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31-丁立的七月读书笔记

与人类伟大的灵魂对话,超越日常的忧虑和有限

Posted by DL on July 31, 2024

七月份的知识账本

1.去看见和讨论残障人的社会处境,可以让我们去看到,我们社会如何对待边缘群体,或者说,如何对待我们每个人自身的脆弱性。而我们任何人都有可能在人生的某个时刻,成为边缘。它并不遥远

罗伯特·墨菲是一名人类学家,曾担任过哥伦比亚大学的系主任,也曾很长时间生活在热带雨林中,做田野调查。但这都是他生病前的事了。1972年,墨菲48岁,因为脊髓癌症而瘫痪,而这个瘫痪是个逐渐的过程,也就是他在一点点的感受自己失去对身体的主体感,而他也把这个过程中,自己和身体的关系体验,自己精神世界的体验,自己和家人关系,自己和社会的关系,都记录了下来,写成了一本书叫做《静默之身》。

pkI7Il4.jpg

其实在我们呱呱坠地的时候,在我们还处于婴儿阶段的时候,我们都会觉得自己是完整的。妈妈是我们的一部分,我随便地哭一哭她就会无条件地满足我,整个世界也都是我的。就像小孩长到两三岁的时候还在说,“这是我的玩具,我的月亮,我的爸爸,我的房子······”

在这个阶段,什么都是我的,都是我的一部分,这是一个非常全能的、非常完整的我的状态。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觉得,原来妈妈有她自己的世界,她不是随叫随到的,她也不是永远都在我身边的。当我们长到五六岁,也就是所谓的俄狄浦斯期的时候,我们又要很沉痛地去理解到,原来妈妈和爸爸才是一个整体,我其实是一个“外人”。

在这个时期,我们就会试图去往外面的一个世界,去重新建立我的关系,去重新建立我的世界。这是一个逐渐越来越意识到自己不完整、自己有残缺的过程。

而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出路是什么?在这种很残缺的生命状态、精神状态下,我们要做一种怎样的自我调整,才能重新感觉到自己其实是一个wholeness,是一个存在在这个社会上的很完整的人?或者说,这个社会要做些什么,才能帮助到每一个感觉到自身很残缺的个体,能够尽可能地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

这个出路便是,我们能不能够对人类的痛苦有更多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我们能不能允许自己去感受到自己的痛苦以及别人的痛苦?

如果我们怕疼,我们可能在屏蔽痛苦的同时,也屏蔽了生活里面很真实的一些感受。所以当我们把自己对于疼痛的一个感知打开的时候,可能有很多新的东西是需要、也是能够被我们接纳的。

也就是说,我们能够去接纳,我的身体现在处于一个我不熟悉的状态。我允许它疼,允许它残缺,但我不会止步于此,我会去思考,在这个不熟悉的状态之下,我怎么能用一个新的更有想象力的状态,再去关怀自己,再去跟社会建立一个可能我从前并不熟悉的一种关系。

墨菲是这样描述自己在重启生命状态后的感觉的,“我决定重新融入这个世界,我对待生命和生活的态度在生病期间发生了改变,我开始把每一天、每一周、每一个月、每一年当作一份礼物。从那时起,我开始活在当下,每一天都是我一生的事业,每一个生日都是一个奇迹。我推测我的情况会一直恶化,死亡会作为一种礼物而到来,而到那个时候,我就不会再害怕死亡,而是把它当成一个老的朋友。”

一位妈妈对盲人儿子的描述:我是对他有愧疚感和懊悔的,但是我不能让我自己和我的儿子长期处于这样的情绪当中,因为这是他唯一的一个生命,如果这样的生命对他来说不是足够的,不是完整的话,那么他这一辈子要怎么过呢?他虽然现在眼睛看不见,但是依然可以弹钢琴,他有他的狗,他可以每天去散步,他也有我们,他可以做他喜欢的事情,他也可以看书。在这种情况下,其实他是可以享受生命的,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让他感觉,他一直是残缺着的呢?所谓的“残障人群”是可以活得更积极、更主动、更自由的。

即使自己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也要很兴高采烈地过这个人生,因为你可以扮演、伪装任何角色,但你只能是你自己。当我们接纳了我们是残缺的时候,当我们不去幻想那个看似更完美、属于他者的一个另外的世界的时候,可能那个时候我们就真正自由了吧!

启发来源:潘笛「残障」是人类状况的隐喻。


2.生命本身是一种存在性的,它唯一的特性就是时间性。生命的时间序列有一种循环的意义,看起来它是直线渐进式的,结果却是弧形回复式的。诞生,发育,幼稚,成长,成熟,爱情,生育,抚养,中年,疾病,衰老,死亡……生命的循环最终回到原点

生命是一种完成,是人在生命的每一个时间序列中自然地按照生命本身的状态去实现生命的内涵。因此,对于生命本身来说,身体的健康不是生命的重点。不管你多注意健康,你还是在慢慢地失去它。

健康的观念来源于现代医学,把生命存在的某些状态看做是好的,某些状态看做是不好的。它的标准有两个:第一,生命持续的长短;第二,生存中的质量。现代医学不考虑个体对存在的内心感觉,也忽视个体生命的差异性,只注重生物学的指标。不那么在意人的情感、精神和对生命意义的价值取向。现代医学似乎还有一种疯狂,企图发现什么秘密人就可以永远保持健康,比如改变基因位点,引入长寿的基因酶等等。其实完全健康的人只存在于健康理论中,每个健康的人同时又处在不健康中

相对而言,健康并不是生命的常态,生命的常态是不断地更新与衰老,所以疾病、不健康才是生命的常态。正如幸福、满足、自由、快乐不是生活的常态一样,肌体完全没病也是不可能的。没病只是一种自我的精神抚慰,正如我们下意识地认为自己是全能的、不会消失的、与众不同的一样

我们只是生活在健康的假象里,既然如此,还担心它干什么呢?在脐带剪断的那一刻,以前生命笼罩在降生的欢愉中,以后,生命只是努力不让自己意识到在慢慢走向死亡。

面对疾病,有时我们选择的不是把病治好,而是开始坦诚地接受并健康地生活。很可能的事情是你失去了部分健康,接受并健康地生活。很可能的事情是你失去了部分健康,却得到了完全的幸福、快乐的感受与节制健康的生活。每个从死亡中脱身的人,都有一种凤凰涅槃似的新生的感觉,重新审视自己并开始好好善待生命。这样去思考你才能保持心理的健康与快乐。


3.影响健康的关键不在于压力本身,而在于你对压力的感受。端粒变短,并不是对压力的反应——而是对“你对压力的反应”的反应。

不但是端粒,长期的压力感还会破坏人的免疫系统,还会让人更容易得上什么炎症。压力感,是健康的大敌。

各种研究,包括在实验室里直接对受试者进行压力测试的结果表明,人对压力有两种不同的反应。

第一种反应叫“威胁”。

如果你走在丛林之中,手无寸铁,突然跳出来一只老虎要吃你,你感到非常害怕,你的反应就是对威胁的反应。你的血管会收缩,你的血流量会减少。你的肾上腺会释放皮质醇,给你带来更多的葡萄糖。你的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你的迷走神经的活动会下降,这使得你的表情变僵硬。你可能会感到无法移动,你的手脚冰冷,你甚至想释放一下膀胱。

既然压力这么不好,为什么感受压力的基因还都流传下来了?——这就是为什么:你这种压力反应,是在做好被吃的准备。这些生理变化,会让你在被动物咬一口的情况下,流的血少一点,疼痛感小一点。如果你侥幸活下来,你受的伤就不至于太严重。

而正是这些生理反应,让你的端粒变短。具体是通过什么样的机制让端粒变短的,跟端粒酶有没有关系,我想现在科学家应该还不知道。统计学的证据是,实验室里越是容易产生这种“威胁”反应的人,端粒就越短

威胁反应还包括焦虑感和羞耻感。甚至事情还没发生,仅仅是想到要面对这样的压力,人就会有这些反应。

第二种反应叫“挑战”。

同样是面对一只老虎,如果你不但不害怕,还把这当做一个成为打虎英雄扬名立万的机会,你的生理反应就会不一样。你的心率还是会增加,你的肾上腺还是会释放皮质醇,可是你的血管没有收缩,你的血液中含氧量提高了,你现在有更多血液流向大脑和四肢,你把全身的资源都调动起来,准备战斗。你感到很兴奋。

这也是那些最成功的运动员面对重大比赛时候的感觉。他们把威胁变成挑战,把压力变成动力。如果你能保持这样的心态,你的端粒就会很长

面对压力人的端粒变短速度,取决于你的“威胁”感和“挑战”感各占多少比例。

我以前听说过一个研究。某著名大学,大概是普林斯顿,用刚入学的新生做了一次实验。实验是给新生组织了一次考试,学生被随机分成两组。“威胁组”的学生被告知,这个考试是看看你们到底够不够资格上普林斯顿;而“挑战组”的学生们则被告知这次考试的试题很难,是为了看看他们到底能优秀到什么程度。

结果是挑战组的成绩大大好于威胁组。《端粒效应》说,这种研究还有人做过很多。仅仅是一个心态的不同,仅仅是你怎么看这个事件,就决定了你的表现。我以前听说这些研究就觉得这也太玄了——但是你考虑到血液流量都变了这种生理反应,这些结果似乎是可以理解的

人的感情不是平白无故冒出来的。一个人如果从小被父母虐待、被同学欺负,那可能就养成了胆小怕事的思维习惯,面对压力就更容易触发“威胁”反应。但既然实验者一句话就能把受试的学生影响到不同的心态上去,也许每个人都可以主动改变心态

有个美国女短跑运动员一到大赛就紧张,各种生理反应,她就找到一位专门辅导职业选手的运动心理治疗师,说我能不能不要这个压力。

治疗师说你不能不要压力啊!有压力你的心跳才能变快,你的血液流量才能增加,你才能更好地发挥啊。你要做的是把威胁变成挑战——下次感受到压力,你要对自己说这很好,我有压力了,我正好利用这个压力带来的生理反应投入比赛。结果她成绩果然提高了。

所以关键就在于你对压力的反应是威胁还是挑战。

更容易把压力视为威胁的人,他们大脑中“杏仁核”这个部位的活动明显更活跃,而这个部位负责的是恐惧感。恐惧会让人时刻保持警觉,这种警觉感是一种生存本能,是对生存压力的威胁反应。长期保持警觉有利于在不安全的环境中生存,可是“生存”不是“生活”,这是为了生存而牺牲健康。

人在面对威胁式压力的时候肾上腺会分泌皮质醇,这会让细胞更容易发炎,细胞发炎会干扰免疫系统,免疫系统破坏会进一步让细胞的端粒缩短,端粒缩短又会再进一步导致更多发炎……整个就是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

再想想公司的考核,你的正确态度是把这当成一个升职加薪的好机会。也许你实力不行挑战失败,但至少你的端粒没受损失。这招对长期照顾患病孩子的妈妈们也有用。

生活不会永远都处在压力状态,总会有些间隙,人总有自由决定自己怎么想。你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有选择的。“威胁”与“挑战”,就在你的一念之间。

下面分享两个减压方法。

人生最严重的一种威胁是身份认同威胁。比如一个人没有通过什么考试,或者被公司裁员了,他就可能会质疑自己的身份认同。本来我认为我是个优秀的人,现在我是不是不行了?我还有价值吗?我何以自处呢?

这时候你一定要冷静。要知道人生是复杂的,你的身份有多个维度。你不但是个员工,你还是妻子或者丈夫,父母或者子女,是朋友,是社区的重要成员,是个好公民。你的价值体现在所有这些维度上,就算其中一方面暂时出了问题,你还是社会中流砥柱和国家栋梁。

说白了,就是你要想得“宽”一点。

另一个办法则是想得“远”一点。比如你可以用一个第三人称的视角看自己,甚至你可以用第三人称来称呼自己。研究表明如果你在心里对自己直呼其名,而不说“我”,你的威胁感、焦虑感和羞耻感就会降低。

你还可以假想一个自己是在参演人生的电视剧,而另一个自己正在从远处观看。从远处看,你遇到的这些困难可能不算什么。你还可以想想十年之后这件事又算得了什么

导致端粒缩短和健康恶化的并不是压力本身,而是压力感。把压力视为威胁还是视为挑战,这心态上的一念之差就会带来很不一样的、实实在在的生理反应。事情还是这个事情,仅仅是你面对它的态度不一样,结局就很不一样。 ** **人体这台机器还真是奇妙。思想不但能指导行动,而且能带来生理反应,进而左右大脑和身体的硬件设备。

启发来源:万维钢 《精英日课1》


4.上一条启发我们讲到,对压力的威胁感会影响健康,导致端粒缩短。但是除了压力感之外,其实还有其他很多负面情绪也会对端粒不利。

要说“负面情绪对身体不好,积极乐观对身体好”,这些道理我们早就知道,都是常识——但“常识”不知道的是,到底哪些负面情绪对身体最不好,哪些正面情绪对身体好,好和不好,都是什么程度。我们没必要草木皆兵,抓住关键的就行。人生在世要活得潇洒一点,没必要时时刻刻担心健康。

我最近听说一句话,“该吃吃该喝喝,啥事别往心里搁”。这个状态当然好。如果一个人永远活在当下,从来不担心任何事,没有焦虑,他肯定是非常健康的。可是人非圣贤,怎么可能什么都不担心呢?

这条启发要说三个影响端粒的负面情绪,以及应对这些情绪的办法。

你开车过一个交通灯,正好到达路口的时候,黄灯变成红灯,你很懊恼。你去买个什么东西,结果到商店一看很多人排队,你很不高兴。这样的小情绪……不会影响端粒。有小情绪很正常,你不用变成圣人就能享受长寿。真正影响端粒的是长期的、严重的负面情绪。除了对压力的威胁反应之外,还有三种。

第一个情绪是“敌意”。

假设你是一个中年男子,性格比较强势。最近你的工作有点不顺利,身边的人跟你配合得也不是很好,你看哪儿都觉得不对。工作了一天,你带着不满回到家里。妻子正在做饭,而你注意到,厨房的桌子上摆着很多没有用的广告。你心想,早上走的时候你已经告诉妻子把广告垃圾扔掉,她怎么没扔呢?你觉得妻子太懒了,你就去指责她。

这就是敌意。难道你没看见她在做饭吗?可能还是给你做饭。抱怨排队的队伍长很正常,但是如果你觉得队伍长是因为排队的那些人都有毛病、他们都在专门跟你做对,那就不正常了。

敌意感强的人中,男性居多。敌意会让你跟周围人的关系变差,你会陷入更放纵的生活方式,比如贪吃、抽烟、喝酒。你的健康会变差——你的端粒会变短。

第二个情绪是“悲观”。

悲观的人里面女性比较多。悲观,就是对事物总有一个负面的预期。

比如两个人一起在树林里散步,走着走着发现一条以前没走过的小路。正常人可能想探索这条小路,觉得走一条没走过的路很好玩,可能会有什么惊喜。可是悲观的人,一遇到这种不确定的情况总是往坏的一面想——这条路可能危机四伏,也许有野兽,也许有坏人

我们可以想见,悲观的人面对压力的时候,因为他总是预期自己处理不好,肯定是威胁感大大强于挑战感。悲观者的端粒,的确更短。

大部分人都是过度自信的,乐观自信有好处。那为什么还有人悲观呢?悲观是一种心理保护——保护你不会感到失望。如果你事先预期很好,结果不好,你就会非常失望。结果有的人为了不失望,宁可选择了悲观。

第三个情绪是“胡思乱想”。

人是动物界唯一一个不“活在当下”的物种。别的动物都是现在干什么事儿就想什么事儿,只有人可以在干一件事儿的时候,想另外一件事。有人做过严肃的大规模研究,人们在一天中50%的时间段内,想的事儿都不是正在经历的事

当然,根据赫拉利的说法,正是这样的想象力让创新和大规模合作成为可能。这种心不在焉、做白日梦的状态等于是养神——如果你做的是“积极的建设性的白日梦”的话

问题就在于,很多情况下人想的是负面的东西。

比如经受了不公正对待,这种感觉真是难以释怀啊。英文有个词叫“rumination”,中文字典翻译成“沉思”——但rumination 可不是普通的沉思。Rumination 是对一件负面的事情耿耿于怀。你明知道这件事想也没用、不值得再想,可是你无法停止想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Rumination 会减弱你的端粒酶。

有个著名的心理学典故,说你能不能在接下来的十分钟内,“不想”北极熊。结果当然是不可能的,你越是要避免想北极熊,你越是满脑子都是北极熊。Rumination 就是这样的状态。

一开始你只是感觉不好。然后想到这个不好的感觉会影响健康,应该避免啊,可是你又避免不了——所以你就会因为自己感觉不好,而更加感觉不好。越想压制、这些想法就越要出来。这是一个恶性循环。长期下去,就可能是抑郁症。抑郁症是端粒的大敌。

那怎么才能克服这些负面情绪呢?我们要培养自己的抗打击思维

负面情绪的特点是让人当局者迷。陷入情绪的你,是被这个情绪给控制住了。比如前面那个关于敌意的例子,你当时就真的以为妻子很懒,因为你根本没有理性思维能力。

这就是为什么你应该学会用旁观者的视角观察自己。你要跳出这个局,识别出来这是一个不好的情绪,给它打一个标签。然后你不能回避,你得接受你有这个情绪。然后你可以对自己笑一笑。

比如说,你曾经做错一件事,非常懊悔,动不动就因此自责,典型的rumination。那么当你这个自责的情绪上来的时候,你可以对自己这么说:“我又开始自责了,这个情绪不好,可是我这个人最近就是经常自责,真有意思!”

咱们以前好几次提到一个技术叫“自我关怀(self-compassion)”,在这里也能用上。你可能还记得,自我关怀就是要像对待自己的一个好朋友那样对待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不要过分自责。一个自我关怀的办法是把你头脑中那个负面的声音,想象成是一个你请来的实习生。这个实习生经验不足,经常说错话,但是她的心是好心。遇到什么不好的情绪,你可以这么想:“实习生又胡乱说话了,唉!年轻人还是不行啊!不过没关系,我可以原谅她。”

你用自嘲的心态去看待此时的自己,用宽松的办法面对这些情绪,情绪就会慢慢消失。

我们每天会产生65,000个想法。所以想法不值钱,90%的想法都是没有意义、不值得跟进的。一个人有各种不好的想法都是正常的。考虑到这一点,当你遇到一个负面想法,你知道它只是65,000 个想法中的一个,你就不会太在意。有这个态度,是很好的开始

更高级的技术包括冥想。

冥想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专注于当下。如果你专注在自己正在做的这件事儿上,工作就全身心投入工作,吃饭就好好体会饭有多好吃,其他的想法就自然就没有了。有个简单的冥想训练是用三分钟的时间体会自己的呼吸,培养专注力

专注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有研究发现,那些无法集中注意力,永远乱想的人,即便没有什么压力感,端粒也平均比别人短了200个碱基对。

更高级的技术还包括找到人生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你希望你的墓碑上写什么?我最羡慕的是那些物理学家在墓碑上刻下自己发现的公式,这个一般人很难做到,但我们总可以写“这是一个了不起的父亲”、“这是一位最有爱心的人”、“艺术的支持者”这些。换句话说,你要找到“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找到使命感

把这些东西综合到一起,对健康长寿最有利的一个精神状态,叫做“conscientious”——意思差不多是认认真真、勤勉、有条理、不冲动、充满责任感,像是中国人说的“君子终日乾乾”。

最后咱们把有研究证实的各种情绪对端粒的影响统一列举一遍。

负面情绪:

  • ①威胁式压力感:缩短端粒
  • ②敌意:对男性的研究表明,缩短端粒
  • ③悲观:缩短端粒
  • ④胡思乱想,不能集中注意力:缩短端粒
  • ⑤耿耿于怀:直接作用是减弱端粒酶,间接作用是可能导致抑郁症
  • ⑥抑郁症:非常缩短端粒

正面情绪:

  • ①挑战式压力感:有利于端粒
  • ②乐观:没有发现对端粒的直接影响,但有利于减压
  • ③专注:对抗胡思乱想,有利于端粒
  • ④人生目标:对端粒长度的直接影响还不知道,但是确定能提高端粒酶水平

启发来源:万维钢 《精英日课1》


5.锻炼的本质是对身体的适度打击。

人体不是一台普通的机器。人体是一个“活的东西”,细胞可以自己再生,机能可以重建。人体,是一个“反脆弱”系统。

“反脆弱”这个概念是纳西姆·塔勒布先提出来的,他建议我们要“拥抱不确定性”。一个玻璃杯是“脆弱”的,你稍微打击它一下,它就碎了。一个塑料杯是“鲁棒”的,一般的打击它坏不了。

而“反脆弱”,则是你打击它,它不但没有坏,而且还变得更强壮了。

人体就是这样。你想让肌肉变强,就要对肌肉进行打击——使用、磨损一下,然后让它恢复过来。它不但能恢复到磨损之前的水平,而且还能超越之前的水平。所以肌肉越用越发达。这就不但“抗打击”,而且还“喜欢被打击”,这就叫反脆弱

上面的启发说压力,因为反脆弱,短期的、适度的压力可以锻炼人的抗压能力,对身心健康有好处。一个从来没承受过压力的人恐怕不会是端粒最长的人。时不时承受一点压力,抗压能力越来越强,这才是符合生物规律的养生之道。

所以说,锻炼的本质是对身体的适度打击。关键词是“适度”。既要打疼,又要能恢复过来。不疼就等于没练,恢复不过来就是过度锻炼。

那么落实到分子生物学上,锻炼对人的好处是什么呢?我们先认识一个过程,叫“氧化应激”。

人的细胞中有一种分子叫“自由基”。这其实就是普通分子,但是少了一个电子。因为少一个电子,自由基就会吸引它周围其他分子的电子。而其他分子被自由基剥夺一个电子之后,又想去找别的分子要一个电子。这样一个传一个,就把很多分子都传染了。链式反应发展下去,就会导致整个细胞出问题。太多细胞出问题,人就会得病。这就是氧化应激。

所以自由基对身体有害。但自由基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的新陈代谢系统会随时产生自由基。

自由基的敌人,也就是我们的朋友,叫“抗氧化剂”。抗氧化剂会送给自由基一个电子,这样自由基就不用再找别的分子要电子了——而且抗氧化剂还不会因此而有什么传染性。

所以,你需要用抗氧化剂去平衡自由基。如果人的抗氧化剂产量太少,平衡不了自由基,那么氧化应激反应就会开始,人就会得病。

那么锻炼起到一个什么作用呢?锻炼增加自由基。锻炼的时候,你会消耗更多的氧气,你的新陈代谢会加快,你身上的自由基就会增加。

自由基增加本来是不好的,但人体是个反脆弱系统——突然增多的自由基,会激发你的身体対抗性地增加抗氧化剂。结果你多生产出来的抗氧化剂比多出来的自由基还要多。所以锻炼改善了抗氧化剂和自由基的平衡,减轻了氧化应激

锻炼能让人的端粒更长。特别是,如果一个人从不锻炼,特别是如果长期久坐,那特别不好,会让端粒变短。稍微运动一下就比不运动好,人体需要折腾。压力大的人、说自己压力太大没时间锻炼的人,更要锻炼。锻炼可以减压。锻炼还能让人获得愉悦感——每次锻炼之后,你可以在三个小时之内保持心情愉快。

那什么样的锻炼最好呢?如果你对竞技体育没兴趣,只想身体健康端粒长,你需要锻炼心血管机能。最常见的锻炼方法可以分为三类,其中两类对心血管有好处。

第一类是“有氧耐力训练”。最典型的就是长跑,跑起来心跳加快、气喘吁吁,所以是有氧训练。有实验表明,每次跑四十五分钟,每周跑三次,坚持六个月,你的端粒酶的活性就能提高两倍,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效果。

第二类是“高强度的间歇训练”。这是短跑结合恢复的办法,快跑几分钟,停下来慢走休息,然后再快跑。这种训练对端粒酶的效果和有氧耐力训练是一样的。

平时我们还有一类叫“抗阻训练”,包括拉伸、举重这些,目前没有发现这种训练对端粒或者端粒酶有什么好处。但是这些训练有别的好效果,能让你更强壮,可以跟前两项配合——训练方法要多样化才好。

这些锻炼方法真是一点都不难——可是也不知有多少人能做到。人生的项目,有些是竞争性的,有些是非竞争性的——端粒就是个非竞争性的项目。一个人想要成为某个领域的高手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但如果只是想健康地活的长一点,那还是比较容易的!

健康并不是什么竞争性的项目,人用不着拼死拼活,就能获得健康长寿——不过前提是你的运气得比较好。如果你生长在一个充满关爱的家庭环境中,你周围的亲朋好友对你是非常支持的态度,你的环境充满了社会凝聚力,你有足够的安全感,在这种情况下,你想要获得健康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儿。但是别忘了,有很多不幸的人没有你这样的条件,他们想要获得健康可能就很困难了。

启发来源:万维钢 《精英日课1》


6.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地方,我们习得的【知识】就像是【魔法】,因而我们不妨换个视角,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看作是自然演化背景下的魔法修炼世界。

在这个世界上,大多数普通人人都不太懂【智慧】,只有占人口比例极小的【智识分子】才能将【智慧】学而致用。

要成为所谓的社会精英,你必须掌握某些【知识】,然后你每一次晋升也都需要知识。晋升的“途径”有若干条,是来自自然/社会演化的设定。你必须选择其中一条途径,从最低级“序列”往上升。对应到真实世界,你可以把途径想象成职业,官员、商人、演员、学者等;而序列则是各个行业中个人的升迁路线图,官员的序列就是科长、处长……

每个奋斗者的目标都是拿到自己所在途径中的下一个序列的知识,让自己晋升,从而获得更高级的智慧和更厉害的身心素质,在职务上也能跟着升级

但是这里面有个关键的问题。做非凡者是有危险的。你随时都可能会“失控”。

我们习得的【知识和经验】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它带给你非凡能力的同时,也带给你受伤害的可能性。如果控制不了体内的“魔药”,你就会精神发狂、心理扭曲,成为“怪物”。那么别的奋斗者为了维护公共秩序,就必须让你“出局”。

大多数奋斗者就这么战战兢兢地生活着,一方面想升级,一方面担心自己失控。他们总结了一些防止失控的心法,比如说要调整自己的内心,但是具体怎么调整,谁也说不好。

事实上,有一个能快速晋升和防止失控的秘密,叫作【扮演法】。

一般的奋斗者都以为序列/职务的名称代表的是【能力】,比如你学会了某个知识成了占卜家,那就意味着你会占卜术,可以算一算一个房间里有没有危险,一个失踪的人现在在哪里之类的事情。你可以用这个能力,也可以不用。

而【扮演法】则是说,序列名称不仅仅是【能力】,更代表了【工作】。你要想快速从占卜家这一关通关升级,就应该多多地去扮演一个占卜家。你应该像真的占卜家一样,比如说摆个摊,经常地、频繁地给人提供占卜服务才行。

扮演不是表演,不是给外界的他人看,而是要按照这个序列的设定去做事。通过扮演法,你就可以快速“消化掉”体内的魔药,从而彻底掌握这一个序列的智慧,为下一级的晋升做好准备。

扮演法有三个注意事项:

  • 第一,扮演哪种职业,就遵守哪种人的相应行为规则——但规则不是固定的,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调整。换句话说就是——你得演得像

  • 第二,你只是在扮演!不要混淆扮演的社会角色和自我的存在。

  • 第三,晋升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自由意志,更好地守护你身边的所爱之人,记住这一点,就能抵抗失控的诱惑——记住,是诱惑。

大多数普通人没什么晋升的机会,能力不大权力不大,所以危险也不大。人们以为晋升代表的是能力和权力,殊不知晋升更代表责任,也代表危险

决定你晋升速度的,是你扮演得像不像。你要当官就得有个官员的样子,永远都稳稳当当,给人感觉特别胸有成竹,不轻易表态,不暴露自己的弱点,关键时刻有所担当,时刻盯住高层动向。你有权力得经常用才行,你施展了权力,像个官员,你就容易升上去。

但是伴随权力的是身心失控的危险,你可能会贪污腐败,可能会站错队伍;你可能会放纵自己的贪婪,身心出问题。企业家的业务越做越大是好事儿,但是他面临的风险因素也会越来越多。

而真正的危险来自贪婪的诱惑——尤其是获得更大力量的诱惑。很多官员犯事儿恰恰就是因为“太想进步了”。

那怎么避免这种危险呢?答案就是牢记自己“只是在扮演”!

你的社会角色只是你的一部分。你还有作为自己的那一部分。不对社会角色太过投入,你就不会被社会角色所吞噬。懂得扮演法的人拿工作当体育比赛打,而不懂得扮演的人则把工作当作人生唯一的事业——结果一定是前者打得又好,又不受伤害。

有一种情怀叫【有限】。你得有点【职业玩家】的作风。以运动员的心态升级,这就是【扮演法】的精髓。

除了牢记自己“只是在扮演”以外,还需要牢记的一个忠告是——“你只能是你自己”。你能假扮成任何人,但你只能是你自己

我们不妨以公务员系统为例来设想一下,如果每个基层官员都会扮演法,那是一种什么情形。你的官僚系统会得到一大群高效率的、标准化的、做事绝对不犯错的、机器人式的官员。他们像运动员一样科学训练,所以能用最快的速度到达高位。可这是你需要的人吗?做这样的人有意思吗?

我们在真实社会里摸爬滚打,会磨炼出各种独特的脾气和作风。有时候你明知道怎么做“对”,但就是不想那么做,因为你觉得那就不是你了

从扮演法角度来说,这样的人是幼稚的;可是从系统的演化角度来说,我们需要的是能给这个世界带去个性,能让自我的生命系统往新的方向发展的人。

演化的特点是,一个特性刚出来的时候你不知道它好不好,也许在这个环境里不好,可是保留下来了,然后换个环境它就是最有意思的特点。

系统需要你保留个性,而你也需要有自己的个性。做个机器人没意思,就算升上去了,你又能如何呢?如果每一件事都是“对”的,而不是“你”的,这样的生活有啥意思呢?这样的人到了高层仍然会失控——因为做机器人时间长了,他终究会受不了。

就好像某些中年人一样,年轻的时候兢兢业业不敢越雷池一步,现在一挥洒个性,反而成了最拙劣的姿势。

总结一下:

  • 最普通的人对工作没什么计较,谈不上心法,所以也没有晋升的意图。

  • 初级奋斗者的问题在于演技不行,出戏太多,一看就不像, 所以晋升很慢。

  • 中级奋斗者很入戏,但是危险在于入戏太深,有时候会为了晋升不择手段,不知道怎样控制自己去打一个有限的比赛。

  • 高级奋斗者的弱点则是没有个人意识。这一路走来什么都做对了,也累了。他们可能执掌一方大权,但是注定不会在历史上留下名字。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己一稍微一放松, 还是会面临失控的风险

最后请牢记:你自己只是在扮演,你的社会角色只是你的一部分,你能扮演成任何人,。但你只能是你自己,你还有作为自己的那一部分

有一种情怀叫有限,不对社会角色太过投入,你就不会被社会角色所吞噬。你得有点职业玩家的作风,以运动员的心态升级,这才是扮演法的精髓。

启发来源:万维钢《佛畏系统》。


7.当一个人面临问题和烦恼的时候,他会本能地、非常着急地去寻找一个答案,但很多时候,问题并不是一个可以言说的【答案】能解决的。

问题,其实是对成长的邀请,而成长则是一个用身心行动去探索未知的过程。那些能够快速得到答案的问题,往往都是廉价的。生命中那些重大问题的真实解法,并不是一个明确的、可供言说的【答案】,而是一段段成长的、实践的心路历程,只有你真实地走过、经历过、熬过、忍过这段心路历程,你再回过头来看,你才能有很多的收获,这有点像是曾国藩所说的“忍过事堪喜”

就像上一条启发中所说的那样,【知识】代表的不仅仅是【能力】,更代表了【工作】。你要想从这一关通关升级,就应该多多地去使用、去践行这个知识。因此,生命中的那些真正重要的问题并不是一个答案就能解决的,由问题所引发的,是我们的一段亟待去完成、去经历、去忍受的一段成长历程

如果一个人原来走在一条虚假的生命道路上,那么现在的身心危机就会促使其停下来,去重新审视这条路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走的路。如果一个人出现了长期的、难以适应的不舒服,并且久治不愈,那就传递了一个信号——他的内在底层可能有某种更深刻的信念和能量要破土而出了。那是命运在召唤你了

逆境给英雄真正的礼物,其实是对自我信念和世界运行方式的反思。他们跳出那个框架,向内反思一番,重新认识世界和自我。

任何转机,都是透过冲击、摩擦、阻抗才可能萌芽。可能是一场突发灾难,可能是一次人生巨变,把你推到了一个以前没想过的境地,逼得你不得不往内寻、往内转,重新思考人生。请告诉自己,这将是一段亟待去完成、去经历、去感受的成长历程,这正是你拓展自我认知、突破生命维度的契机

最后再强调一下,生命中那些真正重要的问题,仅靠那些可供言说的知识/模型/经验是解决不了的,它不是一个无法改变的终局,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进行式,真正的解法,就暗含在你去经历、去体验、去忍受、去熬的心路历程当中

这个启发又让我联想到了《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这本小说中的故事。

有一个叫做圣地亚哥的少年,他在一棵无花果树下睡觉,梦见在遥远的金字塔旁边有一堆金银财宝。这可以说是一个妄念或者幻念,但正是这个梦驱使着少年卖了自己的羊作为第一桶金去创业。

抵达非洲的第一天,他手里卖羊得来的钱就被骗子给骗走了。前一天他还拥有几十只羊,在自己熟悉的国度里过着宁静幸福的生活,一夜之间就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变成了穷光蛋,他的“倒霉”从此开始了。这个时候圣地亚哥才知道:所谓的“天赐良机”、“天机乍现”,不过就是一个陷阱,让他失去他现有的一切,堕入到痛苦的深渊。

不过,他想起有一位老人曾经告诉过他,“生活中要学会知道什么叫预兆”——你现在的状态只不过是接下来一连串事件当中的一个而已,千万不能简单下结论说现在是“幸运”还是“倒霉”

当圣地亚哥有这种认知的时候,他马上把“倒霉”的这个结果解释为“下一个事件的原因”——老天让我去寻宝,就是让我告别牧羊人的生活,包括牧羊所得来的一切(钱财)。他这样想就释然了,开始给别人打工,在一年的时间里,用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不仅把被骗走的钱挣了回来,还挣了双倍的钱。

故事如果到这里戛然而止,那就是一个庸俗的故事,或者说是一个特别简单的“原因和结果”的故事了。实际在《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这本书里,故事发展到这里,圣地亚哥忽然又想到了“预兆”这件事:我的人生是一连串的事件,是一个接一个的奇幻漂流,我不能怀揣着自己挣到的钱回到原来的国度,再买一群羊继续做一个牧羊人,我要让一连串的事件继续发生

接下来,他的确又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事件,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东西又一次全部失去。一路上,他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幻灭,在幻灭中又好像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成功之后,又是幻灭。失去之后,圣地亚哥再次陷入到一无所有的时候,他又告诉自己,“这仅仅是预兆”,或者说,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在没有经历接下来的事件之前,我不能妄下结论

最终,牧羊少年圣地亚哥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地方——金字塔旁边。当他到达金字塔旁边的时候,他发现那个地方根本没有金银财宝,身上带的一块金子也被别人抢走了。这些暴徒不仅抢走了他的金子,还撂下一句话说:“我打你是想提醒你,不要被那些幻念所驱使,想当年,我也做过一个梦,梦见海那边的一个破教堂的院子里有一棵无花果树,下面藏着一堆金银财宝。我就不像你,傻乎乎跑那么老远去找自己的梦。”

牧羊少年历经千辛万苦,一无所得,最后只得到了这样的一句话,他好像一下子全明白了——他回到了他做梦的那棵无花果树下,把财宝挖了出来。

故事说完了。《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当然不是现实小说,它其实是一部寓言哲学小说。作者通过一个看似荒诞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关于命运和机遇的真实认知:任何一个结果都是由一连串的事件组成的,在任何一个节点上都没办法判定一个东西是“飞来横祸”还是“飞来横福”。你现在的境遇只不过是接下来一连串事件当中的一个而已,千万不能简单下结论说现在是“幸运”还是“倒霉”

正如小说中的那个牧羊少年,只有到了最后结果出现的时候,他才真正理解了那个梦的含义。如果只从“倒霉”的角度看这个牧羊少年,他确实是一个十足的倒霉蛋;如果只从“幸运”的角度看他,他也确实是个幸运儿,因为得到并坚信着“天启”——老天通过一个梦把重要信息传递给他:他即将获得一笔财宝。

圣地亚哥跟和那个抢了他金子还打他的匪徒最大的不一样是,他把这个梦当真了,他选择无条件地接受当下,并努力让一连串的未知事件继续发生

受到这个梦的蛊惑,牧羊少年放弃了他现有的平静生活,卖掉自己的羊,从西班牙漂洋过海到了非洲。哪怕他遭遇了洗劫,哪怕他不仅没有找到宝藏,甚至连炼金术士给他的那块金子也被抢走了,即便在那样悲惨的境遇下,他还是愿意相信“天启”和“预兆”,无条件地坚信“眼下的这个事件只是接下来事件的一个序幕而已”

于是,故事的最终便是:在被洗劫一空,暴打一顿之后,他听到劫匪说的那一段话。牧羊少年最终恍然大悟:关于自己命运很肤浅缥缈的一个认知,变成了一个真切的认知。他终于回到了认知的原点,但这是一个有着质的飞跃、完全不一样的认知起点。

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在头脑中空想得来的,而是他不断地行动,不断地与真实世界碰撞,不断地获得真实世界的反馈,最终才获得了真切的认知。

下面我想分享两点启发。

第一,我们在生活当中要学会建立“预兆”思维。

  • 所谓“预兆”就是,眼前的这个状态并不是真实的,也不是终极的结果,它只是对未来的某种启示,是对未来某种秘密的一种隐讳、费解,甚至让你产生痛感的启示——你现在的状态只不过是接下来一连串事件当中的一个而已,千万不能简单下结论说现在是“幸运”还是“倒霉”

  • 凡所过往皆为序章,凡所发生皆为预兆。要坚信,你现在的状态只不过是接下来一连串事件当中的一个而已,眼下的境况只是你生命全局故事线中的一个节点,故事还远远没有结束。

  • 要敢于带着好奇心、带着不干预的心态去看待事情的发生和发展,不要寻求速效解决,不要一感到不适就条件反射式地对抗或逃避。只有敢于让自己不断进入一个又一个的游戏,经历一个又一个的事件,你才能最终知道自己是“幸运”还是“倒霉”。

第二,你自己才是“良机”的真正出品人。

  • 天堑还是天启,都完全是由你制造出来的。我们不能用一种线性的简单因果观念来解释当下的处境。如果你不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所谓的“天赐良机”就什么都不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良机”根本不是“天赐”的,而是自己创造的,是自己不断进入一个又一个的游戏,经历一个又一个的事件,最后形成的一个结果

  • “天赐良机”只不过是一个初始的原因,它引发的是一个又一个阶段性的结果。每一个阶段性结果都可以看成是下一个阶段的原因。一连串事件的不断发展,最后才会形成一个结果,这个结果不是老天赐予的,而是你不断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地用积极行动践行得来的

  • “机会”不是一个对象,而是一场互动的游戏。你是这个游戏的主人,是整个一连串事件的编剧、导演、演员。“良机”的真正出品人不是老天,而是我们自己。

启发来源:《凉子访谈录》、《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8.很多人之所以陷入到悲剧,是因为他被自己的成见、偏见、偏执所绑架,把偶然的一个随机性或者客观性放大扭曲为天堑,这个“天堑”会吸引掉他全部的注意力,让他陷入动弹不得、空耗能量的状态。

所谓偏见和偏执简单地说就是在偶然的事件之间建立某种强连接,与此同时又弱化甚至屏蔽拉黑其他可能的连接,使得两个事物之间、两个认知对象之间,一旦建立这样一种强连接的时候,我们好像获得了某种非常有效的、快捷的认知,但同时我们也就被大大地蒙蔽,我们就被不知不觉地引入到一个巨大的认知陷阱当中了。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偏见、偏执,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这样一种认知的快捷方式呢?这就要回到人和动物认知的机制上。

人和动物的认知是怎么来的?是突触。突触是一个神经元的冲动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时候,形成的一种相互接触的结构。简单地说就是在我们的神经系统是由大量的神经元构成的,这些神经元之间的结构上并没有原生质的相连,它本身哪个节点跟哪个节点之间并没有生来就有的连接,它只是有一种相互接触的可能性,当它们接触的时候这个接触的部位就叫做突触。

一个神经元它可以和许多的神经元形成突触,我们的大脑当中有850亿个神经元,跟天文学中能观测到的所有行星总和的数量差不多。

在这些无比多的神经元,哪一个神经元跟哪个神经元形成接触,那都是非常偶然的。但是这种偶然的接触如果是被重复的话,这种接触的几率就会大大的提高,也就是说如果它们的关联次数越多,那么它们之间连接的惯性、接触的惯性就会越大。接触的惯性越大,也就是说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的接触本来是萍水相逢的,但是一次是偶然,第二次也许是偶然,但已经带有某种必然性,三次、四次,接触的次数越多的话这些神经元,也就是说两个神经元就认识了。它在众多的神经元当中,两个神经元之间就成了老熟人,它们之间连接的带宽就会越来越大。

当一个神经元遇到一个刺激的时候,由于它两个神经元之间的带宽很高,所以它就自动地将这个冲动,这个刺激传递到另外一个神经元上。而与此同时,一个神经元与另外的其他所谓这些神经元接触的机会从理论上说是均等的,但是由于这个神经元已经和另外一个神经元形成了某种惯性关联的时候,形成其他连接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低

这就有点像我们今天在使用《今日头条》这样App的时候,你点击一个新闻可能是偶然的,至少它不代表你全部的需求,但这种接触本身就是在强化这个接触过程。你一点击在它看来就是你需要,你有需求它就马上提供新的供给,这种新的供给又可能引发新的点击,也就是说你点击的时候又一次地表达了你的需求,这样就让来自偶然之间建立的供需之间的带宽就会越来越大,传输就越来越方便,不知不觉形成的这样一种惯性连接,这就叫做瘾,成瘾了

时间久了即使你已经意识到,甚至是很讨厌这种路径依赖,讨厌这种成瘾性依赖,但是你也摆脱不掉。

启发来源:吴伯凡 《日知录》


9.人类精神世界的发展有赖于两种内心深层的感觉:一是安全感;二是归属感。前者与恐惧(死亡、伤害、痛苦)有关;后者与孤独(依恋、隔离、无助)有关。为了安全感,人类发明了秩序、规则、法律以及派生的真理、道德意识和善恶观;为了归属感,人类发明了婚姻、社会、国家以及派生的哲学、价值体系、美感与爱情。

一般人并不能觉察到原始状态下的安全感,因为它只是一种内在驱动力,一种逼迫个体无意识地对危险警觉的本能。在生物试验中,当危险来临的时候,意识还没有运作,肌体已经自动出现应急反应。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眨眼反应:异物飞近眼睛的时候,眼睫的运动并不受意识控制。还有一个例子是,你到高空准备蹦极,意识让自己跳下去,安全需求的本能让你的腿和肢体僵硬,你不得不反复说服身体蹦极很安全,不然你的身体会拒绝往下跳

一般的,能被我们意识到的安全感,或能被我们解释清楚的安全感已经不是本能,而是一种被我们的文化诠释过的安全感,两者不能等同。能意识到的不安全是精神层面的紧张,是我们学习到的文化、价值观、内心解释造成的。意识不到的不安全是躯体的紧张,如突发的、预感似的恐惧,莫名其妙的慌乱和焦虑。当我们的精神在某种信仰、信念的支撑下过度支配生命能量的时候,抑郁或焦虑会爆发,逼迫人们躺倒在床上。精神不快乐的时候,躯体在休息。

我们只能来解读被文化定义下的安全感,本能中的安全需求是不能解释的,因为任何解释出来的东西已经不是本能本身,而是被文化标定了的东西。那么,为什么人们的内心对安全感会有不同的需要呢?这取决于人的内心存在着什么样的三个基本假定:一是对世界,二是对人类,三是对自己。

如果,假定世界是美好的,值得我们珍惜的;人类是友善的,愿意分享、互助与亲近的;自己是可爱的、有价值的。那么,他的内心就比较平和,快乐、乐观的情绪就多,对自我、对他人的要求就比较宽松,也愿意体验不同的生活,欣赏不同的文化。

如果你假定世界是充满危险的,人类是自私与好斗的,自己是无意义和脆弱的,你就会有高度的敏感、沮丧、紧张和害怕,你不得不谨小慎微。你会小心恪守某个价值体系、某种规则,不敢越雷池一步,在被你选定的文化强迫下生活,唯恐厄运临头、噩梦缠身。

安全感来源于我们自己选定的文化,不安全感也是被你选择的文化(价值观、概念系统、道德感)建构出来的,很多时候这样的文化恰巧是主流文化。当你紧张害怕的时候,你的身体却不想搭理你,让你没效率、没快感、没激情。要处理内心的不安全感,唯一要做的就是检视我们对自我、对外部社会、对人类的基本评价,看看我们行为激发的焦虑和不安全感是我们的意识或内心冲突引发的,还是被我们的身体警觉所唤起的。如果是文化引发的不安全感,选择尝试新的文化与价值系统可能是唯一有效的方式

当你所选择的文化观念是多元的、合时宜的、有效的,并与你这个个体相匹配时,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你的身心是协调的,心境是愉悦的,感情是充沛的,体验是丰富的,精力是旺盛的。什么人都敢爱,什么事都敢做,什么地方都敢去,品尝着自由的感觉。


10.对于超自然的鬼怪神灵,我们不相信没错,相信也没错。

人在精神世界中的所有体验都是唯我的,没有逻辑,没有理性,也没有因果。尽管我们总是试图把我们丰富的内心世界纳入理性的范畴,但我们并不能完全做到。很多人在理性上排斥神鬼说,但夜深人静,一个人身处荒郊野地时仍旧会疑神疑鬼,这是一个很奇特的心理现象。

理性的思维虽然可以掌控我们大部分清醒的意识,但在我们的下意识层,仍旧活跃着一些神秘、怪诞、离奇的预感和先兆。鬼、幽灵、神怪、灵魂的存在是一种原始文化意象,千百年来一直栖生在人的深层意识。你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那么神灵就会活化成你心中的意象,结果你心中有了,现实中你就感觉到有。中国古话说“鬼由心生,疑心生暗鬼”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神鬼是否存在还要看我们怎样理解存在。有两种存在,物质存在与文化存在。鬼神作为一种文化、意识、精神的存在,它是存在的;作为一种现实的存在,让人看得到、摸得着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的

理性只相信实质的存在,但感觉对存在有更多的不确定性。有个辩词说如果没有鬼神,哪来鬼神这个词,哪来鬼神文化,哪来信仰与崇拜,哪来人的禁忌和畏惧,哪来行善积德,哪来因果报应,哪来世间的安宁和善恶观,哪来机缘巧合,哪来姻缘天定,哪来天堂与地狱。如果你接受上述中任一项,或者你接受学习、崇仰谁的精神,也等于接受精神存在也是一种现实,还是间接地接受了鬼神的存在。人类文化中有许多现象都是以神鬼方式来存在的,比如孙悟空、圣诞老人、观世音菩萨……人们习惯接受他们为一种存在的现实

在宗教的理念中,认为人的灵魂是一体的,身体虽然具有很大的个体性,但生命能量、心智、灵魂却是以整体的方式存在着,他人受伤也是自我受伤。后现代对真实的定义已经有很大的不同,人们看到的存在受限于人类的心智能力,看到的真实也是一种“感觉”的真实,或者是被感觉建构的真实。真实存在于人们的言语中,这样想鬼神的存在也是真实。

话又说回来,社会是建立在理性的规则下的,并非理性一定比感性好,而是理性的思维与行动比较有效,容易交流,也容易遵循,便于人类的交流与交往。在现实这个前提下,理性的感知要优先于对鬼神的感知与认同,因为理性思维能帮助人类更好地适应当下的生活


11.学绘画的人都知道,对一个苹果写生,不同角度画出来的形态、质感、色泽、阴影都是不同的,但你不能说这不是同一只苹果。这个例子表明,信息其实是某个人在事物的某种观察角度下产生的某种主观的感受,不同的人在不同角度下主观的感受会有明显的不同

客观是很难做到的,因为人的认知有一种选择功能,内心需要的信息总是率先被提取,不需要的或者不知道的东西你可能视而不见。因此,你以为的真实只是一种被你的认知系统选择后的真实,只是真实的一部分。

所有在我们生命中发生的事件其实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它的一种感受,而这种感受会深深受到我们的认知的影响。

人对自己的感受是不客观的,一件事会给人带来很多的感受,你能觉察到的感受一定跟你认知的选择偏好有关。佛家说:“心中有,眼中才有。”有时候人对现实的烦恼并不是现实有多么糟糕,而是自己的内心总选择糟糕的信息,同时也缺乏让自己快乐的能力。内心美好的时候,一切看起来都美好;内心黑暗的时候,一切看起来都危险。所以,选择什么样的信息来构成你的内心现实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人无法接触到“实在”,只能感受到“表征”。这个“表征”就是事件留给自己的内心印象,这个印象因人对事件的观察不同而不同,因人被事件引发的感受不同而不同。

人们总会去遗憾自己曾经做过的事情,尤其是在不能弥补的时候,这种回忆不断地重复与强化,有时容易成瘾。虽然客观发生的事情是“硬”的,但我们内心的解释系统却是“软”的。与其期望不好的事情从一开始就不要发生,甚至一直对已经发生的事情耿耿于怀、不能释然,不如这样问问自己:“如果那件事对今天的我有一个好处,那是什么呢?”

如果我们遇到一件烦心的事,我们也可以问自己:“假如这件事是我必须要经历的,是我生命的一部分,那我该如何去珍惜?”中国文化蕴含着不少佛学思想,“命中注定,相信一切的发生都有自在的意义”是一种有效解释,如果注定是这样或者那样,对我们的生命来说就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

我们并不知道生命的真相,能理解的只是自己的一部分,这跟年龄与经历有关,跟审美与价值取向有关,也与所处的情境有关。经常听到人们后悔曾经所做过的事,后悔再也不能改变过去。但我想说的是,那时的你不是现在的你,用现在的你去评价那时的你是不客观的。曾经历过的人和事都构成今天的你,没有过去的你经历那些让你感到后悔的事就不会有现在的你。

同理,此时此刻的你也不可能对未来的你做出正确的判断,唯一可以把握的就是当下的你竭尽全力去做你能做的事,读更多的书,体验更多的生活。也许在未来的某个阶段,你会突然觉得自己成长了,其实你并不是成长了,而是通过阅历发现了你不知道的自己,那些东西本来就在你的生命中,你只是通过新的认知解释系统重组了你的内心现实

维持内心的平衡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需要灵活地使用内心的解释系统,来主观地维护自己内心平衡的感觉,来让过去成为生命的滋养而非负担。这是因为,你能感觉到的世界其实都是你内心的世界,你得为自己选择的现实负责。


12.“假想敌”是自我内心有冲突和矛盾的一面镜子。人们对某件事、某个人的恼怒有时混杂着许多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往往是某事某人激发了自己潜藏已久的焦虑,因为潜意识中害怕这种内心焦虑再现,而迁怒于他人、他事。

为自己找到一个假想敌是一种处理内心愤怒最安全、最省力、最获益的办法。哪怕一个人非常中立和客观,仍免不了受内心好恶的影响。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会有意无意地把一些内部的愤怒转移到他处,心理学称这样的情绪转移为“负性移情”。人们也会把热情、爱和欣赏投射给另一些事物和人,和他们分享快乐,这是一种“正性移情”。如果你只能通过对同事的无端厌烦来平衡情绪,私下里你应该对她心存感激。真正的厌烦是冷漠麻木、没感觉和不知道。

其实,让你迁怒的那个人的某些个性或习惯,正好对应了你内心一直刻意压抑的东西,你厌烦的恰好可能是部分的你自己。每个人的心中都存在着一些个性的阴影,自己难以察觉,你对某个人好或对某个人不好,其实都是内心自我的具体化,类似一种心理愿望的表达。比如,我们都喜欢美丽的东西,心理愿望正是渴望自己也那么美;我们不喜欢丑陋的人和事,因为我们害怕自己变丑陋。与人交往很像是照镜子,你总能发现镜中人的美中不足,喜欢也好,遗憾也罢,那就是你对自我的态度

敌意有时还是一种对关系的依赖,通过攻击让别人感知自己,通过攻击来与他人联结。很多孩子喜欢攻击最爱他的父母,尤其是母亲,这在心理学意义上是对关系的控制。敌意是每个人都有的,有的人不能觉察到自己的敌意,会把敌意投注给他人,从别人的言行中感觉到敌意,以为是有人对他不善,其实敌意是自己的,被投注的人可能浑然不知

有时候内心泛情又自认很道德的人,最看不惯别人好色,看到乱性的事情会很愤怒。这在心理层面上是对自己的一种压抑,让自己觉得自己不是那样的人,有点儿“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接受自己的风情,对别人的风情也易于接纳,内心没有风情的人对别人的风情会好奇,但会宽容。起劲攻击别人风骚的人,可能自己有过之而无不及,攻击别人是显示自己不是那类人。为什么那么想让自己看起来正派呢?很有可能是自己不正派。学心理学的人一般都不轻易评价别人,你说别人暴露的是你自己

一个人敢于无端地对某人不敬也有可能是下意识觉得某人比较安全,他不具备伤害你的能力。正如大国可以随意评论和欺压小国一样,美国在今天改不了对他国指手画脚,原因也是骨子里很自大,觉得谁都奈何不了它。真正的斗士是专门指那些尖酸刻薄的厉害角色,像李敖、王朔这样的人,谁权威就跟谁抬杠这才是勇气。临床咨询有时会鼓励来访者保持对某人某事的攻击性,为他们塑造一个敌人。但孩子的敌意如果释放给父母,会受到中国伦理“孝”的煎熬,让自己有一种不道德的感觉,为了隔离这种感觉,孩子会编造父母的错,以此让敌意合理化。不恰当地应用心理学会让人们把一切都归于童年父母没有很好地照料自己,让人们对父母的不敬变得合理。因此,心理医生要谨慎使用童年创伤的解释,要为来访者选择或创造一个安全的敌人以转移其对父母、夫妻、子女、上司的愤怒是一种治疗策略。


13.别被直觉误导。

有些事情,你必须得跳出直觉之外,才能判断它对不对。也就是说,如果你全部的思考都被限制同一种思维模式里的话,有些事儿对你来说就永远不知道怎么做决定。

在这样一个封闭系统中,总有一些事件是这个系统本身所无法判断对错的,你永远都不会有比对自己更大或者更小的支配权,除非你有勇气不断地跳出旧系统,你才有可能做出高级的判断。

有人因为依从直觉而成功,有人因为盲从直觉而失败,关键不是直觉本身,而在于对直觉的解释。直觉是人内心最敏锐、最具有预见性的感觉,它像是一种被扰动惊醒了的潜意识,因而它的可靠性不容置疑;但它又是一种原始的、不定性的感觉。它要上升为一种真切的感觉,需要感性、理性、经验、因果思维、是非观念来帮忙。这些东西会形成一种内在逻辑,使你不由自主地猜想、判断、解释,进而演绎、联想、结论

这个时候,直觉已经被篡改,它融入了你个人的个性、情绪、心理特征与你内心的观念系统,不再是原来那个很真切的东西。当直觉被描述出来就不再是直觉,因为对直觉的描述不可避免地会加入个人的思考、诠释与猜测,过分相信被意识修正了的直觉会给你的生活帮倒忙

任何悲剧的脚本都印刻于当事人的深层内心。这就像一种“扳机效应”,首先存在着一个扳机,现实中的事件只是触发了扳机,才会射出那发子弹。你怀疑某件事情有问题、有危险,只是源于你内心中的不安全感或对自己的不信任。现实中,这样的故事的确很多。怀疑是一种无形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一点点地创造出一种“现实”,最终让怀疑被证实。越怕失去什么,结果就越会失去什么,这就是生活不变的哲理。

人这辈子大部分时光都在错误中虚度,当然不是在所有事情上都会犯错,但大部分情况下却是如此。

怎样给自己一个解释是一种重要的快乐的能力。换一种解释会换一种心境,快乐的人往往是擅用解释的人。不过,解释并没有对错,哪种解释可以调整好自己就用哪一种,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只需在乎内心的感受。

如果你时常感受到命运之中的不可抗力,总是觉得好像是被不可逆的力量控制了,这种多疑的心态就像是你自己给自己挖了一口烦恼的井。佛家把受制于一种让人痛苦的观念又不能放弃称为“执”,很多烦恼皆因人痴迷于一种错误的想法而不得解脱。有个禅学的故事:师傅对弟子说人就一世,没有二世,也无成仙之道;对世人却说行善积德是为了来世。弟子不解,问师傅为何心口不一。师傅说:“你执迷于成仙,我就告诉你没有,世人不相信来世我就说有,这是去执。”


14.现在有很多人相信大脑只是一台普通的计算机。比如你考察大脑内部的思维过程,无非就是脑神经元之间的连接,而神经元连接本质上是个二进制过程——或者激发、或者不激发,对吧?这不跟开关一样吗?也许人脑也是一个开关网络,跟普通计算机没有本质区别

再比如说DNA。DNA的遗传编码是用碱基对实现的,碱基只有四种,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说DNA 是一个四进制的数字信息编码。那也就是说,遗传信息是可数的。大脑,是从可数的DNA “种子”生长起来的

可要是据此就说大脑的一切活动都是可数的,我们总觉得哪里不对。

我们想想。所谓“可数”,就是像我们前面说的偶数、有理数和全体计算机程序那样,一个一个地列举下来。DNA的确是可数的,写成文字符号的笑话、诗歌和乐谱也的确都是可数的,它们都可以按照同样的方式一一列举出来。

但是人的心灵、意识、自我的感知、智慧和知识,这些也能写成代码一一列举吗?

你要问我都有哪些想法,我无法一一列举。你要问我对一处美景的感想,我可能给你说一大堆话,但是不管说多少,我总会觉得有些感想无法写成文字。这也许是我能力不行,也许是现有的文字数量不够——但也许,是大脑内部的有些活动是不可数的

也许大脑不仅仅是一个开关网络。我们知道药物可以控制大脑,营养也对大脑也有影响,后天的经历、环境都对大脑都有细微的影响。这些影响是怎么体现到思维上的?也许大脑不仅仅是神经元的二进制活动

当然这些都是猜测。但如果我们假设大脑是个实数机器,内部有不可数的活动,那么根据前面说的香农信息论,大脑活动就是不可编码的。对大脑的任何观测结果,都必然有噪音和误差。

遗传信息可以编码,而大脑不可编码,这就意味着一个人不可能把他的所有知识和智慧遗传给子孙后代。这个结论好像没什么,我们本来也知道不可能都遗传。但是这也意味着,大脑活动是不可复制的

那也就是说意识无法上传。不管你怎么扫描大脑,你都只能得到有噪音的信息,你在编码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失真,你永远无法记录大脑的全部活动。你的记录就好像是人的日记——他写下的文字再多,也总会有些东西没有写,有些文字无法描述的东西。

如果是这样的,那我们就找到了人脑和计算机之间的一个本质区别。这个区别就是计算机只能处理可数的、数字化的东西,而人脑的思维过程是不可数的。

说白了,就是人脑中有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

艺术家完全理解什么叫“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诗人会故意不把事情说得太细,画家会故意留白,这大约就是他们知道可数的语言和明确的笔画都有误差,并不能真实反映人的思想。还不如留下空白不测量,让读者——作为一个人——去自己“脑”补

所以人脑的阅读和机械化的信息输入有本质区别。人脑可以从字里行间体验文字以外的东西。所有阅读都结合脑补——所有解码都带有补偿。

我们经常说“主观”,阅读就是个主观的行为。到底什么是“主观”?主观就是可数的语句背后那些不可数的意思!

启发来源:万维钢 《精英日课》


15.知识= 体验✖️敏感度。

“意识”就是我们的主观体验,也就是你所经历的各种感觉、感情和想法。

所谓敏感度,有两层意思。第一,你不能光有经历而不重视体察你的体验。第二,你必须允许这些体验来影响你甚至改造你。

要想升级我们的认知,要想建立和优化算法,就必须愿意去采集、接触、获取大量数据,就必须在“事上练”,在一件件真实且深刻的的事情上练心,去试探自身极限,扩展生命边界,完成知行合一。

当然了,体验✖️敏感度会带来持续不断的压力,这里的压力并不一定是外界给你的,而是你自己为了提高水平,故意给自己施加的压力。说白了,这就好像是为了锻炼身体而故意对身体的某个区域进行的“打击”。

无论你的人生遭遇了什么,都希望大家形成这样一种思路——现在对你而言是考验自己勇气的时候,这种应对的勇气是一种纯粹主观唯心的、看不见而信的、只有在对境中才能被激发出来的能量。这些都可以积累起来,成为心理资源。将来面对挑战、遇到挫折和不幸的时候,这个心理资源会让你更勇敢、更有韧性。

换句话说,一个现代的智识分子,要善于体察并敢于去接触各种细微的感觉,否则你就是个生命体验上的【粗人】。

在这个没有宗教信仰的现代,想要寻找人生的意义,就得有体验和敏感度。你要从各种酸甜苦辣咸的经历中获得体验,再用体验改造自己,通过不断的体验,你才能对世界产生更深的理解,最终变成一个更好、更有深度的人。

体验✖️敏感度,就是现代智识分子的自我修养。

Pain + Reflection = Progress,痛苦+ 反思= 进步。活着就要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扎过去就会开始一个重要的转折,开始一个新的辉煌历程;心软一下熬不过去就死了,死了一切就都完了。

启发来源:万维钢 《精英日课》


16.人类的大历史也好,我们个人的小日子也好,生活本质上就是一连串的事件,而所谓事件无非就是连续发生的信息。这些事件可能是有联系的,也可能是没联系的。也许有些事情有意义,有些事情没意义。也许整个人生都根本就没有意义。

可是作为一个人,我们总要寻找一些意义。“一切都是随机发生的”这句话可无法指导你过上更好的生活。你总要相信努力奋斗能带来幸福——或者至少能增大幸福的概率——才行。我们总要给自己讲个故事。

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说,推动社会变革的不是我们对真实现实的认识,而是我们头脑中虚构的现实,也就是宗教信仰的力量。观念变了,世界才变。

正如历史学家不能简单罗列史实,他总要尝试给历史一个解释。可是编剧的故事越讲越俗,历史学家的解释也都不新鲜了,那将来有没有可能有一个时刻,我们坐在一起感慨,说“行了,所有可能的意义我们都已经见识过了,这个世界再也没有更深刻的意义了”呢?会不会有那么一个“观止”的时刻呢?

不会的。你永远都不知道还有没有一个更深刻的意义。柯尔莫哥洛夫复杂度定理给人类带来一个永久的希望。这个希望就是我们永远都有可能从生活中发掘新的意义!

柯尔莫哥洛夫复杂度定理:不管你对一系列事件的规律怎么总结,你提出了一个多么深刻的解释——你永远都不知道还有没有更好的总结和更深的解释。这个定理给了我们永远追求更深刻意义的希望。

启发来源:罗振宇


17.在一个人人都期待外在成功的时代,外部成功看起来很明显,无非就是权、钱、名气那几个指标,但其实很难衡量。赢得了竞争,也许暗中却积累了仇家。而内在进步看起来很难衡量,但只要不装傻,我们心里都明白自己进步的程度和速度。

启发来源:罗振宇


18.看到这么一段话:”一个成人,最好的进攻性武器是自己的智商,最好的防守武器是自己的道德底线。而有人正好相反,他们喜欢用道德武器来攻击对手,然后用无知和固执来捍卫自己的尊严。”

这段话说得真好。扩展开说,一个人对自己的生活满意,其实是建立在三种感觉上的:安全感、优越感和存在感。这三种感觉缺一不可,但是也有优劣之分。

  • 坏的安全感的基础,是讨好外界,而好的安全感的基础,是信任外界。
  • 坏的优越感来自攻击他人,而好的优越感来自达成目标。
  • 坏的存在感,是不断需要外界对自己认可和表扬,而好的存在感,只需要对自我成长有清晰的感知。

所以,我们得警惕三件事,就是讨好外界、攻击他人、索取表扬。这三件事我们做得越成功,自己反而就越失败。

启发来源:罗振宇


19.“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我们心里的烦恼、忧愁,就像江上一艘搁浅的大船一样,平常费了许多力气——想把这艘船推动一下,可是力气全白费了,一点也推移不动,但【慢慢等】到春天,河水渐渐涨到某个程度的时候,船就自然浮起来了。

现在枉费推移力,需待中流自在行。


20.我们要学会珍惜那些看似免费的东西,很多所谓的免费的东西不过是我们幸运的免除了成本和代价的东西。其实它们很可能是相当珍贵的。

我们一直以为空气是免费的,但我们今天已经意识到空气,新鲜的好的空气并不是免费的,只有到我们今天天天吸雾霾的时候才意识到空气并非免费的。

一切人都把不实在的东西当成实在,真的清净来了,他也不会去享受。

我们的身体是免费的,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我们拥有了身体,但我们并没有花钱。身体最好的状态就是让我们意识不到它存在的状态,当我们意识到某个器官的存在就意味着某个器官出问题了。

每一个器官都是免费的,但它并不真是免费的。什么时候我们知道它是不免费的,知道它是有价格了的呢?这就是在它出问题的时候。人只有到医院以后才知道器官是不免费的。

一天忙忙碌碌,就是为了这个身体,为了一个思想、一点念头在忙碌,自己骗自己。你说自己心也很清净,戒律也很好,那是当你没有受到打击的时候,打击一来啊,就火冒八丈高了,也管不了清净不清净,什么毛病都出来了。所以忍辱是六度的中心,因为那是最难最难的。

所以我们要珍视所有那些看似不免费的,但实则非常珍贵的东西,比如说空气,比如说我们的身体,比如说亲情,比如说来自父母的,来自长辈的关爱。


2024.07.01 周一:

自我控制是情绪健康和幸福的基础,因此我们都在努力提升对自身情感和行为的自我控制能力。与此同时,经常令我们感到后悔的很多事情,都与自我控制的丧失有关,尤其是在其他人面前的失控。我们钦佩的人,往往是那些面对不确定性时,依然能够消除忧虑,或者能够坦然面对过去的失败和错误,不因此而陷入气馁、内疚或失败情绪的人。市面上有很多研究都支持了这样一个观点,即高度的自我控制能力,是确保情绪健康、长久的成功和超高生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自我控制的重要性,也会影响到我们的大脑。人类的大脑时时刻刻都在不断地产生成千上万的想法、图像、感知和记忆,我们必须能够将注意力专注在重要的想法上,忽略那些无关紧要的想法,才能够确保正常生活。要做到“去芜存菁”,就需要一定程度的心理自控能力。人类大脑前额叶皮层具备区分重要和不重要想法的功能,但不幸的是,大多数人的心理自控能力并不完美,因此我们往往会过于关注无关紧要的想法,或陷入无益甚至有害的思维方式,比如反刍思维

在第一章中,我们认识了患有过度焦虑症和忧虑症的朗达,她担忧的一件事情是家庭的财务状况,她总是担心自己还没能为退休存下足够多的钱。而这种过度担忧,就是精神控制失败的一个典型例子。哪怕她会安慰自己:别担心,离退休还早着呢,但这些安慰从来都无济于事。不管她怎么努力,依然控制不住地担忧这个问题,就好像撞上了一堵心理层面的南墙!她越是想要控制住焦虑,失控的感觉就越是严重。显然,朗达正在经历一场精神控制悖论的危机。

如果你曾参加过任何类型的比赛,或许就会知道,有时候,过度努力反而导致最终的成绩变得糟糕,即所谓的“欲速则不达”。因此,“过度努力”就成为本章探讨的主题,因为它是精神控制悖论的核心。阅读本章内容后,你将了解到,放弃控制反而是有效控制反刍思维的最佳方法。此外,你还将能够确定自己是否过度依赖无效而非有效的思维控制策略。


我们对精神控制极限的了解,大多来自已故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魏格纳所做的一个奇妙的实验。这个实验结果表明,当人们被要求在两分钟内不要想白熊时,反而会导致他们在接下来的两分钟内,想到白熊的次数增加。从最初的实验到现在,心理学家们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白熊”实验研究。这些研究均表明,人们不去想(或抑制)不想要想法的能力是有限的,而且这种“控制不去想”的努力往往会适得其反,最终会导致更多不想要的想法的产生


通过对比两次体验,你是否已经发现,抑制对白熊的想法(屏蔽),比将其留在脑海中(保持)困难得多?那么,两次练习中,最令你感到印象深刻的是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个想法上需要的努力,还是抑制一个不想要的想法所需的努力?大多数人会发现,抑制“白熊”的想法更困难,并且经常惊讶于自己抑制能力的薄弱程度

这次练习是否很好地提醒了我们,人类的精神控制能力是有限的。在某种程度上,这次练习也让你体会到了,试图不去想某件事的负面影响。想象一下,有一个想法对你来说非常重要,比如让你深感遗憾的一个想法,但你却需要连续几个小时或者几天“不去想它”,要抑制住这个想法会有多么困难。与试图压制白熊等无关紧要的想法相比,试图抑制对个人而言有重大意义的想法,可能会造成更多的负面影响。因为对于重要的事情来说,我们会更倾向专注于那些不受欢迎的、灾难化的入侵性想法。你会发现自己很难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哪怕你反复地告诉自己:我必须停止这些消极的想法。但是在控制自己想法方面的反复失败,会令你更加沮丧、焦虑、内疚或气馁。最后,随着这些消极想法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你的情绪问题也会加剧。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精神控制悖论。

就好像第一章里提到的朗达,她很努力让自己不要去担忧丈夫的健康。每当她开始担心,她都会安慰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希望以此来压制这种担忧,为此,她还专门背下了存在心脏病风险因素的美国中年男性死亡概率的相关健康统计数据,但这无济于事,她越是试图压制这种担忧,它就越是占据她的思想。朗达觉得,自己可能永远都无法战胜这种焦虑的想法,但她并不知道,自己已经陷入精神控制悖论的陷阱

放弃控制

白熊实验是否令你对控制自己痛苦想法的可能性感到气馁?你或许已经有过一段时间的失败体验,也知道不可能破罐破摔,直接放弃控制负面想法的所有努力,因为仅仅是告诉自己“别管它,想点儿开心的事儿就行了”是行不通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 人类天生就会关注更情绪化的、更负面的想法。
  • 试图“不去想”事实上需要耗费大量的精神控制力。
  • 反刍思维往往涉及那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情。
  • 反刍思维比其他类型的想法更容易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 反刍思维往往与我们当下的感受一致,因此往往具备更强的持久停留能力。

如果要彻底摒弃这些重复性消极想法如此困难,我们根本无法做到无视它们的存在,那么我们就需要一种全新的方法,来学会放手。你需要说服自己,相信更努力地忽略、压制或转移注意力,对反刍思维没有任何作用

拼命地把不想要的想法从脑海中赶走根本不值得。无论如何,你都要知道,学会放下对负面想法的控制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当反刍思维出现在你的脑海中时,尽可能降低控制它的精神意识,让自己放松地思考或感受脑海中出现的任何想法,不要有意识地试图控制自己的想法或感受。也就是说,放弃对反刍思维的精神控制。


想要学会放开控制,首先就要了解自己的极限何在。然后需要更仔细地分析应对反刍思维使用的实际控制策略是否有效。

我们都已经知道,有些精神控制策略会比其他策略更有效,但不幸的是,在遭遇严重且痛苦的想法时,我们往往会使用那些无效的控制策略。因此,在经历反刍思维时,我们可能更倾向于使用效果较差的精神控制策略。

而当一个令人痛苦的想法反复地出现在我们的脑海时,要求自己坐视不管有点困难。因为我们可能会以为,这些反刍思维非常重要,以至于它们反复地出现。因此,大脑会赋予其更高的注意力优先级,这就意味着如果我们想把注意力从这些令人讨厌的想法上转移开,就必须进行某种形式的精神控制

这种精神控制反应往往发生在一瞬间,这就意味着你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精神控制反应状态。好消息是,通过刻意的训练和努力,你可以增强自己对这些精神控制反应的意识,因为它们可能在一天中多次出现。表2.1列出了常见的精神控制反应,根据它们将注意力从不必要的消极想法上转移开的能力,我们将它们分为了相对有效和相对无效两种。

pkB9jnU.jpg

仔细地阅读表2.1的内容,花点时间思考自己应对消极想法的方式。你是否有一些惯用的策略?它们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如果你没能使用更有效的控制策略,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你总会感觉自己失去了对反刍思维的控制。大多数人都只关注自己的感觉到底有多糟糕,却从未思考过,或许是自己应对消极想法的方法不当,才导致了严重的痛苦


有些精神控制的策略很有效,但却很难掌握和使用。认知重建、正念/觉察关照和积极的自我肯定,都是可以有效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常见心理治疗策略。认知重建和正念/觉察关照,都是基于证据的干预措施,但如果没有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指导,我们自己很难学会。其他控制策略,如回避问题、寻求安慰和自我批评,都不应该使用,因为它们会使消极想法变得更糟

在应对反刍思维方面,表2.1左栏所列的六种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相对来说比其他策略更高。此外,你还需要意识到,任何控制策略的有效性,都会因你的痛苦程度和引发反刍思维的具体情况而异。图2.2中的“有效性箭头”就说明了这一点。

pkBC9hR.jpg

位于箭头下方起点处的精神控制策略,直接对消极思想采取措施,试图将其从意识中驱逐出去。即使这些策略产生了任何效果,也不过是昙花一现,反刍思维最终会以更大的强度卷土重来

在担心家庭的财务状况或丈夫的身体健康时,朗达会试图安慰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又或者责备自己是个杞人忧天的人。这些自我安慰从来没有令她感觉得到安慰,而自我批判只会令她感觉更糟糕。最终,这种无尽担忧的恶性循环一直持续,没有中断过

箭头中间部分列出的策略,效果一般。看到自己身上积极的品质和特征(自我肯定),质疑反刍思维的真实性(认知重建),用积极或中性的想法取代反复出现的消极想法等,这些策略对控制消极想法和情绪能够产生一定的效果,但它们也需要你直面反刍思维,因此,凭借这些策略,你永远也做不到真正地放开消极的想法。

在箭头上最有效的精神控制策略,是采取一种更被动、更疏离的方式来应对消极想法,因此也成为最有希望解决反刍思维的方法。正念要求我们采取一种更有距离感的、旁观者的角度,让这些消极想法“安静地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中”,不做任何反应或判断。在想象暴露法中,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在特定时间内让反刍思维浮现脑海。而转移关注则采用一种更系统的方法,将我们的注意力从反刍思维上转移到另一种非常吸引人的心理或行为活动上。朗达发现,每天晚上安排一段时间,让自己的大脑涌现自己担心的灾难性场景(想象暴露法)并反思,反而能够神奇地减少心中的焦虑和担忧

表2.2提供了精神控制有效性箭头中不同的心理控制策略的定义和示例,治疗效果较好的策略位于表的最上方,治疗效果较差的策略位于表的最底部。在阅读这些定义和示例时,思考一下,当你感到痛苦时,你是否使用过这些策略。如果你还不知道如何将这些控制策略用来应对自己的情绪问题,也不用太担心。这里只是初步地介绍了这些概念。在随后的章节中,我们将分别探讨不同类型的反刍思维,届时各个章节的内容将大量援引下表的内容,并详细地解释如何在管理反刍思维时更有效地应用这些精神控制策略。

pkBCi1x.jpg

pkBCEnO.jpg


  • 我们控制不想要的想法的能力是有限的。
  • 精神控制领域存在这样一个悖论:越是努力控制,成功的概率反而越小
  • 放弃控制反而是应对反刍思维的最佳策略。这包括减少精神控制方面的努力,培养自己在应对不想要的想法时更大的容忍度
  • 在解决反刍思维方面,放弃控制的策略比直接对抗和回避策略更有效
  • 你可以努力强化那些让自己感觉更舒适,并且能够有效减少轻微痛苦的负面想法的精神控制策略。

本文来源:《反刍思维》,戴维·A.克拉克 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2024.07.02 周二:

对很多人来说,忧虑就像呼吸一样自然,它还能有什么不同呢?毕竟,人生从来不易,未来总是充满不确定性,所以我们总是会担心未来会出现意料之外的问题。过度忧虑是焦虑症的一个基本特征,尤其是广泛性焦虑症(GAD)。因此,如果你曾经感到忐忑不安,或经历过个人感受到威胁的情况,你很有可能会产生忧虑。

但人们感到担忧的方式并非千篇一律,每个人担忧的方式都不一样。你遭遇慢性忧虑,那么很可能在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里,你都会处于一种忧心的状态,哪怕是很小的事情也会触发你的忧虑,且可能无法控制。如果存在这种情况,就意味着你的忧虑已经变成了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大多数人都能够理解严重问题导致的忧虑,比如威胁到生命安全的严重疾病、失去价值的人际关系或遭遇事业的滑铁卢等,但是患有慢性忧虑的人,可能会因为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而感到担忧,比如能否按时赴约、如何处理交通问题、做家务或准备饭菜等。尽管这些慢性忧虑症患者努力地保持理性,告诉自己一切都会好起来,这些忧虑依然如影随形,并可能伴随恐惧感的出现。我们将其称为“不良忧虑”,它符合第一章中讨论的反刍思维的所有标准。

不良忧虑的出现并不总是合理的,你或许会觉得,只有那些经历很多人生困难的人才最有可能存在不良忧虑的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此外,研究还表明,实际上老年人忧虑的程度比年轻人要低,哪怕他们面临健康每况愈下、固定收入锐减和亲人死亡等糟糕的事情,而且过度忧虑的情况在高收入国家反而更常见。所以,拥有一个相对轻松和无压力的生活,并不能保证无忧无虑。但反过来看,这也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即使你的人生开启了困难模式,也并不意味着你就需要日日担忧。无论生活给你带来什么,总会有人的情况更糟糕,但他们却没有因此而深陷忧虑不可自拔

鉴于忧虑是一种人之常情,那么我们就需要首先搞清楚什么是过度的、不良的忧虑。因为只有这种类型的忧虑才符合反刍思维的标准。我将在本章中为你提供一些评判准则和评估工具,帮助你确定自己是否经历过符合反刍思维标准的忧虑。你也将发现符合现实的、有用的忧虑和非理性的、不良的忧虑之间的差别。如果你的忧虑源自生活中的重大问题或失败,那你将学习如何利用解决问题的方法来缓解这些忧虑。但大多数长期的忧虑往往专注于想象的、不可能实现的结果,所以认知疗法中的灾难简化法和系统性的忧虑暴露法将是解决这种类型忧虑的最佳策略。


忧虑往往源自生活的不顺意或不确定性,由我们最重视的生活问题、人生目标和责任引发,我们总是担心家庭和人际关系会遭遇变化或困难,担心自己或重要的亲朋好友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担心工作或学习,担心经济情况,操心世界大事,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因为一些琐碎的小问题而感到担忧,比如房屋维修、能否准时赴约或如何搞定日常生活的例行公事。在大多数情况下,忧虑往往源自消极的生活事件,但即使是积极的变化,如孩子的出生或开始新的工作,也会引发新一轮的担心

如果你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跟忧虑作斗争,你可能会因此而确信,自己无法战胜它。你可能会觉得,忧虑症是家族遗传,所以你注定是一个会过度忧虑的人。再加上人生本身就十分复杂和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肯定有很多事情需要操心,但忧虑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忧虑是一种后天习得的习惯,我们小时候的经历使我们学会了担心各种各样的事情,然后在长大的过程中,不断地强化这个坏习惯。利亚姆把他的忧虑归咎于课程的压力和高要求,认为是高压的生活环境导致了忧虑症,但实际情况是,利亚姆对很多事情都过度担心,比如身体的健康和人际关系。每当他想到未来时,忧虑就会成为下意识的第一反应

要处理好忧虑,首先要了解它不可抗拒的本质。请仔细阅读下面这段定义:

忧虑是一种持续的、重复的、不可控制的思维链,主要聚焦在未来可能发生的一些负面或威胁性结果的不确定性上,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预演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但无法减少对可能威胁的高度不确定性。

让我们来解读一下这个定义。忧虑有六大特点,它们共同作用,导致忧虑变得无法抗拒。

  • 不确定性。

忧虑的对象,总是未来可能发生的灾难或不如意的结果。你可以将忧虑视为一种“如果……”疾病,比如:如果我没有得到晋升怎么办?如果体检的结果是阳性呢?如果我永远都找不到真爱怎么办?当我们陷入这种“如果……”开头的悲观假设时,我们实际上在质疑一个我们无法控制的未来。我们没有办法确定未来,即便我们可以预测,但没人能够保证未来一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什么。所以,每个人都被迫生活在不确定性中,但总会有一部分人觉得自己比其他人更难以应对这种不确定性,这就使他们更容易患上慢性忧虑症。

  • 不可控性。

即使你已经意识到,过度的忧虑是徒劳无功、令人不安的,但过度的忧虑依然不可阻挡。慢性忧虑症患者告诉自己要“停止忧虑”,又或者别人是这样安慰他们的,但他们无法控制自己。利亚姆无法停止他的担忧,即使他知道这是毫无意义的,并且可能会损害他的学习成绩。

  • 聚焦于威胁。

容易忧虑的人往往是悲观主义者,他们的大脑仿佛天生就充满那些证明我们生活在一个危险、到处都是威胁和不公正的世界中的信念。忧虑的人很难看到安全和保障,或以更积极的方式思考未来,因为这些积极的东西与他们悲观的世界观不一致。每当利亚姆想到医学院,他的脑海中只会浮现自己收到拒绝信,并因此而感到羞愧和失败的惨淡画面。

  • 无效的控制。

众所周知,忧虑者在陷入忧虑的恶性循环时,往往会使用无效的策略。寻求安慰、回避问题、自我批评和找借口等往往是他们惯用的策略,但这些策略对反刍思维来说,是相当无效的策略。

  • 积极的信念。

尽管我们已经看到忧虑的诸多负面影响,但有趣的是,慢性忧虑症患者往往认为忧虑是有用的。如果我们相信(1)忧虑有助于问题的解决;(2)忧虑能够督促我们尽快解决问题;(3)忧虑能够减少负面事件的影响,或者(4)忧虑是性格坚强的体现,那么我们就更容易陷入不停担忧的怪圈。

  • 无效的问题解决方式。

慢性忧虑症患者事实上具备相当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出错的地方是:(1)夸大了特定情况的威胁程度;(2)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信心不足;(3)不看好自己的解决方案。他们可能希望自己的决策能够达到百分百的确定,因此最终会经常半途而废,从一个可能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跳到另一个方案。你在遭遇忧虑的时候,是否也是这样的?你是否对各种方案的可能性感到焦虑、怀疑和犹豫不定,因此从未真正地确定一个决策或采取一个行动方案?


对于与忧虑相关的问题,我们必须设定现实的目标或期望的结果。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很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因为我们设定了不现实的期望值。以利亚姆为例,他觉得,只要自己不觉得恶心或没感觉胃痛,就不会再因为自己的健康而感到焦虑或忧虑。但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期望,因为利亚姆几乎不可能控制胃痛的感觉。相反的,他需要将问题重新定义为“学会与恶心的感觉和胃痛共处,尽可能地减少它们对日常生活造成的困扰和干扰”

就像利亚姆那样,你可能对与自身忧虑相关的问题有着不现实的期望,这就导致你不可能取得任何进展。与其设定不切实际的期望,不如确定一个你可以控制的过渡步骤,它将使你更接近一个比当前情况更好的结果。

利亚姆对他的现实生活问题的重新定义:

我无法阻止恶心和胃痛,但我可以确保自己的饮食健康,并得到适当的锻炼。每当恶心和胃痛的感觉出现时,我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处理疼痛感,接受疼痛的存在,熬过这段难受的时间。我将继续保持正常的学习、正常去上课、与人交流,不管我的肠胃是正常的还是疼痛的。我知道有时候胃痛是一种常见的应激反应,来得快也去得快,我需要保持头脑的冷静,不要将其视为灾难。

关于你正在担忧的问题,你能否从一个更现实、更可信的角度来重新定义?如果你在这个练习中遇到困难,不妨请求亲密朋友、家人或专业治疗师的帮助。如果你全身心地关注自己无法控制的结果,那么就很难利用这个解决问题法来处理折磨你的忧虑。


所有的担忧,实际上都是对最坏情况的重复性思考。你想象中的灾难性结果,可能迫在眉睫,也可能是遥远的未来中一个发生概率很小的可能性,比如:我会不会英年早逝?如果没有人喜欢我怎么办?如果我的钱用完了,变得穷困潦倒怎么办?如果生命没有意义怎么办?如果我被判处下地狱怎么办?当然,这并不是说这些“想象性”的忧虑不重要,或纯属杞人忧天。它们是最坏的可能性,但它们往往是超出了我们控制范围的遥远事件。我们可以做一些事情来确保健康的生活、为退休生活提前储蓄,并培养有意义的人际关系。但这些行动并不能消除重大灾难发生的可能性,如严重的疾病、死亡或破产。


重复性忧虑可能导致的灾难性后果,就是导致它令人如此痛苦的原因。但这种极度悲观的想象不过是对现实问题的夸大,它假定你一定会被某种可怕的结果击倒。但研究表明,人们担忧的灾难性结果中,85%的忧虑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在负面的结果发生时,大多数人(79%)在应对它时,表现得比我们预期的要好得多。所以,让我们将你的灾难性思维放到显微镜下,做个详尽的测试,以期发现一个比想象中的灾难更合理、更现实的可能结果。在这个阶段,一种被称为“认知重构”的心理治疗策略,是纠正类似灾难性思维等无益思维的有效方法。

对灾难性忧虑进行认知重构,有四个要素:(1)收集支持或反对该灾难可能发生的证据;(2)评估自己应对这一灾难性后果的能力;(3)识别自己在思维方面的错误;(4)开展行为实验,在实验中对灾难性预测进行实时测试。表3.1列出了忧虑中最常见的一些思维错误。

pkBCgUJ.jpg


在利亚姆审视自己的灾难性思维时,他能够看到这种思维中的几处硬伤,如妄下结论、臆测命运以及“不成功便成仁”的极端思维等。这种对灾难性思维的重新分析,可能会引导利亚姆进入另一种看待问题的视角:

充实的人生远不局限于成为一名医生。我需要更全面而广泛地看待我的未来,关注人生中所有能够贡献幸福感和提升生活满意度的事情。未能被医学院录取将是一个具有挑战性,但并非无法克服的失望。


如果你在认知重构方面的练习和努力收获了积极的结果,你就会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来都在用错误的方式看待这些担忧,并且做出了很多错误的假设。对问题的灾难性假设,助长了失控的忧虑


灾难性思维本质上是一种预测。充满担忧的人总是在想,我最好为灾难性结果做好准备,因为我不是什么幸运的人,它很可能会发生。但是重复的忧虑并不能带来有效的准备。如果这个灾难性结果永远不会到来,或者它在如此遥远的未来,以至于你还不如去处理更迫在眉睫的问题,那么这种担忧不过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为了应对灾难性的预测,你需要想出一个更有可能发生的、现实的结果,这个结果可能依然是糟糕的,但它是取代灾难性结果的一个选择。考虑到你一直忧虑的问题,想出几种可能发生的、不太积极的结果,然后选择你认为更有可能发生的结果。但要注意,不要用你最期望发生的好结果来美化这些替代性选择,这不会起到任何作用。相反地,要坚持使用一个消极的结果,但它应该介于高度期望的好结果和你能想象的最坏结果(灾难性结果)之间。下面这个练习,提供了指导方针和工作表,帮助你创造一个更合理的预期,它将符合你担忧的可能会发生的结果。

利亚姆给自己选择的替代性方案:

每个学生都面临一个不确定的未来,这是不可动摇的事实,因为未来的确是不可知的。我只能竭尽全力地努力学习,但这可能依然不够,通往医学院的大门可能会关闭,就像数百万同样遭遇了失败的年轻学子那样,我将需要好好地面对人生中的这次重大失利。我需要寻找其他方式来实现人生的目标、意义和成就感。也许我会在我最亲密和最重要的关系中找到它,或者在科学或商业领域等同样具有挑战性的职业中找到它。即使不能成为一名医生,很多人依然过上了美好的生活,反观医学界,有很多人的人生充斥不满足或压抑。我的幸福取决于比医学多得多的东西。但现在,我只能尽力而为,因为没有什么比一个人的努力更重要。未来是未知的,充满了不确定性,我别无选择,只能尽力而为,接受不确定性,即使失败了,也要学会接受失望,并从更大的角度看待人生的幸福感


只有定期地练习,灾难简化法才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用,只做一次是不够的!每当你感到忧虑,就需要尝试灾难简化法的练习。当你获得了新信息,或产生了不同的担忧时,你需要再度练习,修改和补充你的答案。纠正灾难性思维,并不是简单地背诵关于灾难性预测的替代性叙述。相反地,你需要深入地思考和研究,为什么这些灾难性思维是不现实的,为什么替代性思维是更有可能发生的结果。请记住,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担忧的最糟糕结果永远不会发生

也许在完成这个练习之后,你依然被困在灾难性的思维中,尽管你已经认识到,另一种不那么糟糕的结果更有可能发生,但你却不敢放弃灾难性结果的预测。也许你仍然相信,如果你总是能够预测最糟糕的结果,就能够做好最万全的准备。如果是这样,就请你写出自己将如何应对这种极度糟糕的灾难性结果。事实上,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比自己想象的更善于应对负面的、强压下的经历。在本书的第二章中,你已经了解到,放开对反刍思维(如忧虑等)的控制,如忧虑等,对提升自己对消极思维的控制力至关重要。本章介绍的灾难简化法,就可以帮助你放下对忧虑控制失败的执念。


忧虑被很多人视为逃避我们最害怕的恐惧的一种方式。作为一个长期忧虑的人,你知道这不是一个有效的回避策略,因为你最终还是会感到焦虑不安。但正是因为这种回避功能,以一种井然有序的、有控制性的方式面对自己的忧虑,是降低忧虑频率和强度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经过两周的忧虑暴露练习后,回顾你在上面工作表中记录的内容。你是否能够进行灾难性结果的思考,并获得相当真实的忧虑体验?你让自己忧虑的次数越多,你感受到的痛苦程度是否减轻了?大多数人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忧虑暴露法会令他们厌烦时刻担忧的感觉。当你有效地控制自己、强迫自己反复地思考忧虑的问题时,忧虑的经历导致的痛苦感反而会减轻。

系统性的忧虑暴露法,是另一个学会放下重复性忧虑的强大策略。如果你每天练习,你可能会在几天内就看到忧虑带来的困扰程度降低。


  • 忧虑是对负面结果发生可能性的过度关注,它往往关乎重要的人生目标或任务。
  • 当我们无法容忍不确定性、不可控性、对威胁的选择性关注、对无效的控制反应的依赖、对积极和消极的忧虑信念的接受,以及失败的问题解决等问题时,担忧就成为一个严重的心理问题。
  • 忧虑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聚焦于眼前的、现实的问题,另一种是聚焦于想象性的、遥远的问题。
  • 对于与眼前现实问题有关的忧虑,四个步骤解决问题的策略,是最有效的干预措施之一。
  • 灾难性思维是重复性的、想象性的忧虑的主要成因。运用灾难简化法,消除灾难性思维是对这种类型的忧虑最有效的一个策略。它包括识别、评估和纠正灾难性的预测,然后用更现实的、更可能发生的期望性负面结果取而代之。
  • 忧虑暴露法是另一种治疗重复性忧虑的有效策略。它是一种系统的、自我控制的忧虑反思方法,可以对抗想象中的灾难性结果和对恐惧的回避。

本文来源:《反刍思维》,戴维·A.克拉克 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2024.07.03 周三:

或许,你的反刍思维并不是关于未来,而是关于过去的一些失望,你可能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它会发生在我身上?或者,为什么我的人生不能有所不同?这种对过去的无休止追问被称为反刍,它也是反刍思维的另一种常见形式。就像过度忧虑会导致焦虑一样,反刍会导致悲伤和抑郁。反刍跟忧虑很像,区别只在于反刍纠结的是过去的负面经历,而忧虑则是担心我们无法实现未来重要的人生目标和愿望。

并不是所有的反刍都是一样的,因为它持续的时间长度和强度都可能不一样。你心里知道,沉迷于过去的失败对心理健康不利,却无法摆脱这种困境。过度沉迷于过去导致你无法专注于眼前的重要事项,将使你进一步地陷入灰心和绝望的状态


表面看来,反刍跟忧虑十分相似,两者都是消极的、重复的、不可控制的和被动的思维形式。很多人同时经历过这两种类型的消极思维,然而,二者之间存在几个重要的区别:反刍纠结于过去,通常以“为什么”的问题形式体现,并且往往与抑郁症有关。忧虑则侧重于未来,以“如果……”的问题形式体现,并且往往与焦虑有关

就跟忧虑一样,适度的反刍也是有用的,例如,假设你正在找工作,并且刚刚结束了一场糟糕的工作面试。通过反复思考这段糟糕的经历,你有可能发现自己做错了什么,以及如何在下一次的面试中改正。这将是一种有益的反刍形式。因为它的关注点,并不是“为什么我会搞砸面试”,或者“我永远也找不到好的工作”,而是专注于如何提升面试技巧。通过有益的反刍,我们可以迅速地将重点从对过去失败的关注,转移到如何处理眼前的问题上。这种类型的反刍,能够帮助我们达成预期的个人目标,为改善当前的糟糕状况提供新的思路。在本章中,你将学会如何将过度的、不良的反刍转化为更有益的反刍。

不良反刍同样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以情绪为中心的反刍,它以抑郁情绪的诱因和后果为中心,另一种是压力反应性反刍,聚焦于生活中导致压力的事件的原因和后果。玛丽亚同时经历了两种类型的反刍。有时候,她会陷入试图搞清楚自己为什么会长期抑郁,并且这对她未来的人生意味着什么的思考中无法自拔(以情绪为中心的反刍)。其他时候,她会反刍曾经的失恋经历,纠结为什么自己很难发展和维持亲密的恋爱关系(压力反应性反刍)。如果你也存在反刍的问题,那么你大部分的时间是否都花在试图搞清楚为什么糟糕的事情会发生,或者为什么你会无法实现人生的目标上(压力反应性反刍)?又或者你会专注地思考自己感到抑郁或焦虑的原因及其后果(以情绪为中心的反刍)?


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是那些提供情感保障、安全和确定性的目标。当我们实现这些目标的能力被破坏时,我们可能会陷入反刍,反复纠结着想要知道哪里出了错。我们都曾以不同的方式,有过类似的经历。或许财务安全对你而言很重要,但后来由于某种原因,你的储蓄和投资遭遇了严重打击;或者你很重视家庭和恋爱关系,但后来婚姻出现了问题,发现自己与配偶和孩子们都疏远了;或者你一直很自律地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却突然间被诊断出患有严重的疾病。这些都是人生目标和愿望被打乱的常见例子,导致我们在当前的状态和期望的结果之间产生了差距。

在梦想破灭时,我们的注意力往往转向自我,试图从自己身上找到出错的原因。这个方法可以是健康的,前提是它能够让你放下过去,从容地面对当前面临的负面后果。然而,反刍往往沦落为一种软弱无力的应对策略,令你执着于找回已经错失的目标。如果你陷入不健康的反刍,你可能会认为,反刍能帮你找到人生失败或生活不幸的原因。你可能会这样想:如果我能找出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那么我就能找到一个解决方案,让我的人生变得更美好。然而,关于过去的重复性思考,很难带来伟大的人生启示。相反地,它阻碍了我们有效地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能力。然后,在我们意识到这一点之前,我们就已经陷入一个看不到尽头的恶性心理循环。

陷入反刍的时候,你是否发现自己在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想着同样的事情?或许你一直不停地问自己,这些事情为什么会发生在我身上?我哪里做错了?又或者你会一直想,自己的人生到底是怎么被毁掉的。我们可能会因为过度执着于反刍,以至于忘了我们具体失去了什么,即那些我们曾经渴望,却因为过去的困难,而无法获得的东西。要打破反刍的恶性循环,首先要重新发现你错过的东西:你曾想实现什么目标,但由于过去的失望或困难,现在无法实现?


一个单身的人就真的不能拥有幸福的人生吗?陷入反刍时,你是否跟玛丽亚一样,一直在夸大某个未实现人生目标的消极影响?此外,你可能认为它的负面影响是永久的,将伴随终生,但是否有可能,这样一个未实现目标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呢?

战胜反刍的唯一方法,就是改变自己对过去失败经历的思考方式。首先要了解这些负面经历是如何影响到你的生活的,然后确定它们的负面影响是否像你一直以来认定的那么糟糕。像玛丽亚一样,你可能会认为,没有实现预期的人生目标已经破坏了你拥有任何幸福的能力,无论是伟大的或微小的幸福。但这种思维,只会强化反刍,导致你无法走出过去的阴影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就将我们引向减轻反刍不利影响的下一步骤操作。重要的是,你要深入地思考反刍本身,以及经年累月对反刍的重复性思考是否给你带来了任何好处。你是否通过反刍更靠近了幸福的人生?反刍是否帮助你缩小期望的人生和实际发生的事情之间的差距?


你现在是否能够认识到,反刍是没有用的?心理学家对反刍的研究结果也支持了这个结论。研究结果证明,反刍是一种糟糕的应对策略,因为它将我们的注意力锁定在自身的想法和感觉上,而不是引导我们关注更符合现实的解决问题的机会


你是否注意到,当你陷入反刍的时候,会问很多“为什么”的问题:为什么这一切又发生在我身上?为什么我的人生一直没有变得更好?为什么是我受到了惩罚?为什么我总是失败?

反刍就意味着你会一直追问,为什么坏事会发生在我们身上,它们有什么后果,以及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因此,减少反刍的另一个方法,是用“如何做”的思维取代“为什么”的思维。这并不会令人惊讶,原因是“为什么”的问题让我们停留在反刍中,而“如何做”的思维则将我们从过去的重复思考中解放出来。通过前文的练习,你应该已经了解到,反复地追究事情发生的原因,很少能带来新的理解,或帮助解决已经存在的困难,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反刍后只会感到更加苦恼和沮丧。


反刍的问题在于我们被困在脑海里的负面情绪之中,前面给出的几个练习,就是为了帮助你解决反刍的问题,鼓励你重新集中精力,解决此时此地的问题。然而,仅仅改变思维方式是不够的,要想真正地战胜反刍,我们还必须切实地改变自己的行为。这意味着要从“向内”关注“我在想什么”,转变为“向外”关注“我能做些什么”

当我们全神贯注于某项活动时,我们会体验到深度参与和全身心专注于手头任务的感觉。全神贯注于一项活动,会让我们失去时间感。运动员可能会全神贯注地投入比赛,以至于在比赛结束前,根本察觉不到身体的轻伤。你能回忆起过去专注或全神贯注于某项活动的经历吗?可以是音乐、表演、运动、阅读、写作、爱好、学习或工作的某些活动,你还记得那种全神贯注的感觉吗?

投入一种全神贯注的体验中,是打断反刍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因为一项引人入胜的任务会耗费我们所有的注意力,使我们没有多余的注意力用于反刍。当然,一项平凡或重复性的任务耗费的注意力较少,因此会有大量的注意力资源留给反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参与一项能吸引我们全部注意力的活动——一项真正令人全神贯注的活动。

当我们陷入沉思时,反刍就会变得频繁而强烈。通过活动吸引注意力的练习的目的,是让我们走出反刍的思维怪圈,更多地参与到周围的外部世界中,从而彻底地忘记反刍。改变我们对曾经历过的困难的思考方式,重新关注眼前的挑战和机遇,是打破反刍习惯的有力工具。


  • 反刍有两种类型:一种集中在抑郁情绪的原因和后果上,另一种则集中在为什么糟糕的事情会发生,进而导致重要的人生目标和愿望破灭上。
  • 作为反刍思维的一种常见形式,反刍包括导致目标失败和泛化的抽象思维方式。虽然反刍与忧虑很相似,但反刍的重点是对过去的失望,这使其成为一种不同于忧虑的反刍思维。
  • 要理解反刍,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是,它对过去的事件的强调,以及试图找出糟糕事件会发生的前因后果的执念
  • 改变你对过去未能实现的目标的思考方式,转而思考如何才能在当下取得一些进展。
  • 学会转换思维方式,从反刍“为什么”的问题转变为指导行动规划的“如何做”的实际问题。
  • 专注于一项有吸引力的活动,而不是徒劳无功地执迷于寻找一个答案。这些活动能让你跳出自己的思维定式。

本文来源:《反刍思维》,戴维·A.克拉克 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2024.07.04 周四:

也许有人要问:既然哲学问题没有最终答案,思考它们又有何用?我的回答是:想这些无用问题的用处,就是让你有一个好心态

首先,一个想宇宙和人生大问题的人,眼界和心胸比较开阔,在日常生活中就会比较超脱。王尔德说:“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我们中有些人仰望星空。”可以想见,当人们热衷于阴沟里的争斗之时,仰望星空的人是不会参与其中的。相反,如果你的人生没有广阔的参照系,就容易把全部注意力放在眼前的事情上,事情多么小也会被无限放大,结果便是死在一件小事上

其次,人生哲学的核心是价值观。在价值观问题上,当然也不存在最终答案,但你可以有自己的选择,而这个选择事关重大。唯有从人生的全景出发,你才能看明白人生中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而这正是哲学的作用。因此,对于重要的东西,你可以看得准、抓得住,对于不重要的东西,你可以看得开、放得下,做到大事不糊涂、小事不纠结,从而活得更积极也更超脱。

说到底,哲学解决的是心的问题,是要让你的心有一个好的状态。


凡真正的哲学问题都没有终极答案,更没有标准答案。一定有人会问:既然如此,让孩子思考这种问题究竟有什么用?我只能这样回答:如果你只想让孩子现在做一架应试的机器,将来做一架就业的机器,当然就不必让他“学”哲学了。可是,倘若不是如此,你更想使孩子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哲学就是“必修课”。通过对世界和人生的那些既“无用”又“无解”的重大问题的思考,哲学给予人的是开阔的眼光、自由的头脑和智慧的生活态度,而这些品质必将造福整个人生


无论是哲学家们的赐教,还是我自己的体悟,都使我得出一个结论:人身上最宝贵的价值是生命和精神,倘若这二者的状态是好的,即可称幸福。怎样才算好呢?我的看法是,生命若是单纯的,精神若是丰富的,便是好。所以,幸福在于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现代人只从物质层面求幸福,却轻慢了人身上最宝贵的两种价值,结果并不幸福,毛病就出在价值观

为了幸福,我们要保护好生命的单纯。人应该享受生命,但真正的享受生命是满足生命本身那些自然性质的需要,它们是单纯的,而超出自然需要的物欲却导致了生活的复杂,是痛苦的根源。人是自然之子,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幸福的永恒前提。在当今这个崇尚财富的时代,财富是促进幸福,还是导致不幸,取决于有无正确的财富观。

人是精神性存在,精神需要的满足是幸福的更重要源泉。在物质生活有保障之后,幸福主要取决于精神生活的品质。良好的智力品质表现在智力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在此基础上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拥有属于自己的事业,这个意义上的成功才是会带来巨大幸福感的真成功。良好的情感品质表现在自我的充实,内在生活的丰富,爱的体验和能力,这是自己身上的快乐源泉。良好的灵魂品质表现在善良、高贵的品德,真诚的信仰,这是做人的最高幸福。

幸福是相对的,现实的人生必然包容痛苦和不幸。因此,承受苦难乃是寻求幸福之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也因此,在智慧的引领下,想明白人生的道理,与身外遭遇保持距离,与命运结伴而行,才能在寻求幸福之路上从容前行。


有人问斯多噶派创始人芝诺:“谁是你的朋友?”他回答:“另一个自我。”

人生在世,不能没有朋友。在所有朋友中,不能缺了最重要的一个,那就是自己。缺了这个朋友,一个人即使朋友遍天下,也只是表面的热闹而已,实际上他是很空虚的。

一个人是否为自己的朋友,有一个可靠的测试标准,就是看他能否独处,独处是否感到充实。如果他害怕独处,一心逃避自己,他当然不是自己的朋友。

能否和自己做朋友,关键在于有没有芝诺所说的“另一个自我”。它实际上是一个人的更高的自我,这个自我以理性的态度关爱着那个在世上奋斗的自我。理性的关爱,这正是友谊的特征。有的人不爱自己,一味自怨,仿佛自己的仇人。有的人爱自己而没有理性,一味自恋,俨然自己的情人。在这两种场合,更高的自我都是缺席的。

成为自己的朋友,这是人生很高的成就。塞涅卡说,这样的人一定是全人类的朋友。蒙田说,这比攻城治国更了不起。我只想补充一句:如此伟大的成就却是每一个无缘攻城治国的普通人都有希望达到的。


有人问犬儒派创始人安提斯泰尼,哲学给他带来了什么好处,回答是:“与自己谈话的能力。”

我们经常与别人谈话,内容大抵是事务的处理、利益的分配、是非的争执、恩怨的倾诉、公关、交际、新闻,等等。独处的时候,我们有时也在心中说话,细察其内容,仍不外上述这些,因此实际上也是在对别人说话,是对别人说话的预演或延续。我们真正与自己谈话的时候是十分稀少的。

要能够与自己谈话,必须把心从世俗事务和人际关系中摆脱出来,回到自己。这是发生在灵魂中的谈话,是一种内在生活。哲学教人立足于根本审视世界,反省人生,带给人的就是过内在生活的能力。

与自己谈话的确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一种罕见的能力。有许多人,你不让他说凡事俗务,他就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他只关心外界的事情,结果也就只拥有仅仅适合于与别人交谈的语言了。这样的人面对自己当然无话可说。可是,一个与自己无话可说的人,难道会对别人说出什么有意思的话吗?哪怕他谈论的是天下大事,你仍感到是在听市井琐闻,因为在里面找不到那个把一切连结为整体的核心,那个照亮一切的精神。


“认识你自己!”——这是铭刻在希腊圣城德尔斐神殿上的著名箴言,希腊和后来的哲学家喜欢引用来规劝世人。对这句箴言可作三种理解。

第一是人要有自知之明。这大约是箴言本来的意思,它传达了神对人的要求,就是人应该知道自己的限度。希腊人大抵也是这样理解的。有人问泰勒斯,什么是最困难之事,回答是:“认识你自己。”接着的问题:什么是最容易之事?回答是:“给别人提建议。”这位最早的哲人显然是在讽刺世人,世上有自知之明者寥寥无几,好为人师者比比皆是。看来苏格拉底领会了箴言的真谛,他认识自己的结果是知道自己一无所知,为此受到了德尔斐神谕的最高赞扬,被称作全希腊最智慧的人。

第二种理解是,每个人身上都藏着世界的秘密,因此,都可以通过认识自己来认识世界。在希腊哲学家中,好像只有晦涩哲人赫拉克利特接近了这个意思。他说:“我探寻我自己。”还说,他的哲学仅是“向自己学习”的产物。不说认识世界,至少就认识人性而言,每个人在自己身上的确都有着丰富的素材,可惜大多被浪费掉了。事实上,自古至今,一切伟大的人性认识者都是真诚的反省者,他们无情地把自己当作标本,藉之反而对人性有了深刻而同情的理解

第三种理解是,每个人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都应该认识自己独特的禀赋和价值,从而自我实现,真正成为自己。这种理解最流行,我以前也常采用,但未必符合作为城邦动物的希腊人的实情,恐怕是文艺复兴以来的引申和发挥了。


一个人应该认清自己的天性,过最适合于他的天性的生活,而对他而言这就是最好的生活。

一个灵魂在天外游荡,有一天通过某一对男女的交合而投进一个凡胎。他从懵懂无知开始,似乎完全忘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但是,随着年岁和经历的增加,那天赋的性质渐渐显露,使他不自觉地对生活有了一种基本的态度。在一定意义上,“认识你自己”就是要认识附着在凡胎上的这个灵魂,一旦认识了,过去的一切都有了解释,未来的一切都有了方向。

赫拉克利特的名言也常被翻译成:“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守护神。”的确,一个人一旦认清了自己的天性,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人,他也就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了,如同有神守护一样,不会在喧闹的人世间迷失方向

本文来源:《醒客的世界》,周国平 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4.07.05 周五:

古希腊哲人彼亚斯说:“一个不能承受不幸的人是真正不幸的。”彼翁说了相同意思的话:“不能承受不幸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不幸。”

为什么这样说呢?

首先是因为,不幸对一个人的杀伤力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不幸的程度,二是对不幸的承受力。其中,后者更关键。一个能够承受不幸的人,实际上是减小了不幸对自己的杀伤力,尤其是不让它伤及自己的生命核心。相反,一个不能承受的人,同样的不幸就可能使他元气大伤,一蹶不振,甚至因此毁灭。因此,看似遭遇了同样的不幸,结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其次,一个不能承受的人,即使暂时没有遭遇不幸,因为他的内在的脆弱,他身上就好像已经埋着不幸的种子一样。在现实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不幸总是难免的,因此,他被不幸击倒只是迟早的事情而已。

做一个能够承受不幸的人,这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承受不幸不仅是一种能力,来自坚强的意志,更是一种觉悟,来自做人的尊严、与身外遭遇保持距离的智慧和超越尘世遭遇的信仰。


人应该在自己身上拥有快乐的源泉,它本来就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就看你是否去开掘和充实它。这就是你的心灵。当然,如同伊壁鸠鲁所说,身体的健康也是重要的快乐源泉。但是,第一,如果没有心灵的参与,健康带来的就只是动物性的快乐;第二,人对健康的自主权是有限的,潜伏的病魔防不胜防,所以这是一个不太可靠的快乐源泉

相比之下,心灵的快乐是自足的。如果你的心灵足够丰富,即使身处最单调的环境,你仍能自得其乐。如果你的心灵足够高贵,即使遭遇最悲惨的灾难,你仍能自强不息。这是一笔任何外力都夺不走的财富,是孟子所说的“人之安宅”,你可以借之安身立命。

由此可见,人们为了得到快乐,热衷于追求金钱、地位、名声等身外之物,无暇为丰富和提升自己的心灵做一些事,是怎样地南辕北辙啊。


古希腊有一个名叫克里安忒的哲学家,他不算很出名,但流传下来的他的一则故事很有意思。

在克里安忒很老的时候,有人嘲笑他老不死,他回答:“我已经准备好离开这个世界了,不过,现在身体还行,仍能读书写作,我就打算再等一等。”后来,他患牙龈炎,遵照医嘱禁食了两天,很有效。炎症减轻后,医生让他恢复饮食,他拒绝了,说道:“我在这条路上已经走得太远,犯不着走回头路。”结果禁食而死。

面对生死,这位老人心情何等平静,态度何等从容。他凭借哲学的智慧,想明白了生死的道理,因此有多么健康的心理。我相信,健康的心理来自智慧的头脑。现代人易患心理疾病,病根多半在想不明白人生的根本道理,于是就看不开生活中的小事。倘若想明白了,哪有看不开之理?

克里安忒是斯多葛派的哲学家,这一派把生和死都看作自然的事情,就好像果实成熟了要掉落、演员演完了要谢幕一样。的确,在人生的大树上,做一颗饱满结果而后平静掉落的果实,在人生的舞台上,做一个认真演戏而后从容谢幕的演员,这是人生的大智慧


常常有青年问我:一个人不去想那些人生大问题,岂不活得快乐一些?

其实,不是因为思考,所以痛苦,而是因为痛苦,所以思考。想不想这类问题,不是自己可以选择的,基本上是由天生的禀赋决定的。那种已经在想这类问题的人,多半生性敏感而认真,他不是刻意要想,实在是身不由己,欲罢不能。

相反,另有一种人,哪怕你给他上一整套人生哲学课,他也未必会真正去想。


对于我来说,人生大问题完全不是抽象的,它们都是我的生活中和灵魂中的问题。因此,我不是刻意去想这些问题,而是无法回避,必须开导自己,为自己解除困惑。我不认为我的思考有多么深刻,事实上,许多困惑仍在,我做到的只是比较真实罢了。既然是我自己的问题,我就不能骗自己,给自己一个虚假的解决。我不觉得这个过程给了我多大的精神压力,或让我付出了什么代价,问题已经在那里,你不去想,它们成为隐痛,更受折磨,不如坦然面对它们


喜欢想人生问题的人,所谓喜欢想,并不是刻意去想,而是问题自己找上来,躲也躲不掉。想这类问题当然会痛苦,但痛苦在先,你不去思考,痛苦仍然在,成为隐痛。既然如此,你不如去面对它,看一看那些最智慧的人是怎么想这类问题的,这可以开阔你的思路,把痛苦变成人生的积极力量


一个不问生活意义的人,当然是不需要哲学的,可是,我相信,人毕竟是有灵魂的,没有谁真正不在乎活得有没有意义。事实上,人们越是被世俗化潮流裹胁着在功利战场上拼搏,生活在人生的表面,心中就越是为意义的缺失而困惑,而焦虑。因此,在今天的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哲学来为自己的人生定位和定向。


想明白大问题,对于解决小问题也会有作用。可能的作用有二。其一,拓宽了视野,用大道理管小道理,解决小问题时有了原则和方向。其二,拓宽了胸怀,对原来纠缠你的小问题看得开也放得下了,不解决也解决了。


我们平时所做之事、所过之生活只是一个局部,哲学就是要我们从这个局部中跳出来,看世界和人生的全局,由此获得一个广阔的坐标,用以衡量自己所做之事、所过之生活,用全局指导局部,明确怎样做事和生活才有意义。

哲学让人从当下的具体生活中跳出来,给人一个更高的视角。有没有这个更高的视角很重要,如果有,大苦难也会缩小,不能把你压垮,如果没有,小挫折也会放大,把你绊倒。你尽可以在人世间执着和追求,但是,有了哲学,你就有了退路。


日常的距离感遵循透视原理,近景大而远景小。这是生存所必需的幻觉,使我们能够认真对付切身的事务。但是,这也会使我们一叶障目,舍本求末。哲学就是让我们暂时解除透视原理,仿佛还原一幅宇宙和人生的全景图。在这幅全景图上,我们把远景拉近看而知其大,把近景推远看而知其小,对事物的大小有了比较客观的认识。回到日常生活中,我们仍会把近景看大,但心中已知其小,不会完全受其支配了。


如果没有哲学,我会沉溺于当下具体生活中,把它看成整个世界。有了哲学的思考角度,我就不会把某一个具体的苦难看成我人生的全部。

哲学是一种分身术,它能将我分成两个,一个是有很多尘世欲望的具体的我,在红尘中奋斗、挣扎。另一个是哲学的我、理性的我、灵魂的我,会站在更加开阔的天地之间,从更加超脱的角度来劝导那个具体的我。哲学不能消除我遇到的具体的苦难,但它让我拥有一个站在高处的自我,这个自我能站在永恒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就会感觉眼前的任何遭遇都是短暂的、渺小的,从最后结果来看都是一样的。这样,就把那个具体的我从苦难中拔了出来,使它不至于被苦难压垮。

本文来源:《醒客的世界》,周国平 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4.07.06 周六:

从学术上看,哲学研究似乎是发展了,越来越深入、细致,但你不能说现在的哲学就比古希腊高明,根本问题仍是一样地没有解决。这是人生内在的困境,只要人在,困境就在,哲学就始终要去思考

人是唯一寻求意义的动物,没有意义也要创造出意义来,于是就产生了哲学、宗教、艺术。然而,人生到底有没有意义?不知道。


自然对意义是冷漠的,但人不能忍受自己在一个无意义的宇宙中度过无意义的生命。不过,既然人是自然的产物,我们也就可以把人的追求看作自然本身的要求的一种间接表达

通过自己的存在来对抗自然的盲目和无意义,来赋予本无意义的自然以一种形而上的意义,这是人的使命,也不妨视为天地生人的目的之所在。

有的人始终在物质的层面上追求,无论得到了多少物质,仍然感到空虚,于是更热切地追求,然而空虚依旧,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想,对于这种情况,也许不可简单地斥为欲壑难填了事。一个可能的情况是,他们不知道空虚的原因,在试图解决时用力用错了方向

向来枉费推移力,他日中流自在行。

其实,空虚是灵魂的感觉,而灵魂的空虚是再多的物质也填补不了的。人人都有一个灵魂,但并非人人都意识到灵魂的存在,而感到空虚恰恰是发现灵魂的一个契机。因此,我的劝告是,你不要逃避空虚,而要直面空虚,从而改变用力的方向,开启精神层面上的追求。否则,你通过追求物质来逃避空虚,既然这空虚是在你的灵魂里,你怎么逃避得了呢。

空虚不是用来消除的,而是用来理解的。空虚的本质是灵魂的召唤,只不过你没有理解而已。总有一些能量和意义在我们的视野之外,你没理解它,所以觉得是空虚。


生命和灵魂是人类各项基本价值的根据,人类的一切好东西都是建立在对它们的珍视上面的,都是在以某种方式尊重和爱护它们。

比如说,幸福在于生命的单纯和灵魂的丰富;道德在于生命互相的同情和灵魂互相的尊重;信仰在于敬畏生命和提升灵魂;法治在于保护生命和灵魂的权利;教育在于生命和灵魂的健康生长;艺术在于生命和灵魂的自由表达。


人人都有一个生命和一个灵魂,它们是人身上最宝贵的东西。生命和灵魂强健,对生命和灵魂保持敏锐的感觉,是幸福感和创造力的源泉。

相反的情形:生命衰弱,生命感麻木,谓之萎靡;灵魂衰弱,灵魂感麻木,谓之委琐。


人生中有两种情境最能检验人的灵魂的品质,一是苦难,二是成功。苦难检验人的灵魂的坚强和软弱,坚强的灵魂在巨大的苦难中仍能昂然屹立,软弱的灵魂在寻常的苦难中也会一蹶不振。成功检验人的灵魂的高贵和卑微,高贵的灵魂在伟大的成功中仍能谦和淡定,卑微的灵魂在渺小的成功中也会得意忘形。


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差别在于灵魂,而非职业。我看见有的商人有一颗艺术家的灵魂,有的人干着艺术的活却有一颗商人的灵魂。

我相信存在着灵魂的亲疏关系,一切私人交往的深浅程度由此决定。


每个人都是一个灵魂,每个灵魂都是独立的——这个观念使我即使对最亲近的人也能保持一种精神的距离,在此距离中,一切冲突都被容忍,一切差异都受到尊重。


灵魂和身体是不可分的,它必须寄寓在一个身体里,而且常常不能支配这个身体的遭遇。灵魂和身体又是可分的,它能够对身体的遭遇做出一种反应,确定一种态度。由一个人的遭遇,我们无法判断他的灵魂,由他对遭遇的反应和态度,我们可以相当准确地做此判断。

所以,灵魂另有来历,在身体的经历中显示。

所以,灵魂对于身体能帮就帮,帮到什么程度是什么程度,但永远要站在身体之上,保持自己的自由。


鉴于人的灵魂的神秘性,人与人之间的完全沟通是不可能的,因而不同程度的隔膜是必然存在的。既然如此,任何一种交往要能继续下去,就必须是能够包容隔膜的。尊重灵魂的神秘性,不要试图去探视他人心灵里的秘密,这是一切交往的原则,最亲密的交往也不例外


飞机上,离地面一万公尺。我忽然想:宇宙浩渺无际,人类世代更替,我只是沧海一粟。进而想:如果没有我,宇宙和人类依然如故,无人不可缺少。是的,你思考,你写作,你多么珍视你的思考和写作,其实你的灵魂也只是人类精神传承的一个工具罢了。天不生仲尼,也一定会生伯尼,绝不会万古长如夜的。

本文来源:《醒客的世界》,周国平 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4.07.07 周日:

人生的道路分内外两个方面。外在方面是一个人的外部经历,它是有形的,可以简化为一张履历表,标示出了曾经的职业、地位、荣誉等等。内在方面是一个人的心路历程,它是无形的,生命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理想的追求,这些都是履历表反映不了的。

我的看法是,尽管如此,内在方面比外在方面重要得多,它是一个人的人生道路的本质部分。我还认为,外在方面往往由命运、时代、环境、机遇决定,自己没有多少选择的主动权,在尽力而为之后,不妨顺其自然,而应该把主要努力投注于自己可以支配的内在方面


世上有一样东西,比任何别的东西都更忠诚于你,那就是你的经历。你生命中的日子,你在其中遭遇的人和事,你因这些遭遇产生的悲欢、感受和思考,这一切仅仅属于你,不可能转让给任何别人,哪怕是你最亲近的人。这是你最珍贵的财富,而只要你珍惜,也会是你最可靠的财富,无人能够夺走。相反,如果你不珍惜,就会随岁月而流失,在世界任何地方都找不到了。正因为此,我一直主张人人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相比之下,金钱是最不可靠的财富。金钱毫无忠诚可言,它们没有个性,永远是那副模样,今天在你这里,明天会在别人那里,后天又可能回到你这里。可是,人们热衷于积聚金钱,却轻易挥霍掉仅仅属于自己的经历,这是怎样地本末倒置啊。


上天的赐予本来是公平的,每个人天性中都蕴涵着精神需求,在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之后,这种需求理应觉醒,它的满足理应越来越成为主要的目标。那些永远折腾在功利世界上的人,那些从来不谙思考、阅读、独处、艺术欣赏、精神创造等心灵快乐的人,他们是怎样辜负了上天的赐予啊,不管他们多么有钱,他们是度过了怎样贫穷的一生啊。

一个人越是珍视心灵生活,他就越容易发现外部世界的有限,因而能够以从容的心态面对。相反,对于没有内在生活的人来说,外部世界就是一切,难免要生怕错过了什么似的急切追赶了。


为了抵御世间的诱惑,积极的办法不是压抑低级欲望,而是唤醒、发展和满足高级欲望。我所说的高级欲望指人的精神需要,它也是人性的组成部分。人一旦品尝到和陶醉于更高的快乐,面对形形色色的较低快乐的诱惑就自然有了“定力”。最好的东西你既然已经得到,你对那些次好的东西也就不会特别在乎了。


俗话说:“眼见为实。”在物质事实的领域内,这个标准基本上是成立的,但在精神价值的领域内就完全不适用了。理想,信仰,真理,爱,善,这些精神价值永远不会以一种看得见的形态存在,它们实现的场所只能是人的内心世界。毫无疑问,人的内心有没有信仰,这个差异必定会在外在行为中表现出来。可是,差异的根源却是在内心,正是在这无形之域,有的人生活在光明之中,有的人生活在黑暗之中。

精神性的目标只是一个方向,它的实现方式不是在未来某一天变成可见的现实,而是作为方向体现在每一个当下的行为中。也就是说,它永远不会完全实现,又时刻可以正在实现。

理想主义永远不会远去,它在每一个珍视精神价值的人的心中,这是它在任何时代存在的唯一方式。


叔本华说:人受欲望支配,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了就无聊,人生如同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他的结论是:根本就不存在幸福这回事。

如果只在欲望层面上找幸福,叔本华的话是对的。欲望意味着匮乏,而匮乏就是痛苦,欲望的满足则意味着欲望的空白,而这就是无聊。比如肉体的欲望,食欲、性欲,不满足是痛苦,满足时顶多有短暂的快乐,然后便是无聊。又比如对金钱的欲望,钱少了是痛苦,钱多了,如果没有更高的目标,就会无聊,然后要去赚更多的钱,但钱再多也填补不了内心的空虚,即使你富裕得成了一个金钟摆,仍逃脱不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的命运。

然而,超越欲望的层面,叔本华的说法就不成立了。精神性质的愿望,其产生不是基于匮乏,而是基于内在的丰富,其满足又会激起更强烈的愿望,因此绝不存在痛苦和无聊的悖论,相反是快乐递进的良性过程。比如说,你渴望知识,喜欢读书,你会因此痛苦吗?当然不会,这类愿望本身就是令人快乐的。然后,你去满足你的愿望,你读了一本好书,读了许多好书,你会因此无聊吗?当然也不会,你只会感到充实。


只把物质的快乐视为幸福,只在物质的层面上和人比快乐,这样的人必定永远劳心劳力,无幸福可言。

为什么不做另一种比较呢?凡是真正品尝过精神的快乐的人,把它和物质的快乐做比较,一定都知道,它带来的幸福感远非后者可比。这样的人是不屑于和人比物质的快乐的。


人生应该力求两个简单:物质生活的简单;人际关系的简单。有了这两个简单,心灵就拥有了广阔的空间和美好的宁静。

现代人却在两个方面都复杂,物质生活上是财富的无穷追逐,人际关系上是利益的不尽纠葛,两者占满了生活的几乎全部空间,而人世间的大部分烦恼就是源自这两种复杂。


幸福比财富难,你有很多财富也未必幸福。幸福又比财富易,你有很少财富也可能幸福。

换句话说,得到财富比得到幸福容易,那些不幸福的富人就是证明;得到幸福比得到财富容易,那些不富裕但幸福的人就是证明。

原因在于,幸福无非是生命和心灵的满足,而很少的物质就能使生命满足,再多的物质也不能使心灵满足。

所以,在寻求幸福的道路上,不妨把物质的目标定得低一点儿,从而给精神追求留出空间。


恶人的谋财害命,是谋人之财,害人之命,这终究属于少数。今日多的是另一种谋财害命——谋人世的钱财,害自己的性命。其中又有程度的不同。最显著者是谋不义之财,因此埋下祸种,事未发则在恐惧中度日,事发则坐牢乃至真的搭上了性命。但是,这仍然属于少数。最多的情形是,在无止境的物质追求中,牺牲了生命纯真的享受,败坏了生命纯真的品质。这一种谋财害命,因为它的普遍性和隐蔽性,正是我们最应该警觉的。


你做一项工作,只是为了谋生,对它并不喜欢,这项工作就只是你的职业。你做一项工作,只是因为喜欢,并不在乎它能否带来利益,这项工作就是你的事业。

最理想的情形是,事业和职业一致,做喜欢的事并能以之谋生。其次好的是,二者分离,业余做喜欢的事。最糟糕的是,根本没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

看一件事情是不是你的事业,有两个标准。一是真兴趣,你对它真正喜欢,做事情的过程本身就是最大的愉快,因而不再在乎外在的报酬和结果。这说明这个事情是真正适合于你的天赋的,你的最好的能力在其中得到了运用和发展。另一是意义感,通过做这个事情,你感到你的生命意义、人生价值得到了实现

现在很多人的问题就在这里,他们没有这样的一件事情,于是只好把外在的东西作为标准,什么事情挣钱多、显得风光,社会上大家在争什么,他也朝那里挤。在没头脑的激烈竞争中,输了当然不痛快,但什么叫赢了?总是比上不足,所以心态总是不平衡。

本文来源:《醒客的世界》,周国平 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4.07.08 周一:

有趣的是,你们会想象不出,这是一个多么无趣的时代。我朝四周看,看见人人都在忙碌,脸上挂着疲惫、贪婪或无奈,眼中没有兴趣的光芒。我看见老人们一脸天真,聚集在公园里做儿童操和跳集体舞,孩子们却满脸沧桑,从早到黑被关在校内外的教室里做无穷的功课。我看见学者们繁忙地出席各种名目的论坛和会议,在会上互选为大师,使这个没有大师的时代有了空前热闹的学术气氛。我看见出版商和媒体亲密联盟,适时制造出一批又一批畅销书,成功地把阅读由个人的爱好转变为大众的狂欢。我看见开发商和官员紧密合作,果断地将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和老街区夷为平地,随后建造起千篇一律的大广场和高楼群。我看见许多有趣的事物正在毁灭,许多无趣的现象正在蔓延。我不得不说,我生活在一个多么无趣的时代。

当今社会急功近利,人们在充满压力和诱惑的外部世界中拼搏,内心却焦虑而空虚。中国人的“比赛精神”集中在有形的名和利上了,而在无形的领域,对于个人内在的优秀,个人能力的生长和心灵的快乐,则非常缺乏“比赛精神”。这就是问题之所在。

真正的成功是以优秀为前提的,是一个人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且把它做得最好。因此,我一直主张,应该把优秀作为人生的主要目标,而把外在的成功即名利仅仅看作优秀的副产品,对之持超脱的态度。


这些年来,即使在历来最讲究“趣”的领域,包括文化、教育、学术、艺术,金钱也成了主宰,兴趣、情趣、趣味越来越没有了容身之地。过去,看见全国各地的餐馆里供着财神爷,我曾经为国人的鄙俗无信仰悲哀,何尝想到这是一个预兆,有一天财神爷会全面得胜,直至登上文化的殿堂,学校、研究所、报社、出版社、工作室里都供起了看不见的财神爷。人们普遍地被卷入利益的征战,受欲望的摆布,生活在无休止的焦虑和空虚之中。此情此景,叫人看了怎么不感到无趣呢

然而,我并不因此而悲观。我知道,转型是艰难的孕育和分娩,不能要求一个产妇美净若处女。我们的责任是好生护理她,一方面给她充足的营养,使她和她腹中的胎儿尽可能强壮,另一方面清洁她的环境,帮助她防治会危及胎儿的疾病。那么,批评这个时代的种种无趣现象,也可以算我在做后一方面的努力吧。

再者,即使在一个无趣的时代,人仍是可以做有趣的事情的。我始终相信,人不仅仅属于时代。无论时代怎样,没有人必须为了利益而放弃自己的趣味。人生之大趣,第一源自生命,第二源自灵魂。因此,一个人只要热爱生命,善于品味生命固有的乐趣,同时又关注灵魂,善于同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灵魂交往,他就在任何时代都可以生活得有趣。这绝不是自我安慰,在我这些年的生活中,亲情和阅读的确占据了最重要的位置,我从前者享受生命的快乐,从后者享受灵魂的快乐。我多么想告诉人们,这些快乐是人人有份的,就看你要不要。倘若人们肯把生命看得比金钱重要,把灵魂看得比物质重要,我们的时代就会变得有趣得多。


亚里士多德早就说过:幸福是人类一切行为的终极目的。他的意思无非是说,人无论作为个体,还是结合为社会,做任何事情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幸福。因此,一切具体的行为,包括对财富的追求,都不是终极目的,而只是实现幸福的手段,其价值都要根据对幸福的贡献得到评定。

这可以说是公理,无人能反驳,因为尽管人们对幸福的含义有非常不同的理解,但没有人会不想要幸福。困难恰恰在于,如何对幸福的含义寻求一种基本的共识。我们通常用幸福一词指称令人满意的生活,可是,怎样的生活令人满意,却是因人而异、意见纷纭的。不过,我们仍可透过纷纭的意见发现一条线索,便是对幸福的不同理解实质上是受价值观支配的。因此,不立足于价值观,幸福问题就没法说清楚。我们唯有通过对人生的基本价值做一个分析,才能大致地确定幸福的含义。

当然,价值观同样是一个意见纷纭的领域,若要寻求共识,恐怕就只能依据人性分析了。我们必须承认,人身上是有某些人所共有的最宝贵的东西的,这些东西的价值得到了实现,便可算是幸福。我本人认为,不论怎么分析,最后只能认定,人身上最宝贵的东西一是生命,二是精神。在哲学史上,哲学家们在界定幸福时注重的也是这两样东西,区别只在于,快乐主义更强调生命和精神的快乐,完善主义则更强调精神的完善。

人有两个身份,一是自然之子,二是万物之灵。作为自然之子,人有生命,应该使这个生命合乎自然之道,与自然和谐相处。快乐主义主张享受生命的快乐,但无论是希腊的伊壁鸠鲁,还是中国的庄子,都强调生命保持自然本色才是快乐,不可用物欲去损害它。作为万物之灵,人有精神,应该使各项精神属性得到良好生长,拥有自由的头脑、丰富的心灵和高贵的灵魂。这在完善主义看来,便是实现了做人的完善,在快乐主义看来,便是享受了做人的高级快乐。总之,一个人在生命和精神两方面的品质是好的,他在自己身上就有了幸福的源泉,两方面的状态是好的,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这是就个人而言。我相信,不论社会环境怎样,个人在价值观上总能拥有相当的自主权。在多么平庸的时代,仍会有优秀的个体。在多么专制的社会,仍会有自由的灵魂。一个人体会人性之美和品尝做人幸福的权利是任何力量也剥夺不了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社会对个人的幸福不承担责任。这种责任有两个方面。一是价值观的导向。倘若社会以财富为最高目标,就会形成一种总体氛围,在这种氛围的诱惑和压力下,多数成员在价值选择上必定迷离失措。二是体制的保障。一个社会唯有能够提供一种制度环境,有助于多数成员争取真正属人的幸福,在生命和精神两方面处于好的状态,才是一个好的社会。当然,这样的社会一定是法治社会。


我简要地说一说我心目中铁生的价值,这个价值归结为一句话就是:他是中国当代最有灵魂的作家。我从一种相当普遍的说法谈起。铁生爱想问题,作品有精神深度,这好像是大家都承认的。他何以能如此?常常听人说,是因为残疾,他被困在轮椅上,除了想问题做不了别的了。这样解读铁生实在太肤浅了。我要问一句:中国残疾人多的是,像他这样想问题的还有谁?再补充问一句:不残疾而像他想得这么深的又还有谁?可见事情的实质和残疾不残疾无关

铁生双腿残疾,后来还双肾衰竭,他有一个太糟糕的身体。然而,无论见其人,还是读其文,我相信人们都会有一个感觉:铁生的生命真是太健康了。健康的生命,第一,元气充沛,富有活力,单纯,开朗;第二,善于同感,富有同情心,平等,善良。铁生就是这样,身体的疾患没有给他的生命带来一丝悲苦和阴郁,这样的一个生命,岂不正因为身体的疾患而更证明了它的超级健康?

由此可见,肉体和生命是两回事。这个与肉体有别的生命,我称之为内在生命,通常的名称叫灵魂。我想说的是,铁生之所以是铁生,如果要找原因,乃是因为他有一个品质极好的灵魂,而这很可能是上天给的。这个灵魂投进某个凡胎,来到人世间历练,不管那个凡胎的体质和遭遇如何,它的卓越品质是一定会显现出来的。

当然,人人都有一个灵魂,但是,人与人之间灵魂的强度是有区别的。铁生有一个强大的灵魂。灵魂强大的征兆是什么?是灵魂中的困惑和为之寻求解答的勇气。一个灵魂来到人世间,处在灵与肉、生与死、爱与孤独、自我与世界、沉沦与超越的矛盾之中,怎么会没有困惑呢。有灵魂者必有问题。人类的一切精神活动,包括哲学、宗教、文学,说到底都是要在人的基本困境中寻求拯救之道。

铁生去世前不久,在我参与的一次访谈中,铁生说:“写作是要解决自己的问题。开始写作时往往带有模仿的意思,等你写到一定程度了,你就是在解决自己的问题。”写作是在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是铁生的写作生活的一个本质特征。这意味着,对于他来说,写作与灵魂生活是完全合一的。大多数作家是没有自己的问题的,写作与灵魂生活不搭界,因此一辈子处在模仿阶段,一辈子是一个习作者。

铁生爱想问题,想得很深,他想的是人生的大问题。他想这些问题,残疾只是一个触因,他很快就超越一己的遭遇而悟到了人生的根本困境,在形而上的层面上对之进行思考。一个人能够真切地把人类共同的问题完完全全感受为他自己的问题,这确证了灵魂的强大。在中国当代作家中,铁生的那种无师自通的哲学悟性,那种浑然天成的宗教情怀,几乎是一个例外。

我在这里谈的是铁生作品的精神价值。关于文学价值,那是另一个话题,我仅提示两点,可以借用他强调并且实践的两个概念来概括。一是印象,文学是写印象的,不是写记忆的,他以此使文学的根基从外在生活回归为丰富的内在生活的真实。二是务虚,文学是务虚的,不是务实的,他以此使文学的使命从反映现实回归为广阔的可能世界的研究。这两点都是对长久以来占据统治地位的现实主义理论的颠覆。他的识见正暗合现代哲学从实在论向现象学的转折,以及现代文学艺术中的相应趋势。多么草根的铁生,其实又是多么现代。

最后,我想说出一个我自己真心认为,但无须别人赞同的看法:铁生是中国当代唯一可以称作伟大的作家,他代表了也大大提升了中国当代文学的高度。倘若没有铁生,中国当代文学将是另一种面貌,会有重大缺陷。在这个灵魂缺席的时代,我们有铁生,我们真幸运

本文来源:《醒客的世界》,周国平 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4.07.09 周二:

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

这个论点由卢梭提出,而后杜威作了进一步阐发。“教育即生长”言简意赅地道出了教育的本义,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苏格拉底早已指出,求知是每个人灵魂里固有的能力,当时的智者宣称他们能把灵魂里原本没有的知识灌输到灵魂里去,苏格拉底嘲笑道,好像他们能把视力放进瞎子的眼睛里去似的。懂得了“教育即生长”的道理,我们也就清楚了教育应该做什么事。比如说,智育是要发展好奇心和理性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灌输知识,德育是要鼓励崇高的精神追求,而不是灌输规范,美育是要培育丰富的灵魂,而不是灌输技艺。

“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这是特别反对用狭隘的功利尺度衡量教育的。人们即使似乎承认了“教育即生长”,也一定要给生长设定一个外部的目的,比如将来适应社会、谋求职业、做出成就之类,仿佛不朝着这类目的努力,生长就没有了任何价值似的。用功利目标规范生长,结果必然是压制生长,实际上仍是否定了“教育即生长”。生长本身没有价值吗?一个天性得到健康发展的人难道不是既优秀又幸福的吗?就算用功利尺度——广阔的而非狭隘的——衡量,这样的人在社会上不是更有希望获得真正意义的成功吗?而从整个社会的状况来看,正如罗素所指出的,一个由本性优秀的男女所组成的社会,肯定会比相反的情形好得多。


儿童不是尚未长成的大人,儿童期有其自身的内在价值。

用外部功利目的规范教育,无视生长本身的价值,一个最直接、最有害的结果就是否定儿童期的内在价值。把儿童看作“一个未来的存在”,一个尚未长成的大人,在“长大成人”之前似乎无甚价值,而教育的唯一目标是使儿童为未来的成人生活做好准备,这种错误观念由来已久,流传极广。“长大成人”的提法本身就荒唐透顶,仿佛在长大之前儿童不是人似的!蒙台梭利首先明确地批判这种观念,在确定儿童的人格价值的基础上建立了他的儿童教育理论。杜威也指出,儿童期生活有其内在的品质和意义,不可把它当作人生中一个未成熟阶段,只想让它快快地过去

人生的各个阶段皆有其自身不可取代的价值,没有一个阶段仅仅是另一个阶段的准备。尤其儿童期,原是身心生长最重要的阶段,也应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以此为他们幸福而有意义的一生创造良好的基础。然而,今天的普遍情形是,整个成人世界纷纷把自己渺小的功利目标强加给孩子,驱赶他们到功利战场上拼搏。我担心,在他们未来的人生中,在若干年后的社会上,童年价值被野蛮剥夺的恶果不知会以怎样可怕的方式显现出来。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这是西塞罗的名言。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力做一件事,就是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人在社会上生活,当然有适应现实的必要,但这不该是教育的主要目的。蒙田说:学习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丰富自己。孔子也主张,学习是“为己”而非“为人”的事情。古往今来的哲人都强调,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自由。当然,这只是一种内在自由,但是,正是凭借这种内在自由,这种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那些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对于改变人类社会的现实发生了伟大的作用。教育就应该为促进内在自由、产生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创造条件。如果只是适应现实,要教育做什么!


最重要的教育原则是不要爱惜时间,要浪费时间。

这句话出自卢梭之口,由我们今天的许多耳朵听来,简直是谬论。然而,卢梭自有他的道理。如果说教育即生长,那么,教育的使命就应该是为生长提供最好的环境。什么是最好的环境?第一是自由时间,第二是好的老师。在希腊文中,学校一词的意思就是闲暇。在希腊人看来,学生必须有充裕的时间体验和沉思,才能自由地发展其心智能力。卢梭为其惊世骇俗之论辩护说:“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今天许多家长和老师唯恐孩子虚度光阴,驱迫着他们做无穷的功课,不给他们留出一点儿玩耍的时间,自以为这就是尽了做家长和老师的责任。卢梭却问你:什么叫虚度?快乐不算什么吗?整日跳跑不算什么吗?如果满足天性的要求就算虚度,那就让他们虚度好了。

到了大学阶段,自由时间就更重要了。依我之见,可以没有好老师,不可没有自由时间。说到底,一切教育都是自我教育,一切学习都是自学。就精神能力的生长而言,更是如此。我赞成约翰·亨利的看法:对于受过基础教育的聪明学生来说,大学里不妨既无老师也不考试,任他们在图书馆里自由地涉猎。我要和萧伯纳一起叹息:全世界的书架上摆满了精神的美味佳肴,可是学生们却被迫去啃那些毫无营养的乏味的教科书。


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一切,剩下的才是教育。

我最早在爱因斯坦的文章中看到这句话,是他未指名引用的一句俏皮话。随后我发现,它很可能脱胎于怀特海的一段论述,大意是:抛开了教科书和听课笔记,忘记了为考试背的细节,剩下的东西才有价值。

知识的细节是很容易忘记的,一旦需要它们,又是很容易在书中查到的。所以,把精力放在记住知识的细节,既吃力又无价值。假定你把课堂上所学的这些东西全忘记了,如果结果是什么也没有剩下,那就意味着你是白受了教育。

那个应该剩下的配称为教育的东西,用怀特海的话说,就是完全渗透入你的身心的原理,一种智力活动的习惯,一种充满学问和想象力的生活方式,用爱因斯坦的话说,就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按照我的理解,通俗地说,一个人从此成了不可救药的思想者、学者,不管今后从事什么职业,再也改不掉学习、思考、研究的习惯和爱好了,方可承认他是受过了大学教育。


天生万物,唯独人有能思考真理的头脑,能感受美和崇高的心灵,能追求至善和永恒的灵魂,因为这些精神性的品质,人才成其为万物之灵。为了生存和发展,人需要改变外部世界,从事物质生产,因此积累了实用性的知识。在教育中,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必要部分。然而,如果脱离人类精神性品质的传承,只是传授实用性知识,这样的教育就是把人引向与万物之灵相反的方向,使之成为万物中平庸的一员,至多是生存技能高超的一个动物罢了,因而不配称作教育,只配称作谋生训练。真正的教育理应使人在知识面前保持头脑的自由,在功利世界面前保持心灵的丰富,在物质力量面前保持灵魂的高贵。

本文来源:《醒客的世界》,周国平 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4.07.10 周三:

你可以问问你自己,在你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中,有谁告诉过你,学习与觉知必须与你的体验相结合?若是没有,你学到的就只是别人的知识,而非你自己的。

譬如,有谁曾如印度哲人葛印卡那样教诲你说:“别人证悟到的真理,只是他自己的真理,而不是你的真理。”

又有谁曾像美国催眠大师史蒂芬·吉利根那样教诲你说:“如果没有身体的佐证,一个道理对你而言就可以说是一个谎言。”

或者说,你能否有股神巴菲特的运气——他的父亲一直在对他说:“尊重你自己的感觉。”


本来,我们还有极好的传承——体验、体察、体会、体证、体悟等词汇中所藏着的重视身体的智慧,但近几十年来,身体也沦为了一个鄙俗的存在,仿佛身体只是用来吃喝拉撒睡的一个所在,而忘记了一个事实——身体是灵魂的居所。 更准确的说法是,你的身体是你的灵魂的居所

比忘记了这个事实更糟糕的是,我们的社会有一个强烈的倾向:将你的灵魂赶出你的身体,而让别人的灵魂寄居进来。

你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否则,你就白活了。

一位来访者对我说,他妈妈常讲,他们家的人都是,你为我活着,我为你活着,他们都不自私。

这句话的真相是,我的灵魂没有在我身体的居所里,我却试着将我的灵魂放到你身体的居所里。

这样的人,都没有“活”着。除了社会与家庭的影响,我们自己也容易割裂自己,无形中将自己的灵魂埋葬。

推动我们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有时候,太痛苦了。

欢乐与痛苦,都必然要有身体的参与。如果人生有很多欢乐,你不会愿意切断与身体的链接;但如果人生有很多痛苦,你就容易想切断与身体的链接。

譬如前文提到的那位男士,他之所以要切断与身体的链接,是因为身体里有肉麻,有强烈的性羞耻感,这些让他觉得自己糟糕透顶、罪大恶极,为了躲避这些糟糕的体验,他让自己只生活在头脑中

一个只生活在头脑中的人,身体将逐渐干枯,情感变得简单而僵硬,难以感染别人,也很难被别人感染……总之,他将生活在一个头脑所构建的囚笼中,感到无比孤独。

我们每个人,都程度不一地生活在这样一个囚笼中,而要走出这个囚笼,我们必须有真正的学习与觉知,即头脑与身体合一的学习与觉知,意识与潜意识合一的学习与觉知,也即我们老祖宗所说的体验、体会、体证、体悟与体察等。


我们绝对是我们生命的创造者。

这句话,从积极的角度看,意思是,你可以使你的生命变得丰盛

这句话,从消极的角度看,意思是,如果你人生失败,那你并非别人的受害者,你是你自己的受害者

要使你的生命变得丰盛,要破解你生命游戏的规则,你必须重新与身体建立链接,在头脑与身体之间打通一个通道

做到这一点后,你将发现,生命真的可以是自由的。


癌细胞或是被压抑的情绪

这种现象并不罕见,当我们心中升起某种情绪或某种念头时,我们常不愿意接受它们,并试图压制它们,这种压制常常成功,我们果真意识不到它们的存在了。

然而,它们并未消失,只是被压制到潜意识中去了。并且,它们还一定会寻求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而通过身体来表达,是最常见的方式。

一个男孩,工作很不顺利,常被人批评,他没学会应对这种批评,也不愿意去直面自己的失败,于是他想逃避,他把工作不顺利的细节和别人批评他的刺耳语言全忘了。

但是,以前从不梦游的他开始了梦游。他睡着睡着会突然从床上坐起来,说一些发泄性的话,接着会在宿舍里晃悠,盯着宿舍里的工友看,把他们吓得半死。

意识上,他努力忘记这些不愉快的事,努力压制自己的愤怒,但梦游状态表明,这些事他并未忘记,他的愤怒也并未消失。

一位成功人士,具有非凡的控制能力,他会把自己的每一分钟都安排得合情合理、满满当当,每天像钟表一样控制着自己的节奏,但晚上,他也会梦游。

他以为,自己可以操控一切,而梦游这种失控状态则告诉他,他其实做不到这一点,试图操控一切只是妄想而已。

身体的健康,不是想追求就能追求到的,也不能仅在身体层面上追求,因为心灵和身体是相互呼应的,真正的健康应当做到心灵和身体的和谐。

据我的医生朋友说,癌症病人多有一个共同特点:特别压抑自己某一方面的情绪。这种情绪可能是愤怒,可能是悲伤,可能是内疚,也可能是其他情绪。

我想,这或许是这样的道理:某种重要的情绪产生了,你拒绝接受,绝对地拒绝接受,并把它极力压制到潜意识中去,你成功了,你似乎不再受这一情绪的困扰。然而,这一被压制的情绪通过身体表达了出来。或许,癌细胞便是身体对这一被彻底压制的情绪的表达


他们知道自己真的很累,因为身体无数次地传递过这种信号,但他们还是忍不住想为别人承担,因为他们认为那是自己职业的使命。

这听起来挺伟大,但这是意识与潜意识的分裂。潜意识一再表达对过度承担别人问题的不满,而他们在意识上拒绝重视这一信息,最终这一信息只好通过身体来表达

其实,如果深入探讨的话,这种替别人承担问题的做法也称不上伟大。

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说,我们不能剥夺别人从受苦中获益的权利。这种想法的境界要更高。

派克的意思是,每个人都会在受挫中成长,这是极大的获益,如果心理医生替来访者承担问题,那就剥夺了来访者通过自己解决这一问题而获得成长的机会,所以这称不上伟大。

甚至,这种做法可以说是一种自私。替别人承担问题,这会令自己获得一种价值感。若心理医生在咨询室中追求这种价值感,他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病人的自我发展。

身与心的呼应,这一点在现代医学上得到了充分重视。现代医学越来越强调心理、生理和社会的统一,强调不能只从生理的角度看身体健康,还要从心理和社会的角度去看身体健康。

譬如,我们都知道,各种各样的溃疡多和心理压力有关,而心脏病也和多种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对于怕冷的王少光老人,这一点也适用。娄底一家医院的医生说,他可能是血糖低或结核病,也可能是心理问题。

如果综合地看,这自然首先是生理问题,因为他是实实在在地怕冷,他的身体有很真实的反映。但这也是心理问题,是心冷,是孤独的冷。同时,这也是社会问题,他挚爱的妻子过世了,他的社会支持系统遭受了重创。

所以,我们不能单纯从生理的角度追求健康,还必须学会聆听并尊重心灵深处的声音。

本文来源:《身体知道答案》,武志红 著,鹭江出版社。


2024.07.11 周四:

一直以来,因为唯物主义与科学思维的双重影响,在所谓身心灵三个范畴中,身体日益降格为一个纯粹的物质机器。譬如我自己,一直到2008年,对身体的价值无形中是有些鄙视的,但现在越来越确信,身体是一个了不起的存在,一个了不起的通道,而且远比被别人的语言所填充的头脑可靠。

佛教说慎用三宝,所谓三宝,即眼睛、耳朵和嘴巴,这三者看似让我们很容易交流,但仅仅这三个层面的交流就是巴比伦塔,你不可能听到对方,对方也不可能聆听到你。必须放弃对三宝的依赖,你才可能达到共情,你才可能走出要命的孤独。

当然,头脑是深具价值的,这一点也毋庸置疑。

我渴望自己的身体能有更深更全面的打开。看了长隆大马戏后,我对女友说,如果有下辈子,那么下辈子就做一个身体无比自由的艺术家吧。

如果这辈子能做到,自然更好。


为什么有的学员能享受催眠并能做一个很好的催眠师,而有的学员,譬如我就难以做到这一点呢?

按照吉利根老师的话来理解,前一种学员比较容易和他们的身体取得链接,而像我这样的学员,因为平时注意力都在头脑上,所以较难和自己的身体取得链接

吉利根论三种智慧

吉利根老师说,我们有三种智慧:身体的智慧、认知的智慧和场域的智慧。在催眠中,如果能同时使用这三种智慧,那么一个好的催眠很容易产生,但太多人过于依赖认知的智慧,甚至认为这是唯一重要的,这时他们就会被限制住,既不能和自己的灵性取得链接,也不能和对方取得链接,好的催眠就不可能产生。

太依赖认知的智慧,我们就会被割裂在一个个孤独的世界中,这也正是自恋幻觉的关键所在。我们沉浸在自己头脑所想象的世界中,而且还希望将这个想象的世界强加给真实的世界,结果我们越是在乎一个关系,我们就越容易将自己的幻觉强加给对方,于是爱的渴望反而导致了伤害。

那么,怎样才能跳出自恋幻觉呢?或者说,怎样才能与别人建立真正的链接感呢?一个很简单的答案是,先与自己的身体取得链接。即,先去发展自己的身体智慧,试着用身体去聆听别人发出的信息。认知的链接常是幻想中的链接,而身体的链接则是真实的链接

与身体的链接并不难,它一直存在着,我们只需给予它足够的注意,它就会逐渐发展起来。

首先是身体的智慧。它一直在运作,最多只是和意识分离而已,健康和快乐都跟身体有关。

我们的生命之旅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活在花园中,和美好的环境幸福地融为一体,这是生命最初的2~3年;第二阶段,被放逐在沙漠里,体制的教育会发生在你身上,你被教育要用头脑思考,你的头脑和身体开始分离。每个人的一生都一定会经历被放逐。但这不完全是坏事,因为人在放逐中会学到很多生存技巧;第三阶段,越发感受到要回到花园的使命感,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一直在召唤你。

在催眠中,我们带个案回到花园,第一个家在自己的身体里。你的第一个家在你身体环绕的能量里。每当你真的想要回家,你的身体值得信任,你可以聆听,可以和它做朋友,这是第一种智慧的意思。

其次是认知的智慧,也即自我。这种智慧中,“我”和其他事物是分开的、独立的,这是人类一切问题的来源。我们须找到第一种智慧和第二种智慧的链接,如果认知的智慧能和身体的智慧相通,就是和谐的,这一定是非常令人称羡的。如果切断了,认知的智慧就会左右我们,而身体的智慧就被忽略了,几乎所有人都发生过这种事情。

最后是场域的智慧。这是在你之外的智慧,你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中所围绕着的智慧,不论你怎么想,永远有一个比你更伟大的存在。你的想象是无限的,但这个伟大的存在更无限

试着去接纳这三种智慧,达到三种智慧的统一。最初可以探讨的是,怎样和身体的智慧取得链接,如果没有和身体取得链接,身体会痛,而头脑则会一直在矛盾中思考。


然后,吉利根老师让他做一个练习:带着对胸部这种难受的觉知,继续抱怨5分钟。

结果,有趣的事情发生了,这个法国学员尝试了一会儿后说,他发不出抱怨了。

对此,吉利根解释说,抱怨是针对别人的,我们之所以向别人发出负面的信息,其实是在逃避自己内在的痛苦,而内在的痛苦总是会先表现为身体上的不舒服,假若我们觉知到了身体的这种不舒服,我们就与自己的内在建立了一定程度的链接,那时我们就不必再向外寻求链接了。


觉察到身体的反应,就会多一份从容

以前,我可以通过分析发现来访者的问题,这可以非常准确,但这时没链接感产生,好像无论我怎么努力,我都与来访者有着相当的距离感。现在我明白了,如果只使用头脑,人与人之间就有一个《圣经》上所说的巴比伦塔,在这个塔上,每个人说的语言都不同,而真正的合作就不可能产生,这时不管我们多么渴望与别人亲近,我们最终只能陷入孤独。

然而,当同时使用头脑和身体时,头脑会变得更敏锐,原来那种距离感也减轻了很多,我和来访者也更加平等,更加亲近。本来,我从不希望自己有什么身份感,不想以专家自居,但当我主要使用头脑时,我发现,来访者很容易将我放在专家的地位上,而当我学会同时使用头脑和身体时,来访者自然就不太把我视为专家了。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我也开始尝试这种办法。在某些场合中,当我感觉到有些不自在时,我就去觉察自己的身体,那时身体总有一个部位不舒服,然后带着对这个部位的不舒服的觉察去和这些场合中的人相处,立即便恢复了镇定

现在,我也试着在和别人相识时,先去注意自己身体的感觉,结果发现,每个人发出的能量都是不一样的,最常见的维度是冷与热。有的人接近我时,我会感到一种热的能量,这种热有时很舒服,有时不舒服;有的人接近我时,我会感觉到冷,而冷一般都是不舒服的。有一次,刚认识一个男子,和他相处时,我感觉有一股“阴风”不断袭来,令我很不舒服,并立即想起了古龙小说中常写的“杀气”。后来,认识他的几个人说,他们和他相处时都感到很不舒服,忍不住想远远地避开,现在回想起来,他们的感觉和我一样,也是觉得他“阴风阵阵”。

不过,我的感觉是,如果没明确感觉到这股“阴风”,就会更加想离他远一点,但假若能觉察到这股“阴风”,并带着对这股“阴风”的觉察而与他相处,就自在多了,对他会多出一份宽容


然而,她的内心深处的想法是想休息,但她不愿意接受这个想法,她觉得不可以懒散下来。于是,矛盾就产生了,她的潜意识深处的想法是渴望闲适一些,而她意识上排斥这种想法。所以,她的潜意识越渴望懒散,她表现得也就越忙,而她表现得越忙,她的潜意识就越渴望懒散……

我见她的时候,是她最忙的时候,这种忙碌的表象背后,是潜意识对休息的深深渴望,当我用身体去觉察时,她的这种渴望立即反映在我的身体上,于是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疲惫。

她必须尊重潜意识深处的动力,但这种尊重并不意味着彻底走向忙碌的对立面——彻底懒下来,而是找到一个平衡点,可以优雅地表达她对懒的渴望。其实她在创业的最初几年就是这样做的,差不多完全随性,同时又做得很好,所以她现在完全可以向最初几年的经验学习。

和她聊完后,离开她,我闭目养神了一会儿,这种前所未有的疲惫逐渐从我身上消退,我熟悉的身体感觉又恢复了。这时我更加清晰地知道,这种疲惫不是我的感受,而是我接受了她的感受

头脑是孤独的,如果在人际关系中,试图通过头脑去了解对方,那么这种了解必然是非常局限的,甚至可以不客气地说,是一种自恋幻觉。譬如我在咨询室中试图只用头脑去分析时,无形中就会营造出一种我是权威而来访者依赖于我的气氛来。也就是说,这个咨询室中,我占了主导地位,尽管我意识上特别想做到以来访者为中心,但结果往往是我做了主导。

使用身体则会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或许,正是鉴于此,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旗手罗杰斯才提出了“机体评价过程”这个术语。他也旗帜鲜明地说,身体永远比头脑可靠。


我越来越意识到,身体的智慧一直都在发挥作用,关键只是我们认知的智慧要与之共舞,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们也会逐渐形成场域的智慧,并拥有不可思议的直觉能力。


不要把催眠当成万灵丹,很多人在催眠时,好像就等着一句话,然后所有问题烟消云散,这是孩子式的幻想。不过,如果我们每天练习一点点,以很诚恳的态度,那么这些和深层自我的链接会让你快乐,让你更健康

如果你学会与自己的潜意识链接起来,你会睡得更好,更有精力,身体也比较轻松。

但不要期待万灵丹,再伟大的老师也没有魔法棒,挥舞一下,以后你们就长命百岁。你们需要的不是我,而是一些练习,做的越多就越好,越少就越差。

一位钢琴家说过,如果一天不练习,我有感觉;两天不练习,评论家会知道;三天不练习,听众会知道。

人类的神经系统,真是一个神器,是这个世界上最复杂最先进的工具。拿着它,你可以做什么?你想怎样演奏、怎样练习?你有没有办法创造出音乐?我们不是学习控制程序,而只是练习演奏它,练习怎样调音,怎样拨出不同的音符,怎样碰触到那个伟大的存在,臣服于它。

这是你的选择!

本文来源:《身体知道答案》,武志红 著,鹭江出版社。


2024.07.12 周五:

痛苦是你创造出来的,因为那个是你对事情的解释。

其实,我们惧怕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事情带给我们的感觉。并且,我们之所以惧怕一件事情给自己带来的感觉,经常是因为,这件事和以前的某件事很像,唤起了我们以前的某种感觉。

如果真想训练自己,希望自己能从某种状态中解脱出来,而抵达一种新的境界,那也可以有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强行令自己处在新的境界中,感受其中的感受

其实,我们若愿意这样做,势必会发现,我们真的可以处在任何位置上。


王阳明哲学的一个核心内容是“知行合一”,他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原因是他内心中没有矛盾,而我们普通人之所以做不到“知行合一”,是因为我们内心中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因为这些矛盾,我们在行动时就有了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动力,所以行动力就打了很大的折扣,也就做不到知行合一了。

譬如,对于小郑而言,他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希望有成就,但他不敢全然追逐成就,因为他很担心抵达高位后“掉下来”的感觉。对他而言,“掉下来”就意味着死掉——其实是再也得不到妈妈的爱,所以他会尽一切努力防止这种感觉的发生。

但是,小郑之所以恐惧“掉下来”,是妈妈给他种下的一个看法,这个看法因为妈妈一再强调,而让小郑以为这就是真理,不用检验,一定会发生的。所以,他只要一站在高位,就会恐惧,就会非常害怕。

然而,如果小郑自己用心去探索,他就会发现,这些恐惧并不成立。如果细细体会站在高位的感觉,他还会发现,这也可以是一种很美妙的体验。

无数人因为有小郑这种心理,所以不敢真正追求成功。相反,也有无数人因为有和小郑完全相反的心理,会刻意追求成功,而根本不敢处于低位。这样的人和小郑有着看似相反其实类似的心理——处于低位就会被人瞧不起,就会被抛弃,而被抛弃就意味着死掉。

若想消除这种潜在的心理,可以参考上文所提到的办法,既可以去探究这种心理形成的历程,也可以试着迫使自己处在低位,而去感受其中的感受,那么最终也会发现,自己其实也可以很自由自在地处在低位。

假若我们最终能发现,其实自己可以处在任何位置,那么我们就破掉自己心中的种种障碍,而获得充分的自由,那时就可以做到知行合一了。


于是,我对她说:“我感觉,你现在的注意力在外面,现在主要在我身上。那么,试着把这个注意力收回去,放到你身体的不舒服的部位,只是去觉察这些部位的感受,不做任何分析和思考。”

W安静下来,开始觉察自己,约两分钟后,她在电话里说,她的身体刚才出了很多汗,她现在感觉舒服多了。

当遇到挑战的时候,我们很容易焦虑或难受,那时我们很容易将注意力放在外面,试图抓住一些什么东西,希望这些外在的资源能帮助自己去面对暂时似乎超出了自己应对能力的挑战。然而,我们越这样做,就越容易感觉到失控。

这首先是因为,外面的资源,尤其是别人,是很难被我们掌控的,无论我们多么信任那个人,这种不确定感都会令自己更焦虑。

不过,更主要的原因是,当我们努力向外面寻找答案时,我们通常切断了与自己内在的联系,也就失去了自己的重心,令自己的心像浮萍一样处于飘忽状态,这时无论怎么做都是消除不了焦虑的

可以说,这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先去和自己的内在取得链接,找到自己的重心,然后带着这种链接去考虑问题。这时,或许你还会做出和以前同样的选择,但因为有了和自己内在的链接,无论做什么选择都是踏实的。

通常来说,和自己的内在取得联系的最容易的一步,是首先和身体取得链接,而方法就是去觉察自己身体的反应。


觉知创造了一个自我保护空间

M的问题是,她太拘泥于依赖别人。差不多在任何场合,她都想扮演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形象,希望用这种方式让别人接纳她、亲近她。然而,这种方式只对小部分人有效,而在多数时候,她过于依赖的样子会引起一些人的反感甚至攻击,这给她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M非常渴望能改变她的依赖,但同时,和所有喜欢依赖的人一样,她对于部分放弃依赖并走向独立充满恐惧,担心自己一旦不依赖了就更没有人喜欢她、接纳她了。

可以说,M是我的来访者中问题比较严重的,前两三次的咨询中,她强烈的抑郁情绪甚至会把我催眠,让我控制不住地晕睡过去几秒钟。但是,当她在咨询室中学会“带着对不舒服的身体反应和负面情绪的觉知去面对问题”,并将这一办法应用到生活中以后,她立即发生了一些很好的转变。


这是她做错事而被别人质疑时的通常反应,同时她还会表现得很茫然,好像根本不知情,甚至有点儿无辜,总之是用一个依赖的形象来换取别人的谅解。

但这次,她立即想起了“觉知”,于是她立即静下来,试着去觉察自己的情绪和身体反应,接着,她将注意力保持到脚底,体会那种双脚踩在大地上的踏实的感觉,找到了这种感觉后,有一种力量从心中升起,这种力量让她第一次尝试简单而真诚地道歉。结果,当她做出了简单而真诚的道歉后,所有新员工都立即表达了对她的谅解。此前,她从未获得过这种谅解,每当她像一个无助的小女孩一样去祈求谅解时,都会有人表达对她的鄙夷。

简单而真诚地道歉,是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对她而言,这就是一个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她以前从未尝试过这种办法,但一旦开始并尝试了它的力量后,她终于真正体会到,原来真的是有其他更好的办法的,她不必再像以往那样。

现在,她在很多时候都应用了“带着对问题的觉知去行动”这个技巧,学会了很多全然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口头表达中,她发现,带着对自己内在的觉知去说话,原来是那么好的表达方式。对此,她在日记中写道:

我把我真实的感受慢慢说出来,一个字一个字地说出来,不用害怕自己的表达,不用在意别人愿不愿意听。我发现,原来我会有很多的话想说,我也可以很善于聊天吹牛,以前我总以为我说的话是很没有意思的,没有人愿意听我说话。

我学习信任我的感觉,把它真实地表达出来,我相信我的表达真诚而细腻。现在,我已经在信任我的感觉的旅途中了。今天,我看到我真诚的话真的吸引了很多人听,我看到他们用一种充满欣赏和友爱的眼神在听我说,好像我的讲话是最有趣的、最引人入胜的。这种感觉很好!

或许,对于一个自信而独立的人而言,M描写的这些细节实在不算什么。但在我看来,对于过于依赖的M而言,这些细致入微的体会是难能可贵的,它们就是M走向一个全新的自己的基石。

在自我成长的路上,很多人期待着一些神奇的体会,期待着让改变从神奇开始,但在我的经验中,我发现,改变经常是从细节开始的。当一些不同于以前的细节发生后,当我们有了一些新的细小的体会后,如若我们信任它,充分吸纳它带给我们的收获,并将这一收获扩展到生命中的其他领域,好的改变就会发生并逐渐巩固下来

M已经体会到这一变化,尽管在一些较大的挑战时刻,她会很难容纳较强烈的、不舒服的身体反应和负面情绪,但一个又一个细小的改变让她充分品尝到了“带着对问题的觉知去行动”这一方法的好处,并在一天的日记中总结道:

今天一直保持着一种觉知,这好像给了自己一个保护空间似的。尽管我话不多,也没有非常热情的样子,但是感觉我在自己的空间里,没有了以前那种受冷落、孤立无助、压抑的感觉了。在我想说话的时候我就说,别人说话时我就听,如果觉得有点慌就停下来进入我自己的空间里面,这就没了以前那种很想急着插话题、害怕被丢在一边的慌张感觉。

这是一段精彩绝伦的描绘,M发现了“觉知”的重要效果——“好像给了自己一个保护空间似的”。


对于觉知的保护作用,埃克哈特·托利称,觉知不仅可以保护我们的身体,也可以加强我们的精神力量,他写道:

你对身体投入越多的觉知,你的免疫系统就会变得越强,好像每个细胞都被激活并欢跃一样。你的身体喜欢你的注意力,它同样也是一个很强的自我治疗体系。当你不进驻你的身体里时,大部分疾病就会乘虚而入。如果主人长期不在,各种角色将会入住。当你进驻你的身体时,一些不受欢迎的“客人”就会很难入侵。

不仅你的身体免疫系统会得到加强,你的精神免疫系统也会得到提升。后者可保护你不受他人消极心理和消极情绪力量的影响,这种消极力量是具有传染性的。关注身体并不是帮助你设立屏障,而是加强你的能量的振动频率,所以任何低频率振动的东西,比如害怕、愤怒、抑郁等,会完全在一个与你不同层次的现实之中。它们不会再进入你的意识领域。即使这种情况发生了,你也没有必要去拒绝它们,因为它们很快就会穿越你而消失

对于没有足够体会的人而言,托利这一段文字太神秘了。但假若我们回到本文最初的W的例子上,就会明白这一道理并不玄虚。

在这个例子中,W对自己的身体和情绪缺乏觉知,结果,她的身体患上了比较严重的感冒,而她的心理则陷入了严重的焦虑状态。假若这种状态持续下去,我可以推断,最多一年后她会出现更严重的身体疾病和更差的心理状态。其实,我最初在成都注意到她,一个重要原因是隐隐为她担忧,因为我发现,她每天差不多把所有可能的时间都投入到了心理救灾中,而同时,她失去了与自己内在的链接

不过,当她仅仅花了两分钟去觉知自己的身体和情绪,好的转变就明显发生了,而假若她像M一样,能在多数焦灼的时刻去觉知自己的身体反应和情绪,那么她或许可以既保持自己目前的工作强度,同时又不必付出身体和心理的昂贵代价。


自从开始使用身体的感受捕捉来访者的信号后,有一段时间,我分明感觉比以前累了很多。

不过,我本能上相信,这应该是一个暂时现象,随着我的觉知能力越来越强,这种累应该会逐渐减轻乃至消失。后来我的确体会到了这一点。所以,不用惧怕在咨询室中使用身体的觉知,也不用惧怕在生活中用身体去觉知别人。毕竟,觉知从根本上提供了一个空间,这个空间其实是将自己与那些貌似消极的能量拉开了一个距离,所以越有觉知能力,保护空间就越大

本文来源:《身体知道答案》,武志红 著,鹭江出版社。


2024.07.13 周六:

你必须自己开始。假如你自己不以积极的爱去深入生存,假如你不以自己的方式去为自己揭示生存的意义,那么对你来说,生存就将依然是没有意义的。


哭是最好的一种治疗,可以宣泄不良情绪。否则,不良情绪郁积下来,最终会化成死的力量。


我们为什么不敢做自己?

既然内在评价系统最健康,但为什么大多数人却形成了外在评价系统呢?舒俊琳引用他最推崇的罗杰斯的观点说,这是因为在成长中,人们得到的积极关注是有条件积极关注,而很少得到无条件积极关注

有条件积极关注的逻辑是:你必须做到A,我才能给你B。B可以是物质奖励,也可以是精神奖励。在有条件积极关注的影响下,一个人会形成这样的经验:只能表露“好的”(或“可被接受的”),否则就会被拒绝被伤害。一个人的成长就是不断学习、修正自己“应该如何部分地表露”的过程,最终就形成了一套外在评价系统。

然而,“表露”经常违背内心,你认为自己“应该这样做”,但你的体验和感觉却是另外一回事。久而久之,一个人会逐渐忽略乃至压抑自己内心的体验与感觉,只去关注别人是怎么看待自己的,自己怎样才能得到别人更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


舒俊琳说,他赞同罗杰斯的看法:绝大多数心理问题都是因为忽视乃至扭曲了自己的内心体验所造成的。内心的力量是最强大的,当我们过于在乎别人的看法时,我们就丧失了自由,自我的力量也就越来越弱,最后变得对外界的变化过于敏感。而他对Anne所做的,就是要让Anne丢下外在评价系统,重新去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声。

舒俊琳说,其实,我们都听到过“听从内心的呼声”“不要在乎别人的评价”的说法,然而,如果我们不去建立一些“我行我素”的新体验,那么无论我们多么赞同这些观念,都无法建立起新的内在评价系统来。只有活生生的体验才能改变一个人的潜意识,而再完美的理论说教,如果没有活生生的体验做支持,是一点作用都没有的


三点努力帮助你“成为自己”

“成为自己”意味着更健康,但“成为自己”之路不会一帆风顺。它意味着自由,但也意味着完全的自我负责——“我选择,我负全责”。在这条路上,一个人的内在评价系统经常会发生动摇,要坚定地走在这条路上,需要克服一些最常见的障碍。

一、远离人格面具

家庭、学校、社会和文化给我们安排了很多“好的模板”,然而,这些模板与我们的健康成长并不一定相符,我们为了得到奖赏接受了它们,但它们仿佛是一张没有弹性的面具贴在我们的脸上,进而限制了我们内心的自由,也限制了我们的健康成长。譬如Anne不只是有“完美妻子”的人格面具,还有“听话的好员工”的人格面具,她以为戴着这些面具可以更适应家庭、单位乃至社会,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最终,这种恐惧和表演就成为他真实自我的一部分,而不只是一个外表。

二、远离“应该”

很多人,因为父母给了他们太多的有条件积极关注,最终形成了一些强烈的意念,如“我应该是好样的”“我必须是好样的”,但他们要在某一件事情上做到“好样的”,目的其实只是赢得父母的爱,而不是享受这件事情本身的快乐

“应该”越多,一个人的心灵自由会越小。一个人内心的声音越强大,就越不会在乎别人的看法。受外在评价系统支配的人,他的方法是理性的,是缜密地去计算成败得失。但受内在评价系统支配的人,他的方法是凭直觉,是倾听并服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三、不再迎合别人的期待

罗杰斯说,许多人试图通过取悦他人来形成自我,但如果他们得到了自由,他们就会远离这种方式。

我终于觉得我真的必须开始做我想做的事,而不是做我认为应该做的事,不管别人认为我应该做什么。我的整个生活彻底翻了个个儿。一直以来,我感到我必须做的事情,只是因为别人期望我这样做,我这样做是为了让人家喜欢我。见鬼去吧!我想,从现在开始,我就是我——不管富有还是贫穷,好还是坏,理性还是非理性,合乎逻辑还是不合乎逻辑,名声好还是不好。

罗杰斯认为,真正“成为自己”的人,不希望成为他们“应该”成为的样子,无论那些规则是由父母制定的还是由文化制定的。他们不希望把自己塑造成一种纯粹是为了取悦他人的形式。换言之,他们不选择成为任何矫揉造作的人,或者任何被强迫的人,或者任何被他人从外面界定的人。他们认识到,他们并不重视这样的目标或目的,尽管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按照这样的目标度过了他们的大部分生活。


尊重自己的真实存在

所有造成我们与真我隔绝的东西都像黑暗一样,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拿觉知之光去照亮它们。

内观是教大家向内看,修习自己的觉察力和平等心。

我也修习过内观,进入的境界也不算高,但我还是以老师的口吻说,学习内观最重要的是觉察力和平等心,你缺了平等心。平等心就是如实地看待并尊重你自己当前的境界,即便很好也不骄傲,即使一般也不自责,总之不和别人的境界去作比较

尊重自己当下的境界

尊重自己当下的境界,尊重自己内心中正在发生的事情,无论外界有何等压力,都不远离自己的内心。

有时,在一些极端情形下,为了自保,我们可能要欺骗一下别人,但无论如何,都不要欺骗自己。想学习心理学或想进行灵修的朋友首先要做到这一点——如实地看待并尊重自己目前的境界

就从你的真实存在出发

在两个星期的课上,吉利根老师所教授的一个重点内容是让我们形成互补或矛盾的意识。也即我经常在文中所写的,当你看到了A,也意味着你看到了-A

譬如,你有了一个目标X,你想达到,但Y却发生了,X和Y是相互矛盾的,你该怎么办?

对此,吉利根老师有一系列练习可帮助我们同时容纳乃至融合X与Y。我想,这是对平等心的最佳学习方式之一。

同样重要的一点是,吉利根老师教我们认识到,催眠中遇到的任何事情都要给予尊重,而且你一旦尊重了意外,那么你会发现,这意外将是巨大的资源。我们会发现,尊重自己内在和外在的真实存在,是多么美的事情。

不幸的是,我们多数人通常既不尊重自己的真实存在,也不尊重别人的真实存在,而是生活在想象中,不仅希望自己生活在想象的世界,还希望别人也生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假若和想象不同,就不仅想对自己行使暴力,也想对别人行使暴力。

本文来源:《身体知道答案》,武志红 著,鹭江出版社。


2024.07.14 周日:

臣服的好处就是,当你接纳了当下,不徒然浪费力气去抗争的时候,事情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转机出现,你才发现原来的挣扎真的是白费力气。

“当你感觉到伤痛时,你怎样保护自己?”

我在广东清远上一个心灵成长课程时,瓦苏老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我们共有30多名学员,大家挨个回答这个问题。随着次序逐渐接近我,我有些慌,因为我好像找不到我的保护方式。

在思考时,我想起大学时的事情。心理学有一个量表,叫“应对方式量表”。所谓应对方式,即当你遇到痛苦时,使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痛苦。该量表包括16种应对方式,譬如合理化、换一个环境、和比自己更糟糕的人比较等等,而我基本上只使用其中一种——“拼命想,直到想明白为止”

哲学思考也是一种常见的自我保护方式,我自己也是在中学时开始进行种种哲学思考的,并写了大量的日记。但大学时,我再重新翻看中学时的日记,觉得那些烦琐的哲学思考实在是没什么价值,因为它们纯粹是思考,体验比较少


麻木,专业一点的说法是“隔离”,如太痛苦而又不能逃离或反抗,那就试着将情感与事件隔离开来,当事件再次发生时,自己就没有了情绪反应。

更专业一点的说法是“习得性无助”,即你认识到,你对痛苦一点办法都没有,你是彻底无助的,那你就不如顺从。


绝望,这是一种保护,因为从希望到绝望,这种痛苦太强烈了,假若不再抱有一点希望,那就可以减少痛苦。但问题是,他的这个策略是如此绝对,以至于他会对所有人不抱有希望,因此,当有些人对他好的时候,他反而容易变得焦躁甚至愤怒。


C还谈到,每当她特别痛苦的时候,就会有贵人出现,他们随意的一句话就能点化她,让她顿悟到很深的道理,然后有很大的解脱。

听C讲了几个“被点化”的例子后,我发现,其实那些“贵人”并没有做什么事情,而且点化她的完全是他们无意中对她说的话。对此,C也有发现,她说,关键不在他们,关键是那时她自己内心到了一个转变的时候

向来枉费推移力,他日中流自在行。

但是,我问她,像她这种“归功于别人”的做法,会不会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策略呢?我这样说,不只是因为发现她几次“被点化”时有相似的模式,而且其他时候和她打交道我也发现她很容易感激我,但其实我觉得自己是不配得到那么重的感激的。

她想了想说,是啊,好像这也是一种策略,而且这种策略和哲学思考中的“尘埃”策略是一样的,都是她觉得“我没有价值”。尘埃是没有价值的,而那些被点化的时候功劳又是别人的,自然她也没有价值。

这样一反思,她明白了,哲学思考也罢,被点化也罢,都是她将“我没有价值感”“我不够好”这样的感受美化了而已。或者说,这两种策略,都是她处理自己低价值感的一种保护方式

学员D则说,她的方式很简单,就是愤怒。她很容易愤怒。一次,恋人给她打电话时问:“吃饭了吗?”

听到这句话,她被激怒了,回应道:“你怎么这么笨啊!都晚上10点了,你还问我吃饭了吗,你有脑子吗?”

这种情形,说愤怒并不准确,更准确的说法是指责,而指责,则是最常见的自我保护方式之一。


通过这一点可以看出,E的保护方式是“抽离”和“更好的道理”。他给大家的感觉经常是,他似乎游离在小组之外,而每当他试图进来时,他习惯使用一些评价,而且评价都是在讲“更好的道理”。

E是一个非常努力的人,他会非常用心地去学习,但他更愿意学习理论,而对讲感觉有些抵触。这可以理解,因为他的内心也有很大的痛苦,他一直使用种种策略将这些痛苦封在心中,他不愿意它们出来,这也意味着,他也不愿意去体会别人的痛苦


穿越保护层和伤痛,可抵达真正的亲密

保护方式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在幼小的时候,或在非常无力时,可以通过这些保护方式减轻自己的伤痛,从而帮助自己渡过难关。如果没有这些方式,很多人甚至都活不下来。

但是,自我保护方式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瓦苏老师说,我们的心有三层:保护层、伤痛和真我。最外面一层是保护层,接下来是伤痛,而最深处是真我。因为有伤痛,所以有保护层;但是,因为有保护层和伤痛组成的墙,所以真我深藏着,令我们碰触不到自己的真我,别人也碰触不到。

我们之所以想组建亲密关系,之所以想爱与被爱,就是想获得一种亲密感。真正的亲密感是真我与真我的链接感。但是,也正因为保护层和伤痛组成的墙太厚,两个人的真我就不可能相遇了。

当真我不能相遇时,我们就会将自己的保护层强加给别人,将自己的伤痛转嫁给对方,于是,就会导致越爱越孤独的局面。

所以,想要拥有真正的亲密,想和自己的恋人建立真正的链接,关键就是去穿越心灵的保护层。穿越保护层,去面对痛苦,这一开始需要勇气,但最后就会获得巨大的好处


不要成为自己心念的囚徒

依照印度古老的传说,每个人临死前最后一个心念,就是这个人下一辈子的使命。

这个传说,会认为生命是一个不间断的轮回,有前世、今生及来世。

其实,何必非要说什么前世今生的轮回呢,仅仅看我们这一生,就是一个不断轮回的过程,而且驱动这个轮回的,一样是我们的心念。

一个心念的产生,无非贪和嗔。贪,是希望重温某一种特定的快乐;嗔,是希望再也不要经历某一种特定的痛苦。

更可怕的是,我们都像巴甫洛夫实验室里的那条狗一样无知,我们会把幸福和快乐与产生幸福和快乐的附加条件等同起来,结果,我们的贪就成了对很多条件的执着,而嗔就成了对很多条件的抵触

车祸的幸存者会对车祸产生时的一切条件过敏,于是看不得汽车,听不得刹车声,甚至不能上马路。这也是一种执着,要破掉它,关键是放下“我再也不想看到这一切”的心念,去审视车祸发生时的情景。当一个人不刻意抵制车祸的回忆时,一切过敏反应都会减轻。如果他能彻底持有一种平常心去看这个情景,他的过敏反应就会彻底消失。

所以,不管多么美好的心念、想法、口号和宣言,都不要过于执着,一定要去觉察它,看看它是如何产生的。


最近两年,宣扬所谓“吸引力法则”的电影和书籍《秘密》大行其道,这令很多人相信了心想事成。我也相信每个人只要许下真正的心愿,愿望都可以实现。

但是,这终究只是世界的一面罢了。这个世界的另一面是,A和-A是一回事,任何一种力量的产生,都会导致反作用力的发生

《秘密》的理论所带来的更重要的负面影响是,这会让我们对自己的心念更为执着,而不愿意去看到这些心念将我们变成了巴甫洛夫的那条狗。

例如,一个男子说,他按照《秘密》所宣扬的办法不断想象,别人都惧怕他。结果,他如愿以偿,当他走在路上时,别人会避开他,当他在公交车上站在座位边时,坐在座位上的人会莫名其妙地站起来远离他,而他就可以收获那个座位了。

何止如此!我是在一个课上认识他的,那个课上,我们学习用感觉去感受每一个靠近自己的人。我发现,有的人靠近我,我能感觉到一种热或温暖;有的人靠近我,我会觉得有点冷;有的人靠近我,我会时而觉得冷时而觉得热。这位仁兄靠近我时,我只感觉到一阵阵“阴风袭来”。

我还不够敏感,更敏感的一个哥们儿和他谈话后,莫名其妙地晚上做噩梦,梦见一个歹徒拿着刀子躲在黑暗中,他想将这个歹徒拉到阳光下,但他的手伸过去后,对方却变成了骷髅。

这么可怕的心念,还心想事成,多么可怕!

我们的确都渴望心想事成。对此,许多哲人都说过,这是因为,我们会认为任何一个心念都是“我”。我们都如此自恋,所以渴望所有心念都实现

假若真是如此,那我们真的不过是一个囚徒。这,真的是你的渴求吗?

本文来源:《身体知道答案》,武志红 著,鹭江出版社。


2024.07.15 周一:

突破思维的心魔

思维永远不会找到解决方案,它也不会让你找到解决方案,思维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对于一个困扰了她3年的问题,她有了全新的感受。以前,她觉得那个问题像一个巨大的锅盖,把她罩住了,令她动弹不得。现在这个问题虽然还在,但却像是一个圆球,可以被她捧在手中,细细观看

为什么做感受身体的练习会有这么好的收益呢?一直以来,我的理解是,做这个练习可以将注意力从思维上拿走。思维总是绕圈子的,它就像“现代小说之父”卡夫卡的小说里所写的那种感觉——你希望抵达一个目的地,但你却走在迷宫里,而且这个迷宫其实根本没有路可以抵达目的地。但是,一旦你不再在思维上纠缠,这个迷宫就会自然消解,这时你会发现,这个目的地就在你身边,你已抵达那里。

更直接的说法是,一旦将注意力从思维上拿走,从身体通向灵性的通道就会打开,而答案,总是经由这个通道而来

对此,邓虹嵘老师有更细致的理解。他说,每一个思维都有生命力,而这些有生命力的思维其实可以称为“心魔”,它们一旦生成就不甘心死去,所以会用种种花言巧语诱骗你听从它。如果你只是去思考,那么你就会陷入心魔中,无法找到答案。譬如我这个来访者,她以前面对那个问题时,总是在思考,结果她思考了3年却一步都动弹不得。

心魔是虚的,但是,身体是实的。邓老师说,当我们将注意力从思维转移到身体上时,其实就是离开了虚妄的世界,而进入了实在的世界,这时,事情就会变得不一样了,你每走一步都很扎实。

这个道理,也可以延伸到我那位失恋的朋友身上。如果她只是在思考,那她其实就是陷入了心魔所编织的虚妄世界,但当她在家庭聚会时将事情袒露给父母听,她就是在真实的世界里,和真实的父母打交道,而她也发现,这个真实的世界和自己想象的世界完全不同。从这个角度来讲,想得太多真不是一件好事


心很擅长编恐怖故事

在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发现,无数人都是在思维中打架。在思维中,去向这一方不行,去向那一方也不行,自己无法决定到底该如何做。并且,这些思维都有一个固定的模式。

我们对固定模式的执着,美国“码头哲学家”埃里克·霍弗在他的著作《狂热分子》中有一种解释:

当我们的生活朝不保夕,完全无力控制我们的生存环境时,就会执着于熟悉的生活方式。我们通过把生活模式固定化去对抗深深的不安全感。借此我们给自己制造了一种幻象:不可预测性已为我们所驯服

对抗深深的不安全感,这个说法或许还不够准确,也许更好的说法是,我们作为一个个体,往往因对这个世界缺乏信任而怀有敌意或恐惧。在很多欧美电影中可以看到这种传说,魔鬼撒旦是没有身体的,他必须附身于一个人才能发挥作用,而一个人之所以会被附身是因为自己充满了仇恨。仇恨,是一种最典型的心魔,而对这个世界有恐惧或敌意,则是最微妙最常见的心魔

我在福建南禅寺上内观的课程时,整整10天里,学员们都不能说话,不能碰触彼此,甚至点头、对视等寒暄的方式也不许可。总之,在所有时间里都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感受身体上。这样做时,自己变得敏感了很多,对心魔这个说法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最让我震惊的一件事情是,在静坐感受身体时,我的大腿刺痛了一下,紧接着,我的脑海里出现了一系列画面:一只黄蜂叮在我腿上,将卵产在我腿里,卵孵化出无数虫子……

这些画面都是在极短的一瞬间形成的,以前,我对脑海中这种画面的演变完全缺乏觉知,我所觉知的仅仅是,哦,大腿有点刺痛,于是去抓大腿刺痛的地方。其实,真正让我去抓大腿的,是自己的心在这极短的一瞬间演化出来的东西,心在这一瞬间编织了一个很恐怖的故事,在给我讲,如果你不去抓这么一下,你的大腿就会被彻底侵蚀而烂掉

并且,我发现,将所有信息编织成一个糟糕的故事,这是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做的事情。我和邓老师聊了整整一下午,非常开心。但他讲到的一个信息令我不大接受,结果当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学太极拳的小子无意间制造了种种灾难。

醒来后,我一开始很自恋地想,哦,该不是梦在告诉我关于邓老师的前世之类的更深层的信息吧?但接下来的一刻,我立即明白,我在梦中是将最近看的一本小说《道士下山》的情节演绎到了邓老师身上。

以前,我倾向于将梦看得很神奇,认为梦多是在揭示什么真谛,但我现在有了更中庸的看法,认为有些梦是在揭示什么,但多数梦更像是在编造故事,而且真的就像中国俗语所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起了某个念头,这个念头在晚上演绎成了一个复杂的梦

这种梦,我现在倾向于认为,其实也是一种心魔,可以唤起自己对世界的恐惧或敌意,而继续固守在自己的思维模式中——这也是生活模式,因为生活模式本身就是思维模式的展现


投身于真实的世界

因为和邓老师的这番谈话,我对心理学中行为主义流派的成见也有了一定的改变。行为主义一开始特别抵触“意识”的说法,经典的行为主义甚至完全不理会意识,而只强调行为本身。

对此,首先我会认为过于简单,而且我认为如果意识没有发生改变,行为改变也只是一时的,最后还会回到老路上。所以,一直以来我几乎只重视觉察,并由衷相信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的说法——觉察既是开始也是结束。

现在,我仍然相信觉察是无比重要的,但这个境界或许太高,而当我们只是一味去追求觉察时,很多时候反而陷入了思维的陷阱。真正的觉察,是带着真切的体会,是一种很深的体验,但很多时候,追求觉察更像是思维在打架。很多人看了我的文章后变得很喜欢自我反思,但这种反思经常带有自我批判的意味。

所以,我想强调的是,一个理论——理论也是思考的一种——不管多好,它的价值在于引出你的感受,而不是它有多正确多伟大。现在我想再补充一点,也许最容易引出感受的,是投身于真实世界的洪流中。

很多人会想,等自己变好了才去好好生活,但也许更可取的是,带着心理问题去积极生活。积极生活必然意味着和真实的人打真实的交道,这时你的双脚会稳稳踏在大地上,而所谓“变好了”的过程,却常常意味着在思维的虚妄世界里打架,被种种微妙的心魔所制造的恐惧或敌意给吓到。看起来,是希望变好后能更好地投身到生活中,但实际上,更可能是恐惧或敌意之墙将自己与真实的世界隔离了。

从这一点上讲,行为主义的确有其可取之处,因为它强调立即进入一个真实的世界。如果在这个时候,再多一份觉知力,去体会自己在真实世界里的种种体验,那就再好不过了。

日本心理学家森田正马创办了“森田疗法”,其精髓可以总结为八个字——“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所谓“顺其自然”的意思是,既不与自己的情绪和思维对抗,也不被情绪和思维控制,情绪和思维来了就来,走了就走,随它去。这个疗法的重点是“为所当为”,其意思是,不管你有什么样的情绪和思维,该做什么还要做什么

这个看起来很简单的疗法对于很多病症有很好的疗效,关键也许在于,这个疗法可以帮助我们从种种心魔所编织的虚妄世界中脱离出来,而投身于真实世界之中

我是在凌晨半睡半醒的状态里找到写这篇文章的灵感的,当时有一种顿悟感。有意思的是,随后我做了一个噩梦,梦见我住在一个藏在原始森林深处的房间里,房间里到处都是虫子、蝎子和蛇等令我讨厌的动物,我简直找不到一个干净的容身之处。

这些动物也许代表着本能、冲动和欲望等等,因为我想放下“想得太多”这种自我防御机制,于是它们一下子全出来了,而真实的世界,被我视为原始森林,并且原始森林似乎并不友好,想做到像电影《阿凡达》里的纳威人那样与森林和谐相处可不容易。

也许,这些动物代表着我的种种心魔,又在恐吓我:什么真实的世界,那可不好玩,你真敢去吗?这两种解释或许也只是思考,仍然是新的心魔,但不管怎样,我已决定,我要更积极地投身于这真实的世界。

本文来源:《身体知道答案》,武志红 著,鹭江出版社。


2024.07.16 周二:

对抗痛苦才是痛苦主源

通常,当下所产生的痛苦都是对现状的抗拒,也就是无意识地去抗拒本然(what is)的某种形式。从思维的层面来说,这种抗拒以批判的形式存在。从情绪的层面来说,它又以负面情绪的形式显现。痛苦的程度取决于你对当下的抗拒程度以及对思维的认同程度。

在北京大学读研究生期间,有两年,我患了严重的抑郁症,不仅痛苦,而且还险些导致我毕不了业。

对待沉重的痛苦,人们通常的办法有三种:麻木、逃跑或对抗。总之,会想各种各样的办法去减轻痛苦。

但我没有和这沉重的痛苦对抗,这不是一种有意识的做法,没有人也没有书籍告诉我这样做,我只是自然而然地做到了这一点:沉入悲伤中,体会它,看着它,理解它……

两年后,抑郁症自然化解了,它并没有被消灭,而是发酵并转化成了另外的东西。突然间,我感觉自己对感情乃至人性的了解深了很多,似乎一下子什么书都可以看懂了,什么人的故事都可以听懂了。

我研究生毕业后来到广州,先是做国际新闻编辑,从2005年起做心理版编辑,到现在积攒了很多次类似的体验。这些体验让我确信,一份体验,不管它带给我多大的痛苦,只要不做任何抵抗地沉到这份痛苦中,体会它,看着它,那么它最多半个小时后就会融解并转化

因为我的这些体验,也因为从其他人那里知道他们有更神奇的类似体验,我会在咨询中这样做:当来访者体验到一种痛苦并试图对抗时,我会说,试着不对抗,试着接受它,并沉入这痛苦中

The best thing one can do when it is raining, is to let it rain.

我会觉得,“接受”这个词都不足以描绘这种做法,因为接受看起来还是一种主动的行为,而任何主动的行为,都是在给这份痛苦本身增加一些内容。痛苦来了,只需自然而然地感受它就可以了。

这个办法,有时会有效得可怕,有时则看起来没有那么有效。之所以有时没那么有效,也许一个原因是,当看到来访者难以承受一些痛苦时,我也会担心,所以会做一些事情,让来访者感觉舒服一些,暂时适当远离这种痛苦。

这也是心理治疗的经典做法,即心理医生要根据来访者的接受程度处理其痛苦。或者说,让来访者自然而然地去展开其痛苦。一般说来,随着来访者与心理医生的关系越来越牢靠、越来越信任、越来越安全,来访者会自然而然地展现更多和更大的痛苦。

这就像剥洋葱一样,痛苦只是洋葱的内核,而围绕着这个内核,一个人发展出了复杂的防御方法,也就是对抗这个痛苦的种种办法。但因为在心理医生那里感觉到安全,那些外层的防御方法一个个被放下,最终那个核心的痛苦——也即事件发生时所产生的可怕体验——也可以展开了,这时也就有了修复的机会

不过,有时我总是会幻想,作为一个心理医生,也许可以陪伴来访者直接去面对这个内核。

痛苦与思维,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

痛苦究竟是什么?譬如,失去一个亲人,这是痛苦吗?不是。这只是一个事实,围绕着这个事实所产生的体验才可能是痛苦。

之所以说是可能,因为失去亲人并不必然带给一个人痛苦。例如古代的哲学家庄子,他在妻子逝世后鼓盆而歌,即一边把瓦盆当鼓敲一边唱歌,友人惠施前来吊唁,看到庄子这样做很不满,于是指责他说:“你的妻子和你同居,为你抚养子女,如今老死,你不哭就罢了,反而鼓盆唱歌,太过分了吧?”

庄子说:“不是这样的。她刚死时,我何尝不悲伤?但后来想,起初她没有生命,没有形体,没有气息,而后在若有若无的自然变化中,气息、形体、生命渐渐成形,如今她死亡,就如四季运行般自然。她已安息在大自然的房间中,而我却在旁边大哭,这样就显得太不通达自然的命理了。”

不同的看法导致不同体验。作为一般人,若失去一个亲人,会认为对方彻底离开了这个世界,而且还认为死是一件不好的事情,所以不仅会为自己也会为这位亲人悲伤。但是,在庄子看来,死和生一样,都是“如四季运行般”的自然现象,而且她也并非彻底没有了,她反而是“安息在大自然的房间中”,那又何必悲伤呢

看法和体验之间有着很复杂的关系。通常,我们会不自觉地认为,是事件导致了我们的体验,例如我们会认为,是失去亲人这件事直接导致了痛苦。但很多心理学理论会认为,不是事件导致了体验,而是你对事件的看法导致了体验

但是,看法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对此,埃克哈特·托利认为,看法,或者说是思维,是用来对抗体验的。他在著作《当下的力量》中提出了“向思维认同”和“痛苦之身”这两个概念。他说,我们不能承受“痛苦之身”,于是发展出了种种思维,并认为,这些思维就是“我”,也就是将思维等同于自我,最终令我们陷入思维的墙中,而不能活在当下,与当下正在进行的事物建立毫无障碍的关系。

这听起来会有点复杂,简单说来就是,我们用思维来对抗痛苦,最终又爱上思维,这导致了种种问题

这样看来,思维和痛苦就成了“鸡生蛋,蛋生鸡”的关系了,思维是用来对抗痛苦的,而思维又产生了新的痛苦,新的痛苦又导致新的思维……

这种复杂的关系,仍可以用洋葱来比喻。最核心的还是痛苦,围绕着痛苦的第一层对抗性思维就是第一层“洋葱皮”。但你势必会发现,仅仅这一层思维并不能消灭痛苦,于是,你又发展出第二层“洋葱皮”。但这还是不够,于是你又发展出第三层……

不管我们发展出多少层“洋葱皮”,其实都是在使用同一个逻辑——“我不要某些体验”,并因而发展出了种种对抗办法,但如果能放下这个逻辑,那我们就可以一层层地破除掉思维的“洋葱皮”,最终也破除掉最核心的痛苦。

完全承认现实的恐怖,以这种方式将它消解。葬身鲸腹——或承认你就在鲸腹中。


痛苦更大,还是消除痛苦的痛苦更大?

当我们想破除这一层又一层“洋葱皮”时,可以问自己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到底是那个原初痛苦更痛苦呢,还是想消灭这个原初痛苦的努力令我们更痛苦


对这位妈妈,我也问了同样的问题:到底是女儿打电话这件事严重呢,还是你的做法所导致的后果更严重呢?

这两个故事,尤其是后一个故事,很像是一个经典的洋葱生长过程:一层皮长出来,又一层皮长出来……最后,一层又一层的皮围绕在原初痛苦外,而且它们的体积和重量远远胜于那个原初痛苦,根本不成比例


这句话本身就藏着一个误区——她以为,脸红这件事是自己的思维可以控制的,但其实脸红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事,是我们普通人很难控制的。相反,“下次再遇到这种场合一定不能脸红”其实是一个暗示,她的潜意识,或者说植物性神经系统很难接受到“不能”的信号,相反倒接收到了“脸红”的信号,于是再到了类似场合,她反而会更容易脸红

第二次脸红会让她更紧张,而且她会发现,渐渐的,她不仅在这个特定的场合会脸红,而且在类似场合也会脸红了。例如,本来她只在这个男人面前脸红,但渐渐的,她在其他男人面前也会脸红。发现这一点后,她会再次努力告诉自己,一定不要在男人面前脸红。

这种努力,就意味着第二层“洋葱皮”产生了。如果她继续这样发展下去,结果就有第三层、第四层乃至更多层“洋葱皮”生出,最后,她在所有人面前都可能会脸红。

本来是在一个男人面前脸红这么一件小事产生的痛苦,最终却发展出了这么庞大的痛苦,这是无数心理疾患之所以会产生和发展的共同逻辑。


这个过程意味着,看心理医生绝不等于快乐。很多人会不自觉地认为,看心理医生,就是为了减少自己的痛苦,如果在心理医生那里反而更痛苦,那一定是不对的。

恰恰相反,看心理医生,随着安全感和信任感的增加,一些更深层的痛苦反而会映现出来,于是会体会到平时生活中都体会不到的痛苦


对痛苦越敏锐,就越能承受痛苦

如果你决定也这样做,你可能会有一个疑虑:怎么沉入并体会痛苦呢

在读研究生期间,我的办法是顺其自然,有时候就是硬挨。后来我有一个比较明确的办法了,那就是,当痛苦来临时,我越保持不动就越好,保持不动的同时,我会注意自己内心的种种变化,但我绝不引导这种变化,只是看着这种变化而已

有时候,我会暂时失去觉察力,即这种变化看不清楚了,甚至会觉得没有心力去看,那么,也可以不看,这时只是允许这个变化进行就可以了。也就是说,不逃避就可以了

当然,有时候我会难过得不得了,这时我也会找朋友聊一会儿,寻求一下支持,而我找的朋友,基本上都不会提什么建议,他们主要是倾听。

现在,我多了一个更为具体的办法,这是学来的办法。当一种痛苦的感受产生时,我会坐下来,或躺下来,感受我的身体,将注意力放在身体的某个部位,从这个部位开始感受,然后一点点地转移注意力,感受整个身体。如果某个部位的感受很强烈,尤其难受的感觉很强烈时,我就会把注意力放在那里一段时间

一般而言,将注意力在这些难受的部位多停留一会儿,转化就会发生,这些部位会开始发热。但这是我自己的体验,每个人的体验会有不同。

不仅如此,同时我也会观看我的脑海中出现的画面和想法

很重要的一点是,不管是感受、画面还是想法,我尽可能不做任何努力,不做任何引导,而是把自己交出去,让这些感受、画面和想法自然发展变化

多做这样的练习,你的觉察力会越来越敏锐,你会发现,你的思维是何等疯狂,而思维又是如何利用你的恐惧而控制了你,令你对哪怕一丁点的痛苦都无比惧怕。

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我们都是疯子,是思维令我们发疯的。

以前,我自动发展出的办法中,注意力的焦点主要是想法、情绪和一些莫名的感受,而现在学来的这个办法中,注意力的焦点是身体的感觉。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转变,以前,我总是不自觉地认为,在“身、心、灵”这三者中,心理和灵性是很重要的,而身体没有那么重要,但现在我越来越重视身体,也越来越发现,身体真是非常直接、非常真诚的一条路,它不像心理和灵性那么难以捕捉,而且心理和灵性层面很容易出现自欺,但身体很少自欺

同样很重要的一点是,我发现,随着对身体的觉察能力越来越强,我对身体疼痛的承受能力也越来越强,就好像是因为多了一个内在的观察者在看自己的身体,我和身体的痛苦多了一些距离似的。这种感觉有点怪,因为实际上我对这些疼痛是越来越敏感。

或者,更准确的说法是,因为多了这样一个内在的观察者,我不再会将自我等同于埃克哈特·托利所说的痛苦之身,我是可以更敏锐地体会身体的疼痛,但我同时明白,疼痛并不是自我,所以反而会有更强的承受力

试试看,你也可以做到这一点。并且,我们还会发现,假若我们不再认同自己的思维,又会有多么美的事情发生。

本文来源:《身体知道答案》,武志红 著,鹭江出版社。


2024.07.17 周三:

如心存斗志,也会激起对方的斗志;如大发脾气,对方也不会冷静,所以必须向对手示好。一旦坦诚相待,对方就不会存有戒心,就能听你说话。这是我花了15年才悟出的道理,以后无论我如何多嘴,也不会激起人的反感了。

一个朋友总是和她先生吵架,稍微了解一下他们吵架的细节就会发现,他们总是以“你……”的句式讲话,这样说不了几句,吵架就开始了。

所以,我劝她,以后多用“我……”的句式讲话。并且,我请她当场就她谈到的一起事件做练习,试着用“我……”的句式,对想象中的丈夫讲话。

她尝试了一会儿说,做不到,她没有办法用这个句式讲话。

为什么呢?我说,试着去觉察一下,看看有什么东西阻碍着自己,让自己无法用这个句式讲话。或者说,如果用这个句式讲话,自己会有什么感受。

过了一会儿后,她说,她发现,每当她试着用“我……”的句式讲话时,她就会感觉到很虚弱,相反,如果用“你……”的句式讲话,她会觉得自己力量强了很多

这种强,显然是一种假象,是为了掩饰真实的虚弱感而制造出来的假象。

这个小故事,反映了我们为什么爱用“你……”的句式。因为,当用这个句式时,就意味着,不是我,而是你,要为发生的一切负责。

多数愤怒的真相是恐惧

佛学称,心的本质是攀缘。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的内心无时无刻不在忙着与其他事物建立关系。说这句话的哲人的本意是,因为心是如此繁忙,所以很难有纯净的时候。

在我看来,攀缘没有什么,关键问题是,我们会按照固有逻辑去攀缘,结果就陷入了心早就有的幻象,而不能如实地看待事物。

攀缘的方式,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讲,就是投射与认同。我和你攀缘时,会将我心中的某些事物投射出去,如果你认同了,这个攀缘就成功了,我就和你建立了一个我的心所习惯的关系。

例如我这个朋友,她的真相是,她觉得自己虚弱,当面对她的家庭时,她会觉得没有把握、没有力量,而她不喜欢这种虚弱,于是使用“你……”的句式,理直气壮地指责先生,假若她的先生中招了,便会产生一种虚弱感,觉得自己好像真的不行。


从火气越来越大这一点来看,他们的投射都成功了。她试图用“你……”的句式将自己的虚弱感投射出去,她成功了,他会产生这种虚弱感。但他和她一样不喜欢这种感觉,于是也用“你……”的方式将这种虚弱感反投回去。他也成功了,她也会产生新的虚弱感,严重的时候,会觉得活着真没意思,会想死,于是转而用更剧烈的“你……”的句式攻击他。

这个故事中的道理,其实也是大多数愤怒之所以会产生的道理。太多太多时候,我们的愤怒是一个假象,是为了防御真相而制造出来的假象

我一个朋友惠是很容易愤怒的人。一天,在吃午饭的时候,她突然对婆婆产生了很大的愤怒,强忍着才没发泄出来。

她和我谈到这一事件时,我问她,这种愤怒产生之前,还有别的感受或情绪产生吗?

这是我在谈话中常用到的技巧,很多时候,我们会认为,自己产生了某种情绪、感受或看法,认为事情就是这么一回事,但假若试着去觉察的话,便会发现在这一情绪、感受或看法产生前,还有其他的感受产生。那个在第一时间产生的感受可以称为“原初感受”,找到它,就可以发现问题的根本所在,而其他的感受、情绪或想法,多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防御这个“原初感受”的。 听我这么问,惠静下来,细细体会自己的感受,并发现,在对婆婆产生愤怒前,她有一种恐惧产生——她担心婆婆不爱自己。

这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本来是担心婆婆不爱自己,但却迅速将这种担心转化成了愤怒,本来是渴望关系的亲近,但却立即转化成了疏远。

可以问问你自己,当你过去产生某些愤怒的时候,是不是有同样的心理转变过程?

我认为,这个世界上的许多愤怒或攻击行为,尤其是亲密关系中的愤怒或攻击行为,是一种假象,是用来防御恐惧得不到爱而制造出来的

可以说,本来真相是渴求爱而又担心得不到的虚弱感,也就是说,“我担心不配爱”,但却立即转化成了“你……”句式中的愤怒,表面意思是“我才不在乎你”,并向对方传递一个信号“你不配得到爱”。

这样一来,我们就将自己的虚弱感投射了出去,令对方产生了虚弱感。


他们这样对你,是因为可以这样对你

我的一个朋友严,会经常因为所在的外企公司复杂的人际关系而焦头烂额。很有意思的是,他的人际冲突都源自和下属的关系。并且,这些故事无一例外都有类似的逻辑:他很有耐心,没有领导架子,充分考虑对方的需要,很讲礼貌,但下属对他越来越不尊重。

他几次找我诉苦,听多了,我也有些不耐烦,忍不住点了他一次:“他们之所以这样对你,是因为可以这样对你。”

“你这样说是什么意思?”他不解。

我解释说,每个人都喜欢做有用的事,而不喜欢做无效的事,如果你的属下发现,他们可以不尊重你,那他们就会越来越不尊重你

也就是说,假若你只会使用耐心、没架子、充分考虑对方的需要等方式对待属下,而没有一点厉害手段,那么就是在教你的属下对你不尊重。

听到这里,他说明白了,但他觉得自己就是无法用厉害手段对待任何一个人,而他也认为,他正是因为一直使用这些“让别人感觉很好的方式”才赢得了现在的职位,所以如果让他放弃以前的做法,他会觉得很难。

“哦”,我赶紧说,“我没有说要你放弃以前的做法,你的‘让别人感觉很好的方式’会在很多地方很多时候很有效果,只是你只会使用这一种策略,未免太单调了一些,所以你可以在继续使用这一方式的同时,再增加一个新的方式而已。如此一来,你就会灵活很多,而不是非要在同一棵树上吊死了。”


可以说,严的好人形象是一个生存策略,是他希望通过这样做而获得更多的爱与认可,但是,他没有信心,而且还有怨气,就好像他早就知道,无论他怎么付出怎么善良,都注定得不到更多的爱与认可。

当他的心攀缘时,就会将这个内在的对话投射到一个关系中,而对方也会不自觉地认同他的投射。

这就是说,他的属下之所以不考虑他的需要,对他不尊重,其根本原因是他在教他们这样做,而他随之产生的怨气,也是早就准备好了的。

每个成年人的人生,都是自己营造的,严的故事也不例外。假若我们懂得这一点,我们自然会更用心地去觉察,而觉察的句式自然会是“我……”,这个句式的意思就是“我要为我的一切负责”或“我要发现我内心的秘密”等。

如果没有认同的钩子……

我们不仅要明白自己在玩投射的游戏,而且要明白,别人也在玩这样的游戏,明白这一点,会帮助我们脱离一些可怕的攀缘。用形象的说法来说,投射就好比一个人要去你家里挂衣服,但你家里必须有钩子才能挂得上,而假若你根本没有钩子,他发现没地方挂衣服,那他就会放弃。


我的一个来访者小苏遇到一个疯狂的追求者,他先是迷恋她,等发现怎么做都无法得到她的垂青时,他向她发出了暴力威胁甚至死亡威胁,这令小苏陷入了严重的恐慌中。

这样的威胁是很实在的,所以假若有人遇到类似的威胁,我总是建议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但同时,我也会讲前面给严讲过的那个道理——“他们之所以这样对你,是因为可以这样对你”。

首先,小苏应当明白这个疯狂追求者的内在逻辑,他表现得很愤怒很强大,但这其实是一种假象,他的这种愤怒,是为了防御他得不到所爱的虚弱感才制造出来的。本来,他自己产生了虚弱感,他不想要这种感觉,所以潜意识中想把这种感觉投射到小苏身上

假若小苏产生了恐惧,那就意味着他的这个投射成功了。因为每个人都想做有用的事情,所以这会促使他继续进行投射。相反,假若她不认同这种投射,那么他的投射也会自然停下来。

需要强调的是,不认同投射,绝不意味着还击。通常,我们会认为,对付别人的愤怒与攻击的方式,是给予更有力的还击。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因为还击其实是意味着,他的投射还是发挥了作用,毕竟,我们通常是有了愤怒才会还击,而愤怒之所以会产生,也经常是有恐惧感在先

那么该怎样做呢?首先,小苏可以去感受那种恐惧,既不要因为恐惧产生了而去还击,也不必逃避这种恐惧,她可以很纯粹地去体会这种恐惧。通过这个办法,我们会发现,假若你只是很纯粹地去体会某种感受时,这种感受最终会被化掉,而这种感受背后所藏着的种种情结,一旦被发现也会消失

其次,小苏可以想象自己就是他,去体会他的心境。我深信,我们每个人的灵性都是相通的,当我们很投入地去想象自己是某个人时,我们真的会体会到这个人的感受。

譬如,我另一个来访者,她的父亲非常暴躁,这经常给她造成很大的困扰。一次,父亲再次对家人发脾气时,她放松自己的身体,并在放松状态中去感受父亲的感受,结果进入了自我催眠状态,并发现本来很高大也似乎很强大的父亲,在她面前变得越来越小,最后只有一滴泪水那么大。

这次经历让她深深地明白,父亲之所以通过暴躁的方式显得那么高大,是因为他那时感到非常无助、非常弱小

通过这样的自我理解和理解对方,我们的心就会变得宁静下来,就不会盲目地去攀缘或被攀缘,而且心中还会产生慈悲与宽容。这时,对方不仅无法投射愤怒,还可能会被感化。

本文来源:《身体知道答案》,武志红 著,鹭江出版社。


2024.07.18 周四:

随时保持与身体的链接

史蒂芬·吉利根曾在他的课上讲了一个可以应急的办法。这个办法是,无论身处何种情景,你首先要找到自己的“中正点”

他的意思是,无论遇到什么事情,你首先要保持和自己内在的链接。具体而言就是,你首先要把注意力抽回一部分放到你自己身上,去感受自己的身体,并保持一种身体和内在的平衡

要做到这一点,你就必须保持自己的“中正”,无论处于什么状态,你都能对自己的身体和内在有一个很好的觉知。

通常,我们一遇到袭击这种剧烈的投射,心会一下子缩紧,而我们的注意力很容易会被对方投射过来的巨大情绪力量所吸走,于是就成了一个自动反应机器,被对方的强烈投射所控制了。

要避免这种情况,极为重要的一点是,你不是去更努力地注意对方,而是先把相当一部分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感受你的身体和内在的感受,和你的身体与内在保持一种链接。这时,你就像太极拳高手一样,对方怎么用力你都不会失去平衡。

据我所知,顶级太极拳高手对自己的身体有可怕的觉察力,哪怕仅仅是苍蝇落在身上这么大的力道,他们也会对其性质、方向等种种力的特性在第一时间有很准确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是通过他们自己的身体所实现的。这意味着,他们比对方还清楚其力道,于是就可以很好地将其化解掉。

这种境界也许太高了,但你真的可以把这个当作原则去试试,无论遇到什么情形,首先将注意力抽回到自己身上


警惕可怕的心想事成

心想事成!我相信这句最常用的祝福语的道理。问题只是,你是否知道,你有什么样的“心想”?

我们以为,是我们意识上的“心想”可以“事成”,但实际上,真正发挥作用的常常是潜意识的“心想”

Amy是一家外企的高管,一天上午她开车的时候,车出了点小问题。Amy的风格一向是雷厉风行,所以,她想立即去修车。但她的一个外国同事说,这点小问题不值得单独修一次,你不妨等再出一次车祸再去修。

她觉得外国同事说得有道理,但她心里总有百爪挠心的感觉,好像心里总有一种冲动,恨不得按照自己一贯的习惯立即去修车。

下午,公司开会,Amy在停车场一时走神,结果她的车狠狠地撞在另一辆车上,人没事,但必须去修车了。回忆当时的感觉,Amy说,事故发生后,她隐隐明白,这次事故好像是她内心追求的结果:她似乎想用出车祸这种事情,满足她想立即修车的愿望。

外国同事说的是很有道理的,她内心中有一种声音表示认可他的说法,但她内心中还有一种声音,想完全按照她习惯的雷厉风行的方式去行动。为了实现雷厉风行的风格,她好像迫不及待要出点事情。

这真是可怕的心想事成,却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一个成年人的人生,不管多么不幸,都是他自己追求的结果。


可怕的心想事成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当事人有了一个愿望,但这个愿望当事人认为不能直接表达,于是营造了很可怕的事情,通过这件可怕的事情实现了那个不能表达的愿望。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通常,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有两种动力,某一种动力看起来是好的,而另一种动力看起来是不好的,而我们不愿意做一个道德错误的人,所以只表达那个好的动力,甚至完全意识不到那个不好的动力的存在。但是,这个貌似不好的动力仍要寻求表达,并且,因为这个动力被视为坏的,所以我们也会用坏的方式去表达。最终导致了可怕的心想事成


结果,身体就替她表达了这种不想来的动力,低烧和高烧,都是身体的表达形式。毕竟,这是一种强有力而且正确的表达方式——“不是我不想来,是我的身体状况让我来不了”。但假若她能直接表达“我不想来”的动力,她就可以不必用生病这种方式来表达了。

通过生病的方式表达不是那么正确的动力,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很多人想控制自己的亲人,但他们不能直接说,我就是想让你听我的,所以就使用了生病的方式,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就是心脏病。

当家人之间出现争执时,很多人会对对方说:“你想气死我吗?”然后就有了心脏病的症状,这令对方感觉到紧张乃至害怕,最后不争执了,并顺从了他们的意志。

这种做法成为他们惯用的招数,最后,他们果真患上心脏病,而这成了强大的武器,可以随时拿出来迫使亲人服从他们的意志。

我们希望健康、幸福和快乐,但我们更希望世界按照自己的意志运转。然而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健康、幸福和快乐就是鱼,而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这个世界就是熊掌,无数人选择了后者。

为了实现某个愿望,潜意识会驱使身体陷入非常危险的境况中。对于某些愿望,我们没有在意识上给予尊重,不承认它的存在,结果它就通过潜意识来表达。

要想破掉这些糟糕的心想事成,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觉察。其实,很多可怕的心想事成,当事人都知道最初是怎么回事。

一次,我和一个朋友聊天,他的企业陷入了一种瓶颈。在和他聊的时候,突然有那么一刻,他说自己晕极了。

我让他觉察,这种晕是什么意思。结果他发现,当时我们谈到“怎样可以和一些牛人合作”时,他头晕了。我让他继续觉察,而他在一瞬间明白,原来他和牛人们在一起会感觉到自卑,而他没有意识到这种自卑,于是这种自卑用头晕来表达了。

这一次觉察发生后,他的行为发生了改变,他再面对牛人们时,这种自卑减少了很多,而头晕更是没有了。接下来,他开始和一些牛人们合作,而以前,他会无意中选择与一些水平一般的人合作。

很自然的,当他这么做后,他公司的业绩很快发生了改善。

我们常说,内心的格局决定了事业的格局,这个例子正说明了这一点。

你能否发现,无论是你的人生,还是你的事业,都藏着很多心想事成的秘密?

本文来源:《身体知道答案》,武志红 著,鹭江出版社。


2024.07.19 周五:

人生就是一幕戏,每个人都是主角。然而,我们不只是在演出,更是这幕戏的创作者。因为一般戏剧总有个既定的结局,人生则不同,结果往往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你此生唯一的目的是净化你的灵魂。”


这样看来,一年半时间里20次遭遇客人不给钱,是那个司机自己一个人的命运了,而这种命运,十足是他自己造成的结果——他总把客人当作强盗来看,果真有些脾气大的客人在他那里成了强盗。

依照心理学的理论,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际遇,是因为他内心中有“充满提防的内在小孩”和“经常实施迫害的内在他人”这样一个内在关系模式,他的外部关系模式,不过是这个内在关系模式的自然展现而已

不幸,是他自己营造的际遇。


他自视很高,而对别人总是心怀蔑视和敌意,而这蔑视和敌意就是他的需要,他需要一些“混蛋”,那样好投射出去他的蔑视和敌意。

用心理学来解释,则可以称,他有一个“被蔑视的内在小孩”和“‘混蛋’的内在他人”,这个内在关系模式一展现到外部世界,就是他的遭遇


轮回,是为了修炼自己的心性

这样看起来,人真的是没救了。那名出租车司机和Z好像一点觉知力都没有,从未对自己的特殊际遇有过自省——这是不是我招来的啊,他们从未认识到,这其实是自己在玩的一个心理游戏而已

所谓命运,依照心理学的经典解释,就是我们将自己童年的关系模式投射到成年的人际关系中,结果命运就成了一个无聊的轮回。

但轮回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制造同样的机会,让自己处在同样的人际关系模式中,好从中修炼自己的心性。

怎么修炼呢?这涉及心理学两个核心的概念——投射和内摄。

所谓投射,即将自己的内心投射到外部世界中去,具体而言,即将自己内在的关系模式投射到外部关系中。

所谓内摄,即将外部世界吸入到自己内心中,具体而言,即将外部关系吸入到自己内心中。

我们每玩一个轮回的游戏,都是在制造一个机会,先将内心的东西投射到外部世界中,然后再将外部世界的样子吸入到内心中。假若我们发现,这个外部世界和自己的本心似乎有些不同,那就意味着,我们的心改变了。

当然,改变有可能是朝着好的方向而去,也有可能是朝着坏的方向而去。我们有可能通过一轮的投射和内摄后,变得更宽容、从容、灵活、信任,也有可能变得更狭隘、焦虑、偏执、怀疑。

决定我们去向何方的关键因素是觉察。

自我觉察可帮你远离轮回

最好的觉察是直接去关照自己的内心,在没有做任何事的情况下,就发现自己内心的种种变化过程,并洞察到自己内在的心理游戏的变化过程,从而直接了悟到一些真谛,心没有经历任何事情就净化了。

但是,这很难,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自己的内心就是一块模模糊糊的难以辨认的存在,直接去看的话,什么都看不清,还会让自己非常焦虑。

所以,我们绝大多数人,需要将心通过事情而展现出来,也就是说,将自己的内在投射到外部世界,这几乎是一个必然的需要。

关键是,我们要明白,自己看到的一切外在,都是自己内在投射的结果,我们要有这样一个明确的意识。有了这个意识,我们就不会轻易地埋怨别人,并将事情的责任一味推到别人或其他事物身上,而知道首先要看自己。

这也是传统的心理治疗的核心功能。至少在我看来,心理治疗的目的不是去解决一个问题,而是帮助来访者明白,自己的心是如何制造这个问题的,自己的心又如何展现在这个问题中,当来访者比较敏锐地发现自己的心与这个问题之间的联系后,这个问题就化解了一大半。

我的治疗经验也显示了这一点,经常,似乎没有发生任何明显的变化,只是来访者逐渐了解了自己在一些琐碎的事情上的内心变化,结果他们觉得事情完全不一样了。有时会解决问题,有时问题还在,但他们对自己内在的觉察令他们觉得更宽容、更从容、更灵活、更信任自己和别人,所以可以和那个问题共处,甚至那个问题已不再是问题,虽然事实看上去还是一样

譬如,对于我的朋友Z,通过那次聊天,他第一次开始反思,经常遇到“混蛋”和“吃软饭的女人”,这很可能是他自己内心所营造的。当他这样想时,他的内在就松动了,尤其是,他的注意力不再完全投注于外部,而是有相当一部分开始去看他的内在变化,这势必会带来一些改变

对于那名出租车司机,我没有帮到他什么,甚至他就算是我的朋友乃至来访者,我也难以帮到他,因为他似乎是百分百坚定地认为,这个世界就是如此可怕,那些人就是那么坏,他没办法,总之,他不愿意向内看自己

不愿意向内看自己,那一定是因为,自己内在有很痛苦的东西。如果内在的痛苦太强烈,那通常需要一个很安全的环境,例如心理医生与来访者之间建立的深度信任关系,一个人才愿意去面对,要不然,我们更愿意做的,是将其投射出去

投射出去,就意味着,另外会有一个人承担自己的痛苦。我的朋友M特别爱打架,而且一打就容易打到浑然忘我的地步,所以虽然他力气不大,但他的观察力很厉害,简直像有了心灵感应一样,可以不通过眼睛和耳朵而感觉到对方怎么打,所以他总能占先机。

但打架也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更重要的是,他也觉得不对劲,尤其是那时的情绪他似乎完全控制不住,并且每次打完后他都浑身觉得舒服极了,甚至想,是不是吸毒也就这种感觉。

对此,他有一定的自我觉察,他说,每次打架,都是别人刺激他,让他觉得有被瞧不起的感觉,他对瞧不起的感觉极度敏感,一点忍受力都没有。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小时候他有很多很严重的被瞧不起的感觉,那种感觉可怕极了,他拼命努力,再也不想有那种感觉

打架和打架后的那种舒服的感觉,也是源自这一点——“再也不想有这种感觉”

我的理解是,通过打架,他似乎是将“我被人瞧不起”这种糟糕的感觉排挤出去了,排挤给了被他打败的人。

但这是一个幻觉,因为那些糟糕的感觉不在别处,而是在他心里,打架的愉悦感一走,他会发现,他的内心还是有这些痛苦。这时他更想将它们排挤出去,而打架似乎是一个最好的办法……最终这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让他对打架上瘾。

我的绝大多数文章都指向这一点——认识你自己,觉察你内在的心理变化过程,而不要迷失于自己的外部世界中。因为你看到的外部世界,其实是你自己的内心投射出来的一个心理游戏

记得2007年在上海学精神分析时,一个女同学说,她去找德国老师做治疗,结果德国老师说,她不需要做治疗。

她很惊讶,为什么别人都需要,而她不需要呢?

德国老师回答说,因为她对自己的内在有很好的觉察力,而这本来就是精神分析治疗的目的所在,但她已经有这个,所以不需要治疗。

你可以试试多去看自己的内心,不再怪罪外部的世界,或许你最后会体验到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


心理问题是一种选择

如果移除了障碍,人自然会发展为成熟的、充分自我实现的个体,就像一颗橡树籽成长为一棵橡树。

我愈来愈相信一个说法——每个人都是本自俱足的。这句话的通俗理解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在具备了成长的一切资料,我们不需要向外寻求力量

那么,为什么不计其数的人陷入平庸?这是因为我们自己把自己卡住了

用一种形象的比喻,可以说,我们总是自己沉在陷阱中,陷阱令我们感到痛苦,我们会表现出很想走出陷阱的意愿。然而,当真正开始尝试走出时,敏感的人会发现,自己其实不情愿,或者说,自己其实是反对走出来的

所以,可以说,总是我们自己将自己卡在陷阱中,这是我们的选择


这说明,阿龙的潜意识中一直认为,她的力量一旦被唤醒了,她就是一个疯丫头。所以,她一直封闭着自己内心的力量,而表现出社交焦虑和强迫症的双重症状。

当我让她想象是梦中的朋友并问“她”,“你想说什么话”时,“她”回答说,我怕舞动的阿龙。我再问她,这个梦中的朋友会让她第一时间联想到什么,她回答说,想到了妈妈。

原来,阿龙的妈妈是一个既控制她又溺爱她的妈妈,阿龙的妈妈一方面为女儿做一切,另一方面又限制阿龙的成长,有意无意地让阿龙觉得,成为一个“疯丫头”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假若阿龙这么做了,妈妈会再也不爱她。

由此,就可以明白,阿龙将自己的力量压制住而成为一个弱弱的女孩,这其实是她的选择。童年时,这种选择可以保护她和妈妈的关系,让她获得妈妈最大限度的爱。但现在,她还抱着这种选择,就会成为她成长的障碍。不过,这个梦也说明,她并不是没有力量,只是力量被卡住了而已,她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唤醒自己的力量

如果直接问,你想唤醒自己的力量吗?那么每个人的回答都是肯定的。但我发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一个关键原因是,沉溺在陷阱中是有很多好处的,这些好处令我们舍不得。

本文来源:《身体知道答案》,武志红 著,鹭江出版社。


2024.07.20 周六:

并且,他还说,他的胳膊向上抬的过程中,觉得舍不得,还有些心慌,如果那些好处随着“我是垃圾,我很糟糕”这个信念一同消失,那么他还怎样去适应外面的世界?但这时他记起我曾经讲过的一个比喻:一本书处在桌子边缘,摇摇欲坠,它心里害怕极了,害怕掉下去。但真掉下去会发生什么呢

它会跌落在无限宽广的大地上。

对此,我的说法是,桌子这个水平面就是我们的自我层面的东西,处于这一层面的边缘时,我们会非常害怕,害怕失控。然而,一旦我们听任自己跌落,我们就会跌落到灵性的层面,这是无限宽广也无限安全的领域

果真如此,小邓说,当我帮助他将那个信念拿掉后,那一刹那他有跌落的心慌感,但随即感觉到一股能量从内心深处升起,而“我很优秀,我充满力量”这句话,则随着这股能量自动涌出。


养育者给予好处要谨慎

阿龙和小邓的故事并不是特例,我和来访者之所以能一起取得心理治疗的突破,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发现并化解掉了这种陷阱

我常讲,觉察就是一切,但只是觉察到这种陷阱还远远不够,关键是觉察到我们对这种陷阱的恋栈。可以说,我们一切悲观消极的想法或信念都是陷阱,而我们对自己的每一种悲观消极的想法或信念都很留恋,因为这些陷阱其实曾经给过我们很多好处。

还有很多时候,一些貌似积极的想法也是巨大的陷阱。

在老家过春节时,我一个亲戚说起,她的那一对双胞胎女儿中,老大特别懂事,特别喜欢“卖好”。当老二表现的一些特质大人不喜欢时,老大就会朝相反的方向去做事,还对大人说:“我才不像她那样呢,我是不是很懂事啊?”这时大人都会夸老大,觉得她做得真好。

这种互动会带来很大的问题,这会让老大成为“好人”,而让老二成为“坏人”。大人越喜欢她这么做,她就越容易发展成极端的“好人”,而老二就越容易成为极端的“坏人”。很多家庭中会看到这种现象:一个超级“好人”总是伴随着一个超级“坏人”。因为“好人”发现用他的方式可以获得大人的爱与认可,所以他对这个方式特别执着,而“坏人”发现无论他怎么做都比不过“好人”,于是破罐子破摔发展成了“坏人”,而且他很想对父母或其他养育者发出一个信号:“我就是想看看,我这么做难道就不是你们的孩子了吗?”

我这个亲戚家的老二的确表现得越来越“坏”,典型表现是越来越情绪化,她问该怎么办。

我回答说,解决办法也很简单,不要鼓励也不要打击老大的做法,当她以后再次“卖好”时,可以对她说,你这样做很好,妹妹那样做也很好。

我们的一切行为都是在追求好处,老大之所以喜欢“卖好”,是因为她通过这样做从大人那里得到了很多好处,而当这些好处没有了以后,她自然会放弃这个做法了

这个故事也显示了我们最初的很多问题是怎样种下的。那些现在看起来非常有杀伤力的习惯性做法,最初都是给自己赢得了很多好处的,而且这常常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

而前文中讲到的小邓之所以发展出“我是垃圾,我很差劲”这种具有极大杀伤力的信念,是因为他童年时的生存环境过于恶劣。他的妈妈有产后抑郁症,在他出生时曾试图掐死他,而他的爸爸非常粗暴,经常用最难听的语言咒骂他。在这种环境下,他发展出“我是垃圾,我很差劲”这样的想法,就可以减少期待,并增加自己抵抗打击乃至攻击的能力。

这一点必须得到尊重,所以,无论一个习惯性言行看起来多么不好,都不要恨它,因为它最初保护过你。


在任何一个时候你需要帮助,你的祖先们,你的潜意识就会送给你很多帮助。


的确,我这个亲戚看起来相当憨厚,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其实很想通过占便宜的方式发一笔横财,而且他也的确这样做过数次,并且几次得手。这样的想法,或者说这样的心念,就像是一颗种子,当他怀着这样的种子遇到有同样想法的人,就容易被这些人盯上,于是“碰瓷”的事情就发生了。

因为他“给别人”的是“碰瓷”,所以,他也吸引了同样想占别人便宜的人。当他的力量或资源胜过一些人时,他就有可能占别人的便宜,但当别人的力量或资源胜过他时,他就会被别人占便宜。


那么怎么拥有完美的伴侣?去哪里找呢?去舞厅、星巴克还是图书馆?

罗区的回答是,去你的内心中。如果你想拥有一个什么样的伴侣,先要在你的内心中种下相应的种子,“你那个完美的伴侣是你由你自己的内心所创造出来的”。

不仅如此,甚至周围所有事物“都是经由你的铭印制造出来的;你周遭的世界,周围的人,甚至你自己,都是过去或好或坏的行为、语言以及思想的产物”。

对此,我自己的理解是,这有两个层面:

第一,因为你有一些种子(也即作者说的“铭印”),所以你遇到了符合这些种子的伴侣。

第二,你有了一个伴侣,你可以再种下一些种子,将这个伴侣“创造”成完美伴侣。

如果你希望你的伴侣不再生气的话,你自己首先要停止生气,你自己先要停下来,不要等他停下来,他是你自己的一面镜子。你首先要停止愤怒。不要跟你的伴侣生气,也不要去求他,说你别生气,别生气,千万别生气。

你只要熄灭你内心的愤怒。就这样子,你坚持做一两个星期,你的伴侣的愤怒就会消失,这就是阻止你伴侣愤怒的唯一方法。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最好的道理总是最简单的。


谁是你的-A

不过,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我们种下的种子,常常是二元对立的。当我们种下种子A时,-A的种子同时也一并产生了。

譬如,当父母对高三的孩子说,你一定要努力考上一所好大学。这时,“努力考上一所好大学”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种下了,但同时,“如果考不上一所好大学怎么办”的恐惧也产生了。

同样的,当你对自己说必须成功时,“必须成功”的种子种下了,但“如果成功不了怎么办”的恐惧也产生了。

我们需要对这种二元对立有所意识,否则,假若我们只意识到A,那么我们就会将-A投射到身边的人身上。

改变种子=改变一切

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心中有什么种子,别人就会怎样对待我们,而且不需要意识上知道我们有什么样的种子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讨后,他终于明白,领导之所以这样对他,是因为他心中有相应的种子。首先,他很在乎也很渴望权威人物的鼓励,这源自他渴望得到父母的鼓励,但这个愿望没有实现,父母很少鼓励他。其次,他内心认为,他对自己并不了解,他必须通过别人对他的评判才能了解自己。

因为他有这样的两颗种子,他的领导才可以使用鼓励和否定的方式来影响他。

他问我,他该如何做呢?答案很简单,就是改变他自己的种子。第一,自己去鼓励自己,爱自己,而不再去渴求权威人物的鼓励。一个重点是,接受父母很少鼓励自己的事实,接受自己在家中竞争不过其他兄弟姐妹的事实,这样做才能从根本上化解这种渴望。

第二,认真地去认识自己,并且一遍遍地对自己说,只有我才了解自己。而且,非常有意思的是,当内在的种子改变后,事情立即会发生改变。

此前,我参加了一个萨提亚模式的家庭治疗工作坊,导师是来自台湾地区的赖杞丰。一天上午,他专门处理了一个个案,案主R是一个过度的付出者。她是一个企业家,收入颇高,而且非常照顾自己的原生家庭,不仅给父母很多钱,也给兄弟姐妹很多钱,而家中一有什么不好的事情,都会找她来解决问题。然而,不管她的付出有多大,不管她多么辛苦,从来没有人对她表达过感激。而且,家中如果有好的事情,谁也想不到她。

对此,她自然有很大的怨气。

但是,如果用罗区的观点来看,她之所以会招致这样的结果,是因为她内心中有相应的种子。首先,她的价值感的源泉就是“我能力很强”和“我特别善于为别人考虑”,所以,家中一有什么事就会找她,那样她可以证明自己能力强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她内心深处认为,自己在这个家中是没有人爱的。所以,家人也不会去表达对她的爱。

那个上午的治疗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她终于明白,她很有价值,曾经有亲人给过她很深的爱。

这就改变了她内心的种子。结果,很神奇的是,当天中午,她就收到了弟弟发来的一个短信,感谢她最近帮了自己的忙。

这个短信令她悲喜交集,她对我说,这是她一生中,第一次得到来自家人的感激。

很多读者给我写信说,他们很担心,如果自己改变了,但自己身边的人就是不改变,那怎么办?这个女企业家的故事是最好的答案,她的故事显示,我们自己改变了,别人也会自动改变,而且他们都不需要知道我们发生了什么改变,就会改变对我们的方式,这一切是因为自己内心的种子发生了改变。

美国著名治疗师露易斯·海在其著作《生命的重建》中写了她的故事:在她前几十年的人生中,她不断遭遇别人的恶意对待,屡屡被强暴和虐待,但当她用几个月的时间,通过灵性治疗改变了自己的内心后,这些事情再也没有在她身上发生过。

本文来源:《身体知道答案》,武志红 著,鹭江出版社。


2024.07.21 周日:

虽然承受着巨大的身体折磨,他却是我们遇到的最懂得感谢生命的人,他这方面的人格特质,大大地增添了他身为一位治疗师和老师的说服力。

1919年,在美国一个农场,一场凶猛的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袭击了一个17岁的少年,令他全身陷入瘫痪,除说话和眼动外不能做任何事情。

男孩的妈妈请来了三个医生,他们都对她说,没有指望了,你的儿子活不到明天了。

这个男孩则对自己说,他一定不能让医生们的断言实现。

于是,第二天医生们到来时,他不仅活着,而且精神更好了。他们对此感到惊讶,但他们接着又对男孩的妈妈做了一个残忍的断言:“你的儿子就算能活下来,也永远站不起来了,他会终生瘫痪。”

同样,这个男孩决心不让医生们的这个可怕的断言实现,他又成功了。过了数年后,他不仅站了起来,还在一个夏天,靠一艘独木舟、简单的粮食和露营设备以及一点点钱,独自一人畅游了一次密西西比河。

这个男孩的名字叫米尔顿·艾瑞克森,他后来成为享有全球声誉的催眠治疗大师,他可以说是这一神秘领域无可争议的No.1,也被认为是短程策略心理治疗的鼻祖。

潜意识给了他答案

艾瑞克森17岁开始的康复过程是一个生命的奇迹,这个奇迹是怎样得以实现的呢?

首先,他第一次深刻地领会了什么叫暗示。

暗示是催眠中的一个重要术语,通常意义上,催眠师会通过暗示来影响个案接受自己的诱导。

什么叫暗示呢?艾瑞克森回忆说,三个医生断言他活不到明天,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暗示。假若艾瑞克森接受了这个暗示,真的相信自己活不到明天,那就可以说,三个医生对他成功地实现了催眠。

尽管当时还不是什么催眠大师,但艾瑞克森清晰地知道,这是三个医生不经意中想将他们的意志加在他身上,他决心挑战这个暗示,而他成功了。接着,医生们又发出第二个暗示——他永远站不起来了,他一样决心挑战这个暗示,他又成功了。与第一个挑战相比,这一挑战历程更艰难,而其中的细节也更为引人入胜。

艾瑞克森的妻子伊丽莎白说,艾瑞克森感染脊髓灰质炎后,他的妈妈和一名护士悉心照料他,而那名护士还采用了一种办法——一连串的热敷、按摩和移动瘫痪的四肢刺激艾瑞克森的身体。

但更重要也更激动人心的是艾瑞克森的独自探索。尽管不断遭受命运的打击,但艾瑞克森对他内在的力量一直保持着全然的信任。他深深地相信,意识层面的他并不知道该怎样康复,而他的潜意识深处会知道,所以他令自己的头脑和身体放松下来,而向着潜意识深处说:“我有一个想站起来的目标,请你帮我一个忙,请你指引我该怎么办。”

潜意识果真给了他答案。在全然放松的状态下,他心中映现出他儿时摘苹果的一个画面。

这个画面是真实的画面,他儿时的确曾这样摘过苹果,当时他非常快乐非常享受。

这一画面无比生动,细致入微,他的手缓缓地伸向树上的苹果,似乎被分解成了一系列的细小的动作,而他只是在全然放松又非常专注的情形下去体验每一个细小的动作中手和身体的移动。

这个摘苹果的画面不断在他心中映现,而他则不断去体验每一个细小动作中手和身体移动的感受。

几个星期后,这一画面中牵扯到的肌肉恢复了轻度的行动能力,它们可以做这一画面中的动作了!

接下来,他不断重复这一工作。每当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康复目标时,他都将自己交给潜意识,请潜意识帮自己一个忙,而潜意识也总是不断映现出各种各样的答案,它们可能是类似摘苹果这样的一个画面,也可能是一个意象,或者是其他,但都能指引他达到康复的目的,而在这一过程中,他只需积极地听从潜意识的指引。

我在广州莲花山学习艾瑞克森发明的催眠治疗方法时,授课老师史蒂芬·吉利根博士是艾瑞克森的得意弟子。吉利根说,在这一康复过程中,艾瑞克森深深地懂得,意识或头脑中没有答案,如果他问头脑“我该怎么办”,那么他是找不到答案的,但每当他问自己更深的内在的潜意识时,潜意识总能告诉他答案

整个自我康复过程,是一个深深的自我催眠过程,它的威力以及其中的丰富体验,后来成为艾瑞克森发展自己的催眠治疗办法取之不尽的资源。

艾瑞克森17岁开始的脊髓灰质炎的故事是一个传奇。不过,对艾瑞克森而言,类似这样的传奇也未免太多了一些。他患有色盲、音盲、阅读障碍……

许多正常人所拥有的与世界沟通的渠道,在艾瑞克森那里被命运无情地关闭了,但艾瑞克森反而因此打开了独特的通道。这些通道,本来正常人也有,只是,因为那些常见的通道太好使了,我们开始依赖它们,于是忽略了那些独特的通道,也是更为深邃、更富有价值的通道——与潜意识沟通的通道

相比起艾瑞克森来,一般人拥有的命运的馈赠要多很多,然而,或许是拥有的东西太多了,我们反而喜欢抱怨,为什么我拥有的还不够多呢?为什么命运对我如此不公呢?

艾瑞克森恰恰相反,他对他所拥有的一切总是心存感激,他永远是在享受已拥有的资源,而不是将注意力放在欠缺上

艾瑞克森70岁以后,只能坐在轮椅上。有一天晚上,吉利根去厨房里见艾瑞克森太太,看到艾瑞克森也在厨房,他穿着紫色的运动装,在切晚餐用的菜,非常投入,并对吉利根说:“我正在运动。”

脊髓灰质炎的后遗症跟随了艾瑞克森一辈子,他有过数次严重的复发,因为不断萎缩的肌肉,他本来可怜的视力和听力也不断在减损。尽管他传奇般地站了起来,但他右半边身体的肌肉几乎彻底失去了力量,他只能靠着少许的肋间肌和横膈膜呼吸。此外,他还患有痛风和轻微的肺气肿。

当他70多岁时,早晨是身体最疼痛的时候,通常他要花数小时来进行疼痛管理,要做很大的努力才能穿好衣服和刮胡子,但即便如此,他也保持着坦然的乐观。1974年的一天,他对萨德说:“今天凌晨4点,我觉得我可能会死掉,中午的时候,我很高兴我还活着,我从中午一直高兴到现在。”

艾瑞克森1980年过世,他的太太总结说:“他活到78岁,比他自己预期的久得多,直到过世前一周,他还是过着积极不懈的生活。”


他从不和个案的症状对抗

他也将这种风格带到了其他地方,譬如在治疗中,他不会将时间浪费在个案有什么欠缺上,而是着力于个案已拥有的资源。

很多人都将自己的一些“问题”视为敌人,试图消灭它,但艾瑞克森反而会建议他们接纳“问题”,同时用更优雅的方式去和“问题”共舞。当个案学会优雅地表达自己任何意愿时,这个意愿背后藏着的力量就被人性化了,而所谓的“问题”也不再是问题。

优雅也罢,对“马”的信任或诱导也罢,这些都是外在的形式,而艾瑞克森催眠治疗的核心是,对潜意识的信任

潜意识,请你教我

吉利根开始跟艾瑞克森学催眠时,NLP正在兴起,NLP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你可以模仿任何人”,而吉利根的偶像人物自然是自己传奇的老师,他去问艾瑞克森:“你工作时有没有很多景象?”

艾瑞克森回答说:“没有!”

“你有没有很多内在对话?”

“没有!”

“有很多身体的触觉吗?”

“没有!”

这段问答让吉利根陷入了绝望,他回忆说,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航海家,走到了世界的尽头,不知道还有什么路可以走,但他继续问:“那你到底有什么?”

艾瑞克森回答说:“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你是怎样进入催眠的,也不知道你什么时候进入催眠。我只知道,我有一个潜意识,你有一个潜意识,我们在同一个房间相处,所以,催眠是必然的。对于即将发生的一切,我很好奇,但到底会发生什么,我什么都不知道。这听起来很荒谬,但这很有效。”

后来,吉利根明白了老师的意思。我们通常处于一个找答案的状态,结果肌肉产生了压力,这就是所谓的紧张。但当我们全然信任潜意识,信任内在的灵性时,我们的身体会放松下来,这时,我们就穿越了由肌肉所组成的身体,而进入了“内在的身体”,或者说“内在的灵性的空间”,而答案会自然从这个空间升起,我们只需对此保有好奇就可以了。

催眠前和催眠中,催眠师都会对个案说“放松”,目的就是让个案的肌肉松弛下来,从而可以从“肌肉的身体”中脱离出来。或许很少有人达到过彻底的放松,而艾瑞克森却从可怕的脊髓灰质炎上学到了这一点。

被脊髓灰质炎击垮的人数不胜数,或许,多数人之所以被击垮,是因为将能量放在“我不想……我不要……”上,他们抗拒自己患有这一疾病的事实,而艾瑞克森尽管拒绝接受医生们的可怕断言,但他却从未和这一不幸较劲。这样一来,不仅他可以将生命能量放在自己能做什么上,他还从这一可怕的不幸中获取了资源——他穿越了“肌肉的身体”而深深地认识了自己“内在的身体”

需要说明的是,这一“内在的身体”并不受自己支配,我们面对它时,重要的是信任,而不是指手画脚。摘苹果的那个疗愈性的画面,艾瑞克森没有期待它的出现,它是自然出现的,是艾瑞克森的内在灵性——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内在灵性自然流动的结果。

吉利根说,这是他从老师那里学到的最好的东西:当你不知道该怎么做时,就试着放松下来,对内心深处的潜意识说,请你教我

本文来源:《身体知道答案》,武志红 著,鹭江出版社。


2024.07.22 周一:

一个人是被我们称为所谓“宇宙”的一部分,受时空限制的一部分。他会觉得他的思想与感受和世界其他部分是割裂的,这是他的意识的一种错觉。这种错觉是我们的牢笼,将我们的欲求和情感限制在少数和我们亲近的人当中。我们必须将自己从这个牢笼中解放出来,拓宽我们的胸怀,去拥抱所有生灵和整个世界的美,这是我们的使命

恐惧常是通向天才的钥匙

迪尔茨认为,每个人的身上都有自我和灵魂这两部分。自我关注的是我们周围的生存环境,是我们的需要,它一直在喊“我要什么”,这种需要的另一面是恐惧,即自我觉得我必须得到什么,否则就会死去,而灵魂是通向更大存在的通道,它关注的是整个存在,它总是伴随着一种使命感

普通人之所以是普通人,天才之所以是天才,其核心在于,普通人被卡在自我中,而天才们的自我和灵性是合一的,他们一直保持着灵性的通道。普通人对自我很恋栈,会常说“我”创造了什么,而天才们都知道,重要的是将自己投入到一个更大的存在中,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将灵性的通道打开。对此,现代舞大师玛莎·格雷厄姆有精彩的描述:

有股活力、生命力、能量由你而实现,从古至今只有一个你,这份表达独一无二。如果你卡住了,它便失去了,再也无法以其他方式存在。世界会失掉它。它有多好或与他人比起来如何,与你无关。保持通道开放才是你的事。

这一道理或体悟,差不多每一个天才都有类似论述,譬如莫扎特的说法是:“我真的从不曾研究或追求创意……音乐不是由我而来,音乐是透过我而来。”他还在描绘自己创作音乐的过程时说:“我不知道它们何时出现,怎样出现,也无法强求。那些悦人的欢乐留在我记忆中,我也习惯了像被告知的那样,任由它们蜂鸣……它们点燃我的灵魂,只要不被扰乱,我的主题会自行扩展。”


几乎总是恐惧将我们卡在自我中,而不能打开灵性的通道。在不同的问题状态中,恐惧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便是化解问题状态的钥匙,一旦发现这个钥匙,就可以打开那个通道。所以,“不是用拿掉‘坏我’,不是用‘好我’消灭‘坏我’,不是消灭与挣扎,而是接纳和转化”。


拥抱内心深处那个恐惧的小孩

这个充满恐惧、觉得自己不会被人爱与认可的小女孩才是化解她问题状态的钥匙。这是她20年前开始失眠的原因。当时,她遭遇了一个重大的人生挫折,此后便开始失眠。这个小女孩的意象显示,她之所以失眠,是因为她认为,遭遇了这个挫折后,她就是一个失败的小女孩,再也没有人爱她了。

这在她小时候或许是正确的,但对于现在的她而言是一个幻觉,因她已在很多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并且,四五年前那次没失眠的体验也告诉她,她仅仅作为一个人就是有价值的,她可以不必经过任何人的认可,就天然具有这份价值

所以,当她带着最佳状态的体验去拉、去拥抱这个躲在角落里的小女孩时,转化发生了。有一会儿,她泪如雨下,而那个小女孩不再只是躲在角落里,她也主动迎上去,去接受这份拥抱。

莫扎特的策略则是任由那些悦人的欢乐蜂鸣,并借此打开问题状态,让自己不再卡在自我的恐惧中。


我的拍档是广州资深的NLP培训师舒俊琳,他引导我检验了我一个重要梦想。在这个过程中,我放下了一切疑虑,因为我发现,只要我能全然投入到这个梦想中,我的一切疑虑——也即自我的恐惧会自然化解,当这个梦想彻底成为发自灵魂深处的呼唤时,现实层面的疑虑都将不存在。这并非说,我不需要任何现实层面的考虑,而是说,我越全然地投入到这个梦想中,现实层面会收获越多,但这种收获只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副产品,而假若我试图将它们变成主要的目标,我会感觉,我通向更大存在的灵性的通道被卡住了。这时,我越在现实层面挣扎,被卡住得就越严重,相应地,我的天分发挥得就越困难,这会进一步令我在现实层面更加挣扎,最终发展成一个恶性循环。

在这一星期的课程中,我发现,当我们的人生目标主要是自我层面的需要时,这种挣扎都会发生。并且,我还发现,这种挣扎非常普遍,而自我层面的需要也常化为各种貌似崇高的目标,譬如名誉、掌声、施舍乃至所谓奉献,这些已不再是简单的物质需要,但它们仍然建立在别人的认可上。这就是一种牢笼,正如本文一开始引用的爱因斯坦的名言,“将我们的欲求和情感限制在少数和我们亲近的人当中”。

所以,不管现实主义者和批评家多重要,最终我们会发现,最重要的一环还是梦想家这一角色。假若我们的梦想真正能与更大的存在相连,那时便会产生匪夷所思的动力。


他帮妈妈从晚期癌症中康复

三十多年前,迪尔茨的妈妈的乳腺癌复发。在那一两年前,她一个乳房被发现有乳腺癌,并在医生的建议下做了激进治疗,将这个乳房切掉了。然而,癌症还是复发了,癌细胞不仅蔓延到另外一个乳房、卵巢和膀胱,还蔓延到了身体所有部位的骨髓,锁骨上的一个瘤子甚至大到将骨头都撑裂了。

医生对她说,这已是癌症晚期,她只有几个月可以活了。但真的一定会如此吗?迪尔茨想,也许NLP的技术可以帮到她,于是他亲自给妈妈做NLP的辅导,用的是迪士尼的策略。他问妈妈:“你的梦想是什么?”

她回答说:“我没有梦想了,因为没有未来了。”根据爱因斯坦的策略,假若一个人连梦想都没有了,就只有绝望了,这时任何人都帮不了她。所以,他要先帮妈妈唤醒梦想。于是,他继续问:“如果有,那会是什么?”

她开始有了一个梦想,她说她生命中的一个使命没有完成,她渴望完成它。然而,当走到现实主义者的位置时,她说,她没有计划,因为没有先例,以前病到这种地步的人都死了。

他问:“一定如此吗?你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本来以为只会有一个结果,但最后发现其他结果也可以实现?”

她想到了几个例子,一个是迪尔茨的大哥,小时候被诊断为肌肉萎缩,但最后发现这不是真的,另一个例子是迪尔茨的爸爸,他得了绝症,医生说他只能活6个月,但他改变了生活习惯,最终活了16年。还有迪尔茨的外婆,外婆怀着迪尔茨的妈妈时,医生说她的生殖系统有问题,不要勉强自己生孩子,否则母子都会死掉。然而,外婆深入到自己灵魂深处后,决定还是试一试,最终顺利地生下了迪尔茨的妈妈,后来她又生了三个孩子,医生没法解释这种事,但它就是发生了

通过这些回忆,她想象力的疆域打开了,她不再认为,等死是唯一的可能性,她相信她继续活下去以完成她的一些使命的梦想可以成真,她也围绕着自己的梦想制订了一个可行的计划……最后,她痊愈了,又活了18年。这是一个医生无法解释的奇迹,但它的确发生了。

后来,她常说:“我有两辈子,第一次是发病前,第二次是发病后。得癌症是我生命中最糟糕的事,也是我生命中最棒的事。”

这也是一个转化,一个最糟糕状态向最佳状态的转化。


疾病常是灵魂和自我矛盾的体现

迪尔茨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谈到爱因斯坦的策略时,他几次说,你的想象创造了你的现实。那么,他的妈妈若只是想,一定要活下去,这就会实现吗?

对此,迪尔茨回答说,如果这是自我的需要,是自我从恐惧而发的需要,那么这一奇迹不会发生。同样,假若他给妈妈做NLP辅导时,是从自我层面上说,他害怕妈妈死,他一定要妈妈活下来,那么,这一奇迹也不会发生。要想有这样一个奇迹,关键是深入到灵魂深处,去看一看,到底是什么卡住了,结果令癌症这种最糟糕的状态发生

“大部分NLP技巧是为了自我,作为一个培训师,我成功了,我很伟大,这种感觉是自我的需要,但追求它时,灵魂就会比较痛。”迪尔茨说,“所以,第一件事,把自己放在一边,把那些‘我想要’的想法放到一边,记住莫扎特的策略,‘这些事情只是透过我而实现,而不是由我而实现’。”

这一故事令迪尔茨学会了感恩。本来,他觉得,妈妈再多活两年他就心满意足了,但妈妈最终却多活了18年,远远超出了他的期望。当妈妈多活到10年时,他和妈妈一起去检查身体,妈妈完全健康,锁骨上的瘤没了,甚至用X光都看不出问题。那一刻,他突然意识到,“一个不可能的梦实现了”。然而,在如此长的时间里,他竟然连一点感恩都没有过。他曾暗自许愿,如果妈妈能活下来,他会亲吻大地,以表达感恩,但他一直没有兑现这个诺言。现在,他决定,永远记住感恩,感谢一切。

在采访迪尔茨时,我特地问了一个问题:“你现在如何看待身体的疾病?”

他回答说,疾病的英文“disease”的意思即“不自在”,其本意可以理解为,身体的疾病就是“内在的不自在”的一种反应。

他说:“每一种疾病都是一种表达,当我们压抑一些东西,不允许它在心理和灵性层面表达时,它会通过身体而表达,这就是身体的疾病。可以说,每一种症状,都是一部分自我在说‘不’,但我们不倾听这种讯息,最终它不得不通过破坏性的方式来表达。”

关于妈妈的疾病,迪尔茨说,他后来的理解是,这是一个很深层次的内在矛盾,是自我和灵魂的矛盾。一方面,她的灵魂想做自己,另一方面,她的自我担心这样会失去别人的爱与认可,这种恐惧迫使她按照别人的意志而活。于是,她的生命的最根本动力就被严重压抑了,最终,她的身体用极端的方式向这种活法说“No”。并且,当她通过这次疾病,终于聆听到自己内心的呼唤,并尊重了这种呼声而做自己后,身体就不必再通过破坏性的方式来表达这一动力了。

迪尔茨说,他妈妈的这一对矛盾,也是我们每个人都有的矛盾。生命不断用各种方式呼唤我们,聆听并尊重你的灵魂,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一点,那么我们都可以成为天才。

本文来源:《身体知道答案》,武志红 著,鹭江出版社。


2024.07.23 周二:

在示范中,当迪尔茨让个案D沉浸在问题状态时,D感觉到他的胸口处有一种焦灼的难受感。 迪尔茨问:“假若这个部位可以说话的话,它会说什么?”

D体会了一会儿后说:“它想逃跑,它对我说,搞不赢别人就逃跑吧,如果你不够强的话,别人会欺负你。”

对此,迪尔茨解释说,在辅导中出现的身体的每一症状都有意义,而这些症状都可以理解为被压抑或被忽视的内心的声音,这时培训师就需要抓住它们,方法就是假定它们可以说话,然后看看它们会说什么。当藏在症状背后的声音被表达出来后,这些症状就可以暂时消失了,而假若个案在生活中也能尊重这些声音,并将其中的精神活出来,那么这种症状就可以永久消失。相反,假若我们一直都不尊重它们,这些症状就会一直存在下去,最后还可能会发展成疾病。

迪尔茨阐述的这一道理,我在自己的心理咨询中也屡有发现。

我的一个来访者J,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每天都在思考,这一会儿是应该这样做呢,还是应该那样做?这样做有好处和缺点,那样做也有好处和缺点,那到底应该怎样做呢?她总是陷在这种矛盾思维里,要么是什么都不做,要么是在最后那一刻才做出选择

她的这一特点让我想起了一个叫《布里丹的驴子》的寓言故事。这个寓言故事中,驴子和主人生活在一个叫布里丹的地方,主人在驴子的左侧和右侧分别放了一捆干草,而两捆干草和这个驴子的距离是相等的,这让这个驴子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困境中,它一直在思考,到底该先吃哪捆草效率最高呢?因为两种选择的效率是一样的,于是它一直在思考,最终在思考中被活活饿死了。

过度思考,是因为受不了一些内在的恐怖意象而发展出的一种自欺欺人的防御手段。是你太敏感了。


我们常讲身心灵,一个人的健康必然是身心灵三者的和谐。所谓身心灵,也就是身体、心理和灵性。这三者中,心理也可以被视为意识或思维。现在,我们通常会认为,思维是一种智慧,而身体不是,但迪尔茨说,身体也有着它的智慧。并且,思维很容易自欺欺人并导致“布里丹的驴子”的困境,而身体的智慧则是简单直接的,它从来不会骗我们

迪尔茨说,最新的神经科学发现,人的很多智慧来自于身体,譬如人的肚子里也有一个神经系统,和大脑一样复杂,而很多研究也发现,心脏具有非凡的记忆,它并不只是一个供血的器官。

西班牙一名心脏科医生告诉迪尔茨,他的一个患者做了换心手术后有了一些新的行为习惯,会吃一些以前从不喜欢吃的东西,会到一些以前他根本没兴趣的地方,而他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去这些地方。后来,这个人找到了这颗心脏的捐献者的资料,发现这些饮食习惯是捐献者的,而那些地方对捐献者也有着重大的意义。对此,迪尔茨说:“心脏也有智慧,它不只是一个机器。”

这样的故事常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并且不只是换心手术中才会出现,有新闻报道说,一些换过不是很重要的器官的手术的人,也会有以前捐献者的一些行为习惯。

罗杰斯说,真诚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所说的和所想的是一致的,这叫不欺人,一层是所想的和所体验的是一致的,这叫不自欺。能做到前一层真诚的人是相当多的,但能做到第二层真诚的人就很少了。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或许是我们太依赖于头脑了,而头脑很容易自欺

一旦出现自欺,头脑和身体就会陷入分裂状态,头脑朝这一边走,而身体则走向另外一边,一些身体疾病随之出现。这时,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去对付身体的症状,试图消灭它。假若我们这样做,就是忽略了身体症状所传递的信息,而未必会得到消灭疾病的结果,甚至会被疾病所消灭,或者说,头脑最终被身体所消灭

我想,这句话在很多时候也可以用到我和你身上——“你很快会好转,只要你能尊重你的这些症状背后的一些信息。”


我们渴望爱,可我们又都沉浸在自己的小我中,自恋地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中心,并试图将自己的小我强加到周围的人身上。而一个人对我们越重要,我们这种强加的动力就越强,所以,对爱的渴望反而成了压制彼此的精神生命。

听上去,这真令人悲观,看来无论我们怎么努力,都碰触不到彼此,而只能陷在小我的幻觉世界中。

但其实,我们又生活在一个时刻都在进行着心灵感应的世界,我们时时刻刻地在影响着彼此,只是我们意识不到而已。


身体能清晰“听”到别人的感受

这不仅是我们组的体验,更是全班30多人的共同体验。一位女士说,她的皮肤非常敏感,在听故事时,有时会感受到一阵暖风,有时则感受到阴风,而听一个故事时,她感受到了最冷的阴风,事后发现,这个故事是关于“5·12”大地震的惨烈故事。

一位男士的心比较敏感,他说听故事时心一会儿下沉一会儿上升,这是他衡量讲故事者的悲伤和快乐的基础,如果下沉自然是悲伤,如果上升则是快乐。不过,他发现,这种判断是自然映现的结果,他不能主动去判断,或者说,他不能先启动思维,因为大脑一思考,这种细腻而微弱的感觉就捕捉不到了。

对此,他感慨地说:“以前老觉得,身体热啊,冷啊,疼啊什么的,都与外界没什么关系,都是身体自个的事儿,现在才明白,这与别人的关系很大。”我们的身体都能清晰地感受到别人的感受,这正是家庭系统排列可以发挥作用的一块基石。

痛苦可以通过我们意识不到的途径传递,这是心灵感应的一部分内容,而快乐也一样不必非得通过我们意识的途径进行传递,一个内心里充满喜悦的人可以不用说话就影响周围很多人,让大家都感染他的快乐。

觉知感受帮助交流

郑立峰说,在做治疗时,任何一个被治疗者只要一坐在他旁边,他就会有很清晰的感受,有时感觉头很紧,有时烦躁,有时辛酸……这时,作为治疗师,他会充分去觉知这些感受,并带着这些感受和被治疗者交流,将自己的感受描绘给对方。如果这种感受是被治疗者传递给自己的,那么这种单纯的描绘会给对方带来相当的冲击。

这也是传统的心理治疗中的重点。一个优秀的心理治疗师,不会轻易地使用分析,更不用说评论,而是会靠自己的感受与来访者沟通交流,而一个充分了解自己的治疗师,在咨询环境下的多数感受都是来访者投射的结果,所以他能捕捉到这些感受,也就是能理解来访者,当他将这些感受回馈给来访者后,也就帮助来访者更清晰地理解了自己。

郑立峰强调说,不管是治疗师还是普通人,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必须明白这是谁的感受,如果不清楚这一点,就很容易被其他人所影响

埃克哈特·托利在他的著作《新世界》中讲了一个故事,经典地显示了负面情绪的能量是怎样在人与人之间传递的。

一位女士来见托利,向他倾诉她的痛苦经历,说她还很小的时候就被父亲残酷虐待。托利引导她聚焦在身体内部的感觉上,直接去感受情绪,而不要经过她的不快乐思想和不快乐故事的过滤去对付情绪。她先是很不情愿,说她来到这里本来是寻找“脱离不快乐的方法,而不是进入不快乐当中”,但最后,她终于愿意允许这些情绪存在而不做任何事情。结果,仅仅一分钟后,她说:“我还是不快乐,但是现在它(不快乐)的周围有空间了,不快乐也好像没那么重要了。”再过了一会儿,她解脱了,明白了一旦将注意力直接放在情绪上而不抗拒它,它就不会再控制她了。

她离开数分钟后,一个朋友来看托利,一踏进这个房间,这个朋友就说:“这里发生了什么事?我觉得这里很沉重而且浑浊。我都快吐了。”

这还不止。待了一会儿后,托利去附近一家印度餐馆吃饭,他刚一进去,一个坐在轮椅上的中年人便紧张地看了托利一眼。几分钟后,中年人吃完饭了,但他却突然变得狂躁起来,称饭太难吃,和服务生争吵,然后试图打对方,餐馆老板不得已报了警,警察来后这个男人才安静下来。

餐馆老板似乎知道问题的源头是什么,过来问托利:“是你搞的吗?”

这个故事展示了负面能量的传递途径:第一位女士痛苦的能量场不仅滞留在托利的房间中且被后来的人感受到,还通过托利点燃了那位男子的痛苦感受而让他情绪失控。所不同的是,托利对这个痛苦有足够的觉知,所以这痛苦他可以感受到但不会令他痛苦,而那位轮椅上的男子也感受到了但却没有觉知,估计他也是很想逃离痛苦并习惯和痛苦作战的,所以最后他失控了。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经常听到这一类新闻——某个电台的心理节目主持人自杀了,导致他们这样做的一个最明显的原因是,无数听众的太多痛苦情绪传递到他们身上,令他们积累了不能承受的重量。

“5·12”大地震后,无数的心理志愿者奔赴四川灾区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而我所认识的许多心理志愿者,包括一些著名专家,从灾区回来后出现了至少两三个星期的低潮期,伴有失眠、缺乏胃口、情绪低落、噩梦等各种症状,甚至有一名精神病学的教授,回来后自己进了精神病院。他们出现这一结果,负面能量的感应显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我们太依赖思维

既然心灵感应无处不在,那为什么我们会意识不到它,反而将它当作了非常少有的灵异事件来看待?一个关键原因是,我们太信赖我们的思维,而我们的思维太信赖两种信息来源:五种常见的感觉和语言

五种常见的感觉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而除此以外的感觉则被我们称为“第六感”,这意味着它们被列为难以把握和捕捉到的神秘力量了。

我们的思维能够比较轻松地利用五种常见的感觉捕捉信息,并将它们诉诸语言,而语言则是思维最容易进行组织加工的对象。但是,像那些难以名状的“第六感”,如肌肉、内脏甚至来自骨骼等方面的一些感觉,常常是没有明确对象的,仿佛是独自产生的感觉,难以用语言形容,也就难以参与思维的加工过程。

于是,这就导致了一个结果:五种常见的感觉信息容易被思维加工,于是就被以思维为核心的“小我”喜爱,“小我”可以掌握这些信息,从而给这些信息下了一个判断——“很清晰,很明确”。但是,所谓的第六感的信息难以被思维消化,这挑战了“小我”的“我能理解一切左右一切”的控制感,因而“小我”给这些信息下了另一个判断——“模糊、混乱、莫名其妙”,并进一步排斥它们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思维能力会越来越强,组织加工信息的能力也越来越强,这令我们越来越依赖思维,也就是越来越依赖来自五种常见感觉捕捉到的信息和语言,同时也越来越远离所谓的第六感,越来越远离人与人之间更普遍更常见的心灵感应。

但是,由思维组成的“小我”就宛如一道又一道的墙,将我们彼此割裂开来,而我们还试图用自己的“小我”的内容套到周围乃至整个世界上,这进一步造成了“他人即地狱”的处境。结果,我们不仅孤独,还惧怕关系,如果投入关系,其中一个动力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自恋幻觉——“我控制着这个世界”。

相反,那些所谓的第六感以及未被思维加工过的五种常见感觉的信息却是没有障碍的,思维可以意识不到它们,但它们却无时无刻不在发出信号,并被我们彼此所感应。假若我们能尊重、聆听并觉察这些信息,那么我们会发现,心灵感应不再是什么神奇而玄妙的事情,而是再平凡不过的。甚至,我们还会发现,相比起我们看到、听到后触摸到的信息,心灵感应的信息更为重要,也更为庞大。

本文来源:《身体知道答案》,武志红 著,鹭江出版社。


2024.07.24 周三:

可以说,我一直认为自己在很大程度上是不赞成科学心理学的。但是,这种不赞成,主要是理性思考的结果。只有在这一瞬间,我才第一次深刻地体验到了心灵的存在,从而在这一瞬间完成了从科学主义到心灵主义的转变

一旦真的相信了心灵的存在后,我的心自然便敏感了很多,此后在我身上频频地发生过一些心灵感应事件。

心灵感应在亲密关系中应该是普遍存在的,关键是我们是否注意到了它的进行。

许多人发现,许多同卵双胞胎之间会有很强的心灵感应,一个人如果产生了什么感受,另一个人无论在多远的地方都会感应到。

还有研究发现,新生儿普遍能感应到妈妈的情绪变化。譬如,有经验的妈妈知道,当尚在襁褓中的婴儿哭闹时,做妈妈的应该自省一下。她们会发现此时自己也处于烦躁中,如果做妈妈的想办法让自己情绪平静下来,小家伙们会自动不哭闹了。

这只是婴儿对妈妈的心灵感应的一个小例子而已,其实,因为婴儿的心灵是纯净的,还没有被污染,婴儿的心灵感应的能力是惊人的,细心的人很容易会发现这一点。

并且,孩子对妈妈的心灵感应能力会一直保留下来,只是越来越难以像婴儿时那样敏感而直接了。

郑立峰举过一个例子说,一个妻子经常对丈夫莫名其妙地发脾气,他建议这个妻子再发脾气时给妈妈打个电话。结果,她发现,每当她莫名其妙地想发脾气时,她的妈妈都处在痛苦中。

心灵感应也经常出现在文艺作品中,例如名著《简·爱》便安排了这样一个情节:圣约翰再次向简·爱求婚,简·爱动摇了,这时她听到了罗彻斯特在呼唤她的名字,于是回到了罗彻斯特的身边,而罗彻斯特告诉她,那时他的确正在呼唤她的名字。

埃克哈特·托利在他的著作《当下的力量》中写道:

地球是一个生物体。借用他的话,也可以说,我们整个民族也是一个生物体,我们彼此之间并非没有任何联系的独立的个体,而是切切实实有密切的沟通的共同体,并且这种沟通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只是我们的大脑意识不到而已


在两天的工作坊中,我一直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从而清晰地看出,一些个案之所以唤起了我强烈的情绪反应,是因为我有类似的问题,所以包含着这一类问题的个案毫无例外都会令我泪如雨下。对于这一类问题,我从不曾觉得自己受到了很大影响,但这些感受告诉我,它对我影响至深

不过,其他的个案,当可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时,我都会有非常清晰的感受,但却没有强烈的情绪,这时我知道,我只是有了一定程度的心灵感应,但我没有这类问题。

同源性越强,心灵感应越容易出现。


为什么会有这种巧合,也即轮回发生呢?

在我看来,答案是,我们太喜欢和痛苦对抗。Lisa的痛苦是,妈妈吃了4服打胎药而给她造成了种种影响。这是事实,但Lisa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总想这个事实如果不发生就好了,并因而怨恨妈妈

怨恨妈妈想不要她,是Lisa对抗这个痛苦的方式。也就是说,她心理有了这样一个内在的结构——“胎儿痛恨妈妈曾想不要自己”。

这种内在的结构一旦存在,就会通过种种复杂的运作,而再次在Lisa的生命中展现出来,最终导致了她两次流产。

第一次流产后,新的痛苦又产生了,而新的对抗痛苦的方式也随之产生,结果这又催生了新的轮回。

首先,Lisa已明白,她的第一个胎儿并不恨她,她的第一个胎儿并不需要她的内疚,“被堕胎的胎儿怨恨妈妈”是她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说,她将自己对妈妈的仇恨投射到自己的胎儿身上了,但这不是事实。

这种内疚化解掉后,她就可以更好地接受自己第一次堕胎的痛苦了,而接受已不可更改的事实带给自己的痛苦,可以真正化解掉这个轮回

其次,Lisa需要学习彻底接受妈妈曾想不要自己而吃4服打胎药的事实,她需要从各个角度去看待这个事实,譬如站在妈妈、爸爸和其他一切重要相关人物的角度去认识并接受这个事实,最终彻底放下对妈妈的怨恨,以及深藏在怨恨背后的担心被抛弃的恐惧

这样一来,她内在的“胎儿痛恨妈妈曾不要自己”的内在结构就会消融,而这个从妈妈身上开始的轮回就会终结。

咨询结束一段时间后,Lisa怀孕,后来顺利地生下了一个儿子。


每个人的第一个家都在身体里,每当你真的需要回家,你的身体值得信任,你便可以聆听,可以和它做朋友。

一天,我想起了一些事情,有厌烦感产生。我突然好奇,这种厌烦感到底产生自身体的哪一部分呢?

略一感受,我发现,这种感受差不多完全产生在头部,最多向下可以抵达嗓子的部分。

后来多次做这样的尝试,我发现,至少对我而言,厌烦、讨厌与鄙夷等一些情绪,都是这样子的,其能量基本上是集中在头部。

如此说来,我们说“心中有了厌烦”就是不对的了,实际上,这是“头上有了厌烦”。而且,厌烦、讨厌与鄙夷这一类的感受之所以会产生,总是和头脑中先存在的一些评价有关,如果没有这些评价,这类对别人的抵触情绪也就不会发生了

不过,假若你对自己说,放下这些评价,甚至说,这些评价,从我的头脑里滚出去,那么相反的事情就会发生。这些评价不仅不会消失,反而会变得似乎更加牢固,并且,因为“从我的头脑里滚出去”这句话也是在头脑中发出的,结果是,你的头脑中同时有了一对非常矛盾的声音,这时,你就会头痛

怎么做可以令这些抵触别人的情绪消失呢?我发现,只需将注意力从头部向下移动,譬如移到心口,那些厌烦、讨厌与鄙夷就会消失。尤其是当我将注意力移到肚子甚至小腹部时,那时我会获得一份宁静,似乎刚才那些糟糕的情绪从来没有发生似的。


头脑里的声音常来自别人

跟史蒂芬·吉利根学催眠时,他经常教我们问被催眠者:“你的这份感受发自身体哪个部位?”

原来,我只是在学习催眠时这样询问别人,但有了刚才写的那些发现后,我开始在咨询和生活中这样问自己和别人。

前些天,我朋友的一个读高三的女孩给我打电话说,她原来成绩总是全班前5名,但前不久一次考试跌到了30多名,从此以后她很容易在上课时走神,这时她会努力将自己从走神中拉回来,但越是这样做,走神越厉害,她该怎么办?

我听她讲完问题后,问她,你觉得刚才那些话是从你身体哪个部位发出来的?或者说,你讲刚才那些话时,你的注意力在什么部位?

她想了一会儿后说,全是脑子里,好像脑子里有两个声音,一个声音说“不要走神”,但另一个声音却将自己拉向走神,这两个声音不断地打架,这令她的脑子有些乱。

她讲完这番话后,我建议她坐端正一些,双脚踏在地上,并让她将注意力放到双脚上来,感受双脚的每一部位。

做这个小练习约花了两分钟时间,然后我问她感觉如何,她说,很舒服。

这是一个很小但很重要的体会,通过这样的体会,我们会发现,当感觉到混乱时,常常就是脑子里声音太多,而且它们还有矛盾。这时,如果我们希望通过想明白而理顺这些声音,那只会加剧这个冲突,令自己感觉更混乱。相反,假若我们将注意力从头部拿走,而转移到身体上来,那么这种混乱很容易平息

我的文章常常写:尊重你自己的感觉,聆听你内在的声音。这种说法会让一些朋友感觉到混乱,他们会问,我经常会发现,我同时有几种感觉,我同时有几种声音,而且它们还是矛盾的,我怎么知道哪一个是我的?

对此,史蒂芬·吉利根说,头脑里的声音,常常不是自己的,它们更可能是来自父母、老师和其他人的声音。


最近一个月,我常常问自己,刚才那个感觉、那个声音是从身体哪个部位发出来的呢?结果发现一个规律:

讨厌、厌烦与鄙视等包含着对别人强烈评判的感受是从头部发出的。

同情、包容、爱、悲伤等种种渴望爱又担心失去爱的情感是从胸部发出的,集中部位是心口。

力量,宁静,与某一事物、某一人乃至整个世界的合为一体感产生时,注意力是集中在小腹部的。

可以说,在我们生命早期,我们都有一个阶段,是想用肚子与别人建立链接感的,但逐渐地有了转变,先是变成通过心与别人建立亲密感,最后变成了通过头脑与别人交流。

真正要活出自己,至少需要穿越别人塞到我们头脑中的无数纸条,需要穿越心口那些对爱与不爱的忧虑,最后抵达一种“我是一切,一切也是我”的这种包容一切的力量感。

这样说,显得很宏大,同时也显得很艰难,似乎这不是我们一般人能抵达的境界。

但是,这可从最小的地方开始。任何时候,当你感觉到一种“险夷”时,你可以看看,这是什么。

头脑中的“险夷”,多是养育者、老师、文化和社会塞给我们的。

心中的“险夷”又是什么呢?那几乎总是对不能获得爱的恐惧感。其实,我们之所以会活在头脑的“险夷”中,关键并不在头脑,而在于发生在心口位置的对不能获得爱的恐惧。

本文来源:《身体知道答案》,武志红 著,鹭江出版社。


2024.07.25 周四:

别人证悟到的真理,只是他自己的真理,而不是你的真理。

我学心理学已经近二十年,这个过程中,经常听到持有一些理论或看法的人说:“这就是真理!”

这样的说法,似乎在说,除非你也持有这一理论或看法,否则你就无法认识自己、揭开人性之谜或成为一个优秀的治疗师。

但我的经验显示,其实最重要的是,找到属于你自己的真理


理论的价值在于引出感受

关于人性的理论和看法有无数种,其中任何一种,假若有人对你说,这是唯一的真理,这是唯一的路。那我的理解是,这是一种强加,而且这会损害你自己的觉知力。其实,很多思想之所以能控制很多人,关键就在于这种强加,那时这种思想就是一种极端主义。相反,一旦允许对这种思想进行反思,信奉者都是自由地接受,不信奉者也不必被排斥甚至被杀死,那时自由和宽容就会产生,而信奉者也会是真正的信奉者。

任何一个理论都是一个模模糊糊的框架,它的价值就在于,能不能引出你的一些感受,而每一个感受都会打开你的一扇门,让你更深地发现自己。

所以,千万不要迷信任何理论,一个好的理论自然有一个体系,但这个大厦是靠不住的,它的价值不是让你膜拜,那样你会迷失自己,它的价值在于帮助你唤醒自己的感受,而每一个感受都会点燃你自己。

首先需要尊重自己的感受,我很想给出这样一个教条。

从高中开始,就不断有人问我,武志红,你累不累啊,整天思考这么多?在中德班学习时,班里有一个好朋友,我们整天在一起探讨彼此的发现。有一天她对我说,你很奇怪,你有那么多矛盾的想法,却为什么没得强迫症呢?如果换成别人,这真的就像是强迫症的表现。

现在想来,那么多人的问话和我这个朋友的纳闷,的确有他们的道理。如果我真的只是在思考,那么这真的会得强迫症。

但是,我的思考其实首先是为我的感觉服务的,思考总是第二位的,而感觉是第一位的。

一些重大的突破,总是先有一种感觉产生,然后内心中会升起一个念头,而围绕着这个感觉和念头,我会再做一些思考。这样的“思考”,是不会得强迫症的。其实,强迫症的真正核心内容是,“内在的父母”的声音拼命打压“内在的小孩”,而“内在的小孩”的声音微弱到似乎听不见了,这时思考就会脱离身体成为一种纯粹的思考。

或者,更准确的说法是,这时思考就是一种打架,A似乎有道理但不对,-A也似乎有道理但也不对,结果哪里也去不了了。

向内打开一个通道

尊重自己目前的境界,尊重自己当下的感受,这是我一再强调的。但有意思的是,感受真的是靠不住的,因为当你真正做到尊重一个感受时,这种感受就会融化掉,接着更深一层感受就会产生。并且,这似乎会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最终你会抵达非常神奇的境界。

一位来访者的问题是,她太容易愤怒了,她希望改变但又控制不住自己的愤怒。那么,她首先可以尊重这个愤怒的存在,然后看一看,这个愤怒是什么。

这样做时,她发现,愤怒并不是全部。其实,愤怒产生前,先有一份悲伤发生,这个悲伤是更深的存在,而愤怒是为了防御这个悲伤的。

再接下来,就可以去尊重这份悲伤的存在,并去觉察它。但是,这样做的时候,她会非常的痛苦,非常的恐惧。那么,这种痛苦和恐惧也要尊重,不必非得说,“觉察悲伤”就是真理,你必须这么做才对。

实际上,将一种感觉或看法视为对,将另一种感觉或看法视为错,正是问题产生的原因。当将一种感觉或看法视为对时,我们就允许它出现在意识层面,而当将另一种感觉或看法视为错时,我们就会不允许它出现在意识层面,而将其压抑到潜意识中。

更进一步,当将一种感觉或看法视为绝对正确,而将另一种感觉或看法视为绝对错误时,就会导致极端主义产生,这时就会导致极度的压抑,人性就会被严重扭曲。这时,假若这些不满不被允许发生,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存在。相反,它们会有更可怕的存在——它们以种种扭曲的方式存在于潜意识之中

就算不想做一个彻底的证悟者,而只是想拥有幸福快乐美满的人生,我们也需要向内打开一个通道,与深藏于内心深处的爱意相连。要做这个工作,不是去倡导种种伟大的道理,而是去尊重真实的感受,这样做时,心就会像莲花一样逐渐盛开。

我听过很多故事,从中发现一个共同的道理:假若一个人对本应该挚爱的亲人有着不满、愤怒甚至仇恨,那么,允许不满、愤怒甚至仇恨在心中涌动,允许它们在一个不被批评的空间内存在,这些所谓负面的情绪会融化消解,最终爱意会再次流动,而那时的爱,就是真正的爱。


找回失去的自我

当你的情绪被触动的时候,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触动了你情绪的那个人身上,就是累积内在力量的开始。最重要的一点是,时刻保持与自己的链接,当发现与自己失去链接时,要有意识地回来。

要时刻保持与自己的链接,这一点,是吉利根在课上不断强调的。课后分享彼此的感受时,多名同学对我说,这也是自己在吉利根老师的催眠课上最大的收获。自己未必能在持续12天的课程中成为一名催眠师,而且自己也未必想成为一名催眠师,因为很多人来到这个课上,初衷不是为了助人,而是为了自助,仅仅能养成这样一个意识——时刻保持与自己的链接,就已经可以令自己受益匪浅了

其实,这也是拥有高质量的亲密关系的关键所在。因为,假若我们失去了与自己的链接,我们就会拼命与别人去链接,别人对于我们的重要性,将远远胜于自己。对于这一点,我们很容易会说“因为我爱你”,但这种爱常是幻觉,是我们失去了与自己的链接后,将爱人当成了自己,失去爱人,就意味着失去自己,所以我们会对爱人特别执着。

这个道理,一切社会关系都有不同程度的展现。你或许会有感觉,那些一心想讨好你的人,你反而会讨厌他,想远离他,其中可能最重要的原因是,这人好像是扑上来与你交往,但他那一刻失去了自我,他是一个没有自己的人,而且他还将你当成了他自己,他将自己的生命重量挂在了你身上。

那么,什么是与自己取得链接呢?怎样可以与自己取得链接呢?

首先,我们需要将焦点调回到自己身上。很悲哀的一点是,多数人的焦点都不在自己身上。多数人找心理医生,一开始在心理医生面前谈论的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亲人,最常见的如配偶、孩子或父母等。


按照吉利根老师的说法,这位来访者希望自己永远能保持一种积极的工作姿态,是头脑层面的意识,而累,是身体层面的意识。身体层面的意识,要远比头脑层面的意识更为真实。头脑能发挥作用的前提,就是与身体一致,而假若头脑和身体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的话,那么迟早一个人会发现,他的身体拒绝接受他的头脑的指挥

若想改变这种局面,一个人就要重新与自己的身体取得链接,去认识身体的需要,聆听身体的呼声,并尊重这个声音。


远离体验,也即远离自己

关注自己的感受,可以算是第二个重要的努力了。所谓感受,通常指身体的种种感觉和情绪。有时也会有一些特殊的、难以描绘的感受。

身体的感觉一般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其中对多数人而言比较重要的是视觉和听觉,所以很多练习——包括本文一开始提到的练习——都强调要来访者表达“看到了什么”或“听到了什么”,而情绪、其他身体感觉或一些难以概述的感觉就可以用“感受到什么”来表达。

有时,我会使用一个最简单的治疗方法,即不断地请来访者复述一件重要的事情,同时不断问他当时或在回忆中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复述一遍,再复述一遍,再复述一遍……

这个简单的办法之所以有治疗效果,是因为它可以帮助来访者和这个事件带给他的所有体验取得链接,尤其是一些事发时被他的头脑排斥的体验,或被他忽略的体验,一旦和他的头脑取得链接后,就会立即有不可思议的疗效

其实所谓疗效,就是他重新看这次体验时,有了更多的角度,逐渐地他可以完整地看待他整个体验,而完整地看待自己的体验,会帮助他彻底接受这件事情,而接受势必会带来转化乃至不可思议的疗效。

但这个复述问话法和前面那个“你有什么感受”的问话法一样,切忌只是当成一个金科玉律来使用,治疗师要根据自己的感受来判断,来访者现在是否准备好了这样做,是否乐意这样做。在恰当的时机这样做才会有很好的效果,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有些治疗师喜欢使用宣泄的方法,即让来访者释放郁积已久的情绪。使用这种方法时,有一种认识是,负面情绪累积多了对人不好,需要释放。这种将情绪分成好和不好的二分法,本身就是一种限制性的理念。在我看来,宣泄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最重要的是,通过宣泄,来访者和被自己一直忽略的情绪取得了一个链接,这时就有一个机会,从各个角度去体会、理解和认识这个情绪,和自己的体验有更完整的链接

罗杰斯说:“我就是过去一切体验的总和。”所以,远离自己的体验,也即远离自己,而与自己的体验取得链接,也即意味着开始回归自我

回归自我,听起来是一个很伟大的事情,所以,很多人听到回归自我时,会想到自己该做一些非常重要的事,其实,不必非要去做一些重要的事,一开始只需要留意自己在生活中一些细节的感受就可以了


体验,是存在的证明

我的一个来访者说,在她30多年的人生中,她一直觉得自己挺糊涂的,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的想法是什么,更不知道自己的感受。因为不知道自己是谁,所以她对别人,尤其是恋人的想法非常关注,恋人的一个眼神、随意一句话她都会关注到,假若恋人要求她做一件事情的话,她会把它做到满分,甚至比恋人要求得还要高很多。

我问她:“你怎么认识自己呢?你能否向我描述一下你的特征,描述一下你是什么样的人?”

她立即回答说:“我是一个自私自利、虚荣虚伪的人。”

我反问:“真的吗?这是你自己吗?好像一谈自己,你想到的就是自我批评。”

她想了很久说:“我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子的,我不知道该怎么向你,或任何一个人介绍我自己,因为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谁。”

这是她的认识,她对自己的认识是非常模糊的。但是,在我看来,这并不是真的。我认为,她是一个个性非常鲜明的人,对于各种事物,她有非常清晰的感受。那一次咨询的时候,她和我讲了一段她去买宠物的经历,那段经历看起来一点都不特别,很琐碎,但她讲述这次经历的时候,她把宠物市场的细节、她的种种细致入微的感受讲得淋漓尽致。听她讲时,我好像身临其境,而且听得津津有味。

听我这么说,她觉得有些惊讶,这么琐碎的事情,有什么意义吗?

“当然有意义,而且深有意义。”我说,“其实任何一个时刻,我们都是在与这个世界建立联系,而建立联系的通道,就是我们的感觉,感觉就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证明。”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在我看来,更好的说法是“我感受故我在”。

相比之下,那些伟大的东西,假若只是一个目标,而没有了感受,就只是一个光秃秃的架子,没有什么意义。


她并不非得需要那些极少数时间的极少数体验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她在生命中的任何一个时刻的任何一个真实体验,都是她存在的证明。并且,当她投入她任何一个琐碎的体验时,那意味着她与自己建立一个很好的链接,这时,她是非常迷人的。


体验痛苦时,保持身体的中正

譬如,当发现自己有些失控,或注意力已集中在别人身上时,可以立即将注意力拉回来,并把注意力放在小腹部的丹田位置,或心口的位置。

譬如,可以在这种时候做一个深呼吸,然后注意自己的身体感受,假若身体某些部位有一些特殊感受,可以将注意力放在那里一会儿。

吉利根认为,我们之所以拼命去和别人链接,一个很常见的原因是,我们这时自己身体有很难受的感受,为了逃避这种感受,我们把注意力放到了别人或别的事物身上。但其实,在多数时候,我们若和自己的感受取得链接,不需要太长时间,这些难受的感受就会发生转化。

吉利根老师另一个重要的建议是,当我们和自己的身体取得链接时,要保持身体的中正

保持身体的中正,是太极拳的一个原则,也是吉利根所修习的日本合气道的一个原则,即自己的注意力时刻都要保持一种柔和的平衡。要做到这一点,将注意力放在丹田部位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

当保持身体的中正时,那些难受的体验最容易发生转化。和自己的身体取得链接,和自己的内在取得链接,是一件无比美妙的事情,也是一个很长的旅程。

本文来源:《身体知道答案》,武志红 著,鹭江出版社。


2024.07.26 周五:

不含敌意的坚决

觉察和接纳,是消融负面情绪冰山的最好方法。

差不多一半给我来信的读者,以及许多来找我求助的来访者,一开始的焦点总在别人身上。

例如,他们会问,怎样可以帮到我的父母呢,我的配偶到底是怎么想的?我的孩子真让我头疼……

之所以会这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确会认为,我的痛苦是别人所导致的,如果这个人改变了,我就可以不那么痛苦了。还有一个看起来似乎比较表面的原因是,我们很难做到对别人说“不”,别人,尤其是重要的亲人将他们的某些东西加给我们,我们不舒服,但却难以拒绝。

当不能拒绝别人的事情发生时,会有一个矛盾。一方面,如果你接受了亲人的这些东西,你会难受;另一方面,如果你拒绝,你会觉得内疚,或担心对方不高兴,甚至离你而去。

化解这个矛盾的一个原则是我常提到的“温和而坚定”。首先是坚定,即我坚守我的立场,无论如何都不改变;其次是温和,无论对方有什么情绪或做什么事情,我的情绪都是温和的,不会失控。

温和而坚定,对这个原则,美国心理学大师科胡特有另外一个术语可以描绘——“不含敌意的坚决”。这个术语突出了“非敌意”,即无论你怎样,我都不会有敌意产生

这个原则,听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并不容易,甚至理解起来都不容易。非常有意思的是,我曾连续三个晚上在梦中,自己对自己不断讲解什么叫“不含敌意的坚决”。从梦中醒来后,会在半睡半醒的状态中继续很自然地进行思考,但这种思考,没有任何努力的成分。

正是在这样的状态中,我对这个看似简单的原则有了更深的体会。

威胁,人际关系中无处不在的毒药

要理解“不含敌意的坚决”,关键是“投射性认同”,也即我曾屡屡提到的“自恋幻觉”的游戏。概括起来,这个游戏是一个三部曲:我做了A,你要做B,否则会有C。这个C,是怨气,是威胁性的信息

有时,这三部曲会简化成两部曲——我希望你做B,否则会有C。当一个人大权在握,而且又有极强的控制欲望时,这两部曲会出现。但在大多数人际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中,更常见的是三部曲。

为什么我们会有那种矛盾呢?按照对方的要求做事就会难受,而拒绝对方又会内疚或担心对方不高兴。

因为,每个人都想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所以当强迫自己按照别人的要求做事时就会感到难受。但是,因为对方发出了C的威胁性信息,我们也会接受到这一信息,尽管对方意识上未必发出,我们意识上也未必意识到这个信息,但我们的潜意识会捕捉到,而我们的身体会有反应

不让对方的敌意刺中自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三部曲,譬如有人的三部曲是“我很优秀,你不能指责我,否则我会离开你”,有人的三部曲是“我很性感,你要为我激动,否则你就不是真男人”,有人的三部曲是“我很强大,你得服从我,否则你会很惨”,等等。

如果你遇上一个“我很强大”的男人,或遇上一个“我很可怜”的女子,你该怎么办呢?到底是应该尊重自己的难受而拒绝他们,还是为了维持这个关系,或保护自己的安全,而顺应他们呢?

听上去,我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拒绝他们,要么顺应他们。并且,如果仔细地去体会的话,我们会发现,当拒绝时,会有愤怒产生,而顺应时,会有压抑感

这种愤怒,这种压抑,其实都是敌意。

所以才会有科胡特的解决办法——“不含敌意的坚决”。这个术语,我自己的理解是,拒绝别人的投射时,你很坚决,但同时,你又没有一点敌意

敌意之所以会产生,是因为对方投射的威胁性信息C刺中了自己,而不产生敌意,是因为这个C没有刺中自己,自己没有对它产生任何反应。

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例如,假若一个人没有道理地用枪指着你的头,威吓你跪下来,你要么会产生恐惧,要么会产生愤怒,要么这两者同时存在。总之,他的威胁性信息会激起你很大的情绪反应。设想,他的威胁是10分,那么你的情绪反应也常常是10分,不管是恐惧还是愤怒。恐惧意味着你彻底被投射了,而愤怒意味着你把他的投射彻底反弹了回去

也就是说,他投射来的10分的敌意,也激发了你的10分的敌意。

但有没有可能,你没有敌意产生呢?

被人用枪指着头,这种挑战太激烈了一些。换一些简单的情景,设想你遇到一条哈巴狗,它在向你狂吠。狂吠,自然是一种敌意。那么,你可以不对这种敌意产生敌意吗

很多人难以做到,我经常见到,有人对向自己叫的小狗产生强烈的愤怒。但也有很多人可以做到,他们会对狂吠的小狗微微一笑,他们知道,这条小狗根本威胁不到自己,是它自己在瞎紧张而已

那么,情景更进一步恶化呢?现在是一条猛犬在对你发出低沉的吼声,你会如何?

我有一个好朋友,她尤其喜欢大型犬,每当见到大型犬时,她会喜不自胜地走上前,抚摸它们,抱它们,和它们说话。好几次她这样做时,我都会担心,但结果每次都证明,那些看起来不好惹的家伙都和她处得很好。但是,它们只是对她这么友善,如果我接近它们,它们还是会很警惕,甚至发出威胁性的声音。

她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她心中对它们没有一点敌意,结果她的善意驯服了它们,而我做不到这一点,是因为我心中对它们有敌意,所以也唤起了它们的敌意。或者也可以反过来说,只要它们有一点敌意,我心中也会有敌意,而这会接着唤起它们更大的敌意……


即便是顺从,也是你主动选择的

记得一个小说中,写一个女子在男友的威胁下,去敲诈自己的前情人,那个情人有一个诗人朋友,他也在现场。当时是在海边,这个女子在自己的愿望无法达成时,她退到悬崖边,威胁说,你不要走过来,如果你走近我,我就会跳下去。但这个诗人没有为她所动,而是微笑着走近她,轻松把她从悬崖边拉了回来。

类似的情境,在电影中常出现,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也有朋友做到过。他们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们没有认同对方投射来的敌意,最后化解了对方的敌意

但通常,我们对这种威胁的反应要么是担心或顺从,要么就是不耐烦,甚至说,你想死是吗?那你去死啊,你为什么还不去死?!这两种做法,都意味着我们被对方的投射严重影响了

一旦敌意或恐惧被严重唤起,一个人会做出什么事来就很难说了,所以我们要努力去安抚自己、化解对方的敌意,好让伤害降到最低。

怎样可以做到不被影响呢?怎样可以做到“不含敌意的坚决”呢?

在香港学催眠时,史蒂芬·吉利根教我们做一个小练习:一个人向你打出一拳,你可以当面去感受这一拳打来,你也可以转身站在对方的后边,从这个角度感受他。

两种感受截然不同,第一种情形下,你会感觉到紧张,而且会有恐惧或怒气升起,而第二种情形下,你的身体是放松的,而且会对这个人产生一种理解甚至悲悯。

这是一个很好的做法。解释起来可以说,假若你以为,对方的敌意是针对你的,那么你也会有敌意产生,这很难避免,但假若你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感其所感,想其所想,那么你很容易会理解他,那时就会产生不同的情感。

关键是先化解你心中的敌意

王阳明有一句名言:“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我的心是空的,我此时此刻没有欲念,而你的心一动,我会知道,我会理解,而同时我会洞察到其中的一切虚妄,于是我可以对此做出行动。

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王阳明是当时的第一号功臣,刚立下不世奇功,不仅没有得到奖赏和鼓励,反而被百般刁难,换做其他人,可能早就心灰意冷,被这种敌意给击中了。

但王阳明却没有认同这种敌意,而是化解了这种刁难。对于这支京军,他不仅不计较,反而善待他们,病了给药,死了给棺材,也从来不歧视他们,本地人吃什么,就给他们吃什么。最后,王阳明化解了他们的敌意,这支京军拒绝继续受张忠的支使。他们心中对王阳明再也没有敌意。就像一条猛犬,主人支使它去咬人,但被攻击的对象却浑然没有一点敌意,结果这条猛犬也没了敌意,没有了敌意,攻击性行为也就无从发起了。

更具体地解释,这是一个双重的过程。首先,对于别人的自恋幻觉游戏,我不中招,无论我顺应其意志做了B,还是我拒绝其意志不做B,我都没有被其威胁性的信息C击中。 同时,我并没有玩自恋幻觉的游戏。我做了A,也希望你做B,但我没有威胁性的信息发出。 这双重的过程一旦发生,敌意就无法涌动,敌对行为就无法升起了。

我在一个论坛看到了对“不含敌意的坚决”的讨论,有些人会认为,这是神才能做到的事情,我们很难做到。但在我看来,这是可以做到的,关键就是去觉察,同时也可以在一些事情中去练习。

别人向你投射敌意之所以会成功,根本原因很简单,是因为你心中埋藏着很多敌意。如果你心中彻底没有了敌意,那么敌意的投射就会彻底无效。 所以关键就是要化解自己心中已有的敌意。对于这一点,我的理解是,我们之所以会埋藏着很多敌意,关键不是人性恶,而是人性被压抑得太厉害了。

具体就是,我们将一些行为或情绪视为可以接受、可以表达的,而将另一些行为或情绪视为不可以接受、不可以表达的。于是,我们心中就淤积了太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都会藏在潜意识中。结果,一旦有些信息刺中了藏在潜意识中的这些东西,它们就会被激活,于是我们就会失控,而表现出自己无法控制的敌意来。所谓失控,就是潜意识暂时控制了自己。

心理学家会说,每一个被严重压制的情绪都是一个情结,而每一个情结都是我们自己的一个盲点。这个盲点一被触动,我们就会失控。但假若这些盲点得到了觉察,也就自然化解了,那时别人再去触碰这个地方,就不会激发自己严重的情绪。久而久之,最终就会达到王阳明所说的“此心不动”。

人欲即天理,如果人欲可以不受压制地自然流动,人心就会自然抵达天理的境地,人欲与天理,这两个看起来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词语,其实是一回事。

一个近百岁的心理学家过生日时,他的学生们问他,你做了这么多努力,你现在是不是已经没有情结了。他回答说,哦,不是,只是我对自己的情结有了更好地了解,所以不再轻易被它们所左右了。

这也是我自己的心得,无论是在我自己的成长路上,还是在心理治疗中,我都会发现,一旦我们觉察到一个重要的心结,我们就会变得坦然了很多,宽容了很多。别人再在这个地方玩投射,就很难激起自己的敌意了,而自己在建立人际关系时,也就没有什么敌意了。

不含敌意的坚决,这真的是我们可以做到的事情。

本文来源:《身体知道答案》,武志红 著,鹭江出版社。


2024.07.27 周六:

比方说,父母虐待孩子,这不管看上去多无人性,如果我也能哪怕只是在想象中站在父母的角度看待父母的做法,那么便不会简单地将父母视为可怕的魔鬼。实际上恰恰相反,我总能体会到,做法越是可怕的人,他们的内心越是可怜。

体会到这种可怜,你便无法简单而激烈地憎恨谁。

愤怒、憎恨与仇恨,是一种需要强烈对比的情感,它需要我们以为,这一方是正确的、好的、善良的、可怜的,等等,而那一方是错误的、坏的、邪恶的、可恶的,等等。没有强烈的对比,这种情感就生不起来。

强烈的爱恨情仇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我是对的,你是错的”。要追求到这一感觉,愤怒、憎恨与仇恨就比感恩、谅解与爱更重要。

太多太多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是在主动追求这种感觉,譬如,你对一个人极度付出,而有意无意地拒绝掉对方任何回报,如此一来,你看起来绝对是正确的,而对方绝对是错误的。


我们之所以不敢进入空境,也许正是因为我们会以为,一旦进入空境,就会碰到这个要命的感觉——我不值得爱。

也因而,我们的无数种行为,都是围绕着逃避“我不值得爱”的这种痛苦而建立起来的。我们的无数种破坏性行为,都是为了将“我不值得爱”的这种感觉转嫁到别人身上。

这是通向空境的一个必经点。

无论如何,你都值得试试,每天给自己一点时间,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也许你可以在一瞬间抵达“此心不动”的境地,也许你会在这样做时碰到“我不值得爱”的痛苦,但这都远胜于将时间都耗费在逃避上。

在这样做时,我想,你一定会发现,你真的是在追求分裂,追求一个爱憎分明、有强烈对比的爱恨情仇的世界。也正是因为这样子,这个世界真的看起来是爱憎分明、充满着强烈对比的爱恨情仇,我们有无数杯像毒药一般浓烈的茶可以大喝特喝。

但你可以从你自己开始,至少先将你的心,随即是将你的生活,尤其是你的亲密关系,变得不那么浓烈,真的可以和你爱的人一起喝一杯淡淡的茶,品出其中非凡的味道,那时你会感叹:这就是生命!


她说,她接受的教育,首先是家教,而后是学校教育,没有一个人对她说,尊重你自己的感觉,要通过你的感觉去认识自己、其他人、万物乃至世界。相反,几乎所有人都对她说,你要遵守这个规则,你要遵守那个规则,你要这样生活,你要那样生活……

也就是说,她不仅没有被教导尊重自己的感受,甚至也没有被教导尊重自己的思考能力。

其实,关键还是感受,因为真正的思考能力,总是建立在感受的基础上,而缺乏感受的思考,并不是独立思考,而是在重复别人灌输来的教条。

对于这一点,史蒂芬·吉利根说:“如果没有身体的佐证,一个道理对你而言就可以说是一个谎言。”

这个道理,我们的祖先是非常看重的,“体会”“体悟”“体察”和“体证”等很多词汇都是在说,一个道理必须经由你自己身体的证悟,否则这个道理就不是你的道理。

不是你的道理,自然就意味着,那是别人的道理,是别人传输给你、灌输给你乃至强加给你的道理。

对此,晓枫深有体会。她比喻说,一直以来,她感觉自己的脑袋就像是一个椰子,椰子里塞满了纸条,每一个纸条都有父母给她的一个道理。当遇到一件事情时,她会从椰子里调出一个相应的纸条来,然后按照这个纸条去行动。几乎没有哪个纸条是自己写的,主要都是父母灌输的看上去很好的道理。

在这个教化的历程中,我们最后只剩下了僵硬的秩序与道理,而失去了自己的心。

这些被灌输来的道理有很多缺陷。第一,调出来一个合适的纸条不容易,有时要花费很多时间去调动。

第二,每当调用一个纸条时,身体似乎都不愿意。

第三,这些纸条经常相互矛盾,冲突得很厉害。

任何一个细节向下看,都可以看到自己的真实存在。


当下的关系模式是童年的关系模式的再现。

假若你的“椰子”中塞满了“纸条”,那么,任何一个令你有所触动的时刻都是一个机会,可以让你发现那些自觉不自觉冒出的“纸条”,同时,觉察到“纸条”下面的真实感受,一旦发现自己的真实感受,就可以有机会尊重这个真实感受了。每当你做这样一个努力,就意味着你更进一步接受了自己。随着你越来越接受自己,你会离自己越来越近,而晓枫品尝到夹心饼干味道的奇迹般的体验就可能会降临到你身上。

试试看,从任意一个触动你的瞬间开始,试着向内看,你或许会开启真正属于你的人生。


人是软弱的,所以要觉知,让自己定下来。问题在自己处,不在别人。


她说,她不能这样做,她不能放下对思维的依赖,一旦暂时离开思维而去感受身体,她就有失控的感觉,同时就会有恐惧产生,担心内在有很不好的感受涌出

这样也可以理解,她之所以成为绝缘体,就是为了防范,自己内在其实已经产生过的不好的感受

不管深层的原因是什么,都可以概括说,只有头脑的思考,而与身体失去了链接,也因而与自己的心理体验失去了链接,这就是绝缘体之所以成为绝缘体的原因。


重要的是保持管道的通畅。管道通畅了,才会有我向往的那种境界——让感觉在自己身上酣畅淋漓地流动。

这个管道是如何堵塞的呢?解释起来,这会比较复杂,在我目前的理解中,大致可以概括为两点:一个是,感受是痛苦的,所以要堵塞,另一个是,感受是有罪的,所以不能让它在身心中流动

我们的管道之所以能保持畅通,是因为我们发现这样子可以被别人接受;我们的管道之所以关闭,是因为我们觉得这样子别人不会接受。

不过,必须强调的一点是,这并不一定是别人做出了拒绝我们的行为,而可能仅仅是我们以为别人不会接受

我们对需要有一种矛盾态度,这可以概括成两个声音:我有需要,需要有罪。

因为觉得需要有罪,我们会将自己的种种需要阉割掉。然而,需要、欲望与感受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当我们只是简单地将需要阉割掉时,我们只是在心中筑了很多大坝,不让需要很好地流动。这样做时,需要其实并没有消失,它只是被压抑,并且一定会通过种种方式进行表达,而这种表达还一定伴随着一种感触——这样做是有罪的。

所以,我们必须学习疏通自己的管道。

本文来源:《身体知道答案》,武志红 著,鹭江出版社。


2024.07.28 周日:

在这个地球上,不经你允许,任何人都无法让你觉得低人一等。

我们的人生,都是由我们的自我意象所决定的,如果你改变了自我意象,人生也会随之改变。


马尔茨是如何发现人性的这个奥秘的?这和马尔茨的工作有关,多年的整容经验令他发现两类现象:

许多例子中,改变外部形象似乎能创造一个全新的人,我手中的手术刀变成了一根魔棒,它不仅能改变病人的外貌,而且能改变病人的整个人生。生性害羞、不善交际的人变得大胆而无畏;一位“笨”男孩变成机灵聪慧的少年,后来还成为某知名公司的管理人员;向来怀有“铁石心肠”的罪犯,几乎一夜间从无可救药的家伙变成了“囚犯标兵”……

也有一个谜团始终让我不解:如果手术刀有魔力,那么为什么有些人脸部焕然一新却始终死性不改呢?

此外,他还发现很多人有“虚构之丑”,在他和其他旁观者看来,当事人相当漂亮,但当事人自己却坚定地认为自己很丑,所以一定要整容。

这些现象为什么会发生?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时,马尔茨逐渐明白: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幅用来描绘自己的精神蓝图或“心像”。对我们的意识来说,这幅图像可能模糊不清、朦朦胧胧、不甚分明,甚至一个人的意识根本没有觉察到它的存在,但它的确就在那里,完完全全,纤毫毕现。

这个自我意象就是我们自己对“我是什么样的人”的看法,它是以我们的自我看法为基础形成的。

这些关于自己的看法,大多数都是根据我们过去的经历、我们的成与败、我们的荣与辱以及别人对我们的反应,尤其是童年时代的早期经历,而无意识地形成的。

对于一个人而言,一旦某种对自己的想法或信念进入这幅图像,它就会变成“事实”。我们并不质疑它的正确性,而是头也不回地按照它去行动,就像它是真的一样。

自我意象会控制你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哪些事对你来说很难,哪些事很容易,甚至会决定别人对你有何反应。其确定性和科学性,就像一支温度计控制你家中的室内温度那样无可辩驳。


重塑自我意象是关键

所谓自我意象,其实是马尔茨自己对“人格”或“自我”的另一称呼。仔细看来,他关于人格的这个定义,和其他很多哲人的定义是非常类似的。

罗杰斯对“自我”的定义是:自我就是过去一切体验的总和

在我的理解中,关于“自我”的一切内容都是先在关系中发生的,即,先是“我”与某个人发生了一件事情,而“我”将这个事情所带来的一切体验当成了“我”的一部分。于是,先是别人怎么看自己,而最终,“我”也接纳了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上一段中提到的“某个人”对“我”而言越重要,出现得越早,他对“我”的影响也就越大。例如,假若父母在自己6岁前不断地否定自己,那么,不可避免的,我对自己会有一个消极的自我意象——“我不行”。

这个自我意象一旦形成,按照马尔茨所言,“它就会变成‘事实’。我们并不质疑它的正确性,而是头也不回地按照它去行动,就像它是真的一样”。


马尔茨强调,仅仅说“一切存在于你的头脑,你认为自己行就一定行”是不够的,这种说法简直是对人的伤害。

他举例说,自我意象中认为自己“胖”的人总是无法减肥并保持体形,无论她怎样有意识地想尽一切办法与这种自我意象对抗,结果总是徒劳。你无法做到长时间超越或逃避自我意象。就算你真能做到短暂地逃避,也会立即产生“反弹”效应,就像一个橡皮筋,在两个手指之间伸长,但稍一松懈就会恢复原状。

如果某人认为自己是“失败者”,那么无论动机多好,意志力多坚强,他总能找到失败的方式,即便机遇来临,他也会失之交臂。

马尔茨认为,自我意象是一个前提、基石或基础,你的全部性格特征、行为举止甚至所处的环境,都是以它为基础而建立。结果,我们经历似乎总是证明并加深我们的自我意象,从而形成一个循环

这也是我屡屡强调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即一个人一旦有了某种念头,就会驱使自己去实现这个念头,因为,我们无意中会认为,这个念头是“我的”,或更准确的说法是,这个念头就是“我”的一部分,我要捍卫这个念头,就等于捍卫“我”

譬如,假若父母喜欢否定自己的孩子,结果这个孩子进入学校后,就会有“我是一个失败者”的自我意象,而他为了捍卫这个自我意象,成绩会一塌糊涂,这反过来又成了支持“我是一个失败者”的自我意象的证据。不仅如此,父母一方面会难过,同时也会有一种不容易觉察的得意——“我早就知道你是一个失败者,你看我没说错吧”。

所以,要想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关键不是去做积极的暗示,而是重塑自我意象。马尔茨认为:“‘成绩或挣钱能力’建立在某种根深蒂固甚至可能难以觉察的思维模式之上,它一旦改变,你就能从中解放出来,从而更有效地开发自身潜力,并得到与此前具有天壤之别的结果。”


把目标交给潜意识

我们都渴望“梦想成真”,而我现在认为,宇宙或上帝是非常慷慨的,你的愿望一定会实现,问题是,你是否真的只有这样一个愿望?

譬如,你爱一个人,很想和他共度一生,但真的吗?你是不是同时又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你不配他,你不配有幸福?如果是,你想和他共度一生的愿望自然很难实现,因为慷慨的宇宙同时也会帮你实现另一个想法。关键还是我们内心深处的选择——我到底想得到什么。

马尔茨关于潜意识有一个有趣的说法。他反对“潜意识思维”这样的概念,他认为潜意识是一个纯自动机制,没有思维能力。但是,潜意识有更神奇的能力——它可以自动帮助你实现目标,就像巡航导弹的目标追寻机制,只要你设立了一个目标,潜意识的制导系统就会帮助你接近并击中这个目标。

但为什么很多人并没有击中自己的目标呢?那是因为,你并不真正追寻它。或者说,这个目标与你的自我意象不相符。

或者更精确的说法是,你的意识不仅输入了目标,还输入了你没有觉察到的目标。例如你可能一方面说“我要挣钱”,另一方面的自我意象却是“有钱人是坏蛋”;一方面说“我渴望成功”,另一方面却说,“我低人一等”;等等。

只要你的目标很单纯,或者说,你真的设立了一个目标,潜意识就自动会帮助你实现它。


只要你设定了一个目标,你就可以将其交给潜意识去工作,这时你甚至不需要努力,反而越放松越好。当然,为了更深地唤醒潜意识的力量,你需要通过努力去积攒一些素材,这些素材会是线索,可以更好地激活潜意识,这样潜意识可以更好地帮你实现这个目标。有意思的是,这时你越是刻意思考或满腹担忧,你越难以实现目标。所以,我们会看到,那些只知道一味努力的学生,未必会取得好成绩。因为,刻意努力可能会切断我们与潜意识沟通的渠道

努力,但同时要学会放松。放松是更容易找到答案的渠道。努力藏着一个逻辑“我能找到答案”,而放松是“我要松弛掉紧张的神经,打开通向灵性层面的潜意识之门”。也就是说,答案不是我找到的,而是因为我打开了通道,答案自动来到身边。因此,爱迪生才说:“思想就在空气中。”

本文来源:《身体知道答案》,武志红 著,鹭江出版社。


2024.07.29 周一:

我们,在发起一场没有幸存者的“内在战争”

我们常常以为去掉生命里那些“坏的”东西,剩下的就会是“好的”—以为去掉了担心、无力、恐惧、烦躁,剩下的就是勇气、力量、平静、信心、热情。

这种“努力”的改变往往让我们陷入改变的陷阱,我们对自己发出一场内在的战争,而战争的形式,我们一定不陌生:我们想改变自己讨厌的状态,带着紧绷的肌肉尝试让一个改变发生,想把它从我们的生命中除掉,却又紧紧地锁上它

这种试着解决“问题”的努力,变成问题本身。也就是说,我们试图改变一个问题的努力,反而让问题变得更糟糕。人们回应内在“问题”的方式,常常把小问题变成了大问题。


我再一次点点头,带着顽皮的微笑轻轻回应道:“嗯,嗯……那不是很有趣吗?你努力地想去掉脆弱的你,认为‘他’不应该出现,和‘他’对抗,反而让你精疲力竭了。”

他瞪大眼睛看着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但能感觉到他的内在有些东西开始松动,慢慢地打开……

“我不想感受受伤、脆弱,我要做一个坚强的人。”

两个不同的面向,两个相反的自我开始浮出水面。当启动其中的一面去压制另一面时,于是就发起了一场没有幸存者的“内在战争”。

“愿我们能给所有这些不同的‘存在’、不同的内在面向一个空间,欢迎,欢迎……”

我做了一次深呼吸,把他的话轻轻地吸收进来……给这个不被接纳的“受伤的自我”一个位置,给“他”深深的尊重和善意……然后,我温和地看着他的眼睛,再一次轻轻地说道:“欢迎,欢迎……”


如果我们给脆弱、伤痛一个“内在的家”,让内在的每一个面向触碰到人性的临在,那么,脆弱、伤痛就可以转化为资源。

在生命的河流里,我们不可能避免受伤,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把人性的连接带到伤痛之中,在这种高品质的连接里,我们可以体验到:伤痛最深的地方不是伤痛,悲伤最深的地方也不是悲伤,那是灵性发芽的地方,那是每一个人灵魂中最美的部分绽放在这个世界上的地方。


这正是生生不息催眠的核心所在,不是针对生活中的一件具体事情,而是让生命中每一个不同的自我,逐步回归到生命之中,让完整的自我引导生命的改变。

如同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所说,我情愿是完整的,也不愿是完美的,完整才会有创造力

催眠也有一个很美的定义,那就是:催眠,帮助你把灵魂最美的部分,带到这个世界

借由这一本书,我希望能够带给你这样一份礼物:听见灵魂深处的声音,不需要再努力去掉“不好的”“坏的”部分,而是轻柔地把生命里每一个不同的部分回归到完整里,从完整进入世界,你就可以把和平带到世界里


智慧来自和相反面之间的对话,意识和潜意识之间,个人和集体之间,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之间,阴和阳之间……而催眠创造一个空间,抱持矛盾对立的两面**,就像是阴和阳在一起时,就创造了万物,完整的智慧和生生不息的创造力将会产生。

聆听潜意识中每一个自我的声音,比如羞愧、强迫、抑郁、创伤,这些症状的到来是一个信号,这个信号提醒我们内在某些重要的部分偏离了我们的生活道路。症状召唤我们把“他们”重新回归到生命的整体之中,并创造性地接纳和应用,帮助我们朝向生机勃勃的未来。当我们在生命的旅程中创造新的现实和更高的目标时,如果我们对潜意识带给我们的信号、画面、象征不排斥,不抗拒,而是去连接与聆听,那么,我们就会充满着流动性和创造力。

亲子关系、亲密关系、原生家庭关系、重要的同伴关系,每一种关系中都有着一个更深的渴望。听不见的渴望,会枯死在内在,化为冲突、控制或者逃避,而渴望被聆听,成长和疗愈就会发生

回应伤痛的方式或者说我们和伤痛的关系,决定了伤痛是一个问题,还是可以转化为资源。

生而为人,你是否思考过,你来到这个世界的终极目标是什么?谈论终极目标是不是显得渺茫,不接地气?答案不仅是否定的,而且,如果你了解生命的召唤,你会生活得更加落地,更加有方向、有力量、有活力


现代催眠之父米尔顿·艾瑞克森是一个传奇,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的后遗症跟随了艾瑞克森一辈子。他有过几次严重的复发,70岁后,每天早上醒来,是他身体最疼痛的时候,通常要花五六个小时来进行疼痛控制。

当时,艾瑞克森已经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教学和催眠的传承上,他的许多学生都寄宿在他家里。当他每天早上做完几个小时的疼痛控制,开始新的一天时,他都会对学生们说:“在每天醒来时,我都以为活不过今天,但现在,我已经准备好去享受新的一天了。”“生命是用来享受的,无论你的生命有多艰难,你都得到了这份珍贵的礼物,如果你做出承诺要享受它,那么就没有人能把这个承诺剥夺。”

人生给我们的一切,都是可以运用的,可以用于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 无论你现在的生命体验是什么,它都可能是表层的一个小气泡……在你内心更深层的地方,有一个比它更深层的波浪,听,你要用心去倾听,并接受这个存在赠予你的礼物。


矛盾的两端,同时被抱持在一个空间中,是创造力的源始。

一旦我们想要达成一个目标的时候,它的相反面就会马上成立。那么,谁是真的,谁是假的?谁又在说谎?谁是重要的,谁是不重要的?谁是“好”的,谁又是“坏”的?

如果我们创造一个生生不息催眠的空间,去抱持相反的两面,让它们平衡和整合,就会产生一种创造性的生活:“我可以享受我的工作,以及可以放松下来。”

在这一个完整的空间里,意识心智跳出单一的真相执着,放掉紧抓的一边,让自己掉进创造性潜意识的大海中。在那里一切事物都是流动的,我们可以创造一种全新的体验,一个新的身份。然后,我们把它们带到现实中,带到工作和生活中,用以代替冲突的、分裂的自我体验,并在完整的自我中引导改变发生。


心理学家荣格说,潜意识总是试着找到平衡

为了平衡我们充满压力的紧绷的状态,让我们可以放松下来,于是潜意识创造了一个吸烟上瘾的负面模式。

但是,潜意识并不知道,在意识的现实世界里吸烟是危害健康的。

为了让我们能够转化一个负面模式,比如戒烟,我们首先要去聆听潜意识的需求,也许是放松,也许是更多地回归到内在的空间,也许是和自己有更多的连接……

我们必须在正向的情境之下抱持两者(生生不息催眠是一种正向的情境)—抽烟带来的好处,戒烟带来的好处。矛盾的两者需要在一个正向的空间中都被聆听、被了解,同时,我们会看到两者都是有价值的,两者都有着独特的意义和道理

在一个没有二元对立的地方,一个更大的整体的创造性潜意识海洋里,解除意识框架的限制,并允许潜意识的智慧自然呈现,探索更多放松的可能性……或许是童年静静地看着蚂蚁搬家的画面,或者是某一次夕阳下漫步的体验,或者是宽广无垠的天空……我们可以领受创造性潜意识的馈赠,然后用意识的头脑翻译出现实世界里的一个新模式,一个正向的行为,用以满足我们内在的需求。

本文来源:《停止你的内在战争》,黄仕明 著,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24.07.30 周二:

在肤浅的真相里,真实的对立面是虚假;在深刻的真相里,真实的对立面也是真实。

在罗伯特的父亲被诊断出癌症后,对他来说,肤浅的真相就是吸烟是“坏的”,戒烟是“好的”,二者是对立的两面。但是,在深刻的真相里,吸烟对罗伯特的父亲而言隐含着深层的正面动机,意味着“唯一属于自己的时间”,这时,吸烟是“好的”,戒烟也是“好的”,对立的两面都成立。

所以,在生生不息催眠中,我们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创造一个空间,抱持对立的两面,让两者同盟,彼此贡献,使每一个部分都成为创造性团队的成员,并将其整合到一个更深层的整体之中,创造一种和谐的、高品质的身份状态,引导并发展出正向的模式

当互补的两面同时在一个正向场景中被启动时,好的事情就会发生。


完整的自我,其中一个生生不息的认知是:我是××,我也是-××,我是两者,同时,我还有其他的,很多,很多……

比如,“我是自信的,我也是自卑的,我是两者,同时,我还有其他的,很多,很多……”“我是勇敢的,我也是懦弱的;我是真实的,我也是虚伪的;我是付出的,我也是自私的;我是两者,我还有其他的,很多,很多……”

在一种生生不息的催眠状态中—正向的情境中,同时体验两者,体验每一个不同的面向—孩子的自己,成年的自己,1万岁的自己;过去的自己,现在的自己,未来可能的自己,放在同样一个高度上予以尊重。

如荣格所说,我情愿是完整的,也不愿是完美的

因为,完整,才有创造力。就像阴和阳在一起,同时抱持在一个空间里,这样的完整创造了万物。


在矛盾冲突和混乱中待一会儿,打开一个非二元对立的有创造性流动的空间,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创造更多的选择,过上你想要的美好生活。


学会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跳舞

我感受着现场热烈的气氛,想着未来我的公司、我职业生涯中的发展和成功……然后翻牌,牌面上写着:“顺应生命的河流,不抵抗。”我忍不住笑出声来,突然间醒悟,我竟然无意中要去控制生命中的自然发生,希望用外在事物的确定性来对抗生命的无常变化。这不就是我常常和学生们讲的“灵性绕路”的“逃避反应”吗? “如果有一天……我就……”,这是很多人经常会冒出的想法。

如果他理解我更多,我就开心了;如果我有更多的钱,我就放松了;如果我父母更爱我,我就幸福了……为了逃开内心深处的不安、恐惧、不确定性,人们会无意识地紧紧抓住周遭的一切

我们以为达到了心目中所谓的确定性,生活就会好,然而,害怕不确定性反而会导致不确定性。

我们为了达到确定性的努力,反而导致了不确定性

在谈论不确定性之前,我们必须很坦诚地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害怕不确定性呢?我想答案是,因为我们需要某种稳定力来面对和处理生活中的事务

但常见的方式是:我们在一个特定的情境,在此关系中、工作中,保持神经肌肉锁结的崩溃状态。我们紧紧抓住僵化的信仰或信念:我们希望爱人永远如我想象中的方式去爱我,并且保持不变;我们希望事业的发展保持稳定;我们假设通过过去的经验能预测未来发生的事情。

这种神经肌肉锁结的崩溃状态背后的正面动机是:以为这样做就会给我们提供所需的稳定力和确定性。

动机是好的,但负面的崩溃状态下所产生的结果往往是负面的。

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的体验,当你想要探寻某种确定性时,你发现需要付出很多能量去维持这份确定感,任何小的变化都可能会让你感到焦虑、不安,你得到了确定性,但也错过了很多不一样的选择和风景。你发现自己不断地在同一种模式里打转,变得越来越僵化,失去流动性和创造力,只能指责和抱怨

艾瑞克森说:人们之所以制造问题是因为僵化

我们卡在僵化的状态中,会紧紧锁上固化的身份、局限的信念、单一的价值观:

  • 我这个人就是这样的;
  • 这个目标是无法实现的;
  • 工作最重要的是稳定;
  • ……

人们对确定性上瘾,那么就注定像机器一样固定地运作,而不会成为生生不息的创造者。

不是什么都需要百分百确定,我们可以带着身体中心的稳定去触碰每一个不确定的部分,拥抱不确定性的回报,会更有创造力和可能性。


他沉默了许久,说了几个不同的答案,但感觉都回答不了这个问题。突然间,他似乎从梦中醒来一样:“天啊,原来我想了解一切真相,是想对我的生命有更多的确定性。”

“很高兴知道这一点……”我回应他说,“在你的生命中需要确定性……这很重要……这很重要……这是有道理的……”

我邀请他做一次呼吸,给这种内在的需要一个空间。

然后,我继续引导着他,我们一起去探索:“很高兴了解到你需要确定性……同时,还有另外一个方面,我听你说,你无法融入你认为平常的生活,那么,假如你让自己融入,你害怕什么?”

“我害怕浪费时间,让我无法探索生命中那些重要的事情。”

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不是最深层的答案,于是继续追问:“然后呢?你真正害怕的是什么呢?”

他沉默了一会儿,声音响起:“我害怕失控。”


面对生命的挑战,我们会一再地失去和身体中心的连接,迷失在对外在世界的控制中。但同样,我们可以一次次地练习,带着气的流动、放松,回归中心,然后再向世界敞开。练习同时拥抱两者,并且学会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边界之间跳舞……

最后,他带着幡然醒悟的感觉说:“原来真正的稳定感不是任何外物,而是在身心之中……我害怕投入到平常的家庭中,那些琐碎的事务会让我失控。我不顾一切地追求生命的终极真相,是为了对生命有更多的掌控感和确定性。原来,我害怕生命里的不确定性,我想紧紧抓住某些东西。”


连接身体中心, 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跳舞

第一,我们要知道确定性是相对的,不确定性是绝对的,两者都是生命的真相。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认为万物都处在变化之中。

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无常才是恒常。

从生生不息的创造力的角度,我们需要两者:连接身体中心的稳定性,且带着正向意图的专注力,进入不确定性的世界之中

第二,提高连接身体中心的能力,培养内在的确定性,以应对外界的不确定,而不是把选择权交给外界,一味地向外寻求确定感。

在生生不息催眠中,我们强调连接身体中心的重要性。

身体的中心点不仅仅是物理性的,也是心理性的。当我们在腹部丹田的位置和心脏附近的位置,感受到自己身体有一个中心点的时候,通过连接这个中心点,我们可以调频我们的专注力,使之与行动互相连接着,同时,持续地围绕着这个中心点保持连贯行动。

回归到身体中心会带给我们深深的稳定感,让意识带着放松的专注开始流动,使得我们有能力与问题同在,但又不会掉到问题里。

第三,拥抱不确定性,放松自己,有能力在问题与混乱里待一会儿。

通过连接身体中心,就算是在极度困难的深水里,你都可以保持稳定的觉察以及自我连接,能够在流动的、变化的海洋里学会游泳;让你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在无常变化的世界里跳舞。

在通往生生不息的创造性道路上,无论是事业、关系、健康、内心状态,都需要在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稳定和流动这矛盾的两端之间寻求平衡。矛盾的两端同时被抱持在一个空间中,就是创造力的源始

本文来源:《停止你的内在战争》,黄仕明 著,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24.07.31 周三:

如果只有潜意识,就无法在现实的世界里为我们创造具体的、真实存在的东西。就像一个孩子,有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他的弱项是缺乏自我觉察。他无法分析一种具体的情况,快速地制定方案,比较和选择一个更好的策略,并持续地付诸行动,因此无法创造具体的现实。


**只有动物性的潜意识的能量和表达,没有自我觉察的意识在场,那么,内在的不同面向在人类的社区里就无法被赋予人文的价值,这会给我们带来情绪泛滥、抑郁、冷漠和上瘾。

如果只有意识的孤立,没有聆听潜意识的声音,那么,我们就像机器一样运作,变得僵化和教条主义,带来更多的对抗和固执。

潜意识与意识力量的整合,才能使一个人迸发出生生不息的创造力。


虽然每个人的生命旅程都是独一无二的,但人的生命历程蕴含着相同的底层结构,每个人的生命都会经历“花园—荒原—花园”的旅程

第一段生命旅程—花园的人生,通常指我们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天真、好奇,对万事万物敞开,与一切事物融合……


正如吉利根博士所说,潜意识是一个为了人们的创造性改变而存在的无限潜力的场域,因为潜意识可以“无中生有”—当现实世界里一种特定的模式失效时,你的潜意识里携带着许多其他可能的方法去克服和面对这个挑战

比如,在亲密关系中,也许很多人从意识心智中理解到的爱就是:如果这个人照顾我,给我更多支持,更关心我、理解我,我就会更多地感觉到被爱。然后我们会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对爱的固化的理解方式、僵化的模式、单一的定义会制造很多问题和不快乐

只要我们进入亲密关系,随着关系的深入和时间的推移,一切都处于变化之中,曾经对我们有效的方式,迟早都会产生改变


在我们的生命里,每一次遇到挑战时,在创造性潜意识场域里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很多可能性,帮助我们创造新的现实。

虽然,在潜意识这个无限可能性的场域之中,万物皆存可能,但到目前为止,如果没有一种自我意识的觉察把它变成现实,那不过是白日做梦。

所以在生生不息的创造性旅途上,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意识心智。通过意识心智的翻译,我们可以把这些新的可能性运用到现实世界。

意识心智通常是用来管理和控制的。它是语言、逻辑、线性,它是设定目标、保持连贯行动、创造秩序、专注于控制和预测未来……因此,它是生活的一个重要工具,帮助我们合理地过每一天的生活,然后可靠地重复我们以前做过的事情。

意识心智是一个有自我觉察的地方,但不是一个“无中生有”,充满无限可能性和创造力的地方。

我们如果紧锁在意识心智里,就来到了约瑟夫·坎贝尔描述的第二段生命旅程,也就是荒原的人生。随着我们逐渐成长,从父母的期待、他人的眼光、社会的教育中,我们的自我意识慢慢形成,这时候,我们往往变得过度思考,卡在头脑狭小的空间里打转,对生命的惊奇失去了好奇心,习惯性地用过度思虑的方式去代替真正的生活体验

在成人的世界里,有问题,意味着要思考更多,努力想。这种“便秘式”的思考方式让我们的头脑和身体解离,关闭了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通道,让我们无法再聆听、连接潜意识更多的可能性和智慧,失去了创造力,在同一种负面模式或负面情绪里重复、打转……

在荒原的人生中,充斥着抱怨、指责、上瘾,人们沉溺于情绪泛滥或是药物,不停翻看手机,和真正的生命体验失去连接。


这也是我们的第三段生命旅程,意识的整合之旅的含义,也就是约瑟夫·坎贝尔所说的重新回归到花园的人生。但是,此花园已非第一段生命旅程中的花园。这个花园是什么呢?—带着成人成熟的自我意识和孩子般天真、流动、富有创造力的潜意识,连接、整合、互补,彼此贡献。

如果只是停留在潜意识的无限可能性,只不过是做梦;如果没有意识的参与,在现实世界中无法产生任何结果;同样,如果只是停留在意识心智,就会变得僵化,没有流动性,失掉创造力。

要想在生命中跨越挑战,梦想成真,就需要创造性地运用来自潜意识的可能性,同时运用意识心智,去设定目标、保持行动、创造意义。

两者之间互补,彼此带来贡献,更完整的智慧就得以产生,创造力正是来自意识和潜意识两者之间的对话。


第一步,我们需要创造一个生生不息的场域,放掉意识头脑里单一固化的模式,并转变为正念临在的意识。

在催眠里我们的做法是,邀请你从思考的头脑调频到呼吸上……专注呼吸……放松……带着放松的专注根植于大地……安住在当下……然后连接身体的中心,并从中心向更大的场域打开……在这里打开一个创造性的场域……允许潜意识的流动,而不是陷入紧缩的状态里。

因此,第一步的重点是将注意力从思考转移到呼吸上。

第二步,在意识心智里,设定一个正向意图—“在我的生命里,我最想创造的亲密关系是……”轻柔地抱持着正向意图,把正向意图的种子带进生生不息的状态里。

第三步,带着好奇在潜意识的无限可能性里,用信任代替控制,等待更大的智慧,它来自比头脑更深的地方。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关于爱有很多不同表达的形式和意义,不同的画面、象征……如果有一个不同的画面、象征、意义,引起你的共鸣,那么把它带到你的意识头脑里,并在你的关系中去好奇如何重新创造关于爱的体验、爱的意义、爱的关系。

这也是生生不息催眠带给我们最美的一份礼物。当我们进入生生不息的催眠时,我们在意识的现实世界里退后一步,放下我们固有的身份地图,接着向创造性潜意识打开,编织新的现实地图,并通过意识心智应用到日常生活里

生生不息催眠的工作就像是一座桥梁,连接无限可能性和具体现实两个世界。转化,发生在桥梁之间。当然,这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也请给自己多一些理解和练习的时间。


内在世界,外在世界,对应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改变法则

在外在世界,当我们遇到问题,或创造新的目标时,我们需要付出努力和行动;而对于内在世界,当我们遇到内在的“障碍”或者期望得到内在的疗愈、改变时,我们恰恰需要相反的方式—一种“不努力”的、不用力的方式,一种“不改变”的改变方式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感到疑惑,为什么会需要相反的方式呢?

你不妨回想一下,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体验,你很想改变某个外在行为,当没有成功做到时,你内心有些着急,甚至会责怪自己。你在心里告诉自己不要着急,不要自责,但这反而让你更加无法平静。

最常见的例子,在我们失眠时,睡不着觉会让我们内心有些烦乱,这时候越是想努力赶走这份烦乱,反而越焦灼。


无论在专业上多么精进,已经取得多大成功,这种自我怀疑的声音从来没有停止过。现在他快70岁了,他已经不再拒绝这些声音了,因为自我怀疑是生命旅程中完整的一部分,我们唯一能够做的是,将自我怀疑归纳到生命的整体之中,带着一个完整的自我朝向生命的每一天。

然而,当我们误用应对外在世界的努力和效率,处理内在世界的“问题”时,我们头脑的“聪明”往往就会非常讨厌内在“不聪明”的那个自己。头脑的“聪明”会想尽办法去掉内在“不够聪明”“不够好”的部分。用这样的努力,我们对内在那个“不够聪明”“不够好”的自己施加了更多的压力,我们变得越来越有紧绷感、越来越焦躁,失去耐心,想要放弃,责怪自己,也责怪他人,责怪这个世界,进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即便是阴暗的思想、羞耻和怨恨,你也要在门前笑脸相迎,邀请他们进来。

无论谁来,都要感激,因为每一位都是世外派来的指引你的向导。

或许这一刻,光临你内心客栈的是“我不够好”的声音,是“自卑”“挫败”,或是自我怀疑。

无论是什么,如果你可以友善地对待内在的那个“他/她”,和“他/她”喝茶,和“他/她”跳舞,把人性的连接重新带回到“他/她”那里,那将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礼物。

玛莎·格雷厄姆是一位非常有名的现代舞舞蹈家。有一次,她的一个学生问她:“老师,我怎样才可以做得比别人更好?”

她回答说:“你根本问了一个错误的问题,如果你觉得你比别人好,你是错的。如果你觉得你比别人差,你也是错的。你唯一需要去做的就是聆听自己的声音,跳自己的舞蹈。”

玛莎·格雷厄姆还说:“打开你身心的管道,让一切的生机、能量,经过你,流过你。如果你锁上了,完整的自我就失掉了,你再也无法在这个世界上遇见完整的自己;如果你打开,保持管道开放,生机、能量就会变成一个独一无二的表达,呈现在这个世界上。这个时候,比较起别人,好一点儿,还是差一点儿,已经一点儿也不重要。”

所以,我常常对学生们说,与其追求一个更好的自己,不如成为完整的自己。成为完整的自己,不是要比别人更好一点儿,而是向内聆听自己内在深处的声音,把内在害怕的、脆弱的、“不够好”、“不够聪明”的部分也带回到真实之中、完整之中,而不是用头脑“聪明”的、用力的、有为的、有效率的东西去压抑这些人性里的生命能量。

如玛莎·格雷厄姆所说,打开身心的管道,连接、抱持那些被排斥的自我,重新把“他/她”带回到生命中,在完整的自我中引导真正的改变发生

本文来源:《停止你的内在战争》,黄仕明 著,民主与建设出版社。