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30-丁立的十一月读书笔记

与人类伟大的灵魂对话,超越日常的忧虑和有限

Posted by DL on November 30, 2023

十一月份的知识账本:

  1.分享一个挺有启发的思维模型,叫做“预兆思维”,或者叫“天启思维”。

  咱们以《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这本小说中的故事为例:有一个叫做圣地亚哥的少年,他在一棵无花果树下睡觉,梦见在遥远的金字塔旁边有一堆金银财宝。这可以说是一个妄念或者幻念,但正是这个梦驱使着少年卖了自己的羊作为第一桶金去创业

  抵达非洲的第一天,他手里卖羊得来的钱就被骗子给骗走了。前一天他还拥有几十只羊,在自己熟悉的国度里过着宁静幸福的生活,一夜之间就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变成了穷光蛋,他的“倒霉”从此开始了。这个时候圣地亚哥才知道:所谓的“天赐良机”、“天机乍现”,不过就是一个陷阱,让他失去他现有的一切,堕入到痛苦的深渊

  不过,他想起有一位老人曾经告诉过他,“生活中要学会知道什么叫预兆”——你现在的状态只不过是接下来一连串事件当中的一个而已,千万不能简单下结论说现在是“幸运”还是“倒霉”。当圣地亚哥有这种认知的时候,他马上把“倒霉”的这个结果解释为“下一个事件的原因”——老天让我去寻宝,就是让我告别牧羊人的生活,包括牧羊所得来的一切(钱财)。他这样想就释然了,开始给别人打工,在一年的时间里,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不仅把被骗走的钱挣了回来,还挣了双倍的钱。

  故事如果到这里戛然而止,那就是一个庸俗的故事,或者说是一个特别简单的“原因和结果”的故事了。实际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这本书里,故事发展到这里,圣地亚哥忽然又想到了“预兆”这件事:我的人生是一连串的事件,是一个接一个的奇幻漂流,我不能怀揣着自己挣到的钱回到原来的国度,再买一群羊继续做一个牧羊人,我要让一连串的事件继续发生

人和动物最大的不同,就是人能通过改变自己的认知,进而改善自己的生活。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是福音还是诅咒,皆由心生。要明白万物不被我所有,但都可以被我所用;要相信凡事发生,必将利于我。永远把自己视为幸存者和强者,保持积极和勇敢的心态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相信每个困难都包含机会,我们定会成长并找到出路。

  接下来,他的确又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事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东西又一次全部失去。一路上,他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幻灭,在幻灭中又好像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成功之后,又是幻灭。失去之后,圣地亚哥再次陷入到一无所有的时候,他又告诉自己,“这仅仅是预兆”,或者说,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在没有经历接下来的事件之前,我不能妄下结论

  最终,牧羊少年圣地亚哥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地方——金字塔旁边。当他到达金字塔旁边的时候,他发现那个地方根本没有金银财宝,身上带的一块金子也被别人抢走了。这些暴徒不仅抢走了他的金子,还撂下一句话说:“我打你是想提醒你,不要被那些幻念所驱使,想当年,我也做过一个梦,梦见海那边的一个破教堂的院子里有一棵无花果树,下面藏着一堆金银财宝。我就不像你,傻乎乎跑那么老远去找自己的梦。”

  牧羊少年历经千辛万苦,一无所得,最后只得到了这样的一句话,他好像一下子全明白了——他回到了他做梦的那棵无花果树下,把财宝挖了出来。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是一部寓言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哲学小说。它通过一个看似荒诞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关于命运和机遇的真实认知:任何一个结果都是由一连串的事件组成的,在任何一个节点上都没办法判定一个东西是“飞来横祸”还是“飞来横福”。你现在的境遇只不过是接下来一连串事件当中的一个而已,千万不能简单下结论说现在是“幸运”还是“倒霉”。正如小说中的那个牧羊少年,只有到了最后结果出现的时候,他才真正理解了那个梦的含义。

  如果从“倒霉”的角度看这个牧羊少年,他确实是一个十足的倒霉蛋;如果从“幸运”的角度看他,他也确实是个幸运儿,因为得到并坚信着“天启”——老天通过一个梦把重要信息传递给他:他即将获得一笔财宝。圣地亚哥跟和那个抢了他金子还打他的匪徒最大的不一样是,他把这个梦当真了,他一直选择“看不见而信”

正如史铁生所说,“选择看不见而信的人是有福的”。有觉悟的人顺天应命,被生活领着走;没觉悟的人作茧自缚,被生活拖着走。

  受到这个梦的蛊惑,牧羊少年放弃了他现有的平静生活,卖掉自己的羊,从西班牙漂洋过海到了非洲。哪怕他遭遇了洗劫,哪怕他不仅没有找到宝藏,甚至连炼金术士给他的那块金子也被抢走了,即便在那样悲惨的境遇下,他还是愿意相信“天启”和“预兆”,无条件地坚信“眼下的这个事件只是接下来事件的一个序幕而已”。

  于是,故事的最终便是:在被洗劫一空,暴打一顿之后,他听到劫匪说的那一段话。牧羊少年最终恍然大悟:关于自己命运很肤浅缥缈的一个认知,变成了一个真切的认知。他终于回到了认知的原点,但这是一个有着质的飞跃、完全不一样的认知起点

  故事说完了,下面我想分享两点启发。

  第一,我们在生活当中要学会知道什么叫预兆。所谓“预兆”就是,眼前的这个状态并不是真实的,也不是终极的结果,它只是对未来的某种启示,是对未来某种秘密的一种隐讳、费解,甚至让你产生痛感的启示——你现在的状态只不过是接下来一连串事件当中的一个而已,千万不能简单下结论说现在是“幸运”还是“倒霉”。要学会带着好奇心、带着不干预的心态去看待事情的发生和发展,不要寻求速效解决,不要一感到不适就条件反射式地对抗或逃避。

凡所过往皆为序章,凡所发生皆为预兆。要相信天启,要相信你现在的状态只不过是接下来一连串事件当中的一个而已,眼下的境况只是你生命全局故事线中的一个节点,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只有让自己不断进入一个又一个的游戏,经历一个又一个的事件,你才能最终知道自己是“幸运”还是“倒霉”。

  第二,自己才是“良机”的真正出品人,天堑还是天启,都完全是由你制造出来的。我们不能用一种线性的简单因果观念来解释当下的处境。如果你不努力,所谓的“天赐良机”就什么都不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良机”根本不是“天赐”的,而是自己创造的,是自己不断进入一个又一个的游戏,经历一个又一个的事件,最后形成的一个结果。“良机”的真正出品人不是老天,而是我们自己。

“天赐良机”只不过是一个初始的原因,它引发的是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的结果。每一个阶段性结果都可以看成是下一个阶段的原因。一连串事件的不断发展,最后才会形成一个结果,这个结果不是老天赐予的。“机会”不是一个对象,而是一场游戏。你是这个游戏的主人,是整个一连串事件的编剧、导演、演员。


  2.人活着,必须面对五大课题。首先,要有足够的财富来缓解生理的痛苦,与物质条件所引起的屈辱。其次,要有能力追求精神上的快乐与满足,以及解除心理与精神上的痛苦与烦恼。这两种能力无法从财富衍生,必须要另外想办法培养。此外,我们必须从事有意义的活动,才能藉此肯定自我,并满足意义感的需要。最后,天有不测风云,人还必须要有面对困境与承担厄运的能力

  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一个人自我发现与自我完成的能力,以便让我们有能力面对上述的人生五大课题。因此,受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只是为了赚钱养活自己和家人,同时也是为了要学习爱人与被爱的能力。尤其在学校期间,更是培养人文素养、充实自我、探索人生意义的重要阶段;而解脱烦恼与痛苦的能力,以及和命运共处的能力,则是每一个人一生的修行

烦恼与痛苦就好像一个催化剂,它会催化你的转变,加快你演化的脚步。只有意识到“烦恼即菩提”这一点,你才真正有机会可以从痛苦中走出来,而同时可以省掉日后数不完的冤枉路。

  人生的幸福是靠持续的努力和多种不同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而非只靠收入或职场的成就就能有功。人需要一点外在的肯定来建立自信,需要在职场上的成功来养活自己和家人,也需要跟家人互动的能力来建立温暖的家,还需要有一些自得其乐的能力来欣赏大自然、文学与艺术,以便在精神上获得满足。此外,还要有人生哲学来协助自己解除没必要的痛苦和烦恼,并且看见自己的人生意义与价值

  有些人误把升学过程和职场的胜利当做是人生的全部,从小就牺牲一切人格成长所需要的时间与心灵空间而埋首书堆,上了大学更急着要靠名校的头衔和亮丽的成绩单进入最热门的公司。在三十岁以前赚下第一桶金,并且把这一堆叫做生涯规划与自我实现。结果,除了赚钱的能力之外其他一切的能力都失去了,甚至因为太骄傲而欠缺与人沟通的能力,结果反而在职场上得罪一大堆人而终于抑郁不得志,那就更加不值得了。


  3.当你说“我认为”的时候,你需要仔细省察诸如此类的:这个“我”到底是谁?“我”的构成到底是怎样的?如果你对别人的缺点、错误、可能的狡诈很敏感,就说明你的观察力、判断力强吗?反过来,你对他人的这些问题习惯性不敏感,就表明你是一个迟钝、不辨是非的人吗?

  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

  “疑人诈,人未必诈,而己已诈;信人诚,人未必诚,而己已诚。”你对世界、他人的观点,既是对世界、他人的描述,也是对自己生存状况和心理状况不自觉的披露。

  我们常常把我们的观点和世界的真实状况打等号,这两者是不能打等号的。认知是一个人自身固有的认知生产机制对各种素材的选材、加工后的“认知产品”,每个产品里暗含着你自己的“商标”,并且悄悄地透露着你的内在的品质和偏好

思维模式左右着我们,每一个人的世界都只是他自定义的世界。当你对自己的认知深信不疑的时候,问这个问题永远是有益的:“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并不是世界本来的样子,而是我们把自己的认知模式投射到世界,对世界做了一种整理。 当你对世界下判断、表述你看到的世界的时候,你表述的不是世界本身,而是你的世界观。最有意思的是,当我们把我们的思维模式投射到客观世界的时候,是在一瞬间自然而然发生的,我们甚至毫无觉察。所以我们会觉得,不是我们把自己的模式投射到世界,而是世界把它的样子呈现给了我们。

  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常说要耐心地聆听别人对某个事情的表达,因为重要的不是听他告诉你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而是在他对世界的评述中,已经悄悄地把他的世界观和盘托出了。每个人对一件事情、一个人的评价,其实跟他要评价的人或事关系并不大——他说的是他自己

《小马过河》这个寓言就能帮我们明白这一点:这条河是什么样子的,不能简单地只听结论,还要看这结论是谁说的——松鼠说的河和老牛说的河,是不一样的一条河。

  此外,我们平时很多想象出来的东西其实完全是错觉和谬误。我们会不自觉地被自己囚禁在自己的认知监狱里而不自知。叔本华说:“人总是把自己心智的边界当作是世界的边界。”尼采说得更直接:“人本身是处在一个自带的监狱里,你目光的尽头就是监狱的围墙。”

  当你面对这样一个已经被你悄悄深加工的世界,产生了想改变这个世界、改变你在这个世界位置的念头的时候,你有必要提醒自己:不要急着去改变那个世界,而要先改变你的世界观

正如电影《樱桃的滋味》里的长者举的那个土耳其人看医生的例子,当病人对医生说他用手指碰身上的任何地方都感到痛时,医生告诉他,实际上是他的手指破了,是手指在痛。这个世界不是病人看到的那个样子,他必须要改变看世界的方式。

  当我们觉得生活中一切都出了问题时,往往不是生活出了问题,而是我们的感觉、思想出了问题,是我们的心生病了,它在提醒我们必须要改变看世界的方式。世界并没有改变多少,也没有变得多甜美,我们唯一能改变的是看这世界的态度或角度。


  4.心理学常常把绝境和绝望说成一份疼痛的礼物。最坏的可能已经发生,再没有可害怕的了,而那并不是一切的终点。人在坠入谷底后,往往会生出一种不管不顾,要跟命运短兵相接的挑战欲。当他们迈向这种挑战时,身上就会闪现神性的光辉。

比如,在距离死亡阴影最近的癌症病人身上,反而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活着的气息。他们接受了绝望,不再指望没病没灾地颐养天年,这对他们反而是另外一种放松,让他们把注意力充分放在眼前的每个小时,甚至每分钟。绝症猝然而至,他们可能会紧张,会痛苦,但他们有能力摆脱种种消极情绪的纠缠。今天做完放疗感觉没那么难受,还有一点食欲,愿意吃一点好东西,这就是很好的一天。早一天接受这一点,反而能放下包袱,更坦然的面对生活的所有纠结和琐碎。

  这份神性,就是生命本自具足的强健力量,就是一个人在面对外界无常时产生的快速适应能力,它其实一直都存在于我们的体内,只是被遮盖住了而已。后天习得的种种意识观念、外界物质层面的种种依仗,往往会遮盖住生命本身所独具的力量。当我们寄希望于外部的确定性、把自己跟外界绑定为一体、希望现实安稳从而自己也毫不费力的时候,就是把自己的内在生命能量给罢黜掉了

  从帮助生命成长和进化的角度来看,绝境未见得是一件坏事,正是这些不断产生的震荡、创伤,才动摇、伤及了我们已经形成并且“看似管用”的生活原则,才能破除我们某些顽固的思维方式,才能真正促成我们的生命进化。真正有效的认知升级,一定是在被击碎的固有认知废墟上重建出来的。但可惜的是,我们多数人幸运又不幸地让自己的认知停留在了非创伤区中,停留在子宫般温暖、宁静的“零认知区”,用安·兰德的话说就是,“我们虽然活着,但从未出生”。

  我也是最近才慢慢意识到,我的那些固有的想法、观念和习性,其实一直在背地里深深地伤害着我的内在生命力。由于我们过分地把自身的安全感建立在不确定的外物、建立在不可控的思维观念上,因而我们内在的生命力一直处于未被开发、甚至是不断坍缩的状态。而当你的外在倚赖全部被击碎,没有什么再可以倚赖的时候,你会在绝望的谷底中发现一片意料之外的自由之地,那便是你内在的生命力源头。你将开始发展内在的生命力量,以内在的确定性来对抗外在的不确定性。生命的进化只能依赖于自身的生命力量,而绝境下的逼迫正是使用、发展自我生命力的绝佳契机

“不适感”是促成改变的因子,是新的人格正在形成的信号。正是因为潜意识不愿忍受生命能量被剥夺,所以才通过身心不适向我们发送了自我保护的信号。它在告诉我们,是时候尝试改变了,是时候去尝试觉察并修复自己的行为习惯、思维模式以及防御机制了。

  “忍过事堪喜”,忍住了,战胜了自己人性当中的弱点,就成就了自己;忍不过,战胜不了自己人性的弱点,成为了内因外境的提线木偶,那你就是俗人一个,成不了一个好的生命修炼者。我们要欢迎外界的无常,正是它们的出现,才直接暴露出了我们现阶段的修行状态和内在的生命值大小,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无常来锻炼自己的心智,来增加自己的生命力。

数学和物理的领域都有“奇点”的观念,也就是在所讨论的范围内突然出现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点。我们的生命进化过程也是类似,一种脱胎换骨的人生转变,往往肇始于一个重大的灾变事件。当你怕无可怕、失无可失的时候,你的“进化奇点”才能出现,任何人不能代替我们自己去经历这些强迫的坍塌。

在异常陌生的处境中,在一个又一个飞来横祸的场景中,你熟悉的认知框架突然无效,你只能经历着一场又一场让自己落魄不堪的煎熬。而正是在这些真真切切的事故中,你将有机会重建生命的意义,有机会进入下一个生命的发展周期。

  虽然每个人都各自不同的生命经历,但人生的恐惧却是相同的,因为恐惧是人类进化的结果,没有不恐惧的人生。事实上,包括焦虑、恐惧在内的内心冲突,正是潜意识向你打开的一扇窗户,这是你探索深度自我、重建内在自我平衡的契机。如果你对某个东西感到害怕,你需要好好体会那个害怕感,那是大脑在提醒你考虑和接触这个因素。你要做的不是屏蔽外界的事件和内心的情绪,而是尽己所能地去直面这些情绪,去体验这些情绪,与这些情绪共存。

补充一个我突然想到的话:“走过泥地的脚就不再怕鞋脏了”。面对那些令我们害怕和恐惧的事物,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行动走在思维前面,

  生活中的每一种境况、每一个时刻,都为我们的自我成长和性格发展提供了机会。自我成长的关键是:直面、不回避,甚至于拥抱现实的痛感。所谓勇敢,不过是带着恐惧前行,而人在害怕时候的勇敢,才是真的勇敢。因而我们不要拒绝那些让你害怕的事,越是让你逃避、痛苦的事,就越能逼你成长。当你愿意不断地寻求非致命的不适和危机感来挑战自己对困苦的耐受能力的时候,你对无常的适应能力也会越来越快、越来越强

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Enlarge your mind, embody the world.当你的心能够变大的时候,你的种种不自在,就不再是你的敌人,它们只是这宇宙的一部分,就像月亮一样,有阴晴圆缺,有自己的规律。我们人其实就有悲欢离合,这种不随我意的变化,本身就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

体验自己的存在,体验自己存在的方方面面,体验比自己更大的存在,体验自己与更大存在的关联,这才是生命的真谛。人的生命不仅仅是自己的肉体和精神,还包括了与这个世界方方面面的关联。所有的感知、情绪、欲望、认知都与我们同方方面面的事物联结这一行为密切相关。人存在的意义就是与方方面面联结,就是以一种平和的心态接纳这方方面面的联结,如此,生命才能变得自在。


  5.不要成为那个不被哲学打扰的人生。

  人生在世,短促一生,无法回避和逃脱两大现实:处境际遇的千差万别,自我存在的必然消亡。对这两大寻常却根本事实的觉悟、反思、认知及行动,往往造就了不同的人生境界。

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涅磐寂静。

  事实上,所有的现实事件,本质上都是心理事件。你如何看待生活、看待你当下的处境,决定了事情的本质。而“如何看待生活”,便是哲学的用武之地。我一直觉得,一个人的主业应该是哲学,以哲学的眼光去对待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那么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工作,都会有一种价值彰显。

  而你真正的副业应该是两个,第一个副业是婚姻和家庭,第二个副业是成为一个职业观察家。婚姻和家庭这件事情是从感性角度出发的,将一种柔性的触角可以覆盖你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职业这件事情是你作为理性和社会参与的角度出发的,可以将自己投身到与这个社会的互动之中,以防止自己固步自封,变成一个无法理解社会协作的局外人。

人是什么样子的呢,人是连续的自我认知的个体,人的身份认同不是静态的,而是流动的。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对身份的认同和自我价值的反思,是我们一辈子的功课。


  6.身段柔软才能有志得伸。

  假如你是名校毕业的优秀博士,却不得不回国从事与专长不相关的工作,千万不要抗拒。在这个剧变的时代里,每一个人的职场角色都注定要一变再变,本来就不再有一成不变的“专长可言。再者大学可以分科系、分领域,职场工作则千头万绪,碰到就要处理,不能说当了工程部门经理却不懂金融、成本、会计,也不能说当了业务部经理却坚持自己是外文系和管理学院背景,而不愿意去了解软件的设计与研发过程。更何况,博士的训练是为了培养出“探索未知”的能力,好的博士应该有足够的胸襟和能力去开拓自己的知识与专长领域,而不该受到科系藩篱的围限

  假如你是名校毕业的优秀博士,却不得不从基层干起,在业界做无聊的工作,也千万不要气馁。念博士是为了自己,而不该是为了就业。职业无贵贱,而工作只不过是职场的一种角色扮演。得已时有得已的选择,不得已时有不得已的选择,不用在意。要在意的是自己的为人。一个人的价值、尊严与意义不需要靠别人肯定,也不倚赖别人看得起

  迂回曲折地找到可以安身的工作。

  给自己时间到处去找,姿态要低,不管被拒绝几次,你只需要一个愿意相信你的公司,永远不要气馁。先找到一个不见得喜欢的工作,再慢慢地从这工作开始去了解社会的需要,以及自己的兴趣与能力,等过个三五年再逐步转到自己比较喜欢的工作。要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本来就是需要花时间:你需要花时间去认识社会,社会需要花时间去认识你

  最怕的是心急,急着看见自己能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来养活自己和家人;急着要自立,不要再用父母的钱。但是,父母往往是最有耐心的,当你需要时间时,不要因为怕他们担心而逼自己马上找到“理想的工作”。身为父母的他们,有足够的历练去判断找工作的难易,有足够的年纪锻炼出等待的耐性。不需要因为父母而着急。

  找工作被拒绝,不要以为错一定在自己,很多时候只不过是因为阴错阳差一一警如专长不符,或者能力超乎工作要求,或者对方急着用人没有时间给你在职训练。但是不要气馁,你只需要一个工作,继续找下去。

  大家都是这样摸索着慢慢找到自己可以发挥的工作。社会不是大学,你需要时间与亲自摸索的机会去认识社会,社会需要靠你一点一滴累积出来的工作经验与能力发现你。不要急着找到人生最后一个工作


  7.这个世界上最亏本的事情就是为尚未发生的事情而担忧,为自己想象的结果而忧虑。事实上,没有什么能真正伤害到你,那些你所担心害怕的事,在很大程度都不会真实发生。

  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异常艰难的时光,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失意,学业的压力,爱的惶惶不可终日。“忍过事堪喜”,忍住了,挺过来了,人生就会豁然开朗,挺不过来的,时间也会教你,怎么与它们握手言和,所以不必害怕的。

  对未来的过度担忧和对最坏结果的预设,只会让你更紧张和焦虑。这些都是大脑对你的欺骗,它让你误以为面临巨大危险,从而激活了杏仁核,使身体产生应激反应。其实,你现在很安全,没有真正的威胁。

人生中的很多痛苦不过是自己想象出来的,都是自己强加给自己的:还没尝试就担心失败,还没付出就考虑代价,还没开始就想着放弃······你自己不倒,别人想推都推不倒;但你自己不想站起来,别人扶也扶不起来。

强迫性担忧宛如上楼梯,一步又一步,用尽全力地或上或下,结果却永远重复着相同的命运。

  萦绕在你脑海中让你挥之不去的那些恐惧、对未来之事的焦灼、灾难性后果的预设以及各种风险和极端的可能性,大多都是大脑的幻象。倘若不能意识到这一点,而总是活在想法和思维之中,甚至把每一个想法都信以为真,那么生活就会变成一个囚笼,你将会被扭曲的思维深深地禁锢和捆绑,终生沉沦于无明之苦

有一个说法是,之所以觉得苦,是因为“执着”。如果你不那么执着,就不会那么苦。

  当恐惧来袭时,你要提醒自己,你害怕的事大多数并不会发生。尝试接纳自己的情绪,但不被它完全控制。尝试观察自己的恐惧,体会它的存在,然后温和地告诉自己,这些可能只是想象,你可以质疑这种感觉,但不必强力抵抗它。让这种害怕如水流过,渐渐消退。不与自己的情绪死磕,因为那只会让你更痛苦。用平静、宽容的心态对待自己的恐惧,让它自然过去,收获内心的平静。

那些令你焦虑恐惧的念头伤害不了你,那些充满恶意的人也伤害不了你,他人的否定、不认同、贬低、中伤更伤害不了你;但是,与它们的纠缠会伤害你,试图逃避它们而不是面对它们会伤害你,否认它们会伤害你,压抑它们会伤害你,将它们埋藏到你的内心深处,让它们牢牢抓住你、控制你,也会伤害你。

  你要记住,担心并不能改变结果,反而会破坏当前的生活质量。训练自己生活在每一个独立的当下,调整积极的心态来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不必想象最坏的可能,相反,你要积极规划,做好准备,而不是被恐惧支配。拥抱不确定性,保持开放和乐观的心态,这才是应对未来的最佳方式

一个人思考问题很简单、顾虑很少,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他愿意接受所有可能的结果,安命认变可以增加一个人的安全感;二是如果真的被伤害了,他觉得那就是注定会发生的吧,就当帮自己修行了。抱着这种心态做事,做事效率提升了很多,不设置条件去提防外界的人和事,内心也轻松了很多。


  8.在意识生活中,我们都有一个错觉,以为有一个东西叫作“我”,一个独立的主体是“我”。我们觉得自己在心理上是一个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只承认有一个唯一的“我”,所有被感觉到的知觉、情感,以及思维都被归为“我”。然而深入地进行心理学的分析就会发现,这个观点是不能成立的。“我”只是一些心理经验、一些情感和思维组合在一起形成的一个心理事物

  举例来说,每个人都有内心冲突、内心矛盾的体验。有时你会觉得你好像有几个不同的“我”,有时你会觉得你的某些情感和另外的情感之间非常矛盾而难于共存,它们经常会有冲突、矛盾

  其实,这些互相矛盾的内心成分,就是你的子人格。人的内心矛盾,其实就是不同的子人格之间的矛盾。每个子人格都有独特的性格和反应模式,当我们处于不同的场景、应对不同的人和事件的时候,其实是不同的子人格在出场。某个子人格出现的信号是,你的注意力会被TA完全占据

比如,如果你的恐惧子人格(属于自带的生存本能地一种)出现了,那么你便会像惊弓之鸟一样不受控地、诚惶诚恐地担忧很多事情。世界上最大的监狱就是自己的内心,走不出自己的执念,到哪里都是囚徒。

  一个子人格不认识另一个,代表了内心的“隔离”。这和你使用了“隔离”的心理防御机制有关。自我隔离有它的用处,但是也显然有其损害。隔离的好处是可以感觉到自己的一致性,避免了自我知觉的混乱,还可以通过逃避的方式来避免看到一些自己不想看的东西。它的害处是使得人们缺少自知,让自我内心中的能量流通受到阻碍

在物质的世界中,我们可以处死一个杀人犯;但是在心灵世界中,没有一个子人格可以被“消灭”和压制。就像在梦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一枪杀死了敌人,但是随即这个敌人就又站起来了。就像物质世界中有“物质不灭定律”一样,这个定律可以说是心灵世界的“精神不灭定律”。我们不可能杀死任何一个子人格,也不可能消除任何心理的元素,只能用新的、更好的子人格去替代。

精神不灭定律并不是绝对的,在大觉悟和大爱足够的时候,某些黑暗的元素会“灭”。觉悟是光明,光明足够的时候,黑暗会减少甚至消失。但是,如果一个人试图通过“杀死”子人格的方式消灭心理元素,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就像用刀子试图割掉黑影子一样,这是荒谬的;而且“杀死”这一行动代表的是压抑、是不接纳、是愤怒和傲慢等情绪和态度,这些本身就是黑暗的,用黑暗来除去黑暗更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除了互相不认识,不同的子人格还会出现相互冲突的关系。不喜欢有不同的形式:一个子人格仇恨另一个,或者一个讨厌另一个,或者是一个轻视另一个,再或者是一个害怕另一个……没有经历过心理内耗的人,简直不可能想象得到内部这些人格之间的冲突会有多么激烈。在有的人心中会有一个子人格,因为讨厌另一个“人”,会无时无刻地找机会批评、指责、嘲笑那个人,其刻薄、愤怒、冷酷极为不可思议。没有什么外在的人和事伤害一个人,能像这种内部的自我成分伤害自己这样厉害、这样深

  如果是我的老板指责我,下了班后我就可以避开这个老板;如果是老婆指责我,上班的时候就可以避开她;如果父母或老师批评指责我,至少在我睡觉的时候可以避开他们。但是,假如我自己内部的一个人格批评指责我的另一个人格,那么,无论是在外在家,在白天在黑夜,在醒着的时候还是在睡梦中,这个指责的声音永不休止。你可以想象这有多么可怕

  心理疾病和障碍几乎都是因为这样的内部冲突。当我们说一个人有心理矛盾,也就是说在内部两个人格之间有矛盾。比如恐惧症患者,他们往往不知道自己所害怕的是自己的另一个人格,反而以为自己害怕的是外界发生的那些人事物

回避行为的根本原因是恐惧。之所以恐惧,归根结底是恐惧我们自己内心中的某个东西。如果自己心里没有让自己恐惧的东西,一个人不会轻易害怕。

  在重症精神病人那里,这个问题更明显。例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内心中的这些子人格之间,本来就是相互很分离的,于是他们会把自己的一些子人格当作一个外界真实存在的人,或者甚至是外界真实存在的鬼神,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这个错误的结果就是他们把内心中的子人格的想法当作了外界的真实发生,于是出现了幻觉。他们会说:“有一个声音——也许是鬼,在对我说,我活着没有意思,死了算了。”他们不知道,那不是外界的鬼,是他自己心里的一个子人格、一个意象

城堡总是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外界发生的绝大多数人和事都不会杀死你,但是你内在过强的某个子人格会通过扭曲放大的情绪-思维惯性来杀死你。当你觉得见了鬼了的时候,很有可能不是外界的人事物造成的,而是你的某个子人格让你产生了巨大的幻觉。

  一个人情绪上的冲突,是一种意识上的事件,但是后者是前者的结果。甚至,因为子人格的冲突,造成了情绪冲突后,我们也许会把这个情绪投射出去,例如,我们有可能会把愤怒投向身边的亲人朋友,“都是你老拉我去玩,才干扰了我的工作”。这样,内心的子人格冲突就成为真正的人际冲突。

  要想促进子人格向好的方面转变,我们就需要给子人格露脸的机会,借由一次次的人事风波所造成的不适场景,把那些你不熟悉、一直压制、一直逃避的子人格给充分暴露出来,以增进对这些子人格的了解,并帮助子人格相互认识。

每个子人格都是我们自己的一部分,我们不可能“辞退”他们。每个子人格也都是我们的一部分资源,只要用对地方,对我们都有好处。而许多人之所以有心理问题,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把自己的子人格用对。

  让不认识的子人格相互认识,这个过程有助于减少隔离,促进自知。各个子人格相互认识了,也就意味着你对自己的了解增加了,意味着你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关心自己的内心,而这些,都是你心理成长的基础。这种子人格的演变是一种心理演变,将会使你的性格特质发生质的改变。

  即使不做任何其他的操作,仅仅让子人格暴露出来,这对我们也会有一定的益处。因为这样的暴露过程就像是给自己的内心添加了一面心灵的镜子,会让我们有机会看清自己。镜子没有清洁皮肤的作用,但是,假如有一个从来没有照过镜子的人有一天照了镜子,我们可以断定他随后不久就会变得干净一些,因为镜子使他知道了,脸上哪里有脏的地方

  当子人格成功露面后,我们下一步要做的是全然且充分地接纳,我们要减少因为子人格露面而产生的心理抗拒。暴露不反应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接纳,就是在消除对某个子人格的压抑,这样,你的某个子人格的心理能量也就能被释放出来了。只有看清了自我的子人格,知道它们都是我们人性的一部分,然后去接受它们、了解它们,才有机会在某一天能够转换它们。

心理内部和谐度高,表示这个人心理矛盾少,自我接纳好。这样的人心理健康,而且对别人也会有爱心,快乐而开朗。而内部和谐度低,则表示这个人心理矛盾多,自我接纳差。这往往标志着有心理障碍或心理困扰。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也会有很多冲突。

  一个人的内心就是一个小社会,子人格之间的冲突多,说明内部和谐度低,也说明心理矛盾多,自我接纳性差。而要想获得内心的和谐,我们就要学会让相互冲突的子人格友好相处。子人格相互喜欢是一件好事,它代表这个人的内心中是和谐的。这个人的总体将会安详、没有太多的自我矛盾。他接纳自己,对自己不苛刻。子人格相互喜欢得越多,人就越不需要压抑自己。

  假如,来源于子人格A的一些行为不能被我的子人格B接纳。我会厌恶地说:“我怎么会干这种事情?”那么以后,或多或少,这些行为和心理经验就会被我压抑。我渐渐地看不到我做的某些事情。这样,我对自己的了解就会越来越少,越来越片面。我的许多经验将不会得到利用,因为我根本就不知道我还有这些经验。我内心的疆土变得更为狭窄。而子人格如果相互喜欢,我们就没有这么多压抑,我们就可以有更多的人生经验,心的领域变得更大了。

长期以来对不适场景的无意识逃避、压制和对抗,让我们完全没有机会去习得与问题相处的能力、与不同的子人格相处的能力。我们没有把看到的心理学知识通过频繁地实践来转化为自身的经验,因而我们的经验库里依旧还是那些先天自带的以及过往习得的逃避、压制或是对抗的本能。

所以说,你害怕的恰恰是你需要去接触的;你逃避的,恰恰是你需要去面对的。我们要学着去承受不可承受的代价,去忍受不可忍受的痛苦,去接受不能接受的结果。你愿意去接纳那些让你不适的场景,其实就是给了自己不同的子人格互相接触和相处的机会。

就在此刻停下来,把根植于我们内心深处的不良情绪-思维模式给按个暂停,去全然感受自己的全部情绪和业力模式,不再做任何抵抗或逃避,让不同的子人格充分露面、互相接触,由此来把根深蒂固的大脑回路做一次彻底的回转。


  9.和内心的魔鬼斗法:与强迫性有关的子人格。

  一个子人格,是一种生命的形式,是那永恒的宇宙能量的一个具体的化身。一个人就是许多这样的生命形式的结合体。

  每一个子人格秉受着一种特别的心理能量,选择了一种特别的方式来生活。正如各种动物秉受着不同的素质,各自发展出各自的生存策略,虎狼选择了攻击,羊鹿选择了逃避,这些生活的方式各有利弊。各种子人格的生活方式也是各有利弊的

  只是有一些子人格所代表的生活方式弊远大于利,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太多的痛苦和烦恼,于是具有这些子人格的人就会寻求心理咨询与治疗。

  强迫性人格是一种特别的性格,这种人往往谨小慎微、循规蹈矩、固执己见。不过他们的思维能力一般都比较高,做事认真而一丝不苟,自律很严格。如果强迫性不严重,这个性格也不无可取之处。他们适合做会计、精算师、工程师等工作。但是如果强迫性严重,则会给生活带来很大的问题。他们也是强迫症的高发人群。因此,强迫性人格应该对自己的性格稍做调节,减少过多的强迫性

  魔鬼是人死亡本能的化身,他的目标是让人在心灵上逐渐失去生命力。“魔鬼”形象是死亡本能的象征,代表的是最低能级中的能量,他作为子人格一出现时,来访者就感到很恐惧。

  “魔鬼”的性格是爱用种种不同的手段把人拖入心理障碍中,直接的方法是用他令人恐惧的威慑力。《大话西游》中的牛魔王就是“魔鬼”的直接化身。他邪恶而强大,似乎是不可战胜的。这象征的是死亡的巨大的恐怖。

  儿童在恐惧时,容易想象出这样的“魔鬼”。这是因为儿童的心灵刚刚具有了生命,人格还比较脆弱,死亡的威胁似乎时时存在。人格发展比较幼稚化的人也比较容易想象出这样的“魔鬼”。癔症患者、恐惧症患者或其他人格发展固着在口欲期的来访者都比较容易想象出这样的“魔鬼”。

每个人活着都有一种基本的焦虑感。这种焦虑感是因为死亡随时在我们身边,随时准备着,只要一有机会,就把我们抓到他的手中。我们越想保有生命,这种焦虑就越强烈。有的人不能忍受这种焦虑,就以各种心理障碍的形式,让自己的生命水平降低,让自己成为动物性甚至物的水平的存在,成为行尸走肉式的人,从而减少了这个焦虑。

  其实,“魔鬼”这种子人格是人的死亡本能的化身,他的种种行为的目标是让人在心灵上逐渐失去生命力。在想象中杀死“魔鬼”,象征着对自己的心理障碍,对压抑自己的权威将采取一个“反抗”的态度,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魔鬼”不是可以这样被轻易“杀死”的

  在一个人心灵面临成长、飞跃的边缘时,在一个人正要从心理障碍中解脱出来时,在一个人正要进入心灵的更高境界时,“魔鬼”最容易出现。他的目标,就是要让这个人回到原来的境域中。为了这个目标,他会锲而不舍。一个人心中贪求什么,“魔鬼”就会用什么来诱惑你。“魔鬼”不仅常见于强迫症、强迫性人格障碍,也常见于自恋性人格障碍等其他心理障碍。

  如何应对“魔鬼”呢?要对付“魔鬼”原型,应该先学习识别他。当他直接以可怕的样子出现时,识别并不困难,但是在他变换了样子后,识别就不那么简单。他的话千变万化,但是大多都是在教你如何回避责任、回避努力、利用别人。假如他反过来让你追求善良,他就要求你做得非常过分而不近人情。

  识别之后,对付他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理睬。战斗不是最好的方法,不论在想象中多少次杀死了“魔鬼”,他都还存在着。战斗代表着对“魔鬼”所象征着的死亡的拒绝和对立,但是不论你拒绝的态度多么坚定,“人生而必有死”这个现实是不可消除的,因此“魔鬼”也就不可能被消除。

完全承认现实的恐怖,以这种方式将其消解。葬身鲸腹,或是承认你就身处于鲸腹之中。不妨将对死亡的恐惧,升华成活出生命过程的精彩。

  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中,老渔人对待鲨鱼的态度就是战斗,象征着生命与死亡的战斗,但是老人不论多么英勇,也不可能杀尽鲨鱼。当然,战斗也不是最坏的方法,因为战斗的时候,你可以得到生命的活力。战斗总比屈服好,假如你屈服于“魔鬼”,你就会变成行尸走肉,就没有了生命的活力

  和“魔鬼”辩论也不是好方法,因为“魔鬼”随时在想新的花招,诡计层出不穷。和他辩论,需要耗费太多精力,稍不留神,就落入了他的圈套。一旦被他说服,你就会走上一条看起来光明但是实际上不正确的道路。

和“魔鬼”辩论会让思维和情绪系统变得过度警醒(sensitization),而过度警醒导致的过度唤起,很容易让人陷入情绪旋涡,无法进行理性的思考;有时也会让人把自己放在一个受害者的位置,无法与人建立信任的关系。

  最好的方法就是不理睬,随便他怎么做——我知道这都是“魔鬼”伎俩,然后我就不理睬他。就像你是一个少女,在街上遇到小阿飞骚扰。你劝告他是没有用的,你和他辩论是没有用的,你骂他也是没有用的。你越骂,他就越来劲。而且说到底,骂也是一种交流。最好的方法是不理睬,就像没有看见他一样走自己的路。这样,他过一会儿就没有纠缠你的兴致。对待“魔鬼”,也是一样。人早晚是要死的,你对此恐惧、抗争、讨好、屈服都是一样要死。最好是不要管它,把注意力放在生活上,在生命中追寻美好的东西,等大限到了时死就死了

  当然,说是这样说,真正要做到不理睬是很不容易的。不论对哪一个子人格,接纳的态度都是不错的。按逻辑说,对“魔鬼”子人格也可以采用接纳的态度,但是,接纳不意味着要理睬他。可以这样表达接纳:“我知道有这样一个家伙,我不打算除掉他,但是我也不理他,由他说什么好了。”

  强迫症患者对自己的这个子人格是不接纳的,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和这个子人格战斗。他们拼命努力试图把他除灭或杀死。强迫症者时时刻刻在思考:“我怎样才能消除不良心理和情绪?”但恰恰是这样努力,更增加了消极的心理,增加了“魔鬼”子人格的力量。有一种森田疗法,就是让强迫症患者放弃努力,不再和消极的情绪作斗争,不再拼命克服心理障碍,听天由命随他去,这也就相当于“不理睬魔鬼”的方法。

安命认变,顺应现实,忍其所痛,为所当为。


  10.胆怯的产物:追求绝对的子人格。

  绝对者类型的子人格缺少安全感,只有在“绝对安全”时才放心,只有追求绝对完美、优秀、强大才不恐惧。在强迫性人格的人,特别是强迫症患者身上,常出现一些追求绝对的子人格。有一类子人格是追求完美者,它也是“魔鬼”的化身。

  在性格特点上,他喜欢秩序和完美,希望一切都整齐不乱。一旦发现不完美,发现了一个小小的错误或失误,他就会勃然大怒或是极度焦虑。他最爱指责批评人,也最爱指责自己。

  在强迫症或强迫性人格障碍者身上,就是这个“完美者”占据了统治地位。就是在他的驱使下,强迫症者要求自己做到完美无缺,不允许计算出一个错误,不允许衣服有一点脏,不允许行为上有一点失当。他每时每刻监视着我们的一举一动,把一切记在账上。他对我们的要求是“绝对不犯错误”“绝对要做好”。因此,有些强迫症患者才会每天几十次地洗衣服,几百次地洗手。

  完美者希望我们按神的标准生活。实际上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既然我们做不到,完美者也就有机会时时刻刻指责我们。指责才是完美者的真实目的。“完美者”也会把批评的矛头指向身边的其他人。

  在强迫性人格的人身上,还有另一类类似的子人格——“追求极限者”,和完美者要求的“绝对正确”不同,“极限”要求的是“绝对优秀”“绝对的有效率”“绝对成功”,要求自己发挥出全部的潜力,把潜力都用在一件事情上,让自己成功。这个子人格是成功学书籍的最大买主、名人传记的最大买主。他特别想模仿过去的成功者,他们甚至会刻意模仿过去的名人或伟人的行为习惯。我见过很多模仿伟人的人,他们叉着腰,故意带出一些湖南的口音,像伟人一样抽烟。在他们的想象中,自己是伟人一样的英雄人物。这个子人格之所以愿意读成功学或名人著作,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不习惯接触真实的生活,反而更习惯在思考和理性化的活动中生活

  追求极限者有时自称为是“勤奋者”,在子人格的形象上,他会带着表示勤奋的公文包之类的东西。他也的确很勤奋,他的目标就是把每一分钟的时间都用来追求自己的成功。“追求极限”是一个自负的子人格,他认为自己聪明、积极、有大志,不是一般的凡人可以比较的。

  他可能会得到一些成功,特别是在学校中,因为他的努力,他有可能学习成绩会不错,甚至会很好。但是,他的那种不平衡的生活方式早晚会带来问题。而且说到底,他所追求的那种绝对的优秀是人不可能达到的目标。他早晚会失败,而他又不愿意承认失败,所以他宁愿让自己相信,自己是有了身体或心理的疾病。他们喜欢说的一类话是:“如果我没有病,我现在早就是千万富翁。”当然,这话只有他自己相信。而且,在深层潜意识中,他自己也不那么相信,因此他也不敢让心理疾病很快痊愈,以免打破自己的幻想。

  我们必须知道,生命是不断的创造,因为是不断创造,也就是在不断地改变,因此生命不会有一个固定的“完美”或“极限”。任何绝对化的要求都是反生命的,是“魔鬼”的行为。

  强迫性人格的根本是胆小、缺少安全感,于是他便用各种强迫性的症状来逃避面对自我、面对生活的真相。他们总是追求独立但是又不敢独立,优柔寡断不会做决断。不会做决断的原因是,他们考虑得太细而害怕出任何错误。强迫性人格的来源是童年没有得到支持,也没有得到尝试的机会,父母要求严格而实际上不亲密或溺爱

  绝对者类型的子人格是缺少安全感的象征,因为缺少安全感,所以只有在“绝对安全”的时候才放心,而只有在“绝对完美”“绝对优秀”“绝对成功”“绝对强大”的时候,他们才可以不恐惧。这就是要求绝对的原因。

  具有强迫症子人格的人总是会轻视、讨厌他们的这些子人格,必欲除去他们而后快。但是,他们又不可能除去这些子人格,因为这些子人格是人心灵中自然有的自我保护。这就是强迫症的一个最主要的内心冲突

  这些强迫症子人格的存在,可能会带来一些心理的问题。问题可大可小,但是多少都会对人、对人们的生活有些影响。在不了解他们的时候,我们不知道生活中出现的麻烦往往是自己内心中的子人格造成的,此时就会把它归结为命运。这也许会使我们对命运有许多抱怨,或者对别人产生不满,但是抱怨是无济于事的,如果靠抱怨就可以改变命运,这个世界一定快变成天堂了,因为这个世界上不知道有多少人每天都在怨天尤人。

  抱怨没有任何用处,它唯一的用处是可以让你自怜而已。而真正有用处的是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每一个子人格,并善于处理他们。这样命运才会有所改变。即使做不到这一点,至少我们活得明白——成功得明白,失败得也明白

  孔子说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君子能做到这一点不是仅靠自己克制就行的,他必须能够“知天命”。我们的子人格就是我们的“天命”,知道了它们,即使不能改变,我们也能做到“顺天听命”,这样虽然还是有一些不如意,但是我们可以接纳它了,可以不抱怨了,可以少一些因抱怨而增加的心理痛苦

我们必须对自己的子人格有高度的接纳,他们才有可能转变。接纳的第一步就是要理解他们,允许他们的存在,因为人对于自己不理解的东西,接纳起来是格外困难的。

  例如,我知道了我天生就没有音乐天赋,没有一个有音乐潜质的子人格,我就犯不上拼命努力去学习小提琴;我知道我反正不可能成为音乐大师,我就认命做一个一般的音乐匠人好了,或者干脆改行做别的。认命,也不都是消极的,它也是对自身特点的一种接纳态度

  心理咨询所要做的,就是让来访者接受这些强迫的子人格的存在。至少,承认这些子人格是不可能被消除的;如果能喜欢、关怀这些子人格就更好了。他们可以让自己练习,在想象中拥抱他的对立子人格,和对立的子人格交朋友,请求对立的子人格给自己提出建议。如果能做到,就想象这些子人格融为一个人;如果做不到,也去听一听对立子人格的意见,即使心里不高兴,也接纳一部分他的意见。就像唐太宗李世民有的时候也很讨厌说话不客气的魏徵,但是他决不会杀掉这个大臣。因为他知道,这个不顺着自己的人对自己的帮助会很大。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强迫性人格的缺点就可以得到弥补


  11.现代视角下的“烦恼”和“苦”:我们平时所思所想的东西,很可能都是错觉。

(1)“苦”就是不满足

  佛学中有一个重要概念叫“苦”。人生是在受苦,这个意思被人各种发挥。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是说这个世界故意让我们受苦,我们活着就是被世界惩罚吗?还是说苦不苦跟人的修为有关,如果你是个觉悟者就可以不感到苦?比如我听说过一个说法,说你之所以觉得苦,是因为你过于执着。如果你不那么执着,就不会那么苦

  “苦”的巴利语,是dukkha。英文中对dukkha的正统翻译,是“suffering”,正好对应中文的“苦”。但是,赖特说,有人考证,dukkha在巴利语中的意思,也可以被翻译成“不满足”(unsatisfactoriness)。这就很有意思了。也许佛陀的意思是说,我们的“苦”其实就是“不满足”

(2)快乐是个错觉

  苦就是不满足,赖特对此找到了一个基于进化心理学的解释。进化心理学基本上是一种思维方式,它认为人既然是进化的产物,进化必然给我们的心理打上了一些烙印。从生物进化的角度,人活着的目的,就是传播自己的基因。为了传播基因,我们就要做各种事情——要吃饭,要找到性伴侣生孩子,而为了加强自己的生存权和生育权,我们还要打败竞争对手,还要获得声望。

  但人毕竟是有思想的生物,也许有的人就想看看大自然的风景,享受岁月静好,对传播基因没兴趣,那怎么办呢?自然选择怎么才能让我们乐意去做上面说的这些事情呢?这就得靠思想建设了。赖特说,自然选择给我们的心理做了三个设定。

  第一,完成上面那些事,你能获得快乐。这很容易理解,我们做这些事很多情况下并没有什么针对基因传播的计算,纯粹是为了快乐才去做。

  第二,快乐是短暂的,它不能持续很长时间。这一点听起来有点奇怪,但是它很重要。如果我们做一次,就能获得持续的、长久的快乐,那就没有动力去做第二次了。自然选择“希望”你把基因传播得越多越好,你得不断努力才行!

  第三,对于前面这两个事实,大脑应该专注于第一点,而忽略第二点。这也很重要,因为如果大脑明确意识到“快乐是短暂的”,它可能就会放弃追求快乐,开始怀疑人生,这还是不行。大脑必须永不放弃,永远追求快乐才行。

  也就是说,自然选择根本不在乎我们是否快乐,它只是把快乐当做诱饵,来使得我们完成基因传播的目标。必须这么设定,我们才能持续不断地去为了传播基因而奋斗。但是对我们来说,这个局面非常可悲。永远在追求,偶尔得到了,也只是短暂的快乐,正所谓“在失望中追求偶尔的满足”——这是一个无间道!

现在已经有科学实验证明这个机制。有人用猴子做实验,在笼子里挂一盏灯,只要灯一亮,实验者就会给猴子提供几滴果汁。猴子很喜欢果汁。科学家密切观察猴子大脑中的多巴胺分泌的情况。分泌多巴胺,就说明大脑正在经历快乐。一开始,是果汁进入猴子嘴中之后,猴子大脑才大量分泌多巴胺。这个情况很明显,是果汁使猴子快乐。

但是实验重复多次之后,猴子就掌握规律了,他知道灯一亮就会有果汁。这时候科学家发现,在灯亮以后、果汁还没给的这个瞬间中,猴子大脑就已经开始大量分泌多巴胺!对果汁的预期,就已经让猴子快乐了。再到后来,亮灯导致猴子分泌的多巴胺越来越多,而果汁带来的多巴胺越来越少。似乎猴子全部的快乐都在对果汁的预期之中,真正喝到了果汁,反而不怎么快乐了。

  咱们想想,人难道不也是这样吗?在做某个事情之前,我们觉得做这件事会有多么快乐,可是真正做了之后,又感觉到很空虚。猴子和我们体会到真的快乐了吗?这就是苦。你永远都不会真正满足。所谓快乐,其实是个错觉。

(3)烦恼也是错觉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来说,人的各种情绪其实是自然选择对我们思想的编码,让我们能对外部的坏境做出一个好坏判断。如果做这件事对传播基因有利,你感到快乐,你下次就还会这么做。如果做这件事对传播基因有害,比如危险、有毒、被打败,你就感到痛苦难受,你下次就不这么做了。

  而这些编码,是可能出错的。

  第一种错误是环境变了编码没变。比如我们看到甜的、高脂肪的食物会特别想吃,这个情绪在过去食物匮乏的时代可以让我们摄入更多的营养,对身体有利。可是现代社会食物非常丰富,再吃那么高脂高糖的食物只会损害身体。那么赖特就说,我们对高脂高糖食物的“感情”,可以说是一种假的感情

  类似的例子是愤怒。你在路上开车,遇到有人抢道,你会很愤怒,你想给他一个教训!这个情绪在过去“熟人社会”很有用,别人欺负你你要是不抗议,其他人就会一起欺负你。可是在公路上面对陌生人,你的愤怒只有增加交通事故的作用。那么这里的愤怒,也是一种假的感情

  第二种错误叫做“假阳性”。这是一个统计学概念。比如说一个原始人在野外行走,他听见草丛里有声音,你说他应该怎么反应。这个声音有99%的可能性是风吹的(统计学称为“negative”),但是也有1%的可能性是草丛中有一头狮子(统计学称为“positive”,阳性)。原始人会不会忽略小概率事件,继续往前走呢?当然不会!他的正确反应是管它是什么东西,先跑为上

  原始人一有风吹草动就当成狮子,这是他头脑中的错觉,他甚至可能还以为自己看见了草丛里的狮子!这是个错觉,但是这样的错觉在关键时刻能救他一命。自然选择关心的是你能不能生存下来去传播基因,根本不关心你做出过多少次“正确判断”

  这个对风吹草动产生极度恐惧的情绪在原始社会很管用,但是在今天就会导致我们的各种焦虑。比如说,原始社会大家都是熟人,你给人的印象非常重要,被人看不起的滋味很难受。但今天我们更多的是面对陌生人,其实大多数人根本不在乎你是什么人!可是我们仍然特别关注自己给别人的印象。

有个实验是这样的。实验者在受试者的脸上画了个伤疤,画完让受试者照了镜子,看到伤疤,然后又找个借口说我再帮你修改一下,实际上是把伤疤又给抹掉了。接下来,受试者要跟一个陌生人聊一会儿天。整个聊天过程中,对面这个陌生人的表情反应都被录像了。聊完天,实验人员就问受试者,刚才你俩聊天的时候,他注意到你的伤疤了吗?受试者都说他注意到了!然后播放录像,受试者还能分析出来,录像中哪个时间,陌生人的表情很不自然,那就是因为注意到了伤疤而感到不快!当然,事实是实验者跟人聊天的时候他脸上根本就没有伤疤。

  如此说来,我们的种种情绪错觉实在太多了。我们以为能得到快乐,其实快乐非常短暂。我们对糖很有感情,糖吃多了对我们有害。我们整天担心这个、害怕那个,其实都是瞎担心。所以佛说,人生充满了苦,而烦恼都是虚幻的东西。这就是赖特从进化心理学角度对“苦”和“烦恼”的解释。

  进化设定我们的快乐必须是短暂的,所以我们永远都不会满足,而这就是人生的“苦”。进化设定我们的各种情绪并不能反映真实世界,所以烦恼可能是“空”的。名望和财富不值得追求,因为你永远都不会满足。情绪不能反映真实世界,这是进化心理学的基本常识。

  对此你肯定有问题。我们明明感到有些快乐是真实的,烦恼也不总是没道理!那么那些看起来比较真实的情绪,难道也是错觉吗?答案是,如果你再想深一步,那连“你自己”都是错觉


  12.“无我”的科学。

  赖特参与练习的这个内观派(Vipassana),认为当一个人修行到一定程度以后,就能获得三个认识。

  第一个认识是“无常”,也就是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一切都在变化之中,这个概念似乎很容易理解。第二个认识是“苦”(dukkha),上一条启发说过,“苦”是来自于“不满足”。第三个认识是“无我”,巴利语原文叫anatta,英文叫not-self。

  “无我”,就是你并不存在。也许我们是生活在一个Matrix之中,也许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是幻觉。但是笛卡尔有句话叫“我思故我在”,他说即使我无法确定世界上其他东西是不是幻觉、到底存不存在,我总知道我肯定是存在的——因为我正在思考!如果我不存在,现在思考的这个是谁呢?

  但是佛陀说,连你自己都可能是个幻觉。第一个记载这个思想的佛经,叫《五蕴皆空经》。

  • 色蕴(physical body),就是人的身体,英文中经常把“色”这个字翻译成“form(形态)”,这里指代人的身体;
  • 受蕴(basic feelings),就是人的基本感情,比如痛苦、高兴、担忧;
  • 想蕴(perceptions),就是人的基本感知,比如视觉、听觉、嗅觉;
  • 行蕴(mental formations),它说的是我们的精神形态,也就是想法和行为,包括一些复杂的思想、我们做事的习惯和倾向性;
  • 识蕴(consciousness),就是人的意识。

  佛问第一个僧人,你认为你的身体是你的吗?僧人回答说是啊,身体是我的一部分。佛说,如果一个东西是你的,那你就应该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来改变它。比如你的身体病了,你能说让病好就好了吗?如果你长得不好看,你能马上让自己变好看吗?僧人回答说,不能。佛说,身体既然不受你的控制,那就不是你的一部分

  类似的道理,佛陀跟第二个僧人对话,说我们的基本感情,也不受我们的控制。当我们痛苦的时候,想要不痛苦也不行。所以感情只是影响你的东西,而不是你的一部分

  以此类推,佛得出的结论就是五蕴都不是自我。

  我们读《五蕴皆空经》,感觉佛陀似乎只是说了“我”不是五蕴,但并没有说“我”到底存在不存在。也许“我”是这五蕴之外的一个什么东西。也许“我”是五蕴中的第五蕴、也就是意识,而佛真正想说的是意识和其他东西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但其他东西并不构成自我,真正的自我是把其他四蕴从意识中剥离出去,还剩下的那一点儿。但赖特说,这么理解似乎也不对,因为在其他佛经中,佛明确说了,“自我”根本不存在。那“我不存在”这句话到底应该怎么理解?是不是后人对佛经的翻译有问题?还是“我”真的不存在?这我们就不知道了。

  所以有人说,仅仅用智力研究佛经是不能真正理解的。你必须通过修行,达到一定的境界,才能真正体会到佛陀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但我们能知道的是,“我”,的确不是自己的国王。当然,今天没有什么国王能随意控制自己领土上的东西了,所以“国王”这个比喻已经不适用了。我们今天得说“你不是总统,不是CEO,也不是总理。”这个道理赫拉利在《未来简史》里就举过例子,说所谓的“自我”,是一个幻觉——我们至少可以说,你并没有一个单一的自我(详见上面的启发)

我们来说个实验。为了治疗某些大脑疾病,医生会把病人的左脑和右脑之间的连接管道给切开,这样病人的左右脑就不能直接联络了,而这给研究大脑的科学家提供了机会。我们知道人的左脑控制右眼,右脑控制左眼。如果你只让病人的左眼看一个字条,上面写着一句话“请你现在出去散个步”,他看到字条会站起来照做。但是!请注意,这时候只有他的右脑知道这个指令,左脑并不知道。而负责语言的区域,又恰恰在左脑。好,现在在他往外走的时候,你过去问他,为什么要走出去?你猜他会怎么回答呢?

负责回答问题的是左脑,可是左脑没看见字条,它跟右脑又没有交流,所以左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往外走,对吧?而实验结果是,病人给你的回答可不是“我不知道”。左脑的做法是现场给你编造一个答案,比如说“我要去拿一罐可乐喝。”而且左脑对自己编的这个答案,深信不疑。他以为是他自己做出的到外面走走的决定。

  一系列这样的实验都证明,并不是我们的意识在做决定,而是决定已经做出了,意识再给决定找一个理由。做决定的是一个自我,找理由的是另一个自我。那到底是哪个“自我”说了算呢?如此说来,我们大脑表现出来的那个叙事自我,根本不是一个总统,而更像是一个总统发言人。军方已经打完仗了,记者来问为什么要打仗,总统发言人只好找一个好点的理由来解释——但真正做出决策的可不是他

  如果这个负责对外发言的自我根本没有决策权,他为什么还要去找合理的解释呢?赖特说,这是进化给我们设置的功能。人不接受无缘无故这个解释,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别人看你才是个靠谱的人。否则你要是说“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那么做,反正我就做了”,那你就完了。更进一步,你还得自己相信自己是个靠谱的人,你觉得自己办事有条理、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你不是随便的人——这样你才能跟自己和睦相处!

  不但如此,大脑有时候会故意忘记自己做得不好的事情,只记得自己的种种高光表现。大脑甚至还会高估我们自己的水平。也就是说,与世界精确交流并不是大脑所擅长的,大脑爱做的事情是先欺骗自己、再欺骗世界

  那么由此来说,“自我是一个幻觉”,这句话就是有道理的。也许现在是你身上的其他部分在替你思考、或者在左右你的思考,让你以为是你自己在思考。我们大脑中并非只有一个自我,而且我们经常自己骗自己

  但如果我们从中认识到自己的局限,学会从旁观者的角度去看自己,你也许会变成一个更好的人。


  13.大脑是个多元政体。

  心理学有个动词叫“prime”,也就是用一些外部的暗示去影响一个人的决策。给男性受试者看美女照片,就是prime。行为经济学家做实验做到这个程度也就这样了,结论无非是男人的金钱观会受到美女的影响。但是进化心理学,可以给一个更深入的解释。

  为什么当一个人在面对美女照片的时候会更想现在就拿钱?难道他不知道照片在这里毫无意义吗?心理学家说,美女照片的存在,开启了他大脑中的“求偶模块”。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男性想要获得配偶,就得拿出资源来。求偶模块在我们大脑中根深蒂固,一旦这个模块出来做主,它就要求赶紧拿到钱

求偶模块的作用在别的实验中也得到了验证。比如在一个房间里让受试者们填写一份求职意向书。如果房间里全都是男性,他们填写求职意向书的时候就会更倾向于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但如果这个房间里有男有女,男性受试者就更倾向于选择高薪的工作。女性在场,开启了男性大脑中的求偶模块。

还有一个更有意思的实验,也是针对男性的。实验把受试者分为两组分别看电影。第一组看恐怖片,第二组看的是浪漫爱情喜剧。看电影,也是一个prime 手段。看完电影之后,又给受试者们看两个艺术博物馆的广告。第一个广告的宣传点是这个艺术博物馆深受欢迎,每年有几百万人来参观,强调的是它符合众人的喜好。第二个广告的宣传点则是这个博物馆一般人欣赏不了,你来就能彰显你与众不同的品位。那么,刚才看的电影,对现在你对博物馆的选择有什么影响吗?结果是,一开始看恐怖片的人更容易受到第一条广告的影响,他们更愿意去一个去的人多的博物馆。而看浪漫片的人更容易受到第二条广告的影响,他们想去一个人少的博物馆。

  这是因为恐怖片和浪漫片开启了你大脑中不同的模块。恐怖片开启的模块叫“自我保护”,它想让你和其他人在一起抱团取暖,所以你就要去到人多的地方。浪漫片则开启的是前面说的“求偶模块”,它会让你更愿意找一个私密的地方,所以你想要去人少的博物馆。

  那问题就来了:到底哪个模块代表“你”呢?

  佛陀说,五蕴中的每一个蕴都随着时间在不断变化,是无常的东西。如果你的“自我”真的存在,那它至少应该是一个恒定的东西,它怎么能一会儿是这个、一会儿又是那个呢,怎么能这么快地变来变去呢?这个道理我们可以理解。如果现在有个人在你面前,一会儿样子是个小姑娘,一会儿样子是个老头子,你大概不会认为他们是同一个人。佛陀说,如此说来,自我,既然是无常,就是不存在的。当然,这个“不存在”怎么理解,上一条启发已经讨论过了。

  现代心理学的“模块论”,给佛陀说的“无常”,提出了一个可能的解释。人并没有恒定的自我,你在不同时刻其实是被不同的思维模块所左右。求偶模块说了算的时候,你是一个形象,自保模块说了算的时候,你是另一个形象。我们看如果一个人在某一时刻表现得很疯狂,事后会后悔,他会说当时的我好像不是我一样。而别人看到他疯狂了,就会说别冲动!你现在不是你自己!

  那人到底有多少个“自己”呢?至少有七个。(可以结合第三条启发一起看)

  • 自我保护,前面刚说过
  • 吸引配偶,也就是前面说的“求偶模块”;
  • 保住配偶,也就是防止配偶跟别人跑了,这个模块一旦开启,人的注意力就不是在异性上,而是在潜在的同性竞争对手上了;
  • 群体认同感,希望加入组织,获得社交和团队合作;
  • 关爱亲属,保护自己的孩子和父母、兄弟姐妹等有基因关联的人;
  • 社会地位;
  • 避免疾病,我们看到不干净的东西会感到恶心,喜欢舒适的环境

  我猜还有别的模块不在这个列表里。但是这个“模块说”,现在基本上是学界的一个共识、或者说至少是主流的学说之一。这些模块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我们大脑中一直存在的。人一出生,大脑就已经“预装”了这些模块。一个没有受过任何教育的人,见到美丽异性也想追求、看到脏乱差环境也会反感。

  但是请注意,模块只是逻辑分类,并不是说大脑中有哪个区域负责哪个模块。这些模块之间也并不存在明显的分界线,不像你手机里的APP 一样,想用哪个程序就把它调出来,不用就关闭这个再打开另一个。模块之间有互相影响,而且无缝切换,常常一个模块还没结束,另一个模块就已经启动了。人的大脑其实是一个多元政体,我们大脑的决策权,基本上就被这些模块轮流掌握

  人脑不是君主制,而是一个“多元政体”。每个模块都可以暂时接管你的大脑,轮流坐庄,各个模块之间是互相竞争的关系。人脑并不是只有一种声音,人脑是一场争论。

  如果是各个模块轮流坐庄,那么第一,你没有单一的“自我”;第二,你没有“自由意志”。你的行动只是被这些模块推来推去而已。常常是某个模块已经控制你了、已经让你做好决定了,事后,你才“意识到”你做出了这个决定,然后你的叙事自我还要给这个决定编个理由

  而模块占据你大脑的方法,是感情。每个模块都向你输出一个感情,哪个感情强,哪个就容易抓住你的注意力。这就好比你身处一大帮朋友、谋士和下属之间,他们每个人都在跟你说话、都想让你按他说的办——谁说话的声音大,谁就更能吸引到你的注意力,你就容易听谁的

  不但感情是这样,思想也是这样。比如你现在想要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你的呼吸上,只体会自己的一呼一吸。你就会发现,你根本没办法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很多想法就会不断地冒出来——这些想法,也是从各个模块中冒出来的

  而且这些模块还根本不靠谱,他们给你出的主意在绝大多数时候根本就是坏主意。你被“他们”迷惑,他们不是“你”,这正是佛陀说的“五蕴皆空”和“无我”。好,现在你知道了这些原理,那你下次能做出更好的选择吗?很难!下一次看到好吃的蛋糕,你还想吃。下一次感到愤怒的时候,你还是想惩罚别人。一般人想到这些,只能做一番感慨。包括赫拉利写《未来简史》,也只是感慨人没有自由意志。

  但是佛陀,可不是这么绝望的。佛陀说你可以通过修行,战胜那些模块,掌握控制权,拥有自由意志。我理解,这就好像一屋子的人都在让你干这干那,而你非常酷,直接忽视大部分人的声音,自己选择了对你最有利的意见——哪怕他的声音很微弱

一般人其实是用大脑在看世界。大脑就像一张过滤网,让人类用“有色”的眼光来阅读世界。大脑所产生的各种念头,制造了各种情绪。念头、情绪的出现,原本是帮助人类生存的。在远古时代,如果没有情绪,人类对外在世界的变化反应不及,一下子就会被弱肉强食的世界淘汰出局。

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的情绪由前脑控制。一个人如果前脑中风,情绪脑失控,相对地对外界的反应也就比较慢,没办法一下子反应过来,不能下意识判断讨不讨厌、喜不喜欢。有人会说,中风的人活得不再客观了,但事实是,我们一直活在不客观之中,即便是科学、物理、数学,都不客观。

每一个人终生都住在脑的监狱,但是我们不知道。透过五官与六观,大脑把我们的理解、觉场扭曲了。我们没有离开过大脑思维,连去世前的最后一个念头,都未曾离开过。“我”本身是个梦,我们其实不是在做梦的人,我们本身就是梦里的一部分,我们从来就不是主人。

那么,该如何透过觉察,让自己才能走出脑的监狱呢?请往下看。


  14.该如何修行——冥想。

  佛学其实是特别讲究实践的,它并不仅仅是个理论体系,更是修行。就像我们没有办法向一个色盲解释“红色”一样,仅仅从智力上理解佛学是不可能的,有些概念大约只有练到那个水平才能明白是什么意思

  现在的冥想界大概可以分为三个派别。一个是禅宗。禅宗的方法是思考一些公案,像寓言故事一样,有时候搞些言语上的“机锋”,然后来个顿悟。人说禅宗,比较适合诗人。一个是藏传佛教。它的冥想方法主要是想象一些视觉意象,比较适合艺术家。赖特练的这个,叫“内观”,巴利语是Vipassana,它追求的是“正念”,英文叫mindfulness

  内观,适合心理学家。内观要求你做自己的观察者,体察自己的情绪是怎么回事儿,就好像一个心理学家在分析自己一样。现代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你可以直接拿过来印证在冥想中对自己的观察,所以内观派很有科学精神。

  现在在西方,尤其是知识分子中间,非常流行冥想。冥想既是达到心流体验的一个办法,也是个有效的休息和减压方法,包括Google 公司都专门给员工设立了冥想室。但我们这里所说的内观的冥想可不仅仅是为了休息,也不是什么陶冶情操之类的小资活动,我们这里说的可是佛学。内观冥想的目标,是获得对事物的洞见,和个人真正的自由

  冥想的形式非常简单。如果你追求仪式感,可以找个安静的地方,弄个垫子坐在地上。具体什么姿势似乎没有太多要求,大概只要不睡着就行。第一步就是坐下。第二步,就是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别的什么都不想,一心一意地专注呼吸

  这可一点都不简单。有一个概念,叫“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当一个人什么都不干的时候,大脑的正常状态是随机漫步,各种想法和情绪会不断地冒出来,你会做各种白日梦。这个状态就是默认模式网络。我们其实很享受这个状态,有时候还能获得一些创造性的发现。但是冥想,恰恰要求你不能进入默认模式网络。你的思想不能信马由缰,必须专注在呼吸上。能坚持专注的时间越长,功夫就越深

  练好这个专注的功夫,你才能不被各种情感和思想困扰,不受大脑模块的控制,获得自由。专注呼吸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练习把握对自己大脑的控制权。

  如果你能专注很长的时间,据说,你将进入一个非常平静的状态。赖特曾经达到过这个状态。他说在长时间的专注之后,获得了一种非常深入的平静,有一种巨大的喜悦感,大概类似于服用LSD的感觉。

  达到能专注很长时间的水平,你接下来就有两个门派的选择。佛学有个说法叫“八正道”,我们大约可以粗略地理解成修行的八种方法。八正道的第七叫“正念”,第八叫“正定”。如果你选择一直保持专注呼吸的状态,你的功夫就是“正定”,这是小乘佛教的修炼方法。而在内观中,通过专注呼吸达到正定只是基本功。正定以后是正念,也就是美国流行的“mindfulness”。正念要求你把专注的功夫随时用在生活中的任何东西上。你可以专注地欣赏一朵花,可以在吃饭的时候专注地去体会饭菜的味道,专注于什么都可以。

  这就像是我们平时说的“活在当下”。就是你的心思不要总思前想后,应该专注于身边事物的深刻之美,对世界有一个诚实的认识。但是内观中的活在当下不是目的,专注于一个事物的目的是为了从中获得洞见

  专注从低到高,大概至少有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你能够不受强烈感情的困扰,把“自我”和各种感情剥离开。只要达到这个层次,你马上就能体会到冥想的好处。这个层次赖特达到了。比如牙疼,普通人可能会抱怨和对抗牙疼的感觉,你越反感,你觉得越疼,最后你的整个大脑被疼痛感劫持。而冥想的做法,是你先承认这个疼痛感的存在,然后不理会这个感觉,跟它保持距离

  这就好比你从旁观者的视角来观察自己的疼痛感。疼痛感仍然存在,但是现在的你不会被这个感情所制约。你知道,疼痛的,并不是“你”。能练到这种功夫,你在生活中就再也不会感情用事,你永远都能调整好心情。

  更高的层次,则是能把自我跟各种想法全都剥离开,真正做到专注呼吸,不想其他。其实绝大多数情况下打扰我们专注力的都是各种小想法,比如明天上班要干什么事儿、期待和你爱慕的一名女士见面、回味自己昨天在球场上的一个精彩瞬间。

  莱特说,这些想法,有一些共同点——

  • 都不是你当时正在做的事。要不就是在回顾过去,要不就是在思考未来。
  • 都和“你”有关。你冥想的时候不太可能自动想到天体物理学。
  • 常常都与另外一个人有关。人都是社会动物,我们总爱想“人”的事儿。
  • 几乎都是由大脑中的某一个模块提供的。这些模块都是进化的产物。

  基本上可以这么理解:想法是由模块产生的,通过某种感情吸引你的注意力,“试图”劫持你的大脑。这里说“试图”其实不太准确,更准确的说法是你被各种想法所吸引,自己想要跟着想法走

  怎么跟想法剥离呢?方法仍然是当一个想法来了的时候,你要承认它的存在,然后跟它保持距离,不去想它,继续专注于自己的呼吸。赖特打了个比方,这就好比说你站在一个火车站,各种想法就是火车,眼前的火车纷纷来了又走,而你始终不上车。赖特还没达到这个层次,他有时候会上车——但是车开动以后,他能从车上跳下来

  咱们回想一下,这两个层次,强烈感情也好、一般想法也好,我们的做法都不是压制或者扼杀它们——我们是承认它存在、允许它出现,但是不受它影响。你就这么默默地看着它们从你眼前经过

  达到第一个层次,你就可以自由选择你想要的情绪。达到第二个层次,你就可以自由选择当下的思考。没有任何东西能打扰和控制你。这种能力实在太厉害了!用佛学的话,就是你会逐渐脱离“苦”,接近“涅槃”。但是这个功夫非常难练。你并不是往一个方向拼命用力就能做好——这其中,充满了矛盾。

  第一个矛盾是“无为”和“成功”。你越想做到无为,就反而越不是无为;你放松不去想它,反而能做到无为。冥想也是一样,你越想要专注,反而越难做到专注。你不刻意追求成功,反而能达到成功。

  第二个矛盾是,最需要冥想训练的那些人,恰恰是最不容易进入冥想状态的人。这就是那些想法繁多,总是想这想那的人,他们对思想和情感的控制能力差。正因为控制能力差所以才更需要冥想。也正是因为控制能力差,他们更难以做好冥想。

  第三个矛盾是你越是拒绝某个想法或者情绪,你越要和它对抗,你就越受它控制。就好像牙疼,你越想它越疼,但如果你承认牙疼,选择接受事实,你反而能跟它保持距离不受影响。你越要把它推开,它反而离你越近,而当你接受它,它反而控制不了你

  第四个矛盾是你越是了解“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都是情绪在控制人”这个道理,你就越能不受情绪的控制。也就是说,如果你一上来就说我能控制我自己,那你就控制不了你自己;你要是意识到自己控制不了自己,你反而迈出了控制自己的第一步


  15.不被任何看似强烈的感情劫持。

  佛法从来都没说要让人没有感情,佛法一直说的是不要被感情所控制。冥想只是观察感情,不是要消灭感情。因为有些感情,在有些情况下,是错觉。佛陀的意思不是让我们不管不顾,把一切都放下,而是让我们冷静对待,不被任何看似强烈的感情劫持

  佛陀真正反对的是被某个东西劫持。比如现在有个老王,特别想赚钱,认为赚钱是第一位的。为了赚钱,老王牺牲了跟家人的相处时间。老王的亲朋好友,在他的眼中被自动分成了两类人:一类是有利于他赚钱的人,一类是帮不上他赚钱的人,而他只跟第一类人交往。老王看生活中任何东西都是用钱的角度去看,有利于他赚钱的他就关注,跟赚钱没关系的他就直接忽略

  佛陀会认为老王的双眼被蒙蔽了,他生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之中。佛陀反对我们成为老王。

  而另有一个老张,虽然也开公司也赚钱,但是他眼中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他尊重每一个人,真诚地跟亲友相处。他认为每个东西都有自己的价值,经常关注一些跟自己的事业无关的事情。哪怕你做的事儿他完全不懂,他也愿意听你讲讲。他随时都能发现周围美好的东西,一天到晚心情愉快。佛陀应该会认为,老张的眼中的世界更真实。

  假设还有一个老李,情绪非常消极,对外部世界根本没兴趣,眼里看什么东西都是有危险的,我猜佛陀会像反对老王一样反对老李。老李也是被自己的感情劫持了,他沉溺在以往的恐惧情绪之中不能自拔,他想把世界都变成灰色

  佛法的核心价值观是自由,修行的目的是不受自己情感的控制、不受外部刺激的控制,是自己觉得应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是自己的自由选择。


  16.正念自控法:理性对感情,还是感情对感情?

  我们看到的购买决策过程其实是两种感情的较量。正面感情超过了负面感情你就买,负面感情超过正面感情你就不买。这其实符合人脑的“模块说”,大脑随时被各个模块接管,谁的声音更大谁就做主——而每个模块,都是感情模块。决策,其实是感情和感情的竞争

  那理性起到了什么作用呢?赖特说,理性的作用是给感情提供信息和辅助

  赖特举了一个例子。他特别喜欢吃巧克力,但他也知道巧克力含糖高,吃多了对身体不好。那么当赖特纠结于要不要吃一块巧克力的时候,难道说“不吃”就是理性的,“吃”就是感情的吗?其实两个声音都是感情的

  一个感情是想吃巧克力。它为了说服其他感情,会列举各种理性的理由——你一会儿不是还要工作吗?吃巧克力可以让你的精力更充沛。但是不吃巧克力,也是一种感情,这个感情是想获得健康和长寿。这个感情也会列举理性理由,说巧克力吃多了身体会变胖。

  也就是说,每一个感情模块都在使用理性来帮自己说话。理性,只不过是感情的武器。

  目前已经有一些心理学家认同了这个说法。哈佛大学的乔舒亚·格林教授认为,人所谓的抽象理性思维系统,是位于大脑背外侧前额叶皮层——但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它正好和多巴胺系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们知道,多巴胺系统能够评价每件事情的价值有多大,提供快乐的回报。说白了,这就是说理性也是演化的产物,并不能完全摆脱动物性

  每个模块的工作方式,都是感情。并没有哪个模块比哪个模块更理性——各个模块都可以调用理性。我们的意识以为自己在做理性分析,其实意识只不过是在倾听各个模块用理性来为自己找理由而已。

  我们的所有决策,都是从感情开始,以感情结束。理性只不过是感情的工具,感情才是真正的决策者。我们大脑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各个模块的感情力量强弱对比的结果。

  想要管住自己不吃巧克力,你就应该希望“不吃巧克力”这个模块的力量变强。如此说来,最好的自控方法应该是打断正反馈,不让相关模块获得即时奖励和满足感。这正是佛学的自控法。正念自控法分四步,缩写为RAIN ——

  • 识别感情(Recognize the feeling)。当你想抽烟的时候,你要意识到,想吸烟是一个感情。
  • 接受这个感情(Accept the feeling)。不要把这个感情推开,不要对抗,要承认自己想吸烟,而且承认这是一个合理的感情。
  • 观摩研究这个感情(Investigate the feeling)。从旁观者的角度,分析这个感情,它的力量有多强?是我身体的哪个部分有吸烟的需求?这个感情有“颜色”吗?是什么“材质”的?当你从各个角度去分析它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个感情不再是你的一部分了。你越分析它,它就离你越远。
  • 分离(Non-attachment)。你和这个感情就分开了,这时候你已经不想吸烟了。

  冥想的时候,我们练习任凭各种情感在眼前过但是不参与,练的就是这个功夫。要点在于接受和分析感情,而不是对抗感情。(可以结合第三条启发一起看)

  这个办法,和“用意志力压制对抗”,非常不一样。打个比方,比如现在有个机关,只要老鼠一碰这个机关,就能得到食物。老鼠就代表你的感情,机关就代表你是否接受这个感情。以前的意志力训练是推开这只老鼠,不让它去触碰机关。而现在这个正念方法是允许老鼠去触碰机关,但是碰到机关后并没有食物给老鼠。感情出来了但是得不到回报,那么时间长了以后,这只老鼠也就不会再去碰机关了

  再以咱们人类为例,一直以来,那些不适的场景都会触发你的某个情感模块,而这个情况模块又会迅速触发你的逃避/对抗的行为。而当你学习了正念的方法后,眼下的场景依旧令你感到不适,触发的情感依旧十分强烈,但现在的你不会再无条件地跳上那辆想法的列车了,你会给自己按下个暂停键,并有意识地去识别、接受和解离你的想法和情感。起初你会感到非常难受,你会非常想跳上那辆火车,但随着你练习正念的次数增多,随着你的感情出来了但总是得不到回报(无法触发你的逃避/对抗行为),你对情感模块和思维系统的控制力会越来越好。这其实也意味着,你越来越能够跟那些不适的场景、跟那些强烈的情感、跟那些恐惧的联想和谐共存了

但是你要达到那种状态,需要有三个要素:①存在一个现实扭曲立场,也就是逆境;②你愿意在这些令你不适的场景中刻意练习,高频迭代;③你必须敢于付出足够多的代价。

  意志力的方法是“逃避+对抗”,正念的方法是“直面+化解”。其实我们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逃避的问题。比如你工作的时候爱走神,总想去看看手机,那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你先承认自己想看手机,然后闭上眼睛想想自己为什么想看手机,分析分析“看手机”这个感情到底是个什么性质……你可能就不想看手机了,然后你就可以回过头来继续工作。


  17.什么叫“色即是空”?

  有一次,赖特在一个冥想培训班学习。正好教室外边是个工地,有工人在用电锯锯木头,教室里就充满了电锯的噪音。电锯声让人听着很难受,但是赖特使用了冥想的功夫,他就先接受自己“反感电锯声”的这个感情,然后审视这个感情。这时候电锯声仍然存在,但是似乎就不带负面感情了。再到后来,赖特甚至觉得电锯声还挺好听,他听出来了音乐的味道。这段经历,就是赖特第一次体验“色即是空”。

  赖特说,电锯声,只是一个客观的存在。我们之所以反感电锯声,是因为它会给我们恐惧的联想——从电锯声,你会想到电锯,然后你会想到电锯可以锯木头,也可以锯人,它代表破坏的力量。这些恐惧的联想,是人赋予电锯声的一个“内涵(essence)”。

  所谓“色”,就是你从电锯声联想到的内涵 ——你不妨把它称为“电锯色”。你面对的其实只是一个声音!你并没有面对一个咄咄逼人要伤害你的电锯。电锯声,是存在的。“电锯色”,是“空”的

  有人认为“空”就是没有,世间万物根本就不存在——那个境界可能太高了,不是我们所能理解的。赖特说,大部分佛学学者比较认可的观点是,所谓“空”,并不是说这个世界的万事万物是空的,而是说我们赋予万事万物的“内涵”,是空的

  这个理解的好处是有心理学支持。比如有个心理学家叫保罗·布鲁姆,他认为人的一个特性就是特别重视事物的内涵

  比如说卷尺,到商店买个新卷尺用不了几块钱,但如果这个卷尺是肯尼迪总统当年用过的,那么一拍卖就能卖出四五万美元。再比如说结婚戒指,本来它只是一个戒指而已,但如果这个结婚戒指已经在你手上戴了三四十年,那它对你就意义重大了,绝对是一个一模一样的新戒指比不了的。如果一幅名画是真迹,人们就觉得特别好。但如果这幅画是高仿的,哪怕仿制得再好,价值也会大打折扣。我们认为一个东西的历史,给它带来了意义

  而心理学家罗伯特·扎荣茨则进一步认为,其实我们看任何东西都会自动赋予意义。比如你看一个房子,你心中想的绝对不仅仅是个房子,你会想这是一个“漂亮的”房子,或者“矮小的”房子——你总会给它一个带有感情的形容词

  扎荣茨说,甚至你看一个抽象的东西,比如字母“Q”,你都是有感情的。如果你联想到QQ,你会有一种亲切感;如果联想到“阿Q”,你会有别的感情。总而言之,你对一切事物都是有感情的

  感情代表评判。从进化心理学角度,赖特说,自然选择要求我们对周围事物迅速做出好坏评判,这样才能有利于生存——如果你听见电锯声不反感,你就太不善于躲避危险了。这个快速评判,就是事物让我们产生的感情,就是我们赋予事物的内涵——就是“色”

  “色”就是我们对事物的“内涵”判断,现代心理学已经通过实验发现了“色”的一些性质。

  第一,内涵是自动产生的。有一个实验是这样的,让你连续看两个单词,要求看到第二个词的时候,要马上把那个词念出来。比如第一个词是“阳光”,第二个词是“荣耀”。你的屏幕上先出现“阳光”这个词,又出现“荣耀”这个词,而你要念出来“荣耀”——非常简单的任务。

  实验发现,如果是“阳光”和“荣耀”配对,那你第一时间就能念出来“荣耀”。可是如果第一个词是“疾病”,第二个词是“荣耀”,你就会花更长的时间才能念出“荣耀”这个词。这是因为你的头脑中默认阳光和荣耀是搭配的,而疾病和荣耀不搭,它们接连出现就会很突兀,所以你的反应就会慢半拍。如果第一个词是“疾病”,第二个词是“可怕”,那你就能很快地念出“可怕”这个词。

  在我们还没有反应过来发声的时候,潜意识已经给每个词设定了好坏的感情评判,完全自动。

  第二,内涵会受到故事的影响。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为什么是名画?因为它有故事。同样道理,完全一样的两杯红酒,其中一杯的“故事”是这个酒价值90美元一瓶,而另一杯则标价10美元一瓶——你猜两杯酒的味道一样吗?当然是90美元的酒让人感觉更好喝。

  赖特列举了一个比较新的实验。实验人员用核磁共振观察人们大脑在品酒过程中的反应。同样的酒,大脑中一个叫“眶额部皮质中线部(mOFC)”的区域,对标价90美元的酒反应更强烈,让我们在感情上感觉这个酒更好喝。但是大脑中纯粹负责味觉的区域,则对两种标价没有不同反应。

  第三,内涵都是主观的。1973年有一场普林斯顿大学对达特茅斯大学的橄榄球比赛,打得非常激烈。心理学家让两个学校的学生看这场比赛同一段录像剪辑,然后问他们一个同样的问题:在这段录像中,达特茅斯队犯了几次规?普林斯顿的学生平均认为达特茅斯队犯规9.8次,达特茅斯的学生平均认为达特茅斯队犯规4.3次。

  你的立场,决定了你的观点。也许你自己都不知道,你连看比赛的眼光都是有色的。

  而研究者在写论文的时候进一步提出,也许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客观”的看法,也许一切看法都是主观的。对此赖特进一步解释,说哪怕你不是任何球队的球迷,你对比赛的看法也是主观的。只要你喜欢橄榄球,你看比赛的眼光就会跟不喜欢橄榄球的人眼光不同。哪怕你不喜欢橄榄球,你也会对比赛有所“感觉”——当然这个感觉可能是微弱的。

  第四,无感则无视。如果你真的对一个东西很无感,那你就很容易忽略这个东西。赖特的哥哥在年纪大了以后曾经发出过一个感慨。他说作为一个老男人,跟年轻姑娘相处的时候,自己感到非常沮丧。姑娘们并没有说他长得丑什么的鄙视他,而是直接无视他——因为他不是她们的择偶目标。

  所以,我们是戴着有色眼镜观察世界。我们一直都在赋予周围事物内涵。我们眼中的世界,就是一个充满了“色”的世界。

  我们赋予世界的内涵都是主观且充满矛盾的,而且在红酒的例子中你看到了,“色”会影响我们对真实世界的体验。那如果不戴有色的眼镜看,世界是什么样的呢?赖特说,也许那将是一个“无色”的世界,而“无色”会让你感到世界是“空”的。

  一个修行者说,随着冥想练习的深入,你真的会体会到“空”——你对世界的“色感”将会下降。当然你仍然会看到所有这些东西,椅子还是椅子——不过它在你脑子里的存在感没那么强烈了

  赖特把自己关于“无色”的解释和修行者探讨。修行者说,他自己的修行,更像是他先感觉到万事万物都是空的,然后才导致他对这些东西无感——而赖特说的是先降低了感情,才感到到万事万物都是空的。这个因果关系可能是相反的,但总体来说,认识到无色就是认识到空。

  这位修行者还提到了非常明确的两点体验。第一点,当你认识到空和无色的时候,再去看万事万物,你看到的东西就会比以前看到的更真实

  第二点,人们对这些东西先入为主的各种感触,其实是不真实的。

  也许有个人偶然做了一件对不起你的事儿,你就给他打了一个“坏人”的标签,每次看见他就反感——这个感触,就是不真实的。人并没有固定的性格,只是在不同的情景之下表现出不同的性格。也许这个人换一个环境会有不同的表现。不贴标签,你才能了解到他更真实的一面

  真正的品酒高手品的应该是酒而不是故事(内涵)。这瓶酒是哪里生产的、产酒的那年是个好年还是坏年、这瓶酒卖多少钱,如果这些条件他都不在乎,他才能体验到酒纯粹的味道。赖特有个亲身体会。他办公室有个冰箱,总是发出嗡嗡的声音。以前他没注意到,后来他在冥想中排除了自己对这个声音的反感情绪,居然发现这个嗡嗡声其实不是一个声音,而是三个声音的混合!他体察到了更真实、也更丰富的内容。这难道不是一个乐趣吗?

  正念是选择注意力的能力。如果你能把各种故事和标签带来的感情都剥离掉,红酒也还是红酒,它的味道都在,但是你能获得更真实的味道体验。

  经常有人说佛学会不会让人失去生活的乐趣、看什么东西都没意思?其实并非如此,佛学是让人更自由地去感知,是让你能够自由选择你想要体察什么东西。排除主观想象的干扰,你将能够获取更丰富的体验、更大的乐趣和和更多的幸福感

人类总是在给事物赋予价值,比如给花赋予“中看不中用”的价值,给竹子赋予“坚强不屈”的价值。其实这些价值根本不是花和竹的,而是我们人类自己的。我们希望看到人应该坚强不屈而不是中看不中用,所以我们就“一不小心”找到了自然界中的竹子和花。当我们评价花儿虽美却难经风雨、竹子坚守高尚情操时,花儿和竹子一无所知,它们自顾自地顺应着自己的规律,自开自落,自坚自强。

世界原本是“空”的,而我们都是戴着有“色”眼镜在观察世界。我们心外的所有事物上没有价值在,如果它有价值,那一定是你赋予它的。汽车、房子、美女,这些物体的价值根本不在它们那里,而在你心里。你看它是废物,它就是废物;你看它是珍宝,它就是珍宝。你向世界索取的一切,都是在和你内心的评价做着殊死斗争。

人最大的本事就是为天地万物赋予各种内涵,总以为鸟叫是哭,虫鸣是思念家乡,其实鸟叫和虫鸣是它们的本能,不是人所认为的悲喜。老树枯萎,新花鲜艳,人类喜欢歌颂新花而讨厌老树,其实无论老树还是新花都有它们自己的命运。

人最大的烦恼也正是源于这种赋予内涵和贴标签。如果我们能还万事万物以其本来面目而不去贴标签,许多痛苦就会自然消失。这便是把万事万物给看“空”的心法。


  18.因缘动力学。

  在上面的启发中我们讲到,“苦(Dukkha)”是因为不满足。换一个说法,佛学认为,苦来自“tanha”。“Tanha”这个词有时候被翻译为“爱”、有时候被翻译成“欲”、还有的翻译是“贪爱”。

  Tanha的字面意思,是饥渴。但佛学中,tanha既可以表示你喜欢一个东西得不到;也可以表示你不喜欢一个东西,但你想和它分开却分不开。这就涉及到另一个佛学概念,叫“三毒”。所谓三毒就是贪、嗔、痴

  • 贪,就是被一个事物所吸引。钱财、异性或者名声,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是你想得到,这种感情就叫贪。
  • 嗔,中文字面意思是愤怒,但它泛指一切负面情绪。凡是你对什么东西有负面情绪,想排斥,都叫嗔。

  所以贪和嗔其实就是tanha的两面(吸引或排斥)。

  • 而因为你有了tanha,你就会对各种事物做自动的感情判断,觉得这个就是好的、那个就是坏的——如同上面讲到的那样,戴上了有“色”的眼镜,你观察世界就不再准确了,这就是痴。痴,就是你被感情判断蒙蔽了双眼

  贪+嗔=痴。所以,修行者要想体验到空,去除痴,就必须克服tanha。那tanha 是从哪来的呢?Tanha 是你想把什么东西拿到自己这里来、或者想把什么东西从自己这里拿开——之所以有tanha,恰恰就是因为你认为你和外界之间有一个分界线

  举个例子。赖特有一次参加冥想培训班,班上一个同学竟然在冥想的时候睡着了,而且还打呼噜。赖特平时脾气暴躁,他就觉得这个人太可恨了,自己不好好练还打扰别人……他产生了“嗔”。当然,赖特马上用冥想去观察自己的负面情绪,然后他就平静下来了。这时候,赖特就感到自己和那个打鼾的人之间是有联系的。那个人发出鼾声,鼾声进入赖特的大脑,大脑中对鼾声产生感情评价,感情评价导致tanha,tanha又影响了赖特本人

不要被强烈的情感所绑架然后下意识地做出反应,要学会给思维按个暂停键,让理性的声音参与进来,去识别自己地情感模块。

  换做以前的赖特,会把自己和那个打鼾的人给分隔开,想要排斥那这个人。而现在的赖特,是把自己和自己的tanha分隔开。所以,认识到无我和克服tanha,是相辅相成的。把这个功夫修行到最高境界,就是“涅槃”。

  涅槃是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目标,达到涅槃就是阿罗汉,就算是得了正果。不过佛学中其实没有一套硬性的规定,说你做到了哪几件事情就算涅槃。现在有学佛的人推测,涅槃有四个特征——

  • 完美的幸福感
  • 彻底的平静感
  • 内心完全的自由
  • 对周围事物有非常清楚的认识和理解

  那怎么才能达到涅槃呢?佛学中有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叫“缘起”。用一句话来概括缘起,就是“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缘起就是一个接着一个的因果链条。每件事发生都是有原因的,每件事发生又都会有一个结果,而这个结果又是另外一件事的原因。而属于人的一条特殊缘起链条,叫做“十二因缘”——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这十二因缘的说法有点玄,但是对其中从“六入”到“爱”,赖特给了很直观的解释——

  • 所谓“六入”,就是人的感官;
  • 因为有感官,我们就和外部的世界发生了接触,这就是“触”;
  • 因为“触”,我们就对事物有了好坏评价,这就是“受”;
  • 因为有“受”,就有了你想要和不想要的,这就是“爱”,也就是tanha。

  我们就生活在这个因缘之中。或者你也可以说,我们是被因缘所控制。我们做什么事情,都是“有条件的”。涅槃,就是摆脱了因缘的控制,变成了“无条件的”。西方佛学人士认为人不可能达到完全的涅槃,你最多可以追求在某一方面不受限制

如果说人生有成功可言,那一定是无条件地接受生活以及生活带来的一切,这就是涅槃。

  从进化心理学角度,我们之所以要带着感情色彩去看万事万物,之所以会有贪和嗔,是自然选择给我们大脑的设定。凡是看上去对传播自身基因有利的,我们就认为它是好的,就贪,反过来就是坏的,就嗔。虽然人人自有命定,但我们可以把佛法当成一个超越自然选择的方法。虽然我们很难超越,但光是意识到我们还有另外的选择,人生就会多出许多解放和自由

  为什么要超越自然选择呢?因为自然选择的设定具有天生的不合理性。

  赖特说,自然选择给每个人的基本假设就是,你是特殊的,你比别人重要。我们总是从自我的视角出发,去判断好坏。但是这个基本假设不可能是正确的,因为全世界有这么多生物,不可能每个生物都比别的生物重要,不可能每个人都特殊

  那我们能不能换个视角。如果你能跳出自己,用上帝视角或者说宇宙视角去看世界,那么“无我”和“空”这两个概念就很自然了——它们等于就是说,你并不比其他事物特殊。一块腐败发臭的肉,从人的视角来看,它里面有细菌、对健康有害,显然是个坏东西。但是从细菌的视角来看,腐肉恰恰是它们繁殖的温床。这就是“色即是空”。认识到这一点,这块肉就是一块肉,并不存在好与不好

  也许这就是佛学的意义所在:把我们从自然选择给的局限视角中解放出来,从一个更高的水平观察和体验这个世界。

“无我”和“空”是通向内心平静的康庄大道。一个人的真正自由,是他能在何种程度、何种意义上把自己从局限的自我视角中给解放出来。

  佛法,大约说是“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两个基本点是“无我”和“空”。“无我”,是给我们一个客观的视角;“空”,则是客观视角之下的平等观念;而一个中心,则是“自由”。佛法的核心价值观,是让我们做更自由的人

深刻地意识到“无我”和“空”,对生命保持充分的开放性,并正视不确定性,就是佛陀对世界的理解。


  19.正如上面的启发所说,人并没有单一的自我,大脑中至少有七个模块轮流控制我们的决定。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大脑是各个模块轮流控制大脑,“我”不是“我”。

  感知各个模块,分析各个模块的是“叙事自我”。叙事自我就是你头脑里那个最后总结陈词的声音,也是你对外发布信息的声音。各个感情模块争论的时候,叙事自我只是旁观。一旦哪个感情胜出,决定达成了,叙事自我负责给自己找个理由。叙事自我常常没有决定权,只在事后出来当代言人。也许叙事自我就是最后的意识,也许不是。

  感情模块之间没有绝对的优劣。我们可能认为从长远考虑的模块(比如我想获得健康长寿)是“好模块”,当时就要获得满足的模块(比如我现在想吸烟)是“坏模块”,但情况未必是这样。如果一个人现在情绪高度紧张,需要立即缓解情绪,也许抽根烟是合理的选择。如果一个人正在经历剧烈的疼痛,那注射一点吗啡也是可以的。人不应该永远推迟享乐,享乐不见得不对

  到底哪个模块的主张对自己最有利,必须具体情景具体分析,所以要冷静对待。最怕的是被某个感情强烈的模块直接绑架。因而我们才要通过冥想练习,使自己学会不受模块的控制,获得真正的自由。

当某个情境刺激到你的心灵,把你拉回到过去某些未能治愈的问题时,你的心理“开关”就会被开启。一旦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开关”,也要想办法不让它起作用,这才是上上之策。其实,有时找到补救措施也很简单,只要仔细留意自己的心理“开关”即可,然后再用我们的意志改变自身的反应。

为情绪按下暂停键,不被任何看似强烈的情感所劫持;对想法建立反驳机制,不把眼下这个想法认得太真;给思维装上刹车片,不和思维预测引发的恐惧持续纠缠。

要通过接受+内观冥想的方式,让情绪的效价和唤醒度降下来;通过解构+重新赋义的方式,让理性的声音参与进来。我们要学会抓主要矛盾,让次要矛盾自由。时刻提醒自己,我现在产生的这个想法,只是众多可能性中的一种,它绝对不是全部的事实,千万不要把随机错当成因果。


  20.佛学不是和稀泥,不是说看东西都不分好坏,学佛不是为了把自己变成一颗蔬菜。佛学反对的是只从你自己的这一个视角出发,一叶障目

  伤害过我的人我肯定反感,但是我不应该让这个反感遮住我的眼睛。从实用角度,也许一个人的私德很坏,但是他在某一方面很有才能,那你如果要用这个才能,那也许就可以在这个方面合作。从感情角度,我对一个人的反感情绪对我自己没有任何好处,我完全可以忽略这个反感情绪,但是同时还知道这个人曾经伤害过我,下次跟他打交道要小心——这个感觉,就好像他曾经伤害过的不是我、而是别人一样。

  腐肉的例子是说好和坏都是具体视角之下的,但并不是说世间没有好坏。比如说尸体,我们正常人都很害怕,肯定不愿意接触。但是对医学院学生来说,尸体是宝贵的学习材料。

  佛学最基本的要求大约就是,作为进化给人的本能,我们肯定天生害怕尸体,而我们不能被这个本能遮住双眼。如果你是一个医学院学生,你就得克服本能,用本能之外的另一个视角——也就是学习探索的视角,去看尸体。

  色即是空,就是要避免“我我我”这个单一的视角。以我的视角,这是个坏人;可是他对自己的妻子儿女很好,对他们来说他是个好人。那我要是因为不喜欢这个人就把他杀了,这似乎就不太对。

  但是另一方面,要是这个人活着会危害很多很多人,那即便站在上帝视角,我想也可以杀他。而且请注意,“我”也是世界的一部分,上帝视角也得保护我啊——所以当这个人危害我的时候,我必须得做出反应。

  如果这个冰箱对我产生困扰,那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当然应该换个冰箱。佛学应该不反对换冰箱,但是佛学应该会反对不惜一切代价换冰箱。一切的关键点,在于把握主动权,不被某个感情劫持

  此外,为了一个目标坚持不懈地努力并不等于“痴”。“痴”的要点在于双眼被遮蔽,除了这个目标就看不见别的东西了,而不在于坚持一个目标。


  21.人类的思维过程存在系统性的局限,绝大部分人都无法忍受哪怕一丁点的不确定性和不适感。我们讨厌未知,讨厌面对生活中的某些问题,为了对抗不确定性,我们会幻想出各种或恐惧或贪婪的人生剧本,倾尽一生地追逐幻象。当你患得患失、质疑当下、胡思乱想时,你的时间、精力以及人性的自主性,就被外在的冲突给消耗掉了,你会越来越觉得内在焦虑和恐惧无比,根本没有力量支撑自己

  我们都是生命的游客,人生唯一确定的,就是充满了不确定,你不可能全知道。当我们把未知当作敌人时,我们就被困在自己的幻想中了,这种试图用错误答案来解答人生问题的幻想,分散了我们对于当下生活的注意力,结局注定是“可怜无补费工夫”。

  不确定性才是生活的常态,对确定性的过度追求,则是一种亟待优化的天性。我们永远都会生活在一个充满未知的世界里,这就提示我们要学会通透豁达地看待未知,不要拘泥于一处,更不要试图把每一个不明确都明确下来

  我们要具备一种“负能力(negative capability)”,也就是身处不确定、神秘、疑惑之中,却并不着急寻求事实和理由。这种刻意的模糊和不清晰,会为我们带来极大的精神自由。要经常问问自己,“或许这个问题根本不是问题呢?”我们不需要去回答甚至解决每一个遇到的问题,要允许生活中的问题出现,乐于去体验问题,并勇敢地带着问题生活

  别再抓住那些关于未知的灾难化幻想不放,试着用负能力去解除自我囚禁,接纳自己的感受吧。让自己变成一个足够大的容器,可以装得下很多的情绪、问题,以及更多的智慧和创造,沉稳、扎实地立足当下;容纳自己的无力、焦虑、失望、悲伤、恐惧,而不是越陷越深;客观地审视问题,容纳他人的指责、抱怨、依赖、脆弱和局限,不被冲突影响,不被情绪带跑。

  人不是一次成型的塑料,而是不断变化的生命,我们永远都有成长和更进一步的可能。只有从内在防御的幻想中解脱出来,站在更加广阔的现实之下,我们才能有机会看到真实的自我以及自我形象之外的广阔空间

  Chaos is a ladder,未知的混乱不是问题而是道路。当我们接纳这条未知的道路时,或许我们会感到不适,但这种不适正是生活给我们发出的信息,邀请我们去超越固我的限制,去活出更广阔的生命。

  安然与不确定性共存,不断地选择接纳真实,这么一来,我们的思想就会不断拓展,直到适应现状。我们是无所不知的吗?不是。但是,我们是可以接纳未知的。我们完全可以把对未知产生的不确定和恐慌感,转换成好奇和奥秘感,因为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这未知的生命奥秘之中,我们自身也是生命奥秘的一种。我们要做的,仅仅是怀着好奇心去接纳这些生活的奥秘。接纳,才是我们的生活之道。


  22.无数相互矛盾的念头,以及围绕着这些念头的种种情绪-行为模式组成了我们的一个个“小我”,也即心理学家所说的“自我”。通常,当你说“我如何如何”时,你说的其实都是那些“小我”。我们很容易执着于“小我”,这时,“小我”就会成为一堵无形的墙,阻碍我们内心深处的“真我”与外部世界建立直接的联系。

  我们的心经常处于“妄动”状态,即一个念头接一个念头像滚雷一样不断地在我们心中炸响。也许你已经注意到了,你的脑海中一直在进行着无休无止的心理对话。对话滔滔不绝,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你有没有想过它为什么会出现在你的脑海中?它是如何决定说什么以及什么时候说的?它说的话中有多少是真实的,又有多少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你现在听到一个声音,“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我的脑海里没有任何声音”,那么这正是我们所说的那个声音。

  如果你足够聪明的话,你就会停下思绪,从中抽离出来,仔细研究这个声音,以便更好地了解它。可问题在于,你离它太近,无法做到客观。所以你必须离得远一些,才能观察它是如何交谈的。如果你花些时间观察脑海中的这个声音,你就会注意到,它永远都不会停止。当你不理会它时,它就在那里自说自话

  思想可以停止,也可以变得非常嘈杂。有时候你会比其他时候拥有更多的想法。你甚至可能对别人说:“我的脑子快把我逼疯了。自从它对我说了那些话以后,我甚至都睡不着觉。我的脑子就是不肯闭嘴。”对你喋喋不休的是谁的脑子?又是谁在关注这些想法?难道不是你吗?难道你没听到你内心的想法吗?难道你没觉知到它们的存在吗?事实上,难道你不能摆脱它们吗?如果你开始产生一个你不喜欢的念头,你就不能试着让它消失吗?人们总是在与各种想法做斗争。但是,觉知这些想法的是谁?与它们做斗争的又是谁?

  很显然,你没法就这样让它闭嘴。要让自己摆脱这种没完没了的唠叨,最好的办法就是从中抽离,客观地看待它。就把这个声音看成一种发声机制吧,它能让你觉得有人正在你的脑海中和你说话。不要去想它,注意到它就可以了。不管这个声音在说什么,都没有什么区别。不管它说的是好事情还是坏事情,俗世的事情还是宗教的事情,这些都不重要,因为说到底,它只不过是你脑海中的一个声音罢了。事实上,唯一能让你远离这个声音的方法就是停止辨别它在说什么。别再将它说的一些话看作你本人想说的,而另一些则不是。如果你听到它说话,很显然说话者并不是你。你只是那个听到声音的人,是那个注意到它正在说话的人

  对真正的成长而言,最重要的是要认识到你并不是脑海中的声音,而是这个声音的倾听者。如果你不明白这一点,你就会纠结于无数的声音中究竟哪一个才是你。人们以“试图找到自己”的名义不断改变自己,想要发现在这无数的声音中,在他们的种种个性里,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自己。答案很简单:全都不是

你与你的思想之间其实也具有一种主客体关系。你是主体,而思想只是你能觉知的又一个客体罢了。你并不是你的思想本身,你只是觉知了你的思想而已。我们不是外部世界里的任何事物,也不是各种情感。这些外部和内部的事物来了又去,而我们只是在体验它们。另外,我们也不是思想本身。思想可以是安静的,也可以是嘈杂的;可以是快乐的,也可以是悲伤的。思想只是我所觉知的另一种事物


  23.人们不断支撑并捍卫着根本不存在的自我,人们对现实的扭曲认知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痛苦。而“无我”则是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训练。

  想想让你愉快的事。比如,想象你取得了某种令人骄傲的成就,或是和朋友一起开怀大笑的瞬间。花一分钟来想想。你会注意到,仅仅是对过去的思考,就会激发你当下的感觉。但意识本身会感到快乐吗?它真的会被它所知的事物改变、着色吗

  思想和情绪在意识中浮现,就像图像在镜面浮现一样。镜中的美丽图像会让镜子变得更美丽吗?不会。意识也是如此。

  想想让你不愉快的事情。也许你最近遇到糗事,或者听到了一个坏消息;也许你想到一件即将发生的事,它让你感到万分焦虑。注意这些想法激活了你什么样的感觉。它们也是浮现于意识中的表象。它们有能力改变意识本身吗

  在此,你会发现真正的自由。但如果你不对意识的本质一次又一次仔细探查,就无法发现它。注意,想法依然在不断升起。即使在阅读这段文字的时候,你肯定也走神了好几次。心智的飘忽,正是阻止你专注于当下的主要障碍。正念训练并不是要抑制这些念头,而是让你注意到念头的浮现,并认识到它们只是意识中转瞬即逝的表象。从主观体验来看,你就是意识本身,而不是下一个出现在头脑里又迅速消失的文字或者图像。然而,如果你不去留意念头的升起,下一个念头似乎就变成了你。

  但是,你怎么可能是一个念头呢?无论是什么内容,念头几乎在它产生的下一刻就消散。它就像声音,或是你身体中飞逝的感觉。下一个念头,怎么可能定义你是谁呢?

  一个人可能要花费数年才能分清意识与意识里的内容,也可能只需几个瞬间。每个人都有机会领悟意识本身是自由的,无论其中升起了什么。正念训练就是让人直接发现这种自由的心智锻炼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打破把自己等同于思想的习惯,允许所有经验如其所是,不论喜悲。有许多传统的技巧可以做到这一点。重点是要意识到,真正的正念训练不是要努力催生某种特定的心智状态,像是感到喜乐、看到奇特的视觉画面,或是产生对一切有情众生的爱意。能够让人产生这些感受的方法是存在的,但它们的作用都很局限。真正的正念,是意识到所有经验的共同点,目的是为了理解每时每刻意识的本质,不论是什么在意识内升起,引起了你的注意

  当你在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只是见证着全部的经验,任由思想感情升起又消散时,你就会了解到,意识本质上是完整无缺的。在产生这一洞察的瞬间,你就会完全从“我”的感觉中解脱出来。当然,你还是会看到这些文字,但它会成为意识中浮现出的一个表象,而这个表象和意识本身是密不可分的。你不再感觉到有一个你住在眼睛后面,读着这些内容。

  无我锻炼的目的,正是穿透自我的幻象。你习以为常的自我感只是一种幻象,而锻炼心智、提升心智,就意味着时时刻刻察觉到这一点。

  无我锻炼的合理目标,并不是达到某种永恒的解脱,此后就再也不需要努力了,而是练就一种无论发生什么,都能在当下获得自由的能力。一旦你拥有这份能力,你就解决了你将在生命中遇到的绝大部分问题。

  “我执”的危险并不在于“我”,而在于“执”。没有不变的主体性,只有不断升起灭去的想法和感受聚成的云。烟会消,云会散,才是生命的常态。或许更深层的真理存在于矛盾中——“我”不存在,“我”也可爱;“无我”能通向开悟,“自我”里也有佛。无常,无我。

  最后分享一下道格拉斯·哈丁在《On Having No Head》中的关于“无念”的洞见:

  那天发生的事情简单到荒谬,毫无惊奇可言——我停止了思考。一种奇特的宁静,一种带着警觉的柔软和酥麻,降临在我身上。思辨、想象以及一切脑中的碎碎念,都寂灭了。生平第一次,语言对我失去效力。过去和未来都渐次离场。我忘了我是谁、我是什么、我的名字、我的人性、我的兽性,以及所有称得上是“我”的东西。仿佛我就在此刻刚刚诞生,崭新,无念,没有记忆。存在的只有当下,只有这个瞬间,以及其中清晰展开的种种。仅仅是看着,就够了。我发现,我卡其色的裤子向下延伸,止于一双棕色的鞋,袖子向两端延展,止于一双手;然而,衬衫向上却是止于——止于无物!反正不是止于一个头。

  那一瞬间我轻易地意识到,这个本该是“头”的地方,是空,但又不是乏味的空白和虚无。相反,它是充盈的。它是无尽的空,填着无垠的满,是能够容纳万物的无物。它里面有青草,有树木,有荫翳的远山。更远处是雪峰,像有棱角的云,飘浮在湛蓝的天上。我失去了一颗头,得到了一整个世界……这无与伦比的场景在纯净的空气中熠熠发光,独自存在,无须任何支撑,谜一般悬浮在虚空中,完全不依赖于“我”,也不被任何观察者所打扰(而这才是真正的奇迹、震撼和喜悦)。它的全然存在,就是我的全然不存在,无谓身心。比空气还轻,比玻璃还透,完全不受制于我。“我”,消失得无影无踪……没有任何问题升起,没有经验本身之外的参照,只有和平与安静的喜悦,只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它始终存在,我却盲视至今,从未看到这奇迹般的头的替代品,这无限的清澈,这透亮而纯净的空。而这空,才是万物本身,而不只是容纳着万物。因为不管我多么仔细去看,我都找不到一个投射着这些山峰、阳光和天空的巨幕,找不到一面映照着它们的镜子,找不到一个拍摄它们的透明镜头,也找不到一颗感受它们的心灵或头脑,更别说一个身处这片景色之外的观景人了。不存在任何间隙,也没有“距离”这个虚妄的隔阂。无尽的蓝天,粉色边缘的白雪,绿得晶莹的草地……如果没有一个“离我远”的“我”作为参照,它们又怎会是“远”的呢?无念之空,拒绝任何定义和定位:它不是圆的,不是小的,也不是大的,甚至不在这里,因为根本不存在区别于“彼处”的“此处”


  24.从什么中获得自由?

  从以为你自己只是身体形式和头脑思维的这种幻象中解放出来。如佛陀所说的,这种自我幻象是错误的核心。这种幻象是以各种形式掩饰的恐惧。而只要你是从无常的、脆弱的形式之中汲取自我感的话,这种幻象就是一个经常的精神折磨

  这种痛苦之身是你和其他人无意识地遭受痛苦的原因,因为痛苦之身需要问题、冲突和“敌人”来强化它的身份赖以生存的孤立感。而痛苦之身的背后是小我思维,它喜欢抗拒,为控制而战,还喜欢役使、操纵、攻击、控制和占有等。小我思维有非常强大的力量,它会很容易使你对它无意识地认同,并限制我们体内生命能量的自由流通。它假想是你,当然,它根本不是。它通过你说话,通过你行动,通过你思考问题。它将在你的生活中创造消极的情况,这样它就以这个消极能量生存。它需要任何形式的更多痛苦。它是一种纯痛苦,过去的痛苦,但它不是你

  所以,我们要从恐惧中、从痛苦、从思维认同中解放出来,不能任由这个幻象衍生出来的假我来掌控我们的思维、言语和行为。

  事实上,事情本身不会造成痛苦和不快乐,它们只是将已经在你内在的痛苦和不快乐引发出来。如果我们不投注自我感到思维中,思维就会失去它的强迫性——强迫性的批判,进而拒绝接纳事实,并创造冲突、戏剧性事件和新的痛苦。

  每一个痛苦中都隐含着一个拯救机会,所以请不要用痛苦之身来赋予你一个受害者的身份,而是要利用它作为开悟的工具,只要消极心态存在,就要利用它,将它作为一种不断提醒自己保持临在的意识状态的信号:“快保持警惕,远离你的思维,进入当下时刻”

  所以,无论何时,当你感到内心产生了消极心态时,不管是由外界因素、某个念头还是不知道的原因引起的,把它看成一种提示:“注意,此时此地,请保持警惕。”即使是最为轻微的烦躁也有其意义,也需要觉知和观察,否则它们将会积累起来,变成未受观察的反应

  一旦你在“果”的层面下功夫,就很容易让自己迷失其中。如果你试着这样做,事物对立的另一面就会得到加强。你会创造一个敌人,并把你自己拖入无意识状态之中。小我非常狡猾,所以请你一定要保持警惕,无论如何都要以“因”的层面作为首要的焦点,非常临在并诚实地观察你是否真正地放弃了你的思维认同。

  比如,你感受到一阵突如其来的强烈愤怒或恐慌,不管是什么,在你的思维或行为被它控制之前去察觉到它,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它身上。如果它是一种情绪,请感受它背后的能量,并认识到它就是你的痛苦之身。同时,放下批判,承认和接受这些事实。之后,当痛苦来袭时,在你的内部空间你可能会体验一种剧烈的骚动,这个时间可能很短,但是也可能会长达几天。无论它以何种形式出现,请对它保持关注并观察你内部的这种骚动,觉察到它的存在。记住:别让痛苦之身利用你的思维,并控制你的思想。观察它,在你的体内直接感受它的能量。如你所知,全然的关注意味着全然接受

  承认和接受这些事实,并不是指你没有认识到障碍和无意识行为。它是指,承认无意识行为而不对其做出反应或判断。无论是什么,请承认那一刻的事实,并对情绪保持一份觉知。这个觉知创造了一个空间。在其中,你可以观察到自己的反应,并且允许其存在。你不是与黑暗作战,而是将光亮带进黑暗之中;不是对幻象做出反应,而是在发现幻象的同时洞察它

  这种觉知不会否认痛苦但会超越它,它允许痛苦的存在并同时转化痛苦,它接受每一件事情并转化每一种负面情绪。通过这种持续的关注和全面的接受,痛苦就会被转化成更高维度的临在意识。当你通过接受事实而让批判停止时,你就从你的思维和痛苦之身中解放出来了。

  我想要提醒的是:只要你还在从痛苦中汲取你的身份认同,你就无法从痛苦中解放出来。只要你部分的自我感是来自你情绪痛苦的话,你就会无意识地抗拒或破坏治愈你痛苦的努力。为什么?答案很简单。因为你要保持你的完整感,而痛苦却是你关键的一部分。这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

  每一刻,你的意识都在创造着你所栖身的世界,你所需要做的就是全面地接受当下,把自己从小我的无意识认同当中解放出来。这样,你就安于这里,在此时此刻,感到自在。你所能做的就是为生活中的无常变化创造一个觉知的空间,让变化得以自然发生,让所有的事情和所有的人保持其本来面目,而不再做小我层面的抵抗。臣服,不批判,接受生命而不是抗拒生命,温柔地拥抱万物,这便是最好的生命转化催化剂。

  当你超越了思维创造的对立面,你就会变成一个深深的湖泊。你生活的外在情况和生活中所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是这个湖泊的表面。随着循环和季节的变化,湖面有时平静,有时波澜起伏。然而在湖的深处,总是宁静的。你就是整个大湖,不仅仅是湖的表面而且还是湖的底部,永远都是绝对的宁静。你不会心理上执着于某种情况而去抗拒任何变化。你内心的宁静不依赖任何变化。你与本体同在——永恒、无时间性、不朽,并且你不再依赖时时变化的外在世界来获得成就或幸福。你还是会享受外在世界,在其中游戏,创造新的形式,感激美丽的一切,但是不会再执着于它们


  25.你真的知道什么是正和负吗?你对此有一个总的概念吗?对于许多人来说,障碍、失败、损失、疾病或任何形式的痛苦都转变成了他们最伟大的老师。它教他们放弃错误的自我意象以及表面上的以小我为主导的目标和欲望。它给予他们深度、人道和同情心,它使他们更为真实。

  无论何时,当负的事情在你身上发生时,在它下面都有着深刻的教训,尽管当时你可能看不到。即使是一次短期的疾病或一个突发事件,都可能会向你展示生活中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假的,什么才真正重要,而什么一点儿也不重要。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所有的情境都是正的,一切的发生都是刚刚好,都是为了来帮助你的。更为准确地说:它们不正也不负。它们就是它们的样子。而当你完全接受本然——这是唯一明智的生活方法——在你的生活中就不会再有“好”和“坏”了,只有更高的善,包括“坏”在内的恶。然而从思维的角度来说,就有好和坏、喜和恶、爱和恨之分。因此,《圣经·创世纪》说,当亚当和夏娃偷吃了善恶树的禁果后,他们就被逐出天堂了。

对我来说,这听起来就像否认事实和自欺欺人。当一些可怕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和我亲密的人身上时——意外、疾病、某种痛苦或死亡,我可以假装它一点也不坏。但是事实是,这是坏事,所以为什么要去否认呢?也许是因为,物质现实的损失已经造成且无法挽回,我们不能再让这些损失侵入我们的内心,再造成二次损伤。

承受苦难就像被两支箭击中。第一支箭是受伤带来的身体上的疼痛,你会感受到刺穿皮肤的金属与身体碰撞所产生的力量。第二支箭是过度思虑带来的精神上的痛苦,你会为遭受到的打击找各种夸大的理由和解释,为它赋予各种消极的意义和情感,会在脑海中产生关于自己是否应该被打击的价值判断和归因。

生活中从来不缺少苦难,而过度思虑则会导致雪上加霜。在许多情况下,精神上的痛苦远比身体上的痛苦更严重,因为精神上的痛苦会持续更长时间。苦难永远都没办法被真正抹平,痛苦的情绪也不会完全消失,比起在防御中淡化痛苦,更重要也更勇敢的选择是客观面对。

坦然面对痛苦,习惯痛苦的感觉,把痛苦当作一块客观存在的碰伤过我们的石头,不要对它拳打脚踢,而是要搬开它,继续前行。学着和不安全感和睦相处,而不是一味地逃避;学着从情绪中汲取力量,而不是消耗精力去抵抗情绪。这些才是对自己的未来负起责任的方式。

  你没有在假装任何事情。你只是允许事实的存在,就是这样。这种“允许事实存在”的做法会使你超越有抗拒模式的思维,这种思维会创造正和负。这是宽恕的关键。对当下的宽恕甚至比对过去的宽恕更为重要。如果你宽恕每一刻,允许它的存在——你就不会去积累需要在未来宽恕的怨恨了

  记住,我们在这里谈论的不是幸福。比如,当你深爱的人去世,或者你感到死亡正在向你靠近,你绝不会感到幸福,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你可以处于一种平和的状态。你可能会悲伤和流泪,但是如果你放弃了抗拒,在你的悲伤下面你就会感觉到深深的宁静与安详以及神圣的存在。这就是存在的彰显,这就是内心的平静,这种善没有对立面。

如果是一个我能有所作为的情况呢?我怎么能在容许事实存在的同时,又去改变它呢?

  做你必须做的事情,同时,接受它的存在。由于思维和抗拒是同义词,接受事实会使你立即从思维中解放出来,并使你重新与本体联结。这样,做事的小我动机——恐惧、贪婪、控制、防卫或发展虚假的自我感——都将会停止活动。比思维更强大的智力因素现在会处于主导地位,所以不同质量的意识将会注入你的行动之中。

  许多人在放弃抗拒和接受事实之前,似乎都得体验大量的痛苦才会宽恕。只要他们接受事实,一个最伟大的奇迹就会出现:通过那些看似邪恶的东西,本体的意识被唤醒,痛苦转变成了内心的平静。世界上所有邪恶和痛苦的最终结果,就是迫使人类认识到他们超越名字和肉身的真正本质。因此,那些通过我们有限的知识面而被认知成邪恶的东西,其实是善的一部分。然而除非你宽恕,它是不会降临在你身上的。如果你不宽恕,邪恶就不会被改变,它还是邪恶

  通过宽恕,即承认过去和现在的事实存在,转变邪恶的奇迹不仅仅会发生在你内在,而且还会发生在你之外。在你之内和你周围会出现一个强烈临在的宁静空间。任何人或任何事,只要进入这种意识状态的领域,就会受它的影响,这些影响有时是有形的、立即的,有时则是无形的,在后来才会显现。这样,你消除了不协调,治愈了痛苦,驱散了无意识——而你没有做任何事情,仅仅进入当下时刻,并保持当下时刻的临在意识

  无常是万事万物的本质,也是你生活中将会遇到的所有情况的一个特点。当事情进展顺利时,就是成功的循环;当事情变得糟糕时,就是失败的循环。这时你必须放弃一些事情,以便为新事物的产生创造空间,为事情的转机创造空间。如果你抗拒这些事情,你就是拒绝与你生命之流一起向前进,就会遭受痛苦

  所有的痛苦都是小我创造的,都是由于抗拒而产生的。只要你处于这种状态之中,你就仍然会受限于循环的本质和无常的规则,但是你不再将它看成坏事,它就是它。通过承认万物的本然,接受这些事实,你的内心会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宁静,超越好与坏的喜悦。这就是本体的喜悦,上帝的宁静。

  接受生活的现实就是活在一种恩典、安逸和轻松的状态里。这种状态不再取决于事情的好坏。这看似自相矛盾,但是当你不再依赖事物的外在形式之后,你的生活状况、外在形式就会有很大的改善。你认为能让你快乐的人、事或情境,现在,在无挣扎、无努力的情况下来临了,你尽管去享受、欣赏它们。当然,所有的这些事情仍然会消失,循环不止,但是当你不再依赖这些事情时,你就不会恐惧失去。你的生活就会充满安逸

  学会不去抗拒本然,学会接受当下,学会接受万物无常的本质,只有当我们进入无抗拒状态时,我们才能找到内在的宁静。不抗拒和不反应任何你完全接纳的事情都会把你带进宁静状态。这就是不抗拒和不反应的奇迹,也就是臣服的奇迹。


  26.我的痛苦完全是我思考的产物。无论那时我需要做的是什么,我都是有选择的:我可以选择用一种冷静、耐心、专注的态度去做我应该做的事,也可以放任自己在一种慌乱的情绪中去做相同的事。进一步讲,生命中每一天每一刻,其实都是一个机会,你要么轻松地回应现实的挑战,要么遭受不必要的精神痛苦

痛苦=不愉快感受+不愿意经历不愉快的感受;成长=不愉快感受+接纳不愉快感受并向着正确的价值观行动。求知也好,成长也好,不是换一种福享,而是换一种罪受,用新的挑战来拓宽自己的人生。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向上攀登的心情也就好很多了。

  如果一个问题需要解决,那我们就应该去解决它。但在做好的、必要的事时,我们非得感到痛苦吗

  看清想法如何撬动情绪,可以带来解脱,尤其是看清负面情绪如何反过来塑造一系列思考模式,而这些模式又如何持续喂养这些负面情绪,并给人们的心智加上滤镜。对这一过程明明白白还是茫然无知,决定了当你生气、抑郁或恐惧的时候,这些感受仅仅会持续几个瞬间,还是会在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里纠缠着你。

  每个人的意识雷达都在时刻扫描周边的情况,试图发现潜在的危险。特定的事件会触发我们的情绪,而情绪又会牵引出思维的过度思虑,从而唤起我们想去干预和反刍的冲动。如果我们能对10件触发情绪和行为的反应都能先按个暂停键,等情绪消退后再做处理,我相信其中至少会有8件都不会再是问题了。哪怕最终仍然有两件事真的发生了,我们也节省下了100%的本可能会用于过度思虑的时间和精力

  如果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你会发现脑海中的声音大多是没有意义的,只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事实上,无论脑海中的声音说些什么,生活的大部分内容都会在各种力量的推动下展开,而这些力量远不是你所能左右的。这就好比你晚上准备休息时,心里担心明天早上太阳还会不会升起。无论如何太阳都是要升起的,也都是要落下的。千千万万件事情在这个世界上发生着,你可以任意想象,但生活照样继续

  实际上,你的思想对世界的影响远比你期望中的要小得多。如果你愿意客观地看待自己所有的思想,你会发现它们中的绝大部分都是没有意义的。除了对你,它们对其他人、其他事毫无影响。它们只能让你对现在发生的事、过去发生的事或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感觉好一点或差一点罢了。如果你花时间盼望明天不要下雨,那你就是在浪费时间。你的思想阻止不了下雨。有一天你会发现,内心的喋喋不休是徒劳的,也没有必要执着于把一切都弄清楚。最后你会明白,问题真正的根源并不是生活本身,而是你的思想给生活造成的混乱

  这就引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如果脑海中的声音大多是无意义且不必要的,那么它为什么会存在呢?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为什么在那个时候要发出那样的声音。例如,有时候,脑海中发出声音和茶壶发出哨声是出于同一个原因,即内心积聚了能量,需要释放出来。如果你客观地观察,你会发现当内心积聚了紧张、畏惧或基于欲望的种种能量,脑海中的声音就会变得异常活跃。当你生某人的气,想骂他的时候,这一点尤其明显,甚至还没见到他,你已经在内心骂过他很多次了。当能量在内心积聚,你就会想干点什么。发出声音是因为你的内心不平静,发声可以释放能量

  如果你仔细想想,你会发现这样的叙述会使你和身边的世界相处得更加融洽,就像在后座上指挥别人开车,会让你感觉好像事情基本上在你的掌控之中,你好像和那些事物产生了联系。这棵树不再是这世上与你无关的一棵树;这棵树被你看到了,描述过了,判断过了。通过心中的言语,你把自己对世界最初的直接的体验带进了你的思想王国。在那儿,它和你的其他思想融合,并构成你的价值体系的思想和过往经历

  请花一点时间想一想,你对外界的感受和你与内心世界的互动到底有什么不同。当你仅仅是在思考时,你的脑海中可以自由地产生任何想法,这些想法会通过声音表达出来。你非常习惯于在心灵的操场上创造和操纵思想。内心世界是在你控制下的一种替代性环境,而外部世界却依照其自身的法则运转。当声音向你叙述外部世界时,那些思想就与你的所有其他思想平等共存。这些思想会相互融合,并影响你对周遭事物的感受,因此,你的感受其实是你个人对心理世界的表述,而不是对外部物质世界未经过滤的直接体验。这种对外部体验的内心操纵可以使痛苦的现实在进入内心时得到缓冲。比方说,在任一特定时刻,你可以看到无数的事物,但是你只会叙述其中的几个。你的思想会进行阐述的这几个事物对你而言必定很重要。你以这种微妙的预加工方式控制你对现实的感受,以使其能与你的其他思想共存。你的意识所感受到的实际上是你用心理现实构建的心理模型,而不是物质现实本身

  你必须关注这一点,因为你一直在这样做。当你在冬天外出,开始战栗,有声音会说:“天很冷!”这对你有什么帮助?你已经知道天很冷,你正在感受着寒冷。它为什么还要告诉你天冷?你在心中再塑世界,是因为你虽然不能控制世界,却能控制自己的思想。这就是这个声音向你说话的理由。如果你不能把世界变成你喜欢的样子,你的内心就会用言语表达、判断、抱怨,然后决定要对它做什么。这会使你觉得自己更有力量。当你的身体感觉到寒冷,你也许没有办法改变气温,但当你的内心说“天很冷”时,你却可以告诉自己“我们快到家了,还有几分钟”,这样你就会觉得好受一些。你总能在内心世界做些什么来控制自己的感受

人不接受无缘无故这个解释,找不到原因所带来的未知感会给我们带来强烈的恐慌感。

  基本上可以说,你在内心重造了外部世界,然后便住了进去。如果你不这么做的话,会怎么样?如果你决定不进行内心叙述,而只是有意识地观察世界,你会感觉更加开放,更加坦然。其实你真的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而你的大脑已经习惯于帮助你。它帮助你的方式是加工你当下的体验,使其符合你对过去的看法和对将来的想象。这一切帮助你制造了一个掌控全局的假象。如果你的大脑不这样做,你就会变得非常恐慌。现实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真实到难以接受,所以我们会通过大脑缓和一下

  仔细感受一下你就会发现,大脑一直在说话,因为自然选择赋予了它这个工作。大脑需要解读你所生活的世界和你的身体,并赋予其意义,这才是情绪和想法产生的真正原因。大脑把这种时时解读当作一种保护机制、一种防卫手段来使用。说到底,它会使你感到更加安全。只要你想,你就会不由自主地不断把大脑当作自己和生活之间的缓冲,而不是亲历生活。世界在不断展开,它其实和你以及你的想法并没有什么关。在你到来的很久之前它就已经存在了,而在你离开很久之后它也还会存在。你名义上是想把握世界,但实际上你只是在力图把握自己焦虑的内心

  真正的个人成长应该超越你自身存在问题且需要保护的那部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始终记住,你是在内心中注意到有声音在说话的那个存在。这就是你的出路。那个存在觉知到你始终在对自己叙说着自己,但它始终保持沉默。它就是深入你自身存在的入口。能觉知到自己正注视着脑海中的声音说话,就可以开始奇妙的内心之旅了。如果使用得当,那么原本是担忧、烦恼和大多数神经症之源的脑海杂音就可以变成真正的精神觉醒的起点。了解了正在关注脑海中的声音的那个存在,你就了解了造物的伟大奥秘之一。


  27.臣服的意义:

我以前不喜欢“臣服”这个观点,它听起来就像宿命论一样。如果我们一直接受现实,我们就不会努力去改善它。在我看来,在个人生活和集体方面,进步的含义就是不去接受现实的局限,而是努力超越现实,把事情变得更好。如果我们人类不这么做,我们今天仍会住在洞穴里。我们应怎样在改善现状、完成工作以及臣服之间找到平衡呢?

  对于有些人来说,臣服可能很消极,意味着失败、放弃、无法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迟钝、退缩等。然而,真正的臣服是与这些完全不同的。它不是说消极地去忍受你生活中出现的任何情况,不做任何努力,也不是说停止制订计划或采取积极的行动。

  真正的臣服是一种顺随生命流动,而不逆流而上的简单而又深刻的智慧。你唯一能体会到生命流动的地方就是在当下时刻,所以臣服就是无条件、无保留地接受当下时刻。它是放弃对当下的内心抗拒。内心抗拒就是通过心理批判和消极的情绪,对当下时刻说“不”。当事情出错的时候,即你思维的要求和期望与现实之间有差距时,内心抗拒就会变得尤其明显。如果你年纪够大就会知道,事情出错是很正常的。如果你要从生活中消除痛苦和悲伤,这就是练习臣服的最终时刻。接受当下的现实,你就会立即从你的思维认同中解放出来,从而与你的本体相联结。抗拒就是思维产生的毒药。

  臣服是一种纯内心现象,属于心理现实,无法用物质世界的好坏规则去评估。它不是说在你的外在不采取行动并改变状况。事实上,当你臣服时,你需要接受的不是所有的情况,而是被称为当下的那一小部分。说到底,你永远也摆脱不了层出不穷的问题,除非你能摆脱你内心中总是有着诸多不满的那个部分。一个人内心的成长完全取决于他能否认识到,获得平静和满足的唯一途径就是停止考虑自我(其实就是局限性思维),把你的意识从自我的夸张情节剧中抽离出来,并完全臣服于真实。

  比如,当你陷入泥沼中时,你不会说:“好,我认了,我就让自己陷入泥沼中吧。”听任事态发展不是臣服。你不需要接受不开心的生活情境,也不需要欺骗你自己说:“陷入泥沼中没什么不好的。”不,你完全认识到你应该从泥沼中脱身而出,然后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时刻,而不给它贴心理标签。这就是说对当下没有批判,也就没有抗拒,没有消极情感。接受当下的现实,然后采取行动,尽最大的努力从泥沼中摆脱出来。这种行动叫积极的行动,它比产生于愤怒、绝望或挫折的消极行为更具威力。你不必考虑或分析它,只需要觉知它。不对当下时刻贴任何心理标签,不断地臣服于当下,直到你取得理想的结果

  让我来举一个很形象的例子。在一个浓雾弥漫的夜晚,你一个人独自走在路上。但是你有一个光亮很强的手电筒,在浓雾中开辟了一个狭窄而明亮的空间。浓雾就是你的生活情境,它包含着过去和未来;手电就是你的意识临在;明亮的空间就是你的当下时刻

  从根本上说,你并不是独自一人存在于你的内心。你的内心具有两个截然不同的层面:一个是你的临在意识,是觉知,是见证者,是你主观意识的中心;另一个则是你的小我所观察到的部分。问题在于,你的小我永远不会闭嘴。不臣服会让你的心理形式——小我的外壳更加顽固,所以创造了一种很强的孤立感。你周围的世界,尤其是你周围的人就会被你视为一种威胁。经由批判而产生想去毁坏其他人或其他物的无意识的冲动,还有竞争和操控的欲望,就会产生。甚至大自然也会变成你的敌人,你的认知和解释都被恐惧所控制。被我们称为偏执狂的心理疾病比起这种正常但又充满障碍的意识状态,只稍微严重了一些。

  除了你的心理形式,你的身体也会因为抗拒变得古板和僵硬。身体的各个部位会产生紧张感,整个身体都会收缩。对健康极为重要的生命能量的自由流动就会受到限制。一些治疗身体的方法可能对恢复这种能量流动有所帮助,但是除非你在日常生活中练习臣服于当下,否则这些方式只会起到表面作用。因为它的根本原因——抗拒的模式——没有被消除。

  你体内的有些东西永远不会被构成你生活情境的阶段性环境所影响,但是只有通过臣服你才能接触到它。它就是生命,你的本体——存在于当下时刻的无时间领域,而“找到这种生命”,就是耶稣说的“你唯一需要做的事”。

  如果你发现你的生活情境令你不满意或无法忍耐,只有通过臣服,你才能打破充满在你生活情境中的无意识的抗拒。你必须很努力地与自己的心理活动保持距离,坚定地待在臣服者的位置上,努力摆脱习惯性思维对你的控制。

  臣服与采取行动、寻求变化或达到目标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在臣服状态中,一种完全不同的能量会流入你所做的事情之中,臣服让你和本体的能量源头重新联结。如果你所做的事是与本体相联结的,那么它将会变成你生命能量的一场庆典,并将带你更深入当下。通过不抗拒,你意识的质量、做事或创造的质量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臣服的效果会自然出现并反映出这些质量。我们可以称它为“臣服行动”。它不再是我们几千年来惯称的工作。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觉醒,工作这个词将会从我们的词典中消失,或许将会被一个新的词所替代。

  你会经历什么样的未来,主要决定于你当下时刻意识的质量。所以臣服是引发积极变化的关键所在。你所采取的任何行动都是次要的。离开了臣服的意识状态,就不会产生任何的积极行动。

我知道,当我处于一种不开心或令我不满意的状态时,如果完全接受事实,我就不会痛苦或不开心。但是,我仍然疑惑,如果没有一定程度的不满意,那么采取行动和做出变化的能量或动力从何处产生呢?

  在臣服状态中,你会清楚地看到你需要做什么,然后采取行动,一次只做一件事,一次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上。从大自然中学会这个道理:观察万事是如何运作的,生命的奇迹是如何在没有不满或不开心的状态下展现在你面前的。这就是“看看这些百合花是如何生长的;它们不耕不纺却过得好好的”的原因。

  如果所有的状况都令你不满意或不开心,请你立即将当下这一刻从那些状况中分离出来,向事实臣服。它就是穿越浓雾的手电筒。这样你的意识状态就不会被你的外部状况所控制。你就不会有反应,也不会去抗拒

  然后,请看看你的生活情境,试着问你自己:“我可不可以做些事情来改变这种状况,改善它或离开它呢?”如果可以,你就会采取合适的行动。不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未来需要做的一百件事情上,而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此刻可以做的一件事情上。这不是说你不需要做任何计划,或许这个计划就是你现在需要做的一件事。我所说的是请不要开始播放心理电影,把你自己投身于未来之中,从而丢失了当下。你现在所采取的行动也许不会立即有结果,但在结果出现前,请接纳当前的事实。如果你无法采取任何行动,也无法从你的状况中离开,那么请你臣服,更深地进入当下时刻以及本体意识。当你进入本体的无时间状态时,你有时不需要做很多事情,变化就会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生活会帮助你,并与你合作。如果内在因素(比如恐惧、愧疚或惰性)阻止你采取行动,它们也将会消失在你的本体意识之光中。

  请别把臣服与“我不愿再烦恼了”或“我不在乎”这种态度混淆在一起。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种态度与消极心态有关,有隐藏的怨恨在其中,所以它根本不是臣服,而是戴着面具的抗拒。如果你臣服,你就会将注意力集中在你的内在,并检查那里是否有抗拒的存在。请保持警惕,或许有许多抗拒会以思维或未被辨认出来的情绪形式隐藏在你的内心黑暗处

面对暴力、侵略之类的行为时,不抗拒是什么意思?

  不抗拒并不是说不采取任何行动。它是指你做的所有事情都不是由反应引起的。记住,东方武术中深藏的智慧:因势利导,以柔克刚。

  我说过,当你处于强烈的临在状态中时,“无为”是转化和疗愈个人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在道教中,有“无为”这个词,它通常被理解成“无行动的行动”或“无行动地安静地坐着”。在古代中国,这被看成是一个最高的成就或美德。它与普通意识状态或无意识状态中的不采取任何行动有着很大的区别。后者源于恐惧、惰性或优柔寡断。真正的“无为”意味着内心的不抗拒和高度的警惕

  如果需要采取行动,你的行动将不会是对你的思维的反射,而是从有意识的临在中对情况做出反应。在这种状态下,你的思维中没有任何概念,包括非暴力概念。所以谁会预测得到你将会做什么呢?

  小我认为你的力量隐藏在你的抗拒之中;而事实上,抗拒使你与力量的真正源头——本体相脱离。抗拒是伪装成力量的恐惧和懦弱。小我视为懦弱的,事实是你最纯净、无邪和有力量的本体;而它视为力量的其实就是懦弱。所以,小我存在于无数的抗拒模式中,它起着反作用来掩盖你的“懦弱”——而实际上这种“懦弱”却是你真正的力量之所在。

  在你臣服之前,无意识的角色扮演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的互动。在臣服状态中,你不再需要自我辩护和虚假的面具。你会变得非常简单、非常真实。小我说,“这是很危险的”,“你将会受到伤害,你将会变得脆弱”。但小我不知道的是:只有通过臣服,放弃抗拒,通过变得“脆弱”,你才会发现你真正的、关键的不可摧残的本质

  这个世界上许多事物的表象是有欺骗性的,想法本身也不例外。想法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升起,但是,你怎么可能是一个念头呢?一个念头怎么可能定义你是谁呢?从主观体验来看,你就是临在的意识本身,而不是下一个出现在头脑里又迅速消失的文字或者图像。臣服训练并不是要抑制这些念头,而是让你注意到念头的浮现,并认识到它们只是意识中转瞬即逝的表象。无论是什么内容,只要我们不在头脑中做一次抵抗和阻碍,念头几乎在它产生的下一刻就会消散。意识从来都不会被它所感知的事物提升或损害。一次又一次地发现这个事实,正是臣服训练的根基。臣服不是改变现实,至少不是直接地改变。臣服改变的是你。当你被改变了,你的整个世界就改变了,因为世界只是你内在的反映。并不存在一个所谓的客观世界让你去弄得清或是弄不清,人活着,主要是看你内心的主观世界,你是弄得好还是弄不好

  意识到悲伤,不等于悲伤本身。意识到恐惧,不等于恐惧本然。臣服就是心甘情愿地全然接受这种悲伤和恐惧,让它变成你身体和心智里一种无意义的能量。臣服于意识里每时每刻的内容,是训练一个人回应逆境的有力工具。不过我想提醒的是,把接受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作为一种表面上的策略,同时暗地里希望它们快快消失,与真正接受它们只是意识中转瞬即逝的表象、并臣服于真实,是截然不同的。这种对消除痛苦的急切渴望,恰恰是造成我们诸多问题的真正根源。只有后一种完全臣服的姿态,才能打开智慧的大门,孕育持久的变化。

  停下思绪,从中抽离出来,并全然地臣服于当下,这种训练可以帮助我们打破把自己等同于思想的习惯,允许所有事件如其所是,不论喜悲。当你在臣服的状态下,只是见证着全部的经验,任由思想感情升起又消散时,你就会了解到,意识本质上是完整无缺的。在产生这一洞察的瞬间,你就会完全从“我”的感觉中解脱出来,你会感觉更加开放,更加坦然。当然,你还是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想法和各种各样的情绪,但它会成为意识中浮现出的一个表象,就让它们自发地来,再自发地走吧


  28.每个人都有两次臣服的机会。

  你的第一个机会是向当下的现实臣服。承认现实不能改变——因为它已经发生了。然后视情况而定,做你必须做的事情。如果你接受现实,就不会再有消极心态,不会再有痛苦,不会再有不开心的事。这样你就会生活在一种非抗拒的状态之中,一种充满恩典、轻松、没有挣扎的状态。

安命认变,顺应现实,忍其所痛,为所当为。

  如果你做不到这样,当你错失了这第一个机会时——因为你没有足够的意识来阻止一些习惯性的和无意识的抗拒,或者因为情况是如此的极端,到了你绝对无法接受的程度——你就会创造某种形式的痛苦。表面上看起来是外界的人事风波创造了你的痛苦,其实是你的抗拒在持续不断地创造次生痛苦

  现在你还有第二个臣服的机会:如果你不能接受外在的状况,那么请你接受内心的状况。这就是说,不要去抗拒痛苦,允许它的存在。向悲伤、绝望、恐惧、孤单或者任何形式的痛苦臣服。在不贴心理标签的情况下去观察它,拥抱它。然后,观察臣服的奇迹是如何将深深的痛苦转化为深深的宁静的。这显然是你的磨难,但让它成为你复活和进化的契机吧

我不明白一个人如何向痛苦臣服。如像你自己所指出的那样,痛苦是不臣服,那么,你是怎样向不臣服去臣服的?

  请暂且忘记臣服。当你深深地陷入痛苦之中时,所有对臣服的谈论都可能无效和没有意义。当你的痛苦很深刻时,你可能有很强的欲望去逃避它而不是向它臣服。你不想去感受你所感受的,还有什么会比这更正常呢?但是这种逃避无济于事。你有许多种逃避方式——工作、喝酒、药物、愤怒、压抑等,但是它们不会使你从痛苦中解放出来。痛苦不会因为你把它压到无意识中而减轻。当你否认你情绪上的痛苦时,你所做的或所想的,以及你与别人的关系都会被它所污染。你会传播它们,就像你散发你的能量一样,其他人就会潜意识地拾起你的痛苦。如果他们处于无意识状态中的话,他们可能会不由自主地以某种形式攻击或伤害你。或者你会无意识地将你的痛苦投射到对方,从而伤害他们。你会不断吸引或创造和你内在状态呼应的事件

试图摆脱痛苦、保护自己不受一切伤害的企图只会适得其反。试图消除痛苦不会减轻痛苦,只会增加你对痛苦的敏感性。你会在每一个角落都看到危险的影子,在每一个地方都看到不公和压迫,在每一个拥抱背后都看到仇恨和欺骗。

  当你无法脱离痛苦时,你仍然还有另外一个选择。那就是,不去逃避它,而是去面对它,去全面地感受它。感受它,但不要用思维去过度推演它。如果有需要,你可以将你的痛苦表达出来,但是不要在你的思维中去写剧本。将注意力集中在你的感受上,而不是集中在造成这种感觉的人、事情或情况上。别让思维利用你的痛苦去创造一种受害者身份。为自己感到可怜并将自己的故事告诉他人会使你持续困在痛苦中。由于你不可能从这种感觉中脱离出来,所以转化痛苦的唯一可能性就是深入痛苦之中,否则任何事情都不会发生变化

完全承认现实的恐怖,以这种方式将它化解。葬身鲸腹或是承认你就身处鲸腹之中。

  请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你的感觉之上,并且不要对它做任何情感标记和思维夸大。当你深入这种感觉时,请保持高度警觉。首先,它可能看起来像一个黑暗而令人恐惧的地方,并且当你脱离它的愿望产生时,请观察它但不要采取行动。不断地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你的痛苦上,并感受悲伤、恐惧、愤恨和孤单等。请保持警觉,保持临在——与你的整个存在共存,与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共存。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就会将光明带进黑暗。这就是你意识的火焰。

  在这个阶段,你不需要再关注臣服了。它已经发生了。如何发生的?全面的关注就是全面的接受,就是臣服。通过全面关注,你利用了当下的力量,也就是你本体的力量。没有任何抗拒可以在这种力量中生存。进入当下时刻,就不会有时间的存在,没有时间,就不会有痛苦,也不会有消极心态

  对痛苦的接受是通向死亡的旅程。面对痛苦,允许它的存在,接受它的事实,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它身上,就是有意识地进入死亡。当你已经消灭了这个死亡,你就会认识到没有死亡——你也不会再有恐惧。唯一死亡的就是小我

  当你向事实臣服时,你就会全面地进入当下时刻,并且过去将不再有任何力量。以前被思维所遮挡的本体就会敞开大门。突然之间,在你的内心就会产生宁静的空间,其中就有巨大的喜悦。在这种喜悦中就有爱的存在,并且在内心的最深处,有一种神圣的、不可测量的和不可名状的东西。

心智锻炼确实要求我们完全接受当下的一切。如果你受伤了并且感到疼痛,只需一步就可以达到心灵的平静:当疼痛升起时,接受它,同时去做一切能够帮助你身体康复的事情。如果你在演讲前很紧张,那就心甘情愿地全然接受这种紧张,让它变成你身体和心智里一种无意义的能量。

拥抱意识里每时每刻的内容,是训练一个人回应逆境的有力工具。然而,把接受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作为一种策略,同时暗地里希望它们快快消失,与真正接受它们只是意识中转瞬即逝的表象,是截然不同的。只有后一种姿态,才能打开智慧的大门,孕育持久的变化。

当我们拒绝活得像过去的自己,我们就能够更有智慧、更具同理心,生活也更加美满;但前提是,在我们奋力改变自己的时候,我们必须放松身心,接受事物当下本来的面貌。


  29.人类的绝大多数痛苦都是没有必要的。只要让未被觉察的思维控制着你的生活,痛苦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通常,当下所产生的痛苦都是源自对现状某种形式的不接受、某种形式的无意识抗拒。在任一特定时刻,你可以看到无数的事物,但是你只会叙述其中的几个。你的感受其实是对你内心世界的表述,而不是对外部世界未经过滤的直接体验;你的意识所感受到的实际上是你用现实构建的心理模型,而不是现实本身

  事实上,世界在不断展开,它其实和你以及你的想法并没有什么关系。在你到来的很久之前它就已经存在了,而在你离开很久之后它也还会存在。你名义上是想把握世界,但实际上你只是在力图把握自己;你有你的掌控意图,但世界另有它的运转法则

  无常是这个世界的根本法则,其实,你真的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而现实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真实到难以接受,所以我们会通过大脑缓和一下。大脑帮助你的方式是加工你当下的体验,使其符合你对过去的看法和对将来的想象。这一切帮助你制造了一个掌控全局的假象。如果你的大脑不这样做,你就会变得非常不舒服。如果你不能把世界变成你喜欢的样子,你的大脑就会给外界贴标签,并不断地评判和抱怨。这种看上去能对外界做些什么的行为,会使你觉得自己很有力量。

  你会发现大脑一直在说话,因为你赋予了它这个工作。你把它当作一种保护机制、一种防卫手段来使用。说到底,它会使你感到更加安全。只要你想,你就会不由自主地不断把大脑当作自己和生活之间的缓冲,而不是亲历生活。

  事实是,大脑所做的绝大部分掌控,都是徒劳的;徒劳都算是好的,更坏的可能是反效果,因为它实际上一直在维持甚至是在不断放大我们的痛苦。从思维的层面来说,这种抗拒以批判的形式存在;从情绪的层面来说,它又以负面情绪的形式显现。痛苦的程度取决于你对当下的抗拒程度以及对思维的认同程度。你越是认同自己的思维,你就越感到痛苦;你越是接受当下,你受的苦就越少,也越能从小我思维中解脱出来。

  你会发现,内心的喋喋不休是徒劳的,也没有必要执着于把一切都弄清楚;你会明白,问题真正的根源并不是生活本身,而是小我思维给生活造成的混乱。

  但是,小我思维不希望你直接去观察它并认清它。当你观察它,感觉到它在你体内的能量场并关注它时,那种无意识的认同就已经被打破了。这时,一种更高的意识状态产生了,我称它为“临在”(presence)。现在你是这个小我思维的见证人或观察者。也就是说,它不会再控制你、假装是你,或在你的体内获取新生的能量了。你已经发现了你自己内在的强大力量。

  有些小我思维像个吵闹不休的孩子,虽然令人不愉快,但是它的害处相对较小;而有些则非常邪恶,像具有毁灭性的怪兽,或是像恶魔一般。有些会引起身体上的不适,更多的则是引起情感上的不安。有些会攻击你周围与你亲密的人,而有些则会攻击你自己。然后,你有关生活的想法和感情会变得消极并具有自我毁灭性。疾病和意外往往就是这样产生的,有些痛苦之身甚至会驱使遭受它折磨的人去自杀。

  观察你内心任何痛苦的迹象,它的表现形式可能是:愤怒、烦躁、忧郁、伤害他人的欲望、生气、沮丧、想在个人关系中制造冲突的冲动等。在它刚从休眠状态被激活的那一刻,你就应该注意到它。

  小我思维要在你的体内生存,就像其他任何一个实体一样,如果你无意识地被它控制,它就能存活下来。然后,它会控制你,变成你,并经由你而活出它自己。

  它需要从你的体内获取“食物”。它以任何与它能量共振的经历或各种形式创造的痛苦为“食”,这些形式有愤怒、沮丧、恨、哀怨、感情冲突、暴力,甚至是疾病。当它控制你时,它会在你的生活中创造一种经常能激活它能量的情况,以便它继续生存。痛苦只能以痛苦为食,它不能享用欢乐。欢乐对它而言是难以下咽的。

  一旦你被痛苦所控制,你会想要更多的痛苦。这时你会成为受害者或者迫害者:你要么为别人制造更多的痛苦,要么受痛苦的折磨,或者两者皆是。实际上,这两者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当然,你不会意识到这点,你可能还会说你不要遭受痛苦。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你会发现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都在不断地使自己和别人更加痛苦。如果你真正意识到了这一点,这种思维和行为模式就可能会消失。

  小我思维其实是大脑投射出来的阴影,它很害怕你的意识之光。它的生存取决于你对它无意识的认同,以及你面对内在痛苦时,那种无意识的害怕。但是,如果你不面对痛苦,不努力把意识之光带进痛苦中,你将会被迫一次又一次地激活你的小我思维。

  小我思维对于你来说就像一个危险的怪物,你甚至不敢直视它。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说,它只是一个幻觉,它在你临在的力量下没法存活。

  某个角度看不到的东西,换个角度就清楚了。当你开始不再认同小我思维,而成为观察者时,它还会继续喋喋不休一段时间,同时还会试图让你再度认同它。虽然你不再通过认同它而给它能量,但是它还是会保持一定的动能,就像转动的轮子一样,即使你不再推它,它也会因为惯性继续转动一会儿。在这个阶段,它可能还会在你身体的不同部位制造一些疼痛或不适,但是这些痛苦不会持续很久。

  请保持临在状态,对痛苦保持关注,守卫你的内在空间。你需要充分地保持注意力,才能直接地观察小我思维并感受它的力量。这样,它就无法再控制你的思维了。

  我并不否认,当你不再认同你的小我思维时,你会遭受强烈的内在抗拒,特别是如果你大半生都强烈地与你的小我思维认同,并且从中汲取自我感的话,就更是如此。也就是说你从你的痛苦中创造了一个不幸的自我,并且认为这个由大脑创造的幻觉就是你。在这种情况下,害怕失去自我认同的无意识恐惧,会强烈地抗拒任何摆脱这个思维认同的努力。换句话说,你可能宁愿在痛苦中,与痛苦之身认同,也不愿冒风险去丢失你熟悉的不幸自我而跃入一个未知之中。

  请观察你内心的这种抗拒,并观察你对痛苦的执着。一定要非常警觉。请观察你从痛苦中获取的兴奋快感,观察你想谈论它或是琢磨它的冲动。如果你对此有觉知的话,这种抗拒将会停止。这时,你可以关注一下痛苦之身,作为一个临在的见证者,并致力于它的转化,将痛苦转化为意识

  就像你不能向黑暗宣战一样,你不能向小我思维宣战,这样做只会引发内心的冲突并创造更深的痛苦。所以观察它就足够了。观察它意味着接纳它成为当下时刻事实的一部分。将你自己看成是思考者之下的本体,心理噪声之下的宁静,痛苦之下的爱和欢乐,这就是自由、拯救和开悟。

  为了从痛苦之身中解放出来,你需要将临在带进痛苦之中,从而改变痛苦。为了从思维中解放出来,你需要变成你思维和行为的沉默的观察者,尤其是观察你思维的重复模式和小我所扮演的角色

  如果我们不投注自我感到思维中,思维就会失去它的强迫性——强迫性的批判,进而拒绝接纳事实,并创造冲突、戏剧性事件和新的痛苦。事实上,当你通过接受事实而让批判停止时,你就从对小我思维的无意识认同中解放出来了。你就已经为爱、喜悦、和平创造了空间。


  30.无论生活是否经过检验,意识都是它的基础。意识是可以被观察到的一切,而它也正在观察着一切。无论你经历了多少岁月,无论你对世界有多少了解,你都一直在意识及其变化里徜徉。那么,何不直接探索意识本身呢?

  快乐和痛苦,无论多么极端,都是心理事件。心智依赖于身体,而身体则依赖于这个世界,但任何发生在你生命中的好事和坏事都必须显示在意识里才有意义。这一事实给你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让你在最坏的情形下都能看到最好的面向,而改变看待世界的方式就相当于改变世界。但同时,这一事实也能让你痛苦不堪,即便你拥有令你快乐的全部物质和社会条件。在你的一生中,你的心智都在决定你的生活质量

  心智和身体一样,都会受限。身体的极限是非常明显的:我只有这么高,不会再长一厘米;我只能跳这么高,不能再高了;我看不见背后的东西;我的膝盖会疼。而我心智的界限也同样明显:我一句韩语都不会说,我不记得在2011年的今天我在干什么,也不记得但丁书里的最后一句话,甚至记不起今天早上我对妻子讲的第一句话。尽管我可以调整我的情绪和注意力,但只能在非常小的范围内。如果我累了,我会瞪大眼睛,努力打起精神,但我无法彻底驱除疲惫的感觉。如果我有些郁闷,我可以通过快乐的想法让自己开心起来,我甚至可以通过回想快乐是什么感觉来直接体会到快乐,比如在心里刻意微笑,但我无法重现我所经历过的最快乐的时光。我心灵和身体的一切,似乎都承载着过去的重量,但我就是我现在的样子

  然而意识却不同。它完全没有形状,因为任何可以给它形状的东西,都必须在意识之内升起。意识是那道让心智和身体的轮廓得以显现的光。它觉察着快乐、悔恨、愉悦、绝望等情绪。一时间,它看似变成了这些情绪,但实质上,它永远不会变。每个人都可能认清这一点,因为每个人都可以直接体验到,意识从来都不会被它所知的事物提升或损害。一次又一次地发现这个事实,正是心智锻炼的根基

  我们没有任何理由相信,心智独立于大脑之外。然而,有些科学家对意识所持的鄙夷也是未经检验的。他们认为,只能从第三人称的外部视角来理解现实。然而,在有限的科学和盲目的迷信之间,还存在着第三条路

  我们早已知道,这个世界上许多事物的表象是有欺骗性的,心智本身也不例外。然而,许多人发现,如果持续投入心智锻炼,我们看到的事物就会越来越接近它们真正的模样。某种意义上,这句话背后的科学还在摇篮期,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已经非常完善了。尽管我们才刚开始从大脑层面理解人类的心智,尽管我们对意识从何而来一无所知,但我们已经可以自信地说,通常意义上的自我是一个幻象。意识本身是可以分割的,正如我们在分裂脑案例中看到的。而即使是在一个完整的大脑里,意识也并不知道大脑里发生的大部分事情。所有塑造我们主体性的东西,我们的记忆、感情、语言能力,以及触发行为的想法和冲动,都有赖于整个大脑各个部分的不同进程。其中,有许多进程是可以被独立打断或终止的。因此,“我是一个单一主体”的感觉只是一个幻觉。通常意义上的自我,只是转瞬即逝的众多表象中的一个,而当我们寻找它的时候,它就会消失。我们不需要等实验室里的数据来告诉我们,自我超越是可能的。我们也不需要成为大师级人物才能体会心智锻炼的益处。每个人都完全有能力认识到思想的本质,并从自我的大梦中醒来,从而更好地为他人的福祉做出贡献

  心智锻炼始于对寻常万物的敬畏,而这份敬畏又会为你打开非同寻常的洞察和体验。谦卑与傲慢之间常见的对立在此不复存在。诚然,宇宙浩瀚无垠,似乎对我们这些凡人的事业漠不关心,但每一个当下的意识又都是深刻无边的。主观上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赐宇宙以意义。直接体验到这一点,而不只是思考它,就是心智提升的真正开端。

  我们每时每刻都活在当下的现实中,而心智正是对当下现实最复杂最精细的表达。感受此刻身为你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这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无论你曾犯过多少错误,在这个当下,你的内在有某种东西是一尘不染的,而只有你能认出它。

  睁开双眼,看看吧!


  31.德鲁克说过一句话,“关于未来,我们只有两点是确定的:一,未来是不可知的;二、肯定和我们预测的不一样。”那这么说的话,我们做事是不是就不该有前瞻性了呢?反正预测未来没用嘛。

  德鲁克还有另外一句话,他说,“战略不是研究我们未来做什么,而是研究我们今天做什么,才有未来。”这就是预测和远见的区别。预测,是在想什么在变。远见,是在想,什么不会变。

  战略还有一个功能,那就是纠偏。每干一件新的事,都反复追问自己,是不是偏离了自己当初的初衷?所以,战略是筛选,是纠偏,是勒住胡乱奔跑的队伍,让他们回到解决那些最古老、最本质的问题的跑道上来


  32.经常听见人问:你是用什么原则来平衡工作和家庭的?这本质上是一个怎么设计自己时间表的问题

  你感觉最近在家庭上花的时间少了,那就在时间表里多排一点就是了。这是个很具体的事,不存在一个平衡原则的问题。重点是:哪怕你工作非常忙,每天只有一个小时陪伴家庭,只要把这一个小时高质量地实现了,其实也很好

  最糟糕的,反而是那种要平衡的思路。工作干不好,拿要照顾家庭当借口;家庭建设不好,拿工作忙当借口。唯独当下要做的事做不好

  我的体会是:没有所谓平衡的原则。所有那些需要平衡的,都可以用做好手头的事,珍惜好眼前的人来解决。


  33.人和人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长相,而是心智模式。“心智模式,就是在开始做一件事之前,你内心的判断。”

  不同的人在面对同一件事的时候,内心里对这件事的定义、做它的方法、最终要达成的目标、可以协作的对象,所有这些东西的判断都不一样。这才是人和人之间最微妙的差别。

  那其中最悬殊的,我觉得是两种典型的心智模式,我称之为“怎么应对”和“怎么解决”。一种压力来了,被压力推着走,目的就是卸掉压力,这种心智模式,就是“怎么应对”。一种压力来了,思考压力背后的问题,然后把问题消除,这就是“怎么解决”。前者是生存本能,后者需要强大的认知理性。


  34.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你眼中的问题,就是别人眼中的解决方案。”听着费解吧?比如,你觉得孩子沉迷游戏,这是个问题。但是你想,在孩子的眼中,这是他无聊和没有成就感的解决方案。再比如,你觉得别人抽烟是一个问题。但是在他的人的眼中,抽烟是他无聊的解决方案

  理解了这个原理,你就明白,为什么劝人改掉毛病往往是无效的。因为你把看到的这个问题拿掉了,就等于是拿掉了对方的解决方案,这样一来,他就要面对他的问题了,他会更痛苦。一痛苦,他还是要按照惯性回到他的传统解决方案上来,你的问题又回来了

  所以,一个人的建设性,往往体现在:不是纠正看到的问题,而是和要纠正的人一起,面对他所面对的问题。这就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你和这个世界的关系还会变得融洽起来。


  35.有一句话很有意思,哲学家齐美尔说的,“最高境界的处世艺术是不妥协却能适应现实,极端不幸的个人素质是不断妥协却还不能适应现实。”这就把高人和普通人区别开来了。

  问题是:为啥呢?因为两种妥协和适应本质不一样。

  高人的不妥协是行动上的不妥协,适应是态度上的适应。有领导力的人都这样,我心里有的行动目标是不能变的,但是面对不同的人的不同情绪,我可以自如地变通。

  而一般人正好反过来,他们不能妥协的是态度,行动上倒是可以随意地变。你一定听过很多人说这样的话,“我跟他捣乱,不是为什么利益,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或者是,“这件事我之所以不做,是因为何必非得把关系搞僵呢?”你看,他时刻都只在意自己的态度和情绪,因此不坚持任何行动

  这就是为什么老是妥协,但是不幸的根源啊。


  36.摆脱消极心态的另外一种方式是:通过把你自己想象成是透明的,让引发反应的外部因素穿过你,进而使它消失。我建议你先从小事开始练习。比如你在家里安静地坐着时,突然街道上传来汽车的警报声。这时愤怒产生了,但是愤怒的目的是什么呢?没有目的。那你为什么要创造这种愤怒呢?你没有这样做,而是你的情绪-思维系统在这样做。它是自动的,完全无意识的。为什么思维创造它呢?因为思维相信,可以通过抗拒来消除你不喜欢的这种情境,来消除你经历的消极情绪

  这当然是幻象。思维所创造的抗拒,在上述例子中就是你的烦躁或愤怒,比它原来试图去解决的那个肇因还令人讨厌呢!

  所有的这些都可以转化成修心的途径。把你自己看成是透明的,而不是一个固体的肉身。现在,允许噪声或任何造成消极反应的东西穿越你。这样,它们对你的内心来说就不再是一堵坚固的墙了。如我所说的,从很小的事情开始练习,比如汽车的警报声、狗叫声、孩子的啼哭声、交通堵塞等。不要在你的内心建造一堵坚固的抗拒之墙,而要无条件地让那些你觉得它们“不该发生”的事情来敲打你,试着让它们穿越你

  当有人对你说一些粗鲁或攻击性的话时,不要产生消极的心态或做出无意识的反应,像防卫、攻击或退缩,而是要让它从你身上通过。不去抗拒,就没有人会受到伤害,这种力量就是宽恕。这样,你会变得坚强无比。如果你愿意的话,你还是可以告诉那个人,他或她的行为是令人无法接受的。这样,那个人不会再有力量来控制你的内心状态,而你拥有了自主权,不再受制于人,也不会被你的思维所控制。不管是汽车的警报声、粗鲁的人、洪水、地震或你所有财产的损失,这种抗拒机制都是一样的。


  37.在生活中,温和性格有优势,但是在职业中,强势性格优势更大。为啥?因为工作效率的关键,是确认每件事的边界。一个温和的人,被用户骂几句,玻璃心就碎了,这是搞不清工作和生活的边界。一个温和的人,在该结束对话的时候很难把电话挂断,这是搞不清自己和他人的边界。协作的关键是提供确定性,而确定性的第一步,就是搞清楚边界。


  38.当被要求定义“现实”时,著名科幻小说家菲利普·迪克表示:“现实就是,即使你不再相信它,它也是不会消失的事物。”这是一种很好的思路,但它错过了现实的一个重要方面:由信念支撑的那部分心理现实也同样真实

  现实是我们所认为的真实。我们所认为的真实是我们所相信的。我们所相信的基于我们所感知的。我们所感知的取决于我们所寻找的。我们所寻找的取决于我们的想法。我们的想法取决于我们的感知。我们的感知决定了我们的信仰。我们的信仰决定了我们所认为的真实。我们所认为的真实就是我们的现实。

  但生活中充满着这样的瞬间,客观现实和信念就像咖啡和奶油般不可分割且美味地交织在一起。举例来说,安慰剂并非“真正的”药物,但可以有效缓解疼痛和抑郁。我们不知道安慰剂是如何起作用的,但毫无疑问,其作用通常和最昂贵的药物一样好,甚至更好。信念是安慰剂有效性的核心。当你不再相信这一现实时,效果就消失了。再比如,宗教信仰可能受到幻想故事的启发,令难以容忍的事变得可以容忍;爱也许只是相互理想化的持续投射,但这就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宇宙最深邃的旋律,不是由我们的肉身和思维感知的,而是由我们的精神和智慧领悟的。


  39.当今社会发展太快,节奏也很快。人们想出名、想发财,而且总想走捷径。每个人都很焦虑,担心被时代遗弃;每个人也都很紧张,害怕错失良机。

  我们在社会上尽可以积极进取,但是,内心深处一定要为自己保留一份超脱。有了这一份超脱,我们就能更加从容地品尝人生的各种滋味,其中也包括失去的滋味。

  在终极的意义上,人世间的成功和失败、幸福和灾难,都只是过眼云烟,彼此并无实质的区别。当我们这样想时,我们和我们的身外遭遇保持了一段距离,反而和我们的真实人生贴得更紧了,这真实人生就是一种既包容又超越身外遭遇的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体验

  事情对人的影响是与距离成反比的,离得越近,就越能支配我们的心情。因此,减轻和摆脱其影响的办法就是寻找一个更高的立足点,那个立足点可以使我们拉开与事情之间的距离。如果那个立足点仍在人世间,与事情拉开了一段有限的距离,我们便会获得一种明智的态度。如果那个立足点被安置在人世之外,与事情隔开了一段无限的距离,我们便会获得一种超脱的态度

  人生中有些事情很小,但可能给我们造成很大的烦恼,因为离得太近。人生中有些经历很重大,但我们当时并不觉得,也因为离得太近。距离太近时,小事也会显得很大,使得大事反而显不出大了。隔开一定距离,事物的大小就显出来了

  我们走在人生的路上,遇到的事情是无数的,其中多数非自己所能选择,它们组成了我们每一阶段的生活,左右着我们每一时刻的心情。我们很容易把正在遭遇的每一件事情都看得十分重要。然而,事过境迁,当我们回头看走过的路时便会发现,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情是不多的,它们奠定了我们的人生之路的基本走向,而其余的事情不过是路边一些令人愉快或不愉快的小景物罢了。

  “距离说”对艺术家和哲学家是同样适用的。理解与欣赏一样,必须同对象保持相当的距离,然后才能观其大体。不在某种程度上超脱,就绝不能对人生有深刻见解

  对于自己的经历应该采取这样的态度:一是尽可能地诚实,正视自己的任何经历,尤其是不愉快的经历,把经历当作人生的宝贵财富;二是尽可能地超脱,从自己的经历中跳出来,站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上看它们,把经历当作认识人性的标本。

  日常生活是有惰性的。身边的事物,手上的事务,很容易获得一种支配我们的力量,夺走我们的自由。我们应该经常跳出来想一想,审视它们是否真正必要

  纷纷扰扰,全是身外事。我能够站在一定的距离外来看待我的遭遇了。我是我,遭遇是遭遇。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可是,岸仍然是岸,它淡然观望着变幻不定的海洋。


  40.我们总是以为,已经到手的东西便是属于自己的,一旦失去,就觉得蒙受了损失。其实,一切皆变,没有一样东西我们能真正占有。得到了一切的人,死时又交出一切。不如在一生中不断地得而复失,对失去习以为常,也许能更为从容地面对死亡。

  另一方面,对一颗有接受力的心灵来说,没有一样东西会真正失去。

  我失去了的东西,不能再得到了。我还能得到一些东西,但迟早还会失去。最后注定要无可挽救地失去我自己。既然如此,我为什么还要看重得与失呢?到手的一切,连同我的生命,我都可以拿它们来做试验,至多不过是早一点失去罢了

  一切外在的欠缺或损失,包括名誉、地位、财产等,只要不影响基本生存,实质上都不应该带来痛苦。如果痛苦,只是因为你贪恋,愈贪恋就愈痛苦。只要不贪恋,就一根毫毛也伤不了。

  守财奴的快乐并非来自财产的使用价值,而是来自所有权。所有权带来的心理满足远远超过所有物本身提供的生理满足。一件一心盼望获得的东西,未必要真到手,哪怕它被放到月球上,只要宣布它属于自己了,自己就会产生一种愚蠢的欢乐。

  耶稣说:“富人要进入天堂,比骆驼穿过针眼还要困难。”对耶稣所说的富人,不妨做广义的解释,凡是把自己所占有的世俗的价值,包括权力、财产、名声等,看得比精神的价值更宝贵,不肯舍弃的人,都可以包括在内。如果心地不明,我们在尘世所获得的一切就都会成为负担,把我们变成负重的骆驼,而把通往天国的路堵塞成针眼。


  41.人生在世,必须习惯于失去。

  一般来说,人的天性是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呱呱坠地,我们首先得到了生命。自此以后,我们不断地得到:从父母处得到衣食、玩具、爱和抚育,从社会上得到职业的训练和文化的培养。长大成人以后,我们靠着自然的倾向和自己的努力继续得到爱情、配偶和孩子,得到金钱、财产、名誉和地位,得到事业的成功和社会的承认,如此等等

  当然,有得必有失,我们在得到的过程中也确实不同程度地经历了失去。但是,我们比较容易把得到看作应该的、正常的,把失去看作不应该的、不正常的。所以,每每有失去,仍不免感到痛苦。所失愈多愈大,就愈痛苦。我们暗暗下决心要重新获得,以补偿所失。在我们心中的蓝图上,人生之路仿佛是由一系列获得和占有勾画出来的,而失去则是必须涂抹掉的笔误。总之,不管失去是一种多么频繁的现象,我们对它反正不习惯、不接受。

  道理本来很简单:失去当然也是人生的正常现象。整个人生是一个不断地得而复失的过程,就其最终结果看,失去反比得到更为本质,因为我们迟早要失去人生最宝贵的赠礼——生命,随之也就失去了在人生过程中得到的一切。生活那些不断发生的小的失去,其实正是这个世界在为你人生的毕业考试——死亡,做准备,帮助你成为一个轻松赴考场的“好学生”。好学生和坏学生都会毕业(即死亡),只不过坏学生会恐惧,好学生只有感谢,如此而已。

  有些失去看似偶然,例如天灾人祸造成的意外损失,但也是无所不包的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人有旦夕祸福”,既然生而为人,就得有承受旦夕祸福的精神准备和勇气。至于在社会上的挫折和失利,更是人生在世的寻常遭际了。由此可见,不习惯于失去,至少表明对人生尚欠觉悟。一个只求得到、不肯失去的人,表面上似乎富于进取心,实际上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到重大失去之后一蹶不振

  我们在社会上尽可以积极进取,但是,内心深处一定要为自己保留一份超脱。有了这一份超脱,我们就能更加从容地品尝人生的各种滋味,其中也包括失去的滋味。


  42.世上种种纷争,或是为了财富,或是为了教义,不外乎利益之争和观念之争。我们身在其中时,不免很看重。但是,不妨用鲁滨孙的眼光来看一看它们,就会发现,我们真正需要的物质产品和真正值得我们坚持的精神原则都是十分有限的,在单纯的生活中包含着人生的真谛

  人世间的争夺,往往集中在物质财富的追求上。物质的东西,多一些自然好,少一些也没什么,能保证基本生存就行。对精神财富的追求,人与人之间不存在冲突,一个人的富有绝不会导致另一个人的贫困。

  由此可见,人世间的东西,有一半是不值得争的,另一半是不需要争的。所以,争什么!

  一样东西,如果你太想要,就会把它看得很大,甚至大到成了整个世界,占据了你的全部心思。一个人一心争利益,或者一心创事业的时候,都会出现这种情况。我的劝告是,最后无论你是否如愿以偿,都要及时从中跳出来,如实地看清它在整个世界中的真实位置,亦即它在无限时空中的微不足道。这样,你得到了不会忘乎所以,没有得到也不会痛不欲生。

  我们平时斤斤计较于事情的对错、道理的多寡、感情的厚薄,在一位天神的眼里,这种认真必定是很可笑的。我们都在表象中生活,有什么事情是值得计较的

  用终极的眼光看,人世间的一切纷争都如此渺小,如此微不足道。当然,在现实中,纷争的解决不会这么简单。但是,倘若没有这样一种终极眼光,人类就会迷失方向,任何解决方式都只能是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那人对你做了一件不义的事,你为此痛苦了,这完全可以理解,但请适可而止。你想一想,世上有不义的人,这是你无法改变的,为你不能支配的别人的品德而痛苦是不理智的。你还想一想,不义的人一定会做不义的事,只是这一件不义的事碰巧落到你头上罢了。你这样想,就会超越个人恩怨的低水平,把你的遭遇当作借以认识人性和社会的材料,在与不义做斗争时,你的心境就会光明磊落得多。

  苏格拉底的雕塑手艺能考几级,康德是不是教授,歌德在魏玛公国做多大的官……如今有谁会关心这些!关心这些的人是多么可笑!对于历史上的伟人,你是不会在乎他们的职务和职称的。那么,对于你自己,你就非在乎不可吗?你不是伟人,但你因此就宁愿有一颗渺小的心吗

  在大海边,在高山上,在大自然之中,远离人寰,方知一切世俗功利的渺小,包括“文章千古事”和千秋的名声。

  因为世态险恶、人心叵测,于是远离名利场,这个境界仍比较低。惦着他贤我愚,口说不争,到底还是意难平。真正的超脱,来自彻悟人生的大智慧,或净化灵魂的大信仰。

  人一看重机会,就难免被机会支配。

  人活在世上,不可避免会遭遇不愉快的事情,大至亲人亡故,爱侣别离,小至钱财损失,朋友反目。这类事一旦发生,不可更改,就应该用通达的态度来面对,简单地说,就是:把它接过来,然后放下。第一,要接过来,在心理上承认和接受事实。坏事已经发生,你拼命抗拒,只是和自己过不去,坏事不会因此不存在。第二,接过来之后,要尽快放下,不把它存在心上。你把它总存在心上,为它纠结和痛苦,仍然是和自己过不去,实际上是在加大坏事对你的损害。让坏事只存在于你的身外,不让它侵害到你的内心,这是最好的办法。当然,我们只能尽量这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是什么程度。

  人在世间的一切遭遇都是因缘。因缘,就是若干偶然的因素凑到了一起,使你遇上了这个人、这件事。你遇上了某个异性,结婚成家,生儿育女,也是因缘。倘若琴瑟和谐,儿女姣好,那就是好因缘。好因缘不易得,你当珍惜。但是,是因缘就有变数,你心里同时要能放下。对一切好因缘都应如此,遇上了,第一要珍惜,第二要能放下,珍惜是因为它好,能放下是因为它只是因缘

  一个人只要认真思考过死亡,不管是否获得使自己满意的结果,他都好像是把人生的边界勘察了一番,看到了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如此他就会形成一种豁达的胸怀,在沉浮人世的同时也能跳出来加以审视。他固然仍有自己的追求,但不会把成功和失败看得太重要。他清楚一切幸福和苦难的相对性质,因而快乐时不会忘形、痛苦时也不致失态。

  张可久写“英雄不把穷通较”“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一个人不妨到世界上去奋斗,做一个英雄,同时要为自己保留一个闲人的心态。以闲人的心态入世,得志和失脚都成了好玩的事,就可以“不把穷通较”了。


  43.有两种自信:一种是人格上的独立自主,藐视世俗的舆论和功利;一种是理智上的狂妄自大,永远自以为是,自我感觉好极了。我赞赏前一种自信,对后一种自信则总是抱以几分不信任。

  人在世上,总要有所依托,否则会空虚无聊。有两样东西似乎是公认的人生支柱,在讲究实际的人那里叫职业和家庭,在注重精神的人那里叫事业和爱情。食色,性也,职业和家庭是社会认可的满足人的两大欲望的手段,当然不能说它们庸俗。然而,职业可能不称心,家庭可能不美满,欲望是满足了,但付出了无穷烦恼的代价。至于事业的成功和爱情的幸福,尽管令人向往之至,却更是没有把握的事情。而且,有些精神太敏感的人,即使得到了这两样东西,也还是不能摆脱空虚之感

  所以,人必须有人格上的独立自主。诚然你不能脱离社会和他人生活,但你也不能一味攀缘在社会建筑物和他人身上。你要在自己生命的土壤中扎根,你要在自己人生的大海上抛下自己的锚。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人格仅仅依附于身外的事物,即使是极其美好的事物,顺利时也许看不出他的内在空虚,缺乏根基,一旦起了风浪,例如社会动乱、事业挫折、亲人亡故、失恋等,就会一蹶不振乃至精神崩溃。正如爱默生所说:“然而事实是,他早已是一只漂流着的破船,后来起的这一阵风不过向他自己暴露出他流浪的状态。”

  世事的无常使得古来许多贤哲主张退隐自守,清静无为,无动于衷。我厌恶这种哲学。我喜欢看见人们生气勃勃地创办事业,如痴如醉地堕入情网,痛快淋漓地享受生命。但是,不要忘记了最主要的事情:你仍然属于你自己。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自足的精神世界。这是一个安全的场所,其中珍藏着你最珍贵的宝物,任何灾祸都不能侵犯它。心灵是一本奇特的账簿,只有收入,没有支出,人生的一切痛苦和欢乐,都化作宝贵的体验记入它的收入栏中。是的,连痛苦也是一种收入。人仿佛有了两个自我,一个现实自我到世界上去奋斗,去追求,也许凯旋,也许败归,另一个心理自我便含着宁静的微笑,把这遍体汗水和血迹的哭着笑着的自我迎回家来,把丰厚的战利品指给他看,连败归者也有一份。

  爱默生赞赏儿童身上那种不怕没饭吃、说话做事从不半点随人的王公贵族派头。一到成年,人就注重别人的观感,得失之患多了。我想,一个人在精神上真正成熟之后,又会返璞归真,重获一颗自足的童心。他消化了社会的成规习见,把它们扬弃了。


  44.在那些一本正经的人中间,你几乎找不到一个严肃思考过人生的人。不,他们思考的多半不是人生,而是权力,不是真理,而是利益。真正严肃思考过人生的人知道生命和理性的限度,他能自嘲,肯宽容,愿意用一个玩笑替受窘的对手解围,给正经的论敌一个教训。他以诙谐的口吻谈说真理,仿佛故意要减弱他的发现的重要性,以便只让它进入真正知音的耳朵


2023.11.01 周三:

  我们正处于纠缠时代。

  人类大脑与生俱来的若干局限性进一步推动了系统向复杂难解的方向发展。这就意味着,我们所有人,包括终端用户和业内专家,在看到火箭升空后很快自爆,或是精心制定的不同法律条文产生冲突时,都会倍感惊讶。错误和故障是系统复杂性的不良产物,是超预期的、不被接受的东西


  Windows的某个版本在启动时会显示错误提示,而解决方案是:直接忽略提示信息。还有些bug的解决方案则需要更加激烈的干预手段。例如,如果你的计算机安装了某种专用控制卡,那么某些程序就可能无法在Windows 95系统中正常运行。那么,他们建议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呢?答案是:“选择一台速度较慢的电脑,或者使用不同的柏努利控制卡(Bernoulli controller card)。”显然,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或许,这个问题本就是无解的


  这种不可预测性和脆弱性,实际上是我们所构建的复杂系统的标志,虽然复杂系统对预料之内的冲击通常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稳定性。这里所说的“预料之内”指的是系统拥有针对某种特定冲击的设定,但是在面对预料之外的冲击时,复杂性就会变成一种负担。


  事实上,这些意想不到的后果与边界情况和例外情况有关。世界很大很复杂,所以需要一个更大更复杂的系统来管理它。很多情况虽然都具有偶发性,非常罕见,但是却极有可能导致技术故障,因为总体数量实在太多,而且无法被一一测试。还是以丰田汽车为例,我们不可能对它的软件系统进行全面且彻底的测试。正如计算机科学家菲利普·库普曼所说:“常规的车辆检测根本不可能找出所有不寻常的故障。”这就好比,一个人就算穷尽一生也不可能遍历所有可能会发生的事故


并不是所有bug都能被消除

  在开源软件开发行业,“林纳斯定律”(Linus’s Law)被许多人奉为真理。这个定律是以Linux系统的创始人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的名字命名的,意思是“只要给予足够的关注,所有的bug都不是问题”。换句话说,如果能有足够多的人去检验某种技术,那么任何故障,无论它有多么复杂,看上去有多么难以处理,都是可以修复的,因为总会有人能找到解决办法

  但是,随着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个“真理”似乎不再成立了。并不是所有的bug都可以消除:当我们面对复杂的充满交互的系统时,发现并消除每一个bug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并且每一次修复都会引发新的问题。这听起来非常令人沮丧,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是这样的。幸运的是,我们至少还有一丝摆脱部分困境的希望。

从错误中学习

  在调试一项技术,或者在试图根除某个错误时,你会发现,系统的实际运行方式与你所期望的大为不同,无论是在汽车软件、互联网安全程序,还是城市基础设施中。在某些情况下,出现的错误都很简单,很容易被理解和修复;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错误是不易被觉察的,甚至几乎不可能被诊断和修复。重要的是,对这种错误进行分类和编目,恰是我们研究复杂系统某个部分的第一步。这部技术世界的“博物志”至关重要,就像博物学家走进大自然、研究大自然,将物种及其复杂性分类编录一样,我们也需要对技术采用类似的研究方法。

像生物学家一样思考

  “杂项”(miscellaneous)这个词的魔力不仅仅在于它的拼写和发音。看似混乱的拼写早已透露出它的含义:生活中,总有些地方是杂乱的。“杂项”意味着,即使是混乱无序,也可以构成一个类别或一种组织方式。“杂项”的存在本就是一种肯定:无论有多么不规则、多么杂乱,混乱的“秩序”是有可能被容忍和接受的

  接受“杂项”,即接受一种能容忍“杂乱”的精神,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松做到的。在面对某个复杂情况时,包括我自己在内的许多人,本能反应是想要以某种方式去简化它,去除所有杂乱因素,并找出隐藏在背后的优雅结构。这种方法一旦成功,就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满足感。当我们找到导致失败的单一原因时,情况就是如此。但是,如果这种方法不起作用,我们就只能直面一片混沌,到那个时候,很多人都会感到不知所措。

  与一般人不同,以研究世界“博物”为业的博物学家们,早就习惯了面对“杂项”。当他们发现正在观察的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和行为习惯符合某种秩序时,他们会倍感欣慰;当然,即使不符合某种理论上的秩序,观察也会为他们带来其他收获。因为缺乏完整的理论框架,他们或许无法解释所见到的每一种生物,但是他们会记录下每一个细节,并尝试着去理解

这个世界正在超越人类的控制范围。许多问题的发生发展都是独立于人类意志的,它们常常会以出人意料的方式相互缠绕、交互、作用着,完全不受人类的控制。“你有你的计划,但世界另有计划”,我们其实并不生活在风平浪静的岸上,而是从始至终地生活在“不可理解的洪流”之中。

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复杂的非封闭系统,它更接近生物学系统,因而用生物学思维来思考我们的生活是个不错的选择。为了更好地从整体上理解生活,我们必须学会忽略掉一些细节。能够安然接受生活中出现的“杂项”,能够保持复杂的感情而不试图去化解,愿意与许多暂时无法理解的混乱和未知共存,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生物学”智识。

  费尔法克斯则放弃了对理论优雅性的追求,转而拥抱了多样性和复杂性。即使世界在一定程度上是混乱的,他也愿意接受,并为“又了解到新的细节”而欢欣鼓舞,哪怕这些细节很难立即被融入某个单一的理论框架中。有些人把他的方法戏称为“蝴蝶收藏家”式的方法,即收集多种多样的“蝴蝶”并加以描述。在这里,我们还能发现现代医生的影子,他们是费尔法克斯的智识后裔,为人体各个层级上的完美功能而啧啧惊叹,例如血液凝固过程中的复杂步骤、酶级联反应(enzyme cascades)的复杂性质,等等;还有那些天文学家们,会为强大的太空望远镜所揭示的诸多星系类型而深深倾倒。

  博物学家不可能赞同赫胥黎的抱怨,因为在他们看来,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丑陋的事实”。所有的事实和知识都为我们提供了与这个奇妙世界有关的新信息,向我们展示着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当事实不符合我们的心智模式时,完全不必为此而感到沮丧;相反,还应该为这种“意外”而感到由衷的高兴,然后去寻找能够解释这些“意外”的新方法

生物学思维的核心是相对容忍度高,愿意去接受事实和事物的多样性,并试图探索和拓展人类对生命多样性的认知。

本文来源:《为什么需要生物学思维》,塞缪尔·阿贝斯曼 著,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3.11.02 周四:

  因为生命体的形式很复杂,所以任何微小的变化都有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变化,一直在做着修补工作:以零敲碎打的方式修整着系统,使之适应新的环境

  举个例子,人类细胞中有许多至关重要的脱氧核糖核酸序列,譬如那些为遗传密码的翻译工作提供“指导”的序列,还有那些为使用能量提供“操作流程”的序列;而在其他生物体的细胞中,也存在同样功能的脱氧核糖核酸序列,尽管它们与人类的截然不同,甚至相隔千秋万代。这种生物学上的遗留代码有时可能是完全未经修改过的,但是通常来说,在进化进程中,生物系统也会被修补、被改变

  站在生命体的宏观角度上来看,这种情况意味着新功能通常是层层叠加在旧功能上的。这种分层有时会导致一些问题。例如,虽然人类现在已经可以双足直立行走了,但是人类的骨骼结构最初却是为了“四足运动”而存在的,也就是说,本来人类是用“用四条腿走路”的。后来,进化女神不断对我们祖先的身体修修补补,最后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足够好”的手段,也就是依靠脊柱实现双足直立行走。但是,这个解决方案远远谈不上完美,比如,有许多人都不得不忍受背痛之苦。

  这种惊人的复杂性,以及对进化路径的依赖性,又会带来什么结果呢?在试图理解这些系统时,生物学家是不能依靠美学观念的。正如生物学家史蒂夫·本纳(Steven Benner)所说,进化而成的系统虽然能够有效地运行下去,但它看上去却不一定“很美”。这样的系统可能很符合功利主义的需求,当然,有些人有时会把“功效”与“美”混为一谈,但是一般来说,它远远谈不上优雅或简单。本纳还进一步指出,真实的脱氧核糖核酸结构绝对算不上美,不过艺术家通过抽象手法呈现给公众的脱氧核糖核酸形象却很美。生物系统是进化而来的“足够好”的系统,而不是设计出来的精致优雅的系统。换句话说,生物系统是拼凑而成的系统

生活不必十全十美,也永远不会十全十美。“足够好”才是我们应该追求,也能够追求的生活真相。“足够好”思维方式背后的基本理念是,我们必须从整体上接受和遵从我们生命的限制,然后寻找最佳的或接近最佳的方式来分配我们的时间和精力。以“足够好”为标准,会引导你做出真正的改变。

给生物学思维中的“足够好”原则重新起个名,叫做“高度最优化容限模型”。生而为人真苦,但我们可以做一个局部乐观主义者,在苦中作乐,活得开心一点。既然被一脚踢到地球上来,那就过好这一生。关于“足够好”这一话题,我推荐本·沙哈尔的《幸福超越完美》。

  与技术系统一样,生物系统的进化也会留下遗留代码。我曾在美国中西部地区居住过,当时我家后院种有许多皂荚树,树上密密麻麻地长着很多刺,那些刺又长又大,很是危险。这些刺似乎没有任何功能,除了让我担心会被刺伤之外。皂荚树为什么会长刺?一个解释是,有了这些刺,这些树就可以“确保”叶子不会被猛犸象,或者其他北美巨型食草动物吃掉。当然,那些动物都已灭绝了。随着这些巨型动物的灭绝,对种子荚遗传基因进行编码的信息也势必会出现进化,当然,“长刺”这个信息到现在还没有消失

  虽然在这个问题上仍有很多争论,但许多科学家都认为,在生命体的基因组中存在着许多“多余物质”,这些物质也被称为“垃圾脱氧核糖核酸”片段。它们在进化进程中被积累起来并留存至今,却没有任何特定的生物学功能。许多复杂的技术系统,例如软件系统等,都包含着这类不会再被使用的功能,这些功能甚至可能已完全过时。与此类似,在许多生物系统中也存在不少这样的退化性状,它们原有的功能已不复存在。

  对于生物系统和技术系统的相似之处,我们无法完美地一一对应。当然,生物系统处理遗留代码的方式与技术系统是有所不同的,皂荚树最后可能会变得没有刺。如果这个性状确实是无用的,那么长刺对于皂荚树来说就是在浪费能量。因此,在未来的进化中,在与那些因为不长刺而更能适应环境的树种的竞争中,长刺的皂荚树会败下阵来,从而被淘汰。倘若真是如此,那么我的子孙后代就不用再承受被皂荚树刺伤的风险了,对此他们应该感恩。在大多数技术系统中,这种可能性都是不存在的。尽管遗留代码会让软件程序变得过时且效率低下,但它们却不会被自动清除

生活不必尽善尽美,更不需要强求对时间精力的100%充分利用,要学会为自己的生活保持一定的冗余,给自己一定的精神余闲。认为样样都要有一个目的才可以存在,最多只是反映人类的功利主义,毕竟“有用无用”还是人类大脑基于世俗理念和生活习惯所衍生出来的局限观念。

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

我们可以在平时多看一些“闲书”,这些书会避免我们成为一个工具化、产品化的人。对于年轻人来说,就是要做一个既会解题也会解风情的人,如果光是会解题但生活毫无趣味,那就会成为一个乏善可陈的人。


  某个看上去很强大的技术系统,可能会因为一些很小的干扰就出现灾难性的故障。在生物系统中也会发生同样的事情。例如,总的来说,人类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但是人类基因组中的某个微小突变却会导致侏儒症,而且受到影响的两个基因副本是具有致死性的。无论是在生存尺度上,还是在构成材料上,人类以及其他生命体都与粒子加速器或计算机网络有所不同,但是所有这些系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却有着深层意义上的相似之处。

能够容忍小的随机性波动(系统内的局部波动),是防范潜在的系统性风险(摧毁整个系统的风险)的前提;一定程度的波动性,是成就长期稳定性的关键。一个稳定的系统一定是动态可调节的,它是强韧性、反脆弱性和局部脆弱性的有机结合,局部的脆弱性和冗余是为了让整个系统更好地运作。不确定性越强,可选择性就会增加,可腾挪的空间也会更大(即冗余)。关于这部分内容,可以参考塔勒布的《反脆弱》。

下面跑个题,分享一段我曾经关于“局部最优解”的启发:

对生活中发生的随机波动,我们要采取一种审慎取舍的态度,以全局最优为着眼点,不要总想着每件事情都必须一帆风顺。太在乎一城一池的得失,会导致人地皆失。害怕损失也许让你当下少输几个,但很容易满盘皆输。如果想得到最好的结果,我们就得在一些局部波动上做出妥协。一个健康有活力的系统能够经受住多次局部失败的打击,并通过变革获得重生。

在很多时候,应该先解决一个问题,而不是试图同时解决所有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先后次序很重要。可以通过先解决另一个问题,迂回地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如果问题现在还解决不了,不妨放松时间约束,先拖着,等待时机成熟再来解决。

有些问题当然很严重,但它们并没有达到危机的程度。危机有时间约束,是不可避免的、马上就要爆发的,而这些问题则是可以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创造机会,争取腾挪的空间,再来从容地解决掉的。

人不会总有好运气,也不会永远走背运,但是不好的心态会让厄运不断被放大。很多时候,心态决定命运。遇到厄运时不慌乱,坚决斩断厄运链,把损失限制在局部,避免雪崩式灾难,是智慧的体现。

遇到任何倒霉的事情,一定要认命,不要总想着挽回损失,这样损失就会被限制在局部。很多人总是抱着“堤内损失堤外补”的心理,最后损失得越来越多。而愿意止损、愿意认命的背后,体现的是我们对自己的自知,对命运的敬畏。

本文来源:《为什么需要生物学思维》,塞缪尔·阿贝斯曼 著,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3.11.03 周五:

  面对越来越强的复杂性,许多人选择通过物理学方法,抽象掉细节来获得对系统的一般性认知。例如,在考察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比如一家大公司或一个城市时,如果用物理学思维来解释,那么我们所采取的方法可能是:将它的其中一个属性绘制成图表,然后看图表能否很好地拟合为一条特定的数学曲线。这种方法能让我们清楚地看到系统内部所发生的事情,至少可以提供相关的线索。但是,这个系统及其行为之所以能很好地与某条曲线相拟合,原因可能有很多。在这种情况下,你得到的只会是更多的问题,而不是答案。理解复杂系统通常不适合采用直接的、大规模的抽象化方法,因为这些系统实在太混乱、太庞杂了

  因此,注重细节、强调多样性的生物学思维,为理解杂乱的进化系统提供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视角。只有通过大量的刺激和检验,复杂的进化系统才有可能被完全理解。因此,生物学家,特别是野外生物学家,在研究生命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时,都必定会考虑它们的进化轨迹。这种方法特别适合用来理解技术系统。野外生物学家经常要扮演博物学家的角色,非常注意收集和记录在各地发现的各种事物,并加以分类和编目。除此之外,在面对一个极其复杂的生态系统时,野外生物学家也不会即刻就想要彻底理解它。他们很清楚,一次只能研究这个系统的一小部分,而且即使是针对某一部分的研究,也未必会完美无缺。例如,他们只研究少数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鲜少会去考察某个地区的完整的物种网络。野外生物学家对自己的判断非常坚定,而且明白,在任何时刻都只能观察周遭复杂情况的一个片段

  与此类似,在面对一团乱麻般的技术系统,譬如一个软件、某个国家的法律体系,或是整个互联网时,如果我们硬要将物理学思维中的优雅和简洁附加在其整体性之上,那么我们就不可能走太远。要想从真正意义上理解技术系统,并对其行为做出有效的预测,我们就需要成为技术领域的野外生物学家。

  这种生物学思维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天灾人祸。比如说,我们需要借鉴生物学家对癌症的观点:在某些细胞长成肿瘤后,不能简单地说,这是某件事情出了问题。癌症其实是诸多因素和多种生物反应累积所致,而且在这些因素和反应之间还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癌症是身体出现的大规模故障,这种故障足以致命。与此类似,对于技术系统,我们也要认识到,问题以及系统对问题所做出的各种反应,在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导致同样的级联式失败。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像生物学家那样思考问题。在一座核电站中,不断累积的细小问题最终会引发严重问题。例如,在三哩岛核电站事故中,其实有多个独立因素都与该核电站的部分熔毁有关联。同样,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将导致金融市场崩溃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识别出来。


  我们在试图理解一个复杂系统时,必须先确定以何种分辨率来考察它,或者说,必须先确定所考察的细节涉及哪个层级。在我们所关注的层级上,细节的精准度如何?应该关注生命体细胞中的单个酶分子,还是身体内部的器官和血管?应该关注通过电路传播的二进制信号,还是着重测试计算机程序的整体结构和功能?在更高的维度上,我们是否只需要关注计算机网络的一般属性,而不用关注组成这个结构的单个机器及其决策?

根据重要性来为不同的事件分配不同比例的关注度,抓主要矛盾,让次要矛盾自由。


  在这里,我们必须再一次面对物理学思维与生物学思维之间的紧张关系。一方面,我们希望技术世界拥有简单和优雅,希望那些混沌不明的东西消失;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承认,有些事物既是庞杂的,又是微妙难解的,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和进化,这便是心智成熟的标志

  在成长为独立的个体之后,我们会认识到人际关系的复杂性,认识到人际交往的很多精致微妙之处。与此类似,当我们所处的社会逐渐成熟起来之后,人们必定会认识到社会结构中固有的复杂性和不规则性。复杂性科学,尽管绝非“万妙灵丹”,但确实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种平衡:既能突出需要特别关注的细节,又能为知识范畴和关注程度设定恰当的边界。例如,复杂性科学可以告诉我们,系统为什么很容易就会变得不稳定:如何变得不稳定,以及我们必须特别关注哪些地方。如果一个简单模型已经证明了,某个大型技术网络中的一个微小变化很可能会导致网络彻底崩溃,那么我们绝不能对此保持“无知的幸福感”。

  知易行难。想要在物理学思维与生物学思维之间找到平衡点,并非易事。这是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在漫长的思想史上,人类一直沿着这个方向不懈地探索着。


  云和其他大气现象,虽然不是人类所制造,但我们仍然可以从对待它们的方式中,学到一些对待复杂技术系统的思维方式。当我们不理解某个现象或某个系统或心生畏惧时,不应该避之若浼。有些事情即使暂时无从解释,但也应有一席之地;虽然处在尚待理解的范畴,但也可成为深入研究的楔子。

  在面对某个完全无法理解的事物时,可以暂且先关注该系统中的细节,尝试着去理解整体中的某些特定部分。说到底,我们在研究系统时所采用的生物学方法,其实就是迭代和修补。也就是说,细节和意外情况不但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系统,还能不断提高我们的洞察力

  在复杂难解的事物身上,自有神奇曼妙之处。那个闪耀着炫目光芒的技术网络复杂得令人难以置信,因为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拥有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许多时候,我们无法了解它的每一个部分,也无法完全理解它的整体性,不过,能对它有个不完美的把握,或许已经足够。我们可以与技术携手,谦卑前行。

人不能支配命运,只能支配自己对命运的态度。一个人愈是能够支配自己对于命运的态度,命运对于他的支配力量就愈小。命运是不可改变的,可改变的只是我们对命运的态度。

本文来源:《为什么需要生物学思维》,塞缪尔·阿贝斯曼 著,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3.11.04 周六:

  认识复杂系统的正确态度是:对于难以理解的事物,要努力克服我们的无知;一旦理解了某个事物,也不会认为它是理所当然的。谦卑之心,加上迭代的生物学思维,就是洞悉复杂世界的正确方式。


  随着技术变得越来越复杂,我们渐渐失去了理解它们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反应会趋于两个极端:要么恐惧,要么崇敬

  一方面,在面对异常复杂的科技系统时,一些人会被它的强大和复杂压倒,并因未知而感到恐惧;另一方面,在面对科技所展现出的美丽与力量时,另一些人则会像对待宗教信仰一般表现出无比崇敬。视频游戏设计师兼作家伊恩·博格斯特(Ian Bogost)甚至认为,用“上帝”这个词取代“算法”这个术语,一点也不会改变“技术”一词在流行语中的风评。

  恐惧和崇敬都不是生产性的反应。这两种反应都阻断了我们提出质疑的机会,磨灭了理解技术系统的可能性。虽然在处理中高难度的事情时,我们能做到谨慎有加;但在面对完全无法理解的事情时,我们常常会受制于恐惧,并停下探究的步伐,而且多多少少会忘记自身责任,忘记我们应该尽力去理解能够理解的事情。对技术的崇拜也会导致同样的问题。如果我们对一种算法或技术的评价言过其实,无论是说它“美轮美奂”,还是说它“刻骨铭心”,我们都会因此而失去质疑的机会。

  幸运的是,在上述两种极端反应之间,我们还有第三条路可以走,那就是谦卑。我们必须保持谦卑,而不应盲目崇拜;必须满怀好奇,而不应心怀恐惧。对此,计算机科学家迪科斯彻甚至说“卑微的程序员”必须尊重“人类心智的内在局限性”。即使我们能够消除心智上的各种偏差,或者大幅度地增强智力,我们的生命也是有限的。面对这种终极的有限性,我们必须心存谦卑。谦卑既不是桀骜不驯,也不是委曲求全,而是承认自己的局限性,同时不会因这种局限性而陷入无为,也不会将这种局限性奉为神祇。以谦卑之心对待技术系统,有助于我们理解各种各样的系统结构,当然,这种理解仍在我们的认知范畴内。这种对待技术的谦卑态度与生物学思维十分合拍。虽然不断积累的知识让我们对系统有了更多更好的理解,但是这种迭代过程永远都是不完整的。当然,这没有什么关系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戴维·布鲁克斯(David Brooks)曾经明确指出:“智慧始于认识论中的谦虚。”我们心怀谦卑,并对复杂系统的细节充满浓厚兴趣时,就能做到那些满怀恐惧或崇拜之心的人无法做到的事情。谦卑和兴趣能够帮助我们不断探寻系统背后的奥秘,即使永远无法完全理解系统也没有关系。在许多情况下,部分理解已是我们能达到的最好的效果了。毕竟,聊胜于无

  恐惧和崇敬皆会诱使我们举手投降,放弃对技术系统的努力探索,但我们绝不能这样做,必须继续努力,尽力去了解这些系统。谦卑仅仅意味着我们需要接受以下观点:科学必胜论是错误的。我们永远无法实现完全或完美的理解。只要接受了这一点,我们的灵魂就不会再渴求这样的知识了,正如迈蒙尼德当年所说的那样。而后,我们会变得更加“通情达理”,不会再为无法理解的东西感到沮丧。当今时代,即使是软件专家也不得不承认,某些计算机错误属于形而上学领域。因此,是时候用谦卑之心来对待技术了。

  事实上,在面对复杂的技术系统时,谦卑和包容是非常值得尊重的选择。研究生命基因组的科学家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在基因组中充斥着无数无“目的”的片段,它们是在奇异的吸积过程中形成的。在技术系统中也有类似的过程和片段,而科学家却认为这是“光荣的混乱”。不难看出,用“光荣”来形容“混乱”,完全是生物学思维,满含谦卑与钦佩。技术系统是混乱的,是永远无法被完全理解的,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这就是“光荣的混乱”。这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乐观主义精神:繁杂的细节和不完美的理解都无法压倒我们,反而会令我们兴奋不已。也许它们永远不能为我们带来对整个系统全面且深刻的理解,但那不也很好吗

  在复杂的技术系统面前,保持谦卑将使我们获得良好的服务。这是一种充满智慧的谦卑,它的关键特征之一来自生物学思维的如下洞见:对于这些复杂系统的内部运行情况,窥一斑而难知全豹;或者说,我们只能在庞大的机器上打开一扇小门。但我们尽力了,这便已足够

我们日常产生的绝大部分焦虑,都是因未知而产生的不安,以及伴随不安而来的潜在失控感和危机感。我们需要明白,人类是不可能完全理解生活的。承认控制不了,放弃掌控,这才是生物学思维。我们要能够认识到人类对理解世界的局限性,并安然接纳自己的“不知道”,并满足于“足够好”的掌控感。倘若做不到,那我们在生活面前便会失去谦卑之心,从而转向无尽的恐惧。在当今这个纠缠时代中,我们越来越需要这种“足够好”的思维了。


  例如,虽然我们无法真的控制气象,也无法理解它所有的非线性细节,但却可以相当好地预测它、适应它,甚至为坏天气的到来做好准备。气象模型非常复杂,尽管它每个部分的设计都不是很难。我们不仅希望利用气象模型来指导日常活动,比如何时清理衣橱,何时出远门等,还希望对气象模型有所理解,哪怕是不完全的理解。当然,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暴风雪或洪水时,我们还希望能靠它避险。

  就像构建气象模型一样,我们也可以构建技术系统模型,哪怕有所简化也没关系。通过对感兴趣的系统进行模型构建,并测试其极限,调整其参数,我们便可以获得对复杂系统的强大洞察力,而用不着完全理解它。而且,构建模型本身也是一项值得培养的技能。

把一个个不确定因素看成是奇妙的生命体验,而非需要我们不断去逃亡的“恐惧”,以谦卑感看待不理解的事物,在不断的追求中始终保持平衡。从试图全权掌控生活/处处逃避不确定性,转变为乐意去理解世界的复杂、未知和不可控性,并通过体验这些未知和不可控来磨炼自己寻找、吸收和评估信息的技能,以增强我们对生活的洞察和理解。


  我们永远无法完全理解那些拼凑而成的复杂系统。我们始终会面对一些难解之谜,但是没关系,只要不害怕、不沉迷,就可以找到最好的方式——谦卑,哪怕携有一丝崇敬也无所谓,毕竟那是我们自己所构建的系统。谦卑、好奇,以及欣慰感,或许就是我们能做到的最好的状态了。我们必须坚持运用生物学思维,即使尚未实现对系统的充分理解。如果失败了,我们可以再谦卑一点,但绝不能气馁;我们定会找到让直觉深入技术系统底层,窥其堂奥的途径。

  如果我们能明白,罕见的故障和无法解释的错误都是复杂性的衍生物;如果我们能知道,即使是最警觉的设计师也无法预测全部故障和错误,那么在遇到这种状况时,我们就能从容不迫,而不会手足无措了。这也就是说,如果消费者能认识到,这种混乱的、难以理解的系统是现实新世界的一部分,那么就不会再认为“立即换成空挡”是面对故障时最糟糕的选择了。事实上,在当今时代,设计师和驾驶员已经成了探索纠缠时代的搭档,至少在以下这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他们并不像看起来那样毫无关联:谁都不可能完全预测复杂系统的所有行为。许多人都认识到了这一点,只是采用了不那么危险的处理方式,比如说,当计算机出现故障时,有些人会在沮丧中下意识地敲打敲打机身,或者重启计算机,希望系统能够自行解决问题。

  进入20世纪后,我们迎来了无数的限制性定理(limitative theorems)。这些定理为我们划定了可知和可理解的知识边界。在数学领域,库尔特·哥德尔(Kurt Gödel)证明了,在某个给定的数学系统中,总是存在永远不能被证明为真或为假的陈述;在计算机科学领域,艾伦·图灵证明了,任何机器所能做到的事情都存在极限,无论某个特定的算法可能会发展到多么强大的程度。显然,这些领域并没有因此而消亡,甚至算不上遭遇了巨大挫折。尽管受到了限制,但它们在许多方向上都结出了累累硕果,其发展远远超出了那些为它们划定边界之人的想象

  在构建和使用复杂的技术系统时,我们试图了解它们如何运行以及如何失败,但是这种了解确实存在着极限。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停止创造;恰恰相反,它只是意味着,当我们继续构建这类系统时,要明白它们还会不断成长,会变得更加奇异、更加复杂。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调整期望值

  从现在起,承认自己无法完全理解这些系统吧。这种做法将会改变我们理解和应对系统的方式。如果你参与了构建,那么在组装系统时,你就会意识到自己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你与系统进行了交互,那么你会认识到繁杂和意外是常态,而不是例外;如果你试图彻底消除这种常态,那么你不但会失败,还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麻烦、意外是活着的生命体必不可少的状态,活着就是会遇到麻烦。在惹麻烦的同时不断地消除麻烦,追求有序性当中又遭遇新的麻烦和混沌。混沌和有序之间交战的全过程就是生命的过程,一旦这种交战消失,或者是混沌完全压倒有序,那么生命也就解体了。

事实上,对于那些无法被完全理解、无法被完美处理的事物,我们是能够与之共存的。我们完全有能力在这个纠缠时代继续生存下去,并发展壮大。

本文来源:《为什么需要生物学思维》,塞缪尔·阿贝斯曼 著,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3.11.05 周日:

  别随便思考人生,因为绝大多数时候思考的不是人生,而是自己头脑编造的故事。


  我们忙着追赶越来越快的世界,却发现自己想慢都慢不下来。我们被满屏的打折商品诱惑,却忘记了自己并不需要这些。是的,物质跑得太快了,灵魂被远远抛在了后面。除了得到一堆不一定需要的打折商品,我们还能得到什么?最想要的身心自由又在哪里呢?

  世界快就快吧,让自己慢下来,落后一点又如何,倒数第一又如何呢?发发呆,看看书,听听音乐,出去走走,这种简简单单的自由,是不会打折的。我们不需要面具,不需要追赶,更不需要攀比,我们都可以做回最真实的自己。

  或许每个人都是这样,有时候清醒,有时候也矛盾。只因我们都是凡人。


  我看见很多东西,跟这个世界所倡导的很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她要表现坚强,但内心无比脆弱;她要变得强大,但总在自我伤害;她要追求幸福,但却抓住痛苦不放;她要内心宁静,但又时刻制造波澜……


  如果你不想被美梦欺骗,那么我告诉你,不要有希望。所有的希望,都只是一个梦;所有的希望,都是对当下的背叛。有人天天说要活在当下,但却不知道希望就是对当下的背叛。

  当你充满希望,你的当下成了你的未来,你真正的当下,却被忽略不计。你听不见鸟叫,也闻不到花香。未来就是幻象,就像过去也是幻象一样。因为时间就是幻象。所有的欲望,都来自希望。这些希望,只会带来失望和绝望

  当然,真正让你失望和绝望的,并不是你的希望,而是你对希望的执着。但你分不清执着还是不执着。因此,你可以不要有希望,不要有期待。没有希望,就不会有失望,更不会有绝望。

  如果你的希望如愿以偿,它反而会增加你的欲望,让你从希望变成更大的希望。不要相信自己会在希望达成后适可而止,永远不要相信。

  有了希望,你就会对未来有兴趣;没有希望,你才会对现在有兴趣。有了希望,你会产生拒绝;没有希望,你才会接受一切。你对未来的兴趣,你对现状的抗拒,会让你错过当下的乐趣,错过一切本来很美好的东西,而未来永远不会来。

  有人失恋了,才开始知道恋人的好。为什么?因为他没有希望了。有人知道自己要死了,才开始珍惜生命。为什么?因为他没有希望了。

  希望总是在勾引我们,让我们和现实对抗,让我们忍受现状。难道我们不该对抗、忍受吗?不是,没有该不该,根本就不存在对抗,也没有忍受。你对抗的是自己,你忍受的是幻象

  你真的希望快乐吗?去问问那些快乐的人。那些快乐的人,他们没有理由地快乐。你问他为什么快乐?一定不是因为对未来有希望,而是因为对当下的满足

  放弃一切旧的模式,新的模式就会自动建立起来。放弃希望,就不会有控制,也不会有拒绝。这时候,你要的快乐也不会来,来的是宁静,充满了喜悦的宁静。


  什么是社会进步?这个问题好像还比较好回答:交通更加方便,财富更多,寿命更长,身体更健康……看看这些回答啊,再深入一层:为什么要交通更加方便?为什么要寿命更长……过去几百年,真的是在让社会进步吗?还有一个更本质的问题:社会为什么要进步

  要得到一个结论,已经有无数个问题。这些被你习以为常、毋庸置疑的结论,好像太容易被动摇。

  你为什么而奋斗?不为社会的进步,你只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身边的家人……这时,你在给自己编织一个梦,一个看上去更美好的梦。你觉得自己现在是在做噩梦,希望做一个不那么可怕的梦。但无论你怎么改,那都是一个梦。更重要的是,这个梦会一直是噩梦,直到你醒来为止

  你的生活就像一个泥潭,所谓奋斗只不过让你在泥潭中陷得更深。奋斗无非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但你不知道的是,追求更好的生活,只会让生活更坏。

  不再追求,才会更好。如果你真的想要更好的生活,那就不要奋斗。估计没有人会相信。之前我也不信,我很努力,我奋斗,我比其他人都能吃苦。后来结果是我在别人的眼里生活得更好了

  注意这个用词:在别人的眼里……真相是,我的生活质量并没有提升,我的压力更大,我的身体更差,我的朋友更少,我的心情从不轻松……我和马路上的每一个行人都一样,或者比他们更差。

  我比他们有钱?!不,我走在马路上,和他们一样。钱放在银行,房子在家里,衣服挂在身上,车子在路上……没有分别。你唯一能体会的是你的心情。如果你的心情建立在别人的眼光中,那是最不牢固的。别人的眼光,是你以为的别人的眼光,其实就是你自己的眼光

  看见了吗?所谓更好的生活,其实不需要奋斗,只需要改变自己的眼光。

  你什么意思?不需要奋斗,难道什么事情都不做吗?如果你什么都不做,那是最厉害的。什么都不做,包括连头脑都不去想。但你做不到!你不信鬼脚七,你会焦虑、你会恐惧。就算你相信鬼脚七,你也做不到,你也从来没有什么都做过。

  不需要奋斗,不是说你不要做事,也不是说你不要努力。你的做事就是做事,不是奋斗。你的加班就是加班,不是奋斗。你的坚持就是坚持,不是奋斗。

  这不是玩文字游戏,而是专注点不一样。奋斗专注在我,为了我的欲望和目标而努力。做事,只是做事情,事情做了才是关键。做事,本身就是生活,而且是最好的生活。当你把它定义为奋斗,你就会让原本最好的生活变得一团糟。

  你觉得消极是因为你把奋斗定义为积极。在我这里,没有积极,也没有消极。如果你一定要区别,那我告诉你,不奋斗才是真正的积极。

  奋斗,是在追求一个更好的未来而否定现在,本身就是一种消极。不奋斗,当下你觉得一切都很好,没想过要去改变什么,这还不够积极吗?不奋斗,你一样在做事,但你会珍惜每个瞬间,你会看见每个过程

  就像去旅行,一个人在跑步,他努力跑步,心里一直计划着到了目的地要好好休息;另一个人也在跑步,但他在欣赏路边的风景,他也在体会跑步的乐趣。第一个人是在奋斗,第二个人是在生活。

  或许你会问,他们目的地一样吗?无论怎么想,每个生命最终结果都一样,那就是死亡。


  不只是你,每个人都觉得生活中充满了痛苦。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每个人都喜欢痛苦。我知道你不信,但事实就是如此。你会更喜欢跟痛苦连接

  每个人都避免不了痛苦。世界上有的人每天都在说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每天都在倾诉自己有多么痛苦。他是真的痛苦。因为他喜欢痛苦,因为痛苦的感觉一直在他的体验之中,无论他说的是不是真的,只要他相信,他就是最痛苦的。

  有的人痛苦了,从来不说,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他也很痛苦。无论他说不说,他都痛苦,他压抑着自己的情绪,他让痛苦一分一分地增加,等待着下一个爆发点。有的人痛苦了,自己安慰自己说:没事,这点苦不算什么。他也痛苦,他只是暂时告诉自己这点苦还小,但总会有一天,这些苦都会来到当下……

  自从这个世界发明了“痛苦”这个词,大家就非常喜欢它。痛苦的好处在于,你会得到关注,你会感觉到存在。就像小孩子哭一样,哭声会赢得关注和照顾。


  痛苦是什么引起的?痛苦,其实就是现实和你的期望产生了冲突。有了冲突,就有了痛苦。而痛苦的根源,来自你太相信自己的头脑。

  当你的头脑告诉你,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你就会觉得痛苦。当你的头脑告诉你,失去了珍贵的东西,你就会觉得痛苦。当你的头脑告诉你,比别人差很多,你就会觉得痛苦。

  傻子不会觉得痛苦,因为他的头脑从来不会告诉他这些。小孩不会觉得痛苦,因为他的头脑从来不会告诉他这些。觉醒的人也不会觉得痛苦,因为他没有用头脑,哦不,是他不会被头脑控制

  而你,一直被你的头脑控制着。你选择相信它。一旦你坚信自己的痛苦,再有智慧的人也无法让你脱离。听上去就是这么可笑。绝大多数人宁愿相信自己的头脑,也不愿相信周围的智者。

  痛苦是无法避免的?是的,痛苦永远无法避免,直到你知道痛苦没有必要为止。不要试着去避免痛苦。

绝大部分痛苦,都是大脑编造的故事,都是大脑给外界贴的标签。因而无论真假好坏都不必太当真,而想法背后所隐藏的一个个业力回路,才是需要我们时刻去觉察的。

  不用说服自己这个不公平的事实本来是公平的。不要说服自己失去了珍贵的东西也没有什么。不要说服自己我也有好的一面并不比别人差。这些都没有用,因为你这次说服了头脑,头脑还会再次说服你

  就算你的头脑告诉自己,应该如何做就可以不痛苦。不要相信它,不做任何抵抗。你要做的,只是看着它,觉察它,甚至成为它。这时候,痛苦不再是痛苦,它只是一个东西,你可以给它标签为痛苦,也可以标签为欢乐。

  是的,它就是你的一个标签。

事件只是如是发生,所谓的“好坏对错”只是我们后贴上去的标签,即“相”。


  什么才是快乐?你定义的快乐又是什么?

  你想过的生活,一定无法满足。你想得到的东西,一定无穷无尽。你以为有更多的钱以后可以快乐,当你有钱以后,发现还是不快乐。你以为有更大的权力以后可以快乐,当你有权力以后,发现还是不快乐。你以为有更好的声望以后可以快乐,当你有声望以后,发现还是不快乐。

  所有的痛苦,都来自故事;所有的快乐,都来自感觉。当你没满足,快乐不会来,当你满足过后,快乐又会消失。你一切的努力,只换来了这一瞬间的感觉。就像你拿了你所有的积蓄,换了一顿午餐。只是午餐过后,饥饿很快又来了。

  你想要的快乐,前提是不希望有痛苦。这种快乐永远得不到。其实你也不是希望没有痛苦,你只是希望偶尔有点小痛苦,大部分时候都很快乐。你希望管理你的痛苦,也管理你的快乐

  你其实是希望控制痛苦和快乐。但你控制不了,永远控制不了。它们都是你自己产生的,没有人能控制。那些可以控制情绪的人并不是真的能控制,只是他们可以看见自己的情绪。

  要想没有痛苦,就不要拒绝痛苦。要想得到快乐,就不要追求快乐。快乐只存在于当下,一切的追求,都是对当下的否定,也是对快乐的抹杀。

  你不只是不能控制快乐和痛苦,你不能控制任何东西。你以为是你创造了现在的一切,以为你可以控制很多事情发生,其实都是假象。你什么都做不了,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把一切不是你做的认为是你做的。

  如果你想看懂这句话,你去思考:一件事情发生需要有多少条件?这些条件都是你创造的吗

  人们总是很可笑,埋藏在地底下几万年的石油,人们在争论这是我的还是你的。长了上千年的树,被一个三十多岁的人判断说这是我的。石油和树,为什么属于你?为什么不属于它自己

  如果你看懂这句话,你去思考:你到底是谁?如果你都不存在,又哪里来的控制


  你存在,你确实存在。你不只是存在,你还控制这一切,包括整个世界。

  你定义了每个概念,也定义了每个关系,编出了很多故事。你的世界中,每个故事,都是你自己编的,有的故事是喜剧,有的故事是悲剧。这也就是快乐和痛苦。现在来回顾你的每一次情绪变化,是不是都是一个故事

  说到控制,请你相信:你要么控制着一切,要么什么都没有控制。你要么是一切,要么什么都不是。没有中间状态。

本文来源:《没事别随便思考人生》,鬼脚七 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23.11.06 周一:

  我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也就是接纳所有人的评价。就像做电商去掉了地域维度,反而拥有了所有地域;出家人不追求住房的时候,他们可以住在任何地方。

  当我们不在乎某种事情,才真正不被它控制。这种不在乎,不是接受好的,拒绝差的,而是接受所有的可能性。

  当淘宝和360免费的时候,这些公司能赚所有人的钱;当腾讯的游戏不在乎硬件的时候,几乎在每个人的手机上都能玩他们的游戏……当你不再执着于工资有多高的时候,你可以选择的工作范围就大了很多很多,你可以真正选择你喜欢的工作;当你不在乎对方是否爱你的时候,你可以爱任何你想爱的人……

  你问我到底预售了多少?其实不重要,因为我之前根本没有设目标。这件事情做完了、做好了,才是最重要的。

  当我们不执着于某个东西,才真正拥有了它。没有期望,一切都是惊喜!这时候,世界,是多么的精彩;生活,又是多么的轻松!


  这种诱惑是潜移默化的,就像吸毒一样,慢慢成瘾。人都有个毛病,就是一旦赚到钱就会觉得理所当然,然后想怎么继续赚钱。例如,如果我的目标是一年赚一百万,但第一天就赚了一百万,我就会把起初要做的这件事情放下,想着接下来怎么继续赚钱。不只是我,你也是,绝大部分人都是。所有的目标在被满足后,有短暂的快感,但很快就会有新的目标来替代


  人为什么害怕一个人待着?后来我看了不少书,伟大的灵修大师克里希那穆提说:你是在关系中,在社会关系中,在与你的妻子、与你的丈夫、与你的兄弟和他人的关系中发现自己,而不是在与世隔绝和遁世退隐中发现自己。说得真好,“自我”其实不是个实体,是虚假的,是由关系组成的

  人们忙的每件事情,都是在完善和加强虚假的人格。一旦一个人待着,各种关系就会减弱,这个虚假的人格就无法支撑。一旦虚假的人格破裂,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多恐怖啊!当你一个人时,容易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和疯狂。

  为了避免这种恐惧和疯狂,为了支撑虚假的人格,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让自己很忙碌。工作日忙于工作,非工作日忙着旅游。旅游是个很好的借口,不只是可以看风景,而且还可以跟很多人在一起,继续保持着某种平衡。

  有很多事业有成的人,为什么还要那么忙碌?因为他们同样害怕一个人待着。他们觉得越忙碌,越充实。有人说:他们是为了追求事业,你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你要明白一点,恐惧不是什么坏事,也不是贬义词。很多成功人士,都是为了事业,而且是为了以后长远的事业。

  我有个朋友,以前在联想和惠普做过副总裁,后来又做过一个上市公司的CEO,前两年他创业要做一个自己的服装品牌,我问他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创业啊。他说:“这件事情可以一直做到老,我最担心的是老了不知道该干什么。”

  还有个朋友在淘宝上一年销售额几个亿,他很忙,没有假期,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但他还想启动新的创业项目,我问为什么啊?他说现在淘宝遇到瓶颈,政策风险很大,担心以后万一淘宝不行了自己就无事可做。

  他们都是为了事业,也是担心以后停下来了不知道该干什么。猴子除了睡觉,从来不会停下来,你什么时候看见过猴子安静地待着?唉,人确实跟猴子一样,总是停不下来。其实并不是不想停下来,而是人害怕停下来

  看完这篇文章后,你有事可做了。除了自己忙碌以外,你还可以看看周围的人,你会发现无论他们处于什么家庭或者经济条件,都在不停地忙碌着,而且还不知道为什么

人们已经习惯了被名利权情所套住,一旦没有这些束缚,他们反而觉得很空虚和恐慌。人们就像在欲望与空虚之间摇摆不定的天平,把自己一生的时光都用来称量那沉浮不定的名利权情。


  你喜欢哪一种打扮?没有对错,也没有好坏。每一种打扮都是一种真实,至少是真实的一面。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在打扮自己的生活,只是有时候我们没有意识到而已。

  我们没有必要羡慕别人,也不用同情心泛滥。我们看见别人的幸福,只是别人想让我们看见的幸福;我们看见别人的不幸,也只是别人想让我们看见的不幸。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小我,小我的目标是不断地壮大自己,包括欲望。不希望落在别人的后面,我们希望超越越来越多的人,这样有优越感。竞争就不可避免。

  我们所有的生活,大部分都在竞争中度过。买越来越大的房子,开越来越豪华的车子,赚越来越多的钱,打扮得越来越漂亮……这些都是竞争心理在起作用。我们一切的压力都来自竞争,当我们追求外在财富的时候,不可避免就会产生竞争,这就是向外求。

  “你为什么这么拼命?”“不是我想拼命,是我不得不这样啊。”“你计划什么时候结束这种状况?”“我努力工作几年,等公司上市了就有不少钱了,那时我就退休。”

  类似的对话估计很多人都听过。幸运的是,我那个朋友在一个有可能上市的公司,还真有点盼头。但我相信就算那家公司上市了,他还是停不下来。因为他内心的那个小我,一直有着不可满足的欲望

  有没有发现一个特点?我们都期望有一个很好的未来:每个人都在牺牲今天,享受明天。到了明天,还有下一个明天。我们期待享受的那个“明天”永远不会来。你也可以试着回顾一下自己生活的轨迹,看看是不是也在牺牲今天,享受明天。


  假设一个前提:想象在生活世界里,只有你一个人,周围没有人生活在你身边,没有邻居,只有你一个人,这些事情你还会做吗?多么有意思的假设,不要觉得这种情况不会存在。如果你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不在乎他们是否生活在你的周围,这些还重要吗?

  无论是出租车师傅,还是我的那个朋友,都是在为了更体面的生活而奋斗。因为有个“更”字,竞争就产生了,而且永远不会停止

  如果非要做个主题总结,那就是:向外求,去竞争;向内求,做自己 。很多人说找不到自己的兴趣点,你可以思考一下:当全世界只剩下你一个人,你想干什么?这是个更激进的问题,但值得思考。


  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羡慕三十多岁的白领,三十多岁的白领羡慕四十多岁的企业家,四十多岁的企业家羡慕五十多岁的退休大姐。他们相互羡慕,但这都是表象,只因为他们都不了解彼此的痛苦。当他们在一起聊各自痛苦的时候,情形完全不一样了。这四个人一开始彼此还会提些建议,后来发现真正的痛苦,哪有什么建议可提!提了建议又有什么用?生活中的苦,都只有自己去承受。无论是成功还是痛苦,生活都在继续,就像列车一样,无论风景好坏,还是继续向前。


  很多事情,我不再担心结果。

  我说,如果有老天爷,如果有上帝,既然他让我好好地活到了现在,也一定会安排好未来的事情。嗯,想起以前一个朋友说:看看老天爷怎么玩!

  是的,他想怎么玩,我就让他怎么玩。


  大家在觉得好玩的同时,也会觉得这些猴子挺可怜的。因为它们被绳子套着,没有自由,任那个耍猴的人耍弄。我对身边的朋友说:“我们不用可怜它们,其实我们跟猴子一样,每个人脖子上都套了好多绳子。”

  难道不是吗?

  对很多人来说,工作就是一根绳子,一直被牵制着。工作要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得干什么。有人说,不对,我可以换工作。有什么区别?不过是换了一根绳子而已。

  对很多人来说,婚姻就是一根绳子,一直被套牢着。很多人都是主动套上这根绳索的,因为我们对未来恐惧,害怕失去对方。一旦套上这根绳子,双方都会觉得安全了很多。

  对很多人来说,小孩就是一根绳子,一直被套牢着。很多人是心甘情愿套上这根绳子的,因为他觉得这是一种牺牲和奉献,还是一种短暂的快乐,然后假借牺牲和奉献之名,用绳子把小孩也绑了起来……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名利就是一根绳子,一直被名利牢牢地束缚着。有人要面子,有人要里子;有人希望前呼后拥,有人希望家财万贯;有人在乎别人的评价,有人在乎亲人的眼光;有人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失去那些名声。

  我们就是那些被绳子套住的猴子,只不过,套住猴子的是有形的绳子,套住我们的是无形的绳子。因此,我们虽然被套得很牢,却恍然不知。更可笑的是,我们自己还在脖子上不断套上新的绳子。因为我们从来不满足现状,要做更多的项目,赚更多的钱,这些都变成绳索,套在我们的脖子上……

  我们就是那些猴子,脖子上有很多无形的绳子。有办法解吗?当然有,你知道的。但你不会那么做,因为你已经习惯了被套着,一旦没有这些束缚,你反而觉得很危险

  你脖子上到底有哪些绳子?又是谁在耍猴?你该怎么办?这些问题留给你去思考。

本文来源:《没事别随便思考人生》,鬼脚七 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23.11.07 周二:

  为什么会同情?因为我看了很多人的脸。有些人是轻松、愉悦的,但在大部分人脸上我看到的是焦虑和疲惫,或许是因为他们劳累了一天。他们没有意识到,工作已经成为一种负担,虽然下班了,但工作会跟他们一起回家,估计还要跟他们一起睡觉。更让我心酸的是,在有些人脸上看到的是冷漠和迷茫,是麻木了还是心死了?想起我以前在阿里上班的日子,好像经常跟他们一样:焦虑、疲惫,开心过,冷漠过,也迷茫过。

  工作确实已经成为很多人的负担,世界那么大,都想去看看,但因为生计,不得不工作。

  每个人都应该离职吗?当然不是。无论做什么工作,会遇到一些困难,也会有快乐。只是你要知道,这些都是必然的。发生了就让它发生,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就像大海上的浪花,有浪花是必然的,它们只是大海的一部分。不要把浪花当成大海,也不要把大海当成浪花,不要因为浪花而肯定大海,也不要因为浪花而否定大海


  其实,相信每个人的每天都值得记录,虽然每天的事情平淡,但每个人的内心都很丰富。无数念头冒出来,然后又消失,如果能品味这些念头,比看书还要有意思。这才是一本活生生的书啊,现在的书都是死的。


  人生只有两件事情是公平的,一件是死亡,因为每个人都会死亡;另一件是时间,因为每个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每个人时间分配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收获,也会有不同的人生道路。如何有效利用时间,成为所有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时间管理,不只是如何管理工作内容,还要考虑平衡每个人多方面的角色。今天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我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角色管理法

  之所以推荐,首先,因为角色管理法适合多种人群。懒人有简单的做法,勤快人有勤快的做法;可以做得很粗糙,也能做得很严谨。其次,这个方法不需要什么工具,简单的白纸,或者电脑的写字板就可以实现。最后,角色管理法最大的好处在于,可以很好地平衡生活、工作、家庭

  接下来看看如何做,先不要问为什么,跟着我的要求一步一步做就好了。很简单,只要两步:

  第一步,确定你最重要的三个角色。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角色,例如,我是阿里校招负责人,是女儿的爸爸,是爱人的丈夫,是我朋友的朋友,是自媒体鬼脚七的运营者,当然,还是我自己。我这里选择的三个角色是:阿里校招负责人、家庭角色、自媒体人。

  第二步,以周为单位,写出每个角色要完成的最重要的三件事情。因为这是三个最重要的角色,所以一周至少应该有三件事情要做吧,如果有更多,暂时也不要写,只写三件,每件事情用一句话来描述

  完成这两步,就完成了我说的最简单的角色管理法,举例:

2013.9.8 鬼脚七下周工作计划校招负责人

  • 1.下周一晚上19:30YY语音访谈。
  • 2.各个城市的筹备工作和简历挖掘。
  • 3.宣讲会流程和PPT的跟进。

家庭角色

  • 1.给小朋友讲两次故事。
  • 2.保证至少跟家人一起吃两次晚饭。
  • 3.给老婆准备个小礼物。

自媒体人

  • 1.准备好五篇文章。
  • 2.准备下一次大会的演讲材料。
  • 3.《做自己》电子书的准备,《爱生活》样书的检查。

  很简单吧,一周的内容就这么确定下来了。建议你写到一个文本文件中,每周有这么一段,把最新的放在上面。这样坚持一年,也很方便查看。这就是角色管理法。以下是一些小提示:

  第一,每个人的角色还可以更多。但最好不要超过五个,否则平衡不过来。我经常还会增加一个角色“我自己”,安排的任务是:锻炼身体两次、看书一本、和朋友喝茶一次等。而且每周的角色可以不固定。这周是A、B、C、D四个角色,下周是A、B、D、E四个角色,换着来。

  第二,每个角色的事情还可以更多,但最好不要超过五件。多了就没有重点,多了就不一定能完成,多了更重要的是没有那么方便管理了。当把做计划当成一个负担的时候,做计划本身就成为计划中的一项任务了。

  第三,每件事情可以写得更详细。这部分是可以随意的,想到了就写,特别是一些灵感,或者自己希望在什么时间完成,可以给自己一些提醒。同时,如果思维收不住,就在这里写出来,如这件事情的一些规划和细节等,很随意。

  最后,一些常规的事情不用写进来。很多是我们每天都会去做的,无论我们做不做计划都知道要做的,这部分就不用写了。例如,我每天早上7:10要送闺女上学,这事虽然重要,但没有必要做计划……如果是一些常规的事情,但自己无法坚持的,就要列入进来。例如,我要求自己每天打坐三十分钟,如果做不到,就需要写进来。这个计划要列为重要的,且需要花时间准备的那些事情。

  好,现在假定你已经用角色管理法做好了一周的计划,接下来就是如何执行计划。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有时候很忙,忙得都不知道自己该忙什么;有时候事情太多,担心遗漏了什么。工作越久越容易产生这种现象

  这个计划就是用来治这个感觉的。每天早上可以看一眼,如果已经做完的,就在后面写上OK,没有做完的就继续做。当自己不知道该忙什么,或者担心遗漏什么的时候,也可以打开这个计划表,然后一项一项去完成。等到周末的时候再检查一次,必须让所有的事情最后都打上OK。过了一个月,可以回头看看计划中的各个角色都干了些什么。例如,会不会一直没有把家庭角色列入进来,会不会一直没有锻炼身体?

  这样整个角色管理法就讲完了,估计有人还会有些疑问:

  这么简单,会不会遗漏一些重要事情?很多事情,我们认为重要,但实际上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如果一周有五个角色,每个角色有五件事情,我们能完成二十五件事情,已经很不错了。如果那些遗漏的事情,还没在这二十五件事情之中,说明真的没有那么重要。就算遗漏了又能怎么样?而且随时想到了,随时还是可以添加到计划中去。记住,这个计划是给自己看的,不用搞得那么完美,也不用讲究太多的格式

  会不会事情有变化,导致这个计划不可用?所有的计划都可能发生改变,因为计划永远没有变化快。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间管理法我不喜欢用的原因,规定得太死,做一份计划花很多时间,最后又用不了。但角色管理法,有变化随时就调整。而且每个角色只有这几件事情,完成这些事情应该不是难事,还有充足的时间去完成其他的事情。随着计划次数的增多,计划也会越来越靠谱。

  整个角色管理法,可以简单,可以复杂,还可以把每一件事情安排到具体的某个时间点。但我从来没有这么做过,我不喜欢太有规律的生活,也不喜欢太多的限制。你猜对了,鬼脚七是射手座。

  角色管理法,最大的特点是方便。不拘泥于形式,不用格式,不用工具,不用固定。但有一个要求:必须坚持。哪怕是很简单的角色也要坚持。每周才一次,每次最简单的事情只要三分钟。但坚持几个月以后,你会发现很有帮助。再完美的方法,如果不能坚持使用,就没有任何价值


  自卑的人,最害怕别人说自己的毛病,但这个毛病一旦自己主动说出来,就会慢慢走出自卑。自卑的人,经常会把自己的缺点放大,以为周围的人只要看见你,就会发现这个缺点。其实每个人都很忙,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焦虑,没有时间来关注你的缺点

  自卑的人,内心极度敏感,最害怕别人谈起自己的缺点,一旦听到类似的言语,都会觉得是针对自己。自卑的人,都会极力掩饰自己的自卑,就像一些家境不好的人反而会表现得非常大方,一些学识不多的人会表现得很有文化。

  如果敢在公众面前说出自己的缺点,就是走出自卑的第一步。当然,自卑的原因有很多种,我所经历的是口吃和贫穷。走出自卑也不是只要说出自己的缺点就能真正走出来。

  所有的自卑,都是对自我的认知产生偏差,改变对自我的认知,才能真正不自卑。


  什么是成功?三寿说:“每个人每个阶段对成功的定义估计都不一样。我觉得成功就是每个阶段都有能力尽好自己的责任。”三寿解释说,不只是尽责任,是有能力尽好责任

  文卿面带笑容,双手捧着酒杯说:“七哥你的答案呢?”

  我的答案呢?我想起了王朔在《谈女儿》中提到:我干吗不对她宽容?我干吗要对她严厉?我希望她干吗呀?我什么都不希望她。我希望她快快乐乐过完一生,我不要她成功。我最恨这词儿了。什么成功,不就挣点钱,被别人知道吗

  我的答案呢?我对媒体是这么说的:

  “现在社会上好像对成功有了定义,但实际上每个人的定义又不一样。我以前在一篇文章《实现梦想的机器》中讲了一个故事。我一个朋友的公司价值十几个亿,每年也有几千万的利润。但他现在自己身体很不好,跟老婆离婚了,儿子很叛逆,父母身体也不好,真正的朋友都找不到几个。他好像是成功了,但这时他却发现自己一无所有。”

  这是个值得思考的故事。我现在追求的成功,是希望自己能够内心充满喜悦和好奇去迎接即将要发生的事情。如果能做到这个状态,我觉得我就算成功了。

  无忌说:“我理解了,就像小孩子看世界一样。”我笑了笑说:“是的,无论即将发生的事情是什么,我能充满好奇和喜悦地迎接。可能有一天每个人都在骂鬼脚七,那种经历难道就不是一种很好的体验吗?”我希望自己能做到这种状态。

本文来源:《没事别随便思考人生》,鬼脚七 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23.11.08 周三:

  抱怨分成两种:一种是别人对自己不公平,抱怨别人;另一种是环境不好,抱怨这个环境。

  我们先讨论后者,我们抱怨交通堵塞,抱怨雾霾越来越严重,抱怨社会风气不好,抱怨贪污腐败,抱怨有人唯利是图。其实这些抱怨也是因为和自己利益相关,如果跟自己利益不相关,我们不会产生抱怨,顶多只是描述事实。例如,我们不会去抱怨朝鲜的政治,不会抱怨南非的环境太艰苦,因为这些跟我们的利益不相关。

  为什么会产生抱怨?

  有个朋友推荐我看一本书,叫《新世界》,里面描述的一些观点我很认同:当我们批评和指责别人的时候,我们觉得有优越感,觉得自己更加强大。任何抱怨产生时,会有一个前提:我是对的,别人是错的。当我们想抱怨的时候,都希望有人能知道,要么说出来让别人听,要么写出来让别人看,这样才会觉得舒畅。

  一旦我们开始抱怨,就会找很多理由来证明我是对的,别人是错的。就像我们吵架时一样,总是在搜寻各种证据来数落对方的不是。这个时候,我们不会再想到对方的好,就算有人给我们提醒,也会被忽略,我们经常用这样的语气说:“虽然他之前对我还不错,但这次他太过分了!我最痛恨这样的人!”

  唉,一旦有了“但是”,前面的描述都只是铺垫。再深入一层:为什么会喜欢抱怨

  每个人内心都住着“小我”。我们经常听到,包括自己也说:“我受不了自己了。”其实就是受不了那个“小我”。我们有时候发脾气,控制不住自己,那个自己就是那个“小我”。我采访过一些很牛的人,问:“你最大的对手是谁?”那些牛人经常回答:“就是我自己。”这个自己就是那个“小我”。每个人都认为鬼脚七很淡定,性格也不错,但有时候我会大发雷霆,有时候我也会觉得孤独无助,这和平时的我很不一样,其实这些都是因为内心有个“小我”。你如果还不理解也没有关系,就先假定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你内心也有个“小我”。

  “小我”的特点就是希望壮大自己。抱怨,就是“小我”用来壮大自己的手段。抱怨、指责可以让我们有优越感,所以“小我”一旦有机会,就会去抱怨。爱抱怨的人,是因为“小我”占主导地位了,不爱抱怨的人,就是“小我”被控制得很好。

  我们经常吵架,是因为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心平气和讨论,不会产生情绪。如果是有烦躁、抱怨、怨恨的情绪产生,那一定是“小我”在工作了。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好像自己是在捍卫真理,其实这是“小我”需要证明和壮大自己,因为真理从来不需要捍卫,或者说,无论捍卫还是不捍卫,真理就在那里。

  我上次和几个朋友去吃饭,在一个不错的餐厅,我们点完餐等了四十分钟还没有上菜,于是一个朋友大发脾气:“你们太过分了!居然不给我们上菜,别人来得晚的都已经吃上了!”我知道他的“小我”在起作用了,他说完以后周围的人要么给予认同,要么给予安慰。这些都是“小我”需要的。如果“小我”没有起作用,正常情况下,这个朋友应该说:“服务员,你能帮忙看看怎么回事吗?我们的菜到现在一直还没上来。谢谢你!”

  知道了本质,如何才能不抱怨?

  其实很简单,就是你去观察你的“小我”。一旦你意识到“小我”的存在,它就会减弱,甚至消失。每次当情绪起来的时候,你对自己说:哦,那个“小我”又开始了,我看看它到底想怎样。

  几年前,我老婆在一家国外的会计师事务所上班。有一段时间,她经常下班后跟我抱怨:项目太多,总是在加班,香港那边的同事干活特别敷衍,但工资还高得离谱,团队氛围不好,老板还总挑刺……我跟她说:“从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数一下,看看你要抱怨多少次。”当我们开始数的时候,她反而不怎么抱怨了,其实是因为她意识到了。后来我建议她去发现公司里那些好的地方,半年多后,她说他们公司评价她是公司最乐观和最阳光的员工。

  有时候我们自己不抱怨,但别人会来惹我们。这是他们的“小我”在起作用,如果我们意识到是他们的“小我”在作祟,也会很淡定。以前有人误会我或污蔑我,我很气愤,会反驳和解释,现在我不这样了,我现在遇到这种事情,会淡淡一笑,因为我知道一定是他们的“小我”在起作用。有人说:对别人的挑衅不理会,这样是不是太懦弱?当然不是,反而只有强大的人才能做到

  意识到“小我”的存在,就不会再抱怨了,真的这么简单?是真的,你去试试吧!

光是意识到情绪和念头背后的小我,就已经是很有意思的修行了。


  头脑机器有自己的运作方式,有很多机制。当它觉得受到了侮辱、欺负、鄙视、伤害,它就发怒了!当它觉得自己受到了赞美、呵护、重视、支持,它就开心了。当有人开车嘀你了,你会很生气,相当于对方用喇叭做了遥控器,触发了你的愤怒中枢。当你看见性感美女,你会不由自主地产生性幻想,相当于美女形象就是遥控器,触发了你的情欲中枢。

  咱们从小到大,都在训练这台头脑机器。不断变换输入条件,不断加强输入条件,不断强化运作机制。不同的人,头脑机器不一样,训练的背景不一样,整个反应机制也不一样。有人骂了鬼脚七一句,鬼脚七会很生气,被人骂成了我的情绪触发点;有人骂了马云一句,马云可能会淡然一笑,马云没有这个情绪触发点。

  看到这里,明白了吗?

  是否愤怒,关键点不在于别人做了什么,而在于自己头脑中是否存在情绪触发点。造成愤怒的原因,不是当时产生的,而是当事人头脑被多年训练,存在了那些情绪触发点。男司机头脑机制中存在某个触发点,当女司机开车违规,连续触动了那个触发点,愤怒就爆发了;店主的头脑中也存在某个触发点,当某个买家开始无理取闹时,就触动了店主的触发点,愤怒就爆发了。如果司机头脑中没有这个触发点,他不会生气;如果店主头脑中没有这个触发点,他不会愤怒。

  我们是否有涵养,是否足够大度,不在于我们的忍耐力如何,而在于我们头脑中是否存在那些触发点。一旦那些触发点存在,无论如何去忍耐和控制,情绪迟早会爆发。

  每个人头脑中都存在很多情绪的触发点,看不见摸不着,但它们实实在在地存在着,无形无相。这些触发点的多少,决定了我们的涵养、修养和胸怀。情绪触发点越多的人,就越容易出现情绪并陷入情绪之中。

  明白了这个道理,接下来的问题就简单了:如何消除自己的情绪触发点?

  当你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又陷入了另外一个误区。因为触发点既然已经形成,基本无法消除,你在试图消除触发点时,又会新增其他情绪触发点。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你也不能两次遇到一模一样的事情。这次男司机是因为女司机变道和别了自己的车,触发了自己的愤怒,下次可能会因为另外一个男司机无理嘀了他几次喇叭,一样会触发他的愤怒,再下一次或许是因为堵车太久或者行人乱穿马路触发他的情绪……这种情景会无穷无尽,绝对不会有一模一样的重复。

  如果不能消除,那岂不是没救了?当然不是。我们之所以会控制不了情绪,是因为我们把头脑认同为自己,把情绪当成了自己。你都已经成了情绪,当然无法控制情绪!因为情绪无法控制情绪。如果你能跳出来看见头脑的反应机制,看见这个情绪触发点,一切都会改变。就像我们看见别人吵架时,自己不会生气一样。有句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在当局,把当局认为是自己,自然无法看清,只有把自己当成旁观者,才能看清。

  当你清楚地看见你头脑的反应机制,看见你的愤怒是因为触动了你的触发点,你的愤怒自然会减弱。这就是:看见即改变。

  学会看见,不是朝外看,而是朝内看。当你能看见自己的情绪变化,看见自己的情绪触发点,这就是修行!


  情绪的控制是否意味着一直地忍气吞声,一直地谦让呢?这多窝囊啊!

  相信每个人都有类似经历,遇到事情,周围有人劝你:忍一忍就好了。以前还有人把“忍”字写成大字挂在墙上,用来提醒自己不要轻易发怒。

  其实情绪是忍不住的,总要有个宣泄口。你忍了老板和同事,回家就会很郁闷,然后对家人发脾气。当你忍了一两次,等到第三次,或许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你也会对他瞬间爆发:老子忍你很久了!

  我讲的不是控制情绪,而是看见情绪。从表面看,看见情绪达到了控制情绪的效果。但如果你是以控制情绪为目的,不会去察觉,而采用最直接的方法:“忍”,如果你一直忍,你当然会觉得很窝囊。

  再说窝囊,你觉得窝囊,本身也是一种情绪。这时你要做的只是看见你的感觉,不用评价它好还是不好,“觉得窝囊”本身也没有好还是不好。你可以像看另外一个人的感觉一样看待自己。


  说得头头是道,但如果一个人没有情绪,还是人吗?

  很有意思的问题,你看看这个问题产生的过程:我说“看见”情绪,你头脑会演化成控制情绪,再演化成没有情绪,然后提出问题:没有情绪还是人吗?

  这就是头脑的演化作用,如果你不“看见”,你将陷入头脑编制的陷阱中。情绪的产生和这个过程是一样的。当有人指责你:“你为什么一直都这么自私?”

  你听到这句话,头脑开始演化:我以前对你那么好,你居然说我自私?!我帮你那么多忙,你从来没有说声感谢,居然说我自私!你还有良心吗?你总是习惯指责别人,从来不反省自己!你以前就指责过我,我每次都忍你,你今天居然又说我自私!

  看到了吗?这就是头脑的演化机制。其实只是一句话,然后头脑开始演化,在这种演化下,你不生气才怪!

  我接着回答你的问题:一个人没有情绪,还是人吗?

  我从没有说我要消除情绪,我提倡的是“看见”情绪,不要成为情绪的奴隶。有情绪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成为情绪的奴隶,被情绪控制。

  再来看看这个问题本身。其实这个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只是头脑自动演化出来的问题,没有人需要这个答案,只有头脑需要这个答案。因为你不可能没有情绪,这个假设本来就不成立。就算是圣人,也会有情绪,也会发怒。

  其实不需要去管这些逻辑,头脑最喜欢分辨逻辑,但情绪没有逻辑,生命也没有逻辑,只有头脑有逻辑。对于“看见”情绪的方法,本身不需要讲逻辑,只需要去体验。


  我提倡的“看见”,不是鬼脚七自己发明的,是修行中的法门:觉察。可以觉察所有事情,不只是愤怒的情绪。一切情绪,一切行为都可以去觉察。一旦你开始觉察,你就会回到当下

  开心是一种情绪,兴奋是一种情绪,一旦开始觉察,确实会让这种情绪减弱。人的本性是趋利避害的,也正是这样的本性,造成了很多痛苦。如果你执着于让自己更开心,你一定会排斥那些让你不开心的,一旦遇到那些妨碍你开心的事情,你就会不开心。

  如果你真的能觉察,觉察每个细节,你会发现,有一种喜悦会产生。那种喜悦没有理由,也不需要理由,没有逻辑,也不需要逻辑。你看见某片叶子就会开心,你看见某个小孩也会开心,你看看天空也会觉得开心。

  这种喜悦不同于普通的开心,你会觉得内心满满的,就像爱上某个人。你慢慢体会一下。


  看见很简单。正是因为太简单,反而很多人都不会。人的头脑习惯于复杂,习惯于演化,习惯于找规律,习惯于控制。所谓的看见,就是知道,一直知道。你知道你在愤怒,你知道你在伤心,你知道你在说谎。简单吧?就是这么简单,简单到像没有描述一样,只是把看见换了一个词:知道。这就是修行人说的觉知力

  看见很容易,但看见后,不让头脑介入很难。看见自己在愤怒,头脑很快就会判断,发怒是不好的,我不要发怒了,我要忍一忍……这就是你被头脑带走了。不用做任何评判,只需要看见就好。头脑中有很多念头,你可以一个一个地看,看着看着,你就明白什么是看见了

  看见很容易,但时时刻刻看见就不那么容易了。这种持续性的看见,就是一种修行。


  你说的“看见”情绪,是不是就是自省啊?

  不是,“看见”不是自省。自省是后知后觉的,自省是事情发生以后自己的反思,例如“吾日三省吾身”,是每天把自己所做的事情反思几次,看看哪些对,哪些不对,以后怎么改进。这个跟“看见”完全不一样。

  看见是指你当时就能觉察,时时刻刻觉察。就像有一个摄像机镜头,一直在拍摄你的行动、你的思想、你的情绪。这个摄像机不会做任何评判,也不做任何改变,或者说像一面镜子映照着你。

  看到这里,你或许有疑惑:这样做有用吗?是的,头脑总是想有用还是没有用。为了让你相信,我要说当然很有用,比一切打坐、禅修、闭关、吃药都有用。


  有情绪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情绪控制。一旦被情绪控制,痛苦就会产生。要想不被情绪控制,看见情绪就是很好的方法。

  当然,如果你的情绪触发点越少,你会越来越平和,越来越宁静,一旦你平静下来,周围的人也会受你的影响。

本文来源:《没事别随便思考人生》,鬼脚七 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23.11.09 周四:

  你不用消化你的负面情绪,因为你自己永远消化不了,你也不用跟朋友们倾诉,你的倾诉对你不会有帮助,对别人也不会有帮助。你唯一需要的是,找到那个产生负面情绪的根源。这个根源是社会吗?是你所处的环境吗?都不是!这个根源就是你自己

  以前我有一篇文章《三个故事》,里面就说了一个观点:你看见的所有问题,都来自你的内心。对你来说也是一样,社会的所有事情,都只是同样地发生,在不同的人眼里,有不同的判断,有不同的标签。在你眼里,都成了负面

  如果你认同这个观点,那么你的问题就好解决。以后一旦你有负面情绪,或者看见了社会的阴暗面,告诉自己,这只是你内心的阴暗面,事情并不是如自己的判断那样

  接着说如何去掉负面情绪的根源。

  这时候你要告诉自己:这个信息是负面的,我的观点只是来自我内心的判断,并不是确定的,如果真的认为有问题,那就是我自己有问题

  这不是要你对任何一件事情都积极地去看待,只是让你不要像那样判断,不要引申,因为你的所有判断和引申,都不是事实的真相。多这么试验几次,你就不会再积压那些负面情绪,更不会拿这些跟你的朋友去讲了,因为你知道那不是真的。不是你自己消化了,是它们根本就没有产生

  你或许会问:“我怎么能质疑自己的判断呢?”

  是的,每个人总是很相信自己的头脑。你觉得鬼脚七厉害,但鬼脚七说的话你不相信,你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头脑;你觉得一些哲人很厉害,但他们写的书你也不信,你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头脑。

  其实一切痛苦,都来自我们太相信自己的头脑。我们的头脑觉得社会阴暗,我们就信了;我们的头脑觉得自己受委屈了,我们就信了;我们的头脑觉得自己吃亏了,我们就信了;我们的头脑觉得自己应该伤心,我们就信了……

  怎么样才会没那么相信自己的头脑?你看懂上面这段话,你就会开始没那么相信了。当我们知道了真相,就不会再受骗。


  不要觉得别人有多成功,再成功的人一样要吃喝拉撒睡,你是这样,我是这样,马云也是这样。无论一个人有多成功,一定会有问题等着他去解决。如何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其实这不是问题,因为问题解决了还会有下一个问题。以前有个电视剧《士兵突击》,里面有一句台词,我认为说得很经典:生活就是一个问题接着另一个问题

  为什么生活中会有那么多问题?也就是为什么生活中会有那么多烦恼和痛苦?这是个很本质的问题,如果说一句极端的话:生活就是由这些烦恼和痛苦组成的,快乐和幸福只是点缀。就像佛经中说:人生皆苦

  我估计你想问的是:生活中如何才能让问题少一点?这是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答案。很多人过一生,痛苦了一生,烦恼了一生

  答案很简单:学会接受。所有发生的事情,没有对和错,只有因和果。现在发生的事情,就是之前发生的事情的果,也是未来发生事情的因。既然都是因和果,你只能接受,抱怨和痛苦没有任何用处。

  你经验太少,之前不努力,这就是因;造成你经常在工作上犯错,这就是果。你接着努力学习,以后犯错就会少,这也是因和果。

  你或许会问,这是不是佛教啊?这是不是迷信啊?

  说到因和果,确实是佛经中提到的比较多,但佛经也只是说了真理,就像科学说1+1=2是一样的。因果,跟化学反应没有本质区别,化学反应讲究条件具备,然后有反应。因果也是如此,条件成熟,然后就有结果。因果,和你种树是一样,阳光、雨水、土壤、种子都具备的时候,就开始发芽。这不是迷信吧。

  当你开始接受现状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头疼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它们都不会再困扰你。工作犯错了,纠正就好了;受批评了,下次吸取教训就好了;手机丢了,再买一个就好了;没有钱,少花一点就好了……

  你或许会说:“你说得倒轻松!你事业有成,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不是让你努力工作,也不是让你继续犯错,我只是让你接受现状。你接受了现状,就不会觉得是问题,也不会觉得痛苦,需要做的事情自然也会展现出来,你只需要去做就行。接受了现状,你不会有抗拒,你才有可能在以后改变,才能让问题变少

  事情可以带来很多问题,也可以什么问题都不会带来。如果你能接受发生的事情,那其实就没有问题,需要怎么做也会很清楚。如果不接受现状,你就会陷入了无限的痛苦之中。

  所有的问题,要么可以解决,要么不能解决,要么解决的时间长,要么解决的时间短。问题本身不会带来痛苦,带来痛苦的一定是你自己,是你把问题延伸成了痛苦。问题带来的只是痛,但你制造出了苦。如果你能做到“痛而不苦”,问题自然也就不是问题了

  回到你的问题本身。你不用关心你那个成功的前辈是否有问题,他问题的多少跟你没有关系。你要关心的是,你自己有多少问题,你制造了多少问题

  你会说:“我没有制造问题啊!”

  你有!你工作上出现了两次错误,是事实,不是问题。但你认为自己跟不上大家的步伐,你为此烦恼和不自信,这就是你制造出来的问题。你还在担心以后有解决不完的问题,你想知道为什么所谓的成功人士还有问题,这些都是你制造出来的问题,它们会消耗你很多精力

  其实,你接受现状,只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改正错误,以后工作更加认真一点。

  头脑总是在不知不觉地编织着一个大网,把你网在里面,让你觉得很自然、很好奇,接下来就会发现烦恼、痛苦接踵而至。这个网,其实就是一个梦。你在梦里被引导,在梦里欢笑和哭泣,你浑然不知,你每天不满足于现状,在梦里东奔西走,胡思乱想,希望把梦做得更美一点。但你不知道,你越不满足就会越挣扎,你越挣扎,你的梦就越糟糕,越糟糕,你又会越挣扎,如此反复几十年

  不过你也不用悲观,绝大部分人和你一样,每天都在梦里挣扎,做的都是噩梦。


  我们在生活中追寻每一样能让自己快乐的东西,却不知道快乐就在我们的内核中。它是自在的。没有方法可以变得快乐。我们只需要停止做让我们不快乐的事就行。让我们变得不快乐的事之一就是对自己及他人充满要求。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通常要求他人改变,让我们快乐,让我们满足。


  当我要放下的时候,以前的一切问题都不存在了。

  说到修行,什么是修行?不是修心,心不需要修,本来就存在;不是修禅,禅不需要修,本来就圆满。那修什么?只是修行。行为是行,念头是行,情绪也是行

  她说,我们每个人都有两部分,一部分白的,一部分黑的,就像太极的阴阳鱼一样。白的,代表自己优秀的、光彩照人的一面,例如有的人会唱歌、有的人会赚钱、有的人长得美等;黑的,代表自己不喜欢的一面,总想掩饰的一面,例如嫉妒、愤怒、自卑、外貌等。

  每个人每天都会努力去展现白色的部分,希望让别人看见自己的白色,努力让白色越来越耀眼醒目。所以我们读名牌学校,赚很多钱,打扮得很漂亮,而且还经常炫耀。同时,我们会压制自己黑色的部分,不愿意别人提起,不愿意让人看见,甚至自己都不愿意想起来,更不愿意去面对

  真正给我们生活带来问题的是哪部分?肯定不是白色的部分,那部分只会让自己更加得意。带来问题的一定是自己黑色的那部分,只不过我们总逃避它。但这部分也是我们自己,是我们的一部分,永远去不掉。黑色部分被压抑久了,一定会产生问题

  最好的办法是接受,无论白色还是黑色,都要接受。这才是一个完整的自己。当一个人开始接受自己的缺点,接受所有问题的时候,改变才会真正开始。


  这些我们自己看上去非常困难的事情,实际上事情很简单,只是我们内心不接受。一旦观念发生变化,一切改变起来就很容易。又讲到黑白鱼。黑色的那部分,看上去真的有那么难吗?接受它,它就会软化,拒绝它,它会变得更加强大

本文来源:《没事别随便思考人生》,鬼脚七 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23.11.10 周五:

  人的一生好比客栈,每个早晨都有新的来客。喜乐、沮丧、卑劣,某个瞬间的觉知,像是意外的访客翩然到来。欢迎并热情招待他们每一个!

  即使是一群悲伤之徒,恣意破坏你的屋舍,搬空所有家具,仍然要待之以礼。因为他可能带来某些崭新的欢悦,涤净你的心灵

  无论是灰暗念头、羞愧或恶念,都要在门口笑脸相迎,欢迎它们进入你的内心。

  不管来者是谁都要心存感激,因为每位访客都是上天赐给我们的向导。


  或许这个案例每个人都很熟悉,或者我们每个人自己也做过,就是在背后说另外一个人的不好。她这个朋友说了半个小时,还不肯停。

  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我们在批评别人的时候,自己能获得优越感、满足感。朋友在批评那个女人,无非是想告诉别人:“你看我不是农村出来的,我不整容也长得还可以,我素质很高,我不用主动,也会有男人啊……”

  我们如何发现自己的问题?

  如果你看见这个世界有问题,这个时候,你去想,你内心一定有问题。世界就是你内心的反映。你内心的问题解决了,外界就没有问题了。

  问题也来自我们的欲望,说得好一点,也来自我们的期望。其实,通往地狱之门的道路,是由期望铺成的。


  你遇到的烦恼都是你的念头,你看见的世界都是你的念头,一切都是游戏。


  其实,开悟就是我们给的定义。有人说看见了世界的真相,看见了背后的本源,体验到了无我就是开悟。但我们怎么知道看见的不是幻象,体验到的不是虚妄?佛陀还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体验过那些,我也怀疑过那些,更根本的确信不在于那些体验,而在于自己的觉知。用专业术语讲,就是观照。那个观照会告诉我,我看见的是什么


  他们没有找到生活的意义所在,所以忙着在寻找。他们想得到新的车子,新的房子,新的工作。但过后他们发现这些东西同样是空的,于是他们重又奔忙起来。


  我今年三十八岁,前三十年,我把很多事情想得很复杂,后来几年,我习惯把很多事情想得很简单。最近两年,我又有些变化,我觉得事情只是事情,事情复杂还是简单,只跟你的想法相关,跟事情没有关系

  我的自媒体工作室只有七个小伙伴。一天,公司的小姑娘跟我说办公室政治她实在受不了了。我说就这么几个人还有办公室政治啊。她说有啊,某某对某某如何,还有某某又如何。我笑着说,办公室政治是你搞起来的。她听了觉得很伤心,我知道她没听懂。后来她要离开我没有挽留,只是送了一句话给她:我们看见的世界,都是自己内心的世界


  人的生命很可贵,人本身就是一件奢侈品。人相比其他万物,非常特殊,人有思想,人有意识形态,是非常昂贵的身体。能够转世成人,很不容易。我们不应该去浪费,而应该好好珍惜,不断去觉察,让生命更有意义

  清晨睁开眼,我们就要对自己说:“今天是最好的一天!”不管昨天发生了什么,都已成为过去,无法改变。不要让昨天的烦恼影响到今天的好心情!开始一天的工作时,不管有多忙碌,压力有多大,都不要抱怨,不要因此影响了我们的心情。哭,也是一天;笑,也是一天。何不让我们怀着最美的心情过好每一天呢

  不管昨天发生了什么,都已成为过去,无法改变。我们一天的状态如何,决定于我们心里怎么想,任何一件事情到底是好是坏,都是我们的心在判断,我们可以重视它,也可以选择忘记。


  我们每天见很多人,说的大多是不快乐的事。事业成功的说压力大,工作清闲的人说没前途,没有结婚的说怎么还遇不到合适的人,结婚的却说遇到的人不适合自己。幸福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烦恼却像宝贝一样谁都不肯撒手。我们往往以为通过外界的满足才能使自己快乐,其实,真正的快乐是需要通过内心来寻找的。其实快乐很简单,快乐就是要有目标有追求;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发自内心地微笑;学会善待自己;懂得宽容他人;看淡物质诱惑;乐于帮助他人。无论生命中遭遇多少的困苦、艰难和波折,我们都要保持淡然的心态,去看、去想象生活中积极美好的一面。

  我们控制不好情绪,一是我们修行不够,二是我们接触了让我们产生负面情绪的人与事。当我们的情绪受到影响时,适当地远离负面的环境,让自己平息下来。冥想一些快乐的人与事,或者来一次远行,让心胸开阔起来,再回头看之前的是是非非,一切也就释然了。很多矛盾的起因都是一些小事,不懂得退就会越搅越大

本文来源:《没事别随便思考人生》,鬼脚七 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23.11.11 周六:

  所有人都是贪心的,头脑总是想要更多更好,总是不想放弃。你从小到大受的教育都是教你如何抓住所有东西,而从不教你放弃一些东西。

  这么简单的问题,如果发生在别人身上,你一定也能给他建议:当然应该跟小孩在一起啦,亲情更重要啦;或者应该选择5000元的工作,可以给小孩更好的生活……但现在这件事情发生在你自己身上,你就觉得迷茫了!因为问题在别人身上你不需要放弃,在自己身上你就需要选择,有选择就有放弃。但你不会放弃,你从来没有学过,也从来没有人教过你

  你的日子很艰难,不是因为钱。就算你有钱了,你也一样很艰难。你会觉得生活怎么这么多矛盾,你的小小要求为什么不能被满足……这一切的原因,都是因为你不会放弃。是的,你从来没有学过,你也从来没有想过。你明白的那些道理,都用在了别人的身上,都用在了抱怨生活和长吁短叹上。

  知道如何才能得到内心的宁静吗?不是你有钱就可以,就算给你更高的工资、更好的物质生活,你也不会宁静。你会安静几天,然后又开始抱怨。你也会安慰自己:我已经很好了,应该知足了。但过不了几天,你又会抱怨,你会纠结,你希望得到更多。这就是人性。是的,不只是你,几乎所有人都是如此。人都是贪心的,因为人们都在用头脑生活着,都被头脑控制着,都在玩一个又一个“自我”的把戏

  “自我”有八大特点,容易让你陷入其中:希望受到赞美;不希望受到批评;希望得到;不希望失去;希望快乐;不希望痛苦;希望声名远播;不希望默默无闻或受到忽视。

  如何破解?无须破解,看见即破解。


  你知道你的问题在于:你把所有事情都往心里放

  其实你放的不是所有事情,你放的是那些不好的事情,所有快乐的,你会过滤掉,所有不快乐的事情,你都会记住。其实也不对,你不是把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放在心里,你放在心里的还有你的判断和感受。你能记得有人曾经说过的话,那句话是对你的侮辱或者鄙视;你能记得别人做的事情,那件事情是对你的欺骗和伤害。你仔细看看这几句话,如果你只是记住那句话,或者那件事情,其实没有关系。关键是你有自以为是的判断和感受,更关键的是你把这些都记录下来了,不再忘记

  痛苦的源头,在于你头脑中有一些自认为不可改变的观念,你无条件相信,从未质疑它。当你遇到事情,你开始判断,当你的判断和你头脑中的观念发生冲突,你就开始不满、烦躁、焦虑、痛苦……


  今天有朋友问我:“七哥,你真的不容易生气吗?如果有很信任的朋友欺骗你,你不会生气吗?”我回答说:“我容易生气,但这个生气会很快消失。是谁定义朋友的那个行为是欺骗?是谁在规定朋友就不能欺骗我?”

  如果你真的要把事情放在心里,你可以只放那些事情,而不要放那些判断和情绪。这样就会是很好的回忆,就像你拍了一部电影一样,记录的是那些胶片上的影像。观众看电影,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判断,你只负责记录。以后回忆的时候,就慢慢品味。

  有人说生活就是一部电影。确实如此,你每天都在表演,你也在设计剧情。你是主角,你也可以是导演。当然,如果你相信上帝的话,上帝就是那个大导演。你一定也懂了很多道理,例如不要在乎别人的评价,例如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你好像还是做不到。懂了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其实是你没有懂。你只是懂了这些道理的意思,你把这些道理当成知识在积累,就像记英语单词一样,你记录了很多心灵鸡汤。你的知识积累再多,也抵不过一个小小的移动硬盘。你需要真的去做,去体验,它们才会成为智慧。等哪一天真正明白了那些道理,你会痛哭流涕。不是因为伤心,也不是因为开心,你只是对那些过去表示一次感慨,也是对你今天问题的回应。

  但这个明白,别人帮不了你,只有你自己才能做到。我能教给你知识,但无法教给你智慧。


  我是真的希望你问自己一个问题:你追求成功是为了什么?不要轻易回答,仔细想想。

  如果你真的能认真想这个问题,你应该会回到一个终点:希望人生过得幸福。因为那些所谓的成功能给你带来满足感,让你觉得快乐,你的人生就很幸福

  只是,这个世界有个大骗局: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所有的追求,都会让你不幸福。你追求,说明你对现在不满足,你的不满足不会让你觉得幸福。

  有没有发现?只要你去追求,你就永远不会幸福;你不幸福,你就急着继续追求幸福。如果你不幸福,你也不会觉得自己成功、人生成功!

  很多得道高僧告诉我们,要向内求。向内求,就是停止对外的追求。不要把不要追求理解成不努力、不上进,这个可以以后慢慢讲。回到主题,你觉得不幸福,所以你觉得失败。那么很多人跟你一样,都没成功。所有的成功,只存在于别人的评价里。所有的失败,只存在于自己的眼光里。前几天我听一位老师讲课,他说:每个人都是一个艺术品,活到这个样子都很不容易。

  多有道理啊!你从出生时是一张白纸,到活成现在这个样子,你觉得容易吗?如果是上帝把你改造成这个样子的,你觉得上帝容易吗?上帝把你改造成现在你的样子,和把我改造成我现在这个样子,都不容易,一样的不容易。

  如果你听懂了,你会真的明白,活成你这个样子和活成马云、马化腾、鬼脚七那个样子,一样的不容易,一样的很伟大!好了,我估计你还是没懂,但你应该平静下来了,虽然不喜悦,但也不会觉得那么抑郁了。

  无论发生了什么,明天的太阳还是会照常升起的。


  人就是这样,太稳定了,会希望生活有些波折;波折多了,又渴望稳定。就像一个人喧嚣久了,就期待宁静;孤单久了,就渴望爱情。

  开悟的人,不是因为人生看到了尽头。那些所谓受伤后看破红尘出家的,并不是真的修行,而是一种逃避。逃避的人,不可能开悟。你看书解决不了问题,你找我也解决不了问题。你的问题只有你自己能解决,学会向内寻求

  你觉得生活能一眼看见尽头,你觉得生活好像没有意义,那你到底在期待什么意义?如果你发现什么都没有意义,你求开悟是更没有意义的事情。开悟根本求不来的。

  你之所以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是因为你以前追求的意义就是工作稳定、生活稳定、婚姻稳定。现在你发现都已经得到了,得到了就觉得没有意义。你如果想赚更多的钱,等你赚到钱以后,你也会觉得没有意义

  欲望就是如此,满足了,就会失去意义,然后就会寻求下一个目标。所以那些很有钱的人,还是会想要更多的钱。你看清楚了吗?这就是每个人的自我模式。

  如果你真的觉得生活没有意思,有一件事情你可以去做:观察自己。你观察自己每个想法、每个情绪、每个喜怒哀乐

  你或许会说,这多无聊啊。是的,是很无聊。反正生活都没意思,你不妨无聊一把。你坚持一段时间,可能会发现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很有意思,哪怕那个事情在别人看来很没意思。

  你的生活太稳定,不会有大变化,所以觉得生活没有意义。但你现在还是不愿意承认,也不愿意接受生活没有意义。因为你从小受的教育就是要有梦想、有爱心、有激情、有追求、有文化、有道德……总之,要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所以你去找意义

  为什么不反过来想一下:生活本来就没有意义!当你真正接受生活本来就没有意义,你会发现生活到处都有意义。有点难懂吧,我试着类比一下啊。

  出家人没有自己的房子,所以他可以住任何地方;网络上没有空间,所以可以到达所有地区;你不想要结婚的时候,你可以爱任何你想爱的人;你能接受生活没有意义,你就会发现生活的意义无处不在

  当你头脑中没有框框,没有期待的时候,你能接受所有发生的事情。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本书,一本活生生的书。每个人都是自己这本书的作者,只是很多人不知道。知道自己是作者,并不容易,悟性好的人,经历了很多事才能明白。更难的是,明白自己还是这本书的读者。以一个读者的身份来看自己这本书,一定会有别样的感受。这种方法在修行中叫观照

  没事别随便思考人生,体验当下,观照当下,比所有思考都来得更有收获。

本文来源:《没事别随便思考人生》,鬼脚七 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23.11.12 周日:

  与其害怕失败,不如痛痛快快地失败一回。我们都还年轻,勇敢一点,就算失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无常,是佛法中经常用到的词语,不过没有想象中那么神秘。顾名思义,无常就是没有常态。更通俗地讲,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是无常的。每个个体都只是变化中的某个状态。

  一个喝茶的瓷杯很漂亮,打破之后呢?就是几块瓷片。形成瓷杯之前呢?就是一把泥土而已。人最早就是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到长大成人,像我们这样,好像还要活几十年,但谁保证明天不会有车祸?我们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

  每一段感情,也都是一段过程。他/她只是在这个时间的状态下,是你的恋人;父母也只是在这几十年是你的父母。无论长或是短,都只是一个状态的长短。如果你忧伤,你可以去想,这是无常的,没有人永远忧伤;如果你委屈,你也可以去想,这是无常的,没有人永远受委屈。这样的我们能回归宁静和淡定

  我们不会因为天气变化而焦躁不安,因为我们知道天气是无常的。当我们预期一切事物皆是无常时,或许我们内心会更宁静和淡定。

  看到这里,或许有人说:照你的意思,一切都是无常,我们就不用努力了,等着变化就好了。当然不是!把无常想象成一个巨大的方程式,里面有成千上万个变量,正是因为如此多的变量,导致无论事物还是情感,一切都是无常的。但在这些变量中,我们的言行,我们的努力,是这里面最重要的变量

  我们小心一些,瓷杯不会轻易打破;我们遵守交通规则,就能减少一些意外产生;我们多照顾父母身体,会让父母的状态延续更久;我们改变一些营销策略,可以慢慢走出流量低谷;我们做好产品和服务,可以让高的流量延续。影响淘宝店铺自然流量的变量有哪些?产品是否足够有特点,包装是否吸引人,信息是否准确完整,服务是否达到标准,经营是否足够诚信。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去努力的变量

  我们常说“随缘”。随缘不是什么都不做等着以后发生任何事情,随缘也不是不看结果。结果重要吗?当然重要!不然我们奋斗也没有意义。但结果不是我们可以控制的,我们可以控制的是变量,也就是因。当我们在因上做了自己一切能做的事情,结果就已经确定了。无论你是否焦急兴奋还是沮丧,结果的好坏不决定于你的心情,决定于你之前的行为

  有句话叫:菩萨畏因,众生畏果。我们都是众生,我们担心年底能否晋升,担心女朋友会不会离开自己,担心父母身体会不会有问题,担心店铺流量低……众生只怕恶果,不知恶果起缘于恶因,菩萨有智慧,戒慎于初,没有恶因,哪来恶果。我们开始应该考虑更努力地工作,更多地了解你女朋友,更关心父母身体帮他们检查,努力做好产品避免作弊行为……至于结果会如何,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不要做无谓地担心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个道理:诸行无常,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已故的圣严法师有一段关于逆行菩萨的话说得特别好:

  凡是打击你、压迫你、刺激你、欺负侮辱你的人,使你爬不起来的人,都可能是逆行的菩萨。不要认为刺激你的人是仇人,压迫你的人是冤家。因为坚强的意志力,往往是从磨炼中培养出来的,我们的体能、智能、心力、毅力均要靠艰苦的经验来锻炼,不要因逆境的挫折而灰心丧志。

  我们的生活不是如此吗?年龄越大就越体会到什么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年龄越大就越体会到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生活本质是一个困难接着一个困难,我们生活在世上,也就是解决一个困难,然后再去解决下一个困难。在解决这些困难的过程中,我们的能力得到锻炼,我们的性格得到磨砺,我们的心性得到提升,这也是借假修真

  规律很有意思,当我们不明白规律的时候,偶尔会无意识的遵循这些规律。一旦我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就会很好地利用这些规律。同样,当我们明白了借假修真的道理,这个道理也能为我们所用

  生气时,试着观察自己,我因为什么生气,我如何才能不生气?情绪低落时,试着观察自己,我因为什么情绪低落,我如何才能不低落?遇到困难,试着观察自己,我面对困难的心态如何,我在担心、害怕什么?生气会过去,情绪低落会过去,困难也都会过去,而生活还要继续。但在我们生气、情绪低落、解决困难的过程中,留下了什么?过去的都是假,留下的才是真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或许我们可以通过这些虚妄(假),来修炼我们希望的能力(真)。

本文来源:《做自己》,鬼脚七 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2023.11.13 周一:

  你的心智模式、你与人沟通的模式,决定了你生存的环境。我们以为环境影响着我们,其实环境都差不多,我们一直都是在创造一个自己所看到的环境。

  在同一个环境、同一个群落里面,总有一些人活得很快乐,总有一些人活得很郁闷。这只能说明,外在环境好像是变化的,其实是虚幻的,只有我们内在的那一颗与别人相处的心,才决定了外在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现在,大家都在讲阳明心学,阳明心学的核心就是,世界因你而变,这句话展开来讲就是,世界因你的心智模式而呈现出不同的样子。一个人情商的高低,本质上就是他能否随时切换自己看世界的角度。而这种能力是可以经由觉察和训练来获得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像训练我们的肌肉那样,训练我们以不同视角看世界的能力呢?

  任何世道都很艰难,人心都很叵测,自有其险恶的一面,在承认这种无常的前提下,我们如何来训练并建构自己的心智模式,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做好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不甘心仅仅做个好人。他很想获得那些“坏人”得到的东西,但他又不能接受自己用坏人的方法获得这一切。然后,一旦别人用这个方法对他,他又心生不解,甚至怨恨。

  从表面上看是好坏的问题,其实是能力的问题。本质上,所有哭泣、悲伤、愤怒或者其他简单的情绪表达,都是对自己能力不足的遗憾和怨恨,对自己无能的痛苦,但又不能表现出来自己无能,也不能告诉别人自己无能,这几种情绪往往一交杂,就以一种很粗暴的形式表达出来。


  归根到底,在人世间不管怎么折腾,仅仅做个好人很危险,仅仅做个有心机的人也很危险,仅仅做个没有觉察的人,还很危险。

  于是问题就来了,如何才能不显得那么好?其实这可能是个伪命题。

  真正显得不那么聪明的人,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他见过比自己聪明太多倍的人。他已知的“海岸线”越长,对无知的“海洋”的了解就越深,所以他会自然而然地呈现出一种谦卑感。以我自己为例,我特别喜欢做室内空间设计,正安的很多室内设计都是我做的。但是自从我认识了两位设计大师之后,就再也不敢在他们面前展示我的设计了。

  我看到的那些比较接近得道的人,他们总是表现出不那么好的样子,体现出他们和光同尘的一面,甚至有意地体现出自己的缺点。

  记得第一次见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时候,我有一点儿不自然—虽然我也见过很多智者。然后,他就跟我分享了他头疼的经历,还问我中医有什么办法处理这件事情。后来我才明白,他是有多么大的慈悲啊!他什么样医术高明的医生没见过?他的弟子里面就有很多顶级的医疗专家,但他为什么要和我谈这个话题呢?实际上,他只是要让我在那一刹那间感受到他并没有那么高高在上,他用这种方式来证明他也是一个凡人

  成熟懂事的大人都知道蹲下来和孩子聊天。孩子在用各种方法骗你的时候,你还配合他让他来骗你,这就是慈悲,这就是智慧。所以,慈悲跟智慧永远都是并行的,真正的慈悲一定是有智慧的。真正的智慧也一定自然长着慈悲的心,这就是“智悲双蕴”

  在人世间,我愿我们每个人都活成一个慈悲跟智慧永远并行的凡人。


  在《人间世》中,庄子告诉我们,不管你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拥有“颅内高潮”,感觉自己与宇宙化为一体,你仍然要在这样一个哪怕是假的世间,貌似真实地与各色人等打交道

  庄子对于人性的险恶有着深刻的洞察和理解。基本上,庄子并不认为人心的难测有什么问题,因为这就是“人间世”。你对人心难测不了解这件事情本身,才是问题。他对于人性险恶是没有抱怨的,只是借由孔子的口来对好人予以同情和提醒。

  庄子之所以可爱,就在于他从来不对人性的恶怀有怨恨,他认为这都是正常的,是大概率事件。弱者的愤慨只会把自己气到内伤。有很多好人的结局并不好,就是因为他们不够智慧,没有深入地理解人性


  颜回问:“请问什么是心斋呢?”

  孔子说:“你必须摒除自己的杂念,心智要很单纯,不要用耳朵去听,而要用心去领悟。逐步过渡到不用心去领悟,而用气去感应。耳朵的功能只是聆听,心的功能是与外界事物结合。‘气’因其虚无,才能够接纳万物,达到‘虚无’的心境之后,就是‘心斋’了。”

“虚其心 ”—把心放空。专注地把所有念头放在“放空”这件事情上,去“感受”周围的声音。不要用耳朵去听,要用心去“听”。


  “我是为你好”,实际上是一种“我执”。

  一个人怀揣着“我是为你好”“我是对的”等想法,哪怕他只是在心里面默默地有“我是对的”这样的念头,就形成了所谓“我执”;当他觉得“我比你聪明,比你更知道事情应该怎样做”的时候,就形成了“我慢”。

  不管你如何包装,如何提醒自己要显得低调、朴素,都是很难做到的。一个人内在的骄傲和执着,是掩盖不了的。它就像一种“力”,而“力”必定也会存在一种“反作用力”

  当你暗暗地想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去推动别人的时候,就会被别人暗暗地用他所拥有的执着和傲慢反击回来,你就会受到伤害。其实,我们认真想想,谁又不是拥有自我骄傲而在生活中屡屡受挫的人呢?


  人性本“恶”,不认同你是常态。

  在你面前的人可以分成两种:一种人直接表露骄傲,另一种人装作很认同你,但其实还是很骄傲。这就是人性,只有两种,没有其他。当你意识到自己每天面对的人也是这样的时候,对于别人不认同你这件事,有什么好生气的呢?因为我们也是这样的人

  庄子的可爱之处就是,他从来不批判人性的恶,知道这就是常态,这就是我喜欢他的原因。

对于别人的诋毁,要保持不愤恨,这起码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心斋”的意思是让自己的意识放空。其实,我们刚刚到一个新环境的时候,所有的痛苦都源自没有把自己放空。如果别人不提醒的话,你也许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不空”的人,没有意识到自己随身携带过往的认知和经验。


  每件东西都有它自己的频率和节奏,我们要做的是顺应。当我们到新的环境去面对新的情况时,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收摄住自己的成见,拿捏住自己的惯性,放开对之前的预判,甚至做出慢半拍的反应,这就是“虚而待物,唯道集虚”的道理。

  这就是南老讲的“你能够做到内心意识不动,心里很宁静,耳根也不向外听了,就完全返归内在了”。

  如果你没有觉察到自己生活中的惯性,那么通过七七四十九天,或者起码七七四十九分钟,甚至七分钟,把自己内在的习惯或者对某件事情的期待放下,你就会变成一个用心若镜(内心像明镜一样,客观地反映事物)的人,这就叫作“心斋”

不期待、不判别。

  为什么你可以觉察自己?觉察完之后又怎么样呢?之所以能够觉察自己,是因为你开始养成觉察的习惯;之所以觉察之后有价值,是因为你觉察之后发现天边飘来五个字 —— 那都不是事,既然都不是事儿了,你就开始发现自己内在的空灵了

本文来源:《梁冬说庄子》,梁冬 著,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3.11.14 周二:

  人总是觉得自己了不起,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有原因的,自己付出的努力多于常人,甚至有人觉得自己其实很漂亮,只是没有PS照片或者整容而已。还有,每一位母亲都觉得自己教育孩子是成功的,每一位父亲都觉得自己在外面为家庭打拼不容易……这些都是人心的惯性

  身体的斋戒约等于辟谷,而“心斋”就是放空自己的心,不带某种成见 (习惯) ,甚至不带自己隐隐的傲慢去证明什么。

  说到此处,颜回说他心斋若干时间之后,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自我。为什么颜回会这样认为呢?因为他放空了。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就像你便秘很多天,突然有一天不知道什么原因,一下子放空了,感觉从胃以下的部分都是通畅的。这时,你有没有一种两眼放光、身轻如燕的感觉?

  颜回放空的是“心”,就是自己的意识。当一个人没有怀揣着想要证明“我是谁”的念头时,自然而然就会用心若镜。 无论多大的内存,不管多少G还是多少T,它的存量总是有限的。唯独一面镜子可以将整个宇宙包容进来,来者不拒,去者不留,视为“用心若镜,不粘连”


  事实上,技术、服务、环境、竞争对手等都在变化,如果你把所有的精力都留意在变化上,而没有留出时间去看不变的东西,那么,你就没有做事情的内心的“锚”


  做让自己睡得着觉的事, 做让别人睡得着觉的人。

  他借孔子对颜回的教诲又说了一遍:不要去刷存在感 。去的时候就待着、观察,不是迫不得已的话不要说,不是迫不得已的事不要做,首先要做的是让自己的频率跟集体的一样、跟领导的一样

  这里我想强调一下,不是让自己的语言行动跟他们的一样,而是把你的心以及想法的意识频段调成跟他们的一样,让大家觉得你不是一个危险人物。慢慢而轻轻地渗入,等大家觉得你已经是一个熟悉的人时,再在合适的时候推动一些小小的改革。


  孔子对颜回说:“你到卫国以后,要让自己的精神安定,保持你内心的空灵与虚空(不是空虚,是空灵与虚空) 。”这个时候,人自然就光明寿福。你对任何事情都抱持着开放的态度和心生自在的欢喜。

  如果你是这样一种看见别人暖暖的人,那么,当他人分享快乐时,你就能够真心地为大家鼓掌;面对公司的困难,你也会没有抱怨、没有怀疑,只是诚恳地表示:“嗯,好的,知道了,让我们一起想想有什么好办法。”


  南老在《庄子諵譁》中对这句话的解读是:“我们平常眼睛喜欢向外面看,耳朵喜欢向外面听,真正修养做到了,眼睛对外面见而不见,看到的同我不相干。就是佛学的话,内心意识不起分别,虽在闹市中,随便怎么吵,没有听见。”

  当你的心情是松弛的,眉眼是欢喜的,内在是空灵的,不随便评判别人,而是暖暖地看着他犯错、吹牛、撒谎……所有好东西就会汇聚于你。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对于不能控制的事情,你就不要考虑,纯粹是耗费脑细胞,做“无为之功”。我们要做的事情是在明白这些情况的前提下,去做自己能做的事。做从长期来看会有价值的事情,对于自己不能控制的事情想都不要去想。

  对于那些控制不了的事情你就不要控制。只要顺命去做、坦荡去做,哪怕因为做不好,回来遭到惩罚,你起码不会着急上火,因为你已经尽最大努力去做了。


  分享一个我儿子小时候最喜欢的故事:一只兔子在解手。突然,一只狗熊走了过来。兔子对狗熊说:“狗熊,你也解手啊,你有纸吗?”然后,兔子从衣服兜里拿出一张纸把屁股擦得干干净净,高兴极了。这个时候,狗熊拉完了,它一把将兔子拿过来擦屁股,之后就把兔子扔了。

  每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儿子就哈哈大笑。不过,我告诉他,这是正常的。对于一只狗熊来说,它想都不想就拿兔子擦屁股,又软、又舒服、又干净。对于这件事情,你有什么好抱怨狗熊的不道德呢?它不讲仁义礼智信、不讲规矩、不为兔子着想……一切都没有意义,因为它是一只狗熊

  对于那些很不靠谱、显得人心很险恶的事情,你一点儿也不需要抱怨、生气。试着想一想,从大概率事件上来说,当这只“狗熊”蹲到你身边的时候,你擦屁股并跟人家说“我擦得很干净”,这是你的蠢,狗熊做什么都不是狗熊的坏

  同样,孔子也是用这种方法来告诉颜回和叶公子高:“那些诸侯君王的内心变幻莫测、喜怒无常,这不是他们的错,但如果你不了解这些,那就是你的蠢。”

  但是,在了解“人心惟危”之后,孔子对他们的不同劝诫来自对这两个人性格的洞察。他很清楚颜回是什么样的人,叶公子高是什么样的人。

  理解人心的险恶,保持自己稳定的频率。尽人事,安天命,不求创造奇迹,但求不造成巨大的损失。这个损失包括外界对别人的损失,也包括内在对自己的损失。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为一些事情饱含热泪、为一些事情放声大笑、为一些事情激动不已,这就是人的本性。而孔子之所以向颜回和叶公子高提供不同的解决方案,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孔子清晰地意识到—每个人都是不同频段的“收音机”,可以在宇宙中接收不同频率的声音


  在《不是为了快乐》这本书里,有一段话讲得特别好:“以‘如何与自己不喜欢的人相处’为例,虽然大多数人不会有深仇大恨的仇家,但总会与令自己厌烦的人打交道……你可以仿效阿底峡尊者。尊者前往西藏时,他带了一个令人极度厌烦的人作为他的随行侍者,以便让自己有充分的机会修持安忍。”

  这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洞察。只要能够引发你情绪的东西,不管是高兴、悲伤、厌恶,还是愤怒,其实都是那个帮助你看见自己意识底层代码的真相乍现的时刻(the moment of truth)。

  除了快乐以外,我们大部分人都把这些情绪视为很糟糕的情况,而且尽量避免它们。我们总是希望借由对愤怒、厌恶、悲伤情绪的疏远来达到离苦得乐的状态,并产生幸福、快乐的错觉。

  其实,我们不是为了追求快乐,或者不仅仅是为了追求快乐。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解脱,需要知道自己究竟为什么会为某些事情而颤抖、为某些事情而浑身发麻、为某些事情而悲伤,以及一看到某些人就厌恶。你要知道这些时刻都是极其宝贵的人生礼物。如果开始启动自我觉察这个计划的话,你就会开始对自己采取行动,提升自我灵魂的高度,让自己成为解脱的人。

  其实,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想要了解自己、孩子或者身边的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发现此人情绪出现巨大波动的时刻,去观察它、了解它、呈现它并反转它

  不过,为这些事情感到厌恶、愤怒,是在情绪而不是知识上。当这种情绪出现的时刻,一定要保持观察,甚至是隐隐地高兴,因为这距离你解脱—从周而复始的惯性情绪当中解脱出来不远了

所有对抗和恐惧都是心智习惯。习惯性的恐惧就变成了“恐”,习惯性的对抗就变成了“嗔”。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补习一门功课,就是重新为自己的生命补课。


  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遗憾。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悄悄地被高智商和高情商的父母引导进入一个更好的生命状态,而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形成所谓对抗性的心智模式的话,他长大之后就是一个活得不那么纠结的人

人生中很多事其实没有什么好纠结的。

  有很多自作聪明的人,就是喜欢说“但是”来有意无意地刷存在感,为了跟别人不一样,为了对抗而对抗,所以他们屡屡受到反作用力的伤害。

  庄子分享给我们的一种态度:活着并不是要隐忍,而是要了解、观察并接受自己天性的一面,然后再疾驰,发展出不对抗的性格,最后发展出自己社会化的一面


  我听过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一段分享,他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慈悲、欢喜、吉祥、自在、善恶,甚至所谓一些佛教里用的‘轮回’,都是不了义的。”相对于了义而言,不了义,讲的是在相对世界里面讨论的问题,但终将有一天,我们要超越这种相对时间,去到了义。

  我就很好奇地问他:“什么叫作‘了义’?”他说:“就是解脱”。我又问:“那么,怎样才能解脱呢?”

  他沉默了一下,举了一个例子:“佛陀在正悟的时候,是无语的,说不出来的,因为一说就必然会落入到某一方面去,就偏狭了。而将其涌在喉咙的那种状态是中立的,是知道无所谓不存在的。”

  但是,我还是继续问他:“到底什么是‘了义’?”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说:“我努力试着说说,‘了义’大致是你知道世界唯一的确定性就是不确定,你知道世界的意义很可能终究是无意义的,是涅槃寂静的,是诸法空相的,是你不需要被一切所束缚和绑架的,甚至不追求快乐的。”

先从我执中获得解脱,再超越我执。

本文来源:《梁冬说庄子》,梁冬 著,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3.11.15 周三:

  拥有那些大家都希望拥有的东西,将会成为一个很大的负担。人们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知道“无用”的用处更大。对于拥有的一切,我们应该保持敬畏;对于梦寐以求还没有获得的一切,我们应该保持淡定


  很多朋友问,你说的“自在”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一言以蔽之,就是心里面没有觉得亏欠谁,也没有特别想亲近谁,谁来了也不反对,谁走了也不留恋的状态,这就是“自在”

  曾经,我不太相信“自在”是有用的。后来,我越来越发现,自在,很可能是一种隐藏在宇宙当中的神奇密码。也就是说,自在的人会让自己舒服,也让别人舒服,就像孔子所讲的“鬼神都来亲近你”。

  于是,你似乎可以不努力就获得一切,可以用不努力的方式与这个世界舒服地相处。有很多人睡不好觉,就是因为内在的“我”心生恐惧,而自己可能未必意识到

  《开心禅》一阶的课程里面有一个无所缘的禅定方法,就是不需要借助任何道具,只需要安静下来,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念头很多

  许多人都说,自己不打坐的时候还没有那么多疼痛和让人心烦的念头,打坐之后却全都出来了。其实,这只是因为在安静和觉察之后,它们就都出来了。如果现在静下来,你就可以听到空调的“呼呼”声,再安静一点儿,就可以听到外面马路上的声音,只是很多时候我们没有专心去听而已。内在的声音也是这样,听到就会显得很吵,但你再认真去觉察,这些曾经让你烦恼的声音,就会慢慢慢慢地消失

  回到之前讲的话题,一切看似反着来的东西,都有它正面的用处;一切看似有用的东西,都有它伤害你的地方;一切看似没用的东西,对你来说可能也是一种助缘。这是二元对立在“不了义”层面上的理解,最终我们要超越这种二元对立,到达不在乎对和错的地方,不需要将坏事变为好事,或在好事里面看到危险,不趋利、不避害、不攀缘。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一个女人,如果能做到这样自在的话,她就会发现她的男人回来了。当然,反过来,对于一个男人来说,也是这样。


  南老对《人间世》的总结是:“《人间世》这一篇告诉我们什么呢?三个字,守本分。人要守本分,在什么立场就做什么事,处什么态度……大家喝醉了,你也要装醉;大家清醒了,你也要醒过来。如果大家清醒了都在那里做工,你仍躺在那里睡觉,那成什么话呢?那不是疯,那已经蠢到极点了。”对此,庄子开出的药方是,让自己首先成为自然人,再用自然人的心法和状态成为社会人


  佛家修行讲“止观”,“止”是把注意力放在一个点上,“观”是觉察。如果用“止观”的方式来重新展开生命体验的话,你会发现我们对于钱背后所代表的信用体系这一信念的执着,是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我们都想拥有钱或者成为钱的一部分。

  有时候,你很难分清你是钱的一部分,抑或钱是你的一部分?或许你会问,什么叫“你是钱的一部分”?就是你可以用来换钱,你只不过是货币的某种表达形式而已。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地分析这个观点,其实它是非常脆弱的


  很多人都相信“死”,确实人都会“死”。“生命”的确是一个幻相,或者说它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困扰和欢乐。

  世界唯一能够确定的东西就是“不确定”。

  我想,如果你真正地意识到有一样东西是无论任何时候都会变成你的终极见地的时候,你可能就解脱了。我听说(我没有达到这个状况) 有一样见地是终极的—对于“不确定”的确定

  我个人理解,在“了义”层面—绝对的层面,唯一能够确定的东西大概就是“不确定”这三个字。 因为一切都是不确定的,都是临时幻化的,也是既“是”又“不是”的。你究竟相信什么东西呢?你相信的也许你就会坚定。但是,当我们一次又一次相信、一次又一次超越相信的时候,或许某天我们会了解唯一相信而确定的东西,就是不确定的,就是既“是”也“不是”的,说不出来的那种状态。

  我相信,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留下来。我相信,一切有用的终将无用,一切无用的终将有用。


入戏要深,出戏要快

  好事和坏事是同时存在的。我觉得,庄子就是一位达观的、不讲究绝对对错的人。什么是达观呢?庄子告诉我们,一件事情的正面和反面加在一起才是全面,悲观和乐观加在一起才是达观,悲观的时候应该乐观,乐观的时候应该悲观。也就是说,世间一切虽然充满不定的变数,但自在源于无常,无常才是常态,无智才是智

  我们很多时候都很难理解好事和坏事之间其实是一个转换,转换的本质就是时间和角度。同样一件事情,或者是任何一件事情,换个时间、换个角度看,它都呈现出我们在世间看到的价值判断的另一面可能性。

什么是智慧?智慧,就是叠加了时间的聪明啊!

  任何一件事情,你反过来看它,都会让你产生截然相反的感觉,就好比快乐和悲伤的情绪。我们以前总是说,好事隐藏在坏事的里面,坏事隐藏在好事的里面,这其实还是站在好事的角度看坏事,站在坏事的角度看好事,全然没有了解好事和坏事是同时存在的

  我们常常由于自己视野的狭隘,很容易把注意力聚焦在一件事情的好或者坏上面,这其实是人类进化或者人类演化的一个结果。

  当我们迅速地对一个人进行好坏分析的时候,就不至于让我们总是处在一种无所适从的状况。就像我们很小的时候就培养出一种看电影的习惯——先不看剧情,也不看里面的矛盾,只看这是好人还是坏人(我们常常问妈妈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我们不知道这是如何形成的,可能是人类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简单地把事情分成好事坏事,把人分成好人坏人,有助于我们作判断,令我们可以趋利避害。但其实,坏人也有很多好朋友,好人也干了很多龌龊事儿——起码想了很多龌龊事儿,他只是没有胆量、没有机会、没有因缘做坏事而已。

  我们对好坏怎么判断呢?一言以蔽之,我们都是世界的一面镜子,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一体的。我们就像全息照片一样,每一个人经历的每一件事情、每一个状况,都是借由时间和空间的投射,而呈现出来的我们内心价值观的判断的对象,并拥有了非常大的偶然性和片面性

  当我们能够站在一个全息的十方维度来看事情(十方就是上下、前后、左右、过去、未来、生死,生死也可以用阴阳来取代),你就建立起了一种全息视角。

  全息视角是我们大部分人所缺乏的一种视角,因为人的眼睛长在鼻子上面,是平着长的,大部分人只能看180°的范围;而马的眼睛因为是长在两侧的,所以它就可以看到更宽广的世界;苍蝇就更厉害了,它是复眼,几乎能看到360°范围内的物体。

  再比如,假设我们的眼睛能同时看二十五个摄像头拍摄的影像,有的摄像头在身体里面,有的摄像头在身体外面,有的摄像头在身体上面,有的摄像头在身体下面,有的摄像头在下一个街角,有的摄像头在你的未来,还有的摄像头在你的过去……,同时聚集在你面前的屏幕上,你会看到什么?这仿佛是大厦保安的视角,当大厦保安看见一个人走进来的时候,他在不同的显示器里面看见这个人的屁股,看见这个人的秃头,看见这个人的脚,看见这个人上二楼,看见这个人拐进了隔壁张阿姨的家……

  如果我们能够像保安一样看见世界,问世界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我们就能够从过去、未来、正面、反面、上面、下面,全然地看到一个人的立体图像。这时候,就会产生一种对全然不好不坏的同情。一切尽在不好不坏的淡定中,它不会太好,也不会太坏,如是这般,就是分解成为每一帧每一帧的画面

  在看过这些不同维度之后,你会产生一种“全然感”,这种全然感会帮助我们产生了了分明、如如不动的情绪反应。如果你不站在过去、未来,不站在里面、外面,不站在宏观的、全然的视角看问题,就会一惊一乍,一会儿觉得高兴,一会儿觉得兴奋,一会儿觉得无聊,一会儿又觉得有悬念……。但是如果你能够有机会全方位地把一件事看完,就会产生一种不说话的沉默感,因为你知道故事的剧情会反转、反转、反转……


  菩萨知道这些人其实只不过是未开悟的,还活在自己纠结的世界里面的普通人,他心怀慈悲地想要让这些普通人站在一个更宏观的角度,希望他们不要被自己短时间的诉求所绑架。同时,对于菩萨这样一个与宇宙“连接”的“终端接收器”来说,看到的不仅是人,也许他还能听到虫子,甚至是一个蒲团的声音(你怎么知道一个蒲团没有意识?你怎么知道一根房梁没有意识?你怎么知道一盏灯没有意识?如果它们都拥有了人工智能,并且已经联网,产生一种所谓的“意识”以后,它们都会有自己的语言),他把这些都汇聚起来的时候,就会感受到“诸漏皆苦”——人生的一切欢喜和痛苦背后都是无常的苦——每个人来祈求都是因为他苦,一个特别开心的人是不会来祈求的。

  菩萨感受到了每个人在时间、空间,以及周遭关系连接的集合产生的集群效应,他感受到了无聊、无奈,然后保持沉默。最后,他对于世间的无常充满了整体的、全然的了解、洞察和接受

  如果我们能够理解信息被全部采集之后在云端进行大数据处理的这个过程,就像看了无数个显示屏的大厦保安,会产生什么感觉?那肯定是最接近佛性的人,因为他看到了人间所有的梦想、所有的贪婪、所有的愚蠢、所有的悲伤、所有的自以为是、所有的勾心斗角……,最后就会保持一种全然的接受

  这种全然的接受是因为他看到了所有,而且他看见了连接,甚至看到了自己和这个世界的连接(当然也看见了别人和世界的连接),他看见了人和物的连接,就像物联网一样,关键是这些所有的“全然”最后会产生的结果,就是三个字——“整体感”

  这个整体感用庄子的话来说叫“齐物”。所有的情绪波动,都是基于我们对世界认知的思维活动的偏向,是偏见带来的,我们的傲慢就来自于偏见,我们的谦卑来自于真正的对“全象世界”的洞察,这个洞察就叫“般若”(如实认知一切事物和万物本源的智慧),有了般若之后,才会由无奈生出同情,从同情生出愿意帮助大家的愿力。所以智慧和慈悲是并行的,有了智慧和慈悲之后,才会发大愿;有了大愿之后才有大行(大智菩萨是文殊菩萨,大慈大悲菩萨是观世音菩萨,大愿菩萨是地藏王菩萨,大行菩萨是普贤菩萨)。所以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普贤菩萨其实不是四个人,是四种不同的“宇宙投影”,而且他们不是简单地从一到二,从二到三,从三到四的次第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然关系。只不过为了方便表述,人们把它表述成四个方面。

  因为我们的语言是单向性的,大部分人的头脑运转只接受单向运转,我们的世界观完全受制于我们语言表述的局限,这就是为什么太智慧的人往往会出现一种情况——无语。因为他会语塞,同时有八十句话涌到喉咙,而这八十句话是矛盾的,先说哪句后说哪句?他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所以这叫“戒定慧”

  “戒”是克制自己对某一件事情的执着,或者是克制自己偏狭的角度。我们对钱财很渴望,其实是因为我们偏狭地认为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这才是我们对财物那么执着的主要原因;我们对爱情有那么强烈的要求,是因为我们害怕自己终将孤独,而大部分人没有接受过孤独的训练,所以很害怕孤独以后无所事事;我们对于生命的执着是因为大部分人没有“死”的经验,所有的经验来自于“生”,而死是我们不知道的事情,于是就产生了恐惧。我们每天晚上入睡,尤其是很多人会睡得很“死”(完全无知觉的时候),为什么不感到恐惧呢?因为你知道第二天早上还会醒来,所以你就没有担忧了。但你又怎么知道,在人生的大梦过程当中,这一次的死亡不是一场梦呢?你又怎么知道,你现在活着的世间不是另外一个更深层次的梦的一个片段呢?


  我认为《齐物论》是庄子的“宇宙全息论”的展现。

  在《庄子》中,我个人最喜欢的一篇就是《齐物论》,它是《庄子》所有篇目的总纲。没有《齐物论》做基础,你无从了解不生不灭,无从了解不好不坏,无从了解不垢不净,无从了解“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因为宇宙的任何一个点,都包含了整个宇宙的投影。

  只有我们把世界作为信息流的时候,才能够想象,一个硅片那么大的地方,可以容纳整个世界。因为它不仅仅是自己的存储量很大,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生发一个链接,一个与云端存储器相连的链接。而每一个受理终端,就是我们每个人;人生的每一个“相”,就是我们经历的每一个片段的相。每一个相都只是一部分,都只代表了本质的一个角度;而另外的部分,就是这个相的“分相”,所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如来”就是那个事物的本体,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好坏、长短、大小、生死、快乐悲伤,全部都是一个整体同时存在的不同面。当你理解这件事情之后,才能说是无好无坏,无生无死,无寿者相。无无明(无明就是阴暗),亦无无明尽(就是连阴暗的尽头也没有)。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所以才会有了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以上所有的论述都在一个假设和前提之下,那就是,世界是一个巨大的全息投影,而我们是这个全息投影的一个切片。所以,世界即我——我们是世界的投影,世界也是我们的投影。这个世界是所有人投影的集合,就像互联网只是所有节点的集合一样,这个世界本身是一堆相互投影的集合。所以,我在本书里讲的就是世界是你的投影,你也是世界的投影,而这个互相投影的过程,即我们看世界、看彼此的角度随时会变化

  这也就是《金刚经》里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四句话最后一个字排下来反着看,就是“观电影法”。所以,学会看电影,就学会了看宇宙;把自己活成一部电影,即人间是剧场。总之,入戏要深,出戏要快

  所以人生的真相,就是发现原来大哥也有小烦恼,小人物也有大梦想。天天晚上在微信上微博上对中美关系、货币战争指点江山的人,第二天早上六点钟爬起来在地铁排着2.5公里的队去挤公交车,为了一个煎饼果子今天又涨了五毛钱而生气,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大部分人是这样,我也是这样。

本文来源:《梁冬说庄子》,梁冬 著,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3.11.16 周四:

  南老(南怀瑾老师)在《庄子諵譁》中讲道:“《齐物论》所讲的,是我们人如何从物理世界的束缚中解脱,而到达真正无差别、真平等的那个道体。”

  “你真是一个很二的人。”这还真不是简单的批评,这句话其实很高级。其实,我们都是“二货”,因为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活在好坏、对错的二元对立里面

  为什么我们会痛苦?其实是因为我们有妄念。为过去,为现在,为未来,而我们都知道“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万念俱灰在这时具有不起一个妄念的境界。


烦恼是不会没有的,但你可以放下它

  “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今天,那个全然的我,没有了自我、本我、超我的分别,只有一个“吾”来代表所有的我。本我、自我和超我就是弗洛伊德对所谓的“我”的冥想。所有的我今天都没有了,全部合为一个“吾”。

  “汝知之乎?”——您知道这一点吗?南郭子綦表扬他的学生,并且说他已经放下了,也就是说他今天参透了

  其实,这个东西并没有那么神秘。如果你在玩赛车游戏的时候,完全投入其中,过了很多关。不管明天要不要考试,老婆是不是在抱怨,儿子是不是在哭,反正你在那个游戏里面已经达到一个状态之后,突然就通关了。那种成就感仿佛是你已经战胜了全国十亿游戏玩家,你明白一切都是假的,而你在游戏里用假的成功获得了真实的快感,多有趣

  当年,一位我尊敬的先生和我说过,他曾经见过一位战场上的将军,当敌人就要攻打上来的时候,他却说要休息一下,一下子就睡着了,一分钟以后就可以醒来。那种随时可以把世界放下、扔掉,将自己置身于整个世界之外的能力,可以帮助一个人获得解脱。烦恼是不会没有的,只有当你完全觉察不到它,哪怕0.01秒完完全全不去想它的时候,也弥足珍贵

参=放下,臣服=解脱+超越。修行不能仅停留在逻辑、知识以及考据的层面,更重要的是要在真实的世界中体悟和践行,你身体力行的每一步,都是到达彼岸本身。

  所以,那些没心没肺,甭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能够吃饱睡醒再说的人,都有大福报。我只有在很少的时刻能够达到这种状态,就是跟一些特别聪明的老师在“精神飙车”的时候,在某个刹那间都觉得很好笑,同时哈哈大笑的时候。那一刹那间,“无我相,无寿者相,无人相,见诸相非相”。反正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的不言之乐。

“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人生的每一个“相”,就是我们经历的每一个片段的相。每一个相都只是一部分,都只是我们给外界赋予的一个内涵,都只代表了本质的一个角度;而另外的部分,就是这个相的“分相”。“如来”就是那个事物的本体,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好坏、长短、大小、生死、快乐悲伤,全部都是一个整体同时存在的不同面。当你理解这件事情之后,才能说是无好无坏,无生无死,无寿者相,即“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有大智慧的人说话时悠闲自若,而有小智慧的人则会跟你斤斤计较。有大气魄的人说话时气势凌人,先定一个小目标,或者说最少搞个一千亿的公司。说大话的人,气势凌人,真的是因为他在格局和心量上就是这么看的。说小话、闲话的人,则会喋喋不已。这些人在睡觉的时候思前想后,醒来的时候又坐立不安。所以,不应该念“其觉(jiào)也形开”,这个字应该念“其觉(jué)也形开”。“其寐也魂交”,是指在梦里面,魂魄打得厉害,各种纠缠;听到一点儿故事,就把自己的想象力发挥出来,彻夜不能眠。即使睡会儿觉,也是噩梦连连,能把自己吓得半死。

  当他醒来时,“形开”——形体很不宁静。所以这种人睡觉的时候思前想后,醒来时坐立不安,待人接物的时候钩心斗角。他们有些时候显得慢条斯理,有些时候故作深沉,有些时候谨小慎微;在面对小恐惧的时候忐忑不安,面对大恐惧的时候失魂落魄。有的时候,他们出言就像剑一样,似乎可以出奇制胜;有的时候,说话又发各种对赌协议,订立各种誓约和盟约。这段话其实讲到了很多种人,以及不同的状况。


  世界没有偶然,在更大的层面上来说,它可能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如果晚上你睡不好,久久不能入睡,你可以去探寻背后令你的情绪、思绪反复统一的力量是什么。当我们谈到这里的时候,渐渐地已经开始要接触到《齐物论》的背后了。

不理解背后的逻辑,再努力都没有意义

  如果能够理解彼此的关系决定着每个人的角色时,你就会跳出对某个角色特别看重的局限,认为它也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重要。

  对于身体的器官,我们不知道它们到底有什么作用。以前,很多人都说扁桃体没有用,认为它就是用来发炎的,导致有人在年轻时把扁桃体给割掉了。结果,扁桃体是不会发炎了,但各种免疫性疾病随之而来;很多人都说盲肠没有作用,也是用来发炎的,有些人早早就把盲肠给割了,后来却发现盲肠也是有用的。

  在我们身体里面,没有哪个器官是没有用的。因为它们都是在整个网状结构里面相互发生作用的通路和上传下载的节点。

  南郭子綦顺着身体的话题继续往下说:“世人一旦禀受成为形体,就是一种面向死亡的存在——所谓的出生就会入死。如果我们总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与人斗来斗去,整日奔波而不歇息,难道不是很悲哀吗?一生忙忙碌碌,也不见得有什么结果。一辈子劳顿困乏也不知道自己的归宿,这不是很可悲吗?这样的人生有什么价值呢?人的形体会渐渐地衰老,而人的心灵也可能会衰老,这难道不是最大的悲哀吗?人生在世都是这样迷茫无知吗?还是只有我迷茫而人家还不到迷茫的地步呢?”

  南郭子綦又提出以上一连串问题。我仿佛听到了南郭子綦的隐性台词——我们总在做很多支离破碎的事情。不管多努力,如果只做这些事情而不理解背后的逻辑和道理的话,其实很没有意义


  这个情景,就像颜成子游和南郭子綦对话的时候,南郭子綦反复地问人为什么一定要去做这些事情呢?为什么一定要很努力地追求成功,这到底有没有意义呢?其实,他一直在讲做事情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做事情的过程当中体会到的道统。我们可以理解为,背单词不重要,重要的是明白世界上有一些人的思维方式跟你的不一样,因此你就不再会抱怨别人为什么和你不一样


去观察自己生灭的念头

  曾经,我去尼泊尔参加过明就仁波切关于“开心禅”的旁听。他讲的是一个人如何学禅的过程。他认为,我们对于禅有着很大的误会——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念头,什么都不去想。我猜测是这样的状态:紧紧地捏住自己,好像被牢牢捏住脖子;脖子被扎住之后,念头就升不起了。

  他说所谓“禅”最重要之处,就是学会去观察自己生灭的念头。观察自己的念头,不控制它,不拒绝它,只是“看到”自己念头的生灭。我们都知道,佛学把这个东西称为“观”。我认为“观”不仅仅是看,还是全然的觉察

  如果我们闭上眼睛并安静下来,是可以看见自己的念头一个又一个起来的。一些可能是带画面的念头,一些可能只是想法,一些可能是隐隐的味道,还有一些可能是淡淡的情绪……

  对于一般人来说,能看到自己在心里面涌现出来的画面,就已经很棒了。但是,如果你能够像一位非常精细的剪辑师或者导演,你看到的就不再是电影,而是一个又一个镜头,听见的是此起彼伏的旋律以及中间乒乒乓乓的音效,你甚至能够“观想”到自己看到这部片子时的情绪反应……那就开始了一段神奇的人生生命观影之旅。


  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是有惯性的。现代人已经习惯于频繁换台,习惯于在微信里面跳转,习惯于阅读穿插在图片中的文字。这些都已构成我们心智模式里面的“共业”。用庄子的话来说,就是“夫随其成心而师之”。“成心”,就是指心已成为一个成熟的模型。对此,南老的解释是:“各自构成自己意识思想的形态,再拿自己这个意识形态来判断一切,观感一切。”

  但是,当你能够清晰地觉察这一切生灭的过程之后,你就会突然产生一种虚无感。因为你会发现,这些东西都是假的,它们忽然就来了,忽然又走了,你完全控制不了它们。如果学会这样的内观方法,慢慢地,我们就会深刻地意识到,这些只不过是一个又一个文件包,它们并不构成对你的真正影响。

  我们的情绪反应也是一些基于过往的习性而带来的思维惯性或意识惯性而已。一位资深导演看得多了,他看见的不再是连贯的影像。他会觉得影像与影像之间出现了缝隙,不管多短,即使就像两个影像连在一起,这个缝隙依然存在。

  一个有经验的人会在他的心里面逐渐把这个空隙越撑越开,慢慢慢慢地,他的焦点就会进入画面和画面之中没有的状态,那种状态因为太干净了,就像秋高气爽时北京的天空一样,一尘不染,没有波澜,没有杂音,没有声音。

  当感受到那个状态的时候,一些人就会变得很安静,因为他们知道世界终将变得无聊。一些人就会变得很真诚,因为他们知道无非就是陪大家玩儿而已,所以就别当真。但是,他可以玩儿得很尽兴。以上就是洞见“空相”以后的两种选择。那种无聊的状态,或许就接近于传说中的“涅槃寂静”。

  庄子讲到这一段的时候,已经清晰地表达出这样的观点:所谓统一的宇宙并不在身体外面,而在反观内视时看到的镜头与镜头、画面与画面之间的空隙。当你把这个空隙越盯越大,旁边的那些画面变得越来越模糊的时候,你就无所畏惧,也无所谓欢喜了


  南郭子綦和子游在讨论世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吗?如果它是统一的整体,为什么又有千变万化的样子?

  麦可·泰波的《全像宇宙投影》中的观点是,我们总认为世界上每个局部连在一起就构成整体。不过,有可能这个想当然的判断也是不够全然的。有没有可能是每个局部都包含了整体呢?一个东西是由若干个局部构成的,还是由若干个包含整体的小整体构成的

本文来源:《梁冬说庄子》,梁冬 著,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3.11.17 周五:

  我要告诉你一个很奇妙的思维方式——很有可能世界是一重又一重的镜像。此话怎讲?

  你可以想象这样的情景:一个大厦里的保安坐在三十台电视机前面,每台电视机都连着一个摄像头。这个时候,有一个人走进了大厦,有一些摄像头拍到他的头顶,有一些摄像头拍到他的脸,有一些摄像头还拍到他的脖子,还有一些摄像头拍到他的屁股。……假如他是这座大厦里的职员,他每天都这样走过来。

  保安每天都能从三十个屏幕上看见有一个屁股出现,过了一会儿一个秃顶又出现了。也许保安就会觉得这个屁股和这个秃顶,有某种神秘的相关性,甚至形成因果关系。每次屁股一出现,一分钟之后,秃头就会在另一个屏幕里面出现。保安一定觉得好高兴,他发现了世间因果的一个片段。他完全有理由相信自己是发现世界真相的科学家。

  但是,如果你知道其实这只不过是一个人被不同角度的摄像机拍出来的样子,你还会觉得这个屁股前一分钟在一号屏幕上出现,一分钟之后这个秃头在四号屏幕上出现,是有因果关系的吗?你还会觉得这个屁股和那个秃头是两件事情吗?我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你有没有想过,也许我们每天看见的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情景,只不过是我们通过不同摄影机拍出来的一个片段?其实,只是不同局部的呈现

  我们隐隐约约地觉得很多事情不一样,但又隐隐约约地觉得很多事情之间是紧密关联的。你也不知道它们是有因果关系,还是同一个原因导致的不同结果。

  如果它们之间是因果关系的话,那就是一个变量带来的另外一个变量;如果是同一个原因导致的两个结果,这两个结果之间就有相关性,就是一个定量产生出来的两个变量。那么,到底这两种情况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庄子在《齐物论》开篇时说“南郭子綦荅焉似丧其耦”,讲的就是所谓内在的两个不同的“我”,其实是可以合上的

共同生命体的一体两面

  你怎么知道你和老公不是一个共同生命体的一体两面?你怎么知道你和同班同学不是共同生命体的一体四十面(如果你们班有四十个人的话)?如果你开始接受原来你们所有的不同只不过是相同东西的不同投影的时候,你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要怪就只能怪背后的共同体。


不自由,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自己被自己的成见蒙蔽了

  道被什么东西隐蔽了,而有了所谓的真和假的区别;语言被什么东西遮蔽了,而有了是和非的区别。我们执着于区分真假是非,主要是因为道的本体——原始的在云端的全息数据包,被我们既往的心智模式所蒙蔽了

  言语被华丽的辞藻所覆盖,也就有了儒家和墨家关于你对还是我对,到底今天是去我家还是去你家的争辩。因为没有一种整体感,我们产生了分别心,所以我肯定你所否定的,而否定你所肯定的;我的敌人就是你的朋友,你的朋友就是我的敌人……

你的世界观蒙蔽了你的世界

  有时候,我们明明赞同一件事,结果有人提出一个和我们差不多的观点,我们就要说点儿跟他不一样的,否则怎么显得比他高级、聪明呢?通常,我们与别人争论一个问题的时候,只不过是为了刷存在感。而具体想讨论和说明的问题,早已经被我们忘在九霄云外

  用庄子的话来说,所谓的大道,就是隐形在背后没有图像、没有声音、没有形成好坏的“数据包”。但是,我们却因为自己内在的意识、习惯、心智模式、看问题的角度,选取了整个大道所幻化出来的其中一个小片段,然后得出某种自己的判断。

  比如,一个孕妇会发现满大街的人都腆着肚子,一个背着LV包的人会发现满大街的人都挎着LV包,一个戴眼镜的人会发现每个人都戴眼镜,甚至有些人并不近视却还戴着一副镜框……你用你的世界观形成一个看世界的特殊角度,然后你再看什么都是那个东西

  我们在世间的种种不快乐,都是由于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被自己的“成见”所蒙蔽。


帮助我们获得自在安定的锚

  道心就是那么一个像宝石一样通透不变的微小东西。但是,它被蒙蔽了。蒙蔽在上面的东西是什么?是我们的价值观判断——成见的尘埃

  我采访明就仁波切的时候,他反复说:“你一定要知道,在每个不同东西背后的都是金刚石。”《金刚经》说的就是,一切东西都只不过是蒙蔽在金刚石外面的种种的壳:“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但是,把外面的东西拿开之后,那个如如不动的本体,才是帮助我们获得自在安定的锚

  为什么《齐物论》在当今时代特别有意义?因为我们总是被新的知识所吓倒,被新的形象所吓倒,被新的故事所吓倒,全然没有看到那些事情只不过是那个不变的东西幻化出来的变化

  南老说过:“要想摒除一切是非,庄子说唯有一个办法,就是真正能够明道,这样才能够摒除万有的不齐,而归于齐一的道体。”

  如果你对那个不变的东西没有了解,就会每天都活在焦虑当中;如果你对那个不变的东西有坚定的信念,就能够破除对一切好坏的纠缠、痛苦和执着。


彼此有彼此的是,各自有各自的非

  万事万物都可以相对而论,于是才有了彼此的分别。用自己的标准来看别人的不对,总是会产生埋怨;只是考虑别人的是非,会对自己的是非变得昏昧。如果能够反身省察一下自己,就可以明白我们的自以为是,就是因为我们只能看见别人的不对,看不见自己的非。

  自己是对的和别人是不对的,乃是相对的概念。所以是非之论,随生随灭,变化无常,好像可以刚刚活了又死去,刚刚死了又活过来——“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如果有人说这件事情是可以的,随即就有人说这件事情不可以。任何一件事情,当你赞同的时候,就一定会有人反对

  只有圣人能够超脱于是非之论之外,明了自然的大道。所谓的是非、对错、好坏,其实是相因相对而生的,彼此是互相对待的,但本质上是没有分别的。所以彼此有彼此的是,各自有各自的非。

  究竟有彼此之分,还是没有彼此之分呢?能够悟出彼此是相互相生、虚幻的,就能够得到大道的关键。明白大道,就可以了解一切是非的言论皆属虚幻,像一个环中间的空洞物一般。停止是非之争,不再区分彼此,就能够明白大道了


你的行为都受制于一个“环”

  较早之前,我采访过彼得·圣吉先生,他跟我说他正在做一些有趣的教学实验。他的重要著作——《第五项修炼》,讲的就是企业生命共同体的成长过程。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生命共同体在成长的过程中相互作用、彼此成为原因和结果。所以,需要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能只解决这个问题本身

  后来,他把自己的思路变成一家培训机构的教材纲要,给孩子上课。他教给孩子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必须把与之相关的人都纳入进来,并看到彼此之间是如何作用的,才能将其更好地解决。彼得·圣吉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

  有一天,他们培训学校有三个小男孩打架,相互闹得很不开心。本来,这是一个很常见的现象。然而,因为这三个小男孩是在接受彼得·圣吉先生系统理论指导下的实验,所以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是环状结构当中的一员。

  于是,一个小男孩说:“不如我们坐下来讨论一下为什么会这样吧。”另一个小男孩说:“我之所以会打你,是因为你之前批评过我。”剩下的一个小男孩说:“我是因为别人说的一些话导致我认为你对我有敌意。”

  经过几番讨论之后,这三个孩子意识到,他们每个人的行为,都受到其他人的影响。于是,他们把彼此之间的关系图画了出来,讨论如何切断不好的联系,阻止负面能量的传递;如何从自己做起,向整个环境释放善意;如何令整个循环变得正向,变得更加和谐……。恰好他们讨论这个问题的场景被老师拍了下来。

  后来,彼得·圣吉把这段视频作为素材给一位石油公司的高管做培训。他说:“你看,连小孩子都知道,所有行为都受制于一个‘环’,这个‘环’彼此相互改变、相互作用。它们没有办法终结,总是一遍又一遍地相互影响。”所有企业的问题,是每个人都有的责任。

本文来源:《梁冬说庄子》,梁冬 著,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3.11.18 周六:

内心世界一变,外部世界就都变了

  试着想一想,我们怎么成为现在的这个人?是因为我们在与周遭环境的互动过程当中,受到其他事物对我们的影响。如何让我们境随心转,使周围的环境变得和谐起来呢?其实,只要从自我做起,改变沟通的方式,你就会慢慢地发现,只需要改变自己,就可以改变环境,因为你是整个环境当中的一点

  《金刚经》里面有六般若的修行方法,排名第一的方法就是布施。什么叫“布施”?就是把自己能做的、能有的,积极地分享给别人。布施分为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布施。如果你每天都向旁边的人说“请”“谢谢”“太美好了”,你就会发现自己可以影响整个环境;你内心的世界一改变,整个外部世界都会改变

  其实,世界并没有改变,只是你看世界的角度改变了。于是,外部世界反馈给你的角度也变了。《华严经》里面讲过一个故事:唐代有一个和尚带着皇帝做了一个行为艺术实验,他让人在皇帝周围放很多面镜子。他说:“你站在这些镜子中间,不管是你旋转还是镜子旋转,你都可以看到无数投影的相——关于你的相。其实,世界就是这个样子。你是世界的影子,世界也是你的投影。”

  我们看到很多镜子里面的自己,误以为那些都是别人。我们看到镜子里面好的自己,也看到镜子里面不好的自己。如果你的正面是“是”,那你的背面就是“非”。其实,这些都是你。


你的成见决定了你看到的世界

  我们可以试着从大厦保安的视角来看问题。还记得我们前文中讲的那个超级保安看所有摄像头的故事吗?现在,让我们把这个故事再升级为2.0的版本。

  假设我们每个人的头顶都有一台摄像机,去拍摄这个统一世界的某个角度,然后将其上传到云端。在云端有一个巨大的房间,里面有无数个电脑屏幕,每个屏幕连接一个摄像头。我们每个人的心或者脑,又连接着这个超级保安的眼镜,这副眼镜可以根据每个人想要看的角度,去选取这个房间里面的某几台电视。

  你一边在拍摄世界并上传云端,一边以自己的成见主宰你想看的内容。因为你的成见决定了你要求保安去看什么,然后他又把所看到的下载到你的心里面;然后你在心里面就形成某种意识,这个意识又决定你去拍想拍摄的东西。几轮下来以后,你看见的、接收的和内心想的,就形成了一个闭环。这个闭环帮助你作出某种判断:一切对你有利的,你称之为“是”;一切对你不利的,你称之为“非”

  如果能够站在外天下的角度来看待整个游戏,你会不会觉得,这种简单判断一个东西是对或者是不对的思维模式,显得很狭隘呢?你看见的部分叫“明”,你看不见的地方就叫“无明”。所以,《心经》里就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不以物喜,才能够不以己悲

  如果你能够深呼吸一下,深刻地意识到世界本来是一个完整的整体,由于你选择看待问题的角度的不同而产生了概念上的对错,因为概念上的对错而产生了情绪上的欢喜与悲伤、愉悦与憎恨,你就能够理解原来你的所有欢喜和愤怒,只不过是基于你的狭隘和偏见而已,是你选择的结果

  房龙说:“宽容是人类最伟大的本质。”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放下你的偏见,从一个真正的、环状的、祸福相依的整体去看待世界,你就不那么容易产生情绪上的波动;“不以物喜”,才能够“不以己悲”。

  现在,通过慢慢了解,我们发现一切痛苦都来自对是和非的判断。年纪大了越来越不能确认一件事儿是好事还是坏事。你觉得自己很聪明能干,迅速找到一个好男人并和他结婚。五年之后,你会质疑自己当初为什么会嫁给他。再过十年,你也许会庆幸还好嫁给他。二十年之后,你也许又会感叹如果没有嫁给他该多好啊。

  人还是那个人,婚还是那个婚,但我们不能一直活在纠结他好还是不好,和他结婚是对还是不对当中。任何你现在觉得对的事,可能将来你会觉得不对;任何你现在觉得不好的事情,可能将来你也会觉得它好


如何拥有把不好的事情都转换为好事情的心智模式

  好和坏,真的是一念之间的事情。

  这种把不好的事情都转换为好事情的心智模式,其实是一种艺术。用庄子的话来说,世界没有好、没有坏,都是相对而言的。“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它就像一个圆环一样,转着圈儿地从好到坏,再到好,再到坏,再回到好……。南老认为,庄子是要让我们做到心物相忘。人能够真正修养到心物相忘,外境与自我都相忘,才可以回归到那个环中的境界

  在庄子的世界里,好坏只不过是人们心智模式的一个判断。如果你发现自己不能超脱好坏的迷失,还是会为好事情而高兴、为坏事情而伤心,你又知道好坏是可以通过自己世界观的改变而改变的话,把一切坏事都朝好的方向去想,就变成一种在艰难的人生当中,值得拥有的心智模型——你是不是觉得这有点儿“阿Q精神”?

  我们可能对阿Q有点儿误解。在那样一个时代,鲁迅先生把这样的心智模式批判为“阿Q精神”。但是,放在更高的宇宙世界来看,如果我们没有一点儿把坏事看成好事的能力,甚至当你看到坏的一面而把事情看得真的很坏的话,不是活得很悲催吗

  假如某天晚上你睡不着觉了,你的条件反射是惨了,我睡不着了,明天怎么办?其实,你也可以把它视为一个挺好的机会——让自己看一场颅内全息电影。平常总是要照顾别人的感受,总是要花钱去看电影,甚至剧情还是别人编的。为什么不可以躺着看一场自编自导自演的免费电影?

  或者可以听听你的内心里面正在浮现出来的种种音乐的声音。我在太安私塾的课堂上只要说“hey”,同学们就疯了。重复三次之后,我只要说“hey”,他们就会跟着唱“我真的好想你”。

  如果你实在控制不住地想要把这首歌继续往下唱,但你又不愿意唱的话,我告诉你一个好方法。那就是用“妹妹你坐船头”来覆盖这首歌,它的覆盖能力超强,能覆盖一切歌,能度一切苦厄。


天底下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上文中,我们讲到了“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是说事物的好坏、对错都是循环往复的,福与祸都是相伴相依、同时存在的。如果你不能够超越这一切,希望起码在你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尽可能用好的想法,去观照、转换每天面临的种种境况

  实际上,庄子在告诉我们生活中的一个真理:天底下没有绝对的“是”与“非”。所谓的“是”与“非”、“彼”与“此”都是一般无二的。手指是天地中的一体,马也是万物中的一物。以此类推,把天地比作一根手指,把万物比作一匹马,那么天地万物又有何“是”与“非”呢?

  每一个局部,都包含了整个宇宙的全部信息。“一”就是一切。看似不一样的你我,只不过是本体以不同的组合方式稍加变化,以不同的角度表现出来的你我的样子。从本质上来说,没有区别


  人类因为受制于自己所在的时间和空间,所以很容易陷入经验所形成的局限里。或许,随着我们每一个人可以获得更大的时间与空间的体验,慢慢地,你就能够感受到世界上很多事情都和你有关。

  特朗普上台,这就影响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乔布斯发明了iPhone,这也影响了我们地球上的每个人——哪怕你不用iPhone,但因为iPhone影响了整个智能手机的产业链,所以它还是影响了你。

  世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并且越来越紧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庄子说“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在电影《老炮儿》中,六爷说“一码归一码”,这就是老炮儿人生为何悲剧的原因。

  世界根本不可能分出“一码归一码”,哪有真正的“一码归一码”呢!就像以前凤凰卫视一部宣传片的口号:“许多看似不相关的事,其实背后都是有关联的。”


  “道可,道非,恒道;明可,明非,恒明”,一件事情是这样的,同时又不是这样的,就是这件事情本来的概念全貌。

  如果明白一个男人是男人,但他同时也不是男人,你就能够真正理解男人了。大部分女人,一辈子都活在一个错误的意识当中,认为她们面对的那个人,就应该是男人,总是说“你就不像一个男人”——这句话听上去很熟悉吧。而那个男人就会说“你就不像一个女人”。凭什么一个人只能是男人,或者只能是女人呢?每一个女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女汉子”,每一个男人的内心都装着一个“小女孩”。你如果深刻理解这句话,就不会存在以上的抱怨了。


世上所有的事情,其实真的不一定是你所以为的那样

  美国鱼类繁殖专家就发现,在华盛顿州哥伦比亚河段产卵的大量雌鲑鱼,绝大多数是从雄鲑鱼变性而成的——如果雌鲑鱼全部死掉的话,一部分雄鲑鱼就会变成雌鲑鱼。

  其实,这件事情恰好说明,每一个来自同一个族群的某人、某事或者某物,都包含着宇宙全然的信息。在时空因缘的和合之下,则完全有可能变成另外一种人或另外一件事儿。这就叫“缘起”,只是各种因素的和合而生罢了

  请记住,世上所有的事情,其实真的不一定是你所以为的那样。世界的本质,一个叫“本”,一个叫“质”。“本”,就是把这些“质”勾连在一起的外部因素和搭配方法。比如,同样是碳原子,以这个方式组合,它就是铅笔;以那个方式组合,它就是金刚石,就是钻石。所以我们要理解,放到碳原子这个层面,它其实也是由正电子和负电子这种更基本的粒子构成的。我不知道用“粒子”这个词对不对,总之有一个更基本的东西,甚至最基本的那个东西是不是物质都还不一定。

  世界上可能根本没有所谓的、基本的那个物质,有可能是由基本的状态,以不同的方式临时组合而已。组合的方式一变或看待它的角度一变,立刻会成为另外一样东西,这就是境随心转,这就是现实扭曲立场

  庄子用这种方式来对我们讲,事情其实真的不一定是你所以为的那样。所以,什么东西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是这样,也可以是那样——“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这几句话说的就是,只要真正明白它们彼此之间有一个共同母体,真正明白事和物(所谓的事就是物的变化反应的状态,无论事还是物,它们都是同一个事情的不同面向),那么你想让这个东西变成那个东西,其实是有可能形成某种方式去“通”的


什么是真理?你能用,就是得到了

  事情总可以从这个管道通向那个管道,从这件事情变为那件事情。大家还记得《星际穿越》那部电影吗?从宇宙的这一端到宇宙的那一端,好像很远,但是它可以折叠,一下子就过来了。就像一条绳子上的蚂蚁,从绳子的A端到绳子的B端,要爬很久。但是在二维层面上,你把这个绳子折叠后,立刻就变成从这一点到那一点。增加一个维度,世界瞬间就不一样了。而最多的维度,N区域无穷大维,最终又回到宇宙的任何一个支点。你怎么知道未来我们不能把一切都以这种方式来理解呢?

  我参加腾讯开放大会的VR论坛时,现场所有来自全球的VR嘉宾都在展望这样一个未来: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就不需要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从加拿大、美国和欧洲来到中国开会,他们可以把自己的影像在当地提取完之后,以全息投影的方式投射在这里的一把椅子上,大家就可以在同一个空间里探讨问题。那么,这样的未来远吗?放在历史长河中,未来十年、二十年,最多三十年就实现了,这又算什么久远呢?但这也不是一眨眼的时间就能实现的,等到那个时候我们再来讨论,空间不是问题,时间不是问题,样子不是问题,对错又怎么会是问题呢

  让我们重复默念这句话:“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简单地说,你知道世界就是一个本体,在临时这一刹那间能用就行了;你能用,就能得到了。这不就是典型的共享经济吗?

本文来源:《梁冬说庄子》,梁冬 著,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3.11.19 周日:

  在《齐物论》里面,下面这段话特别有意思:“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什么意思?每样东西好像固然有这个样子,每样东西也都好像天然地可以做这件事情。没有什么事情不可以这样,也没有什么事情不可以不这样

  而后面那句“故为是举莛与楹”中,“莛”是指草茎,“楹”是指门框上、厅堂前的木桩。“厉与西施”中,“厉”,通“癞”,指长有癞疮的人,这里指长得很丑的女人。“西施”,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传说中的美女。“恢恑憰怪”,指形形色色的社会现象。

  所以,草茎和门前的木桩,丑女与美女,各种妖魔鬼怪,其实都是整个宇宙本体那个道的其中一个样子而已——“道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只有那些真正通达的人,知道其实它们是一回事儿


分别心不休,烦恼不止

  我们大部分人的烦恼来自哪里?简而言之,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想得到却没得到;另一方面,现在有的,不是自己想要的。所有痛苦也就来自这两个方面。归根结底,是你认为有些事儿是好的,有些事儿是不好的,我们称之为“分别”;而分别心就是一切烦恼的源泉

  在《庄子》那里,这是一个已经被两千多年来最聪明的大脑验证过的一套感知体系,已经很清楚地告诉我们,这事儿和那事儿没有区别

  小马哥问了我一个问题:“梁同学,您说得那么好了,怎么还有烦恼呢?您不都明白了吗?”道理明白了,惯性还在。这就像说,我们开着车,看见前面有一个井盖被拿走后有了一个洞,就刹车或者把轮胎往左往右,但是惯性仍然让车子朝前开。所以,没有觉察和有觉察,还是不一样的,尽管惯性一直都在。

  当我们觉察到或者慢慢开始在内心里面试图用一种新的惯性去取代旧的惯性时,风险就会变得越来越小,痛苦也会变得越来越少。起码当你的汽车在冲向这个没有井盖的洞时,你是知道的;然后随着开车的技术越来越好,你是可以避开这一切的。我们的身体和意识,尤其是我们平常在想一件事情上的思路,有着根深蒂固的、强大的惯性

  现在,闭上眼睛,我们来做个练习。比如,我以前常常在节目里面跟大家一起唱到的一首歌——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有一天在洗碗的时候就哼出来“苍茫的天涯”,我没有唱后面几句,你一定跟着“是我的爱”就来了。然后,你也不知道后面最近的歌词,但是你一定会再哼出一句“嗒嗒嗒嗒嗒嗒嗒嗒花正开”。这一段声音,它就像开着的汽车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循环。

  你想想看,连一首这样的音乐,才听了若干次,你都会忍不住让它在你的脑海里反复旋转。那么还有很多你早已习以为常的习性、观念和判断,包括你认为世界上有好事儿和坏事儿,这样已经被训练了几十年的惯性,它怎么可能一下子停住呢


你总是活在关于好坏的判断里面,有必要吗

  所谓的修行,所谓的截断众流,就是要觉察到我们总是活在这样的无意识的、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关于好坏的判断里面。而这个判断甚至都没有变成你的清晰的意识,它甚至直接转换成情绪,就像烧烤上面撒的孜然粉,就像一口真正的好酒让你的口腔分泌唾液,就像闻到了最喜欢的香水的味道,就像噔噔噔噔噔的声音……,都构成了我们时时刻刻存在着的这样那样的反应,甚至是情绪的反应,或者是各种条件反射

  为什么我在这节讲的东西跟以前讲的有重复?其实,这是小梁刻意而为之。就像一首歌到一定时候,会重复某些旋律一样,它不是在传递信息,而是在强化旋律。这不是一个讲道理的内容,道理我们都明白了,分别心、见诸相非相,等等。为什么我们明白道理后,仍然不能够跳开以前的惯性呢?这是因为我们需要有新的习惯来把旧的惯性覆盖


不要像贪吃蛇——吃得越多,负担越重

  现在,很多朋友会有知识焦虑症,总觉得又有一些新的东西自己不知道了,所以要赶紧去学,这恰恰是焦虑的源泉。不是要去获得新知,因为新的知识就像贪吃蛇一样,吃得越多,负担就会越重,终将把自己拖死。要去熟悉,要去反复,因为反复会带来新的习惯。只有熟悉、反复,才会让我们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新的安全感,这就是为什么古代的人总是在每天睡觉之前祷告。

  其实,你向谁祷告,具体祷告什么内容,这些可能都不是祷告的本意。你每天晚上都知道自己要说什么,这件事情本身,才是真正重要的。记住,我们除了要每日获取新知,更重要的是要每日坚定新的心智模式习惯。这是摆脱一切知识焦虑症的唯一方法。每天给自己一些时间重复,每天给自己一些时间去告诉自己:你可以获得快乐。

  如果每天给自己一个时间告诉自己可以获得快乐,获得健康,与所有的一切产生深深的、慈悲的连接,你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睡眠!

得与失都是一体两面的,不断追逐外在的物质自由,就是在把自己不断地与外界的无常的人事物绑定得越来越紧,这会导致我们不断地丢掉内心的精神自由。吃得越多,负担越重!


  一般人在学习“朝三暮四”这个成语的时候,会以为它是指某个人的做法总是变来变去的,上午喜欢这个,下午喜欢那个。其实,“朝三暮四”的真正意思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一种自己关于价值的习惯性判定里面。你习惯了,认为应该“先拿多一点儿,再拿少一点儿”,这样比较爽。结果,有人对你讲,不是的,先少一点儿,后多一点儿,行不行?虽然总量一样,我们却受不了

  你觉得猴子很可笑吧,但为什么没有觉得自己很可笑呢?我们不都是这样吗?朝三暮四,是一种灵长类动物普遍拥有的心智模式。你我皆灵长,我们总是很习惯按照某一种内心设定的要求去作出判断;当别人给出的建议与之不符的时候,抱怨就产生了


抱怨伤身害命,都是自找的

  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对自己马上要经历的状态有一种假想,哪怕这个假想很愉快,但也会形成一种障碍。这种障碍令我们发现,如果别人给出的条件与自己内在的期许哪怕只是顺序上的不一样,我们都会被这个情绪绑架

  试想,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是这样呢?非要那么着急把钱拿到自己兜里,通货膨胀这么厉害,急什么呢?

  还有很多人,特别着急获得别人的认同。他们觉得,自己做了这件事情,就应该获得这样的认同。越是想象力丰富的人,越是容易被自己对未来的展望所绑架,只要别人给出来的未来稍微与自己的想象不同,就不停地抱怨。抱怨的本意就是后来事情的发展或者别人的反应,与你的期许不同。然而,别人并不知道你的期许,于是就产生了“怨”这种情绪

  你将其放在一个更大的宇宙世界来看,就是这样,关键是不要被自己先前预设的情绪所绑架。而且这个愤怒和后来的喜悦,其实都只不过是情绪的假想。

  “诸行无常,诸漏皆苦”,一切情绪,都是苦的根源。你可以试着回想一下,你平常主要抱怨的内容是什么?静静地看一看自己抱怨的源泉,然后对照“朝三而暮四”“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怒”“众狙皆悦”,所有猴子都生气、所有猴子都高兴的场景,你就知道原来自己的抱怨是如此可笑。


好的人生,就是一个把抱怨活成玩笑的过程

  有一天,崔老师跟我讲一些人的故事,关于“生和死”。一位老先生有一次跟崔老师讲,他在监狱里面,本来应该被万恶的敌人解决了。结果,那天敌人没选他,选了另外一个人。第二天,他觉得总该是他了,便很焦虑地等待那个时刻,结果什么也没有发生,因为看守他的人喝醉了。到第三天,他听见脚步声来的时候,当时那种紧张、痛苦、焦虑啊,简直难以形容。因为你知道这个人走进来,把你拉出去,你就被处决了。结果,过来打开监狱大门的那个人说:“同志,解放了。”于是,他因为那个看守喝醉酒,就活了下来,一直活到接受崔永元老师对他进行《口述历史》访问的这会儿

  当这位老先生经历了人生种种的苦难、生死边缘的危险以后,他在描述这段故事的时候,完全就像在讲一个笑话。将一个自己人生的悲催,变成了一个谈笑间的笑话。意思就是,本来早该死好多遍了,没死成,居然还这样。这种状态,得过来之后才能体会

  说穿了,人生就是把一系列惊悚、痛苦以及抱怨,最后变成笑话的过程。

  我真的觉得以前自己多么可笑——太可乐了!一个人怎么能够愚蠢成那样呢?那段时间过去之后,你就会觉得,玩笑是多么有意思的一种人生的况味

  想想自己,每一天的愤怒,是多么“灵长类”,多么朝三暮四吧。学会用一种看笑话的心态,看自己悲催的人生,你一下子就会发觉睡觉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了。感谢还有这样的一个时代,允许我们把自己的悲催,活成了一个又一个笑话。

本文来源:《梁冬说庄子》,梁冬 著,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3.11.20 周一:

  你知道这一切都只不过是局部,都只不过是一个过程,一切最终都会过去的。涅槃寂静。


  你在做一件事情时,只要一动就会有偏向。

  庄子在后面讲了三个故事,也就是“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昭文(一个非常善于弹琴的人)在弹琴的时候,他并不能够同时把五个音阶一起弹奏出来。想要有好听的旋律,就必定要让其他的声音不能发声。你这一秒钟弹了“哆”,当然就不能弹其他的音符。当然,古代没有“哆来咪发唆啦西”,它们是“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你弹了“宫”这个音,就有了“成”。当你弹奏某个音,就不能弹别的音符,也就是我们说的既然有“成”,那么不能弹的音符就叫有“损”

  你没有弹琴之前,世界一片寂静;你弹了,那么一定不能拨动其他的琴弦。这个“成”是以其他的不能“成”来作为代价的,有“成”必有“损”,“损”才能构成“成”。从层面和境界上来说,这就是“有生于无”的道理。

  不读书不知道这个道理,要想干成一件事儿,必须要损失些什么。要有“成”,必先有“损”,但是事物从“成”和“损”这个层面上已经是等而下了。


可以去做任何事,但心里面,要对做这事的成败得失不那么在意

  事实上,做任何事,都只是一个阶段,无所谓对错好坏。出现了这个音符就不能同时出现那个音符,写了这个字就不能同时写那个字,一切都只是一个阶段。最终我们要把这些阶段再混合到一起,成为一种更全然的东西。你也可以说是倒退,也可以说是扬升。也许你可以从这个阶段,最终扬升到另外一个阶段,和光同存的阶段。

  此话怎讲?就是你还是可以去做任何事情,但是在你心里面,可以对做这件事的成败得失不那么在意。我们理解一件事情的本质就是这样(不好不坏、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以后,做事情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状态。


你无法同时弹出所有的音符

  走了一辈子,即便是那些所谓混得成功的人,到了老的时候,也需要有个人能够像你的父母一样,轻轻地帮你洗澡,害怕你摔倒,定时给你吃饭;你再吵再闹,再不懂事儿,他都会很耐心地呵护你——一切我们奋斗的目标居然是回到你童年本来就有的那个状态而已。事实上,能混成这个状态就相当不容易了

  养老院的创办人金博士跟我说:“你知道一个人到老的时候,他还需要讨好护士、讨好保姆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吗?”如果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循环,你又怎么知道我们这个世界不会如此呢?只不过把这个循环放在一个更遥远的历史长河中而已

  我们谈论这个话题的目的是什么?只有一个——在生命的过程中,我们不要太着急往前赶,跑得再快也还是要注意未来的方向,因为你的方向、你的结果最好的状况,也不过是开始的那个状况而已。说话慢一点儿,做事情慢一点儿,谈恋爱慢一点儿,吃饭慢一点儿,抚养孩子慢一点儿……

  我想可能庄子在写到这一段的时候,也会有类似的情绪。一言以蔽之,一切事情刚开始的时候都是混沌而充满生机的,后来你开始做一件事,有了“成”,其代价就是你不能做别的事。但是,当你依次地“成”了这个,“成”了那个,就好像弹了这个音符,弹了那个音符,其实你已经离浑然的状态远了。你会持续地往前走,无论快慢,终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无法同时弹出所有的音符,于是你又会回到那样一个不弹的状态,即无欲的状态。这就像极了我们的人生,童年的时候是基于混沌的,什么都不懂;经过一辈子的奋斗,最终如果运气好的话,就能够回到童年的那个状态,这依然是成功的人生。


  《齐物论》通篇都在讲《道德经》开始的那两句话——“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一件事情是这样,但同时不是这样,这就是这件事情的本质;一个概念,可以这样说,同时可以反过来说,才比较接近一件事情的本质

  之前的内容,我们强调了从“道可,道非,恒道”的层面去聊。从“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类与不类,相与为类,则与彼无以异矣”这段开始,《庄子》在讨论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总是在文字概念中,定义一个东西,你把它定义了,就把它归类了。但是,如果认真想想,任何一件事情,你不把它放到某个类别里面,不从概念上定义它,它就产生了一种更加深刻的、全然的体会

  对任何一个东西进行概念化的定义都必须在另一个概念以外给它一个角落、一个位置、一个概念,把它们合到一起,就是关于这个东西的全部概念。

万事万物都是好坏合一的,当你觉得它好的时候,也要意识到它有坏的一面,只是你还没发现;当你觉得它坏的时候,你也要意识它还存在好的一面,等待你去发现。


  所以,苏民峰说:“那些你生命中真正的大贵人(他看了那么多年的项目,我不知道这个事情有没有科学根据,我只是陈述当年苏先生给我讲的他作为一个术士,跟我分享的他看了很多人的命盘之后得出的结论),那些好像克制你的人,其实正是令你得以发展的人。”

  我近距离地观察了很多很成功的企业家,发现他们的婚姻都不是那么幸福,老婆总是让他们很痛苦。我以前觉得很奇怪,后来发现原因其实是这样的:老婆让他们痛苦,他们就要奋发图强,在外面工作,本来可回家可不回家的,却发现在外面工作更愉快,于是更努力地工作。但是,这些人又不会说“从此我就不回家”或者“我就斩断婚姻,我要追求幸福的爱情”。他们就巧妙地把这种不幸福的婚姻关系,转换为一种事业上的出口、努力和能量释放的方向

  也许我这个例子不够全面,不过据我观察,在日常生活当中任何一个概念,当你把它换个角度来看,都会发现,它似乎也成立,我的重点就在这里。所以,我们从“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是这一类的,还是不是这一类的”这个话题讲起,说明任何一个概念——“名”,都可以是这样,但又可以不仅仅是这样。如果你是一个做广告文案的,面对一个卖车的客户,你只要说他卖的不仅仅是车,你的策略就打开了。


  这篇的主题就是想说的和不想说的、概念的有和概念的无是循环相生的,就像一年一样,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又回到春天。如果你体会到了一切都只不过是某件事情的结束,也是某件事情的开始,你就理解了这种圆环式的世界观

  庄子用一系列有和无、一系列因和果,不断地告诉我们,当你开始建立起来一种圆环状的世界观时,你就不那么焦虑了。世界是一个圆环,时间也是。如果你认为时间是线性的,认为今天过去就永远不会回来,你就会产生焦虑。如果你认为时间是环状的,你就会每天都活在相对安全的周而复始当中


  讲到“大”“小”这个话题,庄子就说,“大和小”是很微妙的。如果你从物质的角度,也就是我们所习以为常的原子堆积的角度来说,你很容易看出一个东西比另一个东西大。但是,你以信息的角度来看,也许小的东西所包含的信息比大的东西要多得多

  内涵越小,外延越大,所谓大小,实际上看你用的是它的内涵还是它的外延。

  在饭桌上,爱热闹的人们七嘴八舌,只有一位哥们儿因为咽炎就没有说话。一顿饭下来,几位朋友都认为这位大哥真牛——他一句话不说,别人讲笑话的时候他也只是微微地笑;别人讲很冷的笑话,大家都笑不出来的时候,他也微微地笑,深不可测啊。

  你怎么知道别人不是因为咽炎或者没听懂你说什么而产生这种情况呢?所有意思大都在你内心,而他所表现的信息量其实很少,不说话、没表情,于是就很“大”。这就叫作“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人生所有的悲催都来自被自己预设的“有和无”“大和小”

  如果我们活在了“有和无”“大和小”这种对立概念当中,就会使我们成为一个“小”人,而这是成为一个穷人的主要原因。

“你可以用就行了,你不一定要拥有它”,这句话就是突破了“有和无”的概念,最后获得自由的心法。


没有任何人能确定自己到底活成什么样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家里迎来了一个小宝宝。你可以说他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但也一定包含受精卵所能包含的这个世界的信息。他生下来以后就是一坨肉,会哭会闹,要吃奶,晚上不睡觉,反正就是这样一坨肉。结果,你给他起了个名字,叫作“李作生”——姑且叫这个名字吧,因为一般的人都作死,我们把他就叫“作生”,因为他是李作生,他又生发出另一个角色——你们的儿子。

  本来,他是一个肉嘟嘟、内在饱含宇宙信息的“软硬一体件”(本体),叫“一”。有了一个“李作生”的名字后,就叫“二”。因为是你给他起的名字,而且他的身份是很确定的,经过DNA检测是你俩的亲生儿子,这第三个概念就是你们的儿子,这叫“三”。一个小宝宝就有三个概念了:1. 没有名字的一坨肉;2. “李作生”;3. “儿子”。“一坨肉”“李作生”“儿子”就叫作“一”“二”“三”。

  按这个逻辑推演下去,循环往复,一个小宝宝可以拥有多重身份——他可以是爷爷的孙子,可以是外公的外孙,可以是将来会生出来的弟弟李二生的哥哥,也可以是姑妈的侄儿,还可以是他未来老婆的老公……

  所以这个概念无穷无尽,因为他注定在这辈子里面会有不同的生命版本。因为他被赋予的相对应的概念和所混迹的圈子以及相匹配的社会关系,就成为不同的人

  即便是一个超级算法工程师(巧历)来看一个人一生的命盘,也说不清楚他最终的身份是什么,最终混成什么样子——他可能会成为一个还不错的丈夫,当然代价可能就是会成为一个不那么孝顺的儿子——能把老公做好,就能把儿子做好吗?陪了老婆就不能陪妈——当然也有一些人很有智慧,他既不陪老婆也不陪妈妈,而是到外地工作。或许,这也是一种“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智慧。

  要想解决矛盾,最好的方式就是离开这个矛盾。就算是一个高级精算师,也无法在这些重重叠叠的人际关系当中确定一个人到底是混得好还是混得不好。“而况其凡乎!”——更何况像你我这种没有宏观视野,不能站在他的命盘各个方面来通盘考量,只是他朋友圈中的一个平凡人呢?甚至一个人,又如何真正知道自己到底应该活成什么样子呢?


既然不知道自己到底活成什么样,那么我们该如何自处

  你在短短上厕所的时间内,就可以在几个朋友圈里面纵横捭阖、游荡无间,迅速切换身份、角色。但时间长了,我相信你一定会产生一种需求——如果我不叫现在这个名字,没有这个身份,那我什么都不是,那我又是谁呢——我不是李作生,我不是儿子,我也不是老公,那我是谁呢?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然也,对头,没错,是这样的。

  虽然,以上我用了一串的肯定来肯定“我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但我后面还是要说一句——你还是得明白自己是谁

  我们往往被自己所习惯的那个社会角色统治了所有思想,我们需要关注自己扮演的角色,但那不是全部,哪怕是万分之一、亿万分之一的时间,你也应该问一问,我这些都不是的时候,我是谁呢?我甚至连一坨肉都不是的时候,我是谁呢?

  这件事很有趣,因为这件事你不去问的话,这辈子你都是一个戴着面具的人,只不过这个面具贴得太实在了,而且你从来不摘掉面具,时间长了,面具就长在了脸上

  不是吗?有很多女生把妆全卸完以后,看着镜子,会产生一种深深的绝望或者深深的陌生感:镜子里的这个人眉毛稀疏,没有眼影,没有美瞳,没有腮红,就这么披头散发,还是塌鼻梁,她是谁呢?

  我不知道你是否愿意在某个时刻,去看自己的素颜。当然,这还仅仅是一层表象,因为我们其实还有一个素颜——闭上眼睛,连自己的那张脸都看不见的时候,你又是谁呢?如果一辈子你都没有去看过他(她),他(她)是多么受伤,多么无奈,你可以想象如果你是他(她),是一个一辈子都没有关注过自己的人——它形成一种对立的概念。

  总之,那个在身体里面的最开始的“一”,也就是饱含宇宙信息的那个“一”,投身来到世界的那个你,本来是谁呢?


  这是一个有趣的练习,那种无所依附的、找不到自己是谁的感觉很奇妙。刚开始的时候,你会手足无措,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那种在荒原之中赤条条的感觉,会让你无所适从。不过不用害怕,那就是你的“一”,最开始的“一”,而你太长时间没有见过他(她)了

  这个“一”非常害羞,你对他(她)也非常陌生,但你要观想一个在荒原中的单独的人,试着去走近他(她),试着与他(她)合体,试着去倾听那么一个无助之人的诉求。这个练习可能刚开始的时候很困难,而且几乎无从入手。但经过一段时间后,比如几天或一周后,你再观想一个在荒原上的什么身份都没有、什么社会关系都没有、赤条条的一个人,你走过去,你跟他(她)合体的时候,慢慢慢慢地你会发展出一种状态。

  你希望这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呢?你知道吗?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是站在化了妆的、已经被各种社会关系捆绑的角色里面去思考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其实不能让你获得真正的自由,或者不能够帮助你真正洞察你可以或者你想成为的一个什么样的人。

  如果你一旦有了一周或两周的练习,重新成为没有这一切束缚和现实基础的人,或者仅仅就是想成为的任何一种人——也许是想成为一个更苗条的人的时候,那你一定要问问自己:我为什么想成为那个苗条的人?这时,也许你又有了另一个想法:想成为一个很有钱的人,能够躺在一堆黄金(上面是珠宝,再上面是美元和人民币,可能还混杂着欧元)上仰天长笑。

  让我们再回到“一”,去重新想象你的愿景。然后问问自己:“为什么我想成为这样的人,我真的想成为这样的人吗?如果钱不是问题,体重不是问题,一切都可以心想事成,都不是问题的话,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个练习极其重要,可以说人生最重要的课程是在当下,学习让自己回到没有“二”(连名字都没有),没有“三”(没有你的角色),只有“一”的状态,重新想象自己的可能性

  很多人都说,如果我可以重活一辈子,我大概不会活错。为什么要等到最后一天你才说自己的问题呢?你为什么不在今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就做这个练习呢?上一次我做这个练习的时候,我清楚地看到了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希望你也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人。

  我在蔡志忠老师那里学会了一样东西,他说很多人都习惯性地把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设定为初始条件,就是在现有东西的基础上,去想自己可以怎样做。其实,还有一种做法是先不考虑这些,而是想想自己想达到什么样的结果,然后以终为始来倒推,去看如何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

本文来源:《梁冬说庄子》,梁冬 著,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3.11.21 周二:

要做就做一个“不辩论,不是非”之人

  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外”,就是指前后左右上下,其代表的就是我们的空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只要是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只承认并接受其存在性,而不对其进行是非对错的判断。有句话叫“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以前,我总觉得这句话隐隐得有点儿不对。不过,随着我的人生阅历不断丰富,我越来越觉得“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某些人有某种生存的结果,也必然有其内在的原因。所以,嗔恨、同情、欢喜、对错,也许在圣人那里都是不存在的。他只是看着它、知道它,但不加以评判,这就叫作“圣人存而不论”

  那么,到底有没有鬼神?有没有超出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所能感触到的世界以外的东西呢?圣人说,我承认它可能有也可能没有,接受它的存在或者不存在,但并不讨论

  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六合之内”,就是在我们能感知的范畴之内;“圣人论而不议”,就是讨论它的机理,知道它的一些相关性、因果性等,但并不随便加以是非判断

  对于历史上各朝代的种种圣贤,他们的志向和所做的事情,圣人可以加以讨论,甚至给出一些是非的判断。但是,如果有人说不是这样的,圣人也不去强行辩论是他说的对还是自己说的对。因为圣人知道,就算是自己有某种判断,也没有必要去认为别人的判断是错的

  总之,庄子倾向于做一个“不辩论者”——一个不是非的人。单位里面有是非,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有很多心里面存着是非的人,而这些是非只不过是说辞,背后是他们的价值观,以及利益的延展。难道这种是非真的有足够的力量去影响我们的判断吗

  很多时候,我们会被当下种种“是非观”所绑架,以至于离自己的“出厂状态”“本真”的样子越来越远。


  1994—1995年,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叫《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里面有一句话给我非常大的震撼,美国的中产阶级是这样一群专门用来处理概念数字的人,他们不是很享受自己的工作,他们最大的梦想就是工作完之后用换来的钱去海边度假或购物。他们的快乐其实只有整个一年生命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而以前的一些工匠,每时每刻,只要他们在工作,就已经很快乐了。也许他们挣的钱不比那些白领高,但他所获得的快乐的成就,就是那一个积分,却是十倍于那些不那么喜欢自己工作的人。

  从这个维度来看,一些人每天做的事情本身就是快乐的。时间长了,他们与那些想得到某个结果而把自己熬得很苦的人相比,差别真的很大。假设你能够回到最开始的初始状态——要做一件什么样的事情?做这件事情本身就已经让你值回“票价”

  你喜欢现在的状态吗?如果不喜欢,那么立刻着手进行改变,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我敢保证你一定可以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我们会发现,在中国的文化体系里面,明白事儿的人是不需要天天打嘴炮的。有什么好争辩的?事就是这个事,不管曾经说过什么,没说过什么,后来又怎么说了,因为什么,所以什么……你想一想身边是不是有这种非典型雄辩症患者?他们整天啥事也干不成,就知道跟你讲各种逻辑,参与各种理论讨论

  在《世说新语》里面有一则故事,有一个人在饭桌上,看着一位朋友侃侃而谈,他却默默无言。后来,有人就问他为什么不说话。这个沉默的朋友就说:“他说的我都知道,我担心我说的他不知道。”多么高级,当你知道他不知道的事情时,你所呈现出来的沉默是一种什么样的淡定。

  就像我曾经见过朋友开了一辆超豪华的跑车,他在另外一个朋友面前有意无意地低调炫耀。幸好我知道那个被炫耀的朋友家里面就是卖豪车的。真正高级的人是不需要买一辆玛莎拉蒂的,家里从劳斯莱斯到玛莎拉蒂都有,想开哪辆就开哪辆,还可以把它卖给别人,把钱收回来。

  这种就是因为拥有了、明白了、透彻了而呈现出来的沉默,自然有一种无言的能量。

  我建议大家哪天在一个饭局上时,不说话,但眼睛不要睁得很大,显出很狰狞的样子,而是用平常的目光看待饭桌上每个人所讲的笑话,以及对于宏观形势、海峡两岸、朝鲜局势、货币政策等的高谈阔论,暖暖地看着别人吹牛。一顿饭下来,你一定会觉得自己油然而生一种基于道德的成就感。如果多来几次这样的经历之后,你连这种成就感都不会有。你只是觉得应作如是观,想想都觉得好智慧!


  什么叫“有道统”?我强烈建议大家有机会的话去不同的地方走走,接触不同的人,你会发现一些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在向事情背后的某个东西致敬

  对于知道有道统的人来说,辩论就没有意义了。有时候,辩论只能让失利的人充满沮丧,让占上风的人在滔滔不绝的过程当中产生新的“我慢”——贪嗔痴慢疑的“慢”——自我的傲慢感

  在现实生活中,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实,绝大部分人行为的改变,都不是因为把道理讲清楚以后就改了的,道理只能带来“知道”“明白”“说不过你”……只有情绪和习惯,甚至恐惧会带来改变

  由此,我发现了一个更有趣的事情,就是我们一直以为逻辑和道理可以用来指导我们的行动,其实非也。逻辑和道理只能用来解释我们的行动,我们说什么并不是因为自己这样认为,而是因为我们这样做了之后,要找到一套事情来合理化

  所以,知识、逻辑和道理,都只能用来解释行为。那么,行为从哪里来呢?其实,行为是从习惯里来。那么,习惯又从哪里来?从最开始的养成以及后来你的心智模式里面的贪婪、欲望和恐惧里来。要改变一个人的行为,跟他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在这个世界上,每一种道理都是对的。


  我们上次说到的话题就是雄辩解释主义分子是多么可怕。如果你发现身边有一个滔滔不绝的非典型性雄辩症患者,//他事事都要和你对质,说你曾经说过什么,后来我又说过什么,然后你又说了什么//……

  请尽快远离这种人,否则你一定会充满挫折感。因为他有天生能记住你说的每一句话的能力。他有强大的体系,令你对自己充满确定的否认。但是,他能为你做什么呢?他除了证明你是错的而他是对的以外,什么也证明不了

  反过来说,我们是不是也是这样的人呢?我们证明了自己是对的,那又如何呢?你就算证明了别人的错又如何呢?一个时常要证明自己是正确的人,只能代表他在心里面多么渴望被人认同——他不是错的,他值得被认为是对的。


  我发现有一种人,他在大家都在沉默冷场的时候,也不着急要表达什么,但没话说的时候,他的神态也不尴尬,这种状态就叫作“葆光”。你可以想象有这样的朋友吗?不强行刷存在感,没人理他的时候,他也怡然自得,但每个人都知道他很厉害。那么,他是怎样让别人感到他很厉害的呢?并不是因为他说得多,而是他能够在不解释、不辩论、不抢先发言,而且还在不发呆的状况下呈现出一种自在

  有一种人坐在那里不玩手机、不看报纸、不玩指甲的话,他们的两眼是直的,是发呆的状态;还有一种人,他们不玩手机、不看报纸,也不玩指甲,他们就不发呆。你发现发呆的人和不发呆的人的差别在哪里了吗?不发呆的人就是讲内在修养的人

  沉默是一种表象,支撑你沉默的内在心智模式、情绪状态、你是否知道别人说的东西,以及你是否有刷存在感的自信都决定你沉默的魅力所在——同样是沉默,差别却很大。

  我们生活在当代,最大的乐趣就是看见满世界都是刷存在感的人。如果你意识到你曾经是这样的人,如果你意识到你可以知道一切或者尽可能地知道更多,但你不争辩、不解释,只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去走,做你该做的事,就自然会长出一种魅力和福德

  《圣经》上有一句话大致是这样,有福的人会按照自己的节奏生长,无论生活的洪流如何,不紧不慢、不徐不疾。我觉得这就是一个人的魅力。不点破、不解释、不辩论,按照自己的节奏做事情。坚持这个方法练习三十天,你就会发现一些神奇的改变。注意,如果不得不说话的话,慢一点。其实,暖暖地看着别人吹牛也是一种很开心的心理状态。

一位内心世界丰富、内在自我满足感比较强的人,是不屑于在琐事上进行辩论解释的,他也不太愿意去刷存在感,多一点儿也不觉得多,少一点儿也不觉得少。

本文来源:《梁冬说庄子》,梁冬 著,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3.11.22 周三:

  我以前读这段故事的时候有点儿不知所云,字面上的意思都知道,但庄子到底想说什么呢?我们把这个情景放到现在,假设你是一个只有十个员工的公司的老板,有位同事突然提出要离职,你一定觉得很难受。但是,如果你拥有一家十万人的公司,这一天有一百个人离职,你可能也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事儿了,这是你的格局和你所处盘子的大小决定的

  所以,舜对尧开玩笑:“你都拥有那么大的国家了,要从那三个小国里获取利益,拿就好了,你为什么一定要把它消灭了才能干这事儿呢?”

  以前,社会风气没有那么好的时候,我们去某些地方吃饭,眼睛都不敢乱看,有时候你可能不小心抬头看了一眼某人,那个人就拿着一个酒瓶子过来说:“你瞅啥,信不信我削你?”怎么会有人因为你看了他一眼,就要把你暴打一顿?反过来,他的内心得是多么没有安全感,才会因为你看了他一眼就害怕呢

  其实,庄子讲的这个故事说的就是这样的事情。舜说:“哥,您多大的人物啊,还为这点儿小事烦恼?您是与大道同齐的人,您就像是同时拥有十个太阳的能量场一样的人,怎么会为这点儿小事而烦恼呢?”

  一言以蔽之,我们所有的烦恼都是因为内在所拥有的还不够多,甚至包括内在的成就感和烦恼都不够多。


把自己放在一个大格局里,事情就变小了

  现在,很多朋友都在讨论房价,不如我们把时间和空间挪一下。假如你了解在二三十年前或者十多年前,有一个叙利亚的中产阶级朋友,他在为自己没有买到一套学区房而捶胸顿足,而你又知道从大的历史宏观背景来看,他买不买到房子都不重要,因为那套房子再过几年就会被美军给炸了,一个导弹过来,整个小区都没有了,还买学区房?连学校都没有了

  再比如,曾经有一个厂长,因为会计做账不漂亮而大发雷霆,引发脑溢血。其实,你知道不管他有没有引发脑溢血,两三年之后,这个厂子就被公私合营了,甭管你以前是多大的企业主,再过两年所有的财产都直接充公了,那你说他因为会计没把账做好而辗转反侧,甚至脑溢血有意义吗

  现在,很多人因为孩子的考试成绩不理想、小提琴没有拉准、作业没有做好、造句没有写得主谓宾足够清楚……跟儿女大发脾气,我认为都是孩子太少的缘故。我以前认识一位朋友,他们家有十几个孩子。他跟我说,有一天,他的一个哥哥从炕上摔下来,他妈都没有发现,还带着其他孩子在吃饭。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现在的某个家庭里面,孩子从桌子上摔了下来,直接摔晕了,三个小时之后才清醒过来,你得害怕成什么样子?结果,对于一个有十几个孩子的母亲来说,那根本就不是事儿

  我认为,《庄子·内篇·逍遥游》讲的“逍遥”,是说要把自己放在一个大格局里面成长的,这样,就不觉得自己的那点儿事儿是大事了,放在一个历史长河里面看问题,你就不觉得当前有什么事儿是值得生气的

  有一段时间,我做了一个行为艺术,到处去找九十岁以上的老先生聊天。有一个老先生跟我说过一个事儿。他说,有一次他正在和邻居下棋。有人跑过来说:“你们家着火了!”他说:“着了吗?”对方说:“着了。”他却说:“着都着了,还有什么好着急的?烧吧,都已经着了,你能怎么着?”他哈哈大笑说这事儿的时候,我才知道他为什么活到九十几岁还红光满面,还跟二三十岁的小女孩谈恋爱。这是真人真事,别人能活成那样真是有原因的。

  北京大学哲学系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七八十岁的老先生参加聚餐还只能坐在后面,因为前面还有一群八九十岁的人在那儿。北大哲学系里面的那些老先生不仅不养生,还抽烟喝酒,就是活得久也不锻炼,也不体检。后来有朋友告诉我,因为他们都是大哲学家,每天思考的问题都是宇宙的问题,他们天天都琢磨这些事儿,所以自己那点小事儿就真不是事儿

尺度,是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式。尺度思维的一个要点在于,当你考虑大尺度问题的时候,小尺度的现象常常可以忽略或者简化。更重要的是,从小尺度现象出发往往解释不了大尺度问题。我记得老师曾在课堂上讲过一个道理,他说你们不要困扰于自己生活中那点小事,应该没事多往天上看,想想宇宙之大。我们看错了世界,反而说它欺骗了我们。


乱什么不能乱心

  北京电视台有一档栏目,就是专门讲家长里短的。我看着电视里面的亲生父子,为了几千元或者几万元,在那里较真儿,还振振有词,竟然上升到伦理、对错、是非的层面。一个天天活在这事儿对不对、是不是、非不非里面的人,都是因为没有站在全息的角度看待世界

  那么,什么叫全息?就是你看见一个杯子的时候,你有八只眼睛,一只眼睛看见这个杯子的正面,一只眼睛看见这个杯子的背面,一只眼睛从杯子里面往外看,一只眼睛通过宇宙的角度看这个杯子,一只眼睛在杯子的陶瓷缝儿里面看——竟然看见了缝儿里面的一个裂缝,甚至还有一只眼睛长在这个杯子的过去的时间状态里面去看,还有一只眼睛,看到这个杯子在五秒钟之后可能就掉地上摔坏了……如果你同时拥有这八只眼睛看杯子,你会怎样看?你会认为这个杯子是好还是坏?这个杯子是不是漂亮,是不是古董,是不是值钱,有意义吗?你只会产生一种情绪,叫“大辩不言”,就是无话可说

  如果去龙门石窟、莫高窟或者西安的一些古老的寺庙,甚至去日本的话,你就更能够看见那些动辄八百年甚至一千多年的寺庙里面的塑像,每当这时,我都会情不自禁地练习。这个练习就是,如果我像这些菩萨,哪怕是个泥菩萨。如果你像石菩萨在那儿坐了一千多年,看到了无数人来这里祈求,考好试,升官,老公不要红杏出墙,老婆最好自己提出离婚……各种诉求都汇总到你这里的时候,一开始你可能还会说,我怎样帮你解决?时间长了,你可能只有一种态度,就是待着而已

  我有一位好朋友,她和我分享过她的教育心得。她有两个女儿,她们经常为某些事情吵架争论,还各自跑到她这里来告状。开始的时候,她总想把自己带进场景里,把她们两个人找过来讲一讲,事情是什么样子的,到底当时是谁先动的手,然后再说说自己的看法。比如,假设孩子打架的话,谁先骂的人,然后谁要向谁道歉,等等。不过,她后来发现养了两个孩子一段时间以后,她学会了不听、不看、不说、不评论、不裁判,让她们自己解决。结果,过了一段时间,她发现这些孩子打归打,过会儿又忘了。为看节目的事儿,一个新的冲突就开始了,或者说又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开始合作了。她就找到了一种当妈妈的感觉。

只是待着,放松,不说话、不辩论,连在心里面的解释、辩论都没有,了了分明,如如不动。

  只是待着,你觉得这样做好像很消极,但你怎么知道自己不会因为这样的练习,而成为一个超强上网的Wi-Fi通路呢?手机在高铁上自然是信号不稳定的,但只要方向摆得对,哪怕只是放着,手机下载就会很快,上传也快,打电话也顺畅。

  舜这样对尧说:“你在内心里面拥有巨大的信息储存,可以Wi-Fi、5G甚至8G上网,你和大道——背后云端的无量数据库是随时保持通畅的,那种状态就像十个太阳一样充沛。如果你是那样的一个人,你会为有没有消灭几个国家而惴惴不安吗?”

  如果你是一个睚眦必报的人,别人的嘴角都足以伤害你,让你生起要报复的心,那你得多么痛苦啊!


活得是好是坏,都只不过是我们的“习惯”的呈现

  我们认为一样东西好,其实是因为我们在生物的进化过程当中,简化了对于它好的那些信息。比如,我们小的时候都喜欢吃甜的东西,只不过是因为大部分水果在真正成熟、营养最丰富的时候是甜的。但是,后来就有人根据我们对甜食的偏好,做出了很多人工糖精,根本与营养丰富毫无关系,但我们还是爱吃。所有的好坏都只不过是我们的业力呈现,这个业力太强劲了,它是我们思维的惯性,是我们身体反应的惯性,是我们价值观的惯性,是我们激素分泌的惯性。从这一点上来说,佛陀、庄子和牛顿讨论的都是一个问题。

  还记得中学学过的物理学中几个最基本的定律吗?其中一个定律叫“惯性定律”:一个事物在不受力的时候,会倾向于静止或者匀速前进。其实,没有绝对的静止,所有的静止都是相对的。换句话来说,一个事物总是倾向于被它过往所受到的那个力牵引,朝着某个方向,按照它自己惯性的角度和方向前进。一只正在地板上滚动的球,它知道自己是在被惯性驱使而滚动着吗?你又怎么知道我们不是那个在地板上滚动、受惯性驱使的球呢?


我们现在活在一些什么样的荒谬的惯性里

  让我们来梳理一下,现在存在于大部分国人大脑中的几种奇怪的惯性。

  第一,我们都认为房子会涨价。第二,我们都认为孩子一定要学有用的东西,考上最好的大学,他才会有前途。起码在我所认识的优秀的人、成功的人、快乐的人中,大部分都不是毕业于最好的大学。第三,我们都认为将来看病会很贵,所以要存很多钱去为以后的看病买单。

  你怎么知道不会一夜之间有一个超级机器人出现?它开中医方子,也开西医方子。我们开一次方子只需要支付十元,甚至一百九十九元就可以包年——以前,如果你听一年蒋勋老师、傅佩荣老师或者在喜马拉雅FM上其他老师的课,可能需要花费几十万元。而现在,只需要一百九十九元即可。你又怎么知道以后看病不会是这样呢?也许你会认为房价就算跌了,它也是个东西,但你又怎么知道,将来的某天你不会很想把它处理掉呢?也许这套房子会让你后悔终生,白送你都不想要,因为需要交很多物业持有税……甚至还有很多人在追求很尖的下巴、很细的腿,你又怎么知道也许过几年之后,大家不会喜欢宽宽的下巴、粗粗的腿呢?

  所谓抉择,就是我们需要意识到,有些你认为理所当然的“应该”,其实都是惯性,都是不存在的。当我们开始觉察到自己已经被惯性驱使,也觉察到这些都只不过是惯性的时候,你就放下了。如果不放下,你又怎么能拿得起更重要的东西呢?

本文来源:《梁冬说庄子》,梁冬 著,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3.11.23 周四:

  何谓惯性?就是我们已经习惯这样做了——对于符合我们惯性方向的东西,我们就认为它们是对的;对于那些不符合惯性方向的东西,我们就认为是错的。惯性是如此强烈,又无处不在。人类的惯性已经深深地扎根在我们的脑海里。

不习惯的状态不一定是错的

  我们不要随便地对其进行价值观上的判断。我们轻易地把我们现在习惯的状态认为是对的,把我们现在不习惯的一切状态都认为是错的,这件事情很值得怀疑。


这世上总有人可以看见你看不见的一切

  人世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仅看到有人看到的比你看到的少,还一定要相信一些人看到的比你看到的多,他可以看到你看不到的一切。


你过去所做的绝大部分事情,有多少是真正有意义的

  “圣人不从事于务”是什么意思?一个圣人不会每天去想到底做点儿什么,也不会每天去想到底不做什么。一想就错了,因为一旦去想就开始陷入“应该”和“不应该”的二元对立当中

  很多人都会说,我们怎么能不去想是不是该做些什么事情?但是认真想一想,你过去所做的绝大部分事情,有多少是真正有意义的?不管你是被迫做的还是自发努力做的,现在看来可能都没什么意思。

  当年,我离开百度的时候,大概做了一个不到一百五十个字的工作总结,就是总结我在百度工作期间都做过哪些事情。比如,我做了“百度一下”“百度更懂中文”,做了百度上市的传播,等等。但后来认真一想,那些被认为是我在百度工作时做的事情,其实只占了我在百度所有时间的10%都不到,另外90%的事情都是因为在这个岗位上,必须做点儿什么,而做完之后就发现不对又去改,改完之后就发现人不够又去招人,招了人之后就发现人又不对又要去调整……种种折腾。假如今天我再有机会去做一些类似的事情,我觉得也许80%的事情我不是不做,我可能连想都不会去想

  过去二十年,如果你只做了10%的事,可能大部分时间完全可以让自己处在更逍遥、更舒服的状态,也不会产生结局性的影响,难道不是这样吗?哪些事情是因为你为了要做事情而做的,哪些事情是因为多余的想法、多余的钱而做了多余的事情,你自己能分得清吗?


高级的人是怎样做事情的:不趋利,不避害,不喜求

  圣人“不就利,不违害”,就是指他们不趋利,也不避害。

  好事不是追求来的结果。你认真想想,多少好事真的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呢?最大的好事——你成为一个人,这件事是你追求的结果吗?这是你父亲追求你母亲的结果。对于一个人来说,还有什么事情比让他成为一个人更大的好事?

  不避开那些坏事,倒不是不应该去避,而是一些事情你根本就避不了。如果你出生在叙利亚、伊拉克……有些事情即使依靠你的能力也是避不过的。

  还有很多人,他们想要避开所谓的“楼市泡沫”。但是,我们已经活在二十年或者三十年之后可能会描写到的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当中,你能避得开吗?既然避不开,我们还避什么呢?所以,圣人知道避不开,于是他就不避了

  “不喜求”,就是不在内心里面随便起心动念。心的能量是有限的,无论什么事情你都要追求心想事成,这是很危险的。

  有一天,我的一位好朋友在机场传送带旁等行李,他当时就随便发了一个愿——希望第一个被传出来的就是他的行李箱,事实上果然就是他的行李箱。他当时好后悔,想着今天的“积分”已经用完了。

  你知道,一个念头发出去后立刻就出现结果,这得需要多少“积分”?就这样被第一个甩出来的行李箱把你的心力给用完了,是多么不划算啊。所以,他后来很小心翼翼地去避免那些没有意义的内心诉求


这辈子重要的事情,都不是去努力结交某些朋友而得来的

  “不缘道”这句话有不同的解释,其中一种解释是不攀缘。坦白地说,我个人认为这辈子重要的事情,都不是去努力结交某些朋友而得来的。很多人喜欢参加各种派对,总以为可以在那里认识一些有价值的人,然后肯定就能够鲤鱼跳龙门了。

  其实,如果一个人因为偶然的机会改变了命运,而自己本身却不具备这样的资质,是很危险的。举一个例子,假如让你成为一位网红,你就真的能够承担得起吗?你是否有足够的智慧去面对红了之后所带来的种种困难和危险?

  而圣人是可以站在宏观的角度看待世界的,正是因为他知道每一件事情的付出和回报之间总有一种隐隐的盈亏平衡,就像财务报表一样,借方和贷方最终是要平衡的,总有一个数字在平衡这一切。所以,他们不会轻易被好处所诱惑,被坏处所裹挟

每一件事情的付出和回报,总是要盈亏平衡的。

  我们除了在口头上说得好一点儿之外,是否真的能做到呢?显然不能。我们明明知道有这种高级的状态而自己就是做不到,该怎么办?没有办法。只不过当你知道你这样做了以后会有那样的结果,就不会那么容易心生怨恨而已


  在中国古代,道家总是有一门甚深的学问,就是到梦里面去观察自己快乐还是不快乐,觉察自己有没有通过睡觉来扩展出对于整个人生大梦的洞察。这真是一件让人感到诧异的事情。古时候的人怎么有可能知道整个世界只不过是一个投影呢?就像在晚上,我们所有感受投射在脑海里幻化出的种种幻象

  我有一种深深的绝望。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每天为这些事情去烦恼、纠结,又有什么意义呢?我认为一个人年轻的时候真的不应该随便读《庄子》,太早醒的话就会导致很多好玩的事情没法去做。


  他问了我一个问题:“自然数和偶数哪个多?”(123456789……都叫自然数,2468……都是偶数)大部分人的直觉回答是,当然是自然数多,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然而,问题就来了。任何一个自然数,它都是可以乘以二之后,成为一个偶数。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难道不存在着一个偶数比自然数更多的可能吗?

  我默默地看着他,那种深深的绝望——在智商上有一点儿对自己小小的挫败感的绝望。幸好我知道在任何时候保持淡淡的微笑以及微微的沉默是一门艺术。王小川也是这样微笑地看着我,两个人在较量谁的微笑比较持久。后来还是他没有忍住,说:“其实,当把任何一个问题放到无穷大的领域时,我们在有穷世界里面的理解就没有意义了。因为自然数是无穷大的,所以偶数也是无穷大的。在无穷的范围里,对错、大小,都是没有意义的。”


  曾经有人说,哲学家就是大号的儿童。这话现在听来很高级,他们靠觉察、靠想象,终于了解到世界是彼此之间相互投影的像,而这个事实又创造了一种多维度的、整体的,既真实又虚空的统一的场

  你是世界的投影,世界可能也是你的投影。于是,就有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推论:你被世界决定着,那是你的业力;世界被你决定着,那是你的愿力。我们在不同的时刻总是讨论这个问题,其实最终业力和愿力是合一的,是齐物的

本文来源:《梁冬说庄子》,梁冬 著,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3.11.24 周五:

  随着我越发深入地去学习《德充符》,隐隐地就觉到了一种新的况味:我们每个人不管外表长成什么样,内在都隐隐地觉得自己不够好,觉得自己是一个“脑残”,是一个不够漂亮的人、不够有钱的人、不够聪明的人……

  如果这也是当今许多人内在的一个深深的忧虑的话,那么在《德充符》里,你会发现庄子给了我们一个可以变得更好的智慧和方法—忘形和忘情

  忘记自己的相—你有没有暗疮,腿粗不粗,肚子是不是突然变得有点儿大,儿子是不是不那么优秀……这都是我们外在的形象。而我们是不是纠结于和自己有着爱恨情仇的人之间的种种情绪反应模式,这也是我们快乐和悲伤的源泉。

  一个人如果能够慢慢慢慢地发现,他的相和他的情只不过是一系列的幻觉,是一系列过往的习性造成的当下的错觉、幻相的话,他也许可以将人生蜕变出一种崭新的状态—对这一切不以为意。


让你感到相处很累的人,一定跟他自己也作得厉害

  我常常在饭桌上发现,突然有一段时间无人说话,在这个沉默的过程中,其实很能够反映在场每一个人的内在是否充盈。事实上,总有一些人会忍不住率先说话,以打破让他感到难受的凝固空气。但问题是,为什么还有一些人,不觉得这件事情特别难受,哪怕大家都沉默着,他也不觉得所谓的冷场有多难堪。

  我想,其背后的差别在于后者更能够自处,他对外在发生的一切没有那么强的评判和情绪反应,也不对自己应该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有那么高的要求,不认为自己应该充当一个饭局主导者或活跃气氛者或别的什么角色,更不觉得自己有义务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他不判断,所以他只是安静且怡然自得地待在那里

  然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些匆忙说话的人,会隐隐地在内心觉得那个既不着急表达,也不着急倾听,既不会拿出手机来看,也不会发呆的人,充满了一种很奇妙的魅力。这种魅力大概就是安静的魅力,大概就是你突然发现原来有一个人,他可以有使自己的频率与整个空间和谐一致,而让你感到舒服的能力

在沉默中怡然自得,这其实是一种非常优雅的人格品质。

  有一天我跟我儿子说:“将来在你喜欢的人和喜欢你的人里面你选谁?”他说:“选谁呢?”我一看儿子那眼神,就知道他可能已经有这样的烦恼了。也许是我的内心投射吧,我告诉他,选性格温和的人,选那些和自己相处的时候不累的人。一个人如果他跟自己相处得不累了,你跟他相处就不累;一个让你感到与他相处很累的人,一定是他跟自己也作得厉害的人


学会自处,不惹人讨厌:如何成为一个终身有魅力的人

  未来的人会越来越与机器紧密结合,越来越被网络社会所绑架,你的一言一行都会被摄像头拍下来,都会被朋友圈记录,都会变成某个信用积分。这个时候人最重要的快乐就是不被别人干扰的自处能力,这是一种宝贵的生命资产


  一个人可以老、可以丑、可以穷、可以残疾……但是你不可以唠唠叨叨地惹人讨厌,你只要保持安静,这不是装出来的,是由衷的,因为你和自己相处得很好—原来魅力仅仅来自于这样一个简单的真相。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这个清静更多的时候是内心的平、正、安、和。觉察自己,然后把它放下,是我们此生最重要的功课。


  《阴符经》讲的是在这个世界上有一样东西暗暗地和我们看见的部分互为表里,构成一体。比如,春天花开就是我们看到的阳的部分,但你要知道花开的背后有一股气在推动它周而复始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当这个保险箱被打开以后,里面无限的法喜充满、自在融洽,全然都可以被我们很完美地连接上。你甚至连想拥有它的欲望都没有,因为它实在太多了,随时可以调用,随时可以属于你,随时可以拿来布施于他人;甚至因为有太多,所以你对这些东西保持了某种隐隐的克制,从而形成了“戒”。一个真正能够“戒”可乐的人,一定是喝得太多的人。

  以前,我认识一个朋友,他好不容易在北京市中心弄了一个四合院。然而,和他一起工作的同事却说:“又住平房?我们以前在村里就是住平房,怎么到北京还让我们住平房?”其实,这叫朴素得起,多少人梦寐以求住楼房的时候,对于他们来说,楼房是可以放下的

  所以,《德充符》的“充”,又代表着真正意义上的完全丰沛。只有足够丰沛的时候,你才能够拥有一种随时可以放下的良好心态。戒律的“戒”,并不是苦逼地对自我的束缚,而是因为充满,因为曾经拥有,因为全然获得之后,可以随时拿起又能随时放下的自在


  到底庄子认为的“德”是什么德?简而言之,它是两个德,一个叫“忘形”,一个叫“忘情”。忘形与忘情,就是不以自己的形体为好坏,不以自己的好恶为评判的标准,这就叫“德”

  “充”是法喜充满,与世界的巨大能量宝库完全连接,随时可以调用之后的不在乎。以前有人喜欢买大容量的硬盘,去收集各种片子。如果我给你一个账号和密码,可以随时用5G网络调用全世界的各种片子,难道你还会把它存在硬盘里面、把它刻成光盘吗?到那个时候,你就不会了。

  现在,你会不会有一种强烈的想要拥有它的冲动?这种充盈的感觉,才会让你真正发自内心地不再对拥有它这件事充满渴望。而你是不是真正符合这一切、能够印证到这一切,其实需要实证实修,并且得到某种内在的响应—自己确信就是这样,而另外的高人也确信是这样。

  因此,“符”是什么?“符”是一种内在自我的确信、整个世界游戏规则的确信,以及被彼此之间认同的高人确认之后的那种状态,我们称之为修行到此位置之后被确认的状态。在艺术界里面是这样,在文学界里面是这样,在人工智能界里面是这样,在投资界里面也是这样,这个东西就叫“符”。


让该来的来,让该去的去

  孔子在《论语·学而》里面提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的就是用心的艺术,如何把自己的心量打开,如何用自己的念力改变世界,如何让自己的心安住于当下,如何让自己释放出灵魂的氧气,让一切自然而然地发生。只做自己分内的事情,其他的让它自己发生


  讲成语的时候,已经彰显出你拥有怎样的思维模式;用语言去表达对世界的看法时,已经表达了你对世界的理解。 所以,培养什么样的年轻人很简单,不用告诉他那么多,让他背一背“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具有这种能力以后,面对各种技术变化你会因这种不变的东西而更容易适应,这就叫作“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 ”。一旦掌握了不变的东西,面对变化时才会从容


  在孔子和学生常季谈论王骀的故事的时候,常季就问:“为什么王骀长得那么丑,脚也被砍掉了—说明他肯定是犯过错误的人,却如此有魅力?”孔子说:“他的心理没有巨大的差异变化。可能是犯了错误,也可能没犯错误,命运让他被砍掉脚,但他却不以为意。他对天地、生死这些变化早已了如指掌。他知道事情都会如是而来,也会如是而去。”

  王凤仪先生是民国时期一个有意思的东北人,他劝善,劝大家放下自我。有一次,一个姓刘的弟子与他的儿子一起走路。这个时候,一辆车开过去,不小心把他的儿子撞倒了。当时,刘先生和他的儿子并没有破口大骂,没有拍照、追讨、要说法,没有憎恨,也没有抱怨。因为谁也不会刻意想撞倒谁,只不过就是不小心撞倒了,这是事实。然后,该送医院就送医院,该抢救就抢救。结果,神奇的事情是,由于当爹的没有愤怒,也没有把这种愤怒的情绪传递给周遭的人,做儿子的被撞倒之后,该去疗伤就去疗伤,很快就完全恢复了。后来,我发现这种事情其实是很有意义的

  我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情形。有一段时间,由于连续一百天吃烧烤和火锅,喝可乐和酒,我以为已经调好的痛风病又犯了。但是,在这次痛风发作的时候,我并没有任何抱怨,没有说就怪那个谁谁谁每次来都要求吃烧烤,就怪那个谁谁谁非要拉着我喝可乐和啤酒不可,就怪父母遗传了痛风这么个玩意儿给我……

  我觉得没有什么好抱怨的。结果,这次痛风比往常来得晚一点儿,走得早一点儿。我倒不是鼓励大家去放纵自己的“口业”,去试试痛风的感觉,而是说如果真的有这种身体变化来临的时候,你只要知道它如是而来即可

  “空虚寂寞冷,穿上衣服滚。”如果你真的觉得空虚寂寞冷的时候,把衣服穿上,在床上打滚,自然而然就热了。也没什么好抱怨的,既没必要上升到文艺青年的悲哀,也没必要上升到自己原生家庭的问题。有意思吗?

  王骀就是这样一个人,对于变化,他如是接受。

本文来源:《梁冬说庄子》,梁冬 著,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3.11.25 周六:

  如果用分别心来看,肝和胆的差别就像楚国与越国的差别那么大;如果站在整个宇宙全息统一论的角度来看,世间万事万物也只不过是同一个事物的投影而已。被砍断脚和运气好成为上市公司主席,只不过是种种因缘和合的自然结果。喜欢一个人是从某个时间开始的吗?其实,在这个时间到来之前,一切都早已发生。对一些东西感到无聊或者起鸡皮疙瘩,都是有原因的。

  为什么你会为这些事情感动呢?难道仅仅是因为这些让人感动的情景吗?非也,是因为你本来就会为这些事情感动,后来出现的情景只不过是因缘和合的结果,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本来早已发生的状况,就叫作“万物皆一也”

  “夫若然者,且不知耳目之所宜,而游心乎德之和。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视丧其足犹遗土也。 ”这句话就是说王骀丢了脚,像在身上抖落土渣一样,他并不认为有脚和没有脚有什么区别

  高级的女人不会认为自己有多漂亮就高人一等,有智慧的男人也不会认为自己有多智慧就目空一切,多和少都只不过是相对而言。


  王小波曾经讲过类似的话,他认为,多样性恰恰是世界美好的原因所在。 其实,地球上可能有一些鸟就是有三只翅膀,可能有一些鸟就是没有翅膀,可能还有一些鸟就是胎生,还有一些鸟其实是人(我们称之为“鸟人”) 。

  如果理解世界是多元、多生态的,你就不会简单认为只有拥有两只手、两条腿、两个鼻孔、两只眼睛的才是人。人类越发像地球上的物种一样单一,其表现就是人类词汇量的匮乏。某段时间,所有人都在用“囧”;某段时间,所有人都在用“厉害了我的哥”;某段时间,所有人都在用“怼”……这恰恰是世界悲哀的源泉,是一种语言的专制主义暴政,是技术和人们的非多样性,也就是“丧其德”的现象。

  那么,德是什么?德就是物尽其用、物展天性、各司其职、各成其能、自然而然。 对于王骀来说,他认为自己缺少脚是如此自然,能够自然地接受自己的独特性,便成为一个有魅力的人

  你知道也许自己是三分之一的男(女) 人加三分之二的女(男) 人吗?你知道自己本来是一个不适合结婚的人吗?你知道自己可能是一个学霸吗?你知道自己应该成为一个化学家吗?你知道自己可能是天才吗?如果对自己拥有或失去的都保持如此而来、如此而去的状态,你就成为王骀真正的接受者,这就是《德充符》讲的“德”。


一个有定力的人,会有魅力

  松柏这样的植物,跟一般受制于土地地气的植物不一样,那些植物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春天开花,夏天长叶,秋天结果,冬天落叶。而松柏能够超越这一切,它有自己独特的内在个性,所以它超越了对土地的依赖,或者说对地气的依赖

  其实,这是一个比喻,松柏因为有内在的定力,所以它的形象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像尧、舜这样的人,他们也超脱天命的影响,能够按照自己的意识生长。所以他们能够正生,并给其他的生命带来正能量—“以正众生”。

  冯学成老师曾说过:“干大事的人一定不能自乱分寸,否则就会引起连锁反应。若方寸不乱,还能达到宁静致远的境界;再加上观察正确、分析正确、判断也正确,那就胜券在握了。”

  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做到这样,但人群中总有一些人不受环境影响,不受情绪影响,不受“一不小心不知道哪里做的错事,最后被砍了一只脚”这种事件影响。他只是按照内在的“我”去生活。而这种人内在的定见和知见,会反映在他的行为上,会反映在他独处时的状态上,甚至会反映在他在人群中时安静的状态上。

  孔子用这个例子让我们明白了,为什么王骀有价值,原来他就是一个心灵Wi-Fi发射器。他既不受制于自己的形象,也不受制于自己的情绪,更不受制于自己过往的历史,甚至不受制于别人对他的看法,同时带来安定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让那些接近他的人也感受到这种定力。一个有定力的人,就会有魅力。

  为什么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因为老年人见过的事情多了,发生事情的时候他不会慌张。这种不慌张的、稳定的频率,就是吸引力的源泉。这就是《德充符》分享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一个勇士,凭一己之力,敢突入千军万马的敌人当中,横冲直撞。一个求取功名的人,尚能够有此勇气,更何况那些主宰天地,胸中包含万物,把自己的身体作为一间小小寓所,真正拥有自由灵魂的人呢,他们认为耳目所看见的万物都只是幻相

  这就像一个知道自己进入VR游戏厅里面的人,他抄着一挺机关枪突突突突地打,因为知道自己打的全是假东西,自然就没有畏惧了。

  “一知之所知 ”,就是只要知道一件事情,他就知道所有事情。只要知道在玩游戏这一件事,那么在玩任何游戏的过程中,看见的人、碰到的事儿,那都不是事儿。“而心未尝死者乎 ”,他知道只要自己的意识存在,灵魂不死,就没有太多让自己害怕的事情

  幸好我们活在一个有VR游戏的时代,游戏玩家都有过这样的体会,只要知道这是一个游戏,他就会面对生死而无惧。在游戏里面,被人杀或者杀人,都不会给他带来真正的慌乱。如果你在万丈红尘之中,拥有一个游戏玩家的心智模式,别人都被游戏带着走,只有你知道这只是一个游戏的时候,别人怎么会不追随你呢?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说:“对于那些有宏大视野的人来说,宏大视野,就是他能够看到累生累世的人,他知道所谓的死,也只不过是睡一觉,醒了之后,又要投入到解救众生这样一份工作中,他就不那么害怕生或者死了。于是,他就会充满一种真正对这份工作认真的态度。”

  你不觉得,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讲的这段话,和庄子借孔子之口讲的王骀的状态很像吗?一个人世间的骨灰级玩家,如果他觉得,或者他相信自己已经来到这里很多次了,玩了很多遍了,而且知道怎么玩儿了;他也知道别人的恐惧其实只不过是假象,是可以借由某种方法不那么害怕的时候,他就会充满一种对生命的定见之力

  “官天地,府万物,直寓六骸 ”,主宰着天地的运行,把万物藏于自己胸中,视自己的身体为一个临时的公寓—今天住过来,就在这个房间里面,做一些在这个房间里面能做的事情;把眼睛和耳朵所见所闻的东西,视为一个又一个幻相,知道自己在假象当中要真诚地玩的状态,视为“一知之所知 ”,而且知道心、意识一直都在,从来没有消失和死亡过。

把人世间视为千军万马的一场VR游戏,这种宏大视野会带来一种超然的定见。

  当一个人坚定地拥有这种信念,并且用它处理自己在人世间的问题时,他的从容、自在,对他人活在幻想当中的宽容,对他人被种种外欲所裹挟的痛苦而产生的由衷慈悲,再借此所生出来的智慧光芒,全然构成了这个人吸引力的源泉。

  所以,一个人的魅力并不是把脸削两块骨头,用自拍竿从上往下拍自己,拍到胸肌乍现的样子,而是那种拥有定力和定见之后的气度

本文来源:《梁冬说庄子》,梁冬 著,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3.11.26 周日:

  申徒嘉说:“辩解自己的过错,认为自己不应当受到断足之刑的人很多;不辩解自己的过错,认为自己应当受到断足之刑的人很少。懂得事情的无可奈何,安心接受命运的安排,这只有有德的人才能做到。”

  申徒嘉的意思是,有些人知道自己犯了错误,而且还能接受自己的脚被砍掉这件事情,已经很不容易了。他们认为这些都无所谓,这就是命运的安排。所以,他不讨论自己对或不对,只是全然地理解和接受脚被砍掉这件事儿

  言下之意,申徒嘉自己可以全然地接受命运的安排,而子产,却还斤斤计较于自己是有爵位的执政大臣,心里面装着一个有分别的世界,念念不忘地执着于自己应该受到什么样的待遇,申徒嘉应该怎么回避他。

  申徒嘉觉得没有应该、活该,这就是命运的安排。没事儿不惹事儿,有事儿不怕事儿,这就叫“不招福,不避祸”。


  他一直在创业,不断失败,但每次失败又都能够再次创业。对于一个连续创业者来说,他一定很了解,到什么时候就会有融资的问题,到什么时候就会有人员流失的问题,到什么时候就会有高层斗争的问题,到什么时候就会有恶性竞争的问题……。反正这些都是正常的事儿。人世间千军万马,只不过投身进来玩一票,而且全然了解各种游戏规则

  于是,他就会外化出一种淡然,而这种淡然是装不出来的。只有经历过连续创业很多次的人,才会有这样的心态。


凡走过的必留下痕迹,最终都成为生命的资粮

  过来人,就有过来人的淡定,凡走过的必留下痕迹。这些走过的痕迹,最终都成为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资粮。

  亲爱的朋友,你已经入睡过很多次,也醒来过很多次,所以,应该不会太恐惧于每天一个人落入深深的黑暗之中。你为什么不怕这种超级孤独的、在黑暗之中的独处呢?这是因为,你已经反复入睡醒来过很多次,而且大部分时候,你都在第二天早上又安全地醒来。所以,你会觉得这是一个很平常的体验

  冯学成老师在《禅说庄子》里说过:“人世间的很多事情是无可奈何的,明知无可奈何又不甘心,不甘心就要蹦跳,就要找出路,就要改善自己,结果能如意的又有多少呢?对于那些无可奈何的倒霉的事情、人力不可能改变的逆境,真正能够心安理得地接受,这样的人不多。唯有德者能之,只有真正有德行的人,才能够如此。”

  我认识的几位修行者,他们认为所谓宏大事业、所谓人生,也只不过是一场游戏,到差不多的时候去睡一觉,在合适的时候又重新醒来罢了。当你拥有对待人生犹如对待一天中睡和醒的心态时,还有什么事情不能让你释然呢


很多事情看起来似乎是偶然,其实都是必然

  《德充符》是一个修行故事集成体,讲的是要如何忘掉一部分东西,从而与宇宙的真理连接之后,让自己超级有魅力,同时还觉得有魅力也无所谓的故事。《德充符》中“德”的两面是“忘形”与“忘情”,这里面有很多故事。

  继续讲申徒嘉与子产的故事。子产,是郑国的大夫(相当于现在的国家级官员) 。子产总是不能够接受跟受过断足之刑的申徒嘉同席而坐。申徒嘉就对子产讲述自己的心路历程,以及怎么看待被砍断脚这件事情。他说:“对于很多事情,我们必须学会安心地接受命运的安排。有德(宇宙沟通能力)的人,才会理解命运的过程。”

  很多事情看起来似乎是偶然的,其实都是必然。愤怒、焦虑等负面情绪都是对于偶然不可控情绪的反应。每个人都会在活过三万多天以后长眠不醒。虽然有恐惧,但是大部分人从来都不会怨恨这件事情,因为这是必然的。既然是必然的事情,大家也就不去讨论、不去愤怒了——就这样接受吧


  很多女人会说,别人的男朋友或老公既舍得花钱又能赚钱,还会夸自己的爱人。情人节的时候,他们知道该做什么;“剁手节”的时候,他们又知道该做什么(古代的人剁脚,今天的人剁手。唉,为什么古代人剁脚觉得很悲伤,而现在人剁手却觉得很高兴呢?真是奇怪) 。总之,现在很多人都会这样,将自己跟别人比,将自己的男朋友或老公跟别人的比,将自己的女朋友或老婆跟别人的比,将自己的儿子或女儿跟别人的比……

  再比如,一些家长从来不觉得自己的孩子需要跟别人家的比较。别人家的孩子英语说得再好,琴棋书画、吹拉弹唱再精通……这些都和自己的孩子没有任何关系。而另外一些家长就会心生焦虑,把自己的担心、面子上的挂不住等,都转换为对自己孩子的数落:“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已经把单词背到这么多了,你看看你?”“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可以把每行字都写得那么整齐,而你就中间差一行?”

  这些话语好像是家长在为孩子的未来担心,其实是他们内在自我焦虑的外化


自由从来都不是别人给你的

  我说这个故事的原因是,把小时候那种因为比较而发现的不足导致的恐惧,放在宏观的历史里面来看,是很可笑的。现在,我对自己曾经担心不会写DOS系统而感到焦虑的事情深感可笑,这就叫作“宏大事业”。

  申徒嘉在伯昏无人那里,全然没有感受到自己是已经断了脚的人。他感受到了那种物我两忘、没有分别心的状态。伯昏无人用十九年没有分别心的生命状态,深深地覆盖了申徒嘉的心智模式。因此,申徒嘉理解了,没有分别心使自己不觉得有脚和没有脚有何不同

  孔子认为,用万物一体的方式来看待世界的时候,就会拥有平等心。成为这样的人以后,我们不仅能够让自己自在,也会让旁边的人自在。

如果人们能够解脱,就会突然发现,原来事情一直在重复,我们一直在经历轮回,因而眼下的这些境况、这些矛盾、这些对错好坏都是自然的,没有一样真正重要。关键不在于你经历过多少次轮回,而是你是否能够从经历的轮回当中,突然产生一种觉察——没有什么好比较的,没有什么好计较的,因为从一体来看,没有哪一样比另一样更重要。

  读书最大的好处就是,你能够觉察到自己的无能、不知以及心智模式的缺陷。 哪怕不能将其改正,至少我们觉察到了。

  止观禅修的核心在于“止”,就是把注意力放在一件事情上,等意识到这件事情也是不存在的时候,就进入空相;“观”,就是觉察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是随时起、随时灭的影像状态,像“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的闪烁。当觉察到它的时候,你就会开始走上自由之路

  自由从来都不是别人给你的,而是你发现这件事情真相之后的瞬间解脱。


  身体上的残疾,我们很容易看见,但是,内在心灵的残疾,大部分人是看不见的 (身全是身体上的全貌,德全是意识雷达三百六十度无死角)。

  “脑残”这个词你知道吗?许多人口口声声说自己是脑残粉,其实,那是一种不认为自己是脑残的人说出来的谦辞。事实上,你我都是脑残。何为“脑残”?指的是看不见“死生为一条”“可不可为一”,就是说看不见其实死和生是连贯在一条线上的,可以和不可以、是或者不是,都是同一件事的人

  当理解这一切之后,我们才能真正意识到,原来那才是真正的全,是德充之态、德全之形。如果我们总是陷入对事物片面的看法,我们的意识雷达只看到一半,就好比我们的身体只保留一半,这都是脑残、心智不全的表现。事实上,我们很容易落入这样的脑残境况


  那天,跟老吴(吴伯凡) 讲了一个故事:两口子吵架吵得昏天黑地,结果离了婚,后来两个人都被删除了记忆。然后,他们又重新认识,还是热恋,然后又重新陷入吵架的状态。他们觉得这是一次新的痛苦。其实,我们总是一遍又一遍地落入反复当中,你怎么知道,这次和这个聪明男人的死死纠缠,不是一遍又一遍轮回的演绎

  如果我们不能够理解这些,就是某种程度上的脑残,就是叔山无趾跟孔子说的,自己想保留的那个东西—比脚趾被切掉更重要的“全”。所以,我现在看见叫“张全”“李全”“王全”“张大全”“李大全”“陈大全”的人,都对他们心生敬意。多么有文化的父母才能够知道“全”这个字啊。

  《阴符经》里面讲“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其实,所有东西都是本自具足的,都是连贯为一体的。孩子作业做不好、学习能力差,是你自己学习能力差的遗传基因;老婆不温柔,是你自己不解风情的投射;老公不解风情,是你本身只懂解题的结果……因为我们都是一件事物的一体两面

  如果意识到所有对立的东西都是一体的,“见所相,以及非相”,就是见到“相”的同时还见到“非相”,我们就“即见如来”。

  庄子用叔山无趾与孔子和老子的对话,呈现出关于身全与德全的关系,身全是身体上的全貌,德全是意识雷达三百六十度无死角,将对与不对、你与我、过去与未来,所有这些话题融会贯通、视为一体的意识。一旦有了这个意识,就叫“德全”;有分别之心,就叫“脑残”。


  身体的残疾、脑的残疾和意识雷达的不全,真的不在一个层面上。

  让我们端坐下来,想想令自己痛苦的地方吧。所有让你感到痛苦的地方,都是你的慈悲、智慧和意识,是被阴影覆盖的地方,而被阴影覆盖的地方,叫“无明”。

  《心经》说:“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鲁哀公问孔子:“什么叫‘才全’?”

  孔子说:“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这些都是事物变化的幻相,是天命的运行。就像一个软件在运行的过程中,自然会产生不同的表达形象。但是,这些都只不过是系统在运行中瞬时的现象,并不是这个系统本身。这些幻化,整天在人们面前交替出现,而人的智力如果不能够充满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全方位意识雷达的话,就不能够了解这个系统本身。因此,安命认变,就不会扰乱本性的和悦,也不会侵扰人们的心灵。这个东西,叫‘才全’。”

  鲁哀公又问:“什么叫‘德不形’?”

  孔子说:“水平,是水最平静时的状态。我们把那种水平面作为基准,内心恬静而不为外物所动的时候,就叫‘德’。这就是令事物能够和合的最高修养,德不显露,便与万物融为一体,不能分离了。”

不对抗,而且毫无嗔心。


  我相信,庄子也好,《金刚经》的记录者也好,甚至包括佛陀当时原述这些观点也好,他们都明白这些道理:第一,这个世界上重要的事情并不多;第二,重要的事情要反复说

  所以,对于父母总在我们耳边“嘚啵嘚啵”讲的事情,你一定要相信。我爸总是跟我说,一件重要的事情只要自己相信了,就好了。他还说,慢点儿,别急。看来我真得听我爸的。

本文来源:《梁冬说庄子》,梁冬 著,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3.11.27 周一:

  一方面,你没有那么重要,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另一方面,你非常重要,只有你才可以保持自己不那么重要的心态。


不想得到,也不怕失去

  你想放弃点儿什么吧,也没什么好放弃的,反正都不是你的;你想获得点儿什么吧,也得不到,反正最终都要和它们说“拜拜”。

  多余的钱只能做多余的事,多余的人只能带来多余的烦恼,多余的欲望只能产生多余的愤恨。


  惠子问庄子:“人本来就没有情吗?”庄子说:“是啊。”惠子说:“人若没有情,怎么能够称为人呢?”庄子说:“大道赋予人容貌,天赋予人形体,怎么不能称为人?”惠子说:“既然已经称为人了,怎么能够没有情呢?”

  这时,庄子说了一句很高级的话:“我说的无情,是指人不会因为好恶,而损害自身的本性。随顺自然,而不随意增加或者减少什么。”

  惠子就问:“不添加什么,怎么来保护自己的形体?”

  庄子说:“大道赋予人容貌,天赋予人形体,不要因为外在的好恶而损耗自己的本性。如今你外露心神、耗费精力,在大树底下高谈阔论、精神疲惫,还被迫靠着树打瞌睡。天给了你一切,你却抱着坚白之论争鸣不休,有什么意思呢?”

  我们可以观察到,天天有人在互联网上打嘴炮:我们公司怎么样了,你们公司怎么样了,我发个公告,你发个公告,你当时怎么说的,我怎么说的……互相截屏,折腾了半天,最后又怎样呢?唉,这些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有一天,冯钟云老师来我这里喝酒。喝到高兴处,他说自己有一位朋友,这位朋友的爸爸三十岁的时候就已经被查出得了胃癌。然而,他保持恬淡虚无的心境,开心快乐、天天喝酒,一直喝到现在七八十岁。给他看过病的医生都不在了,他却还活着。他说:“你们那些搞卫生的人,天天在外面擦酒精,还不如我自己在里面擦酒精呢。”

  听到后,我目瞪口呆,这老头活得多明白、多透彻啊!我讲这件事的重点不在“擦酒精”,而是不能因为别人对自己的喜恶,不能因为有了病的名字而把自己吓到,损害了内在叫“全德”的东西

  这件事情,让我再次想到《德充符》讲的—忘形和忘情。我的一位好朋友,晚上来“自在喜舍”喝酒。我认识他很多年了,大家一起吃饭喝酒的时候,他永远笑呵呵的,没有太多主意,也不反驳对方。但是,他永远让我们觉得,如果把钱给他,就不用担心。我们相信他、把秘密告诉他或帮助他。认真地观察他的一切后,我得出的结论就是,他之所以一辈子不折腾、不累,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不光不在嘴上批评人,连心里都不曾批评别人

  看到这里,有些嗔心比较重的朋友,立刻就会说:“梁冬,你这样说的话,世界还能进步吗?”

  其实,无论你有没有对抗和反驳,世界都在进步;无论你有没有批判,地球照样在转。我们每个人都一定要明白,这个世界多我们不会多,少我们不会少。

  但是,我们却把自己当作一件大事儿,如果不批评、不反对、不表达、不刷存在感、不恣意、不推演的话,自己就不是人,就像惠子说“那还是人吗”?而庄子却说:“天地赋予我们形体,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是人呢?”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怀着情绪,怀着自己的价值判断,让自己一会儿高兴,一会儿不高兴,一会儿痛苦,一会儿难过呢?追求快乐很危险,能追求到“不快乐”,或者能够让自己“不会不快乐”,就已然很了不起了。

  现在你可以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已经活到八十岁了,你会怎么看待人世间的种种?今天的股票涨跌十个点,与你又何干呢?反正买了像茅台或者海天味业这样的股票,只要这个公司不倒,股价终究会涨回来的。罗杰斯曾经说过,他炒股票那么多年,无数次割肉,最后发现股票总是涨得更高,当然有一个前提,他买的是不会破产的公司,或者比较难以破产的公司的股票。

  一方面,你没有那么重要,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另一方面,你非常重要,只有你才可以保持自己不那么重要的心态,这才是让自己得以“全”的最好方法。

敢于、乐于把自己看小,才是真的伟大。


  当一个人跌到谷底时的确有可能会生出一种智慧。

  列子曾经讲过,在生活穷困潦倒、连饭都吃不饱的乞丐的梦里,都是美好的事物,金银珠宝、声色犬马,他们在梦里面尽情地呼来喝去;而有钱人,大部分都梦见自己的钱丢了、被火烧、被别人打劫、老婆被人霸占、遭受各种不公平待遇,等等。

  列子认为,这大概就是人生的公平。

  庄子在《德充符》中隐隐地带出一种绝处逢生的况味,似乎在暗示着一种东西,套用《圣经》的话就是,上帝为你关闭了这扇窗,会为你开启另外一扇门,或者上帝为你关闭了这扇门,会给你开启另外一扇窗。

  对于已经跌到生活谷底的人,他们已经没有任何期盼,反而会生出自在的、彻底绝望之后的幸福感。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成绩有较高的要求:为什么奥数没有学好、为什么作业不能够及时完成,等等。同时,要求孩子学好英语、跆拳道达到黑带、学好围棋、出国参加夏令营……还要温文尔雅,反正孩子有一点儿不符合他们的要求,父母都很担忧。

  与之相反的,一位著名的电影演员,他的孩子不幸患上小儿唐氏综合征,就是看上去有一点儿傻傻的。偶尔,他的孩子能够解出正确的答案,他就已经高兴得要命,觉得这太美好了

  当人真的活到手脚被砍断、眼睛被戳瞎、长得很丑且早已放弃变漂亮的时候,他们就自在了。在现实生活中,优质家庭的母亲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她们抱持着对孩子将来优秀的期待,而不是绝望。这种期待本身是一件好事,但却因此导致她们活在焦虑当中。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期待也是一种妄想


  有一次,我跟一些八九十岁的老先生、老太太聊天,看看他们怎么对待自己的孙子乃至重孙的教育问题。我发现,这些老人家从来都不在乎这些孩子的教育问题—当然也是因为本身隔着几层,不方便直接管理。但是,我感觉他们的确拥有对“人间世”绝望之后的达观

  也许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努力和折腾之后,他们发现了一件特别朴素的事情:一辈子中,重要的事情都不是自己选的,也不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仅仅是时间对、碰见的人对,然后因着机缘凑巧和自己内心的安定,没有折腾来折腾去就得到了

  很多在腾讯、百度、网易工作的人,真的比在其他IT公司,乃至传统行业工作的人努力很多、聪明很多吗?我觉得也不一定,只不过他们没有离开那家公司而已。当然,他们做得也不差,以至于没有被淘汰。

  现在,很多中国人跑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等地耀武扬威地买房子,去LV的店里面说“this this this不要,其他的全给我包起来”。他们是真的很努力、很聪明、很有意志力吗?其实不然。只不过,他们恰好在中国,恰好在某些家庭、在某些行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而已

  所以,老先生、老太太对于儿童教育态度淡然的背后,是他们可能真的明白一件事情——重要的事情都是被选择的。所以,只要安之若命就可以了,这就是对自己愿力的绝望、对业力的尊重

  支离疏也好,或者哀骀它也好,他们都是全然接受自己不健全身体状态的人。

本文来源:《梁冬说庄子》,梁冬 著,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3.11.28 周二:

  许愿要小心,管理人生最大的悲剧是没有梦想,比这个悲剧更大的,最最大的悲剧是梦想太清晰、太明确——它限制了你的想象力

  在生命的旅途上,我越来越觉得,方向要有,但是目标不要太清楚,尤其是在初期的时候,你只需要有一个好的性格,有一个大致为众人创造价值,也让自己过得幸福的愿望,仅此而已。

  至于再过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你的目标变成什么都是不一定的。稻盛和夫说他们公司做预算和规划的时候,只做三个月和终生的,没有年度预算——三个月规划就是解决当下的问题,然后就是终极问题。

  终极问题就是要向宇宙的真理致敬,这叫致良知。为什么我们要读经典?也许就是让我们知道一个道理——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有无数最聪明的人,早就知道了无论你走哪条路,最终都是要向宇宙的真理致敬。而真理具体是什么,它在每个阶段呈现出来的风景和样貌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说,不被自己开始的那个自以为清晰的梦想所绑架,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


人生的自在莫过于“不将不迎”——不迎接未来,不留恋过去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应帝王》讲的是真正的帝王应该拥有的一种自信。

  问题永远都会有,矛盾永远都在,但是,当你拥有了某种“这件事情只能朝这个方向走,必须朝这个方向走”的信念,那在这个过程中不管发生什么变化,你都能欣然接受,这时,你就会感受到庄子讲的“不将不迎”——不迎接未来,不留恋过去的自在

  为什么我们可以不迎接未来?因为未来始终都是一个方向。实际上,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让我们痛苦的并不是这件事本身,而是担心是否符合目标,是否跟我们做事之前立下的规则冲突、相悖。

  当我们为一件事情纠结的时候,其实就忘了当下这件事情本身。说话的时候把字吐清楚;谈恋爱的时候享受牵手的过程;喝酒的时候体会酒在自己的口腔里面徐徐化开,和唾液混合之后伴随着你的万千菌群进入身体的每一个毛孔……

  也许我们错误理解了“势不两立”这个词,好像必须“要不然就是这条道路,要不然就是那条道路”,但其实世界本是一个浑然的全然体,它很可能没有二分法,它就是不两立的

世界是本一不二的,绝大多数事情的发生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

  总的来说,《应帝王》讲的就是这样一种宏大的世界观——不匆忙地局限于自己对过往的界定,对未来的展望,对当下的描述


  从大时间上来说,你了解一只股票这个月、这一年的价格,那么,它是否能达到你的心理点位又有什么好着急的呢?很多人说:“当年我就买过茅台的股票,五块钱的时候买过,一百块钱买过,二百块钱买过,后来三百、四百忍不住卖了。”

  其实,你只要相信茅台的价值不仅仅在生产茅台的人那里,也在每一位喝茅台的人的口腔里,而且每个口腔里面还有万千无量菌群就行了。你只要相信这件事情一直在,你就拿着股票就好了,每三年或者每十年看一次,你会发现对这只股票的管理是特别轻松的,是让你舒服的,而所有的轻松都来自于你刻意的不干预,刻意的不清晰


过去不真实,现在不真实,未来也不真实

  一生中,我们会在有时候刻意忘记,或是有意无意地忘记做某件事最开始的原因,然后把它归为某种宏大理想下的必然产物。但当我们安静下来,花点儿时间细细追想当时的情形,发现其实不是这回事。

  有些时候这个误会强大到你自己都相信了,然后自己刻意地忘记了这些。所以,过去并不是你想成的那样,未来也不是你想成的那样,现在也不是你想成的那样

  在骄傲中撒谎,在撒谎中骄傲。人生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它其实是一系列误会,过去不真实,现在不真实,未来也不真实。就好比我和你面前放着两瓶茅台,然后你说:“这一瓶好喝。”我告诉你:“它的年份久一点儿。”如果你觉得另一瓶好喝,我也会告诉你:“它的年份久一点儿。”其实到底哪一瓶年份更久我根本不知道。

  所以,你会发现那些得道的人不是欲言又止就是得意忘言——要不然就是语塞,要不然就是“四问而四不知”。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发现拥有极其复杂的系统才是事情的常态,而我们那些自以为是的了解,是一切事情得以顺利运行的最重量级障碍

  当我们开始有这种隐隐约约的感悟之后,是否要放弃一些什么呢?是不是要放弃对自己的描述,放弃对当下的判断,放弃对未来的展望呢?还是不要——好像又矛盾了。不,那只是一个游戏,就像我告诉你,你喜欢的那瓶茅台是年份久一点儿的,你会觉得愉快一点儿,你的愉快会回馈于我,我也会愉快一点儿,这有什么不可以呢?

  我知道这是假的,但这并不代表我没用真感情对你,因为我已经把我最好的茅台拿给你了——两瓶都是很好的茅台,都不是白瓷瓶的,而是深褐色陶瓷瓶的。所以话说回来,即便我们知道世界是一片空灵,即便我们知道我们的身体在微观层面上,或者更宏观的层面上就是一团血肉模糊,我们有些时候还是会用一种像对待小朋友的方式来告诉自己活在某种确定性当中,来用一些好和不好的趣味来喂养自己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性


不较真地去对待自己的每一个过去、现在和未来

  我采访过很多得道自在者,他们也不是天天活在《庄子》里面的,他们也跟你谈钱,也会跟你谈今年的小目标、明年的大愿望,但是他们在说的时候没有那么当真——他们只是觉得很真,但自己并不当真。或者当这件事情发生变化的时候,他们会瞬间想起当时自己不当真的状况。

  当事情不如意的时候没有那么悲观;当事情好像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跟别人说的那样发展的时候也没有那么乐观。

  在《应帝王》这本书里面,真正成为自己主人的核心秘密居然是不较真地去对待自己的每一个过去、现在和未来。甚至对于是不是存在一个所谓真实的自己,都抱有那么一点儿的不以为意

  因为我们在不同的时段和频率里面,都可以看到不同的自我:我们在喝酒时的自我,我们在读书时的自我,我们在做生意时的自我,我们在买股票时的自我……,都是完全不同的自我。所以,所谓有一个真正的“我”,很可能是一个给自己的玩笑、给他人的交代,仅此而已

  《应帝王》说的就是不被过去、现在、未来裹挟的那一种超然物外的超级管理者的核心心法。而无论用这种心法去管理外在还是内在的世界,甚至打破外在和内在的界限,让自己内外无碍、十方融圆、心物一元……,都是一样的。

  所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我觉得王阳明和庄子一点儿都不违和,因为世界本来就是无善无恶、无好无坏的,但是有些时候要在说上、做上有所区别而已

  其实,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的帝王(帝和王是两回事,因此,“帝王”不是我们从宫廷剧中看到的“皇上”这一概念。“帝”指的是原本,得到原本的真义的人。所以,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自己最开始的“帝”——最开始的源头。那个东西其实是无善无恶、无好无坏、无始无终的)


  虽然这个故事稍微有点儿夸张——在现在这个年代,这个故事多少有点儿《庄子》的艺术感觉。但是这个故事也的确说明了一些东西,如果你能做到不那么匆忙地回答,其实是能够反映出你对自己的态度的

  所以,如果有人问你问题,你可以很认真地用眼神回应他——你可能很难用沉默回应他,但你可以慢慢地回答他。而那些实在回答不了的问题,以沉默来回应可能更好一些。

  沉默是人类很伟大的权利,是在你最糟糕的时候都不能够被剥夺的权利,而我们大部分人从来都不会使用这项权利。比如,我第一次听到这项权利,就是在TVB的电视剧里面:“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每一句话都会成为呈堂证供。”

  你怎么知道我们所有人在最后的时候没有这样一个法庭?你怎么知道你说的话不会成为那个时候的呈堂证供?所以,言要慎。这是王倪给啮缺最重要的开示——行不言之教。

  现在,你可以对自己保持沉默,无论你对自己有任何要求、任何幻想,保持沉默,把自己沉入深深的意识之海里。


  什么叫自然?它是一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状态,看你是在什么维度以及多大的格局上看“自然”和“不自然”。

  所谓自然,一定要有更大的格局。我们在讨论“自然”这个话题的时候,千万不要被这些狭隘的时空观和人的立场所禁锢,不要把那些放在更大背景下的自然视为不自然。当你能够把所有不自然都当成自然来看的时候,就不存在不自然了。

“自然”的英文是“nature”,其也有“本质、本源”的意思。

  放在这个层面来看,你受到的不自然对待,恰好是在另外一个层面再自然不过的自然。所以,自然的终极核心要义是超越对于不自然的不自然感,一切都是自然的

  请允许我重复那句话,所谓不自然,仅仅是你对于不自然的不自然感而已。讲到自然、不自然的时候,我们可以换一些时空的观念。

  比如,有可能在若干亿年前,地球上的含氧量很高,一只光是腿就有一米多长,身长七八米的蚊子飞来飞去。如果我们用转基因技术,恢复了当年蚊子的基因,重新在实验室里培养出一只长七八米,像一头大象那么粗壮的蚊子在天上飞,你会觉得很不自然。但是,你要是把这只蚊子放在几亿年前的地球上,它就再自然不过了,因为那个时候,别的蚊子比它还要大,它是一只受到鄙视的蚊子——如果是这样的话,还有什么自然或不自然呢?

  一切不自然的感觉,是因为我们太把自己当人看,而我们看到的其实只是地球上一个很短暂的片段。如果我们拥有更宏大的视野,一只蚊子可以长几米的话,把蚊子腿切一块下来,切成片,拿竹签串起来烤着吃。一条蚊子腿儿能做成一桌酒席,可以一蚊八吃,椒盐、油炸、上汤、红烧、卤、清真、爆炒、凉拌。假如在那个时空里面,有这么大的蚊子,又有什么不自然的呢

  我终于明白,一个人要有宏大视野,就看你能不能站在比宇宙还大的视野,站在地球几十亿年的时空来看,这样,就没有什么东西不自然,这才是我们关于自然最有意思的理解。

地球在黑暗的太空中悬浮着,远处是星星和银河漂浮在无限之处。请铭记:我们所有的经历,都不过是发生在漂过无限太空的一粒尘埃上。

本文来源:《梁冬说庄子》,梁冬 著,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3.11.29 周三:

  “你的心要放空放淡,不要有太强的主观意识,然后让自己‘合气于漠’。”什么叫“合气于漠”呢?漠,就是漠然、冷漠,不是简简单单的不热心,而是一种“这个世界既与我相关又与我无关”的心态。我们总是知道如何将自己不感兴趣的人或事放下,这固然重要;而对自己感兴趣、很以为然的东西,也能够保持冷漠,这才叫酷。

  “酷”其实是一个挺高级的词,大家都爱钱你不爱,大家都爱美女(帅哥)你不爱……,这样就叫“漠”。漠的背后,其实是吃饱以后的淡然,就是已经体验过了,知道得到这些也不过尔尔

  基本上,“游心于淡,合气于漠”,是一个让自己“归于一”的修炼秘方。一个人要如何控制自己?控制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自己不乱动。什么叫“让自己不乱动”呢?就是历经世事以后的沉默

  我有一位朋友,他的儿子喜欢吃沙县小吃,中午吃了拌面和扁肉,晚上又吃拌面和扁肉。然而,吃了一段时间之后,即便给他端来最好吃的沙县小吃,他都有一种拿不起筷子的感觉。这叫真正的淡、真正的漠——不是控制出来的,而是释放出来的。所以,“游心于淡,合气于漠”是有前提的。

  你要以后淡得起,必须要以前浓得够。但只是浓得够还不够,还需要见过真淡之人,并且了解他曾经比你还浓,你自然而然就会收敛了。


  这件事情来,你就反应了;这件事情走,也不会给你留下情绪上的粘连。考虑问题的时候有大的格局,不会再从一己私利去看待一件事情。

来了,就回应;走了,就不粘连。

  我看到一篇文章,讲述的是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先生的格局。这篇文章里面讲到,他经常观察到很多很细致的东西,而且并没有耗用他太多的内存空间,看到了,发现了,指出了,解决了,过去了。当有这种状态的时候,生态自然就建立起来了。

  基本上,一旦你觉得脖子疼,一定是脖子有问题了;你觉得脚底板痒,一定是膀胱经有问题了……。总之,只要你对身体的任何一个地方有觉察,那个地方就有问题。如果你对哪里都没有觉察,那就是最没有问题的时候。这种没有觉察,不是钝得没有觉察,而是敏感之后还是觉察不到。

  “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是指一个人调整自己的呼吸,放松自己的欲望,在经历过许多拥有之后,分享于众人,分享于天地,待人处事不造作,不以自己小小的立场出发,可以从多个维度思考问题。最后,只会得到一个状态——频率稳定

  我们都知道,在高铁上手机信号不好,是因为你从这个基站到那个基站切换得太快。如果你能够一直站在一个基站下面,站在Wi-Fi旁边上网,信号就稳定。如果你自己内在的Wi-Fi是稳定的频率,你就不会有太多起伏。内心的起伏不高不低,损耗就少,就能够长生久视


不要让自己的生机被任何事物控制

  对于列子的这个故事,南老曾经在《庄子諵譁》中说:“列子回家给太太做饭,‘于事无与亲’,这是应帝王第一个秘诀,入世的秘诀。有道之士到这个世界做人做事,做任何事都是无与亲,不亲。不亲是什么?就是佛学里的不执着,不抓得很牢。对自己的生命更不要抓得很牢。年纪大了,总有一天再见;再见就再见,没有什么关系,一切听其自然,万事不执着,这样才能够入世。”

  什么叫有魅力的人?就是对你没有要求,而且对所有人都是无分别的爱,这个人自然而然地就会长出魅力和吸引力。

  我和一群做社会教育的朋友聊天的时候,其中一个人说,他发现现在可能是因为普遍家庭环境很好,一些青少年身上有一种特质——无欲无求。因为在他眼中谁都差不多,如果家里给他很好的教育,他又没有受到来自社会的污染,这些青少年会幻化出一种状态——对谁都差不多好,也不求谁,因为自己家里什么都有。反而,在这些青少年身上,长出了一种很吸引人的奇特魅力。

  我认真想想,的确是这样。如果你身边有一位朋友,他不会因为你穷或者富,不会因为你丑或者美,而对你有什么不同。他既不求你,也不需要你给他什么,他总是很自在地生活;与你交流的时候,不会奉承你,也没有批评你,如是而已。你会不会觉得这位朋友很有魅力呢


  你能做到喂猪、砍柴、侍奉老婆,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干什么就像什么,并且将整颗心注入的时候,你就能够在一种动的状态当中,获得某种定的境界。


把自己的心当镜子——物来则迎,物去不粘;来了,就回应;走了,就不粘连

  “无为名尸”是什么意思呢?说的是名声啊,就像主人,我们不要成为名声的尸体,被它拖着走。禅宗里有一个公案,叫“拖尸体者是谁”。里面讲到,我们其实就是一坨肉,是谁拖着这坨肉今天去火车站,明天去机场?是谁让这坨肉白天坐在这儿跟人谈事儿,晚上又去睡觉?

  我们要有自己的主观意志,而不是被名声所累。比如,不要因为你是总经理,就被总经理的头衔绑架,做成总经理的样子;不要因为你是妈妈,就得天天混妈妈圈、晒娃圈,然后绑架同学、朋友、亲戚去给孩子参加的幼儿园活动点赞。我们不要成为名分的尸体,不要被名分拖着跑

  南老在《庄子諵譁》中也同样地认为,“‘无为名尸’就是不要为了求名,为了求利,而成为虚名的奴隶。我们现在社会上的明星,或者追求知名度的人,出名之后就变成尸体了,到处请你去亮相,天天对着那个摄影机,照得眼睛都坏了,这就是被名困住了;千万不要为名尸啊,不要被名困住了”。

  “无为谋府”,是指不要让自己的谋略,完全出于自己的本地运算。你的决策,除了来自于自己的经验判断之外,还得从云端、大自然和宇宙当中汲取变化趋势,而不能仅仅依靠自己的主观判断去规划任何一件事情。否则,当你想象世界围绕着你转,但你的心力又不足以达到的时候,就会活得很累

  “无为事任”,就是不要被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绑架,不要逆自己的天性去推动任何一件事。比如,我在喜马拉雅FM上做《梁冬私房笔记:庄子的心灵自由之路》音频课程这件事,开始,是种种因缘在推动;但做着做着,这件事情就被异化成工作了。有一天,该录音频课程了,但小梁觉得实在没有话说,如果勉强录制的话,那肯定会很伤身,更会伤害彼此的信任。所以,我就在第二天有感而发的时候再去补录。

  但是,如果这件事今天必须做,就叫作“事任”(责任)——被这件事情本身绑架了。所以,庄子说“无为事任”——不要让这件已经被异化的事情绑架了你的初心。本来,你做这件事情来自天机,是各种因缘的和合。结果,做着做着,就被这件事情绑架了

  “无为知主”,就是不要成为原创知识的人。这个世界上其实没有什么知识是你创造出来的,起码在庄子那个时代是这样的。当然,也许各位同学会有各自的判断,认为在这个时代会有所变化。但是,起码在庄子生活的时代,他认为重要的事情,早就被了解了,你就不需要绞尽脑汁去再创造新的智慧了

  庄子用十六个字——“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来表达壶子以及列子后来修行达到的境界,还是很有趣的。当你做到这四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后,慢慢慢慢就会潜心地体验到永不休止的真源,自由自在地游乐而不留下踪迹——“体尽无穷,而游无朕。”

  尤其是一个人到了至人的层次时,会完全把心当作一面镜子,物来不迎,物去不送——“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逆。”来了,就回应;走了,就不粘连——“应而不藏”。所以不管多少事情来了,你都不会被伤到——“故能胜物而不伤”

役物而不被物所役。

  可以说,这一段是《应帝王》里最核心的观点——一个人如何成为自己的主人,恰好是以一种很奇妙的、很辩证的方式——“应而不藏”来完成的,所以才能不受伤

  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一个人既要做自己的主人,又要对任何外来的事物不拒绝、不粘连、不隐藏、不将就、不迎合,很矛盾?以前,我也和大家分享过“应而不藏”这个观点。你的存储域再大,可能也有装到爆的时候;只有当你把自己的心当作镜子,来了就来了,走了就走了,才不会爆掉

  你的运算能力全都是别人的,你只是一个接收终端,负责上传和下载,而没有本地运算能力。所有存储、运算、传递等全部都在云端进行,都是其他端口。你只负责当下的反应,你的速度快,电脑也不会受伤,这就叫“至人之用心若镜”。


  当你把自己投射进去之后,你的情绪反应模式,就被编剧和导演反影响了。本来,编剧和导演是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提炼创作出的电视剧,但电视剧本身又反作用于生活,让我们感觉到自己活得比狗血的剧情还要狗血,形成了一种相互映射的影响。

  其实,我们可以像旁观者一样,来看待编剧和我们的生活之间如何形成互动——这些编剧如何观察生活后编出了那些狗血剧,来影响我们的生活。而我们又是如何受它的影响呢?如果在这一刹那,你突然觉察到“原来我活在一个被编剧影响的世界里,变成电视剧的编外人员,成为这部剧的现实版投影”的时候,你就能够跳出这个游戏规则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在iPad前看电视剧,看电视剧的人在哪里?如果你能够抽离出来,旁观自己在看宫斗剧时情绪的跌宕起伏,观察到自己已经被剧情绑架,自己开始投射进去,觉得自己就是受害者,你是不是能够觉察到受害者只不过是一种幻觉?如果你没有觉察到,你就被受害者的情绪伤到了;如果你觉察到,你就没有受伤。这就叫“故能胜物而不伤”。

  像面对镜子一样看待自己如何被朋友圈和各种电视剧影响,这件事情本身可能是现代人一个很重要的修行方法。

  如果我们能够觉察自己活在一个怪圈当中——现实社会被浓缩提炼成电视剧,电视剧反过来引发我们的共鸣,让我们投身进去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像电视剧里的主人公一样,同样受到了伤害。

  如果此时,你能够跳离出来,像面对镜子一样,看到自己被这个轮回所裹挟的话,你就不会受伤。

本文来源:《梁冬说庄子》,梁冬 著,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3.11.30 周四:

有一种“神”,名字就叫“浑沌”

  总的来说,庄子在《应帝王》里告诉我们:一个可以成为自己主人的人,做人做事应该有一种不主动的状态——不主动地迎接,不主动地送走,不起主观的分别心。所以,在《应帝王》里,你会感受到庄子对主客观无分别的态度


窍开得越多,焦虑反而也越多

  本来,我们都是不明事理、浑浑噩噩的人。有人给我们开窍:你得买房啊,买了房以后,就赶上时代了;你得买股票啊,买了股票以后,你就能够抵抗通货膨胀了;你得让孩子去最好的学校留学呀,否则,阶层固化你就完了;你得买保险哪,不买保险,老了怎么办哪;你得创业或者上班呀,否则,就算饿不死,你也无所事事啊;你得结婚呀,都老大不小了以后可怎么找对象啊(本来挺好的一个女孩儿,被广大群众的压力所迫,非要去结婚不可)……

  每一个“你得……”都是一个窍。每天有人给你开一个窍,你试试看,买完房子买股票,买完股票送孩子出国留学,然后让他们结婚生子……,如是把这些窍都开了以后,你就成为一个成功的社会人,但那个最开始让自己开心的“我”——自由、不做太多好坏分别的“我”,就消失了

  现代社会就像儵和忽一样,如此地充满能量;用很有力量的方式,为我们每个人开着窍。事实上,你在每天的学习当中都在开窍,你会发现,窍开得越多,你的焦虑反而也越多。不是吗


浑沌,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

  本来,我们可以在想笑的时候就笑,想哭的时候就哭。我们哭并没有伤到自己的内心,有哪个婴儿哭是因为真正伤心了呢?没有。甚至老子说:“婴儿在啼哭的时候,连嗓子都不会哭哑。”为什么婴儿哭那么长时间,嗓子却不会哭哑呢?你难道不觉得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吗?他们只是哭,不会因此而伤心,所以也不会因此而动气

  庄子在《应帝王》中说:“如果你想要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就要学会对事物的模糊、不确定、无逻辑保持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共存。”

  试举一例,各位女青年,如果有机会,请把你老公微信里的内容一条一条地翻开看。每看一条微信,你就会开一窍;越明白,你们的关系就over得越快。再比如,父母很担心孩子,万般呵护地把孩子养大。然而,孩子可能在初中的时候,就已经做了各种吓死你的尝试——抽烟、喝酒、谈恋爱,甚至飙车……

  我小时候在攀枝花,有一次,跟着一帮孩子去江边玩儿。攀枝花的江叫“金沙江”,属于长江上游,水流湍急,而且那时是很冰冷的雪水。一开始,很多孩子以为在岸边玩一玩是没事的,但因为太冷且水流非常急,所以很多孩子在岸边玩的时候就被卷走了。

  小时候,父母绝对不让我们自己这样下去玩儿。但其实呢,很多我们小学或中学的孩子就是要去玩儿。只不过父母不知道而已,所以他们没有被吓死——他们处于浑沌的状态

  其实,就像不知道老公到底怎么回事儿的老婆一样。反过来,如果老公钻进老婆的脑子里,真正知道他认为是黄脸阿姨的老婆,原来还有那么多春心荡漾的时候,他一定会大惊失色。

  如果你知道每天你去光顾的大排档是怎么把食物做出来的,肯定要吐好几天了。但是,你不知道。所以,你觉得大排档的味道很好,即使把自己吃得满身肥油、满脸暗疮,你也不以为意,因为你不知道

  浑沌,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


很多东西,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时候,是不好玩的

  我们对父母就是这样,只告诉他们好的结果,从来不告诉他们自己正在经历多少困扰。还有很多夫妻虽然和父母住在一起,其实早就已经离婚了,但父母不知道,儿女也不知道。他们装模作样地坐在饭桌旁吃着饭,讨论着未来,就是为了不让父母担心,让孩子觉得自己还有一个完整的家。这些都是浑沌使然。很多东西,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时候,是不好玩的

  许多后来股票涨得特别厉害的公司的员工,其实很早就把股票卖了,因为他们自己心里清楚这家公司有很多问题。结果,卖完之后才发现股价仍然一飞冲天地涨。为什么他们拿不住这家公司的股票?就是因为他们开了窍,知道了中间的细节。

  庄子用浑沌之死给《应帝王》做了总结——你一定要明白什么吗?你确信当自己明白以后,不会被自己的明白吓死吗?如果你明白,其实你一直都只不过是很小心地一次又一次躲避种种危险而很偶然地活在世界上,难道不会因此感到深深的恐惧吗?有一天,我坐飞机回来,刚下飞机,整个机场电闪雷鸣。我突然在想,我们得有多么幸运,才能够平稳地落地。

  当我们每天都怀着真正的感恩,去面对我们一旦知道可能就会被吓死的,但我们还不知道的真相时,就会充满深深的幸运感。这种幸运感值得拥有,值得我们把它温暖地揣在怀里安然入睡。


  我读《应帝王》时,感觉庄子对人生境界的要求是从“无为”达到“无不为”的。对于复杂的生态系统,庄子的政治态度是积极地、主动不干预地、有意识地让事情自然发生,以达到生态自我平衡的目的

  《应帝王》通篇都在表述一种意思——世界不可控,努力没意义。所有通过知识以及智慧的累加和意志力的顽强,想要达成的目的,终将化为灰烬,终将没有意义

如果世界无法控制,我们应该随遇而安还是挑战命运

  你认为世界是可控的吗?你会为控制自己的行为做出努力吗?这只是一道选择题。庄子选择的答案不一定是你选择的答案,你选择的答案也不一定符合你人生的趣味。

  每当我想到,原来世界只不过是一道选择题的时候,我就释然了。面对选择题,我们有四种选择的方法——选择A,选择B,选择A、B,或者选择“不选择”。

本文来源:《梁冬说庄子》,梁冬 著,广东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