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30-丁立的四月读书笔记

与人类伟大的灵魂对话,超越日常的忧虑和有限

Posted by DL on April 30, 2023

四月份的知识账本:

  1.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只漂流着的小船,生活中的风浪不过是向我们暴露出了我们自己流浪的状态:好舵手会越来越从容,而差舵手则会越来越恐惧。

  好舵手在风浪来袭时能够御风前进,不断地借助风浪的力量来调整自我的航向,不断地在御风的过程中积累航行的自信;差舵手则会时刻处于被风浪包裹的巨大恐惧中,动作和航向都完全变了形,一次次地被风浪打翻,再也无法站起身来前行。

  你是否这样想过,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这个世界在为你人生的航行做陪练,帮助你成为一个轻松前行的“好舵手”。你遭遇的每一个波涛汹涌都是实况的教学工具,是让你用它来长本事的,是让你用它来锻炼你的。所有的风浪都是你人生航行训练的一部分,都是你要做的功课。

  你若能这样来理解世事的无常,你自己的内心就不会有那么多纠结和痛苦,也真的能从逆境的风浪中获得你本来可能会丢失的东西。你会懂得包容,学会随机应变,学会在失败中学习,学会从痛苦中汲取力量,学会抓住机会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把内心的锚稳稳地沉下去

  只有接受这个事实,你才能充分发掘自身的潜力。你真的就会发现,生活中的那些风浪还真是上天给你的恩赐,你就能在变动中依旧保持一颗平常心,因为无常就是你的日常世界,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此外,外部环境的无常变动,也是让我们意识到思维局限性和路径依赖的好时机。如果没有变动,我们的生活是充满惯性和无意识的,而风波的发生就像是给我们的惯性生活按下了一个暂停键,为我们无意识向前奔波的态度带来了一次停顿。这看似是一种打断,倘若领悟得当,却能很好地促进我们内在的整理和修炼,会让我们的内生之锚变得更加稳固

  当然了,想要领悟到无常之下的那份深义,需要我们有相当程度的觉性,因为在事情发生的当下,我们很容易会被风浪表面的巨大“涟漪”所吓到,接着再被一团情绪所裹挟,从而陷入到无法理性思考、无法有效行动的地步。

【2023.07.24 补充】学会透过局部看到整体,看到更大的时空架构和更多的可能性,并以无常为常。

  真实的人生是一种既包容又超越身外遭遇的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体验,因而每一个无常其实都是表面的,背地里都是我们需要去完成的功课。遇到问题时不要被表面的“波涛汹涌”给吓到,要敢于无视并放下无常的表面波涛,让自我意识再往下打一层,看看如何利用这个风波来促进自己内心的整理和自我意识的重塑

  无常是常,表面的波涛不断起灭,但波涛之下我们的意识反应其实是一种常态。如果不能进行自我意识和反应模式的重塑,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不自由的,老革命无论逃到哪里都还是会遇到新问题。我们修炼的是自我应对外界变化的态度,而非揪着一件件具体的事物跟它们过不去。我们要通过事上练心的态度,把无常的人和事当作磨刀石,把自我这块材料给磨出新的条理来

  在真实的世界上中与真实的无常发生了真实的互动,并且最终真的放下了、过去了,哪怕事后回想也只剩下微笑了,这才是真正的觉和悟。

  此外,除了积极地应对,我还有一个如下这样一个“共存”的心法。那些你一直克服不了的,甚至与之斗争了一辈子的问题,不妨试试,给它们一个空间,接受它们的如是存在,让那些看起来很糟糕的体验自然流动,同时放下对好坏、高低和对错的评判。

  因为对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个无常都过度反应,会让我们暴露出极大的局限性,会让我们把本来无限的精神空间给缩窄到一个非常局限的关注点上。俗话说,“以大观小,则有不见;以小观大,则有不明”。如果心地不明,我们在尘世所获得的一切、我们在大脑中所思考的一切、我们的情绪所呈现的一切就都会成为巨大的负担

  有时候,在当前这个场景下事大如天的“大事”,把它放到整个人生长河去看,其实都是细枝末节的“小事”,因而绝大多数事情都是可以放下或共存的。有的人很容易就一惊一乍的,是因为心量太小;心量很小的时候,米粒大的一点事就会变得跟天一样大;视野太小的时候,就会陷入蚂蚁战争的状态,整日为琐事和小事所累

  因此,如果不在某种程度上超脱和放下,其实我们会越活越有负担。相反,给无常以空间,这实际上是在给自己以空间,让自己的思维、情绪不再与局限的外物想绑定,让内在的精神空间恢复到原有的不受限状态;允许甚至乐意无常事件的发生、愿意与一定程度的不适感共存,这种全然接纳的态度会带来内心的稳定和放松。

  纷纷扰扰,全是身外事;我是我,遭遇是遭遇。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切皆变,可是,岸仍然是岸,我仍然是我,我像岸一样,淡然观望着变幻不定的海洋。


  2.过度的风险意识、过强的掌控欲念就像是我们自己挖出来又随即掉入的陷阱,其背后都是对不确定性的恐惧,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所能想象到的最高级的心理病态。太追求掌控感的人,其实都是为了掩饰内在自我的恐惧、脆弱和无助,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心理内耗,是一种自我折磨。这些行为并不会增加我们的安全感,反而会使人更脆弱、更敏感、更不快乐。

【2023.04.07 补充】实际上,许多所谓大脑所感知到的危险,就是由大脑本身创造或放大的。我们所思所行的一切都基于一个信念:那些不能控制的、未经明确的事件,都是危险、无情以及邪恶的。大脑一刻不停地在扫描周边的情况,并通过情绪反应向我们发出警告,“无法掌控和确定的地方都是丛林,只有不断扫描每一个危险、并且把每一个不明确都明确下来,才能避免我们被黑暗伤害和吞噬”。

  对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抱持查验、分析、评估、控制乃至征服的态度,想让一切事情都尽在掌控,这种人生简直是没法儿过的人生,因为生活中需要确定的事情源源不绝。若每一种想法都能完全占据你的注意力,说明你认同了大脑里的声音,这些想法就被赋予了自我感,小我便产生了,它是大脑创造的“我”。大脑创造的小我贫瘠脆弱、残缺不全,于是恐惧和渴望成了它的主导情绪和动力

【2023.04.22 补充】当你深陷于小我的强迫性思维之中时,便无法认清现实情况。当你开始感到焦虑的时候,你的消极想法和情绪开始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不断加深的恶性循环。这些消极想法会导致焦虑和恐惧,而焦虑和恐惧又会让你的想法更加消极。大脑和情绪非常高明,它们先为我们构建了一个错误的、扭曲的、压根不存在的触发事件(Adversity),然后通过思维和情绪的运作不断从认知层面(Belief)加强这个幻象的真实性和严重性,并最终让我们为这种恐惧的幻象赋予不成比例的重要性,让我们为此付出大量的生命损耗。

  现代人的脆弱是一种“文明病”,它源于人们长期无意识地服从于文明的规驯,即力求过上安逸、有掌控感的生活的企图,但结果却损害了身体和心理健康。因为安逸本身就会使人脆弱,在这种氛围下,人们变得异常敏感且无法忍受微小的不确定性,他们会神经质地从他人、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寻找潜在的伤害源;如若没有,人们甚至会臆想出所谓的“恐惧之源”:害怕钱财散尽,害怕年华老去,害怕陌生人,害怕死亡,害怕鲨鱼,害怕雷劈,害怕害怕本身。这种把自己与外部性的东西(通常是“文明”的产物)绑定得太紧,甚至只能依靠外界来获取安全感的模式,简直是对人性尊严悲惨而持久的破坏

有些事情的发生,就是为了来提醒你“放下我执”的。请学会接受“无缘无故”这个解释。

  绝大多数的现代人从来没有经历过真正的不安全,反而看什么东西都感觉不安全。他们一辈子都战战兢兢地活着,无法自控地过度担心很多事情,一直诚惶诚恐,永远没有安全感。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所有的应激反应和情绪困顿,也许只是一个根深蒂固却可以被你打破的思维幻象?人类这几乎状况百出、矛盾不断的人生,我们真的要和它建立一个应激反应式的喜欢或不喜欢的关联吗?我们真的需要在心里给每一个事件、每一个人都贴上“好坏对错”的标签吗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不是这件事情本身让我们担忧,是我们为这件事情产生的想法让我们担忧”。对脑海中出现的每一个想法都信以为真,这才是给你带来无尽痛苦的根本原因。现实情况无法使你痛苦,它或许会引起身体的疼痛,但那不是痛苦。是你的思想、你的诠释以及你讲给自己的故事使你感到痛苦。“是我此刻的想法使我感到痛苦。”领悟到这一点,你就打破了对这些想法无意识的认同感。

【2023.04.16 补充】以焦虑为例,你通常会这么告诉自己:“我感觉害怕,所以我一定面临着某种危险,否则,我肯定不会这么害怕。”如果你深究触发自己不良情绪的源头,你就会很自然地认为是外界的事物刺激你产生了这种感受。这看似真实,但实际并非如此。因为你的焦虑并不是由真实的威胁导致的。当你感到焦虑时,心中的很多想法都并非现实,那些想法往往都是扭曲的、不合逻辑的。所谓的威胁感,只是大脑在恐惧状态下所构建的虚假叙事,因而不必当真,更不要被大脑中的幻象吓破胆,让自己陷入无法行动的应激反应模式。

  会思考的大脑是一个强大的工具,但如果你没有察觉到它只是意识的一个很小的层面,只是你的一个很小的层面,而让它完全地掌控你的人生的话,它便会暴露出极大的局限性。事实上,大脑对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事情的估计都错得离谱,它总是会在需要重视的时候低估甚至逃避问题,而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大做文章。因此,你要学会超越大脑里的观念,进而认识到,无论你怎样理解自己或他人的人生与行为,无论你如何评价任何局面,都只不过是众多观点中的一个观点,众多角度中的一个角度,只不过是一些想法而已

【2023.04.24 补充】大脑是个感官制造系统,其制造原理就跟在流水线上造车一个样。对于一辆好车来说,不仅得有发动机,还得有刹车片;不是说造出来的车能开起来就行,还得在关键时刻能刹得住。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的大脑思维,为什么它是不成熟的?不是它的设计不精妙,而是因为我们没给它装上刹车片啊。当事件发生、情绪来袭时,学会给情绪按个暂停键,给思维踩个刹车,这不是只为了让思维慢下来,更是为了让理性的因素参与进来。

  如果你能发现,哪怕只是偶尔发现,你的大脑里有一个声音假装是你,唠唠叨叨没完没了,你就从对思考无意识的认同中觉醒了。只要你能够觉察到那个声音,你就会意识到,那个声音并不是你,那个思考者也不是你,你是觉知到这一切的那个人。认识到自己是那个声音背后的觉知,即为自由。

  你心中出现的想法仅仅是一些想法而已,当你不再完全相信自己所思考的一切,敢于舍弃无谓的担忧和无结果的掌控时,你便跳出了小我的约束,你会清醒地发现这个思考者并不是真正的你。那个“感到无聊的人”并非是你,无聊感只是你内部一个受限的能量运动。同样地,气愤、伤感和恐惧也不是你,它们都不属于你,它们只是人类大脑的各种状态,来了又走。凡是来了又走的,都不是你

【2023.04.13 补充】大脑产生的局限思维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也是最残酷的骗子,因为它会骗你去相信很多根本不真实的东西,并导致各种错误的归因。大脑拥有着无穷的动力,很容易就将我们的意识给卷走。每一个想法都假装自己很重要,它只是想吸引你全部的注意力。因此,消除脆弱的一个方法是,不要太过重视自己的每一个想法。时刻都把无常和风波当作是对自己的提醒,不断地提醒自己从对形式的无意识认同中解放出来。

  如果你能看到你的心智、情绪对外界刺激的应激反应模式,那就证明,你已经进入那个比思维更为深邃的意识层面,你的思维和情感皆产生于此,你的人生画卷,将在这个永恒的内在空间中展开。一旦你认清这点,你也就意识到,现在你可以自由地放弃这徒劳的对抗,放弃这内在的冲突状态

  在这个世界上,能够把你限制住的从来都不是别人,只有你自己的思维。人类进化的下一步就是超越对思维的无意识认同,这是我们现阶段的紧急任务。这并不意味着停止思考,而是至少不再完全认同于自我的思维,受制于思维

  真实的人生是一种既包容又超越身外遭遇的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体验,我们本来生活在广阔的世界里,现在却被大脑扭曲的观点所左右,并深陷其中。当你被人事风波困住无法脱身的时候,记得提醒自己:对于绝大多数事情来说,我们看到或想到的那个原因,都不是唯一的原因,它只是众多可能性中的一种。因此别把眼下的这个境况看得太真,不要太过重视自己的每一个想法,更不要在随机事件中强行寻找因果。抓重点,不去纠结细枝末节,对于思考不出结果的问题,还不如干脆放弃

  正如一句祷告词所说的那样,“假使一根稻草漂在湾流中,湾流会直接流过它,而不会与它对抗。”我们应该让自己顺着事情发展的流向而不去抵抗,这样它们就会流过我们,像湾流流过稻草一样。每当脑内杂念开始播放,便意味着我们正在逆流而行。我们其实只需要不断跳脱自我设限的框架,时刻保持意识的灵活性,好让任何外界发生的事情、内心产生的解读都能够快速透过我们,而不再继续纠缠我们

  更好的方式是臣服于全然的真实,放弃试图去理解,学会和“未知”的状态和谐相处,但这需要你超越自己的大脑。因为大脑害怕“未知”,它总是试图推断和诠释。所以,当你接受“未知”时,你已经超越了大脑,一个更深刻的非概念性的觉知在这种状态里产生。

  当你全然接受你的“不知道”,放弃挣扎着用有限的大脑寻求答案,强迫性的思考会逐渐减少,并被警觉的宁静所取代;当你全然接受当下,不再和现实情况争辩,这时伟大的智慧才能通过你运转起来。你完全清醒,然而大脑却不再以任何方式来标注这一刻。这内在的不抵抗状态,带你进入比人类大脑无限伟大的无条件的意识。这浩瀚的智慧通过你传达它自己,并由内而外支持你。


  3.突然发现,我的前三分之一的人生一直都在迷路,都在绕圈子;我之前的绝大多数辛苦,其实都没有必要。

  一直以来,我都是以二元论的认知框架评判万物、评判众生,把我那充满局限的感官所收集并扭曲的信息,当成是这世界的真相,当成是我真实的情绪。甚至,我还一直活在这虚妄的头脑世界里,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小范围里自己跟自己较劲。

  大脑的聪明,也是我们最大的阻碍。我们总会不自主地想去弄懂、想去掌握人生的每个部分——样样都想要理解、想要体会、想要掌控。也因为如此,这样的大脑聪明,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阻碍和束缚。我们忘记了,眼前所看到的样样、每一个东西,最多只是信息和数据,都是大脑的因-果架构所制造出来的局限空间。业力,其实就是因-果的连锁,是不断延伸的一个作用力,接着再一个反作用力。也就是一个因,再加上一个果的作用。

  反过来,一个因-果的架构,本身也在引导头脑的作业。应该说,通过这个架构,它已经可以决定或框住我们这个头脑的运作——会自然让头脑观察到眼前任何东西,而从这里面取得因-果的关系。同时,让我们随时肯定因-果的法则。

  基于这种无处不在、互为因果的二元对立法则,我们“制造”出一个完整的世界,而且认为有个坚固的世界是天经地义的。接下来,也一再地通过五官和念头不断肯定它,不断验证它,不断确认它。你我的世界,就是这么来的。

【2023.04.09 补充】人类的大脑总是渴望知晓、理解和控制,常常把自己的想法和观念误以为真。我们每个人都非常容易陷入头脑的运作下的思维牢笼,任何形式的偏见都意味着你认同了自己的大脑,这表明你再也看不到其他任何的维度,只能看到你对那个人和事的片面、甚至是扭曲了的看法而已。

  但是,我们看不到全面。你我几乎都意识不到,我们观察到的,只是相当窄的范围,仅仅是大脑限制范围内的业力运作。我们所见到的、让我们得到坚实的印象的,确实只是信息和数据。我们就是这样被自己的逻辑绑住,认为头脑演绎出的因-果是真的。我们怎么也想不到,人生全部的这些现象,我们的任何体验,都是头脑制造出来的,everything is mind-stuff,我们是幻象的造物主。是我们通过头脑的运作,才制造一个世界,建立各式各样的关系。更想不到的是,我们连最基本的因-果观念都不正确。在大多数层面,是我们感官体会不到的那个因,在不断塑造着这个看得见的果,而非我们看到的、想去干预和掌控的那个因

  我们用头脑建立世界,不断地把我们局限到自己所建立的因果框架里。我们从未把自己交给真实,从未臣服于一个远远更大的生命真相,仅仅是让自己的注意力受制于感官所及的那一点点物质范围。我们从来没想过,是我们自己通过头脑的运作,人为地建立了这些二元对立的限制条件,并在这样的一个封闭系统里头活得越来越局限。如果意识不到Every-thing is mind-stuff,我们就不可能跳出来,因为大脑本身就是一个封闭的架构,在头脑和业力的维度上,无论我们怎么转变,也永远转不出来。

  我们在看似清醒的状况下,其实全部是头脑在作业;我们制造一切,这一切包括上帝、宇宙,包括所谓的任何东西。只要是可以想象或表达出来的,都是我们自己制造的。包括我们这一生到现在,认为有价值、有意义的全部和一切,都还是我们小小的头脑投射出来的。因而我们在人间可以体会到的一切,都充满了感官上的局限。人间可以建立、想到的意义,没有一个不是头脑的东西,本身也只是一种束缚,为我们设下数不完的陷阱

【2023.04.23 补充】从未质疑过眼睛之所见、头脑之所想和身体之所感的真实性,这让我不断地迷路,不断地陷入对各种形式的无意识认同之中。

  无常是生活的常态,从生命的整体来看,对于绝大部分事情,无论我们干预或不干预,都不会有真正的影响。因为我们所看到的人事物,所经历的情绪,样样都是从局限的脑中延伸出来的产物,我们自己才是局限的主因。任何掌控和干预的行为,只不过是让业力从别的地方又浮出来,让我们一再地迷路,让我们更加走不出这个循环。内在挣扎或压抑业力都是于事无补,压抑业力,只会让业力隐藏得更深,日后更加失控。如果能想通这一点,那就不需要再抵抗这些业力,因为试图改变现状或转变业力的行为,都不过是因果业力的转移,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无尽序曲,直至死亡才终止方休

  我们总是无意识认同于大脑,把自己等同于小我的一个个想法,因而我们真正的自我意识早已被大脑扭曲了。英语里有句谚语叫做“Take a leap of faith”,它的字面意思就是让人在信念上进行一个大的跨越,一个完全的转变。如果做一件事情很难,不妨反过来想想看,没准出路就在反面。

  我们可以利用逆向思维,试着以完全相反的模式去思考和行动,在业力的运转上彻底踩个刹车,把它停下来,不再抵抗它,由此来打破现有的条件反射,把自己业力的因果循环中解救出来。All Patterns Exist to Be Broken,惯性的存在就是用来打破的,不再试图以干预的方式让业力转移,而是直面它,让业力永远地留在那此人此物此事上,让它们自生自灭

  彻底的让步,也可以说是臣服——放过一切、放过生命带来的阻碍、放过可以吸引你注意的,放过会让你想要解释、说明或整合的剧本。把人生所有的剧本、包括修行的剧本粉碎。更正确的说法是放过,让它该怎么来,就怎么来;然后让它该怎么走,就怎么走。

  但是,单只是“心想”,未必足以改变习惯。这一切都要靠自己主动练习,并且在每一天生活中不断落实和体悟。虽然负面的业力还是会潜入,每日的心理冲击还是会存在,但是不要惊慌和退缩,内心转变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是需要时间和努力的。享受无常和波动,随时接受、随时放过、随时臣服,日复一日简单地做着这些事,让它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用行动建立新习惯

【2023.04.03 补充】如果不能把恐惧这个拦路虎给去掉,我们将终日生活在惶恐和焦虑中。


  4.再开一个部分来讨论业力循环的问题。

  习惯是过去所有业力所累积的总和,除非彻底改变,否则生命仍会持续处于令人不适的失衡状态。修行,只是建立新的大脑回路,让我们从过去数不完的习气和狭窄相对的意识里跳出来,把局限的小我臣服给无限的生命本身,通过“臣服”于生命真实的本然(isness)来体验内心世界的平和。通过对小我思维的不断觉知,来为自己设立一个新的大脑路径,将我们局限的脑不断落在心,落在全部的真实,落在“没有东西”,从而让我们能解开观念的束缚,跳出头脑的限制

  一个人体会到这一点,才能不知不觉化解这个虚拟的世界,才能随时体会到这个世界的虚拟,又同时建立一个完整的新回路,让本来是同时在多层面运作的复杂回路,落在一个很单纯的回路,让我们的注意力随时可以集中当下去临在地做事,而非被头脑的二元评判机制所拉扯,无意识地给每时每刻发生的事件贴上二元的评判标签,甚至让自己陷入不能行动的境地。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事件本身不会给你让你痛苦,是你围绕这个事件产生的想法、诠释、以及所贴的标签让你痛苦

【2023.04.16 补充】每一种贴标签的行为,都是在做一次分隔,产生一次对立。若贴的是负面标签,那简直就是对自我的无意识伤害,这种行为不仅不会给外在的人和事带来改变和影响,反而只会折损我们自己的情绪,损耗我们自己的能量。

  在这个过程中,肉体还是会受到影响,还是会完成它这一生来想做的(追求、目标、意义)。然而,我们不需要再抵抗这些业力,不只是不需要抵抗,也不需要肯定。这样一来,很多事情其实都是可以放过的,甚至,样样都是可以放过的。尽管最后什么都没有化解,也不用刻意去追究,因为绝大部分的“我执”本来就是虚的。一个虚拟的东西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得到化解。最终其实也没有什么损失,也没有耽搁什么时间,毕竟,时间本身就是头脑的产物,没有一个独立的“谁”可以损失什么。我们会觉得有损伤或是有痛苦,是因为我们错把自己只当作是这个身体、这个情绪、这个身份而已

【2023.04.12 补充】人们并不知道自己是谁。你说“他失去了生命”或者“我的生命”,听起来好像生命是一件你能拥有或丢失的东西一样。事实是你并不拥有生命,而是生命短暂地流经你。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是一场期权,我们是以肉身+思维的短暂形式来体验这个世界。

  当我们能够体会到,这个世界全部都是念头的产物,都不是真实;意识到没有阻碍可以限制我们,所谓的麻烦都只是自己的头脑在分别区隔,在分出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时,我们的生命才可以全部打开,才可以拥抱生命全部的潜能,而超越这个小小的生命。这种理解的基础,不是靠修来的,它是本来就如此。通过修行,我们最多只是做个提醒——提醒自己一个本来就再明白不过的事实:这些,本来就是你自己;你,也从来没有离开过它。Every-thing is mind-stuff,你这一生想找的全部,其实已经找到了。它就在你心中,等着你肯定它。就连全部的外在,这个完整的世界,这一生可以体验的点点滴滴,包括任何头脑的产物,都是从你心中投射出来的

  这也不是放弃生命,是刚好相反,是通过这种领悟,让我们可以臣服到生命本身(isness),让全部生命打开它自己。是通过这种领悟,让我们可以轻轻松松放过这个世界,让任何眼前的人事物可以来,也可以走。至于它们是怎么来的,不追究;往哪里去,也不管。在每一个瞬间前,不追究因;在每一个瞬间后,也不分析果。因为无论是眼前的“现实”,还是情绪的状态和转变,它们都只是感官的资料和数据,会生起,也会消失。都是无常,是靠不住的

  每一个念头、每一种情绪,好坏都还是人主观的判断,好坏其实都不存在。有了好的念头和情绪,接下来,可能就变成坏的;而坏的,又转成好的。我们在无尽的干预和判断之中,也只是不断重复这样的起伏,没有一个终点。不知不觉,我们也就这么陷入人生

  只有把二元论的主观判断看穿,才能把业力的因-果连锁打断,才不会再造出一连串的作用力-反作用力来折腾自己的身心灵;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再让因-果继续带着我们纠缠于人生的角角落落。我们会发现,过去全部的痛苦和情绪起伏,都是自己过去把注意或身份投入一个狭窄的范围而制造出来的。体悟到这一点,一个人也就不知不觉醒过来了。

  这个世界,我们可以看到、体会到、认知到的全部,都是头脑的产物。都是局限,都是束缚,都是制约。我们心中的失落、悲伤、失望甚至绝望,不光是通过一个虚构的“我”投射出来,还不断地折磨这同一个虚构的“我”,造出一连串的伤痛。一个人只要彻底领悟到一切是头脑的产物,其他一连串的观念也就推翻了,许多所谓的问题也就化解了,我们也就不再被眼前的任何状况给挂碍住了。

  用中性的方法看到念头、觉察情绪,不去抵抗它们;不去刻意转变什么,也不再额外加上一层肯定或反对。清楚地知道,就算不放过它,它也是虚的;就算放过它,它也是虚的。不要小看这种不费力的不做,从头脑的层面、世界的层面来谈,一个人进入这种状态,他的精神能量其实是最高的。

  不去对任何事情、任何发生,产生抵抗和反弹,不知不觉,一个人就回到瞬间。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东西抓得住他、吸引住他,他用这种不费力的方法自然打断了因果的联结,也就把每一个瞬间单独化,让每个瞬间新鲜地活出它自己。

【2023.04.07 补充】认知有定力,就是不被生活中的消极数据所绑架,不在那些不相干的事情上过分焦虑,以此来减少无谓的精力消耗。因为绝大多数我们认为是坏的或是不好的事情,就算发生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对于做什么都改变不了的事情,就不再去想它;在直面情绪困顿、不回避恐惧和痛感的同时,对消极数据进行模糊化处理,以此来屏蔽掉过度的风险意识,最大限度地给自己的认知“解套”。

  一个人会突然发现,过去所体会到的瞬间与瞬间之间的联结并不是瞬间彼此在做联结,而是我们的脑——是透过你我的知觉再加上念头,把瞬间粘起来了。假如不去理会这个瞬间,它连不起来,一个人也就突然自由起来,知道这一生可以有的唯一的自由选择,也只是——不去选任何瞬间

  一天下来,无论见到、听到、闻到、尝到、触碰到任何东西,完全站在一个中立的角度,我们自然成为一个见证者(watcher)——看着样样都让它来、让它走,不在上面再加一个念头。站在中立的位置,我们自然会发现样样都跟自己不相关。好坏,不会让自己动摇。任何经历,我们并不需要用快乐、不快乐、痛、不痛、兴奋、悲伤、刺激……这些词汇来限定,而自然发现自己随时在做一个见证者

  臣服,最多也是一种没有念头、没有分别的状态。一个人不断懂了这一点,知道非时间的永恒是自己生命的本质,自然会把眼前发生的所有大事小事都交出来。

  交出来,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也就是接受眼前的一切——眼前的事情,无论好坏,都不断地接受。一切都好,一切都刚刚好,就是叫我决定,也就是刚刚好是这个决定。

  这个接受,不光是接受眼前的事情,而是有更大的一个层面——接受真实。我们知道真实不至于被眼前的事情盖住,接受眼前看来很不好的事其实是接受——全面、一体、绝对远远比眼前不好的事更大,甚至我就是它,是绝对。这才是臣服。

  不过,放下和臣服不是一项简单的功课,这是一项反复的工程,还不知道要来回重复多少次,也许几十、几百、几千次,最后,我们才会领悟到这一点。因此,当我们有行为和情绪上的反复时,不要惊慌,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提醒自己“我所见的一切都不是真实”,不断承认“一切都是头脑的产物”这个事实,然后反复地观察、接受、随时放过。这个选择,还是在你自己手里。没有一个人能帮你做这个心态的转变,只能靠你自己亲自去体验、去领悟

  “我执”的危险并不在于“我”,而在于“执”。没有不变的主体性,只有不断升起灭去的想法和感受聚成的云。烟会消,云会散,才是生命的常态。或许更深层的真理存在于矛盾中——“我”不存在,“我”也可爱;“无我”能通向开悟,“自我”里也有佛。无常,无我。


  5.绝大多数的人,一生都囚禁在社会框定的主流标准和自己头脑设限的思维牢笼里。他们从未超越那受集体无意识制约的二元评判标准,从未超越那狭隘的大脑塑造的自我感,要么迷失在世俗社会之中,要么迷失在思维的幻境之中,这就是人类现今的处境。

  我们从未质疑过眼睛之所见、头脑之所想和身体之所感的真实性,这让我们不断地迷路,不断地陷入对各种形式的无意识认同之中。成长,本质上就是不断地从各种无意识的形式认同、各种思维幻象中醒来的过程。每打破一个对外界的无意识认同,每打破对小我思维的幻境,人所感知的世界就扩大了许多倍,自我判断的能力也会增加一个数量级。

  我们每个人都是以人类的“肉身+思维”这种能量形式,来短暂地体验生命。人活着无非是追求两点:在外圈,让自己具有社会价值;在内圈,探寻和肯定自己的重要和独特。因而我们一刻不停地在用自己的能量方式与世界进行信息交换,不停地发出信息,不停地接受信息。但我想说的是,每种信息的能量密度、宽度、广度和深度都是不同的。

  一个有灵性的人终会发现,会思考的大脑是形式,会痛苦的肉身也是形式。一个人真正的价值,取决于他在何种意义上、在何种程度上把自己从对形式的无意识认同中解放出来。若能减少外界标准和小我思维对个人意识的羁绊,我们便会发现一片意料之外的精神自由之地。所谓的获得顿悟和思想解放,也就是捅破这一层窗户纸而已——意识到你不只是你的肉身,也不只是你的大脑,你就是每时每刻都在觉知当下的意识本身

  意识的临在本质就提醒了我们,只有当下才是真实的,我们时刻都要把注意力聚焦于当下要做的那件事上,全然地临在于当下,去做具有长期价值的事情,而不是让内心的拉锯把我们的能量消耗殆尽。


  6.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不管我们是否每时每刻都在担心,结果都不会改变,世界不会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意志而转变,担忧只会徒增我们的焦虑。我们为这些事情所耗费的精力、耽误的时间、造成的内耗,不过是白费功夫。

  既然如此,当人事风波发生后,我们何不迅速放下心理上的冲击,去全然接受当下的一切呢?务实的人,第一步就是要接受现实,把无法改变的过去视为命定,决绝地翻篇;然后以当下的事实为基础,缺什么就补什么,能走多远就走多远

  其实道理谁都懂:在事情已经发生、我们无力改变的情况下,最好的方式就是选择接受它,这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选择。然而,现实情况却是:烦恼和念头还是像水一样流也流不完;情绪总是踩不了刹车,一遇到事,先被一团情绪包裹,然后一切精力都是在应付这团情绪的拉扯;既无力改变局面,又无法接受情绪,只能徒增烦恼,心力憔悴

  为什么?因为我们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认为我们必须调整外在事物的现状,而不是调整我们自身的现状和我们看待事物的方式。你所感受到的必须要做点什么的紧迫感,只是一种“战斗或逃跑”的本能反应。这种本能的冲动,其实恰恰是提醒你应该冷静下来的信号。寻求干预和掌控是正确的,但是要找准最佳的干预时机,不要总是做一些日后会后悔、并且把局面越变越糟的行为。

  很多时候并不存在一个真实的“困境”,把你吓倒的只是某件事在你心上投射而成的巨大阴影,这是心理上的“狼来了”。当情绪来袭时,你即便懂得所有道理,依然什么都做不了,因为本能的冲动和内心的拉锯已经把你的能量消耗殆尽。在那个场景下,你已经被幻想出来的恐惧给定住了无法动弹,你真切地感觉自己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裹挟着,越陷越深,坠入无解的恶性轮回

  情绪虽然是真实的,但它并不代表事实;痛是真实的,但因为遭受了痛苦而对自己进行刻意的折磨则是错误的。外部事件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脑中的信念如何解读它,才是我们要关注的重点。大脑其实是一个贝叶斯机器,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来重构自己看待世界的认知框架。把那些会引起负面情绪的消极信念,替换成不会引发波澜的积极信念,这一过程就叫作认知重构,这也是情绪管理和控制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有时候,抵触和不接受变化反而加强了限制,绝大多数人越是试图摆脱执念,就越会深陷其中。我们要做的不是让情绪消失,而是去改变与情绪的关系,去接受情绪本来的样子,并且真正愿意与它共存。请将变化看作难得的进化机会,接纳恐惧,应对和适应变化,它就没有那么可怕了

  给自己的完美主义打点折,人生的道路或许从此海阔天空。我们现代人身上背负的太多的其实并不需要的东西,有些问题不需要寻求立刻解决,你只需战略性地保持着它,吸收它的局部混乱,将之转化成你的力量之源,用于增强你应对不确定性的勇气和信心。至于这个问题本身,任其自生自灭吧,因为各种问题会在无数力量对冲和足够长的时间面前逐渐安静。在足够长的时间维度上,许多所谓“重要”的事件都会自行消解。

  再说得极端一点,没有那种飞来横祸,没有那种意想不到的灾难,你就很难进化,很难实现《进化论》里讲的那种灾变,就是因为一个灾难而导致的突然进化。危机是最大的催化剂,它逼迫人克服惰性,赋予人坚毅勇气。倘若没有经历过苦难,你的成长剧情可能就会非常乏味,你的成长轨迹可能就没有那种别开生面的时候

  让生命厚重的,往往并不是那些欣喜的瞬间,而是苦难和越过苦难后的刻骨铭心。当你认识到挫折可以使你变得更聪慧、更强大时,你具有了真正的生存能力。只有经历逆境的考验,你才能真正认识自己,真正理解爱的力量,并不断唤起面对未知的信心。深刻的不可言说的苦难,还有其他美丽的名字:一次洗礼,一次重生,一个新境界的开始。

  我们的生命注定离不开痛苦,苦难是生命的一种常态,一定程度的痛苦将与人终身相伴。苦难最明显的一个好处,就是教育我们对现实和生命本来的样子怀有深深的敬意。看见苦难的永恒,唯此才能真正断除迷执;接受苦难的常存,唯此才能走向精神的超越;承认现实,放下无法改变的,集中注意力去修复你能修复的。

  修无常,是一个指向自己的挑战,是一个从“有所不受”到“全然接受”的过程。人最终必须完成这种心理上的转化,必须学会去看透很多事情,只有接受苦难和无常,并且从中学习,才是人生唯一的、最好的选择。因此,求知也好,成长也好,不是换一种福享,而是换一种罪受,用新的挑战来拓宽自己的人生。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向上攀登的心情也就好很多了。

  应对变化的唯一方法就是投身到变化中,随它前进,与它共舞。弱者自困,强者自察,没有遥远的救世主,你就是你唯一的救世主。学会与自己和解,跟成长环境烙在心底的痕迹告别,努力放下执念。我们能做的最有力量,最解放自我的行为,就是不与糟糕的事情对抗,主动接受并适应当下的不确定性。当你接受了绝境招致的所有不确定性,你便获得了更多生机、敏锐与创造力。


  7.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真正让我们不自由的,并不是监狱的围墙,而恰恰是我们自己的本能和习惯。比有形的监狱更可怕的,是那种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悄悄地潜伏在我们身体内的、我们的灵魂当中的,那样一种无形的监狱;如果你没有能力从头脑中的监狱里越狱,你的心灵就会一直处于被绑架的状态,因而你到哪儿都是不自由的

补充:我们痛苦的来源其实不是外界发生的人事风波。我们痛苦的真正来源,【是你在认识你自己的过程所产生的内心挣扎】。痛苦其实是接近真相时的一种自然反应。

我应该怎么怎么做,但我现在做不了,我怎么去调和?我必须要怎么怎么做,但是我不会做,我应该怎么办?别人让我做什么做什么,但是我就是不情愿,我应该怎么办?我现在就想做这件事情,但是我未来可能会因为这件事情而受损,我应该怎么办?

内心的矛盾冲突并不是优柔寡断或者脆弱的表现,恰恰是符合理性和常态的。“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只有撞上一些外界的人事风波,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这样的经历多了,一个人才成熟了,才知道在各种微妙的情形下怎么找到内心的平衡。

  痛苦源于对现实的拒绝和抵抗,没有自由的人就是那些被自己思维中的监狱给套住的人。当你被自己困住、无法在精神上越狱的时候,你的生存路径和你的生存策略就完全丧失了弹性,这种完全丧失弹性的路径和策略会把你逼到生活的死角。痛苦和焦虑的机会成本其实是非常高的,焦虑的背后,是无数精力和时间的耗损。生而为人,没有什么比时间和精力更宝贵的东西了。

  内心的平和源于对现实的接受,接受不仅仅是因为你别无选择。接受,也意味着你看清了事物的本来面目,并尊重事物的真实发展规律,容纳万有。接受所有的一切,不掩饰自己的恐惧,有什么情绪都顺其自然。生活是变幻无常的,没有什么是永久的,变化才是唯一的不变。因此,我们要学会拥抱不确定性,它们只是众多随机事件中的一个,不要为其赋予太多的意义。不要把眼下的境况认得太真,你眼前的这个局面、这个情绪,不管看上去有多么的可靠、多么的真实,但是说到底它都是靠不住的,都是会发生变化的。告诉自己,眼前的这一刻并不会影响整个人生的状态,实际上,它只不过是人生中转瞬即逝的、短暂的经历。

【2023.04.11 补充】我们的各种杂念经常像苍蝇一样在内心飞舞,这个时候,心智能量最容易耗散。如果能保持杂念越少,心智能量不变,那在面对具体事情的时候,就能将效益最大化。

心智管理,无非就是从混沌到有序,始终让心处在一个有序状态,而不是听任各种杂乱信息,让自己的心智陷入到问题云的状态。一旦有序,心智能量的使用就会合理化,就有了优先级。根据优先级,你再去有条不紊地处理一个个数量其实很少的问题,而不是让你的心智去处理众多没有主次、随时出现在你面前的小问题,那样你即使筋疲力尽,问题也不会有任何进展。

最忌讳的就是被迫平均使用你的智力,去处理那些没有主次和大小的问题。这样的话,处理问题的过程就会变成恶化问题的过程;而问题越恶化,你就越慌乱,问题也就越恶化。

  事情不断变化,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若把时间轴拉长,一切都是须臾,没有什么是永远不变的。你的环境、生活、观点、人际关系、情绪和需求——它们都在不断变化。事物各有其规律,只要你让一切自然流淌,他们都会自然地往它们该发展的方向发展。放任自流,再任其自流一会,最终它们都会被解决或是被放下。我们只有无条件地接受并遵从生命的限制,不做无谓的情绪消耗,才能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人和事上。划清自己的安全边界,不把自己和外部性的东西绑定得太紧,你实践得越多,就越能顺应生命自然流淌,就越能勇敢地生活。

  面对不确定的东西,我们不是去干涉和对抗它,不是去刻意转变它而再带来一个阻碍。反而是不理它,让它轻轻松松转过去,浮出它自己。它来了,你没有对付它,只是放过它,它也就轻松地散掉了。在任何情境下,都不要做进一步的反刍,要知道,我们眼前所看、体会到的,都是头脑的产物,很多都是幻觉。不去肯定它们,是我们本来就该做的,“样样都可以放过”本身就是不断地肯定我们这种领悟。

  做一个人间的见证者,在一旁默默地观察也就够了,being in this world, but not of this world。有意识地放开控制,怀着顺其自然的心态来接纳变化,拥抱须臾;不要试图去掌控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要让渡出绝大部分的控制欲,为自发随机性留出空间。这样,你会活得更勇敢,因为你知道,即使事情没有如己所愿,结果也是暂时的,它都会发生改变。你知道,即使自己现在深陷泥潭犹如困兽之斗,情况也不会一直如此,终将会有绝处逢生、柳暗花明之日。

  我们能做的,最多也只是放下,放过这个世界,做一个观察者和见证者,让任何东西——好好、坏坏、伤痛不伤痛、欢喜不欢喜、好命不好命、喜欢不喜欢、公平不公平、爱不爱、被爱不被爱——全部,都让它来,都让它走,我们再也不需要去干涉它

  做一个观察者,洞悉事物背后的空性,是为了让我们不受困于小我制造的精神牢笼,不让自己受制于感官所及的那一点点小范围,而是随时能够活在当下,臣服于一个更大的生命真相,轻松地放松到活着这件事本身。放过、放下全部头脑的东西,我们才突然可以放松到自己。知道眼前的任何现象,不光是人事,包括任何东西,都是头脑过去的运作组合延伸出来的,头脑和感官还是可以运作,但是它已经不再变成我们唯一的选择,唯一的可能。我们可以轻松地选择不去干涉——不干涉一切,让一切扫描过去,就像雨或风飘过去

  像水一样吧朋友,去拥抱流淌到生命中的一切,把每一个念头,眼前看的境界,都变成平等,而不是特别重视或排斥它。可以让它来,也可以让它走。一切可以体会到的,我们只要不去干涉它,它们自然会来,也会自然走。唯一剩下的,来不了,也走不掉的,最多也只是永恒。随着生命来,该怎么做就去做。该走,就走。


  8.大多数人都抗拒改变,因为人们最害怕的就是不确定性,不可预测的变化会让人感到不适,因而人的很多行为就是为了消除不确定性。比如,因为恐惧,我们会紧握某些事物不放手,我们会做出很多“可怜无补费工夫”的行为,即使我们深知它们没有意义。

  当你对不确定性、对风险本能地规避时,你的心理空间其实是在悄悄地、不断地收缩的,而你却并不自知。你会越来越害怕风险,你会总想要牢牢抓住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时时刻刻都想抓住安全感。但是,安全有时候意味着最不安全,安全意味着囚禁,意味着封闭,意味着监狱式的那种状态,因为监狱里头其实是最安全的。

  当你喜欢与未知打交道,喜欢与混乱和痛苦打交道时,你其实是在开拓自己的心理空间。当你面对风险还能继续往前走的时候,你的心理空间会越变越大,你就拥有了一种叫做平常心的东西,你就不会陷入到一惊一乍、陷入到无用的担忧当中。你的情绪化自我越弱,它对你行动的限制就会越少,你就越能腾出心智空间来卓有成效地解决问题。

  一定程度的痛苦和未知,是生命的通用常数。人只要活着,就会感受到痛苦,痛苦的情绪永远不会消失。所谓成长,本质上就是不断从各种甜蜜的幻觉中醒来的过程。成长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让我们摆脱苦难,而是让我们发展出承受痛苦的力量和能力。我们可以主动给自己的人生施加苦难,学着和不安全感和睦相处,而不是一味地逃避;学着从痛苦情绪中汲取力量,而不是消耗精力去抵抗负面情绪,对它拳打脚踢

  给生活保留一些不确定性的空间,把已经发生的一切视为命定,让一切事物如实如是;坦然面对痛苦,习惯痛苦的感觉,把它当作一块客观存在的碰伤我们的石头,搬开它继续前行。只有敢于面对未知的风险和责任,勇于承受肉身的伤痛、精神的困顿和认知的局限,我们才有可能获得成长,完成自我的进化。


  9.我们能做的最有力量,最解放自我的行为,就是接受适度的痛苦和不确定性,并欣然与之共存。生而为人,要一步一步懂得知足,学会在不完美中找寻满足。学会站在整个系统的层面,以不控制、不计较的智慧来打造健康的身心灵结构

  如果一个事物无法挂碍到你,那你对它的感知就会保持缺省状态,这是一种低耗能的状态。举例来说,当你身体健康时,你是不会感觉到你的五脏六腑的运行状态的,只有你生病了,那个生病的部位才会持续挂碍着你。同理,在生活中,那些让你过不去的人和事,都源于你内心的不受,是你内心尚未治愈的那部分发出了信号,而情绪只是感知并放大了这个信号,但最关键的还是你内心的不受

  那些让你痛苦的人事风波,其实只是一个窗口,是你内心业力在此处的外显,目的是为了让你看到自身未治愈的部分,是让你通过这个人和事来做功课,争取早日把过不去的地方给越过去,把放不下的东西给放下,争取早日做到缺省和接受。如果你不去做些认知结构上的改变,反而继续施加更多的控制和干预,那么只会让业力从别的地方又浮出来,让我们一再地迷路

  哪怕你这次抵御了这个无常,下一次又会遇到另一个无常。你看似好像通过干预解决了眼前这个问题,实际上你只是把业力从眼前这个事物转移到了你内心深处,把业力从眼前这个维度转移到了另一个维度,把你能看到的表面上的“标”都转化成了你束缚你内心的“本”。你那有限的精力就白白地在那无穷无尽的无常之中消耗殆尽。

  所以我说,困局即出口,感受涌现的时刻就是我们扩大认知框架、用改变促进成长的时刻。从“有所不受”到“全然接受”的过程就叫做“修无常”,是一个指向自己的挑战。不妨就从此刻开始做些改变,给自己的完美主义打点折,带着“接受和臣服”的态度来面对无常,不再抵抗这些业力,让你内心未治愈的部分自然流动。或许,你的人生道路将从此海阔天空。

  保持情绪的复杂度和波动性,乐于去接纳生活中出现的各种不确定性,主动把它们纳入到你的生态系统中来,让各种情绪和问题互相对冲、自生自灭。通过让渡出大部分的控制感,来超越僵化的身心秩序;用保持适度混乱的方式,来增强我们应对未知的勇气和面对困难的信心;通过混乱创造出更加真实的秩序,从而实现混乱和秩序之间更持久的平衡。

  这种保持适度混乱的方式,其实是我们修炼“混乱抗体”的一种方式。就像是允许自己时不时地感冒一下,让自己的体内一直保有适度的抗体一样。当我们主动在日常生活中安插小的“风波、混乱和不适”时,我们便能从混乱中汲取面对未知的勇气和力量,以此来保持自我系统的长久稳定和平衡;悦纳生活中出现的随机波动,能够与不适感共存,这是系统运转良好的象征,我们会更有心力去抵御外界的风险。

  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人事风波,都是我们修炼“混乱抗体”、不断强化正向包容心态的好机会。把“我过得不好,都是因为……”的认知框架,切换为“尽管有……的苦难,但我依旧能与它们共存,依旧能活得很好、活得精彩。”当你接受不确定性是常态的时候,你就能够拥有一种叫做平常心的东西,你就不会陷入到一惊一乍、陷入到无用的恐慌当中,因为这就是你的日常世界。我们要不断利用而非逃避苦难,要善于利用它们来为自己长本事。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而为人,我们要努力臣服于一个更大的生命真相(即大生命系统),而非让自己受制于感官所及的那一点点小范围。当事情发生、情绪来袭时,试着用一种观察者的视角来处理负面情绪,专注、平静地观察当下,不对自我的想法、情绪或事件进行评判。头脑中的念头一减少,问题也就减少了一大半。主动地解除小我的感官限制,把发生的人事风波用一个更大的系统给包容进来,让生命系统内的人事物自行发展,自生自灭,互相对冲。外面的事你控制不了,但自己的事,由你说了算!


  10.如果你被一页纸的边缘割破了手指头,那么,伤口周围的细胞可以通过分裂修复伤口,这是身体的免疫修复系统在保护你的健康。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们的心理上也有着类似的免疫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平复过激的情绪,修复一些严重的心理创伤,这个心理自愈系统就叫做“自然遗忘”

  当情绪来袭时,如果我们能暂且搁置无意识的冲动,把反应的时间拉长,不做过多的干预和反刍,那么自然遗忘系统便能开始起作用:我们的情绪浓度会逐渐降低,我们对这件事的关注会逐渐减少,我们的心境会逐渐变得平和,最终我们会感觉感觉拨云见日,美好而平静取代了原先的焦虑和悲伤

【2023.04.24 补充】很多时候,我们都不知道那些痛苦的日子是怎么过来的,但是也过来了。时间能带走一切痛苦,无论你当时认为这痛苦是受不了还是受得了。再苦再难的日子,时间都会让它成为过去。

  情绪只是一个信号放大器,当问题不存在时,情绪也就自然消失了。如果有一个情绪问题持续地困扰着我们,我们无法做到遗忘和放下的时候,我们不是去想该如何施加更多的控制和干预,而是要去想:是不是我做了什么或是抵抗了什么,在维持着这个问题和这个情绪的不变?问题和情绪状态不是自然而然就可以存在下去的东西,如果一直存在,就一定是我们的某种强迫行为在维持着这个问题。如果问题反复出现,你要知道,你自己一定参与到了问题的循环中,只是你没能看见

  比如,当我们焦虑时,会在脑海中对这个事件进行过度的灾难化想象,哪怕一点点的危险信号也会被我们放大成末日即将来临。这些行为看似是我们为了缓解情绪而付出的努力,但它们恰恰在一个更长期的维度上,构成了维持负面情绪的原因。这种不肯放过自己、不肯放下过去的反刍性思虑,大大地加重了我们的焦虑情绪,让我们变得更加敏感脆弱和多疑。事实上,焦虑性反刍才是阻碍心理自愈(即自然遗忘)过程的罪魁祸首,它不仅不能帮我们解决问题,反而让我们陷入了“越变,越不变”的恶性循环

  因此,不要使蛮劲,如果我们始终被某件事情所困扰,不妨停下来看一看,也许我们脑海中的那种“干预的冲动和反刍的欲望”,才是最大的问题。那些对抗和干预行为的背后,其实都是恐惧;因为恐惧,所以我们会本能地把这件事、这个情绪攥得更紧,甚至在头脑中进行灾难化想象;这些反刍的行为就是对自然遗忘进程的一种抵抗,会导致自然遗忘过程难以发挥作用。由此,我们便陷入一个无限焦虑的负面轮回中。

  古人说:“不如意事常八九。”这是深有体会之言。悲总是多于欢,离总是多于合,几乎每个人都是这样。如果造物主不赋予人类以“忘”的本领(我宁愿称之为本能),那么,我们人类在这么多的悲和离的重压下,能够活下去吗

  人生下来,既能得到一点乐趣,又必须忍受大量的痛苦,后者所占的比重要多得多。如果不能“忘”,或者没有“忘”这个本能,那么痛苦就会时时刻刻都新鲜生动,时时刻刻像初产生时那样剧烈残酷地折磨着你,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忍受下去的。身上有一道伤口,并不会妨碍你去做想做的事情。如果时时刻刻都关注着伤口,不肯遗忘,那么即便痊愈之后,你都还会感觉到疼痛。这样的话,伤口便会长久地控制着你,比它原本的伤害更为持久。说到底,这就是明明没有什么大事,因为我们不肯忘,不肯放下,反而却生出了许多不必要的是非

  然而,人能“忘”,渐渐地从剧烈到淡漠,再淡漠,再淡漠,终于只剩下一点残痕。从神经化学的角度来说,遗忘就是生物化学中的减敏化desensitizing,这种减敏化的过程会把一些激烈的感触淡化,让我们对于一个刺激习惯、麻木、不再那么敏感,而不被影响太多。遗忘是种“精神保护剂”,有助于我们把注意力重新打开去接受新的刺激、新的体验

  一个人遭遇危机、遇到灾难,甚至生逢战乱而流离失所,这类生命难以承受的失落,对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折损。这时,透过减敏化(即自然遗忘)让整个神经系统麻木,好让身心能够勉强匀出来,应付其他可能的危机。

  遗忘是大自然给人类的宝贵能力,我们要学着去忘,要敢于去遗忘,甚至是把遗忘当成是一种主动为之的人生战略。绝大多数事情是完全可以置之不理的,只有当我们选择自然而然地放下和遗忘的时候,有些问题才能解决。对绝大多数事情放弃掌控和干预,并不会造成什么影响,反而会给我们带来日常的平和。如果我们总是对过去和现在纠缠不休,那么我们就会发现,我们丧失了未来。因此,忘了就忘了吧,要允许自己放下。

  换一个坐标系来看,哪怕问题真的发生了,由于我们减少了在情绪上的拉扯,反而更能腾出心力来高效地解决问题;哪怕损失真的产生了,也把表面上的损失当成是主动取舍后的战略亏损,因为在表面上看得到的亏损之下,我们其实节省出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些看不见的东西才是每个人最宝贵的财富。时间成本是我们最珍贵的东西,要把最宝贵的精力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你看,按照新的坐标系,这种通过牺牲局部最优来达到全局最优的方式,我们最终能获得的价值反而变得更大了,因而这是一项非常好的决策。人的一辈子只有几十年,生活和爬坡已然很难,一定不要被妄想所困,它是精力吸血鬼,会占用我们太多的生命能量

  控制背后,都有成本;干预背后,都有风险。所有的控制和干预都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而我们这一生实在是太宝贵了,不应该耗费在对抗生活上。每个人的时间有限,每天的精力也就这么多,是需要节能的。不轻易弥散浪费,精准应对,最大化利用,才会有一个相对优势的人生。

  生命是无常的,无论我们施加多少控制,只不过是让业力从别的地方又浮出来,让我们一再地迷路。其实绝大部分事情都是可以放过的,我们要从控制和干预的局限性框架里跳出来,将脑中的局限性执念放下,用“接受和臣服”这一更大的结构框架来包容世事的无常。

  去活在每一个独立的今天里,活在每一个绝对的真实瞬间里,不要再让头脑中的羁绊拖累现在的你。学会遗忘,敢于遗忘,欣然地接纳自己的遗忘。臣服给生命,把已经发生的一切都视为命定,不断接受事物的现状,不断臣服于现实的如是发生,允许情绪的自然流动;让从前的种种,譬如昨日死;让从后的种种,譬如今日生。我们在为过去扼腕和为未来焦虑上浪费的精力越少,能投入眼前的事情上的精力就越多。尊重宝贵的时间,把它们投向未来更广阔的天地里,并不断寻找活着的坐标和人生的意义。


  11.人们的绝大多数梦想都不是用来实现的,而是让每一个今天变得有意义的。

  我们经常觉得理想就是志向,那志向的唯一价值就应该去实现,实现不了也得努力实现啊,所谓“常立志不如立长志”。但是现实世界始终存在着诸多限制,无论我们付出再多努力,每个人都还是会有抓不到的云,都有做不到的梦,如果强制要求自己每一个梦想都要实现,那梦想便会化为执念,也就成了钩住我们的锚,甚至是吞噬我们的深渊。

  拥有一个梦想的价值,是有了一个人生的坐标系,可以标定今天、此刻、我手头正在做的那些事情的价值,让今天有了意义。

  至于理想变了,变了就变了,这是常态,只要还是个理想,这一定意味着手头正在做的事情,按照新的坐标系,价值变更大了。所以,理想和志向变了,不是什么坏事。


  12.读书真是一件非常划算的事儿。一本10万字的书,作者基本上要把一个概念,吃干扒净,这书才端得上桌。而一本20万字以上的书,作者基本上要在一个领域有非常独创性的见解,而且得费尽心思地做结构上的安排,才能写成

  而我们看书的时候,那真是“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作者的苦心、煎熬,我们完全不必经历,甚至可以随意挑剔,任由自己的注意力去评判,这段写得好,那段没意思,等等。读者是在用一种挥金如土的方式,消费作者的智力资源,把龙虾当面包吃

  对,这就是文明世界运行的基本面貌:一部分人费尽心机贡献出来的文明成果,另一部分人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拿到,好爽。

  不过,我也想给自己泼个冷水,以前我读书总是图爽快,看完也就完了。真正有价值的阅读是什么?是能够打破原来的自己的那些东西。我必须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来训练我的头脑,去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13.最近我看到一个和汉字相关的冷知识。幸福的“幸”,从最早的字形来看,居然是一副手铐。这和幸福的意思差得也太远了,它是怎么演化过来的呢?

  你想,在古代,什么好消息能让人感觉到特别有幸呢?就是犯了罪遇到赦免,本来戴着手铐,现在脱掉了,这叫幸。所以幸福的幸,本来的意思就是免去灾祸。所以也才有幸免、侥幸这些词。所以我们现在祝人幸福,其实祝福的不是他怎么飞黄腾达,而是祝他无灾无难

  有人可能会说,古人的说法,跟我们现在怎么理解幸福这词,有什么关系吗?当然有关系,人类对一个现象的理解,是历史积累起来,然后又通过语言传递给我们现代人的

  看见幸福这个词,就等于是古人给我们这代人写了一封信,告诉我们,人生最难得的好事,不是什么实现非分的愿望,而是神灵保佑的福,和无灾无难的幸啊


  14.我们人类的记忆力,其实比我们以为的要好得多,我们的大脑能记住超多的信息,但问题在于,我们往往调取不出来。

  我也看过类似的理论,人其实是过目不忘的,但是,为了减少大脑的负担,这些信息都被压制了。所谓记忆力好的人,不是存储能力强,而是建立了非常好的调取记忆的路径

  这个道理,如果放在整个社会场景里,就更是这样了。你想,今天的互联网和数字系统,其实就是人类的外接大脑嘛,记忆问题早就不是问题了。如何能把已经存下来的知识调取出来,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这就可以有两个很重要的推论:第一,记忆知识,不如不断整理和丰富自己的理解框架,让信息各归其位,方便调取。第二,记忆知识,不如编织自己的知识社会网络,说白了,就是认识各个方面有专门知识的人


  15.爱因斯坦说过这么一句话,“你无法在制造问题的同一个思维层次上解决这个问题。”

  我多次体会过这句话的妙处。如果我觉得有一个两难的问题,非常难取舍,这个时候爱因斯坦那句话就冒出来了,这个两难选择,其实都是在同一个思维层次上,它们互相之间是锁死的,不用纠结走哪条路,因为哪条路都不对

  举个例子,比如,我和同事意见不同,我是更加努力地说服他,还是由他去呢?你看这就是个两难,两个选择都是错的。爱因斯坦那句话就在提醒我们,要跳到另外一个层次上才能解决问题。比如,咱们不用说服他,也不要纵容他,而是加深友谊,成哥们了,不用说服也能让他听你的。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怎么让一个孩子学习好某一门功课呢?答案和学习本身无关,给孩子一个他喜欢的老师,问题往往就迎刃而解了。

【2023.04.22 补充】当你纠结于某些“问题”的时候,实际上在潜意识里你很依赖它们。没有人会抓住某样东西不放,除非他们认为它是有帮助的(他们通常都相信它能带来“安全感”)。

也许你当前的问题并不是问题本身,而是你的感知是扭曲的,或者你过度关注自己的不适,却没有认真思考过解决方案。


  16.不要试着同化别人,别人的三观不会因为我们的一两句话而发生改变;反驳真的没必要,不可能所有人都是一样的看法,相处时避开冲突即可;不要高估自己在任何人情感疆域的重要性,更不要妄自揣测他人行为的意图并确信之。

  我最近在想,人和人之间的很多事根本不值得浪费时间和情绪,也没必要为谁和谁翻来覆去。有人喜欢我们,就会有人不喜欢我们,有人想和我们在一起,就会有人要离开。一个人能得到的爱就那么多,身边能容得下的人就那么几个,谁来谁往都不奇怪,我们不必为此一直介怀。很多事细细想来真的没必要,没必要和自己过不去。你拿出了你的真心,你对得起某段关系,你做出过努力,这些就够了。

  只有当你可以自由地做任何事情,不需要明显的目的、理由和别人的要求时,你才算真正存在于这世上。


  17.如果一个事物无法挂碍到你,那你对它的感知就是缺省状态。举例来说,当你身体健康时,你是不会感觉到你的五脏六腑的运行状态的,只有你生病了,那个生病的部位才会持续挂碍着你。

  同理,在生活中,那些让你过不去的人和事情,其实都对应着你内心尚未治愈/仍需加强的某个部分。日常的人事风波就是最好的教学工具,这些挂碍和不适,恰好是在提醒你,你在这个地方还过不去,你还有功课需要完成。

  如何做功课?也很简单,就是通过发生的每一件事,想办法让自己遇到了就能过去,过去了就能放得下。通过这个过程,让自己对所有的未知越来越有信心、有把握,越来越轻松面对。世界的本质就是无常,变化,抓不住的变化、不能计划的变化、不能预期的变化才是人世间最常见的事情。对于绝大多数事情,无论多么不情愿,每个人过不去也得过,放不下也得放。这个“过去和放下”的过程就叫作“修无常”,世间充满无常,所以大家不断有机会做功课。

  人世间是一所大学校,凡发生的事、遭遇的挑战都是人的功课,人只有通过做功课,生命才能前进;只有生命前进了,同样的事才不再发生;即使发生了,也不再困扰或烦恼。倘若放不下、过不去,那便只能被卡住,不断重修。功课无解之人,只有一味药可治,就是“苦果”,他必须吃够了苦,才能醒过来,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我们要么准备一场注定会输的战斗,要么顺其自然,过得去,放得下。

  每个人心中都有“忧”,无论忧从何来,都是正常。解忧之法只有一个:通过发生的每一件事,让自己过得去、放得下,久之自然“行深”,能除一切苦。那些危机和磨难,其实是一种让我们面对人生未完成功课的机遇,可以促进我们内在的整理和修炼。

  感谢这个世界让人有机会“忧”,因为“忧”的发生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让人通过看见“忧”的练习,以后可以无忧。我们要学会利用当下生活中的每一个“忧”,来帮助未来的自己。遇事能够过得去、放得下,有这样的觉性才能突破,人生才能更上一层楼。

  活出全部的生命,最多也是领悟到这一点。


  18.“隧道视野效应”:当人们疲于应付诸多问题时,他们就不再试图解决所有的问题。他们的眼光会变得狭隘,缺乏长期的规划,也不会对各个事项进行战略上的优先级排序。“隧道视野效应”是我们思维上的一个很大的障碍,因为它把我们限制在短期的、应激性的思维当中。

  人们常说,一系列糟糕的决定会致人陷入贫穷。在某些情况下,这句话确实没错。(比如某位收入颇高的明星运动员,后来竟然破产了。)但沙菲尔和穆来纳森却有理有据地反驳说,这里的因果关系颠倒了:事实上,正是贫困才导致了目光短浅的财务决策。正如他们所写的,稀缺“让我们缺乏洞察力、前瞻性和控制力,其影响是巨大的。例如,贫穷对一个人认知能力的损害,甚至比一夜不眠还要严重。并不是说穷人本身精力不足,相反,是贫穷的经历削弱了人的精力”。当人们的资源稀缺时,每一个问题都是压力的来源。穷人又没有办法用钱来解决问题,比如及时保养汽车、自费去看牙医,或者请几天假去照顾生病的父母。生活就像走钢丝一般步履维艰。

  忙着挖隧道、局限于隧道视野的人是无法进行系统性思考的。他们不能预防问题,只能疲于被动应对。隧道视野不仅仅是穷人专属,缺乏足够的时间也会导致视野狭隘。这是一个可怕的陷阱:一旦你无法系统性地解决问题,你就注定会陷入被动应对的恶性循环之中,永无止境。隧道只会越挖越长,视野只会越来越窄。


  19.这几年,有一个词流行得越来越广,就是“舒适区”,经常听人说,你可别停留在舒适区啊,得支棱起来啊。但问题是,什么才是舒适区?

  首先,舒适区,不见得舒适。极端情况下,甚至在监狱里住了很多年的人,也不愿意出监狱,你说那舒适吗?当然谈不上,但那仍然是舒适区。还有,舒适区指的也不见得是熟悉的环境。比如有人工作一不满意就辞职,这个人其实也生活在舒适区。

  那什么是舒适区呢?舒适区指的是我们熟悉的应对环境的方式。换句话说,所谓走出舒适区,不是说要自找不舒服,而是要改变那些我们应对挑战的行动模型。比如说,开会老迟到,挨老板和同事的白眼,这当然也不舒服,但是能不能换个不舒服的方式呢?比如每次开会早到十分钟。能做到这一点,才算是走出了舒适区啊。

  求知也好,成长也好,不是换一种福享,而是换一种罪受,用新的挑战来拓宽自己的人生。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向上攀登的心情也就好很多了。


  20.即使别人给你贴标签,认为你没有达到社会的期待,而把你当作一个失败者,你心里也清楚地知道,这些观感根本不重要。毕竟你一当真,反而又落到别人认为你该活出来的剧本或榜样,而还会自愿把这套上你的生命。

  坦白说,到现在为止,你都还可能在活出别人眼中的剧本,并用别人的眼光来衡量自己活得是成功或失败、有意义或没有意义。但你现在或许明白了,这一切最多还是反映无明。

  而你选择走出自己的一条路。这一条路,你也会再一次体会到,只是为了自己,并不是为了别人。你不再担心这条路走下去会不会孤独。这时候,人间一切的价值跟你早就不相关了。你已经亲自活出所谓的舍离

  你选择投入自己,透过参、透过臣服、透过前面所讲的提醒,你还是先把自己、真正的你找回来,透过每一个瞬间活出来。其他,也就让它成为其他。再怎么精彩的文明、甚至比地球先进几十亿年的突破,也跟你没有什么关系,而都可以放过

  你也可能到最黑暗的境界,也许就像地狱一样黑暗,让你看不到一点光明。同样,你都可以放过,都知道它最多符合某一个业力的剧本,跟这个人间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最重要的是,这时你已经可以选择不投入任何剧本。任何故事,无论多精彩、多悲伤、多丰富、多么动人,你都可以选择不投入。

  你会发现,也就这么简单,你随时可以不费力地踩刹车,并轻轻松松打断头脑带来的联结、看穿任何剧本。任何头脑带来的意义,不管是浅是深,都让它自己消失。最有意思的是,把这一切打断、看穿、消失,其实你完全是不费力的,你什么都没有做。你最多是清醒地选择不跳到人间所谓的“做”或“不做”,也就这么跳出业力的滚轮

  你只是轻松地活在瞬间,活在每一个当下,活在每一个独立的今天。这一切,其实不需要任何人来监督或给你打分数,你自然会做一个调整。这些调整,最多也只是反映你对自己的尊重。也就是说,假如你见到自己,而对自己有最高的尊重,那么你会用什么行为来表达这份尊重?

  你还会用不好的饮食习惯或睡眠作息去虐待这个自己吗?还是你会很优雅地表达,而从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可以看到你的从容和对生命的尊重。这,已经跟别人的眼光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这种尊重,并不是要你随时活出一种“标准”或“正确”的样子,更不是让你要求自己只能讲别人可以接受的话、采用别人觉得正确的行为。坦白说,这些表达或行为即使正确,如果不是真心、不是从心自然流出来,而是随时带着一种顾虑、甚至让你觉得要小心翼翼,那么,这种“正确”也只是从头脑带来的又一层束缚,而跟你对自己、对生命的尊重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种从心里流出来的尊重、从容和庄严,自然会反映在你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中,并且都是神圣的。这一点,你也知道,骗不了别人,更骗不了自己。

  只要你打开心胸,开放你的眼界,你自然会发现,你的世界早就已经改变了。你并不需要再被各种头脑的观念和物质的条件所束缚乃至捆绑,你只是坦然地让它们来,也可以让它们走。也就这么简单,你真正的转变或提升也就发生了。


  21.中国古代城市,为什么总是那么四四方方,正南正北?这是因为人心中永远有一种痛,就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

  那怎么减轻忧虑呢?就得有一些能抓得住的、永恒不变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天道。所以,中国古人建设城市,总是以北极星来定位,让城墙沿着东西南北的基准方向而建。城里的人生生死死,统治城市的政权来来去去,但是这些天道的东西它是不变的,这多少抚慰了人心中的焦虑。人类所有的创造,都可以追溯到人心深处的怕与爱啊


  22.进化是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突破了边界,让人类实现了丰功伟绩。进化帮助人们突破自己的勇气边界,取得一生中最高的成就。伴随进化而来的是变化,而变化会带来不确定性,所以进化需要勇气

  拥有勇气,你会更愿意离开安全的温室,提升自己。你拥抱进化,尽管感到不舒服,依旧会把自己放到未知的情形中,因为你知道在那里自己才会成长。

  拥抱进化,你的勇气边界就会随之扩大。下意识地让自己不断进化,你将更有可能持续突破自己的勇气边界,而不是使它们缩小。曾经令你感到不安的事情,你会开始感觉安全自如,你的边界因此而不断扩展。勇敢地做决定,并不断练习,你会发现它们不再那么可怕。现在恐惧的事情,将来你会习以为常!

  前方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安全无风险的,另一种是让你起鸡皮疙瘩、倒吸一口冷气的——你会选择哪一种?即便前方荆棘满途,勇敢的人也会不断挑战和训练自己达到最佳状态。请把自己训练得更勇敢,这样,你才能够做出大胆的决定,尤其是面临挑战或巨大的恐惧时

  漫长的人生旅途,我们常常需要不断重塑自己。进化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工具可供使用。投资自己,完善自己,不断成长,你会发现自己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将随着这种提升而得到发展,包括随你而来的人和机会。

  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人,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可以是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我们要善于利用波动和混乱来帮助自己成长,帮助自己增强勇气和信息。欣然接纳不适感,不要与它们作对,也不要因此而自责。请随着生命之河流淌,接受那些让你感到不适的经历和情绪,把勇敢地面对挑战和不适变成自己的习惯

  什么是勇气?勇气就是尽管有恐惧,但还是会采取不完美的行动,继续前行。进步往往来自微小的行动,点滴汇聚,涓流成河,进化终将帮助你扩展你的勇气边界。

  世事无常,没有什么是永久不变的,包括“不可能”。你现在无法做到的事情,也许在明天会成为可能。在勇气之旅中,你会遇到各种人和事考验你的勇气边界。不要被“不可能”给吓退。请定义你自己的可能性,并承诺勇敢地生活


  23.我现在越来越发现,虽然医学在大体—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的方向上依次不断迈进,但大多数人在精神层面的进化却还很原始。不稳定的人生观会给人造成很大困扰,而困惑给人带来的痛苦,不亚于疾病

  什么是人生价值?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努力工作是为了什么?

  现代人在物质条件丰裕的情况下,更是需要一个自己发掘出来且长期适合自己的人生观。人怎么活,永远是最重要的事情,把心弄好了,会给你无限助力;把心弄不好,你会自我纠缠,自己拖累自己。只有心稳了,才能以平和的姿态去拥抱人生的起起落落

  我最近想明白了一件事,就是快乐和幸福的区别。所谓快乐,就是自己被环境,也就是外部条件给整舒服了,美景美色美食什么的。而幸福,就是觉得自己内部有支撑,有靠山,有成长,见成效。越不快乐的时候,就越要往幸福这条路子上整。道理很简单,外面的事我控制不了,而自己的事,我说了算。人要有体面有尊严地活下去,这是最靠得住的路。

  人一辈子真能为自己活的时间其实很短暂,真的生长到通透,能够实现为自己而活的时候,却发现这个阶段短到转瞬即逝。所以,时间和阅历,本身就是财富,自己觉得满足,才是人生最大的划算。就像《岁月的童话》里那句:你活得久了,就会发现人生充满惊奇。


  24.话说,早年间有一届北京艺术节,来了一个很著名的专家,他点评一个初中学生弹的曲子。什么曲子?《伊斯拉美》,这是世界上最难的钢琴曲之一,强度极大,对技巧要求极高。在课上,这个专家就非常严厉地指出这个孩子的各种问题,几乎每个小节都过不去。现场的人都听得有点于心不忍,对一个初中生,这么要求也太过分了吧?

  等上完课之后,专家对这位中学生说,孩子,我一直想赞扬你,你已经很不错很努力了。但是我必须严厉地批评你,因为你选了一个超出你能力的曲子。你很努力是一回事,但是这个曲子应该弹成什么样,是另一回事。这是两件完全不相干的事情

  这个道理,其实很多人都不明白。我们拿出来被别人评价的,不是自己的努力和态度,而是一件事情本来应该被干成的那个样子啊


  25.人怎么培养自己的抗压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培养一门爱好。不管是养花、钓鱼还是潜水、集邮,都行。但是第一,得没有任何功利动机,第二,你得是花了大量的心力和时间在上面。只要符合这两个条件的,都算。

  过去,我们理解这种爱好,就是打发时间,甚至是玩物丧志。但是这位心理学家说,不是,这种爱好,对一个人来说,其实是一种内在的人格建设

  用心血浇灌出来的一个小世界,平时看着什么用处都没有。但是,一旦人遇到了外部的重大冲击,比如说事业挫折什么的,因为有了这个内在的小世界,人格就不至于崩溃。而从外面显现出来的,就是这个人的抗压能力特别强。

  说白了,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总得有点什么东西舍不得。咱们拥有的东西,其实不是我们自己,舍不得的东西,才是我们自己啊。


  26.提到过去的2022年,几乎每个人都在摇头,说这是太糟糕的一年。但是过去200年,一战、二战、韩战、越战、大饥荒、疾病大流行、经济大崩溃,和这些灾难相比,2022年只能算是很平常。更不要说,2022年人类的总体经济水平要高出好多了。

  我们要往下看两层。第一,拉长历史的眼光,你会发现意外和苦难其实才是人类文明史的常态,平和喜乐不过是偶然的中场休息。第二,我们不能高估自己的感受力,200年后转头看2022年,一定和我们今年感受的完全不同。也许2022年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也许只是平平无奇的一年。


  27.1966年一个寒夜,作家博尔赫斯往海中丢了一枚硬币。硬币带着他手指的一点余温,跌进黑色的涛声里。博尔赫斯后来为它写了首诗,诗中说,丢硬币这一举动,在这星球的历史中添加了两条平行的、连续的系列:他的命运及这枚硬币的命运。此后他在陆地上每一瞬间的喜怒哀惧,都将对应着硬币在海底每一瞬间的无知无觉

  读完这段,我猛然间意识到,其实也有无数个自己在平行时空中凝视着现在的我:那个当年可能做错了一道大题,高考落榜的我;那个因为受到了重要启发而比今天活得更明白的我。等等。他们和我,都是历史中的平行线。那原本也是我该得的命运。意识到这一点,傲慢和沮丧会都少一点点。


  28.不要假仁假义,要脸贪名,成事是硬道理,把事搁在最前位,把事搁在脸面之前。了解人性,利用人性,乘势而起,用成事之道、成事之德完成战略部署,做好战略执行,辨识权谋,别被权谋所害。


  29.如果你想说明自己可以做成一件事,也就是向领导或者客户请战,那你要把自己的发言分解成五个方面:第一,我相关的经历,第二,我取得过的成绩,第三,我的特殊能力,也就是长项,第四,我愿意做这事的决心,第五,我手上现有的资源。你看,甭管你是做一个简短的发言,还是做一个长长的提案,无非就是要讲清楚这五件事情。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套路,或者说的行动模型。每次有类似的情况,都拿出来套一遍,要不了几次,就会内化为自己的习惯。搜集这类套路,不是让我们获得更多的进攻性的武器,而是把自己像一个城池一样,越修越大,做事越来越周到。


  30.为什么现在很多职场上有那么多996现象?有人说是资本的无情,有人说的内卷的加剧,但最近我听到一个解释,说这还是因为不会干。很多企业,尤其是创新企业,很多业务都不成熟,也就是没有合理的流程,导致了大量的工作浪费

  其实,在职场里的人都有感觉,有时候玩命加班,并不是真有那么多活儿,而是上上下下心里没底,干了很多空转的事。

  最近我看到教育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什么叫技能?技能是“合法则的稳定的操作”。当操作技能熟练之后,产生的一个效果,就是没有多余动作了。换句话说,没有法则,也就没有稳定的操作,也就不是一个技能。既然不是成熟的技能,也就没有办法传帮带,大家就是在一起商量着摸索前进,那当然效率就低了。


  31.我认为,“美丽”的另一层意思,其实是“自我”。任何一个人的美丽,都是自己一点一滴地雕刻塑造出来的。美丽的人,他们自己就是创作自己的艺术家,他们自己就是那件被创作出来的艺术品,这是一条自我选择、自我实践、自我负责的道路。

  美丽绝不是安全的道路,也不是可以把自己藏起来,混日子的道路。一个真正美丽的人,他的一生,就是一条开发美丽、开发自我的道路。他不需要属于任何人,也不需要占有任何人。他会在自己的道路上,安静地打磨自己,馥郁芬芳。

  埋头于自己的事情,既不消极也不给自己加“戏码”;保持内心平和,与深处的自我保持链接,别让他人的评价左右你的判断和行为;优于过去的自己,未来才可期。真正的成长,是我们不断超越过去的自己,不急不躁地进步着。


  32.《加缪手记》里有一段话,“我看到火车上的一对小情侣,两个都长得不好看。她拉着他(就是女孩拉着男孩),笑吟吟的,撒娇,撩拨他。而他(就是那个男孩)两眼无神,因在大庭广众之下,被一个他并不引以为傲的女人爱着而感到尴尬。”

  现实中我们也经常能看到这样的两口子,一眼看过去,就知道其中一个人心不在焉,为和对方一起在公众场合而感到尴尬。

  这可能也是这个时代的隐喻,任何一件本来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最后起决定性作用的,其实不是这两个人,而是旁观者的感受,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这两个人以为的旁观者的感受

  忘我是一种能力,忘他也是一种能力。在自己的边界内,屏蔽他人的目光对自己的影响,这是需要极大的精神力量才能做到的啊。


  33.IBM的前CEO郭士纳在回忆如何把IBM从破产边缘拉回来的时候说过,他做过几件正确的事情,其中有一件事情非常关键,就是大胆地结束昨天的战争。他发现IBM当时做的事情是在打一场昨天的战争,或者说是在打一场已经结束的战争。

  什么是“昨天的战争”呢?就是这个趋势已经发生了,悄悄转变了,而你还没有意识到,还在一个过时的产业上要取得优势。这种状况,我对它的说法就是“在泰坦尼克号上争头等舱”。

  这是一件很悲剧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个很容易犯的错误。原因在于,当我们已经置身于泰坦尼克号,我们的目标只在这艘船上,而不知道这艘船正在沉。

  郭士纳说的“要大胆结束昨天的战争”,其实也就是他看到了他所处的这个产业,以及IBM 正在做的事情是一件虚假的事情,所以他没有把宝贵的资源浪费在逐渐虚幻、消失的一个行业上,或者说,他的洞察力使他能够避免“在泰坦尼克号上争头等舱”。

  我记得木心有一句名言“我悲哀地看着你们这群不知道悲哀的人们。”这里可能包含着一个高维和低维的问题——我们所说的梦的世界和非梦的世界其实是不同维度的世界。

  想了一下,我自己就经常轰轰烈烈、扎扎实实地在做一件完全不值得做的事情,属实是有点悲哀啊。


  34.无论现在的人物质条件有多好,外在有多风光,精神世界有多丰富,依然有太多人有心理的障碍、创伤、有过不去的门槛。

  我们在这个人间的生命其实是多个层面、多重元素、多种力量的组合,有时候,生命受到很大的冲击,确实让人感到自己的生命好像有一个东西破裂、堵塞、被框架起来,反映在心理上就是总觉得这一生好像少了什么、萎缩或有什么创伤。

  有时候我就在想,我们能否越过一般人眼中理所当然的现实,越过左脑理性的追查与评判,而把自己从人生这个封闭的系统中拉出来呢?我们能否从一个更高的层面和维度,看着过去、看着自己经历过的痛苦、看着种种的经过呢?

  如果能有这样的思索,我认为都是好事,都是把人间的坚实性摇动、看穿的一种方式,都值得让我们做一点探讨,至少不要排斥。


  35.负面的认知框架对一个人的伤害极大,它会让我们习惯性地从负面去解读信息。

  负面思维模式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你可能跟它们共存了几十年,你都意识不到自己在思维上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但是日积月累之下,这些思维模式对你潜移默化的伤害已经大到无可想象。甚至可以说,你现在面临的绝大多数问题,都源于这些思维模式。

  叔本华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是人的思维。如果仔细观察我们过往犯过的那些错误就会发现,绝大多数过失都是我们自己的“思维局限”造成的,所以人的思维和认知必须保持开放,要随时接纳各种新鲜信息,这就是我们思维的兼容性。阶层固化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思维固化。


  36.一个人关心的主题对于他个人而言就是全世界,一个妈妈关心育儿,一个老板关心损益,一个公务员关心升迁,一个人热恋中的人只关心他的情人。但是对于正常人而言,他们知道这其中的分寸:我所关心的事物,别人未必感兴趣

  问别人要一种看法,就是要一种对事物的解释。纯粹的理性解释是少的,大部分解释都隐藏着情感投射和个人偏好。这些东西反过来又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心境,就像是喜欢用“资本”解释一切的人,他们的心境因此败坏了。

  活在这个世界上,他们首先感觉自己活在巨大的阴谋和操控之中,接下来他们感受到的就是对现实生活无穷无尽的无力,于是感到愤怒和疲惫。如此过活,怎么会觉得愉快呢?而分析不愉快的原因,竟然只是因为一个看法,而这个看法本身存在某种偏好,和真实世界没有任何关系,只与你本人有关系


  37.我们的生活其实是被自己底层的欲望驱动的。我们的欲望,就是身体里的猴子,对付欲望这东西,无非就是放纵和节制。杀死欲望最好的方式,就是满足它;反过来,保持欲望最好的方式,就是抑制它。


  38.经常听见有人说,现在找另一半,关键要看对方能提供的情绪价值,说白了,也就是和这个人待在一起咱们舒服不舒服。情绪价值如果翻译成一个人的素质,又可以分成四类:

  • 第一,智识,这就是这个人的见识水准怎么样。
  • 第二,审美,这个审美不仅是说他能不能欣赏艺术品,而是他一举一动的每个细节,有没有美的意识。
  • 第三,私德,也就是一个人对身边人好不好。
  • 第四是公德,也就是这个人的社会担当如何。

  重点来了:这是完全独立的四种品格。换句话说,一个人完全可能是智识高手,但是在审美上一塌糊涂;一个人也完全可能在私德上无懈可击,但是在公德上可能是一个魔鬼,比如希特勒。

  所以,如果有人说他想要找一个能提供情绪价值的人,那他到底是在找什么样的人呢?以上的四个思考维度可以供大家参考。


2023.04.01 周六:

  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做某件事是对是错,不见得是绝对的,但在做这件事之前,你一定要知道自己的初心是什么,你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以及针对这件事,你是不是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在这个过程中,你很可能会面临很多诱惑,产生很多欲望,这时你的初心就变得异常重要,因为只有它,才能帮你克制欲望,在前进的路上始终不偏离目标。

  我之前看过一个故事,说一位老教授问他的学生们,如果到山上砍树,一棵粗,一棵细,你们会砍哪一棵?学生们立刻说选择砍粗的那棵。教授补充说,粗的那棵是普通的杨树,细的则是红松。大家想了想,又选择砍红松。而教授又说,杨树是笔直的,红松却是七扭八歪的,大家随即又改变了目标。

  最后,终于有个学生反应过来,问老教授:“我们砍树的目的是什么呢?”

  你看,不弄清自己砍树的初衷,你就没办法做出明智的选择,也没办法有效行动。我们一生中会面临很多这样的抉择,结果如何,取决于我们的初心。

  人都是有欲望的,欲望也会直接决定人生整体的走向。但你想要不走偏,就一定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不论你现在在做什么,都要找准自己努力的方向,而不是被欲望轻易左右,跟着外界不断改变自己,最后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刻意练习》和《掌控习惯》这两本书都提到过一个实验。老师把学生分为两组,教他们学习摄影。老师对第一组学生说,摄影考核的标准就是看你们一学期一共能拍摄多少张照片,谁拍的多,谁的成绩就高;对第二组学生说,大家不用多拍,最终只根据一张水平最高的作品来打分。

  第一组学生接到任务后,就立刻行动起来,每天拍很多张照片,生怕自己的成绩不合格。而第二组学生就每天琢磨,研究理论、技巧,却很少出去拍照,作品数量也不多,最后只能选择一张自认为最满意的照片,忐忑不安地交了上去。

  老师把两组学生的所有作品都混在一起进行评选,结果发现,那些优秀作品几乎都出自第一组。为什么?因为练习得多,成长就快。这就叫作“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一天到晚坐在那里讨论一件事,理论再丰富,观点再先进,也远不及真正行动起来、亲身实践一次收获大


  很多人渴望受到他人的尊崇,所以才会有很多人热衷于追求名利,追求高官厚禄。而这些通过他人或者通过外界争取而来的尊崇,孟子将其称为“人爵”,与其相对的,则是“天爵”,“爵”即爵禄的意思。

  “人爵”指的就是偏于物质的、外在的爵位,必须靠人委任、封赏或继承才能得来。比如,我们参与大学教授的评定,如果评上了,这是学校授予我们的;而“天爵”指的就是精神上的、内在的爵位,无须谁来委任或封赏,也无法世袭继承。比如,我们想要成为一个诗人,那就去写诗好了;我们想要做一个好人,那就去行善好了,这些是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做的。而由此得来的尊重和荣誉,也是我们去做这些事而产生的自然而然的结果。

  当然,无论是“人爵”还是“天爵”,获得之后都可以让我们收获尊重。但是从本质上说,二者又有着明显的区别,这关乎不同的选择。希望得到尊贵是每一个人都有的心理,不过每个人其实都拥有很尊贵的东西,只不过我们没有想到它而已。而别人给予的尊贵,并不是真正的尊贵

  外物赐予我们的尊贵很容易消散,真正的尊贵始于内在的尊严。如果不能找到内在的自尊,总是希望通过别人的给予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是无法得到真正的尊重的。所以正如孟子所说,真正划算的是修养自己的身心,让自己的内在获得尊严感。当我们能够做到自尊自爱,自然而然就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和拥戴。


  年轻人在刚刚走上社会的时候,大多满怀理想,希望能够干一番事业。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当有了一定积蓄、买了房子、结了婚之后,就很容易被“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裹挟。慢慢地,心随外物而去,初入社会的一些理想和抱负多半已经被抛诸脑后

  现在很多人都活得并不快乐,因为他们很少去想生活的意义,也很少去想自己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而是把注意力都放在了一些小事情上,比如哪里的超市或商场又打折了,哪里的东西比别的地方更便宜了。其实,人生之道与学问之道异曲同工,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学问之道没有别的,不过就是把失去的本心找回来罢了。学问之道如此,人生之道亦如此。


  佛家有个术语,叫作“本自具足”,简单来说,它的意思就是我们要意识到自己什么都不缺少,不需要再向外界索取能量,自身就能发光发热,自成一体。如果结合现实来解释的话,就是一个人能把自己的心照顾得很好,内心充满阳光,自己感觉到喜悦和满足

  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去接近真我,使我们本自具足,不断地修炼自己,让心灵保持美好和纯粹的状态,这才是人要做的最重要的事。人要想真正地获得快乐和满足,不应该去外界寻找,而应该回归自己的本心,存心养性,从本心中去寻找。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我的本心就是想住大房子,买豪车,当大官,我怎么办?

  孟子告诉这样的人,你好好地想一想,就会发现,你在世界上追求的那些名、利、权、情等,并不能让你的内心得到安全感,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外在的。你如果不存心养性,就很容易被这些外部的惯性牵着走。你喜欢住大房子,是因为别人住的房子比你的大;你想买豪车,是因为别人的车比你的好;你想当大官,是因为有人比你的官更大。但是这些,都不是出自你本心的需求,而是外界需求在左右着你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写道:“尘世间有许多有形和无形的枷锁,总是令我们违背初衷。然而,仔细想想看,阻挡我们的不是任何人和任何事,只是我们自己。”

  梭罗毕业于哈佛大学,在毕业之后,他并没有像身边的人那样,去追求高薪的工作和富有的生活,而是选择了一份普通工作,后来干脆返回家乡当了一名中学教员。但因为与学校的教育理念不合,他很快就辞职了,之后又回到家,在父亲的铅笔厂上班,学习制造铅笔。

  不过,梭罗很快就厌烦了这种枯燥乏味的生活,加上当时经济发展迅速,随处可见的工厂,无时无刻的噪声,破坏了人们生活的安宁。于是,梭罗就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舒适的生活,来到了瓦尔登湖畔。在这里,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感受着大自然带给自己的无穷的生命活力,也重建了自己的内心。他认为,人在这个世界上,只要获得一点能够生存的热量就足够了,其余时间用来做什么呢?就是充分地存心养性,让自己的内在变得富足、安宁

  在今天看来,不管是孟子的主张,还是梭罗的做法,都与很多人的想法、做法背道而驰。现在,很多人的心都在向外奔驰,跟着外部世界到处跑:别人喜欢什么,我也喜欢什么;别人追求什么,我也追求什么。这时你会发现,你就只能“事”你的肉身,而不能“事”天,也不是在遵循天道。

  对此,孟子认为,人生际遇无非就是死生祸福,超越祸福是一种境界,看透生死又是一种境界。无论我们的寿命长短,都不应该改变存心养性的态度。想做到真正的安身立命,就不要去忧虑自己寿命的长短,而是要超越生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修身养性的事情,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才是真正达到了化境,才能让自己的内心获得安宁。

  否则,你每天都在考虑怎么让自己活得更久,让自己得到更多,甚至去想要不要挑战一下运气,最后你会发现,侥幸带来的结果就是失去更多。更重要的是,这会让你的本心不再。你每天都生活在跌宕起伏之中,被外界所左右、干扰,内心充满了焦虑、害怕,患得患失,怎么可能不痛苦呢

  稻盛和夫也说:“人生的一切,都始于心,终于心。”唯有不断地向内追求,让自己的内在充实了,你才不会整天去计较外部世界的得失。人到了一定的境界就会明白,那些身外之物往往在热闹的时候才能体现出价值,而内在的富足才是人生质量的分水岭,决定着你的未来走向和人生幸福。

本文来源:《人生的底气》,樊登 著,中信出版社。


2023.04.02 周日:

  任何事情的发生与发展,都有其必然的原因和规律。如果不知道事物的发展规律,就不会理解其中不可遏制的趋势。古人常说“尊重天道,敬畏自然”,本意就是遵循规律,不论是个人还是国家、社会,如果做了违背规律的事,都很难有好的结果

  这就像农民种庄稼一样,他是不敢欺骗老天爷的,他不能手里拿着种子假装在地里撒撒,就说“我撒过了,你赶紧让庄稼长出来吧”,然后回到家等秋天收获。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他违背了自然规律。

  人的一生往往是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综合来说,社会规律会在短期内起作用,如果我们把时间拉得足够长的话,最终真正起作用的永远是自然规律。

  但是,很多人却只看到社会规律,看不到自然规律。我在生活中就见过很多人,在选择自己的职业时,希望能一次性找一个安稳的工作,或者当一个小官,这样一直干下去。这时社会规律就起作用了,因为这份工作看起来的确很稳定,也能让你有一定的地位,受人尊敬。可如果你在职场上混了好多年,除了喝酒应酬外什么都没学会,内心一天比一天空虚,那么有朝一日你就极有可能被职场淘汰。这就是自然规律在起作用了。

  人遵循了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就会万事畅达;否则,就会受到惩罚,这种惩罚也会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看似是天灾,实际是人祸。


  儒家思想里有一种观念,不能叫作浅尝辄止,但也有不勉强、不强求的意味。一个儒家学派的人对国君进忠言,君主不听,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发生死谏的——道不同,不相为谋,走就是了,你作为国君不明白我说的话的道理,看问题看不到其内涵和本质,那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分道扬镳,相忘于江湖。不顾颜面地反复苦口婆心地劝谏,换回来的绝大多数是冷漠的置之不理,何必自讨没趣呢?这在儒家思想里,称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不智的做法。

  一个人应该在任何时候都使自己保持在进退自如的状态,避免灾难性的后果发生,同时也给自己给他人留有余地。

谋事做事,量力而行。


  很多人都希望能有一个妙招,能够让生活或工作中的一些难题立刻获得解决,但实际上这样的妙招根本不存在。如果说真的有妙招,那也是——坚持。做任何事都要坚持,反复练习之后,才能获得成就和成功。

  李善友教授讲创业有一个原则,叫击穿阈值。阈值就是临界值,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在烧一锅水,在这个过程中一直在添柴,一直烧到99℃的时候,水看起来都没什么变化,但一旦达到100℃,水就会咕嘟咕嘟滚起来,变成水蒸气。100℃就是阈值。

  在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这一点同样适用。想要实现心中的梦想,需要有耐心,需要坚持,需要我们变得越来越成熟。而这一切不能急,需要慢慢来,种子成熟了才能变成粮食,人的思想成熟了境界才会有所不同

  所以,健身也好,做学问也好,在获得成效之前,我们都需要一颗恒心。有决心,有动力,再加上恒心的加持,我们才能有机会击穿阈值,达到另外一个层面

  学习的过程会让你潜移默化地变成另外一个人,变得有技术,有责任感,有契约精神,从而得到别人和自己的肯定,增强自己的信心,最后走到哪里都不害怕。而学习的过程本身是漫长的,要克制情绪,抑制焦虑和浮躁的心性,然后就会享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同一个层面上出现的逻辑矛盾,通过简单的逻辑思维是根本没法解决的,要么对,要么不对,就是一种二元论。但是,当站在一个更高的认知层次去看待这个问题时,你会发现世界并不是二元的,很多事情之间原本也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我们没必要非把它们对立起来,而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或局面的不同,辩证地看待问题,找到一个更加折中的可行性解决方案。

  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遇到这种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问题,比如说教育孩子,到底是该对孩子严格一点,还是宽松一点?倡导严格的人,一旦严格起来,孩子都感到压抑,不愿意跟他一起生活;而倡导宽容的人,可能又会让孩子放纵得没边界了。这两种方法一定是矛盾的。

  但是,如果你能让自己的认知提升一个层次,用本能和爱来面对这个问题,严格和宽松就会有了度。所以,人必须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才能摆脱生活中面临的很多二元选择困境


  时间,是物理量,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讲,时间,永远向前,永远保持自身规律,永远不受外界影响。当人第一次睁开双眼,开始感受这个世界,就注定要与“时间”朝夕相处一生。人们常说时间宝贵,但又经常因为时间而感到苦恼。有些人在工作的时候常常会抱怨时间不够用,而在空闲时又会感到时间太漫长。其实时间本身并没有变化,只是有些人用自己遇到的事情或者不同的情绪,将时间渲染成了不同的颜色。

  愤世嫉俗的人之所以对社会有很大的意见,以至于工作飘忽不定,主要是因为无法很好地融入社会。他们与时代和时间为敌,最后受伤的往往只有自己。而认真负责的人,容易被一件事限制自己的视野,造成一叶障目的情况。外面明明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这些人却仍然因为自己的习惯难以做到因时而变。对于“和”的解读,和与吵,也应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来决定。孟子说:“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孟子的意思是说,要像孔子那样,学会洞察时间的规律,该做什么的时候就做些什么

  《孙子兵法》中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面对如今复杂多变的社会,过分执着于某一种做事方式,总会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弊端,只有学会与时俱进,甚至走在时间的前面,我们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丰富的经验

因时制宜,与时间结伴同行。


  人生本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而选择就意味着,“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意思是说,只有对某些事舍弃不干,然后才可以有所作为。也就是说,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有所不为,毕竟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孟子的这句话听起来很简单,但要做到“有不为”,需要理解这句话里所包含的四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不要掉入机会陷阱。

  无论在生活或工作的社交中,每个人都曾遇到过一些机会,有的是发财机会,有的是升迁机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机会都是机会,有的机会很可能是陷阱。很多时候,机会和陷阱只有一步之差。一旦踏入陷阱,就会觉得每个机会都不错,但最后的结果只不过是在自己周围挖了无数个坑。不是所有的机会都需要抓住,有些只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第二层含义:不要忘记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不可为的事情坚决不为,否则很可能到最后一事无成。比如在做生意时,客户为了获得更大利益想要给你回扣,你如果为了眼前利益而收取了回扣,就等于破坏了原则,丢掉了底线,甚至触犯了法律。生意场上,真正可以让客户满意的,绝不是给回扣,而是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客户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与客户维系良好的关系,让生意做得长久。

  第三层含义:不做战略分散,要做战略集中。

  专注20%的要事,坚决不做剩下80%的次要事。强调战略集中,就是要让大家把子弹集中打在最有效的阵地上,这样面对再强的敌人我们也有战胜的机会。

  第四层含义:不要即时满足,而要延迟满足。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这句话的四个层面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去认真思考和探索的。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这样才能不被欲望和琐事所左右。当断掉多余的欲望,自然就能擦亮双眼,认准一条主路勇往直前,直到成事为止

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


  《有限与无限的游戏》这本书就说,人一辈子一定要努力地选择玩无限游戏,而不是玩有限游戏。当然,反过来说,无限游戏的玩家也可以参与有限游戏,比如孔子就曾经做过中都宰,在体制内待过一段时间。但是,他玩这个有限游戏的过程用的却是无限游戏的心态,不让自己被游戏规则所束缚,随时都能抽身。我当时创业时的心态也是这样的,一旦创业不成功,我还能继续留在大学当老师,并不会损失什么,也不会没有退路。这时,人的状态是完全不一样的,用一句俗话说就是: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看起来是在努力创业、努力工作,但并不会特别计较其中的得失,只要自己尽心尽力就好。

  反之,一个人如果以入世之心做出世之事,那便容易深陷其中。就像有些人创业,每天心心念念的都是怎样才能一下子赚更多的钱;在一个职位上任职,每天想的则是怎样才能绊倒别人,自己爬到更高的职位上。这样的状态,你就很难专心做好一件事,也很难从中得到快乐

本文来源:《人生的底气》,樊登 著,中信出版社。


2023.04.03 周一:

  有的人,自己没什么高尚的品行也就罢了,更过分的是,他还不愿意承认其他人的品行,甚至不愿意承认这世上有高尚的情操这回事。你说谁是好人,谁是正人君子,他偏不相信,反而一定要对这个人加以诋毁。

  总有那么一小部分人,或许是因为自己内心修炼得不够,或许是沾染了太多外界的习气,又或许是自身的性格所致,心态非常怪异,身上满满的负能量,内心全都是阴暗面。这类人,或者戴着伪善的面具,却暗地里处处与人为难,设置障碍;或者嫉妒心强,见不得别人取得一点成就,气人有笑人无,自己却毫无主见;又或者心态极差,稍遇困难和挫折就自暴自弃,从不反思原因、排查问题。

  与一个负能量的人相处,只会将你也拉入消极的情绪中,让你也同他一样怨天尤人,放弃进步,甚至为了自己的私欲去恶意诋毁、伤害别人。远离那些对你产生负面影响的人,只有这样才有机会获得成长,成为更优秀的人。


  我们在工作中也应该保持这样的态度,遇到问题不要怨天尤人,而是不断调整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这时你做事的状态才会越来越好。否则,你就会觉得自己的工作越来越糟糕,长期下去,你的心性就会受到影响。孟子把这种人称为“人役”,也就是天生的奴仆。他们丧失了自己向好的选择,完全把自己交给了欲望,交给了外部环境,成了环境的奴役

  但是,这些人明明自己当了奴役,却还觉得当奴役是一件很羞耻的事。比如,有的人自己在工作中做不好,就说这份工作太差劲,没前途,这就像造弓箭的人觉得造弓箭很可耻一样。

  这种状态在心理学中可以找到很多依据,比如《我们内心的冲突》这本书中就提到,很多人每天都生活在大量的冲突之中。我们希望孩子好,我们表现出来的行为却是不断地欺负孩子、指责孩子,甚至打骂孩子。我们渴望得到爱,却经常跟爱人吵架,说着各种伤害对方的话。你看,你所做的这些事跟你想要得到的结果都是冲突的、矛盾的,甚至是完全相反的,这就叫“人役而耻为役”

  你如果不希望自己是这种状态,不被外部条件所约束,不被自己所束缚,那就要善于反求诸己,多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反求诸己,遇事先思己过,不但能让我们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还能净化心灵,化解内心的冲突和矛盾,让自己的仁性和人性真正流露,这样你才能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强大。这时不论你再做什么,都会有前所未有的激情。


  人最大的弱点就是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却对自己的不足视而不见。一旦遇到问题或麻烦,第一反应就是埋怨外界的事和物,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好像这样就能让自己轻松一些,心理压力小一些。但是,这种缺乏担当、不敢正视自身弱点的做法,轻则阻碍自己心智的发展,重则害人害己。

  遇到什么问题都不要去责怪别人、找别人的毛病。就算别人有问题,那也是他的问题,不是我们的问题,我们只需要解决好自己的问题就行。

  如果你在这个世界上还有烦恼的话,那一定是因为你的思维方法错了。这句话听起来虽然绝对,但却不无道理。它就是在提醒我们,遇到困难、烦恼要向内找原因,看看自己能够改变些什么,不要动不动就抱怨,求仁而得仁,有什么可怨的呢?

你是自己内心冲突的根源。善于反省,才能不断成长。


  人应该有个相对宽松一点的立场,要洒脱一点,看事物淡然一点。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能容纳多少,他最终就能得到多少。的确,越宽容别人,就越有利于自己。难以容人之人,不仅很难得到快乐,而且很难拥有幸福。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感觉自己在工作中力不从心,于是产生自我怀疑,甚至萌生退意,想找个更适合自己或感觉更轻松的工作。但我要说的是,不论你换什么样的工作,最后发现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谓的不适合、不适应等,都是想逃避问题罢了。但只要你不想办法把问题解决掉,你换什么样的工作都是治标不治本

  一个人也好,一个企业也好,最怕的不是犯错,而是不敢面对自己的错误,面对错误时也是选择逃避,“顾左右而言他”,这是很可怕的。如果你能珍惜问题暴露出来的机会,就会更容易把问题彻底解决掉。

逃避永远无法解决问题。


  我们常说,不确定性才是生活的常态。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喜欢不确定性,大家都喜欢确定的、可预测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但是,生活一旦确定下来,人生就没有任何突破了。而人生中所有的精彩和辉煌,恰恰就来自不确定性

  庄子曾经说过,人要学会与不确定性共舞。你要想做个聪明人,就要学会保持不确定性。而大多数人每天担忧的,就是怎样让所有的事情都确定下来,希望一切事物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按部就班地一个个落实,结果一辈子浑浑噩噩,没有什么作为。

  既然任何事情都有不确定性,谁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好这件事,那为什么不去尝试一下呢?如果错了,就承担责任,面对失败,积极改正;如果对了,那就是圆满的结局。

  这也提醒我们,不要把自己禁锢在一个固定的思维当中,想做一件事时就去做,不要有太多的担忧。担忧就是在错误的地方寻求答案和保护,就好像你觉得自己没有房子,有个房子就能解决一半问题一样,那是错误的方向。

担忧就像一把摇椅,它让我们有事可做,却达不到任何效果。

  真正正确的方向是让自己活在当下,积极与周围的世界保持连接,学会与不确定性共舞。不确定性并不意味着不好,不确定性蕴含着无限可能性。面对这些不确定性,抱怨和逃避都没用,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直面不确定性,做好自己能做的事,以确定性应对不确定性。这一点是可以掌握在我们手中的,并且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实际行动。就像那句名言说的那样,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莫怕它山高水远,只管向前,无问西东。

本文来源:《人生的底气》,樊登 著,中信出版社。


2023.04.04 周二:

  从我个人的体会来说,人类之所以能成功生存,甚至还可以压倒性地占领地球,其实只有一个特色,简单讲,就是“时间”——时间的观念

  只有人,有时间的观念。如果没有时间的观念,就连空间的观念都没有。人类是在演化的过程中突然把时间的观念拉长,才有后面的发展。时间,是我们珍贵的工具,只是后来变成我们的绊脚石,带来数不完的烦恼和忧郁

  是透过时间,我们才会加快生活的步调,而加速失去了均衡。是透过时间,我们才愈来愈不愉快,并且把个人的不愉快变成整体的不愉快。甚至,让地球的其他生命也不愉快。是透过时间,我们可能有一天会消灭地球。是透过时间,这样的命运才变得无法避免。是透过时间,加上完整的文明,再加上记录和历史,人类才进入集体的失忆——把最简单的一体、真实变成一个由头脑虚拟出来的现实。最后,把自己困住

  一个人要跳出种种困境,最多也只是打破时间的观念。说到底,这也是一种制约——被自己的信念所制约。


  时间,最多只是在一个局限的范围才可能运作。时间的观念离不开我们的认知,也离不开人类的观察,更离不开人设计出来的设备的观测。所以,时间本身是一个相对的观念。


时间带来的重担

  我们每一个人只要谈到时间,都有两个直接的反应。首先,把它当作一个节律器,就像为生活定下节奏和步调,才让我们可以衡量每一个规划、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追求、每一个结果。但同时,它也带给我们一种压迫感,让现代人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

  在这种不够用的情况下,我们自然会想要一心多用——同一时间,能处理愈多事愈好。透过快速的技术发展,我们可以同时停留在几个知识的平台。不光有手机随时可以通信,还有计算机,同时还可以说话、写字和其他的运作。

  不要说两千年前的人,即使是五十年前的人,来到我们这个世界也会吓坏的。他们会认为每一个人的神经都过度紧张,不只同时做好几件事,而且步调快到想象不到,更不要说跟不跟得上了

  我也发现,这种时间的重担波及的年龄层愈来愈下降。尤其华人,总是要充分利用时间,追求高效率,强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么要求自己还不够,还要把这种追求延伸到下一代。一个孩子只要懂事、进入小学,总是感觉跟不上、来不及。

  让我最同情的是,小孩子不光是睡不够、在学校的时间长、功课多,家长的要求又加倍。就好像一上学,就要承担外围种种的期望和压力。如果这个孩子自我要求又高,那么时间的负担更是沉重。

  我们过去看到人是到了一定的年纪才有抑郁症,例如事业受到打击或女士在产后、更年期的变化。然而,现在就连抑郁症的发生年龄也不断下降。才几岁的孩子就有抑郁的症状,甚至有自杀的念头。我才会说抑郁症是21世纪最严重的慢性病,而时间的重担是一个主要的原因

  要谈时间的重担,最多也就是“跟不上”。我们每个人都跟不上。一个人在跟不上的状况下,自然会产生一个两难。也就是说,在时间的压迫下,我们认为随时要有一个决策的备案,用来节省时间、解决时间带来的压力。这是我们每个人随时在面对的。

  可惜,在这种状况下,我们步调自然会加快,而让我们更停不下来。就连休息的时候,还可能想要选择更快速的动,例如不光是看电视,还要对话快、镜头不断变化或有暴力的刺激。晚上参加活动,要有大声的音乐和热闹。这些娱乐的选择,反映了我们个人对生活要求的快步调。这样,别说休息时慢不下来,就连睡觉的时候都停不下来。难怪那么多人有失眠的问题

  时间是我们人类最宝贵的工具,也是我们最大的杀手,我认为这一点都不过分。


  时间不光强化人类的逻辑和推理的能力,有了历法也让我们开始做记录,包括历史。透过历史的记录,人类才可以把经验留下来,而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学习。我才会说,时间是人类最大的发明。人类的全部发展,都是透过时间的观念而延伸出来的

  是的,时间确实带给我们数不完的突破,包括现在科学和科技的发展。时间本来是人类最宝贵的工具,让我们有今天的局面,不光可以主导地球,还可以登陆别的星球。但同时,它本身也是我们全部烦恼的根源。想不到的是,时间也同时是人类最大的阻碍

  我进一步大胆地说,还不用谈到突破,人类对这世界全部的认知,包括语言、思考、逻辑、互动、评价……全部离不开时间。有了时间的观念,我们才成立这个世界、才有这个世界。

  所以,时间的地位远远排在任何其他观念的前面。然而,它本身就是我们这一生最大的束缚,说它是陷阱都不为过。从生到死,没有一个人能离开时间的观念。我们都被时间束缚,甚至困住。可惜的是,对这个困境,我们连边都看不到,甚至意识不到。

  我才会说,时间,是我们这一生最大的悖论。


念相,离不开时间

  我之前提过,我们眼前所看的东西,都是thought-forms念相。太阳是念相,月亮是念相,别的星球是念相,地球也是念相。地球的全部动物、众生包括人,都是念相。更不用讲,人和人之间的互动全是念相。甚至,连建筑物、我们生活所有的用品,都是念相。

  讲到念相,也就是说全部世界是透过五个感官去捕捉的,而五官离不开神经的作用。透过神经所产生的信息而让我们认为很坚实的世界,其实最多只是信息——头脑的产物或头脑的东西(mind-stuff)

  我相信你已经熟悉接下来这个比喻:假如用解剖的方式去拆解,会发现一切到最后都是空的。连物质的原子,追究下去都是空的。信息、分子、原子、粒子,都是空的。可以说,任何坚实的东西,只要我们往下追究,它的基础其实都是“空”,只是透过我们神经的作用,会让我们得到一种坚实的印象

  全部这些头脑的运作,再怎样还是离不开“动”。毕竟观察本身不会带来意义,是透过观察再加上比较(动),我们才可以得到一个参考、对照的基准。因为全部都是头脑在运作,所以头脑自然会产生一个中心——它自己。而全部的比较都是跟这个中心点重复地比较。所以,自然会认为“我”是一切的出发点或中心

  我们全部所认识的都离不开念相,而全部念相都离不开时间。


  No time, no ego.没有时间,也没有“我”。光这句话,可能就跟你过去想的完全不一样,甚至根本是颠倒的。这句话有两个主要的用意——本来我们的头脑跟动物一样很单纯,觉察到信息,处理完了,把它储存,以后再把它带出来。但是没想到透过联想和比较,自然产生了时间的观念,而时间自然创出空间的观念。透过时—空的观念,我们不断地体会到每一个环境的信息或内心的想法都有一个比较的基准点或中心。前面提过,这个基准点或中心也就自然变成了“我”。

  所以,也就这样,听,是从什么角度在听?当然是从“我”。看、闻、体会、尝,也当然是从同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当然也只是“我”。

  因为“我”——不管是听的“我”、看的“我”、闻的“我”、体会的“我”、尝的“我”,在神经的作用下好像是完全重叠的。不知不觉,这些虚拟的“我”也就变成了真的“我”,好像很坚实,有个本质存在。面对一个经验,假如我们是透过听觉、视觉和其他感官同时体验,得到的“我”还可以互相验证,也就自然确立了一个更坚固的“我”,而这样的“我”好像有个独立的生命——有生、有死。

  不光如此,这个“我”自然也跟这个身体绑在一起。就像这张图所表达的,我们的身体受伤了、在痛,我们自然会认为“是我痛”。因为身体从我们的感觉上也是坚固的,自然也就和“我”合并在一起。这一来,“我”跟身体就分不开了

  也就这样,这个“我”透过身体还有念头造出一个物质的世界,自然感觉是样样都有一个“体”。有身体,才会有念头。没有身体,就觉得一切包括念头都跟着消失了。自然地,“我”也跟我们的生物周期绑在一起,认为有一个生命,也许几年,也许几十年。然而,最长最长,也就是有限的几十年。

  我们就这样完全投入一个相对的世界,忘记了——其实这个世界是“我”延伸出来的。是因为有了这个身体,再加上五官和念头,才可以投射一个世界。不然,这个世界本身没有什么意义。甚至,连形状都没有。

  另一个重点是——“我”是时间的作用,所以“我”最多是虚拟的,其实没有一个东西叫作“我”。然而有意思的是,虽然它是虚拟的、不存在的,这样的“我”却是我们全部烦恼的根源。其实,没有一个东西叫作“我”。“我”最多是一个念相。过去大圣人才会说——消失“我”。“全部生命系列”最多也是在表达——化解“我”

  然而,这种说法不光是一个比喻,更是一个大妄想——“我”不可能被消失,因为它本身不存在。假如它真的存在,我们不可能透过练习或修行就让它消失。

  就是因为它不存在,我才不断地重复——每一个人都有机会醒觉。但是,醒觉的不是“我”,也不是这个身体。既然“我”跟身体都是虚构的,一个虚构的东西不光不可能体会到真实,也没有必要让它醒觉,所以我们也可以放过它

  换句话说,不是“我”或这个身体可以醒觉。这个观点又和一般的想法刚好相反——是的,有一个东西叫醒觉,也有一个观念叫绝对。但是,不是“我”或身体可以体会到绝对或一体的。那么,究竟是什么才可以体会这个观念?

  你我只可能用参的方法,参到底。透过亲自的体验,才可以领悟到,并不是透过任何知识或任何解释,就可以把它描述出来。

  我会说“全部生命系列”所带来的都是完全相反的手法,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我在这里大胆地说,全部的能力、全部的技巧、全部的方法、全部的知识体,包括任何领域(比如说功夫、瑜伽、静坐),再包括任何观念(甚至解脱或是“全部生命系列”的理论),如果只落在知识的层面,最多只会强化“我”

  因为是“我”懂、“我”有功夫、“我”有耐心、“我”诚恳、“我”友善、“我”可以做瑜伽、“我”是行菩萨道、“我”领悟、“我”解脱……全部这些观念,还只是在“我”的范围内打转,一样也只会强化“我”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一个人走到最后,自然会发现只剩下臣服和参。透过臣服和参,可以让任何体验、任何观念消失,包括时间。如果走到最后,连臣服和参都起伏不来,一个人也就差不多了。差不多什么?接下来,没有话好表达。一切,最多只是沉默,只是安宁,只是平静,只是涅槃。

  这里讲的沉默,指的不是没有声音,不是没有动,不是声音或动的对称,也不是声音和声音之间的空当。这里所谈的沉默,本身是一个绝对的观念(假如可以这么称它)。它有一个全面的理解,是领悟到——站在一体,这个世界没有一个观念、一样东西、一个体验有任何重要性,值得再做一个反应,更不用说反弹

  一个人虽然还没有活完这一生,但是就好像已经老早活过一切。一切可以活的都不重要,跟他领悟到的整体一点都不相关。透过沉默,他最多只是放过一切,爱护一切,感谢一切。透过一切,不管是眼前的众生、东西、事情,他最多只是在体会到自己。而自己,就是绝对,也就是非时间的永恒。

本文来源:《时间的陷阱》,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4.05 周三:

业力、因果,离不开时间

  假如我们可以接受“动”、“想”、知识、“我”都是时间的观念,而时间是头脑的产物,那么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什么是因果或业力。

  在时间和头脑的领地,因果业力就是推动全部运作的游戏规则。透过因果,我们才可以把时间创出来的每一个架构产生关系和联结,让头脑可以感觉到每一个架构之间的连贯性,甚至意义。

  也就是说,透过因果,我们才可以得到一个全貌,而这个全貌的每个角落本身又有它因果的来源。也就这样,我们可以组合这个人生。透过业力,一切突然都有了意义——都有了原因、都有了来源。Life suddenly makes sense.人生,突然可以解释、有了意义。也透过这个意义,我们的人生突然有了目的。

  我们不光是在眼前的每件事之间排列先后,还同时可以排列体会到或没有体会到的所有事件,并在每件或许相关或许不相关的事之间做一种整体的联结。

  业力是我们这个世界的架构,它还是这个世界的动力,又是游戏的规则。让我们更想不到的是,它本身也就是每一个瞬间所看到的后果。

  因为业力就是每一个角落,甚至组合起人间的每一个角落,包括我们自己。所以,要让我们看穿业力,是不可能的。

  业力组合我们相对的世界,局限我们。虽然我们从业力所限制的范围体会不到什么叫整体、绝对、无限,但是我们有很发达的头脑,还是可以投射出整体、绝对和无限的概念。

  一个人出生以来的经历、扮演的角色、所受到的影响——这个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运作的范围不只是落在我们可以看到甚至想出来的范围,而是很大一部分(应该说是主要的部分)在超过知觉和想象的范围运作。


  我要提醒,这还是头脑的作业。整个人生是头脑投射出来的,是我们透过各式各样的喜、恶、爱、憎所吸引或排斥而成的最终产物。其实,没有一个真正的东西叫人生或小我,都是头脑的产物,也没有必要跟着时间的先后顺序运作。

  我们认为身体是真的,甚至是再真实不过了,也就这么创造出来一个世界、一个生命。轮回或不轮回,全部也还是头脑的产物、头脑的投射。

  解脱,是要跳出时间的观念。时间可以带来的任何事物、观念、特色,包括人类的发展、思想的转变,其实已经让我们局限了——从自由、无限大的绝对落在一个相对的小范围。

  任何观念只要与时间有关,本身就在制造一种局限、带来一种束缚、设定一个条件、落入一个制约、划定一个边界。把时间的特质消除,一个人才可以真正自由起来。从过去和未来的范围跳出来,我们才可以轻轻松松地活在当下。全部的修行也只是从相对进入绝对,也就是从时间的领域到非时间的永恒。

  非时间,其实不是没有时间,而是跳出时间的观念。一个人要解脱,也是如此。

  在解脱的过程中,时间带来的全部因果会先浮出来。一个人从时间进入非时间的永恒,要面对相当多因果的转变,会让人相当不舒服。只有全部的因果浮出来,一个人才可以往回转,才可以真正跳出来。正因为是这样,我后来才会带出这些方法,包括臣服和参,也就是帮助你我面对这些好转反应——身体、杂念或情绪的考验。

  最后还是要记得,无论好转反应还是任何反应还是离不开头脑的产物,本身也是头脑再加上情绪延伸出来的。

  臣服或是参让我们潜入意识更深的层面。我们会轻轻松松地发现,面对任何考验(包括好转反应)都不去抵抗或反弹,眼前的好转反应或因果自然会反转而自己消失。消失掉因果、消失掉种种好转反应,一个人也就自然进入非时间的状态。


  是人类的头脑制造了我们认知的世界。这个世界,包括宇宙跟我们人生点点滴滴的经历。只要我们认为这个是真实的,也就是肯定这个架构是一个独立的存在,我们当然不断受因果运作的宰制,也就随时在放弃任何选择或自由。在这个因果的世界不可能有选择,不可能有自由。

  我们经过头脑延伸出来的五官和念头,不光在观察、衡量、评估眼前的一切,而且这个观察或认知本身已经把一个无形无相的东西给定型了。

  我们体会的这个世界,本身是透过时间所创出来的不断的“动”和比较所建立的,所以自然把每一个瞬间连起来,才可能有因果。这个世界本身是因果组合的,你如果承认这个世界,也必须要有因果。两个,不可能分开。

  我前面才会提到:在这里,样样都是注定的,而我们一般人所讲的自由选择根本就不存在。我们只要承认这是在因果里运作,我们全部的“选择”当然也是固定的

  我们手中剩下的唯一的选择(假如还称得上是自由的选择)是——不去肯定眼前任何东西、任何事,最多只是让它来、让它走。要跳出因果,最多只能这样做。样样表面的连贯性,也就这么把它解散了。把每一个瞬间独立化,让它连不起来,让它自己存在。也就这样,透过非时间,每一个瞬间变成了永恒。

本文来源:《时间的陷阱》,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4.06 周四:

  不要过分执着于情绪,就好像你需要依赖它才能生存一样。不要轻易认同情绪,就好像它真的可以定义你一样。请记住,情绪来来去去,而你依然是你。

  不要将自己和自己的情绪画等号。你可以学着观察自己的情绪,感受它,接受它。因为当你这样做时,你就在内心为自己创造了反应的空间——当情绪出现时,你可以选择做出何种反应,而不是任由情绪掌控你。越是这样练习,你就越有能力掌控自己的情绪。

  你不是你的情绪。


  “感觉”表现为身体的生理感知,而不是你脑海中的一个想法。“感觉”一词之所以经常被过度或错误地使用,其原因可能正是由于我们不愿意谈论自己的情绪。

  你的情绪决定着你的生活质量。因为情绪不同,你的生活可能是神奇的,也可能是悲惨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情绪问题是最重要、最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它影响着你所经历过和正在经历的每一件事。当你感觉好的时候,一切似乎看起来都很美好;你也会产生更棒的想法,并感觉精力十分充沛,一切皆有可能。相反,当你感到沮丧时,一切都会变得很无聊;你感觉没有精神,做任何事情都没有动力,感觉整个人(精神上和身体上)被牢牢禁锢着,未来一片黯淡。

  情绪其实也可以成为强有力的生活向导。它可以告诉你某些地方出了问题,并引导你做出改变。因此,它有可能是你能拥有的最强大的个人成长工具之一。

  但可悲的是,你的父母和老师可能从来没有教过你情绪是怎么回事,以及如何控制情绪。在我看来,最讽刺的地方在于,几乎所有东西都配有操作手册,但你的大脑却没有。你应该从未收到过一本关于大脑是如何工作的和如何使用它来更好地管理情绪的指南,对吧?反正我是没有收到过。事实上,直到现在,我都怀疑是否真的存在这种指南。


  我们的大脑是为生存而设计的。其实仔细想想就会发现,作为个体,我们出生的概率是非常低的。我们之所以能创造生命奇迹,完全得益于我们的祖先——面对成百上千次死亡威胁,他们仍然能顽强地生存下来并继续繁衍。

  幸运的是,我们不用像祖先那样,每天都面对死亡。事实上,在世界上大部分地方,人们的生活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安稳过。然而,我们的生存机制并没有发生太多改变,我们的大脑仍然时刻关注着周围的环境,留意着潜在的危险

  从很多方面来说,我们大脑的某些功能已经“过时”。例如,你明明离野兽很远,不会被一口吃掉,可你的大脑仍然会将很多注意力放在那些可能发生的危险上面,忽略了那些积极正面的事情

  拥有这样一种有益的生存机制当然是好事,但同时你也需要正确区分真实的威胁和虚构的威胁。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你的心里必然会产生不必要的痛苦和担心,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你的生活质量。因此,想要克服对负面情绪的偏见,你必须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人类最伟大的能力之一就是利用思维来重塑现实环境,并用一种更为积极的方式来理解各种生活事件。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沉迷于某件事情,对有些人来说,这种沉迷显而易见,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并非如此——比方说,你可能会沉迷于胡思乱想。为了更好地控制情绪,你必须清楚地知道你沉迷于哪些事情,并敢于从自己所沉迷的事情中走出来,因为它们可能会夺走你的幸福。


  我们的大脑可以很快适应新的变化,这可能是进化的结果,也可能是生存繁衍的需要。可能正是因为这种适应性,开新车或住新房只能带给我们一时的满足。一旦最初的兴奋感消失,我们就会转而期待下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这种现象被称为“享乐适应”。

  也许你相信一旦自己“做到了”,就会很开心。但上述关于幸福的研究表明,事实并非如此:无论在你身上发生什么,只要你适应了新的情况,就会恢复到之前的幸福水平。从长远来看,外在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微乎其微

  外在因素的影响力可能比你想象的要小得多。所以,重点是:你对生活的态度才是影响自我幸福感的关键,而不是具体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


  自我是指你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自我认同。这种认同感是如何产生的呢?简单来说,这种认同感是由你的思想创造出来的,作为一种大脑的产物,它是无形的。

  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只是你赋予了它们不同的意义。你不断地接受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只是因为别人告诉你要这样做。此外,你也认同自己的姓名、年龄、宗教信仰、职业等,道理是一样的。在这种依附关系的基础上,你会形成某种信念,这样的信念又会给你带来某种情绪体验。例如,当有人质疑你的宗教信仰、抨击你的政治主张时,你往往会感觉十分愤怒。

生存机制不是影响情绪的唯一因素,自我对情绪的影响也十分重要。哪怕你衣食无忧,你也可能一直被自我所控制和束缚着。

  对自我运作机制的理解取决于个体自我意识达到了何种水平。自我意识水平最低的人甚至根本觉察不到自我的存在,因此也最容易被自我所控制。与之相反,自我意识水平高的人,很容易洞悉自我。他们理解信仰是怎么回事,也知道过度依赖某种信仰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痛苦

  事实上,这样的人是自己思想的真正主人,并能够与自己的内心和平相处。请注意,自我没有好坏之分,它只是个体缺乏自我意识而产生的结果。当你开始意识到自我时,它就会消失,因为它和意识是无法共存的。

  自我是自私的,它只关心自己能否生存。有趣的是,它的这种特性和我们大脑的特性倒是有些相似。自我有它自己的生存机制,并会尽可能地维持这种机制。和我们的大脑一样,自我最在意的既不是你的幸福,也不是你内心的平静。相反,它令你焦躁不安且永不满足。自我希望你成为一个积极进取的人,不断地去做,去追求,去完成那些精彩的事情,这样你就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自我需要一个身份才能存在。它是通过认同我们周围的事物、人、某些信仰和想法来获取这一身份并存在的。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自我是借助哪些东西来获得身份认同的。

实物

  自我会倾向于认同具体的实物。自我的这种认同偏好在当今世界十分流行。也许可以说,当下的资本主义制度和消费型社会正是集体性自我创造出来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资本经济近几十年一直都是主要的经济模式。

  营销人员非常清楚人们对认同物质的渴望。他们深知,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商品本身,同时还希望得到这件商品所附带的情感和故事。通常,你购买某些衣服或者特定牌子的汽车,其实是想通过它们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例如,你可能想用某件东西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或者让自己看起来与众不同以彰显自己的个性,那么你就会选择购买那些最能帮你实现这些愿望的商品。

  自我就是这样,它会利用实物来创造一个自己可以认同的身份。这并不意味着物质本身是不好的。只有当你过度依赖物质,妄想从物质中得到本不可能得到的满足感时,物质才会产生负面影响

外表

  很多人会通过自己的外表来获得自我价值感,因为这是最易于识别和量化的东西。当与自己的外表建立深刻的连接后,你往往更容易识别身体上和情绪上的痛苦。不管你是否相信,你其实可以在并不“认同”自己外表的情况下来观察自己

人际关系

  自我也会从人际关系中获得认同感。自我只对它可以获得什么感兴趣。换句话说,自我的不断发展得益于利用他人来加强其身份认同。如果对自己足够诚实,你就会发现,你所做的大部分事情,都期待获得他人的认可


  以下是自我的主要特征:

  • 自我倾向于将“拥有”等同于“存在”,这也是为什么自我喜欢通过具体实物来获得身份认同。
  • 自我喜欢不断比较。你的自我喜欢将你与其他人进行比较。
  • 自我从不满足。你的自我总是想要得到更多——更多的名望、更多的物质、更多的认可,等等。
  • 自我的价值感通常取决于你在别人眼中的价值。你的自我需要他人的认可才能感到自己被重视。

  自我为了获得优越感而经常使用的策略:

  • 利用他人来提升自身价值。如果你有一些非常聪明或有名望的朋友,你的自我会努力地让你与这些朋友加强关联,以强化其身份认同。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乐意告诉别人自己的朋友有多聪明、多富有或多出名。
  • 传播流言蜚语。人们喜欢说三道四,因为这能让他们在某些方面感到与众不同或优于他人。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喜欢贬低他人,或在背后谈论他人的是非——这可以让他们获得优越感

  • 展现自卑情结。这背后隐藏了自我想要更优秀的愿望。是的,即使在表现出自卑的情况下,人们其实也还是想优于他人
  • 展现自大情结。这样的行为其实是为了掩饰对“我不够好”这种感觉的恐惧
  • 渴望成名。名望会给人带来一种不真实的优越感,所以很多人都梦想着可以成名。
  • 希望自己永远正确。自我希望自己一直是对的,这是它确认自身存在的绝佳方式。不知你是否注意到,无论是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还是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他们都相信自己在做正确的事情。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是对的,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 抱怨。人们之所以会抱怨,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没有错,错的是其他人。有时候我们甚至会抱怨一件物品。你有过因为撞到桌子而抱怨或者咒骂桌子的经历吗?我有。我会认为是这该死的桌子挡住了路,这完全是它的错,不是吗?
  • 寻求关注。自我喜欢脱颖而出,它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可、赞美或钦佩。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有些人甚至可能会去犯罪、穿奇装异服或全身文上文身。

  理解自我是如何工作的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控制情绪。要做到这一点,首先你必须认识到,你现在的自我状态其实都是由于强烈地认同他人、具体事物或想法而产生的结果。但这种强烈的认同感恰恰是你生活中出现的负面情绪的真正根源。例如:

  • 当事情没有按照你的意愿发展时,你就会感到心烦意乱。
  • 当有人挑战你的某一信仰时,你可能会立刻进入一种防御状态。

  简而言之,大多数情绪的产生都是基于你的个人经历以及你看待世界的方式。如果你拥有更加强大的内心,与此同时,能够不执着于某些事、人或者想法,你将体验到更加积极的情绪。

本文来源:《情绪由我》,蒂博·默里斯 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3.04.07 周五:

  情绪问题是很棘手的问题。首先要理解的是,情绪具有反复性。有时候你会感觉很开心,但可能下一秒又会觉得非常难过。虽然你确实可以控制某些情绪,但必须承认情绪是不可预测的。如果期待自己可以一直快乐,那你很可能会失望。而且,一旦不能获得快乐,你就会责怪自己,甚至会痛恨自己。

  要学会控制情绪,你要知道它是稍纵即逝的。你要习惯让它自然逝去,而不必急于识别它到底是什么样的。你要学会在不加评判的前提下去感受情绪。例如,你应该尽量避免产生“我不应该难过”这样的想法或思考“我为什么会如此伤心?”这样的问题,而要接纳这些感受

  即便你是一个意志力非常强大的人,也仍然会在生活中经历悲伤、痛苦和抑郁——我们当然希望它们不要同时到来,也不要一直挥之不去。有时你还会感到失望、被背叛、没有安全感、怨恨或羞愧。你会对自己心存疑虑,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有能力成为一直想成为的人。但这些其实都没有关系,因为这些负面情绪会出现,同样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你可能会因为出现了负面情绪而责怪自己,或者觉得自己的意志力不够强大,甚至可能觉得自己哪里出了问题。但其实,不管你内心出现了怎样的声音,你的情绪都没有好坏之分。它只是一些简单的情感体验,仅此而已

  因此,此刻的抑郁并不会使你比三周前那个快乐的自己真正地缺少些什么。现在感到悲伤也并不意味着你再也不会开怀大笑了。请记住,你解读情绪的方式,以及那种不停地埋怨自己的状态,才是你痛苦的根源,而不是情绪本身


  负面情绪的出现并不是为了让生活更艰难,而是为了教会我们一些事情。没有它,我们也许不会成长。

  我们可以将负面情绪想象为身体疼痛的情感等价物。虽然我们都不喜欢痛苦的感觉,但只要还能感觉到痛苦,就意味着我们还活在这世上。身体的疼痛是一种强烈的信号,告诉我们身体哪里出了问题,督促我们做出某些改变,比如去求助医生,这也许会让你接受一次手术、改变饮食习惯或加强锻炼。而如果没有身体疼痛,你就不会去做这些事情,你的身体状况也会逐渐恶化,甚至可能会死亡。

  任何情绪的出现都是正常的,它是在提醒你改变当下的生活状态。或许,你需要放下一些人,或换一份工作,或主动摆脱生活中一段逐渐失控并给你带来极大痛苦的经历。


  情绪是稍纵即逝的。你要明白,无论你有多沮丧、多悲痛,或者此时此刻心里有多么恐惧,这一切都是会过去的。

  回想一下你体验过的负面情绪,或生命中最糟糕的一些时刻。在面对它们的时候,你可能以为自己会永远深陷其中。你会觉得即使这些事情过去了,你也很难重获快乐。但其实乌云终会消散,那个真实的你一定会再次闪耀

  情绪来来去去,我们所经历的沮丧、悲痛、愤怒都会逐渐消失。请记住,如果你总是被相同的负面情绪袭扰,那可能说明你丧失了掌控这种情绪的信念,你需要在生活中做出一些改变。

  你是否曾经感觉自己可能再也不会快乐了?你是否曾经长期深陷在某种负面情绪里,甚至一度认为它永远不会消失?别担心,你有这样的感觉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负面情绪会影响你对生活的感受,就像你戴着一副有色眼镜生活。当负面情绪出现时,你会透过这副有色眼镜观察生活中发生的每件事情。虽然周围的一切可能没有任何变化,但你会以截然不同的方式来感受这个世界

  例如,当你感到抑郁时,你对吃东西、看电影、参加活动等都提不起兴趣。在这个时候,你只会看到事物消极的一面,感到自己被束缚住了却无能为力。然而,当你心情大好时,生活中的一切看起来似乎都很美好。食物变得鲜美无比,不管做什么你都觉得很享受,并自然地流露出亲切友好的态度。

  现在你可能会认为,凭借从这本书中获得的知识,你再也不会感到沮丧了。当然不是!你还是会不断地体验悲伤、沮丧或怨恨。但我希望,读完这本书后,每当这些情绪出现时,你都可以保持理智,提醒自己这一切总会慢慢过去的

  不得不承认,我很容易被情绪所愚弄。虽然我明白我不应受制于我的情绪,但很多时候我并没有意识到它只是我生命中的临时访客。更重要的是,我常常忘了其实情绪影响下的我并非那个真实的我。情绪总是来来去去,但我仍然是我。每当情绪的风暴过去之后,我都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傻瓜,因为我竟然如此认真地对待它。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有趣的是,外在因素可能并不是——大多时候都不是——情绪突然变化的直接原因。可能你生活的环境没有变,你还是做着同样的工作,你的银行存款也没变,你一如既往地遇到同样的生活问题,但你会有截然不同的情绪体验。事实上,稍微回想一下你就会发现,这种情况是经常发生的。在恢复到“默认”情绪状态之前,你可能会经历几个小时或几天的抑郁情绪。在这个情绪压力期中,外部环境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唯一改变的是你的内在心理活动

  我鼓励你有意识地去留意情绪状态的转换,并学着看穿情绪的诡计。如果你想更进一步,可以把这些时刻记录下来。如此一来,你会更深入地理解情绪是如何工作的,从而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情绪通常代表一种被放大了的极其活跃的思维模式,由于它有巨大的能量,你很难一开始就观察到它。它想要战胜你,并且通常都能成功——除非你有足够强大的觉察当下的能力。

  负面情绪就像一种魔咒,当你受到它的影响时,想摆脱它似乎成了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其实你非常清楚,一直沉溺于这种情绪是毫无意义的,但有时候你就是会随着情绪的洪流而动。它似乎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促使你不断地认同那些负面想法,你会因此而感觉越来越糟糕。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往往没有一种理性的、有效的方法可以克服它

  你的负面情绪与你的经历越契合,这种情绪的吸引力就越强大。例如,如果你总认为自己不够好,那么一旦你感到自己某件事做得不够好时,就非常容易产生内疚或羞耻等负面情绪。因为这样的情绪你已经体验过太多次了,它们已经成了你的一种自主反应


  情绪就像一块磁石,它喜欢吸引同一“磁场”里的想法。这就是为什么当你处于消极情绪状态时,会很容易产生更多消极的想法。而这些想法的堆积会让你的情绪状态变得更糟。

  通常,你的思维和情绪会相互作用、彼此‘滋养’,形成恶性循环。思维模式以情绪的方式为自己创造了一种放大的反应,而情绪的变化莫测又不断地为最初的思维模式注入活力。

  假设你今天的工作非常不顺利,你的心情很糟糕。你的消极情绪状态会导致你产生更多的消极想法。你会突然把关注点放在自己30岁却仍然单身这件事情上,并因此而开始自责。然后,你又会埋怨自己太胖。你忽然又记起自己必须在这个周六来办公室加班,而这仿佛是在提醒你,你的工作有多么糟糕。

  现在你能明白当一个人情绪低落时,是多么容易产生更多的消极想法了吗?因此,你必须改掉让消极想法堆积起来的思维习惯,从而避免发生以上的情况。

  以我自己为例。我的膝盖有些旧伤,所以很多运动我都无法参加。但我一直很喜欢运动,所以膝盖的问题就成了我痛苦的根源。幸运的是,我很少会感到膝盖疼痛。可一旦它疼起来,就可能引发我的负面情绪。有一天,当我试图观察自己的思维过程时,我突然意识到,膝盖的疼痛会对我的心情产生消极的影响,这会导致恶性循环,进而引发更多的负面情绪。疼痛会让我想起工作和生活中的所有不满意,结果就是我可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都陷入负面情绪中

  我要强调的是,即便你的生活很美好,如果你花大量时间关注那些所谓的问题,你也会变得非常沮丧。因此,为了减少负面情绪,你必须学会将问题分开处理。不要让你的大脑把大量无关的事情关联起来,因为大脑同时处理这么多问题,只会将问题放大,进而使你感觉更糟。相反,请记住,负面情绪只是暂时存在于你的大脑中。其实单独来看,你的大多数问题都没什么大不了,你完全没有必要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

  那么,请开始关注你的感受。记录你的负面情绪,看看到底是什么触发了它们。这样多做几次,你就会发现特定的模式。例如,如果你已经难过了好几天,不妨问问自己下面这些问题:

  • 是什么触发了我的负面情绪?
  • 这两天是什么助长了它们?
  • 我的消极想法是如何一个接一个产生的?
  • 我要如何以及为什么要摆脱这种低迷的状态?
  • 我能从这次经历中学到什么?

  回答这些问题是非常有价值的,它们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你在未来很好地处理类似的问题。

本文来源:《情绪由我》,蒂博·默里斯 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3.04.08 周六:

  之前我们讨论过,你会产生与自己的情绪状态相匹配的想法。反之亦然。在特定时期内,你不会产生与自己的感受不同步的想法。即使你试图去产生积极的想法,你的大脑也不会接受它们。这就是为什么在悲伤的时候,虽然积极的想法可能会不时地闪过你的脑海,但你却无法与它们建立联系,更无法改变自己的情绪状态

  你是否曾在悲伤时被鼓励要振作起来,或在遭到背叛时被教导要懂得感恩?这样真的有用吗?我想可能并没有,因为在你所处的情绪状态下,你很难感受到这些积极的情绪

  埃丝特·希克斯(Esther Hicks)和杰里·希克斯(Jerry Hicks)在他们的《有求必应》(Ask and It is Given)一书中提供了一个情绪阶梯模型,以解释情绪是如何逐级联系在一起的,以及人们该如何从消极情绪转换到积极情绪。举例来说,在这个模型中,抑郁或绝望处在阶梯的底部,然后是愤怒。这意味着,当你感到抑郁或绝望时,愤怒其实表明你正在攀登情绪的阶梯。这很有道理。人们在生气时确实比抑郁时更有活力,不是吗?

  最近,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沮丧之后,我开始感到愤怒。由于某些原因,我厌倦了脑海中一直存在的理论和借口,竟然在愤怒的助力下完成了一项自己一直逃避的任务。因此,我发现自己其实是利用愤怒创造出的动力来攀登情绪的阶梯的

  也就是说,遇到很多负面情绪时,你可以试着寻找那些能够带给你更多能量的情绪。有时候,所谓的负面情绪,比如愤怒,可以帮助你战胜那些更为负面的情绪,比如绝望。只有你自己才最了解自己的感受,因此,如果愤怒可以使你感觉更好一些,那就接受它


  你有没有想过生活中很多不必要的痛苦其实都是你自己造成的?每当认定一个想法,或深陷某种情绪时,你都会感到痛苦。对身体疼痛的反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每当感到身体哪里疼痛时,你的第一反应总是想要弄清楚疼痛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而且,当你这样做时,你会不自觉地产生一些消极想法。对这些想法的认同又造成了更大的精神痛苦。以下列出了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会产生的一些消极想法。

  • 如果这种疼痛永远不消失呢?
  • 如果我因为疼痛而不能再做我想做的事情呢?
  • 如果情况变得更糟呢?
  • 如果我需要做手术呢?
  • 如果我不能去上班呢?我必须按时完成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
  • 带着这种痛苦,今天要做的所有事情都会变得充满挑战。
  • 我没有钱。如果情况变得更糟,我该如何支付医药费?

  这种内心的对话造成了你的痛苦,但无助于解决问题。其实,你仍然可以一切如常,采取正确的行动,无须担忧上面的任何问题。也就是说,负面情绪不是问题的所在,它们对你造成的精神痛苦才是

  造成精神痛苦的另一个例子是拖延。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一项早就应该着手的工作被你拖延了数天或数周才开始,直到工作完成了,你才突然意识到其实这就是小事一桩。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想一想,最令我们疲惫的是什么?是工作本身,还是在拖延过程中的种种担忧?又或者由于睡眠不足,你一直告诉自己今天将是艰难的一天。带着这样的想法,可能你只是想象了一下今天需要完成的所有任务,就已经筋疲力尽了

  心理学家已经发现,精神痛苦会消耗我们大部分的精力。人们给自己制造了太多的痛苦。相信读完本书后,你能意识到这种自己给自己制造痛苦的行为是多么愚蠢。你会发现自己身边的很多人其实一直都生活在那个无法改变的过去中。我们的家人和朋友总在不停地担心着他们无法预测的未来,还有很多人一直纠结于一些只存在于他们头脑中的问题。数千年来,哲学家一直在告诉我们,所谓的问题其实只存在于我们自己的头脑中。他们一再地邀请我们更深入地思考这个问题。然而,今天又有多少人在这么做呢?

  我们中有太多人一直深陷在这些所谓的问题里。他们往往不是选择让问题自然消失,而是不停地抱怨,并且总感觉自己是受害者,总是去责怪他人,或仅仅只是讨论这些问题却不去解决问题。为了减少这种精神上的自我折磨,我们必须拒绝以消极的方式来解读我们的情绪


  如果我们进一步分析,并客观地看待现实,就会发现其实很多问题根本就不存在。原因如下:

  • 你不关注的东西并不存在。只有当你关注它时,问题才会存在。从思维的角度来看,不去思考的东西就不存在。让我们以一个假设为例。想象一下你现在失去了双腿(当然,通常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如果你选择立即接受这一事实,并拒绝产生任何与之相关的想法,就不会产生任何问题,因此也不会有精神痛苦。你只会生活在现实中

  • 问题只存在于时间里。问题只存在于过去或未来。过去和未来又在哪里呢?它们在你的意识里。要承认一个问题的存在,你必须去思考它,这种思考只存在于流逝的时间里,而不是在此时此刻。

  • 被标记的问题才会成为真正的问题。只有当你将某种情况解读为问题时,问题才会存在。否则,根本没有问题。


  大脑的运行遵循计算机领域著名的“GIGO原则”——无用输入,无用输出(garbage in, garbage out)。如果你的行动、言谈、思想都消极,结果就糟糕;如果你的行动、言谈、思想都积极,结果就完美

  如果排除由生存机制引起的自发性情绪反应,大部分情绪其实都是人为制造的。也就是说,你看待事物的方式会影响你的情绪。此外,你的睡眠情况、你的身体、你的所思所想、你说的话、你的呼吸方式、你所处的环境、你听的音乐等也会影响你的情绪,进而影响你的生活。


  一个人的样子就是他整天所想的那个样子。你的思想决定了你是谁,进而创造了现实中的你。这就是为什么你应该让自己的大脑去思考什么是你真正想要的。正如成功学家布赖恩·崔西(Brian Tracy)所说:“成功的关键是使我们的意识专注于那些我们渴望的事情上,而不是我们担忧的事情上。”

  人的思维通常被称为“猴子思维”,因为我们头脑中的想法就像是麻木地在树上荡秋千的猴子。这些“猴子”随处可见,并且不断地冒出来。冥想有助于驯服这些“猴子”,治愈你的焦躁不安。冥想时,你会意识到很多想法正源源不断地涌入你的脑海。通过不断练习,你可以学会和这些想法保持距离,以减少它们对你的控制和影响,从而降低引发负面情绪的概率,让你感到更平静。

本文来源:《情绪由我》,蒂博·默里斯 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3.04.09 周日:

  你的大脑总是倾向于否定或逃避当下。事实上,你的大脑越是这样做,你遭受的痛苦就越多。换句话说,如果你能尊重和接受自己现在的状态,那么你的痛苦也会随之减少——你将摆脱大脑的控制,从你的思维中解放出来。

  当大脑产生一个想法时,如果你选择认同它,那么这个想法要么变成欲望,要么引发情绪——积极的或消极的情绪。

  让我们先来认识两种不同类型的负面情绪。第一种是本能的负面情绪。这些情绪能让我们生存下去,比如我们的祖先遇到猛兽时产生的恐惧。第二种负面情绪是我们通过认同自己的想法而在头脑中创造出的情绪。这种情绪不一定是由外部事件触发的——当然,它也有可能被外部事件触发。这种负面情绪往往比第一种负面情绪持续的时间更长。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这种负面情绪是如何工作的。

  当一个消极想法出现时,如果你选择认同它,那么伴随着这种认同,相应地你会体验到某种情绪。随着你不断地认同这种想法,相应的情绪也会变得越来越强烈,直到它成为掌控你的核心情绪。举例如下。

  • 你在经济状况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每次大脑中出现与金钱有关的想法时,你都非常在意。因此,你对金钱的担忧逐步加剧
  • 你和朋友为了某事争论不休,最后吵了一架。事后,你不停地在脑海中回放当时的情景。结果,几个月过去了,你仍然没有主动打电话与朋友和解。
  • 你在工作中犯了一个错误,为此你感到羞愧。你一遍遍地自责,并不停地想起这个错误,于是你的羞愧感变得愈发强烈。

  反复认同消极想法会进一步强化它。你越在意自己的经济状况,未来越有可能产生这方面的消极想法。你越是不停地在脑海中重演与朋友的争吵,由此产生的怨恨感也越强烈。同样,当你不断地回想在工作中所犯的错误时,你的羞愧感会不断加剧,并可能导致你在工作中再犯同样的错误。这种逻辑的关键在于,如果你给消极想法提供足够的生存空间,它会迅速传播开来并控制你的大脑

  这一简单的认同过程会使那些看似无害但很可能十分消极的想法控制你的大脑。你对消极想法的认同,以及你如何解读那些生活事件(这一点更重要),才是你生活中痛苦的根源

  现在,让我们更具体地看看情绪是如何产生的,这有助于你在更好地处理消极情绪的同时强化积极情绪。下面这个公式可以很好地解释情绪是如何产生的。

解读+认同+重复=强烈的情绪

  • 解读:根据你的固有认知来解释一些事件和想法。
  • 认同:在特定想法产生时你选择认同它。
  • 重复:同样的想法反复出现在你的脑海中。
  • 强烈的情绪:当你多次体验同一种情绪时,它就已经成为你自我认同的一部分了。每当与之相关的想法再次出现,你自然而然地又会体验到这种情绪,并且它会变得愈发强烈。

  总之,解读、认同和重复共同为某种情绪的滋长提供了空间。相反地,当这个公式中任何一个要素被删除时,这种情绪也就失去了对你的掌控。

  总结一下,为了提高某种情绪的强度和延长其持续时间,你必须先对某个想法做出解读。之后你需要在它出现时认同它。最后,你还要一次又一次地让这个想法在你的大脑中出现并反复认同它。


1. 解读(解读+认同+重复=强烈的情绪)

  负面情绪往往源自你对某件事或某个想法的解读。两个人在面对同一件事时会产生不同的反应,一个人可能会被这件事彻底击垮,而另一个人可能完全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例如,下雨对农民来说可能是一件好事,但对那些要去野餐的人来说可能就不妙了。这是因为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理解。简而言之,负面情绪的产生,是因为我们给特定的事件加入了自己的解读。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些解读,负面情绪就不会产生

  那么,为什么你会一直被负面情绪困扰呢?我认为这是因为现实总是与你所期待的不同

  • 你的期待和现实可能截然相反。
  • 你准备去野餐,希望有个好天气,可偏偏下起了大雨。
  • 你想在工作中晋升,却一直都得不到这样的机会。
  • 你想通过副业来赚钱,但发现根本赚不到钱。

  对现实的解读是人类痛苦的根源。现实本身是不会让人苦恼的,这一点值得深思。


2. 认同(解读+认同+重复=强烈的情绪)

  情绪要想长期存在,必须有一个认同过程。只有当你特别在意某种情绪时,它才会一直发展下去。你越关注情绪并认同它,它就越强烈。

  人们经常对情绪有一种强烈的认同冲动,并且发现自己很难摆脱某种情绪。那是因为他们忽略了一条重要真理:我们的情绪并不能代表我们,它只是出现在我们生命中的一位过客

  因此,当你说“我是一个悲伤的人”时,你要知道这个说法并不完全正确。没有人可以用“悲伤”来定义,因为任何一种情绪都无法代表你。它可能暂时看起来像你,但它很快就会消失,就像天空中的云一样。你要将自己想象成太阳——无论能否被感知到,也无论是否被云层遮挡,太阳都一直在那儿。

  你的情绪无法代表你。你并不是一个悲伤的人,你只是在生命里一个特定的时间点体验到了一种被称为“悲伤”的情绪。这一点非常重要。我希望你能明白其中的差别。

  你也可以换一种方式来理解,比如把情绪看作你每天要穿的衣服。那现在你穿的是什么衣服呢?是兴奋、抑郁还是悲伤?其实不管是什么,请记住,明天或一周后,你就会换掉这件衣服

  你穿某件衣服(情绪)的时间长短,取决于你有多喜欢它(即你对情绪的依赖程度)。情绪本身是没有能量的,你对它有意或无意的认同才使它变得强大。这就是为什么那些你不在意的情绪会慢慢消失。

  每当你感到愤怒时,不妨马上去做一件需要全神贯注才能做的事情,然后你会发现那种愤怒的情绪一下子就消失了。相反,如果此时你选择继续沉浸在这种愤怒里,你会看到它慢慢地变强大,直至完全控制你


3. 重复(解读+认同+重复=强烈的情绪)

  现在你已经明白了你对某件事或某个想法的解读方式决定了你的感受,也了解了当你认同某个想法时,它就会发展成为某种情绪。那么现在,如果不停地重复这个过程,你的大脑就会习惯于体验这些特定的情绪(积极的或消极的)

  例如,如果你把注意力集中在(你认为)朋友对你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上,怨恨的情绪就会滋长,为此你可能好几个月都怀恨在心。人们经常会做这样的事情。你总是将时间浪费在与负面情绪的纠缠上,但其实这些情绪本身毫无意义,只是因为你不肯放下它们

  相反地,如果你能放下怨恨的想法,只是客观地从旁观察它,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这种想法会渐渐失去力量,与之相关的负面情绪也会逐渐消失。事实上,如果你在怨恨的想法出现后立即忽略它,那么怨恨的情绪也会立即消失。

本文来源:《情绪由我》,蒂博·默里斯 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3.04.10 周一:

  屠宰牲畜的场面可能会引发你的负面情绪,但屠宰牲畜这件事对屠宰场的经营者来说是有利的,对操作屠宰机器的人来说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儿了。这完全取决于你看待这件事的角度

  事件或想法本身无法改变你的情绪,影响情绪的是你解读事件或想法的方式。这就是为什么两个人面对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反应:一个只看到其中的问题并归咎于外部环境,另一个却能看到其中的机遇并抓住它;一个深陷在消极的想法中,另一个则会因此成长

  你的解读方式其实与你对生活的假设密切相关,因此,你必须先清楚地知道导致你做出这种解读的基本假设是什么。为了进入某种情绪状态,你会对事情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做出一些假设。这些假设构成了你的主观现实。你不会质疑这些假设,因为你相信它们是真的。以下是你可能会做出的一些基本假设:

  • 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避免
  • 这是个问题
  • 我很健康;
  • 我至少可以活到70岁;
  • 我必须结婚;
  • 抱怨是正常的;
  • 沉溺于过去没有错;
  • 我需要为未来担忧;
  • 除非_____,否则我不会快乐。

  下面让我们分别来看一下这些假设。

  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避免。很多人都想摆脱自己面临的问题。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这些问题就是解决不了怎么办?或者它们其实根本不需要解决呢?当然,有些人的问题可能看起来更容易解决,但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或许你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所谓的问题,从而学会在困难中前行。或许这些问题只是你需要面对的挑战,是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这是个问题:或许那些被你称为“问题”的事情实际上完全不是问题。有些问题可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严重。或许所谓的问题其实是一个变相的机会

  我很健康:人们总是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是健康的,但其实谁都不能保证自己明天一定不会生病。如果当下的健康只是因为幸运,而非一成不变呢?这会不会让你以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来思考健康问题?

  我至少可以活到70岁:你可能一直认为自己能活得足够长,可如果现实不是这样呢?长寿难道不应该是一种祝福,而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吗?有些人会非常不幸地早逝,但这就是现实。“他死得太早了”这样的说法真的对吗?说“他去世了”不是更准确吗?

  我必须结婚:也许是,也许不是,这只是你自己的解读。那些所谓“必须”做的事情,其实只是社会或父母希望你做的,并不意味着你必须去做。这些事情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只是文化习俗所致或人们的习惯性行为。

  抱怨是正常的:大多数抱怨都源于自我价值感缺失。抱怨毫无益处,也不会改变任何事实,只会使周围的人感到不舒服。不妨试试一周不抱怨,看看会发生什么。

  沉溺于过去没有错:你可能经常沉溺于过去。每个人似乎都有这种经历。但你是否意识到,过去其实只存在于你的脑海中,无论做什么都无法改变?事实上,从过去的经历中汲取经验教训是有益的,但一直沉溺于过去是毫无意义的。

  我需要为未来担忧:人们总是或多或少地为自己的未来担忧,但这样做无济于事。为了避免未来出现问题,你应该在当下努力做到最好

  除非_____,否则我不会快乐:并不是拥有完美的生活才能获得快乐。幸福是一种能力,它取决于你每天做出何种选择,你需要不断练习才能获得这种能力。因为正如我们之前所讨论的,外在因素不会对幸福感产生特别大的影响

  以上这些可能只是你众多基本假设中的一小部分。我只是想用这些例子让你明白,你对事件的解读,以及由此产生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这些基本假设所决定的。因此,要体验更多的积极情绪,多花些时间去修正这些假设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你已经明白,你会根据自己的假设来解读事件。以下这些问题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解读”的意思(你需要做出选择)。

  • 你是否认为每件事的发生都有其原因并能接受它?还是你认为自己永远都是受害者?
  • 你是否认为挫折只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上暂时出现的情况?还是在遇到重大挫折时你会选择放弃?
  • 你是否会努力改变那些看似无法改变的事情?还是你会选择默默地接受?
  • 你是否认为你做每件事情都是有明确目标的?还是你总是过着毫无目的的生活?
  • 你是否认为出现问题是不好的事情,应该尽量避免?还是你相信这些问题只是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

  请记住,决定你是否幸福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你选择如何解读自己的生活。


  解读、认同和重复可以刺激强烈情绪的产生。但情绪只是情绪,它无法代表你,更不是事实,你可以放下它。

  情绪是一种运动中的能量。如果你阻止能量流动会发生什么事呢?它会慢慢地积累起来。每当你压抑情绪时,其实都是在破坏能量的自然流动

  可惜的是,没有人教你该如何处理情绪。也没有人告诉你,不管是积极的情绪还是消极的情绪,其实都是一种正常现象。相反,人们经常会说,负面情绪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应该把它们隐藏起来。

  因此,你可能多年来一直都在压抑自己的情绪。这样做的结果是,这些情绪会进入你的潜意识,并成为你自我认同的一部分。它们往往会以一种你完全没有意识到的形式存在。例如,你可能觉得自己不够优秀,或者你可能经常感到内疚。这其实是因为你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导致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消极想法会慢慢发展成你的核心信念

  大多数人都有很多情绪包袱,都需要学会放下它们。你要适当地整理自己的潜意识,摆脱那些阻碍你充分享受生活的负面情绪。

  实际上,你的潜意识就像一套设计完善的程序,可以帮你解决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问题。例如,它能确保你不会意外地忘记呼吸,可以帮你保持心脏跳动,可以帮你调节体温,等等。因此,它不需要任何额外的信念或者意识来驱动,就可以正常工作。同样,它也没有必要“储存”各种情绪

  如果你和大多数人一样,遇到事情总是喜欢根据自己的解读翻来覆去地琢磨,那么结果很可能是你在很大程度上与自己的情绪渐行渐远。因此,要释放你的情绪,你必须先意识到它们的存在——通过更多地关注自己的身体和感受的变化。

  你可以先客观地观察你的情绪,之后再去定义它,最后学着放下它

(1)客观地观察情绪

  每当出现负面情绪时,请你尽量以一种客观的方式去观察。这意味着你要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你应该明白脑海中浮现的那些想法其实都不是情绪本身,只是你对情绪的解读。试着去感受情绪本身。试着去定位情绪。想想你该用什么方式向别人来描述这种情绪。注意一定不要:

  • 编一个情绪化的故事。
  • 相信任何当你体验这种情绪时脑海中出现的画面或想法。

(2)定义情绪

  你要明白,情绪只是一种暂时性的体验,或者如果你愿意,也可以把它理解成是经常要换着穿的衣服,而并不是“你”。

  当某种情绪出现时,你可能会说“我很生气”“我很伤心”“我很沮丧”。你是否注意到你多么轻易地认同了自己的情绪?事实上,这是不对的。你体验到的情绪和那个真实的自己无关。如果你的抑郁情绪可以代表你,那么你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应该是抑郁的。幸运的是,事实并非如此。

  假设你现在很伤心。描述这种情绪的更准确的方式不是说“我很伤心”,而应该说“我感到伤心”,或“我正在体验悲伤的感觉”。

  你能看出后面这两种说法和说“我很伤心”有什么不同吗?它们给你留有足够的心理空间,让你可以从情绪中抽离出来。你越了解自己的情绪,就越能合理地定义它,也就越容易从这些情绪中走出来,并最终摆脱它

(3)放下情绪

  通常,出于以下原因,你会过度认同自己的情绪并一直深陷其中。

  • 你的情绪是你为自己书写的故事的一部分。有时,你会沉溺于这些故事,即使它们会削弱你的力量。是的,你可能会执着于那些自己编造的消极故事,尽管你明白它们毫无益处。
  • 你相信你的情绪代表了你,并有一种强烈地想要认同它们的感觉。其实这个时候,你就已经掉入了情绪的陷阱。结果就是,你的过度认同会给你带来痛苦

  以我自己为例。我常常觉得自己不够优秀,因此我认为自己应该更加努力地工作。这种执念迫使我创建了每日任务清单。但即便不分昼夜地工作,我也不可能完成所有任务。经常完不成任务,反过来又强化了“我不够好”的信念。

  渐渐地我意识到,这种执念只是自我编造的故事,于是我试着慢慢放下它。这样做后,我注意到自己实际完成的任务并没有减少,只是我不再需要那么挣扎和痛苦了。我工作的内容没有变,但我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巨大的价值感。

  其实放下情绪的过程中最难的部分在于,你需要通过放弃以下信念来彻底摆脱对自我的依赖:

  • 我还不够好,必须要更加努力地工作;
  • 比大多数人更努力地工作会给我带来自豪感;
  • 努力工作却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会使我非常痛苦;
  • 我是与众不同的,我比其他人更优秀;
  • 世界需要被改变;
  • 我可以控制自己所有行为的结果

  正如我们所讨论的,要释放核心情绪其实并不容易,因为它们已经成为你自我认同的一部分了,你也经常从这些情绪中获得扭曲的快乐。有时候,你甚至都无法想象,如果没有它们,你会是怎样的人。


释放情绪的“5步法”

  黑尔·德沃斯金在他的《塞多纳释放法》一书中提到了释放情绪的3种方法。

  第1种,放下情绪。当负面情绪出现时,你可以选择有意识地放下,而不是压抑它或深陷其中。

  第2种,接纳情绪。你可以允许情绪存在,但不依赖情绪。

  第3种,拥抱情绪。无论是对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情绪,你都可以持欢迎态度,并通过仔细观察找到核心情绪。

  根据黑尔·德沃斯金的说法,不管使用上述何种方法,首先都是要能够意识到情绪的出现。随后,他介绍了释放情绪的“5步法”。

  第1步,专注于某种你想处理的情绪,放下它会让你感觉更加舒服自在。它不一定是“深刻”的情绪,引发它的也许只是一个简单的执念,比如不想完成某项特定的任务,或对某件事情有些恼火。

  第2步,问自己以下这些问题:

  • 我能放下这种情绪吗?
  • 我能接纳这种情绪吗?
  • 我能拥抱这种情绪吗?

  根据自己的选择(放下、接纳或拥抱)来回答相应的问题。

  第3步,问自己:“我会……吗?”

  • 我会放下这种情绪吗?
  • 我会接纳这种情绪吗?
  • 我会拥抱这种情绪吗?

  请诚实地作答,无论答案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现在你觉得自己可以放下/接纳/拥抱这种情绪吗?即使答案是否定的,也有助于你释放情绪。

  第4步,问自己:“我要从什么时候开始?”

  如果你的答案是“现在”,那么就请立刻释放那些负面情绪吧。

  第5步,尽可能多次重复这个过程,直到这种特定的情绪彻底消失。

  你可能认为这种方法太简单从而无效。千万别这样想,一定要尝试一下。记住,你不等于你的情绪。要想真正理解这个普遍真理,你需要不断练习如何释放情绪。当你选择有意识地放下、接纳或拥抱情绪时,你将对情绪究竟是怎样产生的以及如何释放情绪有全新的理解。

本文来源:《情绪由我》,蒂博·默里斯 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3.04.11 周二:

  你可以试着让关于某人或某事的想法只停留在想法本身。正是对某人或某事的解读让你产生了某种情绪。要改变你的情绪,试着去改变你看待某人或某事的方式。

  我们在前面讨论了情绪是如何产生的,并学习了释放负面情绪的方法。下面,让我们看看你该如何调整自己的思维模式,从而体验和强化生活中的积极情绪

很多时候你是自己思想的产物

  几千年来,哲学家一直告诉我们,人是思想的产物。佛陀也曾说:“相由心生。”爱默生说过:“一个人的样子就是他整天所想的那个样子。”圣雄甘地也说过:“人是思想的产物。”詹姆斯·艾伦(James Allen)在他的经典著作《人如其所思》(As a Man Thinketh)中写道:

  “如果一个人彻底地改变了他的思维方式,那么他一定会对由此带来的那些外部物质环境的快速变化感到十分震惊。人们以为自己的思想是完全无法被窥探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思想会迅速发展成习惯,习惯又会固化为外部环境。”

  为了控制情绪,你必须知道在情绪产生过程中,思想发挥着什么作用。你的想法会激活某些情绪,而这些情绪反过来又会使你产生更多的想法。思想和情绪是彼此滋养的。

  比如,你如果有“我不够好”这样的想法,就很可能会被羞愧等负面情绪缠绕。相反,当你为“我不够好”这个想法感到羞愧时,你将产生更多的消极想法。你会特别在意那些(你认为)你不擅长的事情,或者反复地回想过去的失败经历。这样做反过来也会强化你的这种错误的信念。

  思想产生情绪,情绪支配行为。如果你觉得自己不值得晋升,你也就不会要求晋升。如果你认为一个男人(女人)配不上你,你当然也不会约他(她)出去。

  简单来说,这就是思想的运作机制。思想会产生支配行为并改变现实环境的情绪。对于这一切,短期内你可能并没有特别强烈的感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你的思维模式对你的生活有着巨大影响

你的思想和情绪决定了你的未来。

  人们经常沉迷于他们自己编造的故事,甚至是那些消极的故事,并且无法摆脱“为什么我会这样”的想法。除非你知道如何应对自己的负面情绪,否则你将成为自己头脑中消极想法的牺牲品

  要调整你的思维模式,首先要确定你最想体验哪种情绪。是更快乐吗?是更有活力吗?还是做事更积极主动呢?其次要构建一个特定的场景,可以使你体验到你所选择的那种情绪。最后是坚持每天都让自己体验一下这种情绪。

  一遍又一遍地体验相同的情绪可以使你更容易“调用”它。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反复地体验同一种情绪会强化相应的神经通路,使得你未来更容易体验到这种情绪。简而言之,你体验某种情绪的次数越多,它就越容易再次出现。这就是日常生活中调整思维模式的益处。


  解读:将某些事件具象化或产生一些你认为积极的想法。

  认同:根据你想要体验的情绪来认同这些事件或想法。要做到这一点,你可以使用正面肯定句和具象化。

  重复:继续重复那些特定的积极想法,并认同它们。这样做可以使你的大脑更容易体验到与之相关的积极情绪。


  为了变得更加果断,你可以试试梅尔·罗宾森(Mel Robbins)在同名书中介绍的“5秒法则”。梅尔·罗宾森认为,在面对巨大的收获、成功或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时,只有一条十分重要的原则:无论你喜不喜欢做某些事情,都要去完成它们。如果你能完成自己并不喜欢的任务,那么你能得到你想要的一切

  她的“5秒法则”认为,从产生一个想法到真正行动之间,你只有短短5秒的时间。如果在这5秒钟里,你没有做出行动的决定,那么大脑就会劝你放弃这个想法。大脑的本性是尽量避免去接触任何不寻常的或耗费精力的事情。

你可以先从小事做起,来实践“5秒法则”,从而提高你的决断力。


  行为看似是由感觉引发的,实际上它和感觉是并行的。通过约束由意志直接支配的行为,我们可以间接约束感觉。

  前面已经提到,身体、思想、语言等都会影响情绪。我们还讨论了如何改变对想法或事件的解读方式,以改变情绪状态。可不幸的是,当负面情绪突然出现且太过强烈时,仅仅改变身体姿势或使用正面肯定句是不够的。事实上,仅仅试图用更积极的情绪取代负面情绪往往也很难成功。你不能总是强迫自己振作起来以克服抑郁,也不能总是通过不断地告诉自己“我还好”来消除悲伤。同样,你也不能指望简单地重复“我很快乐,我很快乐,我很快乐”就能让那些深刻的伤痛消失

  然而,你可以通过改变行为来改变情绪。行为改变了,你的情绪也会相应地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可能立即发生,比如当你想通过完成某些任务来转移自己对愤怒的注意力时;也有可能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才能看到效果,比如当你试图处理强烈的悲伤或抑郁等情绪时。

  你如果想要改变自己的情绪,不妨试试在每次负面情绪出现时,问问自己以下这些问题:

  • 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情绪?
  • 针对当前的现实,我能做些什么

  回答这些问题后,你就可以确定具体要通过改变哪些行为来改变情绪状态了。请记住,从本质上讲,情绪是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失的,除非你在脑海中一遍又一遍地重演相同的情境来强化它们

  • 虽然沉浸在悲伤里或总是回忆过去并没有错,但如果你想让自己的生活向前一步,那么更好的选择应该是尽可能地避免重温过去。在这种情况下,改变行为的方案应该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停止重温过去

  • 你如果几周来一直因为某个朋友的言行而怨恨他,改变行为的方案可能是与他真诚交流并分享你的感受。这能帮助你们认清事实、消除误解,避免矛盾激化。人们其实经常会误读某些事情,或对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情深信不疑。

  • 有时,你会感到悲伤、愤怒甚至沮丧,且对此无能为力。在这种情况下,你能做的就是不要太在意这些情绪,顺其自然即可。坚持做你必须做的事情,让生活继续,直到这些情绪消失。你要不断练习在负面情绪出现时放下它们,防止它们变得更加强大且无法消除。

本文来源:《情绪由我》,蒂博·默里斯 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3.04.11 周二:

  我要告诉你,生活中的每一种境况、每一个时刻,都为我们的自我成长和性格发展提供了机会。现实不断地带给我们各种冲击——有时我会把这些冲击想象成不停地拍打海岸的海浪——这让我们有机会不断地接受现实的洗礼,从而慢慢地适应它,最终与它融为一体。

  我们已经了解了什么是情绪、情绪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调整思维模式以体验更积极的情绪。现在,让我们看看如何利用情绪来实现自我成长。大多数人都忽视了情绪的作用,他们从未意识到可以利用自己的情绪来成长。

  你可以这样想。你的情绪会给你传递一些信息,告诉你目前你对现实的解读是存在偏差的。出现问题的从来不是现实,而是你解读它的方式。永远不要忘记,即使在十分糟糕的情况下,你依然拥有发现生活意义和乐趣的能力。

  尼克·胡哲(Nick Vujicic)曾经认为自己永远不会快乐。毕竟,他天生没有四肢。他在给一所学校做的演讲中说:“如果连握住自己心爱妻子的手这样的事情都做不到,我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丈夫呢?”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他一辈子都沉浸在痛苦中,也不会有人责怪他。然而,他战胜了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他不但是一位成功的励志演讲者,还是一个能带给妻子幸福的丈夫和两个孩子的父亲。

  以上例子表明,即便是最具挑战性的困难,我们也能够克服。另外,负面情绪也不会永远持续下去。生活中那些极具挑战性的事件往往能促使我们不断成长。就算是彻底的精神崩溃,也是在为人们敲警钟。


  作为你生命中的过客,情绪是无法定义你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情绪在你的生活中毫无意义。通过提醒你关注你本来就知道的事实——你的生活需要一些改变——情绪可以促使你成长。你越忽视某种情绪,它就越强烈。一开始,它会以一种微弱的本能反应或直觉的形式来提醒你。但如果你完全忽视这些提示,它就会以更加激烈的形式来引起你的注意。如果你一直忽视情绪,你的身体也会以和它一样的方式来提醒你,比如你可能会感到身体不适。

  举个例子,假设你正处于一种自认为是“压力”的情绪状态下,这是在提醒你,你需要在生活中做出一些改变。可能是尽快摆脱这种紧张的环境,或想办法改善这样的环境,或试着改变你的解读方式。但不管怎样,有一点是肯定的,你需要做些什么。如果对压力或压力源漠不关心,那么很可能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

  最重要的是,你的情绪会给你传递某种信息。正如你的身体会用疼痛来提醒你哪里出了问题一样,情绪上的痛苦同样也是在告诉你,你的精神状态出现了一些问题。

  自我意识是个人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没有它,你就不可能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因为你必须先意识到问题所在,才能想办法改变它。那么,什么是自我意识呢?自我意识是客观地观察自己的思想、情绪和行为的能力,且在这个过程中不会受到个体解读和认知假设的影响


界线之上还是界线之下?

  在《有意识领导的15项承诺》(The 15 Commitments of Conscious Leadership)一书中,吉姆·德思默(Jim Dethmer)和黛安娜·查普曼(Diana Chapman)介绍了一个非常简单但强大的模型,来帮助人们提高自我意识。这个模型非常简单,它只有一条界线,被称为“界线模型”。作者强调,在任何时候,你的自我意识要么高于这条界线,要么低于这条界线。高于这条界线时,你是开放的、好奇的、愿意学习的;低于这条界线时,你希望自己一直是正确的,你会因此进入防御状态,拒绝接受新的想法。简而言之,高于这条界线时,你是有意识的;低于这条界线时,你是无意识的。

  高于还是低于这条界线,其实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你的情绪状态。当你感到生存状态或自我认同受到威胁时,你的自我意识会低于这条界线,以便你(或你的自我)可以生存下去。相反,当你保持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时,你的自我意识就会高于这条界线,你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合作能力都处于最佳状态,也就自然会有非常出色的表现

  你对自己是高于还是低于这条界线的判断力,决定了你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如果你没有意识到某种情绪的存在,肯定也无法改变它。下面列出了自我意识高于这条界线和低于这条界线时你可能有的表现。

举个例子:当你觉得自己处于恐惧、脆弱和无助时,就会过度担心很多事情,诚惶诚恐,没有安全感。反过来,如果你把不确定性当成是空气,把痛苦当成是常态的时候,你就不会陷入到一惊一乍、陷入到无用的恐慌当中,因为这就是你的日常世界,你就能够拥有一种叫做平常心的东西,你会感觉一切尽在掌控中。

外在的境况其实一点没变,仅仅是你解读事件的方式变了,于是你的自我意识便跃升到了这条界线之上,你便拿到了对生活、对自我情绪的主动权。

  高于这条界线时的你:

  • 怀有好奇心;
  • 能够有意识地倾听;
  • 能够感知情绪;
  • 能够做到讨论而不争论;
  • 心怀感激与欣赏之情;
  • 能够承担责任;
  • 能够质疑自己的固有观点

  低于这条界线时的你:

  • 固执己见
  • 喜欢挑毛病
  • 爱争论;
  • 总想证明自己行为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 喜欢八卦;
  • 总想得到别人的认同
  • 喜欢攻击传递信息的人。

恐惧与爱

  此外,还有一个简单的模型——恐惧与爱的模型。其实在每天的生活中,你的行为要么出于恐惧,要么出于爱。当你在意的是获得些什么时,你的行为是出于恐惧的,无论是想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关注,还是获得金钱和权力。另一方面,当你出于爱而行事时,你在意的是能够给予些什么,无论是你的时间、金钱、爱还是关注。你想与周围的人分享,并改善他们的生活,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只是单纯地想这样做。

  尽管你的行为可能同时反映出给予和获得的双重渴望,但其实这两者中的任何一个都是非常容易辨认的。要更好地掌控情绪,你必须学会识别自己的行为到底是出于爱还是出于恐惧。例如,你可以审视一下自己某个重要的人生目标。判断一下,它是基于恐惧的目标还是基于爱的目标呢?你是想为世界付出和做出贡献呢,还是想从中汲取力量来使自己变得强大呢?

  例如,如果你的理想是成为演员,那么可能的原因如下:

  • 赚钱;
  • 出名;
  • 向你的父母和朋友证明自己足够好;
  • 使人们更加快乐;
  • 表达自己。

  前3个通常是基于恐惧的行为——你想填补自己内心的空白,并展示自己有多优秀。后两个是基于爱的行为,强调了你想向世界表达自己爱意的愿望。当我们更深入地讨论不同情绪的运作机制时,请记住这两种模型:界线模型和恐惧与爱的模型

  值得一提的是,每天你都会交替做出基于恐惧的行为和基于爱的行为。例如,你可能会被一项可以帮助他人并提升自我的任务所吸引。在这一刻,你似乎什么都不需要。可5分钟后,你可能会想象,一旦自己获得晋升,父亲将多么自豪。在这一刻,你不再寻求自我完善,相反,你会试图得到一些东西(在这个例子中,你想得到的是父亲的认可)。

  你可以试着分析一下自己行为背后的潜在动机。当你这么做的时候,你将意识到你其实花了大量时间去试图获得别人的认可,无论他们是你的同事、老板、父母还是伴侣。请思考这一点,然后问问自己需要做些什么才能从“想要得到”变成“想要给予”。

  现在,请牢牢记住这两个模型,看看如何利用它们来更好地觉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情绪。


  改善情绪的第一步是要有规律且尽可能多地意识到困扰自己的情绪。为了体验更多的积极情绪,你必须走好这关键的第一步。清晰地意识到究竟是什么引发了负面情绪,学会识别那些会导致自我挫败感的行为,并通过自我调节来克服负面情绪的干扰。

  • 过去的几天,你曾被哪些负面情绪缠绕?
  • 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情绪?
  • 是某些特定的想法引发了这种情绪吗?是外部事件引发了这种情绪吗?你的睡眠时间充足吗?你生病了吗?你遇到什么突发情况了吗?
  • 事实上发生了什么?(不是你头脑中的记忆,而是客观物质世界真实发生的)
  • 你是如何解读这个事实的?
  • 是什么样的固有认知导致你产生这种情绪的?
  • 你的认知一定正确吗?
  • 以不同的方式去解读想法或事件会让你有更好的感觉吗?
  • 你是如何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的?
  • 到底发生了什么?你改变自己的想法或采取行动了吗?还是这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 你可以做些什么来避免或减少负面情绪?

本文来源:《情绪由我》,蒂博·默里斯 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3.04.12 周三:

  经常觉得自己不够好的人往往比较自卑,他们总是关注那些自己不擅长的东西,而忽略了自己的长处。如果你赞美他们,那么多半只会听到:“这没什么了不起的。”更糟糕的是,他们甚至会认为你的话只是出于礼貌,或只是为了讨好他们。这些人很难真正接受赞美。面对他人的赞美,他们往往只会继续贬低自己,甚至都不会简单地回应一句“谢谢”。

  你不但忽略了自己的成就,而且也放大了每一次的失败,进而不断地强化自己不够好的认知。你之所以将自己的失败经历牢牢地刻在脑海里,而不愿意忘掉它们,是因为它们符合你的自我认知。试想一下,如果你不再是那个永远不够好的人,那么你又会是谁呢?这个假设听起来可能很奇怪,甚至有些可怕。而这种对于自己还不够好的确定性会给你带来一丝安慰。

  想象一下,如果你冲破自我认知的束缚,尝试去做了一些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但结果失败了,会怎样呢?你一直怀疑的事情变成了现实:我还不够好。更糟的是,如果你成功了,又会怎样呢?你的自我认知又要如何解释这个结果呢?

  记住,大脑更偏向于关注消极情绪。再加上你的认知偏见,你将很难对自己有良好的感觉。事实上,你已经把大多数事情都完成得很好了。尽管你在某些领域就是无法做得像自己希望的那样好,但这可以用缺乏经验、兴趣或天赋来解释,并不代表你不够好。

有太多的人都有过“我还不够好”这种感觉,产生这些想法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很高兴知道我们都不是唯一在这种痛苦中挣扎的人。”但是,这种感觉是扼杀梦想的罪魁祸首。


如何利用这种“我还不够好”的感觉来促进自我成长?

  感觉自己还不够优秀是自卑(低自尊)的表现。许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我也一样。有些人认为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不完美的;有些人可能只在面对生活中某些特定的情境或领域时,才会感到无法胜任。无论你的自尊处在什么水平,你都能从提高自尊水平的过程中受益。

  你要对自己的成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你觉得自己还不够好通常是因为你对自己的认知有偏差。你总是关注自己的失败和劣势,却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成功和优势。拥有健康自尊心的人倾向于以更客观的方式看待自己,对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有明确的认识。提高自尊水平要从正确看待自己取得的成就开始。


  你还可以记下每天听到的赞美之词。例如,同事说你今天的鞋子看起来很不错,朋友称赞了你的新发型,老板说你某项任务完成得很出色,这些都可以记录下来。不要质疑这些赞美的诚意。要一直告诉自己这些话都是真诚的。这样做的目的是训练你的大脑多关注生活中发生的积极的事——无论你是否承认,它们都真实地发生了


  为什么说你应该接受他人的赞美?一个绝好的理由是:赞美你的人一定希望你接受赞美,而不是把它当垃圾一样丢掉!假设你刚刚送了某人一份礼物,如果那个人打开包装后直接把礼物扔在地上,然后再踩上几脚,你会有什么感觉呢?你会十分气愤,对吧?但可悲的是,这恰恰是人们收到赞美时经常做的事情。当你拒绝接受赞美时,表达赞美的人会有一种强烈的不被尊重的感觉。难道你不希望自己的赞美被真心实意地接受吗?

  如何接受他人的赞美?很简单——每当有人对你说赞美的话时,你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回答:谢谢+对方的名字。就是这样。没有比这更简单的了。不要说“谢谢你,但是……”“谢谢你,你也是”或者“没什么大不了的”。只需要回答一句“谢谢”。

  能否接受赞美可以很好地反映你的自尊水平。学着接受赞美,允许自己有脆弱的一面。你是值得被赞美的,接受这一点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你提高自尊水平。


  纳撒尼尔·布兰登在《自尊的六大支柱》中分享了6个方法来帮助我们拥有更健康的自尊心。

  • 1. 有意识地生活。用纳撒尼尔·布兰登的话来说,“有意识地生活意味着,无论你能力如何,都要竭尽所能地去了解那些会对你的行为、意图、价值和目标产生影响的一切,并做到知行合一。”

  • 2. 接纳自己。选择一种重视自己、尊重自己、捍卫自己权利的方式来生活。接纳自己是自尊发展的基础。

  • 3. 对自己负责。要知道没有人会一直帮助你,只有你才能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你要对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要对自己如何利用时间以及能否获得幸福负责。因为只有你才能改变自己的生活。

  • 4. 自我肯定。尊重自己的意愿、需求和价值观,并在现实中找到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

  • 5. 有目的地生活。通过努力来达成自己设定的人生目标。换句话说,你要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为自己设定目标并努力达成目标。

  • 6. 做一个诚实、正直的人。让你的行为方式符合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信仰。每每看到镜中的自己,你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一直在做正确的事情。”

  在《打破低自尊的桎梏》一书中,玛丽莲·索伦森阐释了什么是自尊以及自尊的工作机制。作者认为,你的低自尊源于你对自己的负面认知——这种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基于你对过去经历的负面解读。这种对现实的扭曲认知会引发恐惧和焦虑情绪。同时,家庭环境也有可能对你造成很大的影响。也许,你的父母总是贬低你,使你感觉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

  可能现在的你坚信自己不如别人,这种负面的认知使你屏蔽了很多积极的信息。就好像你一直戴着有色眼镜看待现实——你会自动忽略赞美和欣赏,只记得他人对你的批评。


  我们对正确的执着和对错误的恐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一样的。

  你经常为自己辩解吗?有人侮辱你或不尊重你时,你会感到气愤吗?一定有一些特定的原因促使你进入防御状态。通过了解这些原因,你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并放下自我辩解的愿望。先来看看为什么你会产生戒备心。

  保护自己的需求源于保护自我的愿望。每当自我受到威胁时,你都会启动心理防御机制去保护它。我认为心理防御机制被触发的主要原因有以下3个:

  • 你从他人口中了解到一些关于自己的事实;
  • 你对自己了解到的事实深信不疑;
  • 你的核心信念受到了冲击。

  请记住,每个人的自我都不同,所以在面对同一件事情时,人们会有完全不同的反应。

1. 你从他人口中了解到一些关于自己的事实

  有人说了一些关于你的事实,这刺痛了你。例如,有人可能会指责你在某个项目上拖延。你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于是进入防御状态。当谈到这个问题时,你的愤怒情绪就会被引发,或者你开始否认或进行自我批评。

2. 你对自己了解到的事实深信不疑

  有人说了一些关于你的事实,你认为这些事实是真的,因此感觉很受伤。但其实,这些来自他人的评价很可能是没有根据的。然而,你仍然感觉很受伤。这恰恰是因为别人说的话恰好证实了你内心那些不自信的想法。例如,你认为自己不够好,这种信念促使你比任何人都更努力地工作。如果现在有人指责你懒惰,你会有什么感觉呢?非常气愤,对吧?然而,那并不是因为你真的很懒,而是因为你深信自己应该更加努力地工作

3. 你的核心信念受到了冲击

  有人直接或间接地攻击你的核心信念,会使你觉得有必要保护自己。你的核心信念可能是一种宗教信仰、政治信仰,也可能是你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你的核心信念越坚定,你的情绪反应就越强烈。

如何利用心理防御机制促进自我成长?

  仔细分析一下触发你的心理防御机制的那些事情。每当你感到生气时,问问自己到底是什么原因。哪一种信念导致你一定要为自己辩解?你可以舍弃这个信念吗?这个信念真的正确吗?通过这样做,你会不断地加深对自己的认知,也能够主动舍弃那些对你不利的信念。你还将意识到,在大多数情况下,你甚至不需要辩解

本文来源:《情绪由我》,蒂博·默里斯 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3.04.13 周四:

  每一次担忧都隐藏着采取积极行动的机会,每一句谎言都暗含着真理,每一种神经质症状都反映着对充实而美好生活的错误期待。

  你有没有想过什么是压力以及为什么你会感受到压力?大多数人认为某种情境是有压力的。事实上,你才是压力的主体,因此,任何情境本身都不能说是有压力的。然而,我猜你经常感受到压力,并且可能比你想象的更频繁。

  据统计,仅仅压力这一个原因,就造成了每年数以万计的人死亡。压力其实比许多疾病的危害更大,它让无数家庭陷入痛失亲人的悲伤中。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积极地采取行动来降低自己的压力水平。

  你可以掌控自己的压力,因此,你必须对自己的压力负责。你对自己的压力越负责,你就越能减少它。压力源自各种各样的原因,并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上班路上的交通堵塞、工作中的汇报演讲、与老板的紧张关系或与配偶的频繁争吵,都是潜在的压力源。你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减轻压力:

  • 避免陷入会给你带来压力的情境;
  • 学会从容应对压力。

重新认识压力

  情绪因你对事件的解读而产生。感受到压力(或任何其他情绪)这一事实意味着你已经给正在发生的事添加了自己的解读。不然,你应该会过上完全没有压力的生活。针对每一种压力情境,问问自己以下这些问题。

  • 是这种情境本身给我带来了压力吗?
  • 在这种情境下,是什么样的认知导致我产生了压力?
  • 在这种情境下,我应该如何改变认知来减轻或消除压力?

  假设你正在经历交通堵塞,这让你感到十分有压力。那么,针对以上几个问题,你的回答可能是下面这样的。

  问:是这种情境本身给我带来了压力吗?

  答:不是的。交通堵塞本身没有任何问题

  问:在那种特定情境下,是什么样的认知导致我产生了压力?

  答:我认为不应该有任何交通堵塞,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我认为交通堵塞本身就是一件令人焦虑的事情。我认为堵车阻碍了我去本应该去的地方。我认为我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变这种情境

  问:在这种特定情境下,我应该如何改变认知来减轻或消除压力?

  答:交通堵塞和其他任何事情一样都是正常事件。我不必因为堵车而感受到压力。我遇到了交通堵塞,所以我暂时没有必要非得去自己的目的地。对于堵车,我其实无能为力,所以还不如坦然处之,或者至少不要为此焦虑


处理担忧

  担忧与压力不同,担忧是你对过去的事或未来可能发生的事的忧虑,而压力源于你当下所处的压力情境。例如,使你产生巨大压力的情境是陷入交通堵塞或老板对你大喊大叫,你之所以担忧是因为你记住了或预测、想象出这些压力情境。值得一提的是,出于以下两个原因,很多事情其实你都没有必要担忧

  • 它们发生在过去,你对此绝对是无能为力的;
  • 它们可能会在未来发生,而你也没有能力控制未来。

给你担忧的事情分类

  你之所以总是担忧,是因为你试图掌控无法掌控的事情。这样做无疑会给你的生活增加很多不必要的压力。因此,为了更加有效地应对压力和克服慢性焦虑,你必须学会化解忧虑。做到这一点的有效方法是将自己能够掌控的和无法掌控的事情区分开。你担忧的事情可分为3类:

  • 你能够完全掌控的事情;
  • 你不能完全掌控的事情;
  • 你根本无法掌控的事情。

1. 你能够完全掌控的事情

  这些事情包括你的行为模式和具体行动步骤等。例如,你可以决定要表达什么以及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你还可以决定要采取什么行动方案来实现目标。

2. 你不能完全掌控的事情

  有些事情你不能完全掌控,比如比赛或面试。你无法确定自己会赢得一场网球比赛,但你确实可以在某些方面影响它的结果。例如,你可以更加努力地训练或选择一位很棒的教练。同样,你也可以在面试前对目标公司进行调研或模拟面试场景,为面试做好充足的准备。然而,你仍然无法控制面试的结果

3. 你根本无法掌控的事情

  不幸的是,生活中还是有很多事情是你根本无法掌控的,比如每天的天气、经济形势或交通状况。

  看看你写下的日常生活中经常担忧的事情,用C(能够完全掌控)、SC(不能完全掌控)或NC(根本无法掌控)来标注每一件事。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但有助于缓解你的焦虑。一旦确定哪些是自己无法掌控的事情,你就可以不再为这些事情忧心忡忡

  现在,针对那些你能够完全(或在一定程度上)掌控的事情,请写下你认为自己可以做些什么,也就是可以采取什么具体行动。对于无法掌控的事情,你能试着放下控制它们的执念,转而去接受它们吗


对自己的压力和焦虑全权负责

  你有没有想过,也许你比想象中更能掌控压力和焦虑呢?想想那些你认为自己根本无法掌控的事情,问问自己:“如果我能掌控它们,我该做些什么?之后又会发生什么?我该如何避免它们再次发生?”

  你常常会意识到自己对这些事情其实是有一定的掌控能力的,这可以通过改变它们、重新定义它们或将它们从你的生活中彻底清除来实现。

  假设你把堵车视为自己无法掌控的事情。这听起来很合理,因为一旦陷入交通堵塞,你就完全无能为力。但是,如果你能从其他方面做出一些改变呢?例如,早点儿从家出发或者走另一条路

  或者重新定义这件事情呢?你可以选择让堵车的这一段时间成为自己一天中非常有效率的一段时间,而不是一味地从心理上抵触它。例如,堵车的时候,你可以听听有声书,将这一段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想象一下,如果一年中的每一个工作日你都在堵车的时候听有声书,那你将有多么大的收获呀!

  最后,请再次回顾你的压力情境列表,找出那些你认为根本无法掌控的事情。写下你可以做些什么来改变、重新定义或将消除压力情境。

本文来源:《情绪由我》,蒂博·默里斯 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3.04.14 周五:

  他人对你的看法是不是给你造成了很大伤害呢?其实这完全是你太在意这些看法的结果。你该做的是改变自己的想法。

你才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

  首先你要意识到,你才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如果你不相信,可以回忆一下最近一次你感到剧烈疼痛的时候。也许是牙痛、做手术的时候,或是你在意外事故中摔断了腿的时候。你当时想的是什么呢?你会担心非洲的饥荒吗?你会担心有无辜的人在中东战争中丧生吗?

  不会。你当时唯一的想法就是让痛苦消失。这是因为,你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你必须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与自己生活在一起,因此,你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正常的

  要知道,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如此。对我来说,你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人——我自己才是。从其他人的角度来看也是这样的,比如你的朋友、家人和同事。

  由于你每分每秒都是和自己生活在一起的,所以难免会无意识地产生一些错误的认知,比如,认为他人很在意你。事实上,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人并不在意你。虽然这听起来可能很令人沮丧,但对你而言又何尝不是一种解脱?这意味着你不必太在意他人的看法

  有这样一句格言:“20岁时,你关心每个人对你的看法;40岁时,你不再关心他人对你的看法;60岁时,你会意识到,其实从一开始就根本没有人在意你。”除了你自己,不会有人特意去关注你过去的错误或尴尬的经历,他们都忙着担心自己的事情。简而言之,人们不会:

  • 调查你过去的失败经历;
  • 留意你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所有内容;
  • 记住你尴尬的时刻;
  • 经常想起你;
  • 关心你就像关心自己一样。

不是每个人都会爱你

  你在意别人对你的看法,是因为你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人们往往以为,获得认可的最佳方式就是与他人毫无冲突地平静相处。因此,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努力成为完美的人,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爱。

  然而,这样做通常是没用的。无论你多优秀,总还是有人不喜欢你。你可能试图“修复”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但这往往行不通。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信仰和价值观,人们仍然会按照他们固有的方式来看待你。

  因此,如果你总是根据别人对你的看法来建立自我价值,那他人的认可将一直制约着你。如果他人突然不认可你了,会发生什么呢?可悲的是,多少外部认可都无法补偿自我肯定的缺失。

  你是如此努力地想得到每一个人的爱,不惜每天过着无法表达真实自我的沉闷生活。最终,你会不停地效仿你的朋友们,甚至迎合周围的每一个人,却唯独忘记取悦世界上最重要的那个人——你自己。


他人对你的看法与你无关

  你无须对任何人的想法负责。事实上,他人对你的看法与你无关。你需要做的是抱着尽可能纯粹的目的,以真实的方式去展示自己的个性。简而言之,你的责任是尽最大的努力去做真实的自己。无论结果怎样,人们喜欢你也好,不喜欢你也罢,对你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要知道,即使是那些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比如总统、政治家和杰出女性,也一样会被很多人怨恨。

  因此,不要将改变他人对你的看法作为自己的人生使命。每个人都有坚持自己信仰和价值观的权利,因此不喜欢你也是他人的权利。人们有从自己的立场出发评判他人行为的自由。你不必被所有人喜欢,接受这一点是自我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同时也有助于你最终成为真正的自己


  过度敏感意味着:

  • 面对他人的评价,你往往会以扭曲的方式去理解;
  • 你会一直困在自己想要维护的自我形象中。

  要想克服过度敏感的心理,你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1. 改变你对他人眼中的自己的解读

  为了减少对于他人评价的关注,重新定义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至关重要。为此,你需要认识到:

  • 一般来说,他人其实不怎么在乎你;
  • 同时,你也并不是很在乎他人。

  首先你要意识到,他人其实不怎么在乎你。意识到这一点将帮助你深入地理解,大多数人并不会真正在乎你。他人实际上都太忙了,一般不会经常想起你。毕竟,每天陪伴他们时间最长的是他们自己。所以在他人眼中,他们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你。这是很显然的事情。

  其次你要意识到,你也并不是很在乎他人。你其实也没那么在乎别人。你真的没有时间去担心别人。大多数时候,你只关心自己。这并不是说你是一个没有同情心或十分自私的人,你只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普通人。

2. 不要执着于维护你的自我形象

  如果你过度敏感,你会非常在意他人对你的看法。也许你想得到他人的认可,或者害怕他人评判你。你要学着放下对自我形象的执着,这一点很重要。最后,请记住,人们总是习惯于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来解读他人的言行,这是你无法控制的。因此,你无须在意他人的看法,只需遵从自己的个性、做最真实的自己即可。


  怨恨就像你自己在喝毒药,却希望你的敌人被毒死,这显然是不会有任何作用的。与任何其他情绪一样,强烈的怨恨情绪的产生也遵循这个公式:解读+认同+重复=强烈的情绪。根据这个公式,你很可能会因为一件根本无关紧要的事情而怨恨某人很多年,这取决于:

  • 你对这件事情的解读;
  • 你对自我解读的认同程度;
  • 你在脑海中重复思考这件事情的次数。

  假设你的一位朋友好似突然背叛了你一样,没有邀请你参加某次派对。在你的认知里,这位朋友是真的背叛了你,你也因此深深地怨恨他。你不停地想:“他怎么能那样对我?”这种想法像毒瘤一样长在你心里,最终你决定与他彻底决裂。几个月后,你仍然怨恨他。请注意,并不是事情本身令你难受不安,而是你对这件事情的解读导致了怨恨情绪的产生

  那么,有没有可能你对这件事情的解读是错误的呢?也许是朋友认为你可能不喜欢这次派对呢?也许是他认为你最近太忙呢?当然,他至少应该先问你一下,但人无完人。如果当时你先不去解读,而是当面问问他,也许事情就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

任由怨恨累积的危害性

  通常,无法或不愿意面对自己讨厌的人是火上浇油的。回避无济于事,相反,你会一直在脑海中回放发生的事情。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怨恨会越来越强烈。如果随后你还需要经常与你讨厌的人共事,那么情况就会越来越糟。

如何利用怨恨促进自我成长?

  当你无法原谅他人并继续你的生活时,怨恨就会产生。这是你过分沉浸于过去发生的事情,而不放眼未来的必然结果。其实,当你被怨恨纠缠的时候,正是学习的大好机会——学习如何原谅和放下,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爱自己

  怨恨提醒你必须爱自己,要珍视自己内心的平静。内心的平静比什么都重要,它比绝不出错、复仇成功或怨恨他人更加重要。简而言之,放下怨恨是在宣示对自己的爱,使得你可以继续前行,同时也表明你愿意宽容和理解他人


爱自己

  用纳尔逊·曼德拉的话来说,怨恨是你主动喝下的毒药。它亦是你允许在自己花园里生长的杂草。当怨恨来袭时,你觉得自己应得的东西——可能是来自他人的信任、尊重或爱——被不公正地夺走了,觉得自己的身心受到了重创

  只要你觉得保持绝对正确和通过报复找回心理平衡比获得内心的平静更重要,那么你的怨恨就会永远存在。只要你继续用怨恨的执念去滋养自己的情绪,怨恨情绪就会持续发酵。而且你越压抑它,它的生命力越旺盛。这就是为什么你要把内心的平静当作最重要的事情,同时要学会原谅他人和自己

爱他人

  怨恨控制你的程度与你的同情心水平密切相关。越富有同情心的人,越容易摆脱怨恨。你需要明白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人们的行为通常建立在意识(无意识)水平的基础上。你可能希望某个人用不同的方式对待你,但如果他(她)没有这么做,那也只是因为他(她)真的无法做到

  因此,与其去界定一个人是好还是坏,不如说他(她)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如果他(她)做了一些你难以接受的事情,那往往只是由于他(她)当时缺乏意识,或正处于某种消极的情绪状态中。

  可悲的是,大多数人的行为都深受环境的制约。尤其是个人的成长环境,会在其行为模式上烙下深深的印记。我们的行为模式往往与父母的行为模式极其相似,这就是为什么遭受父母虐待的人反过来又会虐待自己的孩子。

  过去的经历塑造了我们的思想,使我们不断地重复做着那些自己所知道和熟悉的事情。即使有些经历是痛苦的,但至少是熟悉的。大脑总是倾向于固守已知的东西,认为未知的一切都是危险的,因为无法掌控。这就是大脑不喜欢或忽视当下时刻的原因。

  简而言之,人类思维的本质是固守旧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造。回顾一下自己的家族史,你可能就会注意到这些模式。人类世代相传的那些适应性行为正说明了我们很难摆脱这些既定的模式

  重点在于,人们只能基于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外部环境,尽其所能地行事,所以一定会犯很多错误。这是人类的通病,是所有人都要经历的。人类试图去做的最荒谬的事情之一就是想要改变过去。过去发生的事情就应该发生,因为它确实已经发生了。现在的问题是,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做?


如何放下怨恨?

  为了放下怨恨,你需要认识到以下几个问题的重要性:

  • 改变或重新审视自己的解读;
  • 直面导致怨恨产生的人和事;
  • 原谅(打破自我认同的束缚);
  • 忘记(不再重复)。

  怨恨源于你对所发生事情的解读。这种解读可能会让你感到被背叛,让你怒火中烧,甚至产生报复的冲动。在脑海中重现那些不愉快的场景会使你产生更多的怨恨,而且,倘若你不去直面那些导致怨恨产生的人和事,怨恨情绪就会不断蔓延。

  为了阻止怨恨不断累积,你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对所发生事情的解读,同时学会直面你所怨恨的人和事。当你这样做时,你会发现自己更愿意去原谅一些人和事,同时会慢慢放下怨恨。最后,你要学会忘记。这需要你停止在脑海中一遍又一遍地回想当时的场景。这个过程可以称为“放下怨恨的‘4步法’”。

1. 改变或重新审视自己的解读

  为了正确看待某件事情,你需要好好审视一下自己对这件事情的解读。你是否过度戏剧化地描述了当时的情况?这其中会不会有什么误解?实际情况到底如何?事实往往会在你摒弃自己的解读之后才浮现出来。真实的情况会带来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促使你用更有力量且恰当的解读替换你现有的解读。

2. 直面导致怨恨产生的人和事

  如果你的怨恨是针对某些人的,那你需要与他们真诚地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感受。通常,当你不愿意与自己怨恨的人交流感受时,怨恨就会累积起来。这往往是由于恐惧:害怕自己显得脆弱,害怕伤害那个人,害怕你们之间的关系因此恶化。如果你真的无法和那个人直接对话,写信沟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即使你不把信寄出去,只是写信这个简单的行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你放下怨恨。

3. 原谅

  现在你已经找到了一种自我表达的途径,那么试着开始原谅吧。你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解读并了解了事实。如果需要,你还会和自己怨恨的人真诚地交流。你做了所有该做的事情,现在可以放手了

  想想怨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看看它是如何影响你的幸福感和内心平静的。请记住,怨恨是你过度依赖过去的结果。原谅才能使你与当下——这个唯一真实的存在——重新建立起联系。同时,原谅能够帮你忘记那些不真实的过去,直至彻底与它们告别。想象一下,一旦放下怨恨,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你又会有什么样的感受。现在就去做吧。然后,学着放下和原谅

  记住,原谅是一种自爱的行为。它不仅是因为你有同情心,更是因为你对幸福的珍视高于一切。当你选择原谅时,你放下了对自我的依赖,放弃了与其相关的所有想法。

4. 忘记

  最后一步,忘记。你要抛开使你产生怨恨心理的那些念头,让生活继续。当这些念头再次出现时,试着放下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会逐渐失去控制力。

本文来源:《情绪由我》,蒂博·默里斯 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3.04.15 周六:

  你之所以会忌妒,是因为你渴望得到一些别人有但你目前没有的东西。每个人都会时不时地忌妒他人,你完全不必因此自责。

  忌妒心源于“我不够好”的信念,来自内心最空虚的地方。忌妒的表现是,一方面,你觊觎别人拥有的东西,相信这些东西会使你感到满足;另一方面,你害怕失去那些你认为本该属于你的东西。

忌妒心可以帮你找到真正想要的东西

  忌妒心可以让你知道也许你选错了道路,并帮你找到真正想要的东西。例如,苏珊·凯恩(Susan Cain)在她的《安静》(Quiet)一书中提到,她曾经非常忌妒那些作家或心理学家朋友。有趣的是,当时的她是一位律师,但她并不像其他律师朋友一样会忌妒成功的律师。这让她意识到,也许律师并不是她真正想要追求的职业。最后,她改变了自己的职业方向,成了一位作家。

  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当我还是咨询顾问时,我发现自己并不忌妒或仰望公司里的成功人士。然而,在个人发展过程中,我渐渐开始忌妒一些成功的博主。当意识到有人正在做我自己非常想做的事情时,我产生了强烈的忌妒心。我想象着如果自己也可以在他人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给予帮助,并为社会做出贡献,那将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正因如此,我创建了个人博客并开始写书。如你所看到的,忌妒心如果利用得当,对我们的生活是非常有帮助的。找出你所忌妒的人,然后想想:忌妒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你究竟想从生活中得到什么?

忌妒表明你有一种缺失感

  在一些情况下,忌妒可能表明你正处于一种感觉自己有所缺失的心态。以我自己为例。当看到畅销书作家时,我有时会忌妒。我觉得他们好像偷了一块本该属于我的馅饼,我和他们一样也该得到那样的成功。我不会为有这种感觉而骄傲,但也不会责怪自己有这种感觉。

  这种忌妒源于一种信念:世上的成功是有限的。因此,每当有人取得一点成功时,他们似乎都是在偷走你成功的机会。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以作家为例,情况正好相反。一位作家与其他作家合作得越多,他(她)成功的概率就越大。如果一位作家总是试图一个人完成所有的事情,他(她)就很容易失败。当然,这不仅限于作家。从竞争转为合作可以帮助你把心态从感觉有所缺失调整为感觉很富足

  现在,当再看到其他作家取得成功时,我会告诉自己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消息。因为如果其他作家能做到,我也可以。同僚越成功,对你越有帮助。同样,你越是愿意帮助其他作家取得成功,他们将来也就越能帮助到你。正如金牌销售及励志演讲家齐格·齐格勒(Zig Ziglar)所说:“如果你能帮助别人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你就可以拥有生活中想要的一切。”记住,其他人能做到的,你也可以。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成功。你可以选择合作而非竞争

忌妒可能是在提醒你解决自尊问题

  也许你时常担心自己的男朋友或女朋友欺骗你或离开你。这通常是因为你觉得自己不够好,需要通过男朋友或女朋友来使自己看起来更加完美。不幸的(或幸运的)是,就像你无法控制人们对你的看法或行为一样,你也无法控制你所爱之人的想法或行为。通常,希望掌控伴侣的想法只会将他们推得更远。其实,时不时地产生忌妒情绪是很正常的,但如果忌妒过了头,就需要及时审视自己了。我们的不安全感和恐慌感通常源于内心的自卑,以及对自己不能或不会被爱的担忧

忌妒可能是在提醒你停止与他人比较

  多人都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执念,认为其他人看起来总是比自己快乐。但我可以向你保证,事实绝非如此。如果你能看到那些面带微笑的人和乐观的人内心深处隐秘的悲伤,你就会知道,他们是多么热切地希望换一个生活环境、做一些完全不同的事情或者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

  忌妒往往源于与他人的比较。你要意识到这种比较由于本身存在偏见,通常结果只会适得其反。事实上,人们几乎不会拿苹果与苹果做比较。你只看到朋友的成功,却没有意识到这可能只是他们整个人生的一小部分。表面上看来,他们可能很幸福又很成功,但他们可能并不快乐,甚至很抑郁。因此,与其假设你的朋友比你快乐,不如假设你和他们一样快乐。

  此外,不要只关注朋友那些比你更优秀的方面。也许,你在意的是你的朋友赚钱比你多。也许,你在意的是在你单身的时候,你的朋友有人陪伴。又或者,你可能羡慕你的朋友拥有一些先天优势和出众的能力。可问题是,这样的比较并不对等。你忽视了自己的优势和品质,这会让你感觉自己不够好

  更糟糕的是,你可能经常同时与好几个人进行比较。拿他们各自成功的地方与你自己做比较,必然不会得到满意的结果。试问,一个人的智慧怎么和好几个人的集体智慧抗衡?你能看出这种比较存在多么严重的偏差、是多么不现实吗?然而,这是许多人在无意识的状态下经常会做的事情。

  因此,如果你产生了忌妒情绪,那很可能是这种不公平的比较所导致的。为什么不将今天的你与昨天的你进行比较呢?毕竟,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让自己比昨天、上个月或者去年更好。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环境,拥有不同的技能和个性,所以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可以公平比较的东西


  抑郁最可怕的地方是它会使你上瘾。不抑郁反而让你感觉不舒服。你甚至会觉得快乐是有罪的。

  非临床性抑郁往往是由于你对自己的生活环境非常不满意,对改善它不抱有任何希望,且一直无法接受它。这可能发生在你经历了某些悲惨的生活事件之后,或随着你生活的某些方面逐渐失控而慢慢出现。抑郁源于对生活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感到绝望。

  有时候抑郁也可能由一些十分普通的事件引发。例如,有的人可能会花很长时间沉溺于过去或担心未来,即使生活中并没有发生什么重大事件,他们也可能会变得沮丧、抑郁。你必须提醒自己,抑郁和其他情绪一样只是一种情绪,无所谓好坏。你的抑郁情绪并不能代表你。在体验它的整个过程中,你都始终独立于它而存在着。

抑郁情绪的产生是一个主动的过程

  虽然看起来似乎是你不幸地体验到了抑郁情绪,但其实这完全是因为你对消极想法的认同造成的。因此,你确实应该对抑郁情绪的产生负一定的责任。但这是否就意味着你应该因为抑郁而感到内疚或彻底被其击败呢?当然不是!永远不要为自己的任何情绪而感到自责,这样做毫无意义。事实上,你在“制造”自己当前的情绪状态中发挥了作用,因此,你同样有能力摆脱它

  还记得大卫·雷诺兹在《建设性生活》中关于抑郁研究的第一手经验吗?他的抑郁症完全是自己“制造”出来的。这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包括采用特定的身体姿势、重复某些语句,并配合某些消极的想法。他需要通过这些特殊的方式来进入真正的抑郁状态。

  好消息是,因为你有能力“制造”抑郁,所以你也有能力摆脱抑郁。当然,在极度抑郁的状态下,想要忽视消极想法并以积极的想法取而代之是极具挑战性的。即使你试图去想一些积极的事,比如那些令你感恩、快乐或幸福的事,它们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

  除了抑郁,你也会体验到其他负面情绪,比如愤怒。一开始,你很可能会忽视自己的愤怒。你的朋友甚至可能会告诉你要克制自己的愤怒——因为他们宁愿看到你沮丧,也不愿意看到你愤怒。然而,有时愤怒可以帮你登上情绪的阶梯,最终帮你摆脱抑郁。请记住,只要不是抑郁,其实任何情绪对你都是有帮助的。因此,你要学会去拥抱那些似乎能给自己带来更多能量的情绪状态,从而累积更多的能量来登上情绪的阶梯

  大卫·雷诺兹还表示,即使是深陷抑郁中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有情绪上的波动。他在《建设性生活》中写道:“即便在最抑郁的时刻,仍然会有一些微弱的光之涟漪照亮我们的心情。”你可以利用自己感觉比较好的那段时间,来进行任何可能对你有益的活动。


如何利用抑郁来促进自我成长?

  抑郁是你已经与现实脱离的标志。你有没有注意到?其实人类是地球上为数不多的会抑郁的物种之一。这是因为人们常常迷失在自己的思维之中,被那些消极的想法和不自信的自我所奴役

  抑郁是一种信号,它提醒你放下对过去和未来的担忧,放下对当前状态的解读,重新回归现实。这也许是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因为它需要你放弃多年来一直坚持的自我认同。这种自我认同让你相信自己必须做某些事情,如赚一定数量的钱、选择某种生活方式或达到某种社会地位。

  抑郁会提醒你与自己的身体和情绪重新建立连接,同时摆脱思维的控制。因为,抑郁本身就是你的大脑制造出来的。一些经历严重创伤、悲痛或抑郁的人喜欢让自己忙碌起来,以免不停地回忆和思考。抑郁时,过多地思考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几乎没有人因为不断思考而摆脱抑郁情绪

  因此,你应该用重新与自己的身体进行连接去代替思考。运动是做到这一点的最佳方式,并已被证明对改善情绪非常有效。

  总之,抑郁是在提醒你脱离虚假的自我,重新与现实建立连接。它提醒你摆脱思维的控制,不要一味地回忆过去或担忧未来,尽可能多地活在当下。为了回归当下,你需要与你的身体和情绪重新建立连接。

  为了从抑郁状态中走出来,摆脱思维的束缚至关重要。从“感觉”上摆脱抑郁比从“思维”上摆脱抑郁更容易。我敢说,大多数人一生中90%以上的时间都是在自己的头脑中度过的。他们只有在意识完全觉醒或活在当下的时候,才是一种清醒的状态。例如,他们不去倾听他人说话,但他们会:

  • 判断和解读他人所说的话;
  • 预测他人接下来要说什么;
  • 迷失在他人的想法中。

  所有这些事情都是在思维层面发生的,说明人们根本没有活在当下。他们要么被困在过去,要么在担忧未来,从而不断被负面情绪纠缠。当然,严重的抑郁症需要专业人士的帮助,但对于较轻的抑郁状态,我在这里提供了一些应对的策略。

  • 运动。正如之前所讨论的,运动是让心灵平静以及与身体建立连接的最好方法,并且运动对情绪有积极影响。

  • 冥想。冥想是观察自己的思维和放下执念的有效方法。通过在冥想中观察自己的想法、情绪和感觉,你可以重新与现实建立连接,而不至于迷失在思维中。

  • 转移注意力。忙碌可以避免过度思考。不要用持续的消极想法来助长你的抑郁情绪,而应该尽量把注意力集中在你要做的事情上。

  • 关注他人。正如戴尔·卡耐基在《如何停止忧虑,开创人生》中提到的,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曾对他的抑郁症患者说:“如果严格遵循这个处方,你的抑郁症可以在14天内痊愈。这个处方就是:试着每天都想想如何让别人开心。”无论这个处方是否有效,关注他人肯定能帮助你淡化自己的问题,并让你将注意力放在更积极的事情上。

  可悲的是,当你感到抑郁时,你可能根本不想做这些事情。然而,只要你开始行动,试着让自己忙碌起来,你的处境将逐渐改善,事情也会变得越来越容易。因此,迈出第一步十分重要。

本文来源:《情绪由我》,蒂博·默里斯 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3.04.16 周日:

  害怕开始做一件事恰恰说明你应该继续做这件事。因为这往往是自我成长的绝佳机会。恐惧和其他情绪一样,只存在于你的头脑中。这就是为什么你会以一种极度谨慎的态度开始做某件事,但当你轻松完成它的那一刻,却突然意识到自己起初的害怕是多么的愚蠢。

  最终能够完成自己最疯狂的目标的人是那些愿意离开舒适区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慢慢适应了那些让自己心里不舒服的事情。回想一下你曾经抗拒去做,现在却习以为常的事情。例如,我敢打赌第一次开车或第一天上班时,你都感到十分害怕。但现在的你,是不是早已习惯了自己开车去上班呢?

  事实是,人类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关键是要习惯偶尔的不适感。如果不能面对自己的恐惧,你将极大地限制自己的潜力。一直待在舒适区也会摧毁你的自尊,因为在你的心里,你非常清楚自己并没有做那些该做的事情。

  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有一条定律:要么生长,要么死亡。人类也一样。一直待在舒适区的人,其实已经从内部开始死亡了。不要让这种情况发生在你的身上。正如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所说:“其实有些人在25岁时就已经死去,却直到75岁才被埋葬。”请确保你不在这些人当中!


  你要意识到,即使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人也有感到恐惧的时刻。这是走出舒适区的第一步。勇敢并不意味着没有恐惧,而是要不畏恐惧坚定前行。同时你要知道,恐惧是不会消失的,但无论如何你都要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没有恐惧,就没有勇气。当你能够直面自己的恐惧时,你会逐渐培养出勇气,并将其转化为一种习惯

  在采取行动之前,你不需要避免使自己陷入恐惧或麻木自己。相反,你必须接受恐惧不会消失的事实,并习惯它。然后,坚定地采取行动

  准备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前,你可以问问自己:“我最应该去做,却因恐惧而拖延了的事情是什么呢?”一旦完成了这件事情,你可能会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豪感和真正活着的感觉。这表明你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你也可以把这种体验看作是大脑给你的走出舒适区的奖励。


  情绪决定了你的生活质量。因此,学会改变自己和环境来体验更积极的情绪对你的幸福至关重要。

  让我们面对现实吧。人一生中一定会不断体验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但希望每一次你都可以提醒自己:情绪不是你,要想彻底摆脱它,你首先要学会接受它。悲伤、沮丧、忌妒或愤怒并不能代表你,你只是这些情绪的见证人而已。在这些暂时性的感觉消失后,你仍然是你。

  情绪可以引导你。你要尽可能多地从它身上学习,然后放下它。不要过分执着于情绪,就好像你需要依赖它才能生存一样。绝非如此。不要轻易认同情绪,就好像它真的可以定义你一样。它没有这样的功能。相反,你能够利用它来促进自我成长。请记住,你可以超越情绪。难道不是吗?情绪来来去去,而你依然是你。

本文来源:《情绪由我》,蒂博·默里斯 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3.04.17 周一:

  有许多朋友体会到生命就像在不同的意识摆荡,过去全部都在抓“有”、抓物质的层面(念头也是物质),然而现在可以踩个刹车,体会到生命有个“不动”、非时间的永恒,也可以说是“在”。这一点体会,已经让他走上一条没有回头路的路。

  接下来,最多是透过臣服和参随时提醒自己。毕竟本来就“得”不到什么,也没有练习可以补强你本来就有的。这里所谈的提醒,最多也只是——把对立挪开,一个人也就找到非时间的永恒。


  什么是心流?心流是非时间的状态,是“在”,是没有念头,是把相对完全交给绝对。


  在所谓的“现代化”之前,社会的步调很慢。一个人如果步调快,像是情绪上反应快,例如急躁或是动作很快,会被认为不扎实。坦白讲,用我们现代人的步调活在古代,一定会被认为不够稳重,甚至会被认为内心有很大的障碍,可能有神经衰弱或有什么重大的疾病。从古人的角度来看,现代社会的步调相当不正常,就好像每个人都放逐了自己、抛弃了自己。

  古代社会的人可以随时体会到非时间的观念,而自然停留在这个状态,因为这是最舒畅、轻松、不费力的状态。现代人凡事都用脑筋去想,反而是一种费力的过程

  换一个方式来说,修行其实是从“动”到非时间的“不动”。透过臣服与参,最多是提醒我们自己,有个“不动”——非时间的永恒。一个人假如懂了这一点,他其实不用参,也不用臣服,本来就随时停留在这里、臣服在这里。

  讲得更透明一些,假如我们随时把自己的身份落在这个世界,我们每一个瞬间也跟着离不开这个世界。但是,只要我们把自己的身份从这个世界挪开,随时知道“我”跟绝对分不开,我们每一个瞬间也就跟着活起来,进入一个非时间的状态。

  我们所看到、可以体会、可以想到的一切,全部都是果,没有一个东西叫作因。就是有一个因,也不是我们可以体会到的。所以,去找因,永远找不到。只要我们肯定这个世界是真实的,甚至认为自己所看到、所想、所体会、可以用语言描述的,样样都是绝对不变的存有,那么对我们而言,因果当然存在,而且样样离不开因果。

  因为我们可见的世界是因果组合的,我常常说,最难懂的是,外围每一个人、每一件事物最终都是同一种东西的组合。而且,这个组合的源头也是因果化出来的。在这样的框架下,我们这一生可以活出来的没有一项不是因果。世间的一切是注定的,也没有什么东西叫作自由

  接下来的练习,最多只是透过我们每一个细胞、每一个领悟、每一个反应去知道、肯定、体会前面这些话。

  面对任何事情,再好、再不好,都可以彻底去接受。一切都安排得刚刚好。面对任何灾难,还是刚刚好。刚刚好,透过它们,我来到这里现在,可以肯定一切都刚刚好。

  即使我可以自由选择,我最多也只会选择每个瞬间所带来的考验和一切。而我充满着自信,知道没有一件事情我会希望转变,也没有任何想得到、想追求的。

  一天下来,你可能遇到各式各样的状况,有时候不免质疑这些话的正确性。这时候,这个练习特别重要——也就是接受眼前的不安、恐惧、质疑、愤怒、失落、反弹、追求,不断接受自己还有许多问题、还有一个相对和绝对分别的观念、还认为醒觉不可能那么容易、还认为有一个练习可以让自己醒觉。

  不断接受眼前的状态,一个人自然就进入臣服。如果还有非时间和当下的观念,也就承认自己还有这个状态。这些提醒和练习,虽然在其他的作品也谈过,但我相信,走到现在,你的体会和它的力道会跟以前完全不同。

  把这个练习落到生活每一个角落,一个人自然体会到,一切经历都是注定的。虽然是注定,只要选择接受一切,也就自然发现在生命更深的层面没有什么叫作注定或不注定

  透过肯定、接受每一个瞬间,我们自然跟生命的绝对接上头,轻松而不费力地把我们意识的中心或注意力移到绝对的层面。


  过去和未来是头脑的产物,是脑在运作,本身是相对的逻辑。然而,当下是一个不费力的绝对。活出这个重点,就是这本书带来最重要的钥匙,让我们随时在时间的范围找到一个门户,可以从这个门户跳出来。

  假如我们把当下也错当作一个相对的观念,误认为当下只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空当,反而找不到这个门户。一个人最多只需要把相对所带来的观念挪开,绝对自然会浮出来。因为它在相对的每一个角落都存在,只是好像被相对盖住了,才让我们找不到。

  仔细想,把注意力集中在已经过去的一切或烦恼未来的规划,其实无法为我们带来任何改变,最多只是增加烦恼。可惜的是,许多朋友,哪怕在修行或瑜伽的领域投入了很久,一谈起过去还是愤怒,还是失落。所有的纠结,都离不开过去。过去,就像一个墓地,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

  我们都忘了,就是因为把自己投入相对,才会有那么多烦恼和痛心。如果我们不断回想过去,想透过头脑找出一个解决方案,这本身已经把所有可能限缩在很窄的范围内,更不用谈这个范围本身就是一切问题的来源。不断回到这个很窄的范围,也就是一再肯定这是我们全部的可能,肯定种种的因果,而让我们随时忘记连因果都是头脑的投射。

  同样地,我对许多在烦恼和失落的朋友,也是劝他们要把全部世界、眼前的问题挪开,不去想它们。这样一来,反而会从心里流出眼前所需要的答案。而且,这些答案比头脑刻意想出来的更有力道,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不继续肯定过去、未来或眼前所带来的因果,一个人自然会把自己的身份从相对的范围挪到别的地方。挪到哪里?不用追求,绝对的体会自然就出来了。

  绝对,我们的体会最多也只是非时间的永恒。其实,一个人在非时间的范围,自然会让身体体会到什么是乐。而这个乐是不费力的乐,是在·觉·乐,跟我们追求或得到什么一点都不相关

  参,把自己从时间挪开,因为头脑回路的运作太快,我们有时候不知道自己在想,却突然体会到一种伤痛、不舒服、不安、恐惧、窝囊……这时候,重点是不要去分析事情,最多是轻轻松松地问——为谁,有这些情绪?

  答案当然是——我。我,是谁?

  这个问题,没有答案。我们最多是跟着“我念”(I-thought),跟着这个“我”而有的念头,一直贴着它走,走到它的根源。而它的根源,是没办法回答的。这时候,就停留在这个没有回答的空当

  我们会发现,这个没有回答的空当愈来愈长、愈来愈宽广。我们自然会快乐起来。没有事,烦恼,也就忘记了。这是最好的疗愈方式——不去分析悲伤,而是把自己从时间挪开

  面对问题,最好的方法反而是——不去面对它,把它挪开。这不是逃避问题,只是把脑挪开。该做的,自然还是会做,反而没有记忆的重担


  有了时间的观念、有了人的特质,我们自然会发现自己大部分时间都停留在过去——过去的痛苦、过去的失落、过去的损失、过去的委屈、过去的伤害(包括自己和别人的伤害)、过去的失败、过去的打击、过去的创伤、过去的学习、过去的成就、过去的光荣……

  这一切,全都离不开脑海虚拟的现实。全部,都是从“我”的角度在观察、在衡量过去。这些过去的记忆不光带给我们痛苦,而且还强化了“我”。就连好事、喜事、快乐的经验,也都在强化“我”。因为有这些经历,“我”们自然会期待更多,希望能够再多重复几次。

  有了过去,才自然会有未来——又是一个虚的境界。要把头脑挪开,不受时间的限制,从古人到现在都一再强调,唯一的方法也只是回到瞬间。但是,这里头有一个大的秘密。

  其实,瞬间是回不去的,因为并没有一个东西叫瞬间或是当下。希望你还记得,只要我们可以讲出一个东西叫瞬间,它已经变成过去。我们可以想到它,它已经过去了。即使用各式各样的练习和方法去进入,也不过像在追一个阴魂。表面上好像追到了,但是,追到了什么?

  最多,是过去的一个影子。它已经过去。这个秘密是——不去管有没有什么东西叫作瞬间,最多只是对眼前任何东西不要做个反弹

  我讲的反弹有很多用意,首先,不要让眼前的东西把我们带走,让自己认为很真实,还可能想做一个反应——喜欢不喜欢、讨厌不讨厌,甚至想去改变

  不反弹,也代表你我完全知道——一切都是业力组合的,不值得也没有必要去抵抗。老实说,也抵抗不了

  不反弹,还有另一个意思,也就是之前的练习所提到的——对生命充满信任,知道我们走到这一天、走到这里都是刚刚好,我们现在有的互动都是刚刚好。你我过去好像走过许多冤枉路,在整体来看也是刚刚好。因为有这些经历,才会走到这里。而这里,又是刚刚好。

  所以,不去对任何事情、任何发生,产生抵抗和反弹,不知不觉,一个人就回到瞬间。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东西抓得住他、吸引住他,他用这种不费力的方法自然打断了因果的联结,也就把每一个瞬间单独化,让每个瞬间新鲜地活出它自己。

  一个人会突然发现,过去所体会到的瞬间与瞬间之间的联结并不是瞬间彼此在做联结,而是我们的脑——是透过你我的知觉再加上念头,把瞬间粘起来了。假如不去理会这个瞬间,它连不起来,一个人也就突然自由起来,知道这一生可以有的唯一的自由选择,也只是——不去选任何瞬间

  其实,谈自由或不自由,本身还是相对的语言。一个人不断地不去做任何反弹,他的注意力自然已经摆在绝对的层面,接下来连自由不自由的辩论都起伏不来。

  现在一般人所关切的话题,你会突然发现跟你一点不相关。你完全知道,再先进的课题都会带来不快乐,会不断延伸更多相对的范围。但是,这么讲并不正确。毕竟从绝对的角度来看,任何相对的领域其实不会影响到它。

  站在绝对,有这些知识也好,没有这些知识也好;有时间的观念也好,没有时间的观念也好。就连什么叫作瞬间、过去或未来,跟它其实都不相关。这些话,最多是我们人类自然在没有事中生出许多事来(much ado about nothing)。


不加形容词

  只要我们看着世界,有认知,包括前面提到的知识、分别、判断,都离不开时间。试试看,一天下来,任何事情,好好坏坏都不要去区隔,不要再加一个形容词在上头

  像是大、小、长、短、高、矮、胖、瘦、漂亮、不漂亮、好、不好、有用、没有用、有帮助、没有帮助、有爱心、没有爱心、聪明、愚笨、善良、坏心、慷慨、小气、活泼、呆板……这些形容,我们都不要使用,不要加到所见的任何人事物之上

  一天下来,无论见到、听到、闻到、尝到、触碰到任何东西,完全站在一个中立的角度,我们自然成为一个见证者(watcher)——看着样样都让它来、让它走,不在上面再加一个念头。

  站在中立的位置,我们自然会发现样样都跟自己不相关。这世界,跟自己不相关。好坏,不会让自己动摇任何经历,我们并不需要用快乐、不快乐、痛、不痛、兴奋、悲伤、刺激……这些词汇来限定,而自然发现自己随时在做一个见证者

  一个人发现自己随时在做见证,自然没有时间或非时间的分别,随时都在当下。甚至,就连“当下”的认知也起不来。最多只是做见证。

本文来源:《时间的陷阱》,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4.18 周二:

  我们看别人最多是看自己,是在投射自己的观念、自己的期待、自己的制约。

  矛盾,是头脑设立出来的。一个人懂了这些,放下了、没有事了,再也没有矛盾,也就可以宁静下来。


  臣服,最多也是一种没有念头、没有分别的状态。一个人不断懂了这一点,知道非时间的永恒是自己生命的本质,自然会把眼前发生的所有大事小事都交出来。

  交出来,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也就是接受眼前的一切——眼前的事情,无论好坏,都不断地接受。一切都好,一切都刚刚好,就是叫我决定,也就是刚刚好是这个决定。

  这个接受,不光是接受眼前的事情,而是有更大的一个层面——接受真实。我们知道真实不至于被眼前的事情盖住,接受眼前看来很不好的事其实是接受——全面、一体、绝对远远比眼前不好的事更大,甚至我就是它,是绝对。这才是臣服。

  既然我们的头脑要靠相对才可以运作,自然会认为绝对不存在,甚至要把它排斥掉,同时也会担心绝对把相对消除掉而产生一种惶恐、一种不安。被消除的恐惧,自然要冒出来。

  每一个人只要去追求真实,都会遇到这样的恐惧,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很多质疑,甚至可能浮出前一章还没有完全回答的问题——假如一个人完全回到绝对,相对的身体还可能存在吗?我们还有一个生命可以照顾吗?

  答案,又是相当简单。假如把“我”或是相对的意识状态全部交给或臣服到绝对,我们不光可以活下去,而且活得很好,甚至还特别好

  首先,臣服到绝对,是表达顶礼和信心——肯定生命有一个比相对的“我”远远更大的力量,而且大到不成比例。我们承认这个力量是真正的造物主。假如它可以延伸出银河、太阳、地球、月亮,怎么可能有所不知?怎么可能有所不能?怎么可能不影响到全部?

  把相对交给绝对,最多也只是让生命最大的力量带着自己走下去。这么一来,我们会突然发现——不是小我、头脑带着我们走。我们过去跟着小我走、跟着头脑走,到头来只会走错、走冤枉路、走到烦恼和悲伤。

  把自己交出来,会发现问题没有了,任何矛盾都消失了。世界没有变,但是“我”变了。有意思的是,全部世界跟着改变了。

  有些发生,本来会让我们不舒服、觉得委屈、后悔再后悔。我们会突然发现没有一件事有绝对的重要性,甚至不去反弹,它也就自己消失了。我们放过这些问题,也就好像这些问题把我们放过了,让我们的生命有个重新的组合——重生。

  放过这个身体,其实不是放弃这个世界,不是放弃家庭,不是放弃事业、环境、责任,最多只是不需要再刻意用头脑去影响结果,而是反过来让生命最大的力量带着我们走,避开头脑再一层不必要的过滤

  这时,我们不用担心头脑还在运作,毕竟就连上洗手间还是需要神经的指令,只是过去反复受刺激的头脑回路现在不再去用了。

  这么一来,一个人突然“活”了起来。他发挥的创意比任何人想象的都大。尽管如此,对他而言,没有“谁”在创作,是谁在创作,也不重要。任何创作都还是在相对、二元对立的因果在作业,才有一个创作。

  一个人在这个阶段,别人眼中不可思议的创作或表现,他根本不重视,也不认为是一个事。他最多是充满信心,让身体完成它这一生来所要完成的。

  他知道身体是因果的组合,假如之前没有肯定因果,这一次也不会来。既然来到这个世界,有这个肉体,还是要受到因果的限制、流转和作业。身体来有它的目的——有事想完成或不完成,然而他也不会去重视这些,最多是轻轻松松让身体完成自己


放过一切,包括身体

  放过一切,尤其是自己的身体,这本身就是最好的练习方法。

  一早刚醒来或夜里入睡前,把身体每一个部位产生的感受——无论是痛、舒服、沉重、麻、痒、酸、温热、冷,甚至有时候说不出是什么的感受——只是感受,轻轻松松地观察,接下来选择放掉

  放掉的方法,也只是提醒自己——这些身体的反应和感受,还是离不开小我。这个小我,跟我们永恒、绝对、非时间的状态一点都不相关。

  一天下来自然会发现,其实我们可以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任何念头或感受可谈,反而还可以过得很好。一直到睡前最后一刻,假如有念头、有感受,一样提醒自己——有任何感受,我都知道,而都把它放掉。

  不断地提醒自己——我从来没有跟绝对分手过。我在《全部的你》这么比喻:一个人是圆满的,就像张开的手是放松、轻松而爽快的。绝对、非时间的永恒是打开的、是开放的。

  我们不断观察自己的感受,放掉、再观察、再放掉,自然会发现——只要有任何念头、任何感受、任何动作、任何观念,最多是带来一个层面的萎缩。就像原本张开的手握了起来,把自己局限到一个角落。

  一个人假如可以随时见证自己的念头、自己的动作,我相信再次看到这张图,体会已经完全不同。他自然会知道非时间的永恒是最简单、最轻松、最不费力的,而一切的经历反而是费力的,是全部烦恼的来源。

本文来源:《时间的陷阱》,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4.19 周三:

  我们也许会认为咖啡、茶、烟、酒、毒品、各种享乐是这一生最大的瘾头,但其实不是。更大的瘾头,是我们的念头。念头,本身又只是时间的产物。反过来也可以说,时间是念头的产物。

  我们从早上一睁眼,开始有念头,就已经建立了一个时间的架构,而时间又延伸出一个空间的观念。这样一来,一天就产生了数不完的念头。没有念头的片刻甚至可能连一秒钟都不到,但是,我们一般绝对注意不到这个现象。因为随时有念头,已经变成了生活的常态。

  反过来,少了念头,一般人非但不习惯,还可能认为少了什么东西,怎么样都觉得不对劲,接下来,自然就去追求念头。

  念头的吸引力比任何人想的都更大。它本身可以建立一个完整的世界,还可以制造一个因果法,让我们把生命每一个角落都连贯起来而可以取得意义。我们可以想象,假如念头的吸引力不大,不可能那么彻底地把我们骗走。

  所以,其实真正的修行是面对人生最大的瘾头。这个瘾头,还不用谈到贪、嗔、痴等习气,而是比这更根本的,也就是念头。

  假如可以克服念头,连“我”都跟着消逝。我们过去所认知的世界也跟着内爆,跟着消失。没有念头,接下来外头还是有一个世界,但是这个世界跟我们这一生过去所认知的不一样。

  要去克服念头,不是去刻意不想或是勉强去沉默。我们所认为的沉默本身还是念头,最多只是一个没有念头的念头,或是没有空当的一个空当。要面对念头,也不是透过功夫、静坐、祷告、瑜伽、气功……任何修行刻意去专注。

  要克服念头,最多只是看穿它。看穿什么?看穿念头带来的任何现象都离不开一个虚拟的真实,甚至就连这个世界、任何感受、任何体验都还是一个虚拟的现实。

  知道、彻底知道、随时知道——这个世界是虚的、是虚的念相,进而不被任何境界带走,念头也就自然踩了一个刹车。它突然会停止,而我们不用去分析为什么停止。去分析为什么,本身又是一个念头。

  要克服念头,最多是轻轻松松到念头的上游、根源,知道念头的上游或根源不存在。甚至,连“我”也不存在。也就这样,一个人不知不觉就活在当下。什么都没有做,也就解答了一切的矛盾。

  这时候,一个人自然会发现念头也跟着消失了。从身体最深的层面、心更深的层面好像浮出来快乐、欢喜、希望、信心、放松、爱、宁静。然而,这些感受,跟过去带来的好像都不一样。


  对我们伤害最大的其实不是周遭的人或环境,而是自己。我们是透过自己造成伤害,而时间是最主要的祸首。没有时间的观念,我们不可能有事情的先后顺序,不会有记忆。没有过去,也没有后悔。

  对人类创伤最大的,是后悔——不断后悔,不断认为错过了时机,不断想活出过去。总是想把过去带回来,看可不可以改变时机,也改变命运。

  最可惜的是,我们一般人不理解——没有完美的时机。其实,没有任何完美的东西。在这个二元对立、无常的世界,没有一样东西可以称为完美。包括时机。

  我过去常常讲完美——一切都完美,一切都刚刚好,是从一个绝对的、永恒的角度在看这个世界。当然,站在永恒、绝对,没有什么东西叫作完美或不完美。所以,我们才有资格说“一切都完美”。

  但是,站在这个世界来看,没有什么可以叫完美。因为它有生、会死。有生、会死的东西,最多只是一个临时的过渡状态,一样不断在转变、在变化。有了好,可能有坏。有坏,可能又好。不可能让我们可以称之为完美。

  完美有永恒的观念,不受限于时间的影响。我常提到,从相对的范围以为可以突然走到绝对,是不可能的。无论从任何领域来看,都不可能。这个世界本身不是生,就是在死,总是在变化。在一个随时变化的世界,没有东西叫完美

  我们有时候会说一个建筑、一个宗教的系统、一个观念或一个理想是完美的,那最多只是在表达——在这个范围,它比其他现象维系得更久。然而,即使可以维持几百或几千年,但在非时间的永恒里,其实连一眨眼都算不上

  所以,站在绝对,没有美、不美或完美、不完美可谈。

  这只是从时间的观念来谈完美或不完美,如果要从美观、实用、耐用等层面来看,那么我们又该用什么基准来定义完美或不完美?只要有一个东西完美,一定会有另外一个东西更完美。这种所谓的完美,最多只是反映一个相对的量尺

  既然没有完美,甚至连时机都不可能完美,我们不用再不断地后悔,不用再为过去种种的失落、创伤、损失、委屈找出一个更深的意义(甚至还要再做一些功课、练习来把它们消除)。这些都还是多余的,没有一样东西需要有理由存在。因为它本身不存在,是我们头脑投射出来的。

  所以,讲需要接受或臣服,也只是为了我们一般人去面对现实。然而,面对现实,最多只是领悟到——一切全部都是头脑的产物,跟我们接受不接受、臣服不臣服、反弹不反弹、想改不想改、想变更不变更、后悔不后悔一点都不相关。

  一切已经是如此,后悔也改变不了什么,最多只是再给自己另外加一个阻碍、一个烦恼、一个创伤,让我们继续巩固从来没有存在过的念相。

  讲到这里,其实有很重要的一把钥匙,让你我可以走出来——也就是随时捕捉到后悔的念头

  后悔,会带来一个连锁反应,让我们不断想重新活到过去。透过后悔,时间的作用自然会拉长,因为我们从过去又找出一个空间来打转,不断地强化它。强化过去的某一个角落,无形当中其实在强化那个角落的业力,让它继续运转,自然带来其他的后果

  不去肯定它,最多也只是让它自然消失掉自己。我才会不断强调“参”的练习。只要有一个后悔的念头出现,你我留意到了,马上踩一个刹车。我观察到,只有参,再加上臣服,最能够有效地带着一个人从伤痛走出来。任何其他领域的方法,最多是在强化“我”。

  无论去追察创伤或后悔的来源不断重新回顾过去,想得到心理的疗愈,还是用任何功夫来对治创伤,一样地,最多只是在不断强化“我”——把过去某一件事、某一个发生、某一个创伤给坚实化、固态化

  反过来,这里用的方法最多只能说是颠倒的,是——不去管它、不去理它,最多只是贴着念头去找“我”的根源

  我过去也时常跟朋友分享,在面对最烦恼的事甚至大的危机和打击时,不要去想它。不去想它,透过臣服和参,不断地消除种种窝囊或忧郁的念头。

  这么做,并不是不去面对现实。刚好相反,最多只是信任生命有个更大的力量远远超过小我,可以带我们走出来。不去想它,只是不把注意力落在脑的一个小角落,而是让心带着我们走。

  在脑海里不断地去想一个问题,其实没有用,最多只是增加顾虑和两难。对眼前的问题非但没有帮助,反而还会把问题转移到别的地方。

  让心带着走,是把注意力轻松地集中在眼前的事情,不让头脑加上一层主观的“我”的阻碍或是过滤。这种过滤甚至会把问题扩大,带来一种扭曲。这样一来,我们对样样都会比较客观。眼前任何问题不但可以解决,还可以解决得更好。无论是创作、运动、发明、人事的协调,都会有意想不到的突破。

  假如这么做,对脑海里后悔的念头和情绪还是踩不了刹车,就回到前面的It’s all OK!一切都好,都刚刚好。接受自己还在后悔,接受自己念头和情绪踩不了刹车,接受自己还看不开,接受自己还不想放下这个问题,而一切都好,没有事,都是刚刚好

  对很多朋友,先去肯定一切都好,反而有一种更大的刹车的作用,可以让头脑安静下来。这时如果还有念头,再回到前面去参。


  一个人肯定时间,认为时间是真实的,才可能有恐惧。在非时间的永恒、无我的状态,连世界都不再存在,其实也就没有恐惧可谈。就是因为我们不断肯定这个世界是真的,而且认定是再真实不过的,才有一种感受叫作恐惧

  恐惧,最多也只是萎缩,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达不到期待而让自己失掉安全感,才有恐惧。眼前的东西不符合头脑规划和投射的范围,让我们最多只能用恐惧来表达。

  恐惧,可能是我们现代人最大的失衡和不快乐的原因。我们通过恐惧看世界,一切都是灰色的、悲观的。连我们看自己,看真正的自己,都受恐惧的影响。

  我发现,对这些观念反弹愈大,恐惧的现象愈明显。恐惧强烈的人,自然对自己和别人都没有向心力,也没有自信。不断认为自己只是小小的体,要受到环境的限制,被宇宙的因果法左右,或是随时认为外围的人事物都在刻意伤害自己,随时随地都把自己落在一个念头虚拟出来的世界,认为这就是自己全部的可能。

  所以,我提出这些观念,虽然从某一个层面大家都可以听懂,因为跟古往今来的圣人所谈的完全一致。但最可惜的是,接下来一遇到事,该反弹还是会反弹,该抵抗还是会抵抗,甚至会希望这些信息消失,不要引发自己更大的恐慌

  我还没有写这系列的书之前,就是因为知道可能会引起反弹,总觉得自己就像一个人独自在世上行走,而这些话不知道要跟谁讲,但到最后还是鼓起勇气把本来再明白不过的观念、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活出来的真实带出来。最遗憾的是,最需要这种功课的朋友不光排斥、认为不可能,还会想用各式各样的力量让它不成立。

  一个人假如可以接受,而且很自然地接受这里的观念,自然会发现恐惧也就跟着消失而突然第一次对生命有信任。他同时知道,这一生来到这个地球,有这个生命、有这个肉体,最大的任务最多也只是醒觉。相较之下,其他的任务或目标都不成比例,因为全部是念头创出来的

  甚至,再先进的科技或是人类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和整体相比一样都不成比例。透过这些技术和制度的发展,人类不光不可能更快乐,而且刚好相反,其实会更不快乐。因为步调只会更快,生活变得“方便”,自然给头脑更多空间去妄想而带来更多危机、更多不快乐。最后,只是让我们的头脑和身体各走各的——身体变得更不重要,而我们不断集中在脑海里虚的世界,到头来最多是让恐惧蔓延

  然而,假如我们知道,恐惧和种种负面的念头和感受都是从时间延伸出来的,那么每一个人该问的是——该如何着手?倒不是浪费时间和精力忙着去追究这些观念正不正确。这就像一个人已经溺水了,却还在不断追究“我在哪里?”“我会不会死?”“水是什么?”“我死了之后会到哪里?”这种问题,自然会耽误很多宝贵的时机

  反过来,假如能接受这再明白不过的现实——我既然落水,要怎么出来?这种注意力的转变会带来脱胎换骨的变化。

  是我们透过时间制造了一个完整的虚拟世界,所以要承受那么多负面的后果,还进一步需要一个解答的方法。假如懂了这些,轻轻松松醒过来,什么都没有做,也不用做,就这样跟任何感受、恐惧都不相关了。

  我们一般谈自己,最多还是在谈这个身心。毕竟,站在整体或大的自己,这个世界怎么表现、有什么现象,与整体一点都不相关。耽误不了,也没有什么损失。我们醒不醒过来,它也不在意,不会去干涉。毕竟,一个东西不存在,去干涉也没有用。

  所以,我们最多也只能让过去自己消退,让它自己消失自己,没有必要把它捡回来,从念相的世界再把它活出来一次。不去理它,我们自然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现在。现在过去了,也就把这个过去的现在丢掉。这么一来,一个人就随时进入永恒——当下。

  读到这里,或许你已经可以接受——领悟是非时间的观念,是超越头脑的范围、超过时间所带来的产物和世界。但是,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几乎每个人都希望把人生中很美的镜头或画面记录下来——像是透过照片或透过录音,想要冻结这个片刻,留下一个纪念。

  你我几乎都没想到,就这么简单的一个动作已经在不断地肯定过去,不断地肯定一切所看到的都是真的而想把它留下来。这样一来,也就在不断地延伸业力、肯定过去,包括带来恐惧和失落的过去

  我通常会提醒自己、提醒朋友——看到很美的画面就在当下好好享受,倒不需要留给未来一个记录。毕竟,这么做永远离不开时—空的范围。一样地,一个人遭遇很大的失落、纠纷、痛心,有时候不妨换一个环境重新开始。因为我们在潜意识有相关的记忆,踩不了刹车

  把周遭可能不断唤起过去记忆的一切暂时挪开,甚至丢掉都可以。包括过去很明显的模式,例如在哪里吃饭、走到哪里带一杯咖啡……都换成新的习惯。也就是说,不需要面对失落的来源,只是改变自己的习惯

  试试看,这样把过去的记忆打破,重新再创出一个新的回路。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过去带来的记忆和伤痛减轻。

  讲到后悔,其实,跟讲过去是一样的。过去和后悔,一样都不存在。过去什么?过去的任何东西,都不存在。去弥补过去,其实一点意义都没有,最多只会耽误自己

  我有时候会用弹指的动作来比喻——应该让过去在这一弹指之间过去,而不是在弹指之间回来。把每一个瞬间当作新的开始。一切、过去,好像洗得干干净净,跟自己好像不相关。就像过去的发生是小我在体会的,而跟真正的“我”、跟绝对所支持的“我”不相关。

  我们有另外一个很简单的练习功课,也就是随时提醒自己——即使“我”恐惧、“我”失落、“我”没有安全感、“我”痛苦、“我”生气、“我”委屈、“我”悲伤、“我”伤痛、“我”生病、“我”拖累了别人、“我”做错了、“我”有罪、“我”闯了祸、“我”很难堪、“我”收拾不了、“我”被排挤、“我”觉得人生没有意义、“我”想振作却没有力气、“我”没有理由再活下去、“我”想放弃一切又不敢、“我”不值得人家再帮助我……

  全部的这个“我”只是小我,跟真正的“我”是不同的。其实,每一个念头、每一个感受、每一个观念都跟真正的自己不相关。

  试试看,用这种方法,我们也就自然一再地肯定——只有绝对。相对的世界,自然会变得比较遥远而不跟自己生命直接相关,不跟真正的“我”相关。这是一个很有力道的疗愈方式。

  用这种方法,可以把时间所带来的最明显的产物,也就是“我”——小我的观念,不断地挪开。我们不用担心“我”会不会消失,连这都不需要管。我们最多是把它挪开,因为它本身就不成立。一个东西不成立,严格讲,也不需要去消失。

  这个方法自然让我们回到一体,不断地回到一体。

本文来源:《时间的陷阱》,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4.20 周四:

  头脑是相对的工具,而且要把它挪开,我们才可以领悟到绝对或是非时间的永恒。但就是因为一般挪不开,所以还有一个修行可谈。

  我们走到这里,都知道头脑本身只是虚拟现实的组合,然而就算知道了,还是没有用。我们一样地会被时间困住而随时被世界带走——会失落的,还是失落;会反弹的,一样会反弹;过度用脑的,还是会继续用

  也就是说,虽然懂,还是在理论的层面。

  但是,我们可能都没想到,就是这个头脑本身就可以成为解脱最大的工具。我们需要做的,最多也只是透过头脑、透过念头不断地把绝对想出来。把绝对随时想出来,最多也只是专注到它——透过练习,不断把绝对的观念浮出来。

  哪怕就像洗脑一样地哄自己,还是可以让我们轻轻松松地跟绝对、无限、永恒或一体做一个联结,跟它接轨。一个人假如懂了,把这样的方法当作工具,把全部注意力摆到一体或是绝对,自然会发现它比任何静坐都更有效。

  一般的静坐,强调专注在一个角落或一个对象上。例如呼吸,自然让我们集中注意力在那一点,而让念头消失。如果把这一点摆到绝对、无限、永恒或一体,我们的注意力一样自然会集中。然而,在绝对、无限、永恒或一体没有一个对象可以聚焦,最多是把注意力或意识透过一个奇点打开。

  打开到哪里?打开到无限大,也就自然跟一体或绝对合一。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自然不知不觉地让绝对、无限、永恒或一体带着自己走。

  让绝对带着走,一个人自然没有念头。他并不是没有办法想或是失去知觉,刚好相反,他的知觉范围会更大,就像跳出了五官的限制。他不是只靠眼看、耳听、鼻闻、舌尝、触觉在运作,而是每一个细胞都活起来,都可以觉察到。

  最有意思的是,这是我们每一个人本来就可以的。只是五官再加上念头的作用太强烈,把五官和念头之外的其他可能全部盖住了,反而让我们认为不可能。

  甚至,遇到有些人展露这些现象,我们还会认定这是一般人不可能有的能力。我们没想过,这些“能力”其实是最根本、最简单、最普遍的现象,只是我们平时透过自己的限制认为不可能或把它盖住了。

  这么一来,一个人面对每一个瞬间所带来的变化、考验或事情,他都是轻轻松松在体会。体会什么?他不是透过头脑在运作,而是在一个比头脑大得多的范围——站在一个绝对的、完全想不到的大力量,站在智慧在觉察。所以,全部的觉察、所有的感知,完全跳过五官带来的范围

  一个人这么活,做任何事都会做得更好,或是可以不做,也都是刚刚好。把注意力、聪明、头脑摆到绝对、摆到一体,就是有那么大的效果。

  随时跟绝对接轨,不知不觉地把相对化解。或换句话说,不知不觉,透过相对,活出一体。再换句话说,不知不觉,让绝对、一体带我们走这个人生

  值得补充的是,只要让绝对活出来,我们就自然会发现生命的各角落、整个宇宙都在帮我们加油,希望我们成功,想让我们随时尝到甜头。绝对不断地为你加油,但它所带来的变化可能不是“你”短期想要的,甚至可能刚好颠倒。但是,长远来看,刚刚好是我们需要的

  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因为你我还有过去业力的运作,而业力还会转出来,所以我们还看不懂、体会不到,甚至还以为有谁在刻意欺负我们。其实没有,没有一个人在世界想刻意欺负我们。因为站在一体,所有人、所有东西都是念相,是不存在的。

  站在一体,让绝对全部浮出来,我们不用担心在这个世界无法生存下去。刚好相反,如果要说少了什么,最多也只是没有了过去全部的烦恼。

  在任何状况下,没有烦恼,一个人好像重生一样,看这个世界都是新的。我才敢说,不光可以生存下去,还可以活得更好。其实,是活得最好。甚至,可以说把你全部的潜能透过这一生活出来。只是,这些潜能可能跟你现在想的不一样,也许还完全相反

  每一个瞬间,我们都可以提醒自己——跟主、跟大我、跟心,从来没有分手过。透过这种随时的提醒,我们自然会发现,站在主、心、绝对的角度,眼前全部的问题都是不成比例的小,都是小我延伸出来的,不值得再继续计较,更不值得陷在里头打转,继续窝囊自己和别人。不要小看这个觉察的力量,本身可以带来意识转变最大、最直接的作用。

  只要练习,我们自然会发现,本来心里有很多负担、创伤、失落,这些自然跟着消失,而从内心会浮出来一种讲不清楚的欢喜、说不出的宁静。这时候还是要清楚地知道,这还是这个肉体、这个身心产生的反应。任何反应,都让它过去。最多,还是回到方法。方法,最多只是“我”——大我的提醒。

  有时候我们可能做不了“我—我”的静坐,很多念头会浮出来。这时候,我们只需要体会自己有这些念头,接受自己有这些念头

  接着参——谁有这个念头?贴着念头这样问,答案当然还是——我。那么,我,又是谁?回到没有答案的空当,这时候再回到“我—我”。不知不觉地也就知道,没有问题,没有烦恼,没有过不去的事。

  其实也没有臣服可谈,最多是臣服到自己(如果还可以这么说)。因为它本身就是圆满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同时存在而不是它。体会到这一点,我们自然就会发现——“我—我”最多是在说话;参,也只是透过否定一切而随时把自己找回来;臣服,最多也只是接受自己的真实身份

  这么一来,这里和之前带出来的所有练习都跟一般的认知颠倒——不是把“我”变成一个原本没有的状态,最多只是让我们回想自己本来就是的。假如你读到这些一点都不惊讶,可以完全接受、可以练习,甚至活出来,那么也就这么简单地把臣服、参、“我—我”的练习合一了。


  我们每个人在修行的过程中都从错误的点切入,离不开一个东西叫“意义”。就这样,任何话一定要有意义,任何念头自然会有联结,因为我们在找意义

  假如没有意义,念头其实不会一直浮出来,因为没有一个意义在联结它。话也不会再讲了——假如话没有意义,“啊”和“啊耶咦喔呜”“这空间很美”“时间过得很快”都一样地没有意义,我们也自然不会再讲话。

  但是,我们离不开话、离不开念头,也离不开意思,随时都在找意义。从意义,我们还会找出一个更大的目的。我们的人生不光每个瞬间要有意义,就连整个人生都要有目的。这样我们才觉得人生有意义,没有虚度,值得存有下去。

  其实,我们把这个习气也带到修行。无论苦修、瑜伽、持咒、祷告、净化……走到最后都想要得到一个意义,要有所突破。突破,本身就是意义。突破,是可以想出来、描述出来、观念化的,当然离不开意义。于是,每个人都往意义上找,都在这上面着手

  我过去会说——刚好相反,醒觉,不是去找意义,甚至反而是在无梦深睡的层面,我们还可以觉。觉察到什么,不知道,但还是可以觉,不断地可以觉。这个觉,本身是最珍贵的一把钥匙。透过觉,我们才可以发现原来自己就是最单纯、最原始、最纯的意识,而且这个意识从来没有离开过,它就是绝对的部分

  假如绝对可以跟我们接轨,最多也是透过觉,就是觉。在意识的层面,是觉。在身体的层面,是欢喜、大爱、宁静,或只是“在”。就是那么直接,透过觉,让我们可以跟绝对不断地接轨。

  “非时间”的观念其实就是“非意义”,没有意义可谈。一个人假如随时在非时间的永恒,并没有一个念头可以起伏,也没有一个意义可以得到。反过来,也没有一个“谁”在做。连“谁”也离不开意义。

  一个动作也要得到意义——是谁在做?什么被做?要做给谁?透过这种区隔,头脑才可以得到意义。如果一个人完全在非时间的永恒,这个区隔也就完全消失,全部的意思都会消失。

  我才会不断提醒——假如你这一生来,到这里还有一个醒觉的观念,还有一个目的、一个意义可以得到,你其实还在迷路。是要把这些观念全部打破,知道你来到这里,就是刚刚好。醒觉不醒觉,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到哪里,完全不知道,也无所谓。要知道,醒觉不是靠“你”或是“谁”在做。如果还有“谁在醒觉”的观念,还有小我的观念,你也醒不过来。

  就连去规划醒觉、去期待醒觉,其实也是多余的。它规划不了,也期待不了。

  一个人这样做,也就刚刚好,是把全部的意义、全部的知识、全部的经过洗得干干净净,丢得干干净净,甚至不让它起伏。如果知道它完全是幻觉、是头脑的作业,一个人才不知不觉可以醒过来


  睡了一夜,醒来的第一个瞬间,那时候,刚刚好知道只有觉的时候,我们可以轻轻松松停留在那上面。过一会儿,有一个“我”延伸出来,接下来就有各式各样的感觉浮出来。然后起了念头——“我睡在哪里?”“现在几点?”“今天要做什么?”接下来就有一个完整的“我”,一个完整的世界也跟着出现了。

  试试看,在这个“我”还没有起步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注意到?是不是可以把它冻结,甚至看到它的起步?就像贴着“我”、跟着“我”延伸,知道这个“我”好像从胸口延伸到脊椎,经过脊椎再延伸到脑,再造出一个完整的世界。

  只要轻松贴着这个“我”,它自然会萎缩,也就又回到心。我们自然会发现,这个单纯的觉是觉察到什么东西之前的觉。它最多只是带来一种很微细的感觉,只是“在”的感觉(feeling of Presence)

  感觉什么?感觉自己活着。至于活什么、感觉什么,都还没有起伏。除了“在”的感觉,其他什么都没有。

  只要有一个理念——知道什么东西活出来,我们其实又被带走了。这时候,我们不需要马上踩刹车或反弹,最多只是看着眼前所知道的东西,我们自然会发现,从“知道有个东西”的意识又自然退回到觉——单纯、原始的觉

  再表达更清楚一点:我们仔细观察,刚醒过来,体会到的是一种模模糊糊的感觉,倒不是念头,只是一种“在”或存在的感觉。然而,在哪里?存在什么?这倒还没有延伸出来。它本来没有任何意义,只是一种很直接的感觉。接下来,才有念头

  还是感觉的时候,我们还来得及踩刹车。一有念头,就踩不了刹车。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就造出了一个完整的念相的世界。

  我们可能在上头停留一秒、几秒或多久,都不重要。只要练习,停留的时间自然会延长,最后可能是几分钟、几小时,甚至几天。我们会发现,还是可以做事,可以讲话,可以在这个世界运作。

  晚上要睡了,也是如此。睡觉前,轻轻松松找回这个觉。要找回这个觉,最多只需要接受一切,把自己臣服到每一个瞬间。或反过来,对每一个瞬间带来的念相都不去计较,都不再加一个认知或念头,最多只是不断地接受,不断地让“一切都刚刚好”的肯定浮出来。

  只要睡前这么做,我们自然会发现这个状态会延伸到睡眠,甚至影响睡眠和梦的质量。睡着了,一睁眼醒来也就自然还在延续这个练习,就好像在睡眠时进入了非时间的永恒,没有任何中断。

  早上,一样地做这个练习,这自然会延伸成为一整天的状态,就好像准备我们面对白天遇到的所有事情,让我们不知不觉站在非时间的绝对。我们都试试看可不可以停留在没有分别、没有意义的状态,一秒、几秒都可以,它的效果已经出来了

  当然,说效果,最多也只是让我们清清楚楚知道有一个更大、更全面的意识随时都存在,连睡觉时都存在,更不用说醒时也在。只是我们将头脑相对的意识套上去,反而好像把它盖住,让自己忘记了

  我们会发现,这种练习让我们体会到生命本来就有的一种状态。觉,本来就有,不可能没有。没有它,就没有生命。只是我们都把注意力放在觉的下游,也自然就从绝对落到一个小角落

本文来源:《时间的陷阱》,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4.21 周五:

我们行为的惯性,是时间带来的产物

  透过“动”,我们才有一个时间前后的观念。反过来,时间也强化“动”的观念。有个前后,才让我们可以在空间上比较而随时带来“动”。随着文明发达,我们的“动”愈来愈快。换句话说,第四维——时间的单位愈来愈精细,到了头脑和五官跟不上甚至要出动各种设备来量的地步

  人类上古时期留下的许多遗址都是多少个十年甚或几辈人才能完成的,这种漫长的经历也是人类当初衡量时间的单位。后来的人才开始用几“年”或几个“月”来表达,到今天我们已经采用分、秒来衡量,现在甚至连一秒都嫌太长。我们还有毫秒(10-3、千分之一秒)、微秒(10-6、百万分之一秒)、纳秒(10-9、十亿分之一秒)、皮秒(10-12、万亿分之一秒)、飞秒(10-15、千万亿分之一秒)的观念,把衡量时间的单位切割得愈来愈细

  这样还不够,我们把空间也落到同样精细的范围,开启了纳米或皮米的时代。量子物理的发展也就是这么来的。这样的过程自然把我们的步调加快,人类也就自然进入数字时代,再跨入社交媒体的年代。每个人都练就一心多用的本事,随时应付各个层面纷纷到来的信息和刺激

  但是,从生理的角度来看,时间其实是神经架构的产物。时间的步调快,身体的反应也要跟着快,也就等于在神经细胞的层面上建立一个快步调的神经回路(neural circuit or loop)。只有同一组神经回路不断重复自己,步调才能快上加快,最后变成一个自动反射,让我们一遇到事就可以立即反应。

  透过这种方法,人人看起来都可以一心多用,开启多任务模式,同时处理许多作业。然而,每项作业其实还是需要一个单独的回路来指挥。只是每个回路完成的时间愈来愈短,感觉上好像一个人可以同时面对不同的刺激

  但是,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头脑的作业还是线性的,还是要依照先来后到的顺序在运作。最多是每个回路运作的时间不断缩短,而且速度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快,让我们感觉不到它还有一个先后顺序。

  我们面对时间的要求,随时要立即回应,也就自然把头脑回路运作出来的刺激和反应当作真的,就好像在脑海里建立了一个新的世界。透过头脑的想象,整合五官带来的回路,进一步创出一个虚的现实,让我们觉得这一切都再坚实不过了。这非但让我们生活在一个虚的现实,还不知不觉就困在其中。因为步调快到一个地步,我们全部的心力都在这个虚的现实里运作,根本意识不到除了这个虚的现实之外还有什么

  正是因为步调不断地持续加快,甚至快到连自动运作的回路都应付不了,就像这张图所表达的,就连每个神经回路都在时间的压力下运作,而让我们每个人都觉得“跟不上”,总是会感到压力。我们的头脑应付环境变化都来不及,没办法得到休息,就连充电的机会都没有。也因为这样,现代人可以说没有一个是舒畅或快乐的。而这个问题,只会愈来愈严重

ppiK7Eq.jpg

  这种发展——也就是你我每一个人这一生都在面对的,自然让我们的生活透过密集的反应建成一种“惯性的总和”。而且,反应的速度相当快,快到让我们以为自己有一个自由意志在运作,却意识不到脑最多只是一个超级计算机(或超级处理器),随时面对很多选择而要在其中选一个,根本谈不到什么叫作自由意志,充其量只是不断为环境的刺激排列优先级,忙着做反应

  环境的步调太急、回路的运作太快,让我们认为这就是全部,根本看不出这些选择其实是顺着一个蓝图在运作。这个蓝图,就是之前谈到的业力或因果。

  因果和业力并不是根据自己或别人的意志而来,而是全宇宙可见、不可见的所有力量的组合。它没有刻意想带来一个好的结果,也没有要刻意带来坏的后果;没有刻意想帮助我们,也没有要特别欺负我们,最多只是反映全部累积的力量。我才会不断地说——一切,我们所看到、体验到的这一生,全部都是注定的。而这些话,是再科学不过了。

  所以,从这个因果的层面去着手,想找到一把钥匙是不可能的。我们以为是自己的选择本身就是幻觉,让我们觉得它好像是真的。这个层面从绝对、整体来看根本不成比例,倒不需要从它身上着手。试着去分析、去理解它,不光耽误时间,而且还找不到一个出口

  反过来,最多只是轻轻松松把全部和时间相关的特质、事物、观念挪开,这个非时间的领域自然会浮出来。这个非时间的层面,我们每个人都有。最后,都可以找到。

  全部的练习,包括臣服和参,最多只是把我们最原初的记忆找回来,同时建立我们的信心——我们其实什么都不用去做,本来就有这个非时间的层面。只是透过这个人生,让我们忘记了。所以,最多只是把它想起来,让它自然浮出来


All Patterns Exist to Be Broken惯性存在,是用来打破的

  每一个人其实随时都被惯性绑住,而这个练习最多是——让我们发现自己的运作一直在习气里。

  一天下来,我们有各式各样的习惯。比如说早上一起来,从哪边下床、被子怎么叠;是先喝水,还是先上洗手间;上洗手间,是发呆,还是要顺手抓个东西来读;先刷牙,还是先洗脸;怎么吃早餐,是中式、西式,还是水果餐;一定要到哪里带一杯咖啡,或绝对不喝咖啡;在路上,是滑手机,还是听音乐;到了办公室,先找人讲话,还是先开计算机;开会,要抢在前面发言,还是最好不要让人发现;下班,是马上离开,还是多留一会儿把事做完;到了家,先洗澡,还是赖在沙发上看电视;是累了才睡,还是几点前一定就寝;睡觉,是抱着被子,还是躺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气。一天下来,各种惯性是数不完的。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们都可以观察自己的惯性。每一天,有意识地在其中选一个来打破这个惯性。也许是更换刷牙洗脸的顺序,也许是换个地方喝咖啡或放过今天这杯咖啡。开会时本来不说话,试着主动说一句,或者本来抢在前头,今天刻意不说话,专心听别人说……

  一天选一个来实验,而且,一天只要做一个实验。透过这个练习,我们自然会发现,光是踩一个刹车、换个步调就可以把一个回路的运作中断。去打破惯性,我们不是去面对过去的习气,而是建立一个新的回路来打破过去的惯性。

  一个习惯,至少让它中断一次,就让头脑造出一个新的回路。仔细观察,我们都是习气组合的。每天打破一个惯性,会发现头脑可以重新组合,让我们一再地发现这些习气本身也没有多大的吸引力。

  一开始这么做,可能会觉得难,毕竟我们多多少少都对一个惯性“上瘾”了。其实,我们可以从比较小的、不那么严重的开始做。不知不觉,我们会发现自己不需要再跟着惯性走,而会期待随时可以打破惯性。这一来,自然就带来一个新鲜的回路。每天,都像重新开始。

  神经的回路只要反复遇到同一个问题、同一种刺激,运作的速度自然愈来愈快,才可以应付环境的变化。这些回路会敲定我们的惯性,包括行为上的步骤,也会建立我们的个性、人生观、价值观。

  可惜的是,我们意识不到自己离不开习气,意识不到自己只是惯性的总和。而且,这些惯性或习气是头脑很难理解的。“我”的组成其实比我们想象的更广——不光是这个身心,还包括家庭、社会甚至身为“人”所带来的部分。但我们怎么都想不到,正是这些特质和价值在束缚我们

  一个人要解脱,到最后要打破时间的观念。要打破时间的观念,还是要从人的特质跳出来。换句话说,解脱,最多是看到背后的真实。透过真实,把全部的惯性打破,一个人也就自然而然走出来

本文来源:《时间的陷阱》,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4.22 周六:

Expect Absolutely Nothing and You Will Have Absolutely Everything

  什么都不期待,这个观念相当重要,本身就是一把钥匙——是解脱或进入非时间的钥匙

  一个人只要不断地反省,往内转提醒自己,透过臣服、透过参不断把自己带回到绝对,也就自然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任何观念,包括解脱、包括成道、包括非时间的永恒、包括绝对,全部都还在一个相对的范围作业。尽管我在作品里花了那么多篇幅,最多还是在描述一个相对而局限的观念。

  可以表达出来的,没有一个东西、一个观念、一句话,我们可以称为真实。但是,虽然如此,这些观念还是像指南针或点出月亮的手一样,为我们点出方向。随着这些观念一层一层在心中沉淀,一个人也就慢慢成熟。如果没有这些观念,我们连方向都没有。也许盲目追求几十年,但追求什么,自己也不见得知道

  前面提过,成熟是智慧的贯通。我在这里,再讲得更清楚一点,“成熟”是表达——一个人走到最后,任何欲望或是追求都没有,都自然消失了

  他已经知道,可以追求来的东西或状态跟真实一点都不相关,他想问的问题也自然减少。然而,他会想跟一些圣人接触,也许是透过经典或参访当代的圣人。接触圣人不是为了想要答案,而是最多……也不知道为什么。接下来,也不想分析理由,就只是想接触。

  祷告,还是继续祷告。但是,走到这里,祷告不是为了要求任何东西。他并不期待命可以改变,也没有任何想变更外境的念头,只是自然发现内心浮出感恩、信任、信仰。

  有意思的是,他完全没有什么可以期待,自然会发现生命慢慢打开,也就自然跟绝对接轨。但是,接轨或打开又不是靠他做了什么。他最多只是接受、臣服于绝对。一天下来,自然发现每个动作都在臣服。

  他不会去追究,也不会去解释。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也不计较做的好坏,只是顺着每一个瞬间在做。也就不知不觉,他滑进绝对的轨道。只要分析,就又是加上一个不需要的头。听到别人讲自由、解脱、超越,他也觉得很奇怪,这些观念都是多余的。

  是的,以前他也重视这些观念。然而,现在好像懒得或不觉得有必要再做任何解释。谈自由或不自由,好像是当时还在无明中,才会发现还有一个自由的状态可追求。就这样,没有期待任何东西。不知不觉,自然会发现这个自由是他的根本态,是本质。


见证每一个习气,再加上否定

  在前一个练习,如果可以看到每一个习惯、每一个嗜好、每一个惯性,甚至还可以改过来,你自然会发现,任何念头、任何动作其实离不开我们这一生的制约。或者说,离不开我们从出生到现在所累积的习惯或习气

  这么一来,我们自然会发现,不只每一个动作,就连每一个念头都是随时从潜意识浮出来的。我们不知不觉一再重复过去的习惯或模式,却一点都意识不到,还认为它是一个新的变化或新的观念。其实,都是重复再重复。

  一个人假如可以从早一睁眼就不断观察自己,他自然会变成一个见证者。从早到晚,清清楚楚看着自己每一个动念、每一个动作。不需要带着批评或评判,不需要随时指正自己是对还是错。轻松地,只是观察。知道眼前所看到的一切动作,都跟真正的自己、一体不相关。

  这时候,他可以不断地提醒自己——不是这个,不是这个。眼前观察到的任何东西,其实都跟真实不相关,都跟真正的自己不相关。样样,都可以放过,对眼前任何现象、再好的事、再不好的事、任何感受都不再有任何期待。心里知道任何念头、动作,最多代表小我,或说代表小我活出来的限制和制约。其实,真正的自己从来没有动过。

  不知不觉,一个人就进入这个非时间的永恒,发现一天很容易过。

  从早到晚,即使没有念头,身体还是要完成它自己这一生带来的一些任务。像是早上起来刷牙、上洗手间、洗澡、吃饭、坐地铁;到办公室,跟同事们讲话、办事;中午休息,下午再继续处理事情;晚上回家,坐地铁,走路;回到家,吃晚餐;晚上,休息睡觉。一整天,即使没有念头,这个身心还是可以自己运作,而且运作得相当好,没有什么烦恼

  这么一来,自然会发现非时间的永恒其实是我们的本质,从来没有离开过。一个人清楚做一个见证者,自然会发现这个身心要完成的,还是会完成。没有念头,它还是可以运作,甚至可以做得更好。

  我们也就不知不觉宁静下来,自然想拥抱沉默。和外围的人相处,话自然也变少了。别人从事什么嗜好或娱乐,和自己也不相关,就好像自己的价值观突然彻底改变了。


  人类的发展或演化,从非时间走到一个时间被划分得很精准的阶段,让我们得到那么多突破和进展。接下来,倒不是要把时间停下来——停不了的。

ppi1KaR.jpg

  如果真正还要做什么,最多也只是跨越时间,也就是不让时间成为我们的主人,不要把自己变成时间的奴隶——一天到晚后悔有没有更好的安排,或想刻意去转变时间的安排。

  如果人类没有经过彻底的意识转化,表面上虽然文明愈来愈发达,而且速度愈来愈快,对时间的利用愈来愈紧凑,但是我们没有一个人会快乐。甚至,这种不快乐会演变到一个极端的地步,让我们最后毁掉自己

  从我的角度来看,大规模的意识转化根本不是一个选择,而是人类演化必然的结果。很有意思的是,不去肯定时间的重要性,自然不会进入一个反弹的层面,一个人也就进入臣服的状态

  臣服,不是接受眼前不可避免的事情。臣服,最多只是接受真实,随时接受真实。真实也就是绝对,最多也只是化解眼前的状态。一个人随时臣服,也就是接受非时间的永恒,或是接受绝对。这是唯一可以靠得住的生命的力量。他轻轻松松在任何状态下把注意力从相对挪到绝对,这才是臣服

  接下来,一个人假如还需要参,最多也只是轻轻松松地提醒自己——全部觉察的根源都是“我”,都是头脑的产物。“我”的根源虽然用语言表达不出来,但心会明白。也就这样把全部矛盾消失了,而不是还要去消灭“我”。事实上,也消灭不了

  很多人误解,以为臣服和参是对这个世界投降或还要去消灭这个世界。这完全是错的观念。懂了这些,自然会有一个超越时间的观念。我们知道,时间既是工具,又带来种种的限制,那就纯粹把它当作工具,用完了可以挪开,自然不会被它困住

  那么,要怎么去超越时间?超越时间,其实不是在时间上运作。毕竟在时间上运作,是不可能的。时间就像水流一样,我们不可能用手去挡住,也挡不了,唯一可以着手的对象是“我”

  透过这两种提醒——臣服加上参,不断提醒自己“我”是虚的、“我”不存在,时间流或不流过去自然和我不相关。“我”不存在,也没有“谁”会去在意时间是不是在流。没有时间的观念,也就代表没有“法”,自然没有世界。

  任何观念,我们自然会体会到它其实不存在。没有一个永久的本质,没有任何东西在支持它。观念本身还是一个念相,而这个念相也不存在。这样一直走下去。走到哪里,不去在意。不知不觉,就从时间的陷阱走出来了

  可以讲存在的,都还在一个相对的世界打转,最多是拿来比较和对照。站在绝对,这些知识、论述、辩论都是多余的。绝对,跟任何事(包括做、时间)都不相关。

  轻轻松松做一个见证者,我们自然会发现念头减少,而念头和念头之间的空当也会拉长。一个人的念头停下来,也就轻轻松松醒过来了,也就这样省掉数不完的烦恼、练习或冤枉路。

  一个人自然会发现全部都慢下来——时间跟着慢下来,甚至好像没有时间的观念,也没有“谁”在做的观念。虽然没有念头,好像样样还是可以继续运作——可以办事、可以吃饭、可以睡觉、可以讲话,但是自然没有“谁”在做。

  讲到这里,你会发现——一切是颠倒的,其实只是一个心态的转变。因为我们没有信心可以醒过来,才需要做那么多练习,包括呼吸的见证。假如有信心,老早就醒过来了,而自然会发现,眼前所看到的一切,包括呼吸,都只是幻觉或像个幻影重叠在我们的真实上。我们最多只是让它来,让它走。没有哪一个可以真正沾到真实的自己。走那么多冤枉路,最后,最多也只是——回到原点

本文来源:《时间的陷阱》,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4.23 周日:

  一切可以讲的,又回到了莎士比亚说的“much ado about nothing”,是从没有事中,生出好多事来。那非但是多余的、不需要的,甚至还会让我们不断迷路

  假如我们可以接受——我们所有的边界条件,现在刚刚好就是圆满的,那么也不用再去找其他的条件、其他的状态。我们最多只是接受,彻底知道本来就是圆满的,也就醒过来了。

  不需要费力再去提醒或反省,不用再费力去臣服我们本来就有的或是去参本来就在的。都不需要。因为你最多知道——你就是它,从来没有离开过它。你只是不知道,才会走那么多冤枉路,而我还要用那么多篇幅在讲同一件事。

  全部,都是“much ado about nothing”——本来没有事,生出好多事来。全部的追求,对你不光不会有帮助,反而还会绑得更紧。这些追求不只追求不完,而且会让人愈追求愈微细。表面上看来是愈完整,但这个完整其实带着更多分别,让我们从一个简单再简单的状态被带着愈来愈远

  其实,你哪里也去不了。你所去的部分最多是一个相对的小部分,只是你把这个部分当成了自己的全部。这就像是“错误认同症”的病例——把你本来有的全部、完美的意识落在一个小角落,认为这个小角落就是一切。至于远远超过这个小角落一万亿倍以上的更大的部分,你却选择把它摆到一旁,甚至完全忽略。

  醒觉不是透过任何练习,只是内心有个决心、有个信仰,让你突然知道,也就醒觉过来了。你个人的全部经历、一路走来的旅程,跟醒觉一点都不相关。你要醒觉过来,假如还有一个准备可以做,最多也只是——肯定和感恩。肯定自己从过去走到今天,一切都是刚刚好,都在筹备你走到最后的一刻——醒觉

  感恩,是感恩一切。对全部这一生所遇到的人、遇到的事、各式各样的经过、好事、坏事都充满感恩,知道这一切发生是符合一个更大的蓝图。然而,这个蓝图是头脑所不能理解的,我们最多也只能透过感恩,臣服到它。


  见证最多也只是轻轻松松不费力地观察,观察“我”所带来的念头、行为和动作,以及周遭由“我”投射出来的一切现象。这种观察本身站在一个更大的架构看着这世界,让我们能最有效率地踩刹车,同时让我们提醒自己不要完全投入在一个狭窄的框架而忽略了意识绝对的部分。

  一个人不断地做见证者,但偶尔还是会发现有念头来,打破这个见证,自然开始去描述、去形容、去解释。

  “我”,是一个走不出来的循环。“我”是全部存有、一切念头、所有头脑产物的来源。然而,“我”却是一个走不出来的循环。“我”怎么来的?其实没有答案。

  透过这个很简单的方法贴着“我”,并不会抵达某个地方,因为根本没有地方可以到。我们最多是体会到,“我”和真实是两个不同的意识轨道。这两个轨道是不相关的,一个是局限,一个是无限。这样,我们自然会发现:“哦!有一个无限大,而我随时把它忽略掉了。”

  也就这样不断练习,透过大我随时提醒——“我”不存在。“我”带来的全部世界的观念、分别心,都是妄想。站在大我,没有时间的观念,没有“我”,也没有妄想可谈。这样,一个人就自然会宁静。


  一般人年纪愈大,愈把这个世界看得坚实,就好像活了一辈子,全部头脑的回路都已经建立完整,所有的运作都落在现有的回路里,很难创出一个新的回路。

  所以,要让年纪大的朋友去学习新的领域,包括语言,难度相当高。不知不觉,他又会回到一个固定的框架,很难有空间让新的回路可以扎根。这是难免的,我本来就知道会是这样的。

  但是,我这次会鼓起勇气选择出来,是因为一个很不一样的情况——地球的频率和人类一样正在加速上升。前面也提过,我虽然说“频率”,但这个词其实不是正确的表达。与其说“频率”,更应该说是一个螺旋场,是人类累积所有信息的总和,也可以说是一个意识的网格或意识场。

  和以往不一样的是,人类的信息场和意识场频率正在加速上升。举例来说,我们透过网络和社交媒体,人与人、社会与社会之间链接的速度愈来愈快,也就在加快这样的信息场和意识场。

  这种加速蹿升的速度是指数性的,远远超过直线性的加速。这五十年来,意识场变化的速度比过去几百几千年还快。而这五年,又比过去五十年所累积的更快。也可能未来的一年甚或半年,都比前五年的总和更快。

  我相信有计算机、信息、人工智能、算法专长的朋友,读到这个观察,一点都不会惊讶,这本来就符合科技变化的趋势。虽然这样的变化在无数层面带来同时多任务处理的能力,让生活步调可以加快,但是也带来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把我们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头脑,甚至同时执行两三种还嫌不够,最好要能同时处理四五种以上的工作。一般会认为这是人工智能的优势而把它当作是人类了不起的发展。

  我们从一体、绝对化出一个相对的世界,而又从相对的世界不断去做分别。透过不停演进的分别,不断增加相对的聪明,而且速度愈来愈快。但是,快到最后,能走到哪里?在人类的想象中,当然是愈走愈快,也就愈进步。但是,我个人的体验并不是如此。从一个相对的范围往下走,再怎么发展也是有限的。这条路走到最后,是不通的。

  我们透过快速度进入一个很大的危机,随时觉得跟不上,没有安全感。然而,这表面的危机反而带给我们跳出时—空最好的机会。

  从时间的角度来谈,古人的步调很慢,人类心理层面的时间也是缓慢的。但是,经过几十年乃至近百年来快速的发展,我们的心理时间已经发展到极端的快,快到本身接近一个奇点。这也就准备好我们,刚刚好可以超越。

  地球,其实有很重的因果在拉扯。只要投生到地球,过去全部的记忆都会失去,完全要从头再来,很可能再次被绑紧,甚至从此被困住。或许会有那么一天,来到这地球的我们会是完全贯通的。过去活过的所有生命都记得,自然跟一体分不开。甚至,连最高等的灵性生命,都会选择来地球重生。

  也许我这一生不见得能亲眼看到这个结果。但是,谁又晓得呢?


  这一生,从小到大到离开这个世界,我们可以学到、可以想到、可以延伸出来的观念都不断在局限我们,限制我们的自由。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随时轻松地提醒自己——任何眼前可以体验到的,都不是真实。

  不这么做,我们头脑的回路老早已经建立,自然有一个潜意识的回路比我们想象的更快。举例来说,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心里好像有个伤口,没有安全感,感觉恐惧。这是怎么来的?其实是因为潜意识在线性时间的运作,比我们想象的都快。所以,用netti netti也是提醒自己——任何反弹,都不是真正的我,都不是真实

  什么是真实?不可能用任何语言或念头可以描述。一个人从早到晚,从睁眼到入睡都可以做这样的练习,其实最多是提醒自己——不是这个,不是这个。

  一个人随时在非时间的永恒,真正活在当下,完全在宁静,也只是不断做见证、不断清清楚楚看到小我。小我也就自然萎缩到一个非时间的状态,或者说让非时间的永恒重叠到“我”的根源。

  一个人要把“我”的根完全去掉,相当不容易。一般是透过参、不断地参,完全跳到无我的状态,而把“我”的根断掉。


  我把“全部生命系列”当作一个反复工程,主要的原因是,这个系列要传达的跟一般人的认知完全不同——是什么都不用做,甚至,只要做,又迷路了。我才会说,这里想谈的,跟所有人想的都是颠倒的,是反复的

  然而,这个反复的状态,会是我们未来最普遍、最根本的状态。其实,用状态这两个字去描述,又限制它了。甚至,连“反复”这两个字,也又加了一个不需要的限定。

  一个东西,本来就有的,并没有什么反复或是状态可谈。有意思的是——透过这种解释、这种领悟,什么都没有发生,然而你我可能脱胎换骨,非但改变我们的人生,同时也把整个地球、宇宙做了变更。

  但是,改变的,其实不是世界、宇宙,最多只是我们自己。更正确的表达方式是——看穿了我们自己,整个世界就跟着不一样了。

  我充满着信心,也许在这个肉体的生命还在的时候,我可以亲眼看到大规模的醒觉。但是,谁又晓得呢?这不是我们可以规划的,也跟时间早晚一点都不相关。该醒觉的,一点都挡不住。跟我们每一个人,一点关系都没有。

  虽然一点关系都没有,一切都是注定的。我总是抱着希望——但愿前面所表达的,成为最后的注定,会是最后的结果。

本文来源:《时间的陷阱》,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4.24 周一:

  许多朋友面对修行,可能还是在期待——也许是想得到一个东西,或是希望改变这一生的遭遇、扭转命运,甚至还可能等着透过“开悟”和“醒觉”达到什么。我过去遇到的大多数修行者,他们不光是希望在现实的层面得到改善,而且希望改善和转变愈大愈好。

  这是难免的,毕竟我们可能觉得这一生并不顺遂,一切只能靠自己奋斗。甚至,我们也许就生在一个很困难的家庭,样样都比别人吃力,见到别人有财富和地位(有些还是靠继承而来)自然会羡慕,还会认为人生不公平。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当然会希望透过种种方法扭转命运

  我回到亚洲后,对大众这种想要扭转命运的心理有相当深刻的印象。这一点,对我来说是最明显的文化差异。当然,它形成的背景不难体会。毕竟整个社会贫富差距太大,再加上亚洲几千年累积的阶级和门第观念,难免会让一般人觉得要出人头地才有希望。即使自己这一生没办法飞黄腾达,也希望下一代过得更好,找到一条出路,仿佛这样就可以弥补自己这一辈子的牺牲。反过来,许多人也会认为在物质层面必须有成就,才对得起父母吃过的苦

  正因如此,对华人而言,吃苦和奋斗是理所当然的。这种韧性和毅力,可以解释为什么华人在世界各地都可以落地生根。这样的文化特色,也可以说明为什么我们一生都想投入到经济的层面——将自己和家庭的经济程度提高,来预备下一代的幸福。

  当然,我们华人也讲究灵性的层面,早就知道有一种力量是在物质层面看不到的,而是存在于内心。但是,我观察到一种普遍的心理——大多数人还是希望利用这个内心的力量去改善外在的状况。于是,华人一般都讲究祭拜祖先,也会把神桌、牌位放在屋里重要的位置。一方面是为了表达对祖先的尊重;另一方面也希望可以祈求祖先保佑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就连面对灵性的修持,也是一样的。一般人投入修行,也许是传统的宗教,或各式各样新时代的学派,无不希望自己的命或家庭的运能好转。在这种氛围下,包括气功、脉轮、风水、星座、占卜等种种门派都在讲究外在的转变。近年来追求心想事成的潮流,也是希望透过念头的力量为个人的命运带来改善。这些目的,全部都着眼于改变目前的人生

  我在推广“全部生命系列”的过程中,也时常遇到类似的问题:许多朋友会问——人的命运是怎么来的?可不可以改命?可不可能有一套方法,让我们得到自己想要的名誉、财富、地位、幸福?既然“全部生命系列”谈到人间的一切都是注定的,那么,已经注定的一切还可不可能再改变,甚至是往好的方向改变?

  我也注意到,许多朋友接触“全部生命系列”,其实带有想要改写命运的期待。这些朋友或许正处在人生的低潮,也可能遭遇了种种的打击、失落和创伤。这样的期待,完全可以理解。甚至,我明白,只有抱着这样的希望,他们才能坚持下去

  我也常常提醒朋友,不光是人生不顺可能让人受伤,其实,我们一出生来到这人间,本身已经是一种多层面的创伤。面对充满不确定的人生,对人生转变的期待,也只是反映我们自然会有的不安全感。这一点,我们也只能彼此同情,互相打气。

  我也认识一些有多年修行基础的朋友,他们透过算命,想强调或证明修行自然可以改命,把痛苦的外境转变成快乐。这些做法,我认为都可以理解。毕竟他们还是想为人们带来希望。只要能带给人希望,传递更深层面的安慰或鼓励,这样的动机,从我的角度来看都是好事

  坦白说,教人扭转命运和活出丰盛的这些方法已经有很长的历史。近代人所称的“心想事成”,它的观念本身其实是一门超过上千年的学问,才会在不同的时代,透过那么多不同的作者,用各种语言表达出来。说到这里,我相信你也会好奇:以前的人怎么看待追求丰盛的课题?他们累积了怎样的成功、富足和扭转命运的秘方?你可能也会想知道,要怎么看待这些方法。

  各种透过念头心想事成的练习,在人间确实有它的作用,而我希望跟你一起从这里着手。毕竟人只要能集中注意力在某一个领域,的确就能改变命运,甚至想要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只怕自己不相信或不下功夫去做。然而,过去的人在这方面的表达难免造成一些不正确的观念,不但让我们产生更多不需要的错觉,对人生抱有过度的期待,还让我们浪费许多时间。这一点,我会在这本书中逐步澄清。


  过去,你所理解的是,先有物质,才有心灵。毕竟,是先有了外在的世界,才有你。因为这样,只要人生不顺,你难免希望先改变外境。你可能会认为,只要消除了某一个让你不快乐、不顺利、不平安的条件,你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和天赋。你也相信,只要在环境里再加上某一种帮助,你就能把握机会,让人生更幸福

  你过去接触过的吸引力法则可能有各式各样的诠释,然而,对我而言,吸引力法则或心想事成的方法都只是让你先肯定——一切的物质都是头脑的运作。这句话,用我的理解再讲清楚一点,其实是在表达——包括这个世界、人、东西,一切最多只是念头、念相(thought-forms)或头脑的东西(mind-stuff)

  我在《头脑的东西》里强调的是你要如何走出脑海造出来的痛苦,看穿这个虚构的人间,而活出真实。而吸引力法则的结论是:既然一切都是头脑的东西,那么你在这人间想要什么,自然可以显现什么。你想好,就会好;想坏,就会坏。你如果想要成功,想要命运好转,接下来也就自然会显现出来。

  在这里,我可以将吸引力法则和心想事成再归纳为两个中心理念:正向思考、结果已经发生

  你应该也听过“正向思考”(positivism)——无论发生什么,一个人都要往正向去想。既然一切都是念头组合的,那么,一切包括周围的人、事、物也就是在反映我们的念头。假如你随时都是善意而正向的,那么,你这一生的结果也就会反映这种正向。而且,这样的正向,是正向到底。

  谈吸引力法则的书籍和课程还会提醒你,成功并不是一个人就可以达到的,而是由整体的力量来实现的。所以,你不光要把一切看得正向,甚至还要将正向的精神感染到你身边的每一个人

  同时,另一项同样重要的理念是——一个人想要得到的结果,其实已经发生。对头脑而言,这种说法是最难懂的,好像完全打破了时间的观念。然而,对你来说,要运用吸引力法则,也就是要接受结果已经发生——既然对结果已经有十足的把握,你也就会让自己每个行为、每一句话、每一个念头不断去符合这个结果。既然你所期待的好事在还没有发生前就已经定案,那么,你需要做的也只是透过生活的点点滴滴不断去肯定——这件好事,就是最后的结果


  他的病后来好了,而这个经历自然让他探索出心灵怎么胜过肉体的机制。他的总结是,心灵是主人,肉体只是心灵暂时的住所。心灵如果产生了一个扭曲的观念,也就可能化作肉体的疾病。既然如此,治疗师可以反过来从疾病的上游,用谈话或其他方式去修正心灵的信念,来疗愈一个人肉体的疾病。

  后来,他透过催眠做了很多疗愈,也启发了美国日后盛行的信心疗法。当然,你大概已经发现,他所谓的心灵,其实还是头脑。毕竟念头、感受、心情和观念,都是头脑的产物

  你可能还记得我在《短路》中提过一些意识转变带来的身心反应,也还记得我当时提到,是心带着物质走。你大概还有印象,我还在《神圣的你》中提过,如果一个人的意识状态改变了,即使物质的条件还没有变化,早晚也会跟上来。然而,这其实不只是头脑和念头的作用,而是背后更广阔的心

念头影响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清净的念头带来快乐,而杂染的念头带来痛苦。

  我在“全部生命系列”中采用念相这个词,所要强调的反而不是念头多么真实,而是如何走出念头带来的痛苦。这种强调,相信你现在已经可以体会到它的重要性。毕竟在这人间,物质确实对人类有无比的吸引力。而且,这种吸引力强大到让人自然地想用物质层面来解释一切。经过一再的演变,吸引力法则的观念也完全落入了物质层面,而被简化成“靠念头来吸引物质”。

  从西方文明的角度来看,人类会认为物质本身是独立的存在,而且还是非常重要的存在。从这个角度来看,一般人也就会认为要先有物质层面(脑),才有人类的意识可谈。于是,就在这一两百年内,西方世界将心灵层面的吸引力法则完全转变成物质层面的追求,而且把吸引力法则简化成——一个人如果懂得透过念头来转变外在的物质,就能够活得好命,活得丰盛。


  你可能没想到,关于成功,希尔还有一条基本的“黄金法则”。这条法则就是“待人如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或者用另外一个方式来说——你怎么对待别人,就会被别人同样地对待。你如果希望被善待,就要先善待别人。他更强调,一个人如果希望脱离悲惨、贫穷和欲望的煎熬,最需要去掌握的就是这个法则。

  我常提醒周围的朋友,一个人要成功,先要让其他人成功。说到这里,你大概也明白了,黄金法则其实源自业力法则——想怎么收成,先怎么栽。毕竟,我们给出去的,早晚有一天都会回到我们自己身上


  既然说透过念头,可以把所想的显化成现实,你自然会想问——那么,为什么你过去所期待的不一定能够显化呢?接下来,华特斯指出了一个关键:你如果想要显化东西,在心态上就要有一个彻底的转变

  其实,我们一般人平时都停留在一种对立、竞争、独占的心态,只是通常不会特别意识到。举例来说,我们只要觉得眼前的东西或状况不好,自然会想把它换掉,就像是对A不满意,自然会想得到另一个B,用B去取代A。这种替换,本身就带着一种排斥的味道。华特斯将这种心态称为“竞争心态”——好像不断在比较所有的可能,并随时要从中选出一个。他会提醒你,如果你真正想让念头有显化的力量,那么,你必须走出竞争心态,转向创造心态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认为“善”是符合“道”的自然表达。一个人符合“道”,自然会从内心友善,也不会想在这个世界争取什么,不认为有什么是非对错值得去主张。

  你只要观察就会发现,其他作家并没有点出这种能显化物质的心态是什么,只是把这种心态当成一种正向的练习,透过自我暗示去执行。然而,你可能也明白,一个人如果能够彻底做那些正向的练习,正向到底,也许不知不觉就转变了心态。

  当然,你会继续问,怎样的心态才算是创造心态?对此,华特斯有他的说法。用我的语言来表达,创造心态其实是一种没有对立的心态。这种心态最多只是单纯的创造,并不会想去取代什么。既然没有想去取代,自然也就没有对立、没有比较、没有计较。一切,对你来说是和谐、是平安、是共生存。在华特斯的架构里,只有采用这种没有对立的创造心态,你才可能和无色无形的聪明保持一致。你如果站在这样的心态,自然很容易和无色无形的聪明共振。


  你可能会想起来,成功法则也强调要透过人与人和谐的交流,才能联结到集体的聪明、集体的力量。然而,华特斯往前推了很大一步:要进入和谐的创造心态,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感恩——对这个无色无形的聪明不断地感恩,感谢它带来的一切恩典

  这种发自内心真诚的感恩,本身就会带来一种合一的力量,好像让人的头脑和无色无形的聪明合一。

  这一点,你不妨现在就试试看,亲自去体会。华特斯会提醒你,只有在这种合一的状态下,这个大聪明好像才会随时在“听”你的渴望。也只有这样,你才可能透过思考和无色无形的聪明交流。

  让我再换个角度来表达,透过感恩,你等于是随时在肯定——只有这个无色无形的聪明才可以给你真正想要的。华特斯也会强调,只有透过感恩,你才可以随时停留在创造心态。


富足:从“心”开始,主动付出

  华特斯的心想事成的方法,就是一种追求富足的“心的功课”或“感恩的功课”。然而,他提出这样的功课,不是让你其他的什么都不需要做,只是被动等着富足到来。

  华特斯不断强调,你如果希望富足,还是要主动去追求,让每一天的点点滴滴——自己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都符合心目中丰盛的画面。而且,你要尽力做到最好,不断地给、不断地服务、不断地付出。甚至,你所付出和提供的服务,要远远超过你表面上得到的

  你会明白,这种主动的服务和付出是对环境做一种积极的暗示,扩大丰盛的路径。这么做,就好像你已经在不断地和周围分享内心想要的富足。正因如此,你不光要在内心建立一个丰盛的画面,还要把它分享给周围的人,让周围的人也得到富足和丰盛。

  然而,对华特斯来说,主动的服务和付出,更重要的是你要和创造心态一致。毕竟,你如果还在竞争心态,那么,让你得到财富,反而可能对周围的人不利,甚至会造成其他人的损失。

假如你还是一种强调对立、竞争、独占的心态,就无法和“无色无形的聪明”达成一致,更不可能得到这种最高的聪明的祝福。

  他会提醒你,要不断回到创造心态——你要富足,其实是为了对身边的人带来善意和好处。你自己得到愈多,别人也跟着得到更多。或者说,你可以用这个方法来肯定周围人的协助和贡献,让周围人得到的更多。一个人成功,要先让别人成功。或是把别人的成功,当作自己的成功。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将感恩的功课作为和“更高的聪明”接轨的起点,可以延伸出对当下感到富足心态,帮助人们面对人间种种的变化。我所着重的,不是财富的成就,而是健康、身心的平衡、快乐或其他心灵的追求。

  你过去也许从来没想过当下和富足有什么关系。然而,如果你真的想要富足,华特斯会提醒你,其实你不需要去点点滴滴防范未来。你只要守住丰盛的目标,不需要再去烦恼怎么克服阻碍,也不要再担心可能遭受什么损失或负面后果。你只要把自己完全交给眼前的事,不断地守住眼前的项目、心中的画面与目标,并且不断地感恩。

  你只是活在当下,随时感恩,不去担心,反而可以化解任何阻碍。不仅如此,活在当下,也为你不断地建立正向的思考。

  你我活在这个世界,难免都要遇到困难和考验。一般人都会抱怨,最多是想办法去克服。然而,对华特斯来说,你根本不需要有“克服困难”的想法。甚至,连一句话、一个念头只要稍微提到未来可能的困难,包括眼前的考验、不顺、疑虑,你都不要去肯定,更不要去延伸。总之,在你心中,不要残留一点点失败的可能。不要让心思停留在危机、阻碍、焦虑、烦恼中,更不要让自己有机会去谈这些烦恼

  如果你还任由自己不断地烦恼和担心,对华特斯来说,你就还在一种竞争心态,同时也在持续肯定失败与坏事的可能,反而让这些不好的可能产生足以替代好的可能的作用。对他而言,你如果希望富足、成功、达成目标,最好让自己的每一个念头、每一句话都站在正向、鼓励的层面。倘若还带有一点点负面、批评、打击自己或别人的味道,那么,就马上修正

  华特斯也会教你,要把样样当作机会,不要对任何事失望。毕竟,表面上的失败,很可能是接下来的成功所需要的过程。表面上的不好,从整体来看,都是无色无形聪明的安排。就连任何表面看来是邪恶和危害的,最多也只是发展阶段不成熟的暂时现象。你要做的,只是保持信心,相信最终的发展必然是样样都圆满。

  对华特斯而言,一个人如果能彻底保持这样的信仰,眼前表面上的失败早晚会消失。而你应该也发现了,这样的信仰,本身就是一种彻底的正向。透过这种信仰,你可能会发现,每个表面的失败都蕴含着一个更大的成功,只是自己当时没能全面的了解,还可能感到挫折

  你现在多少能够体会到,对华特斯来说,一个人遇到种种的困难甚至失败,真正重要的是他还能不能继续走下去。所谓的“走下去”其实只是继续感恩、继续信仰,继续相信心目中的画面和目标。

  最后,华特斯也会提醒你,如果真心走这条路,投入生命的富足,活在当下,你自然会把生命简化。别人的娱乐和消遣,对你可能逐渐地失去吸引力。你或许也会发现自己想避开某些人和场合,不想接触负面、悲观的人或信息,就好像不让自己有机会失去正向的信仰。你最珍惜的,可能就是每一个练习的机会——只要有空,就不断守住心中的画面,守住目标,随时感恩。

华特斯的观念在面对人生的挑战时,有它的深度和价值。

本文来源:《丰盛》,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4.25 周二:

  你自然随时活在当下。只有这样,你才可能让各种渴望和期待的动力消失。也就好像,无论你心中原本有什么期待、有什么渴望,你竟然能够放过,并让每一个瞬间带着你走下去,活出自己


  我想再回到一个和心想事成相关的观念,和你一起从另一个角度切入。这么做,也可以作为一个实例进一步说明——其实你一切都不需要否定,只需要延伸到一个更大的层面,就可以轻轻松松活出来

  你应该还记得,希尔在《成功法则》的一开始就提出的“聪明”“集体的力量”,并把这个观念当作成功法则的基础。当然,你也可以把这种集体的聪明或力量当作是一种集体的蓝图。

  希尔想表达的是——你如果想要成功,首先要承认或肯定有一种比自己更大的聪明或力量,而这样的聪明和力量是来自团体或集体的。当然,希尔所强调的,更多是要你学会运用其他人的聪明和力量。也就是说,你如果想要成功,就要先明白,并不是光靠自己的本事就够,还要懂得让其他人来配合自己,自己更要不断地去协调,让其他人和自己达成一致

  从我的角度来看,这些观念当然是正确的。不过,说到底,也只是部分正确。

  我们一般人会认为成功完全是靠自己,或许是个人的遗传、智商、情商、专业的技术、能力、本事,甚至运气不同于其他人,才可以得到成功。即使没有这些优势,我们也会认为是靠着自己坚持到底的毅力,才克服了环境或周围的困难与挑战。这时候,如果要谈“集体的聪明”,最多只是被我们当作一种次要的辅助——就好像我们本来就会成功,只是刚好有团队来帮忙推了一把

  总之,对一般人而言,成功与否,反映的其实是个人的本事,而别人的贡献只能算是次要的。我相信,一般人就算不明讲,心里很可能就是这么想的。而你,大概也有差不多的想法。

  你或许也发现了,即使希尔认为一个人的成功需要依赖集体或团队的力量,但说到底,还是和一般人的想法类似——强调怎么透过个人的本领、规划、毅力,甚至魅力,把团队的力量引导到个人的目标。他所看重的,其实还是个人的功劳

  然而,从我的角度来看,如果你想要掌握集体的聪明,真正的重点不是看你个人有多少驾驭团队力量的本事。相反的,是透过这个观念,让你有机会肯定周围其他人的重要性


  然而,我也不断强调,你也没有必要因为懂了业力或注定的道理,就干脆什么都不做,只任由命运安排。相反地,我反而一直鼓励你——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你大概也注意到,我过去总是提醒大家,即使一切都已经注定,一个人还是要点点滴滴做到最好,尽力付出。毕竟,既然一切都是注定的,你何不当作自己已经被注定要点点滴滴做到最好呢?而不是为了想得到什么或达成什么目标,你才去做到最好。

  其实,点点滴滴做到最好,也只是活在当下——把注意力落在眼前的事情和动态,完全投入。


  然而,我也观察到一个现象,有些人得到了好结果,却总要用各种理由来抵消它。举例来说,一个团队达成目标,本来就值得好好庆祝。但是,我常看到有些负责人非要将这种欢喜打折扣,非要认为只是巧合,只是碰上了大环境很顺,而不会认为是值得大家一起庆祝的成就

  你或许会以为这种态度很谦虚,认为这么解释才理性。然而,这种拒绝肯定、拒绝庆祝的心态反映的其实是一种错误的理解——以为一切好事都要靠个人的计划才算数,而把整体的力量和恩典当作不存在

  甚至,一个人如果习惯性地贬低好结果,无形中也就好像在暗示:不不不,我不配你这么帮我,不值得你给我这一切的好结果。最奇妙的是,一个人抱着这种觉得自己不配的心态,整体的力量自然会顺着他的想法,渐渐地把这一切的好事给抹掉。

  你不妨试试看,让自己对周围的期待消失,不再那么挑剔,多欣赏自己和别人的好处,无论环境配不配合,都可以为每一件大大小小的好事庆祝。你可能会发现,不知不觉,自己逐渐变得既诚恳又正向,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你可以很随和,很自在,随时和周围达到和谐的共振。

  你也自然会发现,不光是有好消息可以随时庆祝,就连听到了坏消息,也不会再觉得是多严重的事。甚至任何表面看来的负面,你都可以用一种正向的方法来解释。正因如此,对你来说,不再有任何东西那么严肃、那么重要,样样都单纯,随时都可以庆祝,而不是非要怎样的状况才值得庆祝。

  这时候,对你来说,人生就是一出喜剧,随时都可以让你从心里真正欢喜,而可以笑出来。这种笑,是从内心流出。别人听到了,不光是能感受到你的诚恳,而且会跟着一起笑,一起真心欢喜。

  这种欢喜,自然会带来一种正向、一种扭转的力量,让你和周围的人可以走出种种的困难,肯定样样都没有绝对的重要性。因此,任何眼前的难题都跟着化解,没有什么困难能让你紧张、心慌,甚至绝望。

  我相信,这样的人自然会让人想去接触,甚至让人期待自己也可以如此。对我来说,谈集体的聪明,这才是真正的重点。

  你大概已经发现,我所谈的,和各种心想事成或鼓励人行善积德的道理大致是相通的,只是出发点可能不同。我之所以强调种种正向的练习,不是为了让你追求财富或达成物质层面的成就。甚至,从我的角度来看,你如果还带着物质层面的目的,反而难以成功。即使你拥有种种优势,到最后还是可能会失败

  最后,我想提醒你——成功,并不是终点,而是点点滴滴让人满足的过程。成功与否,到最后充其量是一种副产物。无论有或没有,跟整体都不相关,也不重要。甚至,你要完全脱落成功或失败的观念,才会发现——把样样看淡、正向、宽容、分享、感恩、信仰——这本身才是真正的成功

  这些话,你看可不可以接受。我还是希望你能够透过这些方法,至少让心里打开一点空间,再进入更深的层面


  除了人间的丰盛,还有一种生命的丰盛、真正的丰盛在等着你去认识。我所谈的丰盛,并不只是让你在人间过得顺利、转变命运、出人头地,而是帮助你在内心找到一个出口,让你跟生命接轨,让生命带着你走

  谈对称法则,我强调——外和内是相辅相成的。“外”或外在,指的是我们在人间可以看到、听到、体会到、想到的全部,也就是我们所有的经验。“内”,指的是内心,而不是我们可以看到或体会到的。这两个意识轨道并不是分离的,其实是随时重叠、随时相辅相成的。

  内心和外在的对称关系——你的内心,反映外在;你的外在,也反映内心。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在生命每一个角落——无论内或外,我们都可以找到平衡、圆满和丰盛。这样的丰盛是一种完整的状态,不只是反映外在或内心。

  然而,对称法则还有另外一个重点,就是——内心的力量,远远比外在更大。甚至,内心是随时包着外在,随时在延伸外在,随时在调整、调节外在。可以说,是内心带动外在(物质)。我过去才会说,心会走在前面,在我们的生命中是领导的地位。

  其实,透过对称法则,我也在强调,如果你想影响外在,真正的重点并不是怎么去变更外在、期待外在,反而是随时把注意力带回到内心,随时承认内心才是自己真正的本性,随时臣服到内心。既然内心和本性是最根本、最不费力的状态,你也只能承担它、休息在它、定在它。

  我用地下的光来代表一体或内心的力量,而这个力量远比外在更大。右边的人,完全迷失在人间,无法和内心的力量接轨。我相信,这个画面对你并不陌生。我们认为人间是一切,陷入念头和烦恼时,也不过就像这样。然而,我们和内心接轨,会是在一种最轻松、舒服、自在的状态下,就像左边天真愉快的花草、小孩、人和狗。

ppZURsJ.jpg

  只有你和内心接轨,所相应的外在才可能达到共振,才可以跟整体同步。把注意力随时带回到内心,才可以不费力地回到当下。随时活在当下,你反而会突然发现没有什么好追求、没有什么要期待。甚至,你会问——还有什么值得去变更?

  你自然能体会到,和内心宽广的无限相较之下,任何你在这个世界还可以要求、可以取得的,无论金钱、名声或地位,其实只是建立在一个相对而狭窄的层面。你得先把自己限制在一个狭窄的范围,用一种相对而狭窄的尺度,才体会得了它的特色。

  如果你把注意力随时定在无限、永恒、完美的内心,这本身就是最大的丰盛。真正的丰盛,不只是你在人间期待的任何物质或价值

  有了这样的理解,渐渐地,你不会再认为人间有哪一种物质、经验、现象、事件还值得你去期待,去为它祷告,甚至去争取。毕竟,只要你还想争取任何物质层面的东西,你其实还在肯定相对、局限、无常的外在是真实的,而且还误以为它有永久的价值

  你会真正明白,回到内心,活在当下,也只是一种臣服的观念——只是一切都好,都完美,都刚刚好。不需要“你”的干涉,一切,老早刚刚好。你本来就是丰盛

  毕竟你我每一个人的习气太重,样样都想抓、都想得。可以说,这个世界就是我们透过五官去捕捉起来的。接下来,我们又透过欲望,在脑海建立数不完的路径,方便自己随时重复过去所捕捉的经验和印象。正因如此,我们建立那么多制约和习气,而让自己脱不了身。

  对外在价值的肯定和追求,就是我们这一生过去以来最大的制约。这个制约,甚至会让每一个人都耗费宝贵的生命能量,终其一生追逐一个最后是虚的现象。

  让念头可以踩一个刹车,注意力可以集中,把人生做个简化,让人生的方向得到扭转。早晚,你会发现,这种改变只是暂时落在人间的表面。你如果想要真正彻底的转变,让生命得到脱胎换骨般的翻身,还需要进入更深的层面。

  将你种种的习气或状况做一个全新的整顿,让你的人生从表面看来的不顺利,转化成内心充满肯定和正向的顺利。接下来,你的生命自然会出现一点空间,让你可以追求人生更有意义的题目——充分了解什么是真实,什么是真正的丰盛,以及怎么活出它。

  外在,本来就反映内心。内心,也反映外在。内外是两面一体,走到最后,外在也是心,内在也是心。一切,都是心。

  既然一切都是心,你当然也就明白,其实不需要在意外在非要怎样不可。甚至,你根本不需要刻意去规划、去变更。如果你还觉得需要规划或变更,也只是反映了你还认为外在就是一切,还认为外在有绝对的重要性。

本文来源:《丰盛》,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4.26 周三:

  你只要仔细观察,自然会发现,其实人类几千几万年来的发展,也都是集中在人间的层面,希望取得更好的生命条件。你去体会历史的演变,也会发现人类所谓的文明,指的也就是在物质层面不断带来更大的方便。这些物质层面的转变,不只可以养活大多数的人,近几百年来,更是进一步透过科学和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把人类的步调加快再加快

  到了现在,你我每个人随时都在一心多用,提高生活的效率。这种效率,是人类有史以来从未见过的高效率。让我们不光可以养活自己,还可以照顾周围的人。可以说,物质层面的发展已经变成全人类一个稳定的指南针。而人类几乎不可能再退回到过去,也不可能转向别的方面

  当然,你会跟我说,正是物质层面那么大的发展,我们今天才有余力可以投入更深的层面。假如我们还停留在物质贫乏的时代,或许只能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放在最基本的生存上,根本不可能有时间和心力来做更深层面的追求。你会认为,是这些物质所带来的方便,让我们达到一定程度的生活水平,才让我们有空间可以投入内心

  其实,你只要回想就会发现,我过去透过《真原医》《静坐的科学、医学与心灵之旅》乃至于“全部生命系列”的作品,也在扮演这个角色。我一步步慢慢来,就好像哄着小孩子一样,先让你得到身心的均衡,让头脑可以安定、集中、同步。接下来,一点一滴,让你我有一个真实可以追求。是这样,我们一起走到这里。

  不光如此,我自己从小也采用这些心想事成的方法来面对人生的目标。当时,我根本不知道有这些法则,只是自己延伸出一些规则,发现它很好用——让我可以顺利完成许多目标。接下来,我自然发现,虽然这些方法很好用,但是还是在延续我自己的无明。换句话说,透过这些方法,我无形中还在强化自己的个体性,还随时认为自己和周围是隔离的,还需要努力完成那么多目标,去追求一些相对的目标

  从别人的角度来看,可能认为我延伸出来的这些方法已经有很好的效果,也符合一套完整的系统,但我自己反倒不认为它够全面。或者说,无论是我个人自己的方法或我后来才知道的心想事成的方法,从整体的角度来看,还是有些不足,甚至有严重的漏洞。是这样,我才觉得有必要做妥当的澄清,不希望任何人再走一次冤枉路。

  举例来说,你一定还记得,华特斯在《富足的科学》中主张要用创造心态取代竞争心态。这一点,他的看法确实比同代的其他作家都深刻。他提出创造心态的观念,至少已经让我们的头脑转到更深的层面,产生更少的二元对立、更少的摩擦。不管怎么样,主张创造心态,也就是认为我们应该守住一种没有对立的成长的状态。然而,一有这种主张,其实还是免不了让我们在头脑运作的层面不断地产生比较和对照,一样还是对立的

  你也会明白追求这些,本身还只是在肯定这一生的相对、局限和无常。而且,更根本的矛盾在于,无论你追求的是什么,光是追求本身就带出一种隔离或阻碍,反而让你没办法真正跟“无色无形的聪明”接轨。

  当然,从整体更广的角度来看,各种心想事成的方法,还是可以为你带来一种信心,让人生做一个整顿,将你的注意力集中。这些方法等于是为你争取时间,让你可以把身心安定下来,进一步将生命的价值摆到另一个层面

  你或许还记得,我不断地强调,在我们个人生命演化的过程中,样样都是刚刚好,都刚好是我们那个阶段需要的。种种心想事成的方法,只是这样,本身其实没有什么正确或不正确可谈。

  尽管如此,我还是想把你当作比较成熟的修行者,不希望看到你认真地把人间的成就当成最终的追求。你只要仔细观察周围,自然会发现很难找到谁在人间真的可以称得上完全幸福圆满。从财富、地位、名气,乃至于生存最基本的条件,拥有再多,只会需要更多。更别说几乎不会有人想去反省,为了满足生存,其实根本不需要累积那么多物质。追求,是一条永远走不完的长路

  其实,你也老早知道,在人间,有生,一定会有死。成长,接下来一定要面对衰退。换句话说,你唯一有把握的道理,就是成长和衰退是自然的循环。可以说,“样样都是无常”才是你在人间不可能推翻的法则

  你也愈来愈明白,在人间可以体验到的种种,确实就如同吸引力法则所强调的,是透过头脑组合的。但是,从“全部生命”的角度来看,念相和念头,跟你可以体会到的一切都一样是头脑的东西,并没有一个独立的存在或真实的本质可谈,当然也不是一个比较真实、比较高阶的存在

  既然如此,如果要你投入所有的注意力去改变头脑的东西——不管是为了扭转命运,还是为了完成眼前的目标,不光效果只是暂时的、不可能持久的,甚至,还是根本不必要的。

  认为人间的现象值得追求,而还要用各种心想事成的方法去达成——这种做法用我过去的语言来说,就好像你非要把这个虚构的世界看成真的不可。不只如此,接下来,你还要认真地在其中做一个虚幻的变更,带给自己新的虚构的境界,来取代表面看来不理想的虚拟的状态。正因如此,无论你怎么做,还是在继续延伸这个虚的人生

  你看,这些话还会不会对你造成矛盾?还是你读到这里,已经可以接受了呢?假如完全可以接受,但愿你不要因为人间的丰盛是无常的而失望。我会写“丰盛”这个主题,也就是因为真有一种状态叫做丰盛。但是,这种丰盛是每一个人,包括你,本来就有的本质。这种丰盛是追求不来的。丰盛,就像爱、宁静、欢喜、解脱,只是你本性流露的特质,不是你用任何费力或练习可以取得的,也不需要你费力或练习去取得

  有意思的是,真正的丰盛,就像我过去所讲的真实——只要费力,反而得不到。它本身是一种自然不费力的状态,你透过努力或费力反而把它限制了。最多,你只能活出真实,因为你本身就是真实。


  首先,对称法则不光在讲有外在,也有内心。它也强调内心才是站在优先、资深的领导与带动的角色——是内心,才可以影响到外在。然而,对称法则也提到——站在外在,一切都要受到因—果的作用。这一点,你之前或许没有留意到。

  如果你还记得,我在《头脑的东西》中也谈过,因—果和头脑是分不开的,可以说是同一枚钱币的不同面。你之前可能把这句话当作理论,也就让它过去了。然而,你只要仔细想,就会发现这句话的严重性。其实,换句话说,因—果就是你的头脑;你的头脑就是因—果

  你头脑的机制完全离不开因—果,也离不开二元对立。当然,这句话对你现在可能还是理论。然而,你只要观察就会发现,你眼前的这个世界正是透过二元对立的联结,仿佛有了头尾、有了先后、有了左右、有了上下、有了内外。假如没有二元对立,对你来说,其实没有世界可谈。

  你也可以这么说,二元对立只是强化因—果。换句话说,因—果和二元对立两者就是同一件事。没有二元对立,也不会有因—果,更不用讲还可以建立什么联结或逻辑

  你大概没有意识到,一般所谓的逻辑,也只是落在三度空间,再加上一维的时间来运作。任何二元对立的比较,最多还是限制在我们体会得到的时—空。我们所谓的人类的聪明,也只是数不清的聪明中的一种。对整体而言,并没有什么绝对的代表性。

  我之前在《落在地球》中提到,所谓“人类的特质”都还是限制、还是制约,到最后都要脱落。然而,你大概没有想到,就连最基本的所谓“意识”或“众生性”(quality of sentient being,让我们称得上是众生的基本性质)一样还是落在一个相当狭窄的范围

  最不可思议的是,透过二元对立或是某一种逻辑系统,就在这个相当狭窄的意识或众生性的层面上,可以延伸出数不完的其他可能形式。我们不用谈到宇宙那么大的范围,光是你脚下的这个地球,都有着数不清的生命形式,只是你我透过五官体会不到

  在这样的平台,你在这个人间所可以体会的一切,包括失落、丰盛,都是透过头脑的东西、念头、念相而来。但是,念头再怎么能够组合和延伸一切,还是要符合业力的机制。

  这样的“因—果法则”,在有时—空的人间,是永远存在的。

  有时候,我们以为“因—果”被打破了,不过是生命的内在透过对称法则不断涌出来,好像有了外在的变化。再加上我们的注意力总是放在外在,无法体会到内在的运行,也就误以为跨过了“因—果法则”。其实,并不是

  你也可能还记得我在《时间的陷阱》中谈过,业力是多层面各种条件的组合,就像从各个方向同时冲过来的球,不是我们可以体会到的过去或现在发生的。它的复杂性远远比头脑可以掌控的线性先后范围更广。

  其实,你这一生的业力也是如此,是我们所有行为、意念、动力的总和。所谓的“总和”指的不光是这一生,还是数不完的生生世世累积下来的动力。这些动力的总和,非要透过这一生转化出来——包括人间所谓丰盛或不丰盛的一切。

  这一生的命运只是透过头脑虚构的架构,不断地累积、延伸出来的。尽管是虚构,但我过去也提过,在这个“有”的层面,业力转出来的扭力,其实比我们肉体的力量更大,甚至就像水库泄洪,是任何人不可能挡得住的。它本身所带有的巨大能量差,就是非完成它自己不可。正是这样,我之前才会谈“注定论”(determinism,包括在《时间的陷阱》中谈的“科学注定论”)——我们在外在所看到、体会到的,其实一切都是注定的

  甚至,从更大的整体来,你认为真的有的自由意志,其实是不存在的。所谓的自由意志,也就是你认为自己可以做什么、想什么、说什么、期待什么、体会什么、否定什么或承认什么。这样的自由意志,依然是透过头脑去延伸、组合的。它的架构还是虚构的,完全落在头脑的范围内。正是这样,我才会说自由意志不存在,并不值得你去追求、去声明、去主张。

  既然一切都是头脑的运作,从整体来看根本不存在,而你也没有自由意志可谈,那么,根本没有什么变化(包括命运的转变)是值得去追求的。只是,对于还活在头脑中的你,我还需要不断地提醒:无论你这一生的业力怎么展开,无论你遇到怎样的困难或失落一一一这一切,也只能说是刚刚好

  刚刚好的意思是,这一切,不是谁的错,也不是神明或老天爷在惩罚你,更不是你自己有什么错。这一切,只是点点滴滴的意念与能量的总和。对这一切,没有谁,甚至没有一个自己需要去责备。说到底,就连“谁”都一样是头脑的东西,其实不存在。那么,还有“谁”可以被责备、被怪罪?甚至,罪又是什么?

  既然一切头脑的东西都不存在,甚至连你的自由意志也不存在,那么,你如果还要用一个虚的机制(如心想事成的方法)来改变任何现象、任何事件,能得到的,最多也只是一种暂时的结果。只要你退后几步,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就会发现,再怎么改变也不可能永恒。你所追求的目标、得到的变化,在整体还是一样要受因—果法则的影响。

  你我唯一有的真正的自由,只是不断地回到内心或是一体。你只有让意识随时住在一体、定在一体,才会发现自己本来就是自由的。到时候,你才会明白你过去所强调、所追求的自由,是经过扭曲的一种观念——是把整体带到一个小角落,并在这个小角落里想声明自己的自由

  内心,其实是全部、是一切,没有任何尺度可以衡量它。甚至,什么是内心、什么是外在,这种分别在整体其实没有意义。讲得更透彻一点,内心也是它,外在也是它,任何地方都是它。

  别忘了,它不是用人类头脑所建立的业力机制可以描述。它,是你我透过头脑不可能理解的。你如果想透过头脑去理解,最多也只是用头脑和头脑延伸的语言想把它框架起来。别忘了,一个本来完整的整体,只要一塞进某一种框架,都不可能得到完整的表达。你再怎么努力说明,对它也没有一点代表性。

  “全部生命系列”所强调的,其实也就是这么简单——只有一体,只有绝对,只有心。但是,你可能还会认为这就是那么难,而且认为是透过我们的理性和逻辑绝对不可能懂的。

  你读到这里,不晓得是怎样的心情?是失望,还是感觉到一种欢喜?无论是失望或欢喜,理由可能都是同一个——这里所讲的一切,跟你这一生所学到的、体会到的,可能都是颠倒的

本文来源:《丰盛》,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4.27 周四:

  你只要仔细思考前面提到的各种法则,无论是心想事成的方法,还是东方流传上千年的行善积德、转变命运,或这本书谈的丰盛的练习,你一定会注意到——首先,它们都强调一个重点,这个重点就是身心合一

  无论是东方或西方所推荐的方法,都只是让你把注意力摆在眼前或心中的目标,让自己完全投入这个目标,而达到合一。当然,西方人的诠释,会教你把致富当作心中的目标。我在前面也提过,这本身就反映了西方以物质为主的思想,是一种“唯物”的文化

  然而,即使只落在物质的层面,你也应该知道,这个心中的目标不局限于致富,可以是人间的任何项目,例如事业、学业、研究、发明、艺术表现、亲子关系、身心健康、哲学探讨、修行……各种领域的成就。

  就我个人而言,无论东方或西方的方法,关键不在于要你把注意力摆在哪一种“目标”上,真正的重点反而是“过程”,也就是你怎么将注意力集中,让身心合一的过程

  一般所谈的止或专注,是让你将注意力摆在一个很小、很具体的点上;而观或观察,虽然也是让你从一个点出发,但到最后,观察会扩散到每一个点上,就好像让注意力到处都在,又到处都不在。

  你读到这里,可能已经发现——透过专注,自然可以走到观察;从观察出发,自然也可以走到专注。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帮你集中注意力,让注意力达到同步。这种同步,我过去也用“共振”来表达,就好像让所有的波动完全重叠,完全同步。

  其实,共振只是本来杂乱的脑波(我们随时在动的思考和散漫的注意力),突然变得像激光的波动一样地整齐、一样地同步,带来不可思议的大能量。真正重要的,不是让你的意识去守住哪一个点,或要你肯定守住的点有什么特殊的地位。真正的重点,其实是这个合一的机制

  身心合一的过程,也就打破你原本念头和思考的方法。你透过这种注意力,已经和目标合一,自然可以回到我之前所谈的“大我”。大我,其实就是我们在人间可以找到的最源头的主体。或者,让我换一个方式表达,就是小我或“我”的背后一个更大、更基本的主体。

  这个在人间最基本的主体,和小我或“我”不一样。它不需要产生一个客体才体会得到自己的存在。可以说,这个最基本的主体或大我,不是你透过理解、追求、得到、捕捉可以去领悟到的。如果你还想去领悟它,那么,你能“做”的,最多只是活出它

  说到底,任何让身心合一的方法,包括静坐,包括这本书前面所谈的守住、投入一个明确的目标,对你而言,真正重要的不是过程中五花八门的现象和变化,真正有用的关键是透过这些方法,不断把你带回原点。你用这些心想事成的方法,让自己不断地守住心中的目标,彻底地守住。到头来,你只是透过合一,不断地让自己回到这个人间最源头的主体。

  有意思的是,如果你一再地回到心中的目标,透过合一,落到最源头的主体,停留在大我,那么,你反而发现欲望好像消失了。本来你心里还总想得到什么,突然之间,这种动力竟然老早消失了。反过来,你偶尔没守住这个目标,头脑又开始运作,小我又冒出头来,这个想得到什么的动力才又浮出来。尽管欲望又浮了出来,你也应该知道——你只需要透过这些练习,再一次回到这个原点,一到原点,这股追求的劲或动力又自己消失了。

  这种时候,你只能借用信仰的力量——正向,正向到底,相信一切的安排都是刚刚好。表面上,你得不到,你失败了。其实,在整体来看,对你是刚刚好,是符合更深层面、更大的蓝图。然而,你透过头脑是无法理解这个蓝图的,只有透过臣服或信仰来面对。

  透过信仰、正向,你会一再地回到目标,守住目标,甚至和目标合一。你也只会在不知不觉中,随时回到相对意识的原点。你一回到原点,也只可能正向,只可能诚恳。诚恳和正向,只是你本性的流露。

  你会明白生命还有个更大的蓝图,而你这一生的目标就是和这个蓝图合一。这么走下去,你到后来只会感恩——感恩这一生有这样的机会,终于可以完成这趟旅程。

  反过来,你在这人间,无论是不是用这些心想事成的方法去追求一个目标,其实也只是刚刚好。毕竟,每一个人的成熟度不同。无论你活出哪一个层面,可能就是刚刚好你所需要的

  你可能也注意到,虽然在探讨这些心想事成的方法时,我难免要提到这些作家所重视的财富、名誉、地位这些目标,但我过去从来不特别强调这些。毕竟,这些对我根本不算是人生真正的重点。

  如果真的有一个目标好谈、好守住,对我来说,真正的目标只是回到原点,而且是不断地回到原点——先找到自己是谁,把自己同时交给更大的聪明。你会发现,这么做就是反过来让更大的聪明带着我们走——走一条最恰当、最适合的路。

  走下去,你早晚会发现,其实你真正的身份就是心,而心本身又是这个最高的聪明。心,是源头的源头,是你没办法用语言去描述的。只要一用语言去表达,已经跟它不符合了。再怎么表达,也只是你非要用相对去勉强解释绝对。

  心,不光是你没办法表达出来的,甚至是你“想”不出来的。可能对你最难懂的是,你连体验都体验不到。想想,你能怎么体验心?正是这样,我才会说,你最多只能活出心

  尽管在短期内,你可能会在工作或家庭方面遭遇很大的变故,也可能面临大到让人难以忍受的失落。但是,你只要坚持下去,自然会发现心里开始平静起来,而且,在这个人间,也就跟着顺起来。你该完成的,会顺利地完成;不该完成的,心会带着你避开。

  你只要再继续走下去,自然会发现原来过去认定的目标很幼稚、很单一,并不能够反映心中更深层面的蓝图。

  尽管如此,我还是会提醒你——面对自己的变化或不变化,不要做太多分析。如果你心中还有一些想完成的目标,那也没有事。你只是继续走下去,到最后你可能完成,也可能没有完成。从整体来看,这都不重要,也没有什么矛盾。

  你只要继续走下去,遇到什么困难自然会知道要怎么克服。然而,这种克服不是经过你的思考,而是透过你的点点滴滴——每一个瞬间,你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而你所做的,都是刚刚好。

  这样一来,眼前再大的挑战或难关,你都可以克服。无论完成或不完成什么目标,你也会发现都可以放过。本来你会认定某件事多么重要,但现在你只是对一切充满感恩,知道它本身只是过去生生世世透过各种条件组合起来的果,对你、对真实并没有什么代表性。

  到这里,你可能发现自己竟然轻松起来了,心里再也没有什么负担。或许从经济、从生活各式各样的角度来看,其他人还在为你操心,但是,对你来说,这些操心都不存在。你老早就知道,你需要什么,自然会出现什么——其实,是你自然显化出什么。但是你心里明白,显化的人不是“你”,而是更大的聪明。事实是这个聪明带着你走,不是你带着生命走。

  你知道,活在这个人间,需要的其实不多。你完全可以做一个朴实、普通的人,将自己的需要减到最低。无论到哪里,那都可以是你的家,你自然把那里当作刚刚好该去的地方。无论做什么,眼前所做的,自然是刚刚好你该做的。

  这么一来,你过去的矛盾和纠结可能也跟着完全消失了。你说,这样是不是才是真正的丰盛?

本文来源:《丰盛》,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4.28 周五:

  念头,本身还是物质,并没有比物质更优越、更优先。你想想,是你先认定有一个独立的身心,才从这个身心延伸出来的念头。这样来的念头,当然离不开你头脑延伸的因—果机制,一样会来,也会走;会生,也会死。从这一点来看,念头本身跟比较下游、比较粗重的物质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

  所以,如果你要强调念头可以转变物质,认为你凭着念头就可以转变这一生,那么我要提醒你,说这种话要非常小心。念头,一样要受因—果的作用它本身并不是可以独立发挥作用的存在

  你已经知道,因—果在你虚构的人生剧本里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这样一来,认为凭着念头就可以改变物质,这种话其实不正确。它和它所要改变的物质一样,都是物质,最多只是和物质相辅相成的,都要受因—果的作用。从我的角度来看,它等同于物质。

  你如果把念头集中,守住某一个目标,并希望让目标实现,这本身一样离不开人间的剧本,一样是无常的。你会发现,有时候,心想事会成;有时候,心想,事不会成。然而,这里的心,讲的还是念头,是头脑。

  其实,念头和物质两个都在真实的下游,是在意识里“有”的层面,都一样要受因—果的作用。只要还受到因—果的作用,从整体而言,它不会有任何永恒的价值,不可能发挥任何关键的作用。最多只能算是无止境的幻觉中的一个,无止境的可能性的其中一种。

  “有”的层面连全部的万亿分之一都不到。只是因为你还认为肉体是真实的,才非要守住这不到万亿分之一的一小部分,还把这一小部分当作是全部,好像可以错过真实。


  正向的习惯。假如你正处在人生的低潮,你可能更需要让正向的心,带领你走过怀疑、担心、烦恼、哀伤和恐惧的低谷。

  你如果要执行或改变任何习惯,完全都是依赖头脑的路径。然而,之所以谈头脑的路径,只是要你知道——身心的运作是透过头脑的路径加上肌肉的动力才可以完成的

  也就是说,你的头脑若要达到省力地运作,最好是把神经系统的运转都变成自动运行的路径。你大概也观察到,一个路径(一种应对)只要多运转几次,自然会变成自动运行(习惯)。接下来,它还会一再改善自己的效能。

  你的头脑之所以会这么设计,可以说是为了考虑你的生存。毕竟,只要能把一些你平时要重复做的事变得自动化,这些事情就落到背后自己运行。这样一来,你就可以把全部的精神和注意力挪到前面——眼前要面对的状况或危机。

  从你一起床到睡觉前,你已经在使用数不清的路径。这个事实,你几乎不可能注意到。毕竟透过这些路径,你想都不用想,就可以吃饭、上班、应对、办事,而让你最新鲜的注意力,自然会去关注特殊的环境变化。只要路径不出状况,你根本意识不到它的存在

  不过,面对再怎么新的变化,你只要多使用同一个路径几次,这个路径自然会转成自动运作而落到背后。你不断面对新的状况,自然也会分析出一种最好的应对。接下来,你的头脑会把这套应对方式储存到神经系统运转的数据库。

  头脑和神经系统的这种运转,你也可以称之为学习。你可能会认为,只要让愈多路径或习惯落到潜意识里自动运作,也就等同于学会了什么。对你而言,学习就是把一个新鲜的经验落入现有路径的机制,让你可以不断地脱身,把注意力转向学习更新的层面

  很有意思的是,日积月累,这些自动化的习惯和习气,就会变成你性格上的特质,并让你不断地强化自己的个体性。

  你大概已经联想到,自我肯定其实就是刻意地、不断地建立起头脑的路径。确实,自我肯定是符合神经系统路径运转前馈(feed forward)的原理——你愈投入注意力,它显得愈真实,一样是顺着头脑路径的机制在运作。

  仔细观察,光是你每天活着、去接受感官的信息、透过头脑建立眼前的现实,你就已经在不断地自我暗示。你大概没想过,你建构这一生的方式,其实和自我暗示并没有什么不同。真要说有差异,也只是把你的知觉、接受信息的范围先缩到一个很小的层面,在这个很小的层面刻意一再地重复,好像建立一个小型的路径

  换句话说,自我暗示,对你不能算是新鲜的发现。你一天24小时,已经透过和自我暗示同样的原理,不断地肯定透过五官所得到的虚拟的现实。这些从感官信号衍生而来的信息,对你、对整体其实没有什么代表性。只是你难免要把这个虚拟的现实当作一切,既然如此,我们就从这里开始。

  你大概已经发现,一般心想事成的方法都希望让你透过自我暗示守住正向、保持正向、活在正向,甚至要努力避开负向。当然,你现在对路径的观念愈来愈熟悉,自然明白这种做法就是在建立路径——透过这些练习,希望你不断去设立正向的路径。透过你的投入,让它变成一个靠得住的、强大的路径,而且是愈运作愈轻松不费力的路径

  你或许会忍不住想问:为什么正向那么重要

  这个问题,多多少少反映了人间和头脑的洗脑有多强烈,让我们以为负面才是常态,完全忘记了正向才是你我的本质,或者说是从本质自然流露出来的。正向,是你在没有念头的时候,最基本的状态。正是这样,你才会一再地想回到正向,甚至愿意透过练习,帮助自己不断回到这个本来就有的状态。

人间的烦恼和二元对立真的是太强烈了。

  正向,是你本质自然的流露。这个本质,本来就是无限的,本来就是无色无形的。你如果能够不断地回到正向,也就能把自己交回到最原始、最大的力量。正向,成为你的一个切入点,让你头脑中不停的“动”能够踩个刹车

  最不可思议的是,其实你从每个角落都可以回到正向。回到正向,你自然会延伸出生命最大的力量,而让无限带着有限的身心往前走。快乐、正向,其实不需要有理由。你从人生任何一个角落,本来就可以随时找到快乐和正向。它们本身就是你,是从你的本质流露出来的。

  正是因为快乐和正向就是你,是你自然的流露,你当然可以用各式各样的方法从各个角落回到它。方法,最多只是念头的转变,只是提醒你,让你想起,让你记得——这是本质


  你现在透过头脑可以期待的财富、名气、地位、成就……只要是透过努力、费力才能得到的,那绝对不是长久,最多只是暂时。来了,也会消失。要你用一种刻意、不稳定、无常的机制来取得的,它本身也只可能是暂时的或无常的。

  谈到丰盛,你大概和一般人一样,第一个想到的会是“多,还要更多”。但是,从我的观点来说,不一定更多才是丰盛,有时候是刚好相反。你如果想要活得丰盛,可能需要的是更少,而不是更多

  生命的丰盛,其实只是一种满足感——你彻底知道你完全不缺。样样你所需要的,生命都会安排。

  然而,“少,才是多”这句话还带着一个你过去可能没想过的观念——也许,你需要放掉那些你“不再需要”的东西。你不再需要的,也许是一段感情、一份工作、一种人生规划、一个往来的圈子、某种生活方式、居住环境……

  生命本身是简单的、是单纯的,它自然也想让你简化。这样的转变,自然会反映在你生活最寻常的琐事里。你也许会发现,其实自己不需要睡那么多,不需要非吃什么不可。无论哪一件事,其实不需要符合别人讲究的标准,包括自己平时穿什么、怎么表现,也是一样的。

  你也自然会发现,你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东西。你过去认为自己需要的衣服、纪念物、照片、工具、厨具、收藏、嗜好品……其实都可以大幅度简化。这些物品,你过去可能根本不会想去清理。但是,我希望你能厘清头绪,知道哪些物品是自己不再需要的,可以把自己不再需要的清理掉,最好是能转送给别人。

  这种对生命的清理,可以是全面的。你需要去清理的,也许是十年甚至更久前的衣服,也许是书、是文件、是信件、是日记、是相片、是当年最新款的电子产品、是别人送来的成套杯碗……衣服,可能早已经过气、不合身、不符合你现在的气质和状态、不符合你现在这个人生阶段的需求。其他的东西也是一样的,可能早就不再是你需要的。既然你不想再困在过去,这一切也跟着都要清理掉

  清理这些旧物不光费力,有时还会带来一种情绪的萎缩,甚至勾起过去的画面、感情和记忆。即使你可以翻出它们,因着种种感情和记忆,你也可能舍不得清理掉。即使清理掉了,也可能还想尽办法又把它找回来。无论这些旧物藏着怎样的画面和记忆,都让你心里纠结。

  清理旧物会如此,如果是让你清理一段多年割舍不了的感情,那么,你内心的反应会更大。你没想到自己还会有那么多眼泪,明知应该放掉,但怎样都舍不得。但是,你也知道,就是因为一直舍不得,才累积那么多情绪的负担

  这些负担随时把你冻结在过去的某个瞬间。你,至少一部分的你,好像还留在那里,好像还在等着什么再一次出现、再重新来过。但是,事实是那个瞬间已经不存在了。这还不值得你去简化、去处理吗?

  对你,无论是什么,你都可以去清理掉。而这种清理,到最后都会减轻你的负担。

  修行,只是回转。假如你过去有情感上的失落或创伤,帮助自己恢复内外的一致是特别重要的。倘若你的身心还在混乱中,念头和情绪是冻结或还在随时起伏,那么,你全部的注意力自然不断往外涌。一个人身心还没有同步,在这种身心不合一的状态下,是不可能回转的。你还需要透过我之前提到的练习,包括静坐,帮助自己达到同步和共振,才有办法进一步接受醒觉的观念。

  化解过去创伤的方法,可以先从环境的简化开始,透过清理,抛开这些伤痛的记忆,特别是会让自己回想起这些创伤记忆的对象,例如衣服、纪念品,都应该清理掉。

  把旧物清理或送人,和过去的一段感情彻底告别,你会突然发现,你的负担不见了,整个人轻盈起来。你会体会到,这样的清理不光能让情绪的悲伤踩一个刹车,甚至你开始充满活力、平安和欢喜。你还可能会想——原来早该这么做了。

  你原本可能不敢相信自己能跨过某个创伤,没想到,你竟然已经很久不再想起。这时候,你已经走出来了。

  你会明白,原来身心确实是几面一体。外在反映内心,而内心也反映外在(如果你还记得,这也就是前面提过的对称法则)。你的环境如果整齐、简单、干净,其实也反映你心理的状况。两面是一体的。

  一个人生活简单,不让自己被杂物围绕,这样的朴实,也是在跟自己内心做一个同步的声明。当然,除了旧物之外,其实更重要的是对过去创伤、情感、记忆、伤痛的清理。长期来说,这样的清理更重要,它本身其实是一种臣服的功课。

  你自然会发现,一个东西无论你再怎么放不下,最终还是带不走的。其实,人生中什么都可以放下,可以丢掉,可以简化,没有一样东西有绝对的重要性。

  刚开始清理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费力。然而,不知不觉中,你愈清理愈不觉得费力。甚至,你会发现自己随时在顺手清理。你不再想囤积东西,也不再把感情、念头、不确定、各种顾虑搁在心里

  这种清理,还会让你上瘾——你愈放手,愈是感到喜悦。你甚至会趁一个东西还是好的、还可以用或还是新的时候,就送给别人或捐出去,而不是等它旧了、没用了甚至坏了才放手。看到别人得到一个新的东西,他脸上发出的喜悦,自然可以为你带来更大的欢喜。

  你自然会发现,对任何拥有的物质,包括你住惯了的房子,都可以放手,可以重新开始。甚至,你对所拥有的物质都不会再那么重视,不会再想留下任何纪念。你想不到的是,这种放手虽然还称不上是从人间彻底出离,却是我们一般人随时可以做的。这种放手和清理,不光影响你的客观环境,其实也在整顿你生命的价值,让你对丰盛有了全新的看法。

  你自然发现,这种放手,本身其实就是最高的丰盛。你从原本一心只知道取得和渴望,突然转到放手、给予和服务。你会发现,你真正的需要其实并不像过去想象的那么多,甚至比任何人想象的都更少

  你不光发现人生其实不需要符合规则,有时候甚至大部分时间,你可以让生命带着走。也许,你本来连开车都要随时设定导航,不可以失去方向。也可能,你本来认为自己应该完成某一个目标。或者,你本来很在意别人眼中的你是好或坏。现在,这一切,你发现都可以不去操心,都可以随缘

  一切都能够放手,都可以随缘,你自然能体会到心中随时有一种满足感。这种满足,跟结果似乎没有直接的关系。过去你会认为是错误的,让你失望的,现在你会发现好像也没有什么错误可谈,任何对错其实都没有什么重要性。就连这些所谓“错”的状况,都可以让你得到学习和满足

  这样的满足感,或说丰盛,愈来愈脱离你所处的环境条件和状况。你已经可以随时把它活出来。

  少,才是多——因为这个观念太重要,所以我谈丰盛这个主题时,也一定要提到它。就好像我在“全部生命系列”进入参和臣服之前,会先提出种种静坐的方法,让一个人可以达到同步或共振。少,才是多——这个观念,在丰盛这个主题中就是这么重要的基础。

  清理生命中不再需要的东西,本身就是一种简化——帮助你把头脑简化,让身心一致而同步,达到共振。这种清理、简化的作用,和我过去提到的许多练习,包括静坐,是一样的道理。到最后,还是会让你的内外能够一致,可以回转到心。

  读到这里,或许你会想起自己可能还有一段感情、一件事、一种人生规划、某个环境所引发的障碍,正在等着你去简化。有时候,你可能要先从这个层面着手,才能让身心回到同步而合一的状态,可以让自己准备好欢迎生命的丰盛。


2023.04.29 周六:

  无论是整理东西,还是整理环境的空间,还是简化事情,你都可以把这样的清理延伸到自己——举例来说,清理自己的饮食习惯。

  有些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你过去心里明白,只是为了满足一种欲望,并不是你真正的需要。现在,你看可不可以清理掉。然而,说清理,其实没有什么具体的东西需要丢掉,最多只是你不再这样饮食。你并不需要责备自己过去对它的依赖,只是在心里清楚地表达——谢谢你,我不再需要你了。

  你会明白,这样的清理可以延伸到每一个习惯,包括讲话的习惯。过去,你也许说话总是带刺,以为这样比较直接。现在你可以告诉自己—一切,其实都是刚刚好。我现在不再需要这么说话了。请你,帮助我,让我转一个方向。

  我们平常待人处世,也是一样的。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单纯化或简化反而是处理事情最简单的方式,而不是一再地累积更多的选择,反而把事情或关系变得更复杂。

  这样的清理,也可以延伸到心态。举例来说,在工作上,你本来有种种的期待,种种的要求。当然,你不需要责备自己,只是现在看可不可以踩刹车——我过去需要金钱,需要名誉,需要地位。然而,我现在不需要了。请你帮助我,让我将渴望简化,把念头简化,把生命简化。

  再举一个例子,眼前你可能会突然出现一个赚钱的机会、出名的机会、扩大影响力的机会。然而,你可能也意识到,这样的机会原来还是从自己心里的贪念和欲望延伸出来的。同样地,为自己踩一个刹车——谢谢你,一切,都是刚刚好。然而,现在我不需要了。谢谢!

  包括你对未来的安排、认为自己所需要的保障,都可以做一个清理,看可不可以放手——我知道,我过去需要这样的安排和保障。现在,我不需要有这种担心了。我可以放手,解除这些安排和保障。

  你如果能彻底这么做,自然会发现,生命里其实真正需要的不多。这些“不多”,你在心中已经老早都有了。最终你会发现,你对生命简化,只是改变一个习惯,到最后甚至连一个告别的经过都不需要。你并没有取代或换掉什么,只是表达感恩,同时延伸一个新的路径。


  前一章提到——少,才是多。我要再提出另一个丰盛的重点Giving is more.给,会带来更多。而且,给,不光会带来更多,甚至是——愈给,愈多

  你可能不明白,如果你把你所拥有的给出去,按道理来说,你拥有的应该会变少,怎么反而会更多?愈给,愈多——其实是丰盛的一个核心观念。一个人愿意给予,而且一直给予,这样的慷慨也是丰盛的一个核心特质

  华人文化相当鼓励节俭,让一般人以为是要节省到最好一毛钱也不花,甚至斤斤计较的地步,才能点点滴滴累积财富。但从我个人的观察,事实都是刚好相反的。这样节省的人,当然可以累积许多财物,但到后来反而活得很不愉快,甚至人生出现很多问题,连身边的人都会彼此对立

  这么说,当然不是要鼓励你奢侈浪费。我相信,你也可能听过或遇过一些挥霍无度的实例。确实,一个人如果不能节制自己的欲望,哪怕拥有再多,早晚也会一无所有。他的念头和注意力再怎么往外寻,非但满足不了肉体的欲望,反而还让能量不断往外漏,不断地流失,造成严重的失衡。反过来说,一个人过度节俭,也就是能量只进不出,一样是失衡的。

  如果你希望取得丰盛,要记得,丰盛本身是一种均衡的状态。你的生命如果随时在均衡的状态,我要再强调一次,那么,你真正需要的其实很少。甚至,你根本不会有想要挥霍的欲望,生活自然会变得简朴。你只是基于一种照顾大家的心情,该大方时,自然大方,甚至随时大方。但是,你这么做,是把金钱当作服务大家的工具,而不是没有节制的大肆挥霍

  其实,如果你发自内心慷慨,甚至还能把自己摆到最后,那么,你不光可以创造更多的资源,还可以照顾身边的人。这样一来,你反而可以累积更多财富。即使没有累积更多,你的人生也会更丰富,更丰盛,为自己和身边的人造出一个彼此信赖、真心关怀、让人成功的环境。到了这时候,是不是累积更多的金钱其实已经不是你真正在意的。

  念头和物质层面的慷慨,其实是两面一体。你不光是可以在物质层面慷慨,更可以在念头层面大方——给人成就、给人功劳,不光是给别人应有的功劳,肯定他本来就有的贡献,甚至你可以真正谦让,把自己排到最后,不需要再去表扬自己的功劳。

  我过去观察,真正成功的人(我指的不光是在财务层面成功,而且身心快乐的人)都是这么做。真正成功的人并不需要为自己争取名誉、好处或功劳,而是把功劳归给别人,就好像他在辅导每个人成功,而把整体的成功当作自己的成功。这么做,是真正的慷慨

  真正的慷慨,可以透过各式各样的层面表达。举例来说,在工作上和人接触时,你可以少看缺点、多鼓励,甚至是随时找机会庆祝——即使很小的突破、很小的成就,都可以庆祝。你不光是为自己的突破庆祝,更可以为别人的突破庆祝。你自然会想要随时跟别人分享好的东西、或你所知道的好东西。你不再是等着别人来照顾,而是随时都去照顾别人。不知不觉,你也发现,愈是带着慷慨的心情称赞别人,愈是给人正向的鼓励,一天下来,你自己反而更是充满了能量

  当然,你也看过,有些人专门挑别人的短处来看,到哪里都在找缺点。不管别人怎么做,他就是挑刺,认为别人这也做不好,那也做不好。其实,这样的人怎么活都会觉得不好、不够、不对劲。也许他这一生有相当好的福报,好像有地位、有财富,但他的念头、语言、行为随时盯着缺少的那一面,从来不去欣赏丰富的一面。这样的人,即使什么都有,他反而活得好像样样都缺

  正是这样,我才会说一个人的念头、语言、行为要随时保持正向。你也可以体会看看,就拿这张图的水来说,你会像右边的人一样看到还有半杯水,还是会像左边的人一样,看到有一半是空的?

  发自内心的慷慨和大度,其实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学习的。

  即使你本来就很理性,讲究精确,倾向就事论事来衡量好坏对错,那么,只要你愿意试着去多鼓励,少看缺点,早晚你会发现称赞和鼓励的力量竟然远远比责备、挑毛病或找异常来得更大。可能只是写一张小纸条,带给对方几句鼓励、安慰、称赞的话,就能为彼此带来很大的帮助。

  只要开始赞美、鼓励身边的人和事,你自然会不知不觉上瘾,甚至会随时主动为对方找到各种可以鼓励和赞美的地方。接下来,你甚至还想鼓励别人更多,想为别人找到可以奖励的标准,只要达到就一起庆祝。你随时都能体会到,这么简单的做法可以带给周遭喜悦,还能带动一种正面的能量,这本身就是你最大的收获

  确实,慷慨和大度自然带来正向。你如果从心里对人、对事、对物慷慨,也就不会再渴望从别人身上得到什么,也不会想透过这些人、事、物为自己达成什么。你会认为早就已经达到了,如果还有突破,那完全是意外的惊喜。对这样的结果,你当然只能感恩、只能称赞、只能放手。

  其实,一个人能够慷慨,只是反映了这样的领悟——没有一个东西真正是属于“谁”的,更不用讲是自己的。每一样东西都是共同的,整体的。你即使拥有一个地方、一个东西、一个物质,也最多像是在帮忙整体照顾它,而它并不是你的

  反过来,既然全宇宙就是你的家,也可以说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你自己的,那你又有什么东西不能跟人分享,不能给出去呢?无论是一个好消息、一句好话,还是一个好的物质,你都会大方给出去。你会随时照顾别人,为别人处处着想。

  同时,既然样样都是整体,而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你自己的,你又有什么需要去争夺、取得、拿到,或刻意要留住、累积呢?无论你需要什么,整体自然会为你考虑。对你,丰盛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从能量或对称的角度来说,样样都是一个循环。你“给”,其实也就打开一个能量的门户,带来一种流动。接下来,这个流动自然会找到它自己的平衡——既然有东西可以流出去,也会有东西可以流进来。一个系统只有这样与周围不断地互动,才可以达到平衡

  我前一章所讲的清理,也可以促进能量流动的平衡。如果你的生活都是塞满的,也就摆不下新的东西了。生命,也是一样的。假如你的脑海满满是各种现成的观念和知识,那么,新的灵感又怎么进得来?

  这时候,你反而需要放手,才可以挪出一个神圣的空间,让正向的能量不断地流进来。你所放手、所给出去的,不光是物质,也可以包括精神的层面。

  就像前面提过的,在和大家共事时,你原本可以把所有功劳留给自己,但是,你懂了能量平衡的道理,反而可以选择把功劳交给别人。这么做,不光让共事的人能全心发挥,更可以让你随时肯定别人的表现。不知不觉,生命的力量就在团队里活了起来。

  当然,很多人会用投资的心态来解释这些话,就是认为样样都有代价,也许是先要付出,才可以得到。后来,也有人带出另一种“pay it forward(把好处分享出去)”的观念——不是讲究一对一的回报,而是进一步分享给更多人。到最后透过循环,这一切的好处还是会回到自己

  然而,从我的角度来看,慷慨就是慷慨,其实不需要用这些道理来解释。你不需要带着取得、回收的预期,更不需要认为对人好自己早晚有一天可以得到回报。你如果没有得到回报的念头,接下来,也不会有期待落空的烦恼

  给,只是为了给。给的念头,本身就是你我最大的恩典。给予和付出,带给自己能量和平安,让自己和身边的人、事、物不断地回到平等,而不是为了想从物质层面得到什么回报。


  你随时给,随时正向,也就是将每一个瞬间都当作平等。在每一个瞬间,你都让自己做到最好,和身边的人合一。在每一个瞬间,连过去的记忆,无论是好是坏,你都可以随时交出来,都不再受到影响。这样你随时活在瞬间,不会一再回顾过去,也不需要期待未来。

本文来源:《丰盛》,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


2023.04.30 周日:

  在人生低潮时,你难免会遭受不安和恐惧的侵袭,甚至可能会跟着不安和恐惧做出许多不需要的防范、准备、担忧和反击,而让你在事后或多年后想起来还会懊恼、还会自责。

  恐惧对人造成很大的影响,我才会在《神圣的你》中提出“萎缩体”的观念。你可能早就体会到——自己大多数时间都活在一种萎缩的状态,好像远离了生命本来的圆满。我也提出来,在萎缩体的组成里,恐惧可以说是最强烈的负面力量

  从演化的角度来看,各种身心的负面反应,最多只是人类这种动物生存反应的延续。我会建议你,面对自己的恐惧和萎缩,把它当作一种先天的体质来看。接下来,你不光可以学会和恐惧与萎缩共存,甚至还可以把它当作一个入口,随时为自己带来一个反转——从外在,回到内心

  在你的大脑里,和情绪关系最密切的结构,就是所谓的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边缘系统里最发达的构造,它的作用是去接收危险的信号,并透过恐惧的反应尽快传达出来。从这个角度来说,你全身神经系统的运作,所着重的就是怎么把环境的危险信号尽快加大,大到让你的身心无法忽视,而在第一时间化成你身体肌肉的反应。正是透过这样强烈而迅速的反应,你才可以来得及躲开眼前的威胁和危机,或是可以全心去面对它。

  你可以想象,在处处都是野兽的时代,这样的反应当然相当重要。如果你就是活在那个时代,和力气大或动作快的动物相比之下,你其实是非常脆弱的生命。不只如此,环境里还到处都是危险。那时的你不只要面对野兽的攻击,

  就连最基本的觅食、寻找水源、面对天候的变化、抵挡夜里或冬季的低温……样样都是考验,更不用讲还要面对同类之间的相残。你身心里强烈的恐惧本能,透过经验和学习一再加强,才让你个人甚至全人类可以在艰难的环境里生存下去

  然而,虽然你的恐惧有助于提高生存的概率,而你的身心也透过自律神经传达的指令,让你能在第一时间采取面对或逃走的行动。不过,如果外在的危机已经大到个体没办法克服的地步,这时候,你可能反而会恐慌发作。或许你过去也经历过,因为太害怕,整个人好像呆住了,甚至失去行动力,没办法做任何保护自己的反应。

  想不到的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现在的你所要面对的,竟然已经从外在的危机透过念头转成内心的危机。甚至,内心的危机所造成的恐惧不比外在危险造成的恐惧小。或许,你自己也体会过——比起外在的危险,内心的危机不光是更大,而且还可能随时浮现。

  想想,这是合理的。内心的危机虽然比较抽象,但是它在你的脑海还是一样不断地产生恐惧的回路,不见得需要由外在的威胁信号来引发。从外在的世界,你明明看不到、注意不到任何征兆,但是没想到,内心的恐惧竟然好像无所不在,甚至随时会找机会发作

  不知不觉,你透过无所不在的恐惧就进入一种萎缩的状态。面对种种,都是透过萎缩来过滤。这个世界,对你来说,其实可以说是夹杂着恐惧建立起来的。

  当然,从能量的状态来说,这种强烈的萎缩其实自然会让你和周遭隔离开,就好像自己把生命的能量场给封闭了。这种封闭,不光是限制、扭曲你对生命的认知和理解,同时也让你错过走出困难的机会。再讲得更透彻一点,在这种状态下,别人就算想要帮助你,也帮不上忙。所以,解开恐惧和萎缩的结,在活出丰盛的过程中是重要的关键。

  有时候,你明明知道自己需要去面对生活某一种负面的状况、走出失落、穿越创伤,但是,就是透过恐惧带来的萎缩,让你可能认为自己怎么做都不对。整个人变得非常被动、非常消极,就好像已经冻结,采取不了任何行动。

  你当然明白,最好能够不要恐惧、恢复自信,甚至应该面对失败、扭转失败。这些观念你都会认为是正确的。谁都会想要远离恐惧、扭转失败。就算是一再地遭遇挫折,你心里还是会渴望成功,想要振作。但是,重点是怎么做?怎么脱离恐惧

  一般人面对恐惧,可能会去分析恐惧的内容,看能不能找出最初造成恐惧的原因并将它消除;或者是像前面提到的,透过知识把恐惧“理性化”,告诉自己这是正常的反应,并不是个人的无能;或者模拟恐惧的场景,希望降低自己对恐惧的“敏感度”;或者鼓起勇气去直接面对最害怕的场面、人物和事件;或者不断告诉自己“我不害怕、我不害怕”,随时鼓励自己“这一切,难不倒我”,用自信的路径去取代恐惧的路径……

  无论哪一种方式,都有它管用的时候。确实也有一些朋友,透过这些分析或练习得到了一些帮助。你可能也曾经透过其中一个方法走出来,甚至还走到现在。但是,我在这里要坦白说——这些观念还是站在真实的下游,或是站在“有”的层次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其实真正有效率的切入点,并不是在各种念头、情绪、现象、事件的执行层面去分析、理解、演练、替换、面对。你可能想不到,要克服内心的恐惧,你唯一需要“做”的,竟然只是把注意力带回到一切念头和情绪的原点,也就是相对意识的源头。这个源头,你已经知道了,就是前头提过的大我。

  换句话说,你还是可以培养自信,用自信的路径去取代恐惧的路径;也可以用前面的各种方法来克服恐惧。然而,对我来说,更根本的方式反而是——回过头来,从任何问题和现象的上游去着手,彻底把自己找回来。这时候,人间种种正向的勇气、智慧和力量,自然会流露出来,不需要你再刻意做什么练习去锻炼、去培养、去修正、去追求。

  坦白说,如果是刻意去追求才有的自信、勇气和力量,反而靠不住,最多只是一个额外的动作或行为。结束了,也就消失了。你可能还得一再地练习,才能勉强守住它。

  而,你彻底把自己找回来,一切正向的特质反而会跟着自然流露。

  你会发现,不需要刻意去规划或多想,正是同一个力量,会带着你活过每一个瞬间。你该做什么,自然就做什么。你不再操心、烦恼,恐惧竟然已经消失,而你不知不觉已经开始采取行动。

  过去意志消沉、满心忧郁的你,不知到哪里去了。接下来,你发现你竟然可以绕过头脑的运作,就好像不依赖“想”,而在你的身心创造出一套全新的路径。而你,透过每一个瞬间的行动,已经自然走出来了。

  无论你面对的是内心的脆弱、恐惧和痛苦、相对世界的考验,还是想在更深层面解开真实的谜,要想解开这一切,都是透过我们本来就有、又最自然的生理和头脑的运作机制去完成。甚至我敢大胆地说,这种方法是唯一一种可以帮助你化解任何人生问题和矛盾的方法。

  生命的丰盛,其实本来就有,并不需要你额外做什么去追求。如果真的需要“做”什么,也只是把你真正的自己找回来。你找回自己真正的身份,也就自然活出丰盛。然而,活出丰盛的这个“谁”,和之前认定自己只是活在肉体的这个小小的“你”,已经不一样了。


  恐惧,是你我意识转变最好的切入点。恐惧或任何负面的情绪,本身就带来一种能量差。这种能量差反而成为你我意识转变的燃料。可以说——恐惧愈大,反而有愈大的转变力量。

  只要你发现自己在萎缩、恐惧中,不需要分析萎缩和恐惧的前因后果与内容,而是马上做一个回转,问自己——谁在萎缩?谁在恐惧?为谁,有这个恐惧?为谁,有这个萎缩?

  这时候,你自然会发现,有一个“我”在体会到萎缩,体会到恐惧,而接下来可以轻轻地问——那,我又是谁?

  到这里,我相信你已经知道,这么问的重点并不是要你得到怎样的答案。这么问只是个提醒。提醒你什么?提醒你——我,最根源的我,其实不是这个肉体,不是这个可以局限、萎缩、恐惧的身心。最根源的我,是还没有恐惧前就有,恐惧后还是有。最根源的我,是永恒的

  这时候,你只需要轻轻松松把注意力带回呼吸。回到一进、一出,一进、一出。接下来,可以轻松地体会呼吸所带来的一种存在或存有的感受。你不断地体会到这个感受。熟练了之后,你自然会发现这是一种欢喜的感受,你会宁愿停留在这里。

  你愈来愈熟练,同样地,你会愈来愈灵敏。在恐惧发作前,你已经在做参的练习。甚至,你随时都可以透过参,停留在一种存在的感受。不知不觉,参的提醒,变成你一天最平常的事情。无论你在走路、讲话、办事,你都可以轻松体会到这个存有的、存在的感受,跟眼前的事一点都没有冲突

  你不需要透过“想”,反而随时可以取得“动”,就好像是这个存在的“在”,帮你在做事、在想。不光对你眼前的事没有任何影响,你还能突然体会到什么是自在。

  不知不觉,恐惧、萎缩、过去的悲伤和创伤变得很遥远,你自然会发现这样可以为你带来一天最大的欢喜和快乐,你随时选择进入它,让任何负面的念头没有机会来干涉你,更不用讲恐惧。

  即使偶尔还有恐惧的念头和萎缩,甚至有时候踩不了刹车,你会发现你还是会随时进入这个练习,而恐惧对你不再有什么影响。你只是一时忘记练习,但一想起来,你就又把这个练习带回到心中。

  在这一章,我是用恐惧的情绪作为练习的切入点。我相信你已经发现,任何习气,尤其是负面念头或情绪,正是一个很好的练习机会。这个练习,真正的重点不是要把负面的习气改过来,而是利用它作为一个解脱或找回自己真正身份的机会。这个负面的习气消失,也只是一个顺便的结果。

  这种心态是很重要的。你如果能守住这一生最大的目标——醒觉,其他的一切,自然都可以成为你的工具。这种心态的转变,本身带来一种完整的正向的路径,让我们随时期待进入它。

  如果没有掌握这个心态,你再怎么练习,最多只是培养另一种竞争的状态,是用一个同样无常的路径取代另一个看来痛苦的路径。这种取代,本身其实是靠不住的。

  换句话说,你如果能从人生的每一个角落都培养这个渴望醒觉的路径,这个路径本身自然会扩大,并稳定下来,成为你这一生最靠得住的机制。

  你,从每一个角落都可以回到它。

本文来源:《丰盛》,杨定一 著,华龄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