往的方向都是不同的,每个人读到的其实是潜藏在自己内心的信号

  世界行至此时,阅读正退化为一种工具化、无关道德、不再关乎人类心灵秩序的行为。在这普遍迷茫的时期,我也曾深受价值虚无的困扰。这种情愫一直累积着,终于在2019年的某一天我突发感慨,作为一个凡人的我,能否发挥自己在阅读方面的一点点小擅长,为大家做些什么呢

  于是,我开始顺“擅”而为,开始把我思考的事情、浮现在头脑中的想法、受到的启发,都写在博客上。能记录下自己从青涩到成熟的思考,分享出去,给他人传递一些正面和理性的力量,便是我莫大的欣慰。我不过是知识链上的一个小小的环节,但只要有人愿意看,我就尽力去表达。

  我坚信,打开自己的感受力,向内心世界的深处探寻,向精神世界的四周张望,永远都是生命力迸发的表现。无论出于什么动机,我们都是可以通过阅读一直往前走的,它永远会是砍向我们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越过人生中的一个个刀锋。

  人文之外,往功利了说,阅读和写作也是消解压力最有效的方法,我发现,如果把这些压力和情愫作为描写的对象写出来的话,心情立刻就会好很多,因而阅读和写作也是我对抗压力和负面情绪的“后花园”。多写作、多发表观点,其实就是在跟自己对话,很多荒诞、冲动、含混、错误的想法,如果能写出来,就已经被纠正一半了。写作,就是思考。

  最后,我也想对自己进行警示:目前的我仍需要更积极地参与、回应现实,人生中的很多事,只能通过实践来揭示其意义。我是那种时常活在脑子里想事情的人,过多的思虑总是让我丧失行动的能力。希望我学着从自我中心主义的困局当中走出来,看到真实的世界,不要过分执着于各种人事的表象,要跟这个世界和谐相处,并唤起积极行动的力量


  2.以前我老是在乎别人的眼光,总想着去改变别人,希望别人做这做那,觉得这是古道热肠。其实,这只是在不断干涉别人。如果坚持要得到周围所有人的称赞,那就只能委曲求全来取悦他人,结果必然会使自己感到失望、沮丧和受挫,很难有自尊和自信,这种不安全感一直让我患得患失。但是,安全感只能从自己身上获得,如果我们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就能给自己更多安全感

  人的一生中,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一个人如果把别人的评价看得太重,做什么事都会纠结,做什么事感觉都不对。即便是家人、亲密的朋友等对我们很重要的人,也不可能永远对自己持一种绝对喜爱和赞许的态度。人没有必要因为要善良就毫无原则,没必要什么事都做到完美。更何况人不是为了他人的喜欢和称赞而活,人活着首先是为了自己。一定要注重与自己的关系,并孜孜不倦地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我”和其他人的关系只能是“我”和自己关系的延伸,不能本末倒置

  此外,一个人的忧愁有多少,还取决于你对“自我(ego)”的看法有多大。你心中的自我越大,你的烦恼就越多。因而我们要做好自己,其他的事情不应该想着去改变。人际关系的一个智慧是,不再攀附,不再试图去改变别人。因为能不能交往,有没有缘分长期走下去,不是单靠个人努力就能获得的结果。改变这个社会的捷径是改变自己,哪怕是伟人,要改变社会也一定是从自己开始做起的。不可能自己完全不变,却能改变这个社会。

  所谓成熟,就是明白自己无法改变任何人。我们能改变的,永远只有自己。人各有志,人各有路。别人的路你改不了,自己的路自己走好,你是唯一对你的生活和幸福负责的人。所谓智慧,就是知道自己该忽略什么,彻底地放下救赎或者驯服别人的执念,只专注于自己眼前能控制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修行,我们不能打乱别人的节奏和路线。大家各按其时,各安其事就行。少管闲事就是一种修行。

  让恺撒的归恺撒,让上帝的归上帝。活在当下,做好自己的事情,管好自己的生活,变得更专注,这既是个人的战略自信,也是面对生活、面对竞争最实用、从容的哲学。人生中的一切都是自己修出来的。


  3.曾经的我跟冯唐很像,都是重度划痕症患者,“买全新的东西,我最担心的不是花多少钱,不是能不能给我带来快乐,而是怎样避免划痕”。物品上留下的每一道划痕都曾让我非常焦虑,当物品不完美或者有瑕疵时,我便会很容易陷入失望、沮丧和怨恨。我在心理上总是拒绝“无常是常”,总是希望“月长圆、花长好、美人永远如初相见”

  冯唐在《了不起》中说到了一个让他顿悟的视角,“划痕是你和你的爱物之间的故事,是你跟它之间产生的时间关联、爱恨情仇。划痕越多,说明你们接触越多,你们之间的关系越深”。他认为,划痕是一种我们与物品的爱与纠缠,虽破尤美

有个渔夫从海里捞到一颗大珍珠,爱不释手。后来他发现珍珠表面有一个小黑点。渔夫想,如能将小黑点去掉,这个珍珠就完美了。于是,他试图用刀子把黑点刮去。可是,刮掉一层,黑点仍在,再刮一层,黑点还在,刮到最后,黑点没了,珍珠也没了。

  我曾经就是这个过分追求完美的渔夫,我的前半生简直是和划痕症不懈斗争的前半生。以前我总是追求尽善尽美,难以容忍存在着问题和不确定性的生活,试图让真实的世界臣服于我头脑中设想出来的完美的样子,最后的结果往往却是不善不美。近来,我又开始极力对抗内在的完美自我,我想彻底压制乃至消灭掉它,但这又成了另一种妄念,除了让我徒增焦虑以外,没有任何益处。自责越深,抵抗越凶,就越不会改变。

  我们有痛苦往往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接受现状,我们心中总有个“常态”或者说“预期”浮在那里,一旦“常态”和“预期”被打破,我们就对抗和抵触,我们就痛,我们就不知所措。这其实是一种“文明病”,它源于人们力求过安逸生活的企图,但结果却损害了身体和心理健康,因为安逸本身就会使人脆弱,而脆弱又会带来更多的脆弱

  《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曾说,“我们花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尝试控制这个世界,而不是尝试着去理解它。”这句话引发了我极大的思考,我开始问自己:除了“对抗和抵触”,我们是否可以选择“接纳和成长”呢?

  ①接纳:当我们把内在自我当做敌人,生活会充满焦虑的对抗;而当我们能理解和接纳“我”的本来面目并把它当做朋友时,生活会变得轻松很多。接纳越彻底,改变越容易

  “不接受”表明你还在跟过去的遗留、牢固的执念搏斗,说明你还活在过去的延续中,而痛苦的消散都始于对现状的全盘接受。只有“接受”,才能真正跟过去挥手告别,才能迈出内心转变的那一步,走上新的征程。有些事情不值得计较,事过去了,笑一笑,反正已经做了蠢事,算了,下次不这样就好了。清理和放下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能力,过去发生的事情,那就让它过去

  ②成长:在接纳之余,我们还要善于利用身边发生的各种人和事来磨练自己的心性,在事上去磨炼,把做事和待人当成磨炼自己最好的方式。多把自己的肉身当成一块材料,多把具体的实事当成一块磨刀石。十年磨一剑,磨刀石就是具体的事,剑就是我们自己。

  英文里有句谚语叫“Chaos isn’t a pit. Chaos is a ladder.”,翻译过来就是“混乱不是深渊,混乱是阶梯,烦恼即菩提”,每一个烦恼都是了解我们内心的混沌,进而移除障碍、走向觉悟的通道,它在帮助我们打破现有的条件反射,改掉不良的习惯。烦恼其实是让我们觉知和觉悟的入口,是一种重要的指引力量,它指出了我们内心深处尚未被治愈的那部分,提醒我们还有些重要的东西需要去学习。我们可以把把自身看作是一个风险承受系统,把生活中小的风波当成是成长的催化剂,将内心的阴影转化为引发改变和激励成长的力量。

  所有的经历在于指引你,而非定义你。试着去接受每一件事物原本的样子,无论它是否令我们感到愉快;学会与不同的心理状态相处,接受由某一情绪导致的不适感受,而不再像往常那样想方设法改变或对抗它们。我们的最终目标不是消除痛苦和焦虑的感受,而是让内心变得强大,让自己在这些感受存在的时候依然能继续做事和前进,而不是停滞不前


  4.那我现在变成啥样了呢?我依旧是个划痕症患者,只是从重度变成了轻度。分享一下当前我对划痕的看法:①划痕给我带来的痛苦是我自身缺乏成长的结果,它向我发出信号,指出了我内心尚未被治愈的部分,提示我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②它在对我进行警示,因为我曾苦恼于生活中那些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而没有好好去投入精力去控制那些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我的划痕症,其实是强行在这件物品上赋予太多的意义了,这是一种过度关注噪声的行为

  接下来,我想谈谈我在心态转变过程中受到的启发。

  出于生理原因,我们所有的情绪,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只要在其自然发展过程中没有遇到障碍,其持续时间都是非常短暂的。在某些情形下我们会感到难过,这很正常,一般来说这种难过会随着时间而平复。如果这种身心伤疤真的可以长时间保持不变,那就要注意了,一定是我们在付出努力维持着它的不变

  问题,不是自然而然就可以存在下去的东西,如果一直存在,就一定有人做了什么事在维持着它。举例来说,就算不知道感冒的原因,但过了几天,感冒自己也会好。如果感冒一直不好,我们要探究的是,此时此地,我做了什么,在维持这个问题。而不是当初我做了什么,让这个感冒一不小心发生了,那个原因太多了,而且它不会真的帮助我们解决感冒的问题。

  考虑到因果论的局限,一件事的发生,背后的影响错综复杂,我们不需要探究它为什么会发生,这些都不重要。即便我们找对了,改变也不可能发生。真正的解决方法是针对此时此地的情境,而不是去探究问题发生的假设性原因。重要的是,问题在这一刻是怎么维持下来的,而不是从前因为什么发生的

  再举个例子,如果你一直感到悲伤和难受,依旧在反刍过去发生过的某件事,那你不是首先去想怎么改变这个状态,而是去想,是不是我做了什么,在维持着它的不变?这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思维方式。我们不去看原因,会不会是因为我当时做错了?会不会是因为我不够好?没有用。我们要看的是,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也许是我们现在求解的过程维持了无解

  很多我们为了解决问题而付出的努力,恰恰在一个更长期的维度上,构成了维持问题的原因。正如爱因斯坦所说:“问题不可能由导致这种问题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就像给婴儿塞一个奶嘴能让他停止哭闹,但不会根除他闹情绪的根源。有很多我们以为用来解决问题的努力,其实是徒劳;徒劳都算是好的,更坏的可能是反效果,因为它实际上一直在维持问题

  所有人都相信的信念是:相信自己一直用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对的。如果问题反复出现,你要知道自己一定参与到了问题的循环中,只是你没能看见。不要使蛮劲。如果在现有的框架之下始终不能解决问题,停下来看一看,也许这个框架本身就是问题,恰恰是这些认知框架本身在维持问题

  那你要怎么做呢?①打破你现在使用的解决方案。不打破,就不能突破。拆墙还不够,还要拆掉思维的天花板。②用一个不同的框架为问题重新赋义。有时,你不把它看成问题了,这个问题反而就解决了。只有你把它叫做问题,它才是问题,如果你把问题看成是一种资源或者新的成长源泉,那么你要做的就不是去解决它,而是充分地利用它。

  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看似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本身或许并不是问题,真正让它变成问题的恰恰是我们内在的反应机制。也许我们可以试着放下脑海中预设的偏见,去重新审视发生的事情,通过重新建构来赋予它们全新的意义。我们要善于利用外部刺激来帮助自己打破认知上的条件反射,以窥见自己内心真正需要治愈的地方。

  生活是变与不变的结合,每一次危机,都是一次转变。不妨试着去把问题转化成福利,把各种经历看作是成长的机会,用积极的、支持自己成长的想法来替代那些消极的信念。


  5.我们总是幻想自己能控制一切,但人生是复杂多变、真实而不可预测的。我们的痛苦无一不来自于脑中纷乱的思绪,而我们的思绪,或者说执念,无时无刻不在被我们的自我(ego)所控。引起情绪的不是“事”,也不是“人”,而是我们的内心对其产生反应的模式。只要我们内心的反应机制还在对抗,只要我们不接受有些东西已经失去,我们就会一直处于痛苦的状态,焦虑也会研磨出更多的焦虑。

  只有当我们撇除自我控制下的思绪,全身心关注当下,才能获得充盈的安宁与平和。除了活在当下,此时,此地,我们的故事没有其他可能。其实没有放手这回事,只有不得不接受已失去的事实。问题不在于痛苦的存在,而在于我们无法看到痛苦的意义

  我们的“自我”充斥着过去的经历、家庭的遭遇、偏见与欲念,它牵制着我们不断陷入对过去的过分解读和对未来的过度想象,从而造成了我们的担忧与痛苦。当陷入痛苦、焦虑、愤怒或其他负面情绪无法自拔时,该如何解除自我的纠缠呢?

  很简单,接受痛苦并选择与之合作,而不是对抗痛苦。促成改变和成长的第一步就是要允许一切——允许爱,允许失去,允许人生有起伏。不要怀有任何意图,只是允许它们的存在。当我们允许自己正视这一切时,烦恼就会迅速消失。

  如果我们想要平静,我们就需要直面痛苦并接纳它,知道一切事的发生自有原因,无常是常。当我们对抗负面情绪时,负面情绪会变得更加严重;而当我们认为痛苦是有意义的,痛苦带来的不适就消失了,它便从一个烦恼变成了一个机会,我们的痛苦也就随之停止。要放弃某种与生俱来的控制的欲望、干预的欲望,要学会接纳。有些问题搁置几天之后就不是问题了,因为有新的问题会覆盖它。

  所有的不适感,都在倒逼你去探索世界、探索自我。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对世界、对自我的理解。村上春树说过这么一句话,“Pain is inevitable, but suffering is optional”,痛苦无法避免,但我们可以选择不纠缠于痛苦中。我们要么陷在困苦中不能自拔,要么把挫折当作财富,积蓄力量,利用挫折来让未来的自己更强大

  每过一个坎就成长一大截,学会了放下,就忽然一通百通了。我们要有随时可以从零开始的心态,毫不犹豫地舍弃过去的混乱熵,立刻将重心转向未来。因为重要的并非已经发生过的事,而是要尽可能给自己留出时间思考未来。把时间用在创造美好未来上,和“我”一起成长、一起向前看,走向大度而广阔的人生新天地。


  6.我们不能总是在原地反刍过去,执着于无谓的执着。真正的痛苦,无法逃避的痛苦,来自我们对眼前事物的逃避。它会一直跟着我们,纠缠我们,直到我们承认它并接纳它,即使它不会让我们快乐,即使我们根本不快乐。超越痛苦的方法只有一个:允许痛苦的存在但不被困住,要尽快走出来并进入到生活的其他部分中。

  活着的真正意义不只是感受幸福,而是充分地体验人类的各种情感。我们可以承受痛苦,也能够痊愈,关键是要接纳自我,去自主地体验情绪,既不阻碍情绪,也不让情绪压倒一切,并对如何表达情绪有一种自主选择权

  你我都是人世间的凡人,酸甜苦辣咸总要去体验的。而情绪的体验,可能是人活在世上最令人满足和有成就感的元素之一。我们经历的痛苦、悲伤、欢乐、惶惑、恐惧和爱,就是人活着的意义本身。生命的伟大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苦难,人必须先看到消极的一面,才能去憧憬和欣赏积极的一面。痛苦可能不会促进人类的身体发育,但它会促进我们所知道的另一种成长:在我们的头脑中,在我们的心灵中,在我们的灵魂中。

  人生总有不确定性,时间不语但永远向前,也许,一切就是随着自然而发生。春天的花、夏天的绿、秋天的果、冬天的枯,生命的轮回,不计较得失,不在意去留,内心无波无澜,情绪不悲不喜。走过了,活过了,好的不好的,一概收纳,把内心活成一片海,或者把自己变成一棵树,风中雨中,随喜四季。

  让我们尽情地去体验人类的各种情感吧,潇洒地承认“我”的缺陷,勇敢地接受“我”的不尽完美,然后张开怀抱,让自己去适应种种变化,接受生活中的所有体验。我们感受到的越多,我们便生活得越长久。

  我们特别需要培养放下的能力,人生的终极自由取决于接纳我们不完美的整体,放弃对完美的苛求。也许困难与坎坷还会接踵而至,但我已整顿好自己,做好准备,风中伫立,风越大,根越深。


  7.我想讲讲关于“生态思维”的一点启发。

  生态学上有一个观点,即生命就是处于动态平衡中的流动,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取决于生态系统里生物的多样性,生态的特点就是多要素、多环节,物种之间的关联很紧密,当一个环节消失的时候整个生态链条都有可能崩断。

  我对划痕的纠结以及我无法容错的心态,其实是一种极端化、指向性极其明显的干预行为,而这恰恰是一种缺乏生态思维的表现。强行干预的最终结果是,我在无形中把自身的生态稳定性给罢黜掉了。我干预得越多,我身心的平衡和安宁就被打破得越多,日后我在情绪和认知上出现失衡的概率也就越高。

  我们的生活实际上一直处于波动叠加不确定性的状态。表面上看我们的日子过得相当平衡,但是在任意一个局部和任意一个时段里头,它都是不平衡的,我们活着的每时每刻都在遭遇人事风波和情绪困顿

  其实,波动和不确定性,才是真实有活力的生命体现,因为生命和生态一样,都是一种远离平衡态的平衡态。运转良好的个人生态系统,一定意味着某种微不均衡,就像我们走路一样,把每一步拆开来看都是不均衡的,但是这种持续的不均衡能够使它整体上保持一种均衡,也就是动态的平衡。

  再举个骑车的例子,当我们骑上车的时候,我们已经进入到一种不平衡的状态,我们只有在持续往前走的过程中,才能消除短暂的某一瞬间的不平衡,从而保持了自身整体的平衡。因此,只有处在动态平衡而非静态平衡时,我们的个体生态系统才是稳定、有活力和可延续的

  甚至可以说,正是生活中不断出现的这些波动、多样性和微不均衡,才造就了生命的稳定性、活力和可延续性。我们可以试着把自身当成是一个生态系统,把经历过的人和事、情绪上的酸甜苦辣都当成是个体生态中的一环,不去强行干预生态内各个环节的微不均衡,不去强行控制波动背后的隐秘关联,学会去接受、包容、放下和越过,并以“无为而无不为”的生态思维来应对我们的纷繁日常。

生而为人,我们从不曾真正拥有些什么。我们并不真正拥有那些物质,也不真正拥有这具肉身和思维,我们唯一能拥有的只是那有限且稀缺的注意力。说来也真是奇怪,我们惧怕很多事情,唯独不惧怕时间的荒废和生命能量的耗散。如果意识不到这一点,而让生命能量白白地耗散掉,这将是多么可惜的一件事啊。

“生态系统型”认知,就是一套可以帮助我们最大程度地减少注意力损耗的心法。其底层逻辑是“透过局部看整体,从更大的时空架构中发现更多的可能性”,其行为模式是“不干预,让人事物自发演化”。

乐于去接纳生活中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主动把忧愁、压抑和焦虑都纳入到一个更大的时空架构中去,让各种情绪和问题在这个系统内互相对冲、自由浮现和消散。暂时站在一旁,观察世界的运行情况,让生活按照自己的方式自由运行一段时间,观察在你没有匆忙前去“纠正错误”的情况下,生命本身到底会显现什么样的智慧。

当你接受不确定性是常态的时候,你就能够拥有一种叫做平常心的东西,你就不会陷入到一惊一乍、陷入到无用的恐慌当中,你会更有心力去做对你真正重要的事,去关心对你真正重要的人,这便是通过“无为”来达到“无不为”。请时刻提醒自己,我们唯一拥有的只有注意力,你的注意力投放在哪里,你的生命意义就在哪里体现。

  有时候对待过去发生的事情,最需要的做的就是什么都不做,你只管向前走、过好自己接下来的人生即可。最重要的是,不要一直被生活中的波动和不确定性所挂碍,不管怎样都要持续地往前走,用不断前行的力量来保持新的人生均衡

从更大的时空架构来看,对于生命出现中的绝大多数事情,无论我们干预或不干预,都不会有真正的影响。因为只要你活着,问题就会是无穷无尽的,你永远也解决不完。哪怕你这次抵御了这个“问题”,下一次仍旧会遇到另一个“问题”。无论是内在挣扎还是压抑问题,这些对抗的解决方式都是于事无补的,只会把表面上的“问题”都转移到你的内心深处,进而转化成你束缚你内心的“业力”。长此以往,你的注意力会越来越僵化,你的生命能量将会在疲于应付问题中被白白地消耗殆尽。

如果你不去做些认知结构上的改变,反而继续施加更多的控制和干预,那么只会让业力又从别的地方浮出来。你的每一次干预,都会让业力隐藏得更深,日后更加失控。如果你能想通这一点,那就不需要再抵抗这些业力,因为所有试图转变业力的行为,都不过是因果业力的再次转移,是生命能量的无尽耗散,至死方休。

想通了以后,不妨试试以“无为不控制”的方式,在业力的运转上彻底踩个刹车,把它停下来,不再以干预、抵抗的方式让业力转移,而是直面它,通过让渡出大部分的控制感来释放被束缚的注意力,用保持适度混乱的方式来超越僵化的生命秩序,由此来把自己从因果业力的链条上解脱出来,达到“不驻轮回”。

  世界是无常的,充满了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唯有不断调整生活的平衡,保持稳定且不停止地前行才是铁律。我们的目标不是创造一个完美的环境,而是经历那些促使我们成长、接受教训和做出改变的事。每一件事的发生都有其意义,因为所有的事情都在促进我们的成长和发展。


  8.“识不足则多虑”,当一个人见识不足的时候,就会过度担心很多事情,诚惶诚恐,没有安全感。就好像杨绛的那句话:你的问题在于想得太多,而书读得太少。所以,人们的焦虑往往是自己见识的浅薄造成的

  再比如“智不足则多疑”,当一个人认知不足的时候,就会对很多没见过的东西半信半疑,总是在怀疑一切,徘徊不前,从而错过很多重大的机会和人

  还有“度不足则多怨”,当一个人的度量、格局不够的时候,看到的都是不公平,比如20楼看到风景,3楼看到的是垃圾,时间一长会导致自己内心偏激,充满愤恨和不满,整天抱怨和哀叹。

  还有“爱不足则多情”,当一个人内心缺乏关爱和理解的时候,往往就需要在另一个地方寻求补偿,企图找到另一个人的爱承载自己的寄托。这不叫爱,这叫心理补偿,也是很多悲剧的根源。

  世界就是一个天平,你每拥有一件东西,就要为你的拥有而付出代价。相应地,你每失去一件东西,也会因你的失去而收获另一件。


  9.人一旦活得过于小心翼翼,就会把自己框得太紧,将自己像个粽子一样束缚起来,生活乏味无趣,人也变了形。而改变的动力来自对自我的接纳,不要总是那么自责,你越是接纳自己,越容易做出改变

  但是,接纳自己不意味着自己做的所有错事都不去改正,而是“我知道我做错了,但我还是个好人,所以我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才是自我接纳的本质。

  大部分时候我们都在把目光放在别人身上,却始终没有找到自己。世界上最长的路,就是寻找自己的路。我们总是对别人充满期待,却总是忽略了自己的成长。人最重要的力量,永远来自他的内心。自知带来自尊,自尊带来自爱。


  10.在充满着不确定性的年代,我们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第一,要把不确定性当成是一种气候和空气,你别跟气候和空气较劲。天下雨了,不要去骂老天爷,老天爷听不见,你就打伞或者打车,反正有各种各样的方法。禅宗讲什么叫智慧?就是饥来餐饭倦时眠。饿了吃饭,困了睡觉,这就叫智慧。我们日常的智慧就告诉我们,热天戴草帽,冷天穿棉袄,把它当成是一种常态,不要去较劲,在夏天的时候不要试图给整个地球装一个大空调降降温,不要去做那些很费力,但是没有效果的事情。面对一个不确定的事件,你应该有一种应对之策,不要去改变这个世界,而是用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去跟它打交道。人感受到的痛苦,往往不是来自痛苦本身,而是来自自己的想象

  第二, 面对不确定性,我们应该要有一种拥抱它的心态。活着的意义也许恰恰在于某种不确定性,如果确定性真的消失了,就有一个灾难在等着你,那就是抑郁。


  11.什么是深沉厚重的人呢?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他们想得比较少,遇到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会立即在头脑中摆出各种选项,调动自己的智力在这些选项之间进行不断地选择,最后凭自己的机灵劲儿或者聪明劲儿选一个东西。那种状态本身不是深沉厚重的状态,说得难听点儿是“散户心态”。

  “散户心态”就是选择特别多,脑子特别活,很容易被各种标的打动,身手好像很敏捷,能够快进快出。散户的反面是“庄家心态”,说白了就是五个字——沉默的赌徒。这种心态的感知和认知的焦点不会随便漂移,摆在他们面前的选项也不多,甚至对很多看似很显眼的选项有一种无感

  我们之所以很难做到深沉厚重,是因为你没有一种赌博的勇气。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把信仰和赌博连在一起,他认为,信仰在本质上是一种赌博,那些坚定的信徒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坚定的赌徒,他们会忽视很多显而易见的选项,他们的所有心智不是用来马上获得价值,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是他们的一种基本素质。

  怎么才能做一个深沉厚重的人?第一步就是让自己的内心不那么活泛——为了提高自己被发现的概率而推销自己,让自己降级成了聪明才辩的人,或者爬到一个位置然后再显露自己的磊落豪雄乃至深沉厚重,这其实是不可能的。从容淡定不等于深沉厚重,深沉厚重是“能保持积极的沉默,保持一种积极的消极状态”。像老虎和老鹰一样,不在关键点上绝不发力,而在关键点上一定能发力的人才是深沉厚重的人。单纯说“聪明才辩”很难判定一个人是不是人才,关键还是在于是否真正在节点上发力,而不是在不太重要,甚至是无关紧要的节点上不停地发力。

  曾国藩说“人之大患,在于妄为人知”。没有意义、没有结果,又很积极的行为叫“妄”。你主要的心智能量都用在“如何被人知”,而不是“所以知”上面,就会变成我们常听说的“不患不知,而患所以知,不患不立,而患所以立”。


  12.在犹太的《圣经》里头有一句话,说人在少年时负轭是有好处的,轭就是套在牛肩膀上的那个东西,如果一头牛没有被套上那个轭,它永远是一头野牛。

  人最大的不幸就是在年少的时候没接受过这种规训,你表面上是自由的,但是其本质是任性,是你根本没办法跟你更深层的自我相遇,也没办法跟世界的最深层的本质相遇,这个时候你就泛泛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因为你没有受到严格的规训。所以这个规训也好、训导也好、甚至惩罚也好,都是为了激活人性当中的某种力量

  具体说到学习的时候,我们认为学习就是勉强,它一定要那种让你不舒服的东西。如果一个人没经历过那种持久的不舒服的状态,你是不可能让自己实现人格、智识各方面的转型的

  与此同时,学习它也有乐趣,但是我们要意识到,当我们开始学习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接受学习的这两方面,一方面就是让你难受的,在规训里的那一面;另一方面,在被训、在受虐当中,你渐渐地感受到了某种乐趣。当然你不叫受虐狂,那是因为努力,因为被折腾而获得了某种奖赏,这就是学习的另外一面

  所以当我们提到驯化的时候,不要觉得它很可怕,它是我们作为一个人必须要经受的一部分。卢梭说人生而自由,但无时不在枷锁中。人生于世,佛教讲苦海无边,你从苦的这个角度来看,处处是苦,你应该承认这个苦的那一面,在这个苦中以苦得乐,而不是去逃避这个苦。一切总会过去,一切总会到来,我们要学会在苦当中赎回一种快乐,痛并且快乐着


  13.识别自己是哪一块料,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一个不断尝试、持续反省自身劣势和优势的过程。自我迭代就是不揣浅陋,诚实地去与世界对话,不怕犯错,而且要早犯错、快犯错、常犯错,快速获取反馈,持续不断地挣来对于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的正确和愚妄的认知。

  人的心智开始成熟的时候,就是调整自己位置的时候,我们要努力消除自恋的心态,知道这个世界的边界,知道人和人之间的边界,并在行为上有所收敛。同时,我们也要建立适度的安全感,实事求是地做人做事,勇敢地面对未知与不确定性。最后,放弃自己的完美主义倾向,不要被那些不喜欢你的人的情绪所左右。

  人贵在自知,知道自己的长处,知道自己能力的边界,在这个边界内最大化自己的收益,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至于结果是好是坏,不妨泰然处之。尽人事,听天命。智慧就是知道你不知道并且永远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事情。


  14.人都活在世上,但是严格地说,很多人只是在世上,并没有活。如果你计算一下你的时间,你会发现自己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没有意义的事情上

  我们经常说自己忙得不可开交,问到最近一个月做了哪几件事,却想不起来。我们看上去非常忙,却没有细想有没有做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 如果每件事都在做,你得无聊成什么样?
  • 如果每件事都要做,你得慌乱成什么样?
  • 如果每件事都能做,你得平庸成什么样?

  所以,做事不在多。所谓有意义地活,就是让你的生命体验获得进展,不断地获得新的体验,这才叫活;而有的人在世上的时间很长,也就是说它时间的量很长,但是他时间的质很少。我们经常说活了70岁,但记不住70个特别动人的瞬间,那个动人的瞬间其实就是时间的质。在很多时候,时间的质要比时间的量更重要。你的时间很有限,很值钱,你只能将时间分配给最重要的人、最重要的事

  若不抽出时间来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最终我们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去面对不想过的生活。当下的任务就是认真学习,努力充实自己,不要焦虑时光。


  15.柳比歇夫的爱好,就是突然哪一天,打开自己某天的记录翻开。主人公把自己的每一天都当成自己的朋友

  打开微信你会发现,有很多名字你甚至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认识的。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有点像微信上的名字。你说你的每一天都是你的,但是有很多天你都对他毫无印象。那你的一辈子,还是你的一辈子吗?如果你过往的日子,回想起来竟是模糊一片,这就是你的人生啊,这是多么荒唐。

  德鲁克曾经让秘书记录他干过了什么事情,发现大吃一惊,竟没干什么。古罗马哲学家塞列卡说,“造物主交给我们,归我们所有的,就是我们的时间,而所有人,都能轻易地将他剥夺,我对你训诲开导,而我自己心中有数,我自己浪费了多少”。我们一生的时间,很多都是虚抛浪掷,无所事事,都没有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与其拥有更多物质,不如拥有更多时间。柳比歇夫不愿意浪费一分一秒,是因为他要捍卫自己生命的质量。他的时间是结实的,他的生命历程是结实的。


  16.我们在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不能仅仅看到它好的一面,还要意识到它不好的一面也是常态,然后要意识到好和不好是一个整体,要接纳好的,也要接纳不好的。包容,就是把一件事情的好与不好作为一个整体全部地接纳过来,并且与这种状态共存。因为只有拥抱这种状态,我们才有可能去改变它。接受不代表放弃,不是无所作为,反而是在承认现状的前提下主动地寻求改变。

  有一本书叫《疾病的希望》,是德国的一名心理学家和一位医师共同写成的,它特别强调了这一点。书中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尽管病症给我们带来许多痛苦,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疾病是我们的朋友,它如实反映了我们身上的种种业障。业障一种心理状态,是说当我们对某些东西有障碍的时候,我们不能全然看待它,我们不愿意接受它,在内心里起了冲突,结果就生了病。当然了,这里所说的疾病,主要是指心理疾病。

  我们不能被痛苦支配,不能被强迫性的、非自主的想法支配。这样做就是在允许这种情绪渗透到我们的意识中,并转化成我们当前的体验,把过去投射到现在。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痛苦的反面不是快乐,而是接纳。对抗痛苦只会火上浇油,会让你回到最初压抑它的状态。

  所谓的全然接受,并不是要含垢忍辱,而是要用内在的机制去化解它。就好像好的汽车和坏的汽车,关键就在于发动机不一样,用的都是同样的油,但体现出来的速度却不一样。同样,植物有很好的内在转换机制,这是一种智慧,植物的生长就是忍辱的过程。肥料对植物来说是好东西,对人来说却是最糟糕的东西。植物吸进去的是二氧化碳,排出来的是氧气。植物能通过内在的转换机制,把那些看似非常负面的东西变成正面的东西,这就是成长。我们人类在面对冲突时也要学会建立一种转换机制,将自己从被动的状态、弱势的状态转化为主动的、相对强势的状态

  我们要努力培养内在的转换成长机制,能够吸收各种能量,把那些表面上看起来是伤害性的、侮辱性的东西转换成有助于自身的生长性力量。当我们掌握了这种机制之后,天下就没有什么事情能够真正伤害到我们,很多破坏性的力量也都能够转变成建设性的力量。

  人生永远是填填补补、改正改正,求其全而不得,麻烦永远不会消失,但我们可以选择在内心中保持从容,全然地接纳事物的好与坏,与它们共存,并将负面的东西转换为成长的力量。正如马可·奥勒留所说:选择不被伤害,你就不会感觉到伤害。不去感觉伤害,你就不曾受到伤害。


  17.如果别人对你的生活方式有负面评价,你要勇于去面对它。如果评论者里有你比较在意的人,你可以考虑为他们做一些妥协。生活就是一个不断妥协的过程。很多人都会想:为什么我要为了他们改变我自己?你要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你,过去的那个你未必是真正的你,改变以后的那个你可能才是真正的你。人不过多执着于自己的过去,改变起来就没有那么难

  如何看待过往的挫折,其实跟未来的发展有很大关系。如果它成为你的一个心结,在你心里拧着,不能说,不能提,谁提这事你就跟谁急,这说明你根本没过去那道坎,它始终在掌控着你;如果你能面对它,分析它,拿它开玩笑,拿它反省、自嘲,从中吸取东西,那你就真的走出来了


  18.人生是个复杂多变的过程,人生的问题总是层出不穷,有些问题有明确的答案,有些不一定有答案。即使有正确而完美的答案,可能也会随着情境的变化、时间的变迁,使得原来的答案不再是正确和完美的答案。

  所以,对任何问题都寻求完美的解决办法是不合理的;如果坚持寻求完美的答案,只会使自己感到迷惑、失望和沮丧。

  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会有正确而完美的答案,对于那些没有确定答案的问题不必穷究到底,更不必因为得不到完美答案而痛苦伤心。我们需要寻找的,是在当下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个能够解决问题的足够好的答案。但求够好,不求最好


  19.大多数焦虑和恐慌的根源,是对经历焦虑和恐慌的恐惧,这是一种不合理的信念。我们否认自己的感受,不是拒绝去感受,而是利用其他的东西来压制它。当我们一心只想要控制结果,降低风险,确保自己不经历任何糟糕的事情时,我们就没有了完整的人生,只剩下支离破碎的自我

  想要摆脱焦虑,核心就是要找到不合理的信念,然后从不合理的信念出发进行推论。对于我们不可控的因素,比如别人对我们的看法等,破解的办法则是学会放下,学会接纳失败;而对于不合理的信念中的可控因素,我们需要学会调整,比如调整生活节奏,让这些可控因素具有更高的弹性

  所谓勇敢,并不是说无所畏惧,百折不挠,越败越勇。泰然自若并非真勇敢,真勇敢是带着害怕前行。学会接纳失败,明白失望、烦乱、悲伤,它们本身就是人生的一部分。

  我们是宇宙中渺小的微尘,只占据很小的空间和时间,这是一个基本的事实。无论你接不接受这一点,它都是一个事实。我们可以允许自己偶尔有失落,偶尔有软弱,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状态,并放下一些以为自己非承担不可的东西。但重要的是,在承认自己软弱、承认自己悲伤的同时,也要问问自己,我究竟还能做些什么事情,让自己感受好一些,这就是勇敢

  我们要接纳过去和现在,与自己的痛苦平行相处,并继续勇敢地前行。


  20.余华说:“中国年轻一辈人里面,有很多优秀者,但很少有能扛得了事儿的人!”这里的扛不住事儿,在心理学上有个更专业的说法:挫折商太低

  挫折商又被称为“逆商”,是由美国教育大师保罗·斯托茨提出的。所谓的挫折商,其实就是一个人对大大小小挫折的抵抗能力。这些经验不是靠任何逻辑推理过程中得来的,而是在与逆境和麻烦的斗争中总结出来的。

  与之相对的则是“脆弱性”,而脆弱往往会带来更多的脆弱,这算是一种从未经历过逆境的教训。比如,有些人因为失恋萎靡一整年,不管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来;因为老板的一顿责骂就郁郁寡欢,对自己的家人、朋友横眉冷对,让所有人都感受到他的不开心。人生本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有的人仅仅因为遭遇一次失败,就葬送了未来充满无数可能的人生,还把周围人的生活也搞得一团糟。

  但是,也有些人,他们未必是最聪明的,也不一定是资源最多、人脉最广的,甚至情商也未必高到哪里去,但他们却成就非凡。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他们挫折商实在太高,不管是什么挫折都不能打倒他们。他们总会在最贫瘠的土地里,想尽办法开出花来。一言以蔽之,人的身心在缺乏压力的情况下会被削弱,而在遭受压力时会变得更为强壮

  由于处事的态度不同,起点差不多的人会不断分化,进而拉开命运的差距。那么,该如何提升一个人的挫折商呢?

  • (1) 控制:在考验来临时,你能否控制住场面,或者说你的内心是不是有对大局的掌控力。这种掌控力不是一时一刻就能培养出来的,你要从小的事情着手,培养自己的大局观,对每一件工作都进行分解、优化,培养自己控制局势的气场和能力。

  • (2) 寻因:遇到问题、困境,首先不要痛哭流涕,而是积极地寻找原因,想出解决的办法来。如果旧的办法不起作用,那就换一个新办法。这也是一种心态的问题,遇到问题能否积极解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个人的人生观是积极还是消极。

  • (3) 延伸:你能不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让自己的情绪影响到别人和自己生活的其他部分。特别要注意千万不要让自己成为祥林嫂,对碰到的所有人都讲述自己的伤痛,这样除了让自己的伤痛更痛,还会影响别人对你的观感和评价。更重要的是,这对解决问题没有丝毫帮助。

  • (4) 耐力:遇到困难,你能坚持面对吗?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困难就像大海里的浪,不是一次性打完,而是一浪接一浪。能够面对一次又一次的考验,才是人最重要的能力。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多试试耐力性的运动,例如长跑、游泳等。


  21.这个世界上的生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人真的是有各种各样的生存方式的。比如说我,我曾一度追求着那种“外人看到风韵”的生活,但我内心里其实是非常焦虑的,我参考的往往是主流价值观认为最好的路径,却很少审视过自己的热爱,因而我总是感受到一种错位的痛感,一种无法完全释放自我价值的缩减感

  在反复试错中,我开始意识到了自己的擅长与缺欠,然后我便顺“擅”而为,开始追随我的最爱——阅读与写作。

  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我理解普通人的真实和不易,但我一直保有对现代主流价值观的质疑和反思。我们的文化不鼓励人们去思考自我和人性,而是吸引人们关注一大堆实利琐事。当下的整个世界好像成了一个只有狭窄出口的巨大房间,所有人都争相涌向同一个出口,导致外部竞争加剧,内心世界寂寥。上学、考试、就业、升迁、赚钱、结婚、贷款、抵押、买车、买房、装修……层层叠叠,一切都是为了活下去,而且总是企图按照世俗的标准活得像样一些,“宇宙的尽头就是考公”,“北京市五环内的小三居”……

  太多人的内心干涸又孤漠,大部分人一生的各种遭遇只是表象上的繁忙,本质都是欲望的重复和物质建设上的辛劳。大家似乎已经很不习惯在这样的思维惯性中后退一步,审视一下自己,问:难道这就是我一生所需要的一切?每一个个体其实都是很有价值的,但大部分人还感受不到,也意识不到自己的价值存在,因为大家忙着买房、买车,压力大得一塌糊涂,苦得很。

  钝感的我则对上述这些不太有感,总是将人生的成功理解为认识生命、认知自我,将这一生过得有温度、有情感。我的这种活法在常人看来就会很异类、很庸钝。好在最亲近的朋友和家人们都很包容和支持我。其实我完全知道,我的理想境界过于天真且永远到不了

  推己及人我发现,每个人的禀赋、本性、特质真的都不一样,进而导致他们的生命观、价值观、人生观也都不一样。世上的人,有那么多的愿望和活法,每个人都会有他们自己所向往的东西,我们要学会包容这种多元性,对自己不习惯的东西,学会去接纳。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没想过这件事,或者想过但不敢去做,就觉得人家的做法很怪。若非要追求同一性,人只好格式化自己,在一种压抑性里维护集体的版块,但整个社会如果真是这样,就窒息了。世界这么大,我们不能以自我认知的定式去判断、衡量别人活得好不好、对不对,生活并不只有一种标准

  生命的意义是一个私人问题。每个人都必须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幸福是什么?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让大家都接受的定义,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定义。甲之真理,乙之谬论,反之亦然。我所理解的幸福与你所理解的幸福可能大相径庭。因而我们要去尊重每个人,他们都有自己的故事,变成今天的样子都是有原因的。你越能接纳别人,就越能接纳自己

  我认为,探索自己对幸福的定义非常重要,每个人都必须自己去寻找答案。如果整个社会在用一种统一的指标体系来衡量我们的幸福,这就是经济的指标体系,是竞争的逻辑。把竞争的逻辑强加在个人的生活逻辑上,这是一种隐性的社会暴力,忽视个人的感受,每个人都被迫用这个可以衡量的体系来衡量自己的幸福,用一个统一的、不容争辩的标准去衡量、规范那些丰富多彩的体验,每一个人都被空心化了。

  世界就是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的,真正的幸福也一定是反统一化的。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也不一样。于我而言,一颗平静有智识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充满爱的家,就是真正的幸福。能够不那么穷,还能过得有希望,有自信心,不做亏心事,我觉得这样的人生就已经很有力量了。

  对于终将归于热寂的宇宙来说,没有什么基本的内在目的或意义,但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编织自己人生的意义。说得更直白点,编造自己的人生意义。


  22.世界观就是你观察世界的方法、角度,或者说是一种语境。语境一旦发生变化,你看到的世界也就发生变化。

  伞兵思维:“伞兵生来就是被包围的。”这是所有的士兵进入到101师的时候要上的第一课——进到这个地方,想活下来就必须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一旦你的世界观错了,你的整个行为方式就会是错的

  著名电影《最长的一天》里提到,盟军在攻占诺曼底的时候,有一个101师的伞兵跳到了德军的指挥部的大院里。当他在地上站稳的时候,发现一群德国士兵用枪对着他,这个士兵有一种美国人特有的幽默,说“先生们,对不起,我走错地方了”。

  幽默就是对生活的一种主动。在那样的场景下能说出这句话来,那是一种很了不起的能力。背后是他们长期地被洗脑、被灌输了一种观念:当你跳到一个地方,有几十杆枪对着你,这是一个常态

  当你认为是常态的时候,你就能够拥有一种叫做平常心的东西,你就不会陷入到一惊一乍、陷入无用的恐慌当中。这就是你的日常世界。

  世界观的改变,直接决定你对世界的态度。你想成为一个优秀卓越的人,你必须要完成一门功课,那就是 “不动心”。如果你为干扰、挫折常常困扰的话,那你就永远不可能做一个优秀卓越的人。静生定,定生安,安而生慧,慧生判断力。

  犹太人在几千年的历史当中,他们已经接受了一种观念,生来就是被迫害的,生来就是被追逼的,生来就是一个偷渡客。这就是他们的世界观。这里就是罗陀斯,就在这里跳吧。没有一个所谓的理想世界,能让你安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理想境界永远到不了,但我们自己永远要有更进一步的可能性,永远要有纠正错误的可能性。我们的头脑要永远保持激动,要常常好奇、常常反思、常常警觉、常常回顾、常常检讨。这样,日子才有意义。

注:“这里就是罗陀斯”,意味着要面对真实世界,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就在这里跳吧,意味着:人的生活、思考,都是在真实世界之中的生活、思考,谁也别想跳出现实。所以,就在这个真实的世界之中,尽情地跳吧。


  23.越是刚刚开始起步、有点儿小权力的人,就越容易摆架子。而越优秀、越真正有实力的人,越没什么架子,极具亲和力。

  一个人把自己看得很重、很高,很简单;一个人把自己看得很轻、很低,却很难。真正有实力的人行事就像电视剧《虎啸龙吟》里司马懿对曹操说的,“一路走来,没有敌人,看见的都是朋友和师长”。谦逊和低调,正是他们的气度和格局的体现。

  太把自己当回事的人,容易把自己的身段臆想得很高,老觉得世人分三六九等,而自己就是第一等的人。这种心态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不自信,所以极度地需要自信,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这样的人,往往是走不远的

  而一个真正有实力的人,他的身段一定是柔软的,将他装进任何一个容器里,都可以盛满这个容器。这种能力说起来比较抽象,其实就是要保持一种做人的柔性


  24.持固定型心态的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就是不断去证明自己。你学东西不是为了获得快乐,而是为了证明你自己,“你说这个我知道,那个我也知道”。都知道有什么意思?你证明给谁看呢?所以,如果你用对比的心态在人生中打拼,内心就会永无宁日。但是,如果你能换一种活法,以成长型心态生活,也许你的焦虑就会减少很多—我不是要证明给别人看,因为别人根本不关心我到底有没有知识,我只是活给我自己看,我只在乎自己今天有没有比昨天变得更好

  海明威在《真实的高贵》里说:“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当我们真正开始审视自己的时候,就会忘掉他人和世界,跟自己对话。如果一个人连审视自己的勇气都没有,那么他审视的他人和世界,往往都是虚妄、欲望和逃避。

  我们都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张嘴和一个鼻子,但是没有一个器官是对着自己的,都是朝向别人,因此当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别人的问题、环境的问题

  一个人开悟的标志,就是让这些器官朝向自己,把别人当成我们的镜子,来映射自己的内心,照见自己。我们发现别人有需要改变的地方,其实是自己某些方面做得不足

  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这种人将一天比一天强大。遇事先找别人的问题,这种人永远不能进步。永远都在抱怨别人,这就是人生最大的执念,它让我们不断地惹是生非,这也是痛苦的根本。如果你的内在一直在成长,那么你终有一天会破土而出;如果你总是期待外来的各种机会,那么你只会被埋得更深。

  除了要拥有反观自照的能力,我们要知道,别人是不是比你跑得快、跑得远,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不是一直在跑,是不是比以前的自己更好了。只要你没抛弃自己,那就没有任何人能够抛弃你。我们应该努力地让自己比过去的自己更好,去找自己的路,而不是去追逐那些我们丝毫不了解的人,试图走一条别人走过的路。

  我们要调整一下心态,开心地享受知识、享受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做好一切准备待会儿去跟谁显摆我知道什么什么。如果你要跟别人比,整个世界只会回你一句话—“那没什么了不起的”。但是,如果你能不断地体验到学习的喜悦,这个世界将会有无数可以探索的知识等着你

  愿大家看清自己的路,知道自己想要去哪里,不要回头也不要害怕,在余生活出新高度。


  25.信息本身是中性的,一个人会通过自己的认知方式来解读这个信息,然后给出正面的或负面的评价。一个人的认知方式叫作认知框架,而这种认知方式影响信息评价的现象叫作框架效应。

  有一项心理学实验,研究者问被试者,如果你的老板给你加薪1000元,你会离职吗?回答会离职的人竟然接近50%。

  原来有一半左右的人本来没指望加薪,所以他们对加薪1000元是持积极评价的;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自己早就应该加薪了,而且应该加薪远超1000元,这个评价就迅速变成了负面的。

  听起来很简单,但这种认知框架的影响,几乎左右着我们对任何一件事情的定性。越是层次低的人,就越容易持有负面的认知框架,他们很容易从负面解读得到信息

  这种思维模式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你可能跟它们共存了几十年,你都意识不到自己在思维上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但是日积月累之下,这些思维模式对你潜移默化的伤害已经大到无可想象。甚至可以说,你现在面临的绝大多数问题,都源于这些思维模式。

  叔本华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如果仔细观察我们过往犯过的那些错误就会发现,绝大多数过失都是我们自己的“思维局限”造成的,所以人的思维和认知必须保持开放,要随时接纳各种新鲜信息,这就是我们思维的兼容性。阶层固化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思维固化。


  26.苦难是人生的基本特征,每一个人一辈子吃苦的总量是恒定的,它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无故产生,它只会从一个阶段转移到另一个阶段,或者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外一种形式。所以,你越是选择现在逃避它,越不得不在未来牺牲更大的代价对付它,这叫“苦难守恒定律”

  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自律有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


  27.什么是真实?你看到什么 ,听到什么 ,做什么 ,和谁在一起,有一种 ,从心灵深处 ,满溢出来的不懊悔 ,不羞耻的平和 ,与喜悦。

  追求的东西不一样,得到的东西也不一样,适合的东西也不一样。所以,追求什么要根据自己适合什么决定,听内心的召唤。如果内心真的想去挣钱,如果钱真的能给你安全感,那去挣钱,去挣没数的钱,持续去挣钱;如果创造思想、影响力是能让你激动的东西,那就追求;如果简简单单地活着就能给你带来最大的满足,如果你能相对舒服,那就做喽,就像庄子一样,一辈子只做过短暂的一段小官吏,挺好,一切都挺好。这里面有不同,不同往往不意味着高低贵贱,而只是意味着人类的多样性、人心的多样性、人脑子的多样性

  愿大家,永远都不要放弃,对自己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


  28.面对一个复杂的,甚至是不乏恶意的世界,我们应该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1) 失控者的强大,不控制的智慧:当你的心智处于一种蒙昧未开,也就是意味着你的心智,包括你的身体是浑然天成的,你是不控制的。对世界以及对你的身体,对你的身心的力量没有控制的愿望,也没有控制的能力。在这种状态下,你的力量反而是最强大的。

  在老子看来,德的最高象征是赤子,是赤条条的、不穿衣服不寒碜的孩子。老子眼中的理想人格,也就是他称之为圣人的那种人,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像婴儿一样。即使你是一个成年人了,但是你能够延续婴儿的诸多的特点。比如说你没有分别心,比如说你不想着老是用你的力量去征服别人,老想着的是与别人合作,与别人和解,而不是去以势压人,你会以你的柔弱去赢得你的生存空间等等,这就是一种“幼态延续”的表现。

  而成年人做事情,总是有很强的指向性和刻意性,一旦刻意就意味着用力偏颇,有偏颇就会有伤害。

  (2) 简单是最好的解决方案:我们要让自己的思维方式、感知方式和行为方式变得尽可能的简单。当你简单的时候,世界会变得相应的简单;当你复杂的时候,你就会把他人、把世界很复杂的那一面激活,你面对的就会是一个无比复杂的,你调动你所有的智力来应付,都还觉得捉襟见肘的那么一个事件。

  “狐狸千伎百俩而有限,狐狸无一技之长而无穷”。我们的聪明、我们的复杂常常是在捅马蜂窝,把世界暗黑的那一面给调动起来了。

  举个曾国藩的例子:曾国藩的人生分为两段,前一段是极其复杂的,特别爱讲道理,特别爱公事公办的曾国藩。到后来他幡然醒悟,发现让自己特别精明、特别复杂、无所不用其极的那样一种状态,其实是在给自己不断地挖坑,不断地招来敌人。最后他选择了一种极其简单的方式——当所有的人都发现,原来跟他打交道其实是很简单的,他的规则已经透明到谁都能够看见的时候,大家就纷纷采取很简单的方式跟他打交道。最后,他事情就越办越顺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保持幼态、“简单”就是一种竞争力。最终胜利的往往是规则特别简单的人。正如《道德经》里所说,“少则得,多则惑。”

  (3) 信任是一种杀伤力:我们要选择一种既包含信任,同时也暗藏一种防范机制,暗藏着防火墙的那样一种态度。这是我们在这个极其复杂的、每一个具体的节点上都会消耗我们大量心智的世界,我们应该采取的一种合适的态度。一方面你选择信任,选择善意,另一方面让你的善意和信任里头包含着一种硬度。那是一种善良的人、值得信任的人根本没有机会感受到的那样一种硬度和杀机。但是,如果他不是这样的人,他是一个坏人,他一定会按照他自身的逻辑来跟你博弈,那他就会碰到那一个层面,你用以简驭繁的方式将他消灭于无痕的那种状态。

  “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在这个藏龙卧虎、神出鬼没的世界里,我们要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正确的答案是,我们要选择道和德,要选择道德,而且让自己的道要高,让自己的德要重。道高德重不是妇人之仁,妇人之仁是单向度的,只有善的那一面、信任的那一面,还缺乏一种硬度,缺乏一种防护机制


  29.“亚自我”就是每一个人表面上是一个自我,但是,我的下面还有7个亚自我。这7个亚自我相当于7个轮值CEO,它是在不同的场景下发挥作用的。所以,当一个人做出一件什么事的时候,我们通常以为这个事是这个人做出的,其实不是,是这个人的自我下面的某一个亚自我做出的。当然,从整体上来说那就是这个人做出来的,这就好比一个国家它有一届又一届的政府,每届政府做得事情都会记到这个国家的账上。但实际上,这些事情是由一届一届的政府做出来的。 我做出一件事情并不是由一个抽象的我做的事情,而是由我下面的某一个亚自我做出来的事情。

  有时候我们经常会有这种印象,这个人好像变了个人,他怎么会这样。我们通常认为的这个人是什么样子,是因为他在一个比较恒定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家庭环境、工作环境、他的人际关系,整个的这个稳定的环境下, 他一直在值班的那个自我是那个样子的。突然有一天这个场景在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发生了改变,我们仍然认为那个人还是那个人,实际上他已经由另外一个亚自我在那儿值班了

  我们的自我很可能是一个股份公司,占有一定的股份,但可能很小。大量的股份已经悄悄地被一些别的因素所掌控——那些我们不知道的、隐性的心理病毒——我们已经丧失了对我们自我的所有权和掌控权。

  对于一个聪明的领导者来说,当一个人向他走来的时候,一种认知是他其实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堆反应模式;第二,迎面走来的这个人他其实是一个由七个人组成的联合政府。而今天是谁在执政,你不知道。你要管理这个人,首先要知道今天是谁值班,或者这一段时间是谁在值班,或者是你要创造一种情景,让潜伏在他身上的某一个亚自我自动地走出来,由那个亚自我说了算。

  当你要实现你的目标的时候,首先要做的不是用一种你自己觉得无比强大的力量去控制,去操作,去摆布这个人。而是用一种场景去调动他身上的某一部分,或者说某一个亚自我。

  总结一下:自我之下包含7个亚自我。管理一个人,实际上是在管理一个人的背后的某一个亚自我,或者是一群亚自我。当一个人向你走来的时候,你要知道他今天是哪个亚自我在执政,或者,你可以创造一种场景,让潜伏在他身上的某一个你需要的亚自我自动走出来,执掌大权。


  30.我们的感觉系统并不是对外界的信息的客观识别、处理和反应,而是会掺杂许多个人的认知偏见。我们每个人的脑子里都有很多个亚自我,他们都在试图通过“我”这个界面来表达自己的看法

  当面对一个让人不舒服的场景时,我们可以按照如下的方式来化解:

  • 第一,承认和接受这个亚自我产生的情绪,既不去指责、压制,也不放任这种感知,不让自己陷入感觉上的滥情和思维上的偏见,即允许自己有感知,但不要放任这种感知。要意识到,我们的想法也仅仅是某个想法而已,它只代表某个亚自我的维度,而不代表事实或真相。因此,不要太过重视脑海里的每一个想法,别让大脑成为各种情绪的跑马场
  • 第二,带着课题分离的心态,站在自己和他人的角度去复盘这个场景,对于自己的这部分责任,虚心改正以优化自我的品格;对于别人的那部分责任,同理宽容以增加自己的气度和心量。
  • 第三,用大尺度思维来包容当下的这个小场景,学会在矛盾的场景中看到提升自我的力量。心智模式的智慧就是,找到我们内心世界中那些可以突破的地方去突破,找到那些不能突破的地方去接纳。
  • 最后,学会用大尺度、多维度的“上帝视角”来看待我们自身以及周遭的人和事,要知道,我们生命中所经历的事情,尤其是那些给我们的命运带来了沉重打击的事情,如果从整个人生的大框架来看,都是微不足道的,即“除死无大事”。

  31.我们所看到的万事万物,不只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一个事件,甚至是一长串事件的集合体。

  如果一个人没有接受这个事件的相应受体,那他就无法看到事件的发生。每个个体拥有的认知受体不同,他们看到的世界便不同。日常生活,包括工作当中的种种沟通障碍和冲突,往往都是因为我们没有充分意识到认知受体的重要性。

  所谓争论,其实像是一个很荒诞的研讨会,每个人手里拿着一本书,书的封面都是一样的。但是,大家看的页码是不一样的。或者,干脆说表面上是同一本书,但完全是不同的版本,不同的人写的,只不过是名称相同。所谓争论,就是大家就同一个话题,每个人带着完全不同的视角在进行激烈的观点冲突。这种表面的激烈背后,实际上根本没有任何的交集,没有任何关注的焦点。所以,争论好多时候其实是个闹剧。

  销售员在跟客户打交道的时候有一条原则,“客户不一定是对的,但是与客户争论永远是错的”。不争论之所以是智慧,是因为不争论的人知道对同一个事物,对同一个世界,他对不同的人呈现的状态时完全不一样的。我们真正要做的是要理解

  不争论是智慧:第一,我们要在生活中减少无谓的争论,无谓的纠结,无谓的冲突;第二,当我们理解了争论冲突从何而来的时候,要细心地去研究,去认知导致这种争论背后的那个东西,那就是每个人的认知受体;第三,所谓有智慧的人,就是拥有丰富的认知受体的人。


  32.人生最难得的是钝感力,就是别那么敏感,不要太在意别人怎么说你。“做这件事面子上是不是挂得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做出贡献。

  钝感力的五大特征:第一是迅速忘却不快之事;第二是认定目标,即使失败仍然继续挑战;第三是坦然面对流言蜚语;第四是对嫉妒、讽刺常怀感恩之心;第五是面对表扬不得寸进尺,不得意忘形。

  一般我们遇到这种人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有那么一点点没心没肺,有那么一点傻呵呵。但这样的人恰好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那就是大智若愚。不争论是智慧,痛点很高,笑点很低,这本身就是一种智慧。

  他们对正面的东西,哪怕是很微小的那些正面的东西有一种受体;他们对负面的东西,哪怕是很强烈的那种负面刺激都没有受体。这样,他们就拥有了一种自以为聪明的人们特别缺乏的一种品质,那就是钝感力


  33.当你纠结于某些“问题”的时候,实际上在潜意识里你很依赖它们。没有人会抓住某样东西不放,除非他们认为它是有帮助的(他们通常都相信它能带来“安全感”)。

  也许你当前的问题并不是问题本身,而是你的感知是扭曲的,或者你过度关注自己的不适,却没有认真思考过解决方案。


  34.真正的“静”是一种积极的沉默,反过来则是一种消极的聒噪。抗拒和顺应都是被动,都不过是按对方的游戏规则在行事。真正要做到静,就是要保持在静和动当中有一种超常的主动性。

  王阳明特别讨厌那种坐枯禅。枯禅就是坐在蒲团上,整天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想,内心处于一种昏昧的状态,一种很被动的状态。表面的安静下面,背后是一种躁动,或者说是一种蠢蠢欲动。外界稍有刺激,即使嘴里头不说,内心已经按照这个刺激去反应了。

  静是一辈子的功夫,要保持正念,不让各种邪念、杂碎的念头来困扰自己,不让各种随机性的肤浅应对来绑架自己。静是一种能力,或者说在安静当中保持极大的主动,这是一辈子的能力。


  35.在电影《黑客帝国》中有这么一段对话。先知拿出一颗糖问尼奥:“你要吃这颗糖吗?”尼奥回答道:“你是先知,你已经知道了我会吃或者不会吃这颗糖,那么我的选择还有什么意义?”先知回答了一句非常深刻的话,她说:“你到我这里来,并不是来做选择,因为你的选择已经做了;你到我这里来,只是来理解你的选择。

  意识不是用来做选择,而是用来理解选择的。人生没有既定的剧本,没有既定的角色,我们永远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有着自己注定要完成的使命;但是,我们并不知道我们的使命是什么。所以,我们需要在前进的路上,不断地去反思,不停地去理解。不断迷惘、不断痛苦、不断思索、不断前行,这种从局部看是循环往复,而从长远看是慢慢迭代的过程,才是真实的智识之路,这是一条辛苦的、有痛感的、缓慢螺旋上升的路。

  山本耀司曾说过:“自己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所以,跟很强的东西、可怕的东西、水准很高的东西相碰撞,然后才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才是自我。”

  埃里克森说,如果在青年阶段能够发展出积极的自我,那么我们就能形成“忠诚的美德”。这里所说的“忠诚”,是对自己的忠诚——不为别人而活,不为教条所限,追随自己的心灵;在一个不完善和不和谐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接纳这个世界,然后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向社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感受自己存在的意义。

  我们的未来真的是注定的么?自由意志真的只是副产品么?我们不知道,也可以不需要知道。因为正如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所说:“只有回顾人生,我们才能领悟人生的意义;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要迈步向前!


  37.不要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左右:有些人异常敏感,生怕自己受到一点儿伤害,至于是否会伤害到别人则毫不在意。得失心太重,自然就放松不了。得失心太重,也是导致我们紧张的本质原因。

  “不让自己的情绪伤害他人”这个道理,有些人即便长大成人都未必明白。如果身边有这样的人,不要理他,悄悄远离就好。因为这样的人在伤害了别人之后,反而会以“我很受伤”为理由做出一副被伤害了的样子。

  同样,“不被自己的情绪左右”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因为不开心而不笑,当你笑着笑着自然就会开心起来;不要因为没有干劲而不做,当你做着做着自然就会有干劲;不要因为害怕被讨厌而一个人待着,当你主动去爱别人,自然也会感受到被爱

  别把自己的表现看得那么重,人若想真的生活得好,靠的是每天都在做正确的事,每天都在对别人好,每天都在为社会创造价值。拿得起,放得下,了不起。


  38.当遇到问题或深陷烦恼时,先不要把过错归咎于自己,也不要归咎于他人。我们不妨设个第三选项,那就是“或许,谁都没有错”,从而学会巧妙地放弃纠结。这是一个能让我们生活轻松一点儿的小窍门。

  有时候事情会往最坏的方向发展,尽管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为此我们需要准备一个第三选项,当每个人都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但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就需要考虑那个第三选项

  请注意,不要伤害自己,也不要伤害别人,更不要埋怨别人。


  39.有时候,懂得“认命”也是一种及时止损。但是,“躺平”也要因人而异,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躺平”。有些人认为做事本身可以带给人快乐,他们真正“躺平”后并不会开心。

  要相信运气,但也要努力,不可以停止做事。从小处着手,从大处着眼。机会还是会去寻找那些一直“不断行”的人。


  40.一方面我们很痛恨混蛋、痛恨小人、痛恨魔鬼,另一方面我们要有一种心态,要拥抱魔鬼,要处变不惊,每逢大事有静气,要有那种接纳灾难、接纳小人的勇气。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们不仅要避免害人的初心,更要保证自己有不被人害的能力。不去害人是一种人品,不被人害是一种能力,两者缺一不可。做人莫要太天真,要知世事多变幻。

  沟通有一个原则,善于沟通的人“说软话,做硬事”,不善于沟通的人则“说硬话,做软事”。嘴上逞强,一遇到关键问题就妥协,最后人际关系极差。


  41.人是生活在群体中而并非孤立存在的。人总会有意无意将自己与周围人比较。 在任何环境中,自我感觉的个体的优与差都取决于你相对于别人的位置,同类比较总会给人带来不断的压力。这就是为什么无论你取得多少成绩和财富,你感受到的快乐总是稍纵即逝,因为你的比较级也在随着周围环境的提高而提升。


  42.人生就像开公交车,我们自己就是驾驶员。在公交车靠站的时候,可能会上来一些怪兽、一些不太受欢迎的乘客。这些乘客会跟你吵架、闹事。现在,你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停下来跟他吵架,吵完了再走;另一个是你继续开车,往前走。你是选择停下来一直吵架,还是选择继续开车?很多人一辈子就停在一个站台上,一直在吵架,哪里都没去过。如果你选择继续开车,那么你会发现,那些怪兽、不受欢迎的乘客只会张牙舞爪、虚张声势,他们根本伤害不到你,而你却可以继续塑造自己未来的人生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43.道家思想认为“贵柔戒刚”:“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意思是人活着的时候身体很柔软,死亡时会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的,死后就变得枯槁。因此,过刚易折,柔弱居上

  佛教说躺着的人是打不倒的,卧佛是最高的境界。最好的生存状态就是始终处于弱势,又不是真的弱势


  44.认知若是偏航,人生注定是苦海。

  这大半个月我深刻意识到,人的常态——或者说占据人大部分时间的存在状态——是非理性与情绪化的,这种状态既不健康,更不舒怡。我们可以发泄情绪、流淌意识,但更重要的是梳理出一种合理、自洽、清晰的生存逻辑

  人保持反省真的好重要——它能让我们剥离掉宏观情绪,观望微小的自己的异动与极端,认清自我的盲点,收缩个人的自我。我相信,人生中所有的经历都在于指引我们,而非定义我们

  生活之理性便是要去找到指引自己人生方向的一以贯之的逻辑与准则,而这个方向的终途便是一种宁静、和谐、应合自我的人生。


  45.“我在地球上不是为了永生,不是为了苟活。系统的反脆弱性来自其组成部分的死亡——而我只是被称为人类的这个更大体系的一部分。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最后能够为集体利益,为了繁衍后代,为他们今后的生活做好准备,并为他们提供生活的给养,或最终为了书籍而像英雄那样死去——说到底,我的信息,也就是我的基因或我的反脆弱性,才是应该寻求永生的东西,而不是我。

  “最后,我会释然地说再见,在圣塞格鲁斯墓地(马尔萨尔基斯)举办一个体面的葬礼,就像法国人说的,腾出空间给其他人吧。” ——摘自《反脆弱》


2022.10.01 周六:

别把精力浪费在不重要的决定上

  在小事上犹豫不决让人“贫穷”,亏的是人生。因为把精力浪费在不重要的决定上,就没有时间做正事了。

  心理学上有一种病症,叫作“选择恐惧症”,指一种不知道如何选择时,只要内心偏向某个选项,就会不停地自我否定的心理状态。“选择恐惧症”的本质是一种心理厌倦情绪。通常情况下,每一次在小事情上犹豫不决,都会让人产生生气、羞怯、嫉妒、嫌恶、焦虑等情绪,使人无法看清自己的真实意愿,更无法按照真实意愿行动。

别再把精力浪费在不重要的决定上,认真安排你的人生,你还有大把的美好时光要去感受。

无畏付出,但不无谓付出

  努力工作、努力付出当然很重要,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很多人都在努力付出,但是这些付出大多都变成了虚耗和自我感动。唯有把握好方向、找准机会的付出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致意思是,要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才能确定目标,确定目标后才能心地宁静,心地宁静才能安稳不乱,安稳不乱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去实施,然后才能实现目标。


活在当下,才不会迷失方向

  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风景,而是做好手边清晰明白的事情

  威廉·奥斯勒爵士是20世纪医学领域的大师,也是现代医学教育的鼻祖。他在耶鲁大学举办了一场演讲。在演讲中,他说:

  “别人总说我一定有一个异于常人的脑袋,不是的。熟悉我的好朋友都知道,我的脑袋再普通不过了。那么我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如果人生是一次远航,那每一个人的生活都要比一条轮船复杂得多,而且要走的航程也遥远得多。如何让自己的航程安全?答案就是学会控制自己,生活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今天里

  “想象一下,你就站在一个驾驶舱里,你的手正握着一只船舵,这只船舵将控制你人生的航向。驾驶舱代表你的今天,周围还有许多船舱,代表过去和未来。你想好好开船,但是注意力总是被其他的船舱吸引,你的前方有迷雾、有礁石,还有旋涡,稍不留意就可能偏离航向,甚至撞毁船只,这时该怎么办?假如可以通过按钮控制这些船舱,你按下一个按钮,一道铁门落下,把左侧的船舱隔断——隔断那些已经逝去的昨天;按下另一个按钮,又一道铁门落下,把右侧的船舱隔断——隔断那些尚未来临的明天

  “现在,你完完整整地拥有了驾驶舱,拥有了今天,不必再悔恨昨天的遗憾,不要再担心明天的压力,这样你才能专注于开好今天的船。”这就是威廉·奥斯勒提出的“一个人独立的今天”的概念,它在提醒你专注于今天,活在当下。

  出于趋利避害的本能,我们对快乐的记忆总是转瞬便遗忘,而对伤痛的记忆却总是深刻持久。这样,我们才能远离那些伤害我们的事情,但如果那些伤痛和恐惧太强,就会成为很难抚平的伤痕

  如果可以克服这些苦难,在各种伤痛中成长,变得更加坚强,我们的人生旅途也就会变得更有意义。

  过去终究过去了,我们再痛苦也无法改写历史。而未来还没有到来,我们再担忧也无法让未来事事如意。所以,何必对无法改变的事情耿耿于怀?不如放下对过去和未来的焦虑,养成轻装上阵的习惯,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里,集中所有的智慧、热忱,把今天过得尽善尽美。我相信,这样的你很快就能摆脱痛苦的过去,而且也不会得到一个太差的未来。


不是你的圈子就别忙着挤进去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古人早在几千年前就总结出了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人的一生会认识很多人,经历很多事,面对陌生的圈子,有好奇心在所难免,这种好奇心会促使我们想进入别人的圈子一探究竟。可是当我们接近时,就会发现自己无论如何都挤不进那个圈子,那些我们认为有效的方法在别人眼里可能都变成了笑话。在这样的拉扯中,我们能收获的,除了更多的疑问和不愉快,什么也没有。

  其实我们什么都没有做错,和圈子里的单独个体相处也没有任何问题。但圈子有它自己的边界和规则,一味好奇,使蛮力想要突破这种边界和规则,注定不会得到好结果

  世界很大,圈子很多。不刻意合群,是给别人留空间,也是给自己留余地。与其往不适合自己的圈子里硬挤,不如留点时间修炼自己,让圈子主动来找你。


交浅言深,话多是非多

  人与人相处切忌交浅言深,千万别给自己招惹是非。孔子说过:“不得其人而言,谓之失言。”意思是倘若对方不是交情很深、彼此相知的人,你还对他畅所欲言,以快一时,这就是失言。

贸然将自己的隐私告诉与自己关系不熟的人,一方面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甚至危险;另一方面也可能会让陌生的对方感到尴尬和难以接受。

  成年人的关系错综复杂,很多时候,一句无心的话都有可能刺激到别人,如果不是对对方知根知底,那么还是谨言慎行一些为好。人生处处有“地雷”,如果你没有被炸伤,只是因为你还没有踩到,而不是因为你拥有“避雷”体质。

  人越长大就越难交到朋友,成年人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会披上一层坚硬的麟甲,如果你想和别人交心,就得脱下这层麟甲,不过,这样一来你就变得不设防了,外界就能轻易地伤害到你。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社会上认识了那么多人,却只能和一小部分人亲密无间。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像两只刺猬,需要不断调整各自的位置,才能既不伤害对方,又能相互取暖。远离是非很简单,只要做到这两条:在与人交情尚浅时,三缄其口;在别人对你交浅言深时,保持距离。

本文来源:《不要用别人的的脑子思考你的人生》,采薇 著,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2.10.02 周日:

差别对待,减少无效社交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儿女、父母、朋友、上下级等。对儿女有耐心,对父母孝顺,对朋友真诚,对同事负责,处于不同角色时,有差别地对待身边的人,这是我们天生就会的,不用学习也能运用自如。可是,在面对同一群人或者同一类人时,我们往往就会将这个界限模糊掉,忘记自己应该有差别地对待别人,在无形中给自己增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让自己被人际关系所累

  学会有差别地对待身边的人是人际交往中很重要的一项技能,这样不仅能保持对身边人的尊重,也能让自己活得轻松,避免在无效社交中过度消耗自己的精力,还能让自己远离人际麻烦

有差别对待”能为你节省时间和精力。不仅如此,“有差别对待”还能让你远离麻烦和纠葛,保持平静的心情。


别把时间浪费在无聊的人身上

  大家都是成年人,连自己的事情都忙不过来,哪有工夫在无聊的人身上浪费时间?生活中经常会遇见很无聊的人,他们有意或无意地干扰你的生活,占据你宝贵的时间,还能轻易挑起你的负面情绪。

我曾经试图与这类人讲道理,想转变他们的观念,让他们积极地生活,并为此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我没有一次成功。终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这种情况下保全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远离。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随蝴蝶走的人,看到的是芬芳的鲜花,而跟随苍蝇走的人,只能到达肮脏的沟渠。消极的情绪会传染,和无聊的人相处久了,你的生命活力也会被消耗掉

无聊的人会把你拖垮。我们改变不了别人,但至少可以选择与什么人相处。

  与能让你变得更好的人在一起,彼此促进、激励,这样你才会变得更好。多和正能量的人在一起,他们积极向上,不会把你拖进无望的泥潭。对于那些不断消耗你的人,要学会及时止损,趁早远离。让自己活得更精彩,才是最有智慧的做法。

  如果你要选择朋友,请不要选择一个无聊的人。生活本来就艰难,不要再给自己增加负担。无聊的人看不到美好,每天都在“低气压”的生活状态中,这样的友情是压抑的,不存在“朋友”的真谛。

  如果你要选择伴侣,请不要选择一个无聊的人。无聊的人给不了你想要的爱,他只会索取,而且他的索取就像无底洞,你永远填不满,还会把自己葬送进去。

  远离那些无关紧要的人,远离那些消耗你生命的事,把时间用于重要的人和事上,这样才能让你每天过得充实,你的生命才会绽放更明亮的光芒。


别抱太多期望,哪有什么感同身受

  生活似乎总是不遂人愿,我们一路成长,一路失去。我们总是希望有个人出现,能知你、懂你,在你痛苦时给你安慰,迷茫时给你扶持。可众生皆苦,你有你的烦恼,别人也有别人的烦恼,即使是最亲近的人,也无法做到与你感同身受。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感同身受。

  请收起脆弱的心,不要再期待别人与你感同身受,能够做到换位思考就很不错了。人生不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与不幸,站在自己的立场指责别人的不理解,本身就是一场错误的道德绑架,更何况所处的圈子不同,成长环境也不一样。你的痛苦,也许在别人看来只是一场无病呻吟。所以在你痛苦、迷茫、悲伤、无助的时候,有人能给你拥抱,给你温暖,愿意放下手头的事情听你倾诉,就已经是人生一大幸事,何必在意对方是否能够感同身受呢?

本文来源:《不要用别人的的脑子思考你的人生》,采薇 著,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2.10.03 周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没有人有义务时时刻刻迁就你。

有界限感,才会有好感

  周国平曾说:“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在两个人之间,这种界限是不清晰的,然而又是确定的。一切麻烦和冲突都起于无意中突破这个界限。”

  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作“安全距离”,是说人为了让自己感到安全,会形成一个排斥他人的距离,在这个距离内,只允许自己存在,一旦别人入侵,就会产生反感、紧张和逃避的情绪。两个没有亲密关系的人之间,身体安全距离是80厘米左右,而心理安全距离是以不侵犯他人私人空间、不削弱他人对自身及财务的控制为底线的。

  缺乏界限感的人,本质上是以自我为中心,凡事只求满足自己的私欲。只想索取、命令和掌控,从来不会对别人付出,也不会听取别人的意见、照顾别人的感受。可是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你弱别人就要依着你,不是你耍赖别人就要顺着你,不是你索取别人就得给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没有人有义务时时刻刻迁就你

  有一句话说得很对,一个人最大的恶意,就是把自己的理解强加于别人。懂得拿捏“界限”是一个人的高级智慧。想得到别人的友善,就要先付出真诚;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就要先付出礼待;想得到别人的好感,就一定要记住界限感。


  三毛曾经说过:“不要害怕拒绝别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于正当。因为当一个人开口提出要求的时候,他的心里本就预备好了两种答案,所以给他其中任何一个答案,都是意料中的。”

  不要害怕得罪人,每一个拒绝都有价值,每一个放弃都有必要的理由,你的生活也不容易,你必须多为自己考虑一点。学会拒绝别人,才是爱自己的开始。

懂得量力而为,任何时候都要给自己留余地,对那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事情说“不”,止损比被套牢好。

  人生很短,把精力用在美好的事物上,不要自找麻烦。学会适时拒绝、适时提供帮助,是高效人生的开始。鼓起勇气,拒绝自己不喜欢做、不情愿做的事,从开口的那一刻起,你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烦恼变少了。


不打扰,是与别人相处最好的方式

  与人相处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打扰对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所认知的世界就是自己“创造”的世界,没有好坏、对错,别人看见的都只是别人的感觉。你怎么知道你觉得辛苦的事情,别人不是乐在其中呢?所以不要轻易打扰别人的生活,不要给别人增添烦恼

  道理人人都懂,可人总是更容易接受自己,所以当别人的言行和自己不一样时,就认为别人是错的,就总想给别人指点一番,殊不知,你的打扰会让别人很苦恼。也许别人的生活需要改变,但是绝对不需要被人指指点点。

  孟子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人总是喜欢指点别人的生活,从中得到心理上的优越感,但这是一种劣习。不要轻易去评价别人,更不要随便打扰别人的生活

  其实,谁也没有资格去打扰别人的生活。社会是多元的,谁能分得清谁对谁错?谁能分得清谁高谁低?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生,别人没有,你自己也没有。看到别人闹笑话时,你能保证自己永远不会闹出同样的笑话吗?不要轻易打扰别人,正如你也不喜欢被打扰。

  既然大家都不完美,就静静地欣赏别人的生活吧。世界不可能围绕着一个人转动,不理解别人的生活时,做看客就好,见证别人的幸福,分享别人的快乐。不要轻易地去打扰别人的生活,每个人的行为都有自己的出发点和原因,多尝试换位思考和寻找共情点,求同存异地理解别人。管住自己的口,收回自己的手。不轻易地打扰别人的生活,是做人最基本的修养,也是改善人际关系的基础。


成熟是从告别玻璃心开始的

  有玻璃心的人敏感、自我、易碎,常常把别人的心思按照自己的逻辑揣度变形,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被他们无限夸大、扩散,任何委屈、无心之失都可能成为他们的致命伤,随之而来的是你意想不到的应激反应。

其实,这种敏感并不会伤害到别人,真正伤害的还是自己。

  每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脆弱的时候,只不过不同的人的敏感点、底线不同而已。哪怕是表面成熟稳重的成年人,在不顺遂、被挤对、遭受冷眼的时候,也可能变得脆弱,这样的情绪波动是正常的。可是,过度敏感的人无法处理情绪的垃圾,他们把事情过分放大,花大量的时间反复舔舐同一个伤口,明明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却因为反复纠结自己的情绪和对方的态度,忽略问题的本质,不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之所以会这样,往往是因为他们拥有与自身实力不匹配的自尊心。所以,当得到外界对本人真实的反应,纸糊的自尊心被戳破时,便会产生强烈的落差感,觉得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他们往往也无法拥有太多自信心和安全感,所以常常拥有糟糕而极端的人际关系。他们既像含羞草,一碰就把自己合拢成一团,反应过激,吓坏旁人,又像不敢踏出洞穴的羊,认为外面的世界危险得要命,于是越发封闭自己的内心,顾影自怜,独来独往,以为这样就不会被伤害。

  有人说,这世上没有人能伤害你,除非你自己允许。而人的烦恼,80%都来源于自身,是自己的敏感、脆弱、纠结在反复伤害自己

世界上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我觉得世界上最大的帮手也是自己。

  之所以会脆弱敏感,是因为我们依赖外界的评价而活。当外界的评价好时,我们就觉得很快乐;当外界的评价不好时,我们就觉得很痛苦。

  被人赞美,就得意扬扬;被人枉言,就愤慨难忍。用惯性的标尺去衡量自己的价值,自己的喜怒哀乐都被别人左右,便从来不得安宁,愁工作、愁生活、愁名利。

  真正的原因还在于,你没有一套完整的、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当一个人能笃定地判断一件事的时候,他才会有知行合一的能力,才能把外界的褒贬统统净化、吸收,拨开迷雾看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

  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成熟是从告别玻璃心开始的。那些拥有极高抗打击能力的人,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他人身上,是因为拥有笃定、清晰的价值标准,这是一个人成熟的前提。他们更懂得用理性思维战胜感性思维,更愿意通过每一次的教训来提高自己的承受能力,总结经验,从而提升技能,争取下一次不再受到同样的伤害。

  在这个行色匆匆的世界里,没有谁一定要围着谁转、一定要照顾谁的脸色和心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你越好欺负,别人就越想着如何欺负你。有实力的人才能赢得更多的尊重,没有相匹配的实力,自尊心不值一提。与其生别人的气,不如想办法不断进步、增强实力,等到实力足够时,对方自然对你另眼相待。因为自尊都是靠自己努力获得的,而不是靠自己强撑或者别人照顾给予的

  人们变强大的过程就是坚定内核、强化实力的过程,也是“任凭万箭穿心,仍百毒不侵”的过程,只有狠心地将自己的玻璃心不断切割打磨,得到一颗八心八箭的“钻石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熟。

  成熟并不意味着抹除情绪,对什么都持无所谓的态度,真正成熟的人在面对自己的敏感和脆弱时,不会一味地否定和排斥,而是感受它、接纳它,并且转化它。

  告别玻璃心,是为了更好地接纳自己敏感的情绪。心思敏感细腻的人容易受伤崩溃,自然也易于感动,倘若对方稍微对他们好一些,他们就会铭记于心并加倍偿还。他们也更能捕捉他人真实的内心及其不易被觉察的细微表现。如果能把玻璃心的劣势,转化为同理心的优势,以“敏感”体谅对方,用细心感动对方,把以自我为中心改成照顾他人情绪,把玻璃心变成共情,则不失为人际关系中的巨大优势。

本文来源:《不要用别人的的脑子思考你的人生》,采薇 著,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2.10.04 周二:

  杨绛先生说:“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受,是精神对于物质的胜利,这便是人生哲学。”

  万事如意”只是一句美好祝愿,在命运面前你我都一样束手无策。时间不会因为你的苦恼而变短,苦恼也不会因为你的煎熬而变少,与其哀怨,不如平和一些,顺其自然。

只有内心的平和才能给自己带来面对这纷纷扰扰的世界的能量。真正的能量,就在我们平和的心态里。

  绝大多数的委屈、焦虑和愤怒等负面情绪,都是源自人潜意识中的不安全感。很多时候,我们意识不到自己潜意识的变化,当我们受到一些外界刺激时,自我保护机制开始运转,于是种种负面情绪滚滚而来。

当压力很大时, 人就会变得极其敏感。

  春有朝花秋有露,夏有凉风冬有雪。心头若无烦心事,便是人间自在天。不安全感、烦恼其实都源自内心的不够强大。当你能坦然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时,就将会在平和中孕育强大的能量,来弥补现实中的不完美

以客观的角度去看待一切不完美,在实践中努力积累,在平和中成就灿烂,从而进化成不平凡的自己。


  作家马德说过:“我慢慢明白了为什么我不快乐,因为我总是期待一个结果。”

  是啊,每个人都是渺小的,面对无尽的世界总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所以才会期待第三方来救赎我们。看一本书期待它让我变得深刻,跑一会儿步期待它让我瘦下来,发一条微信期待它被回复,对别人好期待被回报……这些预设的期待如果实现了,就长舒一口气;如果没有实现,就自怨自艾。适当的期待可以理解,但过高的期待只会让人陷入欲望的泥潭,无法自拔。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去走,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也得独自默默地走下去。总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只想沾别人的光,搭别人的顺风车,最终很有可能是一场空。所以不如把期望放在自己身上,从现在起树立目标,开始行动。

每个人终究都要学会独自长大。

本文来源:《不要用别人的的脑子思考你的人生》,采薇 著,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2.10.05 周三:

往里走,就是往内心的探索

  往里走”这个“里”字,用通俗的话来说,也许叫“心”,也许叫“脑”,但不能用今天生理学上的“心”和“脑”来理解,它们应该是哲学上的名称。它们是主导人性格最内在的一个总机关,这个机关把外来的信息组织在一起;组织好了以后,将信息存储在一个总的数据库里。这个数据库是你的心态,包括感觉、知识、理解,甚至包括智慧的总和

要将我们的感受、观察,投射到内心深处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处事也罢,观察也罢,讨论也罢,陈述也罢,都是一个个的行为动作,这些动作都是理性在背后运行的产物。这个动作有过程,也有结果;有它的起因,也有它的转折和盛衰。

  所谓“往里走”,我们要看见周围的事物变化,也要感受到变化对自身的影响,还要找出对我们影响最深的部分。如此一来,外在的刺激就内化了。如果我们将对外观察的结果内化到心里,我们对外在事物的感受就不再是浮光掠影,而是有着深切的体会。这种体会能够促使我们反思,反思之后一定要存储在内心最深处的资料库中,并能时时刻刻照见我们的行为举止。每当这个资料库发出警告信号,我们就能警惕自己的不足、过分之处,或者是危险来临。

  所以,“往里走”就是将我们的观察、感受投射到内心最深处,进行认真的思考——由此我们得到什么样的新的理解、新的教训,立刻就能从行为上反映出来。我们的日常生活里的许多事物,包括声音、颜色、别人跟我们谈话的内容、报纸上的消息,都是一股一股地打到我们心里。人过日子,听、看、想的时候,要往里头去思考,将观察的结果吸收、内化为自己的观念、行为,这是“往里走”的本义

外在对我们的影响越小,心越安定

  信息在民俗中以符号的方式直接呈现,跳过了思考的过程。但作为观察者,如果我们只跟着符号走,就不能理解所有来来去去的信息的内在意义,也不能理解这些信息对我们会产生多大的冲击,造成多大的影响。这些影响可善可恶,但是我们都不知道。这就等于跳到泥潭里洗澡,有的人出来后满身都是泥、草和各种渣子,但不知道怎么处理;有的人出来后马上冲洗干净,既得到了泥潭里的凉爽,又冲洗了身上的杂质——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反思的过程、清理的过程

  能够训练自己做到这样并不容易,需要一层一层地自我提升,越往上越抽象——但是思维越抽象,涵盖面也越大。我们看书也好,听、讲或写文章也好,都可以让得到的信息在心里内化,从而增加心的敏锐度。若是能够长期进行这种训练,对我们会有很大的帮助。因为我们看事看物不再只看表象,思考问题也不再局限于欢喜哀愁或得与失。面对问题时,若能超越得失、悲喜等种种感受,外在现象对我们的影响就越来越小,我们的心就更稳定了

  我们照镜子时,自己的喜怒和镜子里那个人是同步的,这是最直接的反应。我们要做到的,是看着镜子去想:我今天的面部表情跟昨天不一样,一定是我的内心变化了,脸上的表情也随之改变了。如果养成这样的习惯,就算身边发生了极小的事情,也能引导我们去调整、追寻自己的内心

  持续从事这样的自我训练,到后来有些人就“高”了。这个“高”不是指地位,也不是指钱财,而是指一个人的思考能力和敏感度提升到相当高的地步,这时他就能够从容处理自己和外界、他人的关系。而且这种人更不容易犯错,人生的懊悔更少。不仅如此,因为心的观察更为敏锐、细微,捕捉灵感的触角更多,人家感受不到的细节被我们感受到了,人家没有注意到的信息被我们抓到了。我们的感受力强,吸收力就强,消化外在信息的能力也会变强。经由如此种种训练,我们生命的内容就更丰富,放射出去的内心状态,就是更多的包容、更多的慈悲、更多的原谅、更多的超越。这样走,我们就能一步步提升能力、提升人格。

  前面所说的,不是让大家去做超人,更不是叫大家去练内功和法术,而是我根据人生经验,对大家性情的调养、性格的规范提出一些方法。希望经由这种训练,大家能够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同时在小事情上能放松自己,宽恕、体谅和怜悯他人。我希望能帮助大家开阔视野、扩大心胸——这不是靠打坐可以得到的,也不是靠读经可以得到的,更不是靠数呼吸可以得到的。这需要靠大家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断观察、学习,并在回收、内化的过程中不断体会,不断领悟。

本文来源:《往里走,安顿自己》,许倬云 著,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2.10.06 周四:

  我也曾感觉活着没有意义,如果不往里走,我不可能活到今天。


  一个人心情快乐,他的脸就漂漂亮亮、好看;一个人整天生气、吵架,他的脸色就很难看。所以到了二十岁以后,你就要负起你的责任。将来你是什么样的面貌,人家就把你看作什么样的人,你就得到什么样的待遇。如同声音反射回来一样,你是什么样的人,人家就以什么样子待你。

  换句话说,你今后的人生遭遇,你承受的所有好话、坏话,好举动、坏举动,十之七八是你的责任。你是什么样的人,是你自己的责任。

  人生由你自己创造,由你自己铸造,由你自己塑造,由你自己培养。你成为今天这个样子,你自己是要负责任的。“样子”可以叫作“修养”,也可以叫作“印象”,或者说是一个认识你的指标,它反映的是内在的东西,而不是外面的衣装。你的每一句话是让自己更好看还是更难看,是你需要时时刻刻注意的事情。

  感觉本身会因时、因地、因心情而异,所以感觉靠不住,你接收的信号靠不住。人心基本上是相同的,但是人心里面获得的经验,累积起来的基础的“经验库”是不同的。这个“经验库”接收信号,并且改造信号。所以,你在“经验库”里检查接收的信号之后,再把它解释、投射出去,你对事物的印象和反应就不一样

  简单地讲,学习是你自己决定的,不是旁人决定的,你无时无刻不在决定。但是只有搜罗资料、认识资料以后,你才能够以最好的方向、最好的方式、最好的途径发展良好的性格。这是别人对你的印象,也是对你这个人的评断和认识,进而决定了你的遭遇,决定了你到老时是懊悔还是不懊悔。你在改变你自己,也是在改变你自己的命运

  中国人相面讲的是五官,五官不能改,但五官的状态可以改——尤其眼睛、嘴巴可以改。嘴巴跟眼睛不仅容易改,而且透露了你心里的感觉和想法。这个相面不是看你的表面,而是看你透出来的总体表现。所以说“命由心生”,就是这个道理。你想做什么样的人,就会遭遇什么样的待遇


  我们为什么读书?读书不是为了学位,读书是为了获得一种判断世界的能力。判断的第一步就是看见环境,懂得环境。第二步,懂得分析哪些常识是暂时的,哪些是人不可避免的一些错误;对于可以避免的错误,你自己至少不要犯。保持相当程度的知识训练之后,就能取得安定和冷静。

  总之,天、人没有大变,你要在安定、冷静之中度过。你不要想着改变不能改变的事情,比如天地之间的自然,让明天不再有坏天气。天天是晴天,那就糟糕了,没有水了,庄稼不可能生长。世界不可能永远平静,只能求自己的安定、冷静。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人一辈子做的工作就是训练自己、教育自己。要知道知识不是资料,而是从资料里面提炼出来的,我们能够借此找到一些方向,找方向的过程是寻找智慧的途径。每个人智慧的境界有高有低,这要碰运气:有没有很多人帮忙,共同提升智慧?一个人面临刺激或挑战的时候,能不能压得下去?如果他被一棒槌打到底,就此泄气的话,就无从分析了。


  在我看来,中国的儒家跟道家其实有不一样的追寻:他们求的是内心的安定、平静和有把握,不随波逐流,内心有定力,有主见。“有主见”就是有主心骨,使得你在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之中不翻船。

  你要知道,什么是最重要的。只有“存在”最重要。不能说低头像条哈巴狗就是存在,要像人那样存在:我不如别人有钱,但是我内心比很多人丰富,我可以去过我的日子。这就是孔子认同的颜渊的生活方式,这就是孔子认同的一种价值取向。但孔子也并不希望每个人都像颜渊那么穷——能够不那么穷,还能过得有希望,有自信心,不做亏心事,这样的人生就已经很有力量了

本文来源:《往里走,安顿自己》,许倬云 著,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2.10.07 周五:

  理想就是尽我的能力,做我可以做的事情 。

  安身的事情,我觉得《论语》里面讲得很对:要“安人”。但怎么个安法?是让你自己觉得安心;不是安天地之心,是要安你自己的心。这一点真正要做到的话,需要像《孟子》里面讲的那样:你要能将心比心,有恻隐之心、廉耻之心等。也就是说,你能够把你的心摆在人家的心里,把人家的心摆在你的心里,你能觉得你做某件事情是安心的,对他人有益处或者至少是无害的;同时,对你自己而言,也是尽了心,完成了自己的愿望。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尽心尽力做好一件事,这是“忠道”;做事的时候自己能够时时反省,对他人能够体谅、包容,能够做到将心比心、利人利己,这叫“恕道”。

  要先修己以安人。修你自己,像修一棵树——剪掉树上的残枝败叶,加水,加肥料,不断成长进步,这是修己:修正自己做错的事情,把做对的经验留下来。只有把“修己”这一步完成了,接下来才有能力去“安人”。你自己安不下来的话,就无从“安人”。就“安人”而言,我们一生能安几个人呢?人的力气有大有小,志向也有远有近。我们能够安到自己做个不惹人嫌、不惹是非、不害人的人,其实就已经不错了。从楼上走来一个不方便的人,在他下楼梯的时候伸一把手,援助他一下,跟他讲“小心前面脚步”——真的,这就是第一步,为人家着想。日常生活里能做到这一点,你就能让周围人的心安了,这就叫“安人”了

  更进一步呢?安人,除了安周围的人之外,还要安与你处于同社会圈、同文化圈里面的人。这个工作就比较困难,但是有能力的人也应该尽力而为之。没有能力的人,当然可以审量自己的能力,能做多少是多少。不能做烂好人,不能帮倒忙,帮忙要帮得恰到好处,安慰人要安慰得恰到好处。但作为普通人,究竟怎样才可以做到真正的安人?在你的本行工作里,做好一桩事,这就是安人了

能尽心做的事,就尽心去做。


  自己的眼界放得开,注意力放得开,对四周的环境多了解,对我们自己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不要糟蹋自己,不要屈服于这个世界。各位的身体里都有一个自己,这个自己是最宝贵的东西。在你二三十岁的时候,要寻找自我,不要糟蹋它。第一,不要被欲望糟蹋;第二,不要被自怜糟蹋。

  第一,欲望是最可怕的。若你被贪财的欲望、性爱的欲望、控制的欲望糟蹋,你就会被毁掉,你就不是你了,要留住这一份清白。第二,不要自怜,不要说你太渺小。一个人是渺小的,但许多人在一起相处、相识、相濡,还是可以得到安慰的。人的共同力量是无穷大的,人类能够同心合力做很多事情。今天的世界是无数代人共同铸造的,我们还要不断地塑造新的世界观、新的宇宙观和新的人生观。

  保持一份清明,保持良心的独立性,保持慈悲和平的心和自重自敬的心。孔子将这道理归纳得很简单明了——人内外都应忠和恕。所以,重视你自己,面对滔天大浪的时候,要冷静,要有信心;带着团队一起互相交流,互相分享,互相分担。

  说实话,这么长时间要活过来是相当辛苦的,但是我不能回头,我也不需要回头。我一路辛苦过来,保持了自己的存在,从来没想过糟蹋自己,也没有屈服于这个世界。我的自己有一半由我掌握——我的心态、我的意向、我的人格和我做人的道理。你要理解,你是完整的人,不是儿童。这一辈子,“完整的人”这四个字是你的责任。保持你的完整,不屈服、不腐化、不猥琐。你是顶天立地的人,世界因你的存在而改变,因你的不在而缺憾。


  疫情期间的隔离,是给大家一个机会,想想自己,想想别人,想想我们依靠别人帮了多少忙,我们多怀念大家协同合作、自由来往的那些日子,我们盼望疫情早点过去。因为有此珍惜,有此爱护,我们又在一起的时候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会更加真诚,从而互相产生更有实质的影响

  那么你也尝试着回头想想,你是不是真正合理地做了一些你该做的事情?你自己有没有过分贪婪、过分霸道、过分要求,而忽略了别人,踩到了别人的脚,伤到了别人的心,辜负了别人的好意?这都是我们“往里走,安顿自己”的时候,需要反思的问题。

  安顿自己更要紧的是,在欲望达不到的时候,你必须知道:人不可能所有欲望都达到,每个人都有抓不到的云,都有做不到的梦。你要理解:抓不到的云,让它飘走吧;做不到的梦,有机会再做也好,没机会再做,你还可以做别的梦。

  你必须掌握自己,自己才是存在的主体,而不是跟随潮流去变化,也不需要跟着人家的意见变化。拿个梯子是直着走还是横着走,要有自己的判断。就像那个“父子骑驴”的寓言,是父亲骑还是儿子骑?是两人一起骑还是两人牵着驴?什么都听别人的意见,这种人不能安顿自己。要先找到自己,找到真正的问题所在,才能往里走,安顿自己


  虽然已经九十多岁了,但我的思想还没有定型。我随时准备面对新的问题,随时准备用新的思考方式去处理它。我不会总是用同一套思考方式处理过去一直面临的问题,我会尝试新的角度,每天学一些新的东西,每天对过去的思考方式产生一些质疑,这是我养成的习惯。我们做学术研究的人,永远不会认为自己到了终点站。前面永远还有更长的路、更远的途径、更复杂的问题,等待着我们


  我觉得是不是精英不要紧。精英不是自己封的,精英是做出来的,然后人家称你为“精英”。我们不一定要想天将降大任于我,而是我降我的责任于我,让我做一个尽力而为之的人。我对自己的期许是尽力而为之,别人怎么样,我管不着了。我不能控制别人的评价,批评、责骂我都不管

  我这样做不是为了对上天负责任,也不是为了对社会负责任,只是对我自己负责任。该做的做,该说的说,别人怎么想、怎么批评,我都不在乎,我尽力而为之,求良心之所安


  归结到内心,人要对自己负责。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不一样,中国文化最有特色的是不以神作为一切智慧、理想和文明的来源。人是由自己创造的。人就是天地之中心,人间的智慧、才能让人结合起来。每个人内心的思想和情感,要不断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像磨刀一样,把自己的内心磨得更光亮、更干净。人的内心修养不仅能使自己得到好处,也能从个人辐射到社会其他部分,让别人也因此得到益处

  见贤而思齐,我们看见好人和合理的行为就去学;见到错误的行为,每个人都拿来当镜子照,时时刻刻捕捉和矫正自己。我们一直在修整、提升、精炼、蜕化,使得个人变得更好,这样个人所属的群体也会变好。个人所属的群体变好,就会使个人不寂寞、有安慰、有交流,使个人得到有滋润的营养,这可以解决现在个体化的问题。


  在心里,自己建构一个理想世界,然后先修己,再安人。先安你附近的人,再安远一点的众人,再安百姓。要安世界,必须先“修己”。因此,这一理想世界的所在,还是自己先做好“修己”,当作追寻解脱的前提。

本文来源:《往里走,安顿自己》,许倬云 著,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2.10.08 周六:

  无论你是谁,从事怎样的工作,居住在什么地方,有着什么样的身份和地位,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你都可以开始修行。这是因为,一直在缠缚我们的,其实不是外物,而是我们对外物的贪爱和执著;能够障碍我们解脱的,也不是生活本身,而是我们不健康的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由此可见,你不一定要刻意改变外部生活,只需要让自己的心灵逐渐变得简约;你也不一定要恪守物质的清贫,只需要让自己的精神慢慢走向富足。

  全然觉知,活在当下,观照你的每一个念头,觉察你的每一次呼吸,像佛陀一样穿衣、吃饭、行走。你会发现,活着,其实就是在修行,而内心的快乐和幸福,原来可以如此简单。你会发现,安详、宁静、自在的力量,其实一直都在你自己身上,而此时此地,就是你解脱的起点。


  首先,一个人在一时一地的重大关切,时过境迁后往往会变得无足轻重,就像儿时最喜欢的玩具,长大后再也不会多看一眼一样。此外,有些过去关切的东西,日后看来非但没有正面价值,而且往往会产生负面效果。比如那个为手机卖肾的女孩,多年后一定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比如某些为了搏出位而丧失底线的女孩,到了为人妻、为人母的那一天,肯定会为自己的过往感到羞耻;再比如东窗事发的高官,在锒铛入狱之后,肯定会惊觉权力与金钱的虚幻,同时为过去的贪婪而痛悔不已。

  其次,我们生活在一个无常变化的世界上,而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任何现象,都难以逃脱成、住、坏、空的自然律。也就是说,我们在生活中拼死累活地追求某些事物,结果可能会得到(成)并保持(住)一段时间,但是终有一天,这些事物必定会因条件的变化(坏)而离散、消亡(空)。

  由此可见,任何会变化、会消亡的事物都不具备终极价值。而我们往往有意无意地逃避这个事实,仍旧乐此不疲地把自己的幸福和快乐建立在种种“伪终极”的事物上——就像一个在海滩上堆筑沙堡的孩子一样,无论我们费尽心力垒起的沙堡看上去多么美轮美奂或貌似多么坚固,只要一个浪头打来,就足以把它拍个粉碎,令我们所有的付出和努力以及所有的快乐和希望,在一瞬间化为乌有。

  当然,我的意思并不是说,由于事物是无常变化的,所以我们什么都不应该追求、什么都不能拥有。人生在世,总有一些美好的、正当的事物是值得追求和拥有的,诸如事业、家庭、健康、朋友、稳定的收入、良好的人际关系、合理的物质生活、正当的兴趣爱好等。所以,问题并不在于我们应不应该去追求并拥有这些事物,而是在于: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看待万事万物


  执著于有一个度众生的“我”,就叫我相;执著于有实实在在的“他人”和“众生”可度,就叫人相、众生相;未曾看穿生命无常变化的本质,仍然执著于生命是恒常存在的,就叫寿者相。佛陀认为,真正的修行,必须从打破这四种幻相开始。


  无所住就是不执著,就是无所得。只有以不执著、无所得的心去布施、去供养、去修习六度,才能契入大乘佛法的空性智慧。而空性智慧,就是最殊胜、最究竟的佛法。简言之,法王想要告诉这位信徒的,其实就是一句话——最大的布施,就是放下你心中的执念


  所谓精神的转化,是指观念和心态的变化。从小到大,我们早已养成一种习惯,就是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希望得到现实的、可见的回报,比如读书是为了上大学,上大学是为了工作,工作是为了挣钱,等等。当然,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这种“希求回报”的观念和心态不能说是错的——假如上班得不到工资,做生意没有利润,我们恐怕就活不下去了。但是,佛法的修行与我们的世俗活动在这一根本点上却是完全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世俗活动的本质是“做加法”,也就是凡事都要有所求、有所得;而佛法修行的根本精神却是“做减法”,亦即凡事都要无所住、无所得

  佛法与世间法的最本质区别,就在于“做减法”,也就是放下心中的执念,对一切事物都不产生执著。当然,放下不等于放弃。作为一个大乘佛法的修行人,我们仍然可以在生活中追求我们认为有意义的东西,仍然可以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创造各种各样的价值。但与此同时,我们却应该让自己超越旧有的观念和心态,洞见一切事物当下的空性,以无所住、无所得之心去生活、去工作、去修行。如此,我们便能获得一种精神的转化。用禅宗的话说,这就叫“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于把世间的一切人、事、物都执为恒常、实有,所以一旦发生变故,比如亲人猝然离世,或生活、学业、工作遭遇挫折,甚至只是股票暴跌,我们就会感觉天塌地陷,轻则痛苦焦虑,重则一蹶不振,极端者甚至会放弃生命。为什么有这么多悲剧屡屡在我们身边发生?这其中固然有许多个人的、社会的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我们太过执著,不愿意面对存在的真相

  一片云出现在空中,它昨天没有在那里,明天也不会在那里。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懂,所以我们既不会妄想这片云本来就在那里,也不会执著地认为这片云应该一直在那里。既然如此,我们又凭什么要求身边的人、事、物就要如我们所期待的一样,永远都在那里呢?就存在的真相而言,不管是一朵云还是一个你爱的人,或者是你持有的一只股票,在本质上都不是恒常的。把无常的事物执为恒常,就叫妄想;坚持这样的妄想,就是执著。而这样的妄想和执著,就是我们所有痛苦和烦恼的根源,也是人世间许多不幸和悲剧的根源。因此,要想获得真正的自在和解脱,我们就要听从南阳慧忠禅师的指点,把眼睛转向虚空:你将会看见,虚空中生出很多云,但虚空并没有得到什么,也没有增加什么,更不会被染污;你还会看见,当所有的云消失之后,虚空并没有失去什么,也没有减损什么,当然也没有变得清净。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凡是有形有相的,都是虚妄不实的。在日常生活中心无所住、了无挂碍、行其所当行、止其所当止。

  自性就是这样的虚空。它从不被烦恼染污,也不因生死而变易。无论你在六道中如何升沉轮转,也无论你以怎样的生命形态而存在,更无论你遭遇怎样的荣辱贵贱、顺逆苦乐、贫富穷通,你的自性始终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

  但是,要认识自性,你就必须从妄想和执著的牢笼中挣脱出来,让存在向虚空敞开。实际上,佛陀告诉我们“无所住”,不仅是希望我们在布施的时候不执著,更是希望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打破妄想、放下执念,让有限的存在向无边的虚空敞开。一旦透过云层看见虚空,你也就看见了自性。

信仰的本质是在于自力,而非他力;是在于心性的觉悟,而非向外的索求。真正的解脱,是从你的观念中出离。


  人生的每一个当下都是无常无我的,因为所谓的“死亡”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上发生着;同理,死亡也不能等同于虚无,因为它时时处处都在孕育着“新生”。明乎此,我们就不会再对生命产生执著,也无须再对死亡心生恐惧。

“自我意识”是一种坚固的幻觉

  我们往往把虚构的概念执为实体,把权宜的工具当成生命的本质和目的。这种错误的认知就是“我相”,也称为“我执”。人活一辈子,几乎都是在“我相”“我执”的驱使下,为这个虚幻的“自我”操劳奔波、汲汲营营。我们不仅要想方设法让“自我”感觉到安全、舒适、体面、快乐,还要千方百计满足“自我”的各种欲望,用金钱、权力、地位、身份、名望、荣誉等等来喂养它。其结果,就是令“我相”日益坚固,令“我执”日益膨胀。而受到纵容和激励的“自我”,无论是个体自我还是群体自我,都会无止境地扩张自己的领地和边界,从而与别人(或者别的群体)的自我发生碰撞,并导致纠纷、争斗、侵害、掠夺——发展到最高级的形态,就是人类历史上绵延不绝、无日不有的战争。

  如果说“自我意识”是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一种坚固的幻觉,那么我们人类就是最容易产生“群体性幻觉”的动物。而不论是个体自我还是群体自我,都是应该被解构的。佛法的“无我”智慧,就是解除这种幻觉的一剂良药。不过,当佛陀劝我们修习“无我”的时候,他的意思并不是否定我们的生命存在。事实上,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格意义的自我,佛陀也是承认的,他称此为“俗我”或“假我”。所以,佛陀的本意仅仅是反对我们把这种世俗意义上的“自我”视为恒常、独立的实体,并看得高于一切,乃至当成生命的本质和目的。而佛陀之所以反对,是因为“我执”是孕育各种负能量的温床——诸如自私、虚荣、贪婪、傲慢、嫉妒、嗔恨、占有欲、权力欲、征服欲等,往往都来源于“我执”。显而易见的是,这些负能量经常会伤害我们自己,也伤害他人


  我们总是把居于自我立场所做的判断视为唯一正确的,同时把别人的判断全都视为错误。于是,我们就成了每天在上演“盲人摸象”的故事却又毫不自知的人。其实要说错,我们每个人都是错的;要说对,我们每个人又都有对的一面。懂得了这个道理,我们也许就不会再那么自以为是了。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可以学习换位思考,都可以尝试着从纯粹自我的立场上跳脱出来,尽量从他人的乃至全局的观点看待事物,从而认清自身的局限,也体谅别人的局限。套用张爱玲的一句话,这就叫“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本文来源:《没有烦恼的世界》,王觉仁 著,中国计划出版社。


2022.10.09 周日:

  一个人还需要具备心理承受能力。什么是心理承受能力?打一个简单的比方,面粉放上水揉一下,很容易散开,但是你继续揉,揉了很多遍以后,它就再也不会散开了,拉长了也不会散架,只会变成拉面,这是因为它有了韧性

  人进入社会的过程,就如同一盘面粉被揉搓变成面团的过程。你的心理承受能力经过不断的磨炼,最后才能成熟。蹂躏、折磨、压迫等词都是形容对人的某种考验,在种种考验下,如果你挺过来了,那么将来遇到失败、痛苦就能够承受;如果你没有这个能力,那就承受不起人生的压力。

  在国外,不时有留学生自杀的现象发生,主要原因就是压力太大。我有一年去哈佛大学的时候,听说了计算机系一个中国学生自杀的消息。他自杀的原因很简单:在中国一直是天之骄子的他,在哈佛无论怎样努力也考不了第一名,还经常受到教授的指责。悲剧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是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

  自杀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你死了以后地球照样转,阳光依旧灿烂,不转、不灿烂的只是死去的你。如果你活着,就会发现无论发生多大的事情,只要勇敢地、努力地活下去,世界上一切美好都是为你而准备的:科罗拉多大峡谷等着你,尼亚加拉的瀑布等着你,拉斯维加斯的灯光等着你,中国的长城等着你……只有勇敢地活着,才能欣赏这些美好的事物。在你最失败的时候要想到,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是为你而存在的。总有一天你会见到这些美好。做人要有这样的信念,就有了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悲欢离合、生离死别,很多感情值得珍惜一辈子,但人要是陷入感情不能自拔,就像掉进了沼泽地一样,越挣扎就会陷得越深。世界上很多感情都是美好的,但是有的感情犹如蓝天上的白云,一定会随风而去,最后留在我们心中的只能是一片明净的蓝天。

这个世界永远不会缺少爱,但爱的前提是必须珍惜自己,珍惜生命。


  生活中永远会有失败,比如你背一个单词,背了10遍都没有记住,实际上背10遍的过程就是一种失败。你忍受了前面10遍的失败,才赢得了第11遍的成功,从此你就会永远记住这个单词。无数次重复的失败,往往只为了一次的成功。爱迪生发明灯泡做了两千多次实验,最后成功了。直到今天,人类仍然用爱迪生发明的灯泡驱散黑暗。一个人承受失败的能力有多强,成功的机会就会有多大

  除了心理承受能力,我们还必须锻炼生理上的承受能力。别人每天坚持学习五个小时,你每天坚持学习八个小时;别人一件事做一个月就烦了,你做一年也不会厌倦。别人不能专心去做的事情,你能专心认真地去做,这就是生理承受能力。通常来说,一件事花的时间越多、投入的精力和体力越多,你的收获就会越大

Practice makes perfect

  成功的人都有差不多的经历,做一件事,你花的时间和精力越多,越是全身心地投入,你就越容易获得更大的成就。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一定会有回报。

  人最重要的是锻炼自己的能力。有了这些能力,哪怕有一天你走入非洲丛林,也能迅速找到生存法则。没有这些能力,即使把你放到社会的最上层,也会被别人一脚踹下来,摔得粉身碎骨。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人生中最难的事情就是“认识你自己”。大量的人被禁锢在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意识行为中,完全无意识地用一种狭隘的方式度过自己的生活、经历自己的生命,却从来没有取得真正的进步

  任何吸纳新的思想、改变自己习惯的行为都会带给人一定的痛苦,我们的惰性导致我们不喜欢新的思想,不愿改变自己的行为习惯。改变往往是痛苦的,而享受现状是快乐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如果能够形成多反思、多提问的习惯,对于我们思想的进步、思维的拓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看问题的角度会更加多元,也能更加全面地分析和解决问题。

  一个人的生命和思想应该像一条河流,开始起步是小小的、窄窄的细流,后来逐渐走向开阔,生命也因此变得丰满,最后像奔腾的大江一样活跃,像大海一样浩瀚,这样的人生和思想才是值得拥有的。


  在大量垃圾信息不断涌入的情况下,如何能够专注地做自己的事情变得至关重要。毫无疑问,专注能力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素质之一。

要时刻保持专注。我们本应从小培养的专注能力,变成了一种肤浅的、抓取各种信息的分散性能力,而这种分散能力很难给人带来创造力。

  我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培养专注力。第一,要发扬自律精神。我们既然已经明确了专注力的重要性,就应该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来专注于做某件事情。比如说每天拿出几个小时来专注地背四书五经、唐诗宋词。要做到完全领会,最后让它们变成你的思想、语言和情怀的一部分。我计划把唐宋八大家优秀的文章认真读熟,这大概需要一两年的时间。如果真的能读熟,甚至能背出某些篇章,我的写作能力和汉语使用能力必定会有一个巨大的提升。但这件事需要专注才能做成,需要我下定决心,每天花费一定时间来认真阅读

  第二,坚持深入阅读和研究。当我们深入研究某一学科或者某本有价值的书籍时,所获得的深刻体会和泛读带来的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深入研究会让你不断发现新的东西和含义,触发新的思想和见解,让你学到良好的阅读和研究方法,最后能在某个领域中深入探索,而这种深入探索的能力与人的气质密切关联。一个总是肤浅阅读的人,很难拥有深刻的思想和气质。

  第三,要严格管理自己的时间。我们常常容易把时间分散掉,没有明确的规划,随心所欲地做事和社交。这样下去很容易会被别的事情牵绊,因此时间管理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每天最好留出两三个小时去专注地做事。无论是专注于做一个实验、读一本书,还是写作,只要深入进去都能够探索到更多的东西。时间管理能力是一个人成功的重大要素。

  第四,敢于对别人说“不”。大多数脾气比较随和的人,当别人来寻求帮助或者邀请你做事情,都不太容易说“不”。本来不在规划中的某个活动,收到邀请你就去了;本来今天晚上准备阅读一本书,身边同学邀请你一起打牌,你就参与其中。如此一来,你会很容易失去对自己时间的掌控。

  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面子问题,怕被同学认为不合群,因此无法随意说“不”。当然,这不是要求你不参加活动,而是说在你没有完成规定的事情前,说“不”是很正常的事情。

  当你被朋友邀请去打牌,你可以表明刚好安排了别的事情,下次再去。如果你因为朋友的邀请每天都在打牌,那么你的时间就会由于缺乏说“不”的能力而被浪费掉。而且一旦你的时间变得零碎,你就不能深入阅读和研究,同时你也失去了自律精神。一个没有自律精神和自我控制能力的人,很难取得事业上真正的成功。专注力的培养极其重要,希望所有的朋友能够在专注力的培养上多下功夫。

本文来源:《不负我心》,俞敏洪 著,新星出版社。


2022.10.10 周一:

  没有层次上的提高,时间花得越多越浪费。如果你在工作或学习上花一万个小时,但却只是简单重复,那么你是很难真正提升自己的。如果想真正取得进步,除了一万小时定律外,做到下面三件事情非常重要。

  首先,任何花时间取得进步的事情一定要设定目标。目标是拉动进步的一种力量。设定的目标一定不能是同一层次的平级目标,而是要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所谓向更高层次发展,就是你的下一个目标相比目前的状态有更大的进步。在工作中,除了日常重复性的工作之外,你要设定带有层次感、创造性和难度更大的工作系数,这样一来你的工作能力才会不断提升。

  其次,设定目标并不断努力的同时,要寻找方法和创意。人在生活、工作、学习能力上的变化,质的变化一定要大于量的变化。也就是说,如果只是积累了量,量变不一定会带来质变;只有当我们有意识地寻找更好的方法使自己有所进步时,量变才有可能带来质变。我们常常说有些人是书呆子,一辈子读了无数书,却依然没有智慧,就是因为他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只有量变而没有质变。

  很多人的生命充满了劳累和辛苦,却一辈子未曾拥有太多的成就和财富,其主要原因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只有量的发展而没有质的变化。质的变化是人类主观能动性参与带来的结果,需要我们不断从所从事的工作和学习中寻找新的方法和创意。

  最后,光靠自己琢磨是不够的,需要多求教。有句话说,闭门思考不如出门一看。原因非常简单,你在自己的思想、能力、领悟范围内去思考问题,相当于闭门造车,往往只能百思不得其解;但如果你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尤其当你找到一位能引领你的工作和生活的人,那么你的进步就会飞快。前提是这个人的思想和能力远高于你,能够帮你找到非常具体的奋斗方向和方法。

人生是一个不断开悟的过程,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能力更强、效率更高、思想更敏锐、行为更有力。


  当我们收获是零的时候,就是纯粹地浪费时间、浪费生命。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但是利用效率却相差很多,这主要是由于每个人对时间的安排不同。那么如何合理地规划每天的24小时才能提升时间的利用效率呢?

  首先,需要区分优先级,将最重要的事情安排清楚。其次,有能力排除计划外被占用的时间,也就是尽可能避免时间被浪费。

  此外,尽管我们需要将尽可能多的时间用在工作、学习与进步上,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确保我们的身体是健康的,这一点尤为重要。确保身体健康主要有两个要素。一是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锻炼。如果长时间缺乏锻炼,一个人的身体素质会越来越差,最后会大大影响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二是保证充足的睡眠。我特别主张大家不要拼命地熬夜,或者因为一些坏的生活习惯无法保证正常睡眠。一个人正常的睡眠时间至少六个小时,长一点至七八个小时也是可以的。睡眠质量是否良好,对我们的精神状态有重大影响。


  我们如何高效利用时间呢?大家常常会有一个错误概念:我们花出去的时间、耗费的精力、花费的金钱,就只是花掉了。事实上,我们的时间、精力、注意力,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一种投资

  当我们将某一个行为看作投资行为的时候,我们需要思考的就不是尽可能节约钱或者尽可能少花钱,而是去思考花这笔钱花得是否合算。我们主要关注的不是花了多少钱,而是要保证花出去的钱,最后得到的回报都是值得的。例如,我们投资了100元,钱花掉却什么都没有获得,那么这100元钱花得就不值得。如果花了1000元,最后获得了10000元的回报,那我们花这1000元就非常值得。如果没有回报,我们花100元都会觉得多。我们在计算任何一笔花费的时候,都需要计算它的回报,以确定是否值得。

不论是花费金钱、精力,还是时间,本质上都是投资和回报。所谓的回报不仅是金钱上的回报,感情上、知识上、能力上的回报都是回报。

  我们有时会觉得自己似乎拥有很多时间,我们的精力也在睡了一觉之后能恢复。但是,我们需要将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计算在回报体系内,因为时间和精力花出去后是回不来的。每投入一小时去做一件事情,我们都要思考这个时间投资是否合算

  当然,我并不是说这样计算后,我们就不再花时间同朋友吃饭、喝酒、聊天,也不再花时间去散步、旅游。就像此前讲的,回报是多方面的。与同学一起喝酒聊天,我们也能从同学身上有所收获,并且巩固同学之间的友谊,打开与大家交流、沟通的渠道,这种回报也是非常值得的。如果我在大学的时候没有和同学搞好关系,后来做新东方就不会有那么多同学可以合作。这其实是一个长久的回报体系,也是一种长久的投资。

  但是,如果我们一天到晚都在和同学喝酒聊天,同样的话说了一万遍,同样的笑话听了几百遍,自己也不断重复讲同样的话,沉溺于这种循环往复中,收获就会越来越小,边际效应就会越来越低,直至等于零。这种情况等于将所有的时间、精力花进去,收获却是零。当我们收获是零的时候,就是纯粹地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投资必须有回报,而且回报一定是越大越好。同时,回报也有短期和长期之分。花时间与同学建立友好的关系是一种长期回报。花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表面上好像花了时间没有得到什么回报,但从长远来说,我们进行体育锻炼,可以使身体更健康,使生命长度拉长,我们未来能够做更多事情

  人生苦短,如果想要活得更充实,精力和时间应该用投资与回报的概念来计算。这种理性的计算,表面上显得很功利,但实际上是让我们的生命能够在同样的时间之内焕发更多的光彩,获得更多、更大的收获。同时,我们还需要考虑我们投入到哪个方面边际效应会最高、回报会最大。这样一来,我们就会知道哪些事情是真正重要的。重要的事情,我们就要尽可能花时间去做。当我们养成这种思维习惯后,生命就会逐渐变得越来越精彩,走向事业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大。

本文来源:《不负我心》,俞敏洪 著,新星出版社。


2022.10.11 周二:

  所谓“做人像水”,就是做人尽可能向低处走,对别人谦虚,向别人学习,不耻下问。“做事像山”,就是做任何一件事情,只要确定了目标,就必须像爬山一样爬上去,要有山一样坚定的意志和不可动摇的决心。


  第一个素质是有个性,但是却能圆润地表达出来。个性,不是指脾气好坏,是你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能被世界认识,不是窝囊废、不是摇摆者,有自己的主见、对生活有看法、对朋友有选择标准,并且能坚持,这叫个性。当一个人变得成熟,个性才有施展的余地。不然,你走到哪里都有可能与人发生摩擦,因为你有个性别人也有,你乱发挥个性别人就会把你顶回来。任何人的自由都是以限制自己的某些行为为前提的

做一个有个性的人,但又是一个圆润的人,有自己的主见、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主张。

  第二个素质是思想可以敏锐,甚至可以尖锐,但是不能极端。人不能没有自己的思想,不能没有对于各种事情的看法,你可以明确地表达自己的价值观和思想,但是不能走极端。有极端思想的人到最后都会出问题,有极端行为的人大部分都在监狱里。理由非常简单,这个社会需要思想,但不需要极端的思想和行为

  第三个素质是在专业领域要拔尖,但同时要博学通识。人的一辈子总要有一个专业、一个领域能让你作为自己的依靠,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能拿它来当饭吃。博学通识指的是各个领域都要懂一点。只有博学通识,你才能用更加全面的眼光来看问题,也才能让自己触类旁通。那怎么才能做到博学通识呢?最重要的还是要多读书。

  第四个素质是要保持人格尊严,但是要以“仁”达天下

  第五个素质是追求财富和名声的同时要安于清贫,从清贫中发现清贫的好处。人一无所有的时候会感觉很幸福,拥有很多东西的时候反而感觉不到幸福,这是人的欲望在作怪。我的生活有一个标准,就是生活中绝对不拥有任何丢了会让我心疼的物质,也不拥有任何会给我带来累赘的物质

  人要安于清贫。假如现在要我过一种清贫的生活,给我10平方米的房子,每个月2000元的工资,我想我还是会幸福生活的,只要满足两件事情就行:这个10平方米的房子里有一面墙全是书,这样我就有了精神食粮;给我一辆自行车,我可以没事的时候在蓝天白云之下骑行。这辈子没有汽车没关系,但至少要有一辆自行车。实在不行,如果我想周游世界,徒步走还不行吗?

  既然安于清贫,那么人生要不要有追求财富和名声的梦想呢?当然要了。个人生活品质和需求不断提升,当然和钱密切相关,但更重要的是心态。既要追求财富、名声,也要安于清贫

  小时候,母亲跟我讲过一句话,叫作“穷有穷的活法,富有富的活法”。我之所以到今天为止还有非常好的心态,是因为我是一个安于清贫的人,在这个前提下去追求财富和地位。我从不跟别人比较财富、地位和名声,这些东西都是来如风、去无影的东西。如果我变成一个穷光蛋,我不会有太多的悲伤,也不会有太多的痛苦。

  第六个素质是在热闹时要懂得热闹,在寂寞时要懂得升华。人的生活分成两部分,热闹的时候和孤独的时候。通常热闹的时候少,孤独的时候多。反过来的人,通常是没思想的人。一个人的时候,要让自己勤于思考,可以读书、打坐。打坐在英文中叫meditation,实际上是“思考、默想”的意思,思考怎样让自己在孤独中得到升华。孤独的时候可以写诗,可以写文章,可以阅读喜欢的著作。

  第七个素质是要善于表达和陈述,但不要口出狂言。不是雄辩,也不是滔滔不绝,而是善于表达,善于沟通,但是严禁信口雌黄,说话不能太夸张,不能大而无边,不能自我吹嘘,不能不讲道理,不能把幽默变成低俗。当一个人善于表达和陈述,又不信口雌黄,给人的是一种踏实又能干的个人魅力

  第八个素质是气度要大,做事要细。一个人首先要有气度,其次是做事情要细心、细致。一个人如果没有气度,光有细心,是顶级糟糕的人;一个人有气度但是不细心,很容易变成一个做不成事情的人。有些人觉得生活这么难,其实很多的难处是自己制造出来的。

  第九个素质是喜欢日常生活要大于羡慕浮华。喜欢日常生活,就是从日常的点点滴滴中找到自己的幸福。我们常常在寻找幸福的时候舍近求远,一朵花、一片树叶、一杯清茶、一本喜欢的书、一个喜欢的朋友,这些都是眼前的幸福。但很多人不关注眼前的幸福,关注的是怎样发财、怎样买车买房。

  当然,买车买房很好,但是有些人变成了车奴、房奴,用贷款买车买房,每天恨不得24小时拼命挣钱还车贷、房贷。有些人把车贷、房贷还上后,车也旧了,房也漏了。有这个能力就买,暂时没有能力就先生活,买辆自行车也会幸福。关注眼前的生活,一定要大于对浮华的追求

本文来源:《不负我心》,俞敏洪 著,新星出版社。


2022.10.12 周三:

  第一,嫁娶之事不能糊涂。不是说嫁进富庶之家,就不糊涂了;也不是说娶一个貌美之人,就不糊涂了。其实,这恰恰是糊涂的表现。嫁娶之事糊不糊涂最重要的一个标准是,这个男人或女人是不是你一辈子都能够爱下去的。嫁娶前一定要让自己从情感中走出来,冷静一下,思考一下。

  从生活角度来说,嫁娶和恋爱是两个概念。只要不结婚,你恋爱谈得怎么样都没有关系。所以,我建议大家恋爱谈得长一点,最后大家冷静思考后,如果发现这个人真的是自己想要共度一生的人,才不会有遗憾。

  第二,欲望之事不能糊涂。欲望之事是什么呢?就是好钱、好吃、好喝、好色。欲望之事一定要控制。一个人要寻求欢乐,但是又要控制,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一个优秀的人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当然这个境界是非常高的),即使控制不住自己的喜怒哀乐,在关键时刻你要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如果在贪欲上能够把控得住自己,生命的安全就有了保障。

  第三,学业之事不能糊涂。你的专业、你读的书、你人生的发展方向、你的事业目标,这些全叫学业。你的学业方向糊涂了,你这辈子就稀里糊涂过去了。

  第四,朋友之事不能糊涂。交朋友一定要慎重,酒肉朋友没有问题,一般的朋友也没有问题,但是人生中一定要有几个朋友是什么话都可以说的。心理压力可以和他们讲,家庭矛盾可以和他们讲,这些朋友能够让你感受到这个世界上还存在幸福

本文来源:《不负我心》,俞敏洪 著,新星出版社。


2022.10.13 周四:

  做人像水,做事像山。这个世界上永远是先做人后做事。人做不好,事就做不好。我做人做事遵循这么几条原则:专心致志,尽善尽美;学习榜样,提高境界;建立标准,就高避低;善待生命,珍惜时光

对待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有认真的态度。一旦下定决心做事情,就一定要专心致志,尽可能做到尽善尽美。

  在做人做事方面我有一句口号:做人像水,做事像山。所谓“做人像水”,就是做人尽可能向低处走,对别人谦虚,向别人学习,不耻下问。从长远来说,在把握人格尊严的前提下,为了事业和未来,哪怕低三下四也无所谓,这并不损害你的形象。很多事情都是求人求出来的。低头做人,抬头做事,韩信能忍受胯下之辱,是因为他对自己的未来有信心,小不忍则乱大谋。“做事像山”,就是做任何一件事情,只要确定了目标,就必须像爬山一样爬上去,要有山一样坚定的意志和不可动摇的决心。人不能有傲气,但必须要有傲骨。傲气流于表面,不可一世,一眼就能被人看出来,是肤浅的表现;而傲骨是精神上的,是内在的一种气质,很多有傲骨的人待人接物都很随和,心静如水,但内心有很明确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完成自己的使命有着钢铁一样不可动摇的意志

  所谓“善待生命,珍惜时光”,就是认识到生命的珍贵,时光的美好。我们永远也不可能知道死后还有没有第二次生命,我们也没法知道灵魂是不是永远不灭。我们唯一知道的是,生命只有一次,肉体和灵魂紧密相连。我们的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还属于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家人和我们的朋友。只要设想一下有多少父母因为孩子的不幸悲痛欲绝、精神失常,你就会明白,你活在世界上不仅仅为了自己。


  我想分享五句对我影响至深的话,这几句话在我的生活和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一句话是:优秀是一种习惯。这句话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的。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使优秀行为习以为常,变成我们的第二天性。让我们习惯性地去创造性思考,习惯性地去认真做事,习惯性地对别人友好,习惯性地欣赏大自然

  第二句话是:生命是一种过程。事业的结果尽管重要,但是做事情的过程更加重要,因为我们是在每一天的过程中生活,每一天都不幸福,就等于整个生命不幸福

  曾国藩一生谨遵的座右铭是:“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他并不是说我们不要收获。这句话的意思很简单,把种子撒进地里,种子自然会成长,长到最后自然会有收获,但是在维护庄稼成长的过程中,给它浇水和施肥更为重要。因为只有这样,种子才会长得健壮,收获才会更多。

  第三句话是: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并不一定是直线。特别是在人与人相处以及做事情的过程中,我们很难一步到位就把关系处理好、把事情做好。我们有时需要等待,有时需要合作,有时需要技巧。也许理论上飞机能够在两点之间直飞,但实际上如果前面有个大气流,通常飞机只能绕着飞,必须转一个弯,绕过那个大气流飞行。我们做事情会碰到很多困难和障碍,有时候我们并不一定要硬挺、硬冲,我们可以选择绕过困难,也许这样做事情会更加顺利。在人与人的相处中,我们和别人说话还得想想哪句话更好听呢。尤其在我们这个比较复杂的人情社会中,很多时候要学会想办法谅解别人,要让人觉得你这个人很成熟、很不错,你才能把事情做成

  第四句话是: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汽车的质量越高,开得就越快。比如一些非常好的车,它们的高质量不仅体现在发动机上,还体现在刹车系统上。你开这些车的时候,就敢于高速行驶,因为你知道,只要你踩刹车,车就能稳稳地停下来,不至于翻车或跑到马路外面去。但当我们开不太好的车的时候,我们一定不会开得和好车一样快,因为我们知道如果让它跑得太快,就很难刹车了,说不定就会撞栏杆或者翻车。所以说,不知道如何停下来的人是跑不快的人。

  最后一句话是:有时候,放弃是一种智慧,缺点是一种恩惠。有一次我在一本书上读到这句话,开始不理解,后来逐渐明白其中的意义。我们最愚蠢的行为是太执着于自己的东西,不愿意放弃。结果呢?你捏着不放,别人就不会把他的东西和你一起分享。没有放弃就没有得到,这是再明白不过的道理。

  那什么叫缺点是一种恩惠呢?如果我们是完美的,我们就没有了发展的空间。一生下来就什么都有了,这人还有什么活头?做人最大的乐趣在于通过奋斗去获得我们想要的东西。所以有缺点意味着我们可以进一步完美,有匮乏之处意味着我们可以进一步努力

  我看过一部电视剧,讲的是一位富翁给后代留下了用不尽的遗产,结果他的后代全都变成了吸毒的、自杀的、进监狱的,或者精神病患者。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位富翁给自己的后代留下的钱太多了,以至于他们不需要劳动就可以继承一大笔财产。钱的作用在于能买到物质世界里你所需要的东西,却买不到心灵的充实、真诚的友情以及真挚的爱情。因为买不到,所以很多人越有钱,心灵就越空虚,心灵越空虚,就会极力用钱来填补空虚,最后没有办法了就只能以吸毒来使自己进入虚幻的世界。

  当一个人什么都不缺的时候,他的发展空间就被剥夺掉了。如果我们每天早上醒过来,感到自己今天缺点儿什么,感到自己还需要更加完美,感到自己还有追求,这是一件多么值得高兴的事情啊!

本文来源:《不负我心》,俞敏洪 著,新星出版社。


2022.10.14 周五:

  人最重要的核心能力就是被人信任的能力,被人信任的能力会帮助你聚集大量的资源。当然,你信任自己是毫无疑问的,你不信任自己,别人怎么信任你?比如你因为自己漂亮而觉得自信,脸上就会散发光彩,变得更加迷人。人是有气场的,你的气场就是内心的想法

  另一个就是别人的信任,比如别人觉得你很有安全感,在他生命垂危的那一刻,他愿意把所有的身家性命和后面的事情委托给你;当你向别人借钱,别人都不用你写借条就借给你了;当你去争取某个资源,别人超级信任你,不会担心你把他的资源抢占了;当你赚了一笔钱的时候,别人相信你只会拿自己应得的那一部分,不会把别人的钱都给吞了……以上这些都说明你有被人信任的能力。

  被人信任的能力包含多少要素?一个人做到怎样才能被人信任?你需要什么样的特点和特征才能被人信任?被人信任的能力包含了人类的一切美德,比如善良、包容、大度、有道德底线、诚以待人等。保持你所拥有的最优秀的品德,才能拥有被人信任的能力,让人相信你的过程就是你展示魅力的过程

  被人信任的能力会帮助你聚集大量的资源。当你被人信任的时候,未来你想要做事情或者遇到危难需要帮助的时候,调动资源就会极其容易。但是这件事情有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比如你看到一个机会在那儿,你怎么让同事感觉到你没有威胁性,而且你还能得到这个机会?这就是很大的本领。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一个人看到好东西就想要,这是很正常的。更有本领的人是现在看到好东西不要,相信未来有更好的东西等着他。这是个很厉害的本领,但是还有更厉害的,那就是我既不要眼前的好东西,也不计较未来有没有更好的东西,我只是觉得我放弃是正常的,只要对别人好就行。当然,为了做事你不能所有的事都放弃,该竞争的还是要竞争。


  当人面对星辰大海、浩瀚天空,看着闪烁的星星和皎洁的月亮、听着远处夜鸟的鸣叫,内心会迅速安静下来。每天清洗一下自己,这件事情非常重要。大家也可以试一试,如果睡不着觉,到户外找个没人的地方,面对大自然,哪怕面对一棵树,静一静心,深呼吸二三十下,会让心情好很多。

  唐朝诗人王昌龄在《宿裴氏山庄》这首诗中写道:“静坐山斋月,清溪闻远流。”意思是静坐在山上的房子前看月亮,能够听到山脚下的清溪往远方流去的清脆声音。这是一种美好的感觉。尽管现在大部分人很难有这样的环境,我们都处在都市红尘中,但我们依然可以创造出悠闲的环境,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干净和清静一点,正所谓“心静自然凉”“大隐隐于市”

生命只有在自我滋养的过程中,不断丰茂起来,才会有美丽的风景。我们每一天细微的努力,都证明了我们拥有向上的力量,有着不放弃的精神。

  想要开创出新的局面,除了内心的清净与专注,在做事情上,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不管是工作经验也好、学习也好,积累到一定程度,机会可能就突然来临了。


  我们一生中总会遇到一些苦难与悲愁,在苦难和悲愁间走出心胸豁达,让思维升级、能力升级、眼光升级,才能带来好的结果。所以,我们不用太在意人生的各种困苦,最怕的是陷在困苦中不能自拔。只要奋发努力,不断升级,也许就上了另外一个境界。这叫作历尽艰难,方得始终,就像苏东坡所写的那样:“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东坡在人生经历千难万险后,终于发现原来有些事情不值得计较,后来便寄情山水,正所谓“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苦难失意时,不妨看看大自然,这是老天送我们的无价之宝。


  郑板桥有两幅字很有名,一幅字叫“难得糊涂”,另一幅字叫“吃亏是福”,表达了农民典型的生存状态。农民往往没有能力跟其他人计较。所以被人欺负也好,被人不公平对待也好,或者被老天爷欺负,自然灾害来临,一场暴雨、一场冰雹就把庄稼全部冲毁砸掉,你只能忍。农民找的心理支撑就是“难得糊涂”和“吃亏是福”

  没关系,我糊涂一点,不精明,你爱怎样怎样,你爱欺负我欺负我,吃亏是福,我吃亏活着挺好。我后来就明白为什么我父母在自己不认字的情况下,会把“难得糊涂”挂在墙上。

  生命如流水,无声无息,流过万物,这是不可阻止的自然规律。有水的地方就会有丰茂,生命只有在自我滋养的过程中不断丰茂起来,才会有美丽的风景。我们每一天细微的努力,都证明了我们拥有向上的力量,有着不放弃的精神。唯有如此,我们的生命才能源远流长,滔滔不绝,或者走向“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壮阔。

本文来源:《不负我心》,俞敏洪 著,新星出版社。


2022.10.15 周六:

  人与人之间思想的不同,或是领悟的不同,会带来人生更大的不同。

  人通常会分成三种。第一种人,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会看到未来的美好。你说他是乐观主义者也好,还是说他对未来充满信心也好,这种人通常都会在世界上有一席之地,因为他们从来不会向命运低头。

  还有一种人,明明困难不是那么大,他非要把困难放大到仿佛全世界的苦难都压在他身上一样,这种人就是悲观主义者

  除了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以外,更多的人群处于中间状态,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样的未来,也不知道自己的痛苦在什么地方,就像朽木一样在大江中漂流,不知道前方是哪儿,没有发动机,也没有指南针。

  我认为,拥有美好生命的第一个要素是选择。人生是来经历精彩的,也是来经历痛苦的。有极少数人忍受不了痛苦自杀了,也有极少数人忍受不了压力精神崩溃了。我们的生命中没有什么救世主,我们想变成这三种人当中的哪一种人,是由自己选择的

  我选择的是不管遇到多少荣辱和委屈,始终对人生充满期待的阳光心态,同时对周围的人充满善意。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这是走向阳光生命的唯一道路。


  第二个要素是执著。我们要分清楚什么应该执著,什么不应该执著。当你知道了什么该执著什么不该执著的时候,人生就有了一定的明确方向,有了这样明确的方向,即使你没有具体的目标也会往那个方向走。我们其实不容易想清楚这辈子到底想干什么,我到今天为止也不知道我这辈子最后会落脚在什么地方,到底是身败名裂还是永垂不朽,但是我知道路就在我的脚下,脚就在我的身上。当我还没有失去自由的时候,我至少有选择把脚步迈出去的权利;当我的眼光还能看到地平线之外的时候,我至少有选择走向远方的权利


  我永远也不可能达到智者的境界,但不管怎样我领悟到了人生就是要不断地往前走

  坦率地说,我知道自己人生的磨难远远没有经历完毕。如果说人一辈子要像唐僧取经一样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的话,我把我经历的或多或少的难都算上,现在可能连一半都不到,所以我必须不断鼓起勇气去面对不管是找上门来的,还是我自找的各种各样的痛苦、困惑、苦难,甚至不幸

经受住打击,经受住考验,经受住挫折,能够傲然挺立在地平线上大声呼喊“我是一个真正的人”。


  第三个要素就是爱,这个非常重要。爱自己的事业、爱自己的家人、爱周围的朋友,甚至爱得罪你的人,给你造成过痛苦的人,我觉得这是胸怀。爱和胸怀是连在一起的。没有胸怀的人要不就是溺爱自己的孩子,要不就是偏爱,要不就是乱爱,要不就是只爱自己。有胸怀的爱是对于人类责任的爱,对于社会使命的爱。

本文来源:《不负我心》,俞敏洪 著,新星出版社。


2022.10.16 周日:

划痕症:

  见信好。

  我很早就注意到,我应该是有挺严重的划痕症。

  我怕簇新的、完美的一切:盛开的花、刚开瓶的香槟、才从商场拎回来的衣服、满月、新车、很小很小的猫、第一次使用的手机、最初的爱情。我知道,盛开的花很快会呈现败相,刚开的香槟很快会被喝完,新衣服会脏会被磨,满月马上会缺,新车马上被划,小小猫很快会失去呆萌开始叫春,新手机马上被摔,爱情因爱生怨因缘生恨。

  往人性的深里挖掘,怕簇新的、完美的一切,是怕失去,是希望美好的事情永恒,是贪得无厌。我最开始的自我心理建设是躲避:不看盛开的花,买两瓶香槟之后再开一瓶,尽量少买新衣服,假设满月不存在,延长换车周期或者索性买旧车,不养小猫,手机带套,尽量不开始新的爱情。

  后来,我发现,时间是我们的朋友,适应和忘记是人类大脑减少伤害的机制。一个像我一样的写作者比较难以忘记,但是写作者也是人类,也会忘记,也会把一些刻骨铭心的时光清除出日常记忆、压进梦境,忘记了那朵花、那场醉、那眼满月、那段爱情。衣服可以扔掉,车可以保养,手机可以常换。

划痕是人与物的真实纠缠,是时间和心性所留下的痕迹。

  再后来,我意识到,接受甚至欣赏失去和不完美是某种接近终极的修炼,就在内心开始修炼起来:留得残荷听雨声,残花败柳完胜花红柳绿;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衣服上的破损就是时间的痕迹和阅世的见识;香槟喝完,爱情伤愈结疤,运气好的话,会有诗留下来。

  于是,我的人生和修为正式进入了手机不带套的阶段。不带套的时间久了,飞鸟飞过,天空没有翅膀的印迹,我窃以为我已经自行治愈了划痕症

  7月底参加香港书展,住在会展中心附近的酒店。早起,我打开窗,发现会展中心靠海那边修了多年的路终于通了!香港一个伟大之处在于公共设施,比如它能把从上环到中环到湾仔临海最黄金的位置全部建成公共设施,一条沿海的跑步径几乎不被车辆打扰地在城市最中心蜿蜒五公里,开放给所有市民和游客。这样的闹市中心海傍长廊,在我所知的世界范围内,我没见过第二个例子。

  兴奋之余,我不顾没带跑鞋,拿胶底便鞋勉强凑合,换好短打扮,想去跑个香港港岛海边最美十公里。新通的海傍路上有层薄薄的细沙,我稍稍适应后,觉得问题不大,就提起了速度,贴地低空飞行。刚飞起来,鞋底一滑,肉身就飞出去了。飞行失败,右膝盖、右肘和砖石地面摩擦,大学毕业二十多年之后,我第一次重新体会什么是血肉横飞。

  我爬起来之后,第一反应是看左手上的古玉镯子碎没碎,没碎,然后感觉一下肉身,骨头应该没断,再看,血从右膝盖和右肘关节汩汩而出,不可断绝。之后,我开始往回一瘸一拐走向酒店。我感觉到血还在右上肢和下肢流,我没工夫搭理,我的注意力全在左手的古玉镯子上,阳光下,细细看,还是新添了一处小磕。镯子五千年前是个良渚单节素面玉琮,一千年前的宋代在素面上添了十二个篆字,两年前从一个台湾老藏家手里到了我手里,如今贴地飞行失败,在一侧添了一处小磕。

  我一边暗暗反复抚摸着这处小磕,似乎小磕处有血流出,一边拼命做心理建设:“好幸运啊,这个玉镯为你挡了一灾。没事啦。就算是日常使用的必然耗损啦。没事啦,天地皆残,何况物乎?零落残缺是更高级的侘寂之美,仿佛残荷。完美是多么无趣啊,多么无聊啊!此磕是我给这只玉镯留下的我的个体痕迹。万物皆有裂隙,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如果之后还是看着别扭,就去金缮。”

能够抱残容缺,既是对心性的修炼,也是对“天地皆残,何况物乎”的懂得。

  想着想着,我忽然意识到,我的划痕症完全谈不上痊愈。划痕症尚如此,心性上更大的那些毛病呢?书到今生读已迟,或许,对于心性的修行也一样。呵呵。

本文来源:《完美是多么无趣的一件事啊》,冯唐 著。


松浦弥太郎:

  你好啊。

  我自幼有严重的划痕症,我读契诃夫《套中人》,感同身受。老天就是把我生成了套中人啊,如果有条件,套上加套,一生严防划痕。

  我越阅读,越同意,好作家是天生的,包括天生的多病和书面文字感觉,也包括后天的领悟和命运多舛,国家不幸诗家幸,如果不是安史之乱,李白和杜甫也成不了中国古往今来排名第一第二的诗人,“一两声嚎叫,半个盛唐”。

  从我出第一本长篇小说《万物生长》开始,就有很多朋友明说或者暗示:“冯唐你文字感觉很好,但是命太好、太顺,没吃过什么苦,所以不会有什么大成就。”我在管理咨询公司练过十年,我知道,观点对观点,无法分出胜负和对错。我在文学上有否大成就,现在无法确定,不归现在活着的人定,归五百年之后的活人定。五百年之后,如果还有恋人在河边溜达,男的和女的说,“春风十里不如你”,如果大学课堂里,还有年轻的医学生一边听教授讲《人体解剖》一边偷偷看藏在两腿之间的《不二》,我在文学上就有大成就,否则就没有。

  我现在可以确定的是,我受过很多苦,我不说,也很难说清楚,我的朋友们也不知道。比如,我从小过分敏感,对月伤心,见花想哭,恋爱的时候,空气、风、雨水、我的下半身和我的上半身都在伤害我。比如,我从小的划痕症,心理上总是拒绝无常是常,总是希望月长圆、花长好、美人永远如初相见。所以,从记事儿的时候开始,哪有什么好日子,这不叫吃苦吗?

  我的前半生是和划痕症不懈斗争的前半生,在漫长的斗争过程中,我创造和积累的好几种对付划痕症的方法:

  第一,讲道理。我劝自己,好东西丢就丢了,不就是一个西周红玛瑙手串吗?不就是还配了一个清代羊脂玉的小猴子吗?丢了,就丢了,其实没丢,还在天地间,被其他任何人或者小动物捡走,也会被他们珍惜,福德多,福德多。丢都不怕,新生的残缺和划痕就更不是事儿了。天地皆残,何况物乎?在高倍放大镜下,所有东西都有划痕,都是伤!都是不完美的!人都是要死的,你也是,何必如此在乎一个东西上新添的划痕?不要让自己变成一个笑话!

  第二,放一边。金圣叹三十三个“不亦快哉”之一:“佳瓷既损,必无完理。反复多看,徒乱人意。因宣付厨人作杂器充用,永不更令到眼。不亦快哉!”看来金圣叹也是我的病友,学习他的经验,那个东西上的划痕和残损受不了了,放到目光所不能及之处,送人!眼不见,心不烦!

  第三,买好的。丢了一个,划了一个,实在不行,咬咬牙,再买一个,再买一个更好的!

  你写过一本《日日一百》,我很早就读过,很喜欢你从容地恋物,我还买了好几本送朋友。我最近在蜻蜓FM主讲一个读经典书籍的节目《冯唐讲书》,重读了你的《日日一百》,注意到你的一句话,你的这句话几乎治愈了我的划痕症。

  你说:“它们有的像亲密的老友,也有的像初识的伙伴。”

  你的话平淡无奇,但是对于我却是五雷轰顶:在我使用之后,所有器物上的划痕和伤残都是我和器物之间的爱情故事啊。都是生命的痕迹,都是时间的温度,都是我的印记

  那些划痕都是旧日的时光,留在器物上,包浆生动,宝光晶莹,随时可以讲起那些旧日的故事。这些故事似曾相识,花好月圆,永远不死。“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春衫上的不是划痕、不是磨损,都是曾经活过的美好时光。

  我身边的这些器物啊,今生,我们是一家,一个池子里的王八,人书俱老,物我皆残,谁也不要嫌弃彼此,爱不释手,耳鬓厮磨,我们就这么着过吧。

  谢谢你,谢谢你的书,简单一句,简单治愈了我的心理顽疾。

毛姆曾说过:“完美有一个重大缺陷,它往往是无趣的。”虽破尤美,划痕也是一种你与物品的爱与纠缠。

本文来源:《你治愈了我的划痕症》,冯唐 著。


  《日日100》还帮我克服了“划痕症”这个心魔。我是重度“划痕症”患者。买全新的东西,我最担心的不是花多少钱,不是能不能给我带来快乐,而是怎样避免划痕。

  我曾用三个方法试图克服:

  第一,“觉”,说服自己。告诉自己“天地皆残,万物必失”,天地间的一切东西都是残缺的,天地之间所有的东西都会消失。

  第二,所谓的时间治愈。一个东西出现划痕、破损,我就把这个东西搁到看不见的地方,一段时间后再去看它,心里就会舒服一点。这招我是跟金圣叹学的。金圣叹买古董碟子,如果不小心磕碰了,他就把碟子放到柜子最深的角落,当它不存在,心里就舒服一点了。

  第三,如果前两招都不好使,我实在又爱这东西,那就再买一个。

  这三招多数时候还是管用的。但是,在看了松浦弥太郎的《日日100》后,我彻底顿悟:划痕是你和你的爱物之间的故事,是你跟它之间产生的时间关联、爱恨情仇。划痕越多,说明你们接触越多,你们之间的关系越深。我就这样克服了我的“划痕症”。

虽破尤美,划痕也是一种你与物品的爱与纠缠。

本文来源:《了不起》,冯唐 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2.10.17 周一:

  平常心:千万不要把任何事情看得太严肃,把结果看得过重。我们的人生本身就是一出大戏、一场游戏,最后结局都一样,都会离开世界走向死亡,没有人是永生的。我们到底能够活到多少岁、什么时候离开人世,也没有人可以预料。因此,活着的时候,尽可能过得愉快、放松和充实,就变得非常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一开始就要有一种愉快、放松的心情,不去管太多的成功或失败,用这样一种心境来生活,生命才真正值得。

把生命的紧张和生命的放松结合起来,人生就会循序渐进。

  得失心:不要过分在乎输赢。无论是学习考试还是创业工作,你都会面临无数的对手,在竞争中会有各种情况。比如,有些人在学校时成绩很差,但在毕业后事业却做得比其他人好;有些人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不错,但毕业以后却处处不得志。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输赢参半的。人生没有永久的失败,不管我们做什么事情,都是有赢有输的。你如果把输赢看得太重,让人生成为悲剧,就是跟自己过不去。就像你参加一场球赛,你不会因为输了就不活了,无非是重新再来一场,下一场尽力去取得胜利。

  归零心:做任何事情,给自己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有些人在生命中玩到一半玩不下去了,就选择自杀;有些人失去了自己的恋人,觉得这辈子再也不可能有人爱自己了;有些人失去了事业,觉得再也不能从头开始。这些都是对人生持有过于严肃的、钻牛角尖儿的心态。一个人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就是清理能力。过去发生的事情,那就让它过去。我们要有从头开始的心态,能够放弃一切从头开始。当你做一件事情不成功,可以从头开始,尝试的次数越多,经验越多,最后成功的概率就会越高。


  那具体怎么做才能在坚持中不断进步,建立人生的正向循环呢?

  首先,要把外部环境变好,就是改善你跟周围人的关系。所谓的幸福,就是把你周围能够接触到的人和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弄到最好。当然,这不是说你天天请人吃饭、拍人马屁,而是要让周围的人觉得你是一个无害的人,不要动不动做个事情就伤害别人,斤斤计较,各种利益拼命地争取,动不动脾气暴躁甚至把人打一顿。这意味着你把自己周围的环境弄糟糕了。

  其次,打造好内部环境。保持心情平和,遇到任何艰难困苦都不要太在意。此外,最重要的是要有理想,没有理想、没有目标难以一直前行。只要有了理想,你就会付出努力,最后哪怕不成功也会有收获。

内心有理想、有追求,保持平静、平和的心态,同时把外部关系弄好。

  一个人实现成长,一个是往深度走,让思想更加深邃;另一个是向宽度发展,知识面越来越广。此外,要把困难当作你人生中最大的机遇。最后,保持适度的开心和幸福感。


  不要太过关注外在世界。特别要避免通过比较后,发现自己赶不上周围伙伴的变化、发展所带来的焦虑。我们要更多地关注自己的成长、自己的发展、自己的身心健康。在现实社会中只是焦虑是没有用的,需要通过自己敏锐的思考,获得抓取机会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焦虑逐渐消失。我们要相信自己,充分发挥和发展自己的潜能和才能。

本文来源:《不负我心》,俞敏洪 著,新星出版社。


2022.10.18 周二:

  我们总要去追寻一种经历,在生命中留下一些令自己感动的日子。

  有人认为,相貌跟未来的成功有很多联系;有人认为,家庭背景跟成功有必然的联系;有人认为,上名牌大学的人会成功,在大学里学习成绩好的人比成绩差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以上这些关于成功的因素可能有部分是对的,但大部分基本无效。

  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很重要的东西,跟我们未来的幸福和成功其实并没有太多的联系。现在回过头来看,真正重要的是自己内心世界的丰富,是对自己风度和气质的培养,自己胸怀的扩展以及对理想目标坚定不移的追求。随着年龄的增加,这些会慢慢变成你的智慧,所有这一切才是构成你成功的真正本质。

  有的时候我们会心存不满,认为这个世界充满了不公平。你会说,这个世界怎么会对我这样?为什么他什么都有,而我什么都没有?

  我在大学里也有过这种心理。比如,我的同学中有部长的儿子、有大学教授的女儿,而我却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当年穿着布衣挑着扁担走进北京大学。我发现自己总赶不上他们的成就,也没有他们的风度。我有时候会觉得即使他们停下来,一辈子什么都不做,他们拥有的东西都比我多。

  但是,我后来想通了,生命总是往前走的,我们要走一辈子。我们不是只走大学四年或研究生三年,我们要走一辈子,可能走到八九十岁。而那时,人生到底怎么样你是不知道的,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坚持走下去

  我从一个农民的儿子,走到北大,又走到今天,走了很长时间,走了很远的距离。当时,我们村有个人跟我一样考了两年,我跟他说一起考第三年吧,他的母亲说别考了,找个女人结婚算了。我跟我妈说让我再考一年,结果第三年我真的考上了大学。

  从这件事我得出两点结论:第一,人必须往前跑,不一定要跑得快,但是要跑得久;第二,不能停下来,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持之以恒。永远不要用你的现状去判断你的未来,只要你坚持,就一定能获得你意想不到的东西。人生总要有份期待,哪怕实现这份期待会花费很长的时间。


  写了这么多如何度过有意义的生命、如何让生命变得伟大,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现在越来越觉得,其实人活着就挺好,至于生命有没有意义另当别论。活着,每天都会看到太阳升起来,每天都会看到太阳落下去。你可以看到朝霞,看到晚霞,看到月亮阴晴圆缺,看到满天繁星闪烁,这就是生命最美好的意义所在

  生命有各种不同的活法,但不管在什么状态下,我们都要像诗里写的那样,热爱生命,相信未来。


  那些让你过不去的,终将为你的生命服务。


  我们总是特别在乎周围人的看法。很多时候,我们所做的事情并不是出于内心的喜欢,而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肯定,其实没有必要。你越关注周围人的眼光,你越会自卑和敏感,想做的事情也会越来越不敢做。当你被眼前的东西吸引的时候,你要知道背后还有一个大千世界,我们不要只顾眼前,我们要走向大千世界


  我们要意识到生命的无常,要把长远的打算和今天的幸福结合在一起。有的时候,我们的命运在大时代的洪流里,就像水中一片随波逐流的树叶,没有办法掌控自己的方向。灾难的来临有时会没有任何预兆。

  在我们的生命中,必须时时拥有一个意识,那就是生命的无常。未来有很多不可控因素,所以要过好当下的每一天;因为知道未来不可控,所以要更加努力把握现在,才能赢得未来。

  我们要把长远的打算和今天的幸福结合在一起。今天做的事情,既是独立的,又是未来长远打算的一部分。你每天要为自己活,要问自己:今天做的事合算吗?开心吗?有意义吗?这些问题特别重要。意识到生命无常,这个意识非常重要

  意识到生命无常,认识到世界上任何东西的结局都是空的,甚至连地球都是空的。为什么?因为早晚它也会没有,5亿年、10亿年、30亿年,不管多少年,地球可能就消失了,当然这个结果已经跟我们没关系了。

  在网上读到一句话,说我们现在的生活和工作,有一种被挂在半空中的感觉,不知道哪天无形的绳子一断,啪嗒一声就掉下来了。这种悬空的感觉,我也有一点。确实有很多事情,最后会带来怎样的结果,是我们自己决定不了的。但只要活着,我们就必须要有自己积极的活法。当前的艰难,恰恰考验着我们生而为人的坚韧和勇气。也许我们没法改变外部的大环境,但我们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改变自己;也许我们还要面临更大的风浪,但我们可以努力成为更加主动的弄潮儿。与其灰心丧气,不如敛心静气。所谓敛心静气,就是让自己的心收回来,不再漂浮不定;让自己的气聚起来,用静水流深的姿态,打开走向未来的心门。君不见,我们身边的每一株植物,都以卑微的生命,日日向天空伸展;每一只小鸟,都以脆弱的翅膀,次次向蓝天飞翔。

  人生也许就是这样,当你接受了艰难,依然不放弃对于未来的追求;当你懂得了无常,依然不愿意变得心如死灰;当你理解了寒冷的春雪后,蓬勃的春天会如期而至;当你领悟到一切繁华可能转瞬即逝,琐碎的日常中依然储存着快乐,也许,我们的生命就有了一定的潇洒。云卷云舒、花开花落间,我们就真的能够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本文来源:《不负我心》,俞敏洪 著,新星出版社。


2022.10.19 周三:

  一个人的醒,除了自然的醒,还有认知上的醒和觉知上的醒。认知上的醒,是原来被错误的观念和想法蒙蔽,通过学习或思考,意识到了自己观念的狭隘或错误,从此走向更高层次的认知。觉知上的醒,是指自己因为某个机缘,恍然大悟,觉今是而昨非,重新开始过另外一种人生,或者另一个层次的人生。认知让自己的思维更广阔,觉知让自己更上一层楼。

  人类是思想的动物。思想包括了人的知识、意识、思维、认知、哲学态度等。思想的不同导致人生的不同。家庭背景、财富、城市的不同,也会导致人生活状态不一样,但所有这些并不是不可逾越的。农民家里可以走出大学生,财富随时都在变化,居住地可以迁徙更换。但思想的跃迁比现实生活的跃迁要难很多,而且很多现实生活的跃迁,依靠的正是思想的跃迁。如果你坚持认为地球是方的,任何人告诉你地球是圆的都不一定管用,需要你自己真心诚意认为地球是圆的才行。

  世界上有两件事情最难做:一是把钱从别人口袋里掏出来,二是把思想放进别人的脑袋里。

  在世界信息如此通达的今天,依然还有很多人闭目塞听、行为极端、语言粗暴,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思想的改变十分艰难。人们之所以对于极端思维的接受要相对容易,是因为极端思维不需要理解,只要接受就行。而对于批判性思维或者多角度思维,接受起来就难很多,因为这需要在头脑里进行思考和斗争,达成自己独立的结论。这会消耗很多能量,从生理上都会产生排斥

  这就是为什么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相对较少,因为这需要花力气,花力气了还不一定能够得到回报,而且独立思考往往需要具备强大的内心。所谓的“众人皆醉我独醒”,就是指的这种状态。大家都愿意醉,愿意随大流,谁醒谁痛苦,又何必呢?所以,“独醒”需要很大的勇气,接受很多煎熬,甚至需要牺牲自己。屈原最后跳进汨罗江,不是懦弱,是巨大的勇气。


  每个人都需要被人尊重,但个人的尊严也有不同的维度。别人表面上对你的尊重和内心对你的尊重,并不在同一个层次。有时候,表面尊重的背后甚至暗含的是对你的侮辱。当我们的尊严被冒犯时,我们是立刻反击,逞一时之勇?还是忍辱负重,以待后来?还是视若无睹,一笑置之?不同的人生态度和涵养,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一生的意义和尊严,只有你自己能够清理出来。不图一时之快,不逞一时之勇,此乃大家风范


  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苦闷和焦虑,为个人的事情,也为世界上正在发生的其他事情。人有矛盾性和复杂性。面向自己,要处理好内在的心情和外在的健康。而内外的满足既需要物质的满足,也需要心灵的充盈。同时,人又是社会性动物,无论如何都会和其他人、和社会组织打交道,于是构成了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一旦这种关系自己不能把控、不能主导,就容易产生焦虑和痛苦。我和大家一样,自然也不能免俗。


  马克斯·韦伯说:“人是挂在意义蜘蛛网上的动物。”就是说,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你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自觉不自觉去探究背后的意义。没有意义的事情,是很难坚忍不拔做下去的。

  当然,今天的我,依然在说服自己,我做的事是有意义的,我的付出和努力是值得的。其实,所谓的意义和价值,就像你穿的衣服,可能自己觉得高雅名贵,在别人看来也许俗不可耐、一钱不值。不过,意义和价值,主要在于自己认可。认可的最低标准,就是自己觉得值得做、愿意做,并且做的事情对他人和社会不构成伤害,最好还能够有益

  专注于自己热爱的领域,更加容易放下其他方面,不再去做蝇营狗苟的事情,不再纠结世俗的名利烦恼,不再去做让自己身心极其不愉快的事。这样,就让自己获得了更加简单、明了、纯粹的人生状态。一个人获得更加简单、明了、纯粹的状态,也许就能拥有更加高质量的人生。


修炼自己,造福他人

  修炼自己,就是让自己变得越来越纯粹、越来越有眼光、越来越有胸怀、越来越宽容、越来越仁慈、越来越不急功近利。修炼自己,一定不是投机取巧、想方设法赚更多的钱。这不叫修炼自己,修炼自己一定是让自己的人格越来越好。但是,一个人光修炼自己是不行的,真正重要的是在修炼自己的同时,也要造福他人。因为人生的真正意义,是在你为别人做事情的时候获得的。当然,造福他人不需要损害自己。你在对自己好的同时,也可以对别人好。


  人生也好,事业也好,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艰难困苦,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挫折和艰险。但是艰难对于弱者,是一个趴下的理由;对于强者,则是奋发的动力。

  面向未来,我们要在不确定性中做确定的事情。所谓不确定性,就是形势和政策还在不断变化,我们要配合形势和政策的改变,随机应变,寻找符合大政方针的发展机会;所谓做确定的事情,就是永远做有价值、帮助别人、帮助社会进步的事情。在不确定性中去寻找确定性,在不确定性中去勇立潮头,内心更加笃定

本文来源:《不负我心》,俞敏洪 著,新星出版社。


2022.10.20 周四:

  一切自己负责。指责他人也无济于事。好事、坏事,我们会经历各种事情。无论发生什么事,我认为“一切的起因都在于自己”。不推到他人、社会的身上,不去指责他人,也不怨恨这社会。不管发生什么,自己处理,自己主动承担责任。大体的事情,都可以自己负责解决。只有带着“说服自己的关键是在于自己”的觉悟,才可能不依存于他人,用自己的双脚走下去。


  自尊心,不是用来肆意宣扬的武器。将自尊深藏于内心就好。舍弃自尊,凡事忍耐。这两条,是我所尊敬的一位名编辑教给我的,让工作得以长久的秘诀。“动不动就暴怒的话,工作就无法开展。请舍弃自尊,即便觉得不对也学会忍耐。保持冷静思考。”这是我从他身上学到的珍贵哲理。


  简单地生活。要做的事,保持一点点就好。简单思考后,选择少量“应该做的事”。如果其中有复杂的事就简单化,认认真真地拼命做到最好。如果什么都插一手,最后的结果不过是每件事都半途而废罢了。“想穿红色的,也想穿蓝色的”,两种颜色都上身,只会显得不伦不类。只要有“想要那样,又想要这样”的想法,就不可能全部实现。不能明确目标,凡事都只能是浅尝辄止


  想要真正的伙伴,就必须先明确地表述自己的意见。对你的意见自然会有认为“值得支持”,和认为“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的人。想要得到全部人的赞同,并不现实。和与自己意见相符的人加深关系,不正是交流的本来目的吗?意见表述暖昧不清的人,虽不至树敌但也不会有朋友,只不过变得八面玲珑而已


  无论发生什么都不放弃。没有必要全身心都散发出“绝不放弃”的气势,只要安静地守护着这“不放弃”的火苗。即便周围的人都认为你已经放弃了,也继续坚持思考吧。不管遇到什么挫折,一定都有解决方法。这个方法,着急是找不到的,但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等到机会的到来


  恰如其分地交际,不做八面玲珑的人。一定程度的社交是必要的。但是,在各种场合里都露脸没有必要。太过重视人际交往,只会妨碍自己完成本该做的事情。不要去在意那些宽泛而肤浅的人际关系,你并非在“收集”认识的人,试着构筑自己货真价实的人脉吧。所谓人脉,是与因相互需要而聚到一起的人所构筑的牢固的信赖关系。


  享受麻烦。作为人,自然会有觉得“那事真麻烦”的时候。但正是在麻烦的事中,才隐藏着乐趣,隐藏着事物本质。觉得麻烦不想做,拜托他人,或是因厌恶而敷衍了事,实在很可惜。不如享受麻烦,细细品味吧。秘诀在于不把“麻烦”挂在嘴边。一旦说出口,很多事情都会被破坏。


  是生活而不是工作让我们之所以为人。我不想成为除了工作什么都没有的人。我希望即便没有工作,也能够享受生活。生活,是令工作活跃的舞台。如果变成“虽然很优秀,但假日碰面却被发现很无趣”的工作狂,是多么寂寞的事阿。


  时常更新自己的“基本”。有自己的基本是重要的事。不要模糊地想,而是切实地付诸语言。另外,基本并不意味着没有变化。人是一直都在变化的,明天的自己和今天的也将不同。在变化中寻找适合自己的、让自己更好的基本,并保持更新。不局限于昨日的自己,不怕矛盾,向前进。保持可以令形式及习惯反复的弹性和勇气

本文来源:《100个基本》,松浦弥太郎 著,湖南人民出版社。


2022.10.21 周五:

  为什么习惯那么难以改变?就是因为习惯的本质是一整套自动化加工的结果,是大脑最舒服、最省力的状态,也是大脑最自然的状态。而要改变习惯,就意味着你必须有意识地去使用控制加工,用新的行为去代替旧的行为,慢慢地去改变大脑,把旧的自动化加工,更换成新的自动化加工。

  这是一个与本能对抗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刻意行动和重复的过程。

我们会排斥意外和变化,因为意外和变化意味着我们已经构建完毕的心智模型是不完善的,需要进行“大改”——这是一件非常耗能的事情,因此,大脑会下意识地排斥它。


确定性:安全感的来源

  像这些神话、宗教和信仰,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原理:把“未知”转化为“可知”,甚至追求一定程度上的“可控”。因为大脑最害怕的敌人就是未知,也就是不确定性。我们总会下意识地排斥不确定性,企图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建立可控性,让我们感受到:我们对外部世界是有解释的能力的,甚至是有预测和干预的能力的——通过这种方式,让我们获得安全感

  一个最常见的排斥不确定性的例子就是焦虑感。焦虑感如同附骨之疽,总会不由自主地侵入脑海,盘旋在思维里,让人心烦意乱,难以集中注意力。而焦虑的本质其实就是对于不确定性的恐惧。在焦虑的驱使下,我们常常会做出一些没有意义的行为,比如在脑海中反刍自己的担忧、反复去确认有没有新消息……这些行为,其实就是大脑对于不确定性的一种反抗:它企图通过行动让我们感到,我们是“有事可做”的,是可以去干预和控制的。理解了这一点,你就会明白生活中的许多现象。比如:为什么我们会害怕风险?为什么我们会短视?为什么我们难以完成目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拖住了我们的脚步,让我们无暇去考虑和规划未来,只能把目光停留在“当下”


适应性:最好的状态是不变

  大脑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求:希望停留在“基线”上,不去改变,不去打破现状。什么是基线呢?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态,就是我们的基线。对大脑来说,我们的生活轨迹保持在基线附近是最好的状态。一旦偏离基线,大脑就会把它识别为出现了一个“异常”,从而需要调动资源去想办法解决这个异常,让我们的状态回归基线


  大脑就是一个借由过往经验来预测未来的机器。你喂给它过于简单、无须动脑的信息,大脑就会变得懒惰、懈怠,因为它发现这样就足以应对每一天的生活;你喂给它高度复杂、需要反复咀嚼的信息,大脑就会努力改变自己、调整自己,来适应信息的难度,直到得心应手为止。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大脑稍微遇到一些问题就容易“宕机”,碰到一些复杂的信息就读不进去,那很可能意味着你在“简单模式”里生活得太久,大脑已经习惯了这种毫不费力的情况,因此对“费力”这件事非常排斥。

  成长就是不断地把“费力”的事情,变得不再费力。这背后的机制,就是大脑调整了自己的心智模型,把更多的资源集中在对应的功能上,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去适应环境、处理环境。

  我常常说:“当你产生情绪时,先退一步,缓一缓,再行动,这是最有效的控制情绪的方法。”因为情绪本质上也是大脑按照预测加工模式向我们发出的一个信号。当你按照情绪反应不假思索去行动时,你就相当于告诉大脑:这个预测是正确的,请帮我强化这个预测。于是,大脑就会让你更容易产生情绪,更容易陷入情绪的困扰中。对大脑来说,产生冲动与冷静的比例,假定是9∶1,那么,你每冲动一次,每被情绪裹挟着去行动一次,大脑就会把冲动的比重调高,变成9.1∶0.9、9.2∶0.8……反过来,当你先退一步,冷静下来再去行动时,就给了大脑一个“不符合预测”的缓冲机会。你每冷静一次,大脑就会把权重往冷静的方向调整,变成8.9∶1.1、8.8∶1.2……久而久之,你就会感觉能够更加控制好你的情绪,不那么容易冲动了。

  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一切行为和信息输入都是在训练大脑。你希望你的大脑变成什么样子,就可以往对应的方向训练它。

本文来源:《打开心智》,李睿秋 著,中信出版社。


2022.10.22 周六:

  你总是在生活中制造不必要的问题,因为你害怕真正地活着。在你的生活中制造不必要的麻烦,这实际上是一种回避技巧,让你分散注意力,不必为你所害怕的事情承担责任。让你烦恼的原因并不是你所以为的原因。你制造问题的真正核心是什么?是害怕做真正的自己,害怕过你想要的生活。

  你认为“问题”是实现目标的绊脚石,但实际上它们是垫脚石。马可·奥勒留对这一点总结得很好:“阻碍行动的终会促成行动,阻挡道路的终会成为道路。”简单地说,你遭遇的“问题”会迫使你采取行动去解决它,而这种行为会让你的思维方式发生改变,做出不同的选择。于是“问题”变成了催化剂,让你能够实现你一直想要的生活。你的问题促使你走出舒适区,就是这样。

  你认为你的过去定义了你,更糟的是,你认为这是不可改变的现实,而实际上,你的看法会随着你的改变而改变。记忆、体验、感受,这些都是多维度的,你可以选择回忆的“重点”,而你所选择的只代表你现在的状态和心境。很多人被过去困住,任由过去定义和困扰自己,这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进化到能够看清楚过去不会阻止他们获得想要的生活,而是会促进他们采取行动。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忽视或掩盖痛苦和创伤。我们只是要接纳过去,这是你走向成长的开始

  你总想改变别人,改变环境,改变事物(或者不停地抱怨人和事)。你的每一次愤怒,其实都是自我了解、自我认知的契机。大多数负面的情绪反应是因为你发现了自己隐藏起来的那部分。你的“阴影自我”是你的一部分,你习惯性地认为这种“阴影自我”是“不好”的,所以你拼命压制它,不去面对它。你不想被人发现自己隐藏起来的这部分特质,所以当你看到别人表现出同样的特质时,你会感到厌恶。“阴影自我”和我们的原始欲望有关,大多数时候它会躲起来,直到遇到那个令我们厌恶的人。你喜欢别人的地方正是你喜欢自己的地方,而你厌恶别人的地方恰恰是你不能接受自己的地方。


  你的情绪由你的习惯而来,而你的情绪就是你看待生活的滤镜。我们一般认为情绪来自想法和压力,还有让我们陷入混乱的突发事件。但事实并非如此。心理学家罗伯特·塞耶(Robert Thayer)认为,情绪是由我们的习惯产生的:我们的睡眠时间、活动频率、思考的内容、思考频率等等。关键在于,并不是某一个想法让我们陷入混乱,而是让这种想法不断重复的模式,它会强化这个想法,并且让想法看起来更合理。

  让理智的决定来主导你的一天,而不是恐惧或冲动。如果思维未被驯化,你就会毫无章法,缺乏专注和自我控制,你会受到各种因素的诱惑,以为自己想得到那些其实你根本就不想要的东西。“今晚我不想为明天的演讲做准备,我想出去喝一杯。”这样的想法短期看来很不错,但从长期来看,它是灾难性的。为了晚上出去喝酒而搞砸一场超级重要的会议,这样的代价太不值得。学习建立日常习惯,就相当于理智地选择如何度过一天,将那些只能带来短暂满足的“垃圾”决定丢到一旁


  他们不会认为他们对某种情况的思考和感觉就是事实,也不会对最终结果做出任何假设。他们明白自己的情绪是一种反应,而不是对正在发生的事情的准确衡量。他们承认这些反应可能受到他们自身问题的影响,并不符合客观事实。

  他们的情绪源头不来自外部。他们产生情绪不是因为“别人做了什么”,因此也不需要别人来解决。他们知道,自己才是一切体验产生的最终原因,这让他们能够避免落入被动愤怒的陷阱。被困在这种陷阱中的人总认为错的是外部环境,一切错误都只能由外部环境来纠正

  他们知道,绝对的冷静并非高情商的表现。们不会压抑自己的感受,更不会试图调节情绪,让负面情绪消失。不过如果所处的环境不适合表达感受,他们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他们不会压制情绪,但他们能做到有效地管理情绪

  他们知道,感受不会杀死他们。他们已经培养出足够的毅力和认知,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哪怕是最糟糕的状况,都只是暂时的。

  他们不会轻易和别人成为亲密的朋友。他们知道真正的信任和亲密感是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需要清楚地识别出谁能够和自己分享一切。他们不会戒心重重,也不会封闭自己,他们只是会花心思去搞清楚,能够允许谁进入他们的生活和内心。他们对所有人都很和善,但只会对少数几个人真正敞开自己的心扉。

  他们不会把糟糕的感受和糟糕的生活混为一谈。他们能有意识地避免对未来做出推断——推断本质上就是将当前的时刻投射到可预见的未来,认为眼前这一刻就代表了自己的整个人生。而实际上,它只不过是人生中转瞬即逝的、短暂的经历。高情商的人会允许自己有一些“糟糕的”日子,会接纳一个完整的人生。就是这种不与自己对抗的心态让他们找到了平静


  真正情绪成熟的标志是你能够彻底地让自己去感受所有事情,无论那是怎样的事情。这些感受可能是恐惧,刺痛,悸动,饥饿感,自我毁灭,觉得自己毫无价值,没有归属感。

  要知道,感到痛苦就是拒绝接受现实。“痛苦”一词来自拉丁语“自下而上的承受”(from below to bear),或者“抵抗、忍耐、屈服”。所以疗愈实际上就是允许自己去感受。这个过程就是让过去的创伤、窘迫和失去都浮出水面,让你亲身感受你在经历这些事情的那一刻压抑的情绪

  你的悲伤在说:“我仍然留恋过去。”你的内疚在说:“我怕别人觉得我做了坏事。”你的羞愧在说:“我怕别人觉得我是个坏人。”你的焦虑是你对这个过程的抗拒,你越来越意识到,你没有控制这一切的力量。你的疲倦是你对真实的自己,对你真正想要成为的人的抗拒。你的烦恼源自你压抑的愤怒。你之所以抑郁(当然排除生理因素)是因为你的那些情绪已经浮出水面,你却拼命想把它们按下去。

  如果我们把伴随我们的经历产生的情绪藏起来,不给自己时间去处理它们,试图强迫自己在特定的时间保持特定的感受,那么我们就忽视了能为我们带来真正平静的东西:允许一切发生,不做任何评判

  所以你要做的不是改变感受,而是倾听。不要只看到它们表面的样子,这很重要。要真正跟随你的直觉去理解它们想要传达的信息。它们是你与自己沟通的方式。

  每一种感受都有它的价值。如果你试图改变自己的每一种感受,或者认为其中有些是对的,有些是错的,有些是好的,有些是坏的,有些是你应该保持的,有些是你要摆脱的,你就会因此而错过许多。这都是因为你害怕告诉自己一些你不想听到的事情。

  你压抑最深的感受是你引导自己的最重要的方式。你对倾听自己的感受感到恐惧,但你恐惧的不是自己的感受,而是不被别人接受。你害怕自己比别人期望的做得更多,或者更少,或者更好,或者更糟,或者只是和别人不一样。

  当你选择更看重别人对你的认可而不是你对自己的认可时,你就是在接受这样一种命运:你必须与自己的本能斗争,为的只是适应别人的需求。与此同时,一个充满倾听、学习、包容、陪伴、理解、感受和体验的世界与人生,正在不断地远离你。

  悲伤不会杀死你。抑郁也不会。但与它们的战斗会杀死你。对它们的忽视会杀死你。试图逃避它们而不是面对它们会杀死你。否认它们会杀死你。压抑它们会杀死你。将它们埋藏到你的内心深处,让它们牢牢抓住你、控制你,也会杀死你。当然,你不会因此结束自己的生命,但你会被夺走你拥有的一切,你会失去幸福的人生。你要么让自己感受一切,要么彻底麻痹自己。你不能去选择情绪。你要么让它们自由流淌,要么抗拒它们的本性。说到底,选择权在你

本文来源:《改变你想法的101篇文章》,布里安娜·威斯特 著,中信出版社。


2022.10.23 周日:

  比起我们是谁,我们更在意别人对我们的看法;我们更看重自己的头衔,而不是日复一日的工作;我们更在意“你能保证永远爱我吗”的承诺,而不是实实在在、细水长流的爱。也就是说,我们更容易被事物的表象打动,而不是事物的本质。我们喜欢把自己看成结构清晰的身体,这样我们就不必去关注精神的匮乏

  但如果精神才是我们的核心呢?如果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能从许多事情中解脱出来,让自己从许多想法中平和下来,缓解许多痛楚。


  如果你能够和年轻时的自己谈谈,你会告诉他:“我们做到了,我们成功了,我们从那件可怕的事情中挺过来了。”人们经常将过去的创伤带到现在的生活中。如果你想要看看是不是把过去的自己带到了现在,只需要对你内心中的那个孩子说一句“你会好起来的”,再看看你会有怎样的反应——毕竟你就是他变成的那个人。


  多花点时间和朋友在一起,而不是去讨好那些不是你朋友的人。别再数你生命中有多少人了,就仿佛朋友必须达到一定数量之后你才会感到被爱一样。生命中哪怕只有一个亲密的朋友,也是珍贵和美好的,是特别值得感激的,并非每个人都这样幸运。

  丢掉不再适合你的东西。通过学习在小事上放手,来教会自己在大事上放手。当你能够抛弃那些会引起消极联想的东西时,就能更容易地摆脱消极的想法和情绪。


  意识到想法只是幻觉,而且是强大的幻觉。列出所有你曾经想过、担心过,结果却并没有发生的事情。想想你浪费了多少时间为那些永远不会出现的结果和那些只存在于你想象中的问题做准备。

  不要总是相信自己。给自己犯错的空间。允许自己承认,有些事情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如果你的感觉是由非理性的想法决定的,它们很可能是不正确的。

  爱上未知。学会面对压力,而不是抗拒压力。练习全然接纳。

  有时候,克服困难的最好办法就是努力忘掉它。并非每一件事都需要分析。忘记的最好方法是用新的、更好的东西填满你的生活。比如,你可能从不曾想到的东西,你不知道原来你不知道的事情,你从没想过自己会喜欢的东西。

  接受那些非理性的想法,比如焦虑、悲伤或其他任何想法,它们将永远是你生活的一部分。它们不会离开你。有这些想法也不意味着你的生活在倒退或偏离正轨,更不是出现了什么严重的错误。倾听你头脑中那些新的声音,它们会教你如何以不同的方式思考。

  记住,你可以选择想法,即使你觉得自己不能,那也只是因为你选择相信你的想法。选择不被伤害,你就不会感觉到伤害。不去感觉伤害,你就不曾受到伤害。别人无法给你任何东西,也无法从你这里拿走任何东西。一切都是你的创造,你的选择。

  爱那个真实的你自己吧。你很快就会发现,评判你的人主要是你自己。停止评判别人。尊重每个人,他们都有自己的故事,变成今天的样子都是有原因的。你越能接纳别人,就越能接纳自己,反之亦然。


一切事的发生都是为了帮助你

  我们能做的最有力量、最解放自我的事情,就是相信一切事的发生都是为了帮助我们。如果你想知道,为什么你会这样看待自己的人生,那就问问自己,你认为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这不是一个高深的哲学问题。这是你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薄弱之处。

  很多事情会发生在你身上,你要么把自己看作受害者,要么把自己看作有机会改变、成长,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人。要么把不舒服的感觉看作必须处理的痛苦,要么把它看作你必须从中学习经验的信号。要么觉得这个世界给你带来各种感受,要么把你对世界的理解看成你自己感受的投射。

  当我们认为我们的痛苦是有意义的,痛苦带来的不适就消失了。它从一个烦恼变成了一个机会。我们的痛苦也就随之停止。

  这种观念(情绪由内在决定)和相反的观念(情绪由外在决定)之间的区别在于,我们到底是相信自己的体验由自己创造,还是来自某种(强加于我们的)外部力量。我们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被告知后者是对的——这是有原因的。

  当权者相信,当人们受到外在激励时,社会就会繁荣发展。至少这是资本主义的运行方式,是某些人掌握权力的方式,也是我们保持卑微的方式。当人们认为自己是受害者时,他们就会丧失权力。他们转而把精力集中在别人的想法、期待和结果上

  我们应该学会向内求,遵循自己的心意,按照自己的信仰生活,依靠自己的力量,为自己创造幸福。纵观历史就可以发现:没有人能确保自己拥有幸福的生活。如果我们想要意义,我们就必须创造意义。如果我们想要平静,我们就需要直面痛苦,知道一切事的发生自有原因。你要么在痛苦中度过余生,要么把挫折当作财富,积蓄力量,获得成长

本文来源:《改变你想法的101篇文章》,布里安娜·威斯特 著,中信出版社。


2022.10.24 周一:

  你人生中唯一的问题就是你看待人生的方式。客观地说,你拥有你想要或需要的一切,而你觉得不幸福只是因为缺乏对它们的欣赏和感恩(这是一种需要培养的品质)。

  解决大多数问题的方法就是改变你思考问题的方式。例如,意识到人们对你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他们看待自己的一种投射,这将有助于解决你的问题,让你知道,不需要通过别人对你的看法来评估你的人生。


站在你双脚所在的地方:这句话能够提醒你,人生就是此刻

  存在就是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但我们常常会把它的重要性排在最后。我们知道活在当下很重要,但说出来简单,做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在这个不断要求我们投入注意力的世界,我们要时刻记得把关注点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看看此刻正在发生的事。你所梦想的、渴求的、为之努力的、希望的和等待的一切,都源于这一刻。你现在做的不仅仅是某件事——它意味着一切。人生由一系列时刻组成,其他任何想法都只是让你远离实际生活的幻想。

我只拥有现在。从我所在的地方开始,利用我所拥有的,做我所能做的。


  你已经建立了自己的信仰体系,即使你没有彻底质疑曾经被灌输给你的信仰体系。你不再关注那些不能引起你的共鸣或对你没有意义的东西。你对应该和谁在一起更有判断力了。比起合群,你更重视你最亲密的朋友。你不会因为要和谁在一起而改变自己——包括你的个性、你的观点,甚至你的穿着。你不再为融入社会而烦恼,不再一心想要变得“正常”,也不在乎自己是否与众不同。

  你不再把自己的问题归咎于他人。你不再认为只要自己大声抱怨,这个世界就会来解决你的苦难。你可以谈论那些你以为绝对无法克服的问题,你还可以谈论你是如何克服的。你经常停下脚步,享受生活,而不是急着从一个目标奔向另一个目标。


  找出那些你一直认为在评判你的“人”。“有人在议论我。”“我真担心别人会怎么想。”其实大多数时候,那些“人”只是一群存在于你脑海中的虚拟影像。换句话说,他们就是你,是你向外的投射,是你评判自己的标准。首先要意识到,你担心的“人”其实并不存在

  想想什么最让你嫉妒。最让我们嫉妒和羡慕的往往是那些我们觉得自己做不到的事。我们嫉妒漂亮的女孩,不是因为我们想变得像她一样漂亮,而是因为我们缺少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自己的欣赏。我们嫉妒成功的作家,不是因为我们也想要得到赞美,而是因为我们知道自己没有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


自尊不是感觉,而是思考方式

  自尊是一种人格特质,代表一个人喜爱自己的程度。高自尊的人通常有良好的自我认同,大脑会自然而然地为他们提供积极的、支持性的想法,别人的质疑和厌恶不会影响到他们。然而,这也正是自尊和自大之间界限模糊的地方。

  自尊是真正能给我们带来幸福感的东西。这是一种非常主观的感觉,认为一切都会好起来,因为我们有能力让一切都好起来。“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道路,并沿着这条道路前进。这不是说我们要独自前行,而是我们需要一种掌控的感觉——如果一切都崩塌了,我们可以找到一种方法重建。”

  自尊不在于你对别人如何看待你有多自信,而在于你对能过好自己的生活有多自信。真正拥有自尊的人不会关注自己在哪些方面比其他人更好。只有当我们觉得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或者对目前的状态不满意)时,我们才会去关注“现在我是不是比别人好一点”,以此来安抚失败的情绪

  自尊可以归结为两个基本要素,一是自我效能感,即“面对生活挑战时可以保持自信”;二是自我价值感,即“相信自己值得拥有幸福”。

  自尊不是一种时刻波动的情绪,而是一种持续的倾向,以体验一种效能感和对自己的尊重。因此,它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建立起来的东西,绝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出现。自尊是以现实为导向的。虚假的赞美,无论来自自我还是他人,都不会带来好处。真正的自尊不来自外部,而来自自身;不只来自认知,更来自行为

  自尊可以建立在以下六种实践方式或“支柱”之上。高自尊的人行动高效,做事能够坚持,从而产生一个良好的循环,敢于做出有争议的选择,而且失败以后复原的速度很快。

  1.有意识地生活:有意识地生活就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受潜意识的影响和欲望的控制。你有自己的思考,可以基于这种内在的理解做出明智的选择。

  2.自我接纳:改变的起点是接纳自己。如果你总是自我苛责,那就更不可能改变,因为你消耗了大量的精力来批评自己。自我接纳是真实地面对自己,不否定也不逃避。当你犯了错误时,你要站在朋友的角度安慰自己,相信自己会做得更好。

  3.自我负责:你对自己的幸福负责。你知道这句话的意义:“也许这不是你的错,但它仍然是你要解决的问题。”你掌控着自己的人生,你对你做的一切决定负责。

  4.自我肯定:你可以维护自己,但没必要防御。防御源于恐惧,果断源于自信。

  5.有目的地生活:你用心而有目的地生活。你意识到,你的“目标”就是在你所在的地方,做你正在做的事情。这样就会让你的生活充满目的感,因为这是你主动选择的,而不是被动等待别人为你创造的。

  6.个人诚信:你要求自己遵守一定的道德、伦理和责任标准。你会为自己建立一套行为准则,而不是仅仅遵守你已经习惯的行为准则。你能够客观地看待各种选择,即使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因为你知道一句重要的话:“通往地狱的道路,是由善意铺就的……”


  伤害你最深的人,也是你最爱的人。爱的反面不是恨,是漠然。那些我们毫不在意的人,不会在我们心中激起任何波澜,自然也就不会对我们产生任何影响。

  情感上的伤害常常会促使你改变自己的行为,让你变得更好。在无助的时候,你能学会照顾自己。在感觉被利用时,你会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有人对你态度不好,你会培养同理心。当你觉得自己陷入困境时,你会发现总是有更好的选择。你接受自己承受的一切,就会意识到最终没有人能控制一切;你放弃追求绝不可能拥有的东西,就可以找到平静——这才是我们最初真正想要的。

  你学到的东西和你因此成为什么样的人,比你一时的感受更重要。被伤害的感觉似乎难以忍受,但这种感觉只是暂时的。而你因此所拥有的智慧、风度和见识则会为你之后的人生奠定基础。结果远比过程重要,认识到这一点,你就会对你所经历的一切心怀感激。

  遇到这些人绝非偶然,他们是你的老师和成长的催化剂。用作家C.乔伊贝尔·C.(C.Joybell C.)的话说,我们都认为自己是正在消亡的恒星,直到我们意识到,我们正在坍缩成超新星——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美丽。我们往往需要经过一番痛苦的比较,才会发自内心地感激自己所拥有的,我们需要用伤害来激发对自我的认知。有时候,光要通过裂痕才能照进万物。

  即使这不是你的错,这也是你要解决的问题,你可以选择如何面对后果。你有权利愤怒,咆哮,憎恨,你也有权利选择平静。把痛苦变成智慧就是承认自己的痛苦,然后把它引导到更好的方向;而不是只承认痛苦,却毫无作为,让痛苦继续存在。

  经历过很多的人通常更聪明、更善良、更幸福。这是因为他们“经历过”,而不是“绕过”或“躲过”。他们完全接纳自己的感受,并从中学习和成长。他们会培养同理心和自我意识,知道应该让谁进入他们的生命。他们会对自己所拥有的心存感激,积极地为自己没有做到的事寻找原因。

  那些伤害你的人让你知道了你应该得到什么。你们的关系并没有真正伤害你,它只是向你展示了你未被治愈的部分,正是那一部分在阻止你得到真正的爱。当我们最终从痛苦的体验和糟糕的关系中走出来的时候,我们会意识到自己更有价值,于是我们选择得到更多。我们会意识到自己曾经如何盲目或天真地对别人说“是”,将我们的心错付他人。我们会意识到自己在追求一段“求不得”的感情时有多么卑微。通过经历这些看起来最糟糕的事情,我们最终会发现过去的感觉是错的,因为我们值得得到更多

  真正的坦然面对一切,就是能够说:“谢谢你给我那段经历。”要想彻底摆脱一件事,你必须认识到它的意义是什么,它如何让你变得更好。在此之前,你只会自怨自艾,这意味着你还没有到达智慧的彼岸。要完全接纳你的生活——高峰、低谷、顺境、逆境——对所有的一切心存感激,在顺境中顺势而为,在逆境中逆风翻盘

本文来源:《改变你想法的101篇文章》,布里安娜·威斯特 著,中信出版社。


2022.10.25 周二:

  你应该试着弄清楚你的感受。你应该追踪你的思维轨迹,找到你内心深处信念的起源,并确保它们真的是你的,而不是外界灌输给你的。你应该列出你做过的,却又认为没有价值的事情。你应该问问自己,你觉得自己最缺乏的是什么,然后看看你在这些方面付出的努力是多么少。

  有些问题可能不存在答案,有的答案只会产生更多的问题。只有亲身经历过,见证过,努力过,才能找到解决办法。一切事物在最纯粹的状态下都是混乱而独特的,是神秘而又神奇的。我们找不到起源,结局却显而易见。我们只能亲身经历和观察,别无他法。

  有些事情是有原因的,并且原因很容易发现。但有些事情在很长一段岁月中你都无法理解。当你回首往事时,你会说:“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这并不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有时,关键是要去经历无知和困惑的过程。你因为不确定而领悟到的东西有时比原本的不确定更重要。你可能永远都不知道是否“命中注定”要住在某座城市,但你还是会住在那里,因为你就是这样选择的。除非去尝试,否则你不可能知道是否“命中注定”要和某人在一起。你会一直停留在给你带来伤害的关系里,因为你不愿意接受改变带来的不适,哪怕新的关系会更好。它们都是未知的、陌生的,和你曾经熟悉的、习惯的不一致。

  这并不意味着新选择是错误的或糟糕的。这只是说明你无法预测它们。你当时不太了解,没有选择它们。试图弄清楚你为什么会有今天,就是回到过去看现在,看你是否会对今天的生活感到满意,这相当于是在不存在的人身上寻找答案。明确的答案来自行动,而不能只停留在想的层面

  所谓美好生活,就是能充分利用你所拥有的,接受某些东西你无法拥有这个事实,同时相信你总会在出乎意料的时刻,得到你需要的。


  情绪的毒性产生于心理上的抗拒。与其抑制一种情绪,强迫自己保持另一种情绪,不如试着完全接纳当下的一切感受。心理上的抗拒会让你暂时麻木,但也会让你的情绪不适。

  识别那些束缚你的东西。摆在你面前的问题虽然已经过去了,但它们变成了你脚下的裂缝,你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不要再试图消除表面的症状了。回顾过去,找出原因。

  开车去你没去过的地方。去一个陌生的社区,看看别人是怎么生活的。看看他们下班回家的样子,从外面看看他们的客厅。这会让你感到安慰,因为你会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渺小——这要比眺望大海更有效果。每个人都有自己不为人知的故事。

  学会不把“足够好”看作“不完美”。如果有一件事能让你在精神上和情感上得到最大的解脱,那就是让“足够好”就是真的“足够好”。

  去除你生活中纯粹的表演部分。阻碍我们思考的,大部分都是我们为了构建一种比其他人更惬意、更高尚、更精彩的生活而投入的不必要的努力。这与我们真正的意图背道而驰:通过种种华而不实的想法和执念,我们让自己远离了真正的幸福体验(接受生活是琐碎、简单和富足的)。我们扮演各种角色,唯独没有做自己


  焦虑通常是因为感到自己无所作为。但反思自己的生活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好,而不是相反。当你只停留在思考阶段而不去实际行动时,就会发生下面这些事。这些迹象表明,你生活中唯一的问题就是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你的目标是完美的结果,而不是完美的行动。你更喜欢想法,而不是通过具体的行动来实现它们。当你梦想自己的完美生活时,你考虑的是你在别人眼中的样子,而不是你应该通过做哪些事来实现梦想。

  你有强迫型幻想症。强迫型幻想症是指用大量的幻想来代替人际交往和正常生活。在幻想时,你会做一些重复的动作,比如循环播放同一个歌单中的歌曲、来回踱步、摇摆身体等。你不去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而是在脑海中上演超级真实生动、精细复杂的剧情,就像在放电影一样,以此来逃避现实。

  你总是很忙,但从来没有足够的产出。你的工作似乎永远都没有完成,你浪费了很多时间,不知道它们去了哪里。你总是压力很大,你的大脑昏昏沉沉,就好像你永远都处于一项高强度的任务中,却永远看不到它的完成。

  你属于那种只关注自己讨厌的东西的人。这实际上意味着你:(1)经历的事情不够多,没有其他更有趣的事情可以谈论;或者(2)有着深深的不安全感,因为看到别人和你处于同样的水平(你的评判标准是超过别人,未达到标准就会感到无比自卑)。

  你的大部分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害怕被批评或被排斥。如果这种恐惧在你的生活中达到了一定程度,那通常是因为你已经基于别人的想法在心中描绘了很多你认为自己喜欢或应该做的事情。你会以非常不自然的心态采取行动——你会先思考一番,接着改变你做事的方式,然后再去行动,同时不断担心着别人不认可你

  你想改变生活中的某些方面,但你的注意力却集中在放弃旧的,而不是创建一些新的,让旧的自然废弃。换句话说,你过度关注旧事物,赋予其太多意义,以此来寻找安慰。

  你只想寻找快速的解决方案,而不是仔细思考如何调整。当你尝试某件事失败时,你花了太多的时间去关注失败的原因,而不是学习你需要掌握的技能,然后继续前进,再尝试新的事物。你知道什么是不对的,但就是不愿意去探寻其他可能。

  你总是在想象你要做什么,但从来没有真正去做。你说服自己,当一切都准备就绪时,美好生活就会到来,但实际上,美好生活来自你的实际行动。


  很多想要“追求激情”和寻找“激情关系”的人,都是在寻找自己匮乏的东西。深情的、真诚的、充满爱的关系很少是歇斯底里的或高度情绪化的。它们平和从容,令人向往,无比美好,有时还很强大,而那种不顾一切的狂热激情通常只是在试图填补空虚,逃避问题和现实

  对一段激情关系的痴迷通常是一个人不够爱自己的表现。对事业的狂热追求源于对当前现实的强烈不满。它们是舒缓心情的方法、转移注意力的手段和逃生的路线:每个人都在逃避的怪物,当然就是自己


  没有人会因为渴望得到什么而得到什么。你声称对某件事有多少热情根本没有用,因为那并不意味着你就适合一份工作或者一段关系,也不意味着你能得到晋升或是买到房子,或是别的什么。

  虽然人们倾向于把是否“有激情”作为判断一个人是否适岗的因素,但是最终得到工作的人是技术能力最强的人。双方都需要确信这段关系是“合适的”,工作最努力的人将获得晋升,信用评分最高的人将获得买房资格。一般来说,一个人经常表达他是多么渴望某件事,实际上正是因为他不合适、不胜任,或者条件不具备。

  创造美好生活的是行动,而不是要行动的想法。如果你想让你的生活与众不同,那就去做与众不同的事。我们关于幸福生活的很多概念都很抽象:清晰思考,有积极的心态,和你喜欢的人在一起,工作有目标感。但是这些概念如果不变成现实,就没有任何意义。太多的人试图粉饰现实,仿佛他们可以说服自己这些粉饰都是真的。

  另一种选择是工作。人们逃避的是实实在在、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艰苦工作,因为他们不想对自己的失败负责。(如果你没有尝试,就不会失败,对吧?)

  信心源于你所做的事情,积极的心态根植于你所做的事情,充满爱的关系要由你所做的事情来维系,有目标的工作需要你做的一件件事来实现,它们都不需要你去思考为什么你应该这样做(以及相信你应该这样做)。


  人生无常,没有永恒,没有什么比记住这一点更能令人清醒和害怕,更能阻止人胡思乱想的。真正定义你人生的,是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其他人的生活。这种影响往往来自你们的日常互动和你活出自我的勇气。这才是人们会记得的。当你不再定义自己的时候,你就会以这种方式为人所知。


  你最不喜欢别人的地方,在某种程度上,也正是你最不喜欢自己的地方,你只是还没有意识到而已。你讨厌的人其实就是你不喜欢的自己。我们会把自己不满意的缺点和行为隐藏起来,但又会把这部分特质投射到别人身上,借此指责别人

  所以,通过观察你最想改变别人的地方,可以找出你最需要治愈自己的地方。这样做会以一种你意想不到的方式解放你。要实现你想要的生活,做好这件事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如果你耗费大量精力试图逃避、迷惑、欺骗自己,不承认你需要疗愈、改变和面对,这不仅是一种精神内耗,甚至会进一步阻止你得到想要的生活。

本文来源:《改变你想法的101篇文章》,布里安娜·威斯特 著,中信出版社。


2022.10.26 周三:

  情绪健康的人知道要客观地观察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认同它们。你不是你的想法,不是你的感受。你是观察、反映、产生和体验这些想法与感受的个体。你不能控制它们,但也不能让它们控制你。你可以选择允许哪些想法被丢开

  他们知道什么时候该和朋友分手。“即使不快乐,感受不到幸福,也要维持一段关系”和“知道什么时候该远离那些在你生活中不再起积极作用的东西”,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往往很难确定。我们总是被迫与那些我们并不觉得有义务维系感情的人保持亲密关系,这令我们无比困扰,也是导致我们痛苦的原因。一个人如果情绪健康,就能够识别出那些怀有恶意和嫉妒心强的人,以及那些过于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从不关心他人的人。这些人也需要爱和陪伴吗?当然。但有时离开他们是最好的做法。大多数时候,这是最健康的选择

  他们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而且很务实。情绪健康的人知道,任何物质上的获得都不能让自己有真正的和持久的喜悦。因此,他们放弃了激烈的竞争,学会安享简单的生活。他们不想奢侈也不会浪费,在自己的空间里只保留有意义和有用的东西。他们在消费、购物时很谨慎、很用心、很理智,并对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充满感恩。

  他们能够独处。你在独处时能找到新的视角。如果有其他人在身边,你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反应,谨慎地选择措辞;而当你独处时,你就可以让自己回归自然而然的状态。这就是独处最能让人放松的原因。情绪健康的人会经常独处。当周围没有别人需要你做情绪上的迎合时,你就可以充分释放自己的情绪。

  他们允许自己去感受。每个情绪问题的核心都是认为这种情绪是不对的。情绪的存在并不是坏事,对它的抗拒才让我们陷入混乱。情绪健康的人远比其他人更懂得如何做好一件事:让自己感受体验到的一切。他们知道这不会杀死他们。他们知道要留出时间来处理。他们知道,与通常的观念相反,这样做并不是失去控制,而是胸有成竹,有足够的信心真正做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这才是人类所能做到的“一切尽在掌握”。

  他们能看到每一次经历的价值和意义。任何事情的意义不在于你做了之后得到了什么,而是经历了这些之后,你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归根结底,这都与成长有关。坏事会让你成长,好事也会让你成长。(实际上,“坏”往往只是你被教导或以为是“不对的”。)关键在于:你做对了多少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了多少进步,每一次经历——好的、坏的、糟糕的、美好的、波折的、顺利的——都是如此。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安于现状,而真正能让人安心的是主动去解决问题,那是对自我的解放,即使你无法想象前面会有什么,你仍然选择去追求探索。那种难以名状的感觉才是美好生活的标志。

  美好的生活不在于你做了什么,而在于你是谁。不在于你爱过多少人,而在于爱得有多深。它与事情的结果有多好或计划的执行有多顺利无关。重要的不是那些事情有没有成功;重要的是你能从中学到什么。这些零碎的觉醒和认知,在给你添砖加瓦。美好的生活不在于最终结果如何,而在于你一路走来得到了什么启发。


  你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这是因为你还在试图完善和美化自我,取悦别人,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或者得到别人的认可。换句话说,你无法诚实地说出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因为你不喜欢真实的自己。

  你把责任推给别人,因为你没有意识到你的每一段关系其实都是和自我的关系。爱并不糟糕。人也不糟糕。糟糕的是你。人与人的关系是终极的教学工具,是最好的疗愈机会,是让我们真正看到内心未解决的问题的绝佳机会。你还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出现同样的错误,有同样的关系、同样的痛苦,因为这些问题一直都在你身上。

  同样,你也没有意识到负面情绪是在向你呼唤,要求得到疗愈,你不能因为不想再有“糟糕的感受”就抵制、压抑或忽视这些情绪。我们的感受是我们与自己交流的方式。从本质上讲,疗愈就是重新看到美好,充满希望,保持平静,然后创造更多的爱。我们的“负面情绪”不是别人做错了什么的信号,而是在警告我们已经误入歧途,产生错觉,或是被过去的经历和恐惧所控制。

  你总是在问题之外寻找答案。你真正想要的爱是你对自己的爱。你在别人身上寻找的东西是你没有给予自己的。激怒你的是你没有被接受和被治愈的部分;给你幸福和希望的是你已经拥有的。“爱自己”就是给自己那些你想让别人给你的东西


  人们想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想要改变人际关系、身体健康、收入、银行存款、社会地位、房产。我们很容易发现外在的问题,并将自己内心的感受归咎于它们。但是,我们是带着我们的包袱、负担、烦恼,还有我们的不安全感、渴望和心态,进入那闪烁着希望的新生活的

  我们有一种严重的错误观念,认为我们必须调整外在事物的现状,而不是调整我们自身的现状和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这个世界就像一个布满镜子的大厅。与其试图打破这些镜子,扭曲你看到的画面,不如转变你对这些画面的看法。如果你以为自己看到的画面就是真实的存在,你要放弃这个想法。

  那些折磨我们的事情以及随之而来的消极模式,以及我们必须年复一年下同样决心的原因,是我们没有做出改变,而且还试图改变其他事情。

  当你的生活中出现问题时,你的思考、反应和应对方式也会出现问题。无论你觉得自己没有得到什么,都是你没有给予什么的投射。激怒你的,都是你不愿意在自己身上看到的东西

  所以当你觉得自己缺乏什么的时候,你必须先给予。感到压力大的时候,先把担子放下。如果你想要更多的认可,那就先认可别人。如果你想要被爱,就要先付出更多的爱。想要什么,就先给出什么。

  如果你的生活中失去了一些无法挽回的东西,那就重新构建。如果破碎的心无处安放,你终究还是无法复原。你想要摆脱的过去,总是会以某种形式杀个回马枪继续影响你。坚定地离开,重新开始。一定要有新的东西填补进来。你失去某个人,就像拔掉一颗牙齿,牙洞空着还会隐隐作痛。你要为自己创造一些新的美好的东西,真实的东西

  要想被理解,就先解释清楚。我们最需要的就是愿意友善、温和、完整、耐心地向别人做出解释的人。如果你想要幸福,就选择幸福。选择有意识地、始终如一地感激某件事。选择让自己沉浸在美好、平静和幸福的事物中。如果你无法选择,那就去找出阻碍你的因素——是健康、环境还是心态。接受帮助。寻求帮助。如果只说自己不能选择,那就是彻底放弃。(不要这样做。)

  选择改变——你的日常生活,你的工作,你的城市,你的习惯,你的心态。永远不要在挫折中坐以待毙。不管你是不是面临最糟糕的情况,抱怨、担心或消极对抗都不会有帮助。无论发生什么事,无论处于怎样的境地,都要向前走


  外在的收获不会带来内在的满足。但我们还是会继续钻牛角尖。我们依然会被那些所谓的“有形资产”所奴役。我们仍然相信,外在的东西可以改变我们内在的感知,改变我们欣赏和感受的能力。一旦我们开始相信,只有财富和地位能给我们带来满足感,我们就会变成转轮上的仓鼠,一不小心就会在那里度过余生

  现代的日常生活让我们不断地沉浸在广告和“成功故事”中,这些故事都在宣扬奢侈的生活,导致我们无法退后一步客观地审视这个体系。我从来没有见过任何一位神祇像一张纸币那样被人崇拜和爱慕。最阴险的操控者从不会让你知道,你正在被他们控制。他们把你的需求设定为转轮,让你在上面不停奔跑,盯着虚幻的屏幕,以为你正在朝着最终目标前进。你看不到的是,在他们关住你的笼子后面,你拼命蹬着的转轮正源源不断地为他们的垄断提供能量

  由于这种已经被设置好倾向的集体心态,我们相信各种各样的“商品广告”,接受相关的教育,努力做一个“有用的人”,挣钱,变得有吸引力,勤奋工作,拥有一个好职位,买一栋房子,实现对未来的各种设想。

  下次你再把学历等同于教育时,想想我们这个社会各个方面的现状吧——我们渴求的是知识,而教育带来的似乎只有“好处”。哪怕对学习没有兴趣,人们也要去努力获得学位。大家都相信只有得到学位,才算是完成了教育

  我们像发糖果一样颁发空洞的学位证书,这些学位所承诺的成功必须以高昂的、令人窒息的成本去获得。我们无视偏见和歧视,对它们一笑而过,因为这就是我们得到的教育,我们认为这是“正确的”。

  我不是说教育没有价值。我认为这是唯一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而我们却没有真正把它带给大众。我梦想有一天,大学毕业生离开学校时不再认为他们的教育只是一部绑在腿上的助力器,让他们可以大半辈子在公司这台跑步机上不停地跑下去;我梦想我们的年轻人能够从教育中获得知识、文化、崭新视角和学习机会,知道是什么在推动他们一步步前进,知道如何客观地质疑一切,讨论每一件事情,选择他们想要的生活,而不是执着于别人为他们选择的生活

  我们的想法不需要按照别人的喜好进行过矫正和调整,我们的生命不需要用别人的价值观来衡量,不需要用他们的商业计划来给我们设定目标。我们也不需要符合他们的审美标准,按照他们的观念判断好坏、对错,以及每天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一代人的任务是在一个反主流思潮的社会中做到彻底接受自己。看清幻象的本质,尤其是对别人的幻觉。让善良的品质被推崇,让谦逊的品质被欣赏。懂得接纳现状,知道重新创造任何东西的唯一方法不是摧毁现有的,而是创造一个新的、更有效的模式,一个会代替过去的模式。

本文来源:《改变你想法的101篇文章》,布里安娜·威斯特 著,中信出版社。


2022.10.27 周四:

  焦虑的本质是对不确定性的担忧。当我们面对一个可能但尚未到来的危险时,它的不确定性就会占据我们大脑的思考空间。这种不确定性所导致的负荷感,以及不稳定所带来的未完成感,萦绕在脑海中,就形成了焦虑

  焦虑的本质是我们感受到了威胁,但不知道这个威胁有多严重,也不知道我们是否有能力去解决它。于是它就成了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持续不断地占用大脑资源,让大脑无暇处理更重要的事情。因此大脑才给我们发送“焦虑”的信号,希望我们能快速解决问题,赶紧去消除这个不确定性。

  焦虑与恐惧是同源的,它本质上是一种低度的、持续的、弥散的恐惧。恐惧是由某个具体对象所诱发的应激反应,而焦虑是由这个对象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所诱发的反应。传统的研究认为,焦虑和恐惧虽然相似,但控制它们的主要脑区是不同的,恐惧主要受杏仁核影响,焦虑主要受终纹床核作用。但2020年9月21日发表在《神经科学》上的一篇研究论文表明:焦虑和恐惧其实共享同样的脑区,它们都受杏仁核的影响和调控。愤怒、焦虑、恐惧这三种情绪都跟杏仁核有密切的关系。它们的本质,就是杏仁核出于“威胁识别”功能,对我们的一种警告和提醒。

  这种功能在远古时代是非常有用的。对危险越敏感的个体,就越容易生存下来,进而把对应的基因传递下来。但是到了现代,这个功能就显得过于活跃了。周围环境不再危机四伏,但我们的“威胁识别”功能仍然在辛勤地工作,反而给我们造成了困扰

  实际上,许多研究发现:那些行动力比较弱,遇事习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的人,杏仁核的体积往往较大,活动也较为活跃。这就导致他们遇到问题时,总会下意识地夸大风险和后果,自己把自己吓倒,以致寸步难进。

  除了削弱行动力,过于活跃的威胁识别还会带来一个副作用:灾难性想象。很多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你感到焦虑的时候,你往往会不自觉地去想象最坏的后果。比如考试落榜了怎么办?进裁员名单了怎么办?把活动搞砸了怎么办……尽管理性上知道这些后果发生的可能性很小,但就是忍不住会去想象,把自己代入对应的情境里,从而一直忧心忡忡,思绪不堪重负。这就叫作“灾难性想象”。它产生的原因是,为了更好地趋利避害,大脑被塑造得对危险远远比收益更敏感。哪怕是好坏参半的结果,大脑也会自动对坏结果赋予更高的权重,更加谨慎地对待。这就导致了大脑总会过分夸大可能到来的危险,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威胁上

  如何平衡和改善这种情况呢?这涉及“杏仁核-前额叶”通路的另一个部分:前额叶皮质。前额叶皮质是大脑皮质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顾名思义,它位于额叶的最前部,大致在额头的位置,主要负责决策、计划、抽象思考、推理和策略等高级功能。在这些功能中,有一个非常基础、重要的功能:抑制。前额叶皮质相当于整个大脑的调度中心,它能够抑制我们各种各样的念头、冲动和行为,让我们冷静下来,为理性思考留出空间,避免被自己的冲动和天性所支配

  在“杏仁核-前额叶”通路中,前额叶与杏仁核是互相抑制、动态平衡的关系。当杏仁核活跃的时候,它会暂时抑制前额叶皮质,获得大脑的掌控权。于是这时,我们会感到脑子一片空白,内心完全被恐惧攫住,六神无主,满脑子里只有“怎么办”。而当我们冷静下来,用理性去考虑问题时,前额叶就会被激活,它会反过来抑制杏仁核的活动,让我们能够重新客观、冷静地审视问题,发现自己先前的荒诞和可笑。从而帮我们清空思绪,有更多的空间去筹划和思考解决方案。

  因此,有些人特别容易受负面情绪的侵扰,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杏仁核太强大、太活跃,而前额叶又比较弱,锻炼得比较少,从而无法彻底“镇住”杏仁核。对应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锻炼我们的前额叶,让它具备更高的优先级,能够在需要的时候优先被激活,进而抑制杏仁核的活动,让我们从情绪主导切换成理性主导,为大脑腾出思考的空间

  大脑是用进废退的。要锻炼前额叶,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去使用它。多去面对新的场景,思考新的问题,充分调动前额叶的功能,去计算、筹划、分析,让大脑养成习惯,遇到问题首先激活前额叶,让前额叶主导判断和行为

  对此,一个方法是不要停留在自己熟悉的生活模式里,而是多走出去,获取更丰富的经历。新鲜的场景和经历是激活前额叶的有效方式,可以强化大脑做出判断和计划的能力;另一个方法是多去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这同样可以激活前额叶,锻炼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

  小结一下。愤怒、恐惧、焦虑三种情绪的生理基础都与“杏仁核-前额叶”通路密切相关。杏仁核和前额叶是互相抑制、此消彼长的关系,锻炼我们的前额叶,可以有效抑制杏仁核的活跃,从而减少负面情绪的困扰


  要想克服情绪的困扰,首先要理解一点:情绪并不是事实。情绪其实是内心的一种投射。受到情绪的侵扰,意味着内心深处担心或者在意某件事情。情绪只是接收到了这个信息,并忠实地在外部事件里寻找跟它对应的细节,然后把这些细节放大,再回馈给你

  很多时候并不存在一个真实的“困境”,把你吓倒的只是某件事在你心上投射而成的巨大阴影。只有接受了这一点,你才能在负面情绪袭来的时候,保持冷静和清醒,对情绪按下“暂停键”,方便后面进一步去处理。

  可以按照下面这套步骤,训练自己对于情绪的第一反应。

  1. 把情绪当成一个顾问,它总是兢兢业业地搜集周围的信息,时刻准备向你提出警告。当你产生某种情绪时,就意味着它在告诉你:你存在某种弱点和缺陷,而现在发生的事情,正好命中了你的弱点,你需要去正视它。比如,当你愤怒时,就意味着有某件事情超出了你的掌控,对你造成了威胁。那么,你对于这种掌控的渴望和需求是合理的吗?这就是一个检验的好机会。当你恐惧时,就意味着某件事情唤醒了你内心深处的阴影,让你想避开它、逃离它。那么,你内心深处一直担忧的这个东西是什么?为什么你会在意它、害怕它?

  假如,你在会议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但有一个人一直在跟你唱反调,让你非常愤怒。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想一想:我之所以会生气,是因为我坚信我是对的,他是错的,但果真如此吗?有没有可能别人的观点也是正确的,只是他跟你看待的角度和重点不同?从这个角度看,愤怒其实恰好是一个让你去发现自己不足的契机

  再假如,你有社交恐惧症,特别担心别人不喜欢你、对你留下不好的印象。那么,当你与别人交流并感到恐惧时,就可以想一想:为什么我那么担心别人不喜欢我?被别人讨厌、不喜欢真的有那么严重吗?是什么经历或感受塑造了我的这种恐惧?这同样是一个挖掘内心的好机会

  这一步的关键在于,你并非一定要从情绪中获得什么,而是通过这种方式,把目光从外在事件转移到内在感受上,从现状中跳脱出来,从第三方的视角观察和剖析自己。这可以帮助你避开情绪的持续侵扰,留出理性思考的空间。

  2. 情绪这个顾问有点一根筋,很容易把一点风吹草动当成危险的征兆,事无巨细地向你汇报。你不妨听听它的意见,但不能全盘接受,而是把它当成信息的渠道之一,然后综合从其他渠道获得的信息,再去做判断

  心理学家博克维茨等人在1999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在所有我们担心的事情里面,大约85%的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如果我们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大约79%的结果比自己预想的要好很多;那些能够放下焦虑的人,比一直紧张、担心的人状态更佳,同时也会发挥出更好的实力去处理真正面临的问题

  也就是说,在我们的“情绪顾问”给我们汇报的所有问题里,绝大多数问题压根就不会发生;即使发生了,也基本不会造成什么影响。我们为这些事情耗费的精力,耽误的时间,造成的内耗,很可能都是白费功夫。你真正要做的是让自己保持良好的状态,不断地强化心态,以便于当那3%的问题真正发生时,能够更好地去处理,而不是把注意力停留在那毫无意义的97%上。

  3. 最后,当你从情绪中抽离出来后,就可以平静地听取它的警告和意见,然后告诉它:“我知道了,你退下吧。”牢记这八个字,这会是你与情绪和解、掌控自己大脑的有效方式。决策的权力永远在你自己手上。情绪可以为你提供建议和参考,但不能替代你去做出判断和行动,最终的决策者应该是你自己的理性。

本文来源:《打开心智》,李睿秋 著,中信出版社。


2022.10.27 周四:

认知重构

  心理学的认知行为疗法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理论叫作“情绪ABC理论”。它把我们对事物态度的成因分成三种,分别是:外界事件(Activating event),信念(Belief)和情绪反应(Consequence)。这一理论的核心内涵是:情绪的产生并不是必然的。我们依据已有的信念,对外界事件进行解读,从而产生对应的情绪反应。如果我们的信念发生改变,那么产生的情绪也会随之改变。

  什么叫信念呢?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内心深处那些长期形成的、默认为真的假设。它们构成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和理解,是我们思考问题的框架。举个例子:你跟跨部门的同事对接,对方说:“你怎么做成这样?算了,我自己弄吧,你别添乱了。”乍一听见这样的话,你会有什么反应?通常都会感到生气。你会觉得他说话这么不客气,一定是在贬低你,对你有恶意。那么,这种信念就会把情绪导向愤怒、冲突、攻击性。但假如换一种情况,你对他已经很熟悉了,知道他就是这样的人,平时说话非常冲,但内心没有恶意,只是不懂得表达而已。你还会那么生气吗?很可能不会了。

  在这两种情况里,外部事件没有任何变化,变化的是我们的信念,情绪却全然不同了。所以外部事件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脑中的信念如何解读它,才是我们要关注的重点。通过有意识的训练,调整自己的信念,把它从会引起负面情绪的消极信念,替换成不会引发波澜的积极信念。这就叫作认知重构,也是情绪管理和控制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可以按照下面这个步骤,有意识地进行认知重构训练。

  1. 每当你产生负面情绪之后,向内剖析引发自己产生情绪的外部事件是什么?你是如何解读它的?内心深处的信念是什么?(这一部分,可以参考上一小节“情绪并不是事实”里面的第一步,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2. 找出内在的信念之后,试着换一个更好的信念去修正它。问自己它有没有另外一种可能性?如果事情是这样,而不是我最初理解的那样,是否能够成立?

  比如,当你坚信的观点被别人反驳时,你可能会火冒三丈,为什么呢?很可能是因为这样一个信念:“我相信的事情就是真实的,是不容置疑的,质疑它的人一定别有用心,因此他是我的敌人。”

  但是,如果你把这个信念调整一下,变成:“我相信的事情只是真理的一个侧面,别人跟我有不同观点,只是看到了另一个侧面而已。”那么,当别人再次反驳、质疑你时,你就不容易生气,甚至会感到开心,因为可以有机会“补全”另一个侧面来让自己的观点变得更全面、更准确。

  3. 上述做法不一定会立刻奏效,但没关系,慢慢来。正如第一章所说的,大脑是一个贝叶斯机器。我们每一次做出的判断和选择,都是在对它进行调整和训练。每当你有意识地去控制自己的信念,就相当于使大脑的“直觉反应”又向着更理性、更冷静的那一端靠近了一点点。久而久之,你就能够更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大脑,避免被下意识的情绪反应所左右。


  如何处理这些焦虑呢?不妨把它们记录在一张表格里面,左边一栏写你焦虑的问题,右边一栏写它的结果:它是否真的发生了?对我造成的影响是什么?这样一来,你会发现:绝大多数你所焦虑、担心的问题,压根就不会发生。因此,这张左边写得密密麻麻而右边几乎完全空白的表格本身就能给你安慰和勇气。甚至当你回过头去看你之前焦虑的问题,会觉得自己为什么那么傻,为什么那么容易杞人忧天?以后在面对恐惧和焦虑时,你就能有更充足的勇气去对抗


  当你从某些活动中获取幸福感和成就感时,你脑内的腹侧纹状体会被激活,从而抑制杏仁核,降低皮质醇分泌,降低应激反应。这可以非常有效地提高你对负面情绪的“免疫力”,让自己保持更好的状态,去应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如果你目前还没有一个能够依赖的“后花园”,不妨花一点时间去探索世界,接触一些平时被忽略的事情,从中找到可以去尝试的方向。这会是你对抗压力和负面情绪的有力支撑


  如果你容易受到负面情绪的侵扰,那最需要避免的就是熬夜。

  一方面,人在晚上往往更容易情绪化。因为夜晚会关闭外界的信息通道,这时,我们更容易采用内在的信息通道,于是白天被抑制和忽略的杂念更容易涌上心头,不断袭击我们的神经。在这个情况下,你内心深处的焦虑、担心、无力、伤感……特别容易被放大,在心上投下一片巨大的阴影,将你吞噬其中

  另一方面,如果睡眠不足,大脑的供血和供氧会受影响,前额叶的活动进一步受到抑制,杏仁核就会更加活跃。结果就是,我们更容易冲动、愤怒、情绪失控,让情绪主宰我们的大脑,做出种种不理智的事情和反应。

  再者,如果你睡得太晚,那么你会度过更短的白天,这也就意味着接受更少的光照,不利于合成血清素。因此,我们要尽量养成一个稳定、健康的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用稳定去打败不确定性。


  情绪是大脑预装的“报警器”,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应对各种各样的情境,更好地生存下来。这其中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愤怒、恐惧和焦虑三种情绪,都与“杏仁核-前额叶”通路密切相关。正是因为杏仁核的“威胁识别”功能过于敏感,才导致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受到情绪的侵扰

  应对的方法就是通过锻炼自己的前额叶,来抑制杏仁核的过度活跃。这可以通过对情绪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思考来实现,包括情绪分析、认知重构、表达性写作,以及通过强化内隐自我来提高对情绪的抵抗力。

  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也有非常多有用的习惯,可以提高我们对负面情绪的抵抗力,改善身心健康。通过日积月累,它们就能成为我们掌控情绪的支撑力量。

本文来源:《打开心智》,李睿秋 著,中信出版社。


2022.10.28 周五:

  生活中,最好的状态是什么样的?就是全神贯注于你当前正在做的事情,不论是学习,工作,思考,还是娱乐。但对于有些人来说,这种状态可能是一种奢望。

  不管什么时候,他们的大脑总是在运转,处理大量的信息,没有办法放空。这就导致他们特别容易“想太多”。想集中精力工作,脑中却总是不由自主地涌起各种杂念、烦恼和担忧,让自己分心;遇到一点点小事也会想很多,常常翻来覆去地想,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影响睡眠;有选择困难症,特别不喜欢做出选择,因为他们总会对选项颠来倒去地思索、权衡,耗费大量精力;生活中总是下意识地对很多东西保持警惕,遇到一件事情时,第一反应永远是“会不会出问题”……

  在外人看来,他们的脑子转得很快,想问题也很全面,显得很“聪明”。但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这种状态,其实非常痛苦。因为他们不得不把大量的脑力和精力,都用在应对脑海里不自觉产生的想法上。于是,大脑几乎每时每刻都处于一种满负荷运转的状态下。因此,即使每天没干什么,也特别容易疲惫不堪。尤其是当他们需要作出决策、采取行动的时候,这种现象更加严重。

  正常人可能有80%的脑力可以用在行动上,但他们只有30%、40%的脑力可以用,而这部分精力,还要和占据了50%、60%脑力的“胡思乱想”做斗争。所以这些人的一大特征就是:总是想很多,但经常困在自己的思绪里面,真正落实到行动中的非常少。

  这就是精神内耗,也是制约着我们行动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有精神内耗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大脑在什么也不干的情况下,其实也是在运转的。这时大脑的运转模式叫作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以下简称DMN)。DMN的作用是把大脑后台零碎的信息进行梳理,把那些可能被遗忘的信息进行重新激活。用计算机术语来说,就是对大脑进行“索引”。当我们专注在某个任务上面时,这时激发的大脑模式,叫作中央执行网络(Central Executive Network,以下简称CEN)。它会高度激活与当前任务相关的区域,抑制其他区域。

  DMN是大脑正常情况下的默认模式,CEN是非常规模式。也就是说,只要我们没有专注在某件事情上,大脑就会一直“走神”,一直应付脑中跃出的念头和想法,不断地咀嚼它们。根据2021年1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项调研,人们每天清醒的时候,大约有50%的时间是在“走神”,也就是由DMN主导。剩下的时间才分配给各种各样的任务,切换到CEN。

  正是这个原因使得大脑的耗能稳定在人体日常耗能的20%左右,虽然我们看起来什么都没干,但实际上大脑正忙于应对种种“跃出水面”的想法、念头、思绪,忙着把它们安放好,让心境保持平和,让大脑保持有序……因此,又有人把DMN叫作“大脑的暗物质”。它像宇宙的暗物质一样,在我们看不到的场合,依然占据着大量的资源和空间。

  DMN比较活跃的人,他们的长时记忆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往往也会比常人好一些。因为DMN更活跃,他们整理信息的效率更高,效果也更好。

  但这是一把双刃剑,它也会为人带来巨大的负担。一方面,DMN的过度活跃,使得他们在专注工作时,仍然难以集中注意力,因为DMN会不断与CEN争夺注意力资源。外在表现就是容易被各种各样的杂念侵入脑海,导致分心。另一方面,当DMN不受CEN的制约时,就更加“放飞自我”了。它会源源不断地把记忆里各种负面的想法输送到意识里,不断地提醒你它们的存在,不管它们是大的、小的、过去的、未来的、长期的、短期的……

  这就导致你看起来在休息,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休息。因为大脑依然需要消耗能量去抑制这些“反刍”所产生的担忧、杂念和负面情绪,从而让你陷入精神内耗之中。这就是阻碍我们去行动的最大力量。

大脑出于趋利避害的天性,很容易产生“威胁敏感”的特性。这一特性有两个特征:一是容易夸大和放大外部的危险;二是对损失比收益更敏感。

  除了削弱我们的行动力,DMN过度活跃,还会降低幸福感,让我们感到更不快乐。2010年的调研(M. A. Killingsworth等,2010)发现,除了回想快乐的事情之外,其他情况下,CEN带来的幸福感基本上都高于DMN。2013年的一项研究(Micheal S. Franklin等,2013)也发现,除了极少数情况外(比如恰好想到一个很棒的点子),日常生活中,DMN越活跃,我们往往越感到不快乐。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也很简单,一方面,专注的CEN更容易带来心流状态,而心流状态会让我们感到充实,充满成就感;另一方面,由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当我们陷入DMN时,往往会想到更多的负面念头,不断地在脑海中咀嚼它们——这怎么可能让我们感到快乐呢?此消彼长,就导致了这么一个结果:日常生活中,一个人DMN的时间越长,整体的幸福感往往也就越低。

  如果你的自信和自尊水准不够高,还可能导致一个更严重的结果:抑郁性反刍。它指的是思维不由自主地聚焦在负面想法上,无法自主地把注意力转移开,既难以去思考“有没有别的可能性”,也无法去想“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变这种现状”,而是一遍又一遍地反刍那些不愉快的经历和念头,导致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它就像一个黑洞,不自觉地、无可阻挡地,把我们的注意力吸引过去,让我们难以挣脱,如蛆附骨。

  久而久之,你就容易跌入这样的负面循环里面:

  1. 遭遇一个挫折,容易把它归因为“我不行”;
  2. 在平日里产生反刍时,一遍遍在内心里播放“它失败了,是因为我不行”;
  3. 这种归因不断给自己制造心理暗示,从而削弱自信心和控制感;
  4. 由于缺乏自信心和控制感,当遇到类似问题的时候,更容易失败。

  这就是一种典型的精神内耗,也是让我们感到失去对生活的掌控力的重要原因。


提升大脑掌控力的方法

  1. 掌控自己的想法:想一想,当我们陷入精神内耗时,实际上发生了什么?我们被自己各种各样的负面想法包围,陷入与它们的对抗和搏斗,从而感到筋疲力尽,不堪重负。

  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呢?让自己完全不产生负面想法吗?这是不现实的,因为顾名思义,DMN本来就是一个“默认”的状态,它才是大脑的常态。我们能做的,是让自己去接纳这些负面想法,但要把主导权抓在自己手里,而不是任由它们主导我们的思维

  当我们产生负面想法时,应该接受它,同时对它说:我知道了,我会等有空的时候去处理的,现在你退下吧。随即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情面,避免自己不由自主地陷进去。随后,把负面想法记录在一个专门的笔记本上。抽出固定的时间,打开这个笔记本,一个个检视这些负面想法,逐条去问,

  • 它是真实的吗?
  • 它发生的可能性大吗?
  • 我有没有方法可以应对它?

  一旦想清楚上面这三个问题,就把它划掉,并且在旁边写下你想到的行动方法。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强化主动性,让自己感受到:我是可以掌控我的想法的,我有能力这么做。那么,慢慢地,当你再产生任何负面想法时,就不会被它们所困,而是可以游刃有余地去处理、安置好它们

  2. 锻炼专注和感知能力:DMN的本质是什么呢?是大脑的信马由缰。亦即当我们不去刻意使用大脑,不去把注意力放在某个对象上面时,DMN就会开始活跃。那么,要降低DMN的活跃性,你要做的就是锻炼自己“把注意力保持在某个对象”上面的能力。

  3.培养行动的习惯:精神内耗主要的问题是消耗我们的动力,阻碍我们去行动。这句话反过来也是成立的。要克服精神内耗,最有效的做法,其实就是培养自己“去行动”的习惯

  所以,如果一件事情,你想不到特别有力的“不去做”的理由,那么就优先选择去做。不妨把这句话当成一个信条,用来指导自己的决策和判断。可以把它记在便签上,通过反复阅读,提醒自己去行动。

  很多时候,不去做一件事可能有种种原因,怕麻烦、权衡得失、害怕不确定性……但不去做,这些结果就永远都是“未知”,问题永远都不会得到解决,会一直残留在你的记忆里,随着DMN被激活而挤占你的认知资源。只有去行动了,才能把未知变成已知,把不确定变成确定,让它们得到安置,不再干扰你的思考

  另外,行动,也是开启自己正反馈循环的第一步。很多时候,只有行动了你才会发现:原来我所恐惧的东西,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我先前对它的猜测、担忧和焦虑,很多都是不必要的。

  这就是你开始克服自我怀疑和恐惧的第一步,也是摆脱精神内耗的第一步。记住一个简单的道理:当你真正去做事的时候,是感觉不到恐惧的。你会全身心地投入一件事,拆解它,应对它,消除它,最终获得反馈和成长。恐惧只存在于你的身后。它就像影子,牢牢地抓住你、束缚住你。不要被影子吞没,你要做的是往前走。并没有什么东西在阻碍你,除了你自己**。

本文来源:《打开心智》,李睿秋 著,中信出版社。


2022.10.29 周六:

  情绪有起伏波动很正常,没有人能一直开心。但我们不能被情绪控制,而应该去做一些有帮助的事情。情绪低落并不是大脑出了问题,更可能是因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我们的情绪是通过那些我们能影响的事情构建的。情绪没有开关,我们也无法选择情绪,但我们可以利用可控的东西来改变自己的感受


  要想找到管理低落情绪的方法,我们需要反思自己应对这些情绪的方式,深层次地理解人类对于情绪缓解的需要,同时也要诚实地面对自己,清楚哪些应对方法从长远看会让情况更糟。能获得最好的长期效果的方法往往不会立刻见效。根据下列提示问题来反思自己情绪低落时的应对策略。

  • 情绪低落时,你会作何反应?
  • 这些反应是否能快速缓解痛苦和不适?
  • 从长远来看,它们会有什么影响?
  • 它们消耗了你什么?(不是指金钱的消耗,而是指时间、精力、健康的消耗以及是否阻碍你进步。)

  想法和感受是双向作用的,我们的想法会影响我们的感受,而我们的感受也会影响之后的思维模式。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思维偏差,这很正常,而且,当情绪和情感状态出现波动时,更容易产生思维偏差。理解什么是思维偏差,并留意它们在何时出现,这是减少思维偏差影响的重要一步。

  读心式思维情绪低落时,我们更倾向于认定自己的猜测是对的。“朋友看我的眼神很奇怪,我就知道她讨厌我。”可如果换个心情好的日子,你可能会更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你甚至会直接问她为什么要用那样的眼神看你。你也许注意到,当你情绪低落时,你更需要他人的肯定与安慰。如果没有得到额外的肯定与安慰,你就会自动假定别人对你有负面的看法。但这其实是思维偏差,对自己最苛刻的人很可能就是你自己。

  过度概化当我们和低落的情绪抗争时,只要有一件事出问题,就能毁掉我们的一整天。如果我们认为一件事就代表了“今天会是怎样的一天”,这就是过度概化。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但如果不加以控制,它将会带来更多的痛苦和低落的情绪。

  自我中心思维:当我们生活不顺、状态不佳时,我们会缩小自己关注的范围,很难考虑别人的意见、观点与不同的价值观。这种偏差会给人际关系带来一些问题。这可能会让你对别人的容忍度降低,心情也更糟糕,你们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紧张。这就相当于要去控制不可控的事情,最后必然会导致你的情绪进一步低落。

  情绪化推理:想法并不是事实,感受也不是事实。情绪只是信息,可当这些信息足够强劲、足够有力、足够明显时,我们就更容易相信它们是对事实的真实反映。“我感觉到了,所以那一定是事实。”情绪化推理是一种思维偏差,也就是把自身的感受作为判断的依据。低落的情绪是压力和压力所带来的疲惫造成的,而这种感受又会影响你对当前情况的解读。

  选择性注意:人类的大脑有个特点,一旦你选择了相信什么,大脑就会扫描周围环境,寻找能够证明这个信念的线索。如果有什么信息与我们的信念相悖,那就对我们构成了心理上的威胁。事情会突然变得不可预测,让人感觉不安全。因此,大脑会选择忽视这样的信息,并保留与之前的体验相符的信息,即使这种信息会带来痛苦。所以当你遇到困难、情绪低落、觉得自己一败涂地时,大脑就会像滤网一样,把其他暗示信息全过滤掉,只保留那些暗示你未能达到预期的信息。从进化的角度来看,当你感到脆弱时,你会格外注意有没有威胁的迹象。如果你想走出黑暗,一定要注意避免选择性注意的思维方式。

  必须和应该:小心那些“必须和应该”!当然,这不是指我们应当承担的那些责任和义务,我指的是让我们陷入不快乐的恶性循环的过度期望:我必须做得更好,我应该那样去想。“必须和应该”这种思维和完美主义密切相关。你可以为了成功而奋斗,但同时也要接受失败。当我们给自己设定不切实际的期望时,我们就会被困住。这意味着,只要有任何迹象表明我们可能没有达到预期,我们就会感到痛苦。所以,一定要当心“必须和应该”思维,当你与情绪对抗时,你就不可能用最好的状态去做事,这对你也没有任何帮助。

  非此即彼思维:也叫非黑即白思维,它也是思维偏差的一种,如果听之任之,只会让情绪更糟。这种思维方式就是以绝对和极端的方式进行思考,在这种两极化的思维方式里,没有中间地带,但中间地带往往更接近事实。这种思维模式会让一切都变得困难,因为它让我们更容易受到强烈的情绪反应的影响。人在情绪低落时更容易以两极化的方式思考。当我们处于压力状态时,非此即彼思维会让我们觉得世界是确定的、可预测的。但这样我们就无法更理性地去思考问题,权衡事情的所有方面,从而无法做出更明智审慎的判断。


  现在你知道了,一些常见的思维偏差会让人的情绪更糟,那接下来怎么办呢?我们虽然无法阻止这些想法,但可以看清楚它们的本质,并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应对方式。如果你能认识到,你的每一个想法,其实是众多想法的一种呈现,你就能用开放的心态去看待其他的想法,这样你最初的想法对你的情绪状态就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了

  要想按自己希望的方式来应对思维偏差,首先我们得注意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要后退一步,看清楚它是一种偏差,否则我们就会误以为它是对现实的真实反映,从而助长低落的情绪,影响我们下一步的行动。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思维偏差看起来很简单,也很明显,但要觉察到它并不容易。当你处于那一刻的时候,你体验到的可不仅仅是显而易见的一个想法,同时还伴随着各种各样的情绪、身体感觉、印象、记忆和冲动。我们已经习惯开启“自动驾驶”模式,要想停下来检查某个过程中的诸多细节,需要大量的练习。

  思维偏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对其负面影响,我们并不是无能为力。我们会自然而然地寻找证据来证实自己的看法,并坚定地相信它,尽管有很多其他证据表明这种看法并不正确。无论情绪低落是由什么引起的,都会让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威胁与消极因素上。如果我们持续关注这些因素,并把它们当作事实,那么这种负面偏见就会作用到我们身上,加剧情绪低落

  对抗这种恶性循环的策略就是要弄明白,感受并不能作为证据,它不能证明你的想法就是事实。另一个策略是保持好奇、探究的态度。通过了解常见的思维偏差类型,和这些想法保持距离,注意它们可能会在什么时候出现,时刻记住它们只是偏见,不是事实


  任何想法对我们的影响都取决于我们的接受程度——我们有多相信它是真实的、有意义的。当我们用这种方式去观察自己的想法产生的过程时,我们就能看清楚这些想法是什么,不是什么。想法不是事实,而是把个人的观点、判断、体验、记忆、原则、解读以及对于未来的预测糅合在一起的产物。它是由大脑产生的,是我们解读这个世界的方式。但大脑的工作是为你尽可能多地节省时间和精力,这就意味着它总是要走捷径,进行猜测和预测

  注意力对想法有强大的影响力。你可以把注意力想象成聚光灯,我们的大脑只能处理一小部分信息,而注意力决定了哪些信息会被聚焦。当焦点越窄、越小时,人的注意力就越容易保持,一旦扩大注意力的聚光灯,你会发现很难维持注意力的稳定。如果发现危险、威胁的迹象,你的大脑偶尔也会控制一下注意力。你也可以有意识地改变聚光灯的方向,专门去关注个人体验的某些特定方面

  这不是要你阻止想法的出现,也不是对它们置之不理,而是要有意识地聚焦于某些想法,关注某些想法,并把它们放大,仔细看清楚。很多接受心理治疗的人都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知道自己想要摆脱什么样的想法和感受,但如果问他们对未来有着怎样的期待,他们都会一下子愣住。原因很简单——他们从未问过自己这个问题。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些引起他们痛苦的问题上,自然无暇关注自己想要的东西

  注意力非常宝贵,能帮助我们创造生活体验。因此,如果能学会控制注意力的方向,会对你的生活和情绪产生巨大的影响。这能帮助大脑建立新的神经通路,这样当你以后需要使用某些技能时,你可以毫不费力地做到。控制注意力锻炼的是我们的“心智肌肉”。“心智肌肉”越发达,控制注意力的能力就越强,管理情绪的能力也就越强


如何停止思维反刍

  思维反刍(rumination)就像滚筒洗衣机,只不过来回翻滚的不是衣物,而是大脑里的想法,这个过程短则几分钟,长则几小时甚至几天。

  抑郁的大脑更容易专注于让你感觉更糟的思维偏差。如果这些思维偏差与思维反刍相结合,那你就会产生更强烈、更持久的痛苦。研究表明,思维反刍是造成持续抑郁的关键因素。思维反刍越多,人就会陷得越深,会让已有的悲伤、抑郁情绪加重,持续得更久

  你越不断地重复做某件事,神经通路就越稳固。也就是说,你越是翻来覆去地想痛苦的事情、痛苦的回忆,你就越容易想起这些。你会发现自己掉入了一个陷阱——你一次又一次地触发痛苦悲伤的情绪,不断螺旋下降,直到坠入黑洞底部。

  思维反刍会让我们不断回想自己最脆弱、最黑暗的时刻,并影响到我们的身体感觉。当我们找不到出路时,最简单的重新定位的方法就是问自己:“状态最好的时候,我会怎么做?”如果你正处于黑暗和抑郁时期,你就不可能像在最好的状态时那样做事。但你可以在脑海中描绘出自己想要前进的方向。如果我正在反复回味生命中一段痛苦的经历,我就会问我自己这个问题。我想我的答案是:“我会起来冲个澡,听点让心情放松的音乐,或者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自己沉浸其中。”

  对于那些容易陷入思维反刍的人来说,独处为思考、回忆和随之而来的痛苦情绪打开了大门,让它们如潮水般涌进来,在脑海中来回盘旋。要让这些想法消失,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与人交流

  正念是一种我们可以随时尝试培养的状态,它意味着关注当下,集中注意力,不带任何评判地去觉察自己的想法、情绪和身体感觉。虽然正念无法快速去除低落情绪,也无法立刻解决你所面临的问题,但它能锻炼你对体验的一些细节的觉察能力,让你更谨慎地选择应对方式。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去做,那可能会有点难。正念冥想就像一个健身房,为你锻炼大脑提供了空间,让头脑变得清晰。

  我们无法控制突然出现在脑海中的想法,但我们可以控制注意力的聚焦点

  试图不去想某件事,只会让你想得更多。允许所有想法的存在,但要确定哪些想法是值得投入时间和精力的,这对我们的情感体验有很大的影响

  正念练习与感恩练习能够训练我们转移注意力的能力。当我们专注于一个问题的时候,也要关注我们前进的方向,以及我们想要如何感受,如何行动。想法不是事实,想法只是大脑给出的意见,帮助我们理解这个世界。一个想法对我们能有多大影响,取决于我们在多大程度上相信它是事实

  要从想法中汲取力量,就需要后退一步,与它保持一定的距离(元认知策略),看清它的真实面目。


  应对情绪低落,我们必须专注于做出好的决定,而不是完美的决定。好的决定不一定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会引导你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前进。

  人这一生需要不断地做出各种大大小小的决定。在那些危在旦夕的时刻,迅速做出决定并采取行动至关重要。比如你发现自己即将被深水淹没,四周黑漆漆一片,根本无法判断哪个方向通往安全地带,你只知道,如果待在原地,水很快就会漫过头顶。而此时低落的情绪却让你什么都别做。所以说,要积极地去行动,无论多小的行动,都是朝着你所期待的方向迈出有益的一步


  我们经常对别人表现出同理心,却不记得这样对自己。自我关怀(self-compassion)不是不切实际的自我放纵,它是你最需要听到的声音,它能给你力量,让你振作起来,而不是把你推向深渊。这个声音诚实、友善,充满鼓励和支持;这个声音很温暖,它为你掸去身上的灰尘,直视着你的眼睛,告诉你可以重新来过。它是父母,是教练,是你的专属啦啦队队长。为什么那些优秀的运动员在比赛间隙需要有人过来给他们加油打气呢?原因就在于他们很清楚语言激励的力量。无论是在拳击赛场、网球赛场、工作会议还是考场上,这个规则都同样适用。

  所以,你如何支持、鼓励你爱的人,你就要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自己,这是我们情绪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专注于做出好的决定,而不是完美的决定。以“足够好”为标准,会引导你做出真正的改变。完美主义会导致你瞻前顾后,难以做出选择,而要想改善情绪,你必须做出决定,采取行动。

  改变可以从小事做起,要持之以恒。别人情绪低落时,我们通常会表现得友好、体贴,因为我们知道这正是他们所需要的。所以当我们努力调节情绪和心理状态时,也应该练习自我关怀。明白了这些,你就能以此为出发点,找到自己想要的方向,并专注于脚下的路

本文来源:《为什么没人早点告诉我》,朱莉·史密斯 著,中信出版社。


2022.10.30 周日:

人与人的连接

  照顾好自己的身心很重要,但建立高质量的人际关系,也是我们终身保持良好心理健康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人际关系不好会对我们的情绪和情感状态产生灾难性的影响。反过来,情绪又会影响人际关系。情绪的恶化会破坏人际关系,会让我们觉得与周围的人失去连接,并引发深深的孤独感

  当你情绪低落时,一想到要面对别人,你就会感到疲惫不堪。这就是抑郁设下的陷阱,它让我们退缩,让我们躲起来,在感觉好一些之前不想见任何人。于是,我们就只能等自己好起来。但这么做会让情况更加糟糕。花些时间独处的确能给自己充电,重新注入能量,但也很容易让自己陷入思维反刍和自我厌恶的恶性循环,从而助长抑郁情绪,并使其持续下去

  与其他人待在一起(哪怕你心里并不愿意),观察他们,与他们互动,建立连接,不仅能改善情绪,也能让你不再沉湎于自己的小世界,回到真实的世界。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能让人的情绪变得更好。

  很多人在与低落情绪抗争时,并不愿意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别人,他们认为呈现自己不够好的一面会给他人造成负担。但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恰恰相反:社会支持对于接受方和提供方都有积极的影响。所以,当我们努力挣扎,想要从低落情绪中振奋起来时,我们能做的最有力量的事情之一,就是逆流而上,和那股把我们推向孤立和孤独的强大水流对抗。不要等到有了想与人接触的感觉再去行动,因为我们不会先有这种感觉,我们得先行动,感觉才会随后而至。越是多花时间与他人建立真正的连接,就越能改善你的心理健康

  和别人在一起并不意味着必须谈论自己的感受,实际上,不交谈也没关系。你可以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注视着他们,对他们微笑;也可以聊聊你愿意和大家分享的事情。情绪低落和抑郁会让我们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感到不适和焦虑,我们会过于关注自己的处境,花很多时间自我批评,以至于我们以为别人也在评判我们。你还记得这是哪种思维偏差吗?

过度的自我中心思维

  虽然有很多想法和感受会阻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人际关系又是培养复原力的内在机制。当我们与低落情绪抗争时,人际关系(安全的、高质量的连接)会有所帮助。


  守护心理健康的“守门员”为身心健康打下了基础。如果你每天都能照顾好它们,它们一定会给你丰厚的回报。如果你今天只想给自己安排一件事,那就去运动吧。选择你喜欢的运动,这样更容易坚持。睡眠与心理健康是相互作用的。高质量的睡眠对心理健康有益,改变心理状态也会促进睡眠。你给大脑充电的方式会影响你的感受。研究表明,传统的地中海饮食、日本饮食与挪威饮食对心理健康有益。人与人的连接是强化复原力的有力工具。人际关系会改变你的身心状态。


  当你开始回避那些对你来说很重要、很有意义的事情时,自然而然的反应就是等待,等你再次产生这种感觉,等你觉得精力充沛、动力十足、做好准备的那一刻。问题是,这种感觉不会自动产生,我们需要通过行动来创造。什么都不做只会让人更萎靡不振,更有“懒得做”的感觉,会让情况更糟。驱动力是行动的副产品,是你走出健身房时收获的那种美妙的感觉,而不是你刚走进健身房时的感觉。一旦开始做某件事,你的大脑和身体就准备好迎接挑战,你会获得这种充满能量和驱动力的感觉。有时这种感觉转瞬即逝,有时则会持续较长时间,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他因素——有些因素会助长它,有些则会抑制它。

  所以当你开始准备做某件事却缺乏热情,觉得自己“根本不想做”时,你就要改变你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我并不是说听听音乐、做点运动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就能改变你的生活,但它们会引发一连串改变你人生方向的事件。如果有什么事是你希望自己去做的,那就行动起来,这样你的大脑才能得到刺激,给你带来快乐和充满驱动力的感觉

  驱动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那种充满动力,想要去做某事的感觉不会一直存在,所以你不能依赖它。要掌控你的驱动力,就是培养这样一种能力:无论你有多么不想做,你也会自动去做那些对你最重要的事

  拖延症通常是为了逃避压力和不适感。快感缺失指的是我们现在无法从过去喜欢做的事中找到乐趣,通常和情绪低落、抑郁症有关。如果有些事对你很重要,同时又对你的健康有益,那么现在就去做,不要等到你想做的时候才行动


  驱动力不是来自大脑某个特定的区域,不是性格中固有的一部分,也不是驱使我们行动的必要工具。它更多时候是行动带来的结果。

  但如果你根本没有做运动的动力呢?如果想让运动成为你日常生活中可持续的活动,关键就是要找到一种即使动力不足也可以开始的运动方式。研究表明,即使只做少量运动,也比完全不运动好。任何超过你平时运动量的运动,都有助于提高意志力。所以不妨从轻松的、能给你带来快乐的运动开始。这项运动要让你觉得时间过得太快,而不是硬着头皮去完成。运动时你还可以约上朋友,放好听的背景音乐,总之,要想办法让自己每天都期待着去做这件事,而不是畏惧它。无论是哪种形式的运动,无论强度如何,只要你能动起来,就会产生驱动力

  如果追求长期目标的驱动力降低,那么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时不时给予自己一些奖励会很有帮助。注意,不是外部奖励,而是内部奖励。你认可自己的努力,认为这是值得的,因为你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就是一种情感上的自我奖励。这样做可以推动你再次去尝试,因为你知道,你正在通往你所期望看到的改变的道路上。

  当我们认可自己在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和小小的胜利时,我们就会意识到,我们的努力确实能影响这个世界。知道自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能动性,我们就会觉得精力充沛,愿意继续努力。因此,我们可以从小任务做起,培养新的习惯,并确保每一个习惯都能坚持下去。你能始终保持健康的行为习惯,这些习惯就会稳定地支撑着你。


  我们需要做的是利用挫折让未来的自己更强大。如果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失败的原因,相信我们最终能重新走上正轨,那我们就能预测什么时候还会出现类似的情况,未来就可以有意识地避开。


  事实证明,把注意力集中在不该做的事情上,这个策略根本不管用。但是想要做出积极的改变,我们必须抵制住诱惑。怎么做才有效呢?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压力管理。当我们的压力水平低,心率变异性高时,自我控制的生理机能是最佳的。心率变异性是指逐次心跳周期差异的变化情况,它能告诉我们每天心率的变化情况。你也许注意到,每天早晨起床时,或是赶公交车时,你的心跳会加速,然后又逐渐回落。也就是说,你的身体会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做好准备,然后再慢慢平静下来,休息和恢复。但当我们承受巨大压力时,心率可能一整天都很高(心率变异性降低)。

  要想抵制住诱惑,最大限度地发挥意志力,我们需要具备让自己的身心平静下来的能力。任何增加压力的事情都会对我们做出明智决策的能力产生负面影响。压力会让我们更容易基于当下的感受去行动,从而阻碍目标的实现。所以,睡眠不足、抑郁、焦虑不安或饮食不健康都会造成心率变异性下降,同时也会让你更难坚持实现目标。无论你是想戒烟、戒掉垃圾食品,还是想用更健康的方式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和增强意志力,首选策略就是运动。运动既有立竿见影的短期效果,也能产生长期影响。所以,无论你正在做什么改变,都应该提高运动水平。即使是少量的运动,也能增强意志力,让你坚持下去。

  另外一个对压力管理和理性决策有帮助的重要因素是充足的睡眠。哪怕只是一个晚上没睡好,都会让你第二天的压力增加,难以集中注意力,还会造成情绪低落。自我控制需要能量,如果睡眠不足,大脑获取能量的途径就会减少,容易产生过度敏感的应激反应,让你更难控制自己的行为。


  失败的可能性会打击我们的驱动力,但这也取决于我们与失败的关系。如果一犯错、事情一偏离正轨,我们就开始进行严厉的自我攻击和无情的自我批评,那我们很容易就会感到羞耻和挫败。如果我们认为失败就意味着自己毫无价值,那么无论接下来要做什么事,都会缺乏动力,于是拖延就成了唯一选择——一件事还没开始做,我们就决定采取拖延战术,以此来保护自己免受羞耻感的心理伤害。

  当我们进行自我批评,产生羞耻感时,常常会觉得自己不够好,有缺陷,感到自卑。当我们有这种感觉时,就很想找个地方躲起来,希望自己能变小,小到别人看不见自己。我们会产生逃跑、回避的冲动,而不是重整旗鼓,再试一次。

  自我批评更有可能导致抑郁,而不是增加驱动力。而自我关怀是在遭遇失败后给予自己善意、尊重和鼓励,真诚地对待自己,这样做会增加驱动力,带来更好的结果。


  虽然我们无法控制动机感,但我们可以做一些事情来让自己更多地体验到动机感。要培养动机感,得先让身体动起来。哪怕是少量的运动,也比完全不运动好,能让你充满驱动力。与目标保持连接有助于持续激发驱动力。从微小而持续的行动开始。在压力环境中学会休息,补充能量,能最大程度地锻炼意志力。羞耻感并不像你想的那样,能够让你产生驱动力。你要做的是改变你与失败的关系。


相反行为

  做出与冲动相反的行为,也就是选择一种更符合你的目标的行为,是人们在心理治疗中学到的一个关键技能。我们的负面情绪可以通过相反行为得到改善,也就是说,情绪告诉你要做什么,而你有意采取与之相反的做法。当你的情绪反应可能会给你带来伤害时,这个方法特别有帮助。

  关注我们的体验以及随之而来的想法、情绪和冲动,让自己暂停足够长的时间,做出明智的决策以及下一步要做什么的计划。这意味着我们的行为是以价值观为主导,而不是被一时的情绪左右。

刻意练习

  获得驱动力的最佳策略就是不要依赖驱动力。我们每天都在做一些事情,无论喜欢与否。比如早上,你不会问自己是否有刷牙的驱动力,因为你早就习以为常,根本不需要想,就会自然而然去做。刷牙已经成了你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现在把你的大脑想象成一片丛林。对于你采取的每一个行动,大脑都要在神经元之间建立连接通路。如果你能长时间有规律地重复这个行为(比如刷牙),那么它就能和某个特定的神经通路对应并产生关联,行为重复的次数越多,相对应的神经通路就变得越宽阔、牢固,大脑就会指挥你自动开始刷牙的程序和动作,完全不需要思考

  但如果你想做一件新的事情,那就必须开辟一条新的神经通路,有时候得从零开始,这需要大量的刻意练习。而且,如果不经常使用这条通路,用起来就会感觉很吃力。每当你有压力的时候,大脑就会自动选择最简单的通路,也就是最常用的那条通路。如果你能尽量频繁地去重复新的行为,并且次数足够多,你就会养成一个新的习惯,当你有需要的时候,就能自动自发地去做了

  • 新的行为要尽可能简单,尤其是在你不想采取行动的时候。
  • 要营造一个有利于新行为的环境。刚开始做出改变时,我们不能依赖习惯。
  • 有必要的话,可以制订清晰的计划,给自己设置提醒。
  • 将短期奖励和长期奖励结合起来。内部奖励比外部奖励更有效。比起奖杯,我们更需要的是内心的喜悦和自我肯定,知道自己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 弄清楚你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改变,为什么它对你如此重要。

  驱动力不是永远存在。我们可以练习与冲动相反的行为,我们要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做事,而不是根据当下的感受。只要重复的次数足够多,一个新的行为就能成为习惯。要想实现远大的目标,在前进的道路上就必须休息、充电,就像优秀的运动员那样,这非常重要。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不断给自己小小的奖励。

本文来源:《为什么没人早点告诉我》,朱莉·史密斯 著,中信出版社。


2022.10.31 周一:

  心理治疗并不是让情绪消失,而是教你怎样去改变与情绪的关系,接受情绪,关注情绪,看清楚情绪本来的样子,教你如何影响情绪,平息情绪。情绪既不是你的敌人,也不是你的朋友。情绪之所以会出现,并非像人们说的那样,是因为你过于敏感,或是因为大脑神经紊乱。大脑需要解读你所生活的世界和你的身体,并赋予其意义,这才是情绪产生的原因。

  虽然你不能触发情绪,但你可以影响自己的情绪状态,而且你对情绪的影响力比你以为的要大。这并不意味着你有情绪上的不适就是你的错,这只是说明我们可以学着对自己的幸福负责,并构建新的情感体验。

处理情绪的不当方式

  抗拒情绪:处理情绪就像置身于海浪之中。当你试图阻止情绪的发展,你很容易就会被情绪击倒,陷入困境。你只能挣扎着喘口气,冷静下来找到正确的出路。当你任由情绪“洗刷”你的身体时,情绪就会循着自然的规律,升起,达到顶峰,最后回落。

  把情绪当成事实:情绪是真实的,但它不是事实。情绪并非来源于事情本身,而是来源于我们对事情的解读。情绪是大脑解读世界的一种尝试,是对身体感觉的表达。大脑通过感官和体验获得信息,构建情绪的概念,并引导之后的行为。感受不是事实,想法也不是。这也是认知行为疗法会对很多人有帮助的一部分原因,它能让你从想法和感受中后退一步,看清楚它们本来的样子——它们只是一种可能的视角。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对事情的认知导致了情绪

  如果你知道感受和想法并不是事实,但仍然感到痛苦,那就有必要检查一下,看看你的情绪是不是现实的真实反映,其他的视角是否更有帮助。如果你把当下的感受和情绪看成事实,那它们就会决定你未来的想法和行动,如此一来,你的生活就变成了一系列的情绪反应,你也无法做出明智的选择。

  我们仍然会因为犯错而痛苦,不愿面对这样的事实,而保持好奇心会让我们正视自己的错误,并从中学习。保持好奇心还能让我们精力充沛,对未来充满希望。无论发生任何事,我们都能学到经验。

  情绪既不是敌人,也不是朋友。情绪的作用就是告诉你,你需要什么。我们对自己的情绪状态的影响力比我们以为的要大很多。抗拒情绪只会带来更多问题,我们不如接纳情绪,顺其自然。情绪不是事实,只是一个可能的视角。如果你现在有痛苦的情绪,保持好奇心,提出问题——情绪能告诉你什么?


悲伤的五个阶段

  否认:否认和麻木能够帮助我们承受住悲伤带来的巨大痛苦,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否认所发生的一切。无论你是否情愿,接受你面临的情况和新的现实都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否认情绪会开始慢慢消退,新的情绪波动随之浮出水面。

  愤怒:愤怒所掩盖的往往是最强烈的痛苦或恐惧。如果我们允许自己真实地去感受并表达愤怒,我们就能把其他情绪也释放出来,并加以管理。

  拉扯:也许这只是转瞬即逝的想法,也许是持续几个小时或几天的反复思考。你会开始幻想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当初要是……会怎样?”“如果……就好了。”这些问题很容易把你引向自责的陷阱。你会不断地思考,假如当初你做出了不同的选择,结果会有什么不同。你会将注意力聚焦在曾经犯下的错误中,希望能收回过去的言语与行为,设想事情往另外一个方向发展,那样你就不会那么痛苦了。你也许会跟上天讨价还价,或者承诺从现在开始要做出改变,愿意付出任何代价让事情变好。你只希望一切都回到原来的样子。

  抑郁:这里所说的“抑郁”是用来描述失去亲人之后的深深的失落、强烈的悲伤与空虚感。抑郁是人们在面对绝境时的正常反应,并不是心理问题。认识到抑郁只是正常的悲伤情绪的一部分,我们就能尝试在痛苦中安抚自己,努力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尽力照顾好自己的身心。我们不必否认痛苦,也不必压制或隐藏痛苦

  接受:我们要给自己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彻底体验悲伤,直到自己恢复元气,再次振作起来。有人误以为接受就是认可或喜欢现在的状况,其实并非如此。接受并不意味着你喜欢或认可现状。新的现实依然不是我们想要的样子,但我们开始接受它,倾听自己的需求,拥抱新的体验,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网

  需要说明的是,接受并不是悲伤的终点。也许你只是在这个短暂的时刻接受现状,可能在其他时刻,你又会回到拉扯的状态,渴望能挽回失去的人。当你面对新的挑战、新的体验时,情绪出现反复是很正常的。这意味着,你已经开始寻找新的满足、新的快乐,事情似乎进展得很顺利,可是你突然发现自己被新的一波愤怒或悲伤(或其他情绪)淹没了。这并不是一种倒退,你也没有“错误”地理解悲伤。悲伤本来就是会一波又一波地出现,我们不可能提前做出预测


  感受一切:所有情绪的起伏,都是过程中正常的一部分。当你悲伤的时候,要允许自己去感受一切情绪:感到绝望、感到愤怒、感到困惑、感到快乐,都是正常的。如果有那么一刻你想微笑,那就微笑。享受温暖的阳光照在脸上,或者被别人讲的笑话逗得开怀大笑,都是可以的。当你允许自己开启新的生活时,你也许会觉得愧疚,这很正常。让小小的快乐安抚你,与让痛苦包围你,在度过悲伤的过程中同等重要。随着时间推移,你会重新拥抱生活,并认识到这并非意味着遗忘。你对逝者的爱、你们的连接仍然在继续。

  悲伤其实就是要走进痛苦,让痛苦洗涤你,安慰你,也支撑你,然后再走出痛苦,进入当下的生活。真正持久伤害一个人的并不是失去本身,而是为了逃避痛苦持续做的事。允许自己去悲伤,允许自己去释放内心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对走出悲伤是有利的,因为治愈悲伤的第一步,就是要允许自己感受痛苦

  从创伤中学会成长:我们经历失去后留下的创伤,不需要修复或治愈。创伤并不会减少或消失,而我们就是要努力地围绕着创伤构建新的生活。接受新的现实,我们才能继续去做那些对我们很重要的事。无论你有什么样的感受,都是正常的。你会明白,痛苦与快乐、绝望与意义都是人生的一部分;你将掌握生存的能力,走出绝望的深渊,继续前行。不要低估每一小步的作用,稳步前进。

本文来源:《为什么没人早点告诉我》,朱莉·史密斯 著,中信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