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31-丁立的三月读书笔记

与人类伟大的灵魂对话,超越日常的忧虑和有限

Posted by DL on March 31, 2023

三月份的知识账本:

  1.在我们日常担心的事情中,有90%都不会发生;剩下的10%就算发生了,也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严重。对于负面事件的过度关注,为了提防10%的灾难性事件而投入100%的精力,这种行为也许存在积极的一面,却更有走向终身烦恼、焦虑和受苦的可能。人一旦被恐惧所纠缠的话,就会身不由己、难以自拔,就会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消耗、动用自己的自控力,而在紧要的事情上却常常丧失自控力

  在日常生活中,恐惧和焦虑的人往往在某些事情上确实有比别人更敏锐的觉察力,但是这种“过敏”说到底,是一种“对敏感性的滥用”。因为没有一种东西来节制这种感官上的过度敏化,使得它因为某个很小的变化刺激就能引发一个特别夸张的反应,或者说,感觉里的杠杆太大,从而导致了感知的变形

我们要特别警惕被自我强化的情绪所左右,从而致使判断发生严重扭曲变形。打破自我判断失真在内心形成的恶性循环是第一位的,其它都是第二位的。这就好比戒毒,用强制手段也要先隔绝毒品,在不脱离毒品供养的情况下,任何方法都不会奏效。学会给思维装上刹车片和反驳机制,必要时直接罢黜它,不让自己被任何看似强烈的情感所绑架。

  恐惧的人从来没有“反驳机制”,当他产生某种担忧的时候,不是用他的感受和证据来反驳自己,而是尽可能去搜索各种各样的“恐怖证据”来强化自己的恐惧,坚定地认为自己的恐惧是一种真实感觉,最后使自己整个陷入到恐惧泛滥的状态。恐惧限制了他,制约了他,扰乱了他,削弱了他,让他不能用平常心做他该做的事。

  事实上,担忧、焦虑、烦这些负面情绪的背后都是恐惧。人的恐惧实际就是染上了大量的心理病毒,无法达到禅定,将大量宝贵的时间都花在意识流上。当恐惧越来越成为你生存的主调的时候,当你遇到很小的事情也会感受到很大的威胁的时候,你应该意识到:你的认知已经感染了病毒

  恐惧所造成的认知病毒,会极大地扭曲我们的认知,会让我们用近乎迫害妄想症的方式让恐惧不断骚扰自己。我们做事的时候,如果不把“恐惧”这个魔鬼去掉,任何认知和行为就一定会扭曲变形,甚至荡然无存。哪怕我们在平时练得有多好,“恐惧”这个拦路虎一旦出现,我们的能力就溃不成军

“凡外重者内拙。”对外界环境太重视,心里就虚。人处理事务也一样,太重视环境,自己就受影响。被外界环境影响的人成不了大事,成不了大器。人生就是赌,赢输谁有把握啊?把握就是“巧一也”,巧是智慧。

对智者而言,忽略小事不是因为大胆,不是因为个性,而是因为见识。在一个场景下事大如天的事情,换到一个更大的时空下来审视,都是细枝末节的“蚂蚁战争”,这叫做“当时看事大如天,过后想细枝末节”。见识过、计算过、能做出理性有魄力的决定,这才叫有胆有识的智慧。别人认为这个事儿实在受不了,你对这个事儿根本不在乎。你心里很轻松,没有负担,智慧就高;心里一有负担,智慧就低。心理负担是怎么来的?受外界影响来的。你忘记了一切外界的影响,就是大丈夫,就可以顶天立地了。

  恐惧是最耗能的情绪,如果你的心理状态每天都是在处于恐惧、担忧、焦虑、烦的话,证明你的能量就毫无意义地发散掉了,你不可能真正干成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所以,当有一个事情让你觉得很恐惧的时候,你要想到的是这件事情在消耗我的能量,担忧是在消耗我的能量,焦虑是在消耗我的能量,烦也是在消耗我的能量。

  为什么有的人能够成为大师,有的人成为庸才?原因就是因为成为大师的人是很珍惜自己的能量的,他们能够抓重点,不去纠结细枝末节,不把自己的能量消耗在那些没有结果的、没有意义的、甚至是会带来负面结果的那些事情上,不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消耗战略性资源。生活本质上就是在用时间做投资,一个人关注的对象标志着他的生命层次,眼睛只盯着一个维度,就看不到其他维度可能存在的损失。你如果整天困扰于那些乱七八糟、那种琐碎的事情,你一定就是一个琐碎的人。

  要想减轻恐惧对我们认知和行为的干扰,这中间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感官节制”:有情绪感知的时候,不要放任这种感知;恐惧来袭的时候,不要完全相信其为真。从一开始你就要学会猜想和反驳,要建立一种“反驳机制”,而不是让自己的感官和内心成为一个堆砌各种情绪的垃圾场。只有当我们战胜了那个以各种噪音来干扰我们,让我们心神不宁的那个自我以后,我们才可能既专注又轻松地去做事、去想问题,才可能进入到一种叫做沉浸感的状态当中

  其实,很多恐惧和顾虑都是不必要的,别想太多,也不需要知道那么多。我们要学会屏蔽过度的风险意识,始终保持对那些琐碎的、杂乱的信息、可能性的过滤和不反应的能力。先对90%的事情模糊化处理,如无必要,绝不消耗更多的资源,增加更多的干预;而一旦10%的糟糕问题有苗头要露出来,我们再以最快的速度和全部的心力做出反应。不要被脑海中过度的风险意识所绑架,不要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消耗、动用自己的能量,而要把能量用在真正要紧、真正重要、真正具有价值的事情上

  凡事都是有成本的,我们要有意识地减少生命能量的损耗,不轻易耗散心力和脑力,一方面了了分明,另一方面如如不动、觉之不随;要认可、接受、承认自己的缺陷,不掩饰、不逃避、不辩解,同时专注于自己的长处,不在那些努力以外的问题上死磕、纠结和较劲。人最终是要往前看、往前走的,我们要理性地对待周遭的现实,正确地对待自己的生活境遇

  如何升级我们的认知,可以从两个角度看:1) 积极的角度:优化自己的认知;2) 另一个角度:在你的认知能力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各种牵缠和障碍,就像长跑运动员去掉跑步时绑在腿上的沙袋的那种解放感。认知即使是个存量,在大量挂碍被去掉以后,你也会有身轻如燕的感觉。而这些挂碍、妄念、颠倒梦想被去除之后,你也会不知不觉上升到一个新的认知境界


  2.每个人一生中多多少少都会经历艰难和困苦。你不能抓住原来的一些事儿,当成我之所以这样,就因为原来怎么样怎么样,所以我也不能改了,所以我就这么着,就这德行了,这是错误的方式。你有这样的思维模式,说明你把很多注意力放在了过去,而不是未来;失去未来,比失去金钱更可怕。

  要坦诚地接受结果,别把创伤当借口。你的玻璃心不是你的借口,小时候的创伤不是你的借口;你当然可以躺在这种借口上,但这种借口不能帮到你任何地方,责怪别人相当于把支撑你的力量往外推,这只会让你越来越怪。不要动不动都是“四人帮”害的,都是新冠的原因,都是我爸妈给我造成了心灵创伤……你说你爸有什么毛病,你妈有什么毛病,谁爸没毛病,谁妈没毛病,对吧?父母养育你、支持你,但你必须靠自己长出属于你的脊梁。他们很可能没有做到尽如人意,犯了错误,你的父母已尽了最大的努力,提供了他们当时所能给的全部

  是否可以接受自己的不足、失败和缺憾,是一个人是否成熟的标志。不要总是背负过去的错误,承认自己会犯错,承认自己会失败,承认自己认知不全,人生就会多出许多弹性和韧劲。

  过去的经历或许对你现在的境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你所走的路都是由你自己所选(比如听从父母安排,也是你选择听父母安排)的。因为恐惧,我们学会了以受害者的姿态来讲述故事,但这种自怨自怜的行为只会让你越陷越深,你出不来的。如果这种情况发生,请试着改写你的故事,重新做出选择。

  生活即是修行,我们要学会利用过去的经历来实现自我成长。生活中的每一种境况、每一个时刻,都为我们的自我成长和性格发展提供了机会。现实不断地带给我们各种冲击——有时我会把这些冲击想象成不停地拍打海岸的海浪——这让我们有机会不断地接受现实的洗礼,从而慢慢地适应它,最终与它融为一体。自我成长的关键是:直面、不回避,甚至于拥抱现实的痛感。

  正如乔布斯所说,“人一生的轨迹由大大小小的点链接而成,往前看,你可能看不出其中的端倪;往回看,所有这一切便能串起来,有迹可循”。生活的本质,就是在用自己的时间做投资。你是书写自己故事的作者,你的时间和注意力投放在哪里,你的价值就会在哪里体现。你现在的状态、境况是过去的结果;你现在做的工作,采取的行动,在某种程度上链接着你的未来。

  过去发生的事情,木已成舟,无法改变。你现在想以怎样的方式出场,采取怎样的行动,完全取决于你。每天都是新的一天,是践行勇敢生活的新机会。每天你都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出场方式。我们的智慧和力量是用来解决问题的,而不是用来和自己较劲的。对于做什么都改变不了的事情,就不再去想它,并把它模糊化处理;那些强迫式的行为都是非常不理性的,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会让我们陷入更深的困境。其结果就是白白浪费生命。

  烦恼大多不是来自处境而是来自思维模式,你是你达成目标道路上唯一的障碍。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是输给了外界的人事风波,而是输给了自己的限制性思维。因此,我们要学会屏蔽过度的风险意识,不与糟糕的事情对抗;要能够认识到妄念的不合理和不切实际之处,不要把宝贵的资源浪费在追逐幻象上;不要在那些不相干的事情上过分焦虑,而是要把精力放在做对未来有用的事情上。烦恼本无根,不捡自然无,当我们不再被自己的思维所限制,痛苦便会随之消失,快乐也会随之而来

  请对自己承诺:从今以后,我要勇敢地开始未来的生活,我会坚持“真我”,保持优雅、正直、庄严;我会以勇气面对前方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我会保持内心平和,与深处的自我保持链接;我会埋头于自己的事情,不消极或者不给自己加“戏码”,不让别人的评价来左右我。

  最后,也请大家感谢一下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自己:感谢过去的自己带我们走到这里,感谢现在的自己还在全力以赴地生活,感谢未来的自己将以更勇敢的姿态出现在这个世界上。让我们相信自己,以勇敢的心态面对生活,总是以善意回应他人;拥抱自我的不完美和缺憾,不依附外部性的结果,顺其自然地随着生命之河流淌。


  3.我们对外界的一切理解,其实都只是我们情绪化的投射和局限意识的延伸,充满了小我的限制和制约。为每一个人事风波而心烦意乱,在脑海里不断地去想一个问题,其实没有用,最多只是增加顾虑和两难。对眼前的问题非但没有帮助,反而还会把问题的业力转移到自己身上、转移到下一件事上。这种天真的视角和失真的滤镜,会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敏感而脆弱

  在生活中,很多人常常会困在自己的局限思维中,对自己、对身边人甚至是对无法改变的过去发狠使蛮劲,最后往往越解决问题越是个问题。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很多事情不是我们想怎样就能怎样的,很多事情你不能使蛮劲,因为规律就在这里管着。就像“日升日落、潮退潮涨”是自然界中不可推翻的法则,“样样都是无常”则是人世间不可推翻的法则,跟我们接不接受、后不后悔一点都不相关。生命中唯一不例外的就是例外,生活中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

  万物皆有局限,每个人都有无奈,都有痛楚,成年人的世界更辛苦,精神、身体、灵魂都不安然。因而我们不要跟无常对抗,既然无常已经发生,那就想方设法地去接受,主动地担下来;而不是通过自己的抵抗和干预,在原有无常的基础上再造成新的无常。我们也可以施加全方位的控制,但代价是巨大的,那就是生命能量的无谓损耗。

  所有的调整策略,都应该以原本应该有的样子为基准线,不要做违背规律的事,对宇宙万物是这样,对我们自己也一样。对大自然使蛮劲没有好处,对我们自己使蛮劲更没有好处。跟世界上所有的规律一样,我们认识规律的目的,是想让生活变得更好。但它有一个必要的代价,那就是谁想认识它,谁就必须先接受自己的无力,不能无视规律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有缺憾的世界,没有完美的人生,也没有完美的人。生活做不到完美,人生终究是一种取舍抉择。没有一个所谓的理想世界,能让你安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理想境界永远不存在,我们的生活、思考,都是在这无常世界之中的生活、思考,谁也别想跳出现实。参差多态,才是生活本源。活着就必须要考虑到节省能量,以面对生活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有所缺憾,就是妥协和取舍必须付出的代价。

  已经是如此,后悔也改变不了什么,后悔只会再给自己另外加一个阻碍、一个烦恼、一个创伤,让我们继续深陷于业力的轮回中无法自拔。我们应该努力做的是,以一种顺应自然和真实的方式去生活,最大限度地接纳自己,而不是希望它顺应我们进行改变,或因它现有的面目而谴责它。

  抱着完美的心态生活,会觉得事事不如意,我们会变得很焦虑。在每一件事上都能看出毛病,这是一种对正确感的强迫症。不要把适度的痛感当成敌人来斩尽杀绝,在精神上保持适度的不适感,是达成精神免疫的重要条件。认可、接受、承认自己的缺陷,不掩饰、不逃避、不辩解,同时专注于自己的长处,不在那些努力以外的问题上死磕、纠结和较劲。既然完美不存在,我们就要承认并全然接纳不完美。

  Everything is OK,一切都是刚刚好。接受真实,随时接受真实,事情发生了就让它发生,情绪来了就让它来。让万事万物回归其本身,不让头脑再加上一层主观的“我”的阻碍或是过滤。这样,很多困惑和纠结也就没有了。这便是“乐天知命而不忧”。

  接受不确定性、臣服于真实的背后,是愿意承担风险、心理空间大的象征。其实你一切都不需要否定和干预,只需要延伸到一个更大的层面,随时臣服于一个更广阔的绝对真实,你的人生就能活得很好很精彩;而不是总是与生活的无常相对抗,用自我的局限再制造出更多的局限

  我们要学会跳出小我,不要被有限的自我意识所困,要把人事风波交还给无限;去做生命的见证和观察者,要像接受玫瑰花上的刺一样去理解和接受事物本该有的样子,从而做到样样都可以放过;要不断地超越头脑的框架和固有的认知限制,让有限的自我臣服于更完整、更广阔的生命真实,允许这种真实带领自己活出更辽阔的生命蓝图

  眼睛只盯着一个维度,就看不到其他维度可能存在的损失;过分关注局部微小变化的人,会失去对长期趋势的把控。看清楚这一点,就不要太在意每个人生局部微小的得与失,事实上它们会互相抵消。人最宝贵的资产,其实是我们的时间、精力和认知能力,这是一种加上了时间的智慧。


  4.当我忧心忡忡的时候,不知怎的,我总觉得自己似乎能抵挡不好的事情,这好像成了一种仪式。我真的相信,只要我担心这件事,它就不会发生。在绝大部分时候,我的担忧并没有用,但我却依然坚持这样做。我猜,我怕的是如果停止担忧,那些坏事就真的会发生

  对我来说,担忧已经变成了一种强大的迷信和瘾头,这种担忧的迷信具有一种强有力、成瘾性的吸引力,那就是,它仿佛给了我一种伪控制和伪解脱的感觉,让我以为自己可以影响未来。当然,这只是一种错觉,生活中绝大部分事情都超出了我们的预测能力,更别提掌控它们了。不管是野餐时突然淋雨,还是心脏病突然发作,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在任何时候发生。

  事实上,在我们所担心的所有问题里,绝大多数问题压根就不会发生;即使发生了,也基本不会造成什么影响。可是,无论担忧的理由有多么牵强,焦虑袭来时的感觉对我来说都是真实的,并且,我在潜意识里仍然坚信自己可以用担忧来控制住那些不可控的事物。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是这样的。

  在现如今的社会,几乎没有人不承受忧虑之苦,但是担忧常常只是一种企图控制宇宙的迷信,是你想做你世界里的上帝,因为只有上帝才要控制住一切。我们觉得自己是在对现实世界做出反应,其实我们回应的只是脑海中幻想出来的世界。这个幻想的内心世界非常强大,它像乌云一样压制了我们看清事实的能力

  事实上,内心的喋喋不休对解决问题毫无帮助,忧虑绝不会化解明天的不幸,它只会夺走今天的快乐。当你无休止地担心时,不管你担心的是什么,你都是在制造一种负能量,它会像一团乌云一样笼罩着你。乌云屏蔽了一切正面的东西,创造了一种末日即将来临的感觉,无论是自然灾害、疾病还是人为错误带来的这种焦虑感,都没什么差别。对被乌云压垮的人来说,不可能有内心宁静的时刻

  为什么现代人几乎很难获得持久的心灵宁静?

  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都在错误的地方寻找它。我们往往认为,内心的安宁是来自某些外在的成就,比如有足够的钱退休、一套度假别墅、一个忠诚的伴侣。但即便我们实现了这些目标,它们带给我们的心灵宁静也只是暂时的、脆弱的

  在物质世界里,你总是脆弱的,无论得到什么,你都有可能失去——股市可能会崩盘,洪水可能会冲走家园,伴侣可能会离开你。因此,要想让心灵的宁静持久存续,它就必须来自某个你总能得到滋养和支持的地方

  我们称这种永恒的力量为“源头”。

  源头可以理解为中国人常说的“天”,西方人常说的上帝。当然,在大部分人的心里,上帝未必特指基督教的耶和华,而是代表超自然的力量。即使无神论者心里也有自己的力量源头一它可以是头顶的星空,也可以是心中的道德。总之,那是超出个人能力之外的力量。

  源头创造了你能看到的一切,最神奇的是,它创造了生命,并与它创造的所有生物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也包括你。过去,它给了你生命;现在,它供养着你;未来,它还将持续支持着你,让你的未来充满无限的可能性

  要感知这一点并不难,可以从你的身体开始:你的身体从空气中吸取氧气,消化复杂的食物,让你能够奇迹般地看得见、听得到。这一切都运行良好,即便你不了解这是如何实现的。还有更多的例子:地球为我们提供食物、氧气,为我们提供创造一切事物的原材料。这些只是源头维持我们生存的无数方式中的几个例子。

  源头神秘地运转着,而你持续受益于它的慷慨馈赠。从出生到死亡,源头无时无刻不在支持着你。但是,它终究是不可知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对源头的馈赠表示感谢——因为这些馈赠是我们无法自行创造的。“感恩”是一种更高级的感知器官——属于大脑高级功能的“超感知”。你对这段关系心存感激并非出于礼仪,而是因为它是你的一种感知现实的全新方式。

  感恩是宇宙间的大能量,是人生解脱和突破的钥匙,也是对自己的祝福。当你经常感恩时,持久的生命力量就会永久滋养着你,你的无意识会体验到源头的无限给予,这就是你获得心灵宁静所需的条件。更有意思的是,大地所回报的,不光是让你吃饱,而更像是用自然的生命能量为你充电。你和土地、阳光、空气、水以及其他生命直接互动,自然带给你一种支持、满足和快乐

  但要想让这种联结真正持久,它就必须是持续不断的——这意味着你必须持续付出努力,而这是违背常理的。我们通常认为,心灵的宁静是一种休息状态,但其实这不是宁静,而是被动状态,因为保持与源头的联结需要不断付出努力。所以,心灵的宁静实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感恩状态

  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但很值得——好处之一就是个人能量和动力的大幅增加。大多数人激励自己的方式都是错误的,他们受到外在激励,去争取他们想要的任何东西——金钱、爱情、地位——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拥有的还不够。这种匮乏的感觉是一股强大的动力,但你会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这个代价就是,哪怕你拥有再多,你还是会觉得自己缺了某样东西。即便你最终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你也很快就会感到不满足,这就会激励你去寻求别的事物。在这个无休止的寻求过程中,你永远不会快乐,最终,它会吸干你生命中的所有意义和能量

  这种通过匮乏感来激励自己的方式有着重大的缺陷,那就是你必须靠自己产生所有的能量。而另一个选择是,与比你强大得多的能量来源建立联结,即所有能量的真正源泉——源头。你不能通过缺失感去感知源头,事实上,你对已经拥有的事物越感激,就越能从中获得能量。你的感激之情开启了一扇通往全新生活方式的大门,在这样的生活方式中,你前进的动力是基于幸福,而非痛苦。

  感恩不是让你忽略生活的阴暗面,它只是教你把那片阴暗看作是光明中的一点儿瑕疵。如果否认黑暗,你就是无知;但如果看不到黑暗周围的光,你的认知就是残缺的。


  5.外在的动荡不可怕,心理和头脑的动荡才是最大的敌人。没有其他情绪比恐惧对我们的影响更大。

  恐惧是种紧缩的状态,影响身心所有层面,影响生命能量的自由流动;恐惧是种分离的假相,使我们以为自己的生活与宇宙是分离的;恐惧是生活中时时刻刻的不安全感,是个人成长的最大障碍

  恐惧会中断我们的生命力自由流动,在体内造成各种阻碍。大多数人都活在恐惧中,虽然我们长期处在这种紧缩状态下,却未注意到这一点。了解恐惧,并在了解后释放恐惧,是我们在人生中要学的最重大的一课

  面对恐惧,可以有很多处理方式。然而必须先认清,我们长期生活在恐惧状态的事实。而面对恐惧,最简单的做法,就是练习恐惧的另一面——勇气。这个练习必须要每天都进行,随时随地都可以练习。因为我们也是随时随地生活在一种恐惧的状态中,可以不断地利用每天遇到的人事风波来练习勇气

  勇气可以从小处学习,这能让我们对不正常的事感到习以为常,这叫做习得应对恐惧的勇气。勇气不是天生的,有勇气的人,是主动锻炼多的人。我们可以温和地拓展自己,即慢慢地让不熟悉的感觉变得熟悉起来,让危险的事情变成例行公事。如果你看到了最坏的情况,知道自己能挺过去,那么做出勇敢的决定就会变得容易得多

  如果你试图忽视内心的恐惧,它们就会变得狂躁,并将你控制住,你将永远无法学习、成长和发挥自己的潜力;如果你选择直面恐惧,那么恐惧恶魔就知道你已经听到并承认它们的存在,它们就会平静下来。它们认为你已经意识到了风险并且会采取应对措施,它们不需要大声地喊叫。一旦内心安静下来,你就可以开始想办法摆脱最坏的情况,你将能够理性和客观地看待形势,而不是透过恐惧和希望的迷雾去看未来

  举个例子,如果你拒绝接受万有引力,那么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首先,由于你不理会无论一件东西还是一个人都会无一例外地从半空中坠落的原理,因此你可能根本无法生存。就算你活下来了,你也可以想象一下,活在一个你不认同的、无法控制的世界里,你会产生多么大的挫败感。所以,哪怕我们不喜欢万有引力,我们依然要接受它,并且学着存活在它的限制里

  恐惧情绪是人性的一部分,就像万有引力是物理规律的一部分一样,但大部分的人愿意接受和拥抱后者,拒绝和否认前者。为了活得充实而健康,我们需要像接受其他自然现象一样接受自己的情绪。如果你出于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去接纳自我,你通常不会成功,内心的平静和满足不能成为追求的目标,只能是接纳自我的副产品

  我们可能不喜欢万有引力,但是万有引力本身不是一件能用好坏来判断的事情,它就是一种自然现象。同样,我们可能不喜欢恐惧的感觉,但恐惧本身也没有所谓的好坏之分,它也是一种现象

  积极接纳指的是认可事情本来的样子,不与糟糕的事情对抗;然后选择我们认为最适当、最有价值的行为。这意味着我们在生命中的每一刻都可以选择:心有恐惧却勇敢行动,感到嫉妒却大度待人,接受自己的本性却依然充满人道。

  让大部分人心灵更富足的方法,并不是修正“做什么”,而是接受“是什么”,积极接纳就是最关键的改变。给自己机会去感受你的感受、体验你的体验,而不是分析或思考;带着你的情绪去接纳你的情绪,与它们共处,而不是尝试去理解与修正它们。无论喜不喜欢,都去感觉任何升腾而起的各种感受,敞开我们的心灵和胸怀让它流过我们

  当我们愿意接受物理规律,比如万有引力,并把它当作准则时,我们才能发明出像飞机这样的机器,才能创造出对抗万有引力的比赛项目(想象一场没有地心引力的奥运会)。同样,当我们愿意接受人的本性,比如痛苦和恐惧时,我们将更有能力为自己设计真正想要的人生

  无论何时何地,勇气都是人类自由选择的最高表现。请不要在一切就绪时,才勇敢往前走;你更应该做的是,即便在处境艰难的情况下,即便心有恐惧,也选择勇敢。愈有意识地选择勇敢,你就越有勇气,伴随而来的则是一种无比轻松的自由。

  生命以及伴随生命而来的种种挑战,无论看来多么艰难,都只是一门功课,目的是帮助我们成为更完整的人。请不要自废勇气这项武功,要学会把日常生活当作考场,勇敢地在事上练、在人上练。通过主动地参与,承受压力和痛苦,熬过身心不适,经年累月的自我锤炼,变成自身配置的一部分。能力的背后是经历与磨炼,是肉身投入地参与这世界

  如果我们面对种种物质困境或人身限制时,都能时时心生勇气,都敢于把自己推到恐惧与不安的极限之上,久而久之,那些我们曾经害怕和恐惧的事情,都会变得微不足道。


  6.一般情况下,你无法控制周围发生的事情,因为世界万物各有其法则,不管是好是坏,都是有因有果的,他们都会以应该出现的方式出现;同样地,只要你不刻意去对抗或者压抑,这些事情也会以应该消失的方式消失。

  当生活给你带来一场风暴,或者周围一片混乱时,请暂且放弃控制,以防自己在那些让人心烦意乱的杂念中越陷越深。不再努力抵抗令人痛苦的事情,而是尝试把它当作一块石头,客观地面对,然后放下;实在放不下的,就先搁置在一旁,继续专注于行,继续做对你最重要的那些事

  这种做法看起来荒谬,其实不然。日本学者铃木大拙就曾说:“人虽弱如一根能思考的芦草,但在不算计也不思虑时,却能成就伟业”。塔勒布说:“你的脑子最聪明的时候,是你不告诉它该做什么的时候”。只有经年累月地修炼“忘我”这门艺术,才能达到不动心的状态。达到这种状态之后,人便能在不受情绪干扰的状态下高效地进行思考

  在任何处境中,你所做的任何一件事,都首先要求你不要把自己打倒。不要让过度的忧虑、不必要的怀疑或者无端的揣测把事情搞得更加复杂,更不要让内心的拉锯把你的能量消耗殆尽

  我们要活在当下,潜入思维的表层之下,不要迷失在大脑的杂念中。我们需要做的,是摆脱那些让我们脱离专注状态的有害想法。不要过度分析,把它当作脚下的一块石头,敢于跨越它们,然后继续干活就好。无论在什么处境下,永远要知道,只要我这一刻做一点,就会有不同。

  以上这些话,是希望你我走出人间的失落,不要再继续分析自己或别人过去犯了什么错,不再苦苦回想是不是当初没有做什么或讲什么,人生的结果就会不一样,甚至还想回去弥补。这种责备或忏悔,不仅没有给自己带来一个出口,反而让我们不断陷入过去虚构的现实,一再重复过去的悲伤

  去计较、去后悔、去刻意转变,都是多余的,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痛苦。过去的都是命定,应该自然地放下和跨越。而目前我们能感知到的一切痛苦和纠缠,本身还是头脑的局限运作,而且,正是我们一直以来都在肯定这种情绪,都在反刍这种情绪,才一次又一次地限制、束缚自己

  过去已去,我们也需要决绝地进入生命的下一个轨道。我们可以对过往做一个彻底的反省,但是接下来要不断地提醒自己——现在的自己,其实跟这个过去不再相关,还是把心力用在当下的点滴,为未来助力吧。


  7.“自我意识”是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一种坚固的幻觉。

  人活一辈子,几乎都是在“我执”的驱使下,为这个虚幻的“自我”操劳奔波、汲汲营营。我们不仅要想方设法让“自我”感觉到安全、舒适、体面、快乐,还要千方百计满足“自我”的各种欲望,用金钱、权力、地位、身份、名望、荣誉等等来喂养它。其结果就是令“我执”日益坚固、日益膨胀

  佛法的“无我”智慧,是解除这种自我幻觉的一剂良药。不过,当佛陀劝我们修习“无我”的时候,他的意思并不是让我们否定生命的存在。事实上,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格意义的自我,佛陀也是承认的,他称此为“俗我”或“假我”。所以,佛陀的本意仅仅是反对我们把这种世俗意义上的“假我”视为恒常、独立的实体,并看得高于一切,乃至当成生命的本质和目的。佛陀之所以反对,是因为“我执”是孕育各种负能量的温床——诸如自私、虚荣、贪婪、傲慢、嫉妒、嗔恨、占有欲、权力欲、征服欲等,往往都来源于“我执”。显而易见的是,这些负能量经常会伤害我们自己,也伤害他人。

  人所要借助和所要克服的,都是那不得不有的“我执”。以美貌和机智取胜的,都还是皮囊的“我执”。最要受那皮囊奴役的,莫过于皇上;皇上一旦让群臣认不出,他就什么也没有了。所以,凡·高是“向日葵”,贝多芬是“命运”,尼采是“如是说”,而君王是地下宫殿和金缕玉衣。

  一切物都将枯朽,虚无的悲叹,寻根问底仍是由于“我执”的圈定。


  8.我们的痛苦无一不来自于脑中纷乱的思绪,而我们的思绪,或者说执念,无时无刻不在被我们的“假我”所控。只有当我们撇除“假我”控制下的思绪,全身心关注当下,才能获得充盈的安宁与平和。

  我们的脑子时时刻刻都在牵挂着过去和将来的事,那当下算什么?正是因为我们忽略了当下的存在,我们才心绪不宁

  那么,什么是“自我”?“自我”并非本真的“自我”,而是过去的经历、家庭的遭遇及社会大环境所共同塑造的一个充满偏见与欲念的“假我”。这个“假我”牵制着我们不断陷入对过去的“过分”解读和对未来的“过度”想象,从而造成了我们的担忧与痛苦

  如何解除“假我”的纠缠呢?很简单,就是意识到并观望执念的存在。当你陷入痛苦、焦虑、愤怒或其他负面情绪无法自拔时,你只需提醒自己抽身观望这些执念,把它当作一块石头,客观地面对、放下,然后跨越过它。不要做情绪性的判断,因为判断就是“假我”意识的回归,你只消静静“旁观”,便能升到“假我”之上。

  当各种负能量来袭时,我们要能在转念之间就将其搁置在一边,把它当作一块石头,客观地面对和放下。情绪化的自我越渺小,对我们行为的限制也就越少,我们便能释放出更多的心力来解决真正重要的问题。

  执念存在的土壤便是对“时间”的错觉。而事实上,只有当下是真实存在的,过去与未来都是执念的投射、诠释与想象。“当下”是不需要时间轴来承托的,它真实存在于你此刻生命舒卷的空间里。当你专注当下时,你是会忘记时间的存在的,也只有此时,你才真正连接到了生命的本源存在

  在当前这个时代,我们的脑子已被过载的信息、过强的欲念绑架了。人持久的幸福是要建筑在每一刻“当下”之上的,它跟情绪的波动无关,跟事件经历的起落无关,跟转瞬的快乐或忧苦无关,那些都是“假我”的养料罢了。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把自己清空,破除内心的偏见和执念,这时整个人就像一个超导体,高维能量才会流进来。真正的幸福是一种平稳的忘我的存在,它是中性的,它彻底融进了此刻,成了“当下”的一部分。


  9.无须自怨自艾,保持积极心态:无须怀疑和苛责自己,自怨自艾从来不会带给我们正面的结果,当你觉得困难的时候,你身边的每个人也都不容易。当一个人有勇气面对问题时,就更容易成功。与其把时间浪费在纠结中,不如读书和行走,开拓我们的眼界和心灵,向内心寻找答案,向时间寻找答案

  寻求一切可以壮大自己的机会:在无法改变外界的现状下,就该学会适应变化,学会与变化共处,学会提升自己在变化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经济会有波动,环境会有起伏,但是持续努力、不断学习是在任何时代、任何背景下都不会错的事情。瞄准未来大的趋势,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尤其是差异化的能力。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在事上练心的态度,以及每一天坚实向前的步伐,这些是应对未来挑战最踏实的底气

  不要惧怕失败:人生就是在不断失败和持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螺旋上升的,能量和信心都是在不断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积聚而成的。让生命厚重的,往往并不是那些欣喜的瞬间,而是苦难和越过苦难后的刻骨铭心。所以不要惧怕失败,没有失败后的历练和反思,就很难成就后续的一次次飞跃与成功。成功的定义,不仅仅是金钱或外在的风光,更是每次失败后重新爬起,不断战胜自己、破茧成蝶的荣耀

  让自己辽阔起来:其实每个人都有焦虑的时刻,让自己辽阔起来,才能做到小事、难事不放心上。读书、行走,便是开阔自己最快的方式。

  当我们走进自然,看到千年的古木,一个人数十载的一生在它面前都变得不值一提;当我们仰视苍穹,群星闪闪,你是否想过,那样的微光是跋涉了数百万光年的距离,才能与我们这样相互凝视,这样想着,空间也变得不再重要了……在宏大的自然、沉积的历史面前,我们既会看到自己的渺小,也会看到在发掘这个星球的过程中,人类的智慧和伟大

  当我们埋头书海,看到那些点亮内心的文字时,它们如同砍向我们内心冰封大海的一把把斧头,劈开黑暗,让光亮和温暖照射进来,让我们对生命更加热爱。走过平湖秋月,看过日出山河,低头读书,昂首行走,这两件事都能给我们在不确定中不断带来人生的辽阔。

  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诚恳地面对自己,大度地面对困苦和艰难,时常阅读,时常行走山川,追求人生的精神自由。


  10.人生无常,不可挽回的事太多,天灾人祸,留下过多少伤疤。如果一一记住它们的疼痛,人类早就失去了生存的兴趣和勇气。以无苦无忧作为人生的目标,只会让我们活得诚惶诚恐。

  身上有一道伤口,并不会妨碍你去做想做的事情。如果时时刻刻都关注着伤口,那么即便痊愈之后,你都还会感觉到疼痛。这样的话,伤口便会长久地控制着你,比它原本的伤害更为持久。

  人与命运死磕是以卵击石,现实像块冰冷的石头,我们像个不自量力的蛋,死命撞上去,石头好好的,蛋碎了一地。可是,假如是枚煮熟的鸡蛋,最多撞出几道裂痕,从此明白此路不通,但不会有玉石俱焚的惨烈。鸡蛋熟了,蛋白蛋黄变得有弹性。有弹性,才有保护,不容易碎,也有惊喜

  世界本来就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人的生命是脆弱的,未来是不确定的,每个人一辈子需要克服的太多,有时是外界,有时是自己。真正“强”的人,内心会有弹性,没有“一定”要怎样,反而拥有更多选择的可能;不抗拒必须承受的事情,没有“坚决”不接纳,反而更让自己游刃有余

  因此,我们得有弹性地接纳生活和想象不同,敢于跨越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不与糟糕的事情对抗,好的坏的都要去接受,突发的风波都要去应对。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把自己拾掇得好一点,让每一天都过得合算、扎实。感谢时光的弹性和意外,让我们看到每个人特有的生命景致。

  此外,既然人活着,就得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有意义的事既能让自身生命充盈富足,又能直接或间接帮助到别人,有益于人间。虽然人的生死是不可控的,生由不得你,死也由不得你,但在生死之间,你的生命历程,在某种意义上是属于你的。在这一过程中,你能够留下什么,是特别重要的,也是人的价值所在。留下,绝不是天天炫耀自己买的新衣服、吃的一顿好饭,而应该是能给别人生命的丰富性提供一些有借鉴意义的东西。先以自己为道路,不断地超越现有的生命可能性,再为后来者开路。

  活着的每一天,都是特别的日子。生活应该是我们即时体验的经历,而不是熬过去的日子,把每一个今天、每一个当下都过好的人,未来才能有力气过得更好。


  11.孙悟空的法术中有一种叫定身术,被定住身的人会感觉时空全部消失,自己在太空漂浮。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使用这种定身术,只不过能定住的只有我们自己

  面对困难,有三种结果。最好的,当然是打赢困难,其次是被困难击败,但还有没有更糟糕的结果呢?有。那就是被困难给定住,被定在原地无法动弹

  我们总是会被自己施展的定身术定在过去或某个事物上。比如,过分执着于某些事物,永远陷在事物中不得解脱;再比如,对于已经发生的事,仍然耿耿于怀,常常反刍式地拿出来折磨自己,不肯放过自己。于是,我们始终活在过去,哪怕自己老得掉光了牙,意识也沉浸在过去一动不动。我们的很多痛苦就是来源于此,这就是被困难和“我执”给定住了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身上有一道伤口,并不会妨碍你去做想做的事情。如果时时刻刻都关注着伤口,那么即便痊愈之后,你都还会感觉到疼痛。这样的话,伤口便会长久地控制着你,比它原本的伤害更为持久。要知道,定身术的解药不在别人那里,而在你心上,它叫“活在当下,接纳一切”。

  在找寻人生定位的过程中,谁没有过痛苦和迷茫?哪怕不断地跑偏,我们也要不停地修正路线再跑回来;哪怕不断地被绊倒,也要不断地爬起来;哪怕不断地丧气,也要不断地再支棱起来。我们宁可被困难击败,也不要被困难给定住啊。


  12.多年来,我们一直被洗脑,觉得要幸福,就要为成功付出努力。成为第一!不要满足于第二!付出110%的努力!进步!制定策略!每天被这些没完没了令人疲惫不堪的唠叨轰炸,这要多亏了那些忙着利用我们的不足获利的大公司和精明奸商。他们贩卖高价的运动鞋,精致饮用水,TED演讲,以及跟踪管理睡眠、进食、运动甚至冥想的微管理应用程序。虽然“最好”到底是什么意思并无公论,但不管它是什么我们实际上都做不到。也许你确实在努力抵抗上述这些,不过即使如此,你很可能仍在以某种方式努力使生活达到最佳状态,这是一种自残

  我们来想一想:有多少成功的事业背后是不幸的婚姻?有多少又有才华又勤奋努力的人由于压力过大,焦虑到夜里都在磨牙,几乎不运动,且每周都喝到断片?在另一个极端,有多少健身狂热者或好胜心极强的人在马拉松比赛中废掉膝盖,或是冒着非死即残的危险,争先恐后地爬山登顶(有时爬到顶峰后还要在几十个其他的“胜利者”身后排队等候)?有多少天资聪慧、志向远大的年轻人梦想着可以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赢得荣誉和肯定,而最终只是成了他们毫无能力的同事的下属(可能这些同事上大学都是靠父母走的后门)?而且,即使你确实设法维持个人和职业成就的完美进程,一场流感就能让你精心安排的人生计划完全脱轨。这些年来你从未意识到,你痛苦的症结恰恰是在于卓越的追求。

  你也许正在感到内疚,或是因为你在工作中有些敷衍,或是你由于无法再像以前那样在人行道上奔跑或飞踩脚踏板而放弃了自己的日常锻炼。你感觉自己收纳袜子的抽屉还可以优化,或者要家里的所有东西都要光鲜亮丽,这让你深感绝望。你感觉自己应该做更多事情,或者把某件事做得更好,或者,更有可能的是,你想把所有事情都做得更好

  我们被洗脑了,以为成功和完美是必不可少的,我们甚至不会质疑这个想法。即使我们在生活的多个方面表现平庸,我们通常也会设法找到一种超越他人的感觉。尽管尝试改善生活中的某些部分没有错,但对许多人而言,成功已不仅仅是目标,它成为了一种嗜好和瘾头

  据估计,地球上有将近80亿人。几乎没有人关心你在股市上的最新斩获或你“谋得”的晋升,他们也不在乎你是否一败涂地。他们不在乎你是丑陋、懒惰还是臃肿肥胖。你的销售业绩没达标,被开除,感到羞辱?振作起来,世界不会因为这些以你为耻。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对你的成功与失败毫不在意,这是人生中的一个基本现实。你越早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越早可以从中获得安慰

  未来社会的竞争,不是全面的能力竞争,而是一个人能不能以自信为支点,找到自己存在方式的竞争。人活着的关键,不仅是获得足够的外在物质保障,还要训练你的思想和灵魂,养成健康的态度,以确保你永远不会陷入高强度生活、不惜一切代价追求成功的陷阱。


  13.因为绩效主义,我们这代人可能正在失去创造力。

  举个例子,如果我在走路,我接的所有信号,都是跟绩效和目标有关的,那我只有一个选项,就是跑。因为跑的速度更快,也更能展示能力,更容易赢得目光和掌声。我肯定不会舞蹈,因为舞蹈不符合绩效的主张,没有清晰的目标

  抽身出来一看,这就是个悲剧了。因为跑步,它并不是新的行走方式,它只是加快了速度的行走。舞蹈才是全新的运动方式。它要求我们调动对自己身体内部的节律、外部的音乐和环境的感知能力,做创造性的动作。但是不好意思,当环境全是绩效主义的衡量指标的时候,我们不会跳舞,只会跑步。

  这就是绩效的问题,它只会让我们一味地忙碌,而不会产生新的事物,它只会重复或加速已经存在的事物。


  14.赞誉,就像是膨化食品,好吃,但是没营养,又容易上瘾。

  首先,别人赞誉我们,更多的是来源于误解,这和批评我们是一样的。所以,如果我们对批评保持沉默,对赞誉最好也不要在意。其次,成人世界里面有一个真相 ,就是别人的赞誉往往是想施加对我的控制,懂的人都懂。

  还有,但凡是真正考验人的事情,都是我们孤独穿越的,没人看到的,所以既不会有批评也不会有赞誉,而这些事才真正重要。

  其实,我们的“心就是一块黑板,无论是赞誉还是毁谤,都是别人用粉笔在上面乱涂乱画。但凡你想要在上面认真地写点什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拿起黑板擦,把它们同样擦干净,一点也都别留。


  15.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一句话,他说自己“渐渐地学会对自己和自己的缺点漠不关心,渐渐地把越来越多的注意力放在外界事物上,例如,世界的状况、各式各样的知识、我喜欢的人。”

  有人觉得这话说得一点都不政治正确:一个人怎么能不关心自己的缺点呢?但是我觉得,我还是挺理解罗素他为什么这么说的。人到了一定的岁数,就确实不能一直把目光盯在自己身上了

  比如在工作中,我们经常说干某项工作,抱着学习的态度,要学了之后才会干。千万别这么想。都是奔30岁的人了,不是在学校里了。没有什么工作是做了充足的准备然后再上阵去干的。都是干了再说,干成、干败都有收获,这本身就是学习

  这其实这就是罗素的态度:别看自己,当你关心世界、知识和人的时候,自己就会越来越好


  16.什么叫奋斗?加班,是奋斗吗?拼命往外面跑,是奋斗吗?都算。但最有价值的奋斗,是我们内心的挣扎,就是所谓的“天人交战”。

  我应该怎么怎么做,但我现在做不了,我怎么去调和?我必须要怎么怎么做,但是我不会做,我应该怎么办?别人让我做什么做什么,但是我就是不情愿,我应该怎么办?我现在就想做这件事情,但是我未来可能会因为这件事情而受损,我应该怎么办?

  这样的天人交战经历多了,一个人才成熟了,才知道怎么在各种微妙的情形下找到内心的平衡。

  查理芒格讲过一句话:什么是简单?简单就是长期奋斗的结果,那不是起点。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做某件事很轻松,讲出来的道理很简单,那是因为他已经把最艰难的平衡和内心的冲突都消化掉了,而那些东西是永远也讲不出来的。


  17.什么是“官僚主义”?这个词容易让我们联想起什么态度傲慢啊、效率低啊、组织臃肿啊等等。但是,这都不是官僚主义的核心特点。

  它的核心是:把一件件具体的、个性化的事,纳入到官僚体系的工作方式和节奏中,转化为开会、写文件、请示报告、上传下达等等程序性的事务。

  那官僚主义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面对复杂事务的时候,任何一个人都承受不了那么多的矛盾压力。那怎么办呢?就要把责任从个人身上甩到组织和程序上。好处是减轻了个人面对的压力,代价是效率变慢、敏锐性下降。

  我们其实可以对照检查一下自己:如果我在做一件事情,不管是工作还是吃饭,只要我对它丧失了个性化的觉知,只是走一次例行的程序,那我就是对自己在搞官僚主义


  18.理性的反面不是感性,而是本能;感性的反面不是理性,而是麻木。本能的人不会成功,麻木的人不会幸福。

  你看,我们平时往往都是在理性和感性这两端之间找自己的状态:我是理性一点好呢?还是感性一点好呢?但是这段话算是让我们醒醒:很多自以为感性的人,不过是追随自己的本能,好吃懒做、喜怒无常而已;很多自以为理性的人,不过是对世界的感受麻木,没有感受,不会感动而已

  所以,理性和感性这两个词,不是我们生来就有的品质,那是我们要向上提升自己的两个通道:用理性来纠正我们的本能反应,用感性来激发我们麻木的心灵。但这些优良的品质,需要我们花很多时间,经历很多历练,付出很多努力才能拥有。


  19.什么是能力?过去我们总是把能力想象成账户里面属于自己的财富。我最近听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定义,能力其实不是什么固有的东西

  首先,能力是一种可能性。你面对多大的需求,你就有多大的能力。比如说,我想好好地养育一个孩子,虽然我完全没经验,但是没关系,我可以学啊,这个需求就会导致我拥有能力。所以说,能力是一种可能性。

  第二,能力是一种韧性。最后赢得竞争的,往往不是能力强的,而是坚持到最后的。成功的人比较少,其实是因为放弃的人比较多

  第三,能力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一定要知行合一,必须真正做出结果来,必须真正去行动,我才可以把能力呈现出来

  所以,能力不是我们拥有的东西,是我们的需求、结果和行动这三面镜子面前映照出来的自己的样子啊。


  20.人的心啊,简直像是一个牢笼。每一种思绪,每一种情感,每一种本能的冲动,每一个他人的眼光,都像是一头怪兽,互相纠缠,互相冲撞,互相折磨。你东逃西撞,左奔右突,但是你看不见出路。

  如果你的心是牢笼,那你心里的东西就是困兽,你既当自己的狱卒,也做自己的囚徒。只有你不再觉得人心是牢笼,也没有困兽,而是像一片宁静的湖水,你才能装得下友爱与慈悲、同情与理解,装得下自爱之心与爱人之心。

  你就是你自己的结果,除了你自己以外,没人能够拯救你。


  21.在你没有足够的实力和智慧之前,不要过度善良,过度善良是对自己的一种伤害。这世界本就遵循丛林法则,弱肉强食。兔兔那么可爱它做错了什么为什么都要吃兔兔?因为它弱。

  善良如果匹配的是软弱,那不管做人还是做事业,都一定会被欺负死。善良就应该匹配足够的勇敢、适度的冷漠和一定的棱角锋芒,这样善良的人才会自在快乐。你没有底线没有框架你软弱,别人就是会欺负你;也不要以你的道德标准去要求别人,你对他善良,不代表他会以同样方式回报。

  你真觉得有人会在意你的感受吗?别人为什么要理解你的辛苦呢?那些伤害你的人都比你精明。所以保护好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最重要。有些事随遇而安,有些人无须成为羁绊,有些事不必当真


  22.遭遇本身实在不值一提,它是每个人生活的构成,尤其当你回头看,人事远去,不再心有余波,留下的都是经历与反省。事实上,智慧便是从种种遭遇中提炼总结得到的,挫难与动荡是人活一世修行的必须。

  第一,请接受当下的一切。人在遭遇挫难时,内心会不由自主地抗拒,这种不自觉的抗拒只会加剧痛感。

  本质上,困境之所以让人恐惧和痛苦,是因为它打破了你的安全感。如果你不敢接受这种不确定性,就会整日害怕担忧。而当你让自己全然接受所有不确定,那一刻,你便会获得心灵上的纾解,你才会走出情绪漩涡,转向行动面对。谨记时时刻刻要谦卑,要臣服于当下的一切。只有回归谦卑与宁和,才能冷静面对外界与处事。

  第二,行胜于言,思虑万千,不如动手干活,这是“专注于行”的智慧。

  吃饭一心吃,洗碗凝神洗。当人专注于做手上的事,不被纷乱的思绪绑架时,即是“活在当下”的禅道。有一个比喻,说射手的箭筒里不该有两支箭,不然当你射第一支箭时,你的心会落在第二支上。每一支箭都应该是最后一支,每一秒都是最后一秒。这就是专注当下的智慧。遭遇困难时,不要沉迷痛感,不要过度思虑,专注做事——日常家务、工作琐事、写作阅读等——才是缓解痛苦的有效方式

  第三,懂得经历本身并无绝对好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在遭遇不顺时,你不妨换个角度想想,眼下困境是否会迫使你做一些之前没动力做的事,甚至迫使你彻底转换方向。人在顺意时往往是麻木行进的,缺乏改变航道的能动。危机是最大的催化剂,它逼迫人克服惰性,赋予人坚毅勇气。人在绝境下往往会绽放出自己都未曾想象过的光芒——这可能是人的生命力最迷人之处。

  人对安全感的渴求会阻碍人创造一切伟大而高贵的事业。当你接受了绝境招致的所有不确定性,你便获得了更多生机、敏锐与创造力。


  23.学习求知的最终结果,不仅仅体现为更有社会竞争力,而是体现在自我控制能力上。比如说,更能控制自己的体重、更能驾驭自己的情绪、更能知道和他人的边界、更知道如何保持自尊。这也许才是教育更重要的结果。


  24.“宽恕”这个词,表面的意思就是原谅对方,原谅别人就是放过自己。当我们宽恕他人的时候,我们自己情绪上的那个结就打开了,并且把自己情绪系统中的垃圾就清扫掉了

  这个时候,我们的情绪才可以开始自由流动,刚刚过去的这件事情,我们才能够感受其中的愤怒、恐惧、痛苦和同情。

  而如果我们不宽恕,我们记仇的话,这个结就没有打开,我们就只能陷在仇恨这一个情绪中。那麻烦了,情绪不能自由流动的结果,是我甚至不知道我自己在这个事件中经历了什么,更不用说正确地处理这件事了。


  25.有时候,那些看不见的东西,要比看得见的东西更重要;只有对看不见的东西有敏感的人,才是真正有格局的人。如果一个人,他的目光所及都是看得见的东西,那么这个人就是一个小格局的人,就是一个小气的人,或者说是一个成不了大器的人,这叫做“明局有余而暗局不足”。


  26.什么才是人最大的幸福?

  第一,在随便什么环境里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第二,那种极力要理解生活的、自由而深刻的思索,那种对人间无谓纷扰的十足蔑视。这就是两种人类才能有的幸福。比这更高的幸福,人类还从来没有领略过。

  你拥有青春的时候,就要感受它,不要虚掷你的黄金时代,不要去倾听枯燥乏味的东西,不要设法挽留无望的失败。不要把你的人生献给平庸,无知和低俗,这些都是我们时代病态的目标。既然活着,就要把你宝贵的生命内在活出来,什么都别错过。去寻找新的感觉,什么都不要怕。


  27.在今天,焦虑是我们的时代症候。据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2019年发布的数据显示,国内所有精神障碍疾病中,焦虑障碍的患病率最高,终身患病率已经达到了7.6%的人口比例。换句话说,13个人里,就有1个达到过(或未来可能会达到)焦虑障碍的严重程度。

  比如紧张、不安、担心等情绪高频发作,影响正常功能,有的还有头晕、心悸、呼吸困难等生理反应,这都是典型的焦虑临床表现。这些,可能只是“一过性的焦虑情绪”,但也可能发展成焦虑的恶性循环

  正确认识和评估“焦虑”这种情绪,虽然不会让焦虑消失,但一旦你看清楚,“这只是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而已”,这种情绪对你的伤害作用,就会变得有限。

  所以,看清楚你的焦虑,并不会让它消失,但可以让它变得没那么可怕。


  28.苦难的四个益处:智慧,坚韧,慈悲,以及对现实深深的敬重。

  智慧在苦难中显现。当生活一切顺利时,我们很少停下脚步,提出关于人生和如何面对困境的问题。可是,困难的来临常常迫使我们从一种无知而麻木的状态中觉醒,反思我们的遭遇。为了获得更深的见地,为了拥有一颗所罗门王所说的智慧的心,我们必须勇敢地进入风暴之眼

  尼采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他的一句名言是:“不能打倒我们的,将使我们更强大。”苦难可以让我们更坚韧,让我们具有更强的忍耐力,在困境中坚持。就像肌肉在锻炼的过程中必须忍受一些痛苦,我们的情绪只有忍受痛苦才能坚强。海伦·凯勒在她的一生中经历了无数苦难和喜悦,她提到“良好的品质是无法在安逸与平稳中建立的,只有经过磨炼和苦难,人们的灵魂才能强大,愿景才能清晰,勃勃雄心才能被激发,成功才能实现”。

  每个人都有受伤的时候,允许自己去感受这种正常的情绪,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慈悲。字典对于慈悲的解释是“深刻感受到他人的苦难并希望减轻它”。可是,能够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他人苦难的唯一途径是体验我们自己的苦难。从理论上去理解苦难是没有意义的,就如同从理论上告诉一个盲人什么是蓝色。只有亲身经历,我们才能真正了解。正如弗里茨·威廉姆斯牧师所说:“只要我们愿意,苦难与喜悦都会教我们如何共情,它们将我们带入他人的心灵和灵魂的深处。在这些如此清楚的时刻,我们可以看到他人的喜悦与悲伤,我们关怀他们的感受,如同他们就是我们自己。”

  苦难最明显的一个好处,就是教育我们对现实和生命本来的样子怀有深深的敬意。喜悦时,我们会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而痛苦的感觉则提醒我们有所不能。只有在不管如何努力我们都会受伤时,我们才能看见自己忘乎所以时无法察觉的约束,这些约束让我们真正懂得谦卑的意义。人们有一个习惯:狂喜时,总喜欢抬起头,看见的是天空,看到的是无边无际;痛苦时,却习惯性地低下头,看见的是大地,是有限的一方。

  对现实深刻的尊重,意味着接受现实本来的样子,包括我们的潜力、限制,以及本性。意识到苦难是生命的一部分和痛苦能够带来好处,例如能够培养智慧和慈悲,这可以使我们更多地接纳苦难。当我们真正接受悲伤和不幸的不可避免时,我们的苦难实际上反而减少了

  纳撒尼尔·布兰登将以自我接纳为中心的自尊,形容为意识上的免疫系统。强大的免疫系统并不意味着我们不会生病,而是意味着生病概率降低和康复速度更快。类似的,苦难不可能完全消失,但当我们意识上的免疫系统变强大时,我们会经历更少的苦难,而我们一旦真的遭遇苦难,就会恢复得更快

  苦难可以带来好处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主动寻找痛苦,就像疾病可以增强我们的免疫力,但没有人会主动感染病菌一样。我们自然会在生命中寻找快乐,并且尽力减轻我们所忍受的痛苦。不过,不用我们自己主动寻找苦难,这个不完美的无常的世界已经给我们足够的机会,去强化我们的免疫系统

  佛学四谛的第一项就是苦谛:所有人都会经历苦难,我们既可以拒绝苦难,也可以视苦难为人生不可避免的经历而去接受它。当我们学会接受,甚至能够拥抱困苦时,苦难就会变成帮助我们成长的工具。

  去做一个不拧巴的人吧,老天发什么牌,咱们就照着牌面往下打。让痛苦逐渐变成平静,把困顿缓慢踏成坦途。


  29.在当前的中国教育中,严重缺乏对学生一生规划的教育,缺乏人的一生从物质上到精神上,应该如何保持积极、乐观、幸福的教育。这是孩子们的病根所在。

  今天的大部分中国孩子(除了农村地区的苦孩子之外),要解决的已经不是生存问题,而是发展问题。发展问题,不是如何在物质上变得更加丰富的问题,而是如何让孩子们一生在精神上更加充实的问题。我们都知道,一个精神上充实且丰富的人,是不会轻而易举放弃自己的人生或放弃努力的。这一精神上的丰富性,不是靠考试成绩提高能够解决的,不是靠进入名牌大学能够解决的,也不是靠父母的金钱能够解决的,更不是靠空洞的口号能够解决的。

  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经济建设,使我们从国家到个人都已经变得比原来富有了很多,但我们内心却越来越焦虑和空虚,人生也越来越迷茫和痛苦,都只有一个原因:我们的精神丰富性没有跟上,也就是说,我们的灵魂没有跟上我们的脚步。只有和有趣的灵魂同在,我们才会拥有更丰富和持续的生命力。精神的丰富,会让人有更持续的生命力


  30.匈牙利医生伊格纳兹说过这么一句话:“在医学上,有一个头号秘密是:绝大多数的疾病都可以自愈,并不需要医生插手。另一个秘密是,反复治疗一个本可自愈的系统,可能会让这个系统最终无法自愈。”

  我读到这句话,觉得它并不是在嘲笑医疗,而是在警醒所有觉得自己作用不可或缺的人。至少,大家在做事之前,都应该有这么三点自省。

  • 第一,如果这件事我不插手,它会不会自己变好?或者,这件事变好了,仅仅是因为我插手了吗?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别的原因呢?

  • 第二,我干预了,使劲了,赋能了,插手了,会不会让这个系统反而失去某项能力呢?

  • 第三,我有没有可能不通过干预,而是通过创造外部条件的变化,让这个系统向我希望的方向改变呢?

  这三个问题一想,很多干预和对抗的行为其实都省了。


  31.在我什么都想做好的时候,我的一部分挫败感来自我无法让自己在一段时间内专注于一件事。比如,当我在家陪家人的时候,我会想办法挤出一些时间去工作一会,因为我觉得我的工作还没有被尽善尽美地完成;我还曾在工作时花很多时间上网摸鱼;我试着在运动的时候听电子书,但效果很差;我试着在慢走时好好放松一下,思绪却游离到各种杂事上去了

  我那时感觉自己像个“一夫多妻者”。感觉在每一个领域都无法尽如人意,于是我试图同时关注两个以上的方面来加以弥补。就在我从完美主义者慢慢转变为“足够好了”的现实主义者之后,连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我同时也成了一个 “阶段性一夫一妻者”,也就是在一段时间只专注一件事,把自己的精力分别地、排他地投入生活中的每个领域


  32.“足够好了”的标准并不是固定的,哪些方面使你觉得“足够好了”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人所关注的事情会不一样,所以每个人都必须花一些时间去识别出对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对某些人来说,工作和朋友可能是最重要的,另一些人则可能觉得家庭和旅游才是不可或缺的。

  同时,“足够好了”的标准也会因为时间而变化。顺势而动、接纳变化才是最优主义者的标志。比如,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和独立,你需要重新分配你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你的工作在某些时候需要你投入更长的时间;一个对你重要的人可能忽然特别需要你的帮助,你就得放下一些计划中的事情来更多地陪伴他。

  “足够好了”思维方式背后的基本理念是,我们必须从整体上接受和遵从我们生命的限制,然后寻找最佳的或接近最佳的方式来分配我们的时间和精力。

  事实上,“足够好了”这种思维方式真正可以引导人们做到最好,表现出一个人的最佳水平。完美主义者的狭窄途径,如试图在生命的每一个方面都达到完美,最终只会导致妥协和挫败:在现实中时间的限制下,我们确实无法什么都做到。你不可能把两件需要权衡的事情同时最大化,“最大化”的定义已经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时间是一个有限的资源,当我们决定到底要做什么的时候,权衡与取舍是不可避免的。不过,我们虽然不能将每件事都最大化,但可以令其最优化。完美主义者对现实有一种偏执的理解,他们指望在生活的每个方面都能花最多的时间,而不顾权衡与取舍的必然性;与完美主义者相比,最优主义者则会寻找足够好的解决方案,也就是优化系统中的不同组成部分。“足够好了”这一思维方式放弃了完美的、不现实的期望,而是去选择有可能的、最好的生活


  33.不必等待完美的时刻,因为每一刻都是不完美的。完美是一种幻觉,生活中的大多数事情都是不完美而有缺憾的。

  接纳缺陷不代表放任自流,而是意味着我们愿意接纳变化、调整自我、顺势而动。把“一切总会有缺憾”当作一个生命的真相来接受,从根本上接受“缺陷是永远存在的”这个事实,会帮助我们勇敢地生活,化解很多苦难,释放很多精神空间,让我们深知余生中最重要的珍宝。

  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不完美也没关系。每当我们允许自己去感受缺憾的时候,我们就会成长。把缺憾和不完美看作你的老师,让他们帮助你来提升智慧。

  但是我还想提醒一下,各种人事物的缺憾只是提供了成长的机会,它们本身并不会自动引发成长。为了抓住成长的机会,我们需要开放地拥抱这些缺憾带给我们的各种情绪,然后勇敢地去行动,而是无所作为地等待完美的时刻

  把每一个真实的当下,都当成是是有缺憾的完美时刻(即瞬间的完美),接受有缺憾的自己,以真实的一面去交朋友,你会变得越来越有勇气。追求完美的代价是停滞不前,而拥抱缺憾则会让我们阔步向前。你将收获充实多彩的生命体验,活出坦率真实的人生。

  接受不完美是一种可习得的能力,就像勇敢地生活也是一种可习得的能力。自信大方地接受自己的缺陷,勇敢地对缺憾秉持自在平和的心态,即便你感到不舒服,你也要为缺憾留下一点儿空间,长此以往,我们便能够习得“不完美的勇气”。


  34.人类对完美的疯狂追求,直接导致了恐惧的与日俱增。大家都在担心自己不够好,这种恐惧使许多人无法做到真正的勇敢,无法过上充盈的生活。追求完美的根源是恐惧,也许你会把自己与他人或想象中的情境进行比较,但这会让你无尽下沉在非理性的恐惧漩涡和攀比陷阱中。

  为什么我们如此痴迷于让自己变得完美,不管是言行或者举止都要做到完美?这种对完美主义的痴迷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不断地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导致了一个非常苛刻、非理性的批评家在你的心中出现。这种痴迷强化了你对自己不够优秀的恐惧,而不是保持“真我”的勇气。

  社交媒体的普及使我们能够轻易掌握别人的近况,包括在做什么、吃什么等,因而人们也更容易去比较。这不健康,它会让你产生错觉,认为自己不过是时乖命蹇,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生活水平。或者,它可能会让你有从众心理,你想拥有某些东西,只是因为“别人”也有、也这么做,而不是源于内心真正的渴望。

  攀比使你自我怀疑,让你远离“真我”、远离“勇敢地做自己”。因此,我们不要拿自己和别人比较,和自己比较就好。生活不是一场竞赛,不要依据别人做什么或说什么,而是要依据你自己的实际情况。专注于自身,问问自己,“在生命的这个阶段,怎么样成为最好的自己?”


  35.我们努力读书这么多年,目的就是,拥有一条能获取更多文化养分的桥梁和有趣包容的灵魂,而不是让自己被内心的执念所挂碍,使之成为桎梏我们生命自由的枷锁。

  我们为什么读书?读书不是为了学位,读书是为了获得一种判断世界的能力。判断的第一步就是看见环境,懂得环境,敬畏环境。第二步,懂得分析哪些常识是暂时的,哪些是人不可避免的一些错误;对于可以避免的错误,你自己至少不要犯。保持相当程度的知识训练之后,就能取得安定和冷静

  总之,天、人没有大变,你要在安定、冷静之中度过。你不要想着改变不能改变的事情,比如天地之间的自然,让明天不再有坏天气。天天是晴天,那就糟糕了,没有水了,庄稼不可能生长。世界永远不可能平静,只能求自己的安定、冷静

  此外,读书不是一味地把知识塞进大脑,不是为了去跟别人比成绩,不是为了有个谋生的工作,读书真正的意义,是为了让我们能更宽容地去理解世界和自我的复杂性,能更清晰地看到这个世界、看到他人,并坦然面对身边的人事风波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人生是一所大学校,我们都是来做功课的,人一辈子最重要的功课就是训练自己、教育自己,在事上练、在人上练


  36.我们身上最有价值的东西,不是证书和技能,而是过去一切经历的总和。我们每个人最重要的不是身份,而是自我的内核。是我的那些突出的特质和偏好,是我的那些独一无二的经历,是我穿越时光走到今天带在身上的所有东西,构成了现在的我啊。也许在世俗的眼光里,它还不够好,它不是很多,但它足够独特啊,它就是我自己的全部

  我们最珍贵的能力,是让自己永远保有从内核出发的能力。你的价值,将只取决于:你的内在到底包含了多少丰富性。我受过的教育,经历过的职业背景,甚至犯过的错误,它们给我留下的遗产,都可以成为我当下价值的支撑点。

  在做选择的时候,更加关注自己的内核,而不是拥有的标签。


  37.工作能力的本质是什么?

  如果倒转一些年,在清晰的分工社会,工作能力就是职业技能,厨师就得会做菜,医生就得会看病。但现在职场上,大量创新工作是新的,谁也没有为这些工作准备好什么职业技能,那工作能力还怎么体现呢?我自己的体会,工作能力就是能分清主次的能力

  在全局中,分清主次,当下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在一个时间段内能够分清主次,今天上午最该做的工作是什么;在一篇文档里分清主次,我写这篇东西主要得说清什么。

  因为现在职场上的残酷性,往往体现为事务主导权的争夺。哪怕你是一个领导,如果你自己不能分清主次,掌控自己的时间表,那你放心,别人就会来把你的时间扯得稀烂,让你的行动模式变成应激反应模式,再有能力,最终也是一事无成。

  分清楚主次之后,我们还需要过滤掉噪声,提取出信息,关联成知识。


2023.03.01 周三:

头脑其实不是你的朋友

  我过去提过,头脑最多只是我们的工具,让我们可以在这个世界操作。但一般没料想到的是,头脑本身就是我们全部人生问题和烦恼的根源

  然而,这么讲,也并不完全正确。其实,烦恼本身是头脑的产物,跟头脑一样是虚的,没有一个本质。假如我们仔细分析任何烦恼和失落,也会发现都是一样的,根本没有实质好谈。

  虽然如此,我们生在这个头脑的世界,随时都在头脑的架构里运作,即使明白这一点,也没有用。我们当然还是受到头脑和世界的影响。

  头脑要运作,一定要通过不断地比较,才可以产生意思或得到意义。假如突然失掉比较的功能,或者这个比较对过去的推理造出矛盾,头脑当然会受到刺激,感到威胁,也就好像自己会被消灭一样。

  我们通常讲“我”会受到生命的威胁,也是一样的意思。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最深的恐惧,也许是怕被淹死,也许是怕被火烧死,也许是害怕自己没办法达到别人的期待。会恐惧,就是因为小我会抵抗,不仅不希望自己生命被消失,甚至,就连在别人的眼里也不希望被消失。不只是失去这个身体会带来威胁,就连失去念头,也带给头脑同样的危机,等于是推翻了它全部的存有和价值。

  只要有任何威胁它存有的可能,头脑一定会抗议,甚至自然把它排除。假如排除不掉,头脑自然会带着我们延伸这二元对立,让我们走到最后,没有第二条路。接下来,最多只能附和它。

  我才会说,头脑不是我们的朋友,它最多是“我”的伙伴。它存在的用意,完全是为了强化、肯定小我的存在。

  例如,头脑可能让我们对这个人间不满,希望找出一条路。但是,所找出来的,总是全部落在物质的层面,一样还是头脑的东西。举例来说,一个人如果穷,会希望有钱。被人瞧不起的,就希望能成名,想要有地位。没有这些,会让我们觉得不如人,甚至心里受伤。

  但是,可以试试看,就算这些希望都能如愿了,我们接下来还是会不满。前面也提过,通过“享乐适应”的机制,让我们对快乐的期待只要一得到满足,接下来就进入一个不快乐的状态。我们也就突然又把目标转到别的地方,一样还是头脑的东西。就像在人间,好像永远有一件事要等着我们去完成,而这个清单是忙不完的

  也有少数的朋友,可能对世界不满,而往内心投入。但这种倾向,一样还是头脑的运作。这些朋友自然会认为,内心或更微细的层面,是比我们这个世界更踏实,好像比这个人间更值得投入。在新时代的圈子中,我认为这种心态特别明显。一个人会自然更投入脉轮的练习,追求微细能量的变化,通过种种转变,包括各种看不到但可以体会的现象,建立另一个虚的现实

  为此,我不断提醒,通过这个身心是不可能解脱的,不可能通过它可以回到一体。一个人进入再微细的状态,一样还是头脑的产物,和永恒的无限在不同的层面。走到后来,也只会充满失望,认为自己修行几十年还是得不到答案。最后,也只好回到本来所不满的人间。或是,可能再一次鼓起勇气,再找另外一位老师,投入另外一个法门。

  我才不断地通过“全部生命系列”,想做一个直接的对话。这个对话,是心对心的对话。只有心可以听懂,而不会产生悖论。通过头脑,这里或其他作品的许多观念,自然会带出矛盾,而为头脑提供一个充分的理由将它排除。

  我认为最有意思的是,我过去举办过一些活动,希望每一位朋友直接用心来体会。一个人只要很诚恳地投入,自然会发现通过这些活动,心会达到没有念头、很平安的状态。甚至,体会到一种过去没有体验过的欢喜。但是,一开始追究在这个活动学到了什么,可以分享什么、转达什么,有什么知识可以消化,也就又回到人间的一个小角落,让头脑的运作又浮出来。甚至,接下来他可能就开始贬低、否定或质疑,认为这些活动也没有原本想象的那么重要。

  我只能这么说,头脑可能重视或取得的“东西”,没有一样会跟我们的本质、本性有任何共同点。一个人要彻底醒觉,首先心态要有一个彻底的转变。接下来,把每一个念头,眼前看的境界,都变成平等,而不是特别重视或排斥它。可以让它来,也可以让它走

  我会强调用“平等”的态度来看一切,是因为你我就是想排斥任何东西,也排除不了。任何东西,本身是虚的。你用来排斥它的工具,甚至“谁”在排斥,一样都是头脑虚构的产物。排斥、拒绝或舍弃,本身又进入了另一个错觉

  这其实还含着臣服的理解。

  我才会强调,让头脑来取消自己的念头,本身是从一个幻觉,再延伸一个幻觉,甚至延伸出第三个,来处理第一个幻觉。这种手法,就像过去大圣人所讲的,假如把念头当作小偷,就像请小偷来充当警察,帮助我们抓小偷,表面上是不可能的。

  从这个角度,我相信你可以理解,要通过静坐突然醒觉,一样是不可能的。静坐,无论任何方法,只是带来集中,更深层面的专注。让我们把看的人、看的东西合一,也就是消失念头。不光如此,静坐是从“有”、从人间出发——还有个人在静坐,还有静坐,还有要专注的对象。然而,静坐、在静坐的人、专注的对象,本身都是头脑的产物。我们不可能把自己落在这个人、这个身心,可以醒过来。这一点,和前面所说的道理是一致的。

  消失念头,最多是让给一体一点空间,让它浮出来。最后,我们不是通过这个身心可以找到一体,而最多只是把这个阻碍(头脑)挪开,一体自然就在眼前,就在心中。


  用同样的角度来分析,我们自然会发现,过去所提到的参,最多也只是在肯定——一切,都是头脑的产物。一切,眼前人生可以看到、体会到、经验到的,全部都是头脑的东西

  参“我是谁?”“为谁,有这些念头?”“为谁,有这些境界?”“对谁,还有世界好谈的?”全部这些,最多都是带到同一个点。这个点,是在念头起伏之前。是还没有一个点的点。本身,是一个绝对的观念。

  参,是希望提醒我们,追察到最后,从一个相对的范围(人间的变化)得不到一个最终的因。最后,只剩下“空”或“绝对”。然而,这个绝对是不允许任何语言或念头来描述的。只要还可以描述出来,还是一个相对的观念,是我们头脑的运作

生活就是生活本身,生命就是生命本身。

  这里用“提醒”来表达,其实也不是那么正确。一体不需要提醒自己。最多是我们迷路了,把自己的身份搞错了,才需要通过提醒,把自己找回来。如果真的还需要用语言来表达,或许比较贴切的说法可以是“relaxed to yourself”轻松地放松到自己。放过、放下全部头脑的东西,我们才突然可以放松到自己

  我在很多场合带出It’s all OK.一切都好,一切都刚刚好。许多朋友告诉我,就这几句话,带他从人生走了出来。无论人生遇到多大的问题,带着这句话,都可以跨过去。我们仔细观察,从人生这样子走出来,其实是带着一种理解。理解什么?——一切都是头脑的产物

  既然一切都是头脑的产物,为什么我们还需要去抗议、去抵抗、去刻意转变或改善虚构的业力?只要去抵抗人生,我们最多是在肯定这个虚拟的境界。还认为有一个人生需要去变更,有一个命需要去改。

  我们彻底了解这个虚拟的现实是怎么来的,那么,肯定一切都好,最多只是在肯定——它有它自己的运作,我们可以称为业力,而且,因为它符合一个法,本身还有一个寿命好谈。但是,这个寿命、这个法,跟我们真正的自己不相关。

  我们肯定一切都好,最多只是把自己带回我们真正的身份。知道自己就是一体,一体就是我们,从来没有分手过。最多只需要通过“一切都好”,看穿眼前带来的画面

  我们大家都可以试试看,随时肯定“一切都好”,念头自然减少,我们也就自然进入一种生命的流,而放过这个生命。该做的,生命会带着我们做,倒是不用担心。这一生来,要完成什么,自然也会完成。然而,完成或不完成,已经彻底不重要了。我们知道,全部这一切,都是头脑的产物。重视它,或不重视它,本身也是多余的

  这么一来,我们才真正自由起来。我们每一口呼吸,突然变长,也就好像是第一次真正的深呼吸。通过每一口呼吸,我们最多只在提醒自己真正是谁,和天地,全部都合一了。这一口呼吸,也把它当作最后一个呼吸。我们每一个瞬间,自然拉长,也就变成了永恒。我们突然发现,自己自然活在eternal now—永恒的现在。

  如果你可以彻底做到或体会到一切都OK,而随时可以让这种领悟浮出来,你自然也会发现,OK或不OK还是人的投射,本身还是头脑的产物。是我们人的判断,才希望刻意加上一层OK

  眼前的任何东西,跟我们认为好不好,其实都不相关。眼前的东西,本身就是头脑的产物。无论我们肯定或不肯定,最多是在一个虚构的架构里,再做一个虚拟的肯定。都是多余的。

  这种练习,最多只是给我们带来一个头脑的刹车,让我们突然体会到——宇宙不会刻意来欺负我们。我们不是什么受害者。也没有走什么冤枉路。这一来,自然可以从自己的烦恼中跳出来。

  一个人也就自然进入沉默。接下来,也不会去肯定或不肯定眼前的一切。最多,只是让它来,让它走。知道眼前的任何现象,不光是人事,包括任何东西,都是头脑过去的运作组合延伸出来的。跟我们真正的自己——一体,最多只能说做一个重叠。我们可以轻松地选择不去干涉——不干涉一切,让一切扫描过去。就像雨或风飘过去,而我们自然选择定在一体,定在全部,定在绝对。

本文来源:《头脑的东西》,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3.02 周四:

为什么不醒过来?

  假如臣服、参、“It’s all OK.”,全部最多只是在做一个反复的提醒,那么,你可能会想问,究竟什么是修行?而修行的目的又是什么?

  我相信,你自然会发现,其实没有一个东西叫修行。反过来,从古至今所谈的修行,本身还是一个头脑的产物,离不开一种虚拟的追求。好像认为通过“修行”,我们可以把真实找回来。

  但是,站在真实的角度来看(假如可以这么说的话),一切都是永恒的。从来没有一个生,也没有一个死,哪里来的修行可谈?不仅没有一个修行,人生也没有一个目的或用意可谈。如果我们可以从人生得到一个目的,这本身又只可能是头脑的产物

  有些朋友,听到这几句话,会认为我强调的不过是“空”的观念。同样地,这种认为也只是头脑的产物。我们一般人讲“空”,是当作一个“有”的对等来谈,并没有真正领悟到什么叫“空”。所以,我过去也很少用这个字。

  我发现,就连这一点观念,和一般人所体会到的又是刚好颠倒,才会用全部、一体、在、心、神、佛性、本性来描述它。

  一个人随时可以轻轻松松地醒过来,因为确实没有一个东西叫醒觉。我才敢这么讲——只要诚恳地下一个决心,也就醒过来了。醒觉,不靠层次,不靠方法,没有过程。它本身就是我们的本性。最多,我们只要承认它,住在它

  除了它,没有其他的东西。其他的东西,都是虚构的。站在其他的东西来看它,不仅是一个幻觉,还相当可惜地要耽误这一生的生命。即使一次又一次地回来,也还只可能是站在外面,看着里面。当然,从外面,看着里面,这本身也只是一个个人的选择。是自己把身份搞错了,才有这种状态好谈。

  这也是为什么,我不断强调,没有什么方法有这个力道会让你醒过来。甚至,“It’s OK.”“I Am.(我-在)”这些练习,也不会让你醒过来。假如它们有作用,最多是扮演一个提醒的角色。

  然而,一个人假如清楚了,都懂了,为什么还不选择醒过来?既然知道全世界都是头脑的产物,就连头脑,也还是头脑的产物。那么,为什么不要选择醒过来?这一点,只有你我自己可以回答。

因为醒过来以后,那些支撑我们活着的生命意义会瞬间崩塌。让有限的自我向无限的虚空打开,其中所伴随的巨大虚无感是很多人无法承受的。

  醒过来之后,会发现过去认为是真实的,全部都是头脑的东西。连全部的法,包括“全部生命系列”想表达的,也还是头脑的产物。一切,都没有绝对的重要性,也不可能有绝对的重要性

  醒过来之后,发现走了许多冤枉路,才终于明白。但是,明白什么,也讲不出来,最多是有没有走过什么冤枉路。其实,就连这一点反省,本身还是妄想。没有什么路可走,也从来没有走过。连这个路,也是头脑的产物。你这个醒觉过来的人,更不用讲,一样是头脑的产物。

  接下来,最多,只是涅槃。


  修行,其实是为“我”才有的。假如没有“我”,就没有什么东西叫修行。任何修行,都是通过“我”。最多对自己做一个反省、理解,知道这个小我是虚的——这才叫修行。甚至,连我在这里谈的臣服、参,再加上“I Am.”都还是头脑的产物。

  一个人本来好好地活在一个虚拟的世界,把全部虚构的现实当作真的,从小到大,都很认真地投入这个生命。但是,总是有一天,成熟了,突然发现好像生命不至于只是眼前所看到的现象,自然好奇——开始寻、开始找眼前真实的来源,也就这样投入了参。

  突然,我们通过头脑产生一些疑问“世界怎么来的?”“头脑怎么来的?”“问题怎么来的?”“创伤怎么来的?”一个虚的体,产生一个虚的念头,再加上一个虚的提问,而可以得到一个虚的答案。接下来,答案,当然是——我,我制造这虚的世界,虚的念头

  到最后,问这个问题,当然没有回答。

  也就通过这种方法,让念头里这个虚的人,体会到没有一个东西可以产生念头。甚至,也没有东西可以称为念头。我们再怎么追根究底,都追察不到它的根源

  是通过这种参,贴着一个虚构的念头,一直走到虚构的根源。到最后,发现什么都没有,没有头,也没有尾,甚至连问的人都没有。

  也就这样子,一个人头脑打开了。自然知道,全部想找的答案,就是自己。除了自己,其他什么都没有。这个自己,本身就是一体,是全部。停留在它,本身已经找到了全部的解答。接下来,一句话也讲不出来。一个念头,也懒得想。

  原来自己从来没有离开过家。只是因为有念头,才认为离开过家。

  臣服,最多也只是停留在自己,肯定自己就是全部过去想找的。肯定我们老早已经圆满。在我们自己之上,加不上任何一个东西。甚至,就连一个念头也加不上,也不可能跟真正的自己相关。臣服,最多也只是肯定真实,而进一步再肯定没有一个东西叫真实

  “I Am.”或“我-在”,最多也只是在提醒自己真正的身份。这个自己,本身就是全部。全部都是,也同时全部都不是——它跟是或不是没有关系。只要我们想去表达、描述它,又增加了一个虚拟的层面。最多,只能用“我-在”来提醒自己——自己就是在。到处都在。在到底。只要这个身体还没有生出来,就在。这个身体走后,还是在。没有一个东西不在。

  走到这里,所有的练习,包括反复的提醒,其实都是多余的。都是在一个虚构的楼台上,再多加一层。好像要给它再多一点重量,让这栋本来就没有的楼台可以倒塌。

  塌到哪里?哪里都没有。出发点,本来就没有任何东西。没有,就是我们的全部。


轻轻松松,做一个见证者

  这么一来,一个人发现,在这个人间可以看到、体验到的,没有一样还对自己有什么稀奇,而会想再重复去体验。最多,只可能做一个见证者

  虽然我之前在许多作品中提过——最多,我们对人间不要产生作用或反弹,做一个见证者,在一旁默默地观察也就够了。但我相信,你也许过去还没有真正了解。然而,现在再读这些话,可能会有另外一个层面的领悟。

  一个人如果全部的欲望都没有了,没有任何人间的追求和期待,自然会发现,面对眼前样样的现实与现象,我们都可以站在一个被动的角色观察一切——观察眼前的东西、眼前的人、自己和眼前人的互动。然而,谁在观察?自然也不会再去追究。知道一切都是从整体延伸出来的,连眼前海市蜃楼般的幻相,也是从一体延伸出来的,都离不开一体。

  也就这样子,“‘谁’在观察‘什么’?”这个问题也就不会再起伏了。一个人也就好像在这个人间看一场电影,而自己好像还同时在电影里面扮演某个适当的角色。一边扮演这个角色,一边欣赏这场电影。最多也只是这样子。

  一个人如果可以这样子轻松告别这个人间,会发现,这个人间任何一个角落,自己都在。甚至,任何角色都可以扮演。这一生想来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这个世界,跟自己已经没有关系,不会影响到真正的自己。

  这种信心是完整而全面的,让我们面对任何状况、任何事情时,都知道不需要离开自己真正的身份。只是完全站在一体,站在全部,去面对这狭窄的生命。

  这么一来,一个人也可以轻轻松松地度过任何表面的难关。好事、坏事不会再重视,也不会再进一步区隔。最多,只能说心里是安静的。念头需要动,自然会把它动起来,完成眼前的作业。接下来,也就把念头收回来了。也就这样子,一个人轻轻松松度过这个人生。

  最有趣的是,一个人不断地做一个见证者。自然发现,通过这个见证,可以一直沿着注意的根往回走。走到最后,自然进入一个最原始、最纯的觉。我们也会发现,平常假如观察到什么东西,就已经被虚拟的世界给带走了。而最纯的觉,倒不是见证到什么东西。只是好像有个微细、轻松的知道,而知道什么,倒不重要。只是清楚地觉

  清楚地觉,并不是觉察到什么东西。假如还有一个东西可以觉察到,我们也已经被这个东西吸引走了,已经又落在一个感官的意识层面,继续建立一些东西。可以觉,而什么都没有在觉,但还可以继续觉,不断地觉,这本身,就是最纯的觉。

生念而不住念。

  它本身就在反映绝对。也是我们的本质。不光每个人都有,甚至,连动物、植物、矿物都有。没有一个东西没有。我们这一生还没有来,就已经有。走了之后,还是有。假如每一个瞬间,最多只剩下觉,自然就让每一个瞬间连起来了,变成永恒,永恒的现在

  我们也就清楚,要回到这个觉,它本来就是我们的本质,倒不需要用任何静坐或其他修行的方法去达到。静坐或任何修法,反而最多又带来一个境界或状态。一样靠不住,早晚会消失。只有回到我们本来就有的本质,才最踏实。它本身,是最稳定的状态。是我们来之前,走之后,都还在的状态

  这么一来,一个人随时可以投入人间。动、做、讲话、处理事、欣赏东西,而用完了头脑,也自然退回到觉,做一个见证者。

  一个人通过这种最根本的觉,自然会发现,从早到晚,我们都是觉醒过来的。无论是在白天的清醒,还是晚上睡觉、做梦或深睡无梦,一个人随时都在觉,都在做个见证者。也才会发现,其实没有一个第四个状态或turiya可谈。

  这个觉,在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时点都可以体会到。它跟我们这个人间从来没有分手过。是因为没有分手过,才可以随时不费力找到它。但是,这种找到,不是通过任何动作,最多只是我们的注意力放松或退回到源头。

  假如我们在意识层面真要追根究底,还要谈一个最根本的根源,那么,“觉”本身就是最根本的状态。它本身是个完全放松、完全不动、随时都在的状态。也就那么简单,我们轻松地完成这一生来最大的目的。

  最后,连这几句话,都还是比喻。站在一体,没有什么东西叫见证,也不需要做任何见证。任何见证,不仅多余,本身还一样是二元对立,还是头脑的东西——要有一个人做见证,有一个东西被见证,才可以谈见证。

  一个人,和一体合一,最多在存在。接下来,也没有什么必要去做见证。就是他懒得见证,认为任何见证都是多余的,而自然无所不在。也就这样子,样样都可以见证。我们头脑中听到这几句话,可能认为又是一个悖论。但是,确实是如此。

本文来源:《头脑的东西》,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3.03 周五:

通过沉默,找回自己

  一个人进入见证,随时停留在觉,也就可以轻松地放过这个世界,做到《圣经》提到的“being in this world, but not of this world”(活在这个世界,但不属于这个世界)。也就发现,这个世界,完全是个虚构的境界。然而,我们也不用在这上面再加一层个人的意念、反应或反弹,而在虚的架构内,又延伸出更多业力

  走到这里,一个人反而真心希望将这一生告一个段落,不光不要再延伸业力,还可以让过去的业力轻松完成自己。怎么来,怎么去,真正的自己其实都不会在意。再怎么困难的事,我们都可以度过,都还可以随时停留在觉。

  过去,我们会觉得这个世界不公平,认为自己是受害者,还要随时检讨自己做错了什么?为什么我们随时会被伤到?随时充满哀伤、自责,面对生命没有安全感,认为别人想刻意欺负我们,或者认为自己过去是罪人,犯了很大的错,做了很多不该做的事情……这个世界,随时还是在影响我们

  虽然我们也知道,也随时可以分析出来这个世界是幻想的境界,是头脑的世界,全部都是念头建立出来的。是通过头脑,不断强化它自己。让那些负面的念头建立很坚固的回路,不知不觉让我们重复再重复这些经验,而且把这些经验当作现在、眼前唯一的现实。哪怕我们都知道,但还是不断地受影响。念头带来的吸引力,几乎让我们没办法打断,甚至看不到边。

  过去,最多是记忆。记忆是念头。未来所有的顾虑、窝囊和烦恼,也只是念头。甚至,现在所体会的一切,还只是念头。从古人到现在都知道,我们能做的,最多也只是放下,放过这个世界。现在,做一个见证者。

  一个人已经彻底知道,这个世界完全是虚构的。自然选择轻轻松松停留在“在”,停留在沉默。

  我们一般以为——在睡觉的时候,头脑没有作用,最多只是在休息,暂时停止动作,而认为清醒的状态才是正常。然而,无梦的深睡,其实就是一种沉默。虽然我们不知道,但我们醒过来,会感觉到很舒畅、很休息

  这种无梦深睡的状态,和醒觉的不同只是我们自己不知道(醒觉过来,我们是清醒地知道)。不光我们在无梦深睡时,不知道自己在没有梦地深睡,每一天晚上做梦,也随时被梦带走。

  虽然睡着和醒着,两个都有做梦的状态,但是我们一般只可能体会睡眠的梦。晚上做梦,我们醒来,可以清楚发现刚刚是梦,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我们知道这个梦是虚构的,也通常不会再追究,不会去多想,也不会有什么情绪。我们平常清醒的时候,反倒不知道这个世界一样是头脑的产物,一样是梦里的世界

  只有通过沉默,我们才会突然体会到,所有状态都一样,全部都是做梦的状态。而我们这一生全部想找的答案,都在沉默当中。它可以化出这个世界,可以把我们随时吞掉,把我们带回家。

  我们仔细观察,全部修行的方法,包括参,包括臣服,走到最后,最多也只是把这个身心带到沉默的门户。例如,参,到最后,是没有答案的答案,也就是沉默。臣服到最后,只剩下什么?也只是沉默

  甚至,连持咒或重复默念“I Am.(我-在)”,到最后,自然会发现,不要说连咒语都念不出来,就连想念的动力都消失了。最后,也只剩下沉默。我才会说沉默是最高的真实,是最深刻的法

  一个人要等到完全确实彻底醒过来,才会发现这一生相信是真实的东西,全部都是假的,突然体会到“That which is real is nothing. That which seems to be real is nothing.”唯一真实的,是没有东西,不是东西。过去认为是真的的一切,现在,反而竟然都是假的。

  一个人到这里当然会发现自己被欺骗了,被谁欺骗?是被自己念头的世界欺骗了。这时,通常会大哭。知道这一生从出生到现在都被骗走,而且是彻彻底底被骗走。原来,全部过去的痛苦、烦恼、失落都不存在,都是头脑制造出来的。而自己过去都是在一种被催眠的状态,竟然会把头脑的产物当作唯一的真实

  怎么可能会被骗得那么明显?它的吸引力怎么会那么大,让我们完全不知道自己在做梦?

  这个泪,会流不完。不仅是这一生的泪,还是为过去百千万次,一次又一次来的人生而哭。通过泪水,但愿让过去昏迷无明的业力,消失它自己。这种解脱的大哭,是发现——一个人怎么能那么彻底受骗,连梦的边都看不到,完全投入进去,还认为自己这一生真正想完成什么事情,成就什么东西,想成为什么人物。

  体会到这一点,一个人最多是继续沉默,自然有舍离。再也不会被这个世界骗走。再也不会让世界吸引到自己,让自己过不去

  当然,也有人这一生很年轻,没有通过练习或任何修炼,不知不觉就醒过来了。他反而不是大哭,而是大笑。只是,人类有史以来,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少之又少。这种醒觉,当然是过去不晓得多少辈子修行的成就。他的福德,超过人间所能想象。但是,对我们一般的情况来说,醒觉过来,还是会大哭

  无论如何,醒觉过来了,最后也只是剩下沉默。


非醒来不可

  假如我们读到这里可以承认——一切,都是头脑的产物,我们也就会发现,无论怎样用语言表达任何道理,这种表达本身就不可能正确,还只是一种头脑的产物

  甚至,我们在“全部生命系列”中表达的观念,也一样受到逻辑的限制,本身也没有什么代表性。不仅如此,我们会发现,这一生到此为止,我们在人间所学到的任何东西,其实都不存在,甚至可能和事实都是颠倒的

  但是,讲它不存在或颠倒,这本身又加了一层分别。也许可以说好像存在,又好像不存在。好像存在,是因为我们的五官可以体会到这个世界所带来的变化,也就好像有。好像不存在,是因为它在一个很狭窄的相对的范围内运作,不要说站在整体,只要从这个小范围稍微跳脱出来一点,它本身又是不成比例的小,对整体没有什么代表性。然而,这个不成比例小的一点点,也就是我们来这一生可以学到的全部。

  一个人自然也会明白,不光任何世界的东西、任何观念都是虚的,都是头脑的产物。甚至,任何期待,包括性的欲望、人和人之间的亲密,都不可能带来永久的快乐。最多也只是产生人间更多的欲望,继续延伸它自己

  到这里,自然什么期待都没有了。任何可以追求的念头,也已经消失。甚至,连醒觉的念头,也都没有了。这么一来,也就不知不觉醒过来了。就是没有醒过来,自己也无所谓,也不再重视。样样都不重视,反而接下来只有一条路可能走下去——醒觉的路。这个,可能是你我这一生含着的最大的悖论

  全部我们可以体验的,或者人类历史留下来的知识和观念,站在整体,没有任何一项会有什么代表性。甚至,我们最多可能讲是颠倒的。人类的演化,并不总是连续的。我们认为演化是向外展开的,愈演变,愈发达。却没想过站在整体来看,人类的演化其实是愈演变,愈狭窄,分别愈重——把虚构的,变得愈来愈肯定,衍生出更多幻觉

  怎么说?不仅我们这个现实是虚拟的,我们通过人工智能和各种感官模拟的整合,还想在这个虚的现实里,进一步衍生出2D、3D甚至更多维度的虚拟实境。我们只要看看现在的小孩子(大人也一样)多么投入计算机或手机里的游戏,就可以理解到我这里所谈的人类未来的发展,是怎么样在虚构中衍生出更多的幻觉

  但是,总有一天,走到最后,通过人间的聪明,我们会突然明白——再怎么演变,一切还是头脑的产物。那时候,我们突然从人间跳出来。跳到哪里?跳到一体。

  这样一来,才会突然发现,我们过去认为“有”的东西,包括人类的历史,一生累积的物质或知识,全部都是虚构的。连演化,都是颠倒的。最终的演化阶段或方向,最多只是让我们回转到生命的根源。也就这样子,知识和智慧才可以结合。我们人类的发展,也才会告一个段落。

过去,是头脑的产物;现在,是头脑的产物;未来,还是头脑的产物。从一个假设性的真实,再做这些对未来的假设,本身一样还是头脑的产物。

  站在整体,没有剩下任何空间,可以允许别的体或真理存在。跟它比较,没有一样东西的重要性会成比例,或是足以称为究竟的真实。

  这一点,才是真正最高的真实。让我们体会——这一生所学的,全部都不正确,都没有任何代表性。比较真实的,反而是我们这一生“学不到”的。真正正确的,反而是根本没办法表达的。只要还能用一句话去描述,我们已经又回到了一个狭窄的范围。最多只能一笑置之。用沉默,用自己的行为来表达这最深的领悟。

  但是,连这么讲,也不可能正确。既然没办法表达,那么,跟行为、跟沉默不沉默、跟任何动作或不动作都不相关。又有什么东西可以表达它?

  既然如此,一个人为什么不好好活下去?最多只是自在。随着生命来,该怎么做就去做。该走,就走。一个印记,一个轨迹,都不需要留下来。

  一个人,最多也就是轻松活下这一生。在活的过程中,知道没有一个人在活,也没有一个人生可以活的,才说轻松活下这一生。


  聪明和智慧是两个不同的轨道。人间的聪明,再怎么讲,是在局限而相对的范围。然而,要进入智慧,不是通过聪明。甚至,是刚刚好相反。

  我过去才会说,一个人虽然很聪明,但站在整体,他不见得成熟。甚至,有时候要把人间的聪明挪开,他才准备好了。当然,有些朋友听到这些话,可能心里还会觉得不舒服。所以我这三十年来,宁愿选择沉默,而最多是不分享,来放过这个世界。

  正因如此,我也不担心现代人不够成熟,而把这些书摆到一旁。这对我没有什么损失,我也不在意。但我充满信心,可能几十年后,乃至几百或几千年后,等大家成熟,读到这些话,也就可能突然有个很深层面的领悟,甚至是脱胎换骨的领悟。

  可不可能有这种现象,谁晓得?我们也不用去推测。


  Everything is within you.一切,是从你出发。一切的答案,都老早在心中等着你。没有一件事,不是从你心中延伸出来的。甚至,全部外在的世界,都还是从你心内流出来的。

  “Everything is consciousness.”一切,都是意识。无论是什么,甚至这里所讲的虚拟的头脑的东西,都还只是意识。最多是反映一个意识谱,从相对,一路摆荡到绝对。这么一来,没有一个东西、没有一个观念从真实的角度会比较有代表性。我们所认为的虚拟、虚构,其实站在整体,和真实一样有代表性,两者都是观念。

  我才会不断地说,这一生虽然是虚构的,一个人还是可以好好欣赏它、享受它、完成它。我们知道没有一样东西可以说是比较真实或比较虚拟,知道这一点——没有一个东西值得变成问题,或者需要我们将它舍离,但是也没有一样东西需要我们特别肯定或特别重视

一切都是我们意识的投射和大脑的加工产物。当你不把它当作是一个问题的时候,它也就不再是一个问题了。

  在国外,我会跟朋友说“Enjoy the dream while it lasts.”这个梦还存在,就享受它吧。但关键的是,我们再也不会被这个梦骗走。知道这一点,一个人不可能再有矛盾,而同时可以活泼起来、天真起来,把样样都看作是第一次发生、第一次体验。也就这样子,我们还住在这个人间,却老早跳出它,跳出一切

本文来源:《头脑的东西》,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3.04 周六:

  抑郁者会不断关注自己的消极念头、经历、记忆,以及自己遭受排斥时的所有感受。这也是一种逆向学习。

  在人类饱受诸多情绪困扰和精神疾病折磨的背后,确实都有一个共同的作用机制。简单来说,某个地点、某个想法、某段记忆或某个人物,都能作为某种刺激攫取人们的注意,并改变人们的感知。一旦注意越来越多地集中于这些刺激,人们的思考和感受还有行为方式,就有可能与自己的本意背道而驰,形象地说,就是你的心灵被绑架了。因此,我把这一机制称作“俘获”。俘获是很多人类行为背后的动因,其影响可能有利,也可能有害。从这一视角来看待人的行为,我希望能在俘获驱使人们产生毁灭性的冲动前,就让人们理解它会产生的不良影响。

  俘获理论包含三个基本元素:注意窄化、行为失控、情绪失调。

  有时,这三个元素还伴随着某种行为冲动。人们的注意会不受控制地集中于某样东西,进而人们的行为也受其左右,如此一来,人们就被“俘获”了,变成了这个东西的俘虏。

  无论何时,总有东西在控制着人们的注意。人们会留意自己周围环境中的反常之处,眼球会被由无数黑点构成的背景上出现的一个小黄点所吸引;突然做出的某个动作,或是呼唤某人名字的声音,同样也会引人注意。但俘获需要的,绝不仅是吸引我们最初的注意那么简单。通过唤起记忆,激发想象,点燃欲望,制造恐惧,俘获改变着我们的心境。当被俘获时,我认为那个以某种语气喊我名字的人并不仅仅是在喊名字,其语气中还隐含着批评或轻视,而这些都深深地让我觉得不安或焦虑。这也是我当时所能感受到的一切。

  日常生活中有无数的俘获现象,它们虽微乎其微,但数量众多。下面就有一个例子,来自我的亲身经历。当时我坐在飞机上,正打算写俘获这件事,计划利用这次长途飞行的好机会,不受干扰地写作。我有了想法后就打开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但就在这时,坐在我身旁的两个男人开始兴高采烈地大声聊天。他们说话的声音太大,我感觉就像自己面前有辆卡车呼啸而过一样。我努力集中注意力,把心思放在写作上,但还是会不断听到他们的谈话声。尽管飞机引擎一直在发出“嗡嗡”的噪声,产生着高达约11吨的助推力,但我的意识并没有被干扰。而我越是想专注于写作,就越会听到越大的谈话声。我变得越来越烦躁,因为我越是焦灼地不想听他们聊天,就越会听到更多。如果能做到听而不闻,我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去做。

  尽管这些日常经历的具体特征各有不同,但这些经历本身是很常见的。当然,具有俘获力的特定物体或想法,还是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有趣的是,在我还没敲键盘时,就注意到了这两个男人的谈话。难道我能根据以前的经验预测到他们会干扰我的工作?否则,为什么我会一开始就被他们吸引?或者,是因为他们说话声音太大,而这种噪声正具备某种能俘获我注意的感觉特点?工作时,我总是讨厌被嘈杂的声音打扰,但我为什么没有一种能力可以巧妙地转移自己的注意呢?无论怎么努力,我的注意总是会被拉回到噪声上。也许,合理的结论是:我过多地“关注”了这些声音

  我们会定期审视自身所处的环境,根据遇到的刺激或所追求目标的特点,来分配和转移自己的注意。

  俘获悄悄地攫取了我们的注意。我们或许能觉察到这种心理变化,但并不清楚它来自何处。这一切都发生于意识之外,而在我们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之前,就已经缴械投降了。这可能是由某个念头、某种感觉或某个人所带来的结果,而这种结果会主宰人们的心灵,占据人们意识的中心,使人们把其他东西都推到一边。与俘获来源有关的线索,将会变得与这些来源本身一样重要。无论是闻到香水的气味还是听到一首歌,无论是听到直升机的轰鸣声还是目睹消防车从眼前而过的场景,无论是某次考试拿了高分还是要准备一场讲演,和任何刺激的关联都会对人产生不同的影响,但也不排除根本不会产生任何影响的可能。俘获也许只会在那些对这一刺激敏感的人身上展现威力,所以即便只是短暂地接触这些线索,这些线索也足以窄化我们的注意,影响我们的感受

  当被某种特定的刺激所吸引时,人们就会采取行动,以回应由它引发的某种感受或需要。每次回应,其实都会强化促使人们重复这些行为的神经回路。长此以往,随着人们持续不断地以同样的方式回应同样的刺激,人们头脑中相应的学习回路、记忆回路以及动机回路都会逐渐变得很敏感。结果就是:人们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情绪和行为模式。人们的思想、感受和行为开始变得越来越下意识:最初的快乐变成了一种需要,从前的不良情绪升级为持续性的自我谴责,曾经的烦恼也一跃而成为对自己的迫害。最后,俘获人们的东西会变得举足轻重、势不可当,甚至会出现最极端的情况,即人们好像被某种异己之物控制了,变成了它的奴隶

  俘获常常会给人带来巨大的烦恼和痛苦。即便如此,它有时也会温柔地对待人们。聆听一首心爱的歌,追求我们认为值得追求的事业,所有这些也都能成为俘获的来源。

  俘获的起源带有极强的个性。我们的生命历程和人生故事,来自我们行动和经验的全部集合。而俘获我们的东西恰恰会影响对自我的认知,同时,对自我的认知也会反过来决定有什么东西能俘获我们。


  “比如,苏格拉底会说,假如一个人不断地吸毒,那么这个人就是无知的,因为他并不认为自己需要停下来,”詹姆斯说,“或者,如果这个人其实并不无知,但持续吸毒,那么他一定是身不由己的,一定有某种力量在迫使他这么做。”

  但是,我问他,这股力量看起来像是构成极端情绪或极端行为的意识成分,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它?

  “柏拉图似乎对此有所领悟,”詹姆斯说道,“柏拉图意识到世上存在不同类型的愿望,它们有时会让人不理性。比如,当你在小木筏上望向海水时,突然感觉非常渴,很想喝一口海水。但你很清楚,如果真的喝了,不仅不会解渴,还会让事情变得更糟。但即便认识到这些,口渴的欲望还在,你还是想喝。”

  然后呢,难道想喝海水的欲望就无法被理性驯服吗?

  “柏拉图认为,”詹姆斯回答说,“通过意志行为,你是能训练自己的,但仅仅说‘我现在打算这么做’还远远不够。你必须努力锻炼,直到足够强大,能控制这些非理性的念头。但我肯定,柏拉图也会同意,即总有一些人会完全失控,因为他们的激情早已变成了强迫。


  事实上,精神疾病是两股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边是体内的致病倾向,一边是外在事件,也就是现实刺激。我们的心灵一直在试图厘清实体大脑与生活经历交织而成的各种现象,而这也是我们必须要留意的地方。


  做任何事之前,诺拉都会耗费不可思议的精力来评估自己和周围的情况,这种“自我调节”已经无数次拖了诺拉的后腿。“在某种意义上,我感觉自己浪费了太多的生命,就只是为了保持现状,”她承认,“我一直都在挣扎,想要平息那些‘噪声’,平息那些焦虑、内在的自我厌恶和恐惧导致的干扰。我总是觉得,即使是状态最好的时候,我也是像耍杂技一样应付着各种干扰。”

  诺拉就是通过控制来“保持现状”的。哪怕是控制某件无关紧要的小事,也会使她感到平静,让她感觉更好。她越是能控制自己周围的东西,她就越感到安全。但这些施加控制的冲动也是自由的障碍,她对控制的需求变成了自身的牢笼,让诺拉陷入了永无止境的循环中。我问她,是否觉得自己能忽视这种时刻控制自身的冲动?如果能的话,会怎么样?

  “我无法想象自己不去严格控制。”诺拉立刻回答道。“我人生的早期,任何事情都不受我控制。这就是重点所在,我没有权力,”诺拉反思道,“因此,我现在认为控制自己就是我的权力。这似乎是能让我活下去的唯一方式。我猜,正因为如此,我才不在乎自己控制的是多么细微的小事,比如盒子里棉签的排列方式,因为我掌控了棉签,这才是重要的。”

  诺拉承认,如果放松控制,她会过得更开心。她也感觉到,不断努力地掌控自我让她心力交瘁。但如果不数棉签,她要把精力用到哪里呢?在她看来,她创造了一种精致而成功的仪式,能抵御一种源自童年的严重恐慌。

所谓的掌控和干预,只是我们创造的一种仪式,用于抵御我们在面对不确定性时产生的恐惧心理。


  在本质上,人类体验是混乱不堪的。在任何时刻,大脑都受到无数刺激的狂轰滥炸。这些刺激稳步地到达思维的门口,缺乏形式或结构。我们需要塑造这种不连贯的感觉,赋予它们意义,最终形成一种自我的感觉

  在一生中,我们每个人都从混乱而碎片化的混沌生活中创造了某种连贯的叙述,这是我们不断演变的生活故事。随着时间的变迁,某些人物和体验作为中心凸显出来,而其他的则被列为不重要的,不久后就被忘却。没有自我创造的故事情节,我们的生活就像随机构成的散沙。小说家琼·迪迪昂(Joan Didion)的一句话道出了核心:“为了活下去,我们讲故事。”

我们都是自己讲给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是自我给出的意义的践行者。

  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如何构思自己的故事

  我相信,俘获是一种本能的过程,通过它,我们就能从无序的环境中捕捉到一个故事。而这时,我们面临挑战:虽然俘获允许我们赋予世界以意义,但这通常不是通过理性思考达成的。这些关于我们的故事,并不总是像我们打算讲述的那样。

我们构建故事和意义的过程,其实就是把“未知”转化为“可知”,甚至追求一定程度的“可控”,因为大脑最害怕的敌人就是未知,也就是不确定性。

  在心灵被绑架时有自由吗?我们能转换视角,去看整个舞台,看每一道地板门、每一个长钉和椽子吗?在最基本的意义上,答案是否定的。就其本质而言,注意带有选择性,会自我强化。我们的历史、经济、物理环境决定了什么对每个人而言显得突出,由此打造某种模式,决定我们如何体验这个世界,也决定我们最终会成为谁

  然而,我们也拥有一种适度的自主模式。当我们理解了俘获是一种既影响我们的体验也被我们的体验所影响的神经机制,我们就不再会成为消极的“历史学家”,被限制在悲伤难过或令人不安的故事中。通过觉察自己分配注意的方式,我们甚至可以发展出有利的思维的灵活性,它允许我们同时讲述不同甚至是彼此矛盾的故事。

  我们影响这一过程的方式,不是通过接受如焦虑症或抑郁症等静态的诊断,而是积极地改变占据我们注意的东西。我们还能让自己处于一种更积极的影响及其伴随的刺激之下,以便克服已有的俘获。当新的俘获模式变得对我们更重要,使过往的模式丧失了自身的吸引力,这种情形就发生了

  对那些遭受了更严重痛苦的人来说,改变通常表现为体验的转变。像克里斯·韦尔那样,在成为父亲后出人意料地将注意转向他人,都能减轻聚焦于自我的俘获导致的非难或指责,从而获得解放

  然而,意志的力量并不足以维持改变。困难之处在于从自律或自责之外的事物中吸取力量。当我们放弃独自承受压力,允许自己感受他人的支持和联系,而不是聚焦于自我时,持久的变化就会发生。这种自我的转变通常要通过牺牲、奉献、爱、对事业或某一共同体成员身份的信仰来实现。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情感痛苦,我们首先必须理解支配心灵的内在力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着手思考,如何借用这些力量来获取优势。事实上,我们可以逐步地重塑自己的心灵,甚至改变我们体验这个世界的方式,不过克服一种模式的俘获通常取决于发现另一种模式的俘获

  一旦我们理解了俘获的内在机制,我们就能把自己受到的损害降到最低,甚至还可能发现超越俘获的方式。

本文来源:《被绑架的心灵》,戴维·凯斯勒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3.03.05 周日:

  我会选择现在就着手进行这个作品,也是考虑到“quickening of time”(时间正在加速)的现象。这个现象,我相信你也注意到了,也就是人类面对的改变步调,正在不断加快。

  举例来说,你现在可以接触到的信息量是不可思议的丰富,渠道也是过去难以想象的便利。人类随时可以跨越时间和地域的局限,共享同一个全球性的数据库。而且这种共享是双向的,你不光可以获得信息,你所产生的信息也随时能够被别人获取。这种方便,自然而然会为你的脑海带来一种全新的整合,甚至带来一种重新起步的作用。

  除了信息的便利不断加快改变的脚步,接下来,我认为还会有一些重大的发生,也许是太阳系或行星层面自然的变化,也许是这个世界免不了的天灾和各种人为的伤害。这些发生,也同时在催促人类整体要提升意识、要往统一的意识前进。

  就像我在《必要的创伤》里提到的,正是透过这种难以避免的对立、摩擦和冲突,你我才可能把一切都当作个人转变的出发点或恩典

  至于这本书的书名“转折点”,所想表达的也只是——在人间,早晚会有一个时点,人类(当然包括你)会突然得到一种天翻地覆的转变。你会发现,过去所知道、所体会的全部都是颠倒。这种认知上的转变,会为你带来一个瞬间的同步或谐振,而让你突然明白,过去以为的颠倒,其实才是理所当然

  这种转变,即使还没深入到从唯物到唯识的颠倒,但它本身已经带来一个转折点,一个让你再也无法回头的点。到这个时候,你才落到意识的门户,而接下来只可能进入唯识的真实。


  你可能还记得,我过去时常提到——这个时代,从我的角度来看,是人类史光明的黄金时代(Golden Age of Enlightenment)。当然,你过去听到这种表达,可能会以为我所谈的是人类的演化已经完成,而接下来一切都会顺利——社会愈来愈发达,文明也不断地进步,而生活当然会更方便,人类就要进入一种更辉煌、更理想的阶段。

  然而,我所指的,其实是刚刚好相反。我指的“光明的黄金时代”,并非从你(小你)、我(小我)的角度所认为的好或进步,而是从整体意识的层面来看

  确实,随着科技和科学的前进,社会的制度会愈来愈合理,让更多人有权利参与,能够选择在各种平台上交流、取得信息、交换意见,而朝向人们所认为的公平去发展。但是,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也就是因为有这些方便所带来的成就,人心反而要承受各种幻灭的痛苦

  随着种种信息的揭露,愈来愈多人会有所觉醒。不过,这种觉醒并不是我在“全部生命系列”所谈的醒觉,而是人们会意识到过去所知、所学的一切根本不正确,谈不上中立,更别说公正

  举例来说,即使一般认定很客观、有凭有据的科学,只要你愿意独立而主动地去探索,就会发现所谓的科学其实含着很明显的偏误。各种议题,例如公共卫生领域和各种慢性疾病的研究、科学家对全球气候的探讨、绿色能源和传统能源的辩论,或是全球化、自由化等社会倡议和理念,你只要追查下去,就会发现这些讨论已经被几种观点给主导了

  更别说你每一天从各种渠道接收到的新闻,其实都带着立场。看起来中立客观的论述,你只要关注它的来龙去脉,就会发现都有它的出发点、有各自的动机。从这些观察和探索,你会好像突然看清了事实,哪怕只是很短暂地看到了一眼。

  既然现代信息的流通是如此便利,你也很容易找到无数过去的资料,而自然发现就连一般人所谈的历史,最多也只是某一个角度的说法。所谓的史实非但谈不上客观,离正确可能更是遥远

  这些观点,我过去很少公开谈,因为我知道会推翻许多朋友的价值观,而引发相当多的情绪。而且,在物质层面挖掘真相,从我的角度来说并不值得投入。我过去最多把它当作另一个层面的错觉。这方面的争论,只会让我们陷入这个人间更深,反弹得更激烈,更看不到终点

  我想表达的是,如果有凭有据的具体科学都有这种情况,那么在各自主张的公共卫生、行政、经济、社会等领域,你可以想象所谓的主流其实完全没有代表性。毕竟,很多大家认为理所当然的前提,本身也仅仅只是假设,是带着个人主观的臆测,不一定足够周全

  但是,知道这些,对你到底有什么用?

  我还是要坦白讲,其实什么用都没有。最多是透过这些探讨,你明白人类已经进入一个极端的状态,也就是古人所称的末法时代。这是一个处处都有对立、摩擦和反省的阶段。没有经过这些对立、摩擦和反省,也没有真相、启示或启发可谈

  一个人得到了种种的启发,甚至明白这一生所知道、所学到的都是颠倒,才会想找另外一种解答。毕竟,依赖各种既有的知识和制度,到头来只会让自己充满失望,止不住的灰心。

  对世界失望,对自己和周边灰心,对什么都不抱希望,也不感兴趣——这种心情,任何受过创伤的人都能够理解。人类眼前所面对的,可以说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演化的交会点。身心各层面的创伤也会是最普遍的现象。在这样的时点,每一个人要用怎样的态度来看、来克服、来度过

  这个时候,意识转变的机会就来了。这个阶段最多也只是——怎么透过唯识、透过全部生命的观念,让你面对生活、面对生命,不会再让自己陷入人间的旋涡。当然,这样的你,也可以说是最成熟的一群,准备好面对意识的转变。


  曳引作用(entrainment):用同一个空间的不同钟摆自然会被其中最大钟摆的摆荡频率给带动,而到后来变成步调一致的例子,来表现一种同步或谐振的过程。心如果达到同步或谐振,自然会带动脑的同步,而让身心运作达到最不费力的和谐

pS51l0f.jpg

  生物体内有数不完的反应,都是透过这种同步的机制达成的。少数的原子、分子,透过它们的秩序在更高的层面进行了系统性的组织化,并突然影响整体的规律。细胞内的水就是一个例子,它比纯水更有秩序,并能够支持各种生物分子的构形和反应。你会发现,同步的机制为生命丰富的表现建立了平台;如果没有同步的原则,也不会有生命丰富而和谐的现象

  无论是身心的同步,还是物质基本性质的变化,和我们在这里所谈的现象是同一个道理——更高的意识、更大的真相,或更多的知识自然会盖过比较小的角落。这种同步,也只是自然而然地沿着位能或秩序的梯度往真实演变。

以大观小,则有不见;以小观大,则有不明。

  如果你还记得,热力学第二定律指的是在一个封闭系统里,熵会趋向最大。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更高、更广、更深的真相并不像热力学第二定律讲的会变得更乱或是更没有秩序。相反地,它是更有规律、更有秩序的。更高的真相就像是含着一种更根本、更完整的秩序,或者说一种最简单明了的原则,而可以把其他比较不完整的真相囊括起来

  我会强调什么都不用做,是因为我们过去所学、所体会到、认为是意识的层面,其实还落在“做”“有”的范围。然而,只有进入“不做”“在”“心”“全部”的层面,我们才可以扩大我们的生命场,让这个生命场大过个人的生命场,自然就可以提升周遭的生命场。

  因此,我才会用反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来表示人类的演化。从我的角度来看,人类历史几千、几万年来演化的方向其实是颠倒的。发展的方向并不是要往外在去努力,反过来其实是要往内。往外在的发展,全都是次要的,甚至还分散了人类宝贵的精力和注意力

  当然,你目前可能还认同不了这个观念,而会认为根本没有这回事,还要继续在人间的物质和科技层面发展。但是,总有一天,你试遍了所有发展的可能,并且再也没有地方可以延伸下去,到时,你也只能彻彻底底回到自己。回到自己,也只是回到少之又少的大圣人所分享的状态。

  我才会说,在这方面要达到关键的少数,并不是靠人间一般重视的推广、教学、分享或其他的“动”。一落在这个范围,反而跟现在人间颠倒的方向没有两样,也不可能达到比青蛙到人类更大的跳跃。

  相反地,是人的意识可以轻松地休息在自己、安顿在本来就有的自己,让意识自然扩大,而这更大的生命场自然发挥出来,我们才有进入光明的黄金时代的一天。

  然而,来自宇宙各个角落的助力,也不外乎现在人和人、社会和社会、文化与文化、世代与世代、组织与组织、领域和领域、理念和理念之间剧烈的摩擦,再加上从行星层面顺着周期所带来的压力。可以说,你我正好赶上了这个时点。

  从我的角度来看,这些摩擦和种种的条件与事件(也就是一般人所认为的灾难和动荡),自然会让99%以上的人想找到一个更深刻、更强而有力的人生解答,而被这不到1%的人吸引过去

本文来源:《转折点》,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3.06 周一:

  一方面,这是事实。不光在地球之外有其他的文明,其实在这个地球就有数不清的文明,发展程度和人类没两样或更先进,只是我们的五官看不到。另一方面,无论从心理层面还是人类的发展和命运来看,假如可以认同这一点,那么,一切都会大不同,更能够催化很大的改变,对你个人来说,只要能接受有其他生命和文明的可能,甚至认为这就是理所当然的事实,那么,你个人在人间的所见所闻,以及你所看重的样样价值,可能都会有很大的变化

  你会发自内心地感受到,眼前的问题其实没有多严重;甚至你会明白,其他文明会分享更大的聪明、更有效的选择,来帮助人类跨过眼下的种种关键的困难。

  这些困难也许是充满矛盾的人际关系、工作的难关、社会恶性的竞争、组织和组织的冲突……无论是怎样的难关,这种全新的观感自然会帮助每个人放下自己的偏见,而让全球重新凝聚起来,一起度过眼前的纠纷。

  有数不完的文明跟人类一样或更先进。这种突破性的真相,就是这么重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这个事实会变成一个普遍的观念。你会发现,承认有其他文明和生命的存在——这么一个直截了当的认知,可以帮助你跨越你现在所遇到的问题,甚至全面推翻你这一生点点滴滴累积下来的价值和观念。

  这一次,假如人类可以认同这一点,那会是最大的一步。打开这个认知的限制,自然会带来完全不同的视角,让人类可以重新看待自身的处境。到时你再回头看看现在样样的冲突、窝囊和不满,会发现这时的自己根本还在黑暗世纪

  你我会突然发现,过去认为很重要的东西,其实只是我们自己赋予了不成比例的重要性。这个新的认知,会带给人类对未来的希望,让我们能够勇敢跨出下一步。我们会真正团结起来,心里明白种种的分别、争斗、战争不光是不需要,更是多余的,根本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可能是人类演化到现在,最需要的一个转折点。

再用一个比喻来说,就像人类从坚持地球是平的,转而承认地球是圆的,而接下来又接受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甚至又突然知道连太阳都不是宇宙中心、银河系也只是宇宙无数星系里的一个……这一连串的推翻,也就把你我的认知一下子从中古时期带进了现代。其中每一个认知的颠覆,都为人类带来很大的震撼,而带来全面的跃进

  然而,这么大的跃进,你说究竟改变了什么?其实,什么都没有变。所改变的,最多只是理念彻底的转变。


  这种不确定性也就好像在表示,我们永远有新的可能可以活出来。再往更大的范围去推,也就是其实可以同时有多重的宇宙存在。再讲得更透彻些,这种不确定性也好像在说,是透过我们每一个选择,把眼前的状况固定下来,再透过下一个选择,再活出下一个固定。生命的点点滴滴其实不是注定,而是透过一个又一个可能慢慢化出来的


  对你,唯一一个改变的可能是,反过来,将注意落回到一切的出发点。这时候,你最多只需要看穿眼前的现象,而彻底地体会到一切现象的来源。这个源头,也就是我多次重复的——整体、心、全部、一体、绝对、意识、空。

  只有这样,你才可能突然把意识从一个局部的点转向整体,而可以充分体会到——这一生的剧本,只是一个狭窄的可能,只是种种可能的其中一个。至于你个人这一生可以活出来的自由,最多也只是不被这个狭窄的剧本骗走

  说你自由或不自由,看的并不是你能不能改变这个剧本的细节。坦白说,无论是不是去更改这一生的结果(也就是一般人所谓的命),根本不会影响你这一生可以体会到的全部或真实。所以,改不改已经不是重点了

  因此,我才会说,把注意力回转,是你可能有的唯一的自由。

  我会重复这些观念,最多只是想表达,这个人间或地球最多只是代表一个可能的层面,在这个层面,种种可能是被锁定了。然而,生命或聪明并不只限制在这么一个层面。只是你我过去被五官和头脑的聪明限制住了,才可能会以为这个狭窄的层面、地球的层面足以代表全部;最奇妙的是,你一直在这种限制下,想去探讨有没有“其他”的聪明、“其他”的生命、“其他”的意识状态,包括会想探讨有没有一种东西叫作“唯识”。

  这种限制,不光是阻挡了你对有没有其他的文明、有没有其他生命……这类主题的接受度,甚至阻碍了你对一切物质可能性的想象。各种可能的突破,包括星际旅行、能源的利用效率……全部都被我们自己给限制住了

  这样的框架自然限制了你的想象,而让你认为即使有别的文明,距离也太过遥远,根本没有接触的可能,自然也影响不到人类的生活,跟你一点也不相关。但是,你可能从来没有想过人类正要进入一种量子式的跳跃,而这种跳跃的幅度就像我时常用的比喻,比从青蛙到人类之间的演化距离还大。

  然而,要完成这样的跳跃,其实也只是感知和思考框架的彻底转变。如果你知道有更先进、更悠久的文明存在,而这样的文明正在等着人类发展到他们的程度——光是这样的观点就足以影响人类历史的发展,并为人类带来脱胎换骨的影响。

  这样的观点自然带着你、我、每一个人,用全新的眼光重新检视过去的历史和所有的价值观,并从中得到全新的诠释和启发。你所得到的诠释,甚至会跟人类集体意识过去所认知的完全相反,更别说和历史教科书截然不同。

  你这才可能突然体会到,其实人类并不像自己以为的那么发达。从个人的层面,你也可能会发现,原来自己过去都把精力投入在一个错误的范围,而要透过不断地费力和劳苦,才可以换来一点勉强可接受的生活质量

  假如人类能从源头就采取一个不同的模型,更接近唯识而不是现在的唯物,或许能为你、我省掉数不完的时间和痛苦,而让太空的兄弟姊妹们不再永无止境地等候。人类也才会发现真有一个东西叫作宇宙统一的意识场。到这里,你我也才会突然明白,其实人类并不需要那么辛苦——用这种头脑的错觉和限制,注定自己在地球的命运

本文来源:《转折点》,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3.07 周二:

  从这种角度来写人类的演化史,显然含着一个你我认为理所当然的假设——人类越演化,就会越“先进”,就会拥有更多的选择与可能。然而,这个版本的人类史可以说完全忽略了另一个面向:尽管拥有更多的可能,你我依然受到物质和头脑的限制。或者,就像爱因斯坦公式的边界条件所表达的,人类脱离不了光速的限制。

  到这里,你是不是愿意打开心胸,试着想想这样的可能:那个阶段的人类其实并不像现代人自以为的,只是在一种像动物一样的史前状态。或许,最早期的原始人类还比较接近一体,更接近一个统一的意识场

  如果你可以接受这种可能,也许能让你解开过去想不通的现象,像是为什么许多古文明含着不可思议的知识体、充满感染力的艺术表达,像是为什么现代社会的生活明明很进步,大家却好像愈来愈不快乐

  和现代的你我相比,早期人类或许在物质层面是相当落后,但他可能还记得自己并不受肉体和物质的限制(对爱因斯坦来说,也就是可以不受光速的限制)。他不费力就可以将意识扩大,让自己的注意轻轻松松从物质层面的每一个角落“转回”“扩大”到一种非物质的层面。

  如果不受到物质和肉体的限制,早期的人类和动物一样,随时可以活出一个统一的意识场的状态。活在统一的意识场,也代表这样的早期人类随时在一种瑜伽的状态。现代人认为理所当然的隔阂和分离,对他而言是连想都没想过,更别说听过了。对活在这种状态的早期人类,不光是人和其他人没有隔阂,人和动物没有隔阂,人和大自然更是没有隔阂。甚至,人和其他的聪明、宇宙任何角落的文明都没有隔阂。

  透过这种合一,一个人想去哪里,就可以去哪里。无论灵性的境界,还是其他文明的世界,都没有什么稀奇。他的意识可以到任何地方,也可以随时回到当下。

  我知道,现代人听到这些话,大概会当作是一种迷信或幻觉。但是,活在这种状态的早期人类可以说就是拥有这种“天眼通”,或现代人会称为“特异功能”的能力。许多探讨原始文化的人类学家,也记录了类似的现象。对不受头脑和五官限制的人来说,这只是一种理所当然的本能,并不会认为这比眼前的物质世界更近、更远、更重要或更不重要

  我想更大胆地提出一个观点:人类的演化,是走上了一条颠倒的路。活在这种状态的早期人类,在灵性方面的成就其实远大于我们。他们的头脑不像现代人这么的发达与复杂,也没有这么多的阻碍。我前头会写《集体的失忆》,也是在表达我们在潜意识里都记得这种没有分别的状态,只是头脑忘记了

  想不到的是,人类还要坚持自己才是宇宙独一无二的存在,好像相信有别的星球或文明是最危险的事。哪怕更高的文明有可能让人类减少对物质的依赖、不再受到能源稀缺的威胁,而提高生活的水平、让生活进步,也最好不要去讨论。

  这种自以为是的心态,也会包装成理性务实的态度或保护主义。把这个狭窄的角度当作一切,既衍生了人类所重视的各种价值,也道尽了人类历史的发展。


  任何观念,无论多完整、多合情合理,最多只是反映了某一个角度。

  我想再追加一点:任何观念,最多只是反映某一种对立。我用这句话,是想表达——你我所拥有的任何观念,都是要透过比较和对照才得来的。当然,这种比较或对照,反映的其实就是一种对立。任何观念,可以说都只是自由的意识受到了身心的阻碍,在对比的相互摩擦之下才有的

  如果一个人是完全自由,对任何东西都没有阻碍,自然没有对比、没有摩擦,也就产生不了一般人认为“有用”的“观念”。最有意思的是,人类或任何众生、非众生都是一样的;所谓的存有,也只是反映了一种暂时的阻碍

  任何人、任何东西、任何眼前好像有的点点滴滴,其实只是无限大的意识在自由流过去的过程中,在很短的时间里遇到了一点阻碍,并让它把注意暂时浓缩在这个带来阻碍的小角落。也因此产生一种东西叫作念头、叫作能量、叫作时—空、叫作动。

  对整体,这些暂时的现象,包括所有的观念,其实没有一点代表性,更不用讲根本没有绝对的重要性;最多只是在主体和客体的两点之间,暂时设立起来的关系。

  我才会讲,你如果要完全自由,首先要抛开或轻松地看穿所有的观念。你只是让观念来,让观念走,而选择不要再让任何观念带走。不让任何观念带走,你也可能发现——没有什么观念是真的,或需要特别说它是假的;观念本身或它的真假,对你再也没有什么代表性。

  如果你的头脑还有一点阻碍、一点对立,你才可能有一种东西叫作观念。就像前面提到的,观念(和念头)本身是反映一种摩擦。没有这种摩擦,你反而自然发现连一个念头都没有。而且,你也懒得有。

  你可能老早也发现,没有一个“事实”可以称为是真实。任何“事实”,无论你认为它有多么确定、多么当然,只要往下探讨,到最后就会发现所谓的“事实”不光只是反映某一个角度,而本身还带来一种阻碍,或是一种枷锁

  认定某一个“事实”,也就让你守住某一个逻辑、某一套剧本,而透过这套剧本,你的头脑才可以从中得到意义。然而,换一个人,有一套不同的逻辑,这个意义也就又跟着不同了

  你再仔细观察周围,自然就会发现,人好像还可以分成所谓的“左派”或“右派”(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说法)。最有意思的是,就连对同一个“事实”和“发生”,不同倾向的人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理解

  有了社交媒体的方便,这种两极化和撕裂几乎已经到了极端的地步。你仔细观察,即使只是一个普通人,眼前都有几百种新闻和信息来源可以选择。通信工具的方便,让你随时可以依照自己偏好的价值观来选择接受什么信息,而社交媒体甚至还透过复杂而不断改善的算法,顺着你的偏好和习惯,推送给你更多你会想看的消息。

  这么发展下去的结果会是什么,你也已经知道了。你本来就已经带着某种对立和阻碍,透过某种立场在看世界。你的立场,也只是反映了你所受的教育、家庭背景、所属的社会阶层、生存的利益基础。只不过,你已经相当受限的立场、对世界或对自己的看法,就这样又透过这种表面好像很丰富的选择,反而变得更狭窄。你不光活成了一道阻碍,还为自己带来一个跨不过去的门槛

本文来源:《转折点》,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3.08 周三:

  不光你个人的选择在不知不觉中,在这个世界造成更强的对立和偏差;你只要仔细观察也会发现,整个人类的历史,不过是某一个或某几个人透过个人的偏见,选择性地把一些经过当作是事实,来贯通他觉得合理的一套说法、一整个故事。而且,最好这个故事可以对后来的人类传递一些信息和道德的劝告。

  在你熟悉的历史中,哪一个不是将胜利者称为贤能的帝王、而将失败的一方写成缺乏道德的角色?当然,这是难免的。毕竟胜利的一方才有机会写历史。这一点,无论东西方都是一样的。

  只要我们观察,历史上所有战争的记录,也不可能不含着类似的偏见。最不可思议的是,就连每一场战争和冲突是怎么开始的,你只要去考证自然就会发现和主流历史所讲的可能完全不同,甚至还可能彻底颠倒

  西方的历史,同样也有所谓的主流版本。看起来再客观不过的成功、失败、正义、邪恶……的史实,同样是透过某个或某几个人武断地归纳出来的。前面提到的偏误,在人类历史的每一个角落都存在。刚产生的权力自然需要一波赞成它、支持它的观点,来证明自己存在的合理性。这个版本的历史也就需要提到前人的邪恶和腐败,才值得新的正义来推翻。当然,这些观点随时都可以改变,而改换成另一种诠释。没多久,大家自然也就忘记了原先的版本

  现在你回头想想比较熟悉的一些说法,包括西方历史谈的中古黑暗时期、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工业革命、清教徒怎么在北美建国树立了勤奋进取而人人有机会的美国精神、西方世界尤其美国似乎在走下坡……表面上,这似乎是共识。但是,这个共识是怎么来的?这些描述,当初又是从谁的眼光来判断的

  我也会建议你,面对一切,随时问自己同一个问题——这些说法,是从谁的角度来判断的?我敢大胆地说,只要你选择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透过现代信息流通的便利从多重角度去探讨、去衡量,你自然会发现,你过去从正史所得到的印象即使还称不上是不正确,但至少不足以全面地代表事实

  你再进一步追下去也自然发现,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如此,无论是医学、法律、教育、社会、文化……你可能突然发现,这一生被教育的,全部都只是站在某一个立场得出的观念。现在,你才明白,好像确实有另一个不同的现实存在,甚至不只是一个、两个,而是多重的现实。这一切,都可能。

  你只要进一步追查信息自然就会发现,这种善恶的判断其实不是绝对正确的。你很快就会反问自己:要你做出判断的根据是对的吗?这些根据有全面的可靠性或准确度吗

  你心里会愈来愈明白,每件事、每个发生都同时有好几个面向。包括你曾经听说过的近代战争,你只要回头去翻找文献,最后都会发现,事实跟当时宣称的开战理由并不符合。不光不符合,还可能又是刚好相反

  你再追查下去,就会发现到最后还是各讲各的。你也不敢确定究竟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最多只是纳闷当初自己怎么会那么肯定某个说法。你心里有数,知道自己是上当了

  这种对真相的追求,就是有这么大的作用,而可能对人类的冲突踩一个大的刹车。人类不会再把一个事情简化成好坏、善恶的两个极端。你对家人、身边的人,也能够不再用一种简化的标准来衡量。甚至,你还可能开始反省,过去批判其他人的标准是不是完全不正确。也许到最后,你会发现一切是自己误导自己,跟别人一样,还是没有离开过无明


  一般都说人类比动物聪明,但你也会发现这不见得是事实。动物如果吃饱了,至少不会再虐待自己的肚子。然而,人连这一点都不懂。吃饱了,还想着要吃更多。有得穿,还想要有更多的变化。明明已经用不完,还会想追加。欲望和贪婪,是永远不会停止的

  这些真相的追求,不光是可能让你个人对欲望无止境的索取踩一个刹车,你可能也会发现,人间没有哪一个理念是绝对的正确、绝对的权威。最多,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只有短暂的意义

  讲到这里,其实我写“全部生命系列”也一直是从一个颠倒的角度,希望颠覆你我过去对意识层面的认知

  然而,我在这本《转折点》所谈的并不是意识层面的颠覆,而是这个现实层面的推翻。你我眼前的现实,它的基础已经不再稳固,而被突然撼动了。你会发现,不光历史的观点是浮动的,根本靠不住;甚至,你这一生能得到的观念,没有哪一个可以说有一点可靠性

  这种发现,从我的角度,可能会是你这一生可以得到的最大的恩典。


  就算不谈饮食、环境和其他层面的失衡,就连可以代表现代社会最大突破的信息便利,从某个角度也是带来威胁。快速的步调,让人好像随时都能接收,也能响应,同时也让网络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知识库,无论什么领域、什么学问、什么知识,只要有心去找,都可以找到。

  但是,假如一不小心,这种追寻是追寻不完的,自然就会成为一个陷阱,让你好像落入一个无底洞。大量的信息,在某一个层面也可能给你带来负担。假如你讲究学习,自然会发现总是学不完。甚至,你愈钻研,还让视野变得更窄。如果你不想把自己限制在一个角落、想成为样样精通的专家,你会发现这根本是达不到的理想。现代的知识太丰富,你永远会觉得自己还少了什么,反而随时对自己感到不满

  这大概就是你的现况,也可能是大多数人的状态。

  所以,很重要的是,你的心里要很清楚,不要把一个本来是带来方便的信息的工具,变成唯一的终点、唯一的目标。如果你不够清楚,那么,这种本来可以带你找到解答的便利,反过来也能够成为你的束缚

本文来源:《转折点》,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3.09 周四:

  现在信息传播非常便利,也会让你随时体会到这一点。当然,这种便利和你个人的判断能力自然会促使你去找其他的、更多的信息来源。只是,不要忘了,在这过程中,你也可能不知不觉反而更强力地守住了自己的立场,一样在强化你本来就有的偏差

  但是,从正向的角度来看,你可能也自然发现,好像自己再也不那么容易上当了。你不再像以前一样连想都不去想就全盘接受某个观点或说法。你曾经以为不可能动摇的真相,它的地基已经开始晃动了。

  很有趣的是,你和朋友交流的时候,所谈的很可能已经自然偏向你逐渐发现的这些另类的解释和不同的结论。这种谈话焦点的移动,就好像这个观察和思考的经过,已经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甚至,你可能也留意到,透过各种智能装置和社交媒体带来的方便,你好像早就建立起一个自己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你被经过自己过滤的各种说法和真相团团包围起来,让你觉得相当舒适,不会随时被矛盾和冲突影响心情

  更有意思的是,其实不只你一个人如此。这世界,可以说几乎所有人都是一样。表面上,我们还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但是,这同一个地球就好像挤满了彼此不互通的平行宇宙。地球上七十多亿人不再是分享同一个世界、做同一个梦、有同样的标准和期待,而是各有各的意见、各有各的说法、各自采用各自的消息来源

  这种分别与隔阂接下来只会变得更激烈,而不可能缓和下来。甚至,各种观点和看法的差异会大到一个没有回头路的极端,会让你发现没有一个价值是可靠的,从而让你面对各种消息和现象时自然会想多做一点研究,或至少多听、多看,而不要马上照单全收。

  你过去还可以拥有一种天真的信仰,认为这个世界有一种东西叫作客观。现在你已经知道,就连一般认为最纯正、最没有立场的客观其实一点都不客观。接下来,任何观点、任何说法、任何别人口中的事实,甚至你自己认为的事实,都要接受同样的挑战。

  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你当然会变成一个非常不快乐的人。你大概很难有一个瞬间对所见、所听、所闻、所接触到的一切,感到发自内心的满足。你已经变得对样样都质疑,随时觉得自己被这人间的各种说法、观点甚至历史给骗了,而可能随时感到愤怒

  对你,人间样样都靠不住。你也会想建立你的同温层,只和观点相同的同伴交流,来强化自己的看法。这种现象已经相当普遍,其实也正是你我的现状。

  当然,你可能继续在这上头投入,更小心翼翼地加以区分,并认为这就是人生最重要的事。但是,你也可能已经是现在还相当少的少数,会发现继续做这方面的区分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只是让自己更不快乐、更恐惧、更不满足、更没有安全感。因此,你也可能从信息的追求跳出来,而选择将注意投入生命更深的层面

  早晚,这样的少数人会愈来愈多。

  从我的角度,你如果能体会到人间的靠不住,发现没有什么是客观,能选择不在这个层面较真、不再把注意落在这一生的现实的层面,那么,可以说你已经让这一生重新起步,而且有机会全面地重新开始。

并不存在一个客观的真相让你弄得清或是弄不清,人活着,主要是看你的内心世界你是弄得好或是弄不好。


  从一开始,我就不断地表达,人类的可能其实是无穷无尽。只是你、我、每一个人都被唯物的观念守住了,才会把无限大的潜能限制成眼前这一点点现实

  你大概没想到,如果只着重物质层面的发展,而没有道德和伦理作为基础,来节制每一个人贪、嗔、痴的习气,克制人性自然想独占一切、想要建立阶级分别的倾向,其实人类很容易就伤害环境、甚至消灭这个地球。这一点,在任何文明都是如此。这在地球的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物质层面的发展,本来可以帮助人类的成长,至少带来种种方便,让每一个人都能从眼前物质和生存的需求中喘口气,而转向心的层面。其实,只要你心胸打开,就会明白有数不完的文明想帮助人类跨越各种技术上的困难,解开生存层面的限制。关键最多也只是看人类是不是已经足够成熟。

  我会选择在这个时候来谈论唯识的真相,其实也和人心追求真相的需求有关。毕竟我不希望年轻的一代浪费他们的聪明,把注意力集中在从一个境界到另一个境界的改变,就这么把人生最宝贵的几十年耽误过去

  在我看来,任何发展,不管多伟大还是多神秘,带来的最多只是生活或物质层面的便利和突破,对整体其实是没有代表性的。这些发展,也还是要和你我灵性的成长同步。如果物质层面的发展不均衡,灵性的脚步配合不上,那么,迟早还是会透过破坏或毁灭,我们又要从零开始,再一次恢复平衡

  坦白说,人类老早已经忘记了什么是平衡,并且还需要大规模的整顿,才可以重新开始。

  对真相的追求,也就是我所谈的地球重新起步的第一步。这一步,也就是这次信息的自由流通所可以促进的。对任何议题,你只要想得到最终的答案,也自然发现都可以找到。但,这其实并不是最终的目的。

  这种“找到”或“发现”,最多是动摇你的信念,而让你自然明白这一生所累积的知识、所学到的观念,全部最多只是一套信念。你所拥有的这套信念,别说在整体上没有意义,就是只看人间这点狭窄的范围,其实也没有什么代表性,而且甚至可能完全被你所发掘的真相给推翻。

  但是,透过这种摇动所引发信念系统的崩溃,你也许就突然觉醒了。这种觉醒,指的是你过去认为靠得住的架构受到了撼动。

本文来源:《转折点》,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3.10 周五:

  人类,就像前面提到的,是站在一段很狭窄、很有限的范围里,想建立对自己、对世界、对宇宙、对一切的认识。对生命的观念,也是如此。所谓的生命不生命,也只是从人类、从你我的角度在看。

“我们是宇宙中渺小的微尘,只占据很小的空间和时间”。

  举例来说,一般会认为材料、石头、灰尘是死的,是完全没有生命、没有反应的物质。但是,你只要仔细观察,也就会发现这种有没有生命、有没有意识、有没有聪明的分别,又只是透过人类很狭窄的定义而来的

  假如一个东西没有人类这种不断比较的二元对立的聪明,不像人类还可以把这种比较透过记忆储存、接下来再调出来跟现状继续比较,你自然会认为这个东西是没有意识、没有聪明甚至没有生命的。

  因此,一块石头不符合这个条件,你会称它是死的,觉得它没有生命。如果一个东西会长、会不断生出来,像是一株草、一棵树、一朵花,你也会自然认为它有生命。但是你会判定它的聪明不够,不如动物。动物除了吃、喝、睡觉、排泄,还会动、会更激烈的反应、会跑、会躲、会咬、会打架。从你我的角度来说,这些反应比植物复杂多了。你也自然会认为这种生命更高等。

  当然在这一群比较高等的范围中,最高等的是人类。你我自然会认定,人类是地球最高的生命。我相信,你现在只要想,就会发现,这种定义其实很武断。是谁说愈是往分别的路前进,就代表愈聪明呢?这是谁决定的呢?对我(或古人),是刚好相反。人类现在的聪明不光是过于狭窄,还锁住了自己,根本不会打开我们的潜能

  举例来说,人类现在的聪明,完全要透过形相才能表达,就连信息的0和1也还是形相,一样是在物质的层面。虽然光是守住这种物质的层面,就可以延伸出各种变化和选择。但是,这些选择就是像树枝的分叉,愈分愈细;你跟着走,其实根本回不到生命的根源。要走回根源,你要停止这样一再地分歧,才有机会。


  从唯识的角度去想,你就会发现目前的这个空间其实只是数不清的可能的其中之一。不过你、我、每一个人都透过头脑的运作,把这个“之一”的可能当作是全部。就这样,你、我自然会认为有“你”有“我”有“地球”有“太阳系”有“银河系”有“宇宙”,并且全部都在一个封闭的系统运作。但是,从唯识的思路出发,你会发现,你所看不到、体会不到的可能,其实是无穷无尽的,可能甚至是远远超过这个时—空

  这个时—空之外的可能,是头脑连想都想不出来的。毕竟念头和念头造成的物质(thought-form,念相),还是受到这个“封闭系统”的限制,自然也无法想象超过这个范围的一切。


  跨层面或跨维度其实才是真正的重点。

  谈跨维度,也就是承认目前的时空只是一部分的真实,而其他的部分其实远远超过这个由三度空间和时间构成的四度时空。传统心理学,无论所探讨的问题还是整个心理学的架构,都是从个人的自我出发。然而,大家也愈来愈能体会到,从个人或小我出发的视角并没有多大的代表性。因此,也就透过超个人心理学开始探讨超出或跨出个人层面的部分。

  尽管这种超出或跨出个人层面的幅度,还不到唯识的体认,但已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心理学的专家逐渐意识到许多现象并不是从小我的角度就可以解释的,尤其在灵性的方面更是如此。因此,有些专家也自然开始讲究静坐、祈祷,会想从灵性的发展来解开个人心理的障碍。

  一样的,未来的物理和动力的科技,也自然会转成跨维度的取向。目前的科技和物理学的发展可以说都还是从这个时—空出发,只在这个时—空运作,所运作的、想解释的最后还是回到这个时—空,没有离开过这个时—空的限制,本身始终是一个封闭的系统

  然而,未来的科学会从一个层面跨到另一个层面。总有一天人类会发现,这个时—空之外有着无穷无尽的维度,有着数不尽的可能,有无数的生命。人类自然能体会到,即使在这个时—空看起来没有动静,但随时可以跨到别的维度。这种探索甚至可以超过一般所谈的星际旅行。迟早,人类会知道这时—空完全只是一种限制,体会到——眼前的时—空只是人间的一种架构,在它之外当然有许多其他的可能

  人类的转折点所蕴含的不只是技术的转变;其实,光是这些认知的转变,就已经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发展。从我的角度,这种转变的幅度就像从黑暗到光明一样,一方面确实会摇动人类全部的认知,另一方面则带给人类生活更多的便利,这样自然就会让你我更有条件投入唯识的这条路。

  也许你下一次看着天空,尤其在晚上看着月亮、看着星星,你可能突然能体会到星球和星球之间其实不是空的。你在天空所看到的空并不是真的空无一物,而是刚好相反,你所看到的天空不光不是空的,而且还是满的。你所体会到的点点滴滴都是满的,而不是你过去所认为的空

  就这么简单,只要你每天有这个体会,这个世界对你已经完全不一样了。你会发现,我们过去所讲的“空”其实远远比“有”更大,而且这个我们认为的“空”才含着全部的潜能,不光是能量的来源,更是含着我们所有的可能、意识转变的全部可能

  我们过去所认为的空,现在我们能体会到是圆满,而这个才含着我们的无限潜能。它经过了物质化,化出一个星球、一个地球、一根草、一朵花、一个人,把这个潜能限制在一个角落或一个层面,而这种限制本身是把数不完的自由度给去掉,才变成我们在人间可以体会的。所以,物质本身是一种限制、一种瓶颈、一种滤镜,它把我们的可能和视角窄化,从无限缩窄到物质

  这种领悟,本身就会改变你的生命,而已经含着唯识的观念。也就是说,我们其实是意识组合的。而这种观点的改变,本身已经让我们可以和其他的文明接轨。这一点,可能和你想象中的未来发展的方向或现在科技的切入点是不同的。

本文来源:《转折点》,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3.11 周六:

  我们现代人有很多限制,而这些限制是随着唯物的基础而有的。

  其实,唯物的观点也只是在强调:这个世界和我们所见的一切不光是存在,而且还是主要的。至于不属于物质层面的存在,在这种观点下会被说成比较微细的存在,就好像说的人会觉得很可惜它竟然不是物质似的。

  你听到这些话,或许会认为不可能。我最多也只能劝你,这种不理解其实还落在一个很狭窄的层面——认定这里所讲的意识就是人类头脑会分别、会比较的相对意识。但是从唯识的角度,这种分别比较的意识只是意识中小到不可思议的一个层面。

  人类或众生的意识,只是意识众多可能的其中一种,而没有任何代表性。不只如此,人类认定的现实和任何观念,对整体都一样没有代表性,最多只能算是其中的一个选择。

  误解就在这里。因为你已经分不开这两个层面了。你会认为全部的意识就是人类落在一段狭窄范围里的意识,但我讲的是整体——是没有分别的加上有分别的,是全部的可能——才是这里所讲的意识。

  但值得注意的是,唯识所表达的并不是从意识生出物质,而是——物质,也离不开意识;物质本身,就是意识。或再说得清楚一点,物质只是意识的一种暂时状态,会出现,也会消失

  假如你能想通这一点,并让全部的矛盾消失,自然就会发现,物质本身并不能算是具体的东西,只是一种观念或一种观察现实的角度。然而,人类竟然会将这样的视角称为是物质,并把这样的角度当作生命的一切

  我会重复这个关键,是为了想表达你过去可能没有想到的一个观点。之前,你可能跟其他人一样,理所当然地认为是物质为主。在现象和物质的层面,无论做什么,和你灵性的发展其实无关,反而一不小心就让你空过了这一生

  这一生来,其实不是为了求一个温饱、不是为了卑微地养活自己和家庭、更不是为了确保竞争的优势而要在社会达到多高的地位、掌握多大的权力。

  你这一生来,其实是要在意识转变告一个段落。这才是你我来这一生真正的目的。可惜的是,我们都被自己的聪明、逻辑、文化、历史给限制住了。


  当然,怎样算成功呢?会有愈来愈多的人逐渐明白,所谓的成功最多也只是人类终于彻底找到自己的自由,可以和所有生命和平共存,而不是继续恶性地进行竞争,非要霸道地毁灭地球不可。


  虽然这些知识相当有启发性,然而我总是觉得如果一辈子就这么一股脑地投入物质层面的领域,无论神圣几何、特异功能还是其他神秘学派和物质层面的知识,反而可能会错过真正的重点

  从我的角度,任何领域都是一样的,对真实并不真有多大的代表性,不应该是我们这一生要用全部力气去追求的。毕竟这方面的追求,包括种种知识的追求,无论具体还是微细,最多只会把人带进一条没有出口的小巷。特别是许多领域的秘密知识太丰富,一不小心可能几十年都走不出来。

  如果心没有打开,没有这种起步,没有把这些当作只是人类发展的工具,一个人反而很容易就落在唯物的层面。坦白说,宝贵的一生中可以跳出限制的难得机会,就这么错过了


  当然,用科学的角度来说,动物的生命场和地球的场是很亲近的,自然也就有一种直觉,不是去“想”而决定自己要去哪里。反而是人类完全只靠念头、思考的意识在运作,竟然还想用这种思考的意识去衡量哪些动物聪明或不聪明。(当然,从这种角度,才能确保人类“最聪明”。)


  超个人心理学这门学科的用意其实是:生命有很多的层面,没办法单纯用物质来解释。人一般认为有这个肉体,有头脑,然后有心和其他更微细和思考的层面。这些都是物质的层面,也就是理性的头脑认为可以“有”的。从这一点出发,自然会认为任何的健康、不健康、人生的问题,都应该从这些层面找解答,也只能从这些层面找到解答

  然而,心理疗愈的专家在实务上发现,许多症状只用物质层面是无法解释的。弗洛伊德跨出了当时医学理性的限制,从催眠得到灵感,而采用回溯生命早期经验的手法,也的确发现有些障碍是和个人生命早期与父母的关系有关,不只是当下事件的后果。荣格则进一步提出,不只是这一生早期的经验会影响个人,其实还有一些超过个人经验的集体或文化的原型在影响人的心理。这些突破,让几个世代的心理疗愈专家可以继续往前走。

  不过,我相信实务的专家都知道,光是从心理的诠释着手,还是不足以解开一些病人的心理障碍。前面提到弗洛伊德从催眠得到灵感,而在当时的心理治疗工作有一些突破。这个方法后来还是有医师在采用,但通常不是为回溯过去,而是希望透过一些暗示的技巧帮助病人止住长年的不明疼痛,或改变一些带来生活不便的习惯


  这些记录,本身就在提醒我们不要那么理所当然地认为只有眼前的现实存在。跨生命的理解,自然变成超个人心理学的一部分,后来也延伸出情绪回溯、情绪治疗,用同样的方式来解释情绪的结是怎么产生的。有些情绪的困扰不光是这一生或遗传的影响,还可以用轮回来解释。


  这种功课表面听起来不合理、不理性,但是,当事人心里会懂。而且,只要去做,会有不可思议大的作用,就好像将这个痛苦做一个了结,让破裂的伤口愈合,并带来很深的疗愈。

  确实,对头脑而言,这种疗愈的架构不符合逻辑。毕竟现代人采用以物质为主的框架,自然认定只有这一辈子,而不相信有什么轮回。而且,当事人体会到的印象甚至不是上辈子的记忆。从时间来看,不见得能清楚地指出是过去的哪个时代,而这些印象和画面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定不出时间先后的因——果关系,对头脑而言是太过复杂了。头脑马上会否定这种经验,将心里的感受打折扣,把这个经验挪到旁边,不想从这里延伸出轮回这个主题。

  然而,从这几十年来的发展来看,人类意识的转变是可能的。现在的人接受不了的,不见得未来的人就接受不了。这里谈的超个人心理学、轮回、前世回溯,很可能会成为主流。无论现在的人认定的主流是什么,你会发现有太多人有心理的障碍、创伤、有过不去的门槛。对许多人而言,只有这样的切入方法可以帮助他从更深的层面得到一些疗愈。

  然而,我也要坦白说,你要用很中立的态度自己多听、多看、多研究,不需要马上认定有轮回或没有轮回。这种辩论是不需要的,对任何人都没有帮助。你唯一能做的,也只是自己去体会。更何况,你其实不需要去追究是不是有轮回这回事,光是从超个人心理学和前世回溯的疗法,确实可以看到相当清楚的疗愈效果,这就够了。

  我们在这个人间的生命其实是多个层面、多重元素、多种力量的组合,有时候,生命受到很大的冲击,确实让人感到自己的生命好像有一个东西破裂、堵塞、被框架起来,反映在心理上就是总觉得这一生好像少了什么、萎缩或有什么创伤。无论这种创伤或障碍是怎么来的——是不是轮回、是不是前世的作用,但许多心理疗愈的专家已经意识到,跨层面的回溯好像是整个疗愈很重要的一环。无论透过什么机制,它都确实可以帮助人从创伤走出来。


  你透过一个局部的小点,用你衡量的尺度和五官,不可能理解整体。虽然这一切的局部都含着整体的理解,但你没办法把整体完全透明化。你可以用的观察工具,本身是限制性的工具,而不是打开的工具。只要你还透过限制去看任何东西,已经将它做了一种限制,而框架出它的结果了。这结果一定是具体、是有限的。

  你永远是站在一个局部的角度在看整体,但这个局部和整体从来没有离开过。所以这个关系是瞬间性的(instantaneous),快到一个地步,根本没有一个东西可以限制它,也不是一个常数(像光速)可以限制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推测,未来的科学再怎么发展,也不可能把整体框架起来。你最多还是在局部着手,而你的诠释永远包不住整体。这个宇宙是非局部的,是你没办法用解析的做法来一步步解开的。它背后并没有一个机制可以解释一切。任何机制,都还是局部的解释

  所以,并不像爱因斯坦或许多科学家想的有一个最终的真实,而可以有一个统一场论来解释它。对玻姆,并没有这回事。你最多是在局部的一个角落找你想找的。再怎么找还只是局部的一部分,你永远没办法解释整体。谈到这里,你大概也想到了,哥德尔用封闭和开放系统所讲的也是这个道理。

本文来源:《转折点》,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3.12 周日:

  你或许也开始质疑自己,投入了这么久,真有什么成就吗?为什么烦恼和念头还是像水一样流也流不完?一遇到事,情绪总是踩不了刹车。对,你也知道自己理论都懂,也随时可以引用一些很高深的道理,还可以劝别人、好像还能给别人一点启发。但你还是认为身体是真的,而你离不开它的作用

  走到最后,你还是离不开对生活条件的各种要求。你会想生活在某些特别安静或有人气的环境、为了满足口感而选择美食或只吃某一类清净或经过祝福的食物、坚持某种风格的穿着打扮或不打扮来配合你的境界。你也可能讲话特别快、特别慢、特别清楚或特别不清楚,认为这样才能表达你的领悟。你当然也可能选择采用某些姿势、动作、举止和做派,认为这么做才接近你内心的理想。

  总之,你还是有一套自己定出来的框架和模式,而你离不开这个框架。

  但早晚有一天,你可能突然发现自己最多只是把过去的习气换成了另一套新的习气。或许一开始你意识不到,会认为这就是反映你的领悟。但是,经过一段时间,你会看出来这还是习气,最多是比较微细、比较友善或比较符合你个人对修行的理解。

  甚至,你也可能透过这些新的习气,让你好像更容不下周遭、看不惯别人。你不光对样样有意见,而且随时带着一种高高在上、不认同、批评的态度。这个情况,其实就是我在许多走上灵性这条路的人所见到的。当然,这也可能促使你再去追寻,也许换一个老师或门派,接下来继续做比较。

  无论过程如何,灵性的追求都算是好事。毕竟现在信息十分发达,自然让你有多方的选择,可能让你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个现实。而且,这起码也让你有更丰富的语言,能够更精准地表达、归纳眼前的困难。

  严格讲,这些也没有什么好或不好可谈的,最多是展现了这个年代多元的选择。到头来,还是反映了你对真理的追寻,而且是一个好的起步。早晚,都会让你走上你所需要的路,并让你找到配合你程度的老师。

  到最后,你还是会得到自己的结论——修行,是你对自己的交代,是你自己来教你,是你自己来主导你;这一切,并不是某个法或某位老师可以做到的。然而,你一样需要一个起步,一个切入点。

  这个时点,全球都在追求真相,而地球的频率也是极端的状态。这股趋势,就好像地球、世界、其他人都要跟着一起翻身。这也就是带动这波追求真相风潮的力量。

  可以说,这个时点是最好的时点。没有第二个时点,比此时翻身的力量更大。


  你一路读到这里,如果可以认同,也可以用你自己的观察去验证这里所讲的一切,你自然会发现:人间还有什么可以靠得住?有什么是黑白分明的

  你也可能会得到一个既清楚又悲伤的结论:其实,没有一项靠得住。你所听到、读到的,没有一项是正确并且可以依赖的。充其量,只是一个角度、一个观念。无论过去在你眼中很客观的科学,还是各自主张的历史、还是其他的学问,其实每一项都是如此

  你进入对真相的挖掘和追求,一开始还可能很好奇。无论是能源、物质、材料、饮食、农业、环境、灵性……的领域,你对不同的说法、种种不同的真相都会很感兴趣。你也会惊讶,没想到自己过去竟然完全没有接触过这些可能。

  但是,就在不知不觉中,即使这些另类的真相已经成为你心中的主流,你大概也已经发现这些所谓的真相最多还只是一种说法、一种观点。从更高的层面来看,这些新的真相倒也不见得比你暂时搁到一边的“传统”更有代表性。你可能开始懂得退后一步,明白种种观点,无论新旧,也只是从不同的认知在做表达和体会

  这么一来,你自然发现,在人间再怎么继续追求,是追求不完的。就好像你透过网络可以找到的信息,是读不完的。就是你可以一个字、一个字读完,坦白讲,你也消化不了。

  既然如此,你可能会选择进入一种沉默,自然会对媒体带来的信息失掉兴趣。一开始,可能只是对传统媒体冷感。渐渐地,就连最时兴的网络新闻和信息也不再引起你注意。对你来说,都是一样,只是反映一个角度

  不晓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就连国家和国际的大事,或会让一般人跳脚、觉得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好像对你也自然失去了一些分量。这些消息,不再那么挑动你的神经。这些,你好像都可以放过

  有意思的是,你本来过去和所有人一样,对每件大小事都有自己的看法,并且还非要表达不可,只怕别人不知道。但突然之间,连你自己都惊讶,怎么突然对这些都没有想法了。你好像变迟钝了,对什么都没有意见,也没有自己的主张或什么深入的看法可以分享。

  别人可能会开始感觉你很无趣,觉得跟你在一起没有意思。但是,你反而是更清楚地知道,大家感兴趣的,比如一场戏、电影、音乐、热闹、美食、话题……对你而言只是一个经过。没有哪一个经过比其他的经过更重大,会让你更有兴趣,或让你感受到什么危机或威胁而值得去反应

  你也只是轻轻松松地选择了——不在这个剧本继续投入。甚至,就连做个见证者、观察一切流逝,你都会感觉是多余的。

  这样的过程,对你就是一个转折点,并且是早晚会经过的。你的注意,过去都是对外,现在好像突然做了一个回转,而回到自己。别人可能会以为你换了一个人,感觉到你好像连个性都变了——可能突然从外向变得很内向,让人感觉很孤独,甚至很孤僻。

  但是,这些描述,完全框架不了你。你已经知道,那最多就像路上的一个临时站。对整体,没有什么代表性,更别说不需要再特地解释或分享什么。说或不说、改变或不改变,本身没有什么价值,也没有什么意义


  各种的真相,你也可能追求过,但你发现根本追求不完。再怎么追求,也只是从一个领域到另一个领域,从这个信息到那个信息,从一个瞬间到另一个瞬间,从一个方法再到另一个方法,从一个现实转到另一个现实。结果最多也只是在人间活出另一种可能

  这种成果,对你并没有什么代表性。从中,你也找不到快乐和满足。早晚,你会发现在人间可以得到的这些,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种心境,本身可能就为你带来一个最大的转折点。而只要你够诚恳,同时下定决心,你可能会发现,你已经不知不觉地走上一个跟一般人不相关的轨道。

  别人的兴趣,并不是你的兴趣。你有兴趣的,跟别人也沾不上边。很自然地,你不会想跟别人分享什么。

  说你孤独,也对。但你并不觉得自己少了什么。最多是你不忍心让每个瞬间就这么溜走,不想让这一生白白过去。这时候,从我的角度,你转变的机会就在眼前。

  “全部生命系列”带来的完整系统,可能对你正是最适合的。我很有把握,只要你投入“全部生命系列”的理念和练习,而在失望、孤独、走不下去时,稍微再有一点耐心、坚持下去,你自然会发现——生命,会为你打开。

  这种打开,跟一般人所讲的打开或转变,是完全不一样的。你的真心愈真、愈强烈,它打开的会愈广、愈深,甚至让你没有路可以回头。

  坦白说,这时,你也不可能会想回头。如果还有回头路,或你还会被人间的喜事、包括这本书谈的各种知识给绑住,那么你还可能再回头走上原本的老路

  也有可能你还不够成熟,也或许你的孤独、痛苦还没到不能忍受的地步。因此,你还是会选择用外在来刺激自己,让注意落回到人间的某一个层面。真正的孤独、真正的痛苦、真正的失落就像一把刀,会让你把过去切得干干净净。你会成为自己的英雄,而接下来,进入舍离

  这种舍离,不是一般人认为的放下家庭、东西、衣服、享受、生活习惯。这还是外在或表面的舍离。这种舍离做不做其实也无所谓,甚至也不需要、不重要。我讲的舍离,是你在业力的运转上彻底踩个刹车,把它停下来,不再抵抗它,或说不再让它抵抗你

  真正的舍离,是轻松放过它——放过一切、放过生命带来的阻碍、放过可以吸引你注意的,放过会让你想要解释、说明或整合的剧本。把人生所有的剧本、包括修行的剧本粉碎。更正确的说法是放过,让它该怎么来,就怎么来。

  是这种彻底的让步,也可以说是臣服,你才突然懂了什么叫作舍离,也才突然明白我在这本书里谈的各种好像有的真相,最多就像是哄着小孩子玩“过家家”,希望你能把注意从外在转到内在

  也就是因为这种彻底的回转不容易,我知道,而你现在也知道,我才会用人间一些比较不常听到、不常接触到,甚至有人认为是例外的现象,来吸引你的注意。让你先把这些例外当作真相,并从这里踏进去探讨,想去找到一个答案。

  但是,不知不觉,你会发现这些例外的现象、物质层面的真相,也代表不了你想要找的答案。你真正想找的真实不在现象的层面,更不在人间的层面,甚至可以说不在任何“动”、任何发生、任何“有”的层面

  不过,进入这种探讨或追查,确实可以让你对人间的种种观感踩一个刹车;让你彻底体会到,这一生到目前所活的现实最多是一套信念、是一连串人为的观念、是一种武断的错觉

  你也常常听我提起一个观点,也就是你如果要找一个答案,那么,你所能找到的,其实完全受到你采用的方法和工具的影响。其实,就连此时此刻、每一个瞬间,你点点滴滴感受、体会到的世界,一样离不开这个偏误。你所认为是真实的,也只是透过一个捕捉周围信号的工具所得到的印象。然而,你这一生所有的观感和看法,都被它扭曲或绑住了

  最不可思议的是,这一点偏误,你我随时体会不到;你会完全忽略这个前提,并认为真有一个共同的现实,觉得眼前有个东西,认定有一件很重要的事,相信自己有各式各样的问题要去克服、要去了解。

  把眼前得到的一小部分信息,当作是你唯一的真实,不光会让你完全投入这个人间,而且自然把样样都活成问题。问题大,可能要动用诉讼甚至战争来解决;问题小的,也就让你勉强凑合着,处在一种随时有的紧张,度过这短短的一生。

  一不小心……是的。你、我、每一个人其实随时都不小心,而活出这样的生命。这一点,就是人类共同的处境。

  我用这本《转折点》所谈的,也就是希望能陪你将这样的处境看穿,让你脱离这种错觉,活出人类本来就有的可能。你看看,这些话会不会到现在还带给你矛盾?还是你顺着这些作品,已经跟着在转变了?

  在转变当中,我相信你可能也已经发现,或许,这一生、这场梦可以称为是“人类的实验”。好像意识或生命要透过每一个瞬间、每一个点点滴滴都留下来一点痕迹甚至脚印,等着你去发现这个理所当然的层面。

  你如果发现了,也就不会再被各种短暂的现象给骗了。然而,就算你发现了,不再被“骗”了,也不见得会有什么看法要跟别人分享。你心里明白自己根本不需要分享什么,也不需要做什么。

  同时,你可能也意识到,你已经成为这地球、宇宙关键的少数。你倒不需要和其他人强烈声明自己的主张,反而,透过你的平静,你自然已经成为真实的守护者。或像这本书所讲的,你已经成为人类进入太空时代的意识的种子。

  如果人类没有达到这样的成熟度,那么,这个年代各种技术或武器快速的发展不光对大家都危险,甚至还会反客为主决定地球的命运。我之所以会谈“转折点”,就是有这么大的急迫性。

本文来源:《转折点》,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3.13 周一:

跟着业力一起转

  活在这个身体的范围,没有什么东西叫作自由。这个人间不是自由、活在这个身体的生命不是自由,因此,才会化现出物质,而物质和物质间还有种种的关系。假如是自由,我们老早不会谈这些了。我们的注意早就从眼前的现象收回来,舒舒服服落在整体、落在意识的层面。

  就是因为我们认为不自由,才会投入眼前物质的世界。我过去常称赞你我竟然有这个勇气,在这时候来这个世界,而我也会说你我来这个世界,就是来解脱、来彻底醒觉的。早晚,你会深深体会到,你每天认为自己清醒的这几个小时,只是另一场梦

  这场清醒的梦和另外几个小时的做梦、深睡、无梦的深睡,是一样的真实,也一样的不真实。你可以想想,你投入睡眠所体会到的,如果感觉上和清醒一样真实,你会称它为梦;如果一个念头都没有,就连身体的观念都没有,即使你在其中并不知道,但你事后可能会称它为深睡。

  无论是梦还是深睡,你其实一直存在。只是你透过身心的聪明,会认为白天的清醒比较真,而把夜里的睡眠和做梦当作一个暂时的状态。但无论是清醒、是做梦、是深睡,你都没有不在过。

  从这个角度,你可能老早就发现:说“你有勇气来这一生,是彻底来醒觉”这种话,主要还是一种鼓励,是想给你打气

  选择来或不来这一生的,并不是真正的你。真正的你,其实对“来”“不来”无所谓,它不会干涉。来或不来,最多只是一种过去的习气、能量、没有完成的心愿的组合,跟整体其实没有什么关系,也没有什么影响力。

  就连这一生,最多也只是暂时的一场梦。而真正可以做梦的主体或聪明,或可以知道在做梦的聪明,其实跟你梦见的故事一点都不相关。真正的你,甚至可以说是懒得投入你的故事,也不会想知道细节。它没有动过,也不想动。它没来过,也不想来。如果非要说它在做什么,那么,最多可以说它是很耐心地,在等着你醒过来,让你彻底知道——你就是它,它就是你。

  这么说,也没有什么叫醒觉,也没有一个谁可以醒或可以不醒。这些比喻,全部都是我们人类透过头脑制造出的一种幻想、一种线性因——果的关系。最多是在你我现在还很幼稚的理解中可以说是“醒过来”的少数人,他们还舍不得不拿这些幻想去鼓励、去哄大家,希望作为一种触媒,引发、加快这个不存在的醒觉。

  然而,无论如何,种种对真相的追求都是好事。时候到了,或者也可以说这个时代的种种条件已经为你准备得刚刚好,让你在人间相对的层面,可以对样样都追求合理和真实。这样的追求,只要你坚持下去,也自然会延伸到全面。而这个全面,你会发现它远大于人间的全部。所以,我只能说这是好事。

  接下来,我可能需要再一次重复:其实,你这一生来是刚刚好;你选择在这个时间点,跟我一起探讨这个问题,也都是刚刚好。最多,只是看你还会不会再一次地继续错过。


  只要你从心里明白,而且是诚恳地体会到,这个世界可能跟你过去想象的不一样,你自然已经成为一位宇宙的公民、一个宇宙的生命(cosmic being or universal being)。这广大的宇宙没有一个角落、没有一个点点滴滴是跟你分开的或不是你

  这么说,你也明白,就连谈你是不是宇宙的生命,都是多余的形容。一切都是你,最多是你延伸出来的一个可能。其实你可以随时活出数不完的可能,甚至可以同时活出来。只是你过去被这个宇宙、被这个地球、被人的圈子绑住了,才会以为不可能

  你自然会发现,你并不需要这里所谈的另类的真相或技术与物质层面的突破。你早就可以活出这些可能。你真正的身份,跟这些科技的发展也没有一点关系。这些突破,最多只是符合真实而带来另一个不同、颠倒的认知,本身并没有什么了不起,也不用去特别追求

  你只要进入这种状态,成为一个宇宙的生命,也自然会发现自己过去所认定的成功、失败、种种判断老早就被你抛开并且已经忘得干干净净了。

  就是在这个人间,就像我过去在《丰盛》中所讲的,你不光可以在肉体的层面活出圆满,也可以在其他层面都活出来。即使别人给你贴标签,认为你没有达到社会的期待,而把你当作一个失败者,你心里也清楚地知道,这些观感根本不重要。毕竟你一当真,反而又落到别人认为你该活出来的剧本或榜样,而还会自愿把这套上你的生命

  坦白说,到现在为止,你都还可能在活出别人眼中的剧本,并用别人的眼光来衡量自己活得是成功或失败、有意义或没有意义。但你现在或许明白了,这一切最多还是反映无明。而你选择走出自己的一条路。

  这一条路,你也会再一次体会到,是为了自己,并不是为了别人。你不再担心这条路走下去会不会孤独。你知道宇宙有无数的兄弟姊妹正在等着迎接你,而你真正的生命透过这个转变才正要起步。这时候,人间一切的价值跟你早就不相关了。你已经亲自活出所谓的舍离

  接下来,引导你走下去的,不是这个人间的某一个层面。你完全可以把自己交给更深的直觉。任何关于该不该接受哪一个方法、该不该投入哪一个点、做或不做什么的认知,透过你自然而然增加的敏感度,你会完全用另外一套逻辑在归纳、在选择。这种选择的机制,已经完全脱离你过去用头脑不断对照、不断比较的聪明。你最多只能承认,你是透过全部的你——点点滴滴、每一个角落的你——轻松而不费力地走下去。

  有意思的是,你最多是踏出第一步,而这第一步也只是在你心中发一个友善的愿,出自真心发出对宇宙的慈悲和关怀,同时在心中发出一个允许,让你可以接收更高的聪明。

  当然,这种愿和允许是从心里自然而然流出来的,只是反映你的诚恳、真心和勇气。有了真心和勇气,只是诚恳地跟整个宇宙同步,你也就已经接上了轨道。接下来,你不用担心,没有什么追查的功课需要去做。你只需要轻轻松松地把自己的注意扩大到整体

  这样的整体,我指的是太空或星际的整体,还不需要到绝对的层面。你让注意扩大,也自然会发现,接下来你会加快地接收到这方面的信息,或者说得到转变。

  透过多个层面的转变,你终于比较成熟。这些未来的突破,本身既然反映均衡、也只会和均衡相应,也就自然而然会来到你眼前。你可以轻轻松松把它们当作必然要发生的作用,当作必然的结果。

  然而,这些都不需要特地去追求。你还是选择投入自己,透过参、透过臣服、透过前面所讲的提醒,你还是先把自己、真正的你找回来,透过每一个瞬间活出来。

  其他,也就让它成为其他。再怎么精彩的文明、甚至比地球先进几十亿年的突破,也跟你没有什么关系,而都可以放过。

  你也可能到最黑暗的境界,也许就像地狱一样黑暗,让你看不到一点光明。同样,你都可以放过,都知道它最多符合某一个业力的剧本,跟这个人间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最重要的是,这时你已经可以选择不投入任何剧本。任何故事,无论多精彩、多悲伤、多丰富、多么动人,你都可以选择不投入。

  你会发现,也就这么简单,你随时可以不费力地踩刹车,并轻轻松松打断头脑带来的联结、看穿任何剧本。任何头脑带来的意义,不管是浅是深,都让它自己消失。最有意思的是,把这一切打断、看穿、消失,其实你完全是不费力的,你什么都没有做。你最多是清醒地选择不跳到人间所谓的“做”或“不做”,也就这么跳出业力的滚轮

  你只是轻松地活在瞬间。

  最奇妙的是,你所活在的瞬间(或我过去讲的“这里现在”)并不是某一个时间点或某一个空间。这个“这里现在”,跟一般对时—空的定义其实沾不上边。而且,你并不需要等到某一个岁数、还要透过某些成就、多少练习或是多少辈子的行善才可以投入瞬间。

  就在这里现在,你就可以完全投入它。你自然会发现,最多,你就是它。你就是一切。你就是心。你从来没有来过,也不可能离开。你随时都可以安顿在它、定住在它。这种定住、这种安顿不费力,因为本身就是你的本质。

  你还没有起步,已经老早活出神圣,而且是你这一生意想不到的神圣。你已经带给人类最高的恩典,跟全部的圣人没有分别。过去,你竟然会去限制这个身心最多只能活出它的极限。这一点,对你反而已经是最不可思议的。

  你知道,你就是丰盛,而这种丰盛跟物质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你又不需要去否定它、不需要去否定任何东西。你看,这些话,是不是已经老早成为你了。

本文来源:《转折点》,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3.14 周二:

  过去的认知竟然都跟你的亲身体验不同,甚至可能根本就是颠倒的。无论是农业、建筑、能源、经济、金融、材料的开发,历史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关系……全部,你会发现新的真相可能都跟你过去所学的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

  你早晚会发现,自己这一生竟然有办法被洗脑洗得那么透彻。不光是让你错过了唯识的重要,而且还采取了唯物的观点。就是在人间和物质的层面,你都会发现,真相和你过去所以为的都不一样。

  这种认知的全面转变,也就是我在这里所想表达的“转折点”,才是你这一生可能有的最大的恩典,而让你无处闪躲,再也没有任何理由不去面对自己、面对真实。我才会说,这或许能为你做好准备,让你刚刚好可以接受“唯识”的科学——你会进入一个成熟的轨道,并且可以接受物质之外的层面。到最后,终于打开生命全部的可能

  但是,你也要谨慎。这些探讨,并不是为了强调另一种现实、另一个真相比较正确或比较有代表性。否则在探索真相的过程中,你可能一不小心又落入另一个同样狭窄的层面,并一样地转不出来了

  我过去见过许多人落入这样的情况,虽然一样在人间活着,但宁愿投入另一个不同的现实,总是感觉被现代社会的文明所蒙蔽,而随时落到一种偏颇的窠臼。从我的角度,完全没有必要如此。

  对我,谈这些最多就像是提供一点诱饵,想吸引你的注意,让你不要往外在再去寻找解答。毕竟你可以追寻得到的任何答案,不光没有代表性,反而还可能浪费你更多时间。而且,不只是从唯识的角度没有一点代表性,就连在这本书所谈的现象和物质的层面可能都没有全面的代表性。

  用人间这些另类的现实作为主题,最多也只是希望让你体会到:光是在地球这么短暂的历史,人类共同累积的知识就有大半是不正确的。既然如此,你我也不需要赋予这些知识多大、多绝对的重要性。这不值得

  你目前透过唯物的观点在找,这方向是错的。然而,这是你自己早晚会得到的结论。最多是看你愿不愿意早些体会到这一点,而明白真正靠得住、正确的层面并不在物质的维度。接下来,也就把自己的时间投入在一个更深的层面。这么做,说不定比较有意义。

  正是因为这一点,我才会说信息的透明和便利,让每个人对样样现象都可以找到一个不同的诠释、得出不同的真相,而是人类整体挡不住的转折点。说了这么多,也只是但愿你能搭上这个转变的缆车,跟着整体一起转化。接下来,无论地球怎么转变——是好、是坏、是进、是退、是大、是小、是重生、是毁灭,你老早就已经踏上没有路的路。

透过心态和感知的彻底转变,而达到共振、进入一种共鸣。

  这一生,透过那么简单的一种决心,你也就定住了你的方向,且成为这本书一开始所谈的关键的少数、地球未来的种子。你再也不受到任何物质变化的影响

  只要你愿意演化,而所谓的演化也只是随时定住在心,你反而不用担心别的。就连地球也会跟着转变。它的命运和你的命运会跟着一起转。当然,到这里,它转不转、你变不变,你也老早知道根本不是重点。这一切,跟你未来“做”或“不做”什么也没有关系。

  对,地球会有很多精彩的发生,而且是在短时间内密集而迅速地发生。同样,这些别人眼中的大灾难,对你会是大好的机会。这种大机会或说大的磨炼、大的恩典,会为你带来最好的学习空间。这样的学习空间,你也可以称为是道场。

  周遭带来恐慌的事件,对你来说可能正是磨炼的机会——考验自己的定力会不会动摇。但是,这时你可能老早就已经明白——既然真正的你没有生过,那么,又有什么毁灭、死亡、消失可怕的?

  只有这时候,你才达到了真正的长生、真正的不朽。你自然体会到,这一生,真真切切地只有古人所谈的lila(宇宙的喜剧)可以形容。无论转折点、重新起步还是人类的实验,严格讲其实都已经老早发生了。这一生,最多只是在完成它自己。而这些发生,全部都没有离开过你自己。

  透过它们,你最多还只是看到自己、延伸自己、支持自己、体会到自己。这个急迫感(假如你现在还会想这么说),其实也就是我带出“全部生命系列”的出发点。

  为你把危机转成机会,是我最终的用意。你一生又一生地来,也一次又一次地迷失。这一次,让我将古人留下来的指南针,当作一个小小的礼物送给你。

  当然,接不接受它,是你的选择。但你也知道,严格讲也不是你的选择,最多是反映你的福报或成熟度,并且老早就注定了。这种注定,是包括个人、行星层面种种因——果组合出来的安排,你干涉不了,也不用特别去在意。

  早晚,有一天,你会接受这个礼物的。说早晚,我相信你现在也知道了,“早晚”最多还是头脑的认知。站在整体,你就是它,你是醒觉,而不可能比醒觉更醒觉。

  那么,到底有什么差别呢?差别最多只是你站在什么角度在体会——是站在小我看一切?还是站在整体看这理所当然的一切?差别就在这里,而只是看你是不是让注意自然从一个小角落,转向整体

  其实,没有谁可以改变谁,也没有谁可以带来礼物,更没有谁可以接受或不接受。这些分别,在整体而言都没有道理,最多只是带来一层无谓的幻觉。假如你懂了这些,接下来,我还有什么话可以说的?

本文来源:《转折点》,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3.15 周三:

  这段时间,现代人所承受的冲击和摩擦力实在太大,几乎到了没办法忍受的地步。然而,正是经过这种难以忍受的摩擦,也就可能带来你生命最好的转折点。这才是我写《转折点》最主要的目的——但愿你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也许你读到最后,会认为你个人所面对的挑战、困难和转折点远远比这里所谈的更严重。大环境的变化早已经撕裂你个人的生活,你觉得没有平安,更不敢奢望幸福

  坦白讲,人类可以造成的困难,你我都知道是讲也讲不完的。只要有人,困难都是一样的。在这个层面要一一去解决或改善,也是做不完的。确实,我在这本书谈得再多,也只是现实很窄的一部分。只要看新闻,点点滴滴都是负面的消息。世界非但不安宁,而且愈来愈紧绷,到处都是冲突和困难。

  但是,我还是希望你把心胸打开,知道这里所谈的其实完全可以应用在一切,而样样的危机都可以是你人生的转折点。无论世界再怎么动荡不安,我都希望你能够真正将人生看穿,从更高、更广的层面,用更大的格局来衡量

  一个人可以做到的是管自己、管自己的念头、自己的意识状态。其实这才是一生来最主要的功课。

  谈这些可以查证的事实,也只是希望你能用不同的角度看事情,甚至能打开心胸去看完全相反的观念。透过这种思考方式,也就是苏格拉底的辩证法,首先守住两个极端,也就是守住问题的范围,透过点点滴滴反复的思考,你自然会发现无论从两端还是中间都得不到问题的解答,而你早晚会得出龙树菩萨所谈的更深层面的中道。

  我们的智慧或心可以体会到两个极端,体会得到辩证法的不落两边,也体会得到中道。这个能够看到样样现象的主体,其实本身完全不受任何的限制,有无限大的潜能、无限多的可能。

  我在这本书所谈的,还只是在一个不成比例小的相对的层面作文章。对我来说,能投入唯识的体会才比较重要。在唯识的层面,你会惊讶的——怎么可能,你会想从无限多的选择里投入这一生,把自己活成这些限制,而还要在各种极端之间打转,转不出来,并且还要愤愤不平、感到失望、觉得不公平……

  这种更深的层面并不在你认为问题所在的同一个范围。解答不在同一个封闭系统,更不是在这个时—空介于两端的某一个中间,而是在一个更大的层面。是跳脱这个框架的限制,你才可能回头看清问题。你自然会明白,在这个人间找得到的任何解答,包括你小心翼翼在两边中间找出的解答,都还不是真正的答案。真正的答案,是在更深的层面,不在人间

  透过这本书的讨论,我最多只是想引发你用这个角度来看一切,包括你现在认为忍受不了的痛苦、难以解决的问题、这个世界和其他人带给你的困难。这种彻底的回转或者说突然的发现,对你才算是最好的转折点。

  你会发现,其实你在人间根本找不到解答。无论你选择哪一边的立场,想把自己安身在哪一个角落,把希望寄托在怎样的系统、制度或理想,你都会发现你找不到解答。问题本身可能并不是你所看到的样子,更可能完全不是你所能想象。

  这些动荡和困难最多是在“逼”着你进入意识更深的层面,让你不得不彻底回转、不得不回到心。

  在环境的动荡中,将一切看穿,其实含着臣服的观念。我们面对生命最大的危机、似乎不可能忍受的困难、超过历史上任何人可以想象的冲击都可以臣服,都可以把自己的命运交给自己心中的佛性或心。这种转变,其实就带来一种最高的安慰——让我们从原本怎么也想不开、想不通的状况,随时可以进入一种平静。而这种平静,是我们从来没有过的。

  透过这种平静、很稳重的状态,也就是从心看着一切,我们其实不光对样样都能看穿,而且知道该怎么进行,才能帮助自己、帮助周边、帮助地球。你充满着勇气,内心没有恐惧,什么都不怕。即使该离开一个环境,你也自然会做的。并且不会有任何顾虑

  无论如何,首先,重点还是要回到自己,把样样当作恩典——将环境带来的冲击和困难,当作是你修行或意识提升、转变最好的机会。

  有了这种态度的转变,我才会放心,知道你继续走下去不会再落到人间的陷阱,不会在其中迷路,从而才不会把这一生白白耽误过去。


  首先,你应该已经知道自己还是会被情绪或创伤留下来的心结或伤疤所绑住,而且这种创伤带来的萎缩随时会浮出来。

  情绪或感受,可以说是一种经过扩大的念头,或说是透过身体每一组神经回路、每一条肌肉、每个细胞在各角落所扩大的念头。相较于扩散到身体每一个细胞的情绪,一般所谓的“懂”或单纯念头的作用,其实还是相当苍白无力的。

  再进一步观察,你就会发现情绪本身也是一个“念相”,就好像是念头进一步化出一个东西或形相。不要说情绪,就连最普通的感受,都有这样的本事。假如不是如此,你我根本也不会有身体的观念。身体的意识,其实就是透过感受定出来的

  如果说理性、逻辑是念头的组合,那么情绪和感受也就是理性和逻辑再加上一层更深层面的知觉。就这么多管齐下,一个观念也就透过感受落到身体。而且,只要落到身体,你自然会发现,好像留下一个疤或结。光是用理性和逻辑去开解,是非常难打开的

  不光如此,再透过身体的“动”,这个疤和结也就又落入回路或习气的层面。某个念头、情绪或感受,透过身体一些不由自主的反应,也许是习惯的姿势、心跳加快、头痛、手或脚惯性地抖了一下,那么,这个疤和结会落得更深,并更难解开。

  我们谈小你、小我,本身就在描述感受和习气的范围。因此,我才紧接着在《唯识:新的意识科学》之后就用《必要的创伤》来切入这个主题,希望透过一套简单的方法,让你我可以从情绪、创伤和习气的世界走出来。

  毕竟,倘若挣脱不了情绪、创伤和习气的影响,你我就是“懂”了唯识的道理,也不见得可以活出唯识的精神。

  至于我在这本书所谈的对世界的认知,其实也是一样的。你、我、每一个人一生出来没多久,就已经被五官的知觉给绑住了。可以说,透过点点滴滴的看、听、闻、尝、触,你不断为自己建立这个世界,不断强化“你”的这个认知

  最可惜的是,你的认知,最多只是一组又一组的数字信号,再经过你的头脑将它们翻译成形相、物质和东西。这些从你脑海得到的形相,其实一点都不客观,也并不真的那么具体,完全还在头脑的范围

  但是,也就是经历了这种多年的洗脑,你我完全不会认为它们不客观,也忘了它们是虚的,甚至还能从这些信号得出一种实体性。不只如此,你我还可以更进一步区分实体的程度,而认为有些比较坚实、有些比较不坚实、比较虚。在这个数字的时代,就连比较不坚实的东西,比如一个抽象的观念或一组信息带来的画面,其实已经跟一匹马、一个人、一颗石头是一样的坚实。

  这些丰富的观点和知识,可以说和情绪已经有一样的地位,随时让我们为世界涂上不同的色彩,而变成你我对自己、对世界认知很重要的一部分。只是,这种认知通常都更带来限制,好像随时在表达这个不可能、那个也不可能。

  因此,我才有动机来写这本书,希望透过这里的探讨,最起码描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也就是说,只要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彻底改观,无论透过直接的观察还是更深入的思考,这种摇动其实已经在你所认知的世界打开了一个缝隙。你会发现自己到今天学到的,没有任何一丁点有绝对的重要性,也不是唯一的真实。

  既然如此,接下来,你可能会做什么?或比较正确的问法是,你还会想做什么?

  假如你明白了这本书的用意,我很诚恳地建议你,从生活习惯彻底重新起步、重新出发。其实,你的生活习惯,就和你眼中的世界一样,最多只是一种观念;是你过去对世界有某一种认知,而有的某一种反应。透过习惯,你强化的,最多也只是“你”的自我形相

  反过来说,从习惯着手,其实同时你也就在松动你的认知、情绪、创伤、习气和小我。要改变习惯、去掉习气是有诀窍的。重点在于:习气最多只是一种习惯或回路,要解除它的作用,并不是反向地去压抑或对抗,而是正向地透过新的习惯重新建立新的回路。只有透过彻底的正向,你我才能从习气的困扰走出来。

  其实,也可以这么来面对修行。因此,我在“全部生命系列”采用的完全是正向的手法,不是让你去检讨自己、压抑自己、折磨自己,而是轻轻松松透过兴趣,让你自然投入一个没有念头、没有思考的范围。这个范围,也就是所谓的大我、大你或是相对意识的门户。

  我在序中提过,这本书也可以用“重新起步(reset)”当作书名。当然,如果采用“重新起步”,我会更强调目前大环境的转变对个人带来的冲击,或者将重点摆在个人习气的转化,也可能更强调实务的方法或诀窍,让你进入当前的转折点。

  这些转化的方法或诀窍,我在《丰盛》中已经提出了一些,而这些方法确实足以转变一个人的命运。特别是现在地球整体有如此剧烈的转变,我会劝你不要错过这个最好的机会,但愿你能点点滴滴从生活习惯来着手。只要生活习惯转变,人也就跟着改了。

  是的,光是从生活习惯、语言表达、念头、行为的习气去改变,就能带动这么大的力量,而可以配合当前地球的变化。希望你不至于把这些话当作只是理论,而是愿意现在就给自己一个机会,立即可以开始。

  只要你有勇气,愿意从一个习惯开始。是的,一次一个就好。无论是多小的习惯或多大的习气,都没有关系。你会发现,光是从生活习惯开始,还不用去谈你对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就已经会为你带动一个很有趣的转变。


转变的练习

  想想,你有什么习惯?对,你习惯往前走。那么,也就先试一次吧。在公园或其他宽敞平坦安全的地方,你可以试试往后走或往旁边走。走走看,你会觉得很有趣,原来要面对不熟悉的方向,自己竟然是这么笨手笨脚。当然,你也可能同时发现——啊,原来面对新事物就是这种感觉!好像全身的神经都活起来了!

  你可能早就养成上下楼都搭电梯的习惯,那么,就一次,走上楼吧。试试看。也许你会发现,原来你在搭电梯时常在想烦恼的事,也总是会避开别人的视线。这些习惯,在你改成走楼梯时,都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一天三餐,也是一种习惯。同样,只要你清醒地去关注自己,你会发现吃几餐、吃多少、饮食的种类都是可以变更的。你可能先选一个周末,跳过一餐或两餐不吃,发现自己更放松、更舒服了。你也可能找一个晚上,跟自己说好,这一餐的每一口都要嚼二十下、三十下甚至五十下再咽下去。我相信,你只要尝试,就会在这一餐发现更多关于自己、关于吃饭的新鲜事。

  做家事,也有惯性。浴室或厨房边上的水渍,你平时可能不会注意到,也可能顺手就抹掉了。下一次,也许是洗澡后,你可以留意墙壁或门上有多少水痕,而你可以很有意识地移动你的身体,从上到下,把水痕刮掉。只要你试过,也就会发现做家事是最好的身体瑜伽或结构调整的机会。甚至,你如果忘了做,还会觉得似乎少了些什么,好像不够过瘾。

  你可能早就忘记了屋里养的小盆栽,试试看,在为它浇水的时候,调整你的呼吸和心情,用一种正向的眼光和它互动。你只要做,也就可能发现,这不起眼的短短半分钟或一分钟,可能是带动你的情绪最好的片刻。

  不只你跟小花小草的互动可以改变,你跟朋友互动的习惯当然也可以调整。以前,你可能有些习惯的口头禅或口气特别气人,但你知道了,也可以改。你可以指定自己,今天,也就今天,练习称赞一个人。就这么简单,已经开始了。

  当然,你也可能反过来总是泄自己的气,这一点,只要你愿意还是可以改。而且很简单,你只要开始为自己打气,给自己鼓励,也就已经开始改了。

  你可能本来很重视打扮,那么,你可以试着简化衣服的样式和数量。有些衣服或配件已经不适合你了,你可以转送给更合适的朋友。

  或许你的卧室或书桌总是乱糟糟,椅子或沙发上全是顺手挂着的衣服,桌上散着账单、杂物,两个、三个甚至四个用过的杯子。就从这里开始吧。一开始,只是整理一个角落。不知不觉,可能就整理起第二个、第三个。环境变得清爽,你自然会发现,这么做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

  你也可以把头脑当作是你改变的范围。举例来说,你观察自己,本来会跟着念头跑的,但是,这一次,你突然发现可以踩一个刹车。踩了刹车,也自然发现反而更轻松、更省事。你观察到念头,观察到情绪,也可以做个改变,不再急着判定哪件事比较重要,而是把念头、情绪当作平等、当作每一个都一样、都没有重要性。这么一来,你发现自己反而什么都可以接受,都可以肯定,都可以不用跟着后面走。

  这种习惯的改变是做不完的,而你随时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练习。我在《丰盛》里也谈了很多改变习惯的练习,你也可以配合着一起做。不知不觉,你会发现,过去所有的模式,包括讲话的语气、音量、措辞、口头禅、语助词、你怎么看别人、怎么听别人、怎么体会别人……点点滴滴都可以改变。

  还有一个层面,是大家都会认同的,反而也更容易忽略的。我们只要偶尔还看看新闻,都会亲眼看到社会的冲突和摩擦愈来愈激烈。甚至,我们自己就随时活在冲突中,就好像每个人在集体业力转动的潮流中,随时看不清自己

  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你其实可以随时做一点小的善事,用善意带动善意,融化人和人之间强烈的分别与隔阂。也许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一个心情、一个及时的帮忙、一个肯定、一点安慰,可能刚刚好就是眼前人最需要的。这种功课,我会建议每个人都能做,在善意和分享中,帮助彼此平安度过人间的无常和变化,也是对这个星球上的生命最好的保护。

  这种从小地方着手的改变,作用就是这么大。你只是采用了一个新的习惯,其他,你什么都没有改变,但竟然好像连个性都变了一个人。甚至,你会逐渐发现:你改了,周围改了,就连地球都跟着改了。这种改变,并不只是你的眼光变了,而是情况确实变了。

  这样的变化,会是踩不了刹车、没有回头路的进展。

  我唯一可以提醒的也只是:不要急,一次一个或一天一个练习就好。甚至,你随时可以换另一个习惯来改变。这样做,你自然会发现,没有哪一件事非怎样不可,更不需要把自己固定在某一个模式而不走出来

  你去改变,并不是因为这个习惯有什么问题,最多只是你随时在跟自己示范“改变,是因为我可以。”这种回转或自由的声明,可能对你这一生的转变是最大的作用。


  这一切,其实不需要任何人来监督或给你打分数,你自然会做一个调整。这些调整,最多也只是反映你对自己的尊重。也就是说,假如你见到自己,而对自己有最高的尊重,那么你会用什么行为来表达这份尊重?

  你还会用不好的饮食习惯或睡眠作息去虐待这个自己吗?还是你会很优雅地表达,而从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可以看到你的从容和对生命的尊重。这,已经跟别人的眼光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这种尊重,并不是要你随时活出一种“标准”或“正确”的样子,更不是让你要求自己只能讲别人可以接受的话、采用别人觉得正确的行为。坦白说,这些表达或行为即使正确,如果不是真心、不是从心自然流出来,而是随时带着一种顾虑、甚至让你觉得要小心翼翼,那么,这种“正确”也只是从头脑带来的又一层束缚,而跟你对自己、对生命的尊重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种从心里流出来的尊重、从容和庄严,自然会反映在你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中,并且都是神圣的。这一点,你也知道,骗不了别人,更骗不了自己。如果你真正明白这一点,也自然不会觉得自己一定得要做什么、讲什么,或不做什么、不讲什么。那是很自然的。你对人间的一切不会有什么强烈的意见,也不会有什么强烈的倾向。这些,对你都不重要了。

  你不光是体会到不需要再追求,而同时也意识到,继续在人间的表面追求这些另类的真相,本身也只是消耗生命的能量,而只会把你带到一个虚的轨道,好像你还随时在声明另一个轨道比现在这个轨道更重要。

  这一切,对你已经都没有必要。你不会再被骗了。你知道没有哪个“真相”更重要,或有绝对的重要性。无论哪一种真相和解释,最多是一样的重要,也一样的不重要。唯一你可能会保留的,也只是对生命的尊重

  只要你打开心胸,开放你的眼界,你自然会发现,你的世界早就已经改变了。你并不需要再去追求各种另类的信息。这些不同的真相自然会找到你,而你也只是坦然地让它们来,也可以让它们走。

  但无论如何,你首先要自己踏出第一步。这第一步可以很轻松、很不费力。比如说,只是从这一章所谈的生活习惯随手选一个,也就开始了。当然,也许从一个比较小的习惯开始,会更简单一些。只是从常讲的一句话、常冒出的一个念头、常有的一个重复的行为模式开始,只要你敢踏出改变的第一步,而随时让“全部生命系列”陪着你、给你方向,你自然会发现,有了第一步,早晚会有第二步、第三步……接下来,转变会愈来愈简单,愈来愈不费力。

  你的生命,从最踏实的行为开始转变。其实跟你领不领悟没有关系,你已经改变了。这种踏实的转变,也自然回头影响你领悟的成就。这才是真正全面的重新起步、全面的转变。

  同时,你自然而然会采用参和臣服来强化你的领悟。其实,参和臣服已经点点滴滴反映在你一天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反应。然而,再一次地,你心里很清楚,这种反映完全不是为了别人,而只是为了自己

  熟练了,甚至,就连这个“自己”也好像消失了。因为那个可以观察自己的“体”,本身还只是你自己。因此,你自然又把注意带回到参,回到臣服。这才是真正全面的转变,而是你这一生来,一直在等着你完成的

  当然,我相信你已经发现,就连说“等着你”也只是一种比喻。其实,是你自己在等着你自己。除了自己,没有其他。到这里,话又说回来了,就算你没有体会到它,或好像让它等不到,其实还是没有关系。对它,没有谁、没有体会、没有等到、更没有等不到,什么都没有发生。

  你读到这里,我相信已经不会再觉得这些话是抽象的清谈了。甚至,你可能已经发现事实就是如此,且只能是如此。我最多是透过这些额外的说明,希望协助你透过你的每一个细胞、每一个层面,从身体、情绪、头脑、你全部的一切来投入真实

  试试看。这么做下去,你还有什么地方可以躲避?可以躲避你自己?只怕你没有勇气或真心,来老老实实面对你自己。也只怕你虽然表面上好像懂了,但没有勇气问为什么活不出来

  如果你这么做下去,那么,还有什么可以把你带走?又可能有什么会比真实、比你自己更有意思?这么一来,不光是你,就连这个世界都跟着转变了。哪怕你不出声,一句话都没有说,你的存在已经随时在声明自己。这种宁静的声明就像狮子的吼声一样响亮,而自然从每一个角落呼应它自己。

本文来源:《转折点》,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3.16 周四: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都受到理性和“人”带来的种种制约。人类的逻辑,本身已经框住了我们理解的范围。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先把这个合理的层面——人类所带来的知识,做一个详细的说明,让你亲眼见到人类穷尽理性的限制,再从这个平台跳出来,到一个更大、更广、不合理的层面。


  在这个世界,没有一个生命不希望快乐。人类以外的每一个生命,自然都在活出最快乐、最舒畅的状态,也就是生命最根本的状态。可惜只有人类不快乐,让自己不快乐,也带给周围的人和生命种种不快乐

  一个人不快乐,是不可能健康的。快乐和健康是一体的两面。找回快乐,其实也只是恢复身心的健全与安康。不快乐的来源,也只是烦恼。只有人,才有凭空创造种种烦恼的能力。把快乐找回来,也只是解开人生种种的问题,消除烦恼

  多年来,我一直期待看到这样的一本书——不光是整合各领域关于快乐的说法,从科学、文学、哲学、经济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探讨快乐这个主题,甚至能透过这个作品本身带来快乐,与读者一同活出快乐的生命。

  虽然市面上已经有很多类似的作品,我之所以想写《不合理的快乐》,最主要还是觉得这些作品在理念上不够完整、不够直接,还在人间的快乐着手,甚至颠倒了真实快乐的因果关系

  即使透过每个学术的领域,懂了许多快乐的概念,取得种种快乐的知识,然而,这些概念和知识没有让人更快乐,反而让我们受到更多的制约,更多的限制

  我才会说,人间种种对快乐的追求,因果是颠倒的。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活出快乐其实比什么都简单。然而,这个问题的解答却可能和你所想、所认为的截然不同。

  真正的快乐,不需要有理由。真正的快乐,也是追求不来的。真正的快乐,是每一个人本来就拥有的本性,不是在外界寻找或是追求的对象。真正的快乐,只是轻松透过心境的转变,自然浮出来的

  快乐,也只是身心最有效率的状态,让我们活得最舒畅、反应最灵光,也最有成就感,最能感到心满意足。快乐,其实是贯通身—心—灵共同的门户。

  这种说法,很可能和一般人所谈、所想的刚好颠倒。对大多数人来说,快乐是需要追求的,要符合某种条件或完成某个目标才可能得到的。然而,这本书所想表达的是——真正的快乐,不过是反映我们最轻松、最自在的心理状态

  身心合一,自然会快乐。换一个头脑能够理解的说法,快乐最多只是一个反映健康的指标。


  在我们人生的快步调之下,快乐已经不再是一种选择。不快乐,是现代人面临的最大危机。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信息指出,2020年全世界有三大疾病需要重视,抑郁症正是其中之一。

  抑郁症在现代社会不断地蔓延。女性罹患抑郁症的比例是男性的两倍。抑郁及抑郁带来的慢性失调已经成为女性最普遍的健康问题,也是男性除了心血管疾病之外的大问题。1/4以上的美国人一生会遭遇至少一次严重的抑郁症,中国台湾的抑郁人口则逾百万,中国大陆超过16%的大学生出现中度以上的情绪问题。

  美国有两位科学家针对全球各地43个国家超过6000名年轻学生,调查他们的快乐程度。值得注意的是,华人学生的快乐程度最低,如果得分最低是1分,最快乐是7分,那么华人学生的得分只有3.3,而荷兰学生得分最高,为5.4。如果被询问到理论上一个人可以多快乐,华人学生的得分为4.5,一样也是最低的,而巴西学生的得分最高,为6.2。或许可以这么说,我们的年轻孩子非但不快乐,甚至不敢奢望快乐

  年轻人不快乐的情况愈来愈普遍。我相信每一个人身边都遇到过抑郁,甚至有自杀念头的年轻人。长期照护的疲惫、担心抑郁家人自杀的不安与无力感,还可能进一步引发身边亲近的人一并产生抑郁。不快乐带来的社会成本,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高得多,甚至可以影响到一个社会是否能够永续生存

  不快乐,不光造成健康的衰退,而且是人生幸福和满足感最大的杀手。懂得快乐,自然能深化生命的意义,也自然可以找回生命的健康和潜能。一个快乐的人,不光学习、工作更有效率,对自己和身边的人自然也更友善,更有利他的行为

  这本书的中心理念——要得到快乐,其实比任何人想的都更简单。我们天生就是快乐,而且脑和生理架构就是支持快乐。可惜,透过人生和环境带来的经验,我们变得不快乐

  快乐其实有一个“不合理”的层面。快乐,不是纯粹理性的产物,它离不开感受,也就是英语里的“gut feeling”(直接翻译过来是“肠道的感觉”,指的就是灵感或直觉)。你会发现,人生的快乐是身心综合的产物,既离不开大脑的快乐,也离不开身体的快乐

  而且,和大家想的不一样,是透过身体的快乐,我们才会找到身心均衡的快乐。现代人长期的失衡,过度偏重头脑,因此带来不快乐。让注意力落回身体,自然让念头降下来。身心均衡,我们也才能超越身心,自然也能找回真正的快乐。这种观点,对头脑而言,是不理性、不合理的。但我相信,只要深入探讨下去,你一定也会同意,而且符合你对快乐、对生命最直观的体会。

  懂了这些,就已经推翻了我们自己过去对快乐的种种看法和限定,所得到的公式也会截然不同。这一不合理的层面,还不仅于此。我们可能不会想到,快乐和人生追求的目标及成果不见得直接相关。怎么活这一生,比这一生活成什么样子,有时候是更重要的

  快乐,不需要理由。这一句话,和流行的观点完全不同。就我目前为止所看到的心理学和科学,都还在合理的层面不断强调——快乐是可以学来的,也可以追求到的。然而,所有“合理”的快乐是短暂的,身心很快就会适应,甚至对快乐的追求,反而成了不快乐的来源。

  我在这本书的后半部分,想带给你一个全然不同的理解——快乐,其实是“存在”,也就是“在”的概念。假如真有永恒的快乐存在,其实是一种存在的成就,它是“在的喜悦”(joy of being),而不是“追求的快乐”(joy of doing)

本文来源:《不合理的快乐》,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3.17 周五:

  美国影星威尔·史密斯(Will Smith)和他的儿子杰登·史密斯(Jaden Smith)以“对快乐的追求”为主题拍了一部电影——《当幸福来敲门》(The Pursuit of Happyness)。

  主角克里斯·加德纳将所有钱投入推销医疗器材,没想到销售不佳,经济状况愈来愈差,妻子无法忍受而离开。克里斯设法挤进证券公司无薪实习,指望着成为正式员工以彻底改善生活。好不容易略有起色,又因为欠税,银行存款全数充公,父子俩只好流落街头。在这种困境之下,克里斯决心完成实习,凭着自己的努力、聪明才智以及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一路过关斩将,非但得到正职,还走出人生一条路。最后,他还成立了自己的证券公司。

  这部电影的剧情相当励志——修好手上的医疗器材、比别人多争取一份业绩、从实习生中脱颖而出,就能带给儿子更好的明天,带来满脸笑容的幸福。这种快乐是一般人都可以理解、认同的——快乐,要透过个人的牺牲、努力得来;为了得到最终的快乐,任何牺牲都值得。华人更是如此,父母都愿意为下一代的幸福和快乐而牺牲

  我们一般人所想的快乐都是落在未来,还要符合人间种种的条件、目标设定才能得到。倘若这些条件或目标没有达成,甚至会认为自己没有资格快乐。

  这种快乐的定义,大概是每一个人都认同的。我这里再分享一个故事——Ruby on Rails程序的发明人汉森(David Heinemeier Hansson)儿时常玩“如果有一百万,可以买什么”的游戏,想象未来可以得到的快乐。

  2006年,美国亚马逊集团有意购买他与朋友合伙的公司,汉森卖出一小部分股票,成了真正的百万富翁!他描述了那天的情景:“我去查银行账户,存款数字暴增。我觉得自己就站在梦想前方!可以去买想要的计算机、照相机还有汽车!那一整天,我一直在想:‘我再也不用工作,这样会让我永远快乐,太棒了。’”

  “头几个月,我几乎没花那些钱,直到年底才买了一个有钱人的东西:一辆黄色的兰博基尼!虽然很棒,却没有想象中那种内心最深层的满足。”

  那么,到底什么才能让他满足?汉森回想起的竟是:“写程序、开发网站、写文章、拍照片”——那是他还没有成为百万富翁之前,本来就负担得起的生活

  他说:“我发现真正让我快乐的,其实是全心专注的宁静与心流。那感觉就像——拉开百万富翁的帷幕,才发现帷幕后的东西,我早就拥有了。”

  我分享这两个故事,想表达的是,我们会为快乐设定种种条件,然而真实生命的快乐其实是一种存在的状态(state of being),跟任何追求或成果都不相关。无论有再好的成果、达成多艰巨的目标,都还是人间转眼即逝的快乐,早晚都会消逝,是无法依赖的。

  只有找到无条件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快乐有两个层面:一是世间的快乐,当然离不开物质和形相的成就,包括财富、名气、地位、影响力。另一种快乐则来自更深的层面,和物质不相关。它不光更容易获得,甚至,是永久的。只是我们往往分不清两者的区别,也就完全投入人间快乐的追求,误以为这是可以永恒的生命的快乐。


  从我个人待过很多国家的经验来看,像巴西国民的本性就是比较快乐。不光是有丰富的天然资源,有山海有矿产,地大物博,加上热带的风情,还有宗教灵性的基础,人也自然心情开朗,看着这世界都友善、轻松。虽然人民很贫穷,却很看得开,觉得物质够用就好了,对物质的需求没那么急迫。看到外国人都在为未来、就业而奔忙,反而觉得难以认同

  我后来从巴西到美国,当时虽然很年轻,很快就发现不同民族的性格有很大差异。北美的民族性格比较一板一眼,凡事相当谨慎,有时候也过度紧张。这一点,用社会经济条件很难解释,或许和历史背景与文化也有关系。很有意思的是,就连语言都反映这一差异,葡萄牙语比较热情,而英语则比较精确和理性。


  一个人还是需要一定的物质、社会甚至精神的条件,才有基础来追求快乐。然而,物质的相对重要性会下降。好像快乐要靠更为精神层面的方式,才能满足。

  至此,我们真正要问的是:没有这些条件,这一生也能找到真实而永久的快乐吗?这本书想带来的答案是——当然是。

  无论怎么分析,人间所谈一般的快乐,本身都是一种有条件的快乐,离不开物质或境遇的转变。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如果一种状态(快乐)还会受到物质或其他条件(即使是精神层面)的影响,它本身并不是永久的,且早晚会消失。

  《不合理的快乐》这本书,则是希望带着你找回——无条件的快乐


  布里克曼和坎贝尔这两位学者在1971年首先提出“享乐跑步机”(hedonic treadmill)来描述“享乐适应”(hedonic adaptation)的概念——不管透过怎样强烈的刺激、生活多剧烈的变化,人的快乐会很快回到定值(set point)

  前面提过物质和财富与快乐的关系,透过享乐适应的原则来解释,也就是物质财富的丰富积累并不会提升一个人快乐的程度。从动力的角度来说,既然快乐的值是一定的,那么,为了维持固定的快乐程度,拥有愈多财富,对物质和周边人事物的要求也只会不断提高,这两股动力才能维持平衡

  说白了,就是一个人拥有愈多,自然只会期待更多。透过物质、享乐的方式来追求快乐,是永远没有尽头的。

  会用享乐跑步机来表达同一个观念,不光是因为没有尽头,更因为已经享受到的快乐只会带来更多的期待、渴望和追求。接下来,要维持一定的快乐程度,就必须像在跑步机上不断地走才能维持在定点,也才不会跌落。如果停止对物质的追求,反而会感受到失落,而失落本身就带来不快乐。可以这么说,对快乐的追求,反而成了不快乐的来源。

  人间的快乐或人间带来的期待、渴望、追求,就这么造就了我们的“不快乐”。

享乐适应(hedonic adaptation)是一种保护性的生理机制,目的在于保护人体不会受到情绪或环境剧烈变动的过度影响,维持一定的恒定性,才能够稳定地运作。这种生理机制是透过几个层面发挥保护的作用——

首先,透过价值观的彻底改变。一个原本让人很快乐的刺激,经过价值评估的调整,久了,就不再觉得有什么新奇的。

另外,透过神经化学的调控(也就是生物化学的减敏化desensitizing),自然会把一些激烈的感触淡化,无论是惊喜还是低落的反应,都要尽快回到原本中性的水平。

这就是享乐适应的两种作用方式。

  从这样的架构来看,现实生活的快乐其实是相对的,要和过去的经验比较,才说得出来自己多快乐。这么说,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固定的快乐值,来保持快乐程度的稳定。一个人的情绪状态无论多高、多低,都要回到这个点上。这个点本身的高低因人而异,一个人长期的快乐感,并不会因为一时的喜怒、好消息、坏消息而受到很大的影响。

  举一个实例,大华被加薪,一开始一定很兴奋,接下来,习惯了加薪带来的生活变化之后,兴奋感不再,快乐的程度也就回到一开始的基准点。然而,其他的变化,例如突来的假期、奖励,一样会让他开心。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刺激不再那么敏感,有助于我们把注意力重新打开去接受新的刺激、新的体验

  前面提到享乐适应有保护的作用,在面对负面刺激时更为明显。一个人遭遇危机、遇到灾难,甚至生逢战乱而流离失所,这类生命难以承受的失落,对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折损。这时,享乐适应的保护效果是特别突出:透过减敏化让整个神经系统麻木,好让身心能够勉强匀出来,应付其他可能的危机

  正因如此,一个人遭遇了极端的痛苦,甚或接二连三的危机,几年、几十年后,回头看这一段经历,都很难相信自己竟然有这样的承受力。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快乐还是促进生存的因子,能让人达到最佳的效率、最佳的运作状态。即使陷入危机,我们本来就内建了保持快乐程度稳定的机制,自然会带我们恢复快乐的定值,重新建立身心快乐的恒定

  这些大的刺激带来的冲击,是我们一般人都可以理解的。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小小烦恼带来的压力,例如现代生活过度紧张、过度快速的步调。我们成天受到各种信息的轰炸,这些信息甚至大多都是负面的。享乐适应的机制同样能发挥保护力,让我们对这些信息习惯、麻木了,而不被影响太多

  当然,这样的机制也限制了我们,让我们认为这种步调就是所谓的“正常”,甚至认为人生只可能是如此。生活上带来的刺激,不可能有一个绝对和永久的影响。这些观念,也就延伸出最新的正向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希望发展出一些工具或方法,让人可以比较长久的快乐。

  这本书想表达的是,任何人间的快乐,无论正向心理学多么善意地努力寻找方法,都不可能达到永久的效果。各种条件再怎么丰富而齐备,只会增加我们的依赖性。甚至,愈丰富,失落也会愈大。只要我们可以用条件来归纳的快乐,无论这些条件多么强烈、多么合理,所带来的任何快乐还是靠不住的

本文来源:《不合理的快乐》,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3.18 周六:

  我常常在许多场合听到有人引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支持自己的人生观念:要先有财富,才有资格快乐,才有资格追求灵性或意识状态的转化。许多人不但将一生的精力完全拿来累积财富,并且以这个理论来支持自己的选择,甚至引用马斯洛的理论,影射其他人对灵性的追求或想要意识转化是不切实际的需求

  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没过多久马斯洛就推出了新的架构,把上层的需求称为成长的需求。他认为意识转化或生命成长的需求,并不是底层需求一一满足之后自然而然的结果。假如他地下有知,知道需求层次理论只被用来支持一个人对物质永无止境的需求,一定会觉得很可惜。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除了由下往上看,还可以由上往下探讨。可以这么说,最上方的灵性或价值观念、意识状态的层面,定调了人类最根本的需求。也就是说,种种身心需求,若不是由意识状态来带领,它本身是没有意义的。

  甚至,连一个人物质需求多少,也可以被最高的意识状态来调节。例如,一个人心里安静时,非但物质方面需求很少,甚至连作为的需求都很少。既不折腾自己,也不为难别人。一个人内心不安时,累积再多的物质,追求再多的名气,都填补不了心里的空洞。

人之所以为人,从来不是因为和所有动物一样的生存需求,而是体会到在这肉体生命之外还有全部的生命、更高的规律在运作。


  从演化史的角度来看,在动物的阶段,生存是第一要务,而环境随时都有危机、饥饿或威胁发生。一般是透过负面的情绪来警告,而我们要很快妥当处理才能保命。也正因为如此,人类对负面信息的反应自然更为激烈,脑和神经架构都是这么设定的。恐惧带来的危机信号,对肉体的生存最为紧急。

  正因如此,我们很容易受到负面念头和情绪的渲染而显得灰暗,才说情绪和念头带来生命的萎缩。直觉虽然很重要,如果是落在一个情绪萎缩的状态下产生,反而为我们带来负面的反应和情绪反弹,造成自己和别人一连串的不快乐。

  既然任何周边进入的信号,都要透过情绪脑的过滤和加工,情绪脑自然会影响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有时候,外头的情况不见得那么糟,而是我们自身认知这个世界的模式(也就是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有了偏差

  可惜的是,每一个人不断受到恐惧的刺激,就自然活在恐惧当中,没有安全感。就连新闻头条都爱用负面的表达来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诱发更大的情绪反应。我们的情绪也自然随时处于萎缩,甚至可以说,萎缩体已经成为我们“正常”的状态。相对来说,恐惧一定带来不快乐,或者至少——压抑快乐

  你会发现,懂得怎么掌控情绪脑、怎么管理负面的情绪、怎么跳开情绪脑的影响,就是带来快乐的一个秘方。只有观察到自己的情绪,单单纯纯的观察,才是解开这个循环的钥匙。可惜大多数的情绪反应发生太快,来不及掌握。

单单纯纯的观察而不做任何干预,让它怎么来,就怎么走。

  接下来会多谈一些脑部运作和处理情绪的方式,尤其是恐惧。希望这本书的科学层面能让每一个人对情绪和快乐的性质多一些理解,对自己和别人的反应多一点耐心,踏踏实实从身心这个宝贵的数据库来体会生命的快乐。

  除了情绪脑的作用,我过去也很强调左右脑的差别。左脑是理性、逻辑脑,让我们可以分析、可以建立时空架构的分别。没有左脑,也没有语言。它是一个线性的脑,所带来的逻辑无论归纳还是演绎都有一套先后顺序可谈。右脑则是一个能量脑,也可以称为艺术脑。它看的是整体,而且没有先后顺序,比较像是一种整体的“场”的概念。

  不幸的是,人类的左右脑其实是失衡的。即使惯用左手的人,大多数还是左脑人。可以这么说,现代人过度的理性、过度的分别——这一失衡,也带来过度的烦恼和顾虑,而让我们过度的不快乐

  进一步讲,左右脑的分别并不是重点,左右半脑之间本来就是有交流的。我们应该着重了解的,还是对称。仔细观察人体的结构,包括边缘系统也一样,主要是对称的。生理结构的对称,反映的正是生命的对称。偏向哪一边,无论过度理性,还是太偏向交感神经系统,都自然会让我们离开均衡


  我们的脑,透过两种方式产生对恐惧的反应,一种是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反应,在面对危险时千分之几秒内就完成;另一种则是有意识而理性的,反应时间稍长一点,大概是十分之几秒。

  如果你一个人在暗巷里摸黑走路,突然眼角瞥见一个大大黑黑的物体,从地上窜出来,在能想到那可能是蛇、狗还是什么之前,身体已经开始有反应了。你会开始大叫,甚至马上就跳开。接着,你才发现自己很僵硬,心跳加速,开始冒汗。

  这时“低路”已经启动了。眼睛接收到的不明信号已经送到视丘(脑部信息的转运站)并立即转给杏仁核,马上和过去危险信号的记忆做比对,将警示信息传给脑干和海马回。然后,你才感到心跳加快、血压上升、汗腺开始工作。

  回来谈情绪脑。首先,杏仁核带来恐惧,再透过海马回,从危险的角度把过去“黑黑的,晚上”的记忆优先调动出来。你还没有察觉到,它已经开始动作。这个指挥不经过逻辑思考,被认为是一种生存的本能反应。它绕过了需要比较长时间来运作的理性前额叶。情绪脑和脑部其他部位是连贯的,它必须要在短时间内排出优先级,才能做出有益生存的决策。

  一般情况下,视觉和听觉的信息会传到前额叶,与其他的感官信息统合,再微妙地从海马回调动你小时候和蛇有关的记忆。这个路径比较耗时(十分之几秒),让我们能够解释眼前的威胁,并压制住杏仁核的恐惧反应,至少可以不再僵在现场,并赶快远离这个不明物体。

  从演化的角度来说,恐惧反应是一种帮助人类快速辨认并远离危险的机制。有些科学家甚至认为人类脑部的恐惧系统经过长时间的演化,已经学会了害怕那些不利生存的刺激,像是蜘蛛、蛇或高处。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人会怕蜘蛛,却不害怕电。毕竟电是近代才出现的发明。

  危险的记忆,基本上是沿着“杏仁核→前额叶→海马回”一路形成的。恐惧记忆最棘手的地方,正是在于这些记忆通常很强烈,也很难抹去。由“杏仁核→前额叶”的路径,比抑制恐惧的反向路径(前额叶→杏仁核)发达得多。脑部的设计,基本上就是让恐惧系统在面对威胁时能尽快掌控全局,不让我们的意识随意插手

  这个路径表面上看起来是双向,大多时候是单方向自动发生,也就是由杏仁核主导。因此,我常常开玩笑说,情绪影响思考的强度,比思考影响情绪大多了。而且是自动发生,连觉察都觉察不到

  杏仁核的信息不光是通往前额叶,它还往下通到身体每一个细胞,速度相当快,在我们还没觉察之前,身体已经跟着萎缩、产生反应或反弹。通常讲情绪(emotion)其实包含了两个部分——心情(feeling)和感受(sensation)。前面提过脑的心情和身体的感受之间的关系,而从身体出来的感受,会进一步让脑的心情更坚实。要改变心情,等于要打破身体每一个细胞所造出来的回路,那是相当不容易的

  近期的研究指出,恐惧记忆的形成和杏仁核、前额叶和海马回的神经可塑性有关。我之后会再多谈一点神经可塑性,这是大脑建立新回路很重要的机制。有了这个机制,人类才有学习的可能,包括学会认识什么是危险,并学会如何避开。然而,这个过程同时也启动了恐惧的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让人再次遇到同一个危险时,会很快地产生强烈的恐惧反应。

  在发现危险时,杏仁核跨过脑的理性反应,将我们的注意力紧紧拴在危险源上,无法进行一般正常的运作,也无法统整或学习新信息。就连实验室的动物,透过一个嫌恶刺激搭配一个无关的环境信息(比如很大的声音),完成恐惧制约之后,光是出现这个很大的声音,不需要出现那个可怕的东西,一样会减少它们探索的好奇心,也不那么和同伴互动了。可以想象,重复出现的恐惧和压力会带来不安全和不确定感,甚至可能导致长期焦虑和抑郁

  如果环境并没有真正的危险,比如一个人失眠躺在床上胡思乱想。他明明是待在舒适温暖的被窝,但过去种种恐惧和受挫的记忆带来的威胁,却和现实的蛇是一样的,甚至还更逼真。我们也都有过这样的经验,轻松无比的散步,脑海却不断浮起种种人事的烦恼,而让自己陷入沮丧萎缩的状态。从脑生理的角度来说,即使没有外在的具体威胁,杏仁核却一直保持活跃,很可能就是抑郁和焦虑的起因。科学家认为,这或许是前额叶失去了抑制杏仁核恐惧反应的能力所致

神经作用过度失衡,我们大多数人其实都不快乐。为了生存,我们对不快乐信息的反应比对快乐的反应大得多。我们的边缘系统,也就是情绪脑,是认知的过滤网。我们大多数时间过度紧张、恐惧、没有安全感,也就让自己对世界悲观,因此觉得不快乐。

  这其实也说明了,要解开恐惧的回路,也需要理性的协助。然而,这不是简单的“你已经完美”“我很快乐”这样的一个正向念头或一句正向的话就能够完全解开。这是我们处理负面情绪都要面对的困难。前额叶来不及压抑杏仁核的恐惧,也就是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路径

  针对这一点,我想建立一个完整的观念,帮助每个人重新建立一套完整的神经回路。可以说,只要想通了,就可以打通这个路径,而让脑的理性与感性能充分运作,带来全面的快乐。

要改变习气,并不是去压抑旧的回路,而是建立新的习惯。

  边缘系统所建立的负面情绪所带出的回路,是相当强势的,甚至盖过了前额叶所带来的理性压抑。在很短时间就带着脑、带着我们整个人走,而让人进入一个恐惧或萎缩的状态,而且是全身心都萎缩。假如我们在理性可以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是脑能够认同的新的神经回路(new neural loop),就可以对负面情绪踩一个刹车。透过练习,建立新的脑的回路,也就是一种“洗脑”,帮助我们从不愉快和痛苦走向快乐。

  简单说,要找到快乐或找到其他正向情绪,从来不是去压抑负面情绪,最多只是需要清醒地觉察、看到自己负面的情绪。这些负面情绪自然会开始消退,让正向的情绪冒出来,让自己得到快乐的滋润。

本文来源:《不合理的快乐》,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3.19 周日:

  在快乐发生后,神经传导分子在脑中自然被消耗掉,使得愉悦感停止。另外,脑部释出大量神经传导分子之后,也会暂时失去对这些物质的敏感度,于是再怎么释放这些分子,也不会带来快乐,而这种不反应期至少要持续一段时间。这就是吃完一顿饭之后,脑内发生的情况。我们逐渐感到满足,这时,再多吃一点,就不会再带来一开始吃饭时的愉悦感。

  身体的愉悦,就是这样生起、消退,一再循环不已。不只食物有此效应,其他的外在刺激,哪怕是买新车、中大奖,脑部也会逐渐失去敏感性。前面提过“享乐跑步机”的效应,为了快乐,所要做的努力永无止期。在脑部的情况也是一样的——带来快乐的活动,会在脑部下起一场快乐分子雨。然而脑接下来会产生耐受性,也就是对这些事降低敏感度,逐渐回到原本的快乐水平。

  新的刺激可能会诱发更大的快乐分子雨,也就是说要想避开脑部失去敏感性的不反应,我们可以在生活中避开例行项目或寻找新意,或者透过轮替刺激,避免同一刺激一再重复。同样的,一个意料之中的刺激,它所激发的快乐分子比出乎意料的刺激少得多。人自然会对意外惊喜和新事物产生强烈的反应,而同一个惊喜重复多了,也就不再惊喜了。


  所有生理的感受都是相对而生的,而且和过去的正向或负向经验有关。

  运动也是一样,许多人享受的其实是激烈运动所带来的痛快感。痛,并快乐着。许多修炼者透过苦行,能够用全然的平等心忍受身体的痛。人类确实能够改变自己对疼痛刺激的反应。也许透过催眠、心理治疗、静坐等方式,达到不只减痛,甚至完全消除疼痛的效果。

  20世纪60年代的中距离赛跑冠军艾略特(Herb Elliott)是澳大利亚人,在当时非常有名,是英美盛行的一英里赛跑(mile run,一英里是1600米左右)世界纪录保持人。在创下这个纪录的同一个月,他还打破了1500米的世界纪录。接下来,在1960年的罗马奥运会,又以3分35秒6的成绩,再次打破了自己缔造的1500米世界纪录,得到金牌。第二名选手穿过终点线时,他已经好整以暇穿上外套了。

  他接受采访,提到他的教练切鲁迪(Percy Cerutty)怎么帮他缔造这么多项世界纪录。“他做的不是改善我的技术,而是释放我内心甚至是灵魂里的一股力量。这股力量我以前只能隐隐约约感觉到。切鲁迪教我的是,要面对痛苦、爱上痛苦、迷恋痛苦,甚至拥抱痛苦。”

  切鲁迪是澳大利亚知名的田径教练,将斯多噶的坚忍克己精神,落实到他斯巴达式的严酷训练。他在艰苦的训练中和学生谈精神的力量、谈达·芬奇、谈耶稣。他在墨尔本附近美丽海滩的训练基地,要艾略特在沙丘上一再极速冲刺,直到体力不支倒地。他还会对艾略特大喊“再快一点,不过就是痛而已!”

  切鲁迪和艾略特都说,掌握冲刺过程的痛苦,自然让一个人变得强大。他们都认为,运动本身不只是带来乐趣,还有一层更深的喜悦。

  推广自然生产的心理学家唐瑟(Deborah Tanzer)在研究拉玛泽生产法的效果时,发现有些产妇在生产的时候会经历狂喜,她用“高峰经验”来形容。有些医师也观察到生产的过程,确实让某些妇女得到一种快感、一种喜悦。有些人甚至“觉得自己在生产时更靠近上帝,那是一种天堂般的感受。我从来不知道人会有这种感觉。”

  这种快乐无论从兴奋的刺激还是极端的痛苦而来,其实还是一个短暂的神经放电作用,很快就会过去。我认为这些经验最多只能做个参考,让我们了解它的生理机制,却不足以作为追求永恒快乐的可靠方法。

  我会提到这个机制,也还只是强调人间的快乐有很多不同的来源和面貌,而我们的神经系统也很有弹性,能为个体生存做很大的转变。虽然疼痛是一个生存威胁的反应,为了不被痛的感觉给淹没或打垮,脑甚至创造出这么一种痛并快乐着的机制。这个机制包括以下要谈的脑内啡和内生性大麻衍生物。

  吗啡是从罂粟(也就是提炼鸦片的植物)萃取出来的天然物,可以止痛,而且是人类所知最能够有效止痛的药物。脑内啡(endorphins)就像是脑部自己生出来的吗啡,可以说是脑部脑下垂体和下视丘自行分泌的止痛剂。在医院里,对遭遇严重创伤、疼痛或接受手术的患者会给予吗啡止痛。很有意思的是,西方科学家早就发现,东方针灸的止痛效果是因为刺激了脑内啡生成的缘故。针灸后,脑脊髓液的脑内啡含量大为提高。

  回到痛苦带来的快乐,跑过马拉松的人,有不少都经历过“跑者高潮”(runner’s high)。长时间的重训和无氧运动会刺激脑内啡分泌。它天生的止痛效果,可以减缓肌肉乳酸堆积的疼痛,使得长时间跑步的痛苦消除

pST15FK.jpg

这是由MRI得到的图,再经由计算机计算上色,方便我们理解。蓝绿色是脑内啡含量偏低的区域,红黄色则是脑内啡含量提高的信号。左边是人在休息状态的脑,右边则是运动后一段时间的脑。可以看到,运动使脑内啡的含量提高了。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都认为跑者高潮所带来的奇妙效果,包括疼痛突然消失以及不可思议的喜悦,完全是脑内啡带来的效果。随着科学不断地进步,各种生理的反应和脑部的作用被区分地愈来愈细,也发现了更多的分子。科学家也透过这些分子的分工合作或彼此牵制,重新解释一个大家熟悉的生理现象。

  以跑者高潮来说,不只是脑内啡带来的效果,还透过有“狂喜分子”(the bliss molecule)之称的内生性大麻衍生物(endocannabinoids)改变人的意识和知觉状态,带来一种喜乐的状态。突然之间,原本的疼痛和疲惫消失了,关节的活动非常自如,血流也毫无阻碍地把氧带到全身,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让身心处于一种不可思议的平稳与舒畅。这一类“狂喜分子”,其中最有名的是“喜悦酰胺”(anandamide)。比起脑内啡,它是一个构造相当单纯的分子。

  除了激烈的运动之外,性爱和高潮也会促使脑部释出脑内啡。甚至在很痛的情况下,例如生产这类特别折腾身心的体验,身体自然会释放脑内啡,而让人在之后感到一种很深的放松,甚至平安。这其实也是演化帮助物种生存的机制,在极度痛苦且疲惫不堪的情况下,帮助个体可以支撑下去而不会立即垮掉

  然而,也可能有这样的现象:有时经历了很强烈的快感之后,人反而会有很深的感伤。透过这种强烈的刺激所得到的快乐,不仅早晚会消失,甚至有时会反弹,带来萎缩甚至很强的负面情绪,同样不会永恒。

  很有意思的是,早在公元前三百多年,伊壁鸠鲁说过这样的话:“痛苦比享乐更好,长时间忍受痛苦之后,更大的快乐自然来到我们身上。”好像在人类的脑海中,自然把苦乐造成一种对比,而且还是可以相互交换的概念。

  前面已经提过,快乐和不快乐是可以同时存在的,并不需要用极端的不快乐(痛苦)才可以得到快乐。甚至,用这种苦乐交换的方法所带来的快乐,它本身还是无常的,也是不可靠的。要得到快乐,其实有比伊壁鸠鲁所说的更容易的方法。我会在这本书里继续讲下去。


  可以说,任何刺激我们或让人上瘾的药,之所以有作用,是因为人体本来就有相应的结构。

  当时读到这一篇时,我突然得到一个很深的洞见,体会到——人类的任何体验,都可以说是人脑里面早就有一个架构等着来经验它。而且,身体所有的生理机制,都是希望我们得到快乐。我更深的体会是:要得到快乐,是要超越时空。时空只会带来痛苦,而人体的架构本身可以让我们跳脱演化的限制。


  任何学习,包括身心的快乐,都必须要重复再重复。

  以前的人认为,快乐是可以学得来的。只要抑制负面的情绪,包括贪婪、嫉妒、恐惧,快乐自然就能浮出来。各个文化也都有禁欲、苦修、控制自己的感受(askesis)的传统。透过练习、透过一再重复,化为生命的习惯,等于是为头脑做了重新制约,这就是学习。当然,用现代的语言,包括我所称的新的神经回路,谈的也是“练习”这个古老的学问。

  透过可塑性带来的神经新生,不光是让神经元活化、联结愈来愈多,更是一个人一生中不间断的过程。新的习惯建立了,旧的习气自然也就消除了。这其实就是学习的神经元机制。练习不只让脑部神经发生变化,甚至这一整套神经反应已经和肌肉联结起来,造成神经肌肉的联结(neuromuscular junction),影响肌肉的技巧,使得这一学习更坚实。

  反过来,就像前面谈过的脑部只有在得到身体的信号之后,才能体验到快乐或哀伤等种种情绪。其实神经肌肉的联结并不是单向,而是双向的——肌肉的记忆和反应同样会反馈到神经,促使脑部产生新的联结甚至新的神经细胞。

  可塑性不只是大脑的工程,而是一个全身心交互影响的整体回路。假如没有这个可塑性,我们不可能学习、不可能拥有面对新刺激和危机时的灵活反应。可塑性不光可以建立新的回路,还可以让我们归纳好多刺激,把它们分门别类。同一类的刺激被归到某一个回路,而透过刺激发生一再强化、扩大效果。这就是练习。我们才能节省时间和心力

  本来就是为了方便,省掉再次学习和尝试的时间,提高人类面对生存问题时处理新刺激的效率。然而,脑和神经既然是可塑的,重复一些情绪反而会使特定的神经路径强化,让同样的情绪反应更快、更强烈。假如我们随时都在不愉快,自然就产生一个固定而僵化的不愉快回路,而让不愉快的反应愈来愈快、愈来愈大

  就像前面提到过的大脑处理恐惧的低路反应,把一些不重要的刺激带来的行为落到潜意识,好让注意力带到新的状况。然而,它有一个负面的作用:即使是很不相关的外界刺激,都可能无意识地走到同样的路径。尤其现代生活的步调非常快,时时带来各种刺激,让我们很容易为了一件琐碎的小事大做文章,陷入过去的创伤或幻想。这种放大的程度和刺激或威胁的强度不成比例,说是自讨苦吃都不为过

  重复某一个令人愉快的活动,可能让脑部的快乐路径更为活化,使得同样的愉悦感更容易被察觉到或更清晰地被体会。相反地,比较负面、很少有愉悦体验的人,身心快乐的路径很少被活化,要他们体验愉悦可能更难。


  血清素高的时候,一个人对于被拒绝不会觉得很受伤,也就是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还不错。血清素带来的成就感可以减少一个人的不安全感,并走向正向的成就循环。

  巧克力含有色氨酸,而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饮食则能促使体内生成色氨酸,使血清素提高。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心情不好时喜欢吃巧克力或洋芋片。很奇妙的是,血清素主要在脑部生成,体内含量最多的地方却是在肠胃道。它和脑内啡一样,也会作用在身体其他部位。血清素含量提高时,也会降低人的食欲。

本文来源:《不合理的快乐》,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3.20 周一:

  脑内啡、多巴胺、血清素这些分子的运作,带来各种层面的快乐。

  强烈的愉悦和快感是脑内啡带来的。就连吃一碗饭、听到一句好话,都会带来脑内啡的释放。这已经成为我们再平常不过的经历,以至于我们不会特别在意它的重要性。很有意思的是,脑内啡的作用和临床使用的吗啡很接近。这些吗啡类的物质可以缓解疼痛和抑郁,同时也有很强的上瘾性,并导致耐药性。

  我们多少会好奇:为什么演化留下了脑内啡这样的物质?

  想想,如果没有脑内啡的路径,我们看这个世界一定很灰暗、很悲观。一直到一百多年前,这些从鸦片来的物质还被拿来治疗焦虑和抑郁。再举一个例子,有一种药物纳洛酮(naloxone)可以治疗海洛因上瘾。但这种药物却会让一个人对食物、性、环境刺激的反应都钝化,失去所有的快感,活得像行尸走肉、没有活力。

  人体内还有一种物质强啡肽(dynorphins),作用与脑内啡恰好相反。强啡肽会引发厌恶感,让身体不舒服,甚至让人莫名其妙地生出种种奇怪的念头,连自己都会害怕。有趣的是,生理需求没有满足时,也会产生强啡肽,促使我们赶快排解掉这种不舒服的感觉。

  生理的需求会生起,也会消失,就像是这些因子交替作用的轮回。很有意思,就好像人体内有这些苦乐交替的因子,让我们在苦与乐之间来来去去,维持某一种平衡的状态。有乐,就有苦,似乎是人间的常态。


  前面提过,恐惧包含很多负面的情绪,也是现代人都要面对的心理现实。恐惧自然带来无力和绝望的感受,而长期的无力甚至绝望感也会导致一个人忧虑不安,甚至引发疲惫、失眠等身心症状

  不快乐,在我们身边其实比比皆是,抑郁已经成为一种个人和社会集体的慢性疾病。心理学家已经发现,长期的无力感是诱发抑郁症的因素。

  一个人如果无法控制周围的一切,也许是长期被冷落忽视、什么都做不成、做什么都被喝止或打压,甚或遭遇命运不可抗力的捉弄,长期下来,那种无能为力的感觉不光是让人难受,也让人对周边的一切失去兴趣,甚至可能连一口呼吸都感觉费力。

  相信我们都在身边看过这种人,也可能自己现在或曾经有过同样的情况。很难挣脱那一股灰暗和黏滞,连想挣脱的念头都无力生起,只能任由自己被深深的无力往下拉。就连清晨的阳光都刺眼,只希望第二天不要再来。这种时候,对人生很难不悲观。更辛苦的是,旁人种种善意的鼓励和打气,反而像一个个沉重的包袱,再多应付一个,都让人更绝望。

  会走到这样极端的绝望和悲观,可以说是我们的大脑“迷路”了,走进一个难以脱身的认知迷宫。认知学派的心理学家贝克(Aaron Beck)在1970年提出“抑郁的认知三角”,又称为“负面思考三角”,描述一个人的信念怎么造出一个抑郁的迷宫。这个迷宫包括三个要素:自己、世界、未来。而大脑在对这三个要素的负面想法之间迷路了,就像以下的图在“我真是糟透了→世界不公平→未来没有希望……”的循环里走不出来。

  贝克从这个负面认知的三角循环下手,开创了很有名的认知行为治疗学派。这是一种经过学术检验、确认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疗程大约6至8周,比动辄好几年的精神分析能更快看到效果,因而被医院和学校广泛采用。他教病人认出自己负面的念头,认出自己是怎么生出这些想法,而这些想法又是怎么延续下去,让自己更不快乐。透过有意识的觉察、记录和观察,中断这些负面想法的恶性循环,确实帮助很多不快乐的人跳出了这个迷宫。

  对我而言,面对负面想法带来的痛苦,这样的解答其实是提醒自己——我不是这个负面的认知。任何念头都是一个妄想,而这个认知不等于我


  对生命的态度悲观与否不光影响快乐,也影响健康。20世纪60年代,美国有一个研究,针对900多名生病住院的人,用问卷测验他们的心理状态,包括乐观的程度。40年后追踪发现,与悲观的人相比,乐观的人平均活得更久、存活时间高出19%。对八十几岁的人来说,19%等于是还可以多活16年。

  快乐的人不只是长寿,从表达方式来看,多半心胸比较开放,就好像他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可以自己做主。一个开放的人自然可以接受外在的变化、克服种种挑战,甚至是欢迎挑战。相对来说,一个人不快乐,自然觉得对生命无能为力,好像连活着都是负担。这样的人,面对变化甚至会焦虑。

  一个人是不是对未来抱着希望,还可以影响到学生的考试成绩以及运动员的表现。此外,不光让痛更容易忍受,也让人更能够挺住疾病的摧残。一个悲观的人,不只是认为生命不值得活下去,从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找到悲观的证明。反过来,乐观的人会把每一个瞬间当作一个奖励、充满快乐地活下去,也总是能找出别的解决方法,而且少用很绝对的负面表达,例如“惨了”“完蛋了”“糟糕”。所以,从一个人的语言,包括他的肢体表达和姿态,可以看出一个人是否乐观。


  “Attention begets energy.”(意到气到),也就是注意力到哪里,能量就到哪里。同样地,不快乐的念头到哪里,不快乐的能量也就到哪里。

  不快乐,跟脑部前额叶有关。前额叶不但直接影响人的心情,也同时是一个临时存放记忆的地方,需要时能随时可以派上用场。这个位置,和长期记忆的脑区也是相连的。一个人不快乐,不光是心情不愉快,还会调动一连串不快乐的回忆。这是一个相互滋长的循环——一个不愉快的心情,调动不愉快的回忆,就好像用这个回忆来解释我们的心情,证明自己不愉快是有道理的。然而,所带出的这个回忆,又勾出更多不愉快的心情。心情更不愉快,接着又调动更多负面的回忆

  其实,这就是经验学习的原则:透过情绪和记忆的放大,让人牢牢记住一些“教训”。这本来是一个帮助物种生存的反应。只是过度使用这样的机制,反而让我们身陷其中,怎么都转不出来

  不快乐本身会产生压力激素。如果你已经懂了生物演化的道理,相信你也已经猜到,压力激素同样是帮助我们克服危机而达到生存的机制。让我们快速紧绷,而能来得及因应突然发生的威胁。

  然而,如果压力激素随时堆积在身体和脑,也造成身体和脑极大的伤害。不光是脑部化学失去平衡,就连脑区之间的连接都会受到影响而变得僵化、失去灵活应变的能力。让人不光是对食物、性和玩乐失去了兴趣,就连认知和判断都会退化,这就是抑郁。长期下来,这个回路开始萎缩,刺激脑的生长因子也减少,细胞甚至会萎缩并失去活力。


  快乐时可以成长,不快乐就会萎缩。我们有很多方法可以提高脑内的血清素含量,像是摄取巧克力、乳制品、坚果、金枪鱼、鸡肉等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前面提过色氨酸可以穿越血脑屏障以提高血清素的含量,让心情变好。明亮的光线、运动也有同样的效果,杜克大学医学中心做了一项研究,发现运动和连续用药16周减少抑郁症状的效果一样好。

  过度的抑郁是恶性循环,会让人难以挣脱。想想,一个人抑郁时,一直跟着脑袋里虚构的恐惧转,躺在床上不想起来。释放不了的能量,也就造成身体里的死结。然而,透过轻松有活力的动把身心淤塞的能量结打开,创造出新的神经回路,就有机会跳脱抑郁的循环。

  要改变身心的惯性或习气,靠的不是对抗,而是创造出一个新的回路。无论清理家里、外出散散步还是和朋友出去爬山,都可以开启抑郁以外的路,让人有机会走出来。最有意思的是,运动不一定要激烈。设定小小的目标,一次又一次的小小成就带来满足,自然可以达到更大的效果。

  无论动物还是人,只要透过运动活化起来,全部的记忆力和脑部分析与认知能力也都跟着好起来了。我过去也把运动称为最好的抗抑郁的药。而且运动不光可以刺激血清素分泌,还可以生成脑内啡,让人觉得舒畅,自然也就快乐了。这么讲,运动本身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观,甚至带来彻底的改变。

本文来源:《不合理的快乐》,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3.21 周二:

  快乐的人更容易对世界开放心胸,不快乐的人往往觉得自己只能任由命运摆布。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胞胎家庭研究中心的里肯(David Lykken)找来1300对双胞胎,探讨快乐的能力与遗传和环境的关系,而获得国际的关注。他的研究对象包括全部基因相同的同卵双胞胎,也包括只有一半基因相同的异卵双胞胎。这些双胞胎有些在同一个家庭长大,受到类似的环境熏陶;有些则各自在不同环境下成长。试想,这么多双胞胎如果同聚一堂,画面是多么壮观。

  他们邀请这些双胞胎填写关于快乐的问卷,和你在这本书一开始填写过的快乐问卷差不多。结果发现,比起异卵双胞胎,同卵双胞胎的快乐得分更接近。里肯综合基因和环境这两大变量,甚至还分析了双胞胎不同年纪时的人生遭遇,提出一个有意思的观点——快乐的能力,差不多有一半(44%—52%)是由基因所决定的

  这么说来,我们本来多少都知道怎么快乐。至于能够多快乐,则受到基因和体质的限制,会维持在一个先天的稳定值。就像身心有一个快乐的定温器,哪怕生活有喜有悲,最后还是会回到一定的快乐程度。只是,这个固定的快乐程度,每个人都不同

  本书讲到这里,从生理的角度介绍了许多影响快乐的因素。相信你已经可以理解,是透过基因的作用才有血清素、多巴胺、脑内啡等种种快乐的神经传导分子,而这些物质含量的高低有无又影响了我们觉得快乐、平静还是焦虑不安。从这一点,如果要说身心快乐完全不受基因、遗传的影响,是不合理的。

  然而,人类的基因数目估计不到两万个,甚至少于只有900多个细胞的线虫(C. elegans)的20 532个基因。所以,人类的复杂性是不能从基因来解释的。此外,人的疾病或种种症状,只有2%可以用基因缺陷来解释。并不全是基因带来的神经传导分子影响我们快乐,而是怎么活、怎么看这个世界影响了我们快不快乐。我们如何与环境、与自己互动、如何认知这个世界,其实对快乐有更大的影响性

  我在第一篇提过,快乐需要一些条件,有意思的是,心理学家也透过英国、德国和澳大利亚三个国家的大型研究这一测验中神经质倾向强的人,快乐的程度很容易受到外在条件(例如收入)的影响。只要生活条件稍差一点,就容易不快乐。反过来,中国人有一句古话“宠辱不惊”,也就是说稳定的人格特质能够帮助我们面对生活条件的变化,并让一个人快乐

  五大人格特质指的是友善、勤奋、外向、神经质、开放这五项特质。它们各自与快乐的关系,其实是我们很容易体会的。友善的人,与人相处会更灵活、更有弹性、愿意信任,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深厚。勤奋的人与人相处有界限、有原则,处事有方向感,这使得他们善于与人合作而带来满足。外向的人则容易建立关系,也常有好心情。不那么神经质的人,情绪稳定,不容易随外界的波动而起伏。开放的人喜欢学习新事物,对人生抱着无穷的好奇心,勇于追求个人的成长,善于克服环境的困难。

  你会发现,人间能体验到的快乐和满足感,很大一部分来自我们与别人的相处经验,以及性格所带来的成就感。可以说,人际关系和世界的成就,其实反映的是我们自己的心境。一个人,如果能清楚地面对自己、理解自己,也就掌握了人间快乐的钥匙。

  一项以16 000多位澳大利亚居民的研究发现,外向、友善、勤奋而不那么神经质的人比较容易快乐。然而,很有意思的是,快乐也会回过头来塑造一个人的性格。在研究初期比较快乐的人,时间久了,不只更友善、勤奋、情绪稳定,还会转为内向

  一般的观点是认为外向的人比较容易快乐,甚至提到一个人快乐,我们马上就会觉得他应该外向。然而,这里的研究却告诉我们“快乐久了,人反而变得内向”。或许可以这么说,快乐自然会让人愈来愈能够转向内在,回归内心的平安,而不那么需要向外追求。这种内心的平安也可以称为宁静,才是我们最值得追求的快乐。这也是本书的一个主旨。


  萨波尔斯基和达马西奥一样,除了研究领先,也很乐意把他的科学研究写成科普书籍与大家分享。很多读者很可能已经读过他有名的科普作品《为什么斑马不会得胃溃疡?》(Why Zebra Don’t Get Ulcers),这是一本探讨压力生理学的好书。透过对动物的观察,让人能对自己内在的压力和生理反应有很好的理解。他也提到,狒狒只要和同伴有长期而稳定的联结,不仅比较长寿,身心健康也比较好,血液中的压力分子量也最低

  没有亲密的关系,对生物的生存是一个危险因子。可以想象,为了生存,生物要成群结队,落单就可能有生命的危险。也因此,孤独会带来恐惧。刚出生的动物或人类,虽然喂饱了,只要一落单就会开始哭,而母亲也会马上有反应、赶快到孩子身边又摸又抱好好安抚一番。可以想见,母婴联结是多么基础的生存反应。

  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愈来愈疏离。这一点,从健康的角度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现象。从神经化学的角度来看,孤独是一种“痛”,会造成压力,让身心失衡,从而让一个人不自在,想要尽快回到群体里。

  避开孤独,成群结队,是生物很早就有的行为模式。愈高等的动物,愈讲究链接的质量,甚至会为整个物种考虑。好像不光是自己的生存重要,而是整个物种的生存更重要。前面也提过,慈善或公益行为带来的快乐,比起吃美食、看电影的快乐更为持久。从演化的角度来看,这种利他的行为集合起来,比自私的集合更有生存的优势。

  一般人只要和别人有联结,体内的压力激素皮质醇(cortisol)的量就会下降,罹患慢性病的概率自然也会降低。人和动物的不同在于,人会和伴侣形成更长期、更稳定的关系。有趣的是,生养孩子带来的温暖和被需要的感受,长期来说能补偿伴侣间激情的降低,让快乐从两人之间蔓延到整个家庭。这自然会让父母更成熟,更愿意照顾自己,因此活得比较健康,甚至比较长寿。

  仔细观察,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很有意思的,不完全听从脑的理性作用,更是一种“场”的作用。人类除了脑之外,都有一个透过思考和情绪所造成的场。我们对谁喜欢或不喜欢,其实是透过这个场的共振来决定。我之前用“螺旋场”来比喻,还谈“萎缩场”的共振。第一眼见到某人,往往话还没讲,就已经决定了喜不喜欢,这可以说是一种灵感或直觉。

  透过所谓的“相关研究”,也就是观察到有朋友的现象与快乐的现象常常一起出现,一般人很自然会归纳出“一个人要有朋友才会快乐”的结论。然而,究竟是有了朋友才会快乐?还是一个人快乐,才有朋友?这很值得我们深思

  我会提出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质疑我们对因果的归纳,同时也希望大家一起体会——这些研究的结论,表面看来都很合理,其实还是离不开头脑固定的逻辑或成见

  不管怎么谈亲密或孤独,都还是人间的表相。进一步说,不管多亲密,这还是属于人间带来的关系和快乐,和一个人的内心的宁静还是不同。反过来,一个人不管多孤独,还是周边人的判定。一个人生活,非但不等同于真正的孤独,甚至是和神、和自己建立关系的契机。

  一个人懂了这些,自然会发现快乐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外,一个是内。内外两个层面可以互相影响。这种对称,才是这本书真正想进一步解析的。


  爱,都是相对的,是我们每个人透过生活条件、种种习惯带出来的投射。无论再亲密,人间的爱,还是离不开限制或条件。它本身受到制约——跟对方的长相、行为有关,而这些特质早晚会消失。我们每一个人早晚也会老去,一切也跟着改变。不管怎么说,这些人间的爱还是短暂的。靠这种爱得到的快乐,它本身是靠不住的。真正的爱、真正的快乐,其实是没有条件的。


  好心情的人不那么困惑,也更能统整种种零碎的信息。

  任何一个人面对广大的世界,难免都有渺小的感觉。正向心理学最终希望把这种自觉渺小的无力感,转成个人可操控的自信和力量。前面也提过,一个人觉得自己很渺小、发挥不了力量、对周围的一切感到无能为力,这种无力感是一个人抑郁的来源,容易对脑部造成很大的伤害并使得脑退化。反过来,正向心态就是脑部发展最重要的养分,让神经带来更多联结。正向带来能量,能量生出更多能量,带我们进入正向的循环


  超个人心理学进一步认为,“我”或真实,不光是眼前所看到的一切。我们的所知所见与“我”,只是五官带来的经验的集合,和全面的真实相较十分微小。超越“我”,不仅可以带来对自我、对世界真正地理解,也让一个人能对个人的问题有一个完整的解答

  相对于生命的整体和一体意识,一般局限的意识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要从局限的意识跨到一体意识,不是透过语言(本身就是局限)可以跳出来的,最多是透过语言,摸到一点边。


  从柏拉图的角度来说,人类就像洞穴人这么可怜,只看得到表面,并且认为这个表面就是我们在人间看到的一切。然而超越人间之外,才是生命主要的背景或基础(substratum),而且这个背景比所见的一切更广大。我们被眼前的表相绑住,就像这个故事所说的洞穴人一样。

  我们在这个世界体会到的,都是形相和感官带来的幻觉。要认识这个本质,才能够对全部的生命有一个理解,也才能带来真正的快乐。


  我在《静坐》中提到过一位将近70岁的瑜伽大师,自愿被活埋八天。科学家在他身上贴满了传感器,侦测他的生理变化。从临床的角度来说,他被活埋后的生理值已经落到了足以判定为死亡的地步。然而,活埋八天之后,出来不到两小时,他的生理数值完全恢复正常。这相当不可思议。相信你不会想到,这个研究竟然不是发表在宗教期刊,而是得到了相当主流的《美国心脏学会期刊》(American Heart Journal)的认可。后来我和哈佛的心理学家泰勒(Eugene Taylor)合写了一篇论文把这个研究重新带出来,更深一步探讨静坐带来的完全的放松状态,并发表在《生理医学新知》(News in Physiological Science),也得到相当多的回响。

  谈到修炼,我会提到这位瑜伽大师和很多实例,也是要表达——人类对身心层面的理解还相当有限,将自己的潜能限缩成有限的可能,甚至把这些能力称为“超自然”,而忽略了这些“超自然”其实才是最自然的特质。我们透过念头不只把自己洗脑,同时也局限了自己

  在灵性的层面,有更多数不完的潜能。然而,我们同样把自己落在一个局限的角落,以为我们本身就是那么渺小,而以为这些潜能跟自己的生命无关。于是我才在不同场合分享静坐等专注的方法,希望大家都可以把自己的身心当作一个实验平台,把自己的全部生命潜能找回来。


  生命的根其实是落在念头与念头、动与动之间,没有念头、没有动的空当。

  一个人要达到最高的潜能,首先要体会到宁静。透过宁静,自然体会到任何动,包括念头,还只是一个限制,而把生命从整体限制到一个生命的角落。只有透过宁静,我们才能体会到生命的潜能远远超过自己一生限制自己的条件或状况。

  要取得快乐,首先要懂得停留在宁静、活出宁静。问题是,过去全部的研究和潜能开发都在生理或物质的层面着手。也就是说,我们最多是把生命的全部落在物质的层面,却忽略了——透过无常的物质,想找到一个最终的答案是不可能的。停留在物质现象的层面,再怎么去理解、去分析,最根源的问题依然无法解决。

在人间,只要头脑开始运作,就已经是站在一个有限的角度在看一切,是不可能客观的。

本文来源:《不合理的快乐》,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3.22 周三:

  人的脑海就像一个瀑布,念头就像水流,一个接着另外一个,流不完的。我们通常体会不到这个现象,而是把每一个念头当作真实,根本想不到自己所体会到的每一件事、每个经验、眼前所见的每一个东西、耳朵听见的每一个声音、脑海里的每一个观念、每一个决定、每一个判定、在外头任何可以体会到的,不管是宇宙、天空、树、动物、自己、别人,甚至神……全部这些都还只是念头(或念头所造出来的形相——念相)

  这个世界是透过我们的念头加上五官所组合的。只是我们在生活中体会不到这一点,而随时把自己等同于眼前的念头。

  就像站在镜子前,我们很自然把镜中这个由身体创出来的“我”当作非常坚实的存在。同样地,我们也把自己一切的念头当作真实,甚至把它们看成烦恼。我们理所当然地把生命当作一个大问题,包着种种小问题,活这一生。

  这才是我们不快乐的来源。


  静坐时,把注意力落在一个对象(东西、客体),让头脑可以静下来,让念头慢慢地消失。只要把注意力摆到一个不动的东西,或像呼吸一样有固定模式的事物,脑海的运作自然就慢了下来

  随着念头减少,甚至没有念头可以落脚,我们突然会发现全部的注意力最多落在注意力本身。也就是说,“觉”突然觉察到自己(Awareness becomes aware of itself)。进一步说,也没有什么觉察不觉察好谈的。我们最多只能存在(being),这就是我过去提到的“在”或当下

  很自然地,注意力停在眼前的每一个瞬间,每一个瞬间也就自然打开。瞬间一扩大,我们自然发现过去的记忆或未来的投射失去了插足的空间,而不再起伏。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烦恼自然也就消失了

  烦恼,是透过过去和未来才有的。一个人“在”,在当下,没有过去,也不可能有未来。

  真正的静坐并非找或寻或追求什么,可以说它本身也没有什么目的。最多只是放过一切,让任何现象,不管是念头、烦恼的事、眼前所看到的一切,让一切存在。这就是我在《全部的你》《神圣的你》这两本书所谈的臣服、接纳、接受一切的观念。

  接受一切,一个人自然落回瞬间。静坐,也只是一条路径,让意识回到最根本、最轻松、最不费力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一个人自然就活在“心”。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脑”落到“心”,让“心”本身照明一切

  真正的快乐,没有目的。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连心流还是有一个目的的。前面提过,要设立目标,才能达到心流的状态。心流之所以短暂,因为它本身还带着一个目的,是朝着一个目的的“动”产生的。目的和“动”一样,都不是永恒不变的。然而,真正的快乐其实和任何目标不相关,它本身没有什么目的。一个人只有“在”没有目的,才会发出最高的快乐。只要有任何目的,它还是落到人间的境界。这些探讨本身还是从一个限制的角度在看生命,包括快乐。要真正达到真实生命的永恒快乐,我们要从人间的限制跳出来,也就是全面的颠覆


  这种科学的追求,甚至我前面所谈的快乐的科学,自然让我们建立一种偏差的观点——认为一切都要有物质或形相上“合理”的基础。很少有人会去质疑这个“合理”基础的不合理性,或至少认识到这个“合理”其实是一种局限,是透过脑制约而成的,更别说去思考——这一“合理”的基础,本身从来没有过独立的存在。

  仔细观察,头脑从五官的看、听、闻、尝、触得到信息,这是人类天生的限。所谓的限制,指的是我们所能捕捉到的全部信息,都是而且只能透过五官所得到。就算加上念头的组合与变化,同样离不开五官导入的有限素材。只要透过五官来截取,和从任何设备取得数据一样的,只是把整体划分、局限、切割出一个五官所能认识的范围。

  不只是人类受到这一限制,任何动物,甚至外星人,无论拥有多少感官,都一样是局限的。可以取得的信息,自然也是局限的,绝对不可能全面地代表整体或全部的真实。我相信,每一个人只要愿意去追查、去探究,应该都会得到同一个结论。

  人类的脑,无论功能再怎么强大,带来的还只是局限和划分。它还有更严重的先天缺陷,是几千年来一直被我们忽略的——一般所称的意识,也就是人类的知觉、诠释可以延伸的一切,包括世界,从来没有离开过客体意识,没有离开过二元对立(duality)的境界,全都是由二元对立的逻辑而生

  我们通常谈二元对立,用头脑运作的角度来说,也就是比较。脑一定要透过比较,才可以得到一些证据。比如说,我们称一张桌子“大”,首先要在脑里做一个比较,和过去的桌子、其他的桌子做比较,才可以得到“大”的结论。

  这个基于二元对立的比较,不光透过空间进行,我们的脑还建立出“时间”的概念,让这一比较更彻底、更有效、更无懈可击。脑就像一个档案库,有一个调动数据的顺序,也就自然让我们在经验上产生先后次序,自然造成心理上的时间以及因果的概念

大脑就像是一个贝叶斯机器,会自动地依据过去的经验来预测未来。

  也就是说,头脑自然会制造出一个序列,把一件又一件事联系起来,才可以推导出一个结果、得出一个结论。这种直线化的序列或逻辑,本身就让我们有一个“合理”的运作观念。没有这个序列,人类的脑无法运作。我们对事情无法集中注意力,无法比较,甚至无法排列,也不可能有时空的观念。

  我们用“二元对立”来表达的时候,好像只有两个部分在做比较,然而它真正的重点在于“相对”的观念。任何五官加上念头所得到的信息,没有一个是绝对的。甚至任何物理的测量值,无论长度、光速还是任何标准单位,都需要一个基准作为比较,全都是相对的。这本身,加上每一个感官的作用,都离不开神经的限制。即使把所有感官的作用都加在一起,依然落在个别感官的限制范围内,只能带来相对的信息

  这一来,自然产生一个矛盾。一般人不容易注意到——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称为“主体”。我们一般认为是有了主体,才有客体。有了“我”,才有一切我所看、所闻、所知的事物。然而,就连“我”也是透过感官才可以感觉到、体会到的。我们平常用一个指头指向“我自己”,以为有一个“我”的主体在客观地指称“自己”。这个看似主体的“我”,本身还是一个客体。

  在这个世界上,你、我、每个东西,都不过是客体。我们最多是一个客体在描述其他的客体。借用庄子两千多年前的比喻,假如做梦的人醒过来,他怎么知道自己醒了?还是在做梦?就连做梦的人,本身还是梦的一部分,从来没有离开过梦。如果说人生就像一个梦或幻觉,那么,我们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个梦,没有离开过这个幻觉

  我相信,你读到这里会很惊讶。但只要仔细想,就会明白这个道理是再清楚不过,连辩论都不需要。一般人所探究、追求的快乐,其实离不开一个客体、一个“物”所体会的快乐,根本没有抓到问题的核心。

  反过来,我们要先探讨:如果连“我”都是一个客体,那么,体验快乐的主体在哪里?生命的主体在哪里?如果人生是一个梦,一个大幻觉,那么,真有一个人在做梦吗?有的话,又是谁?

  再进一步谈,这个问题自然延伸到一个更根本的层面——我们透过脑的处理并认为“合理”的任何东西,都是有限的,而且还是早晚都会消失的

  不只物质,包括我们所想、所体会的,例如念头,都是形相。我在《全部的你》和《神圣的你》借用贝赞特夫人提出的念相(thought-form)这个词来表达。念相,同样不违反热力学等物理原则,不光是把整体切割成一个个小碎片、在时空中造成限制,它本身也是无常

  任何物质,不光是符合熵趋向最大的法则而必然无常。再进一步拆解,我们自然会发现其中的“有”占不到整体的万分之一,甚至不到十万亿分之一。有趣的是,从星球一路往下看,到最微小的分子,全都是空的。就连分子里的亚粒子再往下分解,也都是空。一路这么剖析下去,都是空的。其实,“空,空到底”这种描述,更接近宇宙的实情

  换另一个角度,也就是用我在《神圣的你》中称之为对称法则的角度来谈——既然“空”是远远大过“有”,在对称法则的运作下,“空”是早晚要把“有”盖住的。最奇特的是,脑的作用竟然可以把小得这么不成比例的“有”扭曲成人类所能体会到的所有真实,甚至当作宇宙、当作一切,让我们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那么小的一部分

  在广大的存在中,“有”是那么的渺小,然而我们的五官却可以精确地认准这些“有”,让神经系统在那么狭窄的范围内捕捉到种种的变化、种种的形相,甚至让我们以为这些信息真有全面的代表性,不光完全投入一生,还看不出它的局限。这一点,才是不可思议。

  真没想到,我们在这个世界所体会到的,其实只是那么一点点。对人的一生而言,那就是一切了,根本不觉得有更大的真实存在。

本文来源:《不合理的快乐》,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3.23 周四:

  别忘了,头脑是透过相对和比较的逻辑才可以观察到这个世界。正因我们主要的本质是“空”,透过比较,才会一直看到“有”。我们都以为自己是站在坚实的大地上,才可以欣赏到天空的空。其实,正好相反。正因这个宇宙是空,我们才可以体会到身为人,眼前有一个地球、有月亮、有太阳,还有数不清的恒星。

  没有暗,我们看不到光。假如没有沉默,我们根本听不到声音,因为失去了足以与声音进行比较的基准。“动”也是从“静”延伸出来的,我们才能够体会到。“话”“语言”也是这么从无思无想生出来的。

  换一个更简单的比喻,最平常不过的白光,也是由三个颜色的色光组成的,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产物。更有意思的是,如果这个世界全部都是白的,我们根本看不懂、体会不到什么是白。失去了比较,无法从“不白”中凸显出来

  用同一套逻辑,自然可以推出——如果没有永恒,根本凸显不出“无常”。甚至,时空的架构都没有立足的余地,也没有什么人间可谈。进一步说,没有一体,不可能会有局限,也没有知觉,甚至也没有所谓的真实好谈。

  只有透过整体,我们才分割出比较小、比较快的部位,而让这个部位成为人间所体会的现实。如果没有“整体”,也没有“理性”或“合理”。反过来,要体会整体,一定要从狭窄的“理性”或“合理”跳出来。假如把人间的小部分(表面上的合理或理性)当作生命的一切,这本身才是大大的不理性。可惜,我们也都是这样过了一辈子,限制在狭窄的“合理”里

  这个“空”的本质,才是生命的主人。前面提过,假如我们把人间当作一场梦,“空”本身才是真正的梦者。是从“空”这个主体才生出一切,包括一场梦、包括这个宇宙、这个世界、我、你、他、自然的所有生命——所有可以体会到的一切。


  虽然五官带来一种扭曲,而我们把五官带来的信息加上脑的诠释就当作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并称之为“人生”,但最有趣的是,整体的真实还是一直不断探出头来,好像希望我们看到它似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谈,我们的五官都在抓形相。然而,形相只是整体很小的一部分。看不到形相,我们自然体会到沉默、空、宁静、没有、不动……这本身就是一体在跟我们不断沟通、浮出它自己,好像不断地在对我们说悄悄话。

  只是,我们虽然看到了“没有”,却意识不到“没有”的存在,根本没有把它联结起来,而是把注意力都放在“有”之上。最有意思的是,我们一直体会到“空”,却把它当作一个看不到的背景,完全不给它任何注意力,最多当作一种虚无——“有”没有了。每个人都是这么被蒙蔽的。

  种种“没有”的现象,不光是每一个人都体会过,它才是绝大多数的真实。只是我们被五官限制,认为比例少的“有”是全部。然而,如果没有“空”或没有“没有”,也就没有“有”。我们体会到“空”,体会到“在”,其实是一体体会到自己。这是一般人很少会注意到的。

  醒觉最多也只是一个人突然体会到有一个永久的屏幕或背景随时存在,而这个屏幕或背景才是生命真正的本质。人间的所有现象只是一个不断地生死流转的妄想,是过去业力制约所组合,也透过过去的业力和制约而消失,在整体中是完全不成比例的小

  最后,一个人会发现连屏幕或背景也只是一个比喻。这一本质在任何现象当中都随时存在,又随时是空的,不可能用任何语言可以表达。任何语言的描述,只是把它落成一个客体。而它,不受任何语言的限制。

  我们的意识也突然弥漫到每一个角落(omnipresent无所不在,或omniscience无所不知、全知),而每一个角落也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站在古人的角度来谈,就连“合一”的状态本身也是一个语言的产物。它的本质,也是“空”。

  也就是一个人“空”,“空”到底,才尝得到一点滋味、体会到永恒的快乐。


  一体意识永远存在。我们所谈的“在”或“空”也就是如此,它就是我们生命永恒的本质。

  站在这个一体意识,不被这个内容带走,甚至完全没有依附,也就是醒觉。一个人醒觉,不再受到人间的制约后才充分知道——我们在人间所看到的一切不光是念头的组合,更是因为有个“我”才建立出人间的存在

  一个人只有醒觉过来,才懂得什么是永恒、不合理的快乐。他充分理解快乐是我们真正的本质,不受到任何条件限制,不被任何条件困住。这就是解脱,也就是真正的快乐。

  只是活在这个人间,也就像在看电影。明明电影是投影建立的虚幻境界,我们会觉得它根本就是真的。我们看电影时很认真,完全投入,为了女主角、男主角的心情和过程会哭、会笑。感情深了,还会想看同一个主角或导演拍的片子,下次还要再来。演员也是一样的,哪怕投入了、结束了,上映、又下线,还会为了某个原因,又回来再演下一部片子。

  最不可思议的是,我们每个人的五官受到同样的限制,所见、所闻、所感知的范围在人类彼此之间是很接近的,就像海豚的感官所建立的范围,和另一只海豚会很接近。同样的接收波段,在“我”所建立出的现实,和“你”所建立出的现实,几乎只有角度或立场上的差别,很容易确认彼此是否一致。而且,看起来几乎是一致的。就这样,你所见的、我所见的,化成了集体的现实,更是难以否认

  无形当中,我们也就忘记了这个共同建立出来的虚幻现实,是透过我们狭窄的五官再加上念头所捕捉出来的,而成为人间所体验的一切。这一切就像投影在银幕上的电影情节和人事物,我们投入了,甚至会想去抓银幕上的人物与东西。当然,怎么也抓不到。只是,抓着抓着,自然也就碰到这些虚的影像后面的银幕。

  一体意识就像这个银幕,没有这个背景,人间的情节也没有办法映上去。这个银幕(一体意识),才是唯一的真实。

  人生也是这样的,我们投入其中,结束之后,就被这背景的一体意识吸收回去了。一些能量转变所带来的制约,也就是业力,让我们又被吸引,于是下一生来,又投入进去。

  再用一个例子来形容,活在这个人间,就好像一个人在沙漠不断地看到海市蜃楼,以为前头就有水了。到了那里,却发现只是沙子。被这么骗了一次,也可能再被骗两次、三次。甚至就像我们这一生一样,一路上一直受骗,以为某个物质或形相就会是真正的快乐。每次看到,就忘记它的虚幻,又投入进去。即使有了很深的体悟,再出来,又投入一次。人生也是如此。

  总有一天我们会醒过来,不会再被这个现实沙漠冒出来的幻相骗下去。这时候,一个人最多像佛陀一样说:“我是醒的。”原来什么都没有发生、什么也没有得到、什么成就都没有,它就在我们身边、眼前,是我们自己昏迷了看不到。

  我们这一生可能有的唯一的自由意志,其实只是一个清楚的决定——不再把自己化为这个世界的种种形相、肉体,甚至是“我”。只有这个决定才真正显出我们的自由。而这个决定是每个瞬间都要做的。

  只有这样,一个人才可以醒过来。


  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有自由意志(free will)。然而,仔细观察,我们一生都离不开一连串的念头,而任何念头离不开因果。就好像笼子里的白老鼠,它认为这个笼子就是它一切的生命,而老鼠和老鼠之间的互动也就是它一生所可以得到的经验。换了人类,人间与人生也只是如此。

  念头本身是虚的,是在这个局限的时—空才有。人生也可以说是一连串虚的境界所组合的一个虚构现实。我们的每一个动作,包括念头,包括任何体验,都离不开种种虚构的条件的组合,而决定了我们的任何行为与举动。可以说,一切都是老早已经写定的。

  所以,我才会说我们从来没有真正自由过。

  前一章提过,我们这一生可能有的唯一的自由意志,也只是不再把自己等同于种种形相。也就是说,真正的自由是发现自己不只是这个体,不是肉体、情绪体、思考体、意识体。我们不是任何体,只要可以谈一个“体”,无论多微细、多粗重、多高、多低、多好、多不好,它本身已经限制我们到一个角落。我们就连谈灵性、天堂、解脱,也只是带来另一个层面的局限。比较正确的表达是——我们什么都不是,或我们什么都是。

  念头,自然变成工具,再也不变成我们的主人。需要用,就用吧。不需要用,就摆到旁边。人间也不带来任何矛盾。我们可以轻轻松松活在人间,享受一些愉悦,忍耐一些心痛,并且同时都知道不管多好、多坏,那只是全部很小的一部分,不值得我们对这么小的一部分反弹,而无谓地让全部局限,萎缩到一小部分。

  这,才是自由。这,才是解脱。

本文来源:《不合理的快乐》,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3.24 周五:

情绪:从生存的工具,变成不快乐的来源

  虽然前面提到,要醒觉过来,得到真正的快乐,也只是一个清楚的决定——决定不再把自己化为人间或肉体的生命。然而,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现实,也就是随时都觉得自己活在这个肉体所衍生的种种情绪

  情绪对我们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其实有它在演化生存上的意义。

  念头,要加上情绪才可以运作。前面也提过,情绪是很重要的生存工具,是脑部指令的扩大器。透过情绪,身体才可以把一个记忆、一个指令快速地扩大到每一个相关的细胞,让细胞采取相对应的行动。于是,从一个念相所产生的变化,自然转出身体的“动”,化出种种的动力

  有趣的是,情绪不光是一个扩大器,它还帮助提高大脑决策的效率。想象一下,如果碰到野兽,却没有情绪,我们的脑自然开始一连串的念头:我之前遇过它吗?它和我熟不熟?会不会吃人?凶不凶?……

  然而,大脑突然产生恐惧,我们自然立即跳出思考的范围,并能产生行动——跑!快跑!

  我们整天不断地透过情绪在排列事物的优先级、做种种决定,才能面对生活带来的种种考验。每个念头本来是平等的,透过情绪才让其中几个印象脱颖而出,并能够让我们有效缩短反应时间,得到有利于生存的结果。

  从这个角度来看,情绪等于是提供了一个快速而方便的指标,让大脑在瞬间带来的众多印象中,立即选出与生存最有关的来处理。情绪,甚至负面的情绪本身并不是问题,一样是对生存有利的反应;问题在于我们把这个指标抓得太紧

  透过千万年的演化,脑不断地分别,生活愈来愈快的步调,让每个人都跟不上。在这种长期的危机状态下,我们自然会觉得所面对的都是威胁,也自然调动了负面的情绪,其本身又回头加强负面的念头。这样的循环,让人不断地萎缩,用一种悲观的心情看着世界。同时透过负面的情绪,自然让我们不断地调动过去的记忆,想要防范未来的危机。

  因此,人没有办法真心把所有注意力放到每一个瞬间,而是被脑海不断带回过去,或去设想未来。很少人懂得什么是“在”。这都还不算最严重的问题。更严重的是,我们透过快步调产生的状态,会把这些情绪和念头所造成的萎缩体当作真的,甚至当作全部的自己。“我”跟这个萎缩体已经分不开了,自然完全投入这个萎缩体。

  我们明明知道这个萎缩体只是一个念相,是头脑虚构出来的生命,一旦落入萎缩的过程,自然会完全投入,还认为萎缩是生命唯一的可能,是全部的代表,甚至比我们的身体还更真实。比如说,女士生理期之前,有时候会很不舒服。这时,无论什么事,都容易往负面想。倘若约了某个人午餐,对方晚到了几分钟,不只要挖苦几句,甚至还产生更多的联想——

  我这么不舒服还准时到,他怎么一点都不体贴?昨天明明请他帮一个忙,他也不搭理,今天也好像没放在心上。年轻人就是这样,一点责任感都没有。我看这人靠不住,以后最好少往来。唉,心情真糟,都这么不舒服,还不好意思请生理假。月底了,要赶进度。老板从来没想过,三个人的工作都是我一个人在做……

  我们用来描写这个世界的,全是灰灰黑黑的笔调。我们不光对自己看不清——有时自大、有时愤怒,甚至委屈、不快乐,我们对别人自然也是看不清楚的,以为别人的萎缩体就代表了他的一切,自然对别人的个性、行为和动机做了一种偏差的判定。这种误判,本身就会引发情绪的反弹和摩擦,把念头带来的虚构的境界变得再真实不过,也只会强化我们对这个世界、对人生的错觉

  结果,就是不快乐。这种不快乐是极端的,我前面才会说不快乐带来的抑郁和悲观是21世纪人类最大的危机。即使身体的架构是为了体验快乐而生,我们仍然笼罩在抑郁和悲观中,难以脱身。

  然而,谈到这种极端的不快乐,解药比任何人想的都简单——最多也只是把时—空慢下来,甚至停止。时—空有一个物理上的运作,比较难以停下来,这里指的是心理层面的时—空。唯一可以跳出心理层面的时—空的方法,也只是透过每一个瞬间,也只是回到“这里!现在!”。

  瞬间,和念头或情绪是对立的。一个人停留在瞬间,就不受念头或情绪的影响。如果被念头或情绪带走,他不可能停留在瞬间。只有把瞬间延长,一个人才可能找到永恒的快乐。

活出不合理的快乐。


  我相信你已经发现,其实我们在谈两种意识,各自属于不同的轨道。一个是人类带来局限、有条件的意识,本身符合一个有前有后、有因有果的逻辑;还有一个更大——无限大、永恒的一体意识,和有限的意识并不是对立而平等的

  我们透过有限的语言没办法表达这无限大的一体,所以在这几千年中为自己造成好大的悖论和误解,让我们不断地质疑——有时觉得好像有,却又好像没有,再探究也不知道如何把一体和整体落在生活当中。

  假如读到这里,你已经可以接受意识的两个层面。我相信你自然也会发现,这个一体是我们追求不来、得不到、跨不过去的。一体或永恒的本质到处都有,即使有限的意识和所衍生出来的境界都含着这一本质,本来就无所不在。我们最多是把这些有限的状况挪开就能自然体会到

  追求、得到、找、“跨”都是局限的脑所造出来的观念。局限的脑对真实的所有理解都离不开“动”,因为它是透过“动”所组合。仔细观察,连观念的比较和建立,包括所谓的聪明,还是离不开“动”的组合。有一个因,接下一个果,才可以有一个连接,而这个连接是透过“动”建立的。

  理解了这一点,就获得了一把解开人生的钥匙。最多,只需要追查到一切“动”的来源,包括念头的来源,包括任何痛苦、心痛、失落的来源,包括我们所看到和体会到任何现象、任何感受的来源,还包括人生一切的来源。

  只要轻松追查这个来源,自然会发现在我们观察、知觉或感受的背景下还有一个旁观者和一个见证者在观察一切。无论有多少“动”,它一直都在,本身却从来没有动过。

  我们活了一生,都是把意识落在“动”的层面,不断地把自己等同于“动”的人或“被动”的对象,或者被“动”的状态所限制住,而随时忽略了还有一个见证或观察的意识在种种“动”的背后。

  只要轻轻松松追查“动”的来源、念头的来源,自然会落到背景的意识,也就是不动的层面。落到这个层面,自然会发现“我”是虚的,从来没有存在过,是一个妄想。而我们所称的世界或人生,一切是从“我”衍生出来的。没有“我”,也就没有这个世界,也没有任何人生好谈。

不与糟糕的事情对抗,允许一切发生,才有通透自在。

  我们才发现,一切的烦恼是“我”带来的制约。如果没有“我”,一切的制约和业力也就解开,也就让我们跳出这个时空。最有趣的是,“我”不存在,我们的生命却没有消失,反而真正活起来。生命的全部潜能自然发挥出来,而没有任何“我”或任何现象所带来的阻碍

  把真正的自己找回来,最多也只是把“我”挪开。“我”一挪开,真实的生命就像太阳自然从云后照出来。它本来就存在,是每个人都有的本质。把“我”挪开,是我们最轻松、最不费力、最根本的状态。什么也没有改变,也没有发生,只是轻轻松松把阻碍挪开让光透过来,也只是这样。这种无条件的快乐,我们最多只能亲自体验,不可能用理论去追究。

让人生保持一种“失控”的状态,但这种失控是不去控制它,是在非控制状态下自发形成次序。这叫不动,也叫无为,是用一种无形的力量来管理自我的生命。

  我们可以做的最多也只是从不停的“动”、念头的“动”走到“不动”,让念头安静、消失,它自然就在眼前。

  真正能让人得到永恒快乐的并不是任何物质或体验,反而是最简单、最根本的存在,也就是我们的本质。这是经历和经历之间、人和人之间、东西和东西之间的共同点。要得到快乐不是往外去找物质或经验,反而是回到内,回到最简单、最根本的存在。然而,就连回、找都是多余的,我们最多是轻轻松松落回这个本质

  如果可以真心体会到这几句话,一个人就已经解脱了。解脱的快乐,没办法用任何语言去描述。这种快乐是人间想不到的,也可能一生都碰不到。然而,只要尝过一次,不可能再忘记,也不可能认为有其他的东西或经验所得到的会比这更重要。

  接下来,生命再也不是一连串的大问题。我们也不用担心,即使醒过来了,肉体还会不会存在。它本身是过去种种念头和条件组合,不可能不存在。它还是会在人间带来种种挑战和变化。只是,我们懂了这些,自然会放过它,放过一切,再也不会被它绑住,再也不会把生命当作问题、带给自己不愉快

  放过,也就是臣服。一个人懂得接受任何瞬间带来的一切挑战,而不再追求过去所带来的记忆或投射到未来,他本身就活在瞬间、活在当下。

本文来源:《不合理的快乐》,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3.25 周六:

活在不确定,是最大的快乐

  一个人假如可以把瞬间单纯化,自然会发现连任何知识都起不来,而会发现我们过去所称的知识全都还离不开念相、都在变化中。知识本身在生、也在死,是靠不住的。

  反过来,我们会发现无论自己拥有多少知识,永远还有追求不完的更多的知识。现代社会发展迅速,让我们可以加倍方便地取得任何我们需要的信息。这却也只是把生活的步调加快,让人不断停留在“追求”的境界。任何追求,本身就是不快乐的来源。追求到了,虽然带来短期的满足,但接下来也自然会消失


  “注意”本身就带来局限(Any attention creates focus or limitation.)。我们只有落入一个小角落,才可以把注意力放在上面。然而,对整体不可能透过脑可以体会。再怎么体会,最多只能体会一小部分。

  “注意”本身也就是一个“动”,只是这个“动”相当微细。我常说“Attention begets locality.”,意思是说这个世界(包括时空)是我们透过注意而建立出来的。假如没有五官再加上念头的组合,那么,对我们来说,就没有宇宙,也没有这个世界。

“注意”本身就带来局限,注意力本身就影响结果,注意力建立了我们的现实。

  然而,这个注意并不是客观而不带来偏倚的,注意力本身就影响结果。量子物理也早就发现,在很微细的层面,观察者的存在会影响观察的结果。这一点,我们要亲身去体会。因为这超过逻辑的掌控。毕竟局限不可能理解无限

  这句话再换个角度来说,也就是“Attention begets reality.”注意力建立了我们的现实。我们把注意力摆到哪里,就在哪里化出一个宇宙、一个生命。到最后,如果连见证一切的意识(witness consciousness)都打破,一个人就真正解脱。他不需要把注意力落到哪里,他随时都在。这也就是omnipresence(无所不在)——哪里都在,也哪里都不在。

  在人生,如果遇到不公平、讨厌、心烦、不可思议的倒霉或委屈,甚至遇到好事,其实也还只是透过一个很小的缝隙在看整体,却往往让我们以为整体就是这个样子,而忽略了这后面可能还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是我们根本体会不到的——我们眼前认为不公平或幸运的,其实是过去种种条件业力所组合

  再举例来说,我们认为别人不好、觉得自己受人冤枉、满足了某个心愿,但完整的情况可能恰好和眼前相反。对有些记得前世的人来说,或许这一生来只是为了来完成这个业或还这笔债。

  我们看不到全景,也自然只看着眼前的一个小角落做出评判——好、坏、不公平、倒霉、委屈、喜欢……

  一个人懂了这些自然会发现,看到任何现象、遇到任何状况、眼前的人讲的一句话、一个经验、一朵花、一个东西……都只要知道、体会到、让它轻轻松松过去。让它像云一样轻轻飘过,我们好像跟它有关、又无关,并不需要有任何反弹和萎缩

  我们只要不反弹、不萎缩,那么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停留下来,也没有任何知识好谈,更不用说有任何“结”留下来。针对眼前这件事的业力或能量结,自然就会消失了。

  “结”也就是不快乐、伤痛、情绪的萎缩、业力。过去留下的结,不去对付它,这些结自然也就解开了。

  我们身心原本是圆满的,可以让生命场的能量完全通透、流过去。如果一反弹、一萎缩,反而把生命丰沛的能量局限在一个小角落而带来业力、造出能量的结

  这些业力在另外的时点又会呈现出来;任何反弹或萎缩反而是在延长它——或许是转个弯又回来、也许是换个状况来运作,让我们得再受一次。

  这才是真正的大秘密。

  懂了这些,我们自然明白——从出生到现在,一直是业力不断地在转,始终是种种条件组合;而这些条件没有消停过,不断在转。只要活在人间,还是要依着这些条件活下去。不断在这些条件中反弹,反而衍生出更多条件。从一个因生出一个果,这个果再成为下一个因,因果的循环永远断不了

  我们懂了这些,也同时可以面对生命所带来的每一个挑战和问题,而会发现这些问题自然而然解开。只要没有“我”和念头的阻碍,生命反而会带我们得到最不费力、最有智慧的一个解答方法

  解答了,我们也没有对解答所带来的结果产生任何萎缩和反弹,不用为它特别高兴,也不用特别期待还有其他什么效果。这些“效果”和前面的“问题”都一样,也只是一个幻觉。

  一路走下去,我们会发现,对样样状况、一天从早到晚,我们都可以很轻松地成为一个观察者,看着自己处理事、看着别人处理事。一切的事情发生,生生死死,跟我们的本质、跟真正的自己好像没有什么关系。好像有,又好像没有。

  只有这样,一个人才可以把瞬间扩大成永恒。也就是说,瞬间所带来的一切,都可以接受、容纳,甚至可以臣服。那么,任何瞬间就不是一个问题。我们自然成为一个单纯的见证者,看到甚至活出这个瞬间,而再也不会被念头或情绪带走

  这,就是活在不确定。

  不确定,其实是我们对这个瞬间、对生命、对一体有信赖,充分知道即使抵抗这个瞬间,它也已经成立。我们会想抵抗,只是我们透过局限的认知在一个很小的范围没办法完全体会到全面的事实。更何况在眼前的这个范围后面,有种种过去的条件在组合,是我们不可能阻挡也挡不住的。要去抵抗,只会为自己带来不快乐、烦恼、心痛

  不去抵抗它,反而是转变它最有效的方法。去抵抗瞬间,我们自然与一体、整体结合,自然会发现——All good.一切都好。一切本来该发生的,都已经发生。

  这么一来,一个人不会非要怎样不可,不会严肃得跟自己过不去、跟别人也过不去,不会想从医学、科学或人间的经验费力找快乐的来源,却怎么也找不着。一个人活在不确定、回到自己,自然就快乐起来

  回到科学,我们会自然发现,一个人活在不确定,让一切自然发生,就不会让神经回路因为习惯而适应了。

  相信你还记得享乐适应,也就是只要定下一个习惯,也许是快乐或某个生活习性,长期下来就会建立一个具体的回路。然而,我们的身体有一个适应的机制,让这个回路愈来愈不活跃,直到被别的回路代替,而自然隐入背景。所以,任何经验只要产生一个固定的模式(确定性),所带来的快乐早晚会自然消失

  想不到的是,我们让一切自然发生、活在不确定,对脑而言,每个瞬间就是新鲜的,都在建立一个新的回路。这种新鲜永远不会因为习惯而减少。

  这就是最大的秘密。

  推广内观的乔·卡巴金(Jon Kabat-Zinn)有一本书的名字很美“Wherever You Go, There You Are”(也就是“你到哪里,就在哪里”),借着他的书名,我要说“Wherever I go, there I am.”——“我到哪里,就在哪里。”

  样样都好,该发生的已经发生,宇宙不会犯错。这个时点也是一切都刚刚好,不用追求过去,也不需要追求未来。一个人自然把瞬间当作最亲密的好友,自然把瞬间当作永恒。这本身,就是快乐。

  我们会笑古人很傻,拿手指头测风向。风吹到哪里,他就去哪里。其实这含着很深的含义——生命会来照顾我们,只要我们把小小的自己交给全部的生命,那么,我们认为好大的问题、烦恼带来的不快乐都自然会消失、自然会解开

  这一点都不是理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验证。

本文来源:《不合理的快乐》,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3.26 周日:

  第一,全部的不快乐,都是因我们把自己等同于物质或形相(念相)而来。任何形相或念相都是无常,我们在人间感受得到的快乐最多也只是短暂。

  第二,永恒的快乐是由无思无想的状态流出来的。我们要进入这个状态,最多也只是意识做一个彻底的转变。

  这两点,从传统科学的角度是不可能证明的。我们传统的科学,包括设备和测量,都离不开念相。它们本身离不开二元对立,离不开局限。

  透过“动”走到一体。透过情绪、念头种种的动,我们以为所有的动就是全部。直到这些“动”都停下来,我们才看到那个不动的其实一直都在。人因为神经的架构,自然有这个能力,可以像个镜子一样转过来看到更大的层面。只有透过人的“脑”,才可以解脱“脑”。这可以说是人类一生最大的成就。醒觉了,最多也只是让局限的意识,挪到一个整体的意识,是本来就有的。

  举一个例子,就像我们看着天空的蓝色,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不过,仔细观察,其实没有天顶,也没有蓝色,两个都是视觉上的错觉。只是我们从小到大被这个视觉的错觉带走。一抬头,就觉得有蓝色,有天顶。

  不光如此,我们在世界所见的一切,无论是一朵花、一棵树还是一栋楼,看到的也不是它本身,而是光的反射。光照到上面反射出来,才能被我们看到。比如一只白鸟,我们所见到的不是白鸟,而是所有的光照到它上面被反射出来,而加总出“白”和鸟的形状。我们所见到的,最多只能说是光影。

  这种物理的作用,我们还能够理解。进一步再说下去,无论楼房、花鸟都是我们“造”出来的——是“我”投射出意识的光明,而足以看到这个世界。没有五官,我们看不到一只白色的鸟、看不到红色的房屋。不只是透过“我”而看到世界,甚至是透过“我”的投射,照出这个世界的形貌

  我们一般不会这么想。因为我们认为所见到的一切对象都很具体、很扎实,根本想不到是透过自己的五官去抓取、去诠释,才会看到这个世界。

  回到天空,我们最多只能讲蓝色是反射,而天空是眼睛追查不到的,自然在我们的神经系统造成一个“空”的体会。同样的道理,我们不可能理解无思无想,最多只能体会到念头和念头、话和话之间的空当,并把它称之为沉默

  我们全部的五官和知觉都靠无常的“动”而来,自然把“不动”“在”或宁静当成一种背景,让它落到一般意识的后面,无法被我们观察到。反过来,我们随时站在一体意识,自然会发现看的人、所看的东西、看的过程全都是一体意识,也就是生命的主人。它本来就是完整的。

  一切都没有离开过它,透过它才可以成形。它本来就存在,从来没有动过或生过,更不用谈死过。它从来没离开过我们,讲话时存在,睡觉时存在,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不可能用任何领域、方法、技巧和练习“回到”背景

  这是科学无力验证的。毕竟科学完全是透过“动”取得的成就。仔细想,人类有文明开始,科学是不断地突破、不断地变更、不断地推翻。无论现在的科学和技术多么伟大,最多只是反映人类目前的发展。从整体、宇宙的角度来谈,根本不成比例。

  科学可以验证的,最多也只是人间透过物质所得到的快乐。本书从经济、社会、神经科学、各种心理研究、包括超个人心理学所介绍的信息可以说已经相当有代表性。

  有意思的是,人脑的架构本来就是这样的——任何变化带来的刺激,长期下来都会消退。再美再好的经验、多大的快乐,对神经系统来说都是短暂的。任何经验自然会落回意识的背景,好让我们再去追求更新鲜的经验。所以,在人间,快乐是追求不完的,永恒的快乐也是追求不到的。

  跟内心或一体接轨、达到共振,也只是回到我们最轻松、最不费力、最根本的状态。这种状态不光是我们有,就连一朵花、一颗石头、任何东西都有。这个状态本身就是快乐,也就是存在的喜悦。

  这种快乐不是人间透过经验所可以体会到的,也没办法用言语来描述。我们最多只是把这个充满噪声的头脑安静下来,不合理的快乐自然会爆发出来。我们并不需要做什么,只是把任何局限和限制挪开,让背景浮出来成为前景

身心均衡的共振,其实由无思无想而来的不合理的快乐。

  真正的快乐是追求不到的。反而是我们翻一个身,把意识的状态突然彻底转变,它自然就在眼前。也就是说,真正的快乐是靠我们把真正的自己找回来,是看到真实。快乐,最多也只是反映这种领悟。

  不合理的快乐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假如现在没有,未来根本做不到。我们来这一生,这机会太宝贵,但愿我们能一同真心诚意来探究,不要让这一生白白错过。


  接下来,关于怎么活出不合理的快乐,我希望能分享一些建议。虽然前面提过,我们最多只是让充满噪声的脑静下来,这种快乐也就自然浮出来,然而,你可能还在质疑——是不是真有这种快乐?而这种快乐本身就是永恒、不受生活条件的限制或影响?

  我们都体验过这种从无思无想、从宁静流出来的快乐,也许是看了一幅很美的画、欣赏一个作品、恋爱中最亲密的一刻、朋友间的会心一笑、登高望远、在海滩散步、听音乐……都体会过这种宁静带来的快乐

  只是这个经验一过,也就自然会用念头去分析——咦?这个快乐是从哪里来的?自然就会去寻、去找,想透过其他的刺激再一次回到这个快乐。

  我们一生中都有过类似的难忘经验或境界,让我们不断地想回到那一刻或期待在未来可以再发生一次,而不知不觉忘记了——经验带来的变化或内容其实不是重点。内心宁静的状态,才是关键

  要活出不合理的快乐,最多也只是掌握“心”带来的最安静的状态。我们要有信心,知道这种最均衡、宁静的状态以及从中所生的快乐确实存在,也是我们这一生最值得去找回来的,比生活的其他任何追求都重要。

  一个人有这种信心,再加上决心,自然进入一种灵性的生命,周围的影响已经逐渐跟自己不相关了,不再那么容易受到周边、人、自己的制约。你就像生命巨大的洋流,即使人间的波浪多少会扰乱你的流动,但是洋流的力量很大,你还是会继续流下去。就像河的水流早晚会流到海,你早晚也会流到家。

  只要走下去,存在的宁静与快乐,自然会变成人生最大的意义,再也没有回头路。然而,在把这个充满噪声的脑静下来之前,我们的身心要先达到均衡。

  一般谈快乐的书,作者都会强调要给自己设定一些目标,让生活有变化、带来刺激、带来新的体验,由此带来快乐。我要谈的恰好相反。身心要均衡,反而需要规律的生活,包括规律的饮食、睡眠和其他的生活习惯

  均衡的饮食:现代人一直都是营养过剩,反而造成负担。所以,比起在餐桌上摆出更多新颖精致的美食,身心的净化才是调整现代人生理规律最好的方式。

  透过这种心态,我们自然会采取均衡的饮食,会想吃得比较清淡。有些让人上瘾的饮食和调味,对我们自然不再那么有吸引力。我们会想多吃有活力、有生命的饮食,喝好的水,用餐时自然把速度降下来,心里带着一份尊重和祝福。我们会听懂身体的需要,无论微量元素还是种种营养的需求,身体都会告诉我们。

  均衡的运动:我会建议三层面的运动:健身、有氧和拉伸,一个都少不了。运动让血液循环和营养代谢加速,为身体各部位带来养分。我们的身体本来就需要运动所带来的这种流动,让全身活化。这是维护身体最好的方式。每一个关节和每一个部位都舒畅,并可以放松。

  运动的重要性还有另一个层面,是我过去鲜少有机会谈的。前面提过,萎缩是念头加上情绪扩大反弹所带来的状态。这种状态特别受情绪的影响。情绪带来的萎缩在身心造成能量的结,思考和情绪也就和身体每一个部位相连。然而,思想和情绪所带来的能量转变通常没办法完整释放,而残留在身体,这就是身心能量结的来源。

  落在身心的能量结也可以称为业力,本身就是一套习气回路,让我们不自觉地重复一些经验,尤其是不愉快的。于是,我们快乐不起来。我所谈的全面的运动除了一般人都会强调的有氧和健身之外,还有拉伸。目的就是活动每一个关节、每一条肌肉、每一个部位,释放过去累积的能量并把能量结打开,以减少身心的负担。拉伸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正向的念头和情绪管理:至于情绪的管理,《真原医》中也谈过“定格练习”。这个练习帮助我们在心烦意乱甚至忍不住反弹、萎缩的时候,可以暂停脱口而出的反应,为自己争取一些时间把身心的杂乱沉淀下来

暴露不反应;拉长反应的时间。

  得到这个空当,我们也自然试着和生命正向的力量重新接轨。接下来,怎么反应也自然是正向的。生活习惯安定,我们自然会往正向走。

  我们心中充满正向的念头、对任何事情感到满足,也就自然生出感恩的心。我们会由衷采用“谢谢!”的功课——从一早醒来到夜里睡觉前,在心中时时刻刻用“谢谢!”这两个字总结整天的经历。我们自然也体会到——All good.一切都好

  我们不会再去追究过去的对错,不会再为过去而后悔,甚至不会批判任何事情、任何人,包括自己。我们反而真正开始体会到,眼前这个瞬间所带来的一切对我们都是完美和完整的。一切不可能更完美,也不可能更完整。无论表面上看来是好还是坏,它本身刚好就是我们需要的。

  这种感恩的态度自然让我们变得诚恳、不再习惯性地指责,也同时让我们放过一切,包括自己。只要继续做这感恩的功课,就会发现所见、所理解、所体会的世界都是我们在脑海中自己创出来的。只要自己改变了,世界也就会跟着改变

  只有这样彻底的态度转变,我们才不会继续往外追求,并能真正理解任何人间的变化都不会带来快乐。面对每一个好好坏坏的变化都可以心平气和,不会想要去抓,也不觉得有什么好追究

让脑的噪声沉淀下来。

  很自然地,一路感恩下去,就变成对一体或真实的自己的感恩。眼前的人事物,全部都是轻轻松松来提醒自己——回到一体。这才是真正的感恩,让我们有机会想起——你我原本是一体。

  一路正向下去,一个人自然会轻松地觉察到自己随时都在反弹。对周围的人事物(包括自己),我们很少完全没有一点反弹或萎缩。反弹和萎缩对我们而言,已经是最普遍的现象。

  前面提到定格练习,是针对大的情绪(例如委屈、难受)的练习。我们一般只能意识到这种大的反弹,反弹一来又身不由己地跟着走,因此需要定格练习为自己争取一点空间。

  然而,有了感恩落在意识的背景,我们最多只是需要随时看到自己的萎缩——随时知道,又可以放过它、放过自己,就是这么简单。光是能轻松观察到自己的萎缩,已经让我们走到均衡。


  华人的主流文化一向崇尚实用,认为如果尽说些没用的话、做没用的事,还不如不说,无形之中都在彼此要求只做有用的事、说有用的话,甚至到了认为休息只是为了能再继续工作的地步

  这种观点虽然也好,其实还是站在局限、有条件的脑的立场。毕竟有用无用是基于生活习惯所衍生的观念,离不开人间的价值,最多只是反映人类的功利主义——认为样样都要有一个目的才可以存在

  真正的不动,反而自然让我们发现生活背后还有一个远远更大的层面,是我们过去透过局限的脑从来没有领悟过的。站在这个整体,没有什么合理或不合理好谈,当然也没有什么有用、没有用存在。一个人无论宁静还是动,并不是为了要有什么目的,只是反映一层更深的领悟,是看穿这个世界——任何变化、任何物质所带来的成就或失落——都跟这个整体不成比例

  这种宁静,才是不合理的快乐的基础或来源。

本文来源:《不合理的快乐》,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3.27 周一:

要快乐,最多也只是拥抱真实

  要彻底解答快乐的问题,关键不在于采取怎样的方法或具体步骤,而是对我们的生命有一个彻底的理解。彻底理解了生命,快乐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结果。不光是不用追求,也是追求不来的

  所有了义或解脱的经典,都把快乐当作一种领悟的成就。前面提过,一切不快乐的来源是因为我们把全部的生命落入一个“我”的身份,以为“我”就等于真正的自己。然而,我们所看到、体会到的这个世界,都是“我”所投射出来的。我们没办法和“我”区别开来,才会把人间所看到的一切——悲哀、痛苦、不公平、残忍当作真实

  只要轻轻松松把我们的意识从一个局限制约的“我”挪到一个无限大的整体,也就是这样,就把我们的本质(也就是快乐、爱和光)找回来了。宇宙从来不会犯错,根本不可能犯错。同时,宇宙没有任何的“体”、力量或原因会希望我们不快乐。

  这几句话,倘若我们彻底懂并且完全可以接受,自然会让我们放过人间的所有挑战、失落和不愉快,也会让我们放过任何正向刺激带来的短暂快乐,不会再向往别的哪里、不会再后悔过去所发生的、不会对未来有任何期待。

  我们自然就会用这句话来表达一切——It’s OK. It’s all good.一切都好。这个世界很美,一切本来就圆满、本来就完整。

  我们再也不需要去改变别人、改变这个世界,甚至不需要刻意去做善事。站在整体的角度来看,没有什么人好救,也没有什么特别伟大的使命,就连自己都不用去救。毕竟,有“人”“自己”“救”好谈,还是头脑建立的分别的产物。认为不圆满不完整,还只是“我”。而这个“我”也只是站在很小的一个点,而且是一个不成比例小的点在看整体

  是“我”认为这个世界不公平。是“我”认为这个世界需要拯救。是“我”认为……

  更荒谬的是,这个小点根本看不到整体,只是看到小点自己,就认为小点就是一切,是世界。这个小点完全意识不到自己最多只是在同一个小点里打转(制约),不断地运作出因—果的作用链,还认为要有合理的条件才有合理的结果。

  这个“我”或这个小点根本想不到自己就像从来没有自由过的机器人,只是从一个因到一个果,再到下一个果;从一个念头到下一个念头;从一句话到下一句话;从一个动到下一个动;从一个追求到下一个追求……一连串地设定出制约自己的因—果

  其实,简单讲,一体或整体是我们最不费力、最轻松的状态,是每一个人随时都有的。我才会不断地提醒,只要把念头挪开,我们自然落在这种状态。宁静,它“在”;动,它也“在”;从来没有不在过。如果没有“在”,没有永恒的一体,也就没有一个“我”“你”,甚至没有“世界”好谈的。

  把这个一体或整体,随时结合在生活中,我们自然会发现最多只能用“我在”或“我是”(I Am.)来表达这种境界。也就是说,并没有一个主体在活出这个生命、在讲这些话,也没有一个客体受到注意。

  我们自然会发现,我们对这一生的解读全部是颠倒的。并不是“我”领着生命走,其实是一体或整体带着我们走,走到每一个角落、活出每一个经验、跳出任何问题。它本身就是我们不可思议大的潜能,让我们完成本该完成的旅程。这旅程不需要再追加,也不需要再减少,本身是老早就已经完成了。

  这么一来,我们会发现——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念头和身体自然变成我们最好的工具,用完了也就搁在一边。要做,我们就做。任何做自然离不开整体。这种做自然就形成神圣的做,离不开我们全部的潜能。

  我们自然变得诚恳,也才真正自由、不受任何制约,想做什么也不用担心,因为无论做什么都离不开真实、离不开真正的自己。自然地,回到自己(Be yourself.)不再是口号,而是我们最自然的一面。我们在每一个角落最多只是回到真正的自己,所说、所想、所做,包括“动”和“不动”全都一致了

  我们不可能有一个坏的念头,不可能去害别人或任何生命,不可能不老实,不可能把真实扭曲到一个局限的角落,更不可能把生命当作一个问题来活下去。任何念头还没有起伏,已经消失。我们充分知道,任何“我”所投射的世界,周围任何物质的变化,人、事物、动物、大自然,都不是真正的自己

  真正的自己是一体,是“在·觉·乐”。


  科学的验证还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要落实到生活,还是要从个人的体验着手。比如说,我们理解了恐惧和萎缩的由来,接下来,看见自己对任何情况的反弹就可以先踩一个刹车,心里明白——它本身是我们痛苦的来源,而体验这个痛苦、萎缩,甚至反弹的人都还只是“我”。然而,“我”和真正的自己不相关。

  不要小看这种觉察和观照。只要用这种方法练习,我们不光是让反弹踩了刹车,甚至会发现——这么做,本身就可以让我们从人间的梦中醒过来。这种觉察和观照也是最好的心理疗愈,不光是带来快乐,甚至对任何的失落、创伤、障碍都是唯一追根究底的疗愈方法。

  接下来,我们再也不用分析过去的失落、创伤或障碍是怎么造成的,这是追究不完的。反过来,我们只是把注意力挪开,摆到生出情绪的根源,也就是整体。就这么轻轻松松透过意识的移动,从局限移到整体或无限,我们会发现过去的烦恼和悲伤自然会消失,再也不需要去追究或解释

  我们彻底转变,这个世界也跟着我们一起改变。

  我相信,假如你可以理解,自然会发现人生不可能有第二个目的比完成这种领悟更重要,而一切物质带来的快乐、追求或成就相对地根本不成比例,早晚是要消失的。只有一体永远存在,是唯一永恒的可能。

  这,才是真正的修行。真正的修行——领悟、顿悟或醒觉也离不开两个层面,一是臣服,另一是“参”。臣服和参这两个方法,都离不开同一个中心理念,也就是——回到“心”或灵性看这个世界,自然就会发现一切都是颠倒的。


  人类和其他生命不同的地方是,除了同样的生命场之外,我们还有很发达的分别的头脑。透过二元对立,让我们详细地比较,自然也就产生时—空的观念。透过时空的局限与相对,自然生出“I Am.”(我在)(我)。此外,什么都没有。

  然而,经过脑更进一步的划分,这个“I Am.”(我在)却变成了——“我”的身体、“我”的感受、“我”的生命、“我”的家庭、“我”的亲友、“我”的痛苦、“我”的喜乐、“我”的期望、“我”的过去……一连串人间的现象。这些现象都跟“我”紧密结合在一起,并自然让我们把念头虚构的“我”当作真实,也自然让“我”投射到每一个角落,和五官所宰制的一切分不开了

  这其实就是不快乐、痛苦的来源。要找到快乐,也就是醒觉,需要把这个路径颠倒过来。我们活到现在,从小到大透过教育、社会、交友、工作种种价值的“洗脑”,都是从心往外,透过念头去抓世界,就这么把包含内在和外在的整体变成了只有外在,而且还是小得不成比例的外在。

  所以,现在要反过来,从外落到内——从脑落到心。然而,这最多只是我们在意识的层面产生一个移动(shift),把角度挪开,回到最根本的状态。

  各式各样的修行法门和练习,谈到最后也只是这样。有意思的是,头脑透过时空的局限与相对,又让我们突然体会到有无限与绝对这件事,并会想要修行、想要追求这种生命的境界,到最后还产生一个开悟的观念。

  可惜的是,人类喜欢样样变得很复杂,就连修行也就接着变成一连串的练习或追求,自然忘记我们所追求的是自己老早都有的。一切都已经有了,只是因为脑的噪声,而没办法观察到。虽然这些道理是再简单不过,每一个人仔细观察,都会发现也只是如此。我们要问的最多是——为什么自己做不到?

  做不到,是因为脑不断地产生念头,一个接着另一个。念头和念头之间的空当极为短暂,让我们自然认为念头和念头完全是连续的。这让念头在背景不断运作,而且还变成是理所当然。因此,我们才需要引介“臣服”的观念。

  臣服,虽然就短短两个字,却含着很深的意义。透过臣服,我们最多也只是承认——自己与周围(包括世界、宇宙)的交会只有透过“这里!现在!”这个瞬间,才能产生真正的互动,也只有透过“这里!现在!”我们才能产生真正的转变、才能投入、才能解脱。

  我们也同时知道,就连这个瞬间都是过去种种条件组合的。我们在表面看到跟自己相关而称为因果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宇宙全部的因果落在这个瞬间,而让我们掌控的,也就眼前这么一小点。

  要去抵抗因果或对此反弹,本身反而是不理性、不科学、不符合常识的。再怎么反弹或预防,我们在这个瞬间所看到、体会到的与其说是个人能掌控的范围,更贴切来说是对照出——个人的无明(也就是不知道、看不到的部分)有多么地深广。

  正因这个理解是这么的重要,我过去在《全部的你》《神圣的你》这两本书才会用接纳、包容、臣服来表达。这些词还包括另外一个意思,也就是我们知道而且充分知道——内在远远比外在更大,也更为真实。

  不光如此,我们自然也会发现,从有限的头脑跨不到绝对的一体。我们最多是把局限的脑产生的观念挪开,也就自然发现一体透过“我”做一个反射,反射到它自己。

  前面提过,人类和其他生命不同在于——矿物、植物、动物一直活在一体意识,没有一个那么强烈局限的“我”让一体反映出自己——也就是醒觉。我们最多也只是相信,知道宇宙不可能犯错、生命不可能犯错。一切的条件和状态没有好,也没有坏,只是符合自然的循环。这么一来,我们不需要不断地后悔,也不需要到处去追寻真实

  一切生命过去所发生的,都是这么的刚刚好。一切生命所安排的,都刚刚好。一点都加不上,也减不了。活在这里现在,也是刚刚好。刚刚好。走到今天,也刚刚好。过去,未来,都刚刚好。

  同样表达这种臣服、接纳的观念,除了对生命的信仰、不对立之外,还包括不批判、不依附。不批判,我们再也不需要对事情、对别人有个人主观的判断,充分知道任何观点都离不开个人头脑的运作,本身还只是一个念相。站在整体,其实没有错或对,对错本身就是人类自己创出来的二元对立。错和对的观念,也是人类最大的负荷,带给我们数不完的痛苦。

  不依附,是我们对任何物质、任何感受、任何成就、任何失落、任何悲伤不去依靠、不去执着,深知任何生命带来的变化,无论多悲伤、多愉快的人生经历还是离不开念相。把这些念相当真、当作一回事,也就是忽略了整体。

  一般人会以为,只有对负面的批判和对不顺的执着才带来负担。然而,不批判,也包括对人间所谓的好事、喜事、成就不加上一个“好”的标签。

  这些“好”或“正向”的标签,往往也只是让我们看不清真正的自己、失去对整体的理解。不依附也一样地,不只是负面的经验不要去执着,其实正向经验的吸引力更是让我们把人间的形相当真,而更难从形相的世界中自由

  最后,我们自然会发现——臣服,是对自己臣服。而这个自己,我指的是一体、整体、我们真正的本性,和“我”分不开。臣服最后也只是完全承认——一切只剩下一体,没有“我”,没有“你”,也没有任何其他东西好谈。一切都是一体衍生出来的形相,只是透过我们的念头把它变成现实。

  接下来,连臣服这两个字都是多余的。真正的自己本来就是如此,不需要我们再加上一层臣服。而臣服自然成为一种很轻松的练习方法,让我们在失落于这世界的形相时,随时把自己找回来

  找回来,我们自然快乐——大大的欢喜和喜乐,也就是臣服的快乐。

本文来源:《不合理的快乐》,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3.28 周二:

  要把接纳、包容、臣服的练习落到自己的人生,我们可以这么开始:

  一早睁开眼睛,还没起床前,查看一下自己的状态——晚上睡得好不好、做了好梦还是噩梦、身体疲劳还是有精神,内心是平静还是烦恼、是舒畅、恐惧还是抑郁,有没有其他萎缩或激烈的反弹。

  无论是什么状态,都对自己的状态做一个肯定——肯定这些状态的存在。我们看到这些经验和感受,接下来告诉自己:我都知道,而我都可以承担,我可以完全接受、完全容纳、完全包容,一切都好。没有事

  在这里,也可以再加一个感恩的念头——谢谢!“谢谢”的对象不光是眼前的事情,也包括好事、包括表面上看来的坏事——难以接受的失落、最不公平的待遇、不可思议的人生惨境

  正是这种种刺激、难以接受甚至怎么都过不去的委屈,才让我有机会做这个功课,并对真正的自己、对生命做一个感恩。所以,我最多只能够发自内心地感谢,不只是感谢周围的人,更感谢自己让我这一生有这个机会来彻底醒觉、看穿一切,把真正的自己找回来。

  这个练习从早到晚都可以做,我们愈是做得绵密而熟练,自然会发现——无论发生任何事情,我们只要面对,都可以在发生的同时做臣服的功课。我们可以接纳、可以包容,会发现心自然就安定下来,并让自己能平静处理任何事情

  一天下来,做什么事都能很平静地完成,也自然不认为是“我”在做这些事,而是好像生命带着“我”在做事,带着“我”在讲话,带着“我”在观察

  虽然我曾经试着用心流这个词来贴近这种体验,其实它远远超过心流。心流还有高低、有开始、有结束。然而,臣服是我们最原初的状态,本身不会生也不会死。我们最多只是还需要提醒自己回到臣服

  臣服,不是放弃。很多人听到臣服这两个字会有这种误解,而想不到臣服本身虽然不费力,却是最有效的做法。我们会发现想完成什么都可以完成,不会受到周边或自己所带来的限制,也没有什么人间所带来的标准或是有什么标杆非要去克服、完成不可

  完成,不完成,都好。

  是内心带着我们做,该讲的话会讲,该做的动作会动,该做什么都会自然发生。就好像宇宙突然把我们环抱起来,带着我们走,保护我们。任何过去的烦恼,好像也就自然解散。我们自然会找出最好的一条路。

  这样走下去,一个人变得很自在、很真实,所讲、所做也自然变得一致。

就让我接受“我没办法接受”吧

  可能你会发现——即使如此还是很困难,心总是安不下来。尤其是觉得人生不顺、认定自己受到委屈、遇到大的冲突、大的失落时,更认为有必要反弹,却根本踩不了刹车。

  没有关系。

  情绪反弹后,我们还是可以清楚地看到之前的萎缩、反弹、情绪的发作,甚至包括大的兴奋。看到了,也都知道。这时候,轻轻松松地提醒自己——这种激动、反弹或萎缩,我都可以接受,我都可以臣服。我轻轻松松知道我有一个更深的层面,并且这个层面从来没有受影响过

  也就是说,可以接受“我没办法接受”。也就那么简单,只是一种念头的转变,我们又回到原点。什么也没有损失,更不用讲有没有什么退步或要反省的。我们本来没有事,现在还是没有事。

  这个练习看似简单,却已经颠覆了一般修行的观念。一般走上修行这条路的人,会认为有一种行为典范是最理想、最完美的。然而,这种理想的典范其实是出于投射,非但跟我们现在的状态完全不同,甚至是完全做不到的。就这样,造成一种非追求不可、却又追求不来的矛盾

  我们的本性本来不生不死,怎么可能透过一点行为、一点动作、一点萎缩、一点反弹、一点激动或兴奋就把它盖住?

  我们有这个肉体,本来就会有一些生理的需要,像是需要吃、喝、排泄。此外,我们还有一个情绪体也在保护我们,为着我们的生存而作用——透过感受,让我们对刺激或危险做一个快速的反应。念头本来也是如此,让我们透过逻辑去整理信息,做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以争取身体的生存。

  懂了这些,念头和情绪都不是我们的阻碍。用完了,我们最多把它摆到旁边,也就没有事了。一路这样走下去,我们自然会发现种种强烈的念头或情绪的起伏自然减少,愈来愈轻微,也愈来愈中立,就连激烈的行为有一天也会消失。然而,站在这个练习的角度,消不消失都OK。都没有事。一切都好。

念头先踩个刹车,自然臣服

  还有可能,也许你还是觉得臣服、接受都很困难,毕竟物质和形相的吸引力与冲击太大。针对我们被物质和形相绑住的倾向,我过去也提出一个过渡的方法,帮助我们回到臣服的练习。

  这个方法,最多也只是针对每一件发生的事,带出一个反问:“真的吗?可能吗?是吗?”这么反问,甚至把句子的主体和对象颠倒过来,可能会让你觉得很不可思议,甚至引发强烈的反感。但是,也没有关系,就给自己一个机会试试看,看能不能从头脑的制约跳出来

  这样做下去,一个人自然会发现样样都不那么坚实,真正的状况都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而且,样样都是相对的。就连我们的主体(我)和客体(所观察的对象)都离不开我们的念相,本身还是一个大妄想

  这个方法自然为脑海汹涌起伏的念头踩一个刹车,让我们对自己、对身边的人事物看得更清楚。继续练习,甚至会发现所谓的好事或“正向”的反应(从轻微的开心到激烈的兴奋,都是欲望,想把某个形相留住),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反而是让我们更依附这个世界,而把自己落在这个人间、和世界的种种形相分不开、接下来更不可能解脱

  谈到这里,或许你会很惊讶,阻碍我们解脱的竟然不是厄运、坏事、不顺或坏的经验。恰好相反,头脑所认为的好事或好的经验,才是解脱的阻碍。这么练习下去,我们会发现即使所谓的喜事或“好”的刺激,包括家庭、朋友、种种人间的感情,也就像这个世界随时在招手。我们一投入、一动心、一开心、一期待,也就把自己搭上去和世界继续一起转,根本不会想到要跳出来

  臣服和“是吗?”的练习没有任何目的,真要说目的,也只有一个——让我们看清自己和形相的纠结而得到一个片刻的空当,可以跳出形相好坏带来的苦乐的循环,去认识真正永恒的快乐。

臣服,多元的表达

  我们可能以为臣服只有一种练习方式,其实它含着很多变化,可以依着个人的状况和状态有很多调整。

  比如说,有些人臣服是完全在宁静中,一点念头都不起伏,这时候只有宁静。有人是对每一个瞬间不断地臣服。也有人念头太多,一时打不住,事后才做臣服。还有人负面的情绪比较重,需要透过定格练习或其他方式先沉淀下来。

  臣服的练习含着很多层面,不是单纯方法或技巧的问题,还含着每个人对真实理解的深度。然而,最重要的是:诚恳地面对自己的状态,做一个真实的观察,承认自己的现状,从这里开始

  不管怎么样,最后的结果是很简单的——我们自然会宁静下来,自然会得到一个安慰,会发现原本想不通、解不开的问题可以自然看开。我们不光放过别人,还可以放过自己,原谅自己。这种宁静或平安,不是这个世界任何东西可以带来,也不是用任何语言可以描述的。它本身就是永恒的快乐。

本文来源:《不合理的快乐》,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3.29 周三:

  对每一个瞬间臣服,指的不只是对外在发生的事臣服,也是对内心发生的一切臣服。无论哪一种,都是对自己的臣服。

  有些朋友觉得这比较难落实,那么,也可以将臣服作为一种奉献,向外交出去。遇到灾难、大的失落,情绪不断地流出来,很难把这个瞬间看得真切,甚至连事后踩刹车都不容易。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选择上主、宇宙、本性,或一位和自己比较亲近的圣人,也许是耶稣、佛陀,轻轻地把自己的伤痛和失落送出来——交给上主、本性或这些圣人。

  举一个例子,一个人遭遇到创伤,早上醒来发现自己又做了一夜的噩梦,也就很诚恳地合掌,把个人的灾祸和痛苦完全交出来给大圣人或给上帝,请他们帮助我们承担一切。

  心愈诚恳,效果愈大,就好像把业力或过去累积的负担交出来。全部的负担落下了,也就让大圣人把我们的问题带走吧。把一切的问题交出来。心里一切的负担、一切的责任,也就好像有人代我们承担而消失。

  这样的练习,我们可以随时做。一天当中,到晚上睡觉前,把一切自己过不去的感受或经历都交出来。交出来的同时,也在心里观想,就像做个顶礼,把自己的痛苦全部交出来。

  这时候,心可能还在痛。一样地,还是把这个痛不断交出来,它自然会慢慢消失。有意思的是,只要持之以恒,不知不觉中,一个人自然进入一种快乐的状态,过去的痛苦对个人的牵引也自然减弱,甚至沾不到心上了。


  尽管谈了这么多方法,也许你还是感觉很难执行。或许是自己特别容易发脾气、愤怒、嫉妒、恐惧、烦躁、操心,有些人则是对外表或经济状况特别重视,透过前面所谈的方法都安不了心

  面对这种困难,我觉得最好的方法还是运动,让身体动起来。

  要提醒的是,面对这些强烈的身心反弹,我们不用责备自己,也确实没有什么好责备的。这不过只是代表我们的制约特别坚固,让我们跟这个世界绑得特别紧,完全和身心的反应分不开、很难从自己的反应看到还有别的可能,更不用说跳出来。

  我们过去的制约太厚,身心好像被一层强硬的壳罩着,就像核桃的壳很硬,怎么都打不开。所以,要先用一些方法让身心合一并软化,才可以让我们回到本来就有的最轻松、最根本的状态。

  回到瑜伽,前面所谈的“动”为主的瑜伽,自然带我们走到奉爱瑜伽(bhakti yoga),甚至解脱瑜伽(j āna yoga,也有人称“真知瑜伽”)。瑜伽以及任何柔软的运动,包括螺旋拉伸和螺旋舞,甚至包括数息、观息这些静坐,只要彻底去做,到最后自然会让我们的意识落在身体的层面。走到最后,自己就是一体,一体就是自己。除了自己,没有其他的。才会说是回到自己。

  不能小看这些作业,这些方法在梵文称sādhana,也就是修持或练习,让我们可以得到解脱。不这么做,我们可能从早到晚还是在烦恼和萎缩,不是悲伤、抱怨、挑剔或反弹,就是在想接下来该怎么面对问题。愈想愈多,虚构的境界显得愈来愈真实,反而更难走出来

  透过sādhana,我们只要让身体与心合一,即使不刻意去想所要面对的问题,问题的解答自然也会冒出来。这是最有意思的现象,也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也就是说,透过sādhana任何灵性的练习——运动、瑜伽、静坐——把注意力放到别的地方而不是落在脑的层面,把自己的注意力从念相稍微挪开一下,这本身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我想,只要你试着这样做,自然会证明这句话的正确性。身心合一了,一体意识会透过身体告诉我们该怎么做、该闪开或是回避。更可能问题就自己解决了。

  再精确一点,一个人是见道、醒觉了才真正进入sādhana。透过每一个行为,在每一个瞬间提醒自己——一切都是一个大妄想,都是脑所造出的虚的境界。每个瞬间不断地重复这个决定——不要被这个幻相带走

  一个人即使醒觉,依然会发现这个世界形相的吸引力非常大,还是随时可以把自己拉走。只是,一想起来,就又回到了存在的家。所以,也没有关系。


  我们自然会发现,原本脑海里停不了的杂乱念头,在意识落入身体之后,念头也就自然停下来,身心也放松了。这个道理其实相当容易理解,且本身就带着一个人生解答的大秘密。

  我们一切的念头和烦恼是从中枢神经系统产生,而透过神经流到各部位再加上情绪所扩大的。中枢神经系统是依赖分别、二元对立的逻辑所建立,带来种种的比较,比如过去和现在比、和未来比、这里和那里比。这本身就是我们烦恼和不快乐的来源

  我们大部分身体的细胞不受中枢神经直接的管制,既落在神经系统之外,也没有一个类似神经系统的架构,让它有一个人间的聪明。它自然停留在轻松而没有分别的一体意识。而这个一体意识和一朵花、一颗石头、大自然任何一物都是一样的。

  我们懂得运动,例如瑜伽、螺旋舞和静坐,又同时让意识停留在身体,透过观想与身体合一,自然会发现把中枢神经带来的二元对立(例如好坏对错)降到最低,甚至把它停下来,也就自然达到身心的平衡与放松。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过这种体验:本来对样样都很计较,很容易烦恼想不通,运动后身体一舒畅,很多烦恼自然消失,也感到更快乐。这不光是脑内啡的作用,主要还是念头消失,让我们减少对生命种种两难的看法

  我才会说一个人要找到永恒的快乐,首先身心要达到均衡。


  现代人被生活种种的现象和状况(也就是人间)洗脑而困住了,难以看穿眼前的现实,更不用谈脱离。

  大我本身就是我们生命的全部,也就是上帝、是本性、是一切。大我也是我们意识的根源。包括一切,而我们也从来没有离开过它。接下来,人间可以体会到、想到的,都只是“我”所创出来的。

  我们不断虚构出来这样的认知——大我和小我是分开的,“我”和身边、和宇宙是隔离的。透过这种认知,自然认定一切所看到、听到、闻到、尝到、碰到、想到、感受到、体会到、领悟到的,都离不开“我”(也就是“参”结构写在后半的小我)。

  我们在一天当中,每一个瞬间,自然体会到一切都是“我”虚构的现实在领着我们走,也就是——“我看到——”“我听到——”“我闻到——”“我尝到——”“我摸到——”“我想到——”“我感受到——”“我体会到——”“我领悟到——”……

参的练习

  参,也就是——体察这个“我”的感觉,同时肯定更大的真实。这含着一个更深层的理解——“我”不是大我,不是全部的我,也不是一体或整体。无论这些体验还是思想多么微妙,还只是“我”创造出来的,跟一体、整体、大我一点都不相关。

  参也含着这样的理解——大我(或说一体)从来没有动过,根本不在意“我”做或不做、看或不看、听或不听、体会不体会……这些跟它一点都不相关。Good. All good.好。一切都好。一切都OK。

  这么一来,我们只要有任何念头,透过“参”就可以发现——念头的来源“我”从来不存在。一切的念头都是“我”产生的,而“我”,从整体来看一点都不成比例。只是,如果没有用这个方法,我们看不到它的根源,也自然就被念头带走

  任何所参、所反问的,最多也只是回到这样的理解——也就是从所参的“我”自然回到大我。透过“参”,脑海自然可以踩个刹车,任何念相不再那么实在、都是虚的

参,自然回到存在的家

  一整天下来,无论是谈话、开会、做事……我们都可以从肯定到反问,面对自己做“参”的练习。如果能夜里睡前、醒来都做,也就入门了。我们只要多练习几次,就会变成习惯,也自然会发现一天下来随时在观察自己,也自然会发现这种问题没有答案

  这个“没有答案”,也就是念头与念头之间的空当,才是我们的真实。

  所以关键不是在问,而是守住小我的念头(I-thought),我们只要开始有念头就轻轻问,而这一问本身已经是答案。只要我们轻轻松松面对“我”,自然发现它不存在,也自然让我们落在大我——回家,回到存在的家

  任何答案,只是让我们化出一个对象、一个客体、一个局限、一个条件、一个制约。这并不是说怎么答都错,而是,探问自己的所知、所感到了一个地步,任何答案的对错一点重要性都没有。

  问,也只是轻轻把我们带回家。

  只要轻轻松松含着“参”的味道,跟着念头的起伏,透过“参”带来一个刹车,我们自然发现——“参”,也只是让我们透过念头的生灭走到念头或“动”的根源。这一根源也就是无思无想、不动、没有生过没有死过,跟人生种种精彩的内容、悲伤的故事、兴奋的期待其实一点都不相关。

  “参”是这么对小我的念头一直追根究底,回到它的根源。回到根源之后,停留在那个空当,也就是全部生命或存在的“家”,也就是“心”。

  刚开始,我们停留在空当的时间可能很短,也就一个刹那,一个念头与下一念中间极短暂的片刻,接下来我们的脑又开始起伏,从我→我是→……一连串连贯下去→我是身体、我是(某个)身份……

  然而,只要继续“参”,念头之间的空当自然会愈来愈长。到了最后,我们沿着念头随时可以回家。甚至,随时停留在家。

  “参”的微妙之处在于从“动”着手,反映这样的理解——念头本身就是“动”,而人间是透过“动”(念相)成立的。我们所认为的人生从来没有离开过“动”或“做”,连一般人的修行都离不开动或做。

  可以说“参”和一般静坐的共通之处最多在于——透过“动”走向不动或合一、走到无思无想。然而“参”没有一个重复的模式,不能算是静坐。静坐还强调一个追求;“参”则是承认我们早就是完美的,最多是再做一个小小的提醒——我们早就完美。

  “参”还可以更进一步,让我们从不动再落到“心”,也就是一体。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从脑落到心”(The mind drops into the heart.)。“心”才是我们真正的灵性中枢。我们会突然发现“心”或一体和动或不动不相关。它包括一切,又什么都没有,也就是“空”。因而消除了一切矛盾,包括动和不动的对立或矛盾。

  “参”本身是最有效的方法,让我们回到“心”或一体,而随时可以观察到念头的起伏。这不是要我们不动或不想,而是刚刚好相反——是透过“动”和“想”,念头只要一起伏,我们马上可以透过“参”踩刹车随时回到一体、活在“心”

  透过“参”肯定一体和生命,反问是“谁”在动,自然让心和一体落在我们每一个动、每一个想、每一个念头。因此,我们才真正活出神圣的生命,让我们生命的主人——心,带着我们走下去

  它是唯一的一个方法让我们随时看穿这个世界,同时不落入任何角落、再也不会把无限的整体落入局限的“我”。

  我才会说,一个人尝过醒觉的滋味,会发现“参”才是接下来活过一生的工具。透过“参”,我们可以和有限的生命与人生做一个接轨、做一个整合,并消除任何矛盾。哪怕忘记了,又回到人间、回到“我”,我们只要轻轻松松透过“参”记起来,也就又回到一体了。什么也没有得到,也没有损失。一切都好。

参,当作每一天的功课

  我们一早醒过来、还没有念头之前,还不知道自己是“我”。在那个不知道、又知道不知道的中间有一个空当,是“我”还没有起步时的空当。

  这个空当是最珍贵的,本身就是一个无思无想的空,也就是我们每个人的真实、是我们的本质。那时候,好像有,又好像没有,最多只是轻微地知道。

  没有知道什么,一切念头还没有起伏,只是轻轻松松地知道。我们的本质,也就是这样。轻轻松松,好像很微细地知道,但是知道什么,其实没有答案。

  这个空当,还可以扩大、延长。它就是我们的真实,是念头和念头之间的空当。在意识还没有起伏、还没有生出念头之前,它已经开始作业了。把这个空当延长或扩大,自然就为一天的意识状态定调,并让我们进入这个状况。

  失去了这个状态,一个人可能化为旁观者——看着自己醒来,看着自己之前还在睡觉。倘若失去了旁观,一念“我是……”,分别心一起,这个本质就又落回背景,我们也就马上被这世界带走。

  然而,念头一来,我们也可以这么“参”。不只念头,我们即使在处理事,也可以这么“参”。

  假如我们第一个念头就是“参”,面对这一天让“参”带一个头,这一来,自然为自己做一个提醒、面对所有纷杂或简单的事就比较容易记得。重点是,只要我们轻轻松松地把念头和念头之间的空当、睡着和醒来之间的空当拉长到甚至永恒,也就自然走上醒觉的路

  我们修行到最后,一定要透过“参”跨过去。“参”带着一种扭转的动力,就像提供一个扭力,带我们回到心。不然,是回不去的。毕竟我们一般抓这个世界抓得太紧,放不掉。

  懂了这些,一个人自然好像从早到晚头上顶着一把燃烧的火那么般急迫,“参”也就成了最紧要的事,而且没有第二件事比这个更重要。

本文来源:《不合理的快乐》,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3.30 周四:

接受现状,从这里开始

  为什么“参”在当代这么重要?

  因为现代人的观念已经饱和,读书就可以读到很多古人的智慧,甚至是参的心得,也就很容易拿这些书上的观念当作自己的体悟,并觉得自己已经领悟到、已经到这个境界了

  这时,其实更需要追根究底——还在知道境界的,是谁?觉得自己领悟到了,是谁?

  同样地,“参”到最后,追着小我的念头一路回到根源,自然落在“心”,也就是自己的真实、生命、空。这时一个人自然臣服于一切、臣服于自己的整体。从臣服,自然会走到“参”;从“参”,会走到臣服。我才说它们是一体两面。

从每个角落,都可以切入“参”

  和臣服一样的,“参”也不是一个单一的方法,而是有很多变化。有些人“参”到最后完全宁静,一个念头都起不来。也有人从早到晚不断地问“我是谁?”也有人念头或情绪多,随时产生一些疑问、不安全感和恐惧,并且发现自己无法立即踩一个刹车。同样地,还可以继续“参”下去:

  这些念头和情绪是对谁发生呢?谁有这种不安全感?谁有这种恐惧?谁有这么多念头?谁有这么多感触?想表达这些念头和感触的,是谁?

  这就是“参”,一路“参”到底。没有一件事、一个念头、一个感触是“参”不了的。就这么一路做下去,我们也就能随时打开念头的制约。“参”和臣服一样有很多切入点。

  每个人的状况不一样。我们要对自己很坦白、接受自己的现状,就从那里开始。我们要先让这些负面情绪和念头有一个出口,像是采用前面谈的各式各样的方法——运动、瑜伽、静坐,先让身心达到舒畅,再透过“是吗?”踩一个刹车。或者先做臣服的功课,把自己的问题交出来,交给上帝、交给圣人,再进一步为世界承担这个痛苦。

  我们每个时点都有不同的状态,自己清楚,自然就会选择最适合自己当下的方式,并不需要非怎样不可。可以说,一切的sādhana、一切的练习走到最后,只是把头脑静下来,并让我们自然走到“参”的门口


  心理学的角度是以身心为主,最多提到身心要平衡,依然认定真有身心的存在,一样是以物质世界的形相为主的观点。心理学的疗愈一般特别强调感受的转变、情绪的重要性,鼓励人把情绪发泄出来、不要压抑,来达到一个情绪状态的转换

  当然,这没有错,确实能让一些结解开。只是,也并不是完全、彻底的解开。

  一般的心理学强调追究过去的问题,并在问题中不断分析。即使后来衍生出超个人心理学等领域,还是一样以身心为主,还是站在“我”的角度去看一切。虽然认为这个一切是超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还是离不开身心的中心。

  我所谈的方法则是跳出身心的层面,这一点,希望能与心理学进行明确的区分。跳出身心的层面,并不是要我们放弃一切,最多只是放弃“我”。只有放弃“我”,其他的层面称不上放弃,也没有排斥

  让我再换一个比喻,就像屋子着火了,一般身心疗愈或心理学面对问题会想知道是哪个房间着火了,甚至要问清楚是不是两个、三个或更多房间同时在着火,以便把所认为的问题根源找出来。有些心理疗愈甚至希望火完全烧过去,好像全烧过去问题才消失,并强调要让情绪反复出来、把理由找出来才会解决问题。

  透过我们这里所谈的“参”的方法,反而是突然体会——根本没有火,甚至连房子都没有,哪里来的事情?哪里来的问题?就连“我”都是一个大妄想。根本没有“我”在做事、在动、在想、在责备自己。停留在“Who am I?”“Who am I-I?”“我是谁?”“‘我—我’又是谁?”

  这么一参,它没有答案的。最多是“是我啊,当然是我”。那么,“我”又是谁?在这个没有答案的当中,我们就已经回到了更大的我。

  停留在这里,自然就把很多念头降下来了。问题回到“我”,无论是大我还是小我都一样,走到最后自然无思无想。问题的根源也就消失。

  我过去也提过,要解开一个问题,不可能在问题所在的同一个层面来解答。就像之前谈歌德尔定理时用的圆圈,如果我们要解决小圆圈内的问题,要做的并不是在小圆圈里打转,而是从小圆圈外、跳出问题所在的层面来解答

  人生一连串的问题也是这样,去分析、去面对、去解释、去想对策,是解答不了的,都还是在同一个层面绕。只有跳出来——“我是谁?”知道这都是空的、是虚构的,一切的问题才可以彻底解答。这就是修行的关键

  这样“参”下去,我们自然会愈来愈快乐,会发现自己与人间任何实体、任何现象、任何成就都没有关系,甚至连任何追求、目的、生命的意义都没有关系。我们轻轻松松解开,没有什么负担了。

  渐渐地,自然会发现念头少了,我们自然把瞬间包容起来。放过自己、放过别人、放过这个世界、放过这个瞬间。突然也没有一个自己需要救,也没有一个世界需要救。最有意思的是,反而从心里自然浮出爱、快乐、平静。

  我们自己就成为爱、快乐和平静的体现。一切爱、快乐、平静从来没有离开过真实的自己。爱,也是自己爱自己。喜乐,也是自己喜乐自己。平静,也是自己平静自己。

  这就是最大的秘密,也是快乐真正的来源。这里指的不是一般的快乐,而是bliss欢喜。这不是一般人间的快乐,而是无条件的快乐,是大喜乐、大欢喜,也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我,在看我。也就是大的我,在看小的我。我是一切,我是由一切延伸出来的念头、是幻相。不断地“我—我”——等于随时在提醒自己,一切是我,在看我。都是这样流转出来的。

  我们真正的本性或是快乐就在眼前,不用再去追求,只是轻轻松松地记得或把一些表面的阻碍挪开,它自然也就亮出来了。无论采用的是臣服、参,还是其他的方法,都只是一个工具,让我们把本来就有的找回来,而不是透过它们可以得到一些本来没有或不存在的。这是不可能的。


  这一生来,太宝贵,我们要珍惜。

  早上一醒来,刚睁眼,除了前面谈过的接受、臣服于自己现状的功课,就提醒自己——我,我懂,我感受到,我体会到,我用每一个细胞都领悟到——一切,一切我所可以看到、闻到、体会到的世界,都是脑投射出来的。一切——任何东西,你、我、别人、这个世界、一棵树、任何经验、修行、生存、领悟——都还是离不开念头或妄想

  一切都还只是念相,没有真实的本质好谈的。我,我懂,我感受到,我体会到,我用每一个细胞都领悟到——我从来没有生过,也没有死过。不可能生,也不可能死。我是永恒的。这个生命、一切人生所经过的,跟真正的我不相关。我只是“在·觉·乐”。

  我,我懂,我感受到,我体会到,我用每一个细胞都领悟到——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没有“我”。完全没有“我”。样样都没有“我”。都是平等的。人和人之间是平等。人和动物是平等。人和植物是平等。人和事是平等。

  “我”是“我”的脑投射出来的。“我”反映因果,而因果反映脑,也就是念头。一切都没有“我”,也就是承认一切的因果都是脑投射出来的。从整体的角度来说,它其实不存在。没有任何东西有“我”,本身就没有“我”,没有存在的因。一般的存在看起来有一个连贯的因果关系,都是脑投射出来的。

  我把人、动物、植物、矿物……种种形相当作真实,才建立一个虚构的“我”,并划分出一个世界、一个生命、一个人生、一个故事。接下来,我不断在这个虚构的世界建立彼此的关系,再加上过去的记忆和未来的投射,自然不断强化这个虚构的“我”。透过这样的洗脑,就这么活过一生

  “我”本来就没有存在过。我也不可能从“我”解脱。连这个解脱,都只是一个“我”在解脱。没有“我”哪里有解脱,哪里有失败,哪里有生命?这三点提醒,如果你理解了,可以用你的方式来表达。

  不光任何所见的都是“我”造出来的,任何理解、任何可以描述出来的观念或思想,本身依旧离不开“我”、离不开局限、也离不开妄想。

本文来源:《不合理的快乐》,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3.31 周五:

  智慧是知道——没有什么东西叫智慧,这就是智慧的起步。智慧的起步是——样样都不是。

  早上起来,在做梦的不是我,不是真正的我。镜子前面所看到的,不是真正的我。这个身体不是真实的我。在讲话的,不是真正的我。在听你说话的,不是真正的我。这世界不是真实的我。眼前的计算机不是真实的我。这张椅子不是真实的我。眼前的你,不是真正的我。这件事,不是真正的我

  一天下来,所见的一切……都不是真正的我。任何宝贵的领悟,都不是真实的我。

  就连静坐见到了天使,或者像一万个太阳温暖又明亮得不得了的光明,也不是真实的我。无论什么境界,多微细或多粗重,就是上天堂或下地狱,也不是真实的我。就算见到大圣人来灌顶,也不是真实的我。各种奇奇怪怪的现象和神通现前,也不是真实的我。一路走下去,就连佛陀来到面前,也不是真实的我

  这样,一个人才能穿过去,真正看穿。

  一般人会认为醒觉或开悟应该是相当特殊,甚至震撼的体验,也通常会认为一个人开悟或醒觉可以突然得到或取得什么超乎寻常的能力。其实,从外在,是得不到醒觉的。醒觉,只是一个内心转变的成就。这一内心的层面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只是仅有少数人知道自己有。

  不然,就像我们会去抓这个世界,我们同样也会去抓任何比较微细的境界,而且还会以为这比世界更真实。修行最艰险的陷阱,也就是这样。

  所以说智慧的开始,是知道没有什么东西叫智慧。这个智慧才会打开。就连智慧,也不是真实的我,不过是几句他人所留下来的话。就连修行走到底,这个底,其实没有底的,也不是真实。任何东西,都不是真实

  我曾经说过,一个人失去种种的确定感,就像猫从墙上滑下来,还在想法子刮下一点东西。修行,也是这样,还想抓一点东西,哪怕是最虚无缥缈的错觉也好。这,是头脑的本性

  真正的修行,什么都不抓,什么都没有。就像一个人从山顶往下坠入一个碰不到底的意识海,就像无底洞一样深、像大海一样广。他没有任何安全感,没有一点可以确定,这才是解脱了

  你让他讲,他也讲不出来,没有什么好讲的。就连这个也没什么好讲的,也不是真实。这就是一般人最难理解的。透过局限的脑,从任何角度去谈整体,都只是头脑的想象

  我相信,站在分别局限的脑,会认为这一章所谈很不合理。我们当然认为有个人生好谈、有事情要处理、有烦恼要窝囊、有家庭要照顾,怎么可能真实是不生不死,还是永恒的。也就是说,我们当然认为有业力、有因果、有前、有后。然而,差别是我们站在人生的制约在看一切,或是站在无限大的整体在看。

  一个人不断地提醒自己样样都不是真实,自然就循着“我念”的流(I-thought stream)一直走回根源。这个根源就是一体,就是整体。这个一体本身就是永恒的现在(eternal presence or eternal now),自然就把“现在”延长到下一个瞬间,甚至明天,甚至持续一个星期、一个月,都离不开这个瞬间。

  不合理的快乐,就是扎根在这个永恒的现在。只要我们移动这个意识回到整体,自然会发现这一章所讲的是再基本不过的常识,并且是最自然的理解。想不到的是,我们本身就是整体,整体就是我们。是透过脑,我们才和整体分离

  古人很辛苦,用各式各样的语言来表达这个“不可说”而且还说不清。我们现在用数学的语言可以跨过去,可以解释无限大或无限小,至少好像看到了门口。前面三点提醒,再加上最后的汇总相当重要。一个人如果可以真正活出来,真正体会,真正做到,他其实已经醒觉过来了

  假如什么都不是,那么“我”的根源是什么?

  前面第四点提醒所用的表达——眼前的一切不是我、这个不是我、那个也不是我,都不是永恒的我。这些话也是在表达这样的理解——任何可以描述出来的,都不是真实。参“我是谁?”“谁有这个念头?”只是轻轻地把我们带到这个理解——凡是可以谈、可以说、可以体会、可以想到的……都不是真实,都不是永恒的

  我们仔细观察,无论透过臣服还是“参”,走到最后都是这个理解。站在整体,这些念头和想法不断地从脑海浮出来。你也自然在一个醒觉的过程,且任何东西都挡不住。任何东西,相对都不重要了

  你自然会发现,有这个生命,其实就是带你走到这里、走到这条路上。没有人间的快乐,可以相比。没有任何痛苦和失落,可以让你退步。你最多是一路走下去,把生命的全部做一个体悟

  你就醒觉过来了。走了那么多冤枉路,你自然会发现,醒觉不依赖时间、不仰仗时空,也不靠任何方法或练习。它自然就在你眼前。

  修行,可以比喻为剥洋葱,是一层一层把外在带来的念头、身份、认知剥开,我们自然就会找到核心,并且这个核心是每个人都有的。一个人最多只能放过自己,放过这个世界,不要将自己落入任何角落,不做任何反弹,让任何现象可以来、可以走,知道这一切跟真实的我一点都不相关,再也不会被这个世界带走。其实,这才是醒觉。

  我们做那么多灵性的修持,到最后也只是为了抵达这个理解,并且可以执行、活出这个观念——好,一切都好。一切都好,是要透过宁静,无思无想,没有思考的状态才可以体会

  一切都好,也是表达我们最高的信仰。对自己、对宇宙最高的信心,知道宇宙不会犯错。知道自己在这个点,完全是安排好的。是宇宙的安排,我今天才会到这个点,才会到“这里!现在!”

  我过去一切的错,表面上看来的错,其实不是真正的错。透过这些表面的错,我今天才有机会接受这个观念。一切的失落,无论多大,多让我伤心,也只是为了准备,让我接受这个观念。我再也不计较。没有什么好计较。生命的一切都是完美的安排,让我走到这一点,让我能够修行。

  这么一来,一个人就突然解脱了。所有过去的悲伤、阻碍、负担突然消失。就连生命的意义也不用再追求,也没有什么意义好追求。这样走下去,自然会发现每一步都是安排好的。我们最多只能投入每一步,把自己交出来,臣服于生命,臣服于更大的自己。

  也就是这样,任何时候,也许在走路,或轻松地用餐,我们可以一边提醒自己——我,其实跟世界不相关。我,其实不是这个世界组合的。我,其实不跟我个人或集体的生命相关。

  我,其实是自由的。

  活了多生多世,一次一次地再来,才发现就是因为过去不懂,所以会去抓、去投入每一个形相、每一个“我”的境界;才发现这是最不理性的,毕竟这一切是一个大妄想,是脑创出来的

  只是“我”在昏迷中,把世界当作真实。“我”跟着这世界烦恼,跟着这世界失落,跟着这世界悲伤。

  而我,再也不会被骗了。我醒过来,清清楚楚,再也不跟这个世界打转。我快快乐乐地活在这世界。享受它也好,不理它也好,再也不做任何反弹,甚至也不再萎缩。让这世界像一场电影,最多像云雾一样,透过我穿过去。我再也不把它当作一回事,当作真实

  这就是——好,一切都好。

  我在这里,把这几句话当作宝贵的礼物,送给你。一个人真正活出一切都好,自然发现已经活出宁静、涅槃、欢喜、永恒、空、全部。有一天,假如你可以真正活出这几句话,我相信快乐已经在你心中。你最多是大笑一场,看这世界——一切都好。回头看,最多也只能讲——一切都好

  好,一切都好。好,一切都好。一切都好,不可能不是这样。


  地球快速的变化再加上紧凑的生活步调,几乎已经让我们每个人都跟不上,也自然进入极端的不快乐。我才认为有必要把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法带出来。

  这本书的主题是快乐。我们从快乐这个主题,走到了生命更大更深的层面。生命或意识有更大的层面,并远远超过人间带来的限制。只是,这要靠不同层面的逻辑才可以理解,并且这逻辑远超过现在二元对立的逻辑。只要跳出我们目前思考的限制,我相信这个答案就在眼前,不用费力追求


  只是,我敢这么说,这一趟人生之旅,失落愈大、伤痛愈难忍受,反而会催迫你更急切地去找答案。日子过得样样都顺,你反而不见得会重视,更别说想醒过来了。

  要记得,人间任何所见、所体验的都不可能永久,早晚有一天会消失。早晚有一天会消失。早晚有一天,你要找到一个人生的答案。

  有些人一生很早就开始追求这个问题,表面上看来样样都不顺,然而这或许是他最大的福德。我才会建议,不要再蹉跎这一生,而还要一次次回来重复被制约。说真的,没有人晓得下一次再碰到这样的机缘,会是什么时候。干脆就把这一生当作千万次来最大的机会。最后,也就轻轻松松醒过来吧

国家不幸诗家幸,肉体不幸精神幸。

  快乐其实从来没有离开过你。你也只能快乐。你无法变得快乐。因为,你本来就是快乐。

  一个人彻底醒来,也就轻轻松松让这个世界活它自己,让它存在。自然对眼前的一切充满理解,充满慈悲,充满接受。内心宁静的快乐,从每一个眼神、表情、行为流露出来,自然感染周边,照亮人间。

本文来源:《不合理的快乐》,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